农业园区规划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园区规划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这次全市高效农业园区规划建设推进会是继全市重点工(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推进会之后,召开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推进全市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的加快发展,对于促进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规划的有机衔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前期市农林局、农开局、*镇等相关部门和镇进行了调研论证,拿出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建设方案。刚才,大家实地察看了现场,袁中飞副市长作了情况介绍,相关部门和*镇进行了交流发言,丁一市长、刘惠鹏副主任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我表示赞同。下面,我再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
加快重点园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举措。我们今天看的现代万亩花木园区,区域范围主要是328国道以南、*高速以北、京沪高速以东、宜陵镇西湖大堤以西,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我市从丁伙镇、邵伯镇到*镇、大桥镇花木产业带的核心区和主要生产基地,这个园区区域位置特殊,产业有特色,布局有特点,无论是对城市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还是对新农村建设、区域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规划建设好万亩现代花木园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这个园区作为我市生态园林城市的主要窗口,城东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试验区,高效农业的示范基地,扎扎实实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
二、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园区规划建设,要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现代万亩花木园区要着力抓好“十大工程”。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工程。主要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是今冬明春,328国道、雅典娜路、花木大道等现有主要干道沿线视线范围内的土地要全部调整到位;第二步是从明年开始用2年左右的时间,整个区域内所有土地调整到位。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是区域内的花木大道、桥梁、排水系统、供电设施等工程的建设,年内首先要完成花木大道的建设任务。
三是花木市场扩建工程。阿波罗花木市场要按计划加快建设步伐,三期工程10月底基本建成,元旦前正式对外开放。同时,要注重市场内部设施的完善和质态的提升,充分展示对外形象。花木市场西侧预留空地要实施与花木相配套的项目,其他项目原则上不予考虑。
四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除保留少数重点骨干企业外,区域内不得再建新的工业企业,现有中小工业企业实行有计划的搬迁,个别化工企业今年内必须关停或搬迁。农民住房原则上要迁移到雅典娜路以西整体规划建设。从现在起到元旦前要按照规划对雅典娜路、花木大道等沿线进行拆迁改造,对区内农民住房要进行有计划的置换。
五是花卉园艺整合工程。要充分发挥雅典娜园艺和龙川盆景园的带动作用,同时加强资源整合,与鲜切花生产基地、阿波罗花木市场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发挥优势,互为补充,全面提升。
六是农民康居工程。农民住房要按照“三集中”的要求,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管理,力争打造某第一、苏中一流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建成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同时,对庄台的改造也要逐步实施到位。
七是便民服务工程。高标准、规范化建设园区内的便民服务中心,其中*村的便民服务中心要以村部为中心,统一规划设计、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对外形象。其他村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也要以此为样板,抓紧规划,尽快实施。
八是旅游综合开发工程。按照“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的总体目标,既要突出高效农业的生产,又要体现观光旅游的服务效应。要注册成立旅游公司,研究旅游观光线路,搞好交通工具配备,加强公交线路规划设计,将阿波罗花木市场、龙川盆景园、雅典娜园艺等景点串点成线。
九是休闲娱乐配套工程。主要包括餐饮、娱乐、休闲等内容,要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能够让游客停留下来进行消费。在具体场所的建设上,可以通过置换农民的住房进行改造等方法进行。
十是特色文化工程。要运用市场化的方法,加强调研论证,把高效农业与观光旅游、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为广大市民群众和游客服务。
对以上“十大工程”,要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逐项提出要求,明确责任单位,列出序时进度,狠抓组织落实。
三、精心组织实施
指导思想已经明确,工作重点已经突出,现在关键是抓好落实。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现代万亩花木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由*同志任组长,市人大刘主任、市政府袁市长等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镇负责人为成员,并下设办公室。*镇和相关部门都要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区域范围内的*、*、*、*等四个行政村,要按照整体规划建设要求,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统一指挥下有序推进。
二是制定实施方案。会后,领导小组要认真研究实施意见。围绕10月底、元旦前以及明年4月18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按序时推进,力争今冬明春取得一些实实在在的效果,其中旅游项目明年4月要正式对外开放。
篇2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园区
中图分类号:F30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08)09-0076-03
Abstract:HeilongjiangProvinceisamajoragriculturalprovince,exploringtheplanningandbuildingoflogisticsparkofagriculturalproductsfor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andtheCountyeconomicofHeilongjiangProvinceisofgreatpracticalsignificance.ThispaperdeeplydiscussesthefeasibilityofbuildingagriculturalproductslogisticsparkinHeilongjiangProvince,Specificallyanalyzestheproblemwhichshouldbeavoidedandpresentssomemeasures,toprovideafewusefulreferencesforHeilongjiangProvince.
Keywords:Heilongjiangprovince;agriculturalproducts;logisticspark
农产品物流园区是指由分布相对集中的多个农产品物流组织和物流设施,以及服务功能不同的专业化农产品物流及加工企业等构成的,能实现农产品物流规模化、功能化的农产品物流组织区域。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物流需求不断增加,加强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对于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必要性分析
1.1有利于实现集约化管理和规模经济效益
农产品物流园区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可对现有农业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如统一利用仓库、配送中心及车辆等设施、设备,通过将各类农产品汇集,进行必要的分拣、流通加工后,按用户要求实行配送,从而提供低成本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实现集约化管理和规模经济效益。
1.2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物流服务水平
农产品物流园区从实质上来讲,是通过集中投资,依靠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等对入驻企业和服务机构、部门的统一协调、管理,来实现其服务方式的互补,将农产品快速、高效的送到消费终端,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最终达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结合和统一。
1.3有利于改善社会环境
农产品物流园区由于汇聚了多个农产品物流中心、企业等物流结点,并且多位于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运输方式的衔接处,可以有效地改善交通环境,同时减轻散乱的物流设施的建设对城市的负外部效应,有利于城市及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
1.4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农产品物流园区由于具备优越的交通位置,因此便于农产品运输方式的转换,促进联合运输、共同配送的发展。此外,园区通过优惠的扶持政策和配套的基础设施,还可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企业和资金入园,所产生的聚集效应又可扩大商圈,增加交易机会,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黑龙江省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可行性
2.1农业发展较快,商品率较高
黑龙江省农产品资源丰富,见表1。其中除少部分用于自给,其余都将进入流通领域,农产品的商品率较高。大量的农产品为物流发展提供了需求,也为农产品物流园区的集约效用提供了可能。
2.2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黑龙江省铁路里程5503公里,公路里程139335公里,内河航运里程5528公里、民用航空总里程138845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哈尔滨市为中心,辐射全省,联结全国及东北亚主要国家的,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此外,全省通信、广电、计算机网络等信息网初具规模,基本构建了以国家公用网为主体、专用网为辅助的信息化网络结构。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不断完善的通信设施,为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3政策上的支持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为东北经济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更为物流业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黑龙江省现代物流“十一五”发展规划》详细描绘了全省现代物流区域布局和主要建设内容,《哈尔滨市“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以构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网点”为支撑,以物流网络和物流信息平台、交通信息平台为依托的城市物流体系。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将加快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的步伐。
2.4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稳步发展
目前,黑龙江省已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42个,交易额达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34个,全省拥有城乡集贸市场1744个。黑龙江省还建成了以哈尔滨哈达果品批发市场、齐齐哈尔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黑河果蔬出易中心、北安对俄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为载体的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市场网络,稳步发展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一定程度上为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实施运营创造了条件。
3黑龙江省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应规避的问题
3.1避免缺乏规划,盲目建设
目前,很多地区在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大多是从行政区域而非经济区域出发,没有充分考虑园区的辐射作用,容易导致重复建设。另外,同一区域内各个物流节点在覆盖半径和区域效应等方面也缺乏相互协调,出现与城市总体规划等脱节的现象。如果缺乏对物流需求和整体协调性的分析、盲目建设,将会导致园区战略定位不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后果。
3.2避免政府过多干预
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作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政府极易扮演双重角色,即“所有者”和“经营者”,干预过多,缺乏对自身的准确定位,使得企业性质的物流园区不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市场导向作用不明显,因此,要避免政府过多干预,以促进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市场化发展。
3.3避免园区概念和功能不明晰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对物流园区的概念和功能还不是很明确,表现为将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等节点混为一谈。物流园区是通过对物流中心进行资源、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集成,是高于物流中心的集成化、综合化的节点。功能不明晰将会导致园区在规划建设中出现布局不合理、运作不规范、服务不全面的现象。这也是黑龙江省在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3.4避免低水平物流服务
目前,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还局限于仓储、运输和简单的流通加工,自营物流企业“重生产、轻流通”,第三方物流企业又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通用仓库较多,适合农产品的低温库、冷藏库等却严重短缺;叉车、托盘等装卸设备数量有限,大多还依靠人力手工劳动,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此外,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网络宽带尚未普及,与现代物流快速、准确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另外,黑龙江省在流通加工、包装等方面对农产品的增值能力也比较弱,因此,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的重点应向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全面化发展。
3.5避免缺乏整体观念
目前,很多园区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只注重规模和设施的投入,而忽视了园区内的管理工作,入驻企业主要是仓储、运输等物流企业,没有考虑到与保险、金融等部门的协作,同时内部缺乏整体协作观念,企业受各自利益的驱使,往往忽视园区的整体利益,造成服务效率低下、服务功能欠缺、服务标准无法统一、总体水平不高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速度。
3.6避免专业人才匮乏
物流专业人才缺乏是造成物流园区和企业服务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目前,黑龙江省的物流人才非常少,层次也偏低,在全省范围内只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等几所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而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只是单纯侧重于工业方面的产品物流,缺乏既掌握农产品物流运作流程又懂得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电子商务及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加之很难从外省吸引相关人才,这都造成了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缓慢。
4黑龙江省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对策
4.1明确园区定位
物流园区在规划前必须展开科学的市场调研,对其存在的基础条件进行分析,根据供需实际进行园区选址、功能定位以及运营模式的确定。黑龙江省在进行农产品物流园区功能定位时,应从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农产品物流园区的服务增值能力、空间布局和交通安排,为经济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使规划建成后的农产品物流园区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农业及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4.2与实际紧密结合,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物流园区的建设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其中选址和布局最值得重视,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规划时,应先拟定实施方案,循序渐进,有计划、分步骤、分层次地进行开发,确定规划的阶段性目标,建立阶段性评估审查制度,以保证规划的最终实现,符合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4.3明确战略规划
黑龙江省可以选择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等城市边缘地带设立农产品物流园区。从时间上看,1~5年内,拟规划建设1~2个农产品物流园区,引入一定量的物流企业、农业加工企业和商贸集团,主要功能以仓储、运输、配送为主,逐步形成县域物流规模;5~10年内,拟规划建设3~4个大型的现代化、多功能的农产品物流园区,逐步引入多种类型企业和服务机构,加强与金融、交通、海关、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紧密合作,发展成集包装、流通加工、集散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
4.4坚持市场化运作
省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使物流园区这一基地成为物流企业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舞台。在物流园区的建设运营过程中,坚持以企业为运作主体,明确政府的引导功能,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完善配套、搞好服务、市场运作”的企业主导型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规划建设。
4.5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首先,要完善农产品物流园区内储运设施的建设,加强保温库、冷藏库的建设,增加温控设备和防潮设备,提高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以降低农产品在各环节的流通成本。其次,在建设过程中要打破物流节点传统的封闭状态,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强化服务理念,建立相应的准入机制和创新的业务模式,进一步规范、提升标准化运作;此外,要加强园区内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内部联网,以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和全程管理,搭建电子交易平台,节省交易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4.6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
物流人才是园区建设和规划的重要支撑,因此,黑龙江省应加强物流战略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物流园区规划人员的能力,壮大物流人才队伍。可通过政府、院校、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来实现,培养掌握农产品物流、园区规划、电子商务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综合知识的人才,同时,鼓励多层次、多方面的园区规划教育和培训,建立一系列引进优秀人才的制度,以满足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近期和远期对人才的需求。
4.7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度大,政府应在土地、融资、税费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为园区的发展和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应出台具体的物流园区土地出让金标准及有效年限、分期支付用地的价款办法,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可为园区建设提供贷款贴息和贷款担保;实施“适度税负”政策,对入驻园区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减免税费,可比照“两减三免”优惠措施,在园区投入使用前两年内免收,后三年减收等办法,支援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
4.8注意风险防范
由于投资建设规模巨大,使用期限较长(一般为30~50年左右),物流园区存在投资回收期较长,短期利益不易估算等问题,导致运营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在整个建设运营过程中,要注意物流需求预测、长期发展规划、园区内资源整合等关键问题,建立预警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将物流园区的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邬文兵,龙炜.我国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定位研究[J].物流技术,2006(5):3-5.
[2]陈代芬,郑.我国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7(6):91-94.
[3]陆昱博,魏方.物流园区科学规划建设思路探讨[J].商业经济,2008(10):16-17.
篇3
【关键词】农村水利;十年规划;水务发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献编号:
1 现状
宝坻区有大型灌区1处,中型灌区5处。截止2013年,全区耕地面积110.72万亩,灌溉面积共98.82万亩,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98.67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以下简称耕地灌溉率)89%,高出全市灌溉率19个百分点。
“十二五”以来,宝坻区农村水利建 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大型灌区和泵站改造等工程建设步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稳固增长[ ]。
2 问题分析
(1)饮水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地下水是宝坻区农村生活的主要水源,经过管网入户和饮水安全建设,农村供水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各村镇供水厂均没有水处理设施,也无检测手段。既使是对水质进行检测,其频率也大大低于标准要求。据分析,全县765个行政村, 38%的村庄氟超标,部分村庄存在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超标等问题。同时,绝大部分的村镇采用定时供水方式。个别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仍辅以使用压把井取水,水源为自家的浅井水,饮水不便,水质也没有保障。另外,随着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启动,农村生活居住状况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与之配套的供水设施也需要随时进行规划建设。
(2)农业供排水体系仍需完善
基础设施依然不足。宝坻区是农业大区,也是农业用水大户,特别是高耗水的水稻、鱼池面积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供水压力大,只能依靠引调上游地区水源来解决,供水保障率低。目前,全区耕地灌溉率为88%,部分耕地仍是“望天田”,缺少基本灌溉条件。
设施老化严重。农业供水设施大部分建成运用时间长,淤积、老化、失修、损坏严重,供水设施配套不健全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蓄水水库的缺水已成燃眉之急。而现有的灌排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维修养护,有的运行时间已超过使用寿命,工程坏损率高,效益降低,排灌泵站老化损化率达46%,桥闸涵老化损化率达40%。
现有排水渠系不配套,淤积严重,部分渠道破坏,田间排水不畅,工业园区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排水体系。
3 总体思路和目标
以服务宝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为出发点,立足水务管理职能,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以现代治水思路为导向着力构筑农村水利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农村水利建设,以服务农村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为重点,以农村用水节水化、农业灌排现代化、农村供水城市化和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加快农村水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改革[ ]。
4 十年规划
2015~2024时期,农村水利建设以服务农村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为重点,以农村用水节水化、农业灌排现代化、农村供水城市化和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2],加快农村水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改革,构筑农村水利安全保障体系。
1、中小型水源工程
规划改造中小型雨水拦蓄、集蓄工程,努力增加农业灌溉水源,以缓解全区农业灌溉缺水的紧张局面。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更新机井537眼,维修机井264眼,新打浅井678眼。
2、农村渠道治理工程
针对农村渠道淤积严重、蓄水过水能力不足的现状,加大疏浚和整治力度,通过清淤等工程措施,沟通水系,保证水体流通和水体质量,恢复渠道排涝功能。
规划治理田间支渠812公里,斗渠1351公里,毛渠3916公里;清淤方量共计5022万立方米。
3、节水灌溉及相关配套设施工程
结合《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 ]的实施,宝坻区应以转变灌溉用水方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为核心,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工作,大幅度提高节水灌溉率特别是高效节水灌溉率,优先推进粮食产区、蔬菜产区、严重缺水地区的节水灌溉发展。
应因地制宜发展和推广喷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原有建成多年运行老化失修的防渗渠道和低压输水管道实施维修改造,对无灌溉水源及节水灌溉工程的设施农业全部实施节水配套,提高设施农业水平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品位。同时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重点,加大以节水灌溉工程为主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等各项涉农资金,形成合力,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全力提高利用农业水资源的效率,将节水高效的现代农业打造到位。
规划2015~2024期间全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9.78万亩,其中防渗渠道、管灌、微灌面积分别为11.14万亩, 18.54万亩、0.10万亩;改造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19.78万亩,其中防渗渠道面积11.08万亩,管灌面积8.70万亩。到2018年,全区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达到98.82万亩,全区节水灌溉率达100%,高效节水管概率达到50%。全市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13年的0.67提高到0.77。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保障农村供水安全,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规划2017年末,解决宝坻区新安镇、王卜庄镇、林亭口镇、大钟庄镇、黄庄镇、八门城镇、牛道口镇和方家庄镇剩余169个村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惠及8.1万人。
主要建设内容为:更新机井37眼;购买除氟设备40台,消毒设施80套等。
5、 农田排水、灌溉泵站工程
加大对农田排水、灌溉泵站更新改造。规划更新、维修、新建灌溉泵站分别为202座、110座和170座,规划更新、维修、新建村管灌排泵站分别为20座、14座和57座。
6、农用桥闸涵维修改造工程
农用桥闸涵中的部分桥梁已成为危桥甚至坍塌,部分闸涵破损严重、运行使用困难,直接影响农业灌溉排涝、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及出行往来。2015~2024期间,将扩大维修改造范围,农用桥闸涵维修改造工程在其他区县全面展开。
规划2015~2024年,完成2621座农用桥闸涵维修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其中干支渠上桥闸涵桥571座,田间桥闸涵2050座[ ]。
5 投资保障措施
充分发挥政府对水务工程建设投资的主渠道作用,按照中央、地方、社会共同负担的原则,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系,共同筹集水务工程项目建设所需资金,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积极探索水务工程建设社会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投融资体制,保持投入的稳定增长。
6 结语
篇4
为加快全区都市农业园区建设步伐,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拓展农业功能,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全市《关于抓好一批重点都市农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两型”农业发展为目标,深入实施现代都市农业五年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新投入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品牌创建,着力建设一批产业基础强、建设标准高、综合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的现代化都市农业示范园区,促进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农民、市民“两高兴、两满意”。
二、目标任务
根据《区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力争“十二五”末建成区级都市农业园区60个,培育市级以上园区30个以上,打造省级示范园区2-3个。年新建标准化蔬菜示范园、葡萄庄园等20个区级农业园区,着力提升草莓采摘园、风情园等十大农业园区。
三、建设重点
根据市农业局《关于抓好一批重点都市农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全区农业品牌创建工作要求,新建园区和提升园区要分别抓好以下建设重点。
(一)新建园区。从各街镇推荐的年新建园区中择优选取20个园区纳入项目库,年终根据考核结果选择10个园区进行扶持。在建设模式上,特色精品型园区要突出高端、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体验参与型园区要突出乡土风情、体验休闲和文化教育;高科技设施型园区要突出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装备技术和农艺技术的综合利用;生态景观型园区要突出生态平衡、循环利用、节能节水和环境优美;旅游度假型园区要突出田园风光、观光娱乐和特色农艺。在建设内容上,突出抓好“十个一”:
一是做实一个主体。园区要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业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建设主体,有明确的资金来源和充足的资金投入。园区主体要向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依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企业应以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农业观光等为主业,建立完善的企业化运行机制,并以园区为核心带动周边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发展订单农业和物流配送,逐步发展壮大为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二是做好一个规划。各街镇要在全区现代都市农业五年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完善街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把农业园区、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农家乐贯穿起来,打造都市农业观光旅游专线或专带。园区要聘请专业设计院所或有关专家策划好产业定位、市场定位和运行机制,制定高标准的园区建设三年规划。园区规划总投资要在500万元以上,年度投资200万元以上。园区年度实施方案是市、区两级园区竞争立项和考核的主要依据。各园区要高度重视,要按照“先发展生产生态,再发展生活休闲”顺序,合理分解年度建设内容,做到年度建设内容指标明确,建设进度安排科学合理,确保园区建设有力、有序推进。
三是流转一片土地。为确保园区长远稳定发展,要求纳入监管考核范围的农业园区,规划总面积不低于500亩,核心区成方连片土地流转面积不低于350亩,流转时限不低于5年。各街镇要指导园区和农民按照“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加快流转土地,为园区建设提供发展空间。
四是突出一个主导产业。园区要根据市场需求,以蔬菜、花卉苗木、林果等高效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水产等特色养殖为主,培植一个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生产面积要占园区核心区面积的80%以上。同时,要大力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建设现代化连栋温室、日光温室、钢架大拱棚、喷滴灌等高效设施,高标准配套水、电、路、林和加工、包装、冷储配送等基础设施,打造成高科技、现代化农业生产典范。
五是做响一个品牌。品牌是园区发展的生命力,各园区要高度重视品牌注册和打造。
一要立足园区主导产业特色和优势,立即注册自有商标;已有商标的园区主体要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注册类别,扩大商标范围和影响力,同时做好到期商标的续期工作。
二要加大“三品一标”和名牌产品认证力度,提高园区标准化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的社会信誉和知名度。
三要根据园区形象定位设计一系列观赏性高、冲击力强、方便实用的精美包装,提升园区产品形象和档次。
四要建立网络宣传平台,结合举办推介展览会、广告等方式强化宣传推介,努力打造成省市知名品牌。
六是建立一套科技支撑体系。园区要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每个园区必须有一名首席专家,配备一批与园区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与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尽快建立起一套涵盖产前物资供应、产中技术指导、产后质量检测及加工、包装、销售全过程的科技支撑体系,为建设高标准园区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年内每个园区都要选择3-5项新技术,建设不低于100亩的科技示范田。
七是完善一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园区是展示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的窗口,要突出抓好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一要推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产品认证标准和技术规范组织生产,实行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生产技术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加工包装销售。
二要实现质量可追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段,健全产品生产档案,全面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质量可追溯制度全面推行。对近年内在质量安全抽检中有农残超标的园区,不得申报市区两级农业园区;在当年抽检中有农残超标的,取消园区资金扶持,整改后仍不能达标的取消园区资格。
八是创建一个美丽生态环境。园区要创建循环农业的典范。
一要创建循环农业示范园区。以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为重点,突出大中型沼气池和生物有机肥应用,建立“畜沼果”、“畜沼菜”、“畜沼渔”等高效生态模式。
二要进一步优化园区生态环境。搞好园区绿化、美化,基本要求是园区内绿化工程要美观大方,达到园林式绿化;园区内水、电、路、房要工艺性设置,打造景观式设施;园区内种养要精准化管理,实现盆景式栽培。
九是构建一个观光休闲场所。
一要丰富休闲观光内容。增强市民参与性,发展生产参与、观光休闲、科技展示、节庆会展、学生实践和素质教育等,积极开发原生态民俗文化。
二要提高配套设施档次。搞好科普服务中心以及停车场、餐饮店、厕所等设施配套。
三要规范休闲观光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生产、营销和观光实现专业化服务及协调发展。与旅游、教育等部门有机衔接,按照旅游景点的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多功能多产业有机融合,使园区成为农业旅游的亮点。
四要举办丰富多彩的农业节庆活动。充分挖掘和依托优势产业、产品和乡土文化,大力举办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农业节庆、观光采摘、游园垂钓、新闻、观光旅游、园区推介等活动,提高园区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提高园区观光率。
十是激发一个好的创意。把园区打造成创意农业的典范。
一要挖掘园区文化。对园区所在区域历史、景观、产品和美丽传说等进行深度挖掘和发展,形成园区特色文化,赋予产品文化内涵,提高产品附加值。
二要创意园区特色。对园区产品、设施、景观和经营活动等进行高层次策划和创意,发展创意农产品、农业文化、农业活动、农业节庆和农业景观等,形成园区特色。三要凸现园区个性。找准市场定位,立足本地资源,创建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园区,体现个性魅力。
(二)提升园区。从全区市区两级园区中,选择10个主导产品突出、产业基础强、园区规模大、品牌知名度高、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园区进行提升。建设重点要在落实好“十个一”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做实主体、做优产品、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做亮观光休闲活动、做细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园区建设规划,提高规划建设标准,细化年度建设实施方案,加快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力争尽快建成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示范性园区。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都市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的组织发动、工作协调、预算安排和考核奖评等工作。区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做好市、区两级都市农业园区的考查推荐、建设督导、技术服务和考核评比等工作。区发改委做好农业园区项目的立项工作;区农办、水务、林业、畜牧、旅游、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做好园区相关项目的对上争取和整合实施;各街镇也要切实加强对园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分管领导包园区制度,靠前指挥,加快建设。
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问题建议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1年10月,绥阳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以潮涌般的推力增投入、促发展”。全力推进“五个一体化”,以城带乡,实现由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延伸,促进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因此,加强对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研究,探索一条符合我县实际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之路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建设滞后,统筹发展的科学性不高
1、原有城市规划建设滞后
县城中心区分原老城区和南部新区,城区面积小,到2011年,县城中心区建成面积才拓展到5.5平方公里。由于受时展的限制和约束,以前的城市建设理念滞后,缺乏前瞻性,使得现有城区规划建设的定位模糊,县城规划建设随意强,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远性;规模小、可容纳性小,城区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完善;城市公共管理服务落后,已不适应城市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的需要,城市的品质和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
2、小城镇规划建设滞后
全县共辖12镇3乡,区域条件以高山、梯坡为主。各镇乡一直以来对小城镇建设重视力度不够,缺乏科学的集镇发展规划和建设推进计划。小城镇人口总量小,除洋川、旺草两镇总人口超过5万人以外,具有代表性的郑场、风华、蒲场3镇总人口也还不到5万人。乡镇建成区面积小,除洋川外没有一个超过3平方公里。城镇建设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3、农村规划建设滞后
全县约41万农村人口分布在12镇3乡自然村中,人口居住分散,形成村居错落杂乱的现象,有几十上百户大聚居、有十几户小聚居、有几户零星分散在高山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居住环境功能不全,受区域条件的制约,路成为全县农村基础设施中最突出的问题,其他水、电、通讯等同样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二)工业基础薄弱,统筹发展的支撑力不强
目前,以“贵州绥阳经济开发区”、“风华工业园”、“蒲场煤电化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主的“一区三园”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将逐渐形成。但总体来看,我县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晚,集聚效应尚不明显,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传统工业多,产业链短,县域工业特色不明显。工业经济总量较小,企业规模小,缺乏支柱性企业、高兴科技企业、地方龙头企业、未形成有自主品牌和一定竞争力的特色规模企业,使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力大大削弱。
(三)农业发展缓慢,统筹发展的基础薄弱
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为工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基本条件。但绥阳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经济却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农民意识普遍落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土地流转成效不明显,还未能建成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具有特色的朝天椒等地方特色产品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化产业和自己的特色品牌,离现代化农业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发展中远不能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四)城乡差距较大,统筹发展的任务艰巨
全县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收入差距、基础设施差距、教育差距、就业差距、医疗差距、城乡生活差距、消费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等,这些差距的存在,将势必影响到全县的经济平稳、持续发展;影响到社会公平公正,导致城乡关系紧张;导致贫富悬殊,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目标不一致。
二、对我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抓规划、增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科学性
1、抓好四大定位,构建现代化城市
紧紧依托绥阳实际,围绕“山水田园、诗意栖居”的特色定位,围绕“遵义市副中心、新型工业城市、旅游休闲城市”的目标定位,“空港新城、遵义新都、重庆南苑”的功能定位,以及建设25万以上人口中等城市的目标定位,按照县城建设总规和详规,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一是对拟建新城区按照新型工业化城市定位,进行科学规划,完成城区“工业区”、“商贸区”、“生活居住区”、“休闲娱乐区”等整体规划和详细建设方案,融入现代城市建设理念,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建设、做好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加快绥阳绿洲农产品商贸城建设,打造遵义农产品交易中心,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服务业,积极推动县城广播旅游大楼、五星级宾馆、多功能诗乡大剧院、城市规划展览馆、档案馆等项目在新城区落地开工建设。把新城区建设成为融高尖端商业物流、高品质人居环境、现代文化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工业城市。
二是对现有城区要按照诗乡特色文化城市定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道路体系,合理规划路网密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启动县城公交系统建设,尽快完成县城白改黑工程和诗乡广场二期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排水、供气、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管理体系,加强创新城市管理办法,对城区现有的餐饮、副食、建材、物流等各行业要实施“规行划市”,按照城区各街道特点,打造建材物流一条街、餐饮服务一条街、休闲娱乐一条街、日用消费一条街,加强对中小商场、超市、连锁经营店的有效分布和管理,使生活区、休闲娱乐区、商业区合理布局,井然有序。切实规范各街道的命名,加强对城市死角、城乡结合部的改造和治理。
三是对旧城区要切实加快改造步伐,稳步推进老体育场、洋川镇政府、诗乡大道西段、红旗东路等旧城改造,全面推进县城绿化工程。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完善水、电、路、通讯等设施改建和升级。
四是按照“一主三辅”“南延西扩、发展新区”的建设思路,大力实施城市倍增计划,加快推进以洋川为核心,风华、蒲场、郑场为组团的县城建设新框架的规划实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路等级和公路沿线的绿化建设、村居改造。大力实施同城化发展战略,加快绥阳撤县建区的步伐。
2、挖掘地域文化元素,打造特色小城镇
各乡镇要根据本地地域特点,挖掘本地文化元素,结合生态、旅游、产业特点,以“山水田园,诗意栖居”的特色定位,制定本镇建设发展规划。突出地域特点,全力打造融文化、生态、旅游、产业为一体的特色小城镇。同时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着力抓好新农村建设,坚持点、面结合,把新农村建设延伸到偏远的农村,把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大程度地惠及农民。
篇6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协调共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促使我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就,加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主要任务
1、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全面实施“六个一”工程,高效设施农业快速发展,高效农业面积达到14.5万亩,占70%,其中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万亩。发展新型休闲观光农业,以任楼煤矿塌陷区为基地,建设“农夫庄园”生态湿地农业园区。农业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土地流转上规模。
2、农业改革实现新突破。加快农民居住区新型社区集中,农村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村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3、农民收入增长实现新突破。农民收入由2011年的5950元,到2015年实现人均收入1万元。
4、村级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村级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100万元,到2015年实现6000万元。
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建立组织。镇成立推动“三化”同步、协调发展工作指挥部,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刘金光任总政委;镇长邓鹏任总指挥,下涉四个指挥片,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建立经常化工作机制,把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三化”同步作为重点工作考核。要求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作为统揽农村工作的全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2、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注重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农业发展,用工业的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一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积极推广农业科技良种良法,不断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发展优质玉米18万亩,优质小麦20万亩,蔬菜1万亩。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以华强面粉、天成油脂、华丰新食面等龙头企业为支撑,以粮食、油脂、饲料、果蔬等优势行业为重点,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三是大力发展标准化农业。鼓励农民、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采取出租、入股、转让和互换等方式,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流转,年内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流转超过1万亩,支持任集村、朱口村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实现大规模土地流转。
3、加快社区建设,提升城镇化水平
一是加强规划管理,发挥规划的统领作用,高标准、高起点制定
规划。按照“三化”同步发展的新要求,对现有规划进行修编。总体规划要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着力点,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适应农村人口和村庄数量逐年减少的趋势。
二是加快建设居民集居住区,采取迁村腾地,集中还迁,公司开发等模式,建设南坪、任集、街西三个高水平的农民新型社区,南坪集中区完善已建成小区的功能,加快新区建设。700亩的任集集中居住区按照规划逐年实施,科学规划。街西集中居住区,结合压煤村庄搬迁,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并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三是建设一批精品小区。先从国有土地做起,对原闲置的老镇政府、小乡政府等国有土地进行普查登记,制定统一的安置措施,开发一批精品商品住宅小区,引导居住小区建设,拟在原南坪计生委、原镇政府、原机械厂旧址,开发3个精品住宅小区,辐射带动小区开发建设。
四是加大大城镇建设和管理力度。积极呼应南坪镇为县域副中心,南部中心城镇的定位,做好城镇的规划管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增强人口集中,产业聚集功能,改善镇容镇貌,建设供排水、路灯等基础设施。对主干街道硬化、绿化、亮化,年内镇区花园街、农贸街、东环路等主干街道安装路灯,新建农贸街北段粮油等街道的水泥路面,实现镇区街道100%硬化。
4、发挥资源优势,建设粮油、木材物流市场
我镇及周边从事粮油购销、木材贩运的经纪人超过2000人,他们连结着全国各地的粮油及木材市场,具有优越的人才、资源优势,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建设粮油、木材物流市场十分必要,规划建设皖北最大的粮油木材物流市场,必将极大推动“三化”同步发展的进程。年内完成粮油、木材、物流产业的总体规划。
篇7
工业始终是我们的主战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一是抓好项目促转型。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转型升级项目30个,年度投资40.5亿元。抓好顺成、利源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宝舜20万吨精细化工、豫龙干熄焦余热发电等13个项目,非焦收入比重提高到60%。积极争取永通工业园年内开工建设,打造国内先进的球墨铸铁管件产业基地。中联水泥再上2条750万吨骨料生产线,争取上半年投产。新上沙钢永兴综合利用节能改造项目,加快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升级改造华诚钢铁,推进博盛钢铁搬迁。进一步提高汇丰管业终端产品比重,向先进制造业企业升级。促进安际达达产达效,带动铁合金产业转型。加快新兴产业培育,重点支持海皇铝业、远大可建发展高端铝型材、钢结构等市场需求大的终端产品;推动马家光伏电站、磊口光伏发电项目;新建世博科技轧辊项目,加快塑化公司整体搬迁,完成中小企业孵化园引进项目入驻,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二是支持企业创新促转型。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继续实施好质量兴县、商标兴县战略。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和培育,年内争取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2家。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重点建设曲沟铁合金交易中心,打造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电商交易平台。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三是抓服务促进环境优化。落实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有关政策。实施扶持企业发展“420”计划,即积极推进20个年度投资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重点扶持20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新培育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训20名优秀青年企业家。坚决落实服务企业“三个不允许”承诺,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懒政怠政、“吃拿卡要”等行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深入开展银企对接、银政对接等工作。
(二)坚持开放招商
开放招商是一举求多效、一招应多变的战略举措。一要更加注重环境招商。持续打造软硬环境,形成投资“洼地”。二要更加突出本土企业招商。坚持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亲情招商,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品牌。三要更加注重全面招商。不仅要招工业,更要招农业、基础设施、城镇化、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金融、证券等项目,以及新兴业态项目,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全面招商。四要更加注重集群招商。推进产业链招商,注重引进家居、服饰、五金、锁具等有成长潜力、有消费市场、有集聚特点的企业,形成“小企业、大产业,小园区、大集聚”的新格局。五要更加注重精准招商。充分发挥招商小分队作用,精准招商,专人、专业、专区、专项目去招商,形成氛围。六要更加注重向园区招商。每个乡镇至少引进1个工业项目,入驻产业集聚区或专业园区。七要更加注重招商实效。不搞“大轰大隆”,不搞“数字游戏”,做到实实在在。
(三)着力抓好“三农”工作
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大县,按照“三区两环一带”布局,集中建设以东部6个乡镇为核心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永和镇国家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区、河南省高标准粮田示范区,持续提升环小南海库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环市北部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着力打造东部横跨永和、吕村、辛村、北郭的农业大道现代农业示范带。一是提升高标准粮田建设。巩固提升瓦店5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整合涉农资金1.53亿元,建设辛村、北郭1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其中,实施土地整治第三年度工程,整治土地5.6万亩;实施北郭农业综合开发和国家千亿斤粮食生产项目,整理土地3.4万亩。二是加快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依托区位优势、农业基础,规划建设洪河屯睿祥都市农业产业园、崔家桥正德现代农业园、北郭台湾高效农业园;实施曲沟纳川三农扩建项目,建成年产3万吨珍稀食用菌基地。依托永和镇全国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5座;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大棚蔬菜聚集区,分期建设200栋蔬菜温棚;加快市农科院科研基地整体搬迁项目建设。在辛村、吕村、瓦店建成5000亩名优苗木供应基地,总面积力争达到1—2万亩,形成新的产业。三是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着力发展粮食面品、瓜菌菜、肉食动物三大农业产业化集群,走深加工、高端化、延链条的路子,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增强冷链物流配套能力,积极培育自主品牌,确保食品安全。农业、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建、扩建大中型规模养殖场30家。四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年内完成60%以上行政村的土地确权任务。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鼓励支持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水平。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新建家庭农场50家,打造20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0家达标社。五是大力推进水利建设。年度总投资1.37亿元,实施国家水保重点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实施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改善灌溉面积3.2万亩;实施洹南、洹东灌区节水配套技改项目,改造6条干支渠,受益面积达到7.5万亩;积极争取跃进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再解决8.9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六是加快生态建设。实施省道219、农业大道、曹操高陵旅游专线等通道绿化46公里;完成营造林1.7万亩。逐步实施西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七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完成8个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好善应库区移民避险解困扶贫项目。
(四)持续三产突破
一是拓展提升服务业层次。认真研究国家确定的养老健康、信息、旅游、住房、教育文化体育、绿色消费等6大工程,有重点地发展相关服务业。依托县行政中心、水冶特色商业区、柏庄国际商贸城,培育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积极引进发展广告、创意、设计、会计、审计等现代服务业。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争取安西物流园有实质性进展,支持睿祥、利源物流园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湖波、沙钢永兴、安化等物流园建设进度,鼓励支持有实力的大企业成立商贸物流公司。三是加速发展现代金融业。加快国家“两权”抵押试点工作。完善县政府与市建行、工行等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加强政策衔接和项目对接。加大证券、保险机构引进力度,再引进一批金融机构在我县布点。新设助农取款点500个左右,不断改善和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深入持久创建金融生态县,打造“诚信县”。四是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力度。加快曹操高陵文化旅游园区、西南文化旅游园区规划建设,加大宣传推介和融资力度。完成曹操高陵本体保护展示工程规划设计,争取开工建设;加快长春观五进院落建设进度,建成西门豹祠复建主体工程,加快漳河国家湿地公园、马鞍山森林公园开发,着力打造以曹操高陵、马氏庄园、西门豹祠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漳河国家湿地公园和马鞍山、塔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山水风光游,以长春观、灵泉寺、定国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游三大品牌。五是持续推进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和建筑服务业发展。重点培育拥有300辆车以上的大型运输企业。再新回归建筑企业12家,支持本土建筑企业资质晋升。
(五)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牵一发而动全身”。要重点打造水冶、柏庄两个城市组团。一是精心打造水冶。首先要明确定位和目标。围绕建设“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充满活力、生态宜居”新水冶,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立新城”的时间表,精心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第二要搞好顶层设计。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抓紧编制大水冶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按照“净、绿、亮、美、畅”的标准打造。第三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实施城建项目19个,总投资29.87亿元。启动人民路、铁东路、辅岩路、姬蒋路改造工程。特色商业区一期开疆时代广场“五一”节前开业,开工建设特色商业区二期中央公园、城市休闲广场;实施棚户区茶棚片区改造工程。东博凤凰城、隆之广场等6个续建项目要尽快完工。第四要探索便民利民新举措。创新建设综合便民利民服务平台,年内建成“百姓之家”。第五要加快经济转型。大力推进“退城进园”,水冶主镇区域内的工业企业,要争取在年底前全部签约入驻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或“退二进三”。第六要简政放权。按照能放尽放的原则,加大权力下放力度,创新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二是着力打造柏庄特色城市组团。国际商贸城要在“五一”节前开业。重点实施青春大道、平原路等工程,形成骨干框架路网;建设中华路、万金大道配套管网5公里;推进综合信息、供水、燃气等公用设施建设,融入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网络,打造国内重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三是支持中心城镇特色化发展。善应镇要围绕建成全省区域性养老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按照祥和小镇规划推进项目建设。铜冶镇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从修复生态、改善人居环境入手,规划建设生态宜居新铜冶。曲沟镇要尽快贯通世纪大道,加快完成曲沟新城商务区、世纪新城等片区改造任务,提升形象和作用。永和、吕村、瓦店等乡镇要发挥交通优势、区位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重点建设专业市场,合理配置要素资源,促进功能互补融合,打造东部城镇化中心板块。伦掌、韩陵、辛村、北郭、都里、安丰、马家、崔家桥等中心乡镇都要统筹安排好城镇规划建设。支持许家沟、洪河屯、瓦店撤乡建镇。搞好铜冶、伦掌、辛村总体规划修编。
(六)狠抓项目建设
谋划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筑牢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一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以县产业聚集区、特色商业区、各专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在先进制造业、高成长业、高效农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民生改善等六个方面,推进100个左右重大项目,争取完成年度投资90亿元。实施好9个省重点项目、21个市重点项目。二是提升载体平台功能。以完善功能为重点,突出加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长宁大道、园一路等13个道路续建项目,对路网进行高标准绿化、亮化。适时开工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园二期工程。启动双泉水库引水工程,建设聚集区水厂。新开工建设集聚区、水冶组团雨污管网10公里。建成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省级质检中心。进一步完善全县电网,建成产业集聚区110千伏变电站和高压走廊,新建安丰110千伏变电站,改造35千伏吕村、北郭变电站,改造农村电网116公里。三是加快完善全县路网。全县要新建、续建道路139公里。着力改善群众出行,总投资2.43亿元,实施“一桥十三路”工程,新建道路42.3公里,重点开工建设马氏庄园大道、善应祥和大道两条旅游快速通道。卡住时间节点,确保产业集聚区中轴线、省道301改线年底建成。适时实施安姚路改造工程。服务好西北绕城高速、安内快速通道、新东北外环、安李铁路连接线等重大工程。四是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完善和落实好人才引进政策,重点引进金融、现代物流、技术研发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推进校企、校乡、校村对接,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民,满足企业对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加强土地优化配置,着力解决土地批而未供、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的问题,提高用地效率。盘活水冶、柏庄、县行政中心等地的存量土地资产,加快处置昌泰公司总部地块。五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强化争取意识,做好做足功课,紧盯重点部门、重点项目,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发改、工信、水务、林业、交通、住建、国土、矿管等部门,以及水冶、柏庄等乡镇,要专人负责、大员上阵,研究政策、掌握信息,确保今年项目资金争取有大的突破。
(七)持续发展大民生
重点推进“三大工程”。一是“蓝天工程”。壮士断腕、自断后路,把“蓝天工程”进行到底,还人民群众蓝天白云。坚持大气污染防治常态化,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坚持标本兼治,加强“两镇三路”重点区域整治,巩固治理成果,长期坚守,久久为功;完成石料企业整合,全部淘汰5吨以下冲天炉,全面推进石灰竖炉企业整合,进一步优化铁合金、耐火材料、印染、铸造等小企业群治理方案;强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乡镇属地责任,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取缔企业坚决不准死灰复燃,停产企业不达标排放坚决不准复工,复工企业坚决不准偷排漏排。同时,要继续加强河、珠泉河、御路沟治理,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二是农村“清洁工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长效机制,做到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有章理事。县财政每年列入预算100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年内全县所有村庄实现保洁常态化,构建安楚路、安林路等8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带,每个乡镇都要高标准打造自己的示范村。三是“天眼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在全县所有村庄、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探头3856个,在进出我县的主要交通路口建设49个智能卡口,新建县、乡两级监控平台,实现“县、乡、村”三级联网,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高压态势,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八)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进县域医疗联合试点工作。加快总医院建设及搬迁进度,建成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精神病医院,开工建设辛村、伦掌卫生院,完善提升100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积极谋划县中心医院扩建工程。统筹推动卫生信息化工程,使居民健康卡发放争创全省先进行列。积极争创全省人口均衡型社会示范县。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改造19所学校教学设施。深入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11所幼儿园。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城镇教育扩容五年规划。大力实施职教攻坚二期工程。建成县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完成乡镇“小片网”整合任务。千方百计保持就业稳定,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14万人。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做好保障性住房租售分配管理工作。新改造农村危房300户。
篇8
针对我县城市与农村之间、片区与片区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县委统筹考虑全县地理区位、发展基础、资源禀赋、自然条件等因素,提出加快构建“五路共进、全域振兴”发展新格局,重塑全县区域经济版图,明确了每一路的区域划分、功能定位和重点产业,致力于推动各路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同频共振。县委作出部署以来,县五路共进全域振兴领导小组充分发挥作用,县级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积极行动,全县各区域发展呈现出协同推进、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然而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产业结构、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县各乡镇(街道)在经济规模、经济实力、发展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仍然较大,而且短期之内无法彻底消除,因此必须继续深入推动“五路共进、全域振兴”发展新格局建设。在推进过程中必须要抓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三个重要发力点,多点突破、系统推进全县各区域协调平衡发展。
推动“五路共进、全域振兴”,首先要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矛盾,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要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积极争创市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和一批省级、市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示范村。要注重城乡融合、多规合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合理编制完成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试点规划,加快推进土地整理助推乡村振兴试点。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和乡村平安建设,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要立足资源禀赋,依托麦冬、藤椒、生猪等农业基础优势,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延伸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价值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综合效益,自觉对标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标准,积极争创省级园区。要认真学习推广浙江省“千万工程”先进经验,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为主攻方向,完善新村聚居点公共场所配套设施,积极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升级版,大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要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坚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纵深推进“三变”改革,深入开展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认真抓好绵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省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强权镇等各项改革试点任务。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构建‘五路共进、全域振兴’区域发展新格局”工作方案》,优化拓展中路50万人口、5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推动北路平坝河谷区率先突破,重点发展东路乡村振兴试验区,持续深化南路丘区脱贫攻坚示范区建设,整合提升西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示范区。县五路共进全域振兴领导小组要积极落实战略研究、总体策划、政策制定、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等职责,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原则,及时制定落实各路发展规划和年度行动计划,分区域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加强县级层面资金、项目统筹力度,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土地、人才等要素在各路各乡镇(街道)间有序流动,加快形成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全域振兴的发展新格局。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xx是农业大县,城乡发展差异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推进城镇化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对实施“11331”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超常规发展,加快建设四川三产融合示范县和深度参与川渝合作示范区、打造绵阳南向东出战略支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严格执行城市控制详规和乡镇总体规划,促进城镇空间布局优化升级。要深入推进宜居县城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要持续推进全国重点镇和“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小镇。
篇9
(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领,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为主线,以“杂技之乡、绿色__”为科学定位,以打造“世界杂技之都”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和“五城”建设为抓手,坚持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营“三城统筹”,以产业为基础、规划为龙头、重点建设项目为突破、精细化管理为保障,推动人口向城镇、产业向园区、居住向社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产业就业、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文化体系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为建设“绿色、生态、舒缓、宜居”新__提供重要支撑,建成富有文化内涵生态宜居舒缓型的杂技文化旅游名城,全力打造__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升级版。
(二)基本原则
坚持协同发展、科学规划。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近京津、环渤海区位优势,利用土地、人力和产业园区积极吸引京津资源,以高水平的城乡规划引领县城扩容提质。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努力提高生态文明程度,着力提升县城宜居宜业水平。
坚持文化引领、特色发展。将运河文化、杂技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传承融入县城建设,突显县城特色品位和气质,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和规模,达到人口集聚的目的。
坚持产城教融合、统筹协调。在县城建设中科学布局产业园区、教育园区,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形成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融合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坚持创新驱动、改革引领。把深入重点领域改革作为推动县城建设的突破口,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为县城建设注入活力。
(一)强化规划引领
1.科学定位县城功能。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__市环渤海地区重要沿海开放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重要产业支撑基地的功能定位,以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的战略要求,2016年对《__县城乡总体规划》进行回头看,准确把握__城市定位和功能布局,把服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需要放在首位,积极融入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大格局,科学确定县城在区域中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功能,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对不适应__发展需要的,进一步调整完善、优化提升。对“中国生态型杂技文化旅游名城、冀鲁两省交界处的机械加工制造业基地”的城市定位进行再评估、再确定。
2.推进“多规合一”。2016年完成覆盖县域的《__县城乡总体规划(__—2030年)》编制、审批和备案,遵循__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依托城乡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理顺“多规”在规划内容、信息平台、协调机制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实现发展目标、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等内容的有机统一,逐步形成一个规划、一张蓝图。2017年建成“多规合一”的信息联动体系。
3.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类专项规划。2016年全面完成县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备案。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严格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文化、医疗卫生、体育健身、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出控制要求。2017年全面完成道路交通、防灾减灾等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备案。特别是在实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时,对涉及地下空间开发的地块,应当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明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设控制要求。
4.推行全过程城市设计。按照全过程城市设计的要求,在总体规划阶段,重点做好县城整体形态的设计。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将公共空间的形态与控制要求具体落实到建设指标和项目管理中,提升空间形态的艺术性。提出城市形态控制、天际线保护措施,合理确定建筑高度和容积率,县城居住用地容积率不超过2.0。重点区域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前,先行开展
城市设计研究。切实做好县城出入口、重要街区、主干道沿线、滨水地段、商贸区、广场等重要地段和节点的详细城市设计,积极开展园林绿化、城市夜景等景观设计,着力打造杂技特色风貌和建筑精品。2016至2018年每年编制完成重要地段的详细城市设计2项以上。5.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将__特有的杂技文化融入到县城规划建设中,注重城市色彩、外观形态和格局风貌的协调,积极塑造尺度亲切、形象优雅,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杂技特色的县城风貌,彰显“美丽__”独特魅力。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做好历史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及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重视杂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展示,提升县城文化内涵,彰显地域文化魅力。打造特色街区和风貌建筑,2016年完成104国道、黄河路杂技特色街区设计及改造,让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全方位体验杂技之乡特有的文化气息。
(二)加强功能建设
1.推进产城教融合发展。把园区发展与县城建设统筹谋划、同步推进,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和县城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融合发展。重点实施好“三区”(主城区、开发区和宋门工业园区、杂技大世界景区)、“两个走廊”(104国道和运河之间以杂技旅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经济走廊、冀鲁连接线经济走廊)、“对接德州的两个综合开发区”(对接德州天衢工业园的宋门工业园区、对接德州高铁的杨家寺经济综合开发区)等几个组团的开发建设。合理确定园区布局,2016年制定出符合城镇化发展实际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园区发展规划,建立“一区多园”格局,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全面对接山东过程中,吸引更多要素资源加速向__流动,推动__生产力布局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吸引重大项目、重大产业向__转移。实现县城开发区优化升级,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综合运输、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业,发展就业容量大、吸纳能力强的生活业,培育一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区域品牌。实现宋门工业园区扩容升级,与德州天衢工业园无缝对接,形成协调配套、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推动教育资源向县城集聚,逐步将初中教育集中到县城,小学教育集中到乡镇驻地。
2.提高住房保障能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运营可持续发展。把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常住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覆盖范围拓展至乡镇教师、医护人员、乡镇政府及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对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2016年解决20%,2017年解决45%,2018年解决60%。通过合作共建、共有产权、先租后售等方式,促进居民自建与政府保障相结合。鼓励和支持城郊村、弱小村和偏远村村民,向县城和小城镇转移。对县城建成区范围内的棚户区,2016年改造15%,2017年改造30%,2018年改造50%。
3.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加大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违法建筑拆除力度,优化土地开发利用,改善居民人居环境。推进城中村改造,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严格控制开发强度,统筹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空间环境设施。加快旧小区改善,结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筹措旧小区改善资金,因地制宜确定改善内容。
4.加强园林绿化建设。以国家级园林县城创建和“绿色生态之城”建设为抓手,2016年完成《__县城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编制。以美丽乡村片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好上级建设资金,在主要道路边角增加常绿树种,整出微地形,摆放景石或杂技雕塑,以突出杂技特色,提升县城档次。启动东湖公园、清馨园续建等公园游园建设;实施太行道北延绿化工程;实施长江路(桑兴河桥东至宣惠河段)、黄山道(黄河路至长江路段)、华山道南段(钱塘江路至金沙江路)、金沙江路北侧各10米绿化景观带建设;将淮河路中段两侧绿化方格打通,连成绿带。县城单位庭院绿化美化,省级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各占40%以上,主干道沿街90%以上单位实施“拆墙透绿”。新增占地面积10公顷以上公园一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4平方米,绿道绿廊建成24公里。2017年结合美丽乡村片区建设,实施人民银行对过水面及泰山道南段东侧王庄水面改造绿化;实施开发区补植完善,增加花灌木种植,逐步实现14万平方米草坪新植,改造边角绿化,提升开发区绿化档次;完成嘉陵江路中段南侧绿化工程,将西段两侧绿化方格打通,连接成绿带。各类绿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乔、灌、花、草有机配置,形成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城区和郊区相结合的城乡一体的绿化体系,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8平方米,省级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各占60%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
5.加强综合交通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路网,打通断头路,完善路(门)牌设置,形成级配、结构合理的路网系统,科学配置自行车、步行等慢行通道,加快构建等级分明、系统明晰、密度合理、快慢有效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新建建筑、市政、道路、公园、广场等实施同步建设。加快县域交通投资建设进度,扩大公交化运行范围。实现县城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2016年达到40%,2017年达到50%以上。
6.改善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健全基础设施配套标准,完善配套设施专项规划。加快供水、供热、燃气、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维护管理,形成适应人口和产业集聚需求、完备高效的设施体系。2016年底前,完成县城区供水管网铺设,实现地表水厂正式运行,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2018年燃气普及率达到87%。实施城市老旧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加强用水管理和监测,确保饮用水安全。
7.完善排水防涝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雨水年经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县城规划建设的刚性控制指标。加大合流控制管网更新改造,实现雨污分流,2016年完成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率达到80%,2017年达到90%,2018年达到100%。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垃圾处理场稳定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泥无害化处置。2016年所有污水处理厂完成升级改造,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2018年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完
成达标改造,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8.完善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制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标准,新建和完善文化馆、体育馆、综合医院、养老院等大型设施,合理配置小型文化、体育设施和场地。优化学校布局和建设规模,合理配置中小学和幼儿园资源。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增强县城整体功能。2017年完成国家评估定级最低标准的图书馆、公共体育场和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展览馆、文化馆、文化广场、医院、学校、商贸中心等设施。
(三)提升管理水平
1.严格规划实施管理。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严格执行城乡规划修改程序,保持规划连续性。健全县城规划管理机制,深入实施“阳光规划”,加快规划展馆建设,将规划展馆作为公开公示的平台。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委员会,实施重大规划、重大建设项目规委会审查制度。牢固树立“规划即法”意识,依法管理规划、执行规划,保持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强化规划实施的行政监督与公众监督,严格查处违法建设。
2.着力改善县城容貌。从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入手,大力开展“洁净城市”活动。推进县城市容管理和环卫设施建设等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和垃圾落地限时制,促进市容环卫工作上水平。加大环卫设施、设备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县城道路机械化清扫率,2016年达到60%,2017年达到65%,2018年达到70%以上。加强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治理,推进文明施工、绿色施工。加强空气环境、饮水水源质量监控,拆除城区燃煤锅炉,2017年分散燃煤小锅炉淘汰率达到100%。
3.提升智慧管理水平。建设智慧城市,完善公共信息平台和基础数据库,重点建设人口、法人、建筑物、地理信息、宏观经济数据平台。推进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智慧化建设,加强县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并整合城市管理、地理信息、交通管理、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等智慧化信息系统,提高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等公共服务领域智慧化应用水平。2016年底前建成数字规划和数字化城管平台。
4.加强建筑质量管理。打造精品工程,对重要区域、重要节点的建筑工程质量严格把关,将体育场、博物馆、展览馆等建筑工程及道路、桥梁等重要的市政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施工现场量化计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和工程实体质量常见问题治理,以创建结构优质工程为契机,不断提升我县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5.推进建筑节能管理。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提高县城建筑节能综合改造比重,项目竣工后进行建筑能效测评。开展被动式低能绿色建筑示范,推广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强化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信用档案和使用备案管理,推广应用绿色、节能、环保类新型建材产品与设备,支持新型墙材技术向农村推广。完成老旧住宅节能改造2016年35%、2017年50%、2018年60%。绿色建筑占县城新建建筑比例2018年达到35%。
(四)加快体制创新
1.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县城。消除农业转移人口向县城转移的政策性、体制,消除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县城公共服务的阻碍,拓宽农民进城的通道,让稳定就业的农民在县城安居落户,平等享受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权益,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增强人口集聚能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城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子女就学、技能培训、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走“小县大县城”的路子,通过政策和市场化运作,吸引农民进城,以县城周边、开发区周边及杂技大世界周边村为重点,圈点出多个区域,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开发建设新民居项目,让农民进得来、住得下、能就业、可创业。将土地经营权向农业园区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集中,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把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2.强化用地管理。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完善土地产权、用途管理、市场配置、收益分配等制度建设,提高土地对城乡化发展的保障能力。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高效利用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严格保护生态用地。全面开展闲置土地清
理,对闲置两年的土地依法予以收回,推动存量建设用地的二次开发利用。强化对项目土地容积率、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亩均税收额等指标的考核,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下沉式厂房,统筹地上地下有序开发,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3.引导资金向县城聚集。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多元可持续的县城建设投融资体制。积极扩大与金融机构合作,争取更多信贷支持。建立动态平衡的政府偿债保障机制,防范债务风险。大力推广PPP融资模式,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发行企业债券、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县城公共服务、市政公用、棚户区改造等领域的建设与运营。2016年推进县建司市场化转型发展,逐步将平台公司发展成为城市资产运营管理、城市综合开发、具备现金流的多业态实体公司,基本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县城建设要求的投融资体制机制。
4.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建立城市管理工作协调机制,探索构建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城管”格局。2017年将城市管理事件和部件纳入数字化城管平台系统,实行网格化管理,量化管理目标,细化管理标准,加强监管考核。建立完善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建立起齐抓共管、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便捷、反应快速、处置及时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结案率达到95%以上。建管并重,下移管理重心,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健全完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加大资金投入,购置指挥监控、执法车辆、取证、通信、服装及防护用具等装备,确保城管执法需要。建立公安城管联合执法队伍,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城管执法严格法律程序,建立健全城管执法监督机构,搞好执法培训,对城管执法过程中队员仪表、工作态度、执法方式予以纠查,强化内部监督。
5.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简化环保、土地、规划等前置性文件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为县城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拓展县城发展空间,积极稳妥地推进县改市步伐,大力实施县城镇改街、村改居,在城中村改造中同步推进村民转为市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依法推进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村集体资产转为股份制的改革。
6.实施财税扶持政策。因县城建设实施房屋征收的,对被征收人按照国家有关城镇房屋征收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取得的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居民因房屋征收重新购置住房的,对购房成交价格中相当于征收补偿款的部分免征契税,成交价格超过征收补偿款的,对超过部分征收契税。因实施县城规划、县城建设的需要而被县政府批准征用的房产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权,免征土地增值税。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免缴城镇土地使用税。财政全额拨付经费的事业单位自用地,免缴城镇土地使用税。
7.开展对标晋级。依据自身发展条件,2016年确定__省外1个先进县作为标杆,制定对标学习先进地区的目标体系,明确具体任务、时限和措施。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与对标的先进县(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__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__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城镇化办”),配备必要的人员编制、给予经费保障,或从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中抽调人员,与各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负责协调、督导、调度等日常工作。按照C类县城建设目标体系,明确各相关部门主体责任、任务目标、发展指标、责任人、完成时限和考核办法。
(二)强化督导调度。建立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调度、督导、通报制度,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半年总结、年终考核的督导调度机制,将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排队,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县城镇化办要加大调度力度,加大对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县委、县政府督查机构要建立定期督查制度,适时开展专项督查,督查结果在全县通报,对工作做的好的部门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后的单位通报批评。
篇10
2015年全乡将重点围绕实施“五大战略”、争创“五个第一”、实现“三大变化”、打造阳光政治,结合全市“千项基础性工作”建设,紧扣“创新务实促和谐,实干为民谋发展”的主题,加快推进园区和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打造精品307国道、持续进行美丽乡村打造、发展生态旅游业、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创新乡镇干部工作模式,建设靓丽、繁荣、宜居、和谐__。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项目建设的集聚地,城乡统筹发展的结合部,抓住了园区经济,就抓住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脉搏。__乡将结合企业发展趋势、特点和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实际,着力调整园区布局,狠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短期与长远发展相结合,新老园区发展并重,立足构筑新平台、营造新环境、创造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将把握__市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良好时机,以其为依托,把强力推进__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城西工业园以及__新产业园功能建设做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强力推进。
1、焕发老园区新生机。做好__乡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改善提升,力促老工业园焕发新的生机动力。一方面把____路分家与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结合起来,从园区土地、道路、机井等硬件基础设施上加大力度,确保改善提升。另一方面从政策和企业服务上做好支持,利用好白庄老园区现有的4000亩未利用地,调整规划,整合未利用地资源,真正实现园区的招商扩容。
2、聚集大镇区小产业。加快镇区产业聚集,利用镇区__庙北侧土地,引进一批投资小、投产快、效益明显、能够聚集劳动力的小微项目,形成产业聚集。以产业聚集财气,以财气吸引人气,以小城镇的人口聚集和经济繁荣促进镇区范围的逐步扩大。
3、打造新园区新起点。充分利用中王曼片区500亩土地资源,以韩国__为龙头,带动周边汽车相关产业发展,引进现代汽车配套商落户我乡。充分发挥我乡的近城优势,打造商贸综合体,积极促成深圳海吉星城市物流项目和浙江渤海五金商城项目的早日落地。同时,借助__线开工建设的良好时机,解放沿线土地资源,规划建设一个占地4000余亩,与北汽、现代汽车相配套的中型企业新兴产业园区。
按照“城乡互动、以镇带村、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和“四镇同创”相关要求,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快城镇发展步伐,完善功能,强化管理,努力提高城镇品位,在推进在建工程的同时,优化小城镇布局,努力实现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
1、确保在建项目收尾完工。完成2014年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收尾工作,抓好商住小区的开工和建设,保证建设质量和进度,确保2016年实现入住条件。做好镇区小学、幼儿园建设的按时完工和配套建设,确保2015年9月份具备入学条件并实现招生。同步做好商贸街的规划建设、__卫生院的改善提升和“西大门”标识物的设计建设。
2、确保镇区范围不断扩大。充分利用供销社存量土地,灵活运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拓展小城镇建设空间,扩大镇区范围,把小城镇做成大文章。
3、确保小城镇建设连线扩面。利用__庄老政府开发商住小区,做好前期土地出让、拆迁改造和商住小区的规划设计,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把__庄做为我乡小城镇建设的一个亮点工程,实现小城镇建设的连线扩面。
4、确保医疗条件改善提升。促进__卫生院和__庄卫生院的改造提升,积极争取资金,实现人才引进和医疗器械的升级更新,提升我乡卫生院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附近居民的医疗条件,打造成我乡小城镇建设又一亮点工程。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农民生活观念的一场革命。要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让百姓感悟到美丽乡村带来的好处,唤起农民观念意识的转变。更要通过后期的制度建设和长效运行,保障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实现农村环境的根治和改观。
1、探索长效机制。做好2014年__、__庄、__庄等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持续改善和长效运行。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培育各村特色和探索长效运行机制,保障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做到精益求精、特色鲜明。同时推动乡村环卫一体化工作的不断完善,引领村民卫生意识转变,丰富环卫资金筹集来源,优化垃圾最终处理方式,并适时引入市场机制,确保环卫一体化的长效运行。
2、扩大覆盖范围。按照三年做完全部乡村的标准,按照沿线分布、连点扩面的标准,新增__、__庄、__、__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追“净”逐“绿”,实现人居环境的改变和文明村风、民风的培育。根据各村实际,统一设计具有特色的村庄标识,同时做好307道路沿线的绿化、净化以及违章违建处理,做好沿线村庄的绿化、美化、净化的纵深发展。
3、组织文化活动。把探索美丽乡
村长效机制同农村文化建设联系起来,通过各类文化组织活动的开展带动村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引领村民自觉摒弃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实现美丽乡村的长效运行。4、制定村规民约。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打黑除恶灭霸扫痞行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并通过包村干部帮助各村建立村规民约,倡导农村形成积极、健康、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
__乡是农业发展强乡,一直在冬枣种植、经济树木种植、生态养殖等特色农业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将不断在抓农业发展上帮农民想点子、出路子,在加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做实土地流转、做精特色农业、做强农业合作社,确保农业生产持续增收。
(1)做实土地流转。认真做好土地流转这篇大文章。对所有已流转、可供流转耕地逐一进行调查核实,并按照高起点、高品质、适度超前的理念,合理流转农、林用地,有效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力争促成一批大规模的土地流转项目。
(2)做精特色农业。以辖区内种养殖和冬枣为示范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规模养殖种植业。以__冬枣种植为重点,通过电子商务运营方式,以销促产,创新经营模式,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一是继续增加面积,将__冬枣种植技术与__庄万亩土地结合起来,通过与科研单位的对接,建成一个无公害有机冬枣精品园,带动周边2万亩冬枣园向无公害有机冬枣的转型。二是拉长产业链,在冬枣深加工上下功夫。三是规范__冬枣市场,提升__冬枣市场的影响力,增加我市冬枣的交易量,真正使冬枣成为全乡乃至全市农业经济的亮点。
(3)做强农业合作社。进一步规范专业合作社,增强服务职能。并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积极作用,探索如何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引进农业经营项目、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措施和办法。以刘七庄经济林种植为试点,发挥农业合作社的经营优势,探索土地流转运作方法,把特色农业做大、做精、做强。
2015年是村级两委换届的关键之年,要科学谋划、提前准备、规范程序,确保村两委换届顺利、平稳进行。
1、提前摸底,打牢换届基础。做好换届前的摸底工作。进行村两委换届前的调研活动,走村入户了解现任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的思想动态,宣传关于村两委换届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换届工作打牢基础。
2、规范操作,选出优秀队伍。坚持原则,规范程序,严格操作,加强监督,认真做好换届工作,选出公道正派、为人正直、懂政策、有威望、能力强,能够带领村民致富的优秀两委班子成员。
3、加强培训,提升村官水平。做好换届后的干部培训工作,定期举办两委班子培训会,聘请相关政策和技术专家来讲课,提高两委班子的政策水平和能力素质,打造更加团结、有力的村级两委班子。
4、维护稳定,创建平安乡镇。继续做好农村维稳工作,构筑“三位一体”的维稳长效机制,将调解工作做在矛盾纠纷激化前,切实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同时以促进社会和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建一个维稳典型示范村,以点带面,争创平安乡镇。坚持好周二“政务阳光日”和周四“接待日”活动的开展,通过主要领导的亲自“坐诊”,最大限度地解决好群众的急难盼怨问题。
1、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继续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重点包括涉油化工、彩印厂、砖窑厂、家具厂、烟花爆竹以及建筑工地,排查隐患,监督整改。同时,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定期对餐饮、超市、集市、流动餐车等进行检查,查处整改无证经营企业,取缔不合格、过期食品,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打赢环境整治攻坚战。坚持以打击“十五小”为工作重心,重点查处非法企业,将对全乡范围内尤其是破旧房屋、田间地头采取全方位无死角排查,并积极接受群众举报,继续查处关停以小电镀为主的无手续、高污染小企业,对其进行断水断电、设备拆除和加大后期督查力度,防止反弹,确保环境整治取得实效。
探索一种新的乡镇干部工作模式,提高乡镇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延长乡镇干部的政治触角,使其达到与群众急难盼怨的无缝对接。
1、订制度。严格按照《__乡重项工作分包责任制》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确保重项工作有效落实。在《__乡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的基础上改进包村制度,从乡镇干部中挑选了解村情、能力突出的26名干部进行包村,负责所包村的一切事务。通过包村干部的专人专村制度,缩短乡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达到无缝对接的程度。
2、强监督。充分发挥督导和监督的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督导落实方案,及时督促并公开各重项工作进展。把工作实效与个人考核挂钩,记入干部干事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