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指导思想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设计指导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导入设计――变“牵引”为“引导”
导入犹如登山前的仰望,富有诗意的导语“先声夺人、扣人心弦”,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借以实现诱导激励、定向协调的功能,历来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我们在进行导入设计时,究竟要以什么为目标,是仅仅满足于凝思、激趣、导题的作用,还是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挖掘更为深层的意义。
下面就以《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课为例,来谈谈两种导入设计的不同效果。
1.旧方案:牵着你的手,让你跟我走
情景创设:选取一段反映当今时代主题的视频,把焦点对准战争和贫困中的儿童,配乐用了迈克尔・杰克逊的“地球之歌”,营造课堂氛围,振动学生的心灵。
师:战争阴云笼罩了原本湛蓝的天空,贫瘠困乏剥夺了本该幸福的童年,是什么夺走了他们的笑脸?
生:战争和贫困。
师:怎样才能让他们拥有幸福的童年?
生:和平与发展。
师:我们期待和平、盼望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世界人民的福祉。如何理解这一主题,怎样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我想今天的学习会给我们作出科学的回答。
2.新方案:伸出你的手,我们一起走
(情景创设同旧方案)
师:假如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天早上从梦中醒来,你会想些什么?
生:“真好,太阳出来了我还活着。”“梦都醒了,战争结束了吗?”“今天我能上学了吧?”“我梦见我们住进了四面有墙、有屋顶的房子里,很暖和。”“我梦见了一个很大的面包,可以供我们全家人饱餐一段时间。”“我梦见爸爸和哥哥都回来了,我们一家人幸福地在一起。”……
师:这是我听过的最简朴却最能打动人心的答案,谢谢大家。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苦难,也没有被饥寒交迫所折磨,但我们的心不会因此变得冷漠。我们期待和平、盼望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世界人民的福祉。如何理解这一主题,怎样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我想今天的学习会给我们作出满意的回答。
比较:旧方案教师用心设置了情景,也通过两个问题导出了本课的主题,但这样的方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按照老师预先设想的思路进行,学生观看视频时的感受被忽略,张扬主题精神的对话成了简单的回答问题,情景创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新方案开放性问题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的回答很踊跃,很有人情味。学生通过展开想象,真实地感受到了战争、贫困的狰狞与和平、发展的可贵,在引发他们对于本课知识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引发他们的深度思考。这样的处理往往会擦出很多“意外”的火花,正确引导点拨,就会成为燎原之势,这正是课堂中“生成性”的体现。
反思:我们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都会考虑通过“生成性”环节的展示,体现学生的精彩。但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为了什么目的而设置,是当做完成知识目标的手段,是为课堂锦上添花的装饰,还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考虑。我觉得上“真课”并不是只重内容不重形式,而是所有的设计都是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这是我们进行课堂设计的依据和标准。
二、结尾设计――化“归一”为“开放”
相对于人们对导入语的重视,结尾部分的处理往往会被人们忽略,其实结尾就像登山后的俯瞰,设计精巧的结尾“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升华学生的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领悟事理、陶冶情操的目的。在进行结尾设计时,我们仍面临一种选择,是仅仅满足于知识的总结、结构的构建,还是尊重学生的成长需要,给予更多的启迪和教育。
还是以《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课为例,来比较不同结尾设计的感悟。
1.旧方案:教师的小结――中规中矩
通常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与学生一起,边回忆课堂内容边完成框架结构的构建,然后就会转入当堂巩固落实阶段。
2.新方案:学生的小结――百花争艳
(学习中完成的板书:呈现本节课知识结构)
师:这节课的学习已接近尾声,我想让同学们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自己的感受,并简单说明理由。
生:“珍惜――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认真走好自己的路。”“警惕――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威胁和平、影响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对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自强――落后就会挨打,这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训诫,只有国家繁荣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责任――我们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推动国家的安定繁荣是我们的责任;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建立国际新秩序则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责任。”“团结――只有全人类联合在一起,才能让孩子们远离战争的阴霾和贫困的折
磨”……
师:对学生的回答做针对性、简洁评价,然后寄语:“希望――让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启程,让我们将和平与发展的希望永远握
在我们自己手中”。
同学们在课下的表现更让人吃惊。他们有的小组去图书馆或者上网搜集了相关的材料,并利用课前的“时事点评”时间与全班同学分享;有的小组写了《给潘基文的一封信》,提议联合国应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还有的同学写了《二十年后……》发表在学校校刊上,他用想象的手法阐述了20年后在战争中长大的孩子的报复行动,阐释了战争没有赢家的观点,表达了自己对战争恶果以及复仇情绪导致的新战争的忧虑。
比较:旧方案虽然完成了课堂小结的要求和任务,却明显只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总结,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新方案的设计,既有对知识的回顾和理解,又有自己的反思和情感的共鸣,更让人惊喜的是学生把学习延伸到了课外,扩展到更大的领域。这对于同学们是一场重大的生命洗礼,也引发了他们对和平环境下该
如何生活的思考。而另外一个情理之中的结果是学生对相关知识
产生了浓厚兴趣。
反思:课堂需要延伸到课前和课后,但如果仅是靠教师布置课前探究题目和课后研究型题目,难免显得被动,而且时间一长学生往往容易失去热情。如果学生能够因为教师组织的课堂产生兴趣,有了研究和探索的冲动,并利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来完成自己的目标,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有了更多的活力和火花。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将内心的触动,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行动指南。
篇2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 市场导向 就业能力
工商管理学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国内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中存在许多不尽合理之处,主要是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性课时偏少,没有充分体现该专业应用性的特点;特别是地方性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既有企业管理方面的课程,也有财务管理方面的课程,有宏观的课程,也有微观的课程,涉及的课程面广、量大,课程交叉的内容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上使学生懂管理、懂经济、知识面宽,但与社会对复合性、应用性人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课程设置总体思路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合理划分教学模块,科学安排课程体系。教学模块大体上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课五个模块,各模块设置相应的课程,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各学期课程设置中,一年级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二年级学习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三、四年级学习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课则分布在各个学期中。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专业的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的关系,应统筹兼顾,选择最优的基础课程。此外,要大量开设选修课,实行主辅修制增强学生的适应面,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在市场导向下,可以尝试与企业集团联合办学模式,即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达成协议,根据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短期设置相关专业选修课,定向为用人单位培养实用性人才,使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相应岗位工作,简化用人单位的培训任务。
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具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等;而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上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目标,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是在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经济学、运筹学、管理会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物流管理、质量管理、电子商务、管理沟通、金融学、财务会计等。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学校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结构优化,基础宽厚,专业应用性强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要按照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原则,适当减少基础课课时比例,完善专业课结构。理论课实行案例教学,在多数课程中增加一定比例的实践或实验学时,把实践教学融入到理论课程中,培养其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切实增强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调整专业课程结构
专业课程是学生选择就业方向的参考依据,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前景,以尽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指导思想。为此,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体系性和目的性,应避免杂乱无章地设置课程。首先,在对专业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专业核心课。其次,对专业基础课的内容进行分解,按照专业基础课服务于专业核心课的原则,根据两者之间在内容上的对应关系,调整专业基础课内容,确保其为专业核心课服务,增强专业基础课的实用性。第三,专业选修课程可按照不同的就业方向设置不同的模块,实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如浙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管理为导向,开设了创业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创业风险管理、创业领导、创业融资与投资管理、综合创业设计、创业管理研究专题等特色课程。
专业选修课应该设计为就业导向的课程模块。在设置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前,首先应该调查有利于学生就业的方向,然后选择一个或者若干个就业导向的课程模块。如开设“质量管理”、“酒店管理”等模块。在当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开设模块化的专业选修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细化专业和就业方向,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辅以细化的就业方向教育,更能体现出大类培养的优势。如深圳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就设立了工商方向和旅游与服务方向,其中旅游与服务方向开设了旅游与休闲活动概论、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商品学、国际商务、会展管理、旅游资源学、旅游法规、服务营销、餐饮管理、旅游规划等特色专业选修课。
四、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是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践教学也就成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关键。实践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不仅仅是掌握工作所需的技能。为此,应该给学生创造多层次,多环节的实践教学环境,切实从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能力的要求出发,设计一套具有实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应坚持以能力为本原则,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基本上由军训、社会实践、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组成,构建了基本、专业、综合素质提高三大实践教学模块。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全过程、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都开设了ERP实验,但也有部分高校结合人才培养方向来开设特色实验,如浙江大学开设了创业实践,深圳大学开设了旅游管理综合实验等。此外,各高校还积极联系校外资源,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杨慧慧,王喜刚.本科层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浅议,.河南教育,2008(12):32-33.
[2]张旭辉,王宇.地方性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商场现代化,2006(8):6-7.
[3]张天勇.大类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大江周刊,2009(11):73-74.
篇3
关键词:培训管理 课程设计 实践能力
《培训管理》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而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可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课程设计的要求不够规范,没有明确的实施步骤。为此,我们认为,改革不合理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模式十分必要。
一、培训管理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人力资源培训管理课程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具体包括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程序设计及考核评定等方面的综合思考,其指导思想是将高等教育的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总体指导思想。具体来说,从学院具体的办学定位出发,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通过合理的设计、组织和实施,希望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其自身素质,努力培养更多一流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二、培训管理课程设计的思路
培训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从多年的教学过程来看,现行的教学活动基本上还保留着传统偏重理论教学的设计体系,这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相符合,大大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培训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让学生能够在教室里模拟体验企业培训,掌握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培训方法与技术,体会其中的理念、原理和方法,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对模拟培训过程进行周密的设计。提供参考选题,将学生分组,使其共同参与完成任务,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控制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通过各组轮流进行模拟培训,学生既可体验培训师,又可扮演培训对象,从而对企业培训的全过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感悟。
其次,提供良好的开展培训管理课程设计的条件。选择相对独立的、宽敞的教室;准备必要的器具,以及教学所必需的多媒体设施。有时会结合学生培训内容与方式的设计,提供与之相配套的道具,保证其培训的顺利实施,甚至有时会根据需要,选择到户外去上课,进行体验式培训的开展。
最后,小组同学进行课程设计的展示,要求组内每位成员共同参与。小组同学齐心合力将共同设计的培训项目计划加以实施,其他同学模拟培训对象,积极配合参与,谈自己参加培训的收获与心得体会,同时对展示小组同学的表现给予评价。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注意强调学生体验。实施人力资源培训课程设计应避免纯理想化、抽象化的教育,强调亲身实践与体验。实践与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领域、展示才华智慧、促进交流学习。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创新,鼓励创新,给予学生参加活动的自、表演权,从而丰富学生体验,使其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与提升。
三、培训管理课程设计的步骤
1.准备阶段。第一,提供课程设计的参考选题。在课程设计之初,由指导老师布置课程设计任务,提供课程设计的参考选题。培训管理课程设计的选题形式多样,具体如下:第一,案例分析。结合公司具体案例,帮助其确定培训需求、拟定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第二,体验企业培训师。以某企业培训师的身份,为员工开展相关培训。第三,游戏的方式开展培训。包括游戏的设计、组织、实施及评价。第四,知名企业培训经验分享与互动。第五,多种培训方法的应用等。学生可从以上形式中任选一种,也可自行确定选题。第二,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分组。全班同学自由分组,分组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要求,每组最多不超过6人,自由组合,分工明确。
2.实施阶段。小组同学团结合作,实现课程设计全过程的参与,包括确定选题、收集素材、拟定培训计划、制作培训PPT、模拟实施培训、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围绕培训主题制作PPT,并模拟实施培训。每次课由展示小组模拟开展培训,其他同学扮演培训对象接受培训。这样,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既体验企业培训师又体验培训对象,实现角色互换,更好地体会企业培训的精髓。
3.评估阶段。每组课程设计任务完成之后,班里的其他同学对展示小组进行打分,按总成绩排名次,评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奖励。每组模拟培训后,将本组培训PPT(在最后一页注明队员的具体分工)交给老师,老师将根据作品的完整性、正确性、独创性、美观性、参与性,开展模拟培训的先后顺序,并参考其他同学打分的平均分,以及模拟培训过程中每位同学的表现情况来综合评定小组内每位同学的培训管理课程设计得分,课程设计分数计入平时成绩。同时,对各组模拟培训过程及效果等进行综合评判,对反映出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
四、培训管理课程设计的考核与评定
课程设计的考核与评定是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它可以直接巩固和提升前期课程设计的成果,也有利于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关注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技能的养成,此评价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教师在学生课程设计的成果中选取较典型的设计方案和较好的方法在全班进行点评,借以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计者在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等方面得到良好的训练。
培训管理课程设计的考核与评定有四项指标做参考:一是每组的精神面貌,队员参与程度,占10%;二是PPT制作的完整性、正确性、独创性、美观性和实用性,占30%;三是每组组员的表现:时间适当、口齿清晰且表达流畅、动作表情适宜、能够很好发挥、幽默风趣,占30%;四是互动环节:调动现场气氛的能力,其他同学的参与情况等,占30%。当然,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多种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如学生自评、老师评价、观察评价、交谈评价、问卷评价以及作品展示综合打分等,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最后,学生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后,要对设计的全过程做小组总结。可通过课程设计答辩会或小组成果汇报会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不完善之处讲出来,引发全班同学的共同思考,鼓励学生多交流、多思考,从而集思广益,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共同进步。
综上,在具体的培训管理课程设计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和核心,充分考虑他们的认知特点,发挥他们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师只是起着启发与引导的作用,不仅要注意知识的传授和传递,而且要注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实践技能的发展。在如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育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学校教育相对滞后于该学科的发展。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实践课程的教学。因此,贯彻落实实践教学的原则,重视课程设计的教学工作,对实现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金涛.培训与开发(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鲍立刚,覃扬彬,覃学强.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演练[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4]林媛媛.企业培训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课程体系;高职;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随着计算机应用系统在各行各业的普遍应用,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ERP系统、CRM等系统的成功实施和应用,使企业深刻体会到数据就是财富。企业的发展方向、市场的商机、管理中的漏洞等重要的信息就存储在企业数据中,而数据库是目前存储数据的主要方式。因此,数据库建设已成为衡量企业、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例如我国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建设方案中,确定“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四大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数据库――“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信息数据库”。从计算机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情况看,不论是软件开发、系统维护、网站建设,还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应用、信息管理与应用等方向,都对数据库技术的掌握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为满足目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各层次计算机专业,甚至有些非计算机专业如会计、统计等专业都开设数据库课程。在数据库教学中不但强调理论学习,实践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在教学中还存在如下需要改进之处:(1)教学内容方面:过多的强调数据库原理、知识体系的教学,学生学习该课的兴趣不浓;(2)数据库理论与应用脱节,学生感觉不到理论有什么用处;(3)学生课上和课下的学习无法很好地贯通,学生课上所学的数据库的方法、技术在课后没有得到很好的练习和巩固。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主要从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模式、理论知识教学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以下是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同仁分享。
2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领域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技术
之一,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数据库技术已呈现出与多种学科结合;与其他新兴技术互相渗透。能否在变换快速的数据库技术中把最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是任课教师的一种新的挑战,这就决定了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1课程内容构建的指导思想
我们通过广泛的调研,建立了如下数据库课程内容构建的指导思想:以“实践、综合和应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内容构建的指导思想,在内容选取上遵从如下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以基础知识为主,适当拓展高新知识;(3)加强系统性、完整性;(4)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2课程内容体系
根据课程内容构建的指导思想,我们采用以讲授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主,讲授数据库原理为辅的方式精心规划了适合高职学生的课程内容体系,内容分基本技能、优化与拓展、开发与编程和课程设计四大模块,数据库课程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1) 基本技能:主要介绍SQL Server数据库的安装、数据库创建、SQL,数据库管理等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共20学时。
(2) 优化和拓展:介绍索引、完整性、存储过程、触发器、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安全管理技能,这些技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共38学时。
(3) 开发和编程:简要介绍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的优秀工具PowerBuilder,要求学生主要掌握PowerBuilder与SQLServer数据库的连接和PowerBuilder的基本使用,共8学时。
(4) 课程设计:主要利用PowerBuilder和SQL Server数据库完成一个简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三个学生一组,一周时间,共30学时。
3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整个“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是以任务驱动为主,适当以案例的方式补充原理知识。课程的总任务就是开发一个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当然,开发的重点在于建立一个数据库,为实现这个目标整过教学由16个大任务和两个案例组成(如图2)。
完成了这16项任务也就实现了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的。每一个任务教学我们按如下时间顺序安排:(1)教师提出本节的任务;(2)讲解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3)学生练习;(4)提出针对异常情况的处理技巧,学生练习异常处理技巧;(5)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完成任务;(6)教师总结完成任务情况及注意事项。
4任务过程中渗透数据库理论知识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教学是令人头痛的一件事情,特别是数据库的三范式理论,是数据库课程中的必讲内容,但许多同学反映很难理解,有的费了很大功夫记住了三范式的定义,但在实际中却不会使用,或很少自觉的使用。我们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发现,数据库理论虽然很重要,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不应当把它当成重点,应当看作解决问题的辅助工具。当学生掌握了创建学生数据库、表、记录的插入、删除等方法时,引导学生创建其它领域的数据库,学生马上就意识到创建数据库的语句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知道表结构,这时我们再告诉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好的理论指导――数据库三范式,然后以案例的方式介绍三范式理论,等学生掌握理论后再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理论解决前面的问题。这样学生就感觉不到在学无用的理论,而是和老师在一起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中,数据库理论起指导作用。这种把理论溶于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必须做到:提前熟悉教材全部内容和学生基本情况;有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经历;进行设计教学任务,把数据库基本理论融入合适的任务当中去。
5提高课程设计在考核中所占比例
课程设计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时对所学数据知识、技能、方法的全面应用、总结和提高。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我们对课程设计同样做到精心规划:(1)老师提前选好题目(10~15个题目),对每个题目都给出详细的说明和要求,包括评分标准;(2)在老师指导下对学生分组,确定小组长和选定小组题目;(3)开始做课程设计,小组内可以讨论和分工,老师巡视并指导;(4)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讲解自己的课程设计,并回答老师的提问(小组任成员都可以回答);(5)老师评出课程设计的成绩,成绩占该课程成绩的70%。
6结束语
本文针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从课程内容的选择、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任务过程中渗透数据库理论知识和改进考核方式四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并已付诸实施,已在课程的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之路是无止境的,任课教师只有坚持学习与探索,才能不断的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喻勇,王群,刘向阳.《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水运,2008,8(12):103-104.
篇5
关键词: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187-03
一、机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状况及思考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机电工程专业主要的实践性环节有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以及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涉及的工程实践环节。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课程体系基本上保留了传统的基本教学框架,其突出的表现为:
1.课程体系几十年无实质性变化,教学内容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吸纳迟缓,相对于目前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内容滞后,特别是反映结合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先进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快速成型、先进工艺与设备的内容过少,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对学生将来走向市场,面对竞争的要求。
2.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看,原有的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以理论验证为主,相互联系较为松散,尚未形成完整结合的有机体系。同时,原教学计划中工程实践教学内容比例过小,从而使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较弱,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环境的磨合周期过长。
3.原有的课程设计长期以来自成体系,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割裂与互不衔接的现象,且设计内容陈旧(例如“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的减速器设计题目几十年来保持不变),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4.金工实习内容单一,设备简陋,现代加工手段和加工方法在金工实习中不能体现。实习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学生规模增大的需要。
5.毕业设计存在题目老化、涉及内容面窄以及与现场实际结合不够、闭门造车等问题,与我们的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
6.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环节比例偏低,专业实验设施严重滞后。
随着目前专业口径的加宽,招生人数的增大,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在新时期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强化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合格的工程师,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和市场经济带来的人才素质能力竞争的现实,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将头脑中的思维变成工程图纸和计算机图形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将纸面图形变成产品模型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将产品模型变成真正产品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在管理层、总体领导层创新工作的能力,都是我们从事高等机械学科教育的人员必须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强化工程实践素质、提高创新能力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为了培养出符合现代机械科学技术发展的、符合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就要“以现有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基础,以现代工程技术的能力培养为龙头,以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课程体系群中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统筹规划全面更新为手段,建立起一套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工程实践性环节教学体系”。基于上述指导思想,从而确定了教学各个环节的基本思路:“保证理论教学内容够用的前提下,使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由原来的“知识传授型”和“技能培训型”向“能力素质培养型”转化,在统筹规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过程中,科学设置各个工程实践训练的内容,以期通过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此,要对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教学内容要重新调整、组合、充实。
三、实践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强化工程实践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将机械类工程实践课程按能力培养和训练的方案划分为三个模块(如上图):
1.实践能力培养模块。该模块包括计算机应用训练、典型机械拆装与测绘、技术基础类课程部分验证型实验、金工实习基本操作技术训练、认识实习等。
2.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应用模块。该模块包括技术基础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实验、金工实习中现代加工技术实习、有关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等内容。
3.创新能力培养模块。该模块包括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和制作活动等内容。
根据上述模块的划分思路,对原有的各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修订、整合,制订出符合新思路的实践性教学的有关教学大纲,编写出有关的教学资料。改变思想观念,拓宽思路,改革原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考核手段和考核方法,把学生和老师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实践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方案
(一)强化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科学设置工程实践训练环节
1.在培养计划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和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英语强化训练,计算机应用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机械拆装、测绘及计算机绘图,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社会实践等。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将诸如自学、信息采集处理及应用、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工程设计、动手、语言文字表达、计算机应用、科技开发与创新、组织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实际动手等能力培养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2.拓宽专业口径,调整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机械类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入手,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拓宽基础,精选教学内容,处理好传统内容和科学技术新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将机械工程发展成为一个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学科。
3.改革金工实习组织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学生自己拟定的实习产品为主线,贯穿整个金工实习环节,学生自己确定产品的工艺方法、工艺路线、具体的加工方法、材料的选择、产品的设计、工艺过程的拟定、质量控制既检验方法等。
4.在实践环节的内容上作出科学的安排。对于复合型的机械类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我们认为要在学科交叉融合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上下工夫。可以在金工实习之后,专业技术课程开设之前,设置了一周的“认识实习”。使学生在金工实习的基础之上,对整个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生产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并且,设置了综合性实践环节――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其目的是使学生将所学的机、电、液、测、控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得到一次综合应用,从中得到一次综合实践能力训练。
5.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和实施办法,确保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对于教学计划中所设计的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确保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为了保证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学院还制定了一系列考核和管理办法。
(二)在加强主干课程建设的同时,着力于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
1.通过重点课程建设来加强机械类技术基础课程实践环节。(1)在重点课程教学计划中,建立充分体现创新思想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2)改进重点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创造条件。
2.加强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加快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的设计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科学实验。具体做法是将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实验目的要求事先告诉学生,由学生在实验前自己确定实验方案、实验步骤,估计实验结果,然后分组讨论比较方案的优、缺点,确定小组方案,最后上实验台,分组进行实验,实验报告要求有实验方案及其分析,实验步骤、实验调试过程遇到的故障分析、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教师和实验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在其中对学生起引导和辅导作用。
3.课程设计注重创新与工程实践。现有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自成体系,分别命题,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割裂与互不衔接的现象,且设计内容陈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设计的教学实践,将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两门课的课程设计进行合并、整合,学生3~4人为一个设计小组,题目是以工程实际为背景的设计题目。将构思、方案设计、功能设计、机构设计、优化设计、评价设计进行一条龙训练,并与机械CAD相结合,形成一个面向工程实践的整体体系,将原来的“课程实践”转变为“工程实践”,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
4.创新设计中的计算机系列课程。把计算机技术贯穿于实践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一直是机械类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计算机也是创新设计的主要工具之一,通过计算机绘图(融合在机械制图之中)、数据库及管理系统、计算机强化训练、机械拆装及测绘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环节将计算机技术融入机械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三)机械创新设计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参与创新设计的主动性
1.建立机械创新设计基地。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创新设计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建立内容丰富的创新实验基地。
2.机械创新设计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参与创新设计的主动性。由于单一的机械创新设计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又对学生没有约束力,所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足,碰到问题容易退却。机械创新设计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使得参与机械创新设计的学生人数大幅提高。制定出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有机结合的实施细则,规范管理,严格要求。把任务和兴趣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学生既有压力又有动力,达到满意的实践教学效果。
3.规范毕业设计的各教学环节,真题真做,体现综合创新实践。在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选题、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答辩、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设计选题紧密结合教师科研工作,大多数的毕业设计题目来工厂实践或科研项目,有新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综合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设计质量好。特别是毕业设计中,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工程实际题目,原则上“一人一题”,学生3~4人可为一个设计小组,可共同进行市场调研、方案构思、功能设计、结构设计、零部件设计、编写程序及上机调试、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评价和论文写作,形成一个面向工程实践的整体体系,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具体做法是:在课程与课程实验中先逐步交叉融合,再在综合性课程设计中得到较全面的综合训练,最后在毕业设计中,通过产学研基地的实际课题,真刀真枪地锻炼,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工程实践能力都得到进一步全面提高,使真正的机械类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被“敲打成型”。综合实践能力在逐步综合中培养。
五、结束语
强化工程实践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的创新性、实践性教学改革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模式和实践、创新教育方案以创新素质教育为核心内容,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2.使整个教学体系得到整体优化,建立大工程观念、竞争和市场经济观念、大机械设计制造观念等新的教育观念。
3.充分体现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4.针对性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的人才主要从事工程实践(区别于研究型人才的实践是科学实验),并具有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
5.将创新设计理念融入机械类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具体教学环节,将创新落在了实处。
新的培养模式符合高等工程教育的规律,也符合现代社会科技创新对人才的要求。
篇6
关键词:编译原理;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能力;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发展迅速的学科,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改革乃至具体的课程设置中都面临新的挑战。“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原理、方法和技术在语言处理、软件工程、软件自动化、逆向软件工程、搜索引擎甚至非编译系统等诸多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学生普遍反映“编译原理”是一门难学的专业课程,毕业后也很少有从事编译器研发的机会,在该课程学习的认识上存在障碍。同时,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理论教学学时不断缩减,这也是推动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鉴于“编译原理”课程的知识点涉及许多知识和技术领域,诸如离散数学、计算机体系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等,因此课程讲授面临诸多概念、知识点、原理和算法。如何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启发式地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达到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的目的,值得研究。为此,需要在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定位的基础上,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内容等诸方面协调保证
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2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的发展与现状
国内“编译原理”课程最早开设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该课程的发展和改革至今仅有30余年的历史,其发展和改革进程大体可以概括为:
(1) 课程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与之配套的课程是“编译方法”、“编译技术”等,重点讲授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和编译的基础知识和技术。由于缺少配套的教材,主要结合一些实际编译程序的实现技术展开课程内容。该阶段后期,国内引入格里斯的教材上、中、下三册,本科生重点讲授上、中册。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国内组织计算机专业统编教材,国防科技大学陈火旺教授于1983年编写出版了《编译原理》,国内多数学校采用了该教材,课程名称也相对统一称为“编译原理”。由于当时该课程参考资料缺乏,开设的学校较少,加之当时国内软件研发刚刚起步,对课程涉及的编译程序这类大型系统软件有关理论和技术理解受限,教师把握课程的精髓及学生学习皆感到有一定困难。为此,国内一些高校联合举办每两年一次的“编译原理”课程研讨会,交流课程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对该课程的推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 课程发展阶段。约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开始至90年代中期,计算机学科及体系不断发展完善,许多较早设立计算机专业的院校成立了计算机系(院),许多院校结合学习、理解和分析IEEE教程,较系统梳理了课程体系,制定了“编译原理”课程新的大纲和知识体系,更新了教学内容。特别是设置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本科院校,“编译原理”课程基本都设为必修课,有些学校还设置了“编译原理”的前驱基础课程“形式语言自动机基础”,为学生更深入、牢固地掌握编译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系统的学习途径。
(3)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随着全球范围内IT业的迅猛发展及IT领域人才市场的需求拉动,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不断提升,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此阶段亦正值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大变革时期,自1999年开始,招生规模逐年迅速扩大,计算机专业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理工专业,专业调整、合并不断推进。而本课程在此阶段的一些重要改革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指委确立了“分类培养”的战略思想,在教材建设上更注重汲取世界上著名编译教材的优点,先后引进了本领域权威的“鲸书”、“龙书”和“虎书”等经典教材。国内许多高校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先后出版了适合自身教学要求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与此同时,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理论教学的改革同步,更注重通过编译原理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的软件工程能力。
3基于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考量的教学指导思想
3.1人才培养目标主导课程教学指导思想
按照教育部计算机教指委“分类培养”的指导思想,根据学校为创建研究型大学而确立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现代计算机人才的社会需求,我们明确了本专业“编译原理”课程的建设目标和指导思想是:立足夯实基础,拓宽课程相关领域,训练工程素质;使学生明确认知语言及语言的处理是求解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对系统软件和中、大型软件的规划、组织、设计和实现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3.2课程设计实施保障专业能力和素质提升
“编译原理”课程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涉及的知识可以让学生领悟到计算机理论的精髓。在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定位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规划、设计与实施,把面向知识的教育转变为能力导向的教育,探讨课程教学如何在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中发挥有效的作用。这需要教师有厚重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凝练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的内涵,注重对课程学习思维方法的启发和引导。以“编译原理”课程为例,我们的讨论关注其中的两点:
(1) 课程知识向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升华
专业能力实际也是知识的综合体现。编译程序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软件,涉及到计算思维能力,系统规划、实现能力,算法能力等知识点及可应用性。因此,编译的原理性研究、学习和实践,可以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编程调试及综合应用能力,有助于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2) 知识的融合和关联
“编译原理”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点具有许多内在和外在关联,知识点的可应用性亦处处存在,可以经过专门的课程设计,启发式地让课程知识点融合或关联,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将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融入教学之中。
下面举例说明“编译原理”课程中知识的融合和关联。
例1:对语言的表示和分析,涉及形式化描述和自动机;自动机的化简是一种数学抽象,直接利用离散数学中等价划分、商集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而在软件测试中,理论上的测试用例往往是无穷集,亦可以划分为等价集设计高质量的测试用例。
例2:编译程序在从程序设计到程序运行产生输出结果这一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编译系统对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进行编译,编译过程中会用到源语言自身的规范和库程序,需要操作系统提供的库程序和接口,以及目标体系结构的相关信息生成可执行的二进制程序。根据用户的需要,可执行程序由操作系统调度运行,并与下层硬件系统产生密切的关系。为此,编译课程所讲授的部分内容需要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和体系结构等课程内容作为支撑,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中从软件设计到程序执行这一完整的过程。
例3:对编译程序的组织与结构,若从软件体系结构层面考虑,将词法分析器作为语法分析器独立调用的子程序,则属于层次结构;若从接口关系上存在的直接I/O关系,可以认为属于过滤器结构。若从操作系统知识领域考虑,将词法分析器和语法分析器各作为一个独立线程,则对共享程序要解决互斥问题等。
再如,代码优化则是数学、逻辑学、结构程序设计、体系结构和优化理论的综合应用。
4结语
对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定位要紧扣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了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的教革,把面向知识的教育转变为能力导向的教育。本文结合学校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指导思想的定位及本课程特点,探讨在教学中将编译原理和技术与相关技术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提出在编译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应加强与其他课程内容的交叉和联系,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英,陈朔鹰,王贵珍,等. 编译原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R].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数控技术专业 课程开发 思路
自2006年国家启动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以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又具有普通教育的不同类型特征,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如何对高职课程建设进行开发,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的开发谈几点思路。
一、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在专业设置及其相应的课程设置上只有更加灵活,才能迅速适应劳动市场的动态变化。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有两种情况:一对现有骨干专业的课程改革,二要着手对新设专业的课程设计。无论是改革还是设计都要依据职业导向的原则,采用能力本位的课程开发方法进行。
1.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发挥企业、行业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高职教师的作用,制定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教材编制等工作。避免课程内容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与经济的需求脱节;避免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环节脱节;避免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与职业实践及职业活动脱节;避免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的脱节。
2.课程开发的方法
数控技术专业是我院开设较早的专业,因此课程开发的根本任务是进行课程的改革,改革的方法主要采取对课程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课程内容的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对专业所对应的一个职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一一解列。将相关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训练内容,进行详细教学分析,确定课程门数,编制课
程标准和制定课程方案。
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方案
根据课程的开发指导思想和开发方法。我们先后到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光威渔具有限公司、文登天润集团等8家企业进行调研,着重了解企业本专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情况,专业能力需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有哪些,同时,邀请企业技术人员23人次到校参与课程设置的讨论。
1.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数控设备的编程和操作、从事数控设备的维修两个方面。需要学生具有识图、工艺确定、编程操作、机床维护和简单维修的能力。需要学生掌握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材料与材料成型、机械制造工艺、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机床与数控技术、电工技术、PLC应用技术、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方面的知识。
2.将专项职业能力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将相关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学习、训练的内容。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设置界限,将课程内容有效融合,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然后编写教学大纲,明确学习范围的深度和广度,课时细目、考核考试的标准和方法,提出采取教学方法的建议。
篇8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解决学生仪器使用不熟练的问题,以示波器为例,学生做物理和电子技术等实验时已经使用多次,但是还有同学操作不熟练,不知道有些功能怎么用。所以说首先让学生学会熟练使用示波器等相关的教学辅助仪器,特别强调是熟练,让每个学生都有信心,实验仪器都会熟练使用,只要电路连接正确就能得到实验波形和数据。其次是必须要求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仔细看实验指导书,认真听教师讲解,不能盲目动手操作。在实验课的时间安排上,尽量做到讲完理论内容马上就做实验,学生学了理论内容是对所学知其然,有了实践结果就知其所以然了,这样才能起到强化理论知识的作用。另外,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的耐心指导,及时提醒也是特别重要的。
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达到每个实验要求达到的实验目的,这样才算真正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几点管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有效。把实验成绩分成三个部分,预习报告、课堂中的实际操作、实验报告[3]。上课之前先检查预习报告并提出相关问题,根据预习情况给予成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动手能力和表现情况随时给出课堂表现分数;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根据书写实验报告的要求和实验结论、分析、心得体会是否详细、真实、准确等情况给予实验报告分数,坚决杜绝抄袭现象。三者的综合,是该学生本次实验的最后分数。第一次实验特别重要,必须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操作,只在一旁观看的或者不认真的操作的,不予通过,直到学生自己真正认真正确完成实验内容方可离开教室。这样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态度会格外认真仔细。
重新编写实验教材很多高校的实验教材是生产实验箱的厂家提供的,根据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从新编写的实验指导书包括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3]。其中验证性实验基本涵盖了高频实验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如调谐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振幅调制与解调等。验证性实验内容中增加实验原理的说明,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设计性实验,在原有验证性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自主设计的内容。充分利用实验箱上的扩展资源,外扩自行设计的面包板或印刷电路,为不同专业班级的学生灵活的安排实验内容。考虑到学生设计、安装、调试方便,我校采用固定时间开放实验室和创建大学生创新中心等办法,使学生有时间有空间真正动手操作,同时也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综合性实验,加入小课题、小项目、和小产品的制作和研究。
增开课程设计在学期末增加了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自行查找相关资料,结合通信领域的先进技术,出相应的电路原理图,并运用仿真软件进行设计、分析和仿真,经过老师确认后到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去制版,电路板制作完成后,通过测试,电路最终达到设计要求,可以制作组装成产品。课程设计由教师提出相关要求或学生自己选定题目,由学生查找资料、设计制作、书写设计报告,答辩等环节组成。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都能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小产品,教学效果特别好。通过原理电路设计、电路板设计、安装,单元电路调试及系统总调的设计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高频电子线路单元电路及系统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熟悉电子线路设计和开发的整个过程,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篇9
【关键词】思想品德;创新思维;研究性学习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将实验稿中课程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提到了学生发展的首位,并明确提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这一修订不仅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对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和更新的培养目标。笔者在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深深感受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关键在于指导学生投入课程的研究性学习。
一、创设情境、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修订后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立足长远,紧握时代的脉搏,对课程性质中的具体内容做了相关修改,进一步突出其“思想性”中的时代内涵,增加了以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的素材,从而与纲要的指导思想保持一致;“人文性”内涵进一步贴近学生,更加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实践性”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这些内涵充分体现了工作方针的要求。
思想品德课更要立足于社会形态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新闻片段、时事材料、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等,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材料、事例,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从而触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想象能力。
二、转换角色、倡导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提出“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无论课程内容“我与国家和社会”中提出“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还是“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这些目标和内容的提出都遵循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认识新的问题,并学会从多角度、全方位去观察分析同一问题。例如学生在研读时政材料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意义这一热论问题时,就可以把许多知识内容都包括在内:第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通过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才能实现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二,体现了我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繁荣和伟大复兴。第三,体现了稳定这个前提,西部大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战略,有时社会稳定战略,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第四,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逆向推理、多样联系材料、培养学生的求异类比思维
新课标关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无论是课程设计思路的重新建构,还是课程内容的发展创新,都力求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反复斟酌、仔细推敲,使课程标准更加有利于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突出“为了学生”这一核心内涵。课程设计思路强调指出: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突出以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全面发展的需要。设计框架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为逻辑线索,对不同学段的教学层次有了更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使课程内容逻辑性和实用性大大增强。同时教学主线更加清晰,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这正是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篇10
关键词:设计;一体化教学;构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81-02
一、引言
焊接检验教学一体化,是理论与实际的融合,教师教、学生学、动手做三环节的融合,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很好的融合。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运用了教学设计思想,将一门课程的理论内容、实训内容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使教学内容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这种一体化教学使理论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更强。一体化教学也充分贯彻我校学习方针“适应市场、以人为本、技能至上、质量第一”的特色教育模式。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理念设计
本课程设计紧紧围绕焊接检验方法为目标要求,坚持以就业为目标,以实用性为主要特征。在课程设计上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体现以实现内容为中心、以课程设计为依据、以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加强实训后总结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先理论后实践、先教后学、先学后做的模式。
(二)课程的建立
为实现一体化教学目的,我们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知识到实训结束、从传授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逐渐提高知识难度。焊接检验课的教学目标可分为基础知识目标、阶段实训目标和实训总结目标,内容如下。基础知识目标:基础知识紧跟现代焊接检测技术发展的步伐,强调应用性,及掌握各检测方法为主要教学目的。阶段实训目标:通过完成单个焊件或多个焊件的检验项目,把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开展检测活动,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在检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检测中如出现问题项目小组先讨论,如不能解决,再由全体同学讨论,最后教师作总结,使学生对实训过程产生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实训总结目标:通过实训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检测设备,并能准确地判断出工件的缺陷位置以及缺陷的种类。对不同的工件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
(三)一体化内容
根据焊接检验课程需求,我们将焊接检验课程重新组合。重新规划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将理论教学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将教学的重点始终定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焊接检验课程细化后的教学内容、对应课时和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
(四)教学一体化
我们使用学生熟悉焊接检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每堂课都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分析问题来组织教学。在讲解中,教师以实训内容为主提出问题,在解决每个问题时,首先让学生配合教师一同操作,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检验过程。然后再对该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身临其境,最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成课上实训的内容。这样的教学组织体现了“做中学”的指导思想,使教、学、做能够紧密结合,达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效果。
1.课程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考核方式等过程相互结合起来,相互贯穿。每次课堂教学均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目标,课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本节课学习目标展示给同学们,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教师讲解完成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检测,遇到不懂的和不会的知识向教师提问,教师再进行讲解,围绕该任务目标组织各种教学环节,进行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讲解,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可以回忆课堂中的知识点,对相关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
2.综合实训。学生提前接受教师布置的任务,并做好资料搜集和检测方法的设计等一些操作前的准备。在实训课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实训,使学生有团队精神共同完成项目,学生现场实际操作,教师指导,遇到相关知识和技能点教师先进行提问,提问过后进行讲解,技能中需要什么知识就讲解什么知识,在哪里遇到问题就在哪里讲解,每次教学都要培养学生一个具体的应用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锻炼应用能力。
3.考核方式一体化。课程考试评价是检查一体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为适应一体化教学,总成绩统计充分体现以实训成绩为考核中心,具体考核方法如表2所示。
三、结语
本课程将改革思路充分体现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体现了“教、学、做”的指导思想。教学焊接检验的课堂实训与课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中融入实训内容,在实训中融入课堂的内容,学生能很好地巩固知识,拓展知识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连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9,(5):28-29.
[2]张伯敏.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