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校本课程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科学校本课程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设计

篇1

关键词:校本课程;教学思路;教学尝试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定的民主化。我国近几年进行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也提出: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确定个性化、特色化课程,来满足学生个体差异需求和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一、校本课程教学思路

学校的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必须体现校本化。在高中常规英语教学中,教师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但在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特别是交际能力方面做得很不够。因此,我们将“把知识转变为初步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校本课程的目标之一。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在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过程中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我们校本课程的目标之二就是增加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英语教学常有这样的弊端,即课堂教学以灌输──接受型模式为主,由此产生学生认识能力、自学能力低下的不良后果。在校本课程中突出学生的认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我们追求的第三个目标。

二、校本课程的内容与安排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课程内容的安排应依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为学生提供既容易实践,又补充必修教材内容的实用的、短小而又相对完整的板块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因此,在课程设计模式中,我们统一每一章的编写体例为:A.研究性课题学习(Research Tasks for Learning)B.模仿与操练(Imitate and Practice)C.欣赏(Appreciation)D.生活实践(Learning in Doing)E.潜能开发(Developing the abilities)F.阅读网站(Reading On Line)G.评估与评价(Assessing)。

三、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摒弃了以前单一的灌输──接受型的“填鸭式”教学法,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表演式等教学方法。我们将材料印发给学生,要求他们根据提示进行自学,每堂课开始时,要求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讨论解决。在教学中,我们对听、说能力给予了高度重视,为了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始终保持和发展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校本课程的效果评估

校本课程是一门严肃的实践课,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我们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制订了相应的测试方法。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校本课程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因此我们不将词汇作为测试内容。测试主要着眼于考查学生的交际能力、背景知识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行学分制。这在评价导向上要求教师不但要上好常规课,而且要能组织、开发出1~2门具有校本课程意义的、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

五、校本课程尝试中的思考

1.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使“人”的存在和“人”的应有地位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凸现和回归,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教书匠”的形象,以“研究者”的身份积极投入实践中,增强研究意识,不断养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习惯。

2.合理兼顾学生兴趣和学科能力培养

我们在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往往会过分重视学生的兴趣,忽视教学目的调查。我们发现选择英文原版影片欣赏、英语视听的学生较多,大部分学生选择的原因是这些课要求不高,情节有趣,比较轻松,很容易拿到分数。因此,在课程安排方面,在兼顾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做出合理的调配,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要减轻学生负担

任何加重学生负担的做法都不会得到学生的支持,更谈不上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选材时,特别要注意文章的难易度,尽量降低对学生的词汇要求,对不能猜测的生词,我们一般加以汉语释义,使学生自学时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对文章内容的总体把握上。再者,由于注意选材的趣味性、多样性,这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为授课时的设疑、答疑、讨论做好准备。负担轻、效率高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丁筱燕.新标准 新理念 新课堂:Britain and Ireland.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9).

篇2

关键词:应用数学;课程;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手段

2009年4月我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是首批升本专业之一,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设置是我们学习本科教育、研究本科教育和实践本科教育的重要工作。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1]。高等院校必须紧跟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具有特色的教学与实践模式,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上,而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课程体系设置,因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的前身是数学教育专业,自1978年学校成立招生办学以来,数学教育专业就是学校首批师范类全日制专科的招生专业之一,至今毕业生人数已达1 500人。除此之外,从建校开始,数学系就曾与云南师范大学联合办学招收全日制本科数学教育专业学生61人,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对数学教师的需求逐渐增大,对专业和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1998年起又连续办了五届本科成人教育函授班,毕业生人数383人。

1充分认识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

数学正形成三大分支: 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和应用数学。基础数学,即传统的纯粹数学理论,如拓扑学、泛函分析、抽象代数、微分几何等。计算数学,即计算机与数学相结合形成的直接应用于生产、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产品,它由数学模型和算法构成,通常表现为软件的形式,如快速报价系统软件、中长期天气预报软件、计算机模拟技术等。应用数学,用数学的观点、理论、方法去理解自然和社会,把实际问题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化建立描述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选择或创造合适的数学工具,并借助计算机求解该模型,最后通过模拟或实践修正该模型,使之达到最优[2]。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该说数学与应用数学方向是非师范教育,培养目标主要不是教师,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非师方向与建设历史较长的综合大学和理工科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同,后者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数学研究和应用人才[3]。如果我们也把培养目标定位在数学研究和应用人才上,这不符合实际情况,至少目前是这样。虽然将来有为数不多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并能够做数学研究和应用工作,有部分同学继续学习与数学学科关系紧密的应用技术类专业,如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或相关的理工科专业,但大多数学生主要还是从事基础教育师资的,所以我们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该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革。

2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重要性

正如自然语言是人类社会交流的工具一样,计算机语言也是应用者和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电子设计比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尚需一批既懂专业又懂程序设计语言的学生去实践。而对于常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其管理和维护也需要使用者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目前,虽然软硬件技术平台在飞速发展,但还没有一个不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就能进行软件开发的环境,要使学生毕业后进行软件开发工作,就需要较深入地掌握先进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如Visual C++、Java Builder、VisualBasic、PowerBuilder、Delphi等,但是目前的课程设置,还不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能力和知识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已经从单纯的专业能力,向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转变。这个转变也直接对大学生产生了影响,计算机、外语、金融类课程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重视[4]。而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程序设计语言课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时,除了报考基础数学和学科教学法方向外,还可以报考计算机、自动化、经济类等方向,这些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对他们考研大有益处。

3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选择与设置

经过考查、分析、论证各门课程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将相关的课程和教学环节组成一个体系,减少授课内容的重复,增强课程的总体效能,实现减时增效[5]。程序设计语言种类众多,而且各有优缺点,目前流行的语言主要有:C语言,侧重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化程序设计等;C++或Java语言,侧重讲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应用程序编程接口;VC++、VB或Delphi侧重讲解可视化编程技术、组件技术、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及应用程序开发等。

从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侧重点不同,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也可分为两个层次,语言级程序设计,重在语言(如C、C++)级程序设计技术与原理;工具级程序设计,重在利用工具(如VC++、VB、Delphi)开发应用程序。无论选用哪种语言,都应讲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编程技术。

由于不同的要求和学时所限,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设置中可以采用“1+X”的方案,其中X部分由各新建本科院校自定,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M选修课程。在规划必修M选修课程时,可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定位和学生的发展方向,制定合适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也可将典型核心课程整合,构造新课程,如运筹学、数学建模等课程。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设置应贯彻少而精、不断线的原则,在第1学期修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可以开设如下程序设计语言课程。

1) 第2学期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总72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侧重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化程序设计以及程序的测试与调试技能等;

2) 第3学期开设VB,总54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侧重讲解可视化编程技术、可视化编程环境的使用等;

3) 第4学期选修C++或Java,总72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侧重讲解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类及其对象等;

4) 第5学期开设数值计算软件Matlab,总72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54学时),侧重讲解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图形、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

5) 第6学期选修中小学课件制作,总72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54学时),侧重讲解课件制作技术,为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做好准备;

6) 第7、8学期学生忙于实习、找工作、写毕业论文和报考硕士研究生等,学习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效果不好,开设综合性较强的数学工具软件及其应用课程,如Mathematica或Maple,总54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54学时),侧重讲解数值计算与符号演算。

4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课程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6]。教材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专业特点,以应用为目的和出发点,选择教育部推荐的“十一五”规划教材、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奖的教材,或者著名大学编写的实用性较强的教材,如谭浩强教授编写的《C语言程序设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规划教材、重点教材的编写工作,提升专业教材建设的水平层次和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及化,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激烈竞争的教育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除了抓好本科层次教育外,还应适当发展专科生、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教材建设应体现多样性、层次性;同时,还应注重学科性质和专业特色,选用教材应体现出程序设计语言课与专业课、基础学科和培训教材的联系和差异[7]。程序设计语言课程选用的教材不仅能传授最新的知识、体现教材的学科特色,而且应考虑教师主体的自身需求和受教育者兴趣、态度、接受能力等个别差异,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5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

5.1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知识点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实践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起更大的作用,很多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实验课教学形式讲授,在教学计划中需列出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以行动引导学生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实验中,一部分是验证教材的知识点,这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巩固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计属于应用型的实验内容,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除了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的要求之外,还应做到因材施教,对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借助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性教学,如在数组应用中根据考生的成绩获取考生信息的问题。通过这个例题使学生掌握数组的使用方法,弄清楚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过程,从而学会利用二维数组处理矩阵运算、矩阵求转置、解线性方程组等[8]。通过实践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更清楚和形象地了解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充分显示应用数学的魅力所在。

5.2改进教学手段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采用集中授课和上机实践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从早期的单纯“黑板+粉笔”发展到后来的“计算机+大屏幕”,又发展到目前的“网络化教学平台”,体现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变革[9]。网络化教学平台是在校园网支持下构建的现代化教学环境。从事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的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环境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开展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实践,使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更加适应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服从于教学内容,要着眼于人才培养,同一课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集中授课时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多功能教室授课比较适宜,教师可以直接使用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CAI课件等,从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逐渐过渡到多媒体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夯实程序设计基础知识也是必要的。而对于上机实践时,精讲多练、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受到普遍推崇,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工具软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项目开发提供了环境。

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科学合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扩大学生视野,使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师生互动式和计算机辅助式教学有益于构造自主探索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这也是教师倡导和学生向往的教学方式。

6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建设始终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作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认识到应用数学的重要作用,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应用数学,21世纪的知识经济需要具有应用数学专业特长的高素质人才,给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进一步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考虑和解决的实际性课题。

参考文献:

[1] 成宝芝,郭险峰,郭宗光,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与实践模式研究[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3):142-144.

[2] 王涛. 今日应用数学与高师应用数学教育的特殊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2):66-69.

[3] 刘绍武,莫海平,韩超.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09(5):145-147.

[4] 张侨平,严启平. 关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调查报告[J].湖北大学学报,2006(3):244-247.

[5] 王文豪,张亚红,陈晓兵.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5):156-159.

[6] 伍一. 应用型本科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J]. 黑龙江教育,2008(6):52-53.

[7] 沈中和. 高校教材建设发展的新思考[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3):335-336.

[8] 谭浩强. C程序设计[M]. 3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38-14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New University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Programming Languag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ZHENG Ji-gang; GUO Xiu-qing

(Baoshan College, Baoshan 678000, China)

篇3

现在的孩子都认识喜羊羊、灰太狼,喜欢看电视、玩电脑……但是,有多少孩子能够分清田里的麦子和稻子;有多少孩子能够辨别鲫鱼和青鱼;有多少孩子能够分辨蔬菜新鲜与否……他们极度缺乏生活知识。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要紧密联系生活,教会孩子生活的知识和本领。

我校地处农贸城附近,与其他学校相比,有很大的地理优势,学生可以走进农贸城,去认识各种蔬菜瓜果、粮食水产等等。因此,我校教师根据学生各个阶段的年龄特点,开发设计了《走进农贸城》系列书。这一校本课程的设计,为儿童架起了通向生活的桥梁,把儿童与真实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真实的生活中,去观察、了解、感受、体验生活。本课内容选自《走进农贸城——粮食篇》。

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校本课程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设计多个活动,让孩子们在探究合作中学习到更多的谷物知识。

活动目标:

1.知道哪些作物属于谷类作物,并能对其进行辨认。

2.通过观察,尝试了解这些谷类作物可以做成哪些食品。

3.了解米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活动年级:

二年级。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谷物

1.小朋友,今天你们吃了哪些食物?

2.请大家来说说它们主要是由什么做成的。(出示食物图片)

3.像大米、小麦、玉米等这类粮食,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谷类作物”,通常称他们为“谷物”。(板书:谷类作物〈谷物〉)

4.这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谷物。(完善板书:认识)

【上课一开始,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说说自己今天所吃的食物,这样的设计,马上激发了学生的说话欲望,学生踊跃参与。】

二、观看图片,识别谷物

你见过哪些谷物呢?如果老师给你一些谷物,你能认出它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图片,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三、观察实物,辨认谷物

小朋友们,看了这些谷物的图片,想不想见见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呢?现在让我们和它们亲密接触一下吧。

1.同桌两人一起辨认谷物。

要求:

(1)出示各种谷物,每人拿出一粒,放在桌上仔细观察。

(2)同桌相互说说如何辨认这些谷物,完成表格。

2.全班交流,小结这五种谷物的特点。

3.考考大家:老师说谷物名称,请你快速找到,把它放到盒子里。

【实物的出现,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也方便了学生更好地区别各种谷物。】

4.了解了这五种谷物的特点,我们再来说说前面的那些食物主要是由哪种谷物做成的。

5.你知道这些谷物还能做成哪些食物吗?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认识了这五种谷物之后,再让孩子们说说它们还能做成哪些食物,进一步巩固知识。】

四、了解这五种谷物在地里的样子

1.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仅叫出了这些谷物的名字,还把他们的特征都说出来了。那老师还要考考你们,这五种谷物在地里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不能把它们连正确?(出示图片)

2.全班交流。

【了解谷物成熟后的样子,还要让孩子们了解谷物在地里的模样,不能“指麦为草”。】

五、了解米的由来

1.这些谷物里面,我们日常生活中吃得最多的是哪种谷物?

2.对,大米是我们现在最主要的粮食。那你知道一粒小小的米是怎么来的吗?请听小小一粒米的自述。

3.认一认(出示七张图片):农民伯伯在干什么,一起读一读。

4.小朋友们,听了这粒米的自述,你能告诉大家米是怎么来的吗?先别着急,请四人小组组长拿出信封,取出里面的图片,四人一起给图片排排序,然后,相互之间简单说说米的由来。

5.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给这些图片按照顺序编上号,并且简单说说米的由来。

【在排序编号的活动中,孩子们已经知道了米的由来,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6.听了小小一粒米的自述,你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是啊!一粒米的诞生要经过那么多过程,从春耕开始到收粮入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多月的生长周期呢!一粒米来得可真不容易啊!任何一种粮食作物,都像小小一粒米那样来之不易,需要经过许多人、许多时间的辛苦劳动才能获得,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板书:来之不易 爱惜粮食)

7.朗读儿歌,情感升华。

节粮歌

小同学,要记牢,节约粮食很重要。

一粒米,一滴汗,农民伯伯种粮难。

不挑食,不剩饭,争当爱粮小模范。

你节约,我节约,从小养成好习惯。

节约粮食好传统,中华美德记心间。

六、谈谈收获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拓展延伸

1.将“小小一粒米的由来”说给家人听一听。

2.了解这些谷物还能做成哪些食物。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担任一名小小监督员,提醒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爱惜粮食。

板书:

认识谷类作物

(谷物)

大米 小麦 小米 高粱 玉米 ……

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经济学 课程优化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2年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工程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特色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0年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创新与实践),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课题(编号:XJK011CGD008),湖南工程学院2011年教改革项目(实战导向的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就业能力培养研究)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26-03

1.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方向性和科学性

从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来看,虽然绝大多数高校专业课程数目众多,但总体上专业方向性不明确,作为专业特性体现的专业核心课程含混不清,凌乱的专业选修课之间没有形成职业模块,课程内容空洞,针对性差,部分课程与时代脱节,课程更新缓慢。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公共课设置不当。公共课的目的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而我国高校现行公共教育课的现实是政治素质教育课比重过大,道德伦理和社会分析类、科学类课程不足,造成对公民基本素质培养的忽视,影响学生的成长。

二是专业课设置错位。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一些定位于应用型的本科高校往往把综合性大学的培养计划照搬照抄或者简单修改后移植到自己学校来,造成课程门类广,数量多而且繁杂,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不明晰,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不规范。虽然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广但不专,存在博与专的矛盾关系问题,就业时往往无所适从。此外,课程间缺乏耦合,生硬地拼凑在一起,不能形成优化组合,偏离了专业培养的目标。以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选读这两门课为例,政治经济学与《资本论》选读内容部分重复。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般包括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而资本主义部分内容与资本论选读重复,区别是知识深度不一样。然而,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侧重于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不是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关于资本论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不宜过深。那么资本论选读的知识内容可以在政治经济学中加大比重,两门课的知识通过政治经济学一门课程来完成也是可行的。

1.2 课程设置缺乏实用性和可接受性

与国外一些注重实用主义的经济学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校的经济学专业教育明显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表现在课程设计上就是专业课程设置明显地落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一贯的精英教育思想,使我们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得过高。过高的目标导致所制订的培养计划追求专业理论体系的深度和广度,从而缺乏对现实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的理论化程度过高,导致“非精英”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接受度大打折扣,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国内应用型高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移植的是国内综合型高校的课程设置,这些课程大多理论程度高,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才能掌握好。但众所周知,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非精英化”,导致这些学生在高深理论学习上的难度和惰性极大地增加,这就严重影响到了专业学习的效果。导致学生对课程中理论难度较大的部分难以很好地掌握,只能粗浅地理解所设课程的皮毛,从而最终导致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各个方向的课程都有所涉及,但都没有形成很完整深厚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安排今后的发展方向。

1.3课程模块配置比例不合理

一般而言课程设置的模块主要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类型。无论从哪种类型来看,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经济学专业的模块配置比例都不太合理。

一是必修课偏多,选修课偏少。据调查,当前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比例一般达到全部课程的70-80%,远远高于国外50%的水平。选修课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而且大部分局限在专业课范围内,跨学科、跨专业、跨系的选修课很少。在欧美等多数大学,本科学生选修课的比例一般达到了 30%,有的大学比例更高。例如,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专业选修课学分约占总学分的70%,德国工科大学基础阶段25%的学分为选修课,专业阶段50%的课程为选修课。而更具讽刺意义的是,即使这些所谓的选修课其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修,往往都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范围和历来的授课习惯未经学生选择而事先确定的,名义上的选修课变成了事实上的必修课。必修课学分过多导致学生被迫将在校期间的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对付专业必修课上,很少有精力去学习适合自己特点并有益于就业的知识和技能,结果造成学生技能单一,知识面窄,适应能力差,学生就业困难和发展无后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理论课与实践课配置比例不合理。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本科经济类人才应以运用型、实用型人才为主。但目前很多定位于应用型的高校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上却偏向于理论经济学,宏观经济类课程开得较多,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但由于教学中社会实践活动安排较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是很强,存在着课程学习的理论性与实用性之间的矛盾问题。而且,现有的实习实践课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流于形式,从而造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毕业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岗位工作。

1.4课程设置与学校定位不匹配,缺乏地方特色

众所周知,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以及自身条件,在履行高校职能中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资源和主导产业不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而我国定位于应用型本科的高校绝大部分都是地方高校,这些高校经济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这就要求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必须建立在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基础之上,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国家规定的统一性,又要具有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特色性。也就是说,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改革,要充分体现本地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要的特色。因此,结合经济学专业的特点,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加大本土课程开发,无论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还是在选修课程设置上,都应加大体现当地区域特点,为当地区域服务的课程。另一方面,还要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立足地方、服务当地的使命感。但纵观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几乎都没有结合当地区域特点来设置的课程,只是泛泛地开设了一些基础性的课程,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的经济学人才不能更好地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2.1目标

定位于应用型的经济学本科专业应根据“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强素质”的培养要求,把经济学专业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能够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当地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应用型经济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应立足本土,引进国际经济学教育规范,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现代经济学训练;着重于通过现代经济学教育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经济学和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信息运用技术和定量分析手段,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相结合,能够向经济学和经贸相关领域扩展,具备较强的渗透能力和适应能力。

2.2 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即强调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并将其贯穿到整个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在知识传授上要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在能力培养上要加强对吸收、运用和创造经济学知识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方面要注重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的提高。

二是整体性原则,即要用系统思维方式,把进入课程体系的各门课程以及课程内部的教学内容置于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中进行通盘考虑和统筹设计,并从人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角度出发,安排教学内容,整合相关课程,特别是要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与统一,以便使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获得一个更适合未来发展的课程体系。

三是创新性原则,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努力改变“学科型”的课程模式,构建以创新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实施弹性化、灵活化课程设置,突出新、综、活、实。

四是统一性原则,追求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向,也体现了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而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着一个明显偏差,即重科学性课程设置、轻人文性课程设置。这也是长期以来造成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匮乏的根本原因。因此,加强人文性课程的设置对于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3.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策略

3.1 更新专业课程价值观,实现课程体系的现代化

课程价值观是设计课程结构的行为先导,也是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前提。现代课程建设的公认理念是,课程的整体结构应该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控性。具体到经济学专业而言,开放性要求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所含的知识信息要与经济界及社会大系统的知识信息之间能经常地进行交流。灵活性要求指课程体系具备自我调节的机能,能够对学习者个人需要和不断变化着的社会需求做出及时反映,建成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可控性则要求在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基础上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能够准确地诊断出课程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随时获得调整和纠正,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这就是课程现代化的三性。在课程设置中如何实现这三性呢?

第一要在分析社会需要、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学科发展内在需要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才有可能达到整体优化的程度。

第二要在课程体系的调整、改革中,还要注意处理好各门课程的局部优化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的关系,要以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为先、为重。要经常重新审定、合理调整经济学专业总体的课程结构,明确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行局部的课程改革。

第三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根据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智能结构、素质结构的要求从整体上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好各门课程的分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使之系列化、系统化。对于每门课程的改革,要处理好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关系,精选内容,确保重点。还要不断吸收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新观点、新理论,使大学生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相关技能接近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前沿;使他们及时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开阔视野,培养经济预测的能力。

第四要注意吸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体系有先进性,达到现代化的要求。

3.2 加强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实现课程体系综合化

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以经济学专业为例,它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软化学科间的界限,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衔接;二是淡化细节了解,强化概念理解和思维方法。那么如何实现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呢?

一是要实现课程体系综合化,必须做到课程因地制宜,分类设置课程。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于经济学基础性人才与国际接轨、应用性人才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教育思路,分门别类设置课程。在基础性人才培养方面,要围绕国外经济学中级水平所要求的知识准备,加大数理课程、计量课程训练的比重,强化学生在构造经济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实际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在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要密切关注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热点,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实施柔性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他们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二是要加强经济学选修课程的建设,增大选修课的比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尽快改变过去那种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偏少的局面,积极地扩大选修课的开课规模,增加选修课程的总量和自由度。我们可以参照国外成功的做法,根据社会就业的需要和学生自己的兴趣,在完成基础课的学习后,按照不同的发展方向开设不同的选修课,给学生一定的灵活性。

三是要强调文、理、工科课程的相互渗透,设置综合性课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文理工科的相互渗透、交融,突出综合性,改变文理严格分科,各门课程之间互不通气自成体系的现状,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和应变性。

3.3 重视专业实践类课程设置,实现课程体系的实用性

传统教学方式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方式,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理论不能联系实际,难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为解决这一不足,高校应在教学组织安排上力求理论课与实践课并重,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揉合在一起,结合基础课程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专业课程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结合计量统计类课程进行模型构建能力的训练,从而培养大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我们应建立企业、学校“双向互助”的教学实践基地,通过“订单生产”,实现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双赢合作。实习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操作技能,企业也在实习的过程中观察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实践信用度和创新能力,为毕业时企业挑选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信息。

另一方面,要建设和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实验室,让实验室发挥出实验、实习、理论科研等功能。一般而言,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要求和实践状况所知较少,也缺乏足够的实践运用,所以在教学中就要针对这些不足实施教学、实践、实习、科学实验一体化。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邀请企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实务部门的专家和业务骨干到学校的实验室来,把他们的工作经验直接输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同实验课的老师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以利于教师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企业、金融机构等的最新情况和实际业务的操作流程。

3.4 开设灵活性和前沿性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体系的时代性

为了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科学技术高度综合,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发展趋势,日本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紧紧追逐和适应社会变化及其需要,而美国的大部分高等院校每年都要淘汰部分教学内容,引进新课程。以此为鉴,我国应用型高校的课程改革中一定要贯彻高灵活性、强实用性的原则,在课程结构优化设置上,课程设置要结合经济实践的最新发展,对经济类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按照“适应需要,拓宽口径,加强重点,发挥优势,促进联合,着力提高”的专业建设原则,对现有的经济类专业进行调整,真正做到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

在教学内容优化设置上,继续大力引进国外经济学科的先进课程与科研成果,积极吸收国外经济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增加一些适应新世纪、新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知识和技能性的内容。要全面、发展地看待职业和社会需要,并要考虑到未来一定时期内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体现课程的“前瞻性”,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优化教学过程上,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3.5 勇于课程改革创新,实现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性

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各所高校都在追求人才培养特色。而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敢于创新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教育创新的能力可以表现在课程体系设置的独特性上。一般说来课程体系的特色形成有三条基本途径:第一、在四大比例关系上突破常规,即在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课内与课外的比例上与他校有所不同;第二、在专业主干课程的选择安排上与众不同;第三、在选修课程体系的安排上形成本校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郭远.贵州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

[2]谢惠琳.关于经济学科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 煤炭高等教育,2003(6)

[3]于春荣.关于普通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 长春大学学报,2006(5)

[4]孟雅杰.中外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西[J].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三本院校;应用型;大学数学实验课程

三本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其办学宗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毕业后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并且能胜任工作。而现阶段知识更新之快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知识体系的要求之高,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1.三本院校开设大学数学实验课程的必要性

数学实验以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为载体,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其中,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数学的一门课程。大学实验作为一门新兴的数学课程,在近十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将实验引入数学教学是必要的,第一,大学数学增加数学实验课程是三本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里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数学实验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第二,数学实验课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轻教学负担,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其观察、猜想、归纳、发现的能力。数学实验可以将难以理解的定义很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如讲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时候,可以利用数学软件将被积函数很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出积分区间,而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很难在黑板上呈现出被积函数的立体图形。数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在学习中感觉很难掌握的计算方法。第三,数学实验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相辅相成,不能厚此薄彼。传统的数学教学还是必不可少,有些知识体系还是需要传统的教学将其数学思想、来龙去脉清楚地介绍给学生,培养学生一定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数学实验弥补了传统教学知识单向灌输的缺陷,让学生参与到对知识,对未知的探究中去,提高了学生观察、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在三本院校开设大学数学实验课程是必要的。

2.三本院校开设大学数学实验课程的可行性

开设大学数学实验课程在三本院校也是可行的。根据数学实验内容的不同,数学实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基础数学实验――一些数学软件的基本操作,例如几何画板、 Matlab、Mathmatic等。利用Matlab强大的图形展示功能和数值计算功能,形象地演示一些数学概念,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计算(例如,微积分计算、微分方程求解、矩阵运算、概率统计元算等)以及对一些结论进行验证等。

(2)综合数学实验――指利用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求解,使我们懂得如何发现、分析总结和应用数学,初步体验数学的魅力。

(3)研究型数学实验―――指与数学建模相联系,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和数学软件解决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需求。

从三本院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本科阶段,我们只需要开设与基础数学实验相关的必修课程,对于综合数学实验以及研究型数学实验可以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供数学功底较好的同学选修。再从三本院校的师资力量来说,三本院校的老师大部分是硕士、博士,在读书期间都或多或少接触过和数学实验课程相关的软件及用数学软件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在开课之前老师还要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将知识系统化,做好相应的开课准备,所以师资力量是没有问题的。最后,对于开设课程所需的教材,现在已经有很多针对不同高校、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实验教材,可以选择一本适合三本院校的教材,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针对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验课程的内容编写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的教材。

3.结语

新课改倡导转变“师本位”的教学模式,沿着这样的改革模式,现在很多高校的各个课程已经在尝试微课教学,个别学校已经可以采用MOOC教学、翻转课堂,即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去学习主要的、经典的知识点,然后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共同针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再是传统的老师填鸭式教学。数学课也可以尝试去创新,不管是微课教学还是其他更好的教学方式,数学实验在数学课的创新上是必不可少的,数学实验课的开设也正是响应了三本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号召,是可以真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有力措施。大学数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在三本学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姜启源.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1(05).

篇6

    论文摘要: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此认为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应围绕学生已掌握的课本知识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需求、生活需求和环境兴趣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并对三种校本课程类型的内容设计进行较具体的阐述。 

目前多数中学开展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宏观来看在内容设置上基本分三类:一是生物科技前沿介绍,如克隆技术、生物芯片、转基因等;二是生物知识和技能拓展,如动物行为、实验设计等;三是属于学科间综合,如酸雨的形成及防治、温室效应、仿生学等属于这范畴。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上要尊重学生意愿,以整合的方式形成。但从微观层面即实施层面看,教学内容的设计如何满足学生需求仍有待于研究。笔者曾观摩过一节展示课,课题叫《花和花絮》,在短短40分钟时间里,教师借助演示文稿图片,将大学植物解剖学课本中花的结构和分类、花絮的结构和分类内容,完整的讲了一遍。从一朵完全花的构造到不完全花,从周位花、上位花到下位花,从雄蕊的类型、雌蕊的类型到胎座的类型名称;从花絮的结构到分类名称。大学课本上的分类名称都一一告诉,如二强雄蕊、合生心皮雌蕊、侧膜胎座等,一节课下来,中学课本没有的生物名词术语就有二三十个,令人目不暇接。从学生课堂听课情况看,越往后,跟着听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那么,在生物校本课程中,教学内容设计到底应注意什么呢? 

 

一、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遵循的原则 

 

1.切合学生实际知识需求,注重实用性的原则 

生物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能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本原理、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或实验能力的提高,即以学生的需求为考虑的出发点,这种需求既包括学生的知识需求也包括学生兴趣,是二者的整合。应避免知识选择的无目的性,避免大学知识的生搬,避免增加学生心理负担。要让学生感到能学懂,对平时的学习有帮助,有点拨作用。当今的学生,除了上课时随着课程的进展进行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需要时间对知识再加工,形成知识网,并对原理、重点、难点知识深入思考并会应用或迁移。限于背景知识的缺乏,这对学生的能力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如果围绕课本中原理、重点、难点知识以丰富的典型事例再加以佐证或加深拓展,会起到夯实知识基础并适当开阔学生眼界的作用。这样也会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高考接轨,因此会迎合学生的需求。而往往中学生物课程中的原理、重点、难点知识,也是牵扯国计民生和学生生活的重要问题,如果教师介绍和引导到位,也应是学生的兴趣点,也是校本课程的整合点。因此,生物校本课程不等同于奥林匹克生物培训班。 

2.与学生生活和成长密切相关的原则 

学生是处于青春期发育中的人,是成长中的人,校本课程可选择相关内容来满足学生这方面的心理发展需求。如青春期发育与正常性心理和性卫生、平衡饮食与健康、生活中的环保与防病等。这些知识都是学生个体生长发育和生活过程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渴望知道的,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也有助于我们的育人。 

3.地域性原则 

校本课程具有地域性特点,根据学校所处位置,寻找能激起学生探索欲望的周边环境或地域性的问题。例如某中学地处古城西安的城墙边,护城河水异样的颜色和气味,会触动学生的环保意识,引起探索的欲望,可就此设计探究性课程。又如园林艺术与校园内植物种类的选择,学生健康与校园绿化植物种类等。 

二、具体阐述三种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1.对于生物科学科技前沿介绍,内容的设计宜围绕课本原理的应用,选择生物科技典型事例,进行举例和拓展,加强学生对课本原理及应用的理解,拓宽学生眼界。如转录翻译的原理与基因重组技术和转基因等,既加深了学生对转录翻译过程的再理解和记忆,又知道了生物技术对这原理的应用,还向学生展示了更多的应用前景,使学生张开创意想象的翅膀,想象出更多的人需要的基因重组技术产品或转基因产品,起到知识的迁移作用。如从抗虫棉到是否粮食作物也可导入抗虫基因进行育种,从基因工程产品胰岛素到sars病毒或艾滋病毒的免疫蛋白等。教师在引导时,要着重原理及应用,注意不要过于引导学生拘泥于技术过程的细节,超出学生的知识背景,造成理解的困难,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2.对于生物知识拓展类,教学设计的内容可选择围绕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上做文章。因为平时限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对于课本上的这些重点难点,学生或只有初步认识,或认识不到位,或感到难以理解。以前面提到的《花与花絮》为例,教学内容设计一定要和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适当拓展深化,尽量避免太多的新的术语出现。例如可选以下作为教学内容:花的构造与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的动态想象;花的构造与杂交;花药、花粉的构造与传粉受精及无子果实、单倍体育种;花的构造、花的色彩和传粉的关系及与适应性和进化;花的构造与植物分类等。 

3.实验思维能力和技能的提高方面,可做的有很多。如围绕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科学性原则、简便和可操作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和设立对照等),选择实验事例,对学生从设计思想、设计步骤,对可能出现的结果和如何下结论等方面的训练,或针对学生设计思想的疏漏处进行探究等。实验事例的选择,应以课本实验为基础,应是学生课本所学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的再应用,这样,达到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实验思维能力,并促进这种能力在新情境下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历年高考题和生活中问题的探究,为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丰富的事例。 

综上所述,生物校本课程绝不是一堆新生物术语的简单堆砌或大学内容的翻版。生物校本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首先考虑学生已有课本知识基础,学生的实际知识需求和生活需求,并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适当开阔眼界为目标。 

参考文献: 

[1]潘学中.谈校本课程的开发.pep.com.cn/200406/ca471356.htm. 

篇7

关键词:民办高校;C语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0-0104-03

《C语言程序设计》是针对我校理工类专业大一新生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目前高校最流行和实用的一种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是进行程序设计教学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主要工具之一,也是理工类专业学生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一座重要桥梁,因此,该门课程一直是高校所开设的高级语言课程之一。

1 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目前我校教师在《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教学方面的现状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总结了师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难教、难学的原因,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我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处于比较低层次

大多数学生是少数民族,入校时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对中文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弱,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差,对学习的自信心不太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所欠缺,大部分同学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偏差,总的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处于较低层次,学习方法比较落后,在学习过程中,对中文的理解能力欠佳,大多同学,不理解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只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被动地记忆教师讲授的基本概念、语法知识等,上机也只会调试程序,根本设计不出程序,对上机实践操作兴趣不高,缺乏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会举一反三,给自己增大了莫名的学习负担,编程上遇到一些困难就容易退缩。尤其是在大一第二学期阶段,有不少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操作还不太熟悉,程序设计课程对初学计算机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显得更加抽象、一些程序设计的流难以理解,这往往是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产生畏难、甚至恐惧情绪的原因,最终导致厌学的后果。

1.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不太合理

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对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一般都是在大一阶段第二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方面的内容,了解的甚少。因此,针对我校学生的基础特点,现对《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内容进行提炼,减少传统的C语言教材较为复杂语法知识、算法等知识,传统教材一开始上来的几节课便是介绍和计算机硬件结合紧密术语、数据类型、语法规则,算法流程等基本概念,学习内容显得相当的抽象、繁杂、枯燥,新概念名词和规则如排山倒海般涌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学习的内容相当多,而且比较枯燥乏味、跟实际生活毫无关联,顿感学习压力很大,对程序设计的好奇心和期待随着前几节课云山雾罩般语法知识和规则的涌来消失殆尽,一开始满怀的学习热情受到压抑,因而失去进一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失去学习动力,甚至有极少学生因而产生畏惧情绪选择放弃,不利于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1.3 上机实践存在问题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编程能力,所以,实践教学对这门课程来讲,非常重要,很多理论知识必须要通过上机动手调试才能够加深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目前,许多高校的《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考试形式基本上是采用笔试,考试的主要内容仅仅是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检测。这种考试形式使得学生在平时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太重视实验实践的环节,另外,也有因为硬件环境或课时原因而造成学生上机实践课时不足,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环节脱节,反过来影响了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重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包括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课程内容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C语言基础,第二阶段是程序设计。制定的新课程教学大纲“本着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降低程序设计的难易程度,加强程序设计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增加新知识、新理论以及交叉学科知识的介绍,补充教材难以编入的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充分体现该课程教学大纲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科学性、先进性。

该门课程的开设64课时,其中理论32课时,实践32课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通过修订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相关教学文件,着力加强实践教学,并对实践过程进行单独考核。另外,为了弥补不同层次学生对不同知识的需求情况,将实验项目计划增设了选做内容和必做项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做相应的项目,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推行“项目驱动、小组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选择趣味性强且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项目作为教学主线,合理布局第一个项目,将每个实践项目分解成一个个体现相关的知识点又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子项目,对应理论教学的各个教学知识点,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层层推进项目。通过对项目中的问题的深化和知识点的补充,来拓宽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实现独立完成项目的目的,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

另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尤其是介绍新内容时,避免选取复杂程序或学生不熟悉的数学、物理等问题作为案例,尽量选择学生平常比较熟悉的问题来进行分析讲解程序设计。在学生了解了新的知识点及新的编程方法后,再扩展介绍新方法的应用和一些常见的技巧,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了解掌握有一定难度但常用的一些编程技巧。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以程序设计思想为教学内容的主线,围绕着一个学生熟悉项目,努力让学生能主动而非被动接受新教学内容。用教学项目把整个课程诸多关联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紧紧围绕着一个案例,如学生进行计算器的设计,从这个主题出发,循序渐进,逐渐延伸、拓展,随着带领学生不断提出新的用户需求并主动设法解决,引出能满足新要求的方法和相关知识点。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按照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围绕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和学生的特点,按“够用、实用”为原则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合理取舍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上舍弃了一些不常用的语法和章节,注重强调基础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同时,兼顾教学和自学两方面的适用性。例如:可以先带领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项目――设计一个简单“加减乘除”的计算器程序,做简单的输入二个数据、然后计算结果和输出计算结果的工作,而后再给学生进一步讲解完成每一步工作所用的相关语法知识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而学生对两个数据的“加减乘除”的处理方法很熟悉,学生通过把平常熟悉的工作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并在计算机上运行得到所需的工作结果,让学生体会到C语言程序的神奇而不神秘,有趣而不难学,体会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步骤的条理性、逻辑性和掌握相关语法知识的重要性,减少、消除学生初学程序设计语言时的神秘感和恐惧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形成“三结合一补充”的教学方法,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自主学习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开放考试相结合,模拟项目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包括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课堂、数字图书馆等。

3.1 采用任务驱动式的项目教学法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抛弃传统的从介绍基本概念、语法知识和规则再到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的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全程贯穿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思想,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接受任务到如何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改变以往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思考、学习和掌握编程知识和编程方法,锻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3.2 采取有效的讲课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讲课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如采用师生互动法,避免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以免学生因被动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加强师生互动,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中,主动提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在利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适时提出或引导学生提出一些进一步的要求,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从如何编出程序能解决问题再进一步提高到如何把问题解决的巧妙些、任务完成的更好些、程序的质量更高些,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编程及创新能力。

图1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图

对于重点、难点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讲课方式和思路进行讲解,如启发式、循序渐进式、师生互动式、实例法、类比法等方法,可以有效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如帮助学生对循环控制变量作用的理解,可以类比环形跑道上的长跑裁判员统计运动员所跑的圈数并给出最终判断。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难于理解的内容,借助动画将其转化为直观的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如讲解数据冒泡排序时,我们老师做了教学动画帮助学生理解一组数据排序的过程及最后最终结果,这样学生对抽象的一组数据的排序就容易理解了。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的优势互补,在碰到难点内容时,我们制作微课,帮助同学们理解较为抽象的内容。使用多媒体电子课件和微课相结合的方式,演示程序设计中的难点部分,提高教师、学生的教、学效率,利用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结合传统板书来讲课,写出重点难点,画龙点睛,帮助学生加深对重点内容的印象,理清程序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变化情况。尤其在初期讲解程序设计时,利用板书逐步写出程序的效果更好些,这样在整个板书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要讲解的内容,思考、提问、修改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的思路能与教师的讲解保持同步。

3.3 实验教学的改革

让学生明确编程理论知识必须要通过上机动手调试才能加深理解和掌握,思维能力、编程能力等都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建立重视实践教学的新理念,主动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将实验内容设为基本篇和提高篇,基本篇用以锻炼学生应用基本知识编程解决简单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设为提高篇用以锻炼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编程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保证实验的效果,要求学生必须做好上机前准备,设计源程序和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验结束上交源程序,课后上交实验报告。

3.4 建设多元的立体化教材

积极进行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和实践。其中包括教材、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验指导、教案、电子多媒体课件、微课堂、教学网站、题库、习题集等。 出版1部教材。由笔者参编的《C语言程序设计项目教程》是以项目教学为编写思想,在该教材中融入大量最新的以同学们生活非常贴近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案例和操作性非常强的实例,力求提高教材的通读性和实用性,强化学习实践操作能力,做到“教师易教,学生易学,技能实用”。

教案中除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等内容外,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课程特点,编写了课后的作业题、思考题等内容,电子教案内容非常充实,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多媒体课件内容的设计上,尽量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只要有用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思路清晰,既包括了教材的所有内容,在又能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电子课件、作业、课后思考题、教学大纲等均通过网络以精品课程的形式对全校所有同学开放,另外有充足的网络教育资源加上对于该门课程的难点内容利用微课来展现,这些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积极作用。

4 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改变以往以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为全面考核,既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也考核学生上机动手实践能力。为了更加公平、公正的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教学改革的效果,《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采取“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传统的一考定成绩的方式,过程考核是以上机操作为主,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完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后,就进行相应的考核,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差距,根据考核结果调整学习计划;期末考试,以试卷考核为主,主要考查同学对所学理论知论的综合应用能力。

5 评价方式的改革

在《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对考核的评价方式作了大量的修改,制定了符合我校学生实际,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考核方式。在该门课程的考试中,除了期末的考试由教师来评价之外,对学生的实践操作采取了过程性的考核方式,其中过程性的考核采用了“学生评价、学生互评、教学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总结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我校实施一年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教改成果与国家精品课程标准有相当大的差距和不足,我们将继续加大《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国度,加强教学研究,发表高水平教学论文,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加强课程在线学习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任淑美, 李宁湘, 陈杰.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时代, 2014(7): 65-67.

篇8

关键词:

一、教学内容

1.EAP教材现状

我校拥有通信、密码、测绘等多种优势专业,EAP课程的教材设计也应满足不同学科的需求。由于学科专业性较强,国内少有合适的学术英语教材,因此需集中英语和专业教师的优势科学规定教学内容的范畴、层次、结构、知识点和教学思路,自行选编合适教材。目前国内已有学术英语教材陆续出版,如2012年外研社出版的EAP教材,包括人文、社科、管理、医学、理工、农林等,将各学科背景作为语言技能的训练环境,以学科知识、概念为话题,综合培养学生语言应用、思辨创新和学术科研能力。全书分为读、听、说、写和研究板块。我校EAP教材设计也可参考这一系列教材,同时根据学科的特殊要求和特点进一步细化。我校曾出版《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英语》,《科技英语教程:计算机通信数学》及《大地测量双语教材》等科技英语教材。这些教材各有优势,值得借鉴。其中《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英语》对阅读和写作技能分章叙述,介绍了收录于SCI的专业英语杂志、论文及专业网络资源检索等。《科技英语教程》注重读、写、译的训练。全书分计算机、通信与数学板块,每个板块由若干单元构成。各单元包括文本、词表、综合练习和阅读材料四部分,可用作针对通信专业的EAP教材。《大地测量双语教材》是面向本科生的测绘双语教材,按主题分章,各单元给出专业词汇和中文译文,适合本科生阅读使用,但未突出专业的语言特点,学生阅读后虽内容了解,但对语言的把握容易停留意识表面,难以消化吸收,因此针对某些专业还应重新设计教材。

2.EAP教材设计

EAP教材设计不应简单堆砌专业材料,应符合“专题化、层阶式、系统性”原则。专题化即以专业内容为单元主题,如地图学与地信系统,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单元之间可前后联系也可保持相对独立。单元主题可结合相关学科群及课程群划分进行选择,内容根据一级学科群下属子学科选定。教材设计耗时较长,EAP课程可逐步推进,先在某个专业推行试点教学。在EAP教材设计上,英语和专业教师应充分协作。英语教师能快速识别专业语言特点,专业教师更了解哪些材料精、新、实。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优化资源利用。层阶式(阶梯式),即教材内容应循序渐进、由段落到篇章、由浅入深。各单元可从语言学习和学术研究层面出发,宏观与微观并进。语言层面要求段落不必过长,有代表性。从微观入手,注重语言在专业领域的使用,如句子间关系,句子内部关系,语法结构、语体、专业词汇、句子多样性,定义、分类、性质描述、假设、比较等典型的交际模式。学术层面,即宏观的篇章理解,篇幅可略长,以培养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为主,同时设计应用、综合、分析与评价等活动,达到较高水平的输出。系统性即教材内容应遵循一致的设计理念,不松散,不随意。听说读写与学术研究围绕一定主题,各部分不应支离破碎,共同为总的教学目标服务。

二、EAP课程教学策略

EAP课程可基于主题式教学,结合集体授课及群体合作的任务型或项目式学习。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实现最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总体上EAP教学应实现输入式阅读听力和输出式口语写作间的平衡,或以阅读写作为主,融入口语听力等活动。对于一个材料可从多角度运用,设计多种活动,以形成“活动链”式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操练的内容充分吸收。如听一段会议材料,再进行翻译,并对材料内容进行口头或书面回应,就可以产生一个由听力转化为翻译+口语(或写作)的活动链。阅读一段材料,再听一段相关材料,进行综述或总结,就形成了一个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的活动链。“活动链”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反复操练中充分理解并运用所获取的信息。

“活动链”

听力翻译口语(写作)

阅读+听力写作(口语)

阅读口语(写作)

听力写作(口语)

教学中可采用讲授法,学导法(学员自学+教师引导),讨论法或研究法。方法应根据内容而定。教学活动设计可包括相对“机械化”的练习,或开放的交际式活动,兼顾流利性和准确性。初期应鼓励学生参与主动应用,体会语言的交流用途,后期可转为被动的阅读听力训练。EAP课堂中教师的应该是监督者、材料提供者、准确语言模式提供者、组织者及评价者。课堂中应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学习者之间的活动(learner to learner),学习者自身的活动(learner to self),学习者与群体间的活动(learner to group),以及教师与群体间的活动(teacher to group)(Richards.2002:14)。其它教学活动还包括研讨,报告,综述,创造式与批判式写作等。朱熹有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根据课程的阶段性目标和总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习对象发掘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

三、EAP课程教学评价

合理的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有效尺度。要求教学前教师了解学习的准备情况。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程,总结并优化教学方案。教学后检验教学成果,综合评定学生成绩。考评也为了学生监督自我学习效果,发掘有效方法进行日后自主学习。EAP课程既考查英语学习情况,也考查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语言能力时,流利性与准确性应加以权衡;考查内容时,是否积极思考,用英语积极讨论,有较强的分析、综合、评价能力都属考查范畴。考评应减少应试色彩,发挥个性优势,重学习过程。考查方式应多元化,如项目研究、英文学习日志、评论文章、材料综述、论文写作、读书报告等。学生平时具有一定的语言输入,但输出的问题相对严重,所以EAP课程应注重学生输出能力的培养,必要时学生可参与教师的教研项目。积极合理的考评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习欲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和授人以欲。评价正是为了找到方法,激发动力。

结语

我校拥有测绘、通信等特色专业,有一批业内知名专家,在科研方面占一定优势。但一所学校能否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不仅要看它的教研团队,同时要求它所培养的本科生也具有一定的研究创新能力。EAP课程旨在为本科学员开拓更大的空间,提供一个用英语拓展专业的平台。不仅有利于解决大学英语目标定位不清、内容重复等引发的懈怠问题,也会为学生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Jack C.Richards,2002,The Language Teaching Matrix (《语言教学矩阵》)[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nglish Education Press.14-17.

[2]范烨,王建伟,2012, 《学术英语——人文》[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篇9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评价长效机制的建立”(编号:446),主持人:王福明;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职业技术本科内涵建设研究”(编号:438),主持人:夏明忠;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地方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川教改办〔2015〕2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2-0087-05

实践教学是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学校培养实践理念,启发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1]。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了解社会和接触生产实践的重要窗口,它不仅给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平台,融会贯通,激发创新意识,而且还为教师提供教学案例及素材,也为专业课程知识补充和更新提供可能,丰富专业课程体系[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模拟训练、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主要场所,是对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备和场所不足的有效补充[3],本文主要研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或者“实践教学基地”)。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中指出,“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按照所服务行业先进技术水平,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校企合作的专业集群实现全覆盖。”

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引导不够、企业需求不强烈、学校服务能力不高等原因,导致实习基地建设的合作对象不好找,合作关系不稳定,合作层次不深入、合作方式不丰富、合作项目单一化、合作时间不长等诸多问题普遍存在,结果校外实习“放羊式”、实习基地形式化、实践教学难实施、“双师”教师挂职走过场、兼职教师来源非企(行)业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4]。西昌学院自2003年专升本以来,坚持培养生产管理一线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学校2006年提出走应用型发展之路,2009年实施“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2011-2014年,立项研究“职业技术本科内涵建设研究”等20个课题,2015年,被列为四川省公办本科首批惟一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通过十余年的探索,西昌学院在推进学校向应用技术类转型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尤其是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做法的归纳、总结和系统梳理,对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研究围绕学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等情况设计了调查提纲,并编制了一套包括16个问题的封闭式调查问卷。在调查对象上,问卷中“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是指校外实训基地,不包括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场所,也不包括毕业生实习期间自行联系的实习单位。在调查方式上,采用现场座谈、学生独立填写问卷等方式。在调查样本上,本研究选择2013年3月-2015年7月期间,西昌学院11个二级学院连续3届即将毕业离校的本科学生开展调查;在问卷投放数量上,根据各个二级学院毕业生规模,参照统一的投放比例,累计投放问卷303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817份,回收率达到92.97%。问卷数据主要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在专业统计软件SPSS16.0环境下,利用多响应变量分析、数据拆分技术等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对“实践教学基地”使用情况基本认可

针对“所在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了解情况”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14名学生中(有3个缺失值),有365名学生对实践教学基地使用情况表示“很满意”,占13.0%;有840名学生认为“满意”,占29.8%;有1010名学生认为“基本满意”,占35.9%;上述三项持肯定意见的学生累计占到78.7%,这表明有近八成的调查对象对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使用情况表示满意。但是也还有21.3%学生对所在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使用情况表示不满意。

学生针对“实习效果评价”的调查结果,也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在接受调查的2789名毕业生中(有28个缺失值),认为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训,达到预期实习效果的有580人,占20.6%;认为基本达到实习效果的有1429人,占50.7%;两项累计达到72.0%,超过了七成;而认为没有达到实习效果的学生有780名,占27.7%。

(二)对校内和校外实习指导老师评价比较高

针对“本校实习指导老师教学经验与责任心”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00名学生中(有17个缺失值),有645名学生选择“满意”,占22.9%;有1596名学生选择“基本满意”,占56.7%;也就是说,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过程中,学生对校内带队指导老师的肯定评价累计占到了80.0%;但也还有559名学生表示“不满意”,占到19.8%。

针对“实践教学基地(校外)指导老师教学经验与责任心”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03名学生中(有14个缺失值),有739名学生选择“满意”,占26.2%;有1474名学生选择“基本满意”,占52.3%;也就是说,针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校外指导老师,学生的肯定评价累计占到了79.0%;但也还有547名学生表示“不满意”,占到19.4%;也还有43名学生在问卷中反映实践教学基地没有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占1.5%。

(三)实践教学基地对学生实习工作比较重视

针对“实践教学基地对实习工作重视程度”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791名学生中(有26个缺失值),有735名学生选择“重视”,占26.1%;有1434名学生选择“一般”,占50.9%;有622名学生选择“不重视”,占22.1%;也就是说,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基地对实习工作重视或者一般重视的比重累计占到77.7%,接近八成,大多数学生反映到实践教学基地参加实习实训,受到实践教学基地较好地安排和接待。

(四)对实习内容与实习任务的适应性评价较高

针对“实践教学基地安排的实习内容与教学计划安排的实习任务适应性”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796名学生中(有21个缺失值),有665名学生选择“满意”,占到23.6%;有1423名学生选择“基本满意”,占到50.5%;两项合计占到74.7%,也就是说,有超过七成的学生反映在实习基地安排的实习内容与实习任务比较匹配;有708名学生反映不满意,占到25.1%,反映出在实习内容与实习任务的匹配性上,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五)实践教学基地设备设施等条件基本能满足需要

针对“实践教学基地设备、设施等基本条件” 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01名学生中(有16个缺失值),有605名学生选择“能满足实习的要求”,占21.5%;有1445名学生选择“基本能满足实习的要求”,占51.3%;由此可见,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设备和设施等基本条件持肯定意见的学生累计占到73.2%;认为实践教学基地设备、设施等基本条件“不能满足实习的要求”的学生有751名,占26.7%。

(六)在实习实训中对实际参与锻炼的机会比较满意

针对“实习中实际参与锻炼机会”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799名学生中(有18个缺失值),有697名学生选择“满意”,占24.7%;有1386名学生选择“基本满意”,占49.2%;也就是说,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训活动中,对实际参与锻炼的机会表示肯定意见的学生累计达到74.4%,超过了七成;但与此同时,对实习实训中实际参与锻炼的机会表示不满意的学生有716名,占25.4%,表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实践教学基地运转中面临的困境

(一)对实践教学基地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不够高

据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10名学生中(有7个缺失值),对所在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了解”的占到21.3%,“基本了解”的占到46.0%,还有32.4%的样本反映“不了解”。并且该比重在近三年的调查中基本保持一致,甚至有小幅提高的趋势(如表1所示)。这反映学生对实践教学基地在知识学习向能力转化、创新思维启发、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了解得还不够充分,认识得还不够深入。也导致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以后,容易陷入“看热闹”、“走过场”等表层形式,难以深度融入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训活动,更谈不上学生向员工角色的真正转变。

(二)在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的平均时间偏短

总体来看,针对“每次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平均时间”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07名学生中(有10个缺失值),反映每次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平均时间少于2小时的有1009人,占35.9%;选择平均时间在2小时-4小时的有903人,占32.1%;这两项数据累计占到68.1%,由此可见接近七成的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时间在半天以内,要么是一个上午,要么是一个下午,甚至更短;选择平均时间在4小时-8小时的学生有523人,占18.6%;选择平均时间在1天以上1周以内的学生185人,占6.6%;选择平均时间在1周到1个月的学生有107人,占3.8%;选择1个月以上的学生仅仅有80人,占2.8%。

分学科对比来看,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平均时间,也主要集中在2小时及其以下,2小时-4小时,4小时-8小时等三个时间段,学科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体来看,停留的平均时间在2小时及其以下的比重,文科类专业学生的比重最高,占到了41.9%,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比重最低,仅仅有24.5%;停留的平均时间在2小时-4小时,工科类专业学生比重最高,占到35.8%,文科类学生比例最低,占到28.9%;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平均时间在4小时-8小时的比重,比重最高的艺术类专业,占比30.5%,比重最低的文科类专业,占比15.1%。各学科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平均时间为1天-1周及其以上时间的比重都相对较低,并且学科之间差异不大(如表2所示)。

(三)到基地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次数偏少

针对“大学四年期间到基地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次数”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12名学生中(有5个缺失值),选择0次的学生有522人,占18.5%,即有近两成的学生反映从未参加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训活动;选择参加过1-3次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有1176人,占41.7%;选择参加过4-6次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有729人,占25.9%;选择参加过7-9次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有258人,仅仅占9.2%;选择10次及其以上的有127人,占4.5%;从调查数据来看,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次数偏少,能够达到每一学期1次的学生比重仅仅10%左右,有接近七成(67.6%)的学生仅仅能够每一学年到校外参加实践教学活动;还有将近两成(18.5%)的学生反映在大学四年期间,从未到?^学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参加实践教学活动。

(四)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单一层次较低

针对“参加实践教学活动形式”的调查,在调查问卷设计中,该变量设计为多响应变量,即多项选择题。在接受调查的2801名学生中(有16个缺失值),选择“走访参观”的学生有1127人,占总样本数的52.9%;选择“跟随实习基地专业技师等实习、实训”的学生有1120人,占总样本的52.6%;选择“定岗实习实训”的学生有504人,占23.7%;选择“集中听报告”的学生674人,占31.6%。由此可见,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训活动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走访参观、集中听报告等浅层次的实习实训形式为主,有超过八成(84.5%)的学生接受过类似的实践教学活动;而跟随技师等实习、实训的学生才刚刚过半,真正能够到实践教学基地接受定岗实习的学生偏少,仅仅过两成(23.7%)。

(五)学生反映对动手能力提升不够明显

针对“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学习,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14名学生中(有3个缺失值),有607名学生认为,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学习和锻炼,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较快,占比21.5%;有1155名学生选择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占比41.0%,也就是说,仅仅有大约六成(62.5%)的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锻炼中,肯定其自身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有754名学生认为“提高不明显”,占到26.8%;还有297名学生认为“没有提高”,占10.5%;换句话说,还有接近四成(37.3%)的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实习锻炼过程中,对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持否定态度。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过去主要是高职院校在积极探索[5-7],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时间不长。然而,经济社会发展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提出了具体指标,要求“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校企合作的专业集群实现全覆盖”等。西昌学院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走了不少弯路,一些做法也还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舆论宣传,统一师生认识

首先,通过应用型办学专题学习讨论会、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专家专题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营造氛围,让走应用技术类本科之路成为全校师生的基本共识。其次,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在师生群体中通过举办“知行对接,实训贯通”等专题辩论会,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展板等媒体,积极宣传实践实训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平台作用,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改变与行业脱节、与企业隔离的封闭式知识传授,打破校门和学期界限。着力解决重传授获取,轻消化加工、启发思考等问题;解决教师主宰作用过重,学生自主参与作用过轻,听课跟着老师走,看书跟着教材走、考试跟着习题走的问题[8-9]。

(二)提高基地质量,加强平台建设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到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实训次数偏少,停留的时间偏短等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偏少、质量不高、校企合作不深入。为此,首先,学校层面要加强综合性校企(地)合作平台建设。综合性校企(地)合作平台能够实现校企双方全面立体深入地合作,促进跨学科专业群与地方产业集群更好地对接。在本地产教融合方面,学校积极争取与周边县市地方政府以及区域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在异地产教融合方面,地方本科高校要积极弥补当地产业基础薄弱,产教融合不深入等短板,探索落后地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与发达地区产业的对接机制,实现校企异地合作、产教异地融合的办学模式。其次,校内二级学院层面要建立覆盖专业集群的实践教学基地,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在二级学院建立有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来自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

(三)修订培养方案,明确实训标准

要增加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习实训教学活动的次数,延长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时间,丰富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还需要做好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首先,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实训学时学分比重,做好“四个增减”,即减少课堂理论教学时数,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减少“验证式、分散式、观摩式”实验教学时数,增加协同育人教学时数;减少成绩评价中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分值,增加第二课堂教学时数;减少论文(设计)中非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比例,增加实习实训总学分。其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明确实践实训课程的开课地点、学时和指导教师类别(校内教师或者校外教师)。将实践实训类课程的开课地点、开课学时数、指导教师类别等信息,明确写进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引导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学督导检查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也有利于学生对实践实训教学活动的提前预习和准备。

(四)加强课程建设,提升培养质量

针对反映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不够明显的问题,建议加强实践实训课程建设,提升实践实训课程教学质量。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高校的课程建设更多强调理论教学,对实践实训重视不够。从精品课程到资源共享课程、视频公开课、微课等课程建设,其重心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环节,对实践实训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关注不多。为此,要建设一批实践实训优质示范课程,联合实践教学基地,整合校企?p方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音频视频技术”“四维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一批实践实训优质示范课程,创设与真实工作场景尽量接近的学习场景。让学生不到基地也可以提前熟悉基地相关情况,学生在校园也犹如在实践教学基地,身临其境,做好前期预习准备以后,再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到实践教学基地,将大大提升实习实训教学质量。

篇10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学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102-02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人本主义教学观,是20世纪三大教学理念之一,该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成为比较完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

人本主义教学观是基于一个假设:个体犹如一粒种子,只要外部环境适当,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个体在其内部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而学习就是这种天生的自我实现欲的表现。基于这种观念,人本主义教学观的重点,便是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使学习者从他自己的角度来感知世界;如何发展个人对世界意义的形成,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在人本主义教学观看来,真正的学习是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相互贯通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外部环境、学习材料的被动接受。学习过程不仅是个体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发展健全人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能真正发现自己独特的品质。该学习理念与只重视环境刺激、外显行为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只重视认知发展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不同的是,它更加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注重研究健康的、完整的人。这一理论的焦点在于如何转化和应用自己的创造性。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强调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功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这也正是该理论的应用价值所在。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日渐成熟,像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在升学与就业指导方面已经形成较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21世纪初,我国才实施推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育部在2007年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中提到,各级高等院校要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总体来讲,我国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处在学习和摸索阶段,该课程教育在我国的推广和本土化等方面做得仍不够到位,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基于此,本文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探讨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一、课程教学理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对于“人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该理论认为无非是为了实现自我的需要,强调教学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并要求创造和谐融洽的教学人际关系,这无疑对克服传统教学忽视培养学生个性、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等弊端非常有利。因此,帮助学生自我实现,应成为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当前,我国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理念仍主要体现为偏重于就业安置,提高就业率,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就业质量关注较少。多数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与学仍是传统的理论灌输,而对于如何选择与接受相关的就业信息,以及进行真实的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则重视不够。在保证和提高就业率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指导学生就业的普遍做法是“先就业,再择业”,这也是很多学生的选择。而这样的做法无疑会造成毕业生的短期就业,很难在用人单位扎根存活。

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呼吁高校应切实为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定好位、选准点,而不应只为提高就业率,就一味把学生推向并不适合的企业。而正确地进行就业定位,则主要依赖高校科学合理且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多重目标,不仅在于培养职业意识,宣传就业政策,而且在于传授择业技巧,指点成才之路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

人本主义教学观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认为学习并不只受外部环境的支配,学习者可自主发动学习,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成为学习者自己的学习。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提供现实的,且与所教课程相关的问题与环境,并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动机,促使其进行探究学习。由于要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教学内容必须是学习者感兴趣的,并能够引起其自主发动与选择。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课程自身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而非简单机械化的组织。教学内容的组织协调需要充分考虑各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需要,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面向全体学生,明确大学一至四年级各阶段的教学任务,根据不同年级发展要求和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安排情况来制订完整的教学规划,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而非一个教学内容模板。此外,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不能太单一,应该全面考虑加强学生的就业导向,如求职心理、自主创业指导等,而非单纯地偏重教育性指导,忽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课程指导的形式上要加强实践操作性环节,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指导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不能单纯地进行理论传授,必须和行为训练、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教师主动教学和学生参与实践两者的有机结合。

除此之外,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传达着教学的价值理念,体现着教学的内容,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中教材建设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特殊性,全面、长期、稳定、适用的教材很难实现,并且教材建设的层次性和内容板块的完整性也是必须把握好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有关的文件学习、网络信息搜索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教学大纲、讲义等,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