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体育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了加强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体育教学档案的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体现体育组的教学情况,实现教学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更好地为体育组的教学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一、归档
体育教学文件材料归档是指把体育组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和文件,按照分类保管的办法集中存放,以供检索、查阅。
二、归档范围
1、教育局及学校有关体育教学的文件;
2、体育组人员组成及变动情况,教师业务情况登记表,教师基本情况材料(含学历、学位、职称、履历、业务情况奖惩、科研成果等的原件或复印件);
3、教学改革方案、计划;
4、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各种图片、声像资料;
5、典型教案、体育教师备课计划及记录;
6、教学进度表;
7、教学总结与考核;
8、运动会方案、比赛过程图片、比赛结果;
9、学生考试成绩及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达标情况;
10、学生在各类体育比赛中的获奖证书。
三、归档程序
(一)形成积累
1、在教学过程中,各体育教师把自己的有关需归档的材料整理完毕并写好目录,装订后交体育组档案管理员(如果没有专职管理员的,一般由体育组组长兼任)归档;
2、体育组档案管理员按文件材料分类列表归档,并定期整理。
(二)整理组卷
1、档案管理员要对档案进行分类存放,并造册存于电脑,以供查阅;
2、卷内密不可分的文件材料应按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的要求排列;
3、档案制成要求材料质量优良、书写字迹工整,文字清晰。文字书写禁止使用红墨水、铅笔,非档案专用圆珠笔及复写;
4、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且审核、签发手续完备;
5、填写案卷封面各栏目,标题要简短、明确。
4、档案的查阅
外单位人员要查阅、借阅、复印档案的要经校领导批准,体育组档案管理员要将档案的查阅、借阅、复印情况进行详细登记。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 认同度
高职院校的任务是培养既有较高的文化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虽然高职生不乏高素质人才,但大多数高职生整体素质与本科生还是有差异的,教育管理难度相对于本科类普通高校学生要大许多。可以说,学校在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紧紧抓住学生教育管理不松懈,以确保学校安全稳定的过程。高职院校只要始终把教育管理放在首要位置上,也就掌握了高职院校的特点和规律,把握住了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所考察的重点也与此紧密相关。
一、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十六号文来指导高职院校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具体到各行各业甚至个人的发展也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也不例外,在于如何看待,如何学习,如何应用。科学发展观对一所学校的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基本建设、制度和内涵质量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服务水平等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否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体现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能力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开阔视野、转变思维、更新观念,加强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和探索
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只有二三十年时间,其教育管理的理论成果谈不上有多丰富。这样做有三个益处:一可掌握新的高职教育管理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二可促进自己对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三可提高自身教育管理水平并使学校的管理不断上层次。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把握新特点、新规律,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迎接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和挑战,实现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追赶式前进。
三、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构建和谐稳定校园
当前的高校大学生已不同于十几二十几年前的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敢想敢闯、行为独立,富有朝气,但缺乏吃苦精神,兼具叛逆个性。应看到高校中个别学生无视校规校纪、不服从管理的现象还是有的,此类现象有损学校的管理体制和权威。学校的班主任、辅导员、院系书记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作用做好学生工作,只有把学生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做好了,学校才能专心致志搞教学、科研、建设和发展,和谐校园的建设,正常师生人际关系的形成才有基础和保障。
四、完善功能和配套设施,改善办学条件,营造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校园环境
学校的办学条件后勤保障服务对学生的印象和感受至关重要。但管理运作上却又要求学生能遵守学校规定,这就有一个要求与实际情况相冲突的问题,对此学生应理解、宽容,积极支持、配合学校。只要是为学生好,为学校能健康顺利地发展,适当的奉献和付出是必要和值得的。可以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即坚持原则与灵活处理相结合。这种基于为学生着想的关心对学生来说,是从内心激发其热爱学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五、加强制度和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教学管理需求
高职院校建设时间不长,在制度和内涵建设上会有一些差距,再加上建立起的制度与实际情况相比较还会有滞后的现象。为此,学校的制度建设要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要不断与时俱进,大胆变革一些不合适的制度和规定。加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理论研究和探索,制定相对科学合理合法的规章制度,以供学校管理教育之所用。
其中人才培养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最能体现出一所学校的整体实力和水平,是对学校各方面的综合检验。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好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难以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也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其毕业生就业则缺乏足够的竞争力,用人单位难以满意。学校的社会评价、社会声誉、社会认同度、知名度将难以提高,进而学校今后的招生和就业工作也就成了问题,可以说人才培养质量是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的大事。
而办学条件是学校所有条件中最基本的条件,只有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保证教学科研实践有优秀教师团队作支撑,保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作保障,教师、学生才可以工作、学习生活无忧,才能充分实现人文环境和谐统一,形成大学应有的文化气息。大学文化与办学条件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一定情况下相互促进、互相制约,良好的办学条件可优化大学文化并促进大学文化的快速成长,而优秀的大学文化反过来也推动办学条件较好较快发展。
六、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注重强化师生的精神力量,培养大学精神,塑造师生真善美心灵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有什么样的大学精神就会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是管长远的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东西,它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如果一所学校不注重大学精神的培养和确立,她就很难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风格和底蕴。常见的大学文化表现形式主要是讲座、学术报告、专题研讨会(学术研讨会)、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校园文化的氛围不在于开展活动的数量多少,而取决于质量的优劣乃至专家学者的影响。
开展校园文化的举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和塑造学生价值观和完美健全的人格;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意识教育,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社会、工作、家庭责任,以及致力于崇高使命的意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危机意识教育,改变部分高职生缺乏进取精神,沉于享乐的现状;加强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塑造,促其积极向上,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开展专业学术、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体育、美术等方面的教育培养锻炼,提高其涵养和人文素质;开展文明礼仪和为人处事的培养教育,补足社会生活知识,增强涉世本领;加强法制和纪律的教育,改变多数高职生法纪观念淡薄,难管的现状;突出以荣辱观为核心的道德观教育,提升师生整体文明素质。
这其中核心价值把握了校园文化总体和全局,其内涵和外延几乎包含各方面,其余各方面又是具体的有所侧重的。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学习、教育、管理、培训使之走前列,不断繁荣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七、树立人本思想,把握规律,解决好利益关系调整问题
大学生对学校的教育管理的认同度还取决于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要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发展规律,从根本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内驱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成长进步。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包括情感认同、价值观、价值取向、利益及目标认同。
情感认同取决于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牢固树立人本思想,老师要把学生当亲人看待和关心爱护,会使大学生心存感激,从而认同老师、学校的教育和管理。
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认同高职学生都有一定的成熟度,会从一定层次和角度来思考问题。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或基本形成,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他们渴望自我实现,并为之奋斗。身为老师要在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对其加强教育引导,因为这对在校期间的大学生求知学习和立身做人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纪平、原广华、吉意斌.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内涵辨析与思考[J].太原大学学报,2010(3):97-100.
[2]罗鹂.论辅导员专业化及其推进策略,汕头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患者20例,其中男性为14例,女性为6例,年龄为18-49岁,平均年龄为(36.0±9.0)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9例,血小板低于10×109/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6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5例,11例白血病患者血小板低于20×109/L,经过多次化疗,病情未能得到缓解。本组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医院的设施,进行picc中心静脉置管。
1.2方法对血小板极度低下患者,进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由经验较为丰富的主治医生实行,根据技术规范操作。
2结果
20例患者未存在血肿、严重出血等并发症。
3讨论
3.1手术前的准备
3.1.1术前进行讨论主治医生等进行术前讨论,对患者的病情、血小板、白细胞等进行评估,讨论在置管过程中以及置管后防止出血的方法。
3.1.2知情同意书签署多次化疗病情未得到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较急,病情进展较快,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就会在半年至1年内死亡[1]。本组患者主要是采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方法,由于患者血小板较低,置管具有很大的危险性,需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知情同意书签署。
3.1.3术前进行血小板输注对于血小板输注的情况为:化疗导致慢性血小板降低;骨髓自身的因素引起血小板减少,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阈值是10×109/L,实行有创手术血小板低于50×109/L[2]。本组病例的血小板低于20×109/L,与输注的条件相符。依照医嘱,准备和患者同型机采2个单位成人治疗量的血小板。血小板准备充分后,在手术之前,输注1个单位成人治疗量的血小板,在输注的过程中必须严密的注意患者的反应。输注结束以后,立即进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3.2评估血管的位置对穿刺血管的位置进行正确的评估,防止在穿刺的过程中肺组织遭到刺伤导致气胸,或者是动脉误伤出现大出血和血胸。
3.3置管的方法取平卧位或者是头低肩高位,在选择静脉时,首先是贵要静脉,主要是贵要静脉较直、短,静脉瓣较少,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进行常规的皮肤消毒,找准穿刺点,通常选择右侧。局部应用利多卡因进行浸润麻醉,进针。在进针的过程中,进针范围是上臂中段和前臂中段约为20?M。用穿刺针进行穿刺,回血后,穿刺针以及可撕裂鞘向前推送,进入血管,将止血带松开,管鞘固定,将穿刺针抽出。导管的尖端到肩部,病人头向穿刺侧手臂转向,下颌和肩部贴近,导管可以顺利的到达上腔静脉。达到预定长度后,停止插管,将管鞘拔出,握住侧翼,撕开鞘,将导丝抽出。通过导管,用注射器进行回血,确保导管在静脉里面。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导管冲洗,将导管固定,和皮肤进行缝合固定。术中的动作必须敏捷、轻柔,防止反复穿刺,在置管中必须严密注意患者的反应以及穿刺点出血的情况。
3.4预防出血穿刺成功以后,在进行局部消毒时,应用1支凝血酶粉剂,撒于穿刺点和缝线针孔,覆盖无菌纱布6层,透明敷贴进行固定,采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固定,拍摄X线片,明确导管头端位置。
3.5封管血小板极度低下患者在进行封管时,不能采用肝素盐水,肝素会使血小板降低,发生率约为0.5%[3]。中心静脉导管在和正压接头连接时,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封管。
篇4
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入学体检和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制度,保证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及时了解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要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认真整理、分析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要安排好患有疾病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保证学生和他人健康。尤其是要将不便于从事剧烈运动学生的情况通知班主任(辅导员)和体育教师,以便在集体活动和体育锻炼时,班主任(辅导员)和体育教师及时根据学生情况做出相应安排,防止学生隐瞒不报病情给自己和他人健康带来隐患。
二、依法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权利
要科学规范学生的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进行每天的学科学习和体育锻炼。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总量(包括自习)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小学生、初中生、高中及大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9小时和8小时;学生每天从事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使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基本保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快乐健康成长。
三、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
要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按照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使学生正确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组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克服惰性,战胜自我,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同时,要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防止平时不锻炼,考试(测试)拼体力的现象发生,帮助学生养成重视平时锻炼的良好习惯。凡体育课缺课达三分之一以上、大课间(早操)、课外体育活动缺勤(次数)达五分之一以上、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只见习不运动(次数)达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不得参加体育课考试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待补齐体育课课时和课外体育锻炼次数后,准予补考(测)。
篇5
一、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为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必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安全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班主任、村校主任教师为成员的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同时学校要分别与他们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及管理进程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班主任与学生也要签订责任书。
1.制定和完善各类安全管理制度。诸如《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安全检查制度》、《学校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学校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食堂管理系列制度》、《学生集体就餐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措施》、《班级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师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门卫保安系列管理制度》、《校内公共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制度》、《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寄宿生管理制度》、《各类人员安全工作考核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组织师生学习,做到有章可循,遵章办事。
2.建立各类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防震减灾应急预案》、《防范暴力预案》、《食物中毒应急救援程序》、《寄宿生应急救援措施》、《学生中考紧急救援预案》等,定期进行火场逃生、地震撤离疏散等演练活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形成一套科学的应急处理机制。
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开展各种活动,从学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润物细无声,在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
1.从听到的小事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我们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教育。如:教师组织学生平时注意收听广播、电视、生活中听到的安全事故,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和体会,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并张贴宣传单,以强化安全警示教育。
2.从看到的小事进行安全防范教育。眼睛是我们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小事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也时时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组织学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边的安全隐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成小报张贴于班级或学校的公告栏,让学生得到警示教育,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我们通过学生身边的小事唤醒了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重视与防范。
三、部门联动,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
近几年来,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有增无减,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农村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对交通事故的防范能力,对于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关注,部门联动,是加强农村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前提,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这是因为:就学生的归属系统而言,是教育系统,就直接责任义务而言,涉及教育局、学校,涉及团县委、交警大队、保险公司;就受益角度而言,涉及学生个人、学生家庭、学校、保险公司,乃至整个社会。抓农村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一个跨行业、多部门、覆盖面广的社会教育活动,而并非交警部门一家的事情,所以仅靠交警部门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要做好该项工作,就必须全社会关注,各职能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交警部门要发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牵头主导作用,牵头召集相关部门联席会议,报请县政府适时对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实施宣传教育工程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导。要以强化机动车驾驶人宣传教育为主线,发挥交通安全管理主力军作用,继续巩固、深化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围绕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主题,全面、细致、扎实地做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的各项工作。
四、拓宽思路,确保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篇6
学校安全课教学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市教研室20XX年教研工作要点和有关方面的工作要求,全面贯彻党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推进小学、初中与高中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育教学质量。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以与时俱进精神、开拓创新的意识和思路,创造性地做好学校体育教育与教学工作。
二、重点工作:
1.进一步总结初中和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经验,结合初中与高中实验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指导,进行专题研讨和专题培训,对参与课程标准实验的任课教师进一步加强专业发展和专项技能的培训。
2.做好天津市初中立项课题的结题和高中研究专题立项与中期推动工作。结合初中与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学实际需要进行课题的专题研究。(5—6月)
3.认真做好天津市中小学体育学科第六届双优课小学学段评选相关准备与评选工作。(3—4月)
4、高中选项教学现场会准备与召开。(5---6月)。
三、常规工作:
5.大力推进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展示与交流,重点做好中学双优课获一等奖教师的教学展示(5月);组织体育学科小学优秀科研成果展示活动,使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益。(6月)
6.组织区县教研员和市中心组骨干教师进行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研讨,提高学术研究氛围与能力,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与科研能力。
7.组织有关人员认真与市教委体卫艺处合作进行第三届全国优秀体育课评选与上报工作。(3月)
8.组织进行高中选项教学案例的评选,进一步规范选项教学内容、考核项目与评分标准,保证高中课程改革健康有效地进行。(5月)
9、按室里的统一要求组织完成全市初中课程改革的总结及专题交流(5月)
10、组织部分教研员和骨干教师搞好专题调研,对体育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专题研究。(2---7月)
11、组织进行小学六年级和高中三年级教师专题与专项培训。(7月)
12、组织进行小学和初中获奖教学案例的交流(6月)
13、继续做好学科主页的建设,不断完善、调整学科主页的内容,充分发挥其在教研工作中的作用。
根据本市课程改革现状与实际,切实把更新教育观念,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实用性,大面积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提高教与学的效益作为教研工作重点,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益设想与要求落到实处。
学校安全课教学计划范文二 一、目标要求:
认真贯彻县教体局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有关文件和要求,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增强师生的责任意识和隐患意识,强化工作措施,努力降低学校安全责任事故,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促进学校安全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确保实现“十二五”时期学校安全形势的良好开局。
二、工作要点:
(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根据上级最新指示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安全工作制度,主要是“一岗双责”制度、学校食堂和宿舍管理制度、校园安全保卫管理制度、安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局机关各科室责任督查制度、教育局安全工作汇报制度、安全事故责任处理制度、隐患督查整改制度等。以制度管理促安全工作,促学校平安和谐。
(二)落实安全工作责任。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责任制体系。明确学校、教师各个层次的安全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实行一岗双责,对发生安全事故的单位,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三)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充分利用“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法制宣传日”等主题活动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重点加强防暴力、防火、交通、防溺水、用电安全、防震知识和流行病防控知识教育。
(四)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完善检查制度,切实查清隐患,做到落实资金、时间、人员、期限和措施,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的财产安全。
(五)加强资金投入。配齐安保人员和安保器材,配齐消防器材,加强体育设施的整修和整改,强化用电线路的整修和电器管理,加强学校安全资金的投入。
(六)完善应急预案和档案管理。加强应急预案程式的规范化建设,强化安全档案规范化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防暴力伤害、防火、食物中毒、拥挤踩踏、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等)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七)加强安全管理业务培训。一是搞好学校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着力提高超前研判、积极防范和科学管理能力。二是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增强教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发现、报告和消除身边隐患的能力和自觉性,并能正确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
三、工作日程:
(一)1—3月份,进一步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召开专题会议,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安全教育日活动”。修订安全应急预案。
(二)4月份,组织协调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抓好春季运动会和体育、实验考试安全。
(三)5月份,进一步抓好防火、防暴力安全教育和管理,提前抓好汛期安全教育和管理。
(四)6月份,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和卫生安全教育,抓好中考考试期间的安全工作。
(五)7-8月份,抓好防火安全、防洪安全,加强防溺水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安全检查,主要检查校园安保人员和设施配备情况、领导24小时带班值班和校舍安全。
篇7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师资;培训策略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空前重视这项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然而,就培训的效果来看,存在着不太理想的地方,社会上也流行着 “培训无用论”等观点。因此,如何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效果,对培训工作、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把握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是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因此对培训需求的把握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培训工作的成败。目前,在培训中都非常重培训需求的调查,甚至在项目的申报过程中明确要求必须要有培训需求的调查及调查报告。如四川省国培计划申报指南中就明确规定“具备资质条件的教师培训机构,要按照四川省规划项目实施方案的总体设计要求,在对培训对象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教师,精心设计子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做到“按需施训,科学培训”。但许多培训机构在对培训需求的把握上把培训需求等同于学员的需求,对培训需求的理解单一,培训需求应当做到“三求结合”,即上级要求、自己追求和学员需求相结合。
二、合理安排培训主题
培训主题是培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的各级各类体育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中,存在内容简单的拼盘的问题。无论什么培训,同样的专家带来同样的课题,效果可想而知。或者每次培训没有主题,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涉猎,受训者浅尝辄止,培训效果不佳。因此在培训中,应当做到“顶层设计,主题引领,系统推进”。如:北京教育学院2007年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主题:2007年“育体、育心、育人”传承体育文化——迎奥运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
三、准确确定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是培训要解决的问题和问题解决的程度,学员在培训中要有什么变化、提高和发展。众多的培训机构对培训目标的提法空洞、空泛、适合所有的项目。因此在培训中,对培训目标的提出要做到:“SMART”,具体Specific,可评估Measurable,能实现的Achievable,切合实际的Realistic,限定时间Time bound。在培训目标的表述上应涉及到ABCD四个方面,即:行为主体Audience、执行行为Behavior、执行条件Condition、执行标准Degree。如:2008年四川省民族地区小学体育教师培训。针对此次培训学员的兼职多,培训学员没有体育教育背景情况,提出了培训目标了解体育课的上课常规,能够独立的上好一节(40分钟)的体育课。
四、精心设计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是教师培训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培训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载体,优质的课程是教师培训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在培训内容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重视理论课程,缺乏实践指导;
第二、注重统一管理,缺乏人文关怀;
第三、课程衔接不畅,缺乏系统思考。
五、探索创新培训模式
模式是整个培训的特点和样式,包含培训的各个因素,是实现教师培训目标、提高培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现存的培训模式方式单一,在今后的培训中要努力改进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方式开展培训。
六、认真落实培训过程
培训过程就是培训程序、阶段,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安排随意,计划性不强,管理不到位,因此:精选培训教师、协调培训关系、做好培训准备、做好培训实施。
七、科学测评培训绩效
关于培训的测评,普遍存在着无测评或测评单一的问题。对绩效的评估是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育教师的培训中,培训可以反映出对体育教师专业提升的作用,能为我们提供改进的信息,因此,培训绩效测评不仅要有,而且应当是全方位、多角度测评。
八、合理构建培训文化
培训文化是指培训机构在其发展历程中积淀下来的由特定培训群体所共享的精神价值及其物质载体,是在培训实践中逐步形成,为全体学员所认同、遵守、带有项目特色的培训理念、培训模式、培训管理和培训规范的总和。目前,部分培训机构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培训文化。培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培训的各个环节,建立培训文化十分必要。在培训中应当建立基于服务的管理文化,即:建立和完善有助于适应培训需要和满足学员需求的培训教学管理制度,有助于激发培训机构人员内在动力的人事管理制度,有助于为培训提供优质服务的技术及后勤服务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刘青.新时期体育教师培训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潘建芬, 罗利华. 体育教师培训文化透视.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4.
[3]杜琳英.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模式探讨.体育与科学,2003.02.
[4]潘建芬,陈雁飞,周志勇. 新时期体育教师培训观.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
篇8
一、体育器材管理制度健全化
学校体育器材繁多,器材进出频繁,管理者的工作繁杂,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必须以制度来规范、约束,才能做到公正、公平、安全、高效的使用。因此,学校体育器材的管理工作应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条文,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器材监督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我校就制定了上课体育器材借用制度、课余体育器材借用制度、运动训练体育器材借用制度、器材损坏赔偿制度、场地、器材维护制度、体育器材管理人员安全工作职责等。学校应按照制度对管理教师进行评估考核,管理教师则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施工作,严格管理,热情服务。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个人或集体要依规惩处。制度的制订要服务于教学实际需要,并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
二、体育器材管理专门化
学校应对体育器材的管理安排专人负责,成立专门的科室。严格执行器材借还制度和保管要求,做到责任到人,避免因长期借用而影响学生正常上课的使用。同时要求专职保管人员具有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了解各种体育器材的用途、规格及保养、护理的方法,要求专职保管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器材遗失、损坏、养护、维修等时候能不计个人得失以学校财产为重,主动积极地尽到体育器材保管人员的职责。应有专门的房间用做体育器材存放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设立一个专门的测量仪器室,根据国家规定,每年要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的测试工作,如身高、体重测量仪、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测试仪等器材就可放置在其中,以便在测试时在同一地方进行,减少了仪器在搬运过程中的损坏。
三、体育器材存放科学化
体育器材的管理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要有利于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器材的存放要在熟悉体育器材的用途、规格、寿命、使用密度、类别、项目等的前提下统筹安排。避免由于无序的管理使得器材要用的时候找不到,而平常不用的器材却随处可见。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存放体育器材的设施,如所有体育器材都要存放在通风宽敞的器材管理室。体育器材要分类、定橱、定位存放,避免因堆放杂乱无章,在搬运时造成不必要的人员和器材的损伤。使用密度大的体育器材应该尽量放置在取放方便的地方,以免在取放的时候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阴天、梅雨季节时,对帆布垫、棕垫、海绵垫、拔河绳等易受潮的器材,要勤翻勤晒并置于储物架上,放在通风的地方保存,防止受潮腐烂,平时用后,应及时打扫,保持干净。
四、体育器材维护日常化
体育器材的日常维护好坏对体育器材的使用寿命的影响较大。正确、定期的日常维护可以延长体育器材使用寿命一倍以上,同时也可以减轻学校体育器材的维持费用的开支。如对安放在室外的固定器材,要定期不定期检查螺栓是否松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每年要进行1~2次全面的油漆保护,防止生锈、腐坏。如篮球架、排球柱、足球门、单双杠、肋木、平梯、联合器械等,每年要进行一次油漆保护,防止腐裂;跳马、跳箱、平衡木、小山羊等中小型器材也要视其情况定期维修,擦油保护。球类等器材的开胶、开线等,可用专用胶及时粘合或缝补。确实损伤严重的,可请专业人员维修,切不可将就使用或盲目维修而造成最后的报废。
五、课堂体育器材管理和使用合理化
体育教师要加强工作的责任心,要爱护体育器材,上课前应该向学生灌输爱惜体育器材的思想,培养学生对体育器材爱护的良好习惯。在班级教学中培养责任心强和愿意为同伴服务的同学,每次管理器材的归还和整理,每期专门为这些同学在体育成绩上加分。在课堂教学及课余训练结束后,要及时清点器材,如数送还器材室,防止失散。还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课堂器材保管措施,纠正随意乱放、损坏器材的不良做法。管理员应该在课前统一发放器材借用登记卡,完善借还手续。同时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应对保管、爱护器材做出成绩的人及时表彰奖励;对损坏器材者,要视其情节作出严肃处理,做到赏罚分明,使广大师生在思想上重视器材的管理及维护。
六、体育器材使用科学化
篇9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上级对学校安全工作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宗旨观念,坚持“教育先行、预防为主、多方配合、责任到人”的原则,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点和出发点,抓好各项安全制度、安全措施的落实,努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确保我镇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和稳定。
二、工作重点及要求
(一)教育先行预防为主
1、学校安全教育以学生为主,同时对教职员工开展教育。学校安全教育包括以下内容:交通安全教育;游泳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饮食卫生安全教育;用电用气安全教育;校内及户外运动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劳动及日常生活安全教育;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
2、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各年段安全教育目标。(1)幼儿园安全教育应使幼儿初步学习处理日常生活中危急情况的办法,接受成人有关安全的提示,学会避开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和保护自己。(2)小学安全教育应使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安全知识,熟记常用的报警、援助电话,具备初步的分辨安全与危险的能力,掌握紧急状态下避险和自救的简便方法。加强交通法规教育,提倡步行上学,禁止未满12周岁的学生骑车上学。(3)初中安全教育应使学生树立安全观念,自觉遵守安全法规,保护公共安全设施;熟悉学校、家庭、社会中须知的安全知识,掌握事故发生后请求救助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危险判断能力和防范事故的能力。
3、学校应按照教育部要求,根据安全工作实际全面推进安全知识进课堂,落实计划、教材、课时、师资。
4、学校应根据地域、环境、季节特点,利用活动类课程时间,每月定期对学生进行集中安全教育,并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教学、社会实践、日常生活及各类大型活动中。
5、学校必须根据有关法规和布局状况,制定各种安全应急预案,并在公安、消防、防震救灾等部门的指导下,每学期至少组织师生进行一次防火、防洪、防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逃生、自救、互救演习,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
6、学校应抓住放假前、开学初、夏季来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消防日、消防安全月、禁毒日等安全教育重要时段,充分利用校报、板报、橱窗、校园网、主题校会班会、讲座等各种宣传陆地,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盗、防抢、防骗、防火、防病、防溺水、防洪、防害等安全教育,并传授发生意外事故的自救、自护知识和基本技能。
7、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体系,帮助师生解决心理问题;学校应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和家访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对学生安全教育和监督的密切配合,并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防止和减少学生因心理疾病而发生的他伤、自伤、自残事故。
8、学校应加强师生法制与道德教育,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学校应与派出所、交警中队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并以团队和少先队活动、班会、课堂等多种形式,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培养爱心,互谅互让,互敬互爱,遇事不冲动,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9、学校应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教育,开展“绿色通道”建设,纠正师生不良的上网习惯,强化教育和严密监控有“网瘾”的学生,培养健全人格。
10、学校应在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知识,观看安全教育片,对典型事例进行具体分析,从实际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师德水平和道德修养,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二)强化管理,健全制度,狠抓落实
1、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学校内部应层层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切实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要充分发挥学校安全管理处(室)的作用。
2、学校安全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应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提出安全要求,并对校内安全防范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加强管理,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
3、学校安全巡查、检查制度。对重点部位要建立每日巡查制度,巡查内容要建档登记,发现隐患立即采取措施。安全检查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重点部位的检查每周不少于一次,其他部位的检查每季度一次,年终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能及时改正的及时改正,一时难以改正的,应书面报告有关部门,并落实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4、学校安全工作议事制度。学校要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年度工作安排中,有明确的安全工作目标、重点和措施,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保障、有检查、有总结、有评比,使安全管理工作与各项事业的发展相适应。学校每季度要至少研究一次安全工作,确定阶段安全工作重点,督促落实安全隐患整改。
5、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制度。学校必须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实战演练,并结合单位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6、学校安全隐患整改制度。对巡查、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应尽快整改消除隐患,对不能尽快整改的安全隐患,被检查单位在接到限期整改通知书后制定整改方案、期限整改,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并写出整改报告。逾期未整改合格的要追究相关领导、部门、人员的责任。在安全隐患未消除之前,隐患单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加大防范力度,确保不出事故。对不能保证安全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对本部门无力解决的重大安全隐患,要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7、学校安全信息反馈制度。坚持学校安全治安隐患排查整治月报制度。每月23日前,各学校将当月开展的日巡查、周检查及整治情况认真总结、填写月报表,归档并逐级上报。坚持事故事件及时上报制度。学校发生一般安全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的一日内,以书面形式将事故发生、处理情况报告教育局;学校发生师生伤亡、国家财产重大损失的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群体性伤害事故以及危及社会安定、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事件,应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或传真等将简要情况报告县教育局和镇人民政府,并在2小时内报告事故详细情况。
8、学校安全档案管理制度。安全档案的建立、完善和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安全工作计划部署档案、消防档案、重点部位档案、易燃易爆危险品档案等.安全档案的管理工作,由学校安全管理处负责。
9、学校安全工作考核与奖惩制度。学校应将安全工作纳入年终考核、评比内容,对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表彰。对未依法履行安全职责或违反单位安全制度,造成责任事故的,依照上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10、门卫值班管理制度。中小学校、幼儿园要逐步实行专业保安负责制,暂时无力聘用专业保安的要选用50岁以下身强力壮的男同志担任门卫。学校要加强门卫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配备必要防范器材,使其能防偷、防盗,并具备一定的防暴、抗暴能力。门卫对出入人员要严格询问和登记,上课期间学生无正当理由不准出校。非本校(园)学生和工作人员必须有完备的登记手续和正当的理由,且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进入,对不能说明情况的、行迹可疑的人员严禁入校、入园。门卫对进入学校(园)的车辆要严格审查登记,一般情况下禁止机动车辆进入校园。门卫要禁止任何人将非教学所需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管制刀具和其他可能危及学校安全的物品带入校园。幼儿园应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推行持证接送幼儿制度,加强幼儿接送管理。不得将幼儿交给素不相识的人,不得将晚离园幼儿交传达室人员代管。
11、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宿舍是人员密集场所,属于重点要害部位,中小学校要建立严格的宿舍管理制度。学校不准将危房用作学生宿舍,不准随意改造宿舍建筑功能,堵塞、锁死门窗。学生宿舍必须要由专人负责,必须设值班室,24小时有人值班,值班人员要严格执行出入登记制度;严禁统一拉闸断电。各宿舍要设立安全员负责监督宿舍的安全情况。学生宿舍要符合消防要求,配齐消防器材,保持通道畅通。宿舍内不准私接电线及使用电器、燃油炉、煤气罐、蜡烛等明火,不准带入、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学生宿舍一律不得留宿他人,不准将学生与社会闲杂人员混居,尤其对女生宿舍要严格管理。坚决取缔煤炉取暖,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学生宿舍每间要严格控制在8人以内。因条件限制,对宿舍超员不能及时整改的学校,要严防死守,加强管理,制定并落实各种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1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各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规范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学校应按规定在人员密集的防火重点场所配齐配足消防器材,保证灭火器械规格正确、功能有效,并确定专人负责,定期检修,保证正常运转。有关管理人员必须熟悉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学校应在师生密集场所设置人员疏散指示标志,保持安全疏散通道畅通。集中在楼房教学或上晚自习的中小学校,要有完好的照明设施和停电应急措施,要合理安排学生疏散顺序和时间并教育学生有秩序疏散,学生下课疏散时要有老师值守,确保紧急情况下师生能安全撤离和疏散,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伤害事故。学校应加强电源、电器、电网及散热器的检查,防止因漏电或线路老化等隐患引发事故。
13、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和疾病防控制度。学校要根据《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学生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并经有关卫生部门培训合格。食堂管理或从业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传染性疾病症状或外伤性感染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实行全方位管理,对有不良行为及思想倾向、精神异常现象的,要立即调离工作岗位。学校食堂要由专人负责饮食物资采购工作,坚持从正规单位、正当渠道、以正常价格采购,并落实索证制度。学生食堂实行承包经营的,必须实行严格的公开招标制度,学校食堂要按照要求实行经营准入制度。要加强对承包经营者的管理,杜绝恶性竞争事件发生。学校要积极配合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和教育局定期、不定期对学校炊事人员身体状况和食品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学校的食品、饮用水及提供给学生的教学用具必须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学校应严格按卫生部门要求做好疾病防控工作,按国家统一要求,组织学生使用预防药品。学校要建立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设立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学校要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组织抢救工作竭力遏制食物中毒事态扩大;同时要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食物中毒调查并保留现场。
14、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师生用车管理,司机、车辆必须证照规范、齐全。接送师生的车辆必须由专人负责,并经常进行安全检查;任何学校和幼儿园不得使用超期报废和有安全隐患的车辆接送学生。组织学生外出考试、比赛、汇演等乘坐的车辆必须经交通管理部门检查、许可,并按规定运行。驾驶人员必须证照齐全,经验丰富。学校要在外出前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劳动安全教育等,并配备学校领导和足够的教师带队,必要时应办理相关保险手续,保证外出活动安全顺利。严禁学校租用农用车、拐的等不符合规定的交通工具组织师生外出活动。积极配合公安交管部门,在学校门前道路设置交通警示标志、斑马线、上下学时段有交警疏导交通、建立临时停车位等。
15、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学校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要向教育局、镇政府、派出所申报,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责令其缓办、停办,并及时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举办。主办单位应确定专人负责安全工作,事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对活动的场地、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并制定应急疏散预案,活动期间要有足够的安全保卫人员维护秩序,防止事故发生。学校校长有义务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要求学生参加没有安全保障的社会活动。
16、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校内各安全重点部位,应结合本单位情况,单独制定巡查、检查、消防等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岗位安全员,并报保卫部门备案。重点部位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在落实常规化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同时必须要做到:每日巡查、每月检查、安全设施和器材必须在位完好、档案详细、有细致可操作的应急预案。对要害部门和重点部位,学校要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防止因管理不善发生失火、失窃、中毒等事故。
17、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管理制度。除教学、生活、工作所需外,校区不准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教学用危险品要有专用仓库或橱柜储存,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并配备相应的消防等安全器材,制定防范措施落实专人负责,完备出入库手续。教学用危险品的领用,必须有两人以上,由领用人填写领用申请表,经单位第一责任人批准后方可领用,当天领用当天使用,并有详细的实验用量记录,由实验室主任签字备查。
18、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及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要对教室、运动场地、体育教学设施器材、教学实验用器材及教学场地和公共场地的桌椅、门窗、护栏、宣传橱窗、照明设施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隐患或隐情,果断采取应紧措施,严防发生事故。凡经县以上教育、建设部门鉴定的危房(d级),学校应立即停止使用,对d级以下危房应制定修缮和加固计划和方案报有关部门,尽快修缮或加固、翻新。凡未经质检部门验收合格的新校(园)舍一律不得使用。幼儿园(所)楼上活动平台、二层及以上楼房窗户应加护栏、警示牌,加强对悬挂物、高处堆放物的管理。体育器械、设备要牢固安全,危险的运动场地和器械要有警示标志、要有防护设施。体育运动教学、比赛必须向学生进行运动安全常识教育并加强安全保护,严防发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学校要对不适宜参加体育竞赛以及其他剧烈运动的学生,应告知并予以劝阻。对于残疾、体弱学生,学校应予以关照,根据女学生生理特点,在体力活动、室外活动时,视具体情况应予以关照,以防发生意外。
19、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学校要积极主动配合镇综治办搞好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学校周边治安秩序。(1)清理校(园)周边非法商业网点。取缔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内所有网吧和经营性娱乐场所;取缔校(园)门前50米内的流动商贩;对出售非法出版物的音像、书刊店进行限期整改或查封。(2)严厉打击校(园)及周边违法犯罪行为。配合公安部门加大校(园)及周边刑事、治安案件侦破和查处力度,坚决铲除校园周边的黑恶势力。
三、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落实责任
1、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我镇学校安全工作负总责;中小学校长、幼儿园负责人为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人。
2、中学、中心小学明确1名副校长主抓安全工作,成立学校安全管理处,设主任1名,配备工作人员1-2名。
3、农村小学、幼儿园明确1名班子成员主抓学校(园)安全工作,配备一名安全管理人员。
篇10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体育现状 对策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体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大事,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然而我国一些欠发达农村地区学校体育仍不容乐观,所以改变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势在必行。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农村和薄弱地区,目的就是提高这些地区体育教育水平。农村学校体育研究的内容很多,包括师资配备,体育场地器材配备,体育教学的状况,体育教学的管理等等。本文就这几方面研究会宁县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会宁县150余所农村中小学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调研法
根据本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制定问卷调查表,发放给老师20张,回收20张,回收率100%,发放给学生260张,回收254张,回收率97.7%,有效率100%。
(3)数理统计法
问卷调查的所有数据通过整理、处理和统计分析。
二、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
根据调查显示,在会宁农村偏远农村学校达不到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人均场地面积的要求。体育器材设施条件是农村学校体育开展的基础。场地和器材不足,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和积极性,无法满足锻炼的需求,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
2.体育课的地位和教学
体育课程的学科地位得不到保障。首先,学校自身对体育课程的认识不足,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教学质量,重智育,轻体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次,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的重视不够,领导对学校体育课的检查不到位,没有形成一种监督制度。农村学校体育的认识不足以及一些领导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体育教学等,造成了人们对体育教育理解的偏差,形成了重“智”轻“体”的现象。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面临升学压力,部分初三,高三年级体育课不能正常开开课。调查中显示,体育课虽然正常开课,但大多上课内容大多数以自由活动为主,部分教师上课无案施教,大部分农村学校无体育教材。
3.农村学校体育师资缺乏
调查显示,会宁县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师资状况仍不容乐观,体育教师总体数量严重不足,边远山区中小学校缺少专职体育教师,体育课基本以兼职体育教师为主。
4.体育教师的待遇问题
会宁县农村体育教师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会宁县农村学校不把早操、课间操、业余训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数据上传等常规性工作计为工作量,根本不配备服装。评优选先领。体育教师和体育课在学校逐渐被边缘化。在评优选先、职称评定、年终考核上往往“矮人”一等。总体来看会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待遇不容乐观。
5.农村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
目前我县农村学校体育管理体系不科学、不完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视不够,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教学管理制度及措施不力。
三、发展会宁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我县农村学校体育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县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不容乐观,为改善农村学校体育地位、体育课教学状况以及师资、设施、经费和管理水平等,当前应注意以下对策:
1.加大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的投入
政府部门要加大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完善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改善会宁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体育教师也要因地制宜地自制器材,因材施教。
2.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在我县仍然占主导地位,只有真正实施了素质教育,才能还体育课以正常的学科地位,体育教师也才能有正常的地位。比如,国家出台在中小学普及足球课。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学校有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改善体育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逐步提高其待遇,使其安心搞好体育教学工作。加强培训提高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山区体育老师的培训工作,把体育教师及体育学科的业务培训纳入继续教育管理之中。另外,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业务学习,钻研教材、教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注重教学环节和教学质量。
4.落实各项国家体育政策法规,领导必须重视农村体育的发展
会宁县农村学校学校体育要发展,学校领导要对体育教学要足够认识和重视,教学管理制度及措施要长期化。加强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对现行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材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制定符合教育要求、适用于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材与教学大纲。各级主管部门,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落实各项国家体育政策法规。
【参考文献】
[1] 陈志坚. 庆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3(29).
[2] 卢平、马映宝、杜霞. 会宁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2(04).
[3] 张亚亚、贡万金.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