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MOOC;教学设计;模式
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时空单一、讲授过程不可重复、教学呈现形式局限等问题,同时目前的学生熟悉网络,学习与生活都习惯通过网络进行,喜欢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也更乐于接受各种电子化的信息模式,加之部分学生具有学习基础薄弱、接受知识速度慢、学习专注时间不长的特点,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手段已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难以通过传统课程拓展专业视野,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MOOC(慕课)应运而生。传统的课堂学习受限于时间和空间,但是MOOC则不必考虑这些,因其工具资源多元化、参与具有自主性、能反复学习、实时评价等特点,可以有效打破教学时空限制,扩大学习的范围,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新知,作为课程新类型正在走入高校,融入学习者的生活中。现阶段,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充分地认识到MOOC课程模式存在的优势。所以,高校应该充分利用MOOC课程模式的优势来进行相关课程的设计,这样就能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进而从根本上提高高职教育院校的教育水平,让广大的学生受益。
一、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上的开放课程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这也为MOOC课程模式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MOOC课程模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很多的教育领域和行业,国内的一流大学目前已陆续加入MOOC阵营,并面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同时MOOC课程模式也有效弥补了传统远程教育以及开放教育的不足,传统远程教育以及开放教育以教师的授课视频为主要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为单向模式,无法实现教与学的互动,目前的MOOC平台,个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实现双向的互动。鉴于MOOC的优势,现阶段很多的高校都开始建设自己的MOOC课程,这其中除了需要解决网络平台等关键技术障碍,更重要的是对MOOC课程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与研究。
二、基于MOOC背景的课程设计原则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MOOC平台上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案例分析与研究,笔者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其课程设计原则。
(一)适度分解原则
MOOC环境中的课程视频通常以知识点为单位来控制视频时长,一般在十五分钟之内,一个视频讲解一个知识点或一个问题。如果知识点属于复合知识点,一个课程视频不足以将问题讲清楚,可以对知识点进行适度的分解,但是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短小而将课程随意划分,这样课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将受到影响不便于学习者的学习。因此,课程设计者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要根据课程性质的特点、课程内容的特点、学习者的特点等方面来适度分解和组织课程。
(二)可交互性原则
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学习网络课程时若没有交互性,就是学习资源的堆砌,得不到学习者的即时反馈以及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的动力。在线课程设计的交互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者在学习课程内容时与课程平台、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以及授课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也是MOOC与传统网络课程的区别。
(三)以学习者为中心原则
MOOC课程平台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来自行决定学习的课程和进程,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MOOC课程平台设计者应该在设计过程中确保大部分的浏览器和终端都能使用。用户在使用MOOC课程平台听课的过程中还可以参加一些学习活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同时,用户还可以对自己所选择的课程进行评价和打分。
(四)多样化原则
MOOC环境下的在线课程的课程设计多样化原则包括版本多样化和内容多样化两个方面。版本多样化是指设计者要考虑在PC端、移动端以及在不同浏览器中的呈现形式;内容的多样化是指通过对课程视频、教学活动、学习评价得百分进行学习资源的设计,让课程资源的多元化,并且满足学习者依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由选择。
(五)社会性建构原则
在MOOC环境下,所有的网络课程都是面向所有的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这些众多的课程中来选择课程。学习者除了通过视频进行课程学习,还需要通过提问、交流、讨论、解答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因此,在MOOC环境下的在线课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解答疑惑,同时提供各类型的社交工具让学习者之间进行问题的交流和知识的共享,多样的互动交流活动可以让学习者接触到各类知识层面的学习成员,提升学习者的发展空间。
三、基于MOOC背景的课程教学设计模式分析
教学设计模式是一套完整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流程,设计者通过这套模式,可以快速开发课程内容。本文通过对传统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设计模式。在该课程教学设计模式中,包含很多的内容和环节。首先,要对用户自身的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习内容。其次,还要根据学习资源来设计出相关的教学活动。最后,还要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通过对教学设计模式的各个阶段分析可以为MOOC课程设计与开发做准备。
(一)学习者分析
用户注册和使用MOOC平台的过程中十分简单。所以,从整体上看,MOOC平台是面向所有的网络用户,没有严格的进入条件的限制。据统计,目前Udacity的注册学习者覆盖了两百多个国家。MOOC平台的开放性,让学习者不论什么样的年龄、国籍、学习动机、职业背景的人均能畅通无阻的利用MOOC平台来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络课程。用户可以任意的浏览相关的课程,发现有自己喜欢的课程选择进入听讲即可。所以,用户在课程的选择上是不会受到严格的限制。这种课程设计模式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类型、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者的环境。由于课程用户的知识水平以及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所以课程设计者应该充分地考虑到用户知识水平的差异。同时,课程设计者应该在课程设计之前对潜在的目标用户进行需求分析,了解他们的真实的课程需求状况,这样就能确保课程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课程设计者还应该根据不同用户所处的学习环境来进行课程设计。
(二)教学目标分析
课程设计者在设计课程之前应该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确保课程设计达到用户的满意。此外,课程设计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从整体上考虑平台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和尊重不同用户的需求差异。课程设计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着用户的需求来开展,这样制定的教学目标才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由于MOOC平台十分的开放和自由,不同的用户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学习和听讲。所以,课程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到用户的差异性,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MOOC环境。只有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环境,才能确保学习者可以认真的听讲,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随着课程讲解的深入推进,课程设计者应该根据用户的反应来对课程进行调整,但是课程设计者应清楚地告诉学习者学习完本门课程,所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三)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是用户最关心的内容,对于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所以,MOOC平台应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来向他们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让更多的学习者在听完课程以后,可以获得不同的技能,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课程设计者在进行学习内容的编排上应该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分层次讲解,这样就能提高学习者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MOOC平台课程内容设计,一般要先明确学习主题,然后分单元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知识点是线上课程学习领域中相对独立完整的知识单元,如某一概念、具体事实等称为知识点,知识点是课程目标下“最小”知识单元。
(四)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资源在网络课程中独立于主体教学内容,在MOOC环境的课程的学习资源设计主要指的是课程的教学视频设计,它处于课程的教学设计的主体地位,传统网络课程的教学视频的特点是时间长、教学形式、教学策略单调,呈现方式单一,而且与传统课堂教学没有很大区别,这样的设计不利于学习者的学习。由于MOOC环境中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自主性,所以,这就需要课程设计者充分的调动学习资源,为广大的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让他们真正的从MOOC平台获得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技能。课程设计者应通过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以及学习内容分析,确定合适的教学视频制作手段,同时以知识点为单位来进行课程教学视频内容的设计。目前国外的MOOC平台上课程视频制作手段为PPT讲义录屏、电子白板录像、传统纸张录屏类、数字故事类、演讲类等,制作工具为电脑、麦克风、摄像头、电子白板、PowerPoint软件、录屏软件等。设计者可以通过二个步骤来对课程教学视频进行设计:第一步,根据学习内容来设计教学方案。讲解者应该紧紧围绕着知识点来进行视频课程的设计,这样就能明确教学视频的直线和关键的知识点,同时使用合理和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对学习内容进行讲解。第二步,媒体设计,当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完成后,设计者选择相应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素材进行呈现。根据相关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的集中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同时间段的人类大脑的集中程度不一样。所以,课程设计者在课程安排上应该尽量把重要的知识点放在学习者精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段来进行详细的讲解。
(五)教学活动设计
MOOC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分为个体学习活动、人际互动活动、社会化联通活动三个方面。学习者在MOOC平台上学习课程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为了提高学习者主动性、积极性,课程设计者在视频课程中应该设置一些学习者可以参与的互动学习的环节,这样就能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体验到乐趣。同时,每当学习完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课程设计者可以向学习者提出一个或者多个相关的问题,引导学习者用刚学过的知识点来思考问题。同时设计者应该考虑学生彼此间多线的互动切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例如,课程应该建立自己专属的课程论坛,学习者可以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这些很难理解的知识点到论坛当中,这样就可以让教师充分的了解到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者的参与感,作为设计者也应该具备答疑与评价的能力。
(六)学习评价设计
课程设计者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科学的评价设计。由于学习者主要是进行自主学习,所以,课程设计者应该在教学视频中进行一些课堂测试以及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并对学习者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课程视频中可以包含课程测试题,并且能够在课堂上给予学习者及时的反馈。学习者课后作业可以采用生――生互评机制,到互评截止时间后,教师公布课后作业的答案,并且对其进行讨论。
(七)学习支持设计
在MOOC的环境中,为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应提供相应内嵌支持,主要面向学习资源、学习活动以及学习评价这三个方面,资源材料要素主要有课程视频、课件讲义、课程辅助资源、案例、课程论坛、课程分享、作品展示、在线课堂练习、在线练习解答、课后习题、课后习题解答等,媒体元素类型可以为视频、Pelf、文本、网页、相关程序、网页等。
篇2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结构优化;探讨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由单一的知识讲解逐渐向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多维转变。对于课程的评价标准不再局限于严谨科学的评价体系,而更加重视课程目标、教学理念与个性化教学的评价标准。但在具体的评价体系中,会出现达到甚至超过评价标准的课程却难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部分的教学设计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在于教学难度与操作方法的不协调。究其本质,就是教学结构的安排不合理。面对不同的教学挑战,优化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结构显得尤为必要。
一、数学教学结构的具体含义
数学教学结构主要是指在正确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出简化而稳定的教学组合方式以实现教学目标,课程的宏观规划包括教学理念、教学课前、课后设计等多个操作环节。
数学教辅资料随处可见,依据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辅资料不再是个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资料,如何将这些教学信息有组织、有安排的优化教学结构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对于优化教学结构有不同的主导观念,教师需要以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为出发点,有效地结合与安排教材设计,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数学教学结构优化的具体操作方法
1.预备课程的结构优化
课堂的具体教学效果与教师课前预备工作的准备有着密切关系。在课前预备的过程中,需要把握教学的目标设计、教学材料的设计筛选、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基础等多个因素。对于课程难易程度的把握,需要重视的是避免教学重点难点的集中讲解,学生的理解学习能力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次,主要以学生够得着的难易程度安排教学内容,过分简单的课程设计使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在长期学习中养成懒惰的思维习惯。
2.教学方法的结构优化设计
在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传统教学方法与新型教学两种选择。两种方法的区别主要在于教学主体的不同,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为教学主导,而新式的教学方法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的结构优化主要集中于如何调动和结合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特征。现在普遍存在的思想是传统教学方法就是简单的灌输式教育,而新型教学方式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应该区别对待简单、片面的思想观念,评价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劣应该以教学效果为主要评价标准。在具体的结构安排中,对于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较为新型的教学方式,需要确保有效教学效果的实现。
3.课程设计的结构优化
常规的课程设计环节主要是指知识、例题、小结、作业四个环节构成教学安排。教师在优化课程设计安排时,需要明确每个环节的教学意义,是否能实现预期教学效果,对于每个环节的操作时间的把控,可有可无的环节是否需要删减等多方面考虑。在具体的实施环节时,教师由于时间、精力或者利益驱动,很少会考虑到以上因素。
三、高中数学结构优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中数学的结构优化需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部分教师忽略学生、教学特性等因素,直接将教学方式、教学案例套用到自己的教学课程中,这种不考虑教学实际情况的现象很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高中数学结构安排中,教师应避免采用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
注重对优化结构的检验与见证是保障教学结构优化设计的重要环节。目前,专业人士对于素质教育所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持质疑态度,基层教学的设计安排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涵。而教学改革所获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在于自上而下的教学改革,不适合大力推广,需要采用反思性教学模式,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高中数学的教学结构优化应该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念,避免避实就虚的教学设计,应该夯实基础,立足于教学的现实情况,从而促进教学结构优化的持续开展。
高中阶段是学生获得教学效果的关键时期,而数学科目的设计安排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保障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课程的结构优化设计是必要的教学环节。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重视从不同层次与维度把控教学结构。总体来说,教师需要对课程的设计安排有宏观的设想,又需要立足于教学实际情况与学生的认知基础,从教学的课前预备设计,课堂的交流安排与课后的反馈总结进行持续性关注。在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贯彻落实优良的教学设计,避免结构设计的优化过程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胡典顺.人为什么要学数学――数学意义的哲学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0(4):54-57.
[2]朱占奎,陆贤彬.简化课堂教学约定数学文化[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3):8-13.
篇3
关键词:教学设计;模式;共有特征
教学设计模式有效性和易用性之间的矛盾
教学设计模式在实践应用中存在以下矛盾:一方面,多数教师依靠对教学的朴素理解和认知来设计课程,基本属于“经验型”教学设计,甚至相当比例的教师把教学设计等同于“做PPT”;另一方面,教学设计模式被证明是科学有效的方法,能够提升课程的效率、保证课程的效果、增强学习者的参与。方法的有效性与应用该方法的教师比例之间存在着巨大矛盾,这种矛盾本质上就是教学设计模式的有效性和易用性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还在于教学设计模式过于复杂,缺乏易用性和简便性。
造成上述矛盾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教学设计本身是程序性过程,但介绍教学设计就需要把程序性过程转化为陈述性知识,转化本身就比较繁杂;二是教学设计模式须是完整闭环,“不得不”列出多个步骤,步骤越多导致易用性越低;三是教学设计是迭代反复的非线性过程,但教学设计模式多呈现固定流程,用固定的流程完成非线性的工作会产生掣肘感。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为了普及教学设计模式的应用,应当进行去流程化和简化处理,使其更加聚焦,增强其易用性和简便性。去流程化就是淡化教学设计的线性特征,而简化就是略去“基础的”设计能力,更聚焦于与“经验型”教学设计的差异能力。具体来说,通过提炼出教学设计模式与“经验型”设计的核心差异,以此帮助教师快速掌握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点”。
在教学设计领域,对理论和模式进行概括简化以提高易用性早有先例。著名教育家梅瑞尔(Merrill,2002)提出了教学有效性的“五星教学原理”,即聚焦问题原理、激活旧知原理、示证新知原理、应用新知原理以及融会贯通原理。
教学设计的核心特征
通过分析包括“加涅九大教学事件”“迪克-凯瑞模式”“肯普模式”“ASSURE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HPT(绩效技术模型)”“重理解的教学设计模式( UbD)”等十多种教学模式,并将其与“经验型”教学设计比较,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特征可提炼为:厘定目标、设定路径、策略匹配、学生参与和评价修改五项特征。
1.厘定目标特征
厘定目标的特征是指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不会先入为主地“自造”教学目标,而会根据问题、情境和需求确定,要经过仔细推敲乃至使用批判性思维反思的过程。这与“经验型”教学设计区别甚大,后者更多的是设计者自定目标,即设计者把自认为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当作目标。在厘定目标的过程中,教学设计模式的以下特征较为突出。
一是诊断需求层面。强调要根据课程总目标、课程的特点、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诊断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强调当设计者能够认识到所要解决问题的实质时,才能确定教学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当设计者能够认识到教学的范围和作用大小时,才有利于确定教学需要。当设计者能够清晰地描述出现状与教学达成的效果之间的差距时,目标才清晰。
二是阐明目标层面。强调阐明教学目标是为了后续设计的开展,而不仅是为了展现给学习者。教学目标对于设计起到引领作用,即不断地引领设计者将目标和学习者表现相互印证、逐步完成节刻画。同时,更强调对知识和技能实际应用环境的评估,强调对行为及行为依托的条件和行为正确程度的考量和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分割地去阐明教学目标。
三是确定证据层面。强调将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首尾相连,确保目标和结果的一致性。强调 “以评促教、以评导设”避免 “跑偏”。从学习者完成教学后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进行设计,从测试和评量的角度进行设计,强调核对期望行为清单与教学目标匹配性。教学设计模式确定证据的特征作用:一是坚持“信息呈现不等于教学”取向,即教学的成功应当以学的效果进行衡量;二是确定证据和教学评价与修正一脉相承,将教学目标的达成置于可监测、可控制范围而不是寄托于“期望”不可控的范畴。
2.设定路径特征
“经验型”教学设计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往往进行教学内容的搜集和排列。而教学设计模式会进行认知路径的设计,具体包括:内容分析和认知设计两个步骤:内容分析是使用工作过程分析、解决问题步骤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以确定内容模块的逻辑结构;认知设计是内容分析基础上设计认知路径,即从如何更好地促进学习者进行认知,如何激活学习者心智作为导向进行决策和设计。
一是可行性层面。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很难做到同时兼顾内容、学习者和环境,教学设计模式主张提前了解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只有设计者依据学习者和学习环境的特征进行设计,才能避免闭门造车设计不能实现的问题。当设计者将设定的路径与部分学习者进行提前沟通和交流时,可以修正和完善路径。当设计者要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者时,要设计可变通的方式以增强适应性。
二是结构化层面。强调课程设计的结构按照学习者所更能接受的逻辑呈现时,能够促进认知。清晰的内容结构、对内容必要的提示和说明、基于与学习者的对话是促进认知的有效手段。结构化层面实际上就是设计逻辑的外显特征,其背后的原理是教学设计模式为减轻学习者认知负荷,让学习者的精力更聚焦于对学习目标的认知加工,采用的方法就是强调内容的逻辑结构。
三是内容增删层面。强调在排定逻辑顺序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者的基础,在每一个逻辑单元都要考量学习者是否已经具备学习该单元的基础知识和先决技能。如果缺失则需要弥补、激活旧知、再现旧知,需要提供帮助则设计支持和辅助程序;如已经熟练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则需要简略处理。
3.策略适配特征
相对于“经验型”设计,教学设计模式在教学方法、呈现方式和活动方式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可选项,如提供了很多“自助菜单式”的可选方法和工具。同时,教学设计模式也主张要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习类型的不同匹配相应的呈现策略,根据认知的深度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
一是主体方法选择层面。教学设计模式认为,不存在最优的教学方法,但确实存在可以增加目标达成可能性的方法。教学设计可采取的方法简单地分为:告知式和发现式两种。详细的分类则包括:讲授式、示范式、辅导式、操练式、讨论式、合作学习式、游戏式、模拟式、问题解决式等多种方式。不同的方法其组织形式、适合的情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是根据学习类型匹配策略层面。不同的学习类型适合的学习策略也不尽相同,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问题解决型、动作技能型、情感态度型知识在设计的时候都可以参照一定适配模式。例如:概念类的教学内容使用正反例比较容易能达成教学目标,程序类的教学内容使用结合实例的讲解更能达成目标。
三是活动设计层面。相对于“经验型”设计,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和模型,满足知识提取、理解、分析和知识运用等不同认知层面的设计需求。在知识提取层面,可以选择识别、选择、辨认、展示、标注、陈述、举例说明、列举等不同的活动主题;在理解层面,可以选择描述关系、释义、总结、描绘、说明等不同的活动主题;在分析层面,可选择配对、归类、分析错误、概括、具体说明目标和任务等不同的活动主题;在知识运用层面,则可以选择决策目标、问题解决、实验任务、调研等很多不同的方式。
4.学生参与特征
学习者参与特征是指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将学习者的参与作为一个重要的要求。在教学设计前、中、后都会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在设计前,对学生进行信息的搜集和了解;在设计中,需要对“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进行均衡设计;在设计后,需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设计检验和反馈。
一是互动参与层面。教学设计完成的课程一般会有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时间和活动是学习者参与活动,从形式上看,“教”与“学”各占半壁江山。当然,在不同的教学类型和形式中这个比例会有较大的差异,但是总的来说一定有学习者深度参与。
二是学生动机保持层面。在使用教学设计模式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通盘考虑学生的动机激发和保持。激发和保持动机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我的感受如何?我感兴趣吗?这重要吗?我能做到吗?”等类似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保持学生的动机和参与度。
三是清除学习障碍层面。教学设计更强调提前发现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困难,然后预先地将学习者可能存在的障碍和困难纳入设计过程中,通过提供辅助程序或支持程序解决。
5.评价修正特征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模式的“必选动作”,是衡量教学材料的“尺子”,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杆”,是找到修改和完善教学设计中“错误靶点”的过程。
一是形式诊断。在教学设计模式中,会对教学材料和内容进行一系列的形式诊断,形式诊断可以起到两个作用:一方面,保证教学设计各种材料和组件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些低级错误。
二是有效性诊断。通过设计让个别学习者或一组学习者尝试完成教学环节,当然也可以使用寻求其他专家评价的方法,能够诊断教学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也能够帮助设计者发现设计中的盲区。
三是提供客观数据以供修正。如果在教学评价环节中某个知识点学生的得分率很低,那么就需要考虑是题目本身的问题还是教学设计的问题。
探索教学设计模式的共同特征,尤其是其区别于“经验型”教学设计的差异,有利于掌握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本质。对于教师们学习、理解和掌握教学设计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种教学设计模式具有厘定目标、路径决策、策略匹配、学生参与和评价修改五项比较显著的特征。从内在逻辑上说,五项特征是相互影响的,厘定目标是导航,路径决策实现步骤,策略匹配是有效呈现,学生参与保证学习效果,评价修改是完善课程设计的内驱力。
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社会网络视觉下中P村创新集群发展研究”支持项目(编号:15JGB113)和北京工商大学2016年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应用沙盘模拟培养学生对供给侧改革理念的认知”支持项目(编号:SJ20160102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美]查尔斯・M.赖格卢斯主编.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教学理论的新范式[M].裴新宁,郑太年,赵健,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美]W・迪克等.系统化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美]布鲁斯・乔伊斯.教学模式(第八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美]威廉. J.罗斯威尔.掌握教学设计流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张祖忻,章伟民,刘美凤等编著.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盛群力,魏戈主编.聚焦五星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篇4
论文关键词:一节,有关,课程设计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一门内容相对简单,容易自学的基础应用课程。针对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非计算机学生,要讲好这门课,仅仅把握这门课程的内容还不够,作为一名老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很好的课程教学设计。特别要有能够进行科学、合理地课堂设计能力,才能够保证一节课,甚至整个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上的精彩,让学生学有所得,真正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下根据授课的几个环节,针对Powerpoint2003第一节内容进行具体课堂设计。
一、引课方面
引课对于一节课来说至关重要。除了介绍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等问题。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明白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外,开场白是也设计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直接影响着学员听课的集中于否。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尽量做到巧妙引题。
进入Powerpoint2003内容之前,首先要对与它并列的已经学习的Excel2003做个简单的总结,引出的地位和重要性。自然过渡到Powerpoint2003后,指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容易抓住学习的重点。
二、教学活动进行时方面
开始Powerpoint2003内容授课阶段,首先要把握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与前面学习的Excel2003进行比较学习,这样不但帮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Excel2003内容,而且这种方法能够有利于学生抓住新知识的重点。特别是Powerpoint2003的启动与退出和工作界面都与Excel2003有相似之处,只需要简单介绍就可以,界面上不同的地方编辑栏和工作表标签栏重点介绍,这样初识Powerpoint2003就会显得简单而不繁琐。其次,学好Powerpoint2003内容还要把握一个前提内容,那就是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制作和演示幻灯片的区别与联系,在这里,老师一定不能害怕花费时间,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学好Powerpoint2003的重要前提。然后就可以分别对创建和编辑Powerpoint2003一一讲解了。每个知识点要强调操作性,有机会让几个学生现场操作,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帮助发现问题,也帮助其他同学发现自己操作时有可能出现问题,这样更能够增强学习效果。
这个环节是老师讲授中心内容时间,信息量比较大,特别是理工科的内容最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这个环节讲究老师的教授技能,特别是课堂设计中注意教学互动环节。教学互动是课堂设计的难点,能够解决好教学互动是评价这节课的关键。在Powerpoint2003教学过程中,我会有意在操作演示中出错,,让学生找出问题,并不断引导学生跟着你的思路走,并在途中不断设置疑问,这样不仅很好地实现了互动,更主要地教会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
三教学结束方面
这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老师都会对所讲知识点进行小结,也会注意到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方面.但是,针对Powerpoint2003教学内容操作性很强的特点,老师应该多放点时间在总结的同时让学生自己操作演示,同时要注重解决问题思路的总结,而不仅仅是知识点的总结,并给学生留下一定的后续学习内容。
有人把课堂的三个环节形象地比喻为凤头、猪肚和豹尾,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各个环节的设计。在考虑教学环节如何设计时,老师还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针对具体的课程情况,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和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教学互动。除此之外,课堂教学设计还应考虑板书设计及其与幻灯之间的切换问题。因为板书实际上是一个教员教学思想的体现,幻灯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而产生的,重在体现教学的直观性。
作为一名教师,为了能够驾驭课堂,讲好一门课,应该在充分考虑以上课堂设计的各个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好教学的每个环节。只有做到这几个方面,一节课堂设计才是比较完善的,才是科学的。当然,教学设计中还有很多需要设计环节等等。总之,教学设计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总结的课程,需要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形成自己比较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邓力为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探讨。教育信息技术2009
篇5
关键词: 学习理论 网络课程 内容设计 注意点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形式纷纷涌现,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教学的发展。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是网络教学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全国因此掀起了网络课程的建设和实施的热潮。但是一味地追赶潮流,开发出的网络课程质量不好,甚至还出现很多问题,如注重形式,忽视内容;课本复制,缺乏新意;机械训练,枯燥乏味;练而不评,缺乏互动,等等。这样的课程开发出来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浪费人力和财力。
出现前面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网络课程设计者没有深刻了解网络的特点,他们仅仅认为网络是用来传播信息的一种通道,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是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开发的网络课程纯粹是书本的搬家,没有针对网络的特殊性来对网络课程内容进行设计。这样网络课程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不利于学习者学习网络课程的内容。所以,对网络课程内容设计的研究是不可忽视的。
二、网络课程内容设计
1.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为学习者提供网络学习环境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对学习者进行特征分析,如年龄、学习动机、先前知识与学习方式等。一般来说,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的智力和思维有很大的差距,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将智力与思维发展分为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四个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在改变,由具体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系统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加强,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这就要求课程设计者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考虑好内容设计面向学习对象是哪个年龄段的。所谓学习动机,是指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引导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引发学习者学习行为的重要力量。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一旦形成,他就会贯穿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学习者学习动机强烈的更乐于探究深层次的内容,而学习动机差的可能着眼于最少量的知识。网络课程设计者在开发课程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唤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另外学习者是否有先前知识经验,对他学习网络课程内容也有很大的影响;具有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者也会呈现不同的学习控制方式。因此,只有网络课程设计者充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特征,才能够更好地设计网络课程的内容。
2.学习情境设计。
在网络课程内容设计中为了促进学习者自适应学习,学习情境设计要求设计者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与课程相关的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设计者在设计内容时要选择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答案贯穿在学习者所要学习知识中,在学习者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引导他们不断进行思考,以问题为导向,不仅要给学习者设置问题,而且要创设情境激发学习者自己提出问题,然后通过独立探索或组织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活动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网络课程内容设计的注意点
1.界面设计。
网络课程界面设计要求必须风格多样化,尽量符合不同学习者的视觉要求,尽可能设计出不同的界面,让学习者通过导航按钮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界面,因为单调的界面可能会导致学习者学习热情降低。而传统的网络课程设计是非常要求注重界面统一的,自适应学习的网络课程要求各个界面易于使用和操作,具有完备的功能,能够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传统的网络课程对界面色彩要求较苛刻,他们认为画面的“花哨”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不利于学习者的学习,自适应学习的网络课程对界面的色彩并不要求太多,它注重从心理上加强刺激学习者的感知,促进学习者对问题去探究,根据不同探究问题,设计界面的色彩搭配,从而使学习者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当然,自适应学习的网络课程界面内容设计也得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同一页面上的字体种类尽量要少,建议最多三四种,因为文字的显示是需要学习者所使用的电脑的硬盘字体文件来支持的,如果你在界面上使用某种字体,为了衬托文字的美观,而学习者电脑里没有支持的这种字体,不但不能显示字体效果,说不定还会影响学习者内容的学习,因此在同一页面上使用过多的字体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2)图形图像在网络课程中占有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图形图像的网络课程就和传统课程没有什么区别,就失去了网络课程本该有的特色。课程设计者要充分发挥图形图像视觉刺激功能,因为它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对所学习知识的掌握。
2.音频、视频等流媒体技术的运用。
流媒体技术在自适应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流媒体技术实际上就是边下载边播放的流式传输方式。流媒体文件播放速度快,占用内存小,在网络中运用广泛,在网络课程开发中添加视频文件或音频文件能够使学习者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因为视频可以表现某种运动如模拟原子核分裂、火山爆发等,使抽象概念、原理、过程变得很具体化,容易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音频文件可以模拟出各种声响,同时优美的音乐也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觉得疲劳。
3.交互情境的设计。
自适应学习的网络课程也很重视交互情境的设计,通常以建立电子邮件、网络论坛、视频会议等网络交流形式。通过一对多、多对多的信息交流,实现网络教学信息的双向交互,身处各地的学习者可以在网络环境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开阔思想和共同提高,学习者之间可进行问题的探讨与协商,课程设计者也可以将网络作为与学习者对话,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网络课程强调的是交互,有了网络交流工具就可以方便课程设计者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讨论。
四、结语
本文探讨的是学习理论为指导的网络课程内容设计,其充分体现了学习者在网络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根本性、自主性、决定性地位,在此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将会在提高网络课程设计的质量和学习者学习的效果上起到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乌美娜.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王丽娟等编著.教学设计.海口:南海出版社,2003.9.
[3]黄浦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9.
[4]金娣,王刚编著.教育评价与测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
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工程制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130-01
本文根据传统课程大纲与新课程标准制定的思路及内容区别等方面以“建筑工程制图”课程为例,探讨高职课程标准制订的思路和内容。
一、传统课程大纲
无论普通高等教育或高职教育,其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以复习、引入、讲解、提问、布置作业等的形式进行课程设计。这种方式均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导向,且以知识为中心,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种模式以学生知识目标为中心,缺乏能力目标,更无社会目标等方面,这种实行灌输式的讲授方法,学生没有兴趣、没有参与性、效果不佳,与高职原本应具备的培养目标大相径庭。
总的来说,传统的教学大纲注重的内容主要在于人才包括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授课进度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有的教学大纲还包括参考书目、教学仪器、直观教具等方面的提示。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偏重文化技术和理论知识,偏重理论的原理,关于教学评价主要是以期末考试作为教学成果反映的唯一方式。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课程大纲体系,已经不适应当今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企业行业的需要,也越来越偏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所以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现行课程进行改革,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二、新高职课程标准
高职院校办学的模式主要在于入口是学生,出口主要还是学生,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果主要反映在对于学生的教学质量上的反映。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一专门技能,能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技能人才,其理论知识层面讲求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更强调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比较侧重“WHAT TO DO”和“HOW TO DO”,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因此,高职教育新课程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除了必要的知识目标以外更要能力目标设计;其次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以及制定的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设计,其中需要明确课程的项目、任务、课题、习题,精心设计实训任务;第三,尤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通过加强课程当中的时间环节,先做后学,以训练为主,采用任务驱动法运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并且在理论知识向实践环节过度的过程中可采用为不同的学习对象准备不同的课题、台阶、进度,并用同一模式进行反复训练等方法,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需求。并注重知识一体化,实践、知识和训练有机结合,最后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最后,新标准的评价标准不能单一的以期末考试为唯一标准,而是要结合实践环节共同评价,做到以教学效果为核心的评价方法。
三、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新标准的制定思路
根据以上所述,新课程标准的制定相对于传统课程大纲有较大突破,对于“建筑工程制图”这一门课程,其是建筑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后续多门专业课的奠基石,因此,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因此,本门课程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应着重考虑以下方面内容:
第一,明确课程定位。即需要明确课程性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以及明确教学对象的情况。
第二,明确课程的目标。其目标不仅在于传统教育的知识目标,需要更注重能力目标以及一定程度的社会目标。
第三,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及课程设计。针对高职的教学对象特点、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以及课程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在此过程中必须注重实践环节的加强,并且需要注重讲授理论内容与实践环节的衔接。此部分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
第四,设计新的考核方案及评价标准。针对新的课程教学设计,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具备制图、识图能力,可采用项目教学或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可作为考核的方式。
第五,其他方面。包括教学团队建设、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学资源的丰富等方面。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需要具有相当的实际操作能力,即多需求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发展的核心导向;另外可根据地域及专业特点对所选教材进行选择,并可自行编制教材;最后需要丰富教学资源,即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所选教材,另需要广泛采用大量的参考资料及网络教育资源。
总之,新的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需要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制定的重点在于对于课程的设计,其重点不是力求把知识表达得一清二楚,而应注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组织实训,使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陈倩媚.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下课程设计改革探讨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7)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微课教学;教学措施
微课最初源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的微讲座,主要是1分钟的演讲和60秒的课程。1分钟演讲是美国一名大学教授提出的,最初是为了训练学生表达能力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进行1分钟演讲,既能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能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核心。60秒课程的目的是利用碎片时间,为普通的民众普及一些化学知识。
在我国,微课教学依据新课标以及课堂教学的实际情r,主要载体是教学视频,记录教师在课堂中对于某一个教学环节或知识点而展开的精彩教学活动。随着我国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深入研究,微课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补充,微课的应用形式也得到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一、微课主要特点
微课在对教学进程中的内容进行选取时,要求达到相对完整、目标明确以及主题突出等程度,教学主线是视频,并以此贯彻在教学的始终,旨在构成一个课程结构紧凑、学生学习灵活、课程类型多样、授课目标明确和主题鲜明的微课堂。
1.容量小,使用更灵活
资料的容量小,就容量的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的容量最多不会超过一百兆,视频的格式也是网络支持的主流媒体格式。
2.内容精炼,主题更突出
微课教学内容紧凑,主题比较突出,多是教师对某一个知识点重点展开的讲解,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加深知识记忆的方法。
3.时间短,注意力更集中
微课的教学时间较短,最长一般不会超过15分钟。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学生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学习效果好。
二、加强微课的实施措施
1.微课的开发
微课可以就教学中的一个专题知识进行开发,将一个大的知识模块分解成多个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就是一节微课,这些微课组成一个专题系列。对于专题微课来说,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设计,并创建相应的微课应用平台。将系列微课融合,让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学习,创建个性化教学模式。专题微课的开发使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服务于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
2.课程设计优化
高职高专院校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线的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微课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目标。高职高专院校微课的课程设计一般包含两个方面。
(1)教学设计。微课的教学设计是对传统课程的改革以及补充,针对传统教学中必要的环节进行重点讲解,重视课程活动、学习情境的设计。微课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入学生最感兴趣或是最熟悉的话题,把知识点转换成问题。
(2)选题合理。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微课选题必须要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以课程标准为基础。课程选题的范围相对较广,可以是实用性比较强的案例,也可以是课程教学中比较复杂的模块,只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帮助的内容都可以引入到微课的教学中。但是要注意,选题要明确、简洁。
3.教师培训
就目前微课的发展来说,它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微课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微课的理解和认知,以及教师对于微课的应用和制作水平。教师应该了解教育的发展趋势,将实际案例融入微课的制备,进而提升微课的教学效果。此外,高职高专院校加强教师微课的培训工作也迫在眉睫。
4.正视微课
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正逐步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对于微课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各持己见,或褒扬,或贬低,都有自己的道理。一部分教师认为微课非常实用,能巩固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是一项值得推广的课堂授课模式。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微课的实用性小,但由于体裁新颖可以选择利用。还有少部分的教师认为,微课只是互联网参与教学改革的炒作,没有实际功效。
笔者认为,就目前来说,广大教师应该正视微课带来的教学收益。微课引入到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利大于弊。
参考文献:
篇8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一、重视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在教学设计上,必须以皮亚杰认知发展的观点,配合学习者的特性,规划学习的环境、方式、内容和进程。
1.关注思维过程,提供学习机会
教师除了检查学生的学习结果之外,更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个体不同的学习方法,设计适宜的学习活动,才能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学会学习。
2.倡导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活动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是九年一贯制语文课程总体目标之一。而皮亚杰理论也不主张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自发地与环境进行相互作用,自主地发现知识。因此,教师不应进行说教式的教学而应提供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与现实世界直接互动,从而获得知识和学会运用知识。
3.关注个体差异,精心安排活动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皮亚杰理论认为所有儿童按照相同的发展顺序经过各个阶段,但发展速度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每个学生和各个小组的特点安排教学活动。在学习评价中,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考虑每个学生的发展状况,作出科学的衡量。
二、熟悉中小学教材,弄懂其知识体系的联系和区别,循序渐进
任何学科都有严密的逻辑系统性,其知识结构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是有序可循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地向前发展,同样有序可循。现行中小学教材的编排注意到了这一规律。各种知识的出现,难度的加深,都是螺旋上升式的。因此小学教师,特别是五、六年级的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小学教材知识体系的熟悉和把握,也要看看中学教材,了解其知识结构和训练角度、方式的发展走向,教学中注意为中学学习做一些必要的知识铺垫。作为中学教师,同样要看小学教材,注意新旧知识间的衔接、发展。运用知识迁移来帮助学生学习,使当前学习的知识既是旧有知识的发展,又是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三、揭示学习规律,教给学习方法,发展智力
任何事物都有着它自身的规律,语文学习也不例外。因此,面对七年级的学生,教师应首先向他们系统地介绍初中语文知识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知晓哪些知识是在原小学知识基础上的拓展,哪些是新增加的知识,各类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这样就能使学生对初中要学哪些知识有了总体印象,学习时就不会杂乱无章,无从下手。其次是要进行一定的学法指导。比如,学习说明文能按照说明对象,抓住事物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的环节去学习。学习散文要懂得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把握住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或感情线索去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掌握中心。在具体的教学中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会学生意义识记的方法,要让学生懂得,必须把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结合起来,既要理解学习的材料,又要进行必要的熟记和背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9
关键词:机械原理;课件;课程设计;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58-02
“机械原理”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机械工程类高年级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主干技术基础课程之一,主要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综合能力。其研究对象是机械,研究内容是有关机械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包括:[1]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力分析、机械的效率、自锁、平衡和速度波动的调节、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其他常用机构的基本知识、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机构及由它们组成的机械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分析和设计方法,并具备进行简单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机械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等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
可见,该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由于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公式论述和图片展示,使得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虽然工作非常辛苦,但依然很难把课程讲得生动形象。本文就如何提高“机械原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提高“机械原理”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1.改进课件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除了依靠语言讲授让学生听之外,还要通过上课用的课件让学生看。课件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并进行知识传递的一个很重要的桥梁。制作“机械原理”课件时,要选择不同的多媒体手段来展示不同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采用信息量大、节奏较快的视频,来展示课程开篇、部分章节的技术应用实例和展望等相关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特点有所区分地收集展示信息、选择应用实例。除通用的实例外,物流机械设备专业学生可优先选择如分拣机、包装机等方面的实际案例。由于含有大量公式和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所以不太适合使用视频。因此使用幻灯片来展示“机械原理”课程理论部分。在原理分析、理论推导、例题讲解时,采用节奏较慢、可以逐页显示的PPT方式(Powerpoint演示),模仿板书教学的情景,把推理的每一步逐行显示出来,[3]公式每一步用不同的颜色予以区别。为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清楚听到教师讲课的声音,也为了让学生能安静思考,尽量不要用太多的背景音乐和动画效果。
课堂演示中,还可用三维绘图软件把教材中提到的某些重要机构的三维模型显示出来,并自由地将其旋转、缩放、拆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对各种机构进行运动仿真演示,并可以自由控制仿真的速度、显示的比例和视图的方向。用锁定命令,分别把铰链四杆机构中不同位置的连杆固定进行仿真,即可清楚地展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间的转化,说明倒置机构的概念。通过软件的后处理,精确绘制摇杆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可更为有效地讲述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
当然,课堂的主题依然是教师讲授及师生互动,课件只是多媒体教学的一种载体和辅助工具。对于课件的使用方法、播放速度,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实际进展情况尤其是学生的反应进行把握。对课件的改进示例如图1所示。
2.改革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机械原理”课程有六个核心知识点:机构自由度计算、机构运动分析计算、机构力分析计算、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即简称为三大计算和三大机构。对“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如六个知识点,宜采用系统讲授法,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大容量、高效率地传递丰富的知识;对重要章节如机构设计等,可设置习题课,使得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系统掌握;对某些知识点如适用于产品设计的,要求学生分析产品特征和运动特征并练习设计产品,实现课程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以便学生进一步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课堂上要多采用讨论法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每四名组成一个小组并自愿选择章节内容,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相应的信息和材料,然后组织和整理,形成课前五分钟内容介绍的PPT文件。学生演示后,教师再详细讲解相关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掌握知识。一些重要的理论采用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验和现场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聘请专家讲授一些相关的前沿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责任感。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和多媒体课件的优点进行辅助教学,[4]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教学信息量,开阔学生的视野,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重点、难点,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3.改革课程设计
传统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主要局限于牛头刨床机构、蜂窝煤冲压成型机及自动打印机等。[5]为了兼顾课程教学要求又体现专业特色,有必要对课程设计题目进行改革,对于具有物流特色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采用起重机、分拣机、自动升降台等能体现物流特色的典型机构和设备进行课程设计。在四年内每年课程设计的题目不重复,每位学生的设计参数规定完全不同,尽量避免学生相互抄袭。
在课程设计之前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些实验课,如“机械创新实践教学”。实验课上利用学校提供的“慧鱼”模型,要求学生把各种组件适当的组装起来,从而得到不同的机构。比如组装成将曲柄的匀速转动转化成摇杆的变速摆动的曲柄摇杆机构、组装成将曲柄的匀速转动转化成滑块的直线移动的曲柄滑块机构,以及组装成运动形式更加多样和复杂的五杆机构、六杆机构等。通过这些锻炼,明显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课程设计效果也明显增强。[5]
4.作业的设计
培养创新能力要循序渐进,需要平时的勤学苦练以获得坚实的基本功,这不是短期内就能达到的。对于六大知识点的习题,尤其如图解法和解析法等,需要学生多加练习。比如“机构的运动分析”章节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感到有些困难。教师就可采用课前安排复习理论力学相关内容,课堂讲授运动分析的解题步骤和方法,课后习题练习和辅导的方式教学。对于解析法可安排一些编程训练,逐步熟悉相关设计。以上方式,有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除了教材上的作业外,还应适当布置来源于实际生活的大作业题,这相当于小型的课程设计。这种大作业题目要因人而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进行设计并有所收获。[6]
5.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让学生提出问题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可激发灵感。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基于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往往给定问题,也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所讲述的知识要点。
(1)解释性问题。[7]例如在讲解“连杆机构”之前,先告诉学生公交车的车门就是一个连杆机构,然后提出问题:“这个开关门机构是如何由连杆组成的?为什么采用这种机构?能采用别的连杆机构吗?”然后带着问题进行授课。在学习相关内容之前给学生抛出有实际应用的问题,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在授课完成之后,再让学生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吸收并消化相应知识。
(2)启发性问题。采用启发式提问教学,学生先思考,再请教师更正、补充,启发学生思维,循序渐进,最后教师小结,对各个回答进行比较,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教学中,不断思考和探索新知识,从而加强创新思维训练。例如在讲解机构的动力学分析时,给出一道带有机构的运动简图的题目,要求学生用刚学过的相关知识把该机构的各个加速度求出来。
二、结论
对提高“机械原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包括对课件的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课程设计改革、作业的设计、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等。理论和实践均证明:这些措施可明显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机械原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M].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机械原理课题组.关于深化“机械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EB/OL].[2010-03-07].http:///wyta_9650/20100307/t20100307_454601.shtml.
[3]李绍青,魏常武.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机械原理》教学质量[J].装备制造技术,2009,(10):175-176.
[4]王卫民.《机械原理》课程改革探索及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1,(6):177.
[5]管锋,周传喜.《机械原理》课程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4):121-122.
篇10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技术分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为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本文介绍了高职“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近年的教学实施与改革历程,探讨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法,指出教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项目化教学;纺织材料与检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086-03
“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是纺织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纺织原料和产品的品种,正确处理纺织原料结构与产品性能的关系,具备正确操作纺织检测设备并进行数据处理等相关职业能力。
该课程依托项目化教学和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自治区棉纺织公共实训基地进行改革。项目化教学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它强调职业工作的整体性和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并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开发首先要确定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然后进行教学设计,最后进行教学实施。“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遵循校企共建课程体系的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设置依据新疆纺织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要求,结合企业需求,共同确定课程典型工作任务,以纤维、纱线、织物常规性能检测等技能为核心,将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融于教学内容。在课程设计开发过程中,将工作过程中的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其课程开发步骤见图1。
(一)学习项目设计
该课程根据生产实际和工作能力重组教学模块,重构学习情境,改革实训教学体系。新的“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的讲授理论知识+实验操作的教学方式,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每个学习任务都是以典型产品的性能检测与应用为载体,以职业活动为基础,以实际工作任务重构课程内容,将知识、技能、素质训练融合于实际产品的检测过程中。我们初步确定了五大学习项目,见下页图2。
(二)教学流程设计
“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的教学流程设计依照项目化教学要求,按教学准备、解释任务和方法、确定重点与提出问题、确定小组和工作时间、学生加工信息、学生展示工作结果、讨论与评价、保证工作结果的正确性八个阶段有序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我院“纺织材料与检测”教学保持了教学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即八个教学阶段缺一不可,同时在给学生安排任务时,注意工作的全面性,做到“六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工作对象明确、工作方法明确、劳动组织明确、工作进度明确、工作成果明确,使教学过程能保质保量完成,防止项目化教学流于形式。
(一)课程项目总体实施
在“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一共设计了五大学习项目,九个单元,每个项目都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学习(工作)单元。课程主要以“纤维、纱线、织物”等三个方面的鉴别、检测、性能评定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作为项目载体,项目设计的典型性既要有普遍应用的含义,又要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同时也要兼顾学生获取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考虑学生毕业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我们构建了由易到难、由基础到综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逐步递进实施教学,课程项目总体实施过程见图3。
(二)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以纺织纤维的鉴别项目为例)
课程实施的准备工作 (1)在上课前教师安排本次课程的主要任务,派发课程的工作页、任务书,阐述课程的基本要求。(2)向学生提出项目任务。该项目最终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鉴别出10种以上的纤维。(3)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要强弱搭配,每组4~6人,设组长一名,协调本小组成员的学习和任务的完成,并对组员完成课程任务的情况给予初步的评价。(4)实验设备及材料的准备:酒精灯、镊子、小刀片等及10种或10种以上的纤维(包括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课程实施过程 (1)课程导入:教师首先向学生讲清楚工作任务的内容、条件和目标,并通过对工作任务的提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求教师要用贴切而精炼的语言、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已设计好的学习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条件。(2)尝试完成工作任务:教师先给出几种比较易分辨的纤维,在简单演示如何鉴别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后,即让学生尝试完成任务,教师适当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注意观察,留心学生的错误,在学生判断完成后再指导学生修正错误。如果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而难以完成任务,那么就应当尽快转入第三个阶段。(3)提出问题:所提的问题要精心设计,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和针对性。例如,教师此刻就可以提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光泽有何区别,二者的手感有何区别等问题。(4)查阅并理解和记住理论知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查阅其他资料,或通过教师讲解来获得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并理解和识记。教师可适时地介绍纤维鉴别常用的方法、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5)回归工作任务:让学生把所获得的知识与任务联系起来,在掌握了专业知识后,再对纤维进行鉴别,看学生能否把任务完成得更好。(6)成果展示:该项目的成果就是由每小组派代表,或由教师指定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教师和其他小组要对其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7)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最后总结纤维鉴别的步骤。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8)评估应用:作为项目化的教学成果,应尽可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因此,应把项目工作的结果归档或应用到学习或教学实践中。例如该项目课程结束后,可由教师提供部分面料,由学生尝试分析面料的成分,或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己经常接触的纺织日用品成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其主要职能必须从“授”转变成“导”,即引导、指导、辅导,要检查学生项目的进行情况,要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
课程能力的应用
基于项目化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产品质量控制和安全的意识,对此我们进行了以下改革。
(一)注意课程能力的后续课程应用
“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有“现代棉纺技术”、“机织技术和织物组织与分析”等,在课程能力培养过程中,我们对比同种纤维、纱线、织物检测的连续性,既可得到企业中常规纤维、纱线、织物的检测报表,也可得到一套完整的检测样品检测数据,这些数据可支持后续课程的实训。
同时,我们增加了“纺织材料综合检测实训”项目,进行两周的集中实训,培养学生将纤维性能的检测(如细度、长度、马值等)和纱线性能检测(如纱线强力、捻度、毛羽、线密度等)能力应用到“现代棉纺技术”课程中;将织物性能检测(组织分析、经密、纬密等)能力应用于“机织技术和织物组织与分析”的课程中。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各种纺织材料的检测能力,对后期课程的学习也有极大的帮助,尤其是为学生考取“针纺织品纤维检验工”职业技能证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注意课程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按照教学计划,“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此时,其他相关专业课程还未开设,学生专业理念尚未形成,难以将企业实际生产引入课堂。作为弥补,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纺织材料贴近生活的特点,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日常生活的例子。例如,为什么潮湿的布条会比干燥的布条难撕破,刚洗完头发顺着摸较光滑,但逆着摸感觉毛躁,北方的窗户为什么会用双层玻璃等日常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日常纺织品应用的观察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思考
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实现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对接,是学习者、工作者、任务完成者;教师则要“扶着学生走”而不是“牵着学生走”,是学习的监督者、指导者、辅助者。
在每项教学活动的开始时要强调对时间的控制,明确整个教学活动的时间表,每个过程、阶段临近结束前要作出提示,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能力十分重要。
在授课过程中,最好学生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目前,我院纺织专业的学生每班人数在40人左右,人数较多,会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这就要加强组长对组员的管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
为了完成项目,学生要把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需要在课后查阅很多课外资料,同时我们还要仿照纺织企业检测实际环境设置课程实训,使得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完成学习,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产生成就感。
结语
“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说明,“项目化”的教学方法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紧跟最新标准的步伐,主动学好课程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张伦超.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开发实践——以《公路施工技术》课程为例[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3):31-33.
[2]潘志娟,李春萍,杨旭红.纺织材料实验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纺织教育,2011,26(2):149-151.
[3]朱进忠,毛贤慧.本科院校纺织材料学实验教学的改革[J].纺织教育,2010,25(4):56-59.
[4]李岳.高职《纺织材料及试验室操作》课程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181.
[5]刘梅城,张冶.“纺纱工艺设计与实施”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与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2,27(3):280-282.
[6]宗亚宁,徐淑萍.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J].纺织服装教育,2012,27(4): 348-349.
- 上一篇:管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 下一篇:管理学基础管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