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课程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工工艺课程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建设物理化学、有机化学2门专业基础一体化课程及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2门专业核心一体化课程,进一步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一体化课程的建设按照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考核方案、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案,与企业合作开发符合职业岗位群的自编教材。教学实施过程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安排在“课堂—实习”合一场所,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使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推行现场示教、仿真模拟、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针对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及“能力行动”的需求,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六个步骤来训练学生的能力。在整个工作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团队的形式自主完成,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内容以实际工程项目设计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按工作过程划分学习内容,每一个学习内容再按具体的工作步骤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单元。学习内容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低级到高级递进。为了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一体化改革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的方式考核评价学生。学生成绩构成:平时项目完成累积分(占总成绩的60%)+期末成绩(占40%)。期末分现场操作(可在平时实训项目中进行)和理论考试或口试答辩(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各占期末成绩的50%,其中现场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对工艺操作的掌握程度,理论考试或口试答辩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平时项目考核采用过程考核方式,主要对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拓展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考核,一般从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20%)、仿真系统评定(30%)、教师评价(40%)四个层次来进行。
二、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专职与兼职互补、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思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家库和兼职教师库,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的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包括兼职教师)全方位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教科研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第一,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选择与培养。加强专业双带头人的选拔与管理,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专业带头人,并让其负责本专业的全面建设工作。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进行培养,使本专业每一类课程都有骨干教师承担该类课程的教学和专业建设。第二,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每年派2~3名教师参加国内外骨干教师培训,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交流;每年派5~8名教师到企业进修、顶岗,直接与生产第一线接轨。全面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第三,进一步规范青年教师的培养。在青年教师的培养建设上,继续坚持青年教师的“导师制”,实施“老带新”、“高带低”的办法。教学上,以专业教学团队为核心,实行听课、评课制度,帮助青年教师过教学关、科研关;组织教学公开课,开展优秀课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利用中央财政建设资金等建设好化工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上接近生产实际。结合化学工业的发展开发新的综合实训项目,开展现场教学和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第一,扩建化工技术仿真实训室。加强动手能力培养,提高DCS控制能力。建成化工产品生产的模拟仿真实训中心,可进行DCS控制仿真教学,开展化工总控工培训、考证,培训学生参加全国化工生产技术技能大赛。第二,改建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进一步建设功能完整,符合生产实训要求的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开展化工识图与制图、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等一体化教学,进行化工总控工技能培训、考证以及全国化工生产技术技能大赛培训等。第三,新建化工产品生产实训基地。建设化工仪器药品、化工安全环保的展示中心;开展化工技术开发实验、安全、环保等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化工生产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继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利用学校行业背景及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在稳定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毕业生就业和顶岗实习运行状况,从布局和数量上再进一步扩展一批校外实训基地,争取到2013年在北部湾经济区内与学院签订校外实训基地的大型骨干企业有3家以上。
四、学生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
篇2
关键词关键词:中等专业;专业计算; 一体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7017902
0 引言
《专业计算》是德国中职双元制教学中的一门专业课,课程目的是培训技术工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关专业计算能力。《专业计算》是一门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的专业技术课程。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和从事生产实践中,需要有专业计算能力的支持。学生掌握的情况和熟练程度,不仅关系到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而且反映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职业技术素质。《专业计算》课程在东风高级技工学校双元制教学中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随着国家关于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要求,《专业计算》课程如何适应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是该课程改革的重点。结合该课程特点,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其符合一体化教学要求。
1 教学目标
东风高级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东风公司培训合格的技术工人。通过向东风公司模具制造厂、车架厂、东风本田、神龙公司等企业专家进行咨询,对东风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发放问卷调查,并分析《职业发展阶段与典型工作任务显示表》、《模具生产及维修各岗位工作任务调查问卷》、《模具钳工专业调查问卷》、《模具生产及维修各岗位工作任务调查问卷》、《实践专家引导问题调查表》,总结出不同企业、相同岗位对本专业岗位工作所要求的共性需求,同时根据模具专业技术工人所应具备的专业计算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际计算能力,为钳工加工和模具制作提供专业计算能力,同时为今后的工作能力拓展打下基础。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与模具专业的专业计算基础知识;了解一定的机械工程计算、综合应用计算和工厂管理计算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具备使用计算工具、利用计算知识解决模具加工的能力和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最终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较快地适应并承担本岗位工作。
(3)技能目标。学生通过一定的作业练习,不断培养和提高各种计算能力,掌握专业计算的技能与技巧,提高计算的质量与速度,并逐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4)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增强团队凝聚力,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德育修养,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包括工作态度、质量及安全意识等。特别是安全生产的意识,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
2 教学手段
为达到上述能力目标,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拟进行下述课改措施:
(1)进行本课程的教学时,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程度、认识能力及今后就业状况等因素,对教材做适量调整,将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联系紧密,同实用性强的内容加大比例,对冷僻、深奥的内容进行删简,例如,夹具技术中的定位误差的计算等内容。
(2)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合作和相互沟通能力,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形式、情境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并尽可能运用教学模具、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境中理解知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并积极参与其中。例如,在讲解冲压技术中有关冲裁模刃口尺寸计算时,可以先出示制件图纸提出任务,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进行冲裁模刃口尺寸的确定和计算,在自主体验和探究中学生完成着某种隐性“任务”。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在探究中提高研究能力,不断地形成和积累着经验。例如,在讲解热工计算时,拿出一对少量过盈配合零件,要求学生讨论装配方法,这样可以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使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过程中时刻贯穿德育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礼貌待人等,更要结合本课程的内容,对学生经常进行有关生产规范、工作要求的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
3 课程考核与课程评价
采用百分制考核,考核部分为两大部分。改变过去的单一试卷考试评价为主的方式,现在更加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纪律性、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①作业:要求按时完成,若有特殊情况,须在下一次补齐(10%);②德育:课堂及课后的行为规范,上课迟到、讲话、睡觉、玩手机、衣冠不整等,酌情扣分;若有良好表现、积极参与讨论等,可额外加分(30%)。
(2)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试卷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今后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出题。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CDIO; 课程体系; 光伏应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7. 06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7- 0104- 03
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从光伏电池的代工工厂逐渐成为光伏发电强国,光伏产业需要的是复合型技能人才,巨大的人才缺口亟待高职毕业生填补。
1 课程体系的现状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开设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逻辑性、完整性为特征进行设置,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相互独立的,缺少系统性和连贯性。作为新兴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显然不够成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各单门课程纷纷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每门课程以一个项目作为载体,或者一门课程中的每个教学模块以一个项目作为载体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完成课程项目的过程中,提高了一定的职业能力。单门课程虽然采用项目式教学,但是学生并不清楚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不清楚知识点的前因后果,对于所学的知识点如何运用在真实产品中感到一头雾水。
因此,以学科知识逻辑性、完整性为特征进行设置的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企业真实产品的开发涉及多门课程的知识点,要达到教育部所提倡的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所需的理论支撑正是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模式,以工程项目的研发运行为载体,建立课程之间的联系,实现光伏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的一体化、系统化,使专业目标得到多门课程的共同支撑。
2 采用CDIO模式重构课程体系
CDIO模式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世界名牌大学联合提出,适合各工程类专业进行课程体系设计。该模式是一个新的教育模式,它将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流程与教学过程相对应,打通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实现课程一体化、系统化,使得教学过程具有连贯性,循序渐进。
几年来,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采用CDIO模式在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中进行尝试和探索,采用CDIO模式重构课程体系,按照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要求组织教学,最终实现多门课程围绕一个综合型工程项目开展,各门课程按合理顺序依次开展、依次递进,将项目前后关联性与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各门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系统化课程体系按照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步骤开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产品设计流程,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在产品开发的全过程。
2.1 将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进行系统化设计,设计完善的课程体系
改变素质拓展教育、电路基础、光学、太阳能电池原理、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毕业设计等光伏应用技术专业课程原来各自独立的情况,将综合的工程项目的开发贯穿于多门课程的教学,从而在课程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形成系统化体系。系统化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在光伏应用技术专业中以CDIO工程模式设计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基础素养、职业基本技能和岗位能力拓展3个模块,按照光伏产品的工程项目开发流程依次展开教学。
2.2 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教学的实施过程
经与多家光伏类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产品,或者将企业成熟产品部分内容引入到教学过程,已完成将太阳能路灯控制器、智能逆变器等项目以CDIO模式融入课程教学。各门课程内容中涉及项目内容的,借助项目开展教学。下面以太阳能路灯控制器的设计这一工程项目为例,来说明项目具体实施过程。
2.2.1 通过基础素养模块进行项目构思
在基础素养模块中,包括企业文化讲座在内的多门职业素养类课程不再单纯通过不同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提高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而是结合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光伏应用领域的岗位为核心展开教学,例如光伏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等岗位,将岗位结合后续专业课程,通过介绍太阳能路灯控制器的开发流程,向学生展示高职3年所要达到的知识及技能要求。将太阳能路灯控制器的设计过程按课程内容划分成电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太阳能电池原理、电子电路CAD、电子设计辅助编程等课程模块,从而使学生能在这一时期对项目的学习形成一个初步的构思。
2.2.2 通过职业技能基本模块进行项目设计和运行
CDIO模式中设计和运行两个过程集中体现在职业技能基本模块的教学中。通过职业技能基本模块中的理论知识课程和操作实践课程进行项目的硬件电路原理分析、PCB图绘制及电路焊接,完成太阳能路灯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在理实结合课程中,通过软件编程与硬件电路结合,完成太阳能路灯控制器充电、光控、时控及MPPT等模块的运行。
2.2.3 通过岗位能力拓展模块进行项目功能的实现
在岗位能力拓展模块中,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完整地实现太阳能路灯控制器的功能。通过深入企业,岗位实践,进一步实现包括太阳能路灯控制器、光伏电池、蓄电池和LED灯在内的小型的光伏发电系统整体功能。
在这一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多门课程。各阶段的知识点相互融合、相互依存,不同阶段的知识点学习及实践操作则是循序渐进、互相支撑。按照CDIO模式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后,其执行过程如图2所示。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再相互独立,而是连贯的和系统化的。
通过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将多门课程建立起联系,使学生明白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架构,清楚各门课程知识内容的前因后果,提高了学习效果。
3 总 结
CDIO模式是国际上先进且成熟的工程教育模式,这一模式非常适合应用到高职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及其他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中,在教学过程引入企业完整项目,实现多门课程围绕一个综合型工程项目开展,将项目前后关联性与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结合起来,建立系统化课程体系。课程按合理顺序开展及递进,前一门课的成果为后一门课使用,后一门课的开展强化提高前一门课的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通过真实产品的开发锻炼,实现专业知识、个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项目开发能力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旭. 基于CDIO模式的嵌入式系统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9).
篇4
关键词:设计原则 功能架构设计 模块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0-0174-01
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是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辅助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网络课程平台。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可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强化师生教学互动、探索数字化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1、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设计原则
(1)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要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网络课程平台要依据网上教学的特点,将专业课程与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以达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教师辅助教学的双重作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要充分发挥媒体表现的优越性。在研制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大量搜集、创作和利用各种静态图像、实物录像、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超媒体结构,强化软件内容结构的交互功能。(3)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要注重教学设计。网络课程平台必须注重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网络教学环境的设计以及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实施教学活动的设计,以达到推进教学,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目标。
2、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功能架构设计
遵循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设计原则,课程平台应包括以下主要功能模块。
(1)课程信息。本部分内容要求提供明确的课程学习目标,要求和方法。包括课程简介、课程标准、学习要求、学习策略等。(2) 课程团队介绍。本部分内容要求提供课程教学团队总体情况,主讲教师的相关信息,包括教师介绍,教师联系方式等内容。 (3)教学内容。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学期授课计划、电子教案、教学PPT、教学课件、拓展学习资源(经典案例、优秀课外阅读文章和书目、学生优秀作品欣赏、技术网站链接、学习工具等),可以按照章、节、目三级结构的网页形式设置,便于学生学习。(4)师生互动。本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在网络空间上的扩展,也是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体现。要求将自主作业、辅导答疑、问题讨论、师生推荐优秀学习资源等教学活动完全实现网络化,以实现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5)测试评价。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创建模拟试卷及试题分析,以方便学生随时测试评价自己的学习水平。如图1-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架构图1所示。
3、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模块内容设计
(1)课程定位。课程的学习对象和基本要求必须明确, 以便在教学实践中能对教学对象的学习需求进行准确的分析。
(2)学习动机。课程的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建构这方面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供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媒体的运用、问题的提出、教学内容展示的次序和时机等,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
(3)学习目标。明确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以期为选择媒体、案例和方法提供清晰的依据,设置有效的导航路径。
(4)学习向导。网络课程平台在设计时,可以采用有指导路径的方法引导学习者,同时,要给学习者留有自由选择的空间,由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路径,生成学习目标的内容。网络课程平台必须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相应策略的支持,在学习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影响学生的决策,给予必要的建议或指导。
(5)组织结构。课程内容可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模块的划分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基本是以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模块组织结构应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充性,课程结构应为动态层次结构,而且要建立起相关知识点间的关联,确保学生在学习或教师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跳转。
课程内容的组织是以有良好导航结构,链接各类有特色的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以便其主动探索、发现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课程内容应根据具体的知识学习要求,采用文本、声音、图像、动画及小画面教师讲授录像等多种表现形式。
(6)教学交互。课程的教学交互强调师生统一利用网络课程平台进行学习、沟通和对话。由此发生的师生、生生之间各种形式的同步、异步交互,是整个网络辅助教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7)练习实践。网络辅助教学课程要发挥网络的特点,提供典型案例,为学生创设虚拟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及时练习,提供知识运用的实践。
(8)学习评价。网络辅助教学课程要按知识模块设置有效的在线学习作业和练习,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同时提供及时的学习评价与反馈,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深入学习。
4、结语
建构科学合理的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内外教学互动与互补,对推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机械电子 课程建设 创新
【基金项目】2015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M580945);朝阳区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编号:Q500100220160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15-01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学科之一。机械电子是工程科学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在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与我国高新科技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直接相关。
一、世界各国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特点
(一)美国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主要特点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高等教育的典范,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学科建设体系,对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美国,机械电子工程学科非常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学生的国家化水平。积极引导课程与社会、企业的广泛对接。通过推进学生与企业、市场以及国际化的交流,将新的思维、新模式、新方法引入到本课程中。
重视企业、市场的需求,授课的方法、模式及时更新。课程负责人通过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将授课方法,培养模式及时更新,通过现代化特别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改革授课方式、课堂管理等。及时将课程大纲、教材更新。鼓励学生在学习阶段创新技术了解市场,创新创业;另一方面也通过对市场的及时把握直接为美国和全球的人力市场输出高科技创新型机械电子工程人才。
在授课过程中,大胆推出个性化教学。不拘泥于课程大纲的限制,依据教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学校也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组织教育教学专家指导每位学生的需求。
积极推动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教学,重视基础研究,通过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保证美国科技领先和高级人才的迅速成长。因此,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授课团队,在授课过程中严格执行考核要求,保证了培养质量。
(二)英国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主要特点
英国的课程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研究生教育之一。进入到新时代之后,为了确保本国在教育界的领先地位,维护本国在世界上的学术精英地位,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教育改革也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
在英国,授课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能够创造性的学习、必须选拔一批极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教授课程。因此学校、学院在遴选授课教师的时候非常重视教师的科研创造能力,并且把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技能的学生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
在追求教学目标的统一过程中,英国也非常注重学校的个性化发展。尽管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最终的大的、统一的目标是为了本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进步、科技昌盛作出努力。
英国的学科建设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问题选择相应的课题。英国学校经常性的组织多个跨专业的专家和教授指导学生,发挥个人的长处,使得学生扩大视野,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得到锻炼。
此外,英国的学校非常重视与企业、工业界和政府的联系和联合。经常性的邀请企业界认识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为学生在就业市场取得相当大的前期优势。
(四)大洋洲澳新两国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主要特点
严格的授课教师选拔标准和流程,澳新两国一直仿效的是英国式的教育模式,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高标准的教师队伍。同时特别重视授课教师和企业界的合作,经常性的聘请在企业界有着良好口碑的具有工程背景和研发经验的资深人士担任校外教师。
更加严格的入校标准,通过执行严进严出政策把握。建立严格的淘汰机制,通过设立卓越班的形式,每几个月不定时的考察,通过授课教师组织全部人员围绕该项课程的某一点问题讨论。考察成绩由任课教师队伍加权打分,当考核不合格时随时转到普通班。
重视课程的社会服务,努力与企业界建立联系,积极与企业界沟通,探索市场需求,然后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添置教学设备和优化课程内容。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学科建设评估体系论证
由于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交叉学科多,学生质量与热门学科尚有一定差距,授课教师的积极性也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借鉴国外关于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的优秀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评估体系。
层次分析法是通过对评价结果的逐次分解,对相关评价指标打分再乘以加权系数得到最终结论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相对于平衡积分法、专家团评价法来说虽然设立了中间层的检验环节,具有降低主观性的优点,同时计算方法简单、明了具有良好的推广性。
通过对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评价内容具体化,科学分解每个目标的内容。选择若干名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组成评估小组对每一层的权重进行比对和确定,按照两两比对取最大的原则确定所有目标的权重。总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较低、较差,通过计算每一层的最终值将会落入到相应的区域中。完成整个课程体系的评估。
三、研究结论
本文在分析了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发达国家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的主要特点,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有效地构建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评价体系,并且简单、科学。同时也可看出,国外对于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建设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与企业界的紧密联系。这一特点也为我们后续对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目标的设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1):9~12
[2]李丹青. 学科建设: 转型期高校发展的根本[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2: 000.
篇6
关键词:工程测量;道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工程测量》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测量基本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又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进行道路现场施工测量。《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是该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主要讲述道路线形设计与道路外业勘测知识。两门课程教学内容均有理论和实践环节两部分构成。在各自的现有教学内容体系中,两门课程均存在有知识点的不连贯现象,同时两门课程在知识结构上又存在一定程度的知识点交叉与重叠。因此,优化整合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次序,互相补充,删去重复部分,实现两门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对节约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问题分析
《工程测量》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工程上常用仪器的构造、使用和校核;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公路路线勘测阶段的任务以及工作方法,包括中线的测设和路线纵、横断面的测量;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任务及方法,包括道路施工测量、桥隧施工测量等内容。简单概括为测量基础理论知识讲授与道路施工测量技能培养两部分内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主要内容为:道路设计管理与控制要素,平、纵、横断面设计、选线及总体设计,交叉口设计,交通设施设计,外业勘测等。同样可以分为道路线形基础理论与外业勘测技能的培养两部分内容。可见两门课程,在知识结构形式上均可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内容上也都离不开道路线形基本知识,联系也较为紧密。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有关高等院校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中,两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大部分为以下模式:
《工程测量》设置在大二上学期,理论学时48课时(包含8学时的实验课时),另加2周的测量实习。《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置在大三上学期,理论学时56课时,另加2周的室内课程设计。
笔者用近两年时间,通过和学生谈话、调查问卷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等方式,发现两门课上述教学模式虽被大多数院校所采纳,但的的确确存在有一定弊端。
(一)理论教学方面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工程测量》课程的重点是1、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2、公路路线勘测;3、施工测量。但是后两个知识点明显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道路线形知识基础,即:道路平、纵、横断面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计算公式。对于处在大二上学期的学生,只是学了一年的公共基础课,没有任何道路线形知识基础,想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是很吃力的。如果要求授课教师在讲授《工程测量》课程时,把这部分牵扯到的道路线形基本知识加进去,那么本课程的总共48课时是远远不够的。笔者每次讲述到这部分时,总感觉讲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也吃力。如果《工程测量》课程只讲授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授课内容明显不够饱满,也不符合该课程的大纲要求。因此,《工程测量》的三大内容(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公路路线勘测、施工测量)的连贯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测量仪器基本操作与公路路线勘测之间出现了知识结构的断层。
接下来再来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内容分类为道路线形基础理论与路线外业勘测技能的培养两方面。首先,道路线形基础理论部分用到了工程测量学里面的有关计算公式,以及转角、控制测量等专业术语。路线外业勘测部分更是要求学生能够数量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是测量学知识在路桥工程中的延伸。因此《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学习依托于《工程测量》的知识基础;《工程测量》课程是《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先修课。此外,《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路线外业勘测部分和《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公路路线勘测部分讲述的都是道路几何线形在现场如何放线的问题。两门课程在这里出现了知识点的交叉和重复。
(二)实践教学环节方面
首先,来看《工程测量》课程2周的测量实习。2周时间的测量实习,真正能干什么呢?鉴于前面分析过的原因,在理论授课时,因学时的数量限制,学生又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教师针对道路路线指标有关的计算、测量部分,是无法讲解的。因此,2周的实习只能是在校内让学生练习一下测量仪器的使用,绘制小地区平面图。而道路桥梁工程现场的曲线测设、边坡放样等日常测量工作是无法进行的。这种模式的实习将导致学生虽然学过测量课程,,熟悉了道路施工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但是毕业后到了路桥施工现场遇到测量工作,仍然是一筹莫展,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尽快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工作中去。《工程测量》课程的测量实习教学效果也就偏离了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接下来分析《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2周室内课程设计。同样是时间限制,学生不可能有搬着仪器,到现场进行地形测量的机会。课程设计只能是在给定的现场地形数据,即地形图的基础上,学生按照规范要求生搬硬套,进行道路线形设计。因为缺少现场考察的过程,设计出来的成果往往未能和当地地形、景观、环境相协调,更容易忽视道路平纵横的相互配合。最终导致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只是几种基本线形机械的累加,没有任何工程实践意义。因此,为期两周的《道路勘测设计》室内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同样偏离了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综上分析: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两门课程无论是在理论教学上,还是在实践环节上,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知识点次序混乱,连贯性脱节,不可能完整的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上述弊端,对两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理论知识,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真正实现实用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二、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鉴于上面的分析,两门课程有不同程度上的知识点次序混乱,连续性脱节现象,我们可以打破两门课程的现有格局,将两门课程的知识点糅合在一起,从新排序,形成一个逻辑性强的道路线形勘测与施工测量知识体系。新的授课内容安排次序如下:1、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2、道路线形设计基础理论;3、公路路线勘测;4、施工测量。其中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公路路线勘测以及施工测量三部分是原《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内容;道路线形设计基础理论和公路路线勘测两部分属于原《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中的知识。新的教学次序连贯性强,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符合人们认识新事物的认识规律,更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此外,新教学体系从内容上新的理论教学内容涵盖了原两门课程的全部知识点,而且公路路线勘测部分知识只出现一次,避免了原两门课程在此部分知识的重复现象,节省了约20课时。这样,原来两门课程理论教学总104课时,可以缩短为84课时。
三、实践环节的改革
为了避免两门课程实践环节的上述弊端,我们同样可以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互相弥补彼此的不足,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地物地貌适合教学、具有一定规模的地质公园作为实习基地。实践环节的4周时间,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周,进行地形图测绘。第二周,进行道路选线、现场放出导向线。第三周,进行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线形设计。期间如果对地形有疑问,可随时到现场重新测量核实。第四周,根据设计成果,现场进行模拟道路施工测量。新的实习内容安排涵盖了原两门课程的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而且与道路施工的现场相吻合。通过实习学生不但完成了对测量仪器的认识与使用,也熟悉了道路施工工序,增强了工程实践经验。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门,进入工地就可以马上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尽快进行现场施工测量。
四、结语
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工程测量》、《道路勘测设计》两门课程的孤立进行的传统模式,而是将两门课程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按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的从新排序,形成两门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无论是理论教学上,还是实践教学上,不但节约了时间,更有利于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在教学上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道路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探讨[J].杨建光.北京:教育与职业,2010:138-139.
[2]道路勘测实习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J].文畅平.重庆:高等建筑教育,2006:86-89.
[3]工程测量教学内容改革初探[J].杨建光.张家口: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73.
篇7
【关键词】“双创”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protein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we made some explorations and attempts: stimulating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enriching teaching methods, enriching teaching content, inspiring students’ divergent thinking and reforming the way of examination and so on. So that we could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meet the modern society talent culturing needs of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Key words】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ype; Talent culturing; Course construction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已不再属于“精英教育”,每年大量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创业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形式,更是成才的重要模式。有资料显示,全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5%,创业平均成功率仅为3%,而全球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是20%。所以,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另外,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大学创新型、创业型的“双创型”人才培养需求。
《蛋白质化学与工艺学》是新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对其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自觉运用研究型、互动式教学方法,变灌输为启发,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探索精神的同时,做到教学相长。对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完善的培养模式是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基础,培养模式的构建至关重要。首先,应该努力拓宽现有培养模式,要利用学校、社会、学生三方面的力量构建完善的培养模式;其次,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能力。在专业的选择、课程的选择、甚至是老师的选择上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再次,应该加强相关学科的培养,培养复合型人才,并抓住学科前沿,传授学生前沿知识。
在构建《蛋白质化学与工艺学》教学体系过程中,在注重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突出理论与实验课程实践的衔接,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注重素质教育”的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更好的造就一批具有理论基础扎实、操作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创建安徽农业大学精品课程,本文对课程建设提出以下部署。
1 针对“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改革
以教学过程中培养深化学生的研究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对课程内容和实践项目进行了编排,形成了应用性教材和实验教程,其编排原则是把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限制在技术开发、运用与创新所必需的知识框架内,对一些新兴技术结合本校实验室实际情况进行实用化处理。实现“厚基础、综合化”的理论基础和相对先进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
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紧密相关,实践内容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步骤之一。切实把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前沿性,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如引入课程发展前沿的羊毛蛋白的改性、丝素蛋白的湿法纺丝等。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阔了学生的知识眼界,激发了学生主动探求未知世界、吸收新知识的热情和动力。如授课教师结合自己科研的亲身经历与成果,给学生讲解蛋白质的提取和加工工艺、营养成分分析等。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堂讨论、课内综合实验、设计性试验、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课程实习、科技竞赛(如“兴农杯”、“挑战杯”)等课内外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其创新潜能,建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辅以指导的教学机制,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第一,逐步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体系。积极改进原有的实践教育方式,并且进行整合形成体系。不仅要重视实验课程,论文写作,更要帮助学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第二,积极创新实践教育的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到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以及“兴农杯”、“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第三,对毕业论文要进行严格把关,使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能够使自己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同时提高自身查阅文献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科研活动和论文写作,其文献检索能力、阅读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第四,学院积极与校外企业建立联系,如通过这种联系的建立帮助学生增加更多的校外实习经历,使学生能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将自己在学校中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合二为一。
2 针对“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构建研究式、启发式、交互式和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实践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适合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改革措施和方法。从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学生基础背景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科规律、知识特点和学习对象的个体差异,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现教育形式、目标任务、操作程序、评估体系的多样化,从而尽可能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智能潜力,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才有可能真正发挥教学和评价的功能,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首先,联系实际、化难为易,追根刨底、激发兴趣,结合业务学习方法、夯实基础,强化知识的应用。课堂教学中将思考和讨论的空间交给同学们,启迪其知识转化和知识运用的思维。创新原有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
其次,教师将科研中前沿的知识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学到专业中前沿的知识,便于学生在原知识前提下进行创新;同时,定期开设学术讲座,邀请校内相关领域教师进行学术交流,聘请校外同行专家做学术报告,拓展同学们的科技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再次,老师不能一味的灌输知识,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基础上不断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独立的思考往往容易产生创新思维。例如从蛋白质基本结构阐述酸性的羧基和碱性的氨基,说明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引申到蛋白质中的酸性和碱性的基团,通过课件形象说明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得出蛋白质等电点的概念,以及不同溶液中蛋白质带电状态的判定。带电的蛋白质可用电泳的方法可以分离,引用动画解释电泳的现象。由生活中常见的可溶于水的鸡蛋清,煮熟之后,会发生凝固,且更容易消化,引出“蛋白质变性及变性后性质的改变”的学习。同时,实验项目的开设,使学生课堂上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提高实验操作水平的目的。
3 针对“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考核体系
成绩考核评价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的考核,对出勤、态度、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作业的完成、期末测试等进行认真记载、备案,尤其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查阅资料的力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发言内容所体现的思维逻辑以及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对作业则强调多样、灵活,一般在课间、课后留一些问题作为作业,可以编写与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让同学们凭兴趣选择其中一定数量的题目进行分组讨论,同时鼓励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和现实情况自行设计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在考试内容和方式上,改变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增加实验分析题、实验方案设计题和实际应用型论述题。
建立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及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定方法,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改革考核办法,尝试把考试变成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是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客观的评价,而不仅仅是考核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能力;其次,要对原有的考核内容与形式进行变革,使得新的考核内容与形式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比如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等等;再次,可将“双创精神”加入到考核体系中去。尽可能保证了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并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研究,提高学生对平时研究性、实践性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实验技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极其迫切,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人才。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担负起为国家社会输送高水平人才的责任。专业建设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优化教学新模式,重视实验课程内容建设,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能引领社会经济前行的“双创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贞,陈文.应用性本科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7):5-7.
[2]刘西军,徐小牛,刘华.《园林苗圃学》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6):133-134.
[3]邵伟.生物高分子材料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4,41(20):142.
[4]梅毓,杜兆芳,“纺纱学”课程建设与“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J].纺织服装教育,2013,28,(2):110-111.
篇8
1.1学生对课程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
由于不少学生缺少对将来从事专业工作的了解,不清楚焊接夹具重要性以及在工程中的作用,更没有意识到焊接夹具课程设计是相关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及训练的过程,因此表现出对夹具课程设计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在设计过程中仅认为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简单地画完图就行,对设计结构的合理性、实用性、制造成本,以及是否合乎加工工艺要求等更是很少考虑。课程设计的成绩由指导教师自己给定,采用平时成绩加上设计成绩作为总成绩。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不同老师之间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同,给定成绩的标准不一,往往出现简单题目,学生花费时间少,还能得高分,而有些老师给的题目相对较难,学生需要付出较多的努力才可能获得高分,这种不均等的回报影响了公平性,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
1.2专业知识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不够,任务相对陈旧
焊接夹具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按照老师给的焊接组合件蓝图或实物要求,制定焊接工艺,构思焊装夹具设计方案,用时4周。在这期间,学生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夹具设计上,由于不需要用实验验证所制定的工艺是否合适,所以为完成任务,学生往往从网上或其他文献上抄取一些数据应付,忽视了对所焊组件焊接结构和焊接工艺的综合考虑,造成课程设计内容单一、综合度低,焊接专业知识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不够。课程设计题目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确定,设计任务通常多年不变,学生对这种较为陈旧、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工程实际脱节的设计内容缺少兴趣。加上不少教师对设计过程指导过于详细,要求学生用同样的焊接方法、相同的定位夹紧方式进行设计,这样似乎表面上使设计质量提高了,但却忽视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1.3学生先修课程知识的交互掌握和应用能力较差
我校的焊接夹具课程设计,安排在本科第七学期末执行,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学完所有专业理论课程,但由于对自动控制、电子技术、机械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只能设计简单的手动装夹操作的焊装夹具,且绝大部分同学对所设计的零部件选材,热处理要求不清楚,零件加工工艺性差,所绘制的夹具图总习惯于机械模仿指导书,公差配合、粗糙度等级不会选,行位公差不会用,技术要求不会写,这主要是学生对先修课程掌握不牢或不会综合应用,学生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融合实践知识。实际上,焊接夹具课程设计涉及多方面知识,综合性较强,除了基本的焊接理论知识外,学生还要对机械设计制造工艺流程、电气等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1.4缺乏工厂观点和工程设计规范指导
焊接夹具设计与现场自动化程度、焊接工艺,焊件的结构方案、产量有关,学生在设计时,很难从多角度考虑。由于接触不到工程实际,学生对一些焊接方法和设备的认识仅限书本上的理论、图片和指标,出现闭门造车现象。如一摩托车零件吊环与筒体端盖的连接,实际工厂基本淘汰了熔焊方法,普遍改为了点焊连接,但是由于点焊夹具设计涉及到电极结构,而学生对设备、电极以及夹具之间的装配、接口要求完全没有概念,再加上大部分教师没有丰富的工程经验,这样的结果是学生要么闭门造车,要么不敢选用先进自动化的焊接方法,只能选择不适用的焊接工艺并据此进行简单夹具设计。此外,高校课程设计题目由任课教师自己确定,大部分高校教师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缺少工程经验,对工厂使用的标准和法规认识不足,使得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与交流有限;而且学生更多关注功能的实现,对性能指标、成本控制、设计报告的规范性不太重视,难以从工程实践的角度使焊接工艺设计和夹具设计达到合理。
2提高焊接夹具课程设计质量的措施
(1)充分提高学生对夹具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提高学生对焊接夹具课程设计的重视程度,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用具体事例来强调焊接夹具设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加强学生对这门课程认识上的引导,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焊接夹具设计的特殊性,同时通过制定有效的检测考核评价指标,增加学生互评、答辩环节引导学生培养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各专业课老师教学时要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交融讲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2)更新拓宽选题,强调工程设计规范,鼓励探索与创新。工装夹具设计本身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③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探究精神,老师可以对学生采用的焊接方法和夹具类型不做具体规定,留给学生较大构思空间。同时根据地区行业特点和实验室的设备情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面向工程实际,有基础性和代表性,适合教学的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并有意识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加强自动化和电气控制等知识的渗透,综合培养学生对焊接夹具系统设计和实施的能力。老师还应将工程技术指标纳入任务书,让学生对工程实际需求有明确的认识,帮助学生学习用工程的观点看待设计任务。老师自己也要强化工程背景,不断学习提高素质。
(3)加强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建立课带实验和课程设计之间的联系,将焊接结构、焊接工艺课带实验与夹具课程设计选用相同的题目,增加课程设计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性,增强焊接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④学生首先在课带实验中进行焊接结构设计、尺寸计算、布置焊缝、焊接顺序、设计坡口等,然后进行工艺设计,完成工艺卡的编制,最后根据选定的焊接方法和设定的工艺设计夹具,使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为学生的就业提供竞争力。
3结论
篇9
关键词 焊接专业 课程设计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0.028
Study on Quality Improvement of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Practice Course for Welding Clamp Design
WU Wei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practice course is the main way fusing engineering design methods and the practice ability cultivation together. The importance of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practice course for welding clamp design is analyzed to solve specific exist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promote combination of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design course and specific engineering practice more closely, the content is composed of how to optimize curriculum ,cultivate engineering point of view, and improve the learning interest of the students.
Key words welding specialty;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design course; practical teaching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焊接已成为一门多学科交融的综合工程技术,①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不断变化的趋势。为了适应焊接技术发展及人才市场需求,绝大部分应用型焊接专业本科院校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出发,在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的课程和学时,以培养出既有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
课程设计是工科专业大学生将课程理念转化为实践活动的“桥梁”。②国内大多数焊接方向开设的课程设计主要有焊接结构和焊接工装设计,通常布置给学生一人一个设计项目,要求在限定的实践专周内集中完成。我校处汽摩行业背景,焊接工装在汽摩加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夹具设计是我校焊接专业课程设计训练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问题。但从我校近年来实际教学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没有被加强,反而出现弱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此,本文通过分析焊接夹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教学体会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1 焊接夹具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课程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
由于不少学生缺少对将来从事专业工作的了解,不清楚焊接夹具重要性以及在工程中的作用,更没有意识到焊接夹具课程设计是相关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及训练的过程,因此表现出对夹具课程设计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在设计过程中仅认为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简单地画完图就行,对设计结构的合理性、实用性、制造成本,以及是否合乎加工工艺要求等更是很少考虑。
课程设计的成绩由指导教师自己给定,采用平时成绩加上设计成绩作为总成绩。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不同老师之间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同,给定成绩的标准不一,往往出现简单题目,学生花费时间少,还能得高分,而有些老师给的题目相对较难,学生需要付出较多的努力才可能获得高分,这种不均等的回报影响了公平性,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
1.2 专业知识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不够 ,任务相对陈旧
焊接夹具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按照老师给的焊接组合件蓝图或实物要求,制定焊接工艺,构思焊装夹具设计方案,用时4周。在这期间,学生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夹具设计上,由于不需要用实验验证所制定的工艺是否合适,所以为完成任务,学生往往从网上或其他文献上抄取一些数据应付,忽视了对所焊组件焊接结构和焊接工艺的综合考虑,造成课程设计内容单一、综合度低,焊接专业知识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不够。
课程设计题目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确定,设计任务通常多年不变,学生对这种较为陈旧、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工程实际脱节的设计内容缺少兴趣。加上不少教师对设计过程指导过于详细,要求学生用同样的焊接方法、相同的定位夹紧方式进行设计,这样似乎表面上使设计质量提高了,但却忽视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1.3 学生先修课程知识的交互掌握和应用能力较差
我校的焊接夹具课程设计,安排在本科第七学期末执行,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学完所有专业理论课程,但由于对自动控制、电子技术、机械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只能设计简单的手动装夹操作的焊装夹具,且绝大部分同学对所设计的零部件选材,热处理要求不清楚,零件加工工艺性差,所绘制的夹具图总习惯于机械模仿指导书,公差配合、粗糙度等级不会选,行位公差不会用,技术要求不会写,这主要是学生对先修课程掌握不牢或不会综合应用,学生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融合实践知识。实际上,焊接夹具课程设计涉及多方面知识,综合性较强,除了基本的焊接理论知识外,学生还要对机械设计制造工艺流程、电气等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1.4 缺乏工厂观点和工程设计规范指导
焊接夹具设计与现场自动化程度、焊接工艺,焊件的结构方案、产量有关,学生在设计时,很难从多角度考虑。由于接触不到工程实际,学生对一些焊接方法和设备的认识仅限书本上的理论、图片和指标,出现闭门造车现象。如一摩托车零件吊环与筒体端盖的连接,实际工厂基本淘汰了熔焊方法,普遍改为了点焊连接,但是由于点焊夹具设计涉及到电极结构,而学生对设备、电极以及夹具之间的装配、接口要求完全没有概念,再加上大部分教师没有丰富的工程经验,这样的结果是学生要么闭门造车,要么不敢选用先进自动化的焊接方法,只能选择不适用的焊接工艺并据此进行简单夹具设计。此外,高校课程设计题目由任课教师自己确定,大部分高校教师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缺少工程经验,对工厂使用的标准和法规认识不足,使得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与交流有限;而且学生更多关注功能的实现,对性能指标、成本控制、设计报告的规范性不太重视,难以从工程实践的角度使焊接工艺设计和夹具设计达到合理。
2 提高焊接夹具课程设计质量的措施
(1)充分提高学生对夹具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提高学生对焊接夹具课程设计的重视程度,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用具体事例来强调焊接夹具设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加强学生对这门课程认识上的引导,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焊接夹具设计的特殊性,同时通过制定有效的检测考核评价指标,增加学生互评、答辩环节引导学生培养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各专业课老师教学时要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交融讲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2)更新拓宽选题,强调工程设计规范,鼓励探索与创新。工装夹具设计本身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③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探究精神,老师可以对学生采用的焊接方法和夹具类型不做具体规定,留给学生较大构思空间。同时根据地区行业特点和实验室的设备情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面向工程实际,有基础性和代表性,适合教学的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并有意识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加强自动化和电气控制等知识的渗透,综合培养学生对焊接夹具系统设计和实施的能力。老师还应将工程技术指标纳入任务书,让学生对工程实际需求有明确的认识,帮助学生学习用工程的观点看待设计任务。老师自己也要强化工程背景,不断学习提高素质。
(3)加强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建立课带实验和课程设计之间的联系,将焊接结构、焊接工艺课带实验与夹具课程设计选用相同的题目,增加课程设计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性,增强焊接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④学生首先在课带实验中进行焊接结构设计、尺寸计算、布置焊缝、焊接顺序、设计坡口等,然后进行工艺设计,完成工艺卡的编制,最后根据选定的焊接方法和设定的工艺设计夹具,使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为学生的就业提供竞争力。
3 结论
课程设计是工科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本文就焊接夹具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为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从课程设计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为加强实践教学效果,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求促进本专业课程设计学习与工程实践更进一步紧密结合。
本文得到核心课程“材料连接方法与工艺”资助。基金项目:重庆理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YB08)
注释
① 于彩云.《焊接技术》课程问题及教学设计的改进[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82-83.
② 刘家访.我国“ 课程设计” 研究问题的检视.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262-268.
篇10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28-03
以地方特色食品为代表的食品工业,已成为支撑贵州省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贵州省食品工业总产值接近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国发2号文指出“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积极发展特色轻工业,做强做优特色食品工业”,按照《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贵州省特色食品产业振兴计划”的要求,提出“立足我省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结合特色农产品基地和旅游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食品和旅游商品”。作为一所市属地方高校,“突出实用,服务本地”是贵阳学院的办学定位。
2014年教育部高校转型改革方向已明确,全国将有6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转为应用型本科教育,而此次高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扩招后“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贵阳学院正是一所面临改革调整的地方性高校,在此转型背景下,我们如何准确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尽快适应转型要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按照贵州省规划和发展的要求,只有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在此背景下,我们结合地方食品行业、企业的特点和对食品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进行了广泛调研。根据我校的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对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建设和改革。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现状
贵阳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始于1984年原贵阳市金筑大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和食品工程专业专科教育,2008年获批“生物工程”(设食品工程、制药工程两个方向)本科专业,并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开始了本科教育;2012年12月,“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获批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建设,2014年升级为贵州省“重点学科”建设。目前,学院已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科研体系,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由于受师资及基础条件限制,我校原有教学体系比较传统,课程体系设置大多借鉴兄弟院校,教学内容设置特色不足,工科课程设置较弱。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原有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远远脱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有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的特色不凸显,没有体现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与优势;
二是有些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存在交叉,传统课程结构变化不大,体现社会需求的课程设置不够;
三是实践课程属传统知识型,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因此,学生解决综合、复杂的实际问题能力较低;
四是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未能有效地顾及师生间交流,使得师生交流多限于课堂,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指导。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改革遵循我院“强化基础、注重应用、塑照个性、求实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并进的教学理念,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优化教学内容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和应用型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为特色,满足我省对食品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这次课程体系调整,力争使学生的理论能力、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都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1.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是依据我校“突出实用,服务本地”的办学定位,结合贵州特色资源和行业发展方向而调整制定,培养具有工学学士学位的应用型食品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在人才培养构建上强调突出我校的学科特色,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明确的方向,在专业上也没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这几年我院在果品加工与贮藏方面显示出一定成绩,先后以我院为依托获批了“贵州省果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果品加工贮藏与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果品加工与贮藏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科研平台,聚集了科研队伍,提升了教师科研教学能力,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与实践条件。如何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以科研促进平台建设、以平台建设促进学科发展、以学科发展促进专业建设、实现办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以此为基础,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了系统的方向培养和拓宽口径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即以食品加工与贮藏为培养方向,同时兼顾粮油、乳制品、畜禽、调味品、烘焙等方向的培养,以适应社会需求。
2.课程设置调整。原有教学计划中学分分布不均匀,课程设置较多,没有体现专业的核心内容,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与调研,这次教改明确了本专业的主干课程。确定了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艺学为主干课。在主干课的授课内容上,以食品加工与贮藏培养方向为主线,调整了食品工艺及食品贮藏保鲜课程教学内容,加强了软饮料工艺学、发酵工艺学、农产品贮运学等课程的内容,同时,调整了调味品工艺学、粮油加工工艺学课程学分,通过食品工艺学的教学内容调整拓宽专业知识面。这样既彰显了我院的学科特色,又拓宽了学生的专业口径,为其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3.突出工程教育特点。原有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虽是工学学科,但课程内容总体偏理,工程性不强,新的课程设置上系统地增加了工程类课程,并按专业方向增加或删除了相关课程,实践课中还在第四学期增加了金工实习。经过这两年的调整,工程类课程明确了以机械制图、机械原理与设计、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六门课程为核心,突出工程教育的特点,使学生建立工程化概念,适应食品行业的需求。
近年来,我院在食品工程领域发展迅速,先后建立了金工实习车间,与企业联合投资合作建设了省内一流的食品工程教学中试基地,包括:年产3000吨饮料中试生产线、500公斤天然产物提取中试线、200升发酵中试线、超临界CO2萃取等,使得我院学生实习实训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学科的教学、科研、实习、实训等提供了保障,学生可以此作为实践基地,了解、熟悉、强化了工程化概念。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属应用型学科,实践是培养学生工作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1]。
在实践教学的设置方面遵循以下原则:培养学生建立专业的意识,通过日常训练提升专业兴趣,最终达到掌握专业技能的目的。依据这样的原则我们设计了三个梯度层次:一年级为认知性实践,主要通过参观实验室、生产车间及讲座来建立对专业的认识,并学习基础实验知识;二、三年级通过专业课程实验来训练动手动脑能力,通过参观、了解企业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四年级综合实验及参与老师的科研工作以及毕业实习提升专业的技能。
在实践教学设置上,调整了部分课程的实验课学时数,并把原来的课含实验课程全部调整为单独的实验课和理论课,并单独考核,这样在期末计算综合成绩及评定学生实验能力时更科学合理。在实践教学安排上,一年级实践环节以化学基础实验训练为主,二、三年级增加金工实习、课程实习和课程设计,四年级除毕业环节的实践外,还增加了大综合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28.5%。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探索
1.课堂教学改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工科应用型专业,一些工艺课程及工程类课程光靠教师课堂讲授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在此次教改中,以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设备和软饮料工艺学等课程作为试点,进行教学方式上的探索,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是学院发展的思路。以我院两个中试基地为依托,在教学中,适时把学生带到中试基地中进行实地教学,将教学中涉及的设备、设施以及工艺流程实际展现在学生面前,把理论教学和实体、现场教学相结合,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枯燥难懂的概念转化为实景。同时强化了学生专业的系统性,把三门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深受学生的欢迎。
目前我院除拥有两个中试基地外,还建有一个冷库两个保鲜库等冷链设施,还拥有一批具备工业生产能力的中试生产设备,学生在相关课程中涉及的设备设施大部分能看到实物,如均质机、超高温瞬时灭菌设备、超临界CO2萃取设备、发酵罐、超高压灭菌机、真空冷冻干燥机等,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直观和有效。在分析检测方面,我院还与贵州省理化测试院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贵阳学院-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双方共建的“贵州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检验中心南明区分中心”,也将为提高学生的分析测试能力提供学习的平台。
除实地教学外,还推广以精品课带动相关课程的活动。我院的食品微生物已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及双语建设课程,以精品课双语课的建设推动其他课程教学。食品教研室还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利用说课、评课、“老带新”方式带动大家,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我院的教学水平。
2.实验教学改革。近几年来,学校和财政资金大量投入及获得的科研项目资助,我院现建有8个专业实验室,即食品分析实验室、食品化学实验室、食品工艺实验室、果蔬贮藏与保鲜实验室、果蔬加工实验室、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微生物理化测试室和精密仪器室等。实验室面积1000M2,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近1000万元,使我院的实验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为我们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
实验教学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开展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实验教学中学生被动、应付实验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学科发展和课程教学工作需要,并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如可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生实验,让学生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并亲自去操作,去体会,不但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通过教研室课前的说课活动及教学大纲的修订制订,使各科课程的实验项目减少重复性,增加后继课程的衔接性,并在实验项目安排上有意识地向培养方向靠拢。
(3)开放实验室。开放实验室主要以果蔬加工实验室、果蔬贮藏与保鲜实验室和微生物理化测试室为主。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可以到开放实验室做实验,现在的开放实验室不仅有我院的同学还接纳我校其他学院的同学,实验室每学期接纳学生达到300人次,同学也在实验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激发了兴趣。
(4)每学年举办一次实验挑战赛,通过各小组的实验挑战,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实习模式改革。教学实习包括课程实习、生产实践、毕业实习,我院的教学实习改革主要是利用中试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院现有省级食品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省级果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一个,饮料加工中试线和天然产物提取中试线各一条,冷库一个,保鲜库两个,还具有高新设备单元教学车间、锅炉房、纯水制备间、原料和成品仓库等。其中中试车间除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外,还承担与之相关的科研项目的研制、开发和中试生产,使之成为兼具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型校内实习基地,较好地满足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中试车间可接纳学生长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有效缓解校外实习难的问题,为食品科学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2]。除利用自有中试基地强化实习外,我院还与省内多家知名食品企业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通过参观认识这些优秀食品企业,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结论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集生物、化学、物理、机电、化工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学科领域涉及面广,而贵阳学院又是一所地方性高校,从资历从实力无法与省属高校相比,在学术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的时期,我院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就必须紧紧围绕“夯实基础、扩宽口径、注重应用、提高能力”的方针,结合我省食品行业需求及我院实际情况,突出自身特色方向、带动相关领域、打造特色专业。通过对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提出的改革办法得到学院的重视,并在教学中得到实施,受到师生的欢迎,收到良好的效果。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对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食品工艺等骨干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更新,密切注意学科发展的大趋势和最新动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 下一篇:街道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