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程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课程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学课程的特点

篇1

一、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的意义

所谓《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教学,是一种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实证型教育培训方法。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有利于养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他们通过分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也有利于整合师生智慧和资源,经验共享,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行政管理现象的技能,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人才的目的。

1.验证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必须设置合理,才能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形成合理的学生知识和理论结构,科学、合理、有效地解读现实行政管理和改革实践活动。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的一个目的就是检验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能否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实践所需要的知识、理论和能力。只有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科学、合理、有效地解读现实个案,才能验证专业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提供学生置身于复杂现实行政管理环境的体验

案例课程教学,让学生由“局外人”变成“局中人”,使他们体验到实际政务操作的各种压力和复杂性。行政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课程,让学生认识大量行政管理理论知识,学会理论分析能力。但是学生无法得到真实行政管理活动的体会。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提供实际案例,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会,形成局中人的自我认同,对行政管理实务的复杂性和压力做好心理准备。

3.培养学生解决行政实务问题的独立思考习惯和能力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是行政管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初步职业技能,沟通理论与实践,把认知性和感受性学习融合起来的一种课程教学。通过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达到培养学生应用学科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思考习惯和能力。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以案例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讨为核心,以知识的灵活应用为关键,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案例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改善其思维模式,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意识,习得解决行政管理实务的各种技能和方法。

4.培养学生与他人的互动沟通与合作能力

与人互动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能力。通过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学生可以认识到,行政实务的解决,受到行政公共性规律的约束,不是单个人通常可以解决的,它必须整合行政管理系统所有的资源。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的教学课程整合了全体学生和老师的智慧和能力,形成综合运用集体能力和资源解决实务问题的一种行动模式,在此过程中,为了达到整合全体师生智慧与能力,学生必须习得与他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既要同教师进行互动沟通,还有与学生互动沟通,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行为能力。

二、《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的特点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从程序上看,通常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先简要讲授相关公共行政理论,而后分析印证有关理论。接着引入与所讲授行政理论密切相关的行政案例,介绍案例背景,引导学生分析,把握切入点,给出分析方法。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以案论理。

1.重案例选择

行政案例教学是通过对行政案例进行考察和分析,使学习者获得有关公共行政管理实践的知识和经验,并提高和增强其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课程,案例是课程的核心,没有案例不是案例教学,没有恰当的案例也不是案例教学,对案例的精选是案例课成败的关键之一。

2.学生讨论为主

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是第一位的。案例教学跟非案例教学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案例课程有相当比重的时间和环节让学生针对案例反映的行政管理问题进行深度讨论。这个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讨论环节包括个人发言、小组讨论、全班集中讨论和辩论,小组讨论和集中讨论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发言。讨论和发言的环节多,量也比较大,决定讨论的时间占用也相当多。但是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集中讨论,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主角,教师原则上并不参与讨论,更不提供所讨论问题的标准答案。教师责任是为学生讨论提供必要的知识和理论背景解释,并为学生就相关知识、理论和问题提供解答释疑。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教学以学生讨论为主,旨在培养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独立能力和案例体验,这是非案例教学所无法获得的教学效应。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干预也不放任

在案例讨论中,教师必须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向“权威、书本、教师”挑战,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开放、自由地讨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多种方式适当地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多向思维,抓住学生讨论中的“奇思妙想”,引发有分歧的观点,激化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案例教学实现多向度的充分交流而具有生机和活力。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但是不强制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限制学生。

4.重理论深度提炼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不能为分析而分析,必须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案例教学中,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得到充分交流与碰撞,使理论得到深化和提升。教师虽不参与具体讨论,也不提供问题解决的权威答案,但是教师在引导、指导学生讨论,以及最后环节的课堂教学总结中,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将案例教学的理论深度尽可能地阐述和演绎。

三、存在问题

篇2

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管理学

一、“管理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地位与要求

1.核心基础地位

我国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同时,学位授予单位按本目录中各学科、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在目录中,旅游管理是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最后拿到的是管理学学位。

旅游管理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学科,最早由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于1979年开设旅游专业,随后,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学校也相继开设相关专业。时至今日,几乎每个本科院校均开设了旅游学科的相关专业,旅游专业一度被看成热门专业。但是,直到上世纪的90年代初,旅游专业名称还不统一,全国各地出现了诸如:宾馆管理、风景旅游、森林旅游、旅游历史与文化等各种称谓,毕业生最后拿到的是经济学、文学、工学等学士学位,1998年以前毕业的旅游专业硕士拿到的是经济学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从1998年开始,把旅游学科统一划归到管理学门类,国内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开始重视“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与博士生入学考试几乎都把“管理学”列为考试课程,因此,“管理学”受到旅游专业师生广泛重视,而成为旅游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此外,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可以发现,四年制本科教育中开设的核心课程中属于管理类的还有:“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即管理类的课程占得比重很大,因此,“管理学”在旅游学科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学好“管理学”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2.开设目的与要求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多门核心专业课程都属于旅游企业管理类课程,因此,这些课程开设的前提是学生要有一定的管理学知识作为基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开设的“管理学”,又称为“管理学原理”,主要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应用这些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为将来进入社会、参加实际管理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又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之中,因此,要求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建立管理学基本框架和知识体系,培养管理思维,锻炼其应用管理学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旅游管理本科生学习“管理学”现状分析

1.“管理学”的多科性特点与学生的学习阶段不匹配

“管理学”的内容包括经过高度概括和抽象出的对各类管理活动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原理和方法。在方法上,“管理学”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从“管理学”与许多学科(经济学、数学、工程技术学、心理学、生理学、行为科学、运筹学等)的相互关系来看,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需要综合利用上述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因此,“管理学”具有多科性或综合性特点。

“管理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后续专业课的先导课程,因此,一般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这个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刚刚踏入大学校门一个学期,可能还沉浸于考上大学的沾沾自喜中,学习缺乏计划,自学能力不强,没有养成良好的大学学习习惯。然而,“管理学”涉及多种学科知识,刚上大学半年的大学生不可能掌握这些知识,因此,学生普遍反映其综合性强,不容易学。

2.“管理学”特点的一般性与学生的学习兴趣错位

“管理学”作为一般管理学,区别于“宏观管理学”和“微观管理学”,是研究所有管理活动中的共性原理的基础理论学科。因此,“管理学”是各门具体的管理学科的共同基础,具有一般性特点。由于“管理学”的内容以基础理论为主,案例分析为辅,因此,尽管学生们知道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注:老师一开始就告诉学生,“管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但是,由于基础理论部分占的比例较大,因此,不适合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法。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学生感觉管理学枯燥,难以理解。

3.“管理学”特点的实用性与学生管理实践不足的矛盾

“管理学”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主要讲述管理过程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方法,但是如果我们结合身边的客观现实去认真思考,则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处于某一个管理系统中,该管理系统是按照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建立起来的,只是我们缺乏管理思维而不善于发现而已。因此,管理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是,刚入大学半年的大学生不但缺少多种综合知识,而且缺少管理实践,所以,根本没有管理思维。此外,他们对自己所属的旅游管理专业仅接触了半年时间,专业方面的知识也非常有限,因此,“管理学”课程实践活动不宜在旅游企业中长期开展。但是,如果在其他的工商企业中开展实践活动,学生会说和旅游企业无关而没有兴趣。

三、教学改革思路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但是由于其开设的时间较早,学生缺少管理方面的感性认识和对旅游管理知识体系的整体理解,因此,一般在课程学习前期兴趣浓厚,后期则兴趣减弱,热情降低。作为任课教师,应在这门课程的整个教授过程都引导学生保持高涨的热情,比较深刻地理解管理学原理和规律,培养管理思维方式,避免出现不少旅管高年级学生后悔当初没有认真学,现在意识到重要想再跟着一年级学生重学一遍的情况。笔者结合自己10多年的“管理学”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1.耐心细致,适当补充相关学科知识

由于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较短,管理学又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心理学、市场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根本不具备这些知识。而且,他们对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也掌握得非常少,可能还没有养成课后自学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求教师循循善诱,耐心传递包括学习方法、相关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等在内的各种知识,弥补因该课程开设时间早给学生造成的综合性强、难度大方面的不足。

2.理论讲授为主,案例教学为辅

鉴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强,学习者是一年级学生,缺乏相关的各种知识与对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因此,课堂教学应以理论讲授为主。在课程学习早期,教师应放慢速度,深入浅出,多用通俗语言和学生熟悉的身边例子来讲解,让学生感觉管理学不难理解,使其尽快熟悉相关的管理原则与理论,形成管理思维习惯。在课程中后期,可适当加快速度,精讲难点重点,增加课堂讨论的时间。例如,对于组织部门化基本形式之间的比较这个教学重点,教师仅对职能部门化、矩阵型结构等精讲,然后,设计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种部门化的应用对象是什么?对应于现实社会哪些组织中的部门划分?一个组织能否独立使用某种形式进行部门划分?等等。这样,课堂教学就把单纯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学生为两个中心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其辩证思维能力。 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理论联系实际,在课程中后期适当引入案例教学。具体可通过分析知名成功企业与旅游企业管理方面的例子,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3.主次分明,增加学生的管理实践

“管理学”由于知识点较多,受学时所限,不可能一一深入学习,因此,作为任课教师,一定要深入分析教材,挖掘精髓,分清主次。例如:在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这一节中,需要学生掌握古典管理理论的两个重要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对于这两个学习重点,学生会感觉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难度较大,不易理解。因此,要求教师首先用贴近现实生活的最通俗的语言转换难点,使学生容易理解,如统一指挥原则,可用一个媳妇只能有一个婆婆,否则她将无所适从来打比方;然后,通过举例说明学生最熟悉的自己所在的班集体是通过设置班长、学习委员等管理角色正常运转的;最后,举旅游饭店中岗位设置的例子来说明在一个组织中要层层负责与汇报。这样,学生就会对这条管理原则有比较透彻的理解,能够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使管理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可通过教师设置问题、学生自学、教师总结的方式来培养其自学能力。

为了防止抽象的纯理论倾向,解决“管理学”的实用性特点与学生管理实践不足的矛盾,应该增加学生的管理实践活动。具体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1)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前期与中期利用课余观察生活,理论联系实际,透彻理解管理理论。(2)在课程的中后期,教师设计管理活动,指导学生模拟扮演各种管理角色去解决管理问题。(3)通过组织学生去比较知名的大中型企业如新飞集团实地参观、聆听、感受,学习其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流程。(4)在本校的旅游专业实习基地如旅游饭店、旅行社、景区开展短期实习,主要学习这些旅游企业各自的运作模式、部门划分、人力资源配置与激励、管理制度等。通过上述多种管理实践方式,使学生认识到管理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通过实践反复检验理论、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1]肖培耻.“管理学”课程教学使用模拟教学法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4):86-87.

篇3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教学;特色定位

1.“管理学”课程教学特色定位的现状

特色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环境因素所决定的,且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有自己的风格和形式。定位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适时确定某一事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具置。由此可知,特色定位则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差异化发展而在目标受众心中占据其独特的、有利的位置。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是一所依托地处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吉首大学的于2002年兴办的新兴独立学院,其办学层次介于一本、二本与高职、高专之间。由于办学历史不长,缺乏母体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师资力量薄弱,特色定位意识淡薄,在管理学课程教学计划上,虽有课程设置,但缺乏能力、素质培养方案;虽有理论教学安排,却无实验、实训教学安排。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仅有教师的课堂讲授,少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上,也只有学生的考试成绩,缺少学生自己运用管理理论进行实际管理的项目和成果。正是这样,经济管理专业开设的管理学课程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竞争优势,学生在其工作岗位上也表现出磨合期长,难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管理学作为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其课程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定位理论,对管理学课程教学进行特色定位,不仅能使此课程对学生更具吸引力,还可以提升此课程的前瞻性和实用性,进一步促进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彰显自身特色,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通识素养宽厚、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熟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文献综述

关于定位,1969年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和广告专家艾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美国《产业行销》杂志上发表了名为《定位是人们在如今仿效市场上所玩的游戏》一文,指出广告创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麦迪逊大街上流行的新把戏是定位。[1]1972年在《广告时代》上发表《定位新纪元》一文,随后围绕“定位理论”发表了一系列阐释性文章,“定位”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1980年在其经典专著《定位:广告攻心战》中指出:“在传播的丛林沼泽中,唯一有效的方法是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实施市场区隔。”[2]1996年杰克•特劳特又与史蒂夫•瑞维金在联发表的集大成之著作《新定位》中列出了消费者的五大思考模式,帮助企业抓住消费者心理。[3]自此以后,“定位”一词被广泛使用。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引入“定位”一词并迅速运用于高等教育研究领域。[4]国内学者欧阳白果[5]认为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特色定位应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体现地方需求特色,以立足实际、扬长避短为原则,在强化应用型同质基本特色的基础上,突出异质的差异特色。蔡劲[6]认为一方面应根据本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开设场域课程与本土化的课程;另一方面应根据本地的人力资源多方联盟特色,充分发挥社区对学校的带动作用,鼓励学校课程创新。黄海燕[7]认为特色定位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应通过特色定位寻找差别、识别差别并显示差别。林祥柽[8]认为特色化就是要避开与强校、强势学科相同的发展方向,走自己的路,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寻求独特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特别是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每一所高校的每一个学科专业都要找准发展方向,在具体方向上形成自身特色。谭海、毛淑华、谌洪茂[9]认为特色是在“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基础上,达到“人有我专”的程度。基于上述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特色定位的研究,结合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开设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实际情况,运用定位理论,从学生的心理与差异化竞争的角度,探讨管理学课程教学特色定位的具体途径,必将进一步推动独立学院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3.“管理学”课程教学特色定位的理论基础

管理学课程教学特色定位应以学生心智为出发点,去寻求一种独具他特色的定位,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首先,若从学生心理层面考察,“管理学”课程教学特色定位应直指学生心智,在其心理阶梯上寻找到一个有利位置,或者重新构建一定的心理阶梯。这个位置能够给学生一个简单、快乐的学习理由,同时也是学生面对复杂管理信息环境压力时一种便利的解决途径“。管理学”课程教学特色定位中所运用的数列代码中的位序代码,也应代表着一种学生评价的排序和量度。而且“管理学”课程教学特色定位还应考虑到学生一方面可能会受到其原有心理结构的制约,另一方面新的管理信息又可能会对他这一心理结构进行修正和改变,最终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位序序列。其次,若从学生富有竞争优势的角度考察,管理学课程教学特色定位更要体现出鲜明的“竞争导向”,即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10]也就是要实施差异化的管理学课程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受到学生的喜欢,也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管理创新意识,培养出深受企业青睐的具有应用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4.“管理学”课程教学特色定位的具体路径

根据上述“管理学”课程教学特色定位应遵循的心理基础理论和差异化竞争理论,落实到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具体特色定位,应坚持“立足并强化应用型基本特色,构建并突出异质特色”的基本思路。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对“管理学”课程教学进行具体的特色定位。(1)“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应突出应用性与创新性。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应用型人才”“分类管理”等概念。2012年,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突出了新建本科高校“地方性、应用型”的特点。2013年1月,教育部开始启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工作。2014年2月,总理在国务院常务理事会上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设转型”的观点。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特意提出“鼓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学校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11]其实,在此相关政策出现之前,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就曾经认为地方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以及独立学院,均应走应用型的道路。由此可知,独立学院应该培养应用型人才,但这与职业院校培养的职业型应用人才有所不同,应该定位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相应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也应紧紧围绕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来展开。其具体体现在管理学教学目标上,就是培养理论扎实、管理实践能力强的一线中高层管理人才,并在此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其管理类专业的不同特点和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分别制定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教学大纲。唯有如此,独立学院才能在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上突出应用性与创新性,在人才培养上体现出独特性、实用性,最终实现独立学院在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中的定位优势和持久的竞争力。(2)“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应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教材是传授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主要载体和基本依据。因此独立学院管理学教材的建设,既要体现独立学院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又要具有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教材内容的编写应突出“宽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应紧贴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精心选编课程内容和结构。首先,理论的编写应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结构和特点。其次,教学案例的取舍应体现实际管理实践的发展变化,突出前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最后,在管理学教材的建设上还要重视整个课程体系的全面构建。整个管理学教材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主教材、多媒体课件、网上课程互动平台、案例库、学习指导书、标准化试题库等一整套教学资源的构建。[12]总而言之,在“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上,无论是选取、编写还是讲解,都要结合最新的用人单位需求、符合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条件,这样才会真正体现其前瞻性和实用性。(3)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应体现动与静的结合。在具体的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保证必要的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外,教学的重点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而作为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手段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案例教学、实验实训教学、专业课程见习教学。在案例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编写、应用针对性强的真实案例,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去分析、探寻,以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实训、专业课程见习教学中,应主动带领学生深入管理实践第一线,到企事业单位去观察、体验实习,鼓励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判断、分析、诊断现场实际管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实际管理应用能力。(4)管理学课程教学方式应尝试微课与MOOC的形式。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音频。微课既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也适合教师教学使用。MOOC则是指“大众公开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它有完整的教学活动,一般由课程介绍页、教学视频、教学习题和教学论坛四大核心要素构成。MOOC可以整合多种社交网络工具和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形成多元化的学习工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依托互联网即可在家学习,能够满足大规模学习者学习需要,师生之间还可以及时互动。现阶段互联网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教师可以结合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其优越的成长环境,充分利用高校已有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共享当前火热的教育资源,大力发挥专业教师的特长,大胆尝试以微课与MOOC的形式进行管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彻底打破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限制,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妙趣横生。(5)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应有项目开发与作品的呈现。大一新生往往对管理学这门课程没有任何基础,所以应以其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例,开发此管理项目。首先可以让他们以班级或寝室为单位,写出自己所在组织的主要成员,各自担任何种角色,拥有哪些权力和承担哪些相应的责任。其次画出自己所在组织的组织结构图,接下来让他们做好本组织本学期的活动计划,然后让他们按计划开展自己组织的活动,在活动进行中要充分体现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五大职能。最后上交一份财务报表,体现自己组织本学期开展活动的收入来源和费用支出,同时附上一份活动总结,写出自己组织的活动经验和教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出“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5.结语

管理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其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更广泛的社会科学基础(文化、生产力水平等)密切相连。“管理学”又是大一新生最先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普遍对此抱有较高的期望。[13]所以,“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特色定位既要遵循“管理学”课程本身的规律与特点,同时又要让学生对此课程学得满意。为此,学校必须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大胆改革与创新,教师也要对学生所在的家庭、班级、协会、学校等组织中所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与分析,结合这些学生所熟悉的管理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和想法。这样可以使管理学理论在“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3]李宝元.广告学教程(第三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严学军,汪涛.广告策划与管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7]黄海燕.江苏高职院校特色定位差异化发展研究[J].江苏高教,2014,(5).

[5]欧阳白果.论独立学院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专业特色建设[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10).

[6]蔡劲.台湾地区特色学校发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33).

[8]林祥柽.天津市属高校特色化发展的路径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5).

[9]谭海,毛淑华,谌洪茂,等.信息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及其特色定位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10]刑以群.管理学(第三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355.

[11]刘彦军.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内涵、外延、路径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4,(31).

[12]关光辉.独立学院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0).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材编写

一、管理学基础课程已有教材的局限性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管理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于目前招生体制的限制,高职院校只能在本科院校录取完毕后,从剩余的考生中招录新生,因此不得不承认高职院校的新生素质普遍比本科院校的新生差。尽管目前管理学基础相关的教材非常多,但相当数量版本的教材理论性太强,不能贴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实际,导致学生难以读懂,这也造成了一些管理学教师在教学上的困难。因此,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材一定要克服这些不足,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新特色。

二、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材的编写思路

管理学基础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没有任何社会实践与管理经验的学生来说,要完全领会其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教材的编写,应该始终围绕一个管理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展开:即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如何对其所在的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突出体系,结构完整

对于将来要走向社会,特别是能够成为管理者的年轻大学生而言,按照管理过程的逻辑体系对教材内容体系进行安排是合理的。因为管理者的责任在于对其所在的组织进行有效管理。有效管理旨在达成组织目标,而由组织所处的环境、管理主体、管理客体构成的管理系统又有众多的不确定性,有效管理就在于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减少不确定性带给管理目标实现的影响,这些基本手段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因此,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教材内容总体应该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管理学概论,包括管理与管理系统、管理思想及其发展;第二部分为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此同时也要强调企业道德与社会责任,以此构建内容体系。

(二)内容安排有序,注意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管理学基础教材内容应该按照管理工作的顺序安排,自认知管理起,经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落脚于企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如此的体系安排,使得读者能够从宏观上比较清晰地把握管理学的主旨、研究对象以及总体脉络。

(三)章节体例新颖,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需要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教学规律与教学特点,在内容、结构、编写体例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和创新,力求教材能够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但同时也需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寓教于乐。基于此,在教材编写时,每章内容均应该以导入案例开头,以管理游戏结束,在章节中通过设置“管理故事”“相关阅读”“案例分析”等教材理论的延伸栏目,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训练意识、互动意识、交流意识等。

(四)内容观点应适时更新

管理学基础课程不仅是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还是工商管理专科各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只有将当下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涵盖,再将当前管理工作实践融入到教材中,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管理方法。

(五)语言表达通俗易懂

在编写教材时,应按照高职教育“必需、够用”的理论教学要求落实,确保教材内容全面地概述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管理学理论知识较多,加之学生对企业和社会缺少一定的认知,致使学生学起来比较抽象。而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便于学生掌握新知。同时,管理学基础课程还涉及一些实践内容,学生只有顺利的完成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才能投入到技能训练和素质拓展中。

三、结语

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材既要有助于学生对管理理论知识的整体把握,同时也要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管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其教材不仅仅是本科院校教材的压缩,而要力求抓住管理实践的精髓,在内容、体例等方面做到题材新颖、突出案例、注重运用。

参考文献:

[1]蔡翔.《管理学》课程教材编写的改革思路[J].教育与现代化,2007(3):41-44.

[2]贺石,包斯琴.谈《企业管理学》教材建设中的使用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增刊1):444-445.

篇5

引言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管理学》课程是其核心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是高职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但高职旅游专业《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一直是其较为薄弱的环节,学生通过学习往往能够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知识,却缺乏从管理理论的角度观察、分析和思考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旅游管理专业《管理学》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具有一般性、艺术性、学科综合性和实践应用性等特点,要求课程教学要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既要注重基础,又要强化实践、不断创新,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一、旅游管理专业《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作用

实践教学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生命线,以应用性和综合性为特征的管理学课程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它对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是理论教学的延续与深化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管理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与旅游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管理思维模式和综合管理素质,为以后学习旅游管理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而实践教学相对课堂理论教学而言,具有直观性、启发性和探索性等特点,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具备基础管理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规范的管理操作技能,形成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管理学》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深化,是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是培养应用性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培养目标的侧重点是具有极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尤其注重对理论知识和理论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和领悟能力的培养。《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正是在建立管理知识基本思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管理问题,并能够依据相应的理论知识判断分析现实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管理学》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既要求协调组织的控制能力,又要求统筹全局的计划能力等。如:组织旅游活动按照标准制定路线、吃饭、住宿、服务等详细规划;旅游途中的人际关系、意外事故、临时问题等的应变和控制。作为一名合格的旅游技术人才,仅仅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职能,是很难满足工作要求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复合型管理技术技能的人才。《管理学》课程实践能够通过系统的学习管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学生中不同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集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于一体的有效途径。

二、旅游管理专业《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问题

在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的调研中,发现其课程实践教学既有地域特点,又有一般现象。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考核方式等。

(一)教材内容的专业性不强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管理学》教材大都使用经管类通用教材,教材内容的受用面较大,相似程度较高,与旅游管理方面的相关管理实践案例较少,不能充分体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特点,与后续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衔接紧密型不足,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受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方式与教学考核等方面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主要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方式为主,这种教学形式强调知识的严密性、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具有固定的教学步骤和明确的应试目标,确立了教师的主宰地位和学生的被动接收地位,使学生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但忽视了知识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

(三)实践教学偏向于口头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已经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可,但正真在教学上仍然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时较少,而且实践内容往往也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开展,没有达到实践性的目的。

(四)考核形式传统单一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计划中对《管理学》的考核主要是采用笔试的形式,考核内容多是针对所做的笔记和课堂讲授的原理规律的背诵。虽然学生通过了考试甚至考试成绩很好,但在实践工作中仍不能较好的运用这些管理学知识,学生的管理实践技能没有被培养起来,偏离了学习管理学的根本目的。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建议

《管理学》实践教学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针对上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和改进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学习课程的基础,在选择教材时,要根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针对社会和行业发展与需要,结合后续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突出专业特点和课程要求的《管理学》教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编写适合区域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管理学》实践教学教材,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设计种类和数量丰富的实践案例。

(二)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在《管理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中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量和实践环节,多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并针对实践教学的知识点确定实践教学的内容、目的和组织形式,避免实践教学的口头化和形式化。

(三)构建实践教学的总体思路

按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管理学》独特的学科特点,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进行实践教学思路设计,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案例、习题与相关教学资源等。理论教学注重课程知识结构的提炼,实践教学重点把握基础理论与发展前沿和实践的融合,有意识的给学生提供大量扩充性和相关性的实践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丰富实践教学方式

在实践教学中,要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为主导,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团队练习、角色扮演、管理专题辩论等方式组织实践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效果;在现代教学技术下,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手段,设立高度仿真的实践场景或真实的管理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与协作精神。

1.案例教学法。选择核心知识点对应的典型案例,案例兼顾示范性、应用性和实战性,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境中,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2.情景模拟法。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浓缩为虚拟环境,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模拟旅游途中游客意见不统一的决策游戏,通过模拟加深学生对管理决策知识的认识。

3.团队练习法。根据班级人数分成若干团队,每个团队指定主要负责人,并给各团队提出任务,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讨论分析问题,教师对其指导。

4.角色扮演法。是用演出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设定某个场景,让学生通过扮演其中的角色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某一类管理问题的能力。

5.专题辩论法。把某一知识点或者旅游管理中出现的实际现象设置为论题,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辩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性。

(五)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篇6

[关键词]药事管理学;教学模式;合理运用

中国分类号:R9

药事管理学科作为药学学科派生的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与药学学科其他二级学科有较大差异:它是应用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与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药事"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因而药事管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社会科学性质[1]。

1教学之困境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主要科目,在本校为药学院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在思想上能够重视药事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同时,药事管理学由于内容涉及了有关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监督的各个环节,其中所涉学科门类交叉,并且包含诸多的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的内容等方面原因,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虽能明确其重要性,却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考前突击记忆、考后立刻遗忘的教学困境。由此,如何走出这一困境,进行有效的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2教学模式演进

药事管理这本课程于19世纪初形成于美国,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简历药事管理学科体系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60年代,主要是间断引进英美和前苏联课程;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药事管理学科逐步成为了中国高等药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学教育的基本学科[1]。从这一时期起,业内人士对药事管理学的教学模式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2.1传统教学

药事管理学的教学长期固化为"讲课+考试"的模式,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就使得学生形成了单一地、通过课程考试的学习目标。学生欠缺自主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不能达到学以致用。

2.2实地观摩

实地观摩模式是一种更加贴近实际药学工作环境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带领学生去到诸如药品生产企业、零售药店以及医院药房等地进行见习,师生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学生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以及亲手触及的方式,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思考总结。

2.3CBL教学

CBL(Case-BasedLearning,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教学模式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它以典型案例作为基本教学素材,围绕教学大纲中要求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提出相应观点,做出独立判断或提出决策[2]。随着我国药事管理教育的发展,CBL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药事管理学课程种颇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

2.4情景模拟

此方法又称作"游戏教学法",它通过教师设定某种特定的情境,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和要求。在实现情景模拟教学之前,要求设计者预想各种角色,在某个假设的情景中活动,并依照各个角色所处的情景和不同的问题作出决定,通过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情景中去感受这些复杂性与变化规律,把学习内容迁移并应用到实践中去。目前,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我国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还处于探索阶段。

2.5PBL教学

PBL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以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3]。通过PBL教学模式,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团队精神、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3教学实践中的合理运用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同时,结合药事管理学课程特点和教材特点来看,绝大部分篇章以概念、法律法规、管理规范等文字性内容为主。通过教师的不断"教课",让学生做到简单地理解记忆不难;通过普通的试卷考试达到一般的记忆效果的检测目的也不难。但是要让学生对药事管理学课程产生兴趣,更加有效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类内容,仅凭这样的单一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其他几种教学模式中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主动参与。实地观摩是一种更加贴近实际药学工作环境的模式,不只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未来将要从事药学工作,还可以为他们创造与见习地的药学工作人员进行探讨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操作阶段应当是学生有了一定的药事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后,此方式并不适合贯穿药事管理教学的始终。CBL与PBL教学模式均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合理运用这两种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面对复杂药学实践问题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2]。这两种模式教学活动中应当注意案例的典型性与实效性。如在讲授假药劣药问题时,可结合"花旗假药案"的典型事件或其他相关事件;在讲到药品合理定价时,可结合某些国家基本药物"断货"的现实情况,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此类问题上药企、医生、患者以及相关药品监管部门是如何共同发挥作用的。情景模拟的教学模式具有游戏性、假设性、迁移性和实效性等特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在讲解药学人员职业道德一节时,结合药事管理史上的典型事件"普强实验"来做情景假设,将学生分作三个大组,一组扮演法官等公职人员,一组扮演普强公司董事,一组负责观察记录和角色扮演后的提问。因为这种形式下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也使得学生更具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有它的限制条件[4]:(1)模拟效果受到班额制约,小班授课时,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当授课规模较大时,学生参与机会和教师对模拟情境的控制程度都会随之下降;(2)活动的开展受到课时数限制,药事管理学的课时数有限,开展情景模拟往往需要一定的准备、排演时间,这就与有限的教学课时产生了冲突。

4结论

任何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和限制条件,在我院的教学实践中证明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单独使用都难以满足药事管理教学实际需要。务必加强多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发挥不同教法的教学优势、不断探索教学规律。同时,切忌只关注教法本身,盲目地贪图形式上的花哨、热闹。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应当适配合教学效果检查,及时优化、修正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杨世民.药事管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8.

[2]解雪峰,吕雄文.加强药事管理学实践教学的新思考[J].安徽医药,2008,22(11):1114-1115.

篇7

[关键词]财务学科;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002-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需要,许多学校根据需要设立了财务学科,其中建立和完善我国财务管理的理论、学科、课程三大体系,是总结财务管理活动规律和实践经验的关键。当前财务学科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逐渐在各大院校开设。一个更大的问题是探讨财务管理课程体系设计,并分析该体系实施过程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问题。

一、财务学科的意义

财务管理是一项独立性很强的科目,因此,学习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相关学科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能。首先要明确财务管理专业的定位与合理安排,财务管理学科与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等学科长期交融,所以确定财务管理学科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是进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环节。我国目前多数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不太明确,专业特色不明显。因此,无论财务管理专业还是从专业发展、政府相关规定以及从其工作性质来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都偏向会计学。

二、财务学科存在的不足

1、课程体系缺乏专业特色

财务管理专业一般情况下是在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等相关专业基础上开设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也基本上是表现为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当前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仍然表现为会计专业的特点或者具有会计专业的很多痕迹,无法体现出财务管理专业本身的专业特色。在有些院校中还把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列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与财务管理专业大大不符。另外很多学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缺乏具备财务管理实践的教师,无法将财务管理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之中。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课流于形式,表现在:第一,缺乏具备财务管理专业实践的教师,很多教师大多是从事会计专业的教师或从事金融学专业的教师;第二,财务管理专业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基本上是以会计岗位、金融岗位、证券模拟或综合会计岗位来代替。第三,虽然很多大学也建立了一些实训基地但无法达到财务管理专业实习的真正目的。

3、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中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多数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金融学、投资管理学等课程较少。这种课程设置体系很显然没有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此外课程内容的重复和交叉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而且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财务学科的设计思路

1、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高等教育各专业开设专业基础课的目的是为后续开设的专业进行奠基的。要想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扎实全面的能力。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以及金融学等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经济法、税法、财务软件、证券投资等。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容易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2、财务管理知识层次的规定性

任何学科的研究都是由初级到高级、由实践到理论不断推进的。所以财务管理学可以划为初级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专题等。

3、财务管理环节的规定性

财务管理表现为一个循环过程,是一种有意识的系统的管理活动。财务管理一般分为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几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按照财务管理环节,财务管理学可分为财务预测学、财务决策学、财务预算学、财务控制学、财务分析学等。

4、与认证教育课程接轨

职业资格认证教育一方面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打造有丰富兴趣爱好的职业化人才,因此,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开设与职业资格认证教育相接轨的职业资格课程。

四、财务学科课程体系构建

目前,很多高校教师从事财务管理学科建设工作,他们大多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不同的知识结构使得财务管理专业的学术特色和执业特色缺少色彩,不同人员进行的财务管理学科课程体系设计往往都带有各自学科内容。在开设这门课程时,许多院校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而不是本专业能够开什么课程出发,所以导致不同高校在财务管理课程体系设计上差别很大,阻碍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也不能够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中要明确三个问题:该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赋予受教育者什么样的特质才能够代表教育价值取向?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能满足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根据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可将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成四个层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因此,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应包括: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战略管理、法律、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专业必修课应包括:金融市场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投资学、财务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管理、跨国公司财务、公司价值评估等。

五、结语

培养学生对财务管理与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一是以综合案例的形式加以体现,将财务管理与会计学、金融学等相关知识融合在一起,可以开设财务管理案例分析、纳税筹划分析、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知识专题讲座等课程;二是开设沙盘实验课程、企业报税课程、操盘手训练课程、以及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以满足学生毕业与上岗零过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志辉.优化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想[J].才智,2008(1).

篇8

1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管理学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结合的交叉性综合学科。现代管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以及授课对象特点的变化,传统的管理学教学模式受到较大冲击与挑战,具体表现为:课程吸引力不足。部分90后学生对于管理学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有的认为管理学课程过于抽象以至于空洞,没有什么实在的、可见的价值;有的则认为学习管理学很容易,就像学习历史等文科课程一样,主要依靠期末的背诵与记忆,导致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英语、数学、计算机等课程上。教学内容不够具体与形象化。一些年轻教师由于没有从事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对于管理学理论的体会和解读难以形成个人深刻且丰富的科学总结,再加上授课对象缺乏对商业社会的感性认识,容易使教学内容显得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教学方法单一。管理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管理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如果仅仅采用灌输式的理论讲授与文字类的案例教学方法,容易导致课堂气氛单调沉闷。考核方式偏重背诵记忆。如果把管理学的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系统工程,那么课程考试无疑是对学生学习效果最重要的控制和监督手段之一。当前高校管理学考试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依然偏重于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以掌握重复既定教科书内容的准确程度为评定标准,虽有平时成绩,但比重较小,考查内容简单,许多学生喜欢把所有复习的时间都拖到期末,突击应考。

2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过程

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近些年《管理学》的教学改革受到各大院校的重视,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改革思路和路径。我校将团队模式引入《管理学》课堂,在现有教学改革经验基础上,借鉴最新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理论,根据90后学生的性别、学习特长和性格特点,将学生组成5人-7人的学习团队[2]。配合各章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主题,辅以相关的激励政策和考核机制,让学生在微型组织(团队)中深切学习和体验管理的各项职能,接触到各种管理困境,一方面可以促使团队成员之间齐心协力,互相帮助,扬长避短,各尽所能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另一方面让学习团队之间互相竞争、互相挑战,形成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3]。课题组在2014级管理类大一新生1-6班中实施了《管理学》的教学改革。首先,将6个班级204名新生分成3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含2个班级,人数控制在60-70人之间。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让任课教师在有限的管理幅度下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但又适时保留竞争的余地。其次,让学生随机组成5-7人的团队,每个小组要考虑男生和女生的搭配。随机性分配可以保证公平性,也更符合现实社会中组织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每个人都是被动加入一个团队,然后从适应、磨合、冲突到主动融入。分配结果为每个教学班有12支管理学团队。再次,每个教学级配置2名课长,采用先报名、后面试确定的方式。每名课长负责管理6支团队。每支管理学团队选出1名组长,由小组自行决定。最后,设计与教学改革配套的考核方式。每位学生的成绩组成为:个人考核占60%,团队考核占40%,另外,平时考核占50%,期末考试占50%。这样的成绩设计目的是为了防止学生“一考定终身”,期末突击复习,考完忘光,注重形成性评价和效果评价相结合。关于团队考核,在2014级教改班布置了4次任务,难度由浅至深。分别是:①团队建立。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给自己的团队取好个性化的名称、口号,并设计标识与团牌;制定好团队目标,组长职责和组员职责;制定好团队的制度和激励措施。每支团队以PPT的方式展示成果。第一轮团队任务的特点是预热,让每支团队初现雏形。②联系管理学各个章节的主题,布置不同的任务,如:挑选你经常接触(作为其员工或顾客)的一个组织,评估它们的组织文化;分析小米手机所处的外部环境;研究全球环境中苹果公司的管理特点;结合科学管理理论提倡的时间研究、动作研究,寻找实际学习、工作、生活中用其改进的例子等。第二轮任务的特点是紧贴教材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每个主题采取随机抽签或主动报名的方式,确定2支管理学团队,给予两周的时间完成,然后选择理论课前的15分钟进行演示,最后其他团队点评以及教师总结。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其他团队观摩,取长补短。③让学生讨论所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优点和哪些缺点,并撰写一份增进团队凝聚力的策划书。第三轮任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反思前两次团队表现,促进组长与组员、组员与组员之间的沟通。④给予3周时间调查、寻找校园/医院/企业中的管理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是团队考核的终极任务,难度最大,也是系统考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与应用了《管理学》各章所讲授的知识,是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试金石。学生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圆满完成终极任务的各项要求。

3实施效果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团队管理模式在《管理学》课程的应用效果,课题组对于教改班的204名学生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最终192名学生完成了调查。第一部分了解学生对于教学设计的反馈:①关于团队任务的数量。31.8%的学生表示最好为3次,38%的学生表示最好为4次,可见一个学期的课程布置3-4次团队任务是适宜的。②关于每次任务平均完成的时间。49.5%的学生选择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而定,41.1%的学生认为2周的时间刚刚好。③关于团队任务的类型。44.3%的学生最喜欢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27.1%的学生喜欢用情景剧来表现的管理问题,而文字型的案例分析题只有8.3%的学生选择。④关于团队课堂的环节。61.5%的学生最喜欢团队展示,其次是同学之间的互相点评(占25.5%),再次是教师讲解(占13%)。这表明学生喜欢自己精心完成的团队作品有机会展示,同时反映教学相长,学生对于其他同学给予建议的认可度不亚于教师最后的点评。第二部分重点搜集学生对于所在团队的想法:⑤关于所在团队内部交流的顺畅性。59.4%的学生反映很顺畅,可以及时得到组长指示,也可以及时反馈自己想法,4.2%的学生表示不顺畅,有时候不知道别人在干什么,有想法也不知道找谁去说。⑥关于参与团队合作时的感受。85.9%的学生表示团队合作交流过程很有意思,学到不少东西。⑦关于完成团队任务遇到的最大困难。43.2%的学生认为是任务方面,有时难度较大,33.9%的学生认为是组员方面,个别组员参与热情不高,对布置的任务完成不到位。这恰恰反映学生已经体会到管理的核心要素是处理好“人”与“事”的关系,理解任务,调动组员积极性,发挥集体智慧是每次团队任务获得好成绩的关键。第三部分调查团队课堂带给学生的感受:⑧关于管理学团队课堂实施效果。感到非常满意的学生占29.2%,比较满意占59.4%,一般占10.9%,比较不满意占0.5%,总体满意程度高。⑨关于通过团队课堂学生得到锻炼与提升的能力。问卷设置了多选题,结果显示教改班学生认为以团队为载体,与其他兴趣、性格互补的同学一起完成复杂的团队任务,并撰写报告,制作PPT/视频,进行课堂展示能使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包括自我认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任务执行力,PPT、视频等多媒体制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创新创意能力等。其中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提升最快,而创新创意能力与PPT、视频等多媒体制作能力是他们未来最需要继续提升的能力。

4体会与思考

篇9

关键词:管理学 教学改革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131-02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既具有应用的广泛性与实践的艺术性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抽象特点。要把这门课程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既能牢牢掌握理论,又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激发创新意识,即达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就要求管理学老师要正确安排教学,不断摸索与总结设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普遍重视管理学科的研究,在理论研究和解决实践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管理学的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师生关系表现为二元对立。教师自认为,也被学生认为拥有渊博的知识;相反,学生自认为,也被教师认为一无所知。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教学内容,学生则认真记笔记。这种站在讲台上的教师与洗耳恭听的学生是二元对立的,有对话与交流。教师总是课堂活动的中心,学生的一切行为必须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之间很难交流。正如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所指出的:(1)教师教,学生被教;(2)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3)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4)教师讲授,学生顺从听讲;(5)教师作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于学生,学生唯命是从;(6)教师做出行动,学生则幻想通过教师行动而行动;(7)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只纯粹是学习客体。

2.教材选择重理论、轻实务,缺乏优秀的案例辅助教材。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性的教科书只能让学生学习管理理论、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而无法使其领会和品悟管理的艺术、管理的真谛。懂得管理知识并不意味着能在实践中正确应用与灵活应用,过分重视理论教材,轻视相关辅助教材(如《管理学案例》),选择和配套是目前高校管理学课程教材的主要问题之一。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管理学教材很多,相适应的管理学习题、管理学案例与管理学游戏难觅其踪也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

3.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方式单一。当前管理学教学方法存在许多弊端,大多数高校在管理学教学中普遍沿袭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基本上以单一的教师讲授形式进行。这种传统的授课形式虽然便于管理知识的系统讲授和学习,但也造成诸如“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参与感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众所周知的问题。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在于管理科学的实践性。那些厚积薄发的管理智慧仅仅靠教师讲授、学生听课是远远不够的,哈佛大学著名的管理学教授查尔斯・格拉格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得出结论,仅仅听管理理论和讲座,是无法提高一个人的管理技能的。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1.教学中建立师生平等对话关系。人与人之间天生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对话式教学以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为基本前提,体现着平等对话和民主协商精神。教师更多地扮演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教师要从居高临下的强势位置上走下来,走到与学生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关系中来。这种朋友式、伙伴式师生关系的建立是管理学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必须从心底出发接受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并对自己的意见表示怀疑。学生理应尊敬老师,忠于老师但不能“愚忠”。

2.教学方法多元化,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并存。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注重讲授内容新、深。教师讲授不应拘泥于教材,不能只重视已定型的理论观点,而应该讲一些当今国际热点管理理论与实践。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是好的教学”。内容浅薄与陈旧的教学会降低学生的认识兴趣,为学生所讨厌,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课堂讨论法就是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师生围绕一个讨论主题,发表意见,展开讨论,其目的在于加深和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发展与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把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逼真的练兵场,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管理事件和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采用“讲座”、“报告”形式,让学生与成功人士面对面交流。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管理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和变化趋势,应从其它知名学府聘请专家、学者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及报告,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及管理学理论的动态变化。从知名企业和实习单位请来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成功人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与专家、学者面对面、近距离地交流,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另外,也便于教师与社会各界进行适时沟通,掌握和了解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为以后授课积累大量的素材和信息。

4.积极运用现代科技,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综合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同时,对教师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及教学软件提出了较高要求,有利于教师个人成长。这就需要学校加大投入,建立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此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时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研制计算机教学软件,采用计算机模拟教学法刺激学生运用知识的积极性。计算机模拟教学法是通过模拟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然后让学生具体担任某一角色进行决策,决策实施的结果可用计算机显示出来,并成为下一步决策的前提条件,可进行单人训练或多人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及测试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5.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探索管理学“三个课堂结合”教学模式。“三个课堂结合”教学模式。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是围绕管理学课理论教学组织开展的多种活动;第三课堂是社会实践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一课堂是管理学课程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为第二、第三课堂提供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论上的指导。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成效。第三课堂是社会实践,是第一、第二课堂的进一步拓展,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另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逐步建立独立的教学实验基地。

6.完善教材建设。教材的建设和改革包含教材内容的改革和教材形式的改革两方面的内容。教材内容的改革,一般指教学内容的改革。教材形式的改革,一是要打破过去单一的文字教材形式,研制和扩大应用电化电子教材,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使难以理解的内容通俗化、生动化;二是要注意发挥理论教材、实践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等各类型教材在专业教学中的协同作用,形成科学的教材体系;三是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案例辅助教材对教学的作用,淡化教学中过重的理论色彩,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

7.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本课程各项改革目标的实现,必须有配套的改革来保证。考试不改,课程难改。针对管理学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管理技能培养的要求,本课程应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建立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建议采用以下考核方法:口试成绩占20%,教师可预先制作题目,学生现场抽签,口试过程中教师可以追问,重点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随机应变能力;综合测试成绩占30%,综合测试采用开卷形式,测试内容以综合案例分析为主,主要测试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试成绩占50%,笔试采用闭卷形式,主要测试学生对管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通过以上多样化的考核方法,检测学生综合素质的真实能力,把学生从死记硬背得高分引导到灵活掌握知识和发挥能力上来,使学生以后能够适应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晓东.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性推进[J].职业技术教育,2001(34)

2.单凤儒.管理课程教学特点与参与式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改革,2004(10)

3.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张艳玲.管理学教学模式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3(5)

篇10

关键词:高职高专 课程建设 酒店管理 现状 改革构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12-02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近几年围绕高职高专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一直在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酒店管理学》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

一、高职高专《酒店管理学》教学现状

《酒店管理学》是酒店管理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的后续课程有《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营销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本课程与后续课程共同构成酒店服务与管理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主线,从而实现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课程基于酒店中层管理人员及基层服务人员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来确定课程目标,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而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依据职业能力的培育选择课程内容,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来设计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设计上以“学以致用”为原则,改变原来按照教材章节顺序编排内容,真正地根据酒店实际工作岗位需要,按照实际工作情境来设计课程,在原知识结构中进行提炼、取舍,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实践知识“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

经过《酒店管理学》的实际教学,笔者认为此课程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三个缺乏”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酒店管理学》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与改革具体实施中面临的难题。

1.学生缺乏管理学基础知识。本课程参考学时60学时,课程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饭店的起源、演变与发展趋势;掌握饭店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理解饭店组织结构及各部门人员职责,掌握饭店各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及管理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饭店有所认知,对饭店各管理部门及直接对客服务部门有所了解,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缺乏基础的管理学理论知识,这就给酒店管理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带来了一些困难。既要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又要讲各管理部门及直接对客部门的管理知识。这样就造成教学内容多而杂,没有重点,有些教学内容由于课时所限只能泛泛地讲讲,不能深入。学生反映整个学期这门课讲的内容不少,但重点却不突出,多而杂的内容很难在脑中形成完整、全面、系统的框架。

2.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在《酒店管理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本课程的性质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涉及面广、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以当前酒店业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酒店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酒店及酒店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熟悉酒店的基本业务和技能,明确酒店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培养掌握酒店管理知识、具有服务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然是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性很强,就应该在课程设计上有实践教学环节,而目前的“酒店管理学”课程设计却缺失了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还是偏重理论,难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

3.缺乏综合性的考核方式。《酒店管理学》在过去的考核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问题。常常出现学生“考试背笔记,考完就忘记”的现象。由于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实习结束后,对《酒店管理学》的主要内容记忆模糊。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学完能记住,记住会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个任务作为考核项目,既考核理论知识,也考核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综合性的考核可以通过运用理论知识加强记忆,加强理解,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到的知识。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特点

1.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开设酒店管理学之前没有学过相应的管理学基础,缺乏相应的管理学理念,直接开设酒店管理学就需要补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这一课,才便于学生理解酒店管理的相关知识。但酒店管理学只有60课时,很难系统地讲授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只能粗略简要地讲解一些管理学的基本常识。

2.学习目标不明确。酒店管理学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不了解,因此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也不明确。在原先的课程改革中,对本课程进行了模块化教学,将本课程分为饭店认知模块、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酒店市场营销模块、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模块以及酒店物资与设备管理模块。五个模块虽然包含了酒店的主要部门的管理内容,但是在讲解过程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再加上和学生工作实际结合不紧密,学习重点不突出,影响到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3.学生缺乏应用能力。在目前的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上课老师讲,学生听、记笔记,没有生动的案例教学,纯理论讲授枯燥乏味,造成学生不会学习,不想学习。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滞后,教学只局限于课堂内教材中,无法真正做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企业的结合,酒店管理学理论教学不能向实践教学转化,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学生缺乏技术应用能力,一遇到需要进行职业能力判断的灵活性问题就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