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经典理论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经典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消费文化;文化语境;文学经典
一、消费文化语境与“文学经典”
开始于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把中国带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社会开始出现西方消费社会的种种特征。与此相伴随的,是消费文化的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家詹姆逊指出:“文化是消费社会最基本的特征,还没有一个社会像消费社会这样充满了各种符号和概念。”[1]消费文化的出现对整个人类生活的影响极大,以至于“这场转变的历史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二十世纪一些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两次世界大战、东西方之间持续数十年的冷战等等”[2]。以消费为标志的这种文化转变导致了文化的内部变革,并进而波及文学的当代形态的重构。客观地面对消费文化语境这一人类文化历史链条定的时空结合部,透过它观察当下的文化、文学、文学经典问题,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形形的文化和文学现象,探索埋藏在各种现象之下的矛盾运行轨迹和规律,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找寻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而“文学经典”则有可能成为我们观察这一文化变革的晴雨表,同时,站在当下消费文化这一背景之下才能使我们更加辩证地审视“文学经典”的自救与重构的可能性。
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文学经典”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以及这些“经典”在今天到底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首先,从纵向的历时性角度看,文学的经典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接受和淘洗的过程。文学经典并非先在的存在,而是有其产生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接受等多方面的背景,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所有的事物一样,文学经典也并非永恒的存在,必然有其建构、解构、重构的过程。其次,从横向的共时性角度看,“文学经典”是一个具有多重结构的统一体,其自身内部特质的规定性是它存在的基础。只有当文学经典的思想意蕴、艺术品质等方面具有了超越一般文本的特性时,才可以进入“经典”序列。而和文学经典有关的各种外部因素,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社会舆论氛围、读者接受群等,都有可能参与文学经典的建构。而且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越文学经典本身(如“红色经典”的形成主要就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参与及文学体制化的结果)。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经典”地位不断地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但同时,真正的“经典”所具有的地位又在这种挑战中得以巩固,“文学经典”总是处在恒态与动态、短暂与永恒、解构与建构的矛盾统一之中。我们只有撇下今天关于“文学经典”命运的种种预言,着眼于当代消费文化语境,才能认清文学经典的当下生存状态,并进一步揭示推动着文学经典命运变化的种种矛盾,把握文学经典命运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探求文学经典的生存之道。
二、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外部矛盾
消费文化浪潮改变着传统“文学经典”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引发了当下一系列与文学经典有关的文化现象,“红色经典”、“四大名著”的改编,甚至“戏说经典”、“大话文化”等都是其突出的文化表征。其实,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无论是“文学经典”的尴尬还是解构,也无论是经典的危机还是地位的丧失,都首先缘自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的各种悖反和冲突,这些因素构成了文学经典所面临的外部矛盾。
首先,文学经典的精英立场和消费文化的大众立场的矛盾。
文学发展的历史,是文学的自足性不断增强的历史。从古至今,对“文学”是什么的追问,似乎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如果说中国古代还没有像西方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分野的话,那么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已经是一个有着自足的语言审美系统和完善的体制化管理系统的文学了。这对文学接受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识字能力、一定的鉴赏能力、一定的思维能力等都变得必不可少。一旦社会分工将文学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自在体时,它就不可避免地要成为社会精英们言说的工具。以发轫于20世纪的中国新文学为例,其启蒙的出发与指向又是什么呢?换句话说,就是“谁启发,谁蒙昧”呢?显然,在这种对中国现代文学性质界定的背后,我们看到的还是一种精英意识。
作为人类文学活动的结晶,文学经典早已经超越一般文本,具有了相当的稳态性及神圣性。文学史的编写,是文化精英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价值趋向有意识地构造经典的活动,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经典化”过程,其目的在于固化已有文本被文学史家所认可的崇高地位。而公众对文学经典阐释的热情,只是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了文学经典的超越公众意识的特性,即大众对精英意识的追捧。相比较而言,公众接受的程度,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参照,我们甚至连此处的“公众”这个字眼都要加以怀疑———“公众”究竟指的是哪些人?以茅盾的《子夜》为例,这部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有谁进行过受众接受的实证分析来说明其已经被最广大的读者所接受?在1930年代的中国,国民的识字程度可以说是小说被“广大”公众接受的最大障碍,若对受众的接受能力进行检视分析,其结果可想而知。
然而,以消费同时作为起点和终点的消费社会却是以最大多数的公众的参与为特征的,公众不仅参与了具体的消费行为,同时也参与了消费文化的创造。没有了大众,消费行为就无法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消费文化也无法获得自己合法的生存空间。同时,消费社会所赖以发展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在大众传播媒体的参与下,普通受众对消费文化的接受成为可能。以赢利为根本目的的消费市场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自然不会无视日益增长的大众的文化需求,一定会千方百计地满足市场需求并生产出相应的文化产品,甚至利用消费市场中物质产品营销的惯用手段如广告、炒做等来刺激欲望、制造需求,从而形成了大众文化的繁荣景象。但应该看到,消费市场的无视文学与一般物质产品本质区别的生产和营销方式,使得“文化产业产生了一种威胁个性与创造性的同质性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中,“自我实现、自我表达的生活方式的产生,与浮华消费和风格化的自我呈现融为一体”。[3]这种畸形的繁荣背后,是大众欲望的无限膨胀及不合理的夸大。
而一种文化形态一旦形成,都会极力维护自己的地位。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是弱势群体自我表达和再现的方式,是与既有体制之主流价值对抗的方式。消费是一种涉及再现的政治策略”。①这样,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排斥乃至拆解便不可避免。如1990年代沸沸扬扬的王朔现象,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立场的矛盾对抗。还有“Q版语文”现象,也反映了大众希图解构已有经典,站在大众文化立场去消解精英文化意识影响的努力。
其次,文学经典的既定价值定位和消费文化中多元价值观的矛盾。
文学为人类提供了诸如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等多方面的价值满足,但是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多种文化传播方式的诞生,使得人类的精神需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以实现,这便加剧了文学的危机感,文学经典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处境。正如有学者面对“大话文学”流行的担忧:“‘大话’文艺的创造力充分体现在对于这些被时间和传统所固定了的文本结构、意义与阐释符码的颠覆。……到了今天这个中国式的后现代消费时代,经典所面临的则是被快餐化的命运。”[4]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和文学以及文学经典本身的特点有关。文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审美思维特性,有学者认为,“‘发问’是文学的哲学品质的首要表现。亦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与哲学有着最深刻的贯通———哲学作为文化思维的核心,其责任是为社会提供思想动力和文化价值根基,这是文学介入社会历史的立足点之一。”[5]文学往往通过审美的方式将读者引向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问,对生命存在的形而上思考;而经过文学史沉淀的文学经典,更是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征服了一代代的读者。很难想象,那些没有引起读者强烈的心灵冲击,不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无法引导读者思考关于人生、世界等问题的作品,能够成为文学经典。
可是消费时代的到来却打破了人们关于文学经典的种种幻想,大众文化借助于媒体的力量不断地散播着世俗情绪、享乐意识,那些曾经在文学史上无立足之地的欲望化、浅表化、娱乐化写作一夜之间合理化、合法化、时尚化,以金钱交易为基础的商业法则深深地嵌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也成为消费社会普遍的价值衡量法则,这种法则不可避免的成为衡量文学的一把尺子。“上帝死了”,“我”便是上帝,每个人都被这个狂热的消费世界不断地中心化,社会价值观也由此不断地走向多元化。在商业运行法则的驱使下,快餐式的作品通过大众媒体以华丽的包装、令人眼花缭乱的热点,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使人们通过这些文化快餐满足着自己日益膨胀的欲望。这样,当走进商品序列的文学经典一旦无法满足那些被消费文化所驱使甚至异化了的消费者的欲望时,便再也无法躲避残酷的市场法则的规约。于是,“经典”遭遇冷落成为“现实的一种”:
一改韩剧“苦情戏”风格的《浪漫满屋》同名小说于8月19日登陆北京图书大厦,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昨日已销售326本,日均销售32本,比余华的《兄弟》日销售还高出7本。
《我叫金三顺》则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今年8月该书一经出版,在全国上柜不到一周2万册就售罄,重印2万册仍然供不应求,本周已经登上上海图书畅销榜第6名。不久前韩剧《我叫金三顺》已经由国内电视台高价引进,更令这本书的市场前景看好。[6]
在兰州西北书城经常上演这样一幕:很多中学生围在漫画书栏处,或蹲或站、或者干脆坐在地上,专注地看着手里的漫画书。相比之下,名著书栏处的中学生却寥寥无几。[7]
再次,文学经典意义的立体化和大众需求平面化的矛盾。
文学经典的内蕴在整体结构上体现出立体化的特征。任何文本的接受都是读者从可感知的语言层获取更多的包容于内部的意义信息的过程,但是“文学经典”包容的意义信息具有超越一般文本的特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罗兰·巴特说,经典是具有可写性的文本。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接受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在“文学经典”中找到相应的信息,从而对文学经典的意义不断进行阐释。
文学经典本身意义的复杂性和可阐释性,是其意义立体化的基础。文学经典是具体的文化语境中的个体———作家的心智劳动的成果,作家个人经历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往往是产生文学经典意义的土壤。孙犁在《贾平凹散文集序》中曾经谈到作家人品和文品的关系:“这些作家,文章写得好,我以为不只在文字上,而且在情操上。对于文章,作家的情操,决定其高下……”作家的文学修养、知识面、实践经验、写作技巧等等,是和作品意义的生成密切相关的。同时,文学是对生活的审美反映,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立体化的存在,无论“生活”在作品中以什么样的面貌呈现,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它固在的复杂性。文学经典所反映的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其意义的复杂形态。另外,读者接受活动的展开,是文学经典意义的立体化实现的条件。受众一旦进入文学经典的意义的实现过程,其意义便不再完全是由作家和生活所决定,文学经典的意义因而变成了一个被动的存在,受众的参与使得其意义日益立体化。如《红楼梦》意义的生成,就是从一般生活信息的传达深入到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问,进而达到更具形而上色彩的哲学思考。
但是,消费社会中消费行为的社会化、大众欲望的合法化、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使得大众的文化需求在“量”上日益膨胀,在“质”上却趋向平面化,突出表现是:取消深度的倾向;追求同质化的时尚、奢侈、等;大众需求呈现群体性的个体化等特征。其原因首先是大众传媒对文化消费的介入。以先进的信息科技为支撑的电视、电影、报纸、广播、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往往屈从于商业的利润法则,除了制造出各种文化繁荣的表象以迎合受众以外,更是强加给受众以各种不切实际的消费观念:“大众媒介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意识形态再生产工具,它一方面是遵循商业逻辑进行生产的工业体系,另一方面又是操纵大众意识的工具。它充分充当‘把关人’的角色,通过创造‘模拟环境’,诱导人们接受它们宣扬的消费意识形态,从而推动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形成蔚成风气的消费文化。可以说,在现代消费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大众媒体充当了最佳孕育者和助产士的角色。”[8]另一个值得重视的原因是消费社会中公众消费行为的“合理”进行及其结果。在消费中,多元化的大众的需求都指向被商业的利润法则引导的潮流和时尚之中,这样,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在商业和消费的共谋中渐渐地趋向同一层面,以便适应消费时代生产的大批量和大规模的要求,促使更大的消费,产生更多的利润。
在消费文化语境中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文学经典”,与声音媒介、图像媒介相比体现出祛时尚化、祛奢侈化、祛化的特征,因此,文学经典也就很难摆脱被解构的命运。
第四,文学经典的历时性和消费文化共时性的矛盾。
如果从时间角度来考察文学经典的建构和接受,以及消费文化的生成和蔓延,即可发现文学经典的历时性和消费文化的共时性之间的矛盾。文学经典的历时性构成首先源于文学经典接受过程的超时性。文学经典的魅力在于它可以引发受众不断阐发的内驱力,在横向空间纬度上,它可以被不同的受众按照自己的要求加以诠释,从而获得文学经典在空间中的拓展,同时也可以在纵向的时间经度引发再阐释的欲望和生存空间的再拓展,从而获得相对恒久的超时性。其次,传统文学经典传播介质的历时性。与电子传媒相比,纸质媒介生产的技术已相当成熟,从毕曰升发明活字印刷的那时到现在的激光照排,其生产已经走向大规模的“机械复制时代”。由于其载体的物质特性,为固化于纸质传媒并承载历史沧桑的文学经典大大扩展了自身存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和文学经典的历时性相比,消费文化则带有更多的共时性特征。消费社会中消费的一次性倾向导致商品的符号化和消费文化的时尚化。大众媒体通过自己特有的传播手段,使得时尚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在社会中“肆虐蔓延”,形成风尚,同时又通过时尚的不断更迭制造着走马灯似的繁荣表象。符号这个虚拟的存在引导消费者往往忽略了商品的物质实在性,而更多地沉溺于消费商品时折射出的个人欲望的虚幻的满足中。而且,消费文化赖以传播的手段如电视、网络、广播等电子传媒在有效地扩大其传播范围的同时,也潜藏着由于过分依赖高科技而引发的失语乃至瘫痪的巨大威胁。更重要的是,传播手段的不断变革会引起消费文化从形式到内容的变化,使其很难取得恒态的存在方式。这样,消费文化虽变化多姿但却无法超时存在。
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已经被纳入整个社会的消费系统,公众会更多地倾向于将文学经典也作为商品的一次性消费,而忽略对其意义的历时性发掘,因而使得文学经典也遭遇时尚一般转瞬即逝的命运。例如,影视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四大名著改编热,以及近些年通过各种媒体参与8出现的“红色经典”改编的再度升温,仍摆脱不了其“热”后的短暂命运。
三、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自身的悖论
悖论一:文学经典主观上的价值回位与客观上的价值失位。
文学经典进入消费文化语境时,必然要面对给自己重新价值定位的问题。大众文化在消费时代的兴起,出现了解构经典的倾向,使得文学经典面临着价值失落的危机。“大话”之中庄严感的丧失、欲望之中精神资源的贫乏、娱乐之中审美意识的迷失,种种现象都呼唤着文学经典的价值重构。当然经典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促使其价值定位的原因之一。已有的文学经典究竟应该在当代文学的发展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当代文学能否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学经典?这是当代文学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因而,采用什么样的价值坐标来建构经典和评价经典,成为当代文学非常迫切的问题之一。有学者认为:“所谓经典必定是指那些载入史册的优秀文学作品,因此它便首先涉及文学史的写作问题。”[9]也有学者指出:“必须看到,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起码要有如下几个要素:(1)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2)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的空间;(3)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4)发现人(又可称为‘赞助人’);(5)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的变动;(6)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观念。”[10]凡此种种观点都说明了学界对文学经典问题的密切关注,以及人们主观上寻求文学经典价值回位的努力。事实上,这种努力已经在学界成为共识。
如果我们反过来审视这一问题,就会发现在这种努力的背后所隐含的难以抹去的忧思:文学经典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确正在失去自己的价值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学界这种对文学经典价值定位的努力,似乎更引发了另外一种危机。因为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多元价值的碰撞与冲突客观上是不可避免的,一旦文学经典为自己规定了崇高的、超越的、神圣的、近乎完美的价值立场时,便内在地引发了多元价值的消解欲望,而消解的后果便是文学经典价值的又一次迷失。同时,由于文学经典的价值界定牵涉到经典本身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两个方面,而内部要素往往是一种稳态的存在,外部要素却经常处在变动不居的状态之中,当其内部要素的稳定性和外部要素的易变性产生矛盾时,文学经典便会处在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摇摆于价值的失位与回位之间。
当代消费文化的泛滥,引起了文学经典的各种外部要素的巨大变化,而其内部要素的相对稳定性又促使着文学经典化进程的持续,文学经典借助学界的力量消化各种外部因素变动带来的影响,以维持其固有的地位。但这种主观上的努力却面临着客观的消费文化的生态背景,消费文化形态的流动性、易变性,使得刚刚形成的价值定位顷刻间土崩瓦解,从而再一次陷入了价值的迷失状态。所以说,文学经典的这种悖论性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是很难克服的。
悖论二:文学经典意义的主观解构与客观强化。
文学经典接受上的历时性及其意义上的立体化特征,都使其处在不断的解构与重构交替的进程中,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也不例外。以四大名著的解构为例,这儿有一则材料:
“大话”这个词读者一定不会陌生。自1998年《悟空传》网上流传到2003年《沙僧日记》出版,唐僧师徒全部经过了“大话”洗礼,在一个个网络的笔下,《西游记》由经典走向“非典”。
据了解,迄今《水煮三国》已经重印23次,销量突破80万册。可以预料,到今年年底它将轻松突破百万大关,成为本土财经书的一个奇迹。
当然,跟风也有不同的境界,从市场反响和媒体评论来看,《麻辣三国》、《麻辣水浒》和比较另类的《诸葛亮日记》,有脱颖而出之势。《麻辣水浒》、《诸葛亮日记》和另一本不同于“水煮”风格的《闲看水浒》都是今年6月出版。因此可以说,在《水煮三国》出版一周年之际,又形成一次游戏《三国》、《水浒》的小。[11]
我们要反思的是,名著解构热背后的经典意义的重构,是否削弱了文学经典的影响力?是否使得文学经典结束了经典化的进程,而进入了一般文本的序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首先,文学经典的改写本能够被市场认可,无疑促进了文学经典传播空间的扩大。不可否认,在当下,很多人正是通过这些改写本而进一步了解文学经典文本的。其次,虽然文学经典的原有意义被解构,但是却生成了新的意义。表面上看,这种新的意义确实和文学经典所内蕴的人们普遍接受的思想意识、审美意蕴相去甚远,但实际上,这是文学经典的经典魅力影响的必然结果。文学经典的意义本来就是一个立体化的可供人们不断阐释的结构,无论这种新的意义建构在理论家看来是何等离谱,但它终究是对文学经典意义的再诠释。同时,已经固化在文学经典文本中的意义信息并不会因此消失,相反会与新的意义信息同时存在,甚至可能互相作用,产生出全新的意义。比如,通过阅读《水煮三国》,有些人可能会回过头来重新阅读《三国演义》,从而获取已经固化了的意义信息(即经典意义),同时获取高深的管理知识。所以从长远来看,文学经典的意义是强化了而不是削弱了。
悖论三:文学经典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实际质量的贫乏。
消费社会文学经典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了。今天,不仅大众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而且参与文学写作的新的群体如所谓的网络、自由撰稿人、少年作家、名人作家等不断出现,大大地扩充着写作者的队伍。同时,文学生产、传播的条件和手段不断地得到改善,如微机的应用不断改变着作家用笔写作的习惯,而且疾速提高了作家生产的文字数量。文学作品传播的速度也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作品的商业运作体系中,有些作品甚至还没有生产出来,宣传与广告等一系列营销战略就已经展开。贾平凹的《废都》、刘晓庆的《我的路》等,都是这种运作模式下的产物。消费社会对于商品的大规模消费,要求作品大批量地生产,这也促使了文学生产能力的提高。
但是,文学生产能力的提高仅仅是为文学经典生产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必要条件,并不能就此而形成更多的“经典”。从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来看,文本的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是经典化的基础,各种外部条件只会加速或者延缓文本经典化的历程。在消费社会中,商业的运行法则贯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文学作品的生产,作家为了提高文学产品的销售量,不得不屈从于市场,这样,各种媚俗的、格调低劣的作品便不可避免地大量涌现。如果作家坚持自己纯正的文学立场,则可能面临不被读者接受的尴尬,而这显然是消费社会的文学生产机制包括生产主体———作者所不愿意面对和接受的。所以,一旦当文学文本缺乏思想和艺术沉淀的充分的主客观条件时,即使消费文化用各种商业化的手段“造经典化”,这些所谓的“经典”也终会被时间所淘洗。
四、对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未来走向的思考
第一,在文学经典价值坐标的厘定中,构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互动平台,寻找两种文化的契合点。
要摆脱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二元对立的固有思维模式,不能只看到消费文化语境中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不相容的一面,更要看到二者之间互相包容和互相补充的一面。文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所谓高雅与低俗、精英与大众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对不变的,过去的大众文学,可能就是今天的精英文学,两者常常处在一种不稳定的变动状态之中。但不管怎样,它们往往是互相补充的,谁也离不开谁,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消费文化的出现,使文学经典面临一系列矛盾,这与我们对大众/精英文化、高雅/通俗文化之间关系的不全面认识密切相关。如果能够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文学经典面临的矛盾才会逐步消除。同时,如果我们把文学经典问题的出现当作处理两者矛盾的一个契机,则会达到双赢的局面。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厘定文学经典的价值坐标,虽然这个问题在学界有较多的争议,但是往往限于学术理论概括层面,而没有将实践这个很重要的环节考虑进去。正如有学者所言:“调查与统计是文学经典化的必要手段,佛克马在北大讲演时曾做过问卷调查,国内学者却很少有人这样做。出版界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12]如果将实证分析纳入文学经典化的过程,也许经典的价值坐标就远非如理论家们想象的那样。
同时,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的价值定位也具有相对性,其被再次解构仍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可以为文学经典的价值定位建立一个坐标:时间是经典化的纵向贯穿线,而共时态的空间则是文学经典本身以及和它相关的各种外部要素共同构成的一个“力场”。一般地讲,当文本经典化进程开始的时候,首先是文本的内核如思想内涵、审美意蕴、艺术手法、题材、体式等在起作用。也就是说,它本身必须具有足够丰富的信息含量,而且这些信息能够和处在文学经典外部的各种要素如政治意识形态、读者接受、出版发行、市场运行等产生交流,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互动的“力场”。如果这个“力场”可以在时间的经线上持续运行,则其经典程度就越高,从而构成所谓的“恒态经典”或者“文学经典”。但如果无法持续运行,则该文本必然会退出经典化进程,也即构成所谓的“动态经典”或者“文学史经典”。当然,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文本的各种外部要素有可能会先于作品本身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使其强行进入经典序列。这种价值坐标的建立,有望消解精英立场和大众立场的矛盾,构建两者之间交流的文化平台。如那些并不被精英学者看好的武侠小说,当其内蕴足以和外部的各种要素产生强烈的交流时,并且这种交流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的话,那么它就进入了经典文本序列,可以成为“文学经典”。
第二,深刻认识精神文化产品消费的特殊规律,为文学经典走向市场创造必要的条件。
只有深刻认识当前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所面对的各种矛盾,才能因势利导,化解矛盾,为文学经典开拓更大的生存空间。尤其要深化对文化产品消费市场的认识和研究,文化产品消费市场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消费市场的特殊规律,两者不可以等量齐观。在文化产品消费市场上,产品的价值如何实现?产品销售的商业策划如何进行?如何追求利润的最大实现?如何引发大众的购买欲望?……这一系列问题都期待着我们去探索。尤其是具体到文学经典,当它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怎样去规避消费市场对文学经典的潜在威胁?怎样引导市场对文学经典的消费?这些问题变得相当迫切。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文学经典不但有商业价值,而且其商业价值往往大于一般的文本,市场的认可度也更高:
读书月组委会曾经在2000年做过一次同样的调查……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依然受到年轻深圳人的偏爱。四大名著在深圳保持较大的销售量已经持续多年。这个迹象表明,年轻的深圳人渴望着对传统的接续。[13]
表面上看,文学经典的改编本销售量非常大,但是深层考虑的话,其实这些都是借助于文学经典的市场号召力的结果,如果没有文学经典的本身价值,也就没有了这些以文学经典为资源的改编本的商业成功。虽然文学经典可能遭遇暂时的市场冷落,但从长远来看,文学经典消费的市场前景仍然是相当广阔的。
第三,跳出语言文本是文学经典生存惟一方式的狭小视阈,转向建立文学传播跨媒体的理念。
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大众参与文化构建的意识和可能比原来大大地增强了,这为文学经典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受众背景;而同时存在的受众的接受选择指向平面化、化、时尚化,缺乏理性的规范,这对于文学经典的语言文本的接受显然是不利的。但站在更开阔的视野看,各种大众媒体却能够以自己的传播方式拉近和大众的距离,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传播乃至推销文化产品,进而影响大众的接受偏好和思想意识。所以,建立文学传播跨媒体的理念成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生存的必然选择。实际上,文学经典完全可以利用现代传播科技的成果拓展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图像文本、声音文本、电子文本等都是文学经典可以借重的介质。文学经典可以利用大众文化的宠儿诸如电视剧、电影、网络等走进大众生活,以更加具有亲和力的方式接近大众,让大众心甘情愿地接受。如近几年来非常兴盛的“电视散文”,以其优美的画面语言和娓娓动听的朗诵感染了不少的观众,其中选择的作品,大多数都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散文。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许多人才开始接受这些经典作品。还有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也是推动文学经典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尽管因为媒体特性的差异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甚至引起一些非议,但是在文学经典的大面积传播还没有寻找到更好的途径之前,仍不失为一条可以选择的路子。在这方面,有好多成功的例子。如钱钟书《围城》的改编,当电视剧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有些评论家甚至将其看成中国当代十大经典电视剧之一。不少受众都是在看了电视剧之后才去阅读原著的,因为导演对这部小说的主题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就更易于让那些非专业的文学接受者进入经典。这样,文学经典借助现代传播媒介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它的接受活动中来,在扩大文学经典影响力的同时,引导和规范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构建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第四,要使文学研究尽快走出和大众相对隔绝的“象牙塔”,拉近和大众的距离。
近些年来,在一系列学术评价体制的规范与制约下,理论研究反而有封闭化的趋势,很多理论成果仅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范围内流通。虽然这种相对封闭的学院式研究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推动学术研究保持其理论性和独立性,但是却不利于大众对于学术成果的消化和接受。尤其是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这种问题更显突出,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也不例外。目前,文学批评的规范化的学术话语固然可以保持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学理性,但这对于文学经典的接受却存在着不利的因素。一方面,实际的情况是大众对文学经典的理解往往局限在比较浅显的层面,却无法把握经典复杂深刻的思想意蕴、艺术魅力,急需要审美引导。而另一方面,专业的文学研究者尽管具有阐释经典的能力,却无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
要弥补这种“断裂”,专业的文学研究者首先应该逐渐改变自以为是(高深艰涩)的话语方式,致力于建设大众传播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的批评话语和文论体系,以加快研究成果的传播和接受。同时,探索学者和大众之间交流的多种途径,为大众提供易于为他们接受的理解方式。在这点上不乏成功之例,如近年来收视率颇高的CCTV-10的《百家讲坛》节目,通过学者的理论研究提高了普通大众对社会现象、文学作品等的认识和理解。许多知名学者之所以能够给普通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正是源于文学经典与大众传媒的紧密结合。当然,提高学者和大众以及作家之间交流的途径并非局限于此,我们完全可以在实践中探寻其他更为有效的途径。如专业的文学研究者可以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引导作家树立“精品意识”,为读者创做出更具影响力的经典作品来。
[注释]
①狄塞陶(MicheldeCerteau)、费斯克:《消费作为一种对抗性的战术》,转引自陈坤宏《消费文化论》,台湾扬智出版公司1995年11月版,第101页。
[参考文献]
[1]卢瑞.消费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4.
[2]罗刚.西方消费文化理论述评[J].国外理论动态,2003(5):36-42.
[3]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22,34.
[4]陶东风.“大话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命运[J].中州学刊,2005(4):234-236.
[5]陈晓明.当代文学的哲学贫困[N].长江日报,2001-09-03(6).
[6]曹雪萍.韩国影视书不断搅动2005年畅销书市场[EB/OL].中国新闻网,2005-09-05.
[7]首选网络小说漫画中学生缘何不爱读名著[EB/OL].人民网,2005-02-17.
[8]燕道成.论大众媒体对消费文化的建构作用[J].中州学刊,2005(6):239-242.
[9]王宁.文学经典的构成和重铸[J].当代外国文学,2002(3):123-130.
[10]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J].天津社会科学,2005(3):86-88.
[11]不麻不辣不革命出版界流行水煮“三国”、“水浒”[EB/OL].新华网:读书频道,2004-07-12.
篇2
摘要:理性预期理论极大地丰富了西方经济学理论,建立在理性预期、市场连续出清和自然率假设上的新古典经济学,从货币和实际因素中探寻经济波动的原因,并提出独到的理论以解释当时出现的滞涨状况,得出货币政策无效的命题,因而主张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介绍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产生的背景、用理性预期观点解释的“政策无效”命题,以及主要经济政策主张。
关键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政策无效;自由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09101
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发展的背景、理论主张的简介
发展到现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已经经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提出理性预期、持续市场出清的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货币冲击对经济周期的作用,提出了货币与产出的相互作用中货币作为诱因的理论,并认为政府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它并不能影响总产量的变化,而只有未被预见到的货币供给变化才能真正影响到实际总产量。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小罗伯特•卢卡斯,托马斯•沙金特,尼尔•华莱士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第二代则对卢卡斯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反对意见,从实际因素方面寻找经济波动的根源,提出了完全信息下真实均衡的变动,强调了技术冲击和货币的内在性等理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芬•基德兰德,明尼苏达大学的爱德华•普雷斯科特,罗切斯特大学的罗伯特•巴罗等。
具体来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般都接受以下四个命题:
(1)私人经济是可以自身稳定的;
(2)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
(3)货币在短期也是中性的;
(4)凯恩斯主义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是有害的。
第三个命题意味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不存在。这是货币主义Ⅰ与货币主义Ⅱ的主要区别。
目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一起并列为西方主流经济学派中的两大流派。
2“政策无效”的命题、主张以其意义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的交替关系即使在短期内也不存在。因为在理性预期条件下人们已经估计到货币供应量增长后可能发生的实际后果,从而采取了预防性的措施(比如预先要求提高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利息率)。这样,一旦货币供应量增加,就只能导致物价的上升,产生通货膨胀的变化,而不能使工资和利息率下降。所以,政策的变化连暂时的产量增加和失业率下降的目的都达不到。赫尔姆特•费里希对此说到:“理性预期导致十分不同的意义。由于经济当事人了解这个模型的各个参数,所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任何变化不仅引起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且也引起通货膨胀率预期的变化,从而不会对这一体系的实际变量产生影响”。在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看来,“在货币政策的反馈规则之间做出选择对于具有合理预期的新古典主义经济中失业率的随机变化是无关的。
根据这样的观点,理性预期学派推导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即是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该命题认为,货币供给中的可预期部分对就业、产量或其他的实际变量均无影响,其中不能被预期的部分或货币供应量意外的不规则的变动,虽然能够对上述变量产生一定量的影响,但其作用只会加剧经济的不稳定与波动。因此,政府的经济政策,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是无效,其结果都是引起通货膨胀。下面用AD-AS模型加以分析。
AD 代表总需求曲线,AS代表总供给曲线,Yn代表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就业率水平下的国民收入水平。假定最初 AD 与 AS 相交于初始均衡点 E。如果政府认为该国民收入水平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决定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需求。那么,按照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总需求将会从AD相右上方平移,产量和物价都会上升,失业会相应减少。现代货币主义者认为,短期内货币政策将会产生效果,但是,在长期中,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失业率会回到自然率的水平,而通货膨胀率将更加严重。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对价格水平的预期并非固定不变或者仅仅依据过去的经验得出,而是会考虑到未来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情况。处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经济活动的主体会充分利用目前所得到的一切相关信息,较为准确的预期到货币政策的变化而造成的物价上升。于是,工资、利率等名义变量都会立即向上调整。结果,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分别从初始状态向左上方平移和右上方平移,新的均衡点仍然处在原来与自然失业率相一致的就业率水平上,只是价格水平因为货币政策的变化(增加货币供给量)而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上。
根据政策无效命题,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即便在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也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垂直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不存在任何替代关系。对此,卢卡斯说“当扩张的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就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任何刺激作用。预期得到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政策主张
由于理性预期学派的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经济如果不反复遭受政府的冲击,就会基本上是稳定的。所以,他们认为,凯恩斯主义所主张的干预经济生活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生效的暗含前提是:政府可以出其不意的实行某种政策以影响经济生活。但是,政府要取得社会的支持,就不能在经济政策上对社会搞突然袭击,而要按照既定的规则和程序办事,这样,在理性预期条件下,政府的经济政策就是无效的了。
对凯恩斯主义的“积极宏观政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三种批评看法:
(1)他们认为,日益增多的经验和理论证据表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在产量、就业或其他经济总量方面不会取得成效。即便在某些场合,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经济生活,但他们不可能克服经济周期。
(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经济学家认为,任何一种理论都应该明确的告诉人们经济政策的后果。政策的结果确定性越小,实施政策就要越小心谨慎,因为任何一项错误的政策都会将事情弄得很糟。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结果大部分就是不确定的。因此,政策的制定就需要从容不迫,加倍小心,决不能用那些曾经使用过的大规模的凯恩斯主义措施去刺激经济。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对于许多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即使知道他们的结果,也仍然无法判断这种结果是不是符合公众的意愿。根据凯恩斯主义方法来制定经济政策的人,无法让经济中的个人去选择自己认为有良好结果的政策。他们是被迫选择这些政策的。其结果是,除非人们的偏好恰好和政策制定者的规定相配合,否则,这些经济政策很有可能是人们的处境普遍的变得更糟。
参考文献
[1]戴维•罗默著,王根蓓译.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3.
[2]江晴著.解读后货币经济[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篇3
《金融理论与实务》自考课程是经管自学考试中的一门专业课程,从历年考试真题来看,考核知识点散,并偏重于记忆,自考难度中。基于对高职院校生自考本课程多年来的辅导,笔者想提出关于应试这本课程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金融理论与实务 考纲 技巧
经管类《金融理论与实务》自考课程是经管自学考试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对其学习应建立在学习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经济类专业基础课之上,这两门课程为其提供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结合多年的自考真题来看,该课程考点散但不偏离教材本身,大部分考试内容偏重记忆,考试难度中。基于多年来对大专生的《金融理论与实务》自考课程的辅导,笔者拟对该科备考人员提以下几点建议:
1 熟悉教材
1.1 熟悉教材框架(目录)
目录是整个教材的框架,本课程由三个大主干延伸展开为十四个章节分支。了解目录对前期该课程初步学习有帮助,后期可以通过对框架的掌握逐步拓展各章各节直到最小的知识点。
1.2 熟悉课程考纲
一定要重视教材大纲,熟悉它可以做到事半功倍。2010年改版后的经管类《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的考试大纲出现在目录之后,历来考试大纲都是考试的脉络,考纲相当于是一个减缩版的课程内容,在第一遍学习时就应该带着考纲中的学习目的和要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两部分的要求内容去学习。
大纲对该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本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均作了详细的说明。改版后该课程教材分为金融基本范畴、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三大部分共计十四章,考纲对此有框架性的阐述,整个教材的大小枝干一清二楚,熟悉了考纲就等于熟悉的整本教材的框架结构及各章之间的经脉关系。
到后期临考期间完全可以通过对结合考纲中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整理出来的资料提纲挈领地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有的放矢。
1.3 熟悉教材内容
2010年版《金融理论与实务》教材分为金融基本范畴、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三大部分共计十四章,第一部分金融基本范畴包括第一章贷币、第二章信用、第三章利息和利率及第四章汇率与汇率制度共计四章基础内容;第二部分金融金融运作包括:该部分分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两个部分,第五章金融市场概述(本章对6-8章的三个金融市场做总体概述)、第六章货币市场、第七章资本市场、第八章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第九章金融机构体系(本章对10-11章所讲的三类银行作基本交代)、第十章商业银行及第十一章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共计七章的内容,在整本教材中所占篇幅最重,考核知识点最多的部分;第三部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包括: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需求、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第十四章货币政策等问题,该部分前两章都在讲货币供需与均衡失衡,了解这次货币基本内容与原理之后再讲央行的货币政策。
整本教材逻辑严谨,思路清晰,只要考生在把握住教材的基本框架结构的基础之上扩展基本知识点,最好列一个树状图,把整本教材的基本内容分枝分叶,并把握住各章各节甚至是各个细小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要清楚这门课程的骨架,更要打通它的经络,然后添加血肉,让它在脑中成为完整的个体,不管看到的是主干还是枝叶都能上下贯通。这样就不至于出现一头乱麻找不到头绪的状况,复习效果更好。
1.4 熟悉课后复习思考题
各章节的课后关键词及复习思考题也需要重视,一它是对大纲中考核知识点的再次反映,每章学习结束,自学者可通过此处了解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二是从历年真题来看课后关键词及复习题出现过考试真题,如2011年4月真题第33题: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即出现在教材的第117页关键词中。虽然,改版后的教材至今只考过四套题,但此类案例颇多,在此不一一赘述。基于此,考生复习时需要熟悉课后关键词及复习思考。
当然,熟悉目录、考纲及复习思考题三者都是建立在熟悉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后期临考阶段四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更好的复习及考试效果。
另请注意,在极个别的知识点大纲中的学习目的和要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两部分中会有出入,建议考生最好以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中的要求为主。
2 应考技巧
2.1 勤做习题,巩固知识点,查漏补缺
下表是2010年改版后教材考试两年来两套真题各章节考核分数的一个分析。
注:考虑排版,第一章缩写为C1,以此类推。
通过对这两套真题的分析,参考改版前的真题特征,可以反映出《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的考点分布很散,就近两年的来看每章考试分值大部分一般在6-8分这个区间,几乎每个章节都有考点,所以本课程在复习中每章知识点都应按考纲要求全部掌握。如此多的知识点如何掌握,除了要熟读教材外。为防止“打开书什么都知道,关上书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出现,还需要勤做习题,尤其要关注历年的考试真题,一方面巩固知识点,一方面查漏补缺。
虽然2010年改版教材变动比较大,但是真题的出题套路都如出一辙,改版前的某些知识点的要求和改版后的是一样的,所以要结合改版前的历年真题,但是这样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注意是考纲要求的相同知识点,对于变动比较大的章节或是某些知识点老版本的真题则无需参考。
2.2 关注金融时事
关注金融时事,多看看财经类节目,帮助对知识点的理解。虽然本课程考试偏重于记忆,但是理解的东西是容易记忆的。平时关注财金时事能很好的帮助考生加深对某些考核知识点的掌握,如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7日内涨停数次,使得人民币远期汇率贴水,现阶段对我国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影响很大。多听听媒体及专家的看法,有利于考生对汇率及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等知识点加深印象。
2.3 掌握必要的记忆技巧及应试技巧
本门课程是一门应试课程,考点散且偏重记忆但却忠于教材的考法,考生需要一定掌握一定的记忆技巧及应试技巧。
参考文献:
贾玉革、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金融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篇4
关键词:管理素质教育观 案例教学 案例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93-02
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加强大学生管理素质教育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强化未来管理者管理素质教育,各个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管理素质教育,《管理学》作为管理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管理理论知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管理技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管理理念,有利于形成大学生正确的管理态度。因此,高校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一些列的改革,包括课程内容体系的重建、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探索符合管理素质培养规律的教学模式,更新当代大学生的管理理论知识,提升其管理综合能力和水平。
在这种教育观的影响下,管理学教学的方式也相应的发生改变,于是,案例教学成为管理学教学中的一个主要方法。它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它将原有的教学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纳入课堂,学生在案例的讨论、角色的扮演中,对管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其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1 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常见的问题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面临一个常见现象,就是学生面对一个案例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在理论依据的选择漫无头绪的时候,学生一般会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凭直觉入手,使得案例教学的实际意义大打则扣。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案例选择出现了问题。案例选择直接决定了案例教学成功与否。案例选择不科学,不仅削弱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限制了学生思考。案例选择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案例选择缺乏系统性
传统的案例教学虽然也关注案例选择,但是没有从案例组合的角度来选择案例。学生不能系统认识和把握,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注重单个案例的选择,但是对课程案例缺乏系统思考,不能将单个的案例有机地组合起来。在有的教材虽然考虑了案例的组合问题,但是各个案例之间、案例与理论知识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性。所以呈现给学生的是单个的、分散的几乎没有关联的案例。
1.2 案例选择脱离实际
常见的案例教学容易脱离实际,既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缺乏实践经验,也没有联系我国实际国情,有的与教学知识也没有紧密联系。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引用现成的西方案例,脱离了国情、文化、法律及制度环境。有的教师引用经典大型综合案例,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学生不知所措,根本不可能思考讨论,导致案例教学困难重重。
1.3 案例选择过于陈旧
在案例教学中还有一个常见现象就是选择的案例过于成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教学效果。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有的教材还在使用上个世纪的案例,虽然说有些知识点原理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案例不新颖难有吸引力,学生看到过时的案例会觉得索然无味,同时,案例所处的时代环境特征不同,根本就无法实现案例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1.4 案例选择数量不足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符合标准的案例数量不够。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保证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既要考虑教学的整体进度安排,还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得兼顾案例自身实用性。考虑到众多的影响因素,可供选择使用的案例就会受到限制,导致案例选择数量严重不足。
2 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标准
案例选择的标准决定了案例的质量,关于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标准,国内外不同学者看法不尽相同。在罗伯特・T・戈伦比威斯基(Robert.T. Golembiewski)看来,案例选择有四条标准:案例的现实性、案例的可操作性、案例的典型性、案例的实践性。国内管理案例库专家张丽华从单个案例的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符合教学目标、难易适中、适用。这些观点所讨论的案例选择原则对案例教学中单个案例的选择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是,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重点关注案例的组合问题。总的来说,案例选择的标准应该包括:目标性、现实性、典型性、可操作性、新颖性、关联性。
2.1 案例的目标性
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管理素质的培养。因此管理学案例的选择应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围绕相关管理知识,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滥竽充数。每个章节所选择的案例,必须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直接相关,以利于学生对每一章节的难点和重点的理解。
2.2 案例的现实性
案例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仅要真实可靠,而且要贴近生活。管理学案例的选择,要接近现实生活,有血有肉,真实可靠,不能胡编乱造,同时案例要尽量从本地出发,贴近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对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学生觉得更可信、容易理解。
2.3 案例的典型性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选择的案例必须典型,具有代表性。案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让案例很好地体现相关知识,必要的加工处理也是允许的。案例内容结合教学知识,提炼加工,做成经典案例。管理学经典案例,对学生来说能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有利于管理素质的提升
2.4 案例的操作性
管理学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复杂的案例、西化的案例很容易让学生无所适从。管理学案例必须考虑学生没有经验的现实情况,选择一些简洁、条理分明、事件清晰的、贴近现实的、与理论知识直接相联系的小难度案例的案例。学生易于学习讨论,有利于提升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5 案例的新颖性
陈旧的案例让人索然无味,新颖的案例让人兴趣盎然。所以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必须选择反映社会热点焦点的全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当然,管理领域也不乏经久不衰经典案例,但是选择经典案例时也要新的内涵,符合时代特色。一句话,管理学案例要与时俱进。
2.6 案例的关联性
案例的关联性不仅是指案例与知识的关联,也指案例之间组合逻辑。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将多个案例依据内在的逻辑关系组合成几个专题,案例之间内在的理论联系能够激发学生对案例学习的兴趣,比传统的单个分散案例教学更有说服力,教学效果更好。
3 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方法
3.1 总体教学规划
在管理学教学实践中,要找到现成的管理学教学案例并不是很难,但是对于教师来说,要保证管理学的教学实效性,需进行总体教学规划。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对教学的内容安排、重点难点的确立进行总体设计。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安排,最终也是为了服务于教学目标。
案例的总体教学规划,不仅要考虑案例的位置、多少、大小、难易程度,还需从案例组合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管理学案例教学,根据教材内容体系(总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可以分为六个专题,每个专题下的案例与所涉及的理论直接相关,每个专题之下的案例赋予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去琢磨案例之间的内在关联,给了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在具体案例安排上,每章每节应该有一个难易适中的开篇案例,学习之中,结合简洁的案例进行理论学习,经过理论学习之后,应该有一个相对难一些的案例强化理论的学习。虑到管理学教学对象都是没有实践经验的低年级大学生,每个专题、每个章节的案例都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循序渐进的原则,案例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3.2 单个案例的选择
按照总体教学规划,教师需要针对具体内容单个案例的选择,教师首先要清楚通过该案例的讨论让学生学习或掌握什么等,然后再来具体筛选单个案例。单个案例的选择必须遵循现实、典型、新颖、可操作的原则,结合具体理论知识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案例后面的问题,则应该围绕主要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分析思考。
单个案例的选择,不经要考虑具体内容结合简洁案例,而且每章每篇之后则需引入综合案例。简洁案例围绕具体的知识点,综合案例则要体现章节的主要知识,使抽象的理论寓于具体的案例之中。简洁案例应该源自生活、离大学生很近,而综合案例则应该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通过简洁案例的讨论学习,使大学生掌握具体的理论知识。通过综合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大学生有一个自主思考的空间,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强化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强化大学生管理素质。
4 结论
综上所述,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案例的位置、多少、大小、难易程度,还需从案例组合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案例选择必须遵循目标性、现实性、典型性、可操作性、新颖性、关联性六个基本原则,能有效避免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的简单案例教学有更好的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强化大学生管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顾建平.探讨和谐视角下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9):78-79.
篇5
关键词: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16-02
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是我国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学好这门课程,对于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修养,夯实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功底,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我国高校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的教学实践表明,上好名著课绝非易事,也表明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必须对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进行改革,只有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加大教学投入力度,恰当安排教学时间,进行考试方式改革,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精选教学内容
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完成这一基本任务,就必须在浩如烟海的著作中精选教学内容。这首先涉及到开列读书目录的问题,其次涉及到精讲哪些书或者哪本书的问题。笔者在担任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时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从卷帙浩繁的经典宝库中选择重要名篇,给学生开列读书目录。目录包括洛克的《政府论》(下篇)、密尔的《代议制政府》、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巴纳德的《组织与管理》、西蒙的《管理决策的新科学》、德鲁克的《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奥斯本等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和彼得斯《政府的未来治理模式》等。如果说开列书目是让学生大体了解本专业的名著,那么精讲哪些书或哪本书则是让学生通过重点学习某本名著,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根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课时的规定,笔者选择了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作为精心讲解的内容。因为,其一,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开创了行政学研究的先河,是行政科学的奠基之作;其二,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比较容易读懂,这对刚刚接触名著的学生来说是有利的;其三,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比较短,适合逐句逐段地精心讲解,以便学生渐渐学会读名著的方法,使他们懂得读名著不同于学习思想史或学说史。
二、改进教学方式
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不同于行政管理原理课、专题课、思想史或学说史课等,因而这些课程的教学方式也不尽相同。
1.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应当采用导读、领读、自读和对话讨论方式进行。教师应当把精力用于提问、答疑和解惑,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与独白。对名著进行导读时,教师应着力阐述名著的写作背景。在教师和学生交替领读时,遇到较难的问题,由教师释疑。学生自读是学习名著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任课教师务必要求学生事先自读,大致了解文章内容。进行教学时,任课教师应适当地把有争议的理论问题融入对话讨论之中,以活跃课堂气氛。
2.在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中还应该综合运用学生上讲台、课余学习读书小组、小论文写作、分组讨论与辩论、专业论文翻译等多种方式。其中,让学生上讲台讲述,由学生分组讨论与辩论,教师点评等方式更值得重视。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予以点评,引导讨论沿着需要的方向发展。通过这些方法,学生的表达、理解、分析等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会逐步得以提高。
3.在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中,应该分阶段逐步加深难度,对不同的著作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把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比如,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比较容易读懂,所以,就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而言,在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当中应当将它作为第一必读篇目。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之后,再让学生先后去读洛克的《政府论》(下篇)、密尔的《代议制政府》、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德鲁克的《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奥斯本等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和彼得斯《政府的未来治理模式》等。并且根据本科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课时的规定,要求学生精读《行政学研究》,泛读其他著作。
三、加强教学硬件建设
加强教学硬件建设是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为此,高等学校,包括其下属的学院要重视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硬件建设。要增加经典著作的馆藏数量。对于非常经典的著作来说,同一本书的数量应尽可能多一些,以满足学生上课学习和课外阅读的需要。要多购买思想史、学说史之类的书,如《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行政学说史》、《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等,为学生读西方管理学名著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要多订期刊杂志,如《政治学研究》、《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公共行政》、《管理科学》等,使学生了解学界对名著的精辟解读。要发挥电子图书馆的作用,要把行政管理专业的必读经典著作(包括外文原版)备齐,摆脱学生无书可读的困扰,满足教学要求。
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目前,我国一些大学本科专业的选修课在大学四年级开设,这种课程设置有其弊端。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的教学,可谓洞彻大学四年级开设名著选读课的弊端。要祛除弊端,笔者以为,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应当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在大学三年级开设比较费时费力的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的有利之处在于:经过两年的“磨合”,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学习生活,进入了正常学习的轨道;通过两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学生的情绪和心态比较稳定,此乃大学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没有临近毕业前的“就业”、“考研”和“考公务员”等因素的冲击,学生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名著。学生一旦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具备了读书的能力,萌生了读书的兴趣,就会带着极大热情去奋发苦读。
五、努力改革考核方式
从一定意义上讲,考试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教学活动的方向盘、教学效果的测量仪和教学方法的调节器。因此,要对某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就必须努力改革其考核方式。对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改革来说,同样需要努力改革考核方式。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应当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仅仅局限于传授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知识,因而考试的方式就不能仅仅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的考核应该采用上课发言、写论文、开卷考试和口试等多种方式进行。笔者在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中把学生平时的论文、讨论、发言等所得30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期末考核的总分;期末考核采取开卷考试、口试等形式,其中开卷考试占50%,口试占20%。
参考文献:
[1]陈树林,赵海峰.教育观念转变与人文学科原著课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144-145.
[2][法]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36.
篇6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18-03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管理学是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基本管理理论的基础性课程。该课程的应用范围广泛,在社会事务管理、企业管理等诸多领域,都有其用武之地。管理学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艺术性,不同的人对管理艺术和管理技巧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差异。从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看,一些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门课程实际教学效果的提高,这也对工商管理专业及其地方本科院校提出挑战。如何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管理人才,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急需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也正是结合这样的背景从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现状入手,详细分析探讨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基本改革思路。
一、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基本问题分析
(一)管理学课程在设置方面没有一定的专业针对性
从专业的培养目标看,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具有差异性,学校培养的人才很难做到统一的培养范式标准,这就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在不同专业的培养方面设置差异性的管理学课程。而后在课程的教学课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知识方面,也应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做出差异化安排。但是,当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对于本课程的教学,基本上都是按照标准统一的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进行教学,忽略了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化需求,而对于管理学的深入扩展,也没有做到位,种种现状表明管理学课程在设置方面没有一定的专业针对性。
(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不够合理
大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前身是高等专科学校,继承了其对课程及其教学的规范性、统一性、标准化方面的较高要求,这样的要求体现了教学的严谨。但是,过分强调这些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不少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过于单调,大多拘泥于教材中管理职能的框架,习惯按照管理、管理思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章节的基础顺利来进行授课讲解,以保证大部分内容的设计不脱离教材,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和顺序安排,使得原本生动有趣的管理学课程索然无趣。同时,过分强调按教材内容编写教案并讲授内容的特点势必造成照本宣科,从而缺乏形象生动的新鲜案例讨论,不利于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也无助于提高学生的管理学思维意识方法。
(三)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当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上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考试取得高分数为主要目标,这与管理学课程设置的初衷有着一定程度的相悖。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面,因循守旧,授课过程也是教师在讲台上面板书或念投影仪为主,教师个人讲授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很少,对于学生管理学理论的深入吸收应用考虑不到位,过于单调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索精神。
(四)在成绩考核方面,实践成绩所占比重偏低
不同于经济学其他专业学科,管理学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并且其科目教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基础的管理学理论和对基本理论的应用实践能力。因此对于管理学课程成绩的考核,其实践性成绩也应成为总成绩的重要部分。但在实际考核过程中,不少院校由于学生的管理学实践性成绩较难量化,在具体考核方面不便于操作,对于实践性成绩所占的比重考虑的较少,一般院校基本都控制在了30%以内,这种重理论书本知识的考核方式,不仅单调枯燥,而且不利于学生内化管理学的理论,也不利于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并掌握管理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看,这样的考核方式,是不利于学校培养应用型、实践型高素质管理人才的。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一)教育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
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明确透露,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且重点调整1999年扩招后新建的600多所“专升本”地方本科院校。这些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教育改革的核心在课改,这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课改势在必行,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改革也如此。管理学课程将更加倾向于对学生管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型和对管理技能的灵活运用及对管理艺术的培养与修炼。
(二)专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专业的发展受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非常大,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情况下,作为管理领域的基础课程,势必进行必要的改革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人才需求形势的变化。进而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其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其今后进行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理论研究和从事企业的内部管理奠定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
(三)教学理念改革的应有要求
在教育教学领域,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对现有的管理学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即随着“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深入发展,在管理学教学方法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必须尽快及时做出调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不断向学生灌输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优秀个性,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独立观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化、多元化学习和探讨研究问题。
(四)市场人才需求的客观推动
当前我国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与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的矛盾在不断加大。有关机构对全国100个城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的持续监测表明,技能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缺口明显加大,2010―2012年均比例已超过2∶1的水平。显然,对于现阶段管理学的教学方法而言,如不进行有效的改革,改革其人才的培养模式,将逐渐与市场人才的需求脱节。换言之,未来的管理型人才需求将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等。
三、关于当前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建议
(一)提高管理学课程设置的专业性
管理学课程在设置方面,应根据不同专业对课程管理学知识需求深度层次的不同,而加以有所差异化的设置,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以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这就需要在课程安排设置方面,对传统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进行重新修订,考虑各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有层次、有重点地安排课程的教学。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丰富性,提高实践性课程的课时比例,力求在实践环节,深化学生对基础管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化的课程设计,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授课效率,增加学生的探索实践课时,对专业知识架构进行重新梳理,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的逻辑性,进而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管理学理论体系架构。
(二)提高管理学课程内容的模块化教学程度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比较集中的知识教学手段,在管理学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站在实际管理者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整合相关的知识体系,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块,将内容相似、机构相差不大、逻辑顺序较为一致的章节重新整合,进而用模块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集中性。具体来说,按照这种模式下,管理学的教学体系,可以细分为如下三个基本教学模块:
1.管理理论知识模块――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在这一模块中,教师主要将管理学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整合,跨章节的概念进行有机整合迁移,实现基本管理学概念的集中讲授,同时还要扩大基本知识的延伸范围,对相关管理学经典案例、实际问题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讲解,提高学生对管理学基本知识体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在这一模块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管理学课程认识的基本轮廓,并通过经典的案例介绍,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为其今后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学习增强自信心。
2.管理思想模块――管理学核心思想的深入讲解。可以说管理学课程的灵魂,在于管理思想,为此,教师在这一模块,不仅要系统、有机地整合串联管理学的基本管理思想,还要根据实际授课经验和管理学思想的应用范围,突出重点的管理学核心思想,在管理思想的萌芽、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进行讲述的过程中,逐层深入,从复杂繁多的管理思想中,抽离出管理学的关键核心思想,并借助经典的案例,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讲解,在这一模块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深入领会管理学的经典核心思想,并学会管理学的思考模式。
3.管理能力模块――管理职能的讲解。在这一模块中,教师要重点讲授计划与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的具体使用方法以及四大职能之间的相互联系,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切入,让学生发挥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在课堂讨论中,加深对上述职能的理解和掌握。这一模块教学的最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职业管理者所必备的基本管理技能和管理艺术。
(三)实现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1.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重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管理学课程中的案例,其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在实际案例讨论分析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理论运用水平。通过管理学理论的灵活深入切入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案例阿里巴巴上市过程的分析时,对于香港股市和纽约股市IPO政策的详细分析,并引导学生指出其中存在的差异,由于香港股市对于阿里巴巴双层股权结构的不认可,导致阿里巴巴最终在纽约上市。在这种时代感强并且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案例分析过程中,让学生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实现融会贯通,拓展学生的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
2.将课堂时间向学生倾斜,发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能力。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教师在讲授完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后,在课堂上应该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沟通分析互动讨论时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双向互动的桥梁,提高学生质疑发问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管理学课程的学习热情。
3.引进适当的角色演练法。形象的说,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的角色,通过赋予不同角色的不同任务,内化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职能,比如对于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政府不同职能之间的协调关系,可以将不同的学生按照其相应的职位、角色进行演练,这种角色演练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准确性,最大的好处在于让学生亲自模拟扮演了相关角色,从管理者到执行者等不同角色之间的衔接和切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运用模拟练习和游戏练习方法。模拟练习方法是程度不等地模仿、再造出真实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学到知识和基本原理。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缩短学用转化过程。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个类似于在岗培训的最佳学习环境。游戏法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它还有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现代社会在管理学教学领域的创新不断,随着商业组织结构和企业盈利模式的不断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管理学人才培养模式会逐渐受到重视。可以说现阶段,在管理学课程中,开展模拟练习和游戏练习是比较符合课程教学发展趋势的。
(四)考核方式立体化
考核方式决定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考核方式注重课程教学的终结性评价,忽视课程教学的过程性评价”。致力于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在制定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时,要把注重考核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与注重平时学习过程的评价有机结合,以应用能力考核为导向取代传统的期中、期末一张卷的考试形式。应采用3∶2∶3∶2的考核方式,即平时课堂考核占30%,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角色扮演、问题等;课后作业考核占20%,包括案例分析、参考书阅读感想、专题调查报告等;实习实训占30%,与企业建立合作,安排学生课堂之余深入企业一线进行一定期限的实习实训,根据学生参与企业的市场调研、市场销售、管理咨询、人事管理等活动,并将实习实训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或运用所学管理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来对学生进行考评,达到实习实训过程促进教学效果的目的;期末考试占20%,主要包括知识性考核,试卷考题注重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尽量用理解性、开放式的试题取代死记硬背的试题,全面考核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管理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五)对管理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改革
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管理学课程需要引入实践教学,这也是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具体操作可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逐步提高其实践性教学和课外实习实训的课时比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学习、义务实习,在丰富学生社会经验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进入企业管理岗位,在实践实习中检验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当然,为了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型,还应安排管理学任课教师到企业兼职,深入参与企业的实际管理活动,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了解企业的管理工作,为课堂教学提供接地气的现实素材。
四、结语
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目标,对教学各个环节不断改革,在新的社会市场发展的催动作用下,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完善考核方式等,真正实现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发表演讲――教育改革突破口在现代职业教育[J].生活教育,2014,(5).
[2]李英,王晨筱.论基于能力培养的管理学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
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日益频繁,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化趋势对管理类学科的冲击十分强烈,高校教育必须要紧跟国际潮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如果大学生只有专业知识,而不具备本专业的基本外语能力,比如使用英语阅读公共管理专业经典著作、最新文献、有关新闻的能力,或是用英语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将不能适应新时代对专业教育的要求。我国的双语教学是高校培养“专业加外语”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双语教学中,教师讲授的重点不是外语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能够读懂外国的行政管理学案例,并能够用外语进行基本的管理学原理分析或者公共政策分析,并通过这个学习过程,使大学生掌握应用外语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通过外语来掌握和运用公共管理学的专业知识。我国公共管理专业研究和教学方面都处于摸索阶段,而西方国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出版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专业课的原版英文读物,在专业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英文书籍和文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中国的公共管理还需要从英文经典原著和其他英文资料中吸取更多营养才能加快自身发展。所以,公共管理专业应该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积极推进双语教学。
二、公共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及其运用
1.导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及其运用。
导入型双语教学模式是沉浸式双语教学的变种。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起源于北美和欧洲的一些双语或三语言国家,用来使母语不同的学生获得相同的学习能力,后来一些单语制国家学习并改造了这一模式,导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一模式中,学生在学习初期仍然使用母语,但在学习过程中外语的比重逐渐增加,也就实现了从母语导入,而逐渐使学生沉浸在外语学习环境中的过渡。如果把公共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看成一个长期的专业教育过程,而不仅仅是4年本科教育,那么这种导入型双语教学应该贯穿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始终:在本科专业课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双语课程,使学生从母语逐渐适应本专业的外语书籍和资料;在研究生阶段增加外语教学的比重,从母语教学导入,慢慢过渡到浸入式双语教学,到研究生的最后阶段才有可能实现完全浸入式教学,与国际专业教育接轨。除大学英语课程外,专业教育首先应该开设专业英语课。不论采用上述哪一种双语教学实践模式,都离不开基本专业英语技能的学习———公共管理学专业英语双语教育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所承载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核心词汇,掌握专业的主要议题,并让学生接触一些本专业经典外文读物的节选。专业英语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一个语言氛围,给学生更多了解专业术语和专业概念英语表述,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外语知识和专业知识,在提升外语技能的同时,锻炼非母语文化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以外语为应用语言传授公共管理学知识,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核心议题等,为其获取外文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2.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及其运用。
公共管理专业虽然有很多外来理论和知识,但是其运用背景可以立足于国内社会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在大学教育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使其能够运用舶来的理论和方法思考、研究、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这是公共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目的。所以,如果沉浸式外语教学并不完全适合专业教学的需求,可以选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过渡型与导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的区别在于它的目的不是沉浸,而是把专业外语课程扩展到各门专业课程。在这一模式的实践中,可以先设置公共管理专业英语课程,首先让学生熟悉公共管理专业词汇、句式、常用行文结构等,再把这种专业英语教育扩展至其他专业课程,将不同课程的内容双语化,在推进课程双语化的同时深化和扩充专业英语知识,拓展学生的专业英语技能。在其他课程中穿插双语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学生通过阅读英文案例并进行案例分析,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专业英语技能。公共管理专业的案例来源很广,由于公共管理的基础学科包括了管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学科,所以管理学案例、社会学案例和法学案例都能为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所用。管理学和法学案例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时事英文案例也容易获得。案例不仅能够说明理论问题,而且能使教材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学生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更能感受到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体现和运用。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相应的实践热点问题,激发学生进行讨论,既能拓展与实践相关的专业知识,又可以增加专业词汇量,锻炼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公共管理学的时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鼓励学生用英语就专业问题作专题演讲是一种有效的互动教学方法,尤其是对于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其效果更突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之间专业知识与英语学习的相互促进。另一种方法则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教师组织学生对核心问题进行辨析,将学生分组就案例中所体现的问题进行辩论。这种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争论热情,加强学生对专业问题的思考强度,强化其专业知识记忆,提高学生驾驭英语的能力。如果能够用英语进行课堂讨论,那么专业知识的教学效果将会更好。当然这需要教师和学生都有较大的专业词汇量和相对较高的英语口语水平。
3.研究性双语教学模式及其运用。
公共管理专业教育并不一定要像英语专业那样拓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对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平衡地发展听说读写等各项外语技能并不是必须的,而通过外语技能来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才是主要目标。特别是对公共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外语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是双语教学的重心。研究性双语教学模式就是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在教育过程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以便大学生能更快、更直接地获取外文资料中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课程知识、扩大学术视野。我们不仅在研究生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在本科生阶段也必须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所以,研究性双语教学模式也是公共管理双语教育模式中很重要的部分。如果说在专业课程中穿插双语教学比较适合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教学,那么学科前沿的双语讲座则更适合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开设国外公共管理学科前沿理论课程或讲座,探讨国外公共管理实践产生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以及对我国行政管理实践有哪些借鉴,这对研究生教育十分有利。这样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还可以切实增强学生的外文文献研究能力。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引导学生关注公共管理的前沿理论问题和新的实践创新,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由于公共管理学科借用了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所以在研究方法上需要使用很多舶来科学知识和分析技术。比如:心理学和管理学研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公共管理学中就十分流行;高层次的统计学软件和仿真学软件很少有中文版,如果要使用这些软件为研究服务就必须使用英文原版。如果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软件和分析方法,就应该用英文来进行教学。在研究方法的英语教学中,至少要讲授软件菜单词汇和各种定量分析方法的英文表述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体系正在形成。其中定量分析方法的学术地位日益重要,要达到国际水平就必须在研究方法上逐步与国际接轨,在研究方法课上应当采用研究性双语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MOOC;应用型人才;管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3-123 -02
一、MOOC概念及特点
MOOC为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相较于传统的学校授课模式,MOOC课程学习人数可达数万人,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学习者可通过网络进行免费学习而不受时空所限制。MOOC具有如下特点:
(一)开放性
传统的教育要求学习者和授课者在时空上聚集,使得学习成本较高。另外,传统高等教育对学习对象有限制,通常是通过入学考试(面试)等方式为求学者设置一定的入学门槛。而MOOC课程具有开放性,使得全球范围的学习者,只需满足上网条件,均可不受时空限制获得所需要的优质教学资源。
(二)大规模性
传统课程授课模式,考虑到授课场地和学习效果,授课人数有一定限制。如一名大学教授,每年给500名学生讲授一门课程,30年授课人数也就15000人。而采用MOOC方式,能够使得上万人参与MOOC课程学习中,极大地提高了课程授课的效率。
(三)碎片化学习方式
MOOC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点”来制作简短视频,从而使得学习者能够有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自主化学习方式
学习者可根据自身情况来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此外,学习者还可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来选择授课内容和学习情况来投入学习精力。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管理学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对于后学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和引领性作用。然而从现有的管理学课程授课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大多讲授管理学课程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实践环节往往流于形式,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课程授课教师通常是擅长于理论知识传授,而由于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导致学生实践环节的内容不能透彻的把握。在具体考核环节,部分未参加企业实践的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而东拼西凑,导致学生实践环节效果很不理想。
(二)案例教学水平较差
管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案例教学在管理学课程授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案例教学作为很好的管理学课程授课方法,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现有的案例选用和讲授方面看,很多刚开始讲授管理学课程的教师在案例选用方面投入不足,导致授课所选用的案例质量不高。此外,部分授课教师缺乏企业实际经验,理论水平较差,导致案例分析不够深入,甚至案例分析与课程内容脱节, 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实验(实训)条件差
从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来看,大多学校重视理工科实验实训的软硬件建设,管理实验(实训)软硬件建设重视不够。管理学课程实验实训环节往往需要通过实验情景模拟来实现,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有利于同学们对管理理论的深入把握,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管理理论和知识的能力。
(四)授课内容陈旧
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近年来,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然而,从现有教师授课情况来看,授课内容几乎是不变,管理前沿、管理热点等方面的问题几乎不涉及,影响授课效果和学生专业知识面的拓宽。
三、基于MOOC的应用型本科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MOOC方式的采用,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管理学作为重要的经济管理类学科基础课,通过管理学MOOC方式,不仅可以扩大课程的受众对象,还可以借助MOOC平台,更好地与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管理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授课和学习效果。笔者从上述管理学课程当前授课存在的问题入手,对管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采用“MOOC+翻转课堂”等方式。MOOC和翻转课堂的结合,使得学生课后通过MOOC视频在线学习管理学课程的知识点,课堂上就课后习题及相关问题开展研讨,从而实现“翻转课程”,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提高了学习的效果。然而,“翻转课堂”要想取得成功也绝非易事。“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授课前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只有设计质量较高的问题,“翻转课堂”才能取得理想的的效果。
管理学MOOC课程考核方面,应加大过程环节考核。如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课程考核:平时表现(考勤)占20%,过程考核占30%,期末考核占50%。课程采用“MOOC+翻转课堂”方式,教师应通过课程在线互动、在线课程作业以及翻转课堂效果等环节的原始记录,加大过程环节考核,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意愿和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具体教学内容方面还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管理学作为实践极强的学科,应该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理论教学方面,适当增加当前管理学前沿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实践环节主要考察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考虑将最新的企业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管理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此外,可考虑将实践(实训)环节安排在企业进行或者聘请企业高管担任实践(实训)环节指导教师,切实提高实践(实训)环节的授课效果。
(二)案例教学
授课教师要高度重视案例教学。具体可以通过科学遴选经典案例,形成案例库。课程组教师通过对案例反复研讨,深入挖掘案例,切实提高案例的分析能力和把握能力,将经典案例引入到课堂中,引导学生深入研讨案例,提高学生运用管理理论分析企业实际案例的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加强实验实训条件的改善,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1)开展校企合作,如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与企业开展冠名班合作模式有“大达物流班”“远方物流班”等,学生利用寒暑假和大四时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利用企业提供的平成实验(实训)环节。(2)学校加大对经管实验(实训)的投入,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提高实践环节的授课效果。
(四)精选并更新授课内容
采用“MOOC+翻转课堂”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机会也增加了。因此,建议深入研讨,对授课内容进行精选、优选,从而能够做到更深入透彻地将知识讲授给学生。此外,对于管理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动态更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杜飞.MOOC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科技风, 2014,(11).
[2]赵立波,刘晓华.管理学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10): 81-85.
[3]邵崇云.解析案例教学法在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的实践应用[J].科技风,2015,(20).
作者简介:
奚雷,男,江苏阜宁人,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篇9
本书于1973年出版,是以明茨伯格1968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工作中的经理――由有结构的观察确定的经理活动、角色和程序》以及其他相关文献为基础完成的。它全面地阐述了经理工作的特点、经理所担任的角色、经理工作中的变化及经理职务的类型、提高经理工作效率的要点、经理工作的未来等基本问题,并评介了其他管理学派有关经理职务的各种观点。
该书提出的经理角色理论,如今已经成为大多数管理学教科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
本书是作者最知名的著作,奠定了其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地位。他对管理工作的观察与研究,迄今无人能超越。
本书是经理角色管理学派最早出版的经典著作。很多人至今仍乐此不疲地回忆着当年明茨伯格这本书的命运。据说当年亨利 ・明茨伯格曾经把自己这篇博士论文的手稿寄给了15家出版社,但是都被一一退回了,亨利・明茨伯格修改了一次之后又寄了出去,才最终得到了一家出版社老板的青睐。然而,能够凭借此书一举奠定亨利・明茨伯格“经理人角色理论巨匠”的地位,恐怕不仅是这个出版商,也是亨利・明茨伯格自己没有想到的。
篇10
2005年,公共管理专业成为教育部学科设置中的一级学科。在看到进步和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中的“隐忧”。首要的无疑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状况。在这一方面,我们认为,目前存在以下值得重视的问题:
1.发展时间较短,知识积累尚嫌不足。如前所述,公共管理学科是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虽然威尔逊1887年《行政之研究》一文的发表已经标志着行政学的诞生,但是由于公共管理实践的阶段性特征鲜明,以前的行政学研究范式对当前公共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有限,因此,作为适应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化改革潮流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公共管理学科(也可称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却是最近才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难免存在知识积累不足的问题。一些研究者和学习者感到,就90年代以后国内兴起的公共管理学科而言,其包含的知识还不够丰富,重要的理论、学说较少,整个学科没有像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一级学科那样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异彩纷呈、引人入胜的状况。在教学活动中,不同课程往往有重复的内容出现,而有些课程又内容浅显、欠缺学理性,难以引起学习者知识探究的兴趣。换言之,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发展成熟、积累深厚的一级学科相比,公共管理学科还显得单薄,没有形成由多种理论、学说构成的丰满的知识体系,分支学科尚未孕育出来,学科的基础还不够深厚和稳固。
2.理论更新跟不上实践发展。公共管理学科自兴起以来,形成了公共产品理论、多元治理理论等新理论,对科学界定政府职能,改善政府管理绩效,发挥政府和市场、公民社会的功能,协同解决“公地悲剧”难题发挥了有益的作用。但是,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和传播,这些理论已经为许多人所熟悉,一些观点、主张也已经为政府或社会所实行,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成果似乎正在失去初创时期的新鲜感,实践指导作用和思维启迪作用下降。理论要指导实践,就必须走在实践的前面,这是一般的道理,尤其对公共管理这种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来说更是如此。然而,与快速变化的社会现实相比,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显得滞后,对社会变化的反应迟缓,理论更新的速度慢于社会变迁的速度,不能不引起该学科专业人员的重视。
3.知识积累不足,学科独立性不强。公共管理学科是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许多内容都吸收了这些学科的知识,对这些学科的依赖性较大。但是,对于一门新兴学科而言,尽管可以而且应该吸收其它学科的知识,但却必须将其作为“引玉之砖”,展开对自己学科研究对象的多角度、多方法分析,建立起自己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并形成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机制,否则,学科的独立性必然受到影响。但是,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目前的发展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虽然该专业的好几门课程都涉及到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交易成本等知识,但只是介绍一些最核心的观点,而如何从这些理论出发,展开对社会公共性、公共事务、公共问题治理的深度分析,建构起属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则进展不大,迄今也没有纯粹的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出现,更不用说不同理论间的争鸣了。当然,有人可能认为,公共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从科学管理主义、官僚制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中都获得了改善公共管理学科的启示,分析了这些理论对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意义,但是,笔者这里想问的是,像政治学中的各种国家理论、民主理论和经济学中的自由竞争理论、国家干预理论那样,纯粹属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性理论有哪些?这些基础性理论揭示了公共事务的什么特性?相互之间有没有激烈的争鸣?公共管理学科又为其它学科提供了哪些可以借用的概念和分析框架?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给予肯定的回答,就说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对整个社会科学的贡献率还有待提高。
4.理论本土化不足。在公共行政学发展的早期,人们曾经致力于发掘具有普适性的管理规则、规律和组织构造的原则与模式。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人们开始对这种研究思路进行了反思。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本身也是对这种观点的纠偏,因为它同样坚持理性的有限性,反对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共管理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必须适应本土环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其“注重管理的外部效果而不是内部构造”的自我期待。但不幸的是,目前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观点都是直接搬用国外的成果,本土化的成分太少,与公共管理学科注重实践的属性相悖。毕竟,中国社会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异,公共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可以依赖的资源、解决公共问题的习惯方式、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都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建立中国本土的公共管理学科?如何使公共管理学科的普遍理论与中国社会的实际更好地结合?如何增强理论的应用性、针对性?在经过20年左右的学习和引进后,中国的公共管理研究者该思考这样问题了。以上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既和公共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时间较短有关,又和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交叉学科、视野相对狭窄、研究主题集中且受到时代的较大限制有关,更和国内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落后有关。可以说,主要由于“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仍然比较落后”,才导致了“学科边界模糊,学科视野狭窄,基础不牢,学科知识体系单一,研究方法陈旧单一,知识创新不足,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针对性、应用性不强,对国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新思潮、新流派、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跟踪研究还不够等方面的问题”[1],造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目前这种不能令人满意的局面。另外,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不代表我们怀疑公共管理学科的价值。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公共问题越来越多,资源和制度的公共属性日益强烈,甚至以前被认为供给无限的空气、水、外太空领域,现在也有科学管理、合理分配的必要了。因此,可以说现在正是公共管理学科大显身手的时候。具体到国内,社会转型带来的复杂矛盾更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从理论角度看,公与私、义与利、个人和社会、权利与权力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公共管理只不过是这些话题在当代语境下的再现而已。这些问题的恒久性,也决定了研究公共管理的恒久意义。只有加快学科的发展,为社会贡献更多有创见的理论成果,才能赢得公共管理学科应有的地位。
二、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与存在的不足
公共管理人才,即具备公共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公共服务精神,掌握公共管理的知识、方法和能力,从事公共管理职业的人才。公共管理学科的价值和意义,既通过运用本学科知识、提供智力服务、促进公共管理实践表现出来,更通过培养和输送大量受过专业教育的公共管理人才,从根本上提高公共事务的管理水平表现出来。那么,公共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又存在哪些问题?
(一)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
1.具有公共服务的精神和品格。这里的公共服务精神和品格,不同于一般理解的公而忘私、献身集体、自我牺牲等崇高的个人品德,而是指关心公共事务、乐于服务社会、善于与人合作、具有较强参与意识和志愿精神,自主、理性、自信的“公民精神”。在公共管理学科的视野内,崇高的个人品德固然可贵,但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公共事务要真正得到良好的治理,就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良好的人性上,而必须基于复杂的人性这一现实,培养普通公民具有“恰当理解的个人主义”意识(托克维尔)。也即:认识到公共的事务、公共的利益不是与己无关的,而是自我利益的一部分。因此,关心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就是在关心自己的事务和自己的利益。具有了这种意识,才知道与他人联合的必要性,自主、理性地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在维护自己权利的同时主动承担作为公民的责任。只有这种“公民精神”在全社会真正扎下根,公共事务的治理从根本上才是可以向往的。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所培养的人才来说,经过了几年的专业教育,即作为公共事务的专业管理者要为社会服务,必须具有更多的“公民精神”。他们应该更具有服务社会、关心公益、自主自信、善于合作、尊重和勇于维护权利、自觉承担公民责任的品格。具有“让人民变得伟大,而不是只想着为人民做伟大的事情”这种适应公民社会需要的为政理念[2],实现从传统的依靠士大夫的一己美德与个人智慧治理公共事务向现代社会依靠千百万成熟的公民自我治理公共事务的理念上的转变。
2.掌握公共管理的原则、方法和能力。公共管理与一般的管理行为在管理对象、管理目的、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效果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它的管理对象具有广泛性(包括人的广泛性和事务的广泛性);管理目的具有多元性(追求公平、民主、效率等多重价值目标);管理原则包括必须服从公共意志、必须依法管理、具有严格的程序、必须接受监督、保障公民的权利等;管理方法包括要发挥政府、非营利组织、企业、社区、公民的作用实行多元治理,引进市场机制实现多种方式供给公共产品,以及管理理论中所讲的其它具体方法;管理效果具有影响的广泛性、效益的间接性、收益的公共性。所有这些特征,决定了公共管理相对于一般的管理行为来讲,过程更加复杂,程序更为严格,更加依赖管理队伍整体的作用,也对公共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应该对民主政治下政府的职能、活动方式与原则以及政府权能的有限性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对公共社会有更高的期待,更具有法治观念、程序意识、权利观念,更加自觉地接受社会的监督,更能包容批评意见,更加相信科学决策并掌握其方法。至于其它的组织指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表达动员能力等,更是无需多言。
3.真正了解社会。与其它管理活动相比,公共管理是一种与社会结合最紧密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者要接触社会各个方面的人群,要依靠社会资源、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要由社会公众对自己的工作做出最终评判。因此,熟悉民情,了解民意、民愿,认清社会发展的潮流,清楚群众的心理,能够洞察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具有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能力,总之,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社会,才能做好公共事务的管理,也即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必须更能读懂社会这本大书。
(二)目前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与这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相对照,可以看到,当前公共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1.公民精神的培养不足。公民精神或公民美德是公共事务能够得到良好治理的根本依靠,这是众多思想家反复阐述过的道理,也被人类历史的发展所证明。道理很简单,社会是政府及其它社会组织赖以存在的土壤。如果社会构造得不好,那么,无论什么形式的政府和多么巧妙的管理都难以产生良好的结果。在中国公民社会加速形成的背景下,公民精神的培养或公民教育是一项全社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基础工程。作为专业研究公共事务治理问题的公共管理学科,更要把公民精神的培养作为学生素质养成的基本任务,切实做好,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将会从一开始就是不合格的“半成品”。但是,据我们了解,在现有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公民精神的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在有限的几门课程中,涉及到公民教育的内容,但也只占很小的比例。而其它课程,都是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作为重点,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很少将公民精神渗透在其中。诚如罗尔斯所说,“政治哲学的永恒主题是公民社会”[3]。公共管理教育如果不能为使社会———而不单是政府———变得更加优良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么,可以说就是它最大的失误。但是现在,我们的许多学生,甚至一些老师,对于公民精神都不甚了了,这不能不说是严重的问题。
2.实践锻炼的机会不足。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性很强,本身就是为了应对政府或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而产生的应用性学科。因此,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接触公共管理的实践,接受实际的公共管理训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是,在目前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践锻炼机会的现象比较普遍。(1)学校与政府及其它公共部门的“距离远”,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这些单位的工作过程中去。即使在这些单位实习,也只能从事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工作,如接听电话、打字、收发文件等,了解不到真正重要的工作内容。(2)教学活动中实践课程少,理论灌输占了太大的比例。最多是请政府部门的领导来做报告或到这些单位去参观,了解到的仍然是比较肤浅、表面的情况。(3)非常重要的毕业实习环节在一些学校有形式化、走过场的现象。(4)案例教学的开展情况不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除了学校、教师的责任以外,现有的职称评审制度中对教学的轻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浮躁的社会风气等也是重要因素。此外,公共管理总是包括人、资源、问题、环境等要素在内的真实过程,就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不可能人为制造一个场景,让学生亲身进行“管理”。但是,尽管有以上原因,却不能成为学生实践机会不足的借口。相反,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克服困难,尽可能为学生接受实践锻炼创造条件。
3.专业著作的阅读不足。每一门社会科学都有大量必须阅读的专业著作。这些著作大体包括两类,一类是各门社会科学的治学者都有必要阅读专业的经典著作,另一类是在本学科具有重要地位的专业学术著作。经典著作是人类社会历经千百年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具有重要思想启发价值,甚至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著作,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精华”。研读这些作品,无论对于哪个学科,都具有启发思维、启迪心灵、加深对社会和人性的认识,从中寻找精神和智力资源解决特定领域里问题的作用。专业学术著作是在专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较高声誉,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有重要创新,从而对一门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著作。研读这些著作,能够深化对专业问题的认识,获得教科书所不具备的教益,对于专业学习和专业研究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活期间,大学生的心智已完全成熟,又没有家庭的压力和拖累,专门用四年甚至更长时间进行专业学习,如果不阅读大量经典著作、学术专著以及论文,对问题的认识程度势必只停留在教科书的层次,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4]。但是,据我们了解,目前,公共管理学科的学生,一方面与其它专业的学生一样,花费大量时间用于背诵英语单词、考托福、考GRE,考各种资格证书。另一方面满足于教材知识的掌握,临考试前突击背诵老师的课堂笔记,以应付考试,或者满足于短平快的“快餐类”期刊杂志,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4.接触社会的机会不足。社会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要成为真正合格的公共管理人才,就必须经常、深入地接触社会。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自主择业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应该说,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像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那样,完全将自己的大学生活局限在校园内了。他们与社会交往的途径更多、主动性更强。但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接触社会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性,即带着发现问题的眼光、研究问题的头脑,有准备地去接触社会,而这样想法的人就不多了。繁重的考研、考证压力,浮躁的社会风气,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本科教育由专业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带来的专业与职业之间的脱离趋向,甚至学校对学生人身安全的考虑,所有这些,都限制了学生从专业角度真正接触社会。
三、结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6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