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管理学重点范文

时间:2023-09-28 18:0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升本管理学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专升本管理学重点

篇1

论文关键词:专升本班级,班级文化管理,班级人本管理,班级自主管理

 

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经济发展以及广大专科学生继续深造的需求,国家教育部在成人高等教育中设置了专科起点本科教育(简称“专升本”教育)。专升本教育从1987年的成人高校试办并逐渐扩大到普通高校。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专升本教育的认识逐渐加深。本文所指地方高校专升本班级是指地方师范院校中将专升本的学生统一安排在一个独立班上课的班级,并不包括将专升本的学生插入同年级其他班级上课的班级。面对专升本教育的不断升温,笔者结合自身做专升本班级班主任的体会,探讨有效管理专升本班级的途径。

一、专升本班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专升本学生是高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经过三年专科学习,他们对大学课程有了一定了解,但相对于四年制本科生来说,他们的知识深度不够。他们的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都很强,但存在以自我为中心,消极心理等问题。

(一)专升本班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

专升本学生已经接受过系统的大专学习,学会了比高中更为成熟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比普通本科生思维更成熟,对事物更具有自我判断能力。专升本学生对大学生活已经熟悉中国,不再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和困惑,他们自我意识较强。专升本学生在经历了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及实习阶段的锻炼,对自身专业和所要从事职业有了一定认识。在找工作过程中,了解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找准自身定位,对将来的职业已初步规划好。

(二)专升本班级学生学习能力较强

专升本学生经过了三年的大专教育后,学习了基础课和专业课,对所学专业有了一定的系统性认识,了解了大学的学习模式,掌握了一定水平的专业知识,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经验,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他们选择专升本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比普通本科生更了解学习目标,对知识有着更多的渴望。在经历了高考和升本考试后,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更具自觉性。此外,本科学习上老师的要求会相对严格一点,学习的自主性更强。

(三)专升本班级学生存在消极心理

“专升本”学生与同时入校的其他学生相比年龄相对较大,心理发育相对成熟,他们的抗干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但专升本班级学生一进校就是大三的角色,再进行两年的学习就能完成本科学业。专科起点的本科教育,在随后的就业及考研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见。由于自身经历特殊和群体数量较少,在与同级同学一起生活时,专升本学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自卑、浮躁、自负等失衡心理,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不自信心理,思想上存在消极的一面。

二、专升本班级管理面临的挑战

专升本班级学生是个特殊群体,班主任作为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相对于普通的本科班级,担任专升本班级班主任将面临一些挑战。

(一)专升本班级学生多数拥有干部经历,担任班干积极性不高

专升本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有着干部经历,对担任班干不感兴趣,缺乏积极性。自我意识强中国,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班级团结性不够,集体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笔者所在的06、07、08三个年级194名专升本学生中,95%以上有过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其中有不少还是原来院系的主要学生干部。对他们而言,担任班干部和组织班级活动已经是辉煌的过去,对目前的班级或学院的课外活动不屑参加,在参加集体大型活动时,突显出活动积极性不高等现象。此外,专升本学生平均年龄一般在22岁左右,思想上较为成熟,已熟悉大学生活,容易搞小团体,以自我为中心,影响班级团结,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

(二)专升本班级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不同,继续学习面临困难

多数专业的“专升本”考试的招生对象面向任何专业的应往届专科毕业生,这种对专业本身丝毫没有限制的情况,导致了许多跨专业考生的存在。以笔者所在学院教育学专业“专升本”学生为例,06级和07级136位学生中,专科所学专业与教育学专业相关的学生很少,有40%的学生专科时为非师范专业,08级58位学生中也有34%是非师范专业的,其中不少学生来自物流管理、计算机专业、交通安全与智能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与教育学专业相去甚远,且缺乏师范类专业中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

非师范类学生需要适应自己的师范生角色,在教师教学技能上需要从头学起,普通话、三笔字、教师技能技巧等的学习加重了他们不适应感。跨专业现象也导致专升本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不强,加上地区差异、家庭背景差异以及原大专学校层次的差异,不同院校的学习习惯和育人环境等不同,导致学生继续学习面临困难。

(三)专升本班级学生心理压力大,集体归属感不强

专升本学生的比例在普通本科生只占有很少的一部分,导致他们经常因“专升本”的标签而困惑或不安,例如:“我们的毕业证是不是和普通本科生的不一样”、“一些单位用人时是不是限制招专升本的学生”以及“考研复试时需不需要加试”等。此外中国,一年新生和一年毕业生共两年的学习生活也让专升本学生无所适存。刚适应环境又要背上考研或就业的压力,往往专升本的学生比普通本科毕业的学生具有超负荷的心理压力。

专升本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不会有很大的困惑,但他们更愿意将自己所在的学校与专科所在院校、同学所讲述的大学及理想中的大学作比较,即专升本学生更容易用挑剔的眼光去评价所在的大学。通过比较,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如不及时调整,会产生诸如失落、抑郁、自闭、焦虑等心理问题,对班级集体归属感不强。

三、做好专升本班级管理工作的建议

专升本班级管理面临着不少新的问题,考验着教师的学生管理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从管理学角度出发,构建班级文化管理,配备得力班干

前苏联学者弗阿法纳耶夫认为:管理就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1]。目前专升本群体发展迅速,在终身教育背景下,专升本学生的发展问题不容忽视。专升本班班主任需要强化责任心,构建班级文化管理。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2],是被绝大多数班级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其中班级精神文化是灵魂,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班级文化管理的重点是人,着眼于人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强调人与工作的一体化。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会渗透于一切活动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时刻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3] 95-96。通过构建班级文化管理中国,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激发学生对班级的热情,配备得力班干,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强化班级人本管理,推动学风建设

《学记》强调: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在班级管理中,涉及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质是班级发展的决定权在师生间的分配。优秀的班干是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他们能在班主任和班级同学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想之下,班主任首先需要确立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继而围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展开班级人本管理。

学风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学风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专升本班级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不同,继续学习面临困难,班主任老师需要充分发挥班干的作用。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欲实现其对班级的有效领导,要具备完好的基本素质和一定的组织、工作能力[4] 21。班主任在选拔专升本班干时,要选择有责任心、有学习力、有心理力、领导力和沟通力的学生。未来学校间竞争实质上是教师学习力的竞争[5]。通过班干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桥梁作用和宣传作用,开展系列学习活动,提高本班同学学习兴趣,加强学风建设,强化班级人本管理。

(三)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走向班级自主管理,提升团队精神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自古就有重视团队精神的传统。所谓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6]。团队精神能使班级师生对班级目标和个人价值存有共同的理解,从而在行动上达成一致。在管理班级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因为这是素质教育所力求实现的一个目标中国,而把班级管理权交给学生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有效形式。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求分为五层,而第三层就是指人有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专升本班级学生集体归属感不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增强管理意识。班主任下放权利,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班级中重大事件在班主任指导下由班集体共同决策,寻找解决方案,让学生自我决策、自我监督,从中形成自我监督的自动化操作系统。

总之,专升本班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致使班级管理中面临一定的挑战。班级管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将班级团队与个体成员的发展融合起来,选拔优秀干部、推动学风建设、培养团队精神,构建班级文化管理、强化班级人本管理,走向班级自主管理,促进专升本学生的和谐发展,实现专升本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月孙,赵敏主编.学校管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2][6]余文森主编.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08.

[3]陈晓红.浅谈班级文化的建设[J].全球教育展望,2008(1):95-96.

[4]尹晔.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是班级管理成功的关键[J].内江科技,2005(3):21.

[5]曾桂英.班主任工作的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篇2

辽宁省2008年成人高校招生总计划为69134人,其中,专升本计划为31186人,高升本计划为3183人,高升专计划为34765人。

* 2008年成人高校招生学校

经教育部审定核准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广播电视大学、职工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所属的成(继)教院(以下统称成人高校),2008年在辽宁省招收新生,均应参加辽宁省在教育部组织下的全国各类成人高校统一招生。

上述学校的招生计划,必须正式纳入国家成人高等教育事业计划,并列入《辽宁省2008年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方可参加在辽宁省的统一招生。自行招生的学校, 国家一律不予承认所颁发的毕业证书。

* 教育部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

根据教育部决定,从2007年起,成人高校招生全面实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凡游离于国家招生体制和招生政策之外,擅自招生的学生,将一律不予进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新生学籍电子注册。

* 成人高校招生类型

招生类型分高中起点升本科(以下简称高起本)、高中起点升专科(以下简称高起专)和专科起点升本科(以下简称专升本)三种。

* 成人高校在校学习形式

在校学习形式分脱产学习、业余学习和函授学习三种。

* 成人高校在校学习时间

脱产最短学习时间为:高起本四年、高起专和专升本两年。

业余和函授最短学习时间为:高起本五年、高起专和专升本两年半。

* 2008年辽宁省成人高校招生对象和报考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中等学校在校生以外的在职、从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

(4)报考各类成人高校高起本和高起专的考生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

(5)报考成人高校专升本的考生必须是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毕业或专科以上毕业的人员。持解放军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自1995年起统一制作颁发的毕业证书,亦可作为报考的依据。

(6)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

* 2008年辽宁省成人高校医学类专业考生报考条件

根据卫生部科教司《关于2004年全国成人高校医学类专业招生条件建议的函》(卫科教便函[2004]57号)的要求,报考成人高校医学门类专业的考生应具备以下条件:

(1)报考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等临床类专业的人员,应当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相应类别的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证书或取得国家认可的普通中专相应的专业学历;或者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具有中专学历或中专水平证书。

(2)报考护理学专业的人员应当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执业护士证书。

(3)报考医学门类其他专业的人员应当是从事卫生、医药行业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

(4)考生报考的专业原则上应与所从事的专业对口。

* 2008年辽宁省为全省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临床医学专业考生报考条件

根据辽宁省卫生厅、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意见》(辽卫字[2007]1号)要求,报考为全省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定向培养的临床医学专业的考生,必须是45周岁以下,已经取得中专或中专同等学历,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中青年技术骨干,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推荐,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参加成人高考,择优免费进入成人高等医学院校专科学习。此专业计划单列,定向培养,单独划线。

* 2008年辽宁省成人高校招收免试生对象和报考条件

参加2008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统考(统考科目为外语、计算机或学校体育学)成绩100分以上,未被普通高校录取的考生,可报名免试进入成人高校专升本相同或相近专业学习。

参加2008年普通高校三校生(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以下统称三校生)升高职本、专科招生考试,统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成绩80分以上,未被普通高校录取的考生,亦可报名免试进入成人高校专科学习。

上述两种形式招生根据国家现行政策规定,考生所报专业必须是成人高校本年度列入招生计划的专业,不含医学类各专业。

* 辽宁省2008年成人高校招生关于医学类各专业考生告知事项

根据卫生部有关要求,医学类各专业被录取的考生,入学后招生院校要告知考生今后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将不能作为参加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考试的依据,同时负责资格审查,因违反招生规定产生的遗留问题,由招生学校及考生本人负责。

* 辽宁省2008年成人高校招生关于专升本各专业考生告知事项

对报考专升本的考生,特别要告知其被录取后入学报到时,必须持有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或以上证书,否则不能进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并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 2008年全国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升本科考试科目

(1)高起本考试科目理科考: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

文科考: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

以上各科满分均为150分。艺术类专业,数学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供学校录取时参考。

* 2008年全国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升专科考试科目

(2)高起专考试科目理科考:语文、数学(理)、外语(英、俄、日)。

文科考:语文、数学(文)、外语(英、俄、日)。

以上各科满分均为150分。艺术类专业,数学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供学校录取时参考。

* 2008年全国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考试科目

专升本各学科门类全国统考科目均为三门。两门公共课为政治、英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确定(共分八类),各科满分均为150分。

* 2008年全国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专业基础课隶属的学科考试科目

①哲学、文学(艺术类除外)、历史学、中医及中药学(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考大学语文。

②艺术类(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考艺术概论。

③工学、理学类专业基础课考高等数学(一)。

④经济学、管理学、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中药学类除外)等八个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考高等数学(二)。

⑤法学专业基础课考民法。

⑥教育学(职业教育类一级学科除外)专业基础课考教育理论。

⑦农学专业基础课考生态学基础。

⑧医学(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专业基础课考医学综合。

* 2008年全国成人高考命题范围

统考科目按教育部《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2007年版)的要求,由教育部统一命题。

* 2008年学校自行命题专业课加试科目

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外(含体育、艺术类各专业),招生学校可根据专业要求自行确定专业课加试科目, 并自行命题和组织考试,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总分,供学校录取时参考。

* 2008年全国成人高考考试日期

2008年全国各类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日期定为10月11日、12日两天。考试时间表如下:

(1) 高起本、高起专考试时间表

日期时间 10月11日 10月12日

9:00—11:00 语 文 外 语

14:30—16:30 数 学 理 化 综 合/史 地 综 合

(2)专升本考试时间表

日期时间 10月11日 10月12日

9:00—11:30 政 治 大学语文 高等数学(一)艺术概论 高等数学(二)教育理论 生态学基础 民 法 医学综合

14:30—17:00 英 语

* 2008年辽宁省成人高考报名办法

2008年辽宁省成人高校招生实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网上预报名。第二阶段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报名点现场确认本人网报信息,拍摄电子照片,缴纳报名费。

考生一般应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并参加考试。任何成人高校、招生机构和个人不得组织考生跨省或市参加成人高考。

* 2008年辽宁省成人高考免试生报名办法

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和普通高考的三校生免试进入成人高校学习的报名工作,与参加成人高考的考生同时进行,考生本人通过网上预报名和现场确认完成报名手续。

* 2008年辽宁省为全省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临床医学专业考生报考条件

2008年报考为全省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定向培养的临床医学专业的考生,报名与参加成人高考的考生同时进行,考生本人通过网上进行预报名,现场确认时,由县(区)卫生局统一组织,凭审查合格的考生资格审查表,到所在市招考办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

* 2008年辽宁省成人高校招生网上预报名需要注意的事项

1、考生通过互联网登录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网址:WWW.LNZSKS.COM),点击“辽宁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网上报名系统”进行预报名。考生进入报名系统时,须先通过报名系统阅读《考生须知》。否则,报名系统将拒绝接收考生进行报名。预报名时,考生需按网页提示,自行录入报考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报考类别、考生类别、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个人密码、报考院校、层次、专业及选择考试的考区(所在的城市及县区)等。

录入信息提交后,考生必须将系统返回的预报名顺序号和自设的6位数字个人密码及各市招考办指定的报名点记录下来,按省招考办规定的时间及所要求的各种证件到各市招考办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确认,拍摄考生本人电子照片,履行报名手续。

2、预报名确认及现场报名的考生同样须持居民身份证,各种加分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到户口或单位所在地市招考办指定的报名点履行报名和确认手续,报名点要打印出《考生报名登记表》,经考生确认无误签字后,留存在市招考办备查。

* 2008年辽宁省成人高考志愿填报办法

报考各类成人高校的考生在填报志愿信息时分本科和高职(高专)两个层次,每个层次可填报两个志愿。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不同的专业不得兼报。

录取时分本科、高职高专两个批次进行,每个批次按第一志愿、第二志愿顺序进行录取。

第二志愿填报高起本或高起专艺术、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第二志愿学校的专业课加试。

* 2008年辽宁省成人高考网上预报名时间

网上预报名时间为8月20日至9月3日。

* 2008年辽宁省成人高考现场确认时间

考生到报名点现场确认的时间为8月26日至9月7日,逾期不予补报。

* 2008年辽宁省成人高考《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为维护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公平、公正,加强考生遵守考试纪律的教育,强化考生的自律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考试环境,树立文明良好的社会风尚,根据教育部要求,每个考生在考试前必须阅读《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签字认可,以表明其对考场纪律的知晓、认可、遵守。

* 2008年辽宁省成人高考违纪考生违纪处罚通知书送达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8号令《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对违纪考生,除公布其违纪外,还同时送达违纪处罚通知单。违纪处罚通知单由市招考办领取,并负责送达到违纪考生手中,履行交接手续。

* 2008年辽宁省成人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划定

确定控制分数线时,专升本按三科成绩划线。

高起本按四科(艺术类专业不含数学)成绩划线。

高起专按三科(艺术类专业不含数学)成绩划线。

医学类单独划线。

体育、艺术各类专业单独划线,统考总成绩进线后, 招生学校按专业课加试成绩,从高到低按招生计划进行录取,其专业课平均成绩须及格以上。

* 2008年辽宁省成人高校招生录取原则

录取工作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即:在符合成人高校招生报名条件,考试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由招生学校根据招生政策和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的原则,决定考生录取与否,同时负责对遗留问题的处理。

省招考办在录取时根据国家招生政策对招生学校录取名单进行审核,对其录取工作予以监督。各招生学校也要发挥校内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加强校内的自我监督,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 2008年辽宁省成人高校招生计算机录取

辽宁省成人高校的录取工作全部实行网上录取,分为现场局域网和远程广域网两种形式。根据教育部规定,录取工作结束后不再进行补录。

* 2008年辽宁省成人高校招生享受照顾政策审批手续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具备高中毕业文化程度者,或能够在录取后,报到前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毕业或专科以上毕业的人员。取得解放军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自1995年起统一制作颁发的毕业证书者,本人申请,经省招考办审核批准后,可免试进入相对应层次的成人高校学习。

①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由省总工会负责推荐)。

② 奥运会、世界杯赛和世界锦标赛的奥运会项目前八名获得者、非奥运会项目前六名获得者;亚运会、亚洲杯赛和亚洲锦标赛的奥运会项目前六名获得者、非奥运会项目前三名获得者;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和全国冠军赛的奥运会项目前三名获得者、非奥运会项目冠军获得者等优秀运动员在出具省体育局审核的《优秀运动员申请免试进入成人高等学校学习推荐表》(该表由国家体育总局监制)后,可免试入学。 ③获得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奖项前六名获得者;“振兴杯”全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奖项第一名获得者等优秀青年在出具团省委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相关证书后,可免试入学。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省招考办可以在考生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是否录取由招生学校确定。

①获得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系统,国家特大型企业(辽宁省特大型工业企业:大连化学工业公司、抚顺矿务局、阜新矿务局、锦州发电厂、清河发电厂、铁法矿务局、大连石油化工公司、抚顺石油化工公司、锦西炼油化工总厂、锦州石油化工公司、辽阳石油化纤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鞍山钢铁公司、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制药集团公司、葫芦岛东北有色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造船新厂、盘锦辽河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授予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及科技进步(成果)奖者。

②获得省、自治区、直辖市工、青、妇等组织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新突击手”、“三八红旗手”称号者;获得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奖项七至二十名获得者;“振兴杯”全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奖项第二、第三名获得者。

③、武警部队、人民警察荣立三等功以上者。

④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

⑤烈士子女、烈士配偶。

⑥边疆、山区、牧区(辽宁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考生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辽宁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系指康平县;岫岩县;新宾县、清原县;桓仁县;义县;阜新县;彰武县;西丰县;朝阳县;建平县;喀左县;北票市;凌源市;建昌县;丹东市及所辖各县。少数民族聚居区为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

⑦ 国防科技工业三线企业单位(地处市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除外)获得企业表彰的先进生产(工作)者。

⑧报考农、林、地质、水利、水产、矿业、公安、测绘、监所、远洋运输、道桥、社会福利等艰苦行业各专业的考生。

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

⑩年满25周岁以上人员(198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

(3)对报考农、林、地质、水利、水产、矿业、测绘、公安、监所、远洋运输、道桥、社会福利等专业的考生,除享受政策加分外,在上线生源不足时,可降分投档。

(4)对报考辽宁支柱和传统产业即石油化工、冶金、装备制造、纺织、汽车制造、建材等专业的考生,在上线人数不足时,可降分投档。

(5)对报考为全省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定向培养的临床医学专业的考生,在上线人数不足时,可降分投档。

(6)报考成人高校高起本或高起专的运动健将和武术项目武英级运动员称号获得者,在出具经省体育主管人事部门审核的运动成绩证明后,录取时可在考生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50分投档(一级运动员称号获得者为30分),是否录取由招生学校确定。

(7)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可在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含)以上的退役士兵,可在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是否录取由招生学校确定。

(8)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可在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残疾军人、残疾人民警察在校学习期间免交学杂费,是否录取由招生学校确定。

篇3

[关键词] 就业分析;需求评价;指标体系;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8-46-6

Optimation Strategy on Archival Majors’Cultivation System Driven by Employment Analysis and Skill Needs Assessment

Yang Jiayi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450015)

Abstract:As the core constitution of National Strategic Resources, Archives faithfully recorded and servedas the reference in the course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refore, personnel staffs ofarchival majors should be the main training objects of the nation. With archival majors in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employment data from 2008 to 2015 are collectedand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change. Moreover, index system of business demand level involving basic skill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expanded skills of archival science is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businessneeds. According to employment and demand indicators, exist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system is examined andoptimized in order to cultivate more new talents of Archival majors to satisfy the needs.

Keywords:employment analysis; needs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system optimization

档案专业是一个小众专业,目前全国只有三十多所学校开设,但档案在我国科技与经济建设过程中,起着忠实记录、参考借鉴的作用,是国家战略资源的核心构成,档案专业应该成为国家重视的专业,从事档案专业的人员,应该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论文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专业从2008年到2015年的就业数据,研究转变原因,并根据企业技能需求,构建涉及档案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拓展技能的企业需求层次分析指标体系。根据就业与需求指标,审视现有专业培养体系,进行优化,从而培养更适用需求的档案专业新人才。

1 档案专业就业数据分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档案专业成立较早,是河南省仅有的两个档案专业之一,年招生四百人左右,(含建筑工程档案管理方向和专升本),其就业数据具有代表性。

通过调研,该专业从2008年到2015年的就业情况发现,其主要的就业方向为单位办公室8.25%,企业档案管理部门12.875%,各航空集团、研究所等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18.875%,考取研究生12.625%,档案服务的各公司15.5%,考取公务员2.25%,其他非档案管理岗位29.625%。该专业2008年到2015年,就业方向情况变化如图1和表1所示,而各就业方向,从2008年到2015年的变化,如图2所示。

图1中,横轴为年度,纵轴为比例,各柱体为就业方向。可以看出,在2008年,就业去向最多的是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和企业档案部门,但是,这两个就业方向的比例逐年下降,2009年非档案岗位的比例超过事业单位档案部门,2014年,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也超过了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自2014年,从事非档案岗位和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成为最高的就业方向。

图2中,横轴为各就业方向,纵轴为比例,各柱体为2008-2015年度信息。其中,在各单位办公室工作、各企业档案部门和档案服务公司就业的比例略有下降,但变化不是很大;在事业单位档案部门下降比较多,接近10%。考取公务员的比例,本来人数就不太多,现在变化也不大,但也在下降;考取研究生和在非档案岗位工作的比例逐年增加,增加比例接近一倍。

2 就业方向变化剖析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就业去向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如下3个方面:

2.1 就业政策拓宽就业领域

档案专业的学生,2010年左右,就业集中于事业单位、国企的档案部门,大约在2010年以后就业方向比较分散,表明市场经济规律同样适应于专业针对性较强的档案专业,专业对口观念有所淡化,多向就业,多向选择的就业政策,拓宽了档案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这一点可以从图2中,非档案岗位的就业比例逐年增加中获知。而且,自2011年开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与工业和信息人才交流中心,联合举办信息技术培训,每年都有5名档案专业的学生参与,最后从事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占培训人数的58.14%。虽然该校此专业招生为文理兼收,但主要以文科为主,但经过专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也可以从事纯粹的理工科的工作。

2.2 档案岗位特点与扩招加大了对口就业难度

与其他行业相比,档案岗位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等特点,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与档案管理相关的岗位较少,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专职管理全校档案的档案科只有两人,专职负责学生档案的教师1人,兼职管理教师档案的1人。职工工作最短的16年,最长的30多年,自作者进入该单位工作到现在没有新职工增加。但是,档案招生人数每年却在增加,比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档案专业,以往一届学生只有档案专业2个班级80人和专升本1个班30人左右,但这几年来,不但增加了一个新的方向――建筑工程档案管理方向,而且档案学专升本的人数剧增,2015届档案相关毕业生达到300余人,人数增加了三倍。郑州大学的档案学本科专业,2012级录取30人,后转专业2人,剩余28人,2013级录取35人,2014级录取40人,人数在三年内增加了三分之一。因此,档案岗位特点与近几年的档案专业人数增多,加大了对口就业难度。

2.3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意识不强

据调查,目前只有中大型的国企和事业单位,在招聘档案管理人员时,才有限的考虑档案专业的学生,比例非常低。而且,近几年来,招聘的档案专业的学生,不但要负责档案管理工作,还要从事文员、行政管理、图书室(馆)的管理工作[5]。据了解,中航工业郑州某公司2015年招聘的两名档案专业学生,还要进行和企业主要业务相关的技能培训。这对档案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是一个有利的现象,但大多数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多数由其他人员兼任,比如文秘专业。随着数字档案管理等新技术的发展,虽然对这些非档案专业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通过培训和学习等,基本上能满足简单的管理要求,因此,并没有专门为此去招聘档案专业学生,这就造成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专业的人员比例很低,而档案专业的学生,专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比例也很低,这反映了在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中,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意识不强。

2.4 提高学历、改变专业方向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新途径

在图2中,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多,从7.3%增加到17%。而在对该校此专业大三学生的调研中,发现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学生在准备考研,了解其考研动机和方向,居然有不少学生认为目前所学知识不够,希望通过提高学历来提高就业能力,希望通过改变学习方向,来改变知识结构,从而能更好地就业,说明提高学历、改变专业方向的目的主要是缓解就业压力。

3.技能需求层次指标体系构建

3.1 技能需求架构

企业对档案专业的技能需求比较多,但主要包括基础技能架构、专业技能架构、发展能力架构三个方面,因为档案工作比较烦琐,且需要耐得“寂寞”,因此,需要增加工作情商技能架构。

基础技能架构应该是所有专业都应该具有的,也就是综合素质,包括沟通技能、组织技能、学习技能等,对于档案专业来说,更包括文书写作技能。专业技能架构主要是企业、单位对大学生在完成具体档案业务方面的技能需求,这也是培养体系优化的重点方向,而且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改进。发展技能架构则考虑大学生工作后的发展,是迅速提高业务能力、职务职称的关键,包括创新技能、职称规划技能等。工作情商技能架构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个人修养、工作作风、协作意识等。

3.2 技能需求层次分析指标体系

根据企业技能需求架构,在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情况下,最终确定一个具有1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的技能需求层次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3.3 基于评价体系的分方向技能需求

专业技能需求是专业培养的重点,根据上述指标体系,通过到单位人力资源进行实地调研、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问卷和电话跟踪、访谈高校从事就业管理工作人员等方式,获得各就业方向的专业技能需求如下:

3.3.1 单位办公室

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应聘到各单位,从事办公室管理工作,其实主要是办公室文员的岗位,因为企业认为档案学的同学,具备了办公室工作的基本素养和技能需求,且不少企业并没有为企业领导配备秘书,因此办公室文员也经常需要写一些公文。该岗位与档案相关的工作职责和技能需求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单位文件的起草撰写、文件收发、资料整理、文档的归类、印章的使用和保管等行政工作;二是添购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的计划编制和申购手续工作,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的发放使用的管理;三是企业员工的入职、请假、调动、辞职手续,全面负责员工考勤工作;四是企业员工人事档案材料的建立、完善。

3.3.2 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此方面的工作技能需求,符合学校的培养方案,尤其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此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主要为科技档案管理,这也是虽然就业比例降低,但依然是主要的就业方向。在此方向,除了传统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和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登记、统计、检索等基础工作之外,现在还要求具备档案安全的保障能力、档案数字化与信息化工作等新的业务技能[2]。

3.3.3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近几年来,各级别政府、事业单位招收档案专业的公务员和职工的比例略有下降,但档案专业的学生,可以考取与专业相关的其他岗位,准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的学生比例,仅次于考取研究生的同学。档案专业的学生,除了考取各级政府和政府职能单位、档案局馆的档案管理人员之外,还可以考取上述单位文职人员。这些学生,除了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宪法》、《档案法》、《保密法》、《信息法》等涉及自身工作的法律条文,甚至包括公务礼仪、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等课程。考取事业单位的学生,还要熟知文书学、秘书学等相关课程[3]。

3.3.4 档案服务公司

档案服务公司是这几年新兴的从事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整理业务的公司,具体工作主要包括8个方面:①文件与档案管理技术咨询、交流;②文秘与档案人员实用技术传授服务;③档案馆、室信息化、智能化建设;④工程文件编制与档案整理;⑤档案工作达标升级业务指导;⑥各种文件与档案数字化技术服务;⑦文档管理软件开发与技术支持;⑧文档用品与设备销售等。这些企业招聘的学生,除了档案相关技术外,还注重学生的打字速度,要求工作仔细认真,严谨周到,但因为大多数工作主要是档案数字化,所以待遇不高,且需要经常长期出差,因为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考取研究生和从事非档案岗位的学生,则根据学位方向和岗位的具体技术要求,有不同的自我学习和培训内容。但经调研发现,在这些非档案岗位中,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从事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其他人员主要集中在人事专员、销售代表、客服专员、各级助理等方面。

4 档案专业培养方向剖析

4.1 档案就业市场逐渐广阔需要全面人才

近几年来,国家和各单位对档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但要求高级别大规模的企业应该拥有更加完善的档案馆、室,而且要求政府部门也加强档案力量,发挥档案作用。除了传统的编史修志之类的工作外,认为在民生政事决策、科学发展观建设等方面,也可以发挥其重要的凭证和参考作用。2008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这些要求需要档案人员除了具备传统的档案技能外,还需要掌握信息收集、分析和挖掘能力。

4.2 档案管理技术日新月异需要新技能

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普及,不仅仅包括传统档案的二次加工,还包括档案建立伊始的数字化;数字档案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安全要求,需要具备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知识的档案人员,甚至还需要具备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从档案的多媒体展示到新媒体展示和全媒体展示,又需要档案人员具备较强的数字档案使用技术[4]。上述技术不但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技术挑战,对档案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4.3 档案服务功能提高需要

现如今,档案除了传统的参考和凭证作用之外,在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方面,也开始发挥积极的作用。有价值档案的整理;民生档案的有偿或免费提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档案、农村五保户供养档案、民事诉讼档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等群众关切的档案服务等工作,内容多且杂乱;档案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全面服务等理念的提出等等,都体现出档案工作的社会化服务功能越来越强,分工越来越细,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专业,这就要求档案人员不但“术业有专攻”,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和工作热情[5]。

5 档案专业培养体系优化

根据上述研究,提出就业分析与企业需求评价驱动档案专业培养体系优化策略

5.1 就业需求驱动的培养体系优化

除了传统的档案学相关课程之外,应该建设少部分符合就业需求的课程,直接面向就业单位,减少就业单位在招聘之后的继续培训时间,提高毕业生的实际“上手”能力。根据往年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与趋势分析,应该设置三个新的课程模块:

5.1.1 办公自动化模块

此部分在原有课程体系中,仅包括大一时设置的48个课时的计算机基础,而且学习内容比较多,考试也为理论考试,学生难以提高,而且不少高校和专家甚至认为,目前的电脑普及率比较高,这方面的知识学生早已经自学了,从每年指导毕业生论文中可以看出,其实此方面的能力,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比较差。

5.1.2 电子商务模块

随着“互联网+”和双创的提出,不少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将电子商务作为创业的方向,这不但是毕业之后的选择趋势,不少在校生也在课余兼职。但主要因为选择方向不清晰,跟风随大流的思想占据主流,所以失败较多。

5.1.3 社交能力培养模块

不管是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还是文员行政工作,现在的档案管理都提倡“走出去”、主动服务,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这不仅需要学生自己在学校里参加社团当班干部培养,更需要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指导,增加针对性。

5.2 技术发展驱动的培养体系优化

档案数字化和数字档案已经成为档案管理的主流工作,在现代档案管理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和使用的所有阶段,都充分需要技术支撑。这需要增加三个方面的课程模块:

5.2.1 数字档案加工课程

数字档案的加工,不仅包括简单的扫描处理,还包括对加工内容偏斜度、清晰度、失真度等的质量处理,对影响内容的杂质进行去污处理,对蓝图的消蓝处理,对大幅档案的拼接处理,对影像、动画档案的采编,对实物档案的智能3D处理等。

5.2.2 数字档案安全管理课程

安全管理涉及加工的安全、存储的安全和使用的安全。主要需要学习备份技术、加密技术、确认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相关课程。

5.2.3 数字档案使用技术

如今,数字档案的使用,不仅包括在电脑上阅读,还包括在专门的档案阅读器上使用,展示的形式,除了平面展示,还包括以多媒体、全媒体等技术支撑的立体展示。

篇4

论文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

我国自1979年正式引入继续教育概念,30余年来我国的继续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尚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从函授时代的脱产、夜大、函授形式的成人教育、80年代的自学考试到90年代末网络教育,不仅包括专科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本科,也涵盖高中起点升高职(高专),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不断的自我突破与发展壮大,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也不例外。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为满足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不断朝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方向努力。不过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以及知识体系模糊不清、学校特色不突出、教学方式僵化等。如何优化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进一步突出自己的特色和方向,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一、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实证分析

1.调研情况概况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开展,随机选取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专升本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内容涉及基本情况、就业因素、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程建议等方面。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99份,其中男生58名,占总人数的29%;女生141名,占71%;生源地是上海的180名,约占90%。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2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2.调查结果总结

关于学习者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在目前就业单位调查中,有37.2%的同学就业于民营企业;28.6%的同学在外资企业;20.6%的同学在国有企业;8.5%的同学在事业单位;2%的同学在国家行政机关。问及工作行政的问题,30.2%的同学选择行政类;7.5%的同学选择“人事类”;4%的同学选择“咨询类”;1%的同学选择“文职类”;55%选择“其他”。

关于学习者对大学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发现:约44%的同学表示满意;5%的同学表示非常满意;49%的同学表示一般;但仍有2.5%表示不满意。问及对课程设置不满意的原因,29.1%的同学选择“缺乏与实践的联系”;13.6%的同学选择“内容太宽泛,缺乏针对性”;10.1%的同学选择“课程安排太分散,影响实习时间”;9.6%的同学选择“理论性太强”。对于“您在大学中所学知识能否适应您现在的工作要求”的问题,52%的同学表示一般;31%的同学表示适应;3%的同学表示非常适应;6.6%的同学表示不太适应;但仍有5%的同学表示很不适应;5%的同学表示很不适应。关于实践课程评价的调查,18%的同学选择“实践形式单一”;16.6%的同学选择“实践基地太少”;12.6%选择“实践经历与所学专业相关度比较低”;6.5%选择“实践时间太短”。

关于学习者对教学方式灵活性及教学手段先进性的满意度调查,按评分规则分值越高越满意,78名学生选择“3”,占39%;44名选择“4”,占22%;22名学生选择“5”,占11%。但仍有6名学生选择“1”,占3%;47名学生选择“2”,占23.6%。

在“希望老师如何改变”的问题中,部分学生表示了“希望老师能够加强实践课程”或者“增加学生主动性”、“与实际相结合”等愿望。个别同学表示“希望老师能够开拓学生眼界”等愿望。这表明老师在教授该专业课程时过多强调理论,缺乏实践课程。在教学方式方面,学生建议采用因材施教、案例教学及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这样可增加课堂互动性。

二、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情况的调研以及与其他高校的比较,不难发现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与其他高校情况相同,同济大学行政管理(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也存在重专业知识掌握轻人文素养培养、重定性类课程轻定量分析类课程的问题。在理论教学体系以外,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公共伦理教育。而且,目前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政治学、管理学类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相当大,经济类、统计分析类等定量化课程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仅限于经济学原理与方法、社会学原理与社会调查和统计等几门定量类课程。这极大限制了学生对社会公共问题进行正确有效的定量化分析,不利于继续教育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应用所学知识。

2.教学方式有待改善

虽然近年来学校在教学方面越来越重视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旨在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来改进课程教学,但这些尝试仍处于探索阶段,是否真的有效提高知识掌握度还有待进一步验证。而且这些方法往往只是在某些课程或者某门课程的某些内容教学中得以运用,整个教学体系还是以知识传授型为主来构建的,课堂讲授仍占据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

其次,教学方式未考虑到继续教育学生的特点。与本科学生相比,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往往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更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工作中问题的能力。简单注入式教学法已不适用于他们,亟需增加课堂参与度,进行师生互动、双向沟通。

3.教师资源有待开发

继续教育的正常开展需要获得学校在师资方面的支持,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学校在师资配置方面存在着教师特长不能较好发挥及资源联动机制缺乏的问题。首先,学校不能很好按照教师的研究方向及专长来合理安排其担任的课程,这样不仅需要教师再投入大量时间准备,而且教学效果不佳。其次,教师资源整合不佳,与全脱产教育、MBA、MPA等项目没有形成很好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政管理继续教育的发展。

4.专业特色有待突出

虽然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化氛围,但是特色不鲜明、个性不够突出。课程体系单一化和趋同化,未突出本校在城市管理方面的优势,导致行政管理学生知识结构同质化。同时,当今行政管理专业尚没有摆脱政治学对它根深蒂固的影响,整个课程体系依然由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等作为主干学科来进行架构,未能体现出世界各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再造政府流程、推行电子政府建设的发展趋势。并且在我国政治制度日益完善、行政活动日益高效的趋势下,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

三、对策及建议

虽然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设置时间不长,但它一直以改革进取状态不断发展。作为工科背景的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系如能针对社会需求,突出培养城市发展人才的优势,依托上海大都市的地理优势和同济大学城市建筑、规划的优势资源,在公共管理领域走城市管理和发展的特色道路,将能大大提升品牌影响力。结合前文分析,建议在五个方面进行调整。

1.调整培养目标,借鉴管理制度

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首先必须调整培养目标定位,把能力培养明确作为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写入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之中。在修订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时将培养目标调整为: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公共管理、城市管理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具有管理学、经济学、行政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知识,能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解决实践问题,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城市公共事务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类城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涉外单位从事现代化行政管理工作。同时,培养目标也需要定位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严进严出”的制度,有创造潜力的人员才允许参加继续教育,否则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人才质量。

2.调整课程体系,推出精品课程

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是模块式教学的重要内容,指专业教学计划中各科目安排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应以理论性、方法性、领域性为三个基本模块,突出城市管理,强调工具及应用性,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加了行政伦理学、应用心理学、公共管理案例和分析、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等必修课程,将社会调查和写作从选修课转为必修课程。同时增设了中外管理思想比较、可持续发展与管理、教育发展与管理、社会保障导论、中国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等选修课程。同时,应积极改变行政管理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重原理轻技能的现状,建议大量增加增加公共政策和方法类课程以及作为学科新基础或反映学科前沿和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同时打造精品课程。

3.更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手段

我系拟加强改革教学方式,重视夜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技能训练。行政管理专业由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要求更新教学方式。要积极尝试以下教学方法:一是讨论式教学法,即教师提出讨论题目或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指定相关参考书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对讨论进行归纳总结。二是专题式教学法,即老师将本课程中最基础、最核心或最受关注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突出重点,讲透内容。三是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典型案例,或要求学生就某一知识点写出相应的案例。

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管理学科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案例教学法,辅之以理论讲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实习等。我系也可以通过城市管理中的案例教学,或是请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为学生授课,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现实的或虚拟的案例,学习和积累实际的城市管理经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坚持综合性与典型性有机结合的原则,综合性反映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复杂程度,在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辩证思考能力;典型性反映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规范化和针对性程度,在于重点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技能和定义问题性质的基本能力。

4.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师资培训

第一,对内做好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系里教师在城市特色系列即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城市公共管理和城市社区管理三个模块中找到各自的学术发展方向,尤其是推动青年教师迅速成才。每位教师可以在不同模块内就城市公共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力求就相关城市问题研究领域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第二,对外引入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制,吸引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到同济任教、授课、培训。第三,鼓励并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专业培训、进修、学术会议。

篇5

[论文关键词]自学考试 高职教育衔接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以个人自学为主、社会助学为辅和国家考试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以其特有的开放性、灵活性、社会性和多样性以及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规范的管理,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门的实用型人才,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学历提升的优势逐步减弱,自学考试生源急剧减少,自学考试发展逐渐进入低谷。利用自学考试的灵活开放和普通高校的学科优势,进行不同高等教育形式间的衔接、沟通,构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成为突破自学考试困境和加快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自学考试本科与高职教育衔接的优势分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与高职教育衔接(以下简称“专本衔接”)是指符合条件的高职高专院校组织在校生,在高等教育自学主考高校的指导下实施助学辅导,参加高等教育自学本科专业的考试,为高职高专在校生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取得高一层次学历的机会,这一新的教育形式有以下优势:

1.来自自学考试制度的优势。(1)课程计划的稳定性。以自学考试护理学本科专业为例,其围绕培养具有扎实的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为目标,以学科知识内在结构关系为依据,确定课程计划。多年来,课程计划变动不大,如广西2006年对部分课程作微调后延续至今,计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利于高职课程向自考课程的衔接,增强学生学习的计划性,保证专本衔接实施。(2)学习形式的灵活性。由学生自主确定学习进度、学习方式、考试科目、考试时间以及取得学历的时间等,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学生在接受高职教育的同时,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等情况进行衔接课程学习和参加考试。(3)完善的考试体系。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以严格的国家考试为核心,以教考分离为原则,以考促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严格、规范和完善的考试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包括从考试计划、考试大纲、教材、命题、考生报考、考务组织、评卷、成绩信息管理各环节等,为教师开展助学辅导活动以及为学生参加专本衔接提供了依据。

2.来自高校教育的优势。专本衔接的主考高校必须是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院校,助学学校为高职高专学校。普通高校教师、实验实习条件、教学管理制度等优质教育资源,为专本衔接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充分挖掘、利用和整合高校教学资源开展专本衔接教育,让学生在获得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也获得高一层次的学历。

3.来自生源的优势。专本衔接的生源主要是高职在校学生,他们是通过普通高考录取进入高校学习的。他们在知识结构、年龄、经历等方面比一般的自考生更整齐和接近,且生源素质普遍较好。以广西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2009年广西高职录取线为262分(理工类,下同),我校高职护理专业平均录取分达到435分;2010年广西高职录取分数线为210分,我校高职护理专科录取分数线为429分;2011广西高职录取分数线为210分,我校高职护理专科平均录取分数线为421分。优质生源成为专本衔接的很大优势。此外,高职招生规模的扩大,参加专本衔接的学生也形成一定规模,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降低教学成本。

4.来自于专本衔接政策的优势。以广西为例,2010年广西自考委、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在我区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与高职高专教育衔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广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与高职高专教育衔接试点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确定了有关专本衔接的相关政策。政策规定专业计划方面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沟通课程,二是衔接课程,三是增设实践与应用课程。沟通课程一般为公共政治课和公共基础课,是专科阶段开设的与本科计划名称相同或相近的课程,承认其合格成绩及学分。衔接课程分为两部分:(1)与专科衔接的课程。即在专科专业已开设的内容有延伸和拓展的与本科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环节的学习(为过程性学习);(2)与本科衔接的课程。学生参加主考高校组织的本科专业的教学环节的课程学习(为过程性学习)。学校过程性学习成绩占专本衔接课程成绩比例最高不得超过40%,所有衔接课程均要参加自考本科计划的国家统考,统考成绩最高占60%。实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考核办法由主考高校确定等。其政策优势体现在:(1)融合两者不同的教育形式,加快专业人才培养。以实现培养目标为根本,以自考本科专业计划为主线,把高职教育和自学考试形式结合起来,高职专科学习与自考本科学习同步进行,知识相互渗透、互补、拓展,深化和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从而实现学历的提升。而且学校过程性学习占专本衔接本科成绩的40%,学生更加重视过程性学习,学习主动性有所提高。(2)主考高校有较大的自。高校参与到自学考试专本衔接工作,在制订课程计划、教学辅导、过程性学习成绩评定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主考高校教师通过衔接教学,更多地了解自学考试内容要求,专研教学方法,提高辅导质量,有利于推动专本衔接教育形式的发展。(3)增加了高职学生专升本的途径。目前,高职毕业生升入本科的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参加成人高考,接受成人本科学历教育。但学生必须在专科毕业后才能报考和入学注册,成人本科学制一般为三年,获得本科学历花费的时间较长。二是通过普通高校实行的“优秀专科生选拔制”免试进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学习,这一方式选拔的比例一般为5%(以广西为例),比例较低,竞争性较强,多数高职生难以获得升本机会。三是参加面向社会人员开考的自学考试。考试难度较大,通过率低,学生短期内获得毕业文凭的可能性较小。专本衔接政策的出台,开辟了高职在校学生的升本途径,满足大多数学生提升学历层次的需求,对学有余力的在校高职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应成为他们首选的学习方式。我校目前已有近70%的护理学高职学生报名参加专本衔接学习。

二、自学考试本科与高职教育衔接的实践

1.抓住机遇,把握核心,制定工作细则。专本衔接是自学考试实施多年来在形式上的新尝试,是对原有的自学考试模式的重大突破,构建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衔接体系,对今后自学考试发展和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抓住机遇开展专本衔接试点工作,成为许多高校的共识。我校2010年积极申报成为护理学本科专业专本衔接的主考高校,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我校把握专本衔接的核心,以自考计划为导向,调整高职教学方案,强化学校过程性教学和自考辅导,从而实现高职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方面的成长,最终到达衔接教育的目的。以上级相关政策为依据,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了专本衔接的工作细则,内容包括衔接专业与课程、衔接学校双方的工作职责、学生报考条件、生源组织与管理、助学管理、考试、成绩、毕业、经费管理等工作要求,并制定了主考高校与高职学校衔接的协议书,细化双方责任和管理方式,为开展专本衔接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还形成了办学思路,根据我校办学实际情况,确定首先在高职办学时间较长、生源素质较好、教学管理较完善的我校护理学院的护理学高职专科专业开始实施,积累一定经验后逐步扩展至校内其他专业或其他高职高专学校。

2.制订专本衔接计划,合理安排助学辅导。(1)制订专本衔接计划。以实现护理学本科人才培养目的为根本,按照上级政策界定的课程结构,制定了我校的护理学本科专本衔接课程计划,明确课程成绩构成比例,以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实用性与职业性,在确保基本理论够用的基础上,突出过程性学习考核,着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专业计划课程中,沟通课程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关系学”,承认其专科课程合格成绩。衔接课程主要是专业课,其中与专科衔接的课程有“精神障碍疾病护理学”“预防医学”“急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与本科衔接的课程有“护理学导论”“护理学研究”“护理管理学”“护理教育导论”。学生在学校的过程性学习占40%,参加自学考试成绩占60%,合成该门课程最终成绩。实践与应用课程为“护理学基础”“急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的操作课程,由学校考核。衔接专业计划已通过我区自考委的审批,于2010年开始实施。(2)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处理好高职专科教学进程、上级考委课程开考和专本衔接助学安排的关系,尽可能做到合理安排,最大限度保持教学进程同步进行,避免教学、考试、辅导的脱节或冲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考试。

3.强化教学辅导,保证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抓好教学工作是整个专本衔接工作的重点,也是专本衔接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此,我校选派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辅导,尤其对与本科衔接的课程,教师按照本科的课程大纲要求精心准备,突出重点、难点确保达到本科层次知识水平的要求。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自学考试辅导,以提高学生参加自考的通过率。我校将学校过程性学习的考核与学校正常教学的考核区分,独立进行,作为校考成绩上报,以体现不同教育形式下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上级的要求认真做好教考分离,确保专本衔接学生成绩的真实可信。

4.做好各项管理工作。首先,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各项工作正常开展。设立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实施落实,要精心组织、措施得当、正确引导;要开展教学研究,在实践中注意总结和完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做好政策宣传和生源发动工作,鼓励学有余力者积极报读。向学生传达和解读专本衔接相关政策,全面客观地分析其优势和难点,为学生正确选择提供依据,也有利于报读生源的稳定。再次,做好组织报考和学籍管理工作。以学生为本,热情服务,做好报考组织工作,并及时进行成绩的合成、报送和公布,建立考籍管理档案等。

篇6

Key words: BCG matrix;undergraduate colleges;transformation;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299-02

0 引言

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2000年后600多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转型现代职业教育,着力培养更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根据我国高校划分类型,地方本科院校属于多科性教学高校[1];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社会服务的地方性、科学研究的实用性是其主要特征[2]。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大扩招以来,地方本科院校规模迅猛扩张,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量的积累。然而,这种量的增长是通过简单的外延式发展方式完成的,因而也就必然产生一系列新的矛盾。

办学资源不足、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力需求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专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现实困境严重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落脚点是专业建设,如何优化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有限的办学资源就成为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在分析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特点和转型发展困境的基础上,运用BCG矩阵法,提炼关键指标、细分专业类别、研究相应的处理策略,并提出实施方案。

1 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的特点

地方高校经过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主要特征表现为“量”的增长,具体到专业上主要有:①原有一些特色专业,历经扩招、升本、学校倾斜性的投入,构建了相当的竞争优势,它们是立校的根本。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达到本科教学办学要求,在保留特色专业的基础上,新设了许多专业。这些新专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且急需引进师资、新建专业实验室、保证稳定的招生规模,地方本科院校基础薄弱,不能兼顾每个新专业的发展需求。各个新专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争取学校有限的办学资源,容易导致资源分配的无序、低效。③原有部分专业本来的实力较弱,且未能及时调整、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逐渐发展成了“鸡肋”专业。“留之无用”,是学校转型发展的负担,但高校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要考虑原有专业教师安置等问题,不能简单地停办,占据了宝贵的办学资源,形成“弃之不能”的局面。

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现代职业教育的困境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现代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同时面临许多现实的困难。

①办学资源总量有限、且存在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办学资源包括师资、场地、经费、职能部门管理精力和服务能力等。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时间短、资源沉淀少,扩招、升本又要投入大量资源,地方高校普遍债台高筑。同时各专业为了自身发展,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争抢资源,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②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专业门类庞杂、关联度低,导致许多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同时为便于自身使用,共享意愿低,从而导致有限的资源也不能充分使用的现象。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的素质、能力快速变化。④存在专业设置不能有效匹配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情况[3]。地方本科高校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培养人才的主战场,理应更熟悉本地的人才需求,但高招规模迅速扩大带来的“好日子”,模糊了危机意识,专业内涵建设不能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导致匹配度下降。另一方面,新专业设置以“我”为主,根据现有办学条件和办学需要开办相应专业,将社会需求在新专业设置中的地位边缘化,形成对接不足、敏感度较低的现状。⑤资源意识不强,没有专门负责资源增值、分配、共享的部门和机制。如教务处负责专业设置,设备处负责实验用房、设备和教学设备费的管理,人力资源处负责师资,后勤部门负责房产管理。

3 BCG矩阵法在优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的应用研究

3.1 BCG矩阵法介绍 BCG矩阵法是由美国大型商业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首创的一种规划企业产品组合的方法,它解决了“如何使企业的产品品种及其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如何将企业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分配到各个产品中去”两大问题。各专业毕业生作为高校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如何使专业种类及其结构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如何将有限的办学资源合理地分配到各个专业中去,BCG矩阵法有着极高的实践价值。

3.2 关键指标 在企业中,BCG矩阵法采用市场引力与产品竞争力两个坐标参数,地方本科院校在实际运用时,相应的两个关键指标是:①地方经济和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对应市场引力;评价时以是否符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来判别,并按级量化。②专业竞争能力,对应产品竞争力;它由三个子指标构成:社会认可度(由录取人数和分数线确定)、科研能力、专业教师素质构成。在具体衡量竞争能力时,应与同层次的地方本科院校比较,“985”和“211”高校不在此列。

3.3 四类专业组合矩阵 按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和专业竞争能力,将全校各专业填入图1这个矩

阵中。

3.4 对应的处理策略 在确定了各专业所属类型后,还须进一步明确各专业在学校中的不同地位,从而进一步明确处理策略。

①“明星型”专业:“明星型”专业具有“高增长、高竞争能力”的特征,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支柱。要给予稳定、持续、适量的资源投入,并鼓励其走出去,通过多种形式挖掘外部资源。在加强自身竞争能力的同时,持续关注地方社会和经济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并以此作为专业内涵建设的新内容。

②“问题型”专业:“高增长、低竞争能力”说明社会需求强烈,但专业本身存在较多问题。对“问题型”专业要做进一步分析,按专业竞争能力排序,从中挑选最有可能发展成“明星型”的专业进行持续、稳定、大量的资源投入,以快速提高其竞争能力。为集聚办学资源,其它“问题型”专业应予以放弃,具体方法同“瘦狗型”专业。

③“金牛型”专业。“金牛型”专业已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但却有较高的竞争能力,建议学校予以持续、稳定、少量的资源投入,鼓励其利用现有竞争能力寻求外部资源进行转型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部分“金牛型”专业不能持续发展,将转变为“瘦狗型”专业。

④“瘦狗型”专业。“瘦狗”型专业既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没有竞争能力,必须“放弃”,减轻负担,以便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其它的专业中去。但高校作为公益类事业单位,许多学校没有放弃的勇气和决心,依然默许其侵占有限的办学资源。

4 专业优化的实施

地方本科院校要转型现代职业教育,实现真正的跨越式发展,“归并有限的办学资源、并合理投放”是必然选择,前提是要放弃“瘦狗型”专业和不能发展成“明星专业”的“问题型”专业。

4.1 归并办学资源 放弃专业的主要阻力来自如何安置该专业教师,因为调整到其它岗位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同时收入和地位也可能有所降低,通过各种方式抵制将是普遍现象。

①专业放弃时机的创造与选择: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现代职业教育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为改革现有专业结构、优化资源分配提供了绝佳的理由和时机,为成功改革奠定了基础。同时多渠道、多方式宣传,建立共识、构建舆论压力,要将宣传的中心应放在放弃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

②建立专业调整机制:通过机制来调整,强调放弃“瘦狗型”专业和部分“问题”专业是组织行为,不是校领导的个人行为,抵消各方面对学校管理者的压力。同时分批处理,不贪快、不求急,避免矛盾集中爆发。

③加强专业放弃的全流程管理:专业放弃前期除了广泛的宣传外,要就专业放弃的办法和标准进行调研和征求意见,重点是那些可能被放弃的专业,事前的广泛参与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的接受度。执行时要按制度严格执行,并将执行全过程和评分结果进行公示。后期要及时处理矛盾隐患,“如何安排老师”是工作的难点,应对的方法是让老师选择“继续其它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或者从事管理工作,安排一定时间的新专业或管理技能培训。

4.2 合理投放 通过多种努力归并的资源弥足珍贵,要优先保证“明星型”专业需求,加大对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问题型”专业的投入。

①建立校教学资源管理领导小组,协调各职能部门,对全校办学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②建立资源共享体制:优化的专业结构为资源有效共享创造了条件,及时建立资源共享体制就非常必要,如实验室的共享上,可按相近专业、相近类型、相近设备等来建立新的实验中心;同时建立办学资源使用的校内核算机制,鼓励对非本专业进行资源共享。

③严格新专业设置:新专业设置时需有严格、详尽的社会需求调查,建立专业负责人责任制,对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专业一律不予设置。

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民办学院;办学定位;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5-3629-03

Thoughts on Subject Construction After the Restructuring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WANG Fang, ZHAO Shao-li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Message, Zhengzhou Shengda College of Economics & Trade Management, Zhengzhou 451191, China)

Abstract: The Zhengzhou Shengda College of Economics & Trade Management was originally Independent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 versity. In May 2011, after independing from Zhengzhou University, the Shengda College restructured as an independent private colleges. Change means new opportunities and new challenges., The article has in-depth research and thinking on subject construction after the col lege reform, especially raises some views of the reform 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s computer network practical teachings, has some cer tain significance and role in promot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s; Private Colleges ; orientation of running college ; practical teaching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原是郑州大学的二级学院,2011年5月正式独立,也更名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独立后,我院的办学性质转换为民办院校,失去了母校郑州大学的依托,对我院的招生和学生毕业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每次改革都伴随着机遇和挑战,我们直面了处理好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更蓝更美好的明天。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系统的有前瞻性的学科建设,作为一名普通教师,通过考察学习其他高校学科建设情况,并结合我院实际,对我院的学科建设有一些浅显的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1明确学院办学定位

1.1三本院校

我院的生源是本科一批、二批之后,高职高专之前的学生,是本科的最后一批(俗称三本)。相对于本科一批和二批院校的学生,我们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都有所欠缺,所以我们的专业设置、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都要针对和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设计和建设。

1.2应用型本科院校

目前,我国的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政府的“二元重点发展目标”(即重点发展一流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指导下,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与改革步伐较快,措施较多。从而,对处于中间地带的普通本科院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普通本科高校”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同时提出了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口号,并进行了很多实际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我院就属于介于重点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之间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只要我们抓住这个极好的机遇,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等方面入手,改革创新,开拓进取,进行一些大胆的有意义的尝试,就一定能闯出一条新路。

1.3文科院校

高等学院按照学科划分,可以分为理科、文科、工科、农牧渔、建筑、经贸、师范、艺术、体育等类别。前几年各大院校合并,所以很多院校建设成为种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实际上大而全,并不适合所有高等院校,高校办学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应该有自己出色的学科,出色的专业。应该在教育领域创出好的口碑,创立好的品牌。

我院从创立之初,就明确定位为经贸类文科院校,从学院的名称“经贸管理学院”中就可看出。我院在经贸类学生的招生方面(特别是这几年)特别火爆,就业形式喜人。比如:2008级新生突破5000人,2009级新生突破6000人,今年2011年会计系和国贸系招生异常火,学生分数高,特别是会计系本科生扩班至20个班,专升本和专科也都扩班招生。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这几年的招生好形势,依托于我院的教学、经营和宣传,但也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大形势密切相关。

2文科院校中的工科系

我院是经贸类文科院校,在各种经贸、管理、语言类系部中,资讯系作为一枝独秀的唯一一个工科系,除了做好本系的专业建设,还担负着全院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和一些系部的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任务。

资讯系在建设之初,只有两个专业,后来又申办了几个新的专业,但每届也招收十几个班的学生。随着高校的扩建扩招,各级软件学院的建立,资讯系的招生受到了一些冲击。学院、系也做了许多新的尝试,但效果不是十分显著。

学院独立后,学生毕业证将与郑州大学无任何关系,对于文科类学生,毕业于经贸类文科院校,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工科学生,拿着文科院校的工科专业毕业证,似乎专业的说服力弱了一些。这也是一个实际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直面。

在这种形式下,尤其要求资讯系逆势而上,抓住契机,凸出自己的特色和成果。

3加强实践教学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工科系,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建设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我对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3.1改革和细化实验室建设

细化实验室建设,建立和完善以下实验室:1)计算机网络实验室;2)服务器架设及配置实验室;3)网页和网站设计实验室。

3.2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

我系建设有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但实验室设备还是2006年以前购置的,设备陈旧,很难满足计算机网络课程及相关课程的实验要求。我们考虑进行以下改革:实体网络实验室和虚拟网络实验室的结合。

考虑到各种网络设备比较昂贵,多套设备的管理难度也很大,作为新手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犯各种错误,也易造成设备故障和损坏。所以考虑实体实验室与虚拟实验室的结合。先让学生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学习和实验,当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再分批分组到实体实验室真正的体验和操作。

3.2.1实体实验室

考察原有实验设备,能够更新升级的更新升级,太陈旧的及时淘汰。新购置一定数量的网络设备,与原设备优化整合后,应能满足四组学生同时完成实验,并可实现组间实验任务的完成。

组建实体实验室时,考虑到学生都是刚刚接触设备的新手,应使设备之间连线切换操作简单明了。每组设备配备一个机柜,设备统一架设在机柜中,设备之间的连线可以通过跳线进行切换,以满足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的需求。这样,既整洁有序,又可以保护设备,减少设备损坏几率。实验室另架设一个机柜,用来实现组间的连接。同时考虑将实验室设备与外界网络连通,以满足大型网络模拟实验的要求。

同时,要随时准备迎接新知识新技术的挑战,因此在建立网络实验室过程中,不能忽略实验室建设的拓展性和可更新性。

3.2.2虚拟实验室

我院近两年,把所有的计算机房的电脑全部更新了一遍,电脑配置较高,显示器85%更换为17吋以上液晶屏。虚拟实验室的电脑满足网络实验,游刃有余。在虚拟实验室的电脑上,安装网络仿真软件构建虚拟网络实验平台,我们选择了Packet Tracer这款功能完善的网络仿真软件。

借助Packet Tracer软件,可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方便地进行网络拓扑的组建、网络设备的配置、数据包的动态转发过程观测、协议的测试和结果观察等网络技术相关的学习和实践。该软件可以模拟简单的实际网络环境,为学生设计、构建、配置网络和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可视化的友好的用户界面,直接拖曳各种网络设备建立网络拓扑,并可通过“模拟”和“实时”两种模式,仿真观察数据包在网络中转发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整体运行情况。还可以观察数据包在不同协议层次上具体协议结构。Packet Tracer的配置命令与Cisco的IOS基本一致,为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

3.2.3远程实验平台

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实验室、设备数量与学生数量的矛盾问题。虽然,近几年,我院十分重视实验室建设,不断投入巨资,加强实验室建设,新建、改建、扩建了大量实验室,但随着学生数量的激增,实验课常常因学生数量多,导致时间和场地无法合理安排,而在非上课时间设备又被闲置。所以,我们考虑将网络实验室课堂实验与远程实验有机结合,在合理安排和保证课堂实验时间的基础上,开放远程实验。使学生在非上课时间也可以通过预约,远程登录进行操作和实践。

这就要求我们,建设基于实体网络设备的远程网络实验平台,允许学生通过远程平台登录,并对网络设备进行实际操作。这可以极大的弥补实验设备不足,不能满足所有相关班级学生进行实验的缺憾,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合理的进行实验预约,完成一些在课堂上来不及完成的实验和对一些实验的深入探索,并使学生能够自由的选择和复习实验内容。这还要求我们逐步完成远程路由器与交换实验平台的开发工作,并在学生中进行测试,并不断完善和拓展这个远程实验平台,进一步探索这种教学模式的可行方法。

3.2.4网络设备虚拟现实实验平台

使用动画制作软件3dsmax和中视典的VRP虚拟现实软件平台,制作出各种网络设备(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和集线器等)的三维模型,并在虚拟现实平台使学生能互动性的随意拖曳、旋转设备,更形象化的进行观察和学习。为以后的实体设备的学习和操作做准备。

3.2.5利用虚拟机技术实现服务器的架设及配置

在服务器架设及配置实验室,我们利用虚拟机技术,为学生学习网络服务器技术,建构一个综合的教学与实验平台。使教师的服务器架设及配置教学演示和学生的实验操作,都能在虚拟机环境下无损地重复进行,完成以前不易实现的网络服务器教学要求,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内容。虚拟机的使用,既增强了服务器实验的可操作性,减少实验室的管理难度,降低了成本,保证了教学质量,又能充分利用设备、节省经费,使实验教学有的放矢。通过在虚拟机环境中进行教学,模拟的配置环境,使学生看得见,体会的到,能亲自动手操作,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所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6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

网页设计分为静态网页设计和动态网页设计。1)静态网页设计:对实验室的要求相对较低,普通电脑机房基本可以满足要求。2)动态网页设计:因为有服务器的参与,相对要复杂一些。可以先在本机上模拟配置服务器,熟练后,通过实体服务器进行实际配置操作。在实际教学中,注重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参与项目制作,熟悉实际项目制作流程,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尽快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

3.3建设基于web的课程教学综合网站

把计算机网络体系教学的相关课程、实验资料全部汇总到网站中。包括:

1)理论教学中,课堂讲授的课件、案例、拓展资料、参考资料。

2)实践教学,各个课程每次实验的实验要求、实验步骤、操作演示视频、网络设备虚拟现实场景等。

3)远程登录实体实验室,实现远程网络实验平台。

通过网站的建立,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对网络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要求教学效果有概要的了解。在学习中,网站也是学生的重要参考和学习辅助。

3.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赛

有选择性的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网络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Flas大赛等竞技比赛,让学生的创新开发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往届的全国计算机网络大赛和河南省Flas大赛中,我院学生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我们要继续指导和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类似比赛,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3.5与现代教育中心合作

现代教育中心管理着整个校园网的构建、维护、管理,保证校园网的正常运转。校园网是一个成熟的应用网络,为了让学生能更真实的了解网络的组建、管理维护、设计开发等,考虑与现代教育中心合作,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但考虑到校园网正常运转的重要性,学生近距离的接触这些重要场所和设备,会带来一些不安全因素,所以还要与现代教育中心进行更深入的协商,探讨出合理安全的合作方案。

3.6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从单一的试卷考试,发展为以校园网、企业网或居民小区网规划设计考核为主,注重和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要求学生根据网络工程的生命周期,完成局域网的需求分析、详细规划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网络设计实施(模拟软件和虚拟机)、测试等过程;完成项目可行性报告、需求分析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等文档的编写工作;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Visio绘图软件、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等工具。学生考核方式不再以试卷为主,而是以他们最终提交的完整电子文档和书面文档作为主要考核依据,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强调和鼓励团队合作精神。

4结束语

改革意味着困难和挑战,也意味着发展和机遇,看你能不能抓住这个契机。希望每一个升达人都能为升达的发展出谋献策,为升达的发展贡献力量,以是升达人而骄傲和自豪。希望升达的明天更加美好和灿烂。

参考文献:

篇8

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人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研究课题组在2009年6月上旬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历之间就业差异显著:博士、硕士分别为80.5%和90.4%,本科为77.9%,专科则为34.7%,不足本科生的一半。教育部2009年6月底公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签约率达到50%左右,其中,专科(高职)生签约率约30%,本科生签约率约60%,研究生签约率约80%。可见,就业最困难的群体仍属专科毕业生。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多元化就业的必要性

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房屋建筑、市政建筑(道路、隧道、桥梁)、交通土建工程、给水排水和地基处理等领域从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已达到4000多万人,居各行业之首。但建筑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这个比例数远远低于全国各行业18%的平均水平。

由此可见,首先,建筑行业的职业岗位很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具有相对宽松的就业形势。但不能因此而盲目乐观,应该看到,随着从业人员的增多和国家对行业要求的不断提高,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日趋严峻。因此,为了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专业技术人才,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就业引导势在必行。

2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择业指导

不同学生之间个性差异是很大的,如在学习上,不同的学生在中学时基础就存在不同,虽然专科学生的高考成绩都不算很好,但应该看到,相同的分数下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社会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个性特征等都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因此,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引导一定要走出传统的考虑共性多,考虑个性少,教师笼统引导,学生盲目从众的误区。

3引导学生多元化就业的措施

3.1加大学工工作力度,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校现在学生工作基本体系是学校由学工处统管,各二级学院、系部由学生科专管,下设班主任负责的管理模式,而学生科的人员构成由分管领导加专职辅导员,基本只有3人~4人,负责全部一千多学生,各班主任也要单独管理几十到上百名学生,管理难度大,而班主任又基本上都是教师,管理学生的精力有限,因此学工工作的人员显得单薄,在此情况下,要了解多数学生的共性与个性,难度极大。加上日常管理工作量大,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引导时难免统而概之。因此,加大学工工作力度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对学生进行差异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当然,短时间内增加专职学工人员并不现实,而利用学生干部来开展此项工作非常合适,由于都是学生,谈话时相互之间没有代沟,这样就容易获得不同学生的真实资料,进而分析其个体性格。

3.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首先,需要改进的是加强动手能力、技能培养。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是有效途径之一。以往的经验表明,学生对理论兴趣普遍不大,而对在实验室的试验或工地的实习却表现得很有兴趣,针对这一特征,调整课程学时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对现有骨干课程分布作出调整。如把传统的三大力学改设为《工程力学》或《建筑力学》,把《土力学》改设为《基础工程》,把《混凝土及砌体结构》改设为《混凝土及砌体结构施工》,把《钢结构》改设为《钢结构制造与安装》等,通过课程的改设,把相对枯燥的理论转变成有较多实用价值的知识,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为后续的就业奠定基础。

再次,构建创新课程体系。例如,加设一些与现代工程建设关系密切的课程,如《建设工程法规》《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设工程安全与质量管理》《建设工程经济与投资管理》等课程;在传统《建筑材料》课程中增加新型建筑材料的内容,在《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中,识图的内容由传统的课本图纸演变成实际的工程图纸等。

创新型课程体系的设置,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实际工作能力,甚至因学好其中一门课程而在后续的就业时找到相应的工作。例如《建设工程招投标》,掌握此课程,辅以其他相关知识,完全能够胜任招标公司中的职位。

另外,还可选取几门课程为试点,建立新型的“T-P-T-P”(T———Theory,理论;P———Practice,实践)循环教学模式。以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经过“理论初步、实践初步、理论提升、实践强化”四个阶段,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无到有,不断提升,并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3.3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就业前技能锻炼环境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由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面较广,可在多种与建筑工程技术有关的单位就业,这样,学校就可以与众多单位如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监理公司、招投标公司、建筑工程勘测公司、建筑检测公司、科研院所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技能锻炼、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知识技术水平。同时,也可为上述各用人单位提供充分的人才考查期,从而选择优秀的毕业生到单位就业。在单位选择时,充分给予学生自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实习单位,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这是实现多元化就业的一个重要手段。

4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多元化就业方向分析

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方向相对较广,这是实现多元化就业的前提。现阶段毕业生多元化就业分流情况可分为:

1)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如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造价员、测量员、设计员、检测员、监理员等。这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在这方面,学校、教师、学生本人都要多下功夫,力争大部分学生就业到这些岗位。

2)中层管理人员,如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等。这类岗位对知识、技能水平要求比较高,要鼓励高水平学生往此方向发展。

3)生产操作人员,如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砌筑工、抹灰工、架子工、电工等。对成绩、能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应鼓励此类就业。

4)专升本,这部分学生需根据学习成绩作出正确引导,尽可能保证能顺利升本,同时也要保证必要的就业技能,多方面准备。

5)参军入伍,现在政策对大学生入伍有很多优惠条件,且部队对工程技术人员有较大需求,因此,动员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军入伍也是一种很好的就业选择。

6)其他就业途径,如公务员、村官、三支一扶、自主就业等。此类就业既能实现自身就业,又能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在这方面应对学生加以鼓励、动员。

篇9

关键词: 法学应用型人才 法学教育 教学改革

在法学教育领域,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值得法学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目前法学专业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培养严重脱节,毕业生就业困难,等等。有数据显示,目前法学专业学生数量比30年前增长了200多倍,这意味着,若我们不探索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生就可能被社会所淘汰。我们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法学人才和如何培养法学人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迫切课题。

一、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思路

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法学教育应根据社会需求科学定位,从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学评估等诸方面进行探索,以期构建一个科学、高效并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持专业知识能力提高与人格养成有机结合。

通常说来人才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对象应当具备的品格和素质,二是培养对象应当具备的知识或技能。多年来我们侧重于知识的培养,在这个方面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合格法律人的品性和道德培养的普遍忽略是当前法学教育急需反思的。法学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其次要具有执法如山、忠于法律、忠于事实、忠于职守的高尚情怀与品德,严格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品行。最后要具有敬业爱岗、奋发奉献、团结协作的良好道德修养。合格法律人才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伦理修养,这是法律职业者在实际工作中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价值的根本保证。否则一个精通法律的人比法盲更懂得如何规避法律,利用法律的漏洞,从而使法律的尊严荡然无存。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注重对学生正确理解法律知识中的道德与伦理内涵,吸收其中合理成分的引导,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自觉培养作风正派、纪律严明、秉公执法、廉洁奉公、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等精神和品格。总之,法学教育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品格,而后者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要求法学教育工作者和学校付出更大的努力,而且刻不容缓。

(二)坚持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为改革重点。

法律专业素质是法律职业者必备的职业技能素质,在课程体系上要在保证十四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安排一定数量的限选课,作为对必修课程的补充。在此之外,另为学生安排一定数量的任选课,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保证法律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实践教学为突破点培养学生的复合型全面能力。法学人才应有普通法学人才、应用法学人才、法学研究人才和法学精英人才之分。普通法学人才指仅能从事简单或辅法律事务工作的法律人才,这主要是指基础法学教育培养的法学人才;法学研究人才是指能够专门从事法学教学、研究的学术型法学人才,这主要是指研究生层次的人才;法学精英人才是指在法学实践和法学教学及研究中取得重大成就的法学实践家和理论家;法学应用型人才是指以基础法学教育为基础,能够熟练掌握法律职业技能,精通法学基础知识的专门从事法学实践性工作的法学人才。多层次的法学教育仍有其发展的空间。作为法学基础教育的致力者,我们要凸显自己的教育特色,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成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法律人才培养必须与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相适应,必须以社会发展对法律人才提出的能力素质要求为基础,必须把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作为培养质量的重要参照。

二、 对我校法学教育的定位思考及设想

学校定位包括高等学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三个层面。我校的定位是:立足河南、辐射全国,重点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适当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办成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鲜明的教学型普通本科学校。学校以“明德修身,立风养性,博学致知,笃行建业”为校训,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敬业精神较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可以看出我校的发展以工科为主,加上近年来法学专业的就业持续低迷的宏观环境,对我系的法学专业发展十分不利。但我系法学专业从建制以来,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我系的法律事务专业生源大部分来自全国高中文科毕业生。法律事务专业自1996年来培养了一千多名法学毕业生,有很多学生通过参加公安、检察、法院系统的招考走上工作岗位,参加招考的通过率很高,有很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贵州省卫生厅、青海省卫生厅、山东省工商局、河南省检察院、河南省纪检委都有我系法律专业的学生,在省内及安阳的五县四区的基层司法队伍中更是非常多。还有许多毕业生在毕业时通过专升本的考试,取得本科学历。对于专科层次的法学教育来讲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难得的,在如此众多的法学教育队伍中定位我们的法学教育模式,凸显自有的教育特色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现在法学专业正处于“就业冬天”,但是如果能够加强自身素养,那就像是给自己加了件御寒的冬装。一些有特色的法学院校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对外经贸大学的培养标准是“三精通”法学人才,即精通外语、精通国际经贸业务、精通法律专业知识,因此,英语底子较好并在国际经济法方面有所作为的同学在毕业后就业路径较宽。南方医科大学利用自身医科院校的优势,将医学和法学相结合,医、法交融,所培养的学生既懂医又懂法,在处理医疗纠纷方面优势显著。南京师范大学则推出了“法学―外语2+2”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入校后,先进行2年不同语种的学习,2年后再进入法学专业学习,毕业时颁发外语学士毕业证和法学专业毕业证。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国家需要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高端法学教育固然很好,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法学教育不可能把学生都培养成硕士、博士,也不是所有的职业岗位都只有硕士和博士才可以完成,绝对的高端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资源浪费,又会造成新的法学人才供需失衡。多层次的法学教育仍有其发展的空间。事实上,对于法学教育和社会需求不符的问题,法学界早有微词。徐显明教授就一直主张“应将目前的‘学术型法学教育’转变为’职业型法学教育’”,即在法学教育中,增加更多的实践内容。如果我们能够创出自己的专业特色,专业发展仍有空间。我系还有“社会工作”这一本科专业,在学科建设上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充分利用了我校经、法、管等人文专业的学科优势,使学生的专业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这样培养出来的法律人才,既能满足法学专业的共性需求,又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法律问题对交叉性、联系性与法律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的需要;既可涉足一般性法律事务,又可依其所长从事特殊领域的法律工作,从而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人才的多方面需要。我们应注重自己的发展方向,在特色中找生存,在不足中找更新。这是符合法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视角下的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架构中的核心要素,是学院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制约着其教育活动的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在培养内容上要注重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的培养,将法学教育的质量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法治进程与理想教育目标的有效运作,在法律教学与法律职业的密切关系的互动中寻求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知识素养: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特色专业教育。

如著名学者梁治平先生所言,在中国法律问题一开始就明显不仅是法律问题。知识素养应以基础学科为底子,以专业知识为主干,以技术应用为主线,形成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基础性知识要“足够、扎实”,专业化知识要“实用、管用”。要合理安排课程结构,减少“必修”课目,扩大选修课的范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各类选修课。课程设置要突出“厚基础、强能力”的思想,可以将《证据学》等列为必修课,开设法律外语、司法口才学、法律思维学等选修课程。课程结构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在保持传统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可增加环境法、国际人权法等新领域中的课程,使课程总量和信息量得到扩大。还可以增设课外阅读环节,这一环节是指在学院有组织有指导有考核的前提下,学生被指定阅读相关法学经典著作,定期接受考核,以提高其法学素养。未来法学教育中的课程,一方面体现内容的综合化,另一方面出现课程内容日益专题化(专门化)的趋势。除了宪法、民法、刑法、商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基本课目外,与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交叉的学科,以及专门领域的课程数量也不断扩大。在一些法学院课程中专题化的课程又分为授课、讨论与实务学习三个方面内容。如上谈到的对外经贸大学的“三精通”和南方医科大学的“医法交融”,我们可以借鉴,我校可以利用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对我系法学专业学生进行特色培养,突出与一般法学毕业生不一样的知识结构,以拓宽学生就业路径。

(二)能力素养:专业学习+实践课程+实习环节。

法学天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所以学生绝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就是闭门造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靠理论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因此,需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一套实践教学体系。

模拟法庭教学课程模式可以弥补法学传统教学的缺憾。把“模拟法庭”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开为限制选修课,学生完成诉讼过程,整个活动记入案卷档案,相当于考试试卷,并撰写参加庭审体会、感受,或案例探讨论文。实践法庭课程的改革思路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学习模式与英美法系国家的教学方式非常类似,也就是在案例中贯通理论知识。一件案子的成功处理,几乎会串联起大部分大学所学知识,从写诉状开始,到证据的收集,再到辩词的梳理,等等,这一系列活动就像是“知识大汇演”,对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其次要加强实习的频率,对目前实习安排进行改革。目前的实习主要是在第6学期,实践证明这种实习期间安排得并不合理。毕业前夕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在专升本或者找工作上,能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实习的少之又少。这半年的时间根本不能起到实习的作用。我们设想把这段实习期间分解到各个学期,在各个实习期制定一个主体实习目标,如第一实习期做一个社会调查,第三个实习期了解庭审过程等,既能和学习过程合拍,又能很好利用实习期间,达到实习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法庭教学。

1.变纯讲解式为讲解式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讲解式的教学方法在法学教学过程中以讲解法律条文为主,缺乏与实践的衔接。案例教学法则正好克服其弊端,能使法学理论、法律条文和司法个案有机结合起来,具有直接的学习效应,但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在一些枯燥的理论问题上,讲解式亦有其特定的作用,所以要二者结合使用。

2.变纯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与法庭教学相结合。这是由法学专业的职业定位决定的。在法学应用型人才的角色定位中,其工作的主要职业效能都可以在法庭审判时得到体现,这样就使法庭教学法成为法学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方法和环节。法庭教学可由教师组织,学生动手进行模拟法庭审判,并进行讲评,达到熟悉审判程序,掌握法庭各法律角色的技能的目的。同时,法庭教学还包括让学生走进真正的法庭直接旁听庭审活动,进行专业见习和观摹正式法庭审判等内容。

振兴法学教育,培养高质量的法学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法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同时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否则目标就只是目标,停留在憧憬阶段。

参考文献:

[1]郑群.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

[2]张昌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定位[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5).

篇10

1.1缺乏适合非营销专业学生的教材。

一方面,市场营销教材数量非常多,主要分为本科院校使用的和高职院校使用的,却没有以营销专业和非营销专业为区别来划分教材内容;另一方面,国内的市场营销教材内容更新较慢,侧重点安排不当,针对性不强,案例不够新颖,难以引起学生自学或深入研究的兴趣。

1.2课时设置少。

市场营销是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往往设置在大一第2学期或大二第1学期,在其他专业课之前开设;在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通常是专业选修课,大多开设在大二第2学期或大三第1学期,课时设置较少,一般是营销专业课时的1/2,教师普遍感觉课时紧张,不得不缩减授课内容,很多理论尤其是新理论无法展开讲述。

1.3重视程度低。

一方面是学生重视程度低。学生认为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就行,选修课可上可不上,自己今后使用不到。有些非营销专业将市场营销课程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这个时候学生大多忙着参加招聘会或者准备参加专升本考试,选修课的到课率非常低。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师布置一些作业或安排实践环节,也因为学生到课率低而无法开展,教师的积极性也降低了。另一方面是学校院系的重视程度低,主要表现在时间安排、课时设置以及考试形式的安排上。

二、营销专业学生与非营销专业学生的差别

营销专业学生与非营销专业学生在学习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表现出诸多差异,这种差异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

2.1专业基础的差异。

市场营销是建立在管理科学、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基础之上的一门应用型学科。营销专业学生在新生入学之后就会有专业讲座,学生在参加过专业讲座后就会对市场营销的概念、发展以及市场营销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平时就可能偏好阅读有关市场营销的书籍或收集相关信息。因此,营销专业学生在学习市场营销课程之前就对市场营销及其相关学科有了或浅或深的了解。而非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市场营销课程之前对市场营销了解甚少,加之有些专业学生没有学习过管理学、经济学、数学等课程,理解市场营销中的一些理论就存在困难。

2.2观念的差异。

对非营销专业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对市场营销普遍存在不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市场营销就是推销、销售,“推销产品”不足以成为一门课;认为市场营销的主体只有企业,如果今后不到企业工作,也就没有学习市场营销的必要性;认为市场营销是一门纯文字、纯理论的学科,平时不需要花时间在这门课程上,考试时临阵磨枪就能通过;认为在推销产品方面,经验比理论更重要,所以应多参加实践积累经验,学习理论没有太大必要。

2.3兴趣的差异。

营销专业的学生在真正了解了市场营销的理论后,会认识到学习市场营销这门课程对今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有很大作用,对这门课程往往充满兴趣与激情,愿意主动学习。而非营销专业的学生通常认为自己今后不会从事与此有关的工作,抱着“听讲座”的态度,只对涉及的案例感兴趣,不关心理论知识。

三、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教学方法探讨

鉴于非营销专业学生与营销专业学生存在的差异,教师应针对这种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而不能搞“一刀切”。

3.1明确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毕业生从事理论研究的较少。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是本课程的首要教学目标。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作为专业选修课,课时较少,教师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突出市场营销的教学重点,使学生对这门课有全面、清晰的认识,既掌握市场营销理论的基本框架,又把握市场营销理论的重点内容。

3.2找准课程与学生的结合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将产生较高的效率和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应激发和培养非营销专业学生学习市场营销的兴趣,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市场营销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点,让学生认识到市场营销这门课程与其专业的联系,认识到市场营销对其专业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重要性,发现市场营销的魅力,从而对市场营销产生浓厚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例如,针对物流专业,把市场营销中的渠道策略与供应链管理结合起来,在学生熟悉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新知识;针对酒店专业,把顾客认知价值、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作为讲解的重点并引入酒店案例;针对企业管理专业,主要侧重于营销战略与营销策略的讲解并使学生理解营销战略的制定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3.3改进教学方法。

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可以综合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热点讨论法等。

3.3.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讲授市场营销课程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分为“理论讲解过程中辅以案例”和“通过案例分析提炼理论”两种。对于非营销专业的学生而言,后者的效果比前者好。这种方法通过经典案例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使其注意力紧跟案例,主动分析、提炼出营销理论,能够培养学生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主动思考和分析。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是案例的选择,一般要求案例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对于非营销专业而言,市场营销案例的选择还应注意结合专业特色,深化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例如,酒店专业的案例应尽量围绕酒店业务,涉及酒店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与市场定位以及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通过案例学习,学生能够真正将专业知识和市场营销结合起来。

3.3.2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教师设定营销情景,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根据所学知识开展相关活动,教师进行指导和分析并最后作出总结的教学方法。市场营销课程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接近真实的营销环境,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运用市场营销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3.3多媒体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