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礼仪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对礼仪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生活于我们,是一道绚丽的风景,而经历,恰似一把锁,锁着风轻云淡,锁着或悲或喜,锁着无奈和忧郁……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便预示着承受,承受坎坷,承受磨难,承受开心,承受不幸。面对遭遇与折磨,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抱怨,总感觉上天是如此不公平,而走过沧桑,回过头,你会发现:每一种承受,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历练,何尝不是一种生命厚度的累积呢?
现实是残酷的,但是,在执着的人面前,希望之门似乎永远也无法合上。对于人生来说,经历,尤其是那么痛苦的经历,永远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大家还记得“维生素之父卡尔·宏邦”的故事吗?他曾有过在监狱服刑一年的经历:在狱中,他目睹了犯人由于食物匮乏而引发的各种疾病,萌发了用绿色植物来做成汤料补充人体营养的想法,并开始着手研究。服刑期满后,他在美国巴巴拉岛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他终于取得了成功,研制出了全球第一项维生素——纽崔莱,使之成为享誉全球的营养补充食品。他在实验笔录中写道:一个人的经历就是一种财富,任何一种经历,都可能成为一个让你创造非凡成就的关键条件。
其实,生活那么复杂,人生的每一步,都可能成为一个错误,但我们却不能因为错误而不迈出下一步。经历的人,走过的路,都会成为你的风景,而磨难将成为你生命中永远丰盈的泉。
大家都读过《哈尔罗杰历险记》吧?它的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博物学家威德勒·普赖斯,他一生游历了77个国家,足迹遍布五大洲的名山大川,到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天寒地冻的极地,文明阳光照不到的原始部落,经历了太多的九死一生,但他用自己的坚韧,再一次证明了苦难和经历带给我们的触目惊心的美丽。
还有高尔基、杰克·伦敦,他们的功成名就哪一个不是用泪水和苦难浸泡出来的呢?正是因为他们有了那么多不同寻常的经历,所以他们的作品,才有了那么无可比拟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生命,就像一场永无休止的苦役,不要惧怕和拒绝困苦。超越困苦,就是生活的强者。任何经历都是一种累积,累积的越多,人就越成熟;经历的越多,生命就越有厚度。
因为有了失败的经历,我们才会更好地把握成功的时机;因为有了痛苦的经历,我们才更懂得珍惜;因为有了失去的经历,我们才不会轻易放弃……
篇2
【关键词】 人格;心理健康;驻军医院
人格指的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特点的,对个体特征性模式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应对方式作为个体在现实环境中针对不同的生活事件表现出来的处理模式,本身就是人格表现的一部分,同时也受到人格特征中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因素之一,涉及应激作用过程的各个环节,和人格一起对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对某驻军医院的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旨在探讨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部队医院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2006年8、9月对某驻军医院医务人员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式,抽取107名作为调查对象,年龄20~52岁,平均(31.6±4.6)岁。其中男43人,女64人,医生48人,护士59人。
1.2 方法 (1)人格特征评定:采用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1],该问卷共88个条目,选取量表反映的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3个维度对人格特征加以分析。(2)心理健康水平测定: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量表由90个问题组成,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虐、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对每个问题采取5级评分(1~5级,l没有,2很轻,3中等,4偏重,5严重)。根据总均分及各因子分的高低来评估心理健康水平。(3)应对方式评定: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2],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涉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能采取的不同态度和措施。采用4级评分,即在每一条目后列有0不采用、1偶尔采用、2有时采用和3经常。量表进一步分为积极应对方式(C1-12条目)和消极应对方式(C13-20条目)两个因子。(4)问卷测评方法:施测人由心理学专业人员担任,集中调查对象,测试前用统一指导语详细说明测试的目的和方法以及保密原则,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后当场收回。
1.3 观察指标 (1)医务人员个性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与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各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3)加入交互作用变量的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用FoxPro6.0建立数据库,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发放问卷107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回收合格问卷100份,有效率93.5%。
2.2 医务人员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 由表1可见,神经质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均分呈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正相关(0.332
2.3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以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为因变量,以艾森克人格问卷的3个维度得分(神经质分、内外向分、精神质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进入回归方程的依次有:神经质、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可解释总方差的50.7%,详见表2。 表2 症状自评量表的分层逐步回归结果
2.4 交互作用分析 为了考察变量间的交互作用,把全体调查对象的神经质分别与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的得分相乘,形成新的交互作用变量。根据表2中的回归结果,以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为因变量,以神经质、消极应对、积极应对为第一层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以各交互作用变量为第二层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见表3。表3 加入交互作用变量的分层逐步回归结果表3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依次是神经质、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神经质与消极应对的交互作用,包括神经质与消极应对的交互作用在内的所有回归显著的变量可解释总方差的53.4%,回归结果显示只有神经质与消极应对存在交互作用。
3 讨论
人格特征是个体在对现实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倾向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作为应激作用过程中的因素之一,与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人认为良好的人格可以在生活事件对健康的冲击中起到缓冲作用,但Cooke[3]的研究则发现神经质维度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独立于生活事件,没有缓冲作用;许崇涛[4]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格因素是心理健康低下的一个独立“原因”。应对方式是个体在对生活事件以及因为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一定程度上受人格特征的影响,表现为不同人格类型的个体在面对应激时表现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本调点考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神经质纬度反映的是个体情绪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分数高反映情绪不稳定;精神质纬度反映了个体与精神病理性有关的人格特征,高分反映个体可能具有对人不友好等特征,或具有与众不同的人格特征;内外向纬度低分反映个体内向,高分反映性格外向。结果发现神经质、精神质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内外向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性负相关,提示人格因素与心理健康存在明显关系,具有情绪稳定、性格外向人格特征的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
应对方式作为应激和健康之间的中介因素,在应激情况下,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来增加心理适应能力、缓解由应激造成的心理紧张至关重要。本调查选用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分为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两个纬度。积极应对方式表现个体针对生活事件采取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的烦恼等应对措施,而消极应对方式则表现为个体采取尽量克制自己的失望、悔恨、悲伤和愤怒,通过吸烟、喝酒、服药和吃东西来解除烦恼等方式进行应对。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则对心理健康有着负面影响,与积极应对方式相比较更为突出[5]。本调查显示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说明消极应对方式对驻军医院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较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更明显。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一旦神经质与消极应对这个交互作用变量作为因素之一进入回归方程,消极应对影响心理健康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就由正转负,即引入交互作用量变之前,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变为积极作用,说明消极应对方式作为人格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中间变量,似乎是一个保护性因素,能起到缓冲人格影响心理健康的作用。关于这种假设有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加以证实。
人格是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体与环境之间长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期望个体在短期内塑造完美的人格以适应环境是较为困难的事情,为了保证心理健康,较为可行的方法是鼓励个体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针对各种生活事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尽量避免消极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 龚耀先.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修订)[M].长沙:湖南医学院出版社,1986:1-49.
[2] 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2):114-115.
[3] Coke DJ.Psychosocial variables and the life event/anxiety-depression link,A community study[J].Acta Psychiatr Scand,1986,74(3):281-291.
篇3
关键词: 认知风格 场依存 场独立性 口语教学
认知风格的研究始于21世纪40年代,如今在教育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场独立与场依存一直被认为是二语习得中最常见的认知风格,受到广泛关注。很难断定场独立和场依存哪一种认知方式更有助于二语习得。有调查表明,场独立和场依存的学习者都能学好第二语言。Witkin & Goodenough使用“功能的流动性”这一术语来表明在一些环境中这两种认知风格可以转换。学生的认知风格具有“功能的流动性”,一个个体的场独立和场依存是易变的,个体学习者根据学习的环境,可以改变其对场独立和场依存的利用。如果环境需要场独立,他们就可挖掘场独立的风格,反之亦然。下面从认知风格的一个重要维度――场依存―场独立性出发,讨论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在口语习得和输出中的差异。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化的和一贯性的偏好方式。大致而言,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领域,有三种认知风格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他们是场依存―场独立型、分析―综合型及审慎―冲动型。其中以Witkin提出的场依存―场独立的认知风格最能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并被广泛地应用到了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中。
场依存―场独立性是语言学习中一对基于信息处理的不同心理认知过程的有着相对独立特性的认知风格,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处理信息时依赖外在还是内在参照、认知重构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场依赖者倾向于依靠外部提供的信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且他们善于与人打交道,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做决定;而场独立者依靠自己内在的知识框架,独立地分析事物的各部分,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意识更强,在接受外部信息上有很大的自主性,但是他们不善于人际交往。在课堂表现上,场依赖者通常依赖于小组活动,并更易于合作与交流学习语言,交际能力强;场独立者则比较安静与内敛,分析归纳能力强。
场依存和场独立虽然有着对立的特性,但它们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它们处于一个连续体的两端,大多数学习者分布于两者之间。而且学习者的场依存、场独立倾向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具体的学习者环境和学习任务有所改变。偏爱场依存的学习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倾向于场独立。反之亦然。两种学习者都可以学好语言,因而场依存和场独立本身没有优劣之分,造成学习者之间的差异在于善学者在选择风格上较灵活,能根据不同的学习条件在两种风格间转换,而不善学者在认知风格上比较僵化,不分场合地持续使用某一种风格。
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比较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学习者在口语教学中的差异是较明显的。口语教学中语言输出和语言习得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美国心理语言学家Ka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中有两个假设:
(1)监控假设。Karashen指出,语言习得在成人口语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当大,口语的流利程度取决于语言习得而非语言学习。教师在确定教学策略时,应该对自己的认知风格加以分析。教师如果意识到自身的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那么教学时可以多增加一些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多进行课堂观察,多一些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留意学生、环境因素对教学的影响,根据过程性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如果教师意识到自身的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则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把握大局,不要被细小的课堂变化牵涉太多的注意力,加强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在课堂上不要因为偶发事件而轻易改变既有的教学策略,要注意坚守自己的观点,确信自己的能力水平。
(2)情感过滤假设。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动机、自信、焦虑。这些情感因素直接影响二语习得的成功与否。Ka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对口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理论明确了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培养习得语言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广泛的交流。在输入材料的选择时,教师要充分考虑输入材料的难易程度、趣味性、可挥发性、可讨论性等方面的因素,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方面,教师不要过分要求学生语言的输出,而是应该扮演好把握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自信、降低学生学习焦虑的角色,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场依存型学习者喜欢征求他人意见、考虑别人想法的认知风格会迁移到二语环境中,他们喜欢问问题,愿意与人合作,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场独立型学习者不会去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但是如果他们认为这些方法能帮助他们实现学习目标,他们也能很好地采用这些方法。
在现阶段的口语教学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它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具有敏感性、宽容性、灵活性的特点。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运用外国语言的同时接触不同国家的文化,并了解文化的差异性,拓宽视野;可以帮助学生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英语学习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学生在掌握了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之后,就更有信心地与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流,实现跨文化交际。学生应根据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认知风格,驾驭它的灵活度,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如何在学生认知风格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外语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已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探讨。首先认知方式本身具有复杂性,与其他变量在二语学习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目前对场依存―独立性的测量还存在很大争议。并且学习者的场认知风格虽然具有一贯性的特点,但也有不稳定的一面,会在特定的学习条件下有所改变。这些使得我们很难严格地去界定某个学习者是场依存型还是场独立型。
每个外语课堂上的学生都是有着不同程度的场依存和场独立倾向的,并且学生越多,其认知风格差异就越大。就目前对认知风格的研究认识和教学条件来看,要在这种差异中扩展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口语能力领域,更可行的方法是综合使用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手段,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训。Kinsella指出,学生认知风格的僵化往往是由于在以往的教育中未能接触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是未能在老师指导下发展更完整的认知风格。
要形成多变的教学风格,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认知风格有所认识,不要让自己的认知倾向迁移到教学中来,更要注意不能因为自己的倾向和喜好而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偏见。教师在教学活动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认知风格、教学思维个性特征、原有的教学经验,分析所面临的教学任务(例如课文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和考试评价等)和教学环境中的有关因素(例如教学时间、媒体教学手段和偶发事件等)、确定教学策略,然后预先构想出解决问题的教学步骤,选择具体方法,预估其可能达到的效果,并对在具体活动中实施做好准备,监控教学进程,反馈调整教学行为。
认知风格是语言学习中一个重要因素,它与其它变量相互作用,影响着语言学习的过程和效果。由于把认知方式和二语习得联系起来的研究开展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场依存―场独立的认知模式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其中主要是受试者的认知方式的测量问题。众所周知,认知方式本身具有复杂多变性。首先,它可以和其他相关变量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使研究者很难对其加以控制和测量。秦晓晴(1997:44)指出:“认知方式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现在认知方式之间存在着相似之处或相互交叉现象,因此不同的研究者就有可能把学习者认知方式中呈现出的相同特性贴上不同的标签。”这也是为什么不同的研究者以相同的受试者为对象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的原因。虽然目前对场依存―场独立性的研究还疑问重重,不足以使我们把握这种相互交织的复杂性,但我们可以在对语言习得的现有了解基础上对其进行探索性分析,而这种分析最终还需要更多实证研究加以证实。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参考文献:
[1]Brown,H.D.Affective variabl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anguage Learning,1973,(23):234-244.
[2]Carter,E.The relationship of field dependent/independent cognitive style to spanish language achivement and proficiency.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8,(72):21-30.
[3]Chapelle,C.A.Field-Dependence in the L2 Classroom[A].In J.M.Reid(ed.),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C].New York:Newbury House,1995:158-168.
[4]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Hansen,L.Field dependence-independence and language testing:Evidence from six Pacific island cultures[J].TESOL Quarterly,1984,(18):311-324.
[6]Karashen,S.Some Issues Relating to the Monitor Model in H.Brown et al.(eds.),1977.
[7]Witkin,H.and Goodenough,D.Cognitive styles:Essence and origins-field dependence and independence.Psychological Issues Monograph,1981,(51).
[8]秦晓晴.第二语言习得中认知方式研究的现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40-45.
[9]首都师范大学英语教研部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C].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王立非,周芳芳.我国英语口语研究12年 回顾与现状[J].外语界,2004,(6):7-14.
[11]文秋芳.英语口语研究与测试[A].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道德教育;人本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转型中的一些新问题不断出现,这对我国的社会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对青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新影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加剧了改进工作的难度。大胆借鉴西方德育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为提升高职德育成效广开思路。
一、倡导培养健全人格和民主的西方人本主义德育观
人本主义学校德育理论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已有广泛的人文民主意识,在开辟新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出的人本思想潮流对德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次大战以后,随着科技发展对人的潜能及互动作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人性的发展成为了时代的焦点,现代人本主义逐渐兴起。当代把人本主义运用到道德教育实践中的著名代表有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马斯洛(A.H.Maslow)、斯腾豪斯(L.Stemhose)等人。其中,罗杰斯的理论研究直接与道德教育相联系,斯腾豪斯在把人本主义德育理论推广至课程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工作。
(一)人本主义德育观与儿童观
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自我实现趋向,只要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就会获得发展。德育应提供条件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它连同整个教育目的都是要培养和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促进自我的完善。
人本主义者认为人性本善,儿童具有先天优良素质。教育的目的,特别是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促使潜能得到发展,并能消除各种不良的影响。
(二)人本主义学校德育观
人本主义认为传统的学校德育压抑人性。罗杰斯主张必须坚决对硬性灌输道德信条和机械训练习惯的传统德育进行改革,形成新型民主的学校德育氛围,建立一个以代替权威主义为目标的人道主义课堂。他提出了创设实现人本主义德育目标的三大根本条件,即:真诚、接受、移情性理解与无条件关怀。
人本主义德育思潮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对当代西方学校德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教育对人性和人类品德的关注与塑造。该理论确立了儿童在学校德育的主体地位,提出了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的理论体系,倡导民主的德育观。不足之处主要是以“人性”代替对社会的理性分析,忽视社会历史发展与学校德育发展的关系;过于强调人性中的天生倾向对人格发展的作用,忽视了学习和社会的影响;缺乏具体的德育方法。
二、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中国高职院校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专业培养目标,但在德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与高职教育的要求存在差距,不太符合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特点、心理特点及人才市场上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要求,有时还出现德育盲区。在应对网络挑战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中,高职院校的德育实效受到较大冲击。
(一)德育目标方面
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这决定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把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密切结合在一起;具体目标应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技能性、地方性和行为性的特点。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围绕学生成为技术应用型人才来开展。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存在着政治理论较为贫乏,理想信念淡化的劣势。此外,由于学习基础薄弱,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沉迷网络,出现精神空虚,暴力行为等现象。如何加强对高职学生基础政治理论的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和敬业精神成为高职德育工作的一大热点。
(二)德育内容方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注重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行为等方面的培养与教育。有鉴于高职学生行为习惯、自控能力相对较差,高职德育充实了遵纪守法教育,帮助学生增强法纪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目前,高职院校德育课讲授的内容大多是思想教育条文、概念、观点、理论等。围绕职业要求进行的德育教学和德育活动不够,缺乏与职业、专业及生产实习等环节的联系,针对性不强,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如何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发展吻合,从内容上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这也是高职德育的一项难题。
(三)德育方法方面
近年高职德育方式有所改变,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利用现代手段教学等走进课堂,但“满堂灌”、“一言堂’、“说教式”等教学方法仍较普遍,教学手段缺乏实践性。德育课基本在教室进行,德育活动基本在校内进行,缺乏教与学的互动。
高职院校最大特点是在教育教学中突出实践性环节,实践性教育课时占到专业课教学总时数的40%以上。德育教学不能轻视和放松这段教学时空,但往往由于实习企业疏于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引导,学校则“鞭长莫及”而难以发挥管理效能。“德育为先”的方针在实践环节中未能真正落实,形成高职德育的灰色地带。
三、基于人本主义德育论的中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改进思路
西方人本主义德育观虽然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但它致力于学校德育人性化,坚持德育中的民主人道的新型师生关系,创造有利的道德气氛和课堂情境,在理解、尊重、引导、感化中达到德育目的。该理论的精华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都有显著成效。高职院校可从以下方面实践人本主义德育观:
(一)强化“以人为本”的德育共识
1、增进师生彼此的认同感。德育工作者对学生应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导有充分的爱心和尊重,能感受到德育意图。为了营造民主的德育氛围,师生应做到真诚、接受与移情性理解。
2、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本”的德育过程。人本主义者把德育看成是一个过程,认为其本质是真实、自然,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才能获得师生之间的充分真正的理解和共融,引发学生形成道德认识与决策,实现最佳的德育效果。
3、推进学生正视道德问题。学生要对道德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必须是直接面对现实道德问题。有了问题,问题越重要,解决的意欲就越强烈,参与的积极性则高,学习效果也明显。问题德育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二)注重人性塑造与道德推理能力的培养
1、可在高职德育课程中呈现有争议的价值问题,尽可能充分、客观、具体全面,让学生来处理讨论和找答案。
2、德育内容不强求道德信条,而是提供如战争与社会,教育、家庭、两性关系、职业、财产、法律、种族以及城市生活等领域中的各种问题。
3、注重利用电影、电视、图片、剪报、故事等视听材料和形象生动、实际充实的东西作为辅助材料。
4、为学生分组讨论为主,教学方法可采用研讨代替背记。
5、教师把自己作为中立角色和讨论的指导者,以鼓励学生发展有关问题的理解力,观察讨论过程,保证讨论富有成效,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兴趣,善于总结归纳和引入新观点和新材料让学生继续讨论。
6、注重人性熏陶。
(三)积极应用同理技术
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善于从深层角度,从学生位置上理解学生思想,置身处地考虑各种问题,体验其思想情感。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品德不作直接的判断,不做定性评价,只表示同情、理解和尊重。从这点出发,老师不以观点取人、分数取人,完全表达出一种对学生的无条件关爱,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情感,就会他的内心世界,师生间就会建立真正的良好人际关系。
同理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首先注意积极倾听,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积极反应。表明教师在听取意见,了解观点,而且会进行认真的考虑,但这种反应并不是指导性的。积极倾听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达到更高的指导水平。
参考文献:
[1]袁锐锷.当代外国教育思想述评[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3]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5
1 “让车门”事件回顾
1.1 事件
2010年7月25日F1德国站第47圈,法拉利车队的车手马萨与阿隆索分列1、2名。此时,法拉利车队工程师斯梅德利通过无线电对马萨说:“好的……是这样……费尔南多(阿隆索)比你快。你能确认一下,理解这个讯息了吗(OK…so…Fernando is faster than you. Can you confirm you understand that message)?”第49圈,马萨赛车出弯时明显节奏缓慢,阿隆索直道超车,二人位置更迭。此时,斯梅德利再次通过无线电向马萨说:“好的,搭档,好小伙,只要坚持跟住他就行了,对不起(不好意思)(OK mate,good lad. Just stick with him now. Sorry)!”比赛完成后,阿隆索获得冠军,马萨第2。由于这一段通讯在电视直播时被同步地播放给了全球电视观众,因而引发了轩然大波,是为“让车门”。
1.2 背景
2010赛季,F1积分规则为前10名分获25-18-15-12-10-8-6-4-2-1分。德国站(赛季共19站赛事,德国站为第11站)之前,迈凯轮车队的汉密尔顿总积分145分位列第1,阿隆索总积分98分位列第5,马萨则仅有67分排名第8。相对于落后78分的马萨,积分差距47分的阿隆索显然更具有竞争力。而当时F1圈内也已达成共识:马萨争夺世界冠军的希望渺茫。德国站后,汉密尔顿以157分继续领跑积分榜,获得分站赛冠军的阿隆索则增至123分,与榜首的差距缩小到了34分。
1.3 规则与判罚
通过车队的命令来影响车手表现,从而进一步影响整场比赛结果的行为,F1圈内称为“车队指令(Team orders)”。国际汽车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汽联)制定的F1规则第39.1款之规定:“影响一场比赛最终结果的车队指令,是被禁止的(Team orders which interfere with a race result are prohibited)。”
国际汽联认为法拉利车队违反了规则39.1款,并同时涉及了国际体育法典的第151c款:“对比赛和赛车运动整体利益造成威胁的欺骗性行为或危害性行为”,因而对法拉利车队施以了10万美元罚款,以及由国际汽联世界汽车运动理事会(以下简称WMSC)进行进一步裁决的判罚。9月8日WMSC做出最终判罚:维持8月2日的原判,不再对法拉利车队和车手做进一步处罚;同时认为39.1款需要重新审视,交由F1竞赛部研究。12月10日,国际汽联公布“关于车队指令的39.1款规则删除”。
2 对法拉利让车行为的道德批判
2.1 法拉利的道德观分析
2.1.1 法拉利车队的经济关系分析
“道德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特殊的社会手段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法拉利车队内部经济关系方面,从属于汽车厂商法拉利公司,是为厂商车队。与客户车队纯粹是为了F1而存在不同,厂商车队则是为了通过良好的竞技成绩,来为母汽车公司“打广告”。如是广告对于母汽车公司的品牌塑造,其效果是寻常广告无法企及的。法拉利车队外部经济关系方面,主要收入来源是每年的商业赞助和年终奖金。车队成绩好,自然会吸引更多、更高昂的国际知名品牌的赞助;而年终奖金也是按车队成绩排序后,依据名次按比例分配,世界冠军所赢得的年终奖金自然最多。这两者都要求法拉利车队获得最佳成绩。如此情况下道德观念也必然由此而生——由于内外经济关系中,受益者指向的都是法拉利车队及其背后的母公司,因而是公司“集体”而非“个人”成为了他们的利益享有者。
2.1.2 法拉利的“团队至上”道德观
在车队团体利益与车手个人利益之间,法拉利车队选择了前者。法拉利车队领队多米尼卡利公开给出了评价,为了确保车队优势,法拉利并没有认为他们做错了什么,多米尼卡利多次代表车队宣称“团队至上”是法拉利的哲学思想——对于F1车迷而言这已是F1的常识之一。
F1年终颁发车队、车手2项世界冠军。从法拉利“团队至上”的观点看,这2项世界冠军不仅是驾驶F1赛车的2位车手的功劳,更是团队努力的共同成果,其荣誉应该归功于整个车队。之于车队世界冠军,这样的道德观点并无不妥:然而之于车手世界冠军,法拉利的道德观点却并不是其他所有车队都苟同的。典型不同的是红牛车队(以下简称红牛)。在红牛看来车手世界冠军的荣誉是属于车手的。因此,红牛车队并没有像法拉利等一些F1车队那般,在实践中确立一二号车手之分,而是力求2位车手之间的公平竞争,“为了有公平的比赛,车队指令应该被禁止”。也就是说,坚持了公平竞争思想的红牛认可了2位车手间“亦敌(争夺车手世界冠军时)亦友(争夺车队世界冠军时)”的关系,与法拉利“团队至上”引申出的“只能是队友,不能做对手”的思想截然相反。
在听证会中,法拉利的观点获得了威廉姆斯车队负责人弗兰克·威廉姆斯爵士以及索伯车队负责人皮特·索伯的支持,均认为:“F1是一项团队运动。”此外,索伯还曾表示:“车队指令应该被允许,因为在F1,最终,车队利益应该优先考虑。”
2.2 法拉利让车行为的道德批判
法拉利在听证会中阐释了其让车行为目的:“菲利普·马萨先生意识到对车队利益和车手安全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费尔南多·阿隆索先生超车,并依此做出了行为。”在这里,马萨意识到的,其实也就是法拉利的目的,即维护车队利益、保护车手安全。
2.2.1 依“团队至上”道德观对法拉利行为的道德分析
F1官方提供的德国站阿隆索的最高时速为217.005km/h,而马萨的最高时速为216.386km/h的情况下,在瞬间完成超车,是一项难度系数极高、风险程度极大的行为。超车中发生的危险事故,在F1每个赛季的比赛中比比皆是,这是法拉利保护车手安全的目的依据。而“在还有18圈要进行的情况时,费尔南多·阿隆索先生是赛道上速度最快的车手”。因此,在逼近马萨后阿隆索理应超车,可超车所带来的风险是必然存在的,而这风险指向的是阿隆索和马萨双方——均是法拉利的车手。倘若出现撞车事故(在土耳其站,红牛车队在相同局面下,队友撞车,损失惨重),车队利益也遭到了本可避免的损失——而这违背了法拉利“团队至上”的道德,这是法拉利维护车队利益的目的依据。法拉利的2个目的在其道德观之下都是合理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当一个行为是行为者经过适当的、公正的考虑后判断为正当的行为时,它就是道德的。”
2.2.2 道德之相对性
既然世上不存在2个完全一样的人,也就不可能有2个相同经济关系的人,也便不可能有2个具有相同道德观的人。石里克曾举出过一个例子:关于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制的观点。诚然,同民族、同群体、同阶层的人类存在某些共性,这让他们分享了道德上的共通性——只是区别少了点,共同多了点罢了。同时,即便赞同,也有程度之分,如偷窃,有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偷窃,可有些人在诱惑面前却会铤而走险。
在同一事件中争议道德与否的双方,实际有着不同的道德观。而在霍金看来,这都可谓模型。他提出了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即一个物理和世界图像是一个模型(通常具有数学性质)以及一组将这个模型的元素和观测链接的规则的思想。而“依赖模型的实在论不仅适用于科学模型,还适用于我们所有人为了解释并理解日常世界而创造的有意识和下意识的思维模型”,“如果2个这样的物理理论或模型都精确的预言同样事件,人们就不能讲一个模型比另一个更真实……哪个模型更方便我们就随意地使用哪个”。对法拉利而言,采用他们自己的道德观模型显然最为方便,因而在该道德模型中做出了行为。
2.2.3 依职业体育比赛道德观对法拉利行为的道德分析
职业体育比赛道德之于社会普遍道德而言,前者更理想、更崇高。再加上职业体育比赛的公开性,就使得在其中发生的哪怕一小点事件,也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何职业体育比赛道德会更加理想、崇高?因为很多我们在现实社会中无法企及的理想状态,如最大限度的人人平等,在职业体育比赛中却是其得以运行的前提。比赛中,参赛者只能凭借个人的能力来比拼,却不能凭借财富、相貌、地位来击败对方。
体育比赛不承认除了身体、技术以外任何的不平等,这其中也自然包括了体育比赛中曝光率最高、受关注程度最高、发展最完善的职业体育赛事——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职业体育赛事的道德标准是体育比赛中最典型、最崇高的。这样最大限度的平等较量、交流,始终是我们在现实社会中所追求的目标,但它却在职业体育比赛中提前实现了。
因此,人们都不自觉地将职业体育比赛视为了一定程度上社会理想状态的体现,它的超前性给人们带来了心理的满足与向往。也正是如此,一旦破坏了这种理想性、崇高性,必然会引来人们的强烈批判。法拉利的行为是与职业体育比赛的理想性、崇高性不符的,它引出了除身体、技术以外的其他不平等:通过自己的车队指令,破坏了马萨与阿隆索的公平竞争。
2.3 批判者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的观点
对于法拉利行的道德批判,取决于批判者的身份。法拉利的决策者阿隆索、马萨采取前一种道德模型,显然更方便,这样他们的行为就应该是道德的;而利益受到损害者——正在争夺世界冠军的汉密尔顿、维特尔,他们本可以对阿隆索形成更大积分优势,现实却是反而被缩小了;还有观看了比赛,认为法拉利破坏了公平竞争,侵害了他们希望看到“纯粹体育比赛”权利的观众、媒体工作者,等等——采用后一种模型更方便。而现实中,“让车门”以及类似的体育事件之所以会“触犯众怒”,是因为相关利益受损者必然会多于行为获利者。
3 结语
篇6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一个重要语言学理论,可以指导我们分析不同语境中各种语言的言外之意,更有助于读者理解文学作品。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是翻译《红楼梦》的最杰出的两个代表,他们的译作也被很多学者研究过。本文拟从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个分支—言外行为理论进行赏析第三章对王夫人这个角色的刻画。该研究发现,通过言外行为理论分析,杨译和霍译互有优劣,各有长短。我们可以借此方法赏析对比各种文学作品的译文以及同一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
1引言
《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英国汉学家戴维·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分别作了翻译。该书最典型的章节为第三章,生动饱满,自成一体。本文所选研究对象是王夫人,她作为贾家的幕后主角,很多地方值得深入挖掘。要对她做深刻透彻的了解不能只关注其表面的语言动作,还要看她的言外之意。而要正确把握言外之意,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外行为理论是一重要而又恰当的切入点。把握人物的身份角色、性格等各方面才能真正把文章翻译好,言外行为理论正好提供了这种理论支持。因此,本文以第三章为例,在言外行为理论基础上分析两个译者的翻译进行赏析。
2言外行为理论
言外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中的一部分。奥斯汀认为人们在说话的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P8249-252,胡壮麟,2001,7)美国语言学家塞尔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将言外行为分成五大类:表达类、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宣告类。(P90-91,戴炜栋,2002)他还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认为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实施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该理论解决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意思”来表达简洁的“言外之力”这样一个问题。(周明,2000)本文就是要以该理论为基础,对第三章中王夫人的性格行为进行赏析。
3王夫人
王夫人在贾府是个重要人物,有着一定的分析研究价值。如:“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霍:"We looked and looked, but we couldn’t find any likethe one you described yesterday. Perhaps you misremembered."杨:"But though we searched for a long time we couldn’t find any ofthe sort you described for us yesterday, madam. Could your memoryhave played you a trick?" (P181-210,党争胜,2008.9 )
这里最能体现出王熙凤和王夫人之间的关系。杨译”Couldyour memory have played you a trick?”相对比较委婉,更适合她们的级别和身份。在贾家这样的封建大家庭里,尤其需要注意措辞。杨译翻得就很好,在英语里就是“是不是您的记忆跟您开了个玩笑?”说出来更容易让人接受,体现出熙凤说话滴水不漏,处事圆滑的同时,更能体现出王夫人在熙凤面前的威严。
王夫人和林黛玉之间的对话是本章一大亮点。原文: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一你只日后不要睬他……霍:There is only one thing that worries me. Ihave a little monster of son who tyrannizes over all the rest of thishousehold ……The thing to do is never to take any notice of him.杨:Just one thing worries me: "That’s my dreadful son, the bane of mylife, who torments us all in this house like a real devil……Just pay noattention to him." (P183-213,党争胜,2008.9 )
这里既引出宝玉,也给黛玉敲响警钟,让她离宝玉远点,不要自找麻烦。为达目的,王夫人当然是把他说的越不能惹越好。相比两个译文,霍译更有威吓作用。"monster" "tyrannizes" "never”都是阐述类言外行为,都更好地体现出王夫人的“良苦用心”。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对于不了解情况的黛玉,王夫人势必要交代清楚。接着就是“笑”,“笑”也是一种语言,其言外行为更加值得分析。既是苦笑又是解嘲的笑,是表达类言外行为。宝玉实在不好惹,稍有不慎可能就导致他神经大发了,让人无奈;由于黛玉不了解情况,也略显出对黛玉的幼稚加以轻微的嘲笑。这笑也是一种阐述类言外行为,对自己上述话语进一步肯定和重申。.此外,这个笑还是指令类言外行为,她一笑自然就引起黛玉的注意,达到“你给我听好了”的警示目的。霍克斯译成“gave a rueful smile" ,"rueful”的意思有“expressing sorrow or regret in a slightly humor-ous way",根据场景,该词用的恰到好处。既增强渲染效果,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王夫人那种暗示多于语言的性格。
4结语
篇7
【关键词】大学生 ; 职场 ; 礼仪 ;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341-01
随着高校的扩招,就业市场竞争越演越烈,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人才竞争异常残酷。用人单位在应聘中除了重视文凭以外,更加重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考察。据媒体报道,在招聘过程中,常常是温文尔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彬彬有礼的大学生更能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所谓面试,既对应聘者当面进行的考察和测试,只有通过了面试,求职成功就已经在望。那么参加面试要注意哪些礼仪礼节呢?
一、什么是礼仪?
1.礼仪的概念。礼仪是人们在社交活动中要遵循的礼节,他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是社交活动中对人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普遍要求。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2.学习礼仪的目的。学礼仪就是为了“美”,为了拥有美好的形象和声誉。形象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也是赢得他人了解、理解、支持、信任的基础和条件。仅对个人而言,形象也是我们获取职业成功的一件法宝。我们要获得事业的成功,必须非常注重自己的职业形象。
二、要注重职业礼仪的培养
职业礼仪的培养应该是内外兼修的。古语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内在修养的提炼是提高职业礼仪最根本的源泉。因此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仪态,不仅是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的表现,也能反映出一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下面介绍些基本的职业礼仪。
1.着装礼仪。得体的穿着,不仅可以显得更加美丽,还可以体现出一个现代文明人良好的修养和独到的品位。作为一个成功的职场人,必须掌握如下职业着装的基本原则:场合原则、时间原则、地点原则、整洁平整、配套齐全。
2.面试礼仪。(一)面试前五分钟。需要面试者再次检查自己外部形象是否需要调整,一定要保证在一切准备就绪的状态下,才能从容地接受招聘单位的面试;(二)面试过程中。从进门的那一刻开始,一定要听清楚主考官说的每一句话,按着要求进行和流程进行面试。在使用敬语方面要适可而止,这一点在平时待人接物时就应下工夫。在面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熟悉、曾经熟悉现在竟忘记或根本不懂的问题。面临这种情况实事求是的坦率承认为上策。(三)面试后的其他注意事项。许多求职者只留意应聘面试时的礼仪,而忽略了应聘后的善后工作, 而这些步骤亦能加深别人对你的印象。
3.行为礼仪。(1)微笑人与人相识,第一印象往往是在前几秒钟形成的, 而要改变它却需付出很长时间的努力。(2)正确的站姿是抬头、目视前方、挺胸立腰、肩平、双臂自然下垂、收腹、双腿并拢直立、脚尖分呈V字型,身体重心放到两脚中间。(3)仪表礼仪。保持良好的仪表,可以使一天的心情轻松、愉快,也可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
三、职场礼仪对大学生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熟悉职业礼仪有何意义
(一)对于个人自身而言:(1)熟悉职业礼仪有利于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加强个人的交际能力。没有谁能够与世隔绝,于是就有了交际。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2)熟悉职业礼仪可以提高人文素质。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等,最终目标是较会你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文明人。
(二)对于企业而言:职业礼仪是企业获得市场形象,得到更多资源支持的一种态度。礼仪是帮助企业和企业中的个体对市场产生影响力的最有效的资源。每位企业个体都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员工的职场形象与职场礼仪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
(三)对于社会而言:熟悉职业礼仪有利于强化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对于职场内外的人来说,普及和应用职业礼仪知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五、如何才能熟悉职场礼仪
首先,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职场礼仪。如今随着我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形成,各国间的联系加强,商务往来增多,使得竞争大背景日益扩大。如何才能在众多企业职员中脱颖而出,除了需要卓越的能力外,还要掌握有效沟通及妥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优雅的职场形象。其次,认真接受职场礼仪培训,其中分为个人职场礼仪自我培训和专业职场礼仪培训。对于个人自我培训来说,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多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做到坐有举,行有礼;对于专业性的职场礼仪培训来说,主要是进入有偿性质的培训机构接受一定的针对性较强的职场礼仪培训活动。最后,在实际实践中,不断熟悉完善职场礼仪的应用。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于职场礼仪的浅薄认识,如有不对之处,敬请多多指正与包涵,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参考文献
[1]《大学生职业礼仪教育探析》作者:田贤国;文献来源: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金融职业礼仪中形体塑造的研究与探讨》作者:蒋含真;文献来源:中国外资
[3]《创业培训为创业者打开大门》作者:记者江慧;文献来源:九江日报
篇8
关键词:中职 姿态 礼仪 形体
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等职业院校在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之外逐渐开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这种情况下,礼仪就成为了现代人才必修的一门课程。其中,姿态礼仪是中职礼仪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章节,包括站姿、坐姿、蹲姿、走姿、手姿、行礼和工作中的举止。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姿态的要求,体现了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也反映了其内在修养,可以说良好的礼仪姿态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能给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影响着他人对你的评价。在现代职业竞争中行为举止和工作能力一样成为对人才的必要要求。姿态礼仪的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塑造优美的体型和优雅的姿态,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职业竞争力。因此,中职学校要重视学生姿态礼仪的训练。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搞好中职专业姿态礼仪教学。
一、基础形体训练
良好的形体是姿态礼仪学习的基础,在开始学习姿态礼仪的具体要求前应先进行形体训练。形体训练以芭蕾基本功训练为内容和方法为主,同时借鉴健美操、瑜伽等方式进行辅助练习。
(一)芭蕾基本功训练
芭蕾舞以“开”“绷”“直”“立”为主要训练元素,其中直和绷为形体训练主要训练要点。“直”指从头颈背到腿保持直立,形成拉长的优美线条,使学生达到身姿挺拔直立,纠正自身错误的姿态,如驼背、耸肩;“绷”指身体的各个部位肌肉的收紧以达到良好的控制身体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燃烧多余的脂肪,塑造良好的肌肉线条,主要训练动作有手位、擦地、蹲、小踢腿、大踢腿等。
(二)健美操
健美操是非常好的热身动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燃烧多余的脂肪,还能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而健美操种类较多,其中活跃的健美操辅以跳动的音乐符合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好动的性格,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三)瑜伽
瑜伽是时下非常流行的健身方式,通过瑜伽的动作可以达到矫正身姿、拉伸韧带的目的。同时,它也强调心灵的体验,学生在训练中能够缓解学习的压力,更深刻地体会到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
二、模块教学法的应用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专院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从学习理论知识过渡到培养实践能力。模块教学法是从职业要求出发改变原有的理论知识体系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教学模块。新的教学模块以能力为核心,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灵活应用,突出职业教育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特点。
模块教学可以是多角度的,从不同层面形成最优的组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
在姿态礼仪教学中,我们可从基础姿态角度出发,把每个姿态划分为一个模块,形成基础姿态模块,或从工作实践出发,形成实景工作模块。基础姿态模块包括每个礼仪姿态的要求、错误姿态和错误姿态的纠正;实景工作模块根据不同职业设置不同的工作场景,每个场景提出不同的礼仪姿态要求。通过两个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从理论学习更好地过渡到实践工作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一体化。
三、情景模拟学习
职业教育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学、做的统一。学生在初步掌握姿态礼仪的要求后往往不能很好地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这正是教、学与做的脱节。对此,在姿态礼仪教学中,教师可实施情景模拟法,由自己引导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在模拟的工作场景中能让学生充分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他们对姿态礼仪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下面以护理专业为例:
情景设置:接待入院。所选的情景应该紧扣教材和贴近实际工作。接待病人入院是护士的日常工作之一,护士的行为举止形成了病人对护士第一印象,影响着病人情绪以及对护理工作的评价。
人物扮演:接待护士、病人。
姿态礼仪:坐姿、站姿、引导手势、走姿。
讲解演示:由教师说明设置场景,详细讲解每个姿态在接待过程中的规范要求,并由学生示范。
模拟体验:随机选取学生进行模拟体验,可多组进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加深对姿态规范认识,同时避免错误的姿态在工作中再次出现。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价。
四、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所学的姿态礼仪编排成组合进行展示,把小组展示评价作为姿态礼仪的考核方式,展示后由教师总结并给出成绩。
(一)小组划分与分工
小组的划分以学生自由结组为原则,同组成员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有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同时避免两极化现象的形成。每小组推选负责人分配小组成员完成小组任务。
(二)示范小组展示与评价标准
由教师选定示范小组展示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展示组合编排的基本步骤,为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完成小组展示打下基础。而教师给出的评价标准应具有开放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小组展示考核
在给予学生充后的准备时间后进行小组展示。
(四)评分与总结
小组展示后以小组为单位给出成绩。评价方式由个人评价改变为小组评价,使小组成员能够更好地互帮互助;竞争方式由个人竞争改变为小组间竞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最后由学生做出总结,可以谈谈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行教学总结,以运用到下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中,达到“教学相长”。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探究、组内交流、组间竞争,使知识信息得到快速流通,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把教学过程与考查方式结合在一起,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姿态礼仪的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这有益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极大地调动中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避免理论学习的单一性,使礼仪知识更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姿态礼仪。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所学内容在实践中不能应用的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杨建英.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礼仪课教学的实效性[J].中等职业教育,2011(24) .
篇9
一、礼仪课程能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以文明和礼貌为基础的行业规范。礼仪课程通过对礼仪基本概念的阐释,使学生认识到礼仪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正常的生活秩序所需共同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既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礼貌、礼节,又表现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道德修养。职业人士礼仪修养水平的高低,是受其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制约的。在职场上,自私自利、斤斤计较、唯我独尊、嫉妒心强、虚伪苛求、骄傲自满的人,对别人不可能诚心诚意、以礼相待。真诚尊重、公平对等、和谐适度、宽容自律、遵时守约不仅是人们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也是各行各业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学习礼仪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情操的陶冶和实际的锻炼,而礼仪修养的学习、磨练和养成的过程也是职业道德不断提升的过程。
二、礼仪课程能完善学生的职业形象
职业形象是一个人在职场中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和教养的集合,而礼仪在上述诸方面都有自己详尽的规范。礼仪课程通过服饰、举止、仪容、语言礼仪等个人基本礼仪的教学,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职业形象的理解;通过称呼、介绍、握手、递物、接物、致意、问候等日常交际礼仪的教学,进一步优化学生的职业行为。在职场中,遵守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体现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观的外在表现。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可以更好、更规范地设计、维护个人职业形象,从而在职场上更好地、更充分地展示个人良好的教养与优雅的风度。得体的穿着、整洁的仪表、文雅的举止、风趣的谈吐、高贵的气质所构成的良好职业形象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是职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三、礼仪课程能改善学生的职场交际状况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剂”。交际礼仪知识和规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职场交往技巧,积累社交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健康的交际心理,为其营造良好的职场交际环境和发展空间打下基础。人们在职场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矛盾,而要解决人际关系出现的障碍, 就需要在协调中运用礼仪,利用人际关系的互动性,用尊重、礼貌、友好、诚信、信任、宽容去获得对方的理解,缓解矛盾, 消除误会,进而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缩短人际关系的距离,造就和谐、完美的职场人际关系。只有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注重礼仪,才能在职场交往中左右逢源,无往不利;才能在尊敬他人的同时赢得他人的尊敬,使人际关系更趋融洽、职业环境更为宽松、职场交际气氛更加愉快。
四、礼仪课程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礼仪课程教学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活动体系为内容,介绍和训练与职业活动相关的各类礼仪知识,如公务活动礼仪、商务活动礼仪、涉外活动礼仪等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课堂展示、师生互动、感知训练、情景训练、课外训练、综合实践、礼仪大赛、社会活动等礼仪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尊、自律和自主能力,并逐步将其转化为自觉、自然的行为习惯,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礼仪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在校园引入企业文化,创设校园企业文化氛围,让学生们逐步从学生角色转变为职业角色,进行个人职业生涯实战演练。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应职岗位的礼仪技巧,提高其职业礼仪技能的运用,缩短岗位适应期。
篇10
在我国服务经济快速发展,分级医疗逐步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医疗资源下沉,使90%常见病病人留在县以下医院,从而化解大医院看病难、医患关系紧张等难题,也为各大医院发展定准了方向。在当前分级医疗推进的过程中,既为各级医院带来了极好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一所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中,重要的是决策与管理,尤其是管理者对人的认识与管理的态度,然后才是管理的方法及技巧。虽然医院的整体技术水平需要设计管理及时间的孕育,是一项战略决策。但是医院的服务质量更多的取决于医院管理者的认识及态度,管理者的艺术思维及服务管理的设计。本文针对各家医院高度重视的问题即在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及服务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便能协助更多医院科学系统设计医疗服务培训及管理方案,达到提高医务人员职业信心,提高病人就医感受的目标及效果。
1与医务礼仪有密切关系的社交礼仪要素
社交礼仪是在社会人际交往中约定成俗的规则,是保证社会秩序、人们互相尊重、以礼相待、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礼仪礼节,是社会文明及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医务礼仪的基础[1]。医疗服务行为具有高度专业性、不确定性和侵袭性。医疗服务对象均为身体健康缺失的特殊群体,因此医疗礼仪是以基本社交礼仪为基础,依据医疗服务对象的特点,所开展的具有医学专业特色的安抚及人文关怀,是以提升病人就医感受为目标的服务规则及礼仪规范。社交礼仪涵盖人际交往礼仪、特殊场合礼仪、人际沟通礼仪、商务礼仪、职场礼仪、书信礼仪、网络礼仪等,以下只举与医疗服务有密切关系的社交礼仪要素知识:(1)与医疗服务具相关性的形象礼仪。着装整洁、服饰不夸张、装束有修养、表情和态度友善。(2)交流中的语言礼仪。礼貌热情、语言文明、语气友善、口齿清晰、语调适中、有知识内涵、称呼敬人、眼神表情自然交流。(3)人际交流中的举止行为礼仪。仪态自信大方、风度适宜、举止有度、动作有礼。(4)人际交往动作礼仪。鞠躬礼、握手礼、交换名片礼、询问信息礼等要遵守尊重、礼貌、热情原则,根据场合、地点、职位、年龄采取合适礼节,鞠躬依据场合及人采取45°、30°、15°礼。(5)社交礼仪原则。尊重对方、自信有礼、考虑场合地点、主动不过度、热情不张扬、谦虚谨言、多考虑对方感受、善于倾听、善于赞扬。
2与医疗服务具有相关性的特殊场合礼仪要素
(1)特殊场合相遇礼仪。在一些特殊场合人与人之间相聚一米之内时,适度点头礼或主动问您好。到任何办公、购物、餐厅等场合,主动以“您好”向对方打招呼,然后说明要办的事物,以建立良好的人际氛围。(2)乘车礼仪。在乘坐轿车及商务车从前至后顺序:司机、接待人员、主客、副客等。家庭乘车:开车为主人、另一位主人、孩子、老人等。(3)电梯礼仪。入梯顺序为接待者指引、主客、副客、领导、陪同等;出梯顺序为主客、副客、领导、接待者、陪同者。普通乘梯入电梯顺序为青年人先入指引、老人、儿童依次进入,出电梯顺序为老人、儿童、青年人。(4)就餐礼仪。商务就餐入座顺序为主客在主人左侧、副客在主人右侧、接待者在主人对面、其他依次。待主人安排座次后就坐,同时注意男士主动为女士让座,年轻者主动为年长者让座。客人或主人宣布结束时离席,离席原则为主人先离座、主客、副客、陪同依次。(5)就餐礼仪原则。礼貌、文明、就餐无响声、餐具及桌面整洁、就近取食、忌多次少量去夹菜、忌给他人夹菜、忌双臂趴在桌面,说话以主人及主客为主。(6)西餐及自助餐礼仪要点。礼貌文雅、处理好手机、说话不影响他人、掌握西餐就餐要领、按功能使用餐具、适量取食并摆放美观、餐盘不反复使用、掌握红酒饮服规则、善于赞美、餐间不干杯、桌面清洁。
3与提高病人就医感受有密切关系的医务礼仪要素[2]
(1)医疗服务者形象礼仪。工装合体整洁、内衣下装色彩协调,避免黑色。女裙工装长至膝下1cm,内裙不长于工装,男士工装在膝上2cm或膝下1cm(不宜过长)、男士不穿短裤,不穿露脚趾鞋(最好着皮鞋,不宜旅游鞋)。(2)医疗意识与表情礼仪。尊重每位服务对象、态度和蔼友善、服务主动热情、常带微笑、自信大方、接诊及查看病人有眼神交流;对病痛病人、抢救病人、死亡病人报以同情及安慰。(3)医疗服务中语言礼仪。习惯首先问候接待服务对象,习惯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抱歉、谢谢”等;请病人入座,称呼病人名字及姓氏,介绍自己的名字或职务,询问对方需求及问题,认真倾听病人及家属的诉说,并适时进行应答。对病人提出及介绍的不适及症状进行总结,将重要及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复述,取得病人的认同感;与病人一起讨论治疗及护理措施,给病人制定治疗及护理方案或措施。在诊疗或操作结束时,安抚病人并指引下个科室位置。(4)医疗服务中行为举止礼仪。医务人员的行为举止应遵循基本社交礼仪。对待新病人可以站起迎接、对待老病人可以有关怀的握手或拍拍肩,在为病人服务中注意处理好手机,排除干扰,让病人感受到“他很重要”,(5)行为举止规范要求。端坐时身体适度前倾,双手不支下颌,双手不交叉抱肩,双腿不抖动,不在病人面前翘二郎腿,与病人座位成45°角,医患交流中尽量采取双方均坐位,距离保持在0.6~0.8m之间。
4走出医务礼仪培训误区
在各级医院对提高服务意识及服务质量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势下,衍生了很多没有医疗服务阅历的礼仪老师及仅以星级酒店及空中服务人员礼仪为医务人员礼仪培训内容,其培训结果必然引来如下误区:(1)将专业的医疗服务等同于酒店或航空业。虽然医疗服务的部分管理应当向酒店、航空的微笑及细微服务学习,但更需仔细思考医疗服务业与其他服务业的重大区别,即病痛之人的痛苦与健康人的享受,他们对服务需求的差别。(2)将医院护士服务等同于礼仪司仪。如将培训礼仪人员的套路搬到培训护士上,护士的站、坐、行、举止训练得如同样品模特,完全整齐划一,不考虑护士工作的实际情况,不考虑病人希望看到的护士形象,只注重表象行为的规范统一,这样做对培养护士理解病人、爱护病人、在需要时以各种方法帮助病人解决病痛的服务理念没有多少意义。(3)不能对病人诊疗全过程的服务规范进行指导。由于培训老师不了解医疗服务全过程,不了解医务人员与病人诊疗过程中会发生哪些问题,所以培训缺乏针对性,无法涉及到医患服务及交流的具体细节中,其结果是误导和淡化医务人员的职业爱心,使得医务人员认为礼仪培训对医务人员价值很小,误解礼仪与医务礼仪是没有区别的。(4)培训范围局限,礼仪培训只限于医护人员。对后勤、窗口、保安、保洁、医技、影像服务环节缺乏针对性,培训后护士变化明显,其他专业收获较小,导致优质服务只是护士的事,不能营造一个全员优质服务的氛围。
医学是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职业,医学是为健康需求者提供治疗与信息咨询的职业,医学也是一类特殊的服务行业。让接受服务者获得高超的治疗技术与获得良好的就医感受同样重要,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能思考、有社会身份、有身心困扰的人。因此医务礼仪培训只有在医疗服务各环节及细节基础上着手,同时融和丰富的礼仪知识,将社交礼仪完美融入到医务礼仪及医疗服务具体环节中,并将理论培训与诊疗全过程紧密结合中进行现场演练示范,方能达到医务礼仪培训效果。
5医务礼仪培训与提高医疗质量的关系
在一个人们越来越重视感知的时代,医疗服务不仅是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病人的就医感受。影响病人就医感受的维度包括:技术水平33%、服务态度26.8%、医疗设施18.4%、医疗费用11.5%、后勤保障6.8%、医院形象及环境3.4%[3]。我们培训医务礼仪就是在培训服务意识及服务能力,因为职业形象、素质、服务意识均直接影响到医务人员的服务状态。(1)服务状态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疾病康复与情绪、环境、行为有直接关系,但很多病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对多种药物代谢灭活加快。医务人员必须对病人认真仔细管理交流,掌握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变化,使治疗方法个体化,才能取得更好疗效,而只有好的服务意识及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才能做到治疗与病人紧密结合。(2)提高医疗质量首先要改善服务态度。医院是以医疗科学技术为主要手段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和生活服务的社会窗口,医务人员处于病人要求治好病及医院满足病人就医需求的矛盾中,医师不能治好所有的病,但可以给病人最好的照顾和安抚。病人到医院不只是治病还需要基本的生活条件,医院的各种设备仪器与医务人员的技术是物质基础,但如何运用并发挥最大作用则取决于人的素质态度。态度可影响技术将其发挥到最大化,以及不认真给病人带来的身心伤害,所以提高医疗质量首先要改善服务态度。(3)礼貌用语与人际礼仪影响医疗质量。在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中语言文明、礼貌、关怀、安抚能起到“良言一句三分暖、冷言送人六月寒”的作用。所有的医疗活动都是以语言表达的,所以希波克拉底说“语言与技术一样是医生的能力”,如果只说技术,不说语言优美,无法让病人感受到医者的情感支持。一个人没有心理的支持,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定会影响到疗效。
6提升医务礼仪修养,助力医疗服务质量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全面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的新形势下,面对服务对象的高需求,医务人员能否适应现代病人是其执业能力的重要课题。满足病人就医感受,提高就医满意度成为评价医疗服务的主要依据。因此对医务人员进行社交礼仪复习,强化开展医务礼仪服务,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措施。在培训医务人员中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设计指导:(1)首先对员工进行基本社交礼仪的复习及强化培训,提升员工基本素质,树立本院医务人员高素质的职业形象。(2)提升服务经济时代的服务意识,认识到病人高需求与社会发展、医院服务接近酒店、航空服务的大趋势,使员工及管理者认识到提高服务水平是社会发展及医院生存的需要。(3)设计培训方案,全员各岗位均需具体培训,避免认为服务是某个专业团队的事,避免轻视非临床岗位,医院任何一个岗位的服务都会影响到病人的感知。(4)培训要紧密结合岗位工作,建立岗位服务理念、服务规范,重要的环节可以书写接待病人具体剧本,以精细化的服务管理,创造卓越服务。(5)构建优美、温馨、精细化的环境管理,使员工的服务素质再次提升医院的人文环境,使有修养、有礼貌、主动热情服务的医者工作在一个合适的诊疗环境,病人就医感受从开始到结束都在一个温馨美好的医患关系中,医院的医疗质量与病人满意度一定不断上升。
总之,医疗服务是特殊的服务行业,需要医者有一颗为病人解除痛苦的职业爱心,提高疗效不但要用技术和药物,还要有人文的关怀与心灵的安抚,精湛的技术需要通过关怀和修养在人际交流中表达出来。医务礼仪培养就是提升医务人员修养的极好机会,做医疗服务专业性的深度修养培养,使医者能以最美好的职业形象展现社会精英对人们健康与心灵的关爱与呵护,使医者在实现职业价值的同时,更适应现代病人对医疗服务的高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不断付出。
参考文献
[1]钱志芳.走出企业礼仪培训的误区[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6):86-87.
[2]李叶英.医务礼仪服务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188-1189.
[3]万秋英,毛宗福.病人满意度与医疗服务质量的关系[J].湖北民族学院报(医学版),2010,27(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