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的基础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素质的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素质的基础

篇1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inquired into approaches to train students' computer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so as to make them highly-qualified, versatile and practical personnel, who can meet the need of the fast informatized society through the reform in teaching content, procedures, methods of evalu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fundamental cours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higher vocational training.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基础;职业素质;教学改革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e;computer base;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8-0206-02

1改革背景

随着科学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电子商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逐渐普及,在校学生面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方位信息化社会环境。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当今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1]。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生入学后接受计算机知识的第一门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具备运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利用计算机查询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技能,同时为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和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以及成功就业奠定基础,对以后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2.1 培养目标不明确高职培养的目标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能直接工作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把培训目标定位在应用能力上,忽略或轻视了全面素质的培养。

2.2 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相脱节虽然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材、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地更新,但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发展速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从课堂和书本中获得的信息技术理论、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需求脱节,难以直接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去。

2.3 教学方法单一利用多媒体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使用电子教案,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无法做到边听课边做笔记,留给学生的印象较浅,容易遗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2.4 考核方式偏离教学目的高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是与等级考试挂钩。为了能够有较高的过级率,老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容易向应试教育倾斜,在上课时忽视了考试大纲不要求的内容,学生也开始为考而学,不会综合运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偏离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的[2]。

3企业看重的职业素质

3.1 团队合作能力美国工作协会以国内100家大公司的领导者为研究对象,就在公司中哪种技巧最重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团队合作排在第一位[3]。如今优秀的企业都很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将之视为公司文化价值之一,希望员工能将个人努力与实现团队目标结合起来,成为可信任的团队成员。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把是否“具备团队精神”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任何企业的衰败,都是由人心涣散开始的,打造一支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团队,才是企业基业常青的基石。

3.2 自主学习能力时代和环境在快速变化,对所有企业都提出了新的挑战,竞争日益激烈,因此,自主学习能力是竞争取胜的不二法门。英国壳碑石油公司的德吉斯(ArieDeGeus)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有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与变革(Innovate,即改革与创新)得更快的能力”。

3.3 创新能力企业需要那种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创新是赢得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一个求职者都应该努力培养的素质。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无论是在录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方面,还是在对每位员工的考核方面,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的优劣,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员工更受企业的器重和依赖。

4改革方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应用为目的,以提高全面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4.1 以培养学生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为目标,更新教学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适应社会要求,使学生能够解决在日常办公中遇到的问题,适应企业的基本需求。要使教学内容真正贴合企业的需求。首先,要了解企业中实际岗位的职业需求,了解企业办公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就需要对已毕业学生进行回访,了解其工作中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需求;同时要组织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地调研考察,采集各类真实工作案例。然后,通过对各种零散案例的归纳整理,编写适合教学的仿真案例。根据对毕业生回访及用人单位需求,按不同的专业有侧重点是组织教学,力图在课堂上营造出适合本专业岗位群的真实办公环境,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主动思考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其将来适应真实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4.2 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为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在上机实践课中,使用“小组任务驱动法”。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注意把基础好的学生分配到各组。课前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小组各自进行探究学习,共同完成任务,并要使本组成员达到掌握的程度。教师只负责解决疑难问题,或对协作差的小组进行指导。课堂后期进行抽查评比,并由小组代表进行作品介绍。对于基础好,悟性高,自学能力强的学生,他掌握了本节所要求的知识后,还要负责向本组其余不会的成员进行辅导讲解,无形之中使知识进一步深化,同时又根绝了他们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毛病;对于悟性差的学生,原本在课堂上,教师讲课,他难以明白,现在的状态却使他拥有一些“小老师”进行辅助、加餐,反而接受的更快。在这种看似混乱的课堂中,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加强了沟通,增强了团体意识,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课后作业或作品的布置安排中同样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不是要求每位同学都交作业或作品,而是每组交一份,交的是本组最后整理的综合版。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在课外要保持沟通联系,通过开小组会议,定期汇报汇总等方式完成任务。最终在完成教学的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3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改革考核方式自主学习能力正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列入到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毋庸置疑,作为新世纪国家建设主要人才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是新世纪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实施自主强国战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取胜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这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各国大学得到普遍重视的原因。

目前,学生在课余时间一般很少主动去学习计算机技能操作,电脑对他们来说主要是上网聊天,玩游戏的工具。针对这一情况,可以仿照网络游戏通过提升经验值从而提高等级的模式开发一套“职业办公技能训练系统”。在系统里把对企业的各类真实工作案例分成为以下6大操作技能模块:打字技能模块、操作系统基本操作技能模块、Word文字处理软件操作技能模块、Excel电子表格软件操作技能模块、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操作技能模块、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模块。学生通过网络进入系统,在各技能模块中进行训练,当技能经验值达到一定标准后,方可报名考试。考试采取自己报名,由教务处、实训中心、计算机系共同组织,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均有5次考试机会,要求计算机系各专业学生在前两个学期通过,全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前四个学期内完成。学校每五周组织一次考试。在学习期间,学生考试合格,即完成了计算机基础操作课程,成绩记为合格,下面未完课程准许免修。考试地点统一安排在机房,防止替考现象的发生。考试成绩由考试软件自动评判,监考教师只做考场记录。每次考试成绩由教务处登记到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可以上网查询。

这种考核方式,可以较好的避免了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而造成的矛盾,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我管理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计划,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4.4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目前,我国大学生特别是普通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还是较低,主要表现出在以下两方面:①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许多大学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自己缺乏行动的信心和决心。②缺乏创新的兴趣。现在大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应转变已有的教学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知过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的行动信心和决心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另外,定期举办竞赛等教学活动。在一定时候举办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竞赛,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作欲望,又能在比赛进程种培训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举办各种主题的PowerPoint设计大赛,电子手抄报比赛,个人简历设计大赛等。在比赛过程中要注意去挖掘创意,鼓励创新。

5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一切教学工作都应该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宗旨。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起到重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平生,蔡博.基于职业岗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1).

篇2

关键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219-02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一门用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职业素质在他们成长成才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融合了职业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所以,在“基础”课中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在“基础”课中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1]作为一个综合概念,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的核心是指从业者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职业素质包含4个方面: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可以通过相关专业课和实训实习获得,而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素质的根基,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它的培养是一个养成性教育,需要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因此,“基础”课能够更有效地吸收职业素质教育要求,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进一步促进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推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决定》还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3]“基础”课本身就是一门“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它所讲授的主要内容涉及做人的基本理论、价值和知识,目的是要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做人的基本知识和素养,成为合格的现代人。[4]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日益精专化,人的现代化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的形成和发展。从事某种职业成为人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职业性在某种意义也就成为现代人的规定性。从这个角度上看,“基础”课具备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功能。“基础”课中的诸多内容,比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责任担当等都是作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在职业中的渗透和延伸。所以,“基础”课能够为职业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3.有助于提高“基础”课的实效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要“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5]要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基础”课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可学生未来追求和发展,以生活化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来组织教学,解答学生最关心最主要的问题,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对于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求学期间最关心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及其职业发展能力。在“基础”课中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将有助于学生了解现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不断提升人生境界,这既保证职业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基础”课中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基础”课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突出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基础”课的职业素质教育功能。“基础”课中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1.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理想是指个体在一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下,对未来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做出的想象和设计,是一定社会理想在人格上的反映。新入学的高职学生,理想往往处在“迷茫期”。为此,教师在“基础”课适应人生新阶段和理想信念教育篇中,首先要结合本校的发展特色向学生介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本校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未来发展的方向,树立明确的职业动机。然后从高职学生关心职业理想入手,帮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职业理想要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出发点,以自我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为客观基础,不能急功近利,人云亦云。由低到高,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义祖国的富强、中华民族的振兴,从而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最后明确“立志须躬行”,要求学生把实现理想的起点与平凡的岗位和踏实地学习联系起来,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而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2.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中,更具体一些就是体现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当前,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高职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呈现出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存在轻责任、重报酬,轻贡献、重享受的职业选择标准和从业态度。所以,教师在“基础”课人生价值篇中,首先将价值观教育具体化为职业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职业评价方法和标准,认识到职业没有绝对的高低贵贱,也不能简单以报酬高低来衡量其价值,只要是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值得尊敬的。然后,进行价值观教育,强化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和集体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这样不仅充实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3.职业道德教育。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基础”课道德教育篇中,首先要结合专业及岗位群的需要开展教学,将一般性职业道德融入到行业职业道德之中,让学生明确自己未来将从事的专业或岗位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敬业、责任、细心、合作、奉献等职业道德品质;然后,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让学生认识到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整体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4.法律素质教育。高职学生的法律素质主要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基础”课的法制教育主要是培养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并能够形成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和用法的法律素质,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体现在职业法律意识中,就是要让学生遵守行业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用职业生活中的相关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三、在“基础”课中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要正确认识“基础”课的双重任务。“基础”课的根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而在高职院校中,为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又赋予“基础”课一项新的任务,即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基础”课中的职业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侧重于思想意识形态上的教育,主要是帮助解决学生在职业选择中的困惑与矛盾,使其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律意识。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明确“基础”课的双重任务,切不可顾此失彼,用职业素质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把“基础”课完全变成职业素质课。如果这样,不仅课程性质变了,而且由于缺少理论基础,职业素质教育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育动力学理论表明,需要是教与学的动力源泉。一般而言,教学动力主要来自国家意志、学校意志、学生个人意志。[6]只有这三种种意志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并且有效整合,才能形成强大的教学合力,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基础”课要想动力十足,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反映国家、学校和学生的需要。过去,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强调的是国家意志,而忽视了学生个人意志,使有些学生“学”的动力不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设计起点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学生的个人意志。然后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精神境界。

3.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职业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内化―外化的过程,即将职业素质的相关知识内化为自我意识,然后将其“外化”为行为实践,并逐渐形成行为习惯。根据这一过程规律,教师在“基础”课过程中,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视频案例、情景设置、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入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多视点、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开拓创新,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此外,要积极组织实践教学。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形成需要“知行统一”,而实践教学有利于推动由知到行的转化。根据课程内容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企业参观、企业文化调查和优秀毕业生访谈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职业生活和职场法则,而且也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05-02).国发[2014]19号.

篇3

[关键词]建筑学职业素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李慧勇(1977-),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李军生(1955-),男,山东蒙阴人,聊城大学副校长,教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教学与管理工作;程兴国(1980-),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研究。(山东聊城25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聊城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筑设计初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3110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32-03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业一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这就需要我国的建筑学教育肩负起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命和社会责任。但是,我国传统的建筑学教育在对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学生缺乏职业化的素养,适应职业岗位时间较长,一般得有老工程师帮带1~2年。我们的建筑学教育要符合建筑教育职业化的要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实践应用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创新性、应用型复合人才,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笔者主持的聊城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总结,旨在探讨建筑学专业基础教学中如何把“职业化教育”思想灌输于建筑学的启蒙教育之中,使建筑设计初步成为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入门”及“职业入门”的课程,为培养未来的建筑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筑设计初步教学体系的反思

建筑设计初步是建筑学本科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建筑学专业的认识以及学生能否掌握好基本功,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建筑观和养成科学的工作方法。基于该课程在建筑学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国内各建筑院系历来都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教学当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几乎所有的建筑院校都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有的全面更新,有的局部调整,各有特色。目前较常用的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1.以基础表达技能为主的基础训练型教学体系。这一类型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由建筑初步理论课和练习作业两部分组成。(1)这种教学体系的理论课主要是“填鸭式”的讲授。理论课主要包括建筑构成要素、建筑基本属性、建筑构图原理、中外著名建筑简介等。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十分庞杂,几乎是整个建筑学专业在校所有理论学习的缩影。然而,和这些庞杂的内容相比,学习课时却很紧张,学生的学习过程基本只能是感性熏陶。在教学方法上,整个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围绕着教师展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基本特征。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掌握并控制着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学生是观众,是“徒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缺乏信息反馈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互动相对单一,缺乏有意识的职业素质要求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设计。(2)这种教学体系的作业训练部分主要是基本表现技能的训练。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绘制线条图、建筑识图和制图、字体练习、渲染技法等。训练作业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形式造型的基础,或是风格、观念主导的形式主义,或是摹仿、诱导的造型拿来主义。基本采用“以画养技”的方法,老师定范图,学生临摹,以此增进学生感性认识和基本功。这种做法造成学生主动创造很少,过分依赖感性的“悟”而缺少理性的“导”。另外,这种教学体系使作业练习和理论教学联系松散、严重脱节。在一年级内,通过这种教学体系的教育,学生对建筑学专业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从而导致学生很难树立起初步正确的建筑观,对建筑设计初步与建筑学之间的关系也不能自觉。这和“专业入门”及“职业入门”要求相差甚远。

2.以建筑设计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认知型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的教学组织理论基础就是认知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因此,这种教学理论的认知主体是没有任何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大学新生,认知对象是基础性的建筑学专业内容,信息加工是建筑表达。该种教学体系把“认知”看成组织课程教学的关键。该型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认知过程,使学生比较顺利地进入专业领域,并为后续的建筑学专业学习打下全面而扎实的基础。这种教学体系的教学目的由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修养和自我悟性转向理性培养,由侧重手工技巧训练向侧重创造性、建筑思维方面训练。课程教学体系上以一系列的小建筑设计为主线,附带理论课和基本训练课,让学生更早地进入“专业角色”。学生在学会初步识图和认识建筑后需完成一系列单项分解的小设计,表现技法和一系列小设计同步训练,取消了单独的理论课,理论课主要结合设计教学同步进行。

这种教学体系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现在建筑学刚入学的学生美学素养低、空间体验能力弱和动手能力差尤为突出。一年级就把建筑设计全面引入,造成学生很盲目,带来一定的难适应性。二是教师在辅导学生时要费力地讲解许多复杂的到高年级才会学习到的建筑技术问题,无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建筑设计。三是计算机的普及、运用和互联网的发展,引发了建筑学自身、建筑学与社会之间乃至社会生活及社会结构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计算机的精度和效率有着手工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由此计算机绘图与数字虚拟空间的应用大量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图纸与模型,造成了建筑表达基本技能的训练有所削弱。四是由于理论课融入各个设计之中,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因此对各个学生的辅导讲解缺乏系统性,标准不一,教学结果不甚理想。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自2007年开始招收建筑学本科,办学伊始,学院就明确了建筑学专业的发展思路与人才培养目标,即“广泛吸收国内外重点建筑院校建筑教育的有益经验,并着力加强与地方传统建筑院校在教学上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注重专业教育的整体结构和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多学科的渗透以及建筑理论的发展前沿,强化以建筑学为核心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教育,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教学团队针对以上两种教学体系进行反思,在教学体系上进行了新的探索。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和最终的职业素质要求结合起来,阶段要求应和最终要求一致,应从职业能力培养角度上探讨建筑设计初步的课程体系改革。我们明确提出建筑设计初步的教学核心目标是:创造建筑师职业语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建筑、建筑设计。

三、职业化导向下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体系

针对我们的核心教学目标,结合以上两种教学体系的优缺点,将其有机融合、取长补短,教学团队制定了建筑设计初步的教学体系:通过建筑形态设计基础训练,加强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并结合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内容和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功能与形式、空间与形态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小型建筑方案设计的创造能力;结合注册制度对职业建筑师的要求,适当增加建筑制图的标准化要求,并在建筑表达技能方面得到基本的训练,为后续的专业设计课学习奠定基础。该教学体系以强化“职业化教育”的教学理念为导向,将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归结为三大教学内容体系和五大知识模块结构(详见134页图)。具体教学方法和教案设置如下:

1.理论、表达与实践一体化。建筑教育以培养职业建筑师为目的,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应该具备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1)以设计原理的基础理论为专业知识主线。从建筑设计初步的第一节课“建筑认识”至最后一个课程设计训练环节“建筑设计入门”,以设计原理的理论教学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始终。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结合课程设计训练的讲课,系统讲解相关设计原理,包括形态构成的概念,建筑形式的基本要点(点、线、面的变化)、形式与空间,空间的组合关系,流线与空间序列,空间构成规律。教学中强调对适用、经济、技术、美观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组织的理解;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贯穿到学生各个课程设计训练中去,并随着课程设计对象综合性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加深学生对设计原理的深入理解。(2)以设计的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专业知识主干。通过贯串第一学年的“形态构成基础”课程训练系列教学,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与基本方法,是设计基础教学的重点。通过涵盖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及空间等形态设计训练作业,借助于模型等偏重操作训练的作业以及建筑方案设计训练的作业,强调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艺术追求和思维灵感,从而帮助学生把富有灵感的想象集中于对建筑本体的认识,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建筑形态与先进理念。(3)以建筑表达手段的训练为专业知识支撑。通过对平面与立体空间构成的表达、概念设计模型和构成模型的制作,钢笔、水彩等建筑表现画的练习以及建筑抄测绘制等方面的操作,培养学生掌握对中小型建筑设计对象的表达能力,直接支撑和帮助学生在基础训练中,对设计对象在头脑中的图像思考和对设计对象的形象表达。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计划的组织,根据建筑学专业教学大纲规定,建筑设计原理讲授、设计与形态设计基本能力的训练,以及建筑表达这三大部分内容相辅相成,平行进行,统一组织在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之中,这样的教学计划和组织方式有利于理论理解和形象设计结合,促进脑与手相连,逐步支撑起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建立全面的建筑设计观,培养与此相一致的综合设计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性。

2.突出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实践教学占有一定比例,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也是实现课程教学思想的保证。建筑设计初步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性的基础训练课,教学过程应该始终围绕渐进式的设计作业组织,提倡基本理论、方法的讲授和教学讨论密切结合的专业教学思想,通过实际作业在理论意义上的讨论和对设计对象的不断修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实践教学内容。在突出教学实践过程的设计性特点的同时,根据各个阶段不同设计作业教学要求的侧重点的不同,设计渐进的、有针对性教学目的的、具有有效的表达方法与手段的实践教学训练。从单项到综合作业,以创造型实验设计完成教学目标。为此,在三大教学内容体系和五大知识模块结构的基础上,整个课程体系按先后顺序又分为线条构图练习、平面构成练习、立方体构成练习、建筑测绘与表达等7个实践训练子项。这7个实践训练子项结合课程体系的综合性特点,注重模块系列的时序性、模块单元的完整性、模块时段的可塑性、模块内部子项的多样性,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体系。(2)实践教学中协作精神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进行协作性实践,部分设计训练分组合作,可年级内跨专业、跨班级合作,许多单项课程训练也采用与校外联合教学的方式,从而调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3)实践教学方式。全面的建筑设计观的培养建立,必须要在因素多变的设计训练中进行才能深入有效,使得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实践教学的主干,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成为关键。实践教学采取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教师课堂指导为辅的组织形式。我们采取的教师指导方式,包括:互动式指导——“因人施教,培育个性”,针对每个学生在作业与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指导手段,鼓励学生提问和对问题进行讨论,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开放式讲评——注重引导学生相互评图,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和分析与判断能力,打破师生的一对一交流,加强评图手段,进行小组评图、年级公开讲评,实现开放式交流。

通过几年来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基本达到研究性、创造性、综合性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性、探索性、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艺术的感知力、对事物的洞察力以及社会文化的敏锐感;在同一目标下,学生的学习可以有多种选择性,课堂形式及教学方式丰富多彩;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学生之间交流广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四、结语

面对建筑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建筑学基础教育改革也应该与时俱进,以职业化素质为导向,准确定位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实践应用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专业人才,使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真正成为建筑教育的“专业入门”以及未来建筑师的“职业入门”。

[参考文献]

[1]刘甦,赵继龙,仝晖,等.面向区域创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7).

[2]邸芃.建筑学专业职业化教育模式研究[A].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2007国际建筑教育大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职业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66-02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想要在求职与择业中获得更多的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职业领域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社会所认可的职业素养。实践证明,谁在职业素养上占据高位,谁就在就业上占优势,谁也就能够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大学生职业素养缺失不仅影响高等院校的就业率,也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的前途,更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因此,高校应重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1]其中,职业技能又称为显性职业素养,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而其他几项则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又称为隐性职业素养。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企业通常比较重视隐性的职业素养,而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2]这些素养从意识层面包括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和尊重意识,从能力方面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大学教育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它在培养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教学当中,以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情景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职业道德、职业法律、职业行动等方面的培养。

1.通过“理想信念篇”进行职业理想信念的培养。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新生刚入校,面对的是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以及对所学专业的迷茫。开学初,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对2013级新生基本情况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专业的填报,38.2%的学生是亲朋好友帮助选择,对于选择学医的目的,40%的学生认为好找工作,对于所学专业的了解,60%的学生不太清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新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了解,缺乏职业意识,更不可能产生职业情感。因此,我们可以在绪论课进行入学适应教育,对大学生活以及学校概况进行介绍,并设计实践课环节,邀请资深的专业老师讲座,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开始培养职业意识。紧接着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并为着理想不断奋斗,鼓励学生从进校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理想与职业之间搭建桥梁,让理想通过职场奋斗而梦想成真。

2.通过“人生价值篇”进行职业价值观的培养。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职业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职业期望,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决定着人们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从而决定了人们的职业发展情况。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第三章人生价值篇中,如果单纯地谈人生观,孤立地谈人生价值,则会使整个教学内容显得空洞,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教师将学生今后要从事的职业与实现人生价值联系在一起,教育学生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处理与他人的竞争与合作,尤其在工作岗位中培养与同事的团队合作精神,让职业成为个人发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教学则会显得充实而有意义。

3.通过“道德修养篇”进行职业道德与作风的培养。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作风是指从业者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是职业道德在从业者职业行为中的习惯性表现。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会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因此,在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与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的教学中除了要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更要在此基础上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整体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4.通过“法律篇”进行职业法律意识及维权观的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应主要从法律的知识、观点和思想三个方面加以培养,从而使大学生具备法律知识,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和公平、正义观念的养成。在第五章与第六章的法律专题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法律精神和法治观念,再结合第七章第二节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部分将职业法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引入真实生动的法律案例,比如,对“医闹”事件、“护士虐婴”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使大学生加深对法律的深刻理解,培养高尚的职业操守。

5.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职业行为的培养。职业行为习惯与职业意识密不可分,树立职业意识和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是统一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职业角色,规范职业行为。例如,笔者在实践课上让学生自编自演有关“医德”主题的小品,由学生扮演医生与护士的角色,要求学生必须使用符合医护身份的语言、动作,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医护岗位的行为规范。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立足专业特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所学知识为人民服务。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深化

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深化:

1.教师应具有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意识。按照教育学的一般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程度,因此,教师应具有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意识。教师应对职业素养的内涵有深刻的把握和理解,要了解授课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包括职业道德、就业条件、行业前景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效渗透职业素养的教育。目前,有些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一无所知,无法立足学生就业,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无法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教学缺乏实效性。

2.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入。在教学中,应把党的方针政策融入到教学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应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融入到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行业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备好课,拓展教学内容。比如,在谈职业理想的时候,我们可以将“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引导学生通过实现职业理想而最终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比如,十报告在推进社会保障及人民健康方面,提出“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我们在授课中就将党的十报告中关于医改的方针政策融入到教学中去,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我们还分专业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法律条文的解读。比如,我们为护理专业的学生解读了《护士条例》,为药学专业的学生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这样,同学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行业法规,为以后更好地从事工作培养法律意识。

3.将实践课与学生专业见习相结合。专业见习是大学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部分,是大学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专业实习的前奏。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摸索与探讨,专业教师的协助与指导,学生逐步获得实践工作的能力。可见,专业见习能使学生近距离感受职业的魅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利用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来开展思政课教学,寻找二者的结合点。同时,这两者的结合还有一个优势:既可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将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质养成有机地融合,另一方面又可以减轻思政课教师寻找实践教学场所的压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职业素养;中职德育课教学;会计专业

中职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最直接、最紧密的一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中职学生的职业主方向不是从事办公室工作的“白领”,而是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蓝领”。

一、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紧迫性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将直接影响一个人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职业技能的充分发挥和事业的发展。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初级会计人员,一般的就业岗位有会计、出纳、统计等,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心理素质与会计职业意识等会计职业基本素质是所有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通过本人担任会计专业实习班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和对会计专业就业现状的了解,学生存在着角色转变缓慢,缺乏职业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社交能力欠缺;自我定位不准,缺乏责任意识,眼高手低,部分学生缺乏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精神,不能正确处理职业生涯发展中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综合以上问题,培养学生具有会计专业特色的职业素养刻不容缓。

二、如何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对于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很多老师会以为都是专业老师的责任,这样想就错了,专业老师贡献最大的应该是培养职业技能。但是至于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行为习惯等,需要各科老师一起努力,任何课堂中都应该灌输这种职业素养。特别是我们德育课教师,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更要多加关注。

中职德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目标和重点不在于对完整理论体系的逻辑论证,而是以知识的内化及践行,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为目标追求。德育课教学要从根源上破除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使他们能主动地探究性学习;其次,教师要改革授课方式,变“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为“问题式”、“任务式”,使学生的能力从“单纯知识接受”向“综合能力养成”转变;再次,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资源,将静态的传统课堂教学转化为动态的学生间角色互动的教学模式,使他们养成自觉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相互协作精神。

1.充分发挥德育课课堂的教育导向作用,加强会计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会计道德素质教育,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意识

中职教育是以能胜任某一工作岗位为出发点的教育,要求学生毕业后能迅速上岗,为社会创造财富。那么,德育课教学如何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呢?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的指导,本人结合学校实际,通过深入挖掘《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等必修课程的资源,积极拓展《心理健康》、《职前素养》、《人际交往》等选修课程的资源,有效结合《创新教程》开展创业实训活动,积极探索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在德育课教学中实施逐步递增的“三步走”目标,即:第一步中职一年级: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基础,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法制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第二步中职二年级: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发成才的远大理想,逐步确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为有正确价值观、有一技之长、对社会有贡献的蓝领人才;第三步中职三年级: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导向,帮助学生掌握表达、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合作等社会化技能,提高他们学习、实践、创新和社会观察能力,进而全面发展。

区域经济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依据,绍兴属于长三角市场经济与民营企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企业多以小微型、外向型企业为主,对会计专业大中专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大。本人通过在预科班学生中开展《专业成长规划》教学,让他们对会计专业有一个良好的、正确的认识,以便给自己树立信心和制定计划。在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通过分析区域根源及优势,结合会计专业群,展现本专业人才广阔的发展未来,使学生尽快了解和熟悉本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规格以及发展前景的优势。此外,近几年来学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屡摘金夺银,一些获奖的会计专业学生或升入大专院校进一步深造,或被一些企业高薪聘请,成为业务骨干。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挖掘“冠军”资源,发挥“冠军”资源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这些生动的教育,使无论是按自己的意愿还是按父母的意愿选择会计专业的学生都爱上这个专业,有了爱也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结合自己及将来从事的会计专业的特点,制订出既适合自身情况又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2.丰富德育课课堂生活情景,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些同学说“现在职业都没有,还讲什么职业素养?”目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中职毕业生暂时没有理想的岗位是可能的,但不会没有职业,更不会―生没有职业。亚里士多德指出,美德不仅与行为有关,而且与感受有关。转化到德育教学上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教学生自愿地、发自内心地去做该做的事情?如果教学仅仅停留于规范学生的行为,而忽略求得他们的内心认同。没有这种情感的共鸣,学生很快将他们不同意甚至不屑的道德认知抛弃,继续保留自己非道德的价值观,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在学校的支持下,本人在会计专业各班开设《职前素养》这一门德育课,在课堂中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中心,融入自编校本教材四个篇章的知识,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性行业的需要。

(1)自信起航篇:从学生将面临就业的特点出发,设置“我的职业偶像”、“我最欣赏的职业格言”、“我的职业目标”等几个小版块,引导他们从入学第一年起就进入状态,提高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关注,重拾自信,找到人生奋斗的方向。

(2)阳光生活篇:通过优秀毕业生的成才经历、技能大赛的累累硕果以及校企合作的企业文化渗透,让学生更一步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3)尚德律行篇:从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公民道德、职业道德等方面全面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道德素养建设。

(4)精技争优篇:以职业道德规范、求职面试规范、企业实习规范三个内容为重点,结合相应的自编“中职会计专业职业礼仪”视频教材,从仪表礼仪、仪态礼仪、会面与交往礼仪、会议与书面沟通礼仪、涉外礼仪等方面,着力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举止文雅、自爱自重的品行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3.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本人围绕“企业品牌形象”、“企业文化制度”、“企业价值精神”、“企业职业道德”、“企业环境适应”五大版块,通过大量的案例有针对性的引入会计专业的优秀企业文化,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景之中,让他们深切体会企业的文化内涵和要求,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和情绪。例如,组织开展模拟招聘会活动、“淘宝月”主题创业园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相当高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结合会计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到知名企业、见习基地参观,实地感受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氛围,让他们明确成为新时期高素质蓝领人才的要求,做好职前准备,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中职学生如何在人才济济中脱颖而出,必须在学校就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为此,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把它作为一项长久的重要任务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沈飞跃.提高职业素养提升职业竞争力[J].职教论坛,2012,(05)

篇6

摘要:当今社会,要做好新时代90后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工作,面临各种新问题、新形势和新挑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和提高,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责任。因此,只有校企联动,加强教育与引导,加强双方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熏陶和教育,采用多渠道、多角度、多方法开展职业素养培育工作,使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系统化、具体化,才能取得校企双方的共赢。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校企协同;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260-02

现代高职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在高职教育中不断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从内涵上说,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实践等多个方面,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调研发现,80%以上企业选择用人时,首先关心高职毕业生的爱岗敬业、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企业在人才使用上有五点担心:沉不沉得下心,留不留得住人,做不做得了事,吃不吃得了苦,能不能合作共事等。这些要求都是企业对职业素养要求的具体体现,说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了当今企业关注的首要问题。

高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于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校园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后准备基地。然而,如今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职业素养缺失,从而导致就业目标不理想或就业状态不稳定。因此,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着力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一迫切社会任务。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要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原则,加强专业建设和发展,更首先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出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有高尚道德素养的人才,最终实现“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素质全面、企业欢迎的复合性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对职业素养认识不清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职业素养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往往将职业素养简单等同于职业能力,认为职业能力代表了一切,从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培养,特别是忽略对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认为那些诸如意识和道德方面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职业选择影响不大。因为,学生对于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其他方面,他们认为专业学习才是对自己将来进入社会就业最有帮助的,职业素养只是一个很务虚的概念而已。学生认识不清,意识不强,必然导致职业素养提升缺乏自觉性。

(二)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不够

不少高职院校都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没必要当成一门系统的课程进行开发,只要通过日常学生活动说说即可,缺乏教学层面的普适性教育。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职业素养课程在很多学校里只是一门选修课,而且安排的课时非常有限,课程开设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开设与实施偏向第一课堂的共性教学,偏向具体的职业技能指导,忽略第二课堂的个性化指导,忽略对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无法满足对学生进行全程化、个性化的实际指导需要。

(三)教学方式吸引力度不强

目前学校里所开设的职业素养类课程在教学上还是以理论灌输为主,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课程的兴趣,认为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所谓职业素养培育无非就是单纯听老师讲授大道理而已,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四)企业协同育人深度偏低

由于我国教育机制尚未完善,校企合作深度有待拓展,目前大多数企业认识不到参与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认为那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企业不是参与者,而是旁观者,校企互融力度不够,导致在高职院校职业素养课程开设与实施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普遍较低,不能及时将企业对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无法适应现代高职教育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创新应用型、德才兼备高技能型人才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策略

(一)立德树人,将职业素养培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高职院校要提高对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坚持把“立德树人”摆在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位置,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构建“职业素质养成、企业文化熏陶、职场竞争力提升、个人成长成才”的职业素养培育模式。

(二)师资交互,稳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水平

职业素养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凭某一方面力量进行,为此,在职业素养培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组建一支以“德育导师+职业导师+专业导师+企业导师”的高素质大学生成长筑梦队。其中,德育导师以学生辅导员为主,职业导师以具有国家职业指导师和创业指导师等专业资格的校内教师为主,专业导师由专业骨干教师担任,企业导师由企业技术骨干担任。

(三)校企协同,巩固第二课堂培育活动主阵地

职业素养培育工作宜早不宜迟,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要从新生入学开始抓,并贯穿于大学生涯始终。具体来说,除了提高第一课堂的教学指导水平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时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多渠道加大职业素养培育力度:

1.职业素养培育活动宣传推广:新生入学后,职业导师运用“互联网+”平台(QQ、微信、微博、网站等),结合入学教育、主题班会、第一课堂指导和日常工作,对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开展的职业素养培育活动进行宣传、推广,并接受学生报名。

2.咨询、测评:对自愿报名参加第二课堂职业素养培育活动的学生,导师团队提供职业咨询和职业兴趣倾向测评等服务。

3.职业素养培育活动形成:向学生提供《职业素养培育活动表》,提供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形象和职业实践五大职业素养活动模块,通过职业咨询、职业测试、职业体验、主题沙龙、模拟训练、社会实践等方式开展具体活动.

4.职业素养培育活动实施:导师团队组织开展职业素养培育各项活动,活动期间学生和导师可以通过网络或见面交谈的方式交流。同时,向学生提供《职业素养培育活动实施手册》,用以记录学生参与职业素养培育各活动模块的完成情况。

5.职业素养培育活动模块完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及企业的需要,不断完善实施方案,丰富活动模块,满足新时代90后大学生对职业素养提升的新需求,助力学生自我提升,努力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6.职业素养培育活动持续跟踪:学生在校期间,导师团队持续跟进活动实施情况,在学生毕业一年后,持续提供职业指导服务,使学生能够在职场中更加得心应手。同时,运用“互联网+”平台(QQ、微信、微博、网站等),对成功就业创业的学生典型进行全面宣传,强化培育活动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潘蓉.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初探[J].教育探索,2014,(12).

[2]刘秀峰.简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2,(34).

[3]朱颖.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

[4]韩学芹.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8).

篇7

一、基本情况

目前衡阳市邮政储蓄银行辖内开办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网点共71 个,其中设区城市13个,县城12个,农村地区46个。据调查:自该行2008年3月挂牌以来,3-12月累计发放小额信贷3263笔、金额21861.14万元,累计收回1346笔、金额6972.01万元,年末贷款2209笔,余额16306.03万元。总体分析,该市辖内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呈现以下特点:

1.贷款额度需要不大。从年末尚有贷款余额的贷款金额看,每笔贷款额度集中于10万元以内,其中5万元以内的贷款11251万元,5至10万元的贷款5054万元,占比分别为69%和31%。

2.贷款期限明显偏短。从贷款期限看,贷款需求2个月以上、半年以内者居多,占比达80%以上。小额质押贷款的小数额、短期限特点表明采取邮储资金融资的多为短时应急所需。

3.贷款用于消费居多。从贷款投向看,96%以上信贷资金集中在消费信贷,投向“三农”微乎其微。

4.贷款质押品种单一。从贷款方式看,保证担保13649.72万元,抵押担保990万元,质押担保1666.31万元,分别占贷款总额的83.7%、6.07%、10.22%。质押担保贷款中,贷款质押大部分为本人质押,且质押物仅局限于邮政储蓄未到期定期存单。本人质押贷款余额1483万元,占质押担保贷款余额的89%。

5.贷款地区分布不合理。从08年末贷款余额看:设区城市13个网点,08年末贷款263笔、余额2561.68万元;县城12个网点,贷款1783笔、余额13252.61万元;而农村地区46个网点,贷款163笔、余额491.74万元。这表明小额贷款服务农村、支持“三农”及新农村

建设并没有什么起色。

二、制约因素

1.贷款额度受到限制。目前,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每笔小额质押贷款的额度为1000元至10万元,最高额度不能超过10万元,且贷款期限最长为一年。但单笔要求贷款额度超过10万元、期限超过一年的客户较多,现行制度难以满足客户的大额度资金需求。

2.还款方式没有选择。邮储贷款还款方式不灵活,按照还款方式的要求,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未能提供分期还款方式,对于贷款数额较大的用户,不能满足其分期还款的需求,一定程度会把上门的客户推向其它金融银行机构。

3.质押存单种类受限。贷款质押存单必须是辖内邮政储蓄银行机构开立的、尚未到期的定期整存整取存单,而其他金融银行机构的储蓄存单不能作为质押物。这种限制严重束缚邮政储蓄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空间,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也将受到很大障碍。

4.贷款期限规定太死。现行邮政储蓄小额贷款业务,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贷款期限只有半年期和一年期。目前农村的贷款需要周期一般都在一年以上,单一的短期信贷管理方式不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5.审批程序过于复杂。目前邮政小额存单质押贷款业务的审批主要采取“基层网点上报,县、市两级审核,省邮政储汇局发放”的三级管理方式,审批权限高度集中于省邮政储汇局,如果是上级部门审批,最短时间也需三至五天,不能及时满足农民贷款需求,也不能适应储户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要求。

6.内控机制尚未建立。一是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机制未建立。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各网点经办人员认为小额存单质押贷款是零风险业务,对其风险防范认识不足,没有建立考核等贷款质量监测风险管理制度,也没有建立贷款风险准备金计提制度。二是统计报告制度不健全。邮政储蓄个人质押贷款情况游离于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中之外,不能登录,也不能查询。三是贷款“三查”制度不完善。现行《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管理办法》(试行)对贷款“三查”没有明确规定,对借款人的审查侧重于第二还款来源如出质人存单的审查,而忽视第一还款来源的评估、预测和审查,导致在经办部分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时,忽视对借款人基本情况真实性的了解和对借款用途的审查,形成了小额存单质押贷款贷前审查的本末倒置。四是授权授责管理制度不规范。如湖南省邮政储汇局对衡阳市邮政储蓄银行的授权授责书中无被授权授责人的盖章认可。五是没有建立存单质押贷款业务绩效考核机制,基层网点邮政储蓄质押贷款经办人对此项工作的内在动力不足。

7.支持保障力量薄弱。一是硬件配备不到位。该市邮政局县区大多基层网点没有配备存单签别设备,存单真假必须通过系统查询,程序较为繁锁。二是人力配备不到位。基层网点质贷管理员身兼储蓄、汇兑、中间业务等多个岗位职责,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有的基层网点存单质押贷款操作前台没有实行专人专柜,业务繁忙时人员明显不足。有的基层网点没有配备风险管理员。三是人员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操作技能不适应、制度观念不适应、实践经验和管理能力不适应。由于信贷人员业务能力的不适应,制约了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

1.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为全面拓展质贷业务市场,邮政储汇局应当进行大规模、全方位宣

传工作,重点锁定农村市场。通过电视媒体、宣传横幅、海报、彩印宣传折页等方式,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一系列针对性宣传活动。一是将开办小额贷款业务作为邮政服务“三农”新举措,向所在地村镇领导汇报,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力争改变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形象,并请村镇领导利用各种场合帮邮政宣传小额贷款;二是针对个体经营户、小商品批发户、种植户、养殖户、运输户、小型企业主等“六大户”以及拆迁户、购房户等主动上门,介绍质押贷款业务,重点宣传邮政小额贷款放款速度快、利率优惠、办理灵活、

贷款额度高等优势。在城市和农村市场争取邮储小额质押贷款的一席之地。

2.探索模式,高效服务。一方面网点与质贷管理部门紧密协调。相关业务管理审批人员,必须耐心解答网点及客户提问,及时审核、审批每笔贷款,形成畅通的上下协调机制。以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赢得客户信赖。另一方面借鉴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经验,对贷户产前、产中、产后实行全方位服务,提供资金、信息和技术。以小额农贷、小额商贷为核心,因地制宜普及小额信贷的其他品种,建立灵活的贷款期限和贷款额度管理方式,在小额贷款存单质押上,其他金融银行机构存单也能质押,并把邮政的绿卡通道与银行的支付结算联接运用,保护和促进邮政金融业务逐步发展壮大,满足各行业小额信贷资金需求。

3.创新观念,积极营销。建立适应邮政储蓄自身特点的营销体系。改变贷款营销理念,扩大质押存单范围,开办跨地区的邮储存单及其他银行业银行机构的定期储蓄存单质押贷款,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在完善内控制度,坚持贷款“三查”制度的前提下,放贷款权限,简化审贷程序,减少贷款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能力。

4.建立机制,激励到位。按照重点开发农村质押贷款市场,满足农户生产、生活和创业资金需求的发展思路,出台相关业务发展计量标准和激励考核办法。同时,制定相应业务发措施,围绕总体目标,合理分解落实,本着谁发展,谁收益原则,制订合理奖惩办法,调动职工发展小额贷款业务积极性。

5.加强内控,防范风险。按照“稳健发展、严格管理、加强培训、监控过程、确保质量”要求,强化风险意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邮政储蓄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确立风险防范意识,杜绝禁止各类不规行为发生。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和监控,从单据传递、客户资料和质押物保管到贷款审批、贷后管理以及台账资料登记等环节都明确责任,建立业务管理部门与视察稽查部门双向沟通排查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非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对贷款业务的各个重点环节展开全过程稽核检查,确保邮政质押贷款业务健康发展。

篇8

1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水产养殖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同时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食品生产行业之一。适当的水产养殖操作能够减轻天然捕捞渔业的压力并解决沿海居民的生计问题。然而随着产业的迅速发展,水产养殖也对内陆及沿海已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生存环境的竞争、环境污染、寄生虫和疾病的传播及外来物种的入侵等。

为避免风暴和潮流的侵袭,养殖场通常多选择在海湾和河口处,需要有良好的水质、频繁的换水和其他优越的环境条件,而具备这些条件的水域通常是有限的。养殖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也使一些野生物种丧失了栖息地。例如,一些欧洲的养殖场曾经建在野生鲑鱼的迁徙路线上;而在亚洲和拉丁美洲,为了建造对虾养殖场,一些红树林被砍伐;养殖操作也会将寄生虫和疾病传染给野生海洋物种。在北欧的一些地区,由于海洋中数以百万计的养殖鱼,海虱的数量显著升高。而10~15个海虱就可以杀死一条鱼。许多养殖鱼和虾为肉食性,其饲料均来自野生捕捞。而养殖鱼的食量非常惊人,如将一条金枪鱼(thunnus)养殖到1kg,需要22kg野生捕捞的鱼。上述行为不仅增加了海洋环境的压力,还给全球渔业带来了过度捕捞的压力。因此,水产养殖业需要寻找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将废弃物排放量降至最低,提高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途径,实现负责任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养殖模式。

2.可持续性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实施

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是全球消费者的一种快速增长的生活方式,其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大,这些消费者正在迅速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和全球性的消费群体。而生态标签也正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可靠标志,购买带有生态标签的产品就意味着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上述理念发展过程中,相关技术标准及实施指南相继产生,这些标准由国际权威机构制定,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核,并对相关产业进行认证,使得可持续性理念及措施真正贯彻到水产养殖业中。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最规范水产养殖操作标准和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是目前全球与水产养殖相关的最有影响力的认证。

2.1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标准

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出台之前,农业生产者每年要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审核。考虑到这个问题以及消费者对产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工作标准关注的不断增加,1997年由欧洲零售商生产经销集团的零售商发起,对标准和程序进行统一,并得到了英国零售商与欧洲大陆超市的支持,制定了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标准。迄今为止,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经历了4次换版,认证的产品范围也由最初的只针对水果和蔬菜,现已覆盖了水果和蔬菜、花卉、大田作物、咖啡、茶叶、棉花、牛羊、家禽、猪、水产品等3个大类14个小类的产品,基本覆盖了整个农业的各个行业。目前,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主要包括农作物、家畜、水产养殖、复合饲料生产、植物的繁殖材料和监。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水产准则重点有:渔民和消费者的安全和福利,产品和生产记录的可追溯性,化学品和医药使用的最小化,动物的福利,有效利用资源,环境意识,符合国际和当地规章。

2.2最佳水产养殖规范 本文由收集整理

目前,在冷冻及加工成品虾、罗非鱼、叉尾鱼回、鲶鱼和鲑鱼的包装上均可见最佳水产养殖规范标志。随着最佳水产养殖规范认证的进一步推广,类似的标志也将应用在其他鱼类、贝类产品的包装上。水产品包装上如印有“已通过最佳水产养殖规范认证”的标志,则说明这些水产品的养殖和加工严格遵照了最佳水产养殖规范,符合责任水产理念。通过最佳水产养殖规范认证的孵化场、养殖场及加工厂依照最佳水产养殖规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工作人员的权益,并生产有益消费者健康的产品。

2.3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认证

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是2009年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荷兰可持续贸易行动计划创立的独立的非政府组织。目的是管理由水产养殖对话制定的负责任水 产 养 殖 的 全 球 标 准,进 行 生 态 标 签 的 认证。它认为水产养殖业能够生产出大量的有营养和高品质的海鲜。然而,由于产业的不断扩大,它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因此,为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潜在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至关重要。它希望通过认证计划和生态标签来转变海产品市场,促进负责任的水产养殖操作的执行。

2.4其他水产养殖生态标签

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不断枯竭,水产养殖作为弥补海洋渔业资源不足的措施得到迅速发展。但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也随之而来,为了规范水产养殖操作,许多发达国家纷纷以生态标签的形式来鼓励水产加工者、贸易商和鱼贩向消费者承诺其购买的水产品来自负责任的操作,也可以让消费者知道如何选择可持续水产品,从而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养殖渔业的实现,保证水产品的稳定供应,进而确保水产养殖行为的稳定发展,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可追溯性管理对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1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在过去的10年中,由于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日益富裕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全球的海产品和与贸易相关的消费量呈现出戏剧性的上升趋势。因此,为了弥补海洋捕捞的不足,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在渔业商品贸易中的份额不断增加。通过研究,科学家们认识到,水产养殖业将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食品生产行业之一。而我国作为世界上的水产养殖大国以及水产品再加工和出口大国,水产养殖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繁荣,还关系到大范围人口的生存和就业问题。因此,走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

3.2可追溯性管理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0世纪90年代,为应对各种不断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可追溯的概念应运而生。近年来,水产品消费者,特别是世界上富裕经济体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地要求零售商保证其提供的水产品不仅是高品质和可安全食用的,还要求这些水产品来自可持续的渔业。因此,一些大型的零售商要求在食品质量、安全和可持续性方面进行自己的标准和计划。进口国的公共管理机构也应消费者要求,通过规范行业来减少不利影响。这些标准、计划和政策的主要战略之一就是要对水产行业进行可追溯性管理,而在这些追溯行动中,生态标签显得尤为重要。上文提到的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最规范水产养殖标准和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生态标签都对可追溯性作出明确要求,为了实现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可追溯性,可追溯性管理是取得这些认证的基础。

篇9

内容摘要:本文从价值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结合入手,以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景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例,在论证乡村旅游价值增值的基础之上,提出对乡村旅游价值链的创新性构想,以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乡村旅游 价值链 增值 虹口

“价值链”指的是企业通过一系列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的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分析价值链的目的在于实现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来源于价值链上各价值活动间的联系。“价值链”理论揭示了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旅游产业综合性强的特点决定了价值链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是多向度存在的。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农村设施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特色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农村人文风俗等资源,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和农村的休闲旅游功能,形成旅游消费的一种新兴旅游业态。

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的低成本、地方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短期内发展迅速,但多为零星布点,不成规模。区域内乡村旅游点的粗放式增加使得特色丧失,同质化竞争导致农户收益必然下降。针对此,本文以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为例,通过引入价值链的理论来深入探讨乡村旅游的价值增值脉络,试图挖掘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点来实现乡村旅游的更进一步发展。

乡村旅游的价值链分析

乡村旅游的产业价值链主要是指区域地农户利用自身的农业产业资源,在经过包装以后,转化为旅游产品,使价值增值或者是价值转换的过程。都江堰市虹口乡以自身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为中心,重点打造以乡村农家乐为基础,乡村酒店、乡村连锁客栈等新兴旅游产品的乡村旅游业态,打造区域旅游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主要集中在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乡村旅游的市场推广、乡村旅游的服务三个方面。在基本的价值增值之外,各乡村旅游发展区还依赖当地的各种环境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等因素,形成了乡村旅游在竞争上的优劣势,即乡村旅游价值链的辅助增值因素。

(一)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分析

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指的是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般价值增值过程,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在基本价值链体系当中,旅游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得到了增值。在基本价值链发生过程当中,与地方性、民族性结合好的区域,其价值增值幅度较大,结合虹口乡乡村旅游发展实际,这里的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笔者重点从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见图1)。在图1的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当中,其增值部分有三处:

第一,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农乡风俗、农村生态等在成为旅游资源以前,充其量是作为相对吸引物而存在的,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资源。虹口乡得天独厚的纯自然农业生态对于周边区域的人来讲,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在当地农民自觉地、自发地进行吸引物的包装后才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在吸引物转化为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人为的因素参与进来,形成乡村旅游的第一层价值渗透。

第二,市场的推广与宣传。在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基础之上形成了农业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销售并形成价值是需要市场推广与宣传的。虹口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虹口乡村旅游节”和“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推广营销形式为区域客源地游客所认识,促进了乡村旅游产品价值的实现。此为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第二层渗透。

第三,乡村旅游的服务。旅游业同其他服务业一样,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游客在消费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也感受了乡村旅游的服务,作为服务业的乡村旅游产业的价值增值过程离不开服务链条。虹口在生产销售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也注意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服务,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无形增值。此为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第三层渗透。

(二)乡村旅游的辅助价值链

乡村旅游的辅助价值链(见图2)指的是乡村旅游产品的具有竞争力的价值增值部分,是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的附加值。笔者主要围绕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分析对基本价值链的三个层面有重要影响的要素。

第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分析。旅游产业其涵盖范围之广、关联带动性之强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比拟的,其发展环境除去一般产业所面临的一般环境外,其他产业的发展情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独特环境。虹口乡村旅游区依托于四川都江堰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成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和城乡统筹的机遇,使得虹口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优于其他区域。虹口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又使得乡村旅游的崛起成为必然,优越的地理交通位置又使得虹口乡的农户经济意识超前,社会性发展较好,这些都使得虹口乡村旅游资源的竞争力较强。

第二,市场营销与推广的附属价值增值。市场营销与推广在乡村旅游价值增值过程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价值链组成要素的价值实现需要市场营销;乡村旅游价值链组成要素的整体价值实现需要市场营销;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实现也需要市场营销与推广,因此,作为不独立产生价值的要素组成部分,其在乡村旅游的附属价值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方面“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成功地将虹口乡村旅游推入市场,成都、都江堰客源市场对虹口乡村旅游的认知也极大地推动了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周边丰富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推出又使虹口乡村旅游成功融入了区域旅游产业。

第三,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末端(乡村旅游服务)的附属价值增值。作为乡村旅游价值实现的载体,乡村旅游服务的基本价值贡献显而易见,但除此之外,乡村旅游服务又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隐性价值增值点。在充分挖掘其他乡村旅游链价值点的基础上,乡村旅游服务的特色、创新、可持续成为乡村旅游取胜的方式之一。因此,本文认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是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乡村旅游产品的一部分,其服务质量的高低也是乡村旅游价值链增值的关键。

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增长主轴线,辅助价值链的提出有助于增强区域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成为区域乡村旅游的主要经济增长点。

乡村旅游价值链各要素的整合创新

(一)城乡结合、统筹发展环境下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乡村旅游的客源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其周围的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的大环境改变了城乡结合带农村的传统产业思维,乡村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又成为农户寻求新型产业的基础。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农户的自发行为,形成乡村吸引物转化为旅游资源的直接动力。例如虹口乡村旅游区域的成功打造与成都现代田园城市打造、都江堰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建立密不可分。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增值还突出表现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层面。对资源相对比较集中、市场影响力大、发展基础较好的项目,要优先规划、优先发展,形成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良好局面。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另外要依据各地方经济状况、发展水平、交通状况等来确定乡村旅游目标客源市场区域和开拓市场的先后顺序。要改变由空间距离一种因素决定目标市场的做法。在目标市场选择过程中,要从营销主体资源、目标、竞争优势和市场规模等方面对细分市场进行评估,所选择的目标市场必须与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主体的经营目标、产品形象、所拥有的经营资源等相符合。

(二)乡村旅游产品的独创性、地方性和参与性

目前阶段,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缺乏个性地重复性开发容易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够,难以对游客产生真正的吸引力。在此条件下,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开发独具特性的乡村旅游产品。虹口乡结合地方特色打造的虹口AAAA级漂流景区吸引了较多游客,是虹口乡村旅游产品的一个有力补充,与虹口猕猴桃种植、三文鱼养殖等形成了较之其他区域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谱。

实现乡村旅游参与性的途径之一是发展社区参与性旅游。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和农户的特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与社区相结合,是一个好的实现乡村旅游独创性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社区参与型旅游是指乡村社区,包括村民个人和集体,能够参与旅游开发决策全过程,能够合理分配到乡村旅游收入,以乡村社区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旅游形式。社区参与型乡村旅游保证社区成员可以获得旅游发展带给本地区的利益和福祉,当地政府部门通过旅游业税收渠道而进行的旅游收入分配应该优先用于发展社区成员参与旅游业的能力(付宇光,2009)。

(三)多渠道、多方位的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在其临近城市群,一个成熟的乡村旅游发展区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客源地的拓展,最大程度地吸引游客,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为此,就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有效的营销体系,实现客源地的最大程度地覆盖。乡村旅游区域的营销在融于主体旅游产业营销网络的同时,应该有更加细分化的营销模式。

(四)乡村旅游服务的多角度提升

在旅游产品特色化打造的基础之上,乡村旅游的服务也应该突出地方性,有所创新,成为乡村旅游产品价值的有力延伸。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可以从人员主体,服务方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多角度提升,满足客源地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和乡村旅游游客的体验型需求。

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问题探索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旅游产业集群当中与旅游价值链要素相吻合的那一区间。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直接和间接要素都是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一部分,对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可以有效发挥乡村旅游价值链各要素的价值。虹口乡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涵盖了虹口乡区域的所有旅游价值单体、旅游企业和旅游要素单位。虹口漂流、三文鱼养殖基地、猕猴桃种植园、虹口乡村农家乐等是虹口旅游产业集群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潜在关键组成。创新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优化组合可以更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链各要素的潜在价值,提升乡村旅游产业,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是全方位的,基本的价值流通过程已被最大程度的挖掘与提炼,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依赖于有创新性的价值链增值点的挖掘,依赖于辅价值增值要素的最大化提炼,使辅价值增值点转化为基本的乡村旅游价值增值要素,突出乡村旅游的地方性,与旅游资源地方性的内涵相契合,地方性与创新性的结合有助于实现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最大增值,从而实现地方经济产业的转型,实现真正的城乡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小军,张霞,甘永萍.基于红色旅游价值链的理论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篇10

关键词:政府支出效率;DEA-Tobit;财政分权

中图分类号:F224;F8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2-0099-09

一、引言

目前关于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有的学者认为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正相关[1-3],有的认为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负相关[4],有的则认为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的作用[5,6]。如图1所示,分税制改革图1我国政府支出与GDP关系演化图之前,政府支出规模与我国经济增长相关性不高;分税制改革之后,我国经济增长与政府支出规模的相关性明显增加。政府支出通过增加基础设施[7,8]和人力资本存量[9]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是没有代价的,Barro指出在支出规模较低时,税率较低,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正相关;随着支出规模的增加,税率逐步增加,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负相关[5]。因此,维持和优化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政府支出规模扩张的空间越来越狭小,提高效率将是优化政府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的主要方向。

Afonso和Fernandes[10]、Balaguer-Coll等人[11]以及陈诗一和张军[12]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对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效率进行评价,对政府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希望突出如下特点:第一、将政府支出效率的外延从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拓展至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为了简单起见,下文将政府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简称为政府支出效率。。第二、用DEA中的视窗分析法(window analysis )评价政府支出效率。视窗分析法将DEA地DMU的比较维度从截面数据拓展为面板数据,这样可以更好地揭示政府支出效率演化的规律。

二、政府支出效率的评价

(一)评价方法

DEA是一种对不同决策单元(DMU )的相对效率进行评价的非参数方法。DEA认为决策单元的效率前沿通过每个决策单元求解线性规划来确定,效率前沿应该尽可能紧地包络所有的数据点。政府支出效率关注的是在支出规模既定的条件下,提高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因此本文选择基于投入的模型对政府支出效率进行评价。DEA通过求解如下的线性规划对决策单元0的相对效率进行评价。

其中,x0、xi和y0、yi分别表示决策单元0、i的投入和产出。k和r分别表示投入和产出的种类,n表示决策单元的数量,λi是不同的决策单元与决策单元0相比时所赋予的权重。通过对上式进行n次求解,可以得到决策单元i的效率值θi。如果θi

视窗分析法是由Charnes等人[13]首先提出的对面板数据的投入产出进行效率评价的方法,它并不是对所有时期的DMU的效率进行评价,而是将窗口期内的DMU的效率进行比较。其主要思想为:假设有N个主体,i=1,2...N,每个主体有M期的数据,t=1,2...M。如果窗口的时间长度为K,那么从第1期至第K期的所有N个主体的数据作为第1个窗口,再对该窗口的N×K个DMU的效率进行比较,计算每个DMU在该窗口的相对效率值。然后以第2期至K+1期所有N个主体的数据为第二个窗口,计算每个DMU的相对效率值。以此类推,直至计算到最后一个窗口,在窗口长度为K的样本中,共计算K个窗口。

图21985-2010年我国政府支出效率总体分布图(二)评价结果分析

本文以1985-2010年间除、四川和重庆之外的省市政府投入为样本,以人均预算内财政支出代表各省市为促进经济增长所投入的资源,即投入变量,以各省市人均GDP作为产出变量。考虑到我国政府换届周期为4年,DEA视窗分析窗口的长度为4年。通过对政府支出效率计算结果的分析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关于政府支出效率评价结果的数据不在文中列出,读者如有需要可以向作者索取。,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我国各省级政府的支出效率呈现多峰分布状态。如图2所示,以全国整体的效率为参照,东部各省的效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 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 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包括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西。。东部、中部和西部政府支出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6495、0.5343和0.3433。而且,三大地区内部各省之间效率的变异程度也呈现东部最强、中部居中、西部最弱的特点,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标准差分别为0.1691、0.1016和0.0824。

第二、制度创新和外部冲击影响政府支出效率。由图3和图4我们可以发现:从1985年到1994年,政府支出效率的均值都在增加,但不同地区政府支出效率的差异在缩小,低效率区域和高效率区域的省份减少。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改革提高了政府支出的效率,不仅延长了效率分布的右尾的长度,而且在高区域部分形成了一个波峰。从1994年到2010年政府支出效率的均值逐步向左移动,右尾的长度逐步减少,位于高效区域和低效区域的省份都在增加,但位于均值附近的省份在减少。这表明政府支出效率的整体水平在下降、地区间政府支出效率差距在扩大。在上述时间节点上,我国发生了一些和政府支出效率相关的变化:1992年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1994年进行分税制改革、1998年公共财政建设起步、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图31985-1994年我国各省市政府支出效率分布图

图41994-2010年我国各省市政府支出效率分布图为什么不同地区政府支出效率会呈现如此差异?市场化、财政分权、公共财政以及金融危机会对政府支出效率有何影响?下文将对上述问题的显著性进行实证检验。

三、政府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模型及数据说明

(一)影响因素与变量选择

现有关于政府支出效率的研究为本文变量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Hauner和Kyobe认为政府在教育和卫生领域的支出效率受经济、制度以及人口和地理等因素影响。在经济方面他们选取了教育和卫生支出分别占GDP的比重、人均GDP、贸易依存度以及通货膨胀率等变量,在制度层面选取了腐败程度、民主程度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变量,在人口与地理方面则选取了65岁以上和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人口密度等变量[14]。Hauner以俄罗斯为样本,发现政府支出效率与人均收入、政府治理以及民主程度正相关,与联邦的转移支付占地方政府收入的比重以及政府支出规模负相关[15]。Adam等人指出政府提供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财政分权呈倒U型关系[16]。韩华为和苗艳青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卫生支出效率的差异由区域人口密度、居民受教育水平、人均 GDP、财政分权和医疗体制改革等因素造成[17]。陈仲常和张峥指出政府规模、西部地理区位与公共支出效率显著负相关,人口密度、经济增长率、市场化水平与公共支出效率显著正相关[18]。陈诗一和张军发现政府支出效率受各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口禀赋等地方政府不可控制因素、分税制以及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变量的影响[12]。

依据娄洪[7]和廖楚辉[9]的研究,本文通过图5描述了政府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以此为参照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促进效率的内涵及影响因素。政府支出效率分解为配置效率、公共产品的投入―产出效率以及公共产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效率。其中,配置效率指在政府支出规模既定的条件下,政府支出结构与促进经济增长最优结构的匹配程度;公共产品的投入―产出效率指特定政府支出所转换成公共产品的数量;公共产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效率是指既定的公共产品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政府支出效率界定的差异决定了本文在自变量的选择上同样需要做出改变。由于不同类型的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各异[19],因而支出结构会影响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20]。地区的经济条件也会影响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此,本文增加了反映政府支出结构和地区经济条件的变量,具体见表1。

图5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图

表1政府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度量变量预期符号政府支出结构ge_str:科教文卫支出/政府预算内支出+财政分权度:FD人均省级政府预算内支出/(人均省级政府

预算内支出+人均中央预算内支出)-地区经济条件市场化程度:soe国有企业从业人数/城镇就业人口比重-工业化程度:indshare工业增加值/GDP+地区开放程度:open进出口总额/GDP不确定政府支出规模:geshare预算内政府支出总额/GDP不确定政府治理水平:govce行政管理费用/预算内政府支出总额-人口密度:pop_den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二)实证模型及数据说明

由于政府支出效率值介于0和1之间,为了保证估计结果的有效性,本文将用受限Tobit 模型对政府支出效率的影响变量进行回归。本文实证检验的模型设定为:

effit=β0+β1indshareit+β2openit+β3FDit+β4goverceit+β5ge_strit+β6geshareit+β7soe+β8pop_den+β9D1+β10D2+β11T+εit(1)

本文以1985-2010年除四川、重庆、和海南以外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在式(1)中effit代表政府支出效率,该变量来源于DEA计算的结果,是本文的被解释变量。

为了检验地区性因素和分税制改革对政府支出效率的影响,本文引入了地区虚拟变量D和分税制改革虚拟变量T。其中,东部地区D1=1,西部地区D2=1。1994年以前T=0,1994年之后T=1。

四、实证结果及进一步分析

政府支出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结果见表2。分析如下:

(一)政府支出效率的差异性

在表2的模型(4)中,D1系数显著为正、D2的系数显著为负。这表明东部地区的政府支出效率比中部地区高0.1544844,西部地区的政府支出效率比中部低0.0525926。分税制改革虚拟变量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与改革之前相比,分税制改革使得政府支出效率提高了0.0283813。模型(5)中T×D1的系数显著为正、T×D2的系数显著为负。这表明分税制改革对政府支出效率的提高因不同地区而异,分税制改革使得东部地区政府支出效率比中部地区提高了0.065369,西部地区比中部地区下降了0.0186158,分税制改革扩大了区域之间政府支出效率的差异。

(二)财政分权与政府支出效率

模型(2)、(4)、(5)的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度系数显著为负,这表明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政府支出效率下降。Qian和Weingast[21]、Qian[22]以及林毅夫和刘志强[23]认为分权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为什么财政分权促进了经济增长,却没有提高政府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呢?

第一、 中国式分权的趋同效应导致分权的信息优势失灵。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具有信息优势,能更好地响应地方选民的偏好,有效地提供地方公共服务[24]。我国中央政府不仅在官员奖惩和任免上拥有绝对的权威,而且把经济增长的相对绩效做为官员晋升的标准。如果地方政府依据各地的比较优势选择差异化的发展道路,那么地方政府需要承担由此所带来的风险并且短期内无法获得经济增长的收益,因此各级地方政府更倾向于模仿,而这最终导致了产业结构趋同。王燕武和王俊海就指出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的关键因素是GDP增长率等指标带来的晋升激励扭曲[25]。这表明我国的分权制度并没有激励各级政府选择差异化的发展路径,趋同化的经济结构虽然在短期内可以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但从长期效应来看,它削弱了分权所产生的信息优势,而且还会导致产能过剩,这显然不利于政府支出效率的提升。

第二、中国式分权导致政府支出结构失衡。经济增长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在教育和卫生等领域的支出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而在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支出则是物质资本积累的方式,因此合意的政府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率至关重要。政府支出既可以通过供给基础设施增加私人资本的边际变量,也可以通过增加人力资本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两种类型的支出对政府支出效率的影响各异:在经济发展初期,基础设施领域的支出更能促进政府支出效率的提高,而由于基础设施具有网络性以及私人资本边际变量递减规律的存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支出对政府支出效率的贡献是递减的。严成和龚六堂发现生产性公共支出并不一定总是促进经济增长,生产性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26]。而人力资本领域的支出对政府支出效率的边际贡献是递增的,表2中模型(2)、(3)和(4)中ge_str的系数显著为正则证明了这一点。如图6所示,分权程度与政府在人力资本领域的支出负相关。傅勇和张晏[27]、龚锋和卢洪友[28]等的研究都表明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增加,政府支出结构失衡不断加深,基本建设支出过度供给,政府供给的消费型公共服务低于居民的实际需求水平的可能性增大。

图6财政分权与政府支出结构关系图

(三)地区经济条件与政府支出效率

模型(2)、(3)、(4)和(5)的结果显示工业化程度indshare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工业化程度每增加1个单位,政府支出的效率会增加0.5616129至0.6668789。这是因为目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不仅可以让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可以降低基础设施领域的单位成本。

人口密度pop_den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人口密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政府支出效率会增加0.0000403至0.0001049个单位。人口密度和工业化程度显著为正的符号表明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

经济开放程度open的符号显著为负,这表明开放程度每增加1个单位,政府支出效率会下降0.020375至0.0279594。这是因为:模块化是产品在全球内生产的重要形式[29],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主要集中于产品研发、系统集成以及市场营销等环节,我国依托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产能从事产品制造、组装等活动。在这种模式下,国际贸易的增加能促进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但未必会来带经济增长效率的增加。

市场化程度soe的符号显著为负,由于国有企业从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口的比重是市场化程度的逆指标,所以这表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政府支出效率会增加。这是因为市场化程度越高,一方面对政府行为的约束机制会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而提高私人资本的产出绩效。

政府治理水平govce的符号显著为负,由于行政管理费用占总支出的比重是政府治理水平的逆指标,所以这意味着政府治理水平越高,政府支出的效率就越高。这是因为有效的政府治理会约束政府行为,可以提高既定支出的公共产品产出水平,进而可以提高政府的支出效率。

政府支出规模geshare的符号不显著,这也验证了政府支出效率与其规模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对于规模,财政分权程度、政府支出结构以及地区经济条件对政府支出效率的影响更大。

五、结论

本文运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对政府支出效率进行评价,并对政府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政府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分解为:配置效率、公共产品的投入―产出效率和公共产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效率。其中,配置效率指在政府支出规模既定的条件下,政府支出结构与促进经济增长最优结构的匹配程度,公共产品的投入―产出效率指特定政府支出所转换成的公共产品的数量,而公共产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效率是指既定的公共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第二、我国各省市政府的支出效率呈现多峰分布的特征,呈现出“俱乐部效应”。以中部地区为基准,东部地区的政府支出效率比中部地区高0.1544844,西部地区的政府支出效率比中部低0.0525926。分税制改革总体上促进政府支出效率提高了0.0283813,但扩大了区域之间政府支出效率的差异。

第三、中国式分权导致分权的信息优势失灵以及政府支出结构失衡,导致财政分权程度与政府支出效率负相关。政府支出效率与工业化程度、人口密度、市场化程度以及政府治理水平正相关,与开放程度负相关,而与政府支出规模的关系不显著。

参考文献:

[1]FISHER W H, KEUSCHNIGG C. Public Policy for Efficient Education[J].Metroeconomica, 2002(53):361-390.

[2]BARRO R J.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Section of Countri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106):407-444.

[3]BARRO R J. SALA-I-MARTIN X.Economic Growth[M].McGraw-Hill,1995.

[4]SCHALTEGGER C A , TORGLER B. Growth Effects of Public Expenditure on the State and Local Level:Evidence from A Sample of Rich Governments[J].Applied Economics,Taylor and Francis Journals,2006(38):1181-1192.

[5]BARRO R J.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103-26.

[6]杨子晖.政府规模、政府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非线性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6):77-92.

[7]娄洪.长期经济增长中的公共投资政策――包含一般拥挤性公共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J].经济研究,2004(3):10-19.

[8]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与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2004(9):4-17.

[9]廖楚晖.中国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结构及政府教育投入[J].中国社会科学,2006(1):23-33+205-206.

[10]AFONSO A, FERNANDES S P. Measuring Local Government Spending Efficiency: Evidence for the Lisbon Region[J]. Regional Studies,2006,40(1):39-53.

[11]BALAGUER-COLL M T,PRIOR J,BARGUES V. Efficiency and Quality in Local Government Management: the Case of Spanish Local Authorities[R].Universitat Autonoma de Barcelona, Working Paper, 2002.

[12]陈诗一,张军.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研究:1978-2005[J].中国社会科学,2008(4):65-78.

[13]CHARNES A, CLARK T, COOPER W W, et al. A Developmental Study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in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Maintenance Units in U S Air Forces[G]// THOMPSON R, THRALL R M. Annals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85(2):95-112.

[14]HAUNER D,ANNETTE K. Determinants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J].World Development, 2010(11):1527-1542.

[15]HAUNER D. Explaining Differences in Public Sector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Russia’s Regions[J].World Development, 2008(10):1745-1765.

[16]ADAM A, DELIS M D, KAMMAS P.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Public Sector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OECD Countries[R].University Library of Munich,2012,MPRA Paper 36889.

[17]韩华为,苗艳青.地方政府卫生支出效率核算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依据的DEA-Tobit[J].财经研究,2010(5):4-15.

[18]陈仲常,张峥.我国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5):42-50.

[19]TANZI V, ZEE H H. Fiscal Policy and LongRun Growth[R].IMF Staff Papers, 1997(2):179-209.

[20]DAVOODI H, ZOU H H.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A Cross-Country Study[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8(43):224257.

[21]QIAN Y Y. WEINGAST B R.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7(11):83-92.

[22]QIAN Y Y.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China’s Market Transition[R].Conference Paper, Annual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9.

[23]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5-17.

[24]TIEBOUT C M.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6(64):416-424.

[25]王燕武,王俊海.地方政府行为与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理论及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9(4):33-49.

[26]严成,龚六堂.财政支出、税收与长期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6):4-15.

[27]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管理世界,2007(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