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意义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治理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治理意义

篇1

【关键词】全球治理理论;全球环境治理;主体多元化

一、全球治理理论的概述

(一)全球治理理论的兴起。全球治理理论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综合体系。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治理最初成为学术术语来自詹姆斯・罗西瑙的《没有政府的治理》一书。罗西瑙从全球高度出发,将全球治理用于分析全球生活,全球变革,全球迁移。强调从多个方向观察,摒弃传统的片面的思考方式,将一体化和碎片化方式有效结合。以布莱尔、施罗德、若斯潘等人提出的“第三条道路”则明确提出了“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的理念。

(二)全球治理理论的发展。全球治理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治理理论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等领域。标志性事件是1989年世界银行本年的年度报告把治理一词从企业管理层面提升到国家管理层面,使治理一词突破了经济学的范畴。典型表现在为,在应对某些国家的政府出现的空心化问题上,用治理这个视角来解析并提出解决方式,使得治理向公共管理的领域迈进,并最终对国家的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治理理论从国内公共问题扩展到国际公共问题。美苏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全球性问题的产生,民族国家的公共管理开始面临走向全球公共管理的新要求。对全球化及其全球问题深入思考的结果,促成了对全球治理规范的建构。在这一大背景下,全球治理研究蓬勃兴起。其中90年代中期以后,治理应用于全球事务,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将全球治理的理论渗透到环境事务领域。

第三,治理主体不断拓展。随着全球治理理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其理论的主体也在不断的扩大。起初,是以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作为全球治理的理论主体的。但是,在处理公共事务的方面,国家的缺陷暴露得一览无遗。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进程中影响力不断加大,跨国公司成为全球治理理论的又一重要主体。同时,跨国公司中的经营者、高级技术人员等个人也最大限度地为增加共同利益而努力这一事耍,使得公民个人特别是精英也成为了全球治理理论的主体之一。

二、全球环境治理主体的研究现状

(一)全球环境治理的研究。环境问题的高渗透性,使得各个学科都对其极为关注。不少著作中大量的描写都显示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希望能够引起人类的重视,环境治理已刻不容缓。其中包括芭芭拉・沃德的《只有一个地球》,亨利・戴维・梭罗所写的《瓦尔登湖》,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等。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写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希望人类积极反思,对于环境这个重要问题引起极大关注。罗马俱乐部编写了《增长的极限》,将全球问题的研究概括为五个方面,并称其为“人类困境研究”。

(二)全球环境治理主体的研究。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是研究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这样描述,“全球治理不仅意味着正式的制度和组织――国家机构、政府间合作等――制定(或不制定)和维持管理世界秩序的规则和规范,而且意味着所有其他组织和压力团体――从多国公司、跨国社会运动到众多的非政府组织――都追求对跨国规则和权威体系产生影响的目标和对象”。《全球环境:机构、法律和政策》一书中指出国家、政府问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社会是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罗琳・埃利奥特的《环境的全球政治》中也对这几类治理主体持认同意见。国内的学者也有不少撰文研究这个问题。

三、全球治理理论引发全球环境治理主体的新发展

当前环境问题主要分为十个方面: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是土地荒漠化、废物质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面积锐减、水资源枯竭、海洋污染、核污染、噪音污染。

(一)全球治理理论促进全球环境治理主体多元化。环境问题多数是起源于某一国或者某一地区,最初只对该国或者该地区产生危害及影响。针对这种国内问题,中央政府一般在考虑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会施以积极手段进行治理,甚至不惜牺牲局部利益为代价。迄今为止,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国际上仍然主要是以国家为单位来参与国际行动,应对国际问题。然而在全球治理理论下,当前国家在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中,已经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作出了一定的调整:

一是在观念上,国家在强调国家特殊性的前提下,也看到了国家共有的一面。纵观国际社会中国家的举措,国家在应对国际社会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时,大多均尊重国际惯例,接受绝大多数国家共同默认的观念,重视当前反映人类政治的进步要求。

二是在制度上,不少国家已积极将本国国内的制度及法律与国际的制度与法律相互调适,改善或摒弃那些仅符合自身国家利益,而与人类共同利益背道而驰的法律法规。

三是在利益的认知上,国家不再单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而是将本国人民利益与各国人民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联系起来,以理性、共赢的理念参与到全球环境治理中。

(二)全球治理理论壮大全球环境治理非政府组织的行动,使得处于环境领域中的非政府组织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获得了极大增长,除规模和影响均很大的全球性环境非政府组织,例如世界保护联盟、世界自然基金、绿色和平组织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以外,还出现治理和保护环境运动、大学、专业机构以及政策部门环境专业和项目。当前,环境非政府组织中有着不少组织良好、沟通良好的大的跨国非政府组织。可以说,这是全球治理理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获得的新发展,也是国际环境治理中的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篇2

全面贯彻党的全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清洁家园”活动与示范村建设相结合,以自然生态为特色,打造市国道省道沿线景观长廊,充分展示新形象。

二、整治规划范围

国道北段)共8个村、26个村民小组、670户。旅游快速通道沿线15个村、36个村民小组、796户。

三、整治内容

沿线视觉范围内房屋立面、地面、屋面改造及自然村庄环境整治。

四、沿线房屋立面、地面、屋面改造办法

(一)立面改造

1、现有房屋结构不变。

2、镇从东柳村至石头口村范围内房屋墙面色调应与镇区仿古装修要求一致,其它路段所有墙面粉刷为白色。

3、墙面勾画橙色、灰色、蓝色等线条。

(二)地面改造

1、住户房前场地统一进行平整,从公路至每户屋前铺设2米宽的水泥出行路,每户屋前统一硬化2-3m宽的水泥通道,四周空余地沿道铺设路牙形成绿化用地,绿化选用乡土树种或常绿果树,绿化树苗规格必须统一。

2、住户房屋至公路所有路障要全部清除,杂树、杂草要清除干净,乱堆乱放杂物要统一整理,不得有碍观瞻。

3、路边无人区的荒坡岗地进行修整并绿化。

4、铺设排水管道,将每户生活污水引到路旁排水沟或就近排放到池塘。

5、路旁废弃危旧房屋一律拆除,需要原地重建的统一按设计要求进行建设,不需要重建的应将建筑垃圾清除干净,退基还绿。

6、房前屋后的垃圾要清理干净,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统一新建垃圾池,垃圾实行归类堆放,村组安排专人负责垃圾清理清运,清运工作经费按照《市国省道沿线环境治理村庄整治“一奖三补”实施办法》的要求,部分纳入财政预算。

(三)屋面改造

房屋屋面统一改造成坡屋面,屋面瓦色调保持基本一致,屋面现状较好、色调不一致的可用喷枪漆成同一种颜色(红色或者蓝色),屋面现状较差必须翻新的统一盖彩色水泥瓦或彩钢瓦,并且四周封檐、压脊、起飞檐。

(四)房屋立面、地面、屋面改造具体施工统一按照规划图和设计图进行。

五、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国省道环境整治改造工作由国省道环境治理村庄整治指挥部统一领导,市“清洁家园”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队和相关镇村具体组织实施。

各镇(办)要成立以镇(办)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村支部书记和驻村干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每个村要落实具体责任人。

(二)资金来源

所需资金采取“政府出一点、驻村单位支持一点、镇村统筹安排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办法予以解决,即市财政从“清洁家园”经费中安排资金给予适当奖补,驻村单位帮扶3-5万元,农户自筹20%,不足部分由镇村另行解决,以确保村庄环境整治顺利推进。

(三)保障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国省道环境治理和村庄整治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保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此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心。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市委、市政府将国省道环境治理和村庄整治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办事处及市直有关单位,各单位要把任务量化分解到人,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将整治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做到户户有责任人,级级有人管,层层有人抓。

3、市领导办点,单位包保

每名市领导在国省道沿线乡镇办联系一个点,确保在8月30日前完成整治任务。各包保单位要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规划,并安排得力分管负责人具体实施,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规定时间,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从现在起至8月底止,旅游快速通道和国道北段沿线村庄必须按“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的要求完成房屋“二面”整改任务,尤其对路面及两侧的垃圾、堆积物和乱搭乱建行为要进行全面清理和整治。

篇3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效益;水土流失

由于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初期忽视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导致我国的植被覆盖面积的不断萎缩,使得水土流失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威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小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效益分析的背景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小流域为工作中心,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通过实施相应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以及农业措施来对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综合治理,并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发相融合,实现小流域水土保护与水良相和谐、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相和谐、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和谐的一种环境治理措施。

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不同地区在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上的差异,给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只有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合当地环境的水土保持策略,才能够充分发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效果,全面的推动当地环境保护工作的展开。而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案进行环境效益分析,不仅可以成为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成果的依据,还能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适合不同区域环境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从而全面的推动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展开,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容及方法

2.1 小流域综合治理简介

所谓小流域,就是指范围相对较小,但是结构完整、独立的自然水域,其面积通常在10―30km2之间,在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时,可以将小流域看作是生态与经济的复合系统,从而对其进行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发,合理利用小流域的水土资源,从中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而大规模推广则是在上世纪末期。纵观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历程,在实施综合治理工作的早期,由于对小流域概念的认识不清,导致治理过程中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业措施的协调发生问题,因而难以获得理想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是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者并未就此停止对小流域的治理与保护,而是在多年的工作中克服重重考验,从失败中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并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论,同时结合我国小流域地区独有的环境特点,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

2.2.1 生物措施

所谓生物措施就是通过植树种草等绿化措施,利用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固定作用,提高小流域环境中土壤对流水侵蚀和风力作用的抵抗能力,达到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当前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案,对森林覆盖率下降的地区,采取播种、补植灌木与乔木的方式,恢复森林原本的密度和覆盖率,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植被的多样性,并尽可能采用乡土物种,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现象的发生。而在土壤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需要选用沙耐旱能力较强,且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被,按照先种植草本植物、后培育木本植物的顺序,循序渐进的进行治理工作,逐步增加当地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结构对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最终达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目的。

2.2.2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通过建立人工构筑物的方式来减少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并对当地的水土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起到提高生物措施与农业措施治理效果的作用。常见的工程措施具体包括山坡防护工程、山体治理工程、山洪疏导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以及小型蓄水工程等。由于生物措施与农业措施往往需要依靠植物的生长来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想要收到明显的成效势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工程措施则具有一步到位、立竿见影的效果,能够在短期内有效减轻当地的水土流失状况。将工程措施引入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与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搭配使用,可以有效的弥补其他措施的不足,对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2.3 农业措施

农业措施是实现小流域综合治理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具有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环保意识、逐步改良土壤性质等多种作用,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通过农业措施对坡面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位置进行改造,可以明显的降低坡面的地表径流量和冲刷量,防止土壤随水分一起发生转移,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耕地面积,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作用。

3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环境效益分析

作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效益的评价指标,应当具有系统、可行、简明的特点,能够较好的反映治理过程对当地环境的改善程度,同时测量方便,数据可靠,且各项指标的含义明确,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可以为环境效益的分析提供准确详实的参考。

常见的环境效益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评价指标三种,针对不同的环境,选择具有代表性评价指标,能够有效的反映出生态治理的环境效益。

大气环境的评价指标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风力、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悬浮颗粒物的浓度等,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不断开展,周边植被覆盖率的日渐提高,空气的温度和风力呈现出下降趋势,而空气的湿度则会相应增加,同时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也会大幅降低,代表效力于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

水环境的评价指标较多,常见的物理指标主要包括水温、气味、色度、浊度、透明度等,化学指标则是指水体的pH值、COD、BOD、DO以及水体中氮、磷、钾等矿质元素和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等。此外,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水量和含沙量也是评价治理效果的要素之一,当水量较大时,水体的含沙量较小,便可说明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常见的土壤环境评价指标主要是指土壤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浓度,但是小流域综合治理更注重水土保持,因而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并不在评价范围之内。相反,土壤的侵蚀模数、水分、有机质、矿质元素、微生物、土壤动物、团粒结构以及土壤的容重则是环境效益分析的重点。

而除了以上评价指标,生态指标也是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效益的关键,如果治理措施得当,当地的生态多样性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并形成较为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提高生态环境的抵抗力稳定性,对减少水土流失,促进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4 总结:

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环境效益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当前我国小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全面的提高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效果,对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岩,王立群.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孔令堂,张鸿雁,黄毅.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及效益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6)

篇4

[关键词]环境监测 环境治理 关系 作用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263-01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然而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则日益严重,并逐渐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我们目前需要开展的最为紧要的工作就是进行环境治理。而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环境监测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其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先是对两者的关系开展了阐述,在此基础上细致明确了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作用,希望能够加深人们的认识,更好地进行环境保护。

1.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的关系分析

为了更好地明确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作用,就需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环境监测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对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加强环境执法监督的效力,就需要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其是环保部门的一项基本的工作职能,通过环境监测我们能够对污染物进行分类,了解污染物的分布情况,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预警方案,这样就能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可以说,环境监测是环境治理的基础,气需要利用环境监测的技术优势,掌握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主要的环境技术数据参数,进而提出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环境治理。环境治理往往需要相关的数据作为支撑,而环境监测就负责对数据的测定、解释、获取、运用,并对环境执法监督进行技术仲裁,还可以实现服务升级,更好地为环境治理服务,诸如帮助相关机构进行环境规划、排污费用测算、环境工程指导等。环境监测部门是整个环境治理部门的重要的环节,是执法技术监督部门,为了保障环境治理工作走上轨道,就需要充分利用环境监测工作取得的成果。

2.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作用

分析了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我们对环境监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为此,就可以更加明确的分析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 辅助环境监督管理工作

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的排污企业的存在,为了更好地降低污染浓度,保障环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对污染物处理效果的鉴定,就需要借助环境监测机构的作用,在现场的监督检查中,其需要对污染源或是排放口的污染物排放进行取样,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做出详细的检测报告,这个报告就是建立监督管理部门对排污单位进行治理的重要的依据。根据检测报告的实际内容,就能判定是否需要对单位进行停业改进或是限期更换等措施,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保障环境监督管理的科学性。

2.2 检查污染申报内容真伪

企业排放污染物需要具有排污许可证,为了能够获得这个许可证,需要提交相应的排污申报,将自身的实际排放总量、标准、排放方案、环保设备参数等进行技术检查,通过审查就能及时发现申报中存在的问题,并纠正其排放方案,对相应的设备配置进行指导,而执行机构就可以根据技术检查结果对排污单位进行具体的指导工作,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并保障监督的效力。

2.3 支撑环境评价的效果

环境评价是进行环境治理的重要的标准,环评体现出来的问题需要组织相关的人力、物力等来进行解决,无论是在环评的初期、建设期,还是运行期、后期,都需要环境监测来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可以说环境监测是进行测定环境影响的重要的基础。

2.4 提供纠纷仲裁的技术依据

污染事故时有发生,而要对这些事故进行调查,明确污染来源,进行冲裁处理的时候,就需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处理,明确污染的责任主体,尽快对人们的生活状况。

2.5 给予征收排污费用指导

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排污收费,这样不但是为了加强环境治理的效果,另一个方面也是为了对排污范围排放污染物的类型、浓度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一般来说,这些污染数据的得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物料衡算进行获取,另一种方法就是进行环境监测。

3.总结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然而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则日益严重,并逐渐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我们目前需要开展的最为紧要的工作就是进行环境治理。然而要进行治理就需要对环境进行检测,发挥检测机构的作用。环境检测是环保部门的一项基本的工作职能,通过环境监测我们能够对污染物进行分类,了解污染物的分布情况,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预警方案,这样就能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重要作用,旨在更好地促进环境治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郜宗智,郑梅.强化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技术监督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10).

[2] 徐广华,陈静.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09(05).

[3] 徐标,丁君.当前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06).

作者简介

王刚(1984.5―― ),汉族,山东济南天桥区,本科,助工;

篇5

为加强我市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和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关于印发省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考核评比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支付体系为目标,以扩大支付系统在农村的覆盖范围,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农村的广泛应用为重点,优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按照“政府主导、人行推进、各方参与、因地制宜、稳步发展”的原则,加强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支付清算网络,拓展现代化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广度,加快ATM机、POS机及电话支付终端在农村地区布放工作,使我市农村地区支付清算渠道高速畅通,银行卡受理环境全面改善,支付服务效率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二)具体目标。以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为切入点,大力宣传普及现代化支付知识,着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从而消除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盲区,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保证公共支付、涉农补贴、社保等资金发放的快捷便利。力争在2012年底,农村地区银行机构内部清算网络畅通,大、小额支付系统网点接入率达到50%;银行卡发卡量比上年增长10%,人均持卡量1张以上,持卡消费额占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比例达15%;新增特约商户数110户,增长20%;分别新增ATM、POS及电话支付终端20台、400台,达到每万人0.5台和8台;新增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630个,助农取款服务行政村覆盖率达70%;非现金支付业务量比上年增长10%。至2013年底,实现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村村通,全覆盖”。

三、组织领导

成立市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金融工作办主任和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行长任副组长,农业发展银行市分行、各国有商业银行市分行、邮政储蓄银行市分行、省农村信用联社办事处、桃江建信村镇银行主管支付结算工作的负责人和省银联商务有限公司业管部经理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具体负责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工作落实、情况反馈等事项。办公室主任由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主管支付结算工作的副行长兼任。

各区县(市)要成立相应的机构,积极推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加快农村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人民银行要加强对农村地区银行机构支付体系建设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支持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和邮储银行乡镇网点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跨行资金结算提供便捷、高速、安全的资金运行通道。今年重点支持沅江市各乡镇信用社接入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系统。农村信用社和邮储银行要发挥其连通城乡的支付清算网络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和科技投入力度,完善结算功能,将农信银清算系统、邮政电子汇兑系统延伸到乡镇各网点,缩短资金在途时间,提高资金汇划效率。农业银行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和结算资源,加大“新农保”“村村通”工程建设力度。其他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要求,不断拓展农村支付服务市场。

(二)加大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力度。结合“新农保”、“新农合”、“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的落实,推动银行卡的普及使用。根据乡镇金融机构网点少、部分客户离金融机构路程较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推广网上银行业务,方便客户日常资金结算,缓解金融机构柜面服务压力。针对农村地区行业产业经营特点,推广电话银行业务,以解决农村地区农副产品收购结算方式单一、现金使用量大的问题。发挥外出务工人员对当地农民的引导带动作用,拓展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扩大特色服务的业务量。

(三)改善银行卡受理市场环境。增加自助终端设施布放量。各涉农金融机构要适当增加投入,有选择性地在外出劳务较大、经济较发达或农副产品矿产品交易量较大的乡镇,增加布放ATM机和POS机等自助终端设施。银联商务要充实人员力量,扩大农村地区银行卡联网通用的覆盖面,积极协助邮储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做好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人民银行县支行要组织辖内收单机构开展“刷卡无障碍一条街”活动,督促收单机构在商户入网、机具布放和商户管理等方面加强培训、宣传和维护,营造创建活动氛围,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提高银行卡使用率。加大打击银行卡犯罪工作力度。公安、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及各金融机构要通力合作,切实加强银行卡风险管控和案防工作,改善农村用卡环境。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完善、落实ATM、POS机具巡查巡检制度,加强夜间巡查和机具维护,及时排除支付终端的各种风险隐患,确保自助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四)积极开展宣传培训活动。一是以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柜面宣传为平台,引导和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和使用各种非现金支付工具。二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载体展开宣传,提高农村客户对现代化支付结算业务的认知度,扩大现代化支付结算在农村地区的影响。三是举办支付结算业务培训班,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一线人员的培训,培育一批熟练掌握支付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针对客户需求推介营销不同支付工具的农村金融工作人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助农取款等支付结算知识,纳入对农民工等群体的职业培训。

(五)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区县(市)政府对在乡镇及乡镇以下地区布放ATM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适当奖励和补助,税务部门对安装POS机的特约商户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经信部门协调电信营运单位对乡镇POS机通讯费实行折扣优惠,公安部门要加大对金融犯罪案件的侦破力度,严厉打击银行卡犯罪,加强对乡镇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金融机具布放点的安全管理。

五、工作要求

(一)增强责任意识。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工作,是一项利国利农的系统性工程。各相关单位要充分履行责任,认真组织实施,真正把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各涉农金融机构要抓住机遇,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连接紧贴“三农”的优势,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适应农村客户的金融需求,不断研发推出适应农民需求的特色产品,进一步拓宽支付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规划立市理念,遵循“政府主导,专家领衔,公众参与,民主决策”的原则,依据《省全线整治规划》,按照“四个结合”,即防洪防汛与综合开发相结合,环境保护与景观建设相结合,河道治理与堤路建设相结合,专项规划与城市既有规划相结合的要求,高水平、高效率编制规划,为实施段环境景观综合治理,打造国际化大都市亮丽风景线,实现“安澜惠民、健康和谐、环境改善、持续发展”的治理目标,提供先进的理念指导和科学的规划依据。

二、规划编制原则

1、生态性原则:充分体现生态保护第一的要求,以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先进性原则:规划的内容与项目设置应突出时代特征,代表国际一流的园林绿地规划理念和方向。

3、可操作性原则:紧密结合沿线发展现状,满足未来开发建设需要,利于规划的组织实施。

4、发展性原则:与主城区产业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规划和兴平市、武功县县城总体规划相衔接,为段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5、经济性原则:规划的各类设施应体现经济性,为今后良性发展打下基础。

三、规划范围

西起上游武功与宝鸡交界处,东至下游包茂高速与西安交界处,防洪指导线以外,南北各控制200—500米,东西总长约75公里。

四、领导机构

1、专家顾问组:负责指导规划编制中政策性、宏观性问题,为规划竞赛、评审、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2、协调保障组:负责协调规划编制过程中各单位衔接问题,保障规划竞赛、评审后勤工作,落实规划编制费用。

3、技术服务组:协助设计单位进行资料收集工作,提供规划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实施情况,组织规划竞赛及规划评审会议。

五、规划编制形式

本次规划编制以邀请招标形式,委托国内具有国家甲级规划设计资质及丰富的河湖景观改造设计经验的单位进行概念性规划编制。

六、方案评选

本次方案评选以竞赛的方式进行,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分别给予奖励,并对所有作品予以购买。

七、规划编制安排

本次规划编制分前期准备与考察、概念性规划编制与方案竞选、详细规划编制与评审、施工图设计等四个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与考察阶段。

(1)做前期准备。主要任务是前期资料收集,邀请设计单位。拟邀请6家设计单位参与规划编制。

(2)考察学习。主要任务是与设计单位一起,前往长沙、武汉、湖州、杭州、福州、洛阳等国内河道综合治理较好的城市考察学习。

同时,规划范围内千分之一基础地形图测绘工作也于该阶段展开,并于年4月20日前结束。

第二阶段:概念性规划编制与方案竞选阶段。

(1)进行方案编制。主要工作是设计单位现场踏勘,资料整理,规划编制。

(2)进行方案评标。主要任务是邀请专家,对7家设计单位编制的概念性规划进行评选,并向社会公布评选结果。同时确定详细规划编制单位。

(3)进行方案修改。主要任务是中标单位根据评标会专家意见并结合其他方案优点,对概念性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

第三阶段:详细规划编制与评审阶段。

(1)进行详细规划编制。主要任务是设计单位在概念性规划的指导下,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详细设计。

(2)进行详细规划评审。邀请规划、水利、景观、经济等方面专家对详细规划进行评审。

(3)进行详细规划修改。主要任务是设计单位根据评审会专家意见对详细规划进行修改完善。

第四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确定设计单位,结合水利工程设计,进行施工图设计。

八、资金安排

规划编制涉及概念性方案竞选、详细规划编制、施工图设计、现场考察、方案竞选、规划评审,以及规划范围内千分之一基础地形图测绘等相关费用,根据有关标准和工程量计算,列入今年城建资金计划统筹安排。

九、几点要求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相关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本次规划编制工作,成立领导机构,建立分管领导包抓协调的工作体系。

篇7

关键词:环境素养;支付意愿;旅游;理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得以迅猛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然而,旅游业迅猛发展中出现的资源环境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地的长久发展。整理归纳旅游环境素养对环境支付意愿的理论研究,对于指导我国旅游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引导游客高素质的完成旅游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环境素养概念

环境素养是一个人对环境负责人的态度,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人类活动也需要汲取社会环境知识,履行对社会环境的承诺。环境素养的历史始于1970年初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决定开创一种正式的环境教育,一个被明确定义的环境教育呈现了崭新的面貌逐渐被社会关注和了解。《贝尔格莱德》(1975)提出了环境教育的目的、目标、对象和指导原则;《第比利斯宣言》(1977)明确指出在进行环境教育时,要特别重视环境道德和环境价值的影响和作用,指出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意识、知识、技能、态度和参与五个方面。《中国21世纪议程》(1992)写道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

(一)环境知识

Roth(1992)是环境素养领域的先驱者,结合对已知环境的认知理解和对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定义了环境知识(Varisli,2009)。Hamalainen(2012)进一步表示,环境知识应该是一个抽象的结合,在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各方面的具体知识,包括对生物间的关系、事实和概念的理解。环境知识不仅帮助人类对环境和与之相关问题的基本了解,它还将帮助个人获得各种经验,如对建筑周围环境的认识和个人对环境积极的态度等。环境知识也有助于唤起人类对环境面临问题的担忧与关注,促使人类更加自动自发的采取措施解决环境问题。

1、物理和生态系统知识。物理和生态学中生物圈的基本要素,包括空气、水和土地,将给所有幸存的生物体提供生命补给。内容一方面涵盖了生物和人口是怎样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另一方面包括自然原理和人为生态系统,即生物循环、生产、能量流、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些原则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2、环境问题知识。当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超过了物理环境的极限时,环境问题就会随之而来,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和生物群体周围的生态系统都是有害的。环境问题不会单独出现,而是伴随着科学物理、个人、社会和政治背景因素的结合产生的。环境问题包括环境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技术和经济增长、空气和水污染、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和其他环境问题。

(二)认知和情感倾向

环境倾向指的是感情的倾向。价值观和担忧等一系列情感因素将会激励人们保护环境。环境倾向还可以帮助个人做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决定(Daudi,2008,Hollweg et al, 2011)。环境倾向重点包含了环境敏感性、态度、担忧以及采取行动的动机和意图。

1、环境敏感性。环境敏感性是指通过各种各样的内部(需求、能力、兴趣和情感)和外部经验,许多认知和情感的属性组合在一个独立的个体上,这些经验将帮助洞悉周围的环境问题。

2、态度和担忧。环境态度是由复杂的认知形成的个体的价值观和信仰。环境态度的形成带来了口头承诺、实际承诺、动机和意图,能够采取行动积极参与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Aminrad et al, 2010;Harun et al, 2011;Varisli, 2009)。除此之外,环境态度还可以定义为个人经历、文化规范和价值观。

环境担忧是由个人对具体和抽象的环境问题所产生的洞悉问题的认知和情绪反应(恐惧的感觉、愤怒等)。具体的环境问题是可见的,如水和空气的污染,对个人有直接的影响。抽象的环境问题是不明显的,更多表现为全球问题,不会直接威胁到个人,如臭氧损耗和全球变暖(Gosken et al, 2002;Liebe et al, 2010).。

3、采取行动的动机和意图。个体对环境问题的价值观和信仰将会引起个人的动机意图以及采取环境保护行动的意愿。行动的意图在描述一个动作或个人决策时也可以被视为技术和可接受的术语(Hollweg et al;2011)。

二、支付意愿(WTP)概念

支付意愿(WTP)基本上可以被视为一个量或成本,即一个人愿意给予的特定改进或补偿。WTP也可以被视为一个测量,表明倾向于扮演一种由个体改变或质量改进的货币条款。WTP可以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可用来评估资源,例如评估没有特定的商业或者市场价值的环境。WTP被认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测量工具,因为它可能会随新的信息积累而发生改变(Corrigan et al, 2003;Gosken et al, 2002 Nowacki 2013)。

WTP的两个维度用来解释环境。第一个维度涉及产权缺失的情况,需要环境的改善来弥补。因此,游客作为消费者应该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来改善环境。第二个维度涉及旅游的情况,消费者有义务支付一定的金额防止进一步的损失或环境退化(Mmopelwa, 2007;SEPA, 2006)。

三、环境素养与支付意愿理论框架

游客对环境属性保护的支付意愿代表了他们的行为意图。游客的知识、态度和动机变量将影响他们行为意向的改变。这些变量将会被引用到推断行为改变模型的理论推理之中。

图1显示了(理论)行为改变模型。模型提出知识会影响个人的意识和态度,最终导致行为责任。在环境教育的背景下,一个人增加环境和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将增加积极面对环境的意识,最终会促使人们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理性”理论指的是概念,如果人们相信执行行为会给他们带来好处,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执行实际的行为,反之亦然(Yzer,2008)。理性行动理论是一个非常有用的预测自愿行为的理论。Ekman指出使用理性行动理论预测行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包括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其中态度是指根据评价的行为赞成或不赞成的范围。个人信仰在评价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观规范是指个人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态度和主观规范预测行为的权重是不一样的,态度比主观规范具有更重的分量。

笔者通过理性行动理论的描述做出行为预测的一个综合模型。运用人口统计变量作为背景直接影响其他变量和行为意图。图2显示了该理论框架模型。

理性行动理论的主要理论框架如图2所示。支付意愿表示被测量的意图行为,这将是实际的投影行为。环境知识会影响旅游的态度也会影响支付意愿。态度和担忧,以及敏感度代表了理论的态度维度。敏感度和态度可以通过彼此共享类似的特性相互替换(Lee et al, 2013)。然而,在环境素养中,敏感度和态度的评估是分开的(Hollweg et al, 2011;Ireland,2013)。理理论的主观规范维度由动机表示。按照行为预测的整合模型,人口变量包括年龄,收入和教育,不仅影响了所有其他变量,也影响了支付意愿。

四、结论

本文进一步评价了环境素养与环境支付意愿之间的关系,为之后研究支付意愿水平的大小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除此之外,本文还深入讨论了环境素养的概念,它是环境教育的一部分,这个概念在加强环保重大支付意愿等行为中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教育应正式纳入国家的教育体系,这样能够促使公民及游客履行对环境保护负责的行为,同时负责任的环境行为表现也将尽量减少对环境属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Ahmad,S.A.(2009).Visitors’Willingness To Pay For An Entrance Fee:A Case Study Of Marine Parks In Malaysia. PhD Thesis

[2] Bash, J., & Bolton, S. (2001). Effects Of Turbidity And Suspended Solids on Salmonoids. Research Project.

[3] Beharry-borg,N.,&Scarpa,R.(2010).Economic valuation of coastal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s in Tobago, (January), 1C40.

[4] Breidert, C. (2005). Estimation of Willingness-to-Pay Theory , Measurement. ePub W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5] Chan, C.N. (2009). Eco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in Small Islands in the East Coast of Peninsular Malaysia, 10(2), 53C69.Malays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6] Conference, U. N. (1991). The halifax declaration,United States

篇8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空间溢出; 产业竞争力; 空间计量

中图分类号 F061.3;F0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8-0123-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8018

随着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环境价值观念的转变,人们对环境的需求逐渐上升,使得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日益紧张。对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都相对低下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由于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迫切需要发展工业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环境代价。那么,环境规制是否有碍于经济竞争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备受关注的议题。本文以中国环境规制的背景,探讨环境规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特别是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

1 文献评述

有关环境规制与经济竞争力的关系,学术界提出了三种基本解释。第一,新古典解释。该理论认为,环境规制在矫正环境负外部性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额外负担。与没有环境规制相比,受规制的企业或部门将面临较高的生产成本,进而对企业、部门或地区的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特别对那些环境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高于平均水平的部门来说,这种不利影响可能更加显著[1]。这一解释强调环境规制对企业和部门的成本结构和市场结构特征造成的不利影响。第二,环境竞次竞争假说。该假说与新古典解释有一定的联系,但侧重点不同。它认为,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对待环境规制强度和环境标准的行为类似于“公共地悲剧”的发生过程[2],其逻辑基础是,地区或国家之间的策略[3],即每个地区都担心其他地区采用比本地区更低的环境标准而使本地区的产业失去竞争优势。为了避免竞争力的损失,地区之间会竞相采取更低的环境标准,进而加剧总体的环境质量恶化。需注意的是,该假说与当前的情形是相悖的。纵观世界各国还是一国内部,目前实施的环境标准比过去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不过,该假说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现象,由于污染的空间溢出,使得实行严格的环境规制的地区不能获得其规制的全部利益,这就是所谓的规制空间溢出。第三是波特假说。与前两种解释不同,波特假说则认为,环境规制所引起的竞争力损失可能是短期的,但从中长期来看,由于环境规制的推动,企业有可能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4]。尽管这种乐观的观点招致种种质疑,但波特假说引起人们重新审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上述三种基本理论都在经验或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并引发大量的实证研究,尽管已有研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然而,多数经验分析并没有解释污染空间溢出的影响。近来一些学者把污染溢出效应引入到环境规制与竞争力的关系之中。例如,Embora等[5-6]利用半参数平滑方法估计了跨界污染溢出对美国各州的经济竞争力(用总要素生产率增长来衡量)的影响,他们发现污染溢出对经济竞争力存在负的影响。王文普[7]使用多因素结构法来剔除污染溢出影响的结果表明,当引入污染溢出效应时,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边际影响远远小于不包含污染溢出时的影响。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那么,实施严格的环境规制是否会对中国的产业竞争力造成了不利影响?影响究竟有多大?本文将以中国30个省级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30个省区。因缺少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数据,分析时不包括。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通过污染空间溢出来刻画环境规制的溢出效应,并实证检验环境规制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并探讨相关的政策涵义。因而,我们将集中于两个问题。一个是通过非空间模型考察环境规制与产业竞争力的经验关系。另一个是通过包含环境规制溢出的空间模型以检验在中国是否存在环境竞次竞争,进而量化环境规制空间溢出的影响。

2 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

本部分构建了两个模型。第一个模型是在不考虑规制的空间溢出的情形下,考察环境规制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直接关系。第二个模型则是,当引入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时,重新估计二者之间关系,并估算规制溢出效应,以检验是否存在环境竞次竞争。

2.1 模型I的设定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基于Jefferson等[8]的研究,假定产业竞争力是污染排放和部门特征变量的函数。也就是说,定义一般的竞争力函数为

其中,Y表示产业竞争力测度,Z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其他因素(如FDI、研发和产业规模等)。E为污染排放测度,来捕捉环境压力的程度。在环境经济学中,有关污染的处理常见方法有两种[9]。一种是将污染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因为污染代表了环境资本的使用。另一种则是将污染视作“好”产出的一种连带产品,此时污染意味着生产过程中的外部性。我们采用第二种处理方法来衡量污染排放E,它表示本辖区“自己的污染”水平。由于污染在地区间是可转移的,要直接测度一个辖区中“自己的污染”是非常困难的,故我们使用环境规制强度来度量污染排放的影响。污染排放测度E包括工业SO2处置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工业固定废物处置率等三个子项组成的,以表示环境规制强度。污染排放与环境规制强度存在负相关,即环境规制强度越强,则污染排放就越少;反之则污染排放就越多。

要确定环境规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参照Mamuneas等[10]的处理方法,对(1)式求时间微分并除以Y,得到

表示各变量关于竞争力的弹性。基于数据,我们将构造竞争力指数(见下文)。

考虑到地区具体特征,我们还引入地区固定效应μi以捕捉各地区特定因素的外生变化,时间虚拟变量ηt来反映产业竞争力的周期。并假设随机误差eit服从(0,σ2)。于是,我们的第一个经验设定可写为

系数bE的大小和符号直接描述环境规制强度对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与方向。由于没有包含环境规制溢出效应(用污染的空间溢出来表示),通过“去均值法”来消除固定效应之后,可直接用标准方法(OLS)估计此方程。

2.2 模型II的设定

下面考察我们的第二个问题,首先需要构建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然后定义一般的竞争力函数以解释规制空间溢出的影响。

2.2.1 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

篇9

Experience of management to patients with lung transplanta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

ZHANG Xiaoqin PAN Ling'ai HUANG Xiaobo

Department of Intensive Care Unit,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 61007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management to patients with lung transplanta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 Methods Two cases of lung transplantation were carried out in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in 2015. Case 1 was a silicosis patient. Case 2 had pulmonary fibrosis with 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 We applied large doses of glucocorticoid and ECMO for this patient before surgery. The surgical approache was sequential bilateral single-lung transplantation. Measures for lung water control, immunosuppression, and anti-infection, rehabilitation were carried out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experience of management to patients with lung transplanta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 was explored. Results Case 1 recovered well. The patient could be free to get out of bed at the 3rd day after surgery and discharged at the 21st day. Case 2 died at the 73rd day after surgery because of bronchial anastomotic fistula, severe pneumonia and liver failure, although the patient was recieved positive anti-infection, liver protection,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rehabilitation, but the treatment was ineffective. Conclusion Good management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recovery with lung transplantation. The patient who use of large doses of glucocorticoid before surgery with higher risk of bronchial anastomotic fistula after surgery. ECMO is an important supportion for critical patient in perioperation. Once the breathing and circulation of the patient stably, we should remove ECMO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Lung transplantation; Intensive care unit; Management; Glucocorticoid; ECMO

肺移植是终末期肺部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自Cooper等1983年成功实施首例临床肺移植手术,肺移植手术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然而肺移植手术的开展规模,远较其他实体器官如肝、肾移植的规模小,其原因除了肺是直接对外开放的器官,且其本身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肺移植最容易发生感染[1],??术期管理的复杂性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重症医学科围手术期恰当的监测和治疗,可以减少肺移植并发症的发生,使肺移植患者及早康复。2015年四川省人民医院共完成2例肺移植手术,为提高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本文结合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重症医学科对肺移植患者的管理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收治的2例肺移植患者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30岁,诊断:矽肺。经积极术前准备,择期行同种异体原位双肺移植术,术中失血约900 mL,输注新鲜冰冻血浆1550 mL。病例2:男性,53岁,因“反复咳嗽3年,活动后气促2个月,加重9+ d”入院,既往史无特殊。外院因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安置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后转入我科。入院诊断为“①重症肺炎呼吸衰竭;②肺间质纤维化”。急诊行同种异体原位双肺移植术。术中失血约600 mL,输注新鲜冰冻血浆1700 mL、红悬600 mL。

1.2重症医学科肺移植术后管理

1.2.1 循环管理 近年来由于人工胶体在围术期患者使用中备受争议,我院通常使用人血白蛋白提高患者胶体渗透压,同时联合利尿剂,在保证灌注前提下,术后1周内尽量负平衡,以减少移植肺肺水肿的风险。如有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ulse-induced 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等高级监测指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血管外肺水与心排量等指标,使容量管理更加精准。

1.2.2 机械通气及人工气道管理 早期限制气道压力

1.2.3 感染防治 保?o性隔离,每日空气消毒2次,全身洗必泰擦浴2次,尽早拔除包括气管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管、深静脉导管等在内的各种管道。抗菌药物选用需结合患者基础疾病、供体情况、流行病学情况。一般早期会选用包括覆盖细菌、病毒、真菌在内的广谱抗菌药物的预防治疗方案。之后严密监测,根据感染指标、病原学检查、纤支镜下气道、吻合口、痰液性状等情况做出调整。

1.2.4 早期快速康复治疗 为了实现早期快速康复锻炼,需要给予充分镇痛,使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ritical-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CPOT)评分

1.2.5 早期营养治疗 一旦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相对稳定,早期给予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当肠内营养不耐受喂养不足时及时联合应用肠外营养,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底物。

1.2.6 免疫抑制方案 一般情况下采用早期甲泼尼龙后改为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酯,之后根据血药浓度、患者耐受情况进行调整。例2因为术前存在严重肺部感染,并且全身营养状况极差,故只给予激素与他克莫司联合治疗。

1.2.7 ECMO应用 ECMO是危重患者等待肺移植过程中过渡治疗的重要措施,在手术中以及手术后早期亦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对于危重患者强调及时早期应用。在术后,当患者呼吸、循环逐渐趋于稳定后,需要每日评估尽早拔除。

2 结果

病例1恢复良好,术后第3天可随意下床活动,术后21 d顺利出院,至今生活良好。病例2因先后并发支气管吻合口瘘、重症肺炎、肝功能衰竭,给予积极抗感染、保肝降黄、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于术后73 d死亡,考虑患者吻合口瘘与术前使用大剂量激素及极差的营养状况有关。

3 讨论

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数据,肺移植术后3个月的存活率为84%[2],手术技术及术后管理不完善仍是术后30 d内受者死亡的重要原因[3]。本文结合以上2例肺移植的临床经验进行探讨。

3.1容量管理

适当利尿、容量负平衡已成为大多数肺移植中心容量管理的重要措施。为最大可能地实现容量负平衡同时亦保证全身重要脏器的灌注,我们同时使用小剂量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提高血压,以增加液体负平衡的空间,从而减少肺水肿风险,与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的处理一致[4]。

3.2感染防治

由于免疫抑制的应用、移植肺血供改变及去神经化导致纤毛运动清理及咳嗽反射弱化,并且肺脏与外界相通,持续受上呼吸道定植微生物的影响,与其他实体器官移植相比,术后移植肺更易发生感染[5,6]。感染性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移植术后的各个阶段占据首位[7,8]。因此环境的清洁及免疫屏障完整性的保护尤为重要。我们将患者保护性隔离,每日空气消毒2次,全身洗必泰擦浴2次,尽早拔除各种管道。抗菌药物的选用需要结合患者术前感染的情况,同时筛查供体携带的病原菌极为重要,因为在术后免疫抑制药物使用后,供体携带病原菌极有可能成为肺移植患者的致病菌。术后早期连续微生物学监测是有益的,并根据培养结果结合患者其他临床情况为抗感染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由于肺移植后支气管吻合口的缺血,易罹患吻合口真菌感染,因此,在肺移植后的纤支镜检查中要注意观察吻合口,及早进行针对性抗真菌治疗。

3.3术前使用激素与术后吻合口瘘

一些终末期肺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节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纤维化等。但激素对手术切口的愈合有重要影响,会导致吻合口裂开、狭窄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是肺移植术后早期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将是致命的[9]。有文献报道,术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在0.3 mg/(kg?d)的剂量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而我院病例2由于肺纤维化,术前长期口服醋酸泼尼松片40 mg qd(相当于0.8 mg/(kg?d),大大超出安全范围,术后2周出现吻合口瘘,加重肺部感染,大大增加此患者死亡风险。因此对于术前使用大剂量激素的患者,术后更需严密观察吻合口情况,警惕吻合口瘘的发生。

3.4 康复及营养治疗

德国学者Ihle F等[10]提出,肺移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活动耐量,改善患者长期生存率。国内也有研究证实针对肺移植患者实施术后肺部康复治疗,是术后患者恢复的关键因素[11]。因此,我们尤为重视包括肺部物理治疗在内的早期康复治疗。充分镇痛可提高活动耐受性,早期拔出各种管道不仅可以减少感染相关并发症,同时便于患者活动;营养治疗为患者活动提供能量,同时活动的本身也促进营养底物吸收与利用。病例1在手术后3 d内即下床活动。病例2在ECMO及有创机械通气期间由康复科医生给予被动锻炼,停用ECMO及有创机械通气后,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情况下,逐渐增加主动锻炼,间断下床活动。

3.5 ECMO的应用

ECMO是危重患者等待肺移植过程中过渡治疗的重要措施,甚至有多项研究显示自主呼吸患者使用ECMO不仅可使患者安全过渡到肺移植,且ECMO辅助时自主呼吸与气管插管患者相比,清醒自主呼吸的策略更能帮助患者从快速临床恶化中得到缓解并获得更好的术后生存,术后1 年存活率达到85%[12]。同时ECMO对危重肺移植患者手术中以及手术后早期亦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ECMO也常用于治疗移植肺功能异常及再灌注损伤[13-15]。病例2术前因为严重呼吸衰竭,在呼吸机支持下氧合仍难以维持,我们及时给予ECMO辅助。虽然ECMO使用可以帮助危重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但是使用过程需要抗凝,增加了术后出血的风险。由于管路的植入,皮肤黏膜屏障破坏,亦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因此,当术后病例2患者循环、呼吸功能明显恢复后,我们于24 h内即撤出ECMO。

篇10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治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自然环境日益恶化问题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工作。环境恶化的重要表现就是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而地质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也开始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目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客观要求我们必须进行相应的治理。

1.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在我国一般来说矿产资源开发区都处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或者处在滑坡、泥石流等原生态灾害高发的山地区。矿产开发产生了一系列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由两方面造成,一方面是当地原生态地质环境决定的,另一方面是人为开发矿产资源所造成的,当前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是影响和改变矿山地质环境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矿山地质环境有两面性,较大的地质环境容量和良好的地质环境质量对于矿产开发是有利的,而脆弱的地质环境则制约着矿山资源正常开采。由于我国多数企业不合理的工程开采,使得目前矿山系统十分脆弱,经常会发生各类地质灾害。矿产资源开发与原生态地质环境相互作用, 导致原生态矿山地质环境因开采强度而产生复杂的变化,一旦矿山地质环境超出了矿山环境的所能承受范围,就会引发地质灾害的爆发以及累积性的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等一系列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也会大面积的威胁到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当前就如何实现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以及保证地质环境脆弱地区人民的正常生活,是我们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

2.破坏矿山地质环境所引发的环境问题

2.1 地表环境开采沉陷问题

随着矿产资源被开采出去后,在矿山内部便会形成采空区,随着采空区面积的加大,内部岩层会在大面积状态下弯曲断裂,这使得采空区岩层和地表之间产生连续的弯曲变形,随之出现塌陷。地表环境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塌陷会造成地表大面积积水,这会导致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以至于粮食绝产,地表农耕地成为洼地。沉陷情况的出现还会造成地表或者地下建筑的损坏,也会导致建筑地基产生不均匀塌陷,以至于建筑物开裂或倒塌。

2.2 对于水资源的污染破坏

随着矿山地质环境遭到破坏,矿山地下水位也会随之下降甚至干枯,主要是由于在采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不仅水资源使用过量而且在这其中还有大量的浪费,所以会导致地下水位平衡系统受到破坏,以至于水资源枯竭或者地区河流断流,还有就是在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中所产生的有害矿物质下渗到地下,引发地下水污染。

2.3 矿山开采后的垃圾污染

随着对矿山的开采,相应会从产生很多废渣和垃圾,随着开采的不断进行,垃圾和废渣会越来越多,进而会导致滑坡、突涌等事故,危害当地人民正常生活,而且矿山固体废弃物中经常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长时间的堆放以及在自然环境作用下会与空气进行氧化作用从而分解,有害金属元素随着雨水而进行流散,导致污染水体,破坏当地耕地土壤,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粮食质量。

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法

3.1 进行科学划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等级

对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和保护应该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经济规律,基于国家实行矿产资源整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分区管理、分类管理。首先要弄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 再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类。主要采用的原则是“分类指导,分级处理,分区推进”。对矿山地质环境展开科学的分类,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模式,对于不同的矿种和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时间段应该采取不同的相应治理方式。

3.2 建立相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措施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国矿山开发一直忽略对其的保护与治理,以至于现在留下很多遗留问题,以至于现在保护治理工作进展起来困难很大,虽然政府多次对于不合格企业进行相应整顿,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新的地质环境问题还是时有发生。加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治理研究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矿产种类进行差别化管理, 并相应定制不同的政策管理办法以及技术标准,以便于更好地推进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这也有利于更好的保护环境和矿产资源。

3.3 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理论研究

为了更好地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与保护,要求我们对于不同类型的矿产、不同开采方式以及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不同的操作,进行相应细致的科学研究,此外对于矿山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类型以及影响控制因素也要进行相关理论研究。研究过程中的主要目的是对于山地矿山泥石流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和重金属元素污染等环境污染研究,通过以上这些实际问题的研究可以为相应部门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提出理论依据以及实际指导。

4.结语

总之,只有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环境,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加强监测与信息化的管理,积极的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防止和避免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最终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重要,但又十分艰巨的工作。这不但需要国家相关机构的努力,更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支持。也只有真正做到合理科学的开采矿山资源,在遇到环境问题时能够积极稳妥的处理,才能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也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巨大财富。

参考文献:

[1]周蕾,刘慧林,刘志尧,成湘伟.矿山开发过程中地质灾害的产生及其与防晒措施[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