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生态环境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治理生态环境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治理生态环境的方法

篇1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生态环境治理;解决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2-0130-01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质上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但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尽管农村经济建设和基础建设取得了繁荣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生态问题也影响了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进程。生态破坏日趋严重,不仅影响到人民的身心健康,而实质上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如果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够重视,不仅与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背离,同时也会制约我国城镇化建设。而为了更好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就必须借鉴世界各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理论,同时要结合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提出更有效的发展途径,同时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探索一条有效解决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的道路。

1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概述

生态环境实质是一个有机系统,伴随人类的介入,物质与能量实现输入、输出平衡。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人类的过分集中,使得大量资源集聚,而资源的集聚带来的是生态系统平衡的被打破,在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环境问题凸显,在某些地方甚至影响了城镇化发展进程。而环境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具体如下。

1.1 土地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问题

城镇化建设实质上是立体化、多元化过程,在这一建设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在现实建设中,我国许多城镇在土地利用方面上存在许多问题,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由于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不能够从土地实际应用出发,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污染严重。在城镇化建设中,往往误解城镇化的实质和内涵,单一将城镇化理解为建筑设施建设,这使得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城镇化建设水平和当地经济发展阶段明显脱节,造成大量公共资源浪费。同时,许多城镇在建设过程中,成本过高,原有城镇土地没有被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同时不切实际的规划方案、不合理的用地结构、凌乱的建设布局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从而大量空闲土地荒废。

1.2 新城镇规划布局不合理、水源、空气污染严重

新城镇建设往往使大量农村人口聚集到新的城镇当中,人口的大量聚集对水、土地等消耗需求巨大,同时人口大量集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而废弃物过分集中使得自然排污系统无法消耗,从而不能有效分解。进而造成了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人口急速集中在新城镇之中,就需要我们对新城镇进行合理规划,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完善排污系统。同时大量人口集中在有限的新城镇之中,使得汽车等交通工具使用不断增加,大量废弃被排放。

2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环境管理力度不足、体系建设不到位

我国目前在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一个环境问题关系到多个部门,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而在具体环境管理方面,政府投入力度往往不足。伴随城镇化发展的还有工业化,政府部门由于受到不合理政绩观的影响,往往以GDP来衡量自身发展,而忽视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和财政支出。而对企业来说,因为环境污染所遭受的惩罚和代价较低,相对于自身所得来说,破坏环境所得收入往往高于处罚金额,环境部门的不作为往往给环境污染企业带来一定发展漏洞,环境保护工作进展困难。

2.2 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足

法制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和指导,然而事实上,我国环境法法规建设远远不到位,不能够对经济社会环境起到保护作用。法律法规的不足,就为违法环境活动助长了气焰,同时也无法做到有法可依。而有些违法行为尽管有所涉及,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部门缺乏有机协调性,使得执法力度不足,不能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同时我国的立法范围主要集中在重要的环保领域,存在界定不明晰的问题,在惩治具体违法企业时,执法难度大。同时,我国目前具备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多为较早时期制定的,缺乏行之有效的指导和管理约束。

2.3 政府及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公民及政府部门环境保护意识往往不强,政府部门不重视环境保护建设,而公民对环保知识的熟知度更是有限。政府在实际过程中,只顾经济发展,对违反环境保护的企业大多纵容,是的整个环境治理困难加剧。

3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治理解决方法研究

3.1 完善和发挥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导者,要重视普及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较为低下的环境保护意识势必会影响到公民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只有大力推动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将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坚持实施生态环境治理。

3.2 加强环境保护执行能力建设、提升城镇生态管理水平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环保队伍建设不足严重无法解决生态环境治理,因此要加大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建设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的环境监管单位。同时要不断学习,用最新知识武装实践,提升环境监管部门城镇生态管理水平。

3.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不合理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法,要改变传统的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经济发展,走新型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质量。同时结合最新科学文化水平,创造和发展环保产业。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生态环境;责任;生态补偿;保证金;方法建议

1 明确补偿主体责任主体

1.1 煤炭生产企业的恢复责任

针对矿区土地复垦问题,《矿产资源法》、《水土保持法》《土地复垦条例》都规定了“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煤炭生产企业直接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并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因此,煤炭生产企业应是对煤矿区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直接责任主体。

1. 2 政府的恢复责任

对于计划经济时期内形成的大量历史遗留生态环境问题,难以找到责任人或责任人已经灭失的,应由政府负主要恢复责任。政府承担的主要义务包括: 成立专项恢复治理小组, 提出已报废和即将报废煤矿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的实施方案, 并组织方案的实施。

1.3 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责任主体

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的责任主体应是煤炭生产企业、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煤炭资源输入地区、煤炭消费者和消费企业等煤炭资源开发的受益者。

2 补偿途径与方式

在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过程中, 补偿主要有以下4个途径:

2.1 国家补偿

对煤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直接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中央政府应对煤矿区生态环境(尤其是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的恢复给予一定财政拨款和补贴,或通过项目支持形式对重点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地方政府也应安排配套资金。

2.2 区域补偿

区域补偿主要是指煤炭资源输入地区(如华东、华南地区)对煤炭资源输出地区(如晋陕蒙地区)的补偿或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产煤落后地区的补偿。如山西省将部分煤炭资源输出至浙江省,而煤炭资源的开发对山西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这些生产活动给山西省带来了环境损失,则应当由受惠地区浙江省反哺煤炭资源输出地山西省。

2.3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之间的环境补偿

上游产业煤炭企业为下游产业如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企业提供了煤炭资源,却造成了煤矿区的环境破坏,煤炭工业经济发展往往更多地受生态保护责任的制约而不如下游产业发达,受益的下游产业应当反哺煤炭企业。

2.4 自我补偿

煤炭资源城市或省区地方政府对直接从事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个人和企业进行的补偿。

3 合理确定保证金的征收渠道、标准与办法

3.1 多渠道筹集废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

3.1.1 政府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转移支付

目前矿产资源补偿费是用于矿产资源勘查,用于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比例很少,而且补偿费用返还到资源所在地的比例也非常小。应当明确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按一定比例用于生态环境治理, 使生态治理费用合法化;调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分成比例,并对地方分成资金的流向做出相应的规定,使更多的补偿费留给资源所在地,使之实至名归,体现补偿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地区的原则。

3.1.3 矿产资源输入地区的转移支付

根据矿产资源的流量,对矿产资源销售价格进行按比例提取废弃矿山保证金,通过输入地政府向输出地政府财政转移的支付方式来实现,也可由矿产资源富集区政府根据矿产资源输出情况,按照比例统一征收废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

3.2 以重置成本确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标准[1]

以现有的技术水平,还拿不出能客观评价生态环境资源损失的标准,矿山开发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难以货币化,加之矿山开发波及影响范围广,涉及行业和人口多,因而生态损害程度难以准确测算。

因此,按照重置成本法来确定矿产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标准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当然,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收取,应该略高于可能产生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费用,这样可促使单位和个人尽早采取措施,积极去恢复和治理;如果过低,就难以达到用经济手段管理矿山环境的目的。

4 适合我国的保证金制度的方法与建议

4.1 加大中央财政对生态环境治理恢复的转移支付力度

加大国家对资源省份的政策倾斜,尤其是加大对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工业基地和一些闭坑的老矿区的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专项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等中央财政转移支持力度[3]。政府的直接预算支持和各种专项补贴以及必要的政策支持,是资源型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4.2 制定实施区域间、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生态补偿政策

可以通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煤炭产区提供援助资金或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直接或变相补偿西部地区[4]。还可以在煤炭源价格中增加部分环境补偿费用或对煤炭消费企业征收环境恢复补偿税(费),将这些税收或收取费用用于对煤炭企业进行环境补偿。

4.3 征收生态环境税

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进行征收[5]。可以对资源型城市给予税收全额返还,专款专用。所返还的税收专门用于资源开采的生态环境治理。通过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一的生态环境税。设立固定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资金渠道,不仅可以统筹解决生态保护和建设资金问题、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规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而且可以消除部门交叉、重叠收费、资金使用效益低的现象。

4.4 引入市场经济手段[6]

4.4.1 排污交易制度

目前由于中国的排污许可证制度还没有全面实施,排污权交易还处于试点阶段。建议尽快健全排污交易制度,利用市场规律保护和改善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

4.4.2 配额交易制度

配额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京都议定书中清洁发展机制(CDM)关于削减二氧化碳是配额交易的重要实施途径之一。我国在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问题上可以借鉴此机制,积极开展配额交易制度,实现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补偿。

5 结语

建议现阶段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办法应以国家补偿和煤炭生产企业补偿为主,自我补偿为补充,并逐步开展区域补偿和下游产业对上游产业补偿的办法较为切实可行。由于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的缺乏,现阶段补偿的方式应以资金补偿为主。但从长远来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和技术形式的补偿即造血型补偿,能帮助煤矿区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自我发展机制,使外部补偿转化为自我积累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卜华,吴丽君,曹创. 煤炭成本核算体系的研究[J].中国矿业,2007,16(3):64-66

[2] 黎元生,胡熠.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恢复补偿机制.中国国土资源济.2008,08

篇3

江西省属国有矿区生态修复中存在生态补偿制度不合理;生态补偿体系不完善;生态补偿管理不健全;生态补偿市场不充分;生态补偿资金不到位等问题。完善江西省属国有矿区生态修复补偿的原则包括:开发与治理协同;新账与旧账分治;政府与市场结合;分类与共建并进。文章提出江西省属国有矿区生态修复补偿的对策建议为:构建生态监测和生态标准两种体系;建立补偿评估与补偿谈判两种机制;完善事前补偿与事后补偿两种制度;优化环境税制和补偿费用两种手段;运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加强环境法规和生态管理两种保障。

关键词:

江西省;矿区;生态修复;补偿机制

作为矿产资源大省,江西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开发与利用比较活跃,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环境的破环,仅江西赣州因稀土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而需要治理的费用就高达380亿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江西矿业经济总产值对GDP的贡献度很高,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保障作用。与此同时,我省正在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探索建立省属矿区生态修复补偿机制,对促进我省绿色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江西省属国有矿区开发与利用情况

2014年江西省地矿局共实施各类地质矿产勘查项目293项,合同总经费约7.5亿元。其中: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27项,经费6234万元;中央财政项目7项,经费4436.6万元;中央地勘基金项目6项,经费7508万元;省地勘基金项目28项,经费8182.9万元;自有矿权投资项目73项,经费8299.17万元;地矿单位矿权合作项目28项,经费8029.7万元;对外矿产勘查项目120项,经费3.18亿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我省国有矿区开发与利用现状,我们基于中部六省的视角,分别从矿业单位个数、固定资产投资、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品销售率等方面来分析我省矿区经济发展水平。

(一)中部六省矿业企业单位数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来,2013年中部六省采矿业中湖南和河南的企业单位数最多,分别为1442个和1236个,而江西、安徽、山西处于一个层次,分别为520个、479个、446个。其中,四大类采矿业中,江西矿业企业分布较为均匀,而山西、湖南多集中于煤炭开采业。

(二)中部六省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来,2013年在中部六省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山西是投资最多的,达1475.01亿元,江西是最少的,为252.17亿元。其中,四大类采矿业中,江西非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为115.39亿元;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最低,为27.74亿元。

(三)中部六省矿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来,2013年中部六省矿业主营业务收入差距明显,山西采矿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最高,达5654.19亿元;其次是河南,其主营业务收入达5339.33亿元,江西采矿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最低,为940.49亿元。其中,四大类采矿业中,江西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最高,为384.56亿元,而非金属矿采选业最低,为170.91亿元,这与对应的固定资产投资不相符合。

(四)中部六省成本费用利润率情况从表4可以看出来,2013年中部六省矿业成本费用利润率高低不平,例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湖北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1.59%,而安徽为0.06%。对于江西四大类采矿业来说,其成本费用利润率相对较为平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分别为8.23%、10.6%、8.55%、10.3%。

(五)中部六省产品销售率情况从表5可以看出来,2013年中部六省矿业产品销售率相对平稳,例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山西的产品销售率分别为99.13%、99.13%、96.92%、99.2%、99.39%、99.61%。对于江西四大类采矿业来说,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产品销售率最高,为10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产品销售率最低,为98.68%。

二、江西省属国有矿区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

为保护与修复我省省属国有矿区的生态环境,实现我省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出台了《江西省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我省省属国有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省属国有矿区生态环境恶化凸显,矿业开发与矿区保护的矛盾严重,已成为矿产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生态补偿制度不合理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相关税(费)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资源税,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中的各类矿产资源税收;第二类是资源管理的相关税费:包括资源补偿费、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国家出资勘探形成的探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价款。[1]在高层次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中,没有矿区生态补偿方面的条款。2006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及2008年《江西省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原则上提出了对矿山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但是在具体的分区域、分种类如何进行补偿方面没有细则出台。

(二)生态补偿体系不完善生态补偿是相关利益者之间关于生态环境的责、权、利统一对等的过程,需要相应的制度支持和技术支撑。我国现行矿产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对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只提出原则性的补偿,不但没有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更没有明确补偿方式和标准等,导致各矿区生态环境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资金不足、补偿期限太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影响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矿区生态环境补偿的技术支撑还不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生态价值评估体系、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没有完善,缺乏统一、权威的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2]

(三)生态补偿管理不健全生态补偿管理涉及国土、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税务等众多政府部门,各部门都有相关的管理职能,有些职责交叉,难免产生冲突,有些职责缺失,难免产生真空,没有形成一个统一、高效的协同管理机制,因此在矿区生态环境补偿管理上难以形成合力,容易出现管理越位或缺位问题。与此同时,“重规划轻监督”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对于矿区企业事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事中对矿区受损者的补偿、事后对生态环境的修复等缺乏全程监督和控制,因而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往往流于形式。

(四)生态补偿市场不充分现行的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出,缺乏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投资。这种补偿方式一方面导致政府负担过重,无力主导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另一方面市场化运作的不足使得矿区生态环境修复补偿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矿区生态补偿市场的不充分还包括:一是缺乏生态补偿价格评估机制,表现在评估机构不一、评估体系不清、评估技术不高,导致生态补偿价格随意性大;二是缺乏生态补偿公平谈判机制,表现在生态补偿方式、补偿标准都是由相关政府部门确定,矿区生态环境受损者缺乏参与的平台和积极性,导致生态补偿不合理;三是缺乏生态补偿市场融资机制。目前,我省矿区生态环境修复补偿仍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多是由政府财政支出,生态补偿资金获取渠道较少,生态补偿资金获取总额不大。

(五)生态补偿资金不到位现行矿区生态环境补偿资金大都是“杯水车薪”,难以完全治理和修复矿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一是因为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任务重,历史欠账多。2012年国家42个部委组成的联合调研组认为,赣州的污染问题比较严重,稀土开采污染遍布赣州的18个县(市、区),涉及废弃稀土矿山302个,遗留的尾矿1.91亿吨,被破坏的山林面积达97.34平方公里,仅残留1.9亿吨废渣的治理就需要70年。初步治理需要26亿多,而整个综合治理大概要380多个亿。[3]二是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资金来源单一,矿山企业补偿不够。目前,我省矿区生态补偿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几乎全靠财政投入,而财政支出不足,补偿标准过低,不能充分地起到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作用。同时,矿山企业多只重视自身利益,对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对矿区的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更是能拖就拖、能赖就赖,补偿资金不是不足就是不到位。

三、完善江西省属国有矿区生态修复补偿的原则

(一)开发与治理协同原则生态补偿不是采取矿区“先开发、后治理”的旧模式,而是要把生态补偿纳入矿区开发的全过程,从一开始就要实行“边开发、边治理”的新模式,从矿区开发之始,就要在矿业权转让中明确生态补偿问题,就要在矿区开发的时候明确企业恢复矿山的责任。

(二)新账与旧账分治原则矿区面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应该视具体情况新旧账分别对待。对省属国有矿区历史遗留的生态破坏问题即旧账,由政府负责治理,通过财政支出解决;而对于矿区生态补偿制度出台后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即新帐,必须由开采企业承担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对矿区受损者的补偿等一系列责任。[4]

(三)政府与市场结合原则生态补偿模式包括政府主导、政府直接补偿和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模式。原来的制度更多倾向于矿区生态环境由政府“买单”,通过财政解决相关的费用。现在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补偿方式,多渠道筹措矿区生态补偿资金。

(四)分类与共建并进原则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类型的生态补偿机制,根据不同的矿区开发现状和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区、分时、分类、分层地补偿。另一方面要全局统筹,建立矿区生态环境共享共建机制,整合各个相关利益者对矿区进行共同的生态保护与建设。

四、江西省属国有矿区生态修复补偿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生态监测和生态标准两种体系一是构建矿区环境信息采集和统计体系,加强对矿区生态破坏程度的实时监测分析,提高矿产资源环境统计资料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真实性。同时,建立矿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及时掌握矿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为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二是构建矿区生态补偿标准,明确生态补偿内容。应根据矿区的实际生态环境破坏状况,确定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及标准,避免补偿内容的不完全或重复,低估或高估矿区生态环境损失的程度,对矿区生态环境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并结合相关利益者的补偿意愿,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标准。

(二)建立补偿评估与补偿谈判两种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评估机制。矿区生态环境破坏损失涉及土地、植被、水污染和居民健康损害等方面,应由第三方生态补偿体系评估机构来进行生态损失估价。并且,不同的环境污染损失采取的评估方法不同,比如农作物的损失可以用生产率变动分析法、土地损失可以用替代市场法、居民健康受损可以用人力资本法等等。[5]因此,需要尽快制定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的具体评估方法,提出各种评估方法的具体适用范围、操作原则,寻求多种方法结合的最佳途径。二是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谈判机制。生态补偿谈判机制是指矿区生态环境破坏者与受害者双方就补偿方式、补偿标准、补偿期限等进行平等、自愿的一种协商机制。要改变目前完全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机制,转向基于市场化的生态补偿协商机制,确立矿区生态环境受损者(包括政府)在生态补偿中的市场主体地位,与矿产开采企业进行公正、公开、公平的谈判,就生态补偿达成协议。

(三)完善事前补偿与事后补偿两种制度一是完善事前补偿制度。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区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对矿山开采涉及的生态环境问题要与环境保护规划充分衔接,列入规划的许可范围,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分类要求保障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因此,矿业权管理机构批准出让矿业权时,必须要求申请开采者在报告中含有相关的矿区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计划。对于已经取得矿业权,并进行矿产资源开采,但未履行或履行不足生态环境修复义务的企业,可以暂停开采,限期进行生态环境治理整顿。二是完善事后补偿制度。矿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或事后,必须采取足够的行动,实行矿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修复。例如,对短期开采的实行“一次性补偿机制”;对中期开采的尝试“年度租金制度”;对长期开采的探索“股份制补偿方式”。[6]

(四)优化环境税制和补偿费用两种手段一是适时开征环境税。应循序渐进,逐步构建矿产资源环境税制。资源环境税的征收可按产量或价格进行征收,税率确定与对环境的损害程度挂钩。在初期,主要针对水、土推行易征的污染排放税目,条件成熟再考虑开征全覆盖的环境税。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的税收机制应包括两个方面:(1)惩罚性税收机制,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税收,迫使企业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2)激励性税收制度,主要是通过税收优惠或减免,鼓励企业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适当收取生态补偿费。生态补偿费主要针对矿区环境污染征收,因此可根据矿区面积大小进行征收。有人认为,对于生态补偿费,因与环境税的重合,可考虑“费改税”,将生态补偿费的征收制度设计融入到环境税中。我们认为两者不同,环境税应主要针对修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生态补偿费主要用于对矿区受损者的补偿。三是可以探索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备用金征收模式。对于矿区资源开发的企业,政府可以充分利用采矿许可的权利,强制其交纳一定备用金,保证金的交纳可以在银行建立专门的企业生态修复账户,根据企业在实际开采中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来确定账户金额。

(五)运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一是探索公司化运行机制。由政府发起,社会资本进入,成立专业性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投资公司,由公司具体承担矿山生态修复资金筹措、运行和治理项目管理。在所有制性质上,公司可以是政府投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也可以是政府委托的纯民营企业。二是推进矿山生态资产证券化机制。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创新,它可以通过灵活的融资方式,应用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矿区生态资产证券化基本上可以采取两种方案,第一种是直接将矿区某些权利如矿业权投入证券市场,可以称为直接证券化;第二种是将矿区的某些资产如矿业权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可以称为间接证券化。三是探索矿区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谁投资、谁治理、谁收益”的原则,通过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回收资金并获得土地出让收入,即通过出让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后的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增值收益的方式,拓宽矿区生态环境修复资金渠道。四是探索组建生态银行。生态银行是以促进矿区生态环境建设为目的而经营信贷业务的银行,应和相关银行构建专业性的生态银行或开发相关的生态银行业务为我省矿区生态修复提供资金支持。企业、团体、家庭和个人在“生态银行”开户后,就成为了银行的正式“储户”,并将获得银行发放的“绿色存折”。[7]储户们通过参与矿区生态环境修复获得的“绿币”,这些“绿币”可以兑换旅游景区门票或其他公共服务,以此提升公众参与热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矿区生态建设中。五是建立矿区生态环保创业投资基金。尽快设立江西省属矿区生态环保创业投资基金,并主要用于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资金或来源于政策性银行联合出资,或向外部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通过建立生态环保创业投资基金、发行生态建设彩票、培育生态环保信托业等方式为江西省属矿区生态补偿提供资金支持。

(六)加强环境法规和生态管理两种保障一是加快生态补偿立法建设。我省尚未建立完整、规范的生态补偿法规制度,在矿区生态补偿领域中的实践活动依据的是各级政府制定的带有生态补偿性质的规范性文件,比较零星、散落。要紧紧抓住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机遇,全面强化生态治理制度,根据省属矿区生态补偿的需要,尽快制定或修订江西省属矿区生态补偿修复的指导意见,为矿区环境修复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加强生态补偿行政管理。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生态损害涉及水、土和植被等,而不同的生态损害分别由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不利于矿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应由环保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协助,在国土厅成立跨部门的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机构,负责全省编制全省省属矿区生态环境整治专项规划,确定工作目标任务,组织分期分批实施。同时,成立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土厅,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制度,负责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的实施、监测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云中.关于完善我国矿权和资源税(费)政策的建议[J].中国市场,2013(36).

[2]王尔德.国家拟扩大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跨省补偿或将破题[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4-30.

[3]任明杰,刘兴龙.赣州稀土污染样本[N].中国证券报,2015-1-30.

[4]刘洋,李文华.生态补偿应新旧账分开算[N].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0-5-25.

[5]李启宇,曾凡英,何凡论.盐矿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问题与对策:以四川盐矿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4(9).

[6]骆云中,许坚,谢德体.我国现行矿业用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资源科学,2014(3).

[7]邹睿思.生态价值评估、资源证券化与生态补偿机制探讨[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8).

篇4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法治机制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2012902

1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在现阶段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为了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与政策来促使公众重视与保护生态环境。

2阶段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据调查我国现阶段已有超过国土面积1/3的土地存在荒漠化的现象。土地荒漠化就是指陆地上土壤层的恶化导致土地不能再生长出任何东西,荒漠化的土地也不适宜动物居住。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我国的耕地面积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也在不断的缩小。

2.2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离不开水资源的,我国的淡水资源本就不多再加上现阶段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严重缺乏水资源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在我国还有一些地方一直处于严重缺水的状态,有些城市的水资源因为污染严重也已经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加之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水污染与水土流失现象也在不断的加剧。这一现象势必要引起我们的反思,这意味着在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要做到节约用水,保护周围的水资源[1]。

3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1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

要求我国目前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随着这些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的目标,但是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党的十上也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并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改革。只有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治理才能使现代化建设更良好、更健康的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自然生态以及经济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就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因素,因为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不仅可以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限的资源[2]。

4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要求

4.1制定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

首先,有关部门就要做到统一部署,对每个执行部门要有精确的划分,然后把各个行业中的相关部门都整合起来,促使各个部门共同来完成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重任。

当有关部门检测到会有异常气候来临的时候,就要提前做好预警工作,尽可能的缩小生态环境会遭受破坏的范围。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时候也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建设工作,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奖惩措施来加大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国家也应该注意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如气候、人口、资源等,这些都有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对于这些因素国家也应该尽早的想出对策,制定出更完善的整体规划。

4.2加强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执行力度

2011年6月我国正式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它主要是依据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地域的经济能力以及国土利用和城镇化的格局等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四个大类,这四大类分别是优化开发空间、重点开发空间、限制开发空间以及禁止开发空间。这一方案的,使得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也有了明确的开发方向。对于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的现象,我们也必须要出台一些方案严厉制止。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执行力度,坚决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内容及要求来保护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组织的协调和监督力度。确保普通民众能了解到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3]。

4.3依法健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管理制度

依法健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管理制度是当前我国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迫切需要,应该在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就开始研究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生态问题,然后试着去化解这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要改革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管理制度,要不断完善严格监管所有废弃物排放的管理制度,要及时公布各个地方生态环境的存在的问题,也要能及时的对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要完善加强举报制度,加强整个社会的监管力度。

5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

5.1针对土地荒漠化现象的措施

土地荒漠化现象加剧使得我国的耕地面积也在不断的缩小。针对这个问题,应该成立相关的部门来进行研究与治理,首先应该派遣相关的技术人员去往可能面临荒漠化现象的区域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然后对即将变成荒漠化的土地进行治理,尽可能的避免土地荒漠化的加剧。我国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的原因除了土地荒漠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废弃物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多,基于此,国家应该出台一些措施坚决抑制工业废弃物的乱排乱放,而且也要向广大群众宣传保护耕地面积的重要性,呼吁人民一起来保护自己周围的生态环境。

5.2针对水资源污染严重的措施

水污染现象严重使得很多地方的水质已经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了,而且在现阶段我国还有多个地区严重缺水,那里的人民连基本的生活用水都没有。对此所以国家必须要完善水资源统筹协调管理方法,促使人民认识到水资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人民保护、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有关部门应该定期的给水资源做抽样调查,一旦发现当地水资源存在问题,就要及时的制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水质的污染。

5.3针对其它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生态环境被破坏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类在进行着各种违背生态规律的活动,就比如说,人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经常会去做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如工业废气废水乱排放、森林植被被大量的砍伐等,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来遏制这类情况的发生,如果有人或是有关单位为了一己私利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都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6结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问题势必应该重视起来,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为了保障我们自身的利益,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中国家也应该注重法制机制的管理,我国目前的生态保护与治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管理与完善,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生态环境能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顾华详.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治机制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6(3):564~162.

篇5

关键词: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修复原理;建设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二)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全区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呈迅速恶化趋势。例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全区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50%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有城市向农村转移,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经污灌或任意排放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在土壤中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一)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四)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0 %。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增加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大量生产生态绿色环保产品,做好“环保”品牌,让农民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实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中,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控制和替代,不断改善和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篇6

关键词: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由于高速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保护和治理,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急速恶化。国家已经意识到了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出现的问题,林业、水利、土地、发改等部门均加大了投资,提高了治理程度。但由于多方治理,乱象丛生,资金无序重复利用,加之开发建设项目的过度索取和破坏,致使生态环境治理出现了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本文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一方面充分整合相关部门和资金,另一方面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的处罚力度,从根本上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

1治理现状

辽西北地区处于辽宁西北部,气候干旱少雨,河道干枯,地下水位下降,扬沙不断,生态环境处于逐渐恶化中,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辽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支持力度,但是由于基础相对薄弱,开发建设项目众多,破坏面积逐年增加,绿地面积也在逐年减少。日前国家已加快体制改革,力求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

1.1林业部门以植被覆盖度为主的生态治理情况

林业部门治理荒山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有很多相似的水土保持工程,如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等国家级生态建设工程和千万亩经济林、青山工程、全省大规模造林绿化、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等省级生态建设工程[1],通过治理,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沙化程度继续减轻,沙区植被状况进一步好转,植物种类明显增加,植被群落稳定性增强,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

1.2水利部门以水土保持治理为主的生态建设

水利部门治理荒山主要以水土保持部门为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主要治理荒山、荒坡、荒沟,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平槽、竹节壕、谷坊、梯田),造林栽树等治理形式。国家项目形式主要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补助地方水土保持项目。通过多年治理效果明显,局部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3]。

1.3土地部门以土地资源整合为重点的治理现状

生态环境破坏以矿山开发破坏最为明显,大面积的矿业开发,对地表植被直接造成破坏,本来就贫瘠的荒山植被消失,尾矿随处堆放,废水、废气、废渣任意排放,掠夺性开采导致土地出现大面积沙化、塌陷、地下水污染和下降等现象,近几年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现象不断出现[4]。针对此现象国家土地部门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都是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重新修复和治理。但是已有矿山开发建设项目太多,因资金有限,只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修复和治理,要想对所有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任重而道远[5-6]。

1.4发改委部门以改善基础条件为主导的治理建设

国家发改委为了加大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小流域治理等项目,通过以工代振的方式,带动贫困人口通过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增收脱贫。

1.5财政部门以综合农业开发项目为重点的项目建设

财政部下属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同样有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项目,项目主要目标是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增加林草植被和防治土地荒漠化,复垦工矿废弃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7]。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为过度开发建设,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阳光、水、土壤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其中主要的水和土壤却不断地流失,岩石在水力、风力的作用下,发生理化性,形成疏松的风化岩,经过堆积,便形成了残积母质,在气候和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上千年的时间,才逐渐转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然而今天的人类却认为土壤遍地都是,毫不吝惜地开挖破坏,任其流失。生态环境的恶化,多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生产、生活、建设项目无序、过度开发以索取自然资源造成的。矿山开采、风电项目、道路修筑、垦荒等项目重开发轻治理,造成山体支离破碎,植被损坏,土地沙化、河道枯竭、沙尘暴、泥石流等恶性自然现象逐步扩大。无视法律规定“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开发原则,资源开发利用后缺乏管理及修复,对自然破坏严重,导致大面积水土流失。

2.2水土保持综合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督执法机制有待加强

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责任制等尚未有效建立,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等制度有待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尚不健全,信息化水平急需提高,监管能力亟待增强。管护机制不完善,治理成果保存率有待提高。目前,全省尚未完全形成系统的保护治理成果的相关机制,单纯的依靠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无法有效的维护治理成果,巩固及保护治理成果的难度将会更大。

2.3政出多门,重复立项,资金投入分散

生态环境恶化是大事,当前生态环境的治理已刻不容缓,是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大事。目前,国家对生态环境恶化已经认识上到了一定高度,设立很多部门治理生态环境,开展综合治理项目,但是治理效果仍然不尽人意,仍然存在着重复立项、重复治理的问题。

2.4统筹服务发展理念不突出,社会公众水土保持意识尚需提高

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受传统经营思维和理念影响,重建设而轻管护;相关水利工程建设人员技术水平低,缺少专业技能培训。因此,服务意识不强以及缺乏专业的实践过程进行锻炼。尽管个别地区采用农民自行管理的方式,对水土保持工程进行管护。但是,受传统小农思维、思想制约,多数农民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容易忽略长远发展利益。相关管理与运行和维护制度不能严格执行,从而引发“农民管不了”以及“国家管不到”和“集体管不好”等突出的社会管理问题[8]。在水土保持宣教和科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生产、建设过程中急功近利、破坏生态的情况仍有发生,社会公众水土保持意识尚需提高。

3治理对策

3.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制定科学治理目标

面对辽西北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现象,我们应该尽快加强领导重视力度,提高思想意识,针对辽西北生态环境状况,做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及治理工作,同时要做出有特点的规划体系,制定出符合辽西北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治理目标。

3.2协调统一,整体规划,全面治理

要从国家层面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实行多部门分工协作。要从多部门组成一个权威机构,统一治理水土流失。加大行业之间的监管,各种项目的实施均要实行公开透明式的管理模式,加大群众的监督,早日把生态环境治理好。

3.3部门合作,整合资金,加快治理

面临着重复立项、重复治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从源头抓起,不能政出多门,重新整合相关职能部门,整合国家资金,避免重复投资,把国家资金用到实处,加大资金监管;同时层层落实责任,把工程建设落到实处,治理一处是一处,使工程真正发挥效益,还人类一个碧水蓝天。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各种破坏水土流失的行为[8]。

3.4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因地制宜做好生态治理工作

我国正处于一个兼顾环境而发展的时代,国家已经把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放在首要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治理辽西北环境生态问题,相关部门要借助较为完善的科学技术手段,针对当地立地条件,做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及治理工作。

篇7

 

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对“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要求:要持续推动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美丽某某,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筑牢长江上游和珠江源头生态安全屏障。

 

围绕目标,我们要:

 

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彻底整治区域性、结构性和历史性遗留环境问题。

 

坚决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战。严格实施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交办问题整改销号管理,对已销号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督察问题真整改、见实效。

 

建立完善共保联治机制。通过环境风险预警、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改、服务企业共商、司法与执法联动、“河长制”“林长制”等机制的健全和落实,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大环保”工作格局。

 

要严格监管执法。开展建材、煤炭、清废、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八个专项行动,落实“一行动一方案”,在监管高水平、服务高质量、治理高标准上发力。

 

要坚持绿色发展。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加强空间、总量和环境准入管理,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效率等方面进行调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走好绿色发展道路。

 

通过努力,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产生活方式持续绿色转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长江上游和珠江源头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建设好“美丽某某”,守护好“大珠江源”绿色品牌,让蓝天碧水净土常留身边。

 

二、2021年重点工作计划

 

重点围绕“1358”行动,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迈进。

 

(一)抓实“1个总目标”。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要紧紧围绕“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总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保障环境安全为立足点,以节能减排、环境污染全防全控为硬抓手,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上水平,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打好“3大保卫战”。从“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转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按照“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思路,推动在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的突破。

 

(三)建立“5个机制”。建立“环境风险预警机制”进一步守牢环境安全底线,切实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各类突发事件,完善生态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体系,防范化解涉环保项目社会风险。建立“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改机制”,着力构建以生态环境部门自查自报、相关责任主体自改为核心,专家指导会诊、社会公众监督举报相结合的问题排查体系,做到不留死角,在问题整改上,要坚持边查边改、即知即改。与工商联建立“服务企业共商机制”,与法院、检察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与执法联动机制”,与水务部门、住建部门持续开展“轮流巡河机制”,通过部门联动,推动构建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大环保”工作格局,形成全领域、全行业、跨部门、多层级的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篇8

关键词:露天开采;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有色金属开采及应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提升、国防军事建设中所起的重要战略意义非比寻常,有色金属露天开采作为重要开采方式之一,近年来开采规模猛增,但是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凸显出来。露天开采过程暴露的环境问题是当今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不仅要解决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还要避免出现后续的环境问题。加强开采过程中的制度管理,改进开采方式,促进绿色可持续健康发展,这些多会对由露天开采矿山而引发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1当前露天开采矿山存在的问题

使荒漠化频发:在露天开采矿山之前,建设单位往往做不到对开采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不能将开采的方式和流程进行有效规定,这就会使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出现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开采方式及过度的开采都会使矿山周边的绿色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出现水土流失,演变为荒漠。缺乏资金和技术落后:对露天开采矿山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及先进技术的支持。而缺乏资金和技术落后这两点因素也是制约露天开采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企业对矿山周边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并且对于生态环境的相关的监管并不是很完善,在发生了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的相关问题之后,并没有与之相关的专门的基金可以作为资金支持,所以不论是之前引发的生态问题还是现今面临的可能会休闲的生态问题都亟待解决。也就是说要想促进我国露天开采矿山事业的发展而同时保证生态环境的健康就要及时有效的解决资金的问题。另一方面,露天采矿在开采的过程中对隧道进行构筑时,只是仅仅将土层与矿体进行简单的分离。采矿的过程中山体自身平衡会被破坏,而引发山体滑坡和崩落或者是泥石流。往往矿产企业在进行开采时,会出现矿渣随意堆放的情况,当没有进行相应的维护时,矿渣的重量随着时间的累计就会超过了山体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引发山体滑坡[1]。当遇到暴雨天气就会引起泥石流。大气遭受污染:在矿山的露天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颗粒,当这些颗粒随着时间的累计越来越多的时候,由此引发的大气污染问题就会体现出来。引发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开采的过程中大量使用炸药,使空气中的悬浮物质增多,周边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而不能进行空气净化或者这些净化作用十分弱,不能达到更好的空气净化作用[2]。

2露天开采矿山对应措施

进行植被恢复:对露天采矿而产生的废弃矿渣要进行合理的处置,对于一些有利用价值的矿渣可以选择将其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行合理安置,而对于那些没有了利用价值的矿渣也不能随处堆放,要进行挖坑掩埋。另外,在露天开采矿石之后要及时对矿山周边的绿色植被进行及时的恢复,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要确保有专人进行看管,以保证被破坏了的植被恢复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将由露天开采矿石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同时避免泥石流等的发生[3]。多元化筹措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资金:作为由政府主导的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的监管与治理工作是政府性质的公益性的事业,因此,这项工作的资金支持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收入,资金的来源途径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为更好的解决由露天开采矿山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就要求将用以治理的资金筹集方式多元化,适当的加大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以满足对于治理的设备等的需求。不仅仅是国家,地方的政府也要将加大对矿山环境治理作为工作的中心,将基础性的资金与保证性的资金的投入增大。分派专人管理资金,做到严格分配,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将责任落实到户,对各个阶层分配好任务,使谁开发谁治理。露天开采矿山常常会出现地质灾害,当灾害来临后的治理工作中要将管理的界限分清楚,在对其进行相关的治理时,要先进行资金的预算,以最合理的方式将资金投入到治理工作中,并且确保资金能够及时确实投入到治理工作当中。同时,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专门的管理,监督治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人,以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针对症状,改善矿区环境:以改善矿区的环境质量,避免发生地质灾害为主要目的矿区环境治理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矿区的相应的特点进行综合考量,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有效的解决由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矿区及其易发生大规模的地表坍塌,这不仅使地表的耕种遭到破坏,同时,也严重威胁着矿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矿区的治理工作中,要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重新填充坍塌及低洼地带为手段积极治理。这不仅使在建造过程中产生的肥料得到合理的利用,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还解决了由于露天开采而造成的地表坍塌问题。露天开采矿石可能会引起地质灾害,例如泥石流或是山体滑坡等。这不仅会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到极大的破坏,使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还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所以,对于矿区的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对于遭受破坏的绿化进行及时的恢复,不断强化绿色植被的对于环境的滤过功能,达到发展与治理同步进行,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同时到达经济利益与环境发展的同步。

3结语

对于由露天开采矿石而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进行整改工作。矿业企业自身要不断加强管理,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施工工作,不过度采矿,不在生态脆弱的矿区采矿,在采矿之后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积极维护。同时,采矿企业也要积极进行整改,制定更加合理合法的采矿方式进行采矿工作,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使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另外,不论是当地政府还是中央政府都要对采矿业经营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避免非法采矿。作为我国国名经济的重要支柱的采矿业要积极改革,对环境保护工作引起高度重视,以积极的姿态将露天采矿业推倒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刘建平,张春雷.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的意义[J].科技与企业,2014(7):148.

[2]姜全果,蒙阴县汇泉峪石灰岩矿区矿山环境治理方法与生态修复技术[D].山东大学,2013.

篇9

关键词:生态补偿;博弈论;纳什均衡

作者简介:杨 磊(1985―),男,湖北武汉人,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S81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0000603

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国务院1998年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0年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1],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保投入、环保意识上都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在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政策缺位和机制失衡。

(1)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我国在生态治理中长期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资金来源单一,当财政出现收支不均衡,需要削减财政时,往往会导致生态治理的资金短缺,缺乏稳定性。

(2)现有的生态保护政策难以从源头上控制生态破坏者的行为。政府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缺乏监管,生态资源开发中的负面影响往往由政府来消除,难以实现真正的外部效用的内在化,政府在治理过程中没有考虑生态资源的价值因素,缺乏有效的手段来平衡生态资源的保护者和生态资源受益者之间的利益。

(3)现有的政策没有考虑到生态资源的系统性。生态资源是一个整体,其每一方面都对其他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我国的生态保护政策往往是从特定领域来实施生态保护,其每项政策的侧重点不同,缺乏整体性,难以形成统一、系统的保护手段来维护生态资源的整体平衡。

(4)对生态资源的保护者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传统的生态保护治理活动,往往是由政府来提供保护,对于社会上其他的保护者缺乏奖励,难以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在生态保护中过多的依靠政府的力量,而忽视了社会的力量。

这些状况使得生态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益在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分配不公平,导致了受益者无偿占有和享用生态效益,保护者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激励;破坏者未能承担破坏生态的责任和成本,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和赔偿。

生态补偿政策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于我国实施的,生态补偿强调是“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体现了社会公平性。生态补偿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调整相关利益者因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产生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具有经济激励作用的制度安排。在形式上,生态补偿表现为消费自然资源和使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受益人,在有关法规和制度的约束下,向提供上述服务的地区、机构或个人支付费用的行为[2]。

2 生态补偿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研究各博弈方之间的策略对抗、竞争,或面对一种局面时的对策选择。即在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具有相互作用时,各主体根据所掌握信息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的一种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做出对自身有利的选择,市场经济强调依靠“看不见的手”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传统经济学认为通过市场机制总会把个人的利己行为变成对集体、社会有利行的行为,而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却揭示了这种论断的矛盾,即个人理性并不总是带来集体理性,同样的,从个体利益出发的行为也并不总是能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有可能是相反的结果。作为公共资源的生态环境,由于其自身的外部性,其经济价值并没有在这种市场交换中体现出来。企业为了获得利润,会倾向无限制的开发利用资源,而在这过程中,生态环境无法通过价格、竞争机制来实现其最优配置,这个时候,往往需要政府来调配各个体之间的利益选择,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1]。

在生态补偿中,博弈双方为生态资源的保护者和生态资源的受益者,按照“经济人”理论理解,参与博弈的双方通常会朝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做出选择,在双方没有合作和信任的背景下,往往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实现了个体理性的纳什均衡,却无法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无法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均衡,政府需要通过政策的干预使得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相平衡,从而形成新的纳什均衡。

以长江流域为例,上游城市A和下游城市B作为博弈双方共享长江水资源,如果两座城市都治理长江水源的话,双方都可以获得正效用,如干净的水源、生态物种的多样化等,且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城市居民的居住以及有利于城市招商引资,但由于A、B两城所处地域不同,一般情况下,下游城市B的经济状况要好于上游A,上游A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下游B无偿地享受着上游A带给其的生态资源,下游B要想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去发展经济,则下游B应该给上游A以补偿,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来理顺上下游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这种长效机制来使得生态系统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运转,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福利的最优发展。

通过建立模型进行研究,上游A有两种策略选择A1{治理}、A2{不治理};下游B也有两种策略选择B1{补偿}、B2{不补偿},则得出下列模型(图1)。

其中∪11,∪13,∪21,∪23是上游A的不同策略选择所获取的收益;∪12,∪14,∪22,∪24为下游B的不同策略选择所获取的收益。在实践中,通过比较不同选择的不同收益的大小,可以得出AB的最优策略,其最优策略组合则为纳什均衡。

为了更好的分析问题,假设A选择治理,B选择补偿,则上游A获得收益∪11=3,下游B获得收益∪12=7;若A选择不治理,B选择补偿,则A获得收益∪13=4,B的收益∪14=4;若A选择治理,B选择不补偿,则A的收益∪21=-1,而B的收益∪22=9;若A选择不治理,B选择不补偿,则各自获得的收益均为0。可得出环境模型(图2)。

从图2的模型矩阵可以看出,无论下游B选择补偿还是不补偿,上游A的最优选择都是不治理。通过重复剔除的方法可得该矩阵的纳什均衡为下游B不补偿是最优策略,所以在这种条件下的纳什均衡为(不治理,不补偿),虽然这样的选择属于个人的最优选择,但是却背离了集体理性原则,最终将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恶化。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在这种环境下,双方为了各自利益都不会打破这种平衡。

通过政策的改变来转变这种囚徒困境,如果国家通过政策,增加对策略组合(治理,补偿)的奖励和支持,或者加大对生态破坏行为(不治理,不补偿)的惩罚力度,则生态环境状况将会朝着有利于生态和谐的方向发展。如对于生态受益者采取罚款、征收高额生态税等手段,使不保护生态环境的人付出更高的经济代价,从而将该收入补贴给生态资源的保护者,同样,对于上游不保护、下游却选择补偿的行为,下游受益者因为生态效益损失和无谓的补偿支付,会使得得益减少,甚至入不敷出,不保护者不合作却受到补偿而获得大的收益,对于这种情况,国家应该发挥其政策约束力,使不保护者不能得到下游的补偿,而且还应该缴纳一定的税款以支持别人的保护和补偿行为[4]。结合上面的案例,可以得出下列模型(图3)。

按照上面的模型,若要实现集体理性与个人理性的统一,则需做到3+&1>4-&3,7+&2>9-&6即可。实际上,这种模型是一种单阶段博弈,而现实中的生态补偿是一个长期的无限次重复博弈的过程,可以假设A、B两城市,经过上级政府的协调,达成了一致合作的愿望,就是上游A选择治理,下游B选择补偿,并且上级政府出台了相关的“触发策略”(trigger strategies) 政策,即如果一旦上游A选择了不治理,则下游B将永远不再补偿;若是下游B选择了不补偿,则上游A将永远不再治理。

假设经过政府的协调,上游城市A和下游城市B达成了协议,即上游治理,下游补偿,如果上游城市A在某一时期内选择了不治理,那么它的收益将从之前(治理,补偿)状态下的3增加到4,虽然短时期内他的收益增加了,但是按照政府的触发策略,A将永远得不到补偿,即之后的每一时期两座城市都处于(不治理,不补偿)的状态下,而A的收益将为0。按照长远的眼光来看,A的机会主义行为最终还是损害了自身的利益。

无限次重复博弈分析给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统一提供了可能,当博弈双方有足够的耐心,(治理,补偿)将是每一个阶段博弈的纳什均衡,双方走出了一次性博弈时的“囚徒困境”,双方的福利都将得到改善,同时社会福利也将得到改善[5]。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生态资源的供给者和生态资源的调控者所追求的是截然相反的目标,生态补偿的本质是调节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各方利益群体追求的是个人理性,所以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外在力量的驱动使得个人理性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相统一。

3 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的对策

3.1 生态补偿制度本身的完善

从资金来源、补偿手段、补偿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资金来源可以采取多元化方式,比如政府专项拨款,财政转移支付,征收生态税,开发生态彩票等;在补偿手段上应该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灵活有效的实施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既要政策能够得到贯彻落实,也要通过各种手段的运用使得生态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补偿标准的确定应该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生态项目建立不同的补偿标准,要及时全面地确定相关生态资源的生态价值和补偿标准,包括其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

3.2 强化公民对生态系统价值的认同感

长久以来,人们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认为生态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往往只考虑其使用价值,而忽视了其非使用价值,比如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干净空气、生物多样性以及娱乐性等。因此,需要引导大众认识到生态资源的非使用价值和使用价值一样重要,并且生态平衡的破坏会导致生态资源的不可修复性,不能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基础。

3.3 建立健全畅通的沟通平台

生态补偿政策的良好施行,离不开各利益方的信任,加强信任的基础是各利益方有诉求自身需求的沟通平台,通过建立这样的平台促进利益双方的了解与交流,政府通过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能够更好的出台相应政策以平衡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实现帕累托最优,最终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李克国.中国的生态补偿[A].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 金三林.国外生态补偿的政策实践及启示[J].中国税务报,2007(8):63~64.

[3]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篇10

在喀斯特山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及其脆弱,决定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艰巨性与长期性。苏维词[17]、杨胜天[18]通过研究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指出喀斯特生态系统具有易损性强、环境与人口容量小、稳定性低、变异敏感度高、承灾能力弱、自然恢复速率低等特点。覃小群等[19]通过评价广西岩溶县的生态环境,指出喀斯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王世杰[20]等则从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治理角度出发,指出石漠化过程具有区域性、渐发性、潜发性(隐蔽性)、生态破坏性、难恢复性(严重性)等特点。万军[21]、李阳兵[22]等更是指出,石漠化区域贫困人口集中,人口压力大,经济落后,土地退化严重,人地矛盾异常尖锐,部分地区已经失去了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生态恢复和发展的可能性,粗放式发展经济、掠夺式开发资源,导致其处于“岩溶生态环境破坏—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中。如何有效开展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着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成效。针对当前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任务重、难度高与区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贫困问题突出等矛盾,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彻底消除贫困、以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苏维词等[23]指出,要就岩溶山区的生态环境整治及产业化技术、石漠化治理关键技术等与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开展攻关研究、技术创新、技术集成等工作;李先琨等[24]则提出要抓好实验示范区的示范建设,树立样板,推广成功模式。熊生平[11]提出要确定自然因素和人为作用对石漠化过程的正负面影响和各自的贡献率,朱文孝等[25]则着重指出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科技水平的提高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大力加强科学研究与科学规划,建立适合于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科技贡献率测算模型,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

至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呈现,到现在已经从定义、测算方法、模型、指标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目前已成功运用于环境、农业、交通、化工、建筑、水利等领域。本文选取经济、环境、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等行业研究的科技贡献率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反映当前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石漠化综合治理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恢复与重建的贡献的前沿理论。科技贡献率的测算经历了测算方法建立、对模型进行修改、完善三个阶段。在测量方法创立阶段,192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26]首先阐述了产出量和投入量之间关系的生产函数理论和方法,用以计算出科技进步对新增产值的贡献,但不能直接计算出科技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后来又研究出现CES生产函数、VES生产函数、前沿生产函数、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在修改阶段,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27]对生产函数做出了重大改进,将科技进步纳入生产函数方程,在中性生产函数假设下推导出增长速度方程,定量分离出广义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完善阶段,丹尼森、乔根森[28]等将资本与劳动进一步划分,并且将索洛剩余中可以测度的因素进一步明确出来,从索洛剩余中剔除,使索洛余值越来越小。1978年,著名的美国运筹学家查恩斯[29]、库伯、罗兹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此以后,国外对于科技贡献率的研究相对淡化,然而国内则处于起始阶段,而且此后的研究大多基于计量方法的运用展开的,创新成果较少。对于科技贡献率的认识,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各观点相互补充,完善了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理论。狄昂照[30]提出科技贡献率测算与其计算使用的数据不可分割;庞智强[31]则指出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应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量展开,而不应是全部科学技术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应介于[0,1]之间。杨少华等[32]认为在测算过程中,应把劳动、资本的产出弹性作为一个动态指标来测算,定量地评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陈颖等[33]提出单纯地分析和比较科技进步贡献率并不能反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质,甚至还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许平祥等[34]通过研究指出各个指标只能做到反映各因素综合作用的平均效果,不能反映某项具体的政策或技术措施在短时间内的效果,再者,科技进步指标反映的是趋势而不是状况。在科技比较发达地区,科技贡献率反而会低。丁兴烁[35]针对当前测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运用因素分析法构建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科技贡献率的影响程度,可以分析在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寻求提高科技创新贡献效应的途径。在基于环境、农业等视角的科技贡献率测算中,张应禄[36]提出仅从纯科技的角度认识这个概念会产生严重的误解,不切实际地使用这个词也会产生严重的偏差。梁俊芬[37]认为农业、林业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仅给解释变量的设置带来困难,而且使模型自身的假设条件难以满足。程智强[38]、魏邦龙[39]、徐保根[40]、卢亚丽[41]等提出在测算过程中,由于对方法的理解不同,加之对原始数据处理不当,使得同样数据资料,产生的测算结果也会不同,为此应把政策、天气作为影响因素加以考虑,而且,测算目标不仅在于经济效益,还在于生态效益。随着科技贡献率研究的深化,研究行业从经济向农业、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拓展(表1)。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评价

科技贡献率的测算,需要以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的研究作为支撑。经过长期的研究,岩溶石漠化治理的效益评价基本形成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民生效益的理论与方法,但是目前国内尚未有一套取得普遍认可的、成熟的、适合于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益评价的体系和方法[11]。对石漠化的评价大多为基于统计学的现象调查,评价指标繁杂、获取数据难度大、实用性不强、各因子之间相互交错、信息层次不清[58],使得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综合效益与实际状况可能出现偏移。而且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首要目标是生态环境改善,在工程开展和实施工程中,部分工程不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各研究领域的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大多以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为基础,把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目标。而且还没有一套测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综合效益的科技贡献率测算方法和模型[46]。科技贡献率测算过程中以直接经济产出作为唯一产出目标,会使测算结果偏小。在数据获取时,属于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范畴的社会经济数据获取困难,把生态效益折算为直接经济效益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今后需建立和完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社会经济数据库,健全石漠化防治综合效益监测体系,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