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问题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问题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

篇1

摘 要 本文从理论实际出发,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相关文献资料,对当代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因素以及如何克服心理障碍方面的文集进行分析归纳,旨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增强此类人群在当今社会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障碍 探析

当今世界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在高负荷的学习生活之后,随之而来的是高强度的就业压力,在这些严峻的形势下,青少年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多元化,使得教育逐渐意识到只有人的生理、心理高度的和谐统一,克服心理障碍并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技能,才能更快更好的担负起伟大的社会责任,才能更健全的成长。

一、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心理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轻微的心理失调。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它是一种由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心理障碍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焦虑、适应、抑郁、人格障碍、强迫等几种类型。

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需要的多样性

青少年时期是从身体的急剧变化和性成熟开始的,此时期是身体逐步发育完成的时期,第二性症的出现,必然会影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影响生理和精神需要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个体学习政治、文化,掌握社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社会生活规范初步完成个体社会化,使个体达到社会成熟的阶段。

(二)思维的组合性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

青少年学生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发展到接近成人的新水平。在感知和观察方面较以前更富有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其思维能从一般原则出发,运用理论来分析和综合事实材料,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合手逻辑的推理,已开始具有辨证思维的特点。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人对于自己的意识特别是人我关系的意识。它是人把自己这个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并且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认知自己的行为表现、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等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包括以下几点:1.要求深入地了解自己和关心自己的成长;2.自我评价能力与自我教育;3.自尊心的发展;4.人生观的初步形成;5.职业的选择。

三、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

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较,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特殊性,青少年学生群体可能要经受更多的心理矛盾和精神挫折,因而,这一发展时期的心理障碍也会表现得更加突出。调查资料表明,在校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而大学生则高达25%左右;另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在18―29岁年龄组当中,大学生组(约18―22岁)是出现心理问题最多的一个时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绝不能用单一的因素来解释,而必须从多方面、多维度去考虑和认识。

(一)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真正溶入学习生活

学生的继续社会化是在校园里进行的,它有一个巨大的特点,即青少年学生习惯于将其他同龄尤其是高出自己年龄又比自己优秀的学生作为自己的参照群体,自觉与不自觉地予以模仿。一旦无法溶入自己的参照群体,就容易产生心理恐慌甚至心理疾患。

(二)社会文化环境变迁所带来的压力

人的心理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因素,它同样也是影响心理异常变化的重要因素。跨文化心理学家马尔塞拉认为,社会文化之所以能够引起心理障碍,是通过压力和个性改变来实现的。当代青少年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中生活、成长起来的一代,改革开放作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一种具体的社会变革形式,它给学生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观念的变迁。传统的价值观不断地与现代价值观碰撞,新旧价值观不断地发生着冲突。由于学生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选择和判断仍缺乏稳定而统一的发展阶段,他们在处理某些问题上就会显得紧张甚至是困惑,也就相应地要产生较多的适应障碍。

(三)巨大的压力也是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主要是考学(针对于初高中生)和就业(针对于大学生)。据新浪网报道,在2003年大学毕业生中,约有44万人找不到工作,相当于30%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对于农村的贫困学生而言,考上好的高中和大学是他们认为可以改变生活的惟一方式,因此在入学前就普遍背负着沉重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在入学后却有增无减,在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前,保持平和、健康的心境变得异常困难。

青少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既有社会原因,又有个人因素,且经常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独特性加剧了他们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和复杂程度。因此,只有通过个人以及全社会的努力,从源头上杜绝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四、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当今社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群体人生观、教育观、家庭观等观念的转变,使青少年学生面临着更多更重的心理负荷,若不能及时的疏导与调节,就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障碍,对其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及社会、家庭带来不良的后果。要克服心理障碍,具体可以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不断提高对自我的评价,对自己作全面正确的分析,多看看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多想想成功的经历,并且通过不断进行自我暗示,自我激励:“我一定会成功的”、“我一定能行的”等进行长时间锻炼,逐步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

(二)想办法不断增加自己成功的体验,寻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试点,努力获取成功。如果第一次行动成功,使自己增加了自信心,然后再照此办理,获取一次次的成功,随着成功体验的积累,心理问题就会逐步被自信所淡化掉。

(三)有意识地选择与那些性格开朗、乐观、热情、善良、尊重和关心别人的人进行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你的注意力会被他人所吸引,会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乐,跳出个人心理活动的小圈子,心情也会变得开朗起来,同时在交往中,能多方位地认识他人和自己,通过有意识的比较,可以正确认识自己,调整自我评价,提高自信心。

(四)加强理想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起崇高的人生目标,是克服学生心理障碍与提高心理技能的根本途径。在心理问题较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个人中心较重,过分注重自我的需要和自我的情感,没有摆正利益关系,因而遇到问题时心胸往往不开阔,在挫折面前比较脆弱,难以适应环境。这需要青少年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经受成败,使其真正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增强社会适应性。

(五)从心理上培养起防御心理障碍的机制,完善个性,提高适应外界压力的素质,是青少年学生发展时期心理教育的重要任务。应激事件是人人都要面对的,但应激事件只伤害那些适应力差的心灵。因此,青少年学生只有密切联系社会,通过与社会的交流而从中汲取营养,才会形成对外界不利刺激的抵御能力,从而消除心理上的各种障碍。

参考文献:

[1] 李晶.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1999.03.

[2] 曾儒香.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02.

[3] 杨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与自我调适[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S2.

[4] 昝忠,宋平.大学生心理障碍及调节[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0.03.

[5] 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篇2

一、概念界定

积极心理学是作为一门探寻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学科,其研究范畴涵盖了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各个阶段,帮助人们挖掘自身的潜力和积极品质并进行激发,让人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幸福和快乐,更好地生活。

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幸福》一书中将积极品质归纳为6种核心美德(即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精神卓越),24种积极品质(即好奇心、热爱学习、判断力、创造性、社会智慧、洞察力、勇敢、毅力、正直、仁慈、爱、公民精神、公平、领导力、自我控制、谨慎、谦虚、美感、感恩、希望、灵性、宽恕、幽默和热忱)。[1]塞利格曼指出:积极心理学就是从研究人消极的一面,修复已有的缺陷转向研究如何建立人类积极的、正面的品质,强调开发人类潜在的动机和能量。[1]

在国内,官群和孟万金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积极心理品质”这一术语,并将中国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汇聚为六大维度十五项品质,即认知维度(创造力、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情感维度(真诚、执着)、人际维度(爱、友善)、公正维度(领导力、合作力)、节制维度(宽容、谦虚、持重)、超越维度(心灵触动、幽默风趣、信念希望)。[2]

在目前积极品质培育模式的研究上,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介入,有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进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有以社团为载体来提升积极品质的,也有开展团体辅导课程的形式促进积极品质的提升。如张冲以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及目前我国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为基础,提出了初中生应重点培养的九项积极心理品质:爱、信念希望、友善、谦虚、执着、创造力、真诚、宽容和领导力,并提出了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五项策略。[3]刘在花则是以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为出发点,提出了高中生应重点培养的八项积极心理品质:思维与洞察力、谦虚、信念希望、持重、执着、真诚、创造力、领导力。并提出了适合高中生的五项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策略。[4]这些学者在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积极心理品质运用上的研究,提出了具有参考意义的介入模式,也促进了青少年积极品质的培育,为青少年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青少年积极品质欠缺原因分析

青少年积极品质的欠缺原因具有多样化,与其生理、心理、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具有一定的联系。

生理方面,青少年迎来了身体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身体快速成长,生理功能持续发展,第二性征的出现,开始从幼童转向成人的时期。该阶段也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不仅要适应身体上剧烈的变化,还要面对来自外界的适应需要。

心理方面,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在适应社会和发展独立人格时会有很大的困难,极易产生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也不断加深,一方面是追求独立自主,争取摆脱家长们的束缚,另一方面则是对外界的评价和看待表现得很敏感,产生不良情绪时极易产生心理负面影响。

家庭方面,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们最为重视的是青少年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次是身体素质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的教育。我国的家庭主要还是以三个人的核心家庭为主,在家庭教育方式上,更多的家长采取的是一种娇生惯养的方式,而这也让青少年过于依赖家长的帮助,有问题就要家长去解决,难以实现自力更生,表现为自理能力差、过分地依靠父母、做事拖沓等。有的家长们在教育中甚至出现了缺位和失位的现象。

学校方面,目前的学校教育还是以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学校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也使得学校无法及时了解青少年的成长需求,青少年也无法得到相应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因此,青少年在承重学习压力下,加之其自身能力的有限,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问题。

社会方面,随着社会化的不断加深,社会分工的细化,社会活动的扩大,这也要求青少年在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需要新的提升,掌握必要的技能。同时青少年需要在社会活动中完成不同的社会角色,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L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和冲击。

青少年问题如果得到专业的介入和帮扶,问题得到了真正的解决,受益的除了青少年本身之外,还有其他方面,在家庭方面,能够促进家庭和美满和和睦;其次是朋辈群体,良性人际关系的形成,对预防青少年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再次,对于学校来说,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弥补学校教育难以触及的地方;最后,对于社会来说,青少年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不仅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青少年积极品质培育小组方案设计

青少年积极品质培育小组以提升青少年积极品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为青少年提供参与、互动、分享的机会。结合不同学者对积极品质的界定,小组的服务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自我认知:主要与青少年一同探讨“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和“我应该成为怎么样的人”,主要涉及青少年对自己的认知以及自己对他人的认知,使得青少年能够对自己做出准确的评价,清楚认知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同时帮助青少年能够多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情绪管理:注重青少年对自我情绪的管理和情绪的表达,通过情绪模拟和体验帮助青少年识别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必要的缓和情绪的方式。掌握情绪控制的相应技巧和方法,遇到问题和困难,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和梳理。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能力包含人际认知能力、人际情绪控制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三个方面,以小组社会工作的形式帮助青少年搭建人际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帮助青少年能够在小组中掌握和提升人际交往过程中倾听、沟通、观察等基本方法,促进青少年知、情、意三个层面的进一步发展,正确处理好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团队合作能力:建立无领导小组,以小组为基础,为青少年提供团队合作的机会,在青少年参与活动的同时促进青少年之间的相互合作、沟通和交流。同时帮助青少年将将团队合作作为一种习惯,掌握团队带领的技巧,正确处理团队矛盾等。

抗逆力:在关注青少年问题的同时,更多关注的是青少年自身所拥有的潜能,更加注重青少年能够在压力等不良环境下,使其内在的潜能被激发出来,实现自我的超越。除此之外,让青少年能理性去分析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发现自身存在的能力,通过对身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鼓励青少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让逆境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最小化,将逆境转化为成长的机遇。

通过前期的需求调研和活动内容设计,本次小组共开展七次小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该小组依托优势视角、社会学习理论开展,协助小组成员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掌握情绪管理技巧、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适应团队合作、促进抗逆力的形成,主要活动内容如下:

第一节,初次见面,多多指教。1.用“我是爸妈的小骄傲,因为……”进行自我介绍,让小组成员对工作人员以及小组成员之间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阐述参加活动的目的和对小组的期待。2.了解小组成员目前存在的困苦和问题,寻求突破。3.商讨小组名称、小组口号,订立小组守则。

第二节,我的情绪我掌控。1.上节内容进行回顾与分享。2.情绪模拟,让小组成员模仿不同情境下情绪的不同表现。2.情绪分享,播放关于情绪控制的小视频,帮助小组成员们对情绪有直观的理解,从侧面掌握情绪控制的技巧。3.情绪讨论,让每一个小组成员说一句父母最让你生气的一句话,归纳出小组成员比较集中的几个问题,对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再梳理,让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如何解决,并把问题记录在卡纸上。

第三节,争做乐观大师。1.上节内容进行回顾与分享。2.分享一件让你开心的事情,为什么能这么开心,体验积极情绪。3.观看关于积极情绪的小视频,看完之后进行针对性的提问。让小组成员认识到通过主观的调节可以促进积极情绪的创设。4.美化行动,让小组成员通过自由创作的形式,将不美丽的东西变得美丽。5.小组讨论,遇到让你不开心的事情你怎么解决。并进行组内的讨论和分享,让小组成员通过学习他人的方式,掌握一定的积极情绪建立技巧。6.布置作I,邀请小组成员回去观察,发现自己身边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下周进行分享。

第四节,人际交往我在行。1.上节内容进行回顾,与小组成员分享上一周发生在身边的快乐的事情。2.小组探讨,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哪些技能。3.进行“听”、“说”、“看”能力的训练,帮助小组成员能够基本掌握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的能力。4.小组讨论,如何与父母(他人)进行愉快地沟通,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记录和分享,从而了解小组成员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五节,团队的力量。1.上节内容进行回顾与分享。2.观看小视频,对小组成员进行提问,你对团队的理解是什么,引出主题。3.团队合作游戏,盲人摆图形、荒岛求生。让小组成员对团队有进一步的认识并进行活动体验分享。4.小组讨论,如何有效的进行团队合作。5.布置作业,观看《阿甘正传》,下节活动进行分享。

第六节,这是一个强大的我。1.上节内容进行回顾,了解小组成员观看《阿甘正传》之后的感受和体会。2.抗逆力游戏体验、分享,让青少年对抗逆力有进一步的认知。3.优点轰炸,让小组成员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的优势所在。4.小组讨论,遇到困难、挑战的事情你会怎么做。让青少年学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第七节,回看成长路。1.小组成员与家长共同观看从小组开组到结束中的照片,了解孩子的成长。2.通过随机对家长的采访,了解小组成员在参加小组之后的变化,通过家长,进行小组成效的评估。3.回顾前面六节内容,进行巩固练习,鼓励小组成员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活,并对其表示期待和鼓励,同时,处理好理解情绪。

在小组成效的评估,主要通过家长反馈、青少年问卷前后测对比以及每一节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活动记录和反馈。通过资料的总结,我们发现青少年在参加过小组之后,在处理人际关系和情绪控制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

四、结论和反思

从服务内容的设计上来看,项目以小组社会工作为基础,融合积极心理学、历奇辅导等专业,结合青少年身体特点提供针对,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参与和互动的机会,同时也让青少年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和成长,让青少年能够发掘自身所拥有的积极品质,并能够进行合理的运用,从而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发展。

从整体活动的开展来看,在整个服务的过程中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开展,不仅让青少年变得更加亲密和团结,让青少年从小组中得到了归属感和动力,而且能够很好地激发青少年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能够更好地让青少年主动去接受课程内容,并能够掌握相应的技巧和方式,并将之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技巧和手法来看,在带领小组时,小组带领者要秉承社工专业理念和专业守则,对待每一位的小组成员能够接纳和理解。在小组中,除了对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进行鼓励和夸奖之外,也要重视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尤其是小组中比较沉默的组员,要适当的创造机会,让其能够参与到小组中。

参考文献

[1]马丁・塞利格曼主编.洪兰译,任俊,罗劲审校.真实的幸福[M],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07-01.

[2]官群,孟万金,JohnKeller.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4):70-76)

[3]张冲.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11期,2010.

[4]刘在花.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 年第11期,2010.

篇3

【关键词】 危险行为;家庭特征;教育;统计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6-0660-03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blem Behavior and Family and School Environmen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ZHANG Shan-ming*,YAN Ping. * Department of Studen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41000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of problem behavior, family environment and school environmen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 490 students were tested with Adolescence Behavior Scale,FES-CV and School Environment Scale. Results The problem behavior overall increased because of increasing grade.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each kind of problem behavior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most factors of family environment and the school environment. Conclusi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roblem behavior has correlation with family environment and school environment.

【Key words】 Dangerous behavior;Family characteristics;Education;Statistics;Students

问题行为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一般是心因性和外因性而非内因性(神经心理性)的适应不良行为[1]。根据青少年问题行为成因的生态理论,儿童、青少年的行为受个体特征、社会环境、各种环境背景相互关系等的影响[2]。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青少年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亲子沟通、情绪、媒体暴力等关系的研究。为了解青少年问题行为与家庭、学校之间的关系,笔者以湖南省部分中学生为被试,以探讨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南省长沙市、邵阳市、耒阳市、新宁县、石门县12所中学初一到高三的学生作为被试。发放问卷1 8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490份。其中男生739名,女生751名;重点中学756名,非重点中学734名;城市学生661名,乡镇学生829名;初一学生237名,初二学生245名,初三学生328名,高一学生366名,高二学生191名,高三学生123名。

1.2 研究工具

1.2.1 青少年行为问卷[3] 该问卷由首都师范大学崔丽霞等编制,共6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包括学习适应不良、攻击行为、违纪行为、退缩、神经质、考试焦虑6个因子。

1.2.2 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4] 该量表由Moss等于1981年编制、沈其杰等修订,在国内外被广泛运用,共90个项目,采用“是”和“否”计分,包括10个分量表,分别评价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等10个家庭环境特征。

1.2.3 学生学校情景量表 由台湾师范大学吴武典编制,大陆学者廉串德等[5]修订。反映学生在校对课业、常规等环境方面的感受。共5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包括课业、常规、师生、同学和自我5个维度。

1.3 统计方法 采用Lisrel8.20和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问卷信效度分析 在本研究中,青少年行为自评问卷Cronbachα系数值为0.9321,各因子α系数值在0.8000~0.8673之间;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Cronbachα系数值为0.7024,各分量表间隔3周重测信度除独立性为0.387外,其余均在0.574~0.834之间;学生学校情景量表Cronbachα系数值为0.8813,各维度α系数值在0.6134~0.7379之间。以各量表的各因子为指标,对其结构效度进行验证,模型的拟合指数见表1,数据与模型拟合均可。

2.2 中学生问题行为基本状况分析 为考察中学生各类问题行为基本情况,根据4级评分的均分,对6类问题行为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发现,初二和初三学生的攻击行为平均得分高于其他年级;总体问题行为有随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以问题行为各因子作为分析变量,以学校来源、初高中和性别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2.3 中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相关分析 为考察中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关系,对问题行为各因子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各类问题行为与大部分家庭环境因子、学校环境因子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探讨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关系,分别以6类问题行为为因变量,以与其有显著相关的家庭环境因子和学校环境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3 讨论

中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和考试焦虑与其学习任务重、注重学习成绩是不无关系的。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攻击行为平均得分高于其他年级,这个年龄的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突变阶段”[6],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意识、成人感、叛逆性也在增强,容易通过攻击他人来表现独立意识、成人感和叛逆。主效应分析发现,女生在神经质和考试焦虑上的平均得分高于男生,在攻击行为上的平均得分低于男生,与崔丽霞等[1]的研究结果一致。通过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城市和乡镇,高中生学习适应性均差于初中生,与聂衍刚等[7]和白晋荣等[8]的研究结果相符,这可能与高中阶段学习任务更重有关。在违纪行为上,初中和高中生的性别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男生较女生有更多的违纪行为,与崔丽霞[3]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是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望不同所造成。

研究发现,中学生学习适应不良、考试焦虑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相关显著,即学习适应不良能被课业维度、常规维度、家庭组织性等预测。学校课业过多过难,学生既疲于应付,也难于理解,可能引起学习适应不良;加之班规和校规过于严厉和繁多,也可能引起学习适应性问题。对家庭环境而言,在组织性差且缺乏知识性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子女,在面对学业时,可能不能有效地计划学习和统筹安排时间,也不能从其他家庭成员中获得帮助,从而影响学习适应性。

对攻击行为和违纪行为预测力最强的是常规维度,即对日常规范持异议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和违纪行为。家庭矛盾性、亲密度也能够预测中学生的攻击行为,矛盾性小、亲密度高家庭的孩子攻击性也较小,与周燕燕等[9]及余毅震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在矛盾突出的家庭中,父母可能会通过攻击、打骂子女等粗暴方式来解决问题或发泄愤怒,子女在这种“言传身教”的影响中,心理受到压抑,渐渐会形成“攻击他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习惯行为。在亲密度低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们缺乏应有的关注,他人可能会为了得到的关注而故意攻击他人,也可能把对家人忽视自己的不满转化为攻击他人以求内心平衡;在学校,这些孩子可能会通过为违纪行为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并以“猎奇”的心态等待每一次违纪的后果――教师和同学的反应。

对退缩行为预测力最强的是同学维度,这与郭伯良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同学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中学生的受欢迎程度,同学关系不良者往往是退缩、内向的。家庭娱乐性也能预测退缩行为,家庭娱乐让孩子获得愉悦,让亲子感情纽带得以加强,使孩子乐观合群;但如果家庭生活枯燥无味,孩子们的情绪就会被压抑,渐渐变得冷漠、孤僻,进而产生退缩行为。有退缩行为的学生因为不像有攻击和违纪行为的学生那样对别人和集体构成威胁,往往被忽视,而对学习、交往及自身发展和健康的危害又不为人所知,因此需要教师和家长更多重视。

对考试焦虑预测力最强的是课业维度。成绩是教师和家长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课业不适的学生更担心成绩会下降,达不到教师、家长或自己的要求,从而导致考试前的过度紧张和焦虑。自我维度也能预测考试焦虑,对自己在长相、能力等各方面状况不满且自卑的学生,面对考试更容易紧张,自卑心理加剧焦虑和担忧的程度,与李焰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家庭环境方面,只有成功性能预测考试焦虑。在成功性强的家庭中,成员们往往崇尚竞争,关心职务升级和学习成绩,常常为了前途而竭尽全力。在这种家庭环境成长的学生,非常看重自己的成败得失,尤其是考试成绩,过强的动机最终可能导致考试焦虑。

4 参考文献

[1] 崔丽霞,雷雳.中学生问题行为群体特征的多视角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112-120.

[2] BRONFENBRENNER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213-217.

[3] 崔丽霞,郑日昌.中学生问题行为的问卷编制和聚类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5):313-315.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4-142.

[5] 廉串德,郑日昌.高一学生学校压力与教师领导行为模式的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03,26(3):549-550.

[6] 冯江平,安莉娟.青年心理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7] 聂衍刚,郑雪,张卫.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状况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23-27.

[8] 白晋荣,刘桂文,郭雪梅.中学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心理学动态,1997, 5(2):60-64.

[9] 周燕燕,林穗方,黄蓉,等.中学男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典型相关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96-97.

[10]余毅震,史俊霞,黄艳,等. 家庭因素与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关系探讨.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0):811-813.

[11]郭伯良,张雷.儿童退缩和同伴关系的相关.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137-139.

篇4

[关键词]幼儿园 师幼依恋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151-01

一、依恋的含义

依恋(attachment)是指某一个体对另一特定个体长期持续的情感联结。在发展心理学中,J.Bow lby提出依恋特指儿童与为之提供安全照顾以满足其各种需要的特定养育者(通常是指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连接,依恋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一般在婴儿出生 6个月后出现,2 岁左右形成。

二、依恋的特点及类型

(一)主要特点

1.代际传递性。特殊照顾者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可以预测婴儿与特殊照料者之间依恋关系的安全性。2.选择性。儿童倾向于依恋那些能满足自身需要的个体。如那些对婴儿需求满足反应敏感准确的母亲,能更好地与婴儿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3.亲近性。婴幼儿更容易与那些经常和自己有亲密动作的人产生依恋关系,如经常拥抱自己的母亲、父亲等。4.依恋双方都获得内心安全性的满足。如这种依恋被破坏则双方都感到很焦虑和痛苦。

(二)依恋的类型

依恋根据ainsworth的陌生情境测验可以分成三类:1.安全依恋。这种孩子当母亲在身边的时候他们感觉很安全并且能够积极地探索和玩耍,陌生人出现他会慢慢地适应;当母亲离开以后他会感到很苦恼和不安,但当母亲回来的时候就会感到很高兴和安全,要求得到母亲的安慰,之后便能继续玩耍。这种孩子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预示他们未来能更好地适应环境2.回避型的不安全依恋,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对这类儿童要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慢慢适应。3.矛盾型的不安全依恋,这类孩子对母亲的感觉具有矛盾性,当母亲在身边他们很紧张,一旦母亲离开后又变得异常苦恼和不安,但母亲回来后他们又很矛盾,既想得到母亲的安慰又有一些排斥。对这类儿童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关注,要尽量满足他们的一些合理需求。4.1988年Crittenden提出另一不安全依恋类型(insure- disorganized)混乱型。Cooper等对不同依恋类型的青少年在问题行为上的差异进行考察时发现,安全型依恋类型的青少年行为适应最好,而矛盾型的青少年问题行为和危险行为最多,但回避型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和危险行为与前两种类型的依恋没有显著差异。可见不安全依恋的青少年容易产生问题行为,适应性不强。

三、关于幼儿园的师幼依恋

(一)影响师幼依恋产生的因素

1.亲子之间强烈的依恋关系。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就是父母,在上幼儿园之前幼儿与父母朝夕相处,产生了强烈的依恋关系,这种关系使得孩子在幼儿园的新环境中感到很焦虑和恐慌。在入园初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极度焦虑,他们很难和教师相处,只想要妈妈。2.幼儿自身的个性。幼儿的个性也影响他和教师之间依恋的建立。有些孩子的个性开朗活泼、喜欢说话,善于表达自己的感觉。在一个班里这些孩子更多地得到了教师的关注。相反一些幼儿自卑害怕、不喜欢说话,很安静。这些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相对的就少些。这也不利于师幼关系的建立。3.幼师的素质水平。作为幼儿教师应当把孩子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一些教师对孩子的需要反应敏感准确,孩子逐渐就会喜欢和信任老师,有利于师幼依恋的建立。但相反一些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和漠视孩子的需要,有时甚至会向孩子发脾气,这使得孩子缺乏对教师的信任而且害怕、躲避教师。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师幼安全依恋的产生,对孩子今后的人际交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幼儿所处的环境。当幼儿第一次进入学校时,校园环境就展示在孩子面前,这个地方是否能极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融入其中很重要。之后孩子进入班级,这个小环境也相当重要,班级的布置和班级的氛围对孩子的安全依恋的建立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建立科学安全的师幼依恋

1.入园前家长多一些陪伴。由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依恋是一种很难短期淡化的关系,所以在入园之前,家长可以带孩子熟悉一下环境,让孩子和老师一起玩。或者园里可以组织一些简单易行的亲子游戏,加深孩子和老师之间的认识,之后慢慢地让家长淡出。2.教师多一些。对于入园焦虑程度较高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地关爱,适当增加与孩子的交往频率,经常和幼儿进行身体接触,如拥抱、抚摸。还可以通过情感安抚、语言交流进一步使幼儿在教师那儿体验到了安全感。3.师幼间多一些信任。教师和幼儿之间依恋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孩子需求,并做出敏感的反应。让孩子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并且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不要哄骗孩子,要与孩子之间建立信任感。这样才能稳定师生之间的依恋。4.让幼儿多一些伙伴。在孩子和教师建立安全依恋之后,教师应更注重发展孩子与同伴的关系。让孩子积极的与同伴交往,扩大孩子的交际圈,为孩子今后进入小学做准备。

【参考文献】

[1]侯静,陈会昌.依恋研究方法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1):80-84.

篇5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还没有独立于家庭。家庭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是社会化的第一个环境,也是影响其心理体验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家庭功能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导致家庭中青少年产生各种各样的偏差行为。而要适应社会的变迁,也会对青少年产生不少的压力,如果青少年不能在家庭中减轻这些压力,就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违背社会公认的行为道德标准。他们大多厌恶学校的生活,经常性迟到、早退、旷课、逃学。他们往往喜欢纠结团伙打架闹事,染上不良嗜好:抽烟、喝酒、赌博,这类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很大,甚至会被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利用而参与犯罪团伙。

一、家庭功能与青少年偏差行为

从社会系统观点看,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家庭是构成人类社会这个复杂有机系统的细胞。从现代系统的理论来看:实际所谓的“功能”就是一种可能起到的作用。而所谓“家庭功能就是指家庭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或产生作用于人类社会的能力和效果”(刘宝驹,2006)。偏差行为,一般认为是社会学概念,是相对于社会规范行为而言的。简言之,可以界定为违反或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现有的大部分实证研究有着这样的结论:家庭功能和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存在负相关。有关临床研究证明,在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表现极端的家庭,尤其是亲密度极度匮乏、家庭角色混乱的家庭,特别容易出现家庭成员离家出走或子女行为不轨等现象。Shek 用家庭功能评价量表(FAI)考察1 519 个家庭的功能和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家庭功能和青少年问题行为(违法犯罪和物质滥用)存在显著的相关,那些报告家庭功能不良的青少年有更多的问题行为(Shek,1999)。国内的研究者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方晓义等以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初一至初三的学生为被试,全面考察家庭诸因素与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家庭沟通和亲密度对青少年的吸烟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张文新,2003)。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家庭功能作用发挥不当会引发青少年偏差行为。

二、家庭功能视角下城市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原因分析城市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发生与家庭功能的发挥不当有着极大的联系。家庭功能发挥不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

一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大意义。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摇篮,孩子成长的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然而,在现今竞争激烈的残酷社会里,稍有松懈便会淘汰。在此激烈的情况下,家长们一方面要肩负着养家育儿的重任,不得不忙于生计而疏于与子女们的相处;另一方面又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影响下希望子女们将来能出人头地而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子女。这就导致了家长们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停留在只关注孩子的学习上,对孩子成长中的快乐与否少有关注。当孩子的成绩出现不如过往或未达到他们的要求时,家长往往不问原因而“恨铁不成钢”地采取诸如打骂、冷处理等种种极端措施。当孩子因小的行为不规范时,家长也是以“不打不成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来说是沉重的包袱,一旦青少年忍受不了压力便会出现偏差行为以示反抗。

(二)家庭情感需求功能的异化

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因家庭教育方式的种种不当,又或是父母内敛,不认为有向子女表达爱的关怀的需要,使得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难以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及爱护而产生了爱的缺失感。青少年因未能及时体验到来自家庭的、父母的温情,更由于他们不懂表达对爱的需求,因而他们对家庭传统的依恋也就显得无比薄弱。在缺失爱的情况下慢慢关闭心门,紧锁心枷,逐渐变得难以接近却又孤独无助。家庭爱的功能发挥不当,使得青少年缺少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成为内心空虚、孤独的个体,进而在认知上出现混乱。在此情况下,青少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文化的影响,在缺乏对诱惑的抵抗力及父母的监督情况下走上不当道路,成为边缘少年。有关的实证调查研究也证明了情感沟通功能的缺失与淡化使生活其中的未成年人缺少关爱,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爱的过度

这种现象在很多家庭都能看到,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子女被家庭视为“太上皇”,在家庭中处于优越的地位。父母在物质、精神、生活上对子女有求必应,为子女提供无所不在的帮助和照应,造成亲情过剩。久而久之,因一切来得太过容易,孩子就会觉得接受给予是理所当然的,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特征。这种溺爱的教育方式,使子女不会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社会的关系,造成生活中的低能,在人生中遭受很多挫败而无力承受,容易放任自己的情绪,甚至产生自卑心态,进而引发偏差行为。按照社会心理学理论,决定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过去的学习。青少年是有选择地在那些符合父母期望的道德行为上得到强化的。道德行为反映了青少年道德学习经验的积累,当孩子的某种罪错行为得到父母和其他长辈的鼓励、宽容,他就有可能在今后重复,以致发展这一行为。相反,当通过教育使孩子产生内疚时,他就不太可能去重复了(关颖,2004)。

3.家庭结构的变化

对于家庭结构的研究,根据赵忠心的《家庭教育学》上的分析,普遍采用传统家庭、核心家庭、单亲家庭以及组合家庭来划分,传统家庭指的是那些几代同堂的家庭。传统家庭中的成员多,他们对教育青少年的看法各不相同,有时甚至会产生矛盾,使得教育相互抵消。核心家庭是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当今社会的最主要的家庭模式。总体来说我国核心家庭的父母工作较为紧张,家务负担重,这样他们对孩子的全面情况了解不深,甚至根本没有时间去了解,更谈不上对孩子活动和交往范围的控制,往往是出了问题才引起家长的注意,但为时已晚。如果他们的这些心理上的障碍得不到及时矫正,不仅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而且对社会也是一种不稳定的因素。三、社会工作介入城市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具体运用由上述的原因分析可知,从家庭功能这一视角出发对青少年偏差行为进行探究和介入是可行并必要的。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可以尝试运用社会工作里的个案、小组、社区等社会工作手法探索缓解城市青少年偏差行为的途径和方法。

(一)个案工作

在个案工作过程中,个案社会工作者采取分别约谈以及共同约谈青少年本人及其父母的方式,在会谈过程中观察他们之间的沟通方式及思考方式,从中发现问题的关键,找出问题的介入点。发现问题后的下一步,个案社会工作者可以在良好的气氛中与青少年的父母进行沟通,使其了解孩子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心理特点以及需求,认识到父母陪伴及关爱对青少年的重要作用。对于教育不当的家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问题反映,让父母认识到他们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不当,然后引导他们学习正当的教育方式。对于过于溺爱及缺乏爱的家庭,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青少年的父母采取正当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掌控关怀爱护孩子的度,从而改善亲子间的依恋关系,使其健康成长。对于青少年来说,认同自己的过程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过程。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在青春期阶段的身体特征有着很大的变化,而心理发展却稍微滞后。对于处在生理发育过程中的尴尬阶段,青少年会出现不能认同自己,又羞于表达的现象。个案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一对一的介入方式使青少年更容易接受和配合,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青少年生理发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协助他们适应其身体变化,促使他们正确认识并认同自己。

(二)小组工作

对于行为偏差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有着好胜心强、叛逆的特性,他们往往不认同父母的教育方式,常与同辈群体发生争执。对于这样的青少年群体,小组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组建亲子关系协调小组、亲子面对面小组、亲子旅行小组等,让青少年与父母有机会共同参加到小组活动中,通过小组活动中的互动,增进相互间的理解,重建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纽带,从而减少由于教育不当及亲子沟通不当的家庭模式而引发的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其次,可以在学校或社区通过组建同辈群体交友小组、人际关系协调小组等,让青少年共同探讨与同伴和平相处的方式,发展良好的同辈群体,帮助他们远离不法团体。对于行为偏差青少年家庭来说,孩子的忤逆往往会让家长头痛及伤心。对于这些家长,社会工作者可以成立行为偏差少年家长情绪支持小组、家庭教育技巧小组、家庭结构变化支持小组等,以提供家长应对孩子成长问题的技巧学习、情绪发泄等机会,帮助他们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提高他们解决子女问题及家庭问题的能力,促使家庭功能得以恢复正常。

篇6

“学校都停课快一星期了,我儿子就整整在家呆了一个星期。最近,孩子的脾气明显暴躁起来。再这样下去,孩子没准在家憋出什么事来。学校复课的日子又遥遥无期,这期间,孩子究竟怎么办啊?”类似的电话,本报热线最近已经接到了多起,许多家长担心焦虑地问了同一个问题:这个“非典”时期,孩子究竟该怎么过?

“我前天打扫卫生,无意间看到孩子在家写的日记,看得我简直心惊胆战。”王女士告诉记者说,“我那上初二的儿子在日记中竟然写道: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我一个人窝在家里,又不能和好朋友天天见面,老爸和老妈又不让我上网、不让我自己出门,郁闷得要死。……”王女士和丈夫因为单位不放假,所以要天天按点上班,没有很多的时间照顾孩子,但没想到,才放了一星期,孩子就在家憋出如此悲观的情绪。“我们究竟该怎么办?”王女士在电话里急切地问。

有些家长还提到,自从放假后,孩子自己在家就整天地打网络游戏,让他看书他不看,天天就窝在他那小窝里连门都不出,“你要是不让他玩,他就跟你闹情绪,叫嚷着要出门。怕他在外面得非典,我们只能满足他的条件。”

当然,也有的孩子在家安分守己的,看看书、读读报,一天看几小时电视,做做习题,睡睡觉。但父母又有了新的担忧:“孩子在家老睡会不会对身体不好啊?”

究竟如何让孩子平安度过“非典”这个特殊时期,记者也专访了几位权威的教育学家和儿童心理学家。同时,也希望有想法的家长能将自己的想法和经验通过信报热线和大家共享。??

专家支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孙云晓

家长应利用好难得的亲子时间

孩子觉得憋得慌、觉得郁闷这都是自然反应。孩子天性好动,不会像大人那样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理也不是很成熟。所以,在这段时间父母的引导很重要。建议家长不妨将这段日子当成是难得的亲子时间,好好地跟孩子沟通,将平时出现的两代问题乘机解决。

首先,父母应该指导孩子制定一个非典时期的生活计划,包括一天的饮食起居时间、读书学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等等。

其次,要让孩子保持一个轻松心态,多买点有益的课外书籍给他们,可以少量看看健康的电视节目,建议他们通过电话和同学、朋友聊聊天。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要利用好这段时间多了解自己的子女,同时也试着让子女多了解自己,多和孩子聊聊天。??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 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 陆士桢

让孩子写些特殊时期的感受

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在这个特殊时期是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比如沉溺上网,比如极度恐慌等等。其实,我们不妨让“非典”成为一个契机,通过“非典”让孩子树立健康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普及必要的疾病防护知识。所以,一定要让孩子积极地、正面地去关注“非典”动态和知识。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有关非典的电视节目,每天看看新闻,了解疫情动态,甚至让孩子动手写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此外,这种特殊事件对孩子的确是个考验。全社会都应该关注非典时期孩子的状态,建议一些社会专业人员介入,成立一些儿童防非典心理咨询热线等等。??

北京市西城区教研中心德育心理研究室老师 王琼

要让学生知道这次不是放假心理研究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自我认知;偏差;整合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人生说到底就是四个问题: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怎么干?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认识你自己”是人的最高智慧。古希腊特尔斐神庙前竖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一句神谕――认识你自己!老子也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一、概述

人生是不断认识、了解和完善自我的过程。自我是个复杂的系统,从科学心理学角度研究自我问题的第一人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将自我从主客体关系角度划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两个部分。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将自我区分为可能的自我、理想的自我、现实自我三种基本存在状态。现代心理学从内容上将自我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从形式上将自我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只有对自我做出系统而全面的分析,才有可能深入细致的认识、了解自我。

自我意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个体的自我意识从无到有,最后达到相对成熟,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由难以将自己作为主体从客观世界中区分开来到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再到青少年时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变直到最后的成熟和成长。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所提出的人生发展八阶段论中提到,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课题。如果这个时期的心理危机不能克服,就会造成“心理社会迟滞”,不利于未来成人角色的适当发展。这期间的发展主要包括:自我的发展、亲密感、道德发展、性与性别角色等。精神学家弗洛姆也认为,青年期最重要的课题是寻找和确立一个自我形象,即探讨: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能做什么?我该往哪个方向前进?

二、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偏差

大学时期是个体自我意识快速发展、逐渐完善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是从少年走向成年的典型过渡期。这一阶段,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心理迅速成熟又未完全成熟,自我认识正经历急剧变化动荡进而趋于稳定的阶段。“只要一个人还是青年,那他必然经历这种‘迁徙的矛盾’,‘脱离旧的同一性和向往新的同一性的矛盾’,或者可以说是一种‘自我’分离的边缘感。”①总体来说,大学生自我认识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过去我的探索不深入。自我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其中的成长和成熟离不开所处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他人、事件都会对自我认识产生深刻的影响。脱离环境,讨论自我认识,很难找到现有自我认识的成因。通过对于成长环境的探索,包括:家庭、朋辈群体、学校、大众媒体等。挖掘在与这些环境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重要他人,诸如父母、同学、老师、偶像等以及呈现出的重要事件,包括求学、父母离异、亲人亡故、留守、交友、恋爱等,从而更高好地环境,了解自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对于自我认识普遍存在一些误解: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跟别人有什么关系?或者,我还不了解我自己吗,笑话!最为突出的是,在现行高考体制下,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反思剖析自我,也无暇探讨什么是自我认识,何为自我认同,以至于缺乏对于自我的独立探索主动性。由于这种自我认同建构基础的缺乏,即使到了大学阶段,也无法发展出主动探索能力,“造成中国大学生同一性发展水平不高的现状”②。

(二)对现在我的认识模糊。大学生时期关注的重点由对外部世界的注意转向对内部“自我”的关注,这也是个体自我发生分化的时期,同时是个体自我存在矛盾的时期,同样是个体自我整合的时期。

首先,自我认识处于“延缓偿付期”。大学生脱离家庭束缚,开始独立生活,老师也不再像高中阶段那样耳提面命,事无巨细,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间。他们希望在各个方面实现独立,摆脱成人的束缚,独立的面对和处理一些问题,能够更加全面深刻的体验和控制自我。但是心理上和经济上又常常依赖父母或者他人的资助,较少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做到真正的人格独立。因此,生理我、心里我和社会我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交往需求与自我封闭的冲突。马斯洛的自我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有寻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需要朋辈群体的关心和支持,有强烈的交往需要,渴望倾诉,期望分担痛苦,共享欢乐。但是由于家庭、自身、学习、各种经历的原因,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常常有较强的戒备心,缺乏安全感,很多学生羞于甚至怯于敞开心扉,很少发表个人意见,也使内心在这种矛盾情绪中倍受煎熬。

再次,理智与情感的冲突。大学生情绪处于一个易于波动的时期,时而情绪高涨,时而情绪低落,经常处在波动、不易控制的状态。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这种发展特质表现得极为苛责和不认同,认为是一种病态表现。其实,这是跟大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有极大的关系,这一阶段,他们既想满足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的要求,又想服从于社会及他人的需求,尤其是当个人无法很好的平复二者的差距的时候,冲突表现更为明显。

当然,大学生还存在很多其他的认识缺陷,如:过度敏感、过度自信、过度自卑,过分苛责、过于自我表现、过分自我掩饰。

(三)对未来我的定位不清晰。未来目标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青年群体对未来都有憧憬和期待,在由青少转变为成年的过程中,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想做的事情。“在通往未来主义的取向,每一个个体都能感受到为竞争地位而竞争的激励,通过把自己想象成为在未来成功的精英,而形成对精英分子的强有力的认同”。③然而对于能不能成为精英分子和如何成为精英分子,如何缩小从对精英的认同到转变的过程中的差距,这些知之甚少。在中国,读书是个人实现社会流动的有效途径,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将考入大学作为最重要的一项人生任务。认为考上大学就是天之骄子,就拿到了步入中等阶层的通行证。然而,现实是,每年的就业季,数百万的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由于眼高手低,理论与实践脱节,部分人成为“潘俊薄“待业青年”,本以为考入大学意味着希望和梦想的实现,殊不知现实的步伐远远落后于理想的影子。

三、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整合

针对当前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矛盾冲突,应通过主动探究和认识整合来构建积极自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肯定自我。积极自我的建立是在充分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了解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经过痛苦的调整和抉择后建立的。这种认识相对而言,更加清晰、全面、系统而深刻。通过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更加开放自我,营造良好的支持环境,使过去的我、现在的我以及理想中的我趋于一致,生理我、现实我和社会我趋于统一,更好的面对挫折面对人生。

(二)悦纳自我。树立积极健康的自我形象,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整体评价。有些大学生在经历失败和挫折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无价值感和自我否定。另一些学生则相反,脱离实际,盲目自信,自我陶醉。这都是自我评价片面,缺乏客观评估的结果。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正确的做法是认为缺点和优点都是自身的一部分。对于短处和不足,正确面对,不断修正和完善,对于那些无法弥补的缺陷,譬如身高,勇于承认,泰然处之;对于优势和长处,发扬光大,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基金项目:2014年度郑州轻工业学院第三批青年教师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课题名称:大学生自我认知教育探讨――基于《自我认知与成长》课程的实践与研究(部分成果)

注解:

①马赫列尔,《青年问题和青年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②李文道、赵霞、邹鸿,中国大学生的同一性状况-对6项同一性实证研究结果的整合,《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12期.

③[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王俊等译,《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6(279).

参考文献:

[1]勾金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研究”,上海大学,2014.

[2]徐晓飞,认知行为训练改善大学生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实验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5).

[3]马赫列尔,“青年问题和青年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篇8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独生子女来自父母的过多关心和溺爱,这使青少年的心理成熟推迟。这种身心成熟的反差性势必给青少年性意识上的困惑和法律制约性攻击行为的增加。在市场经济大浪的冲击下,一些人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发生裂变,人们的观念越来越朝着功利化、物欲化方向发展,导致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变异和扭曲。由此而产生的、吸毒、赌博、腐败等社会丑陋现象,其滋生蔓延的不良风气很容易污染青少年脆弱的心理,很容易诱惑他们的思想,放弃自己原本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走人歧途。

2.学校教育的缺陷

长期以来,学校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急功近利,片面强调升学率和学习分数,造成了教育的畸形发展。其一,只重视智力发展,不重视道德教育,只抓好少数成绩好拔尖学生的教育,忽视了大多数中等学生的教育,结果培育了高分低能、缺乏创造性的并非社会所需之“人才”。其二,由于教育观念的偏差,教育方法的呆板、单调致使一些学生成为双差生,这样被学校为追求升学率而过早地推向社会,这些学生心理本身很脆弱,对社会又极为不满,他们对社会阴暗面的出现毫无心理准备和抵抗能力,加之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自卑心理和情绪障碍,很容易误入歧途。

二、家庭因素影响

1.家庭子女数量的变化

根据我国计划生育要求,现在大部分的家庭中都只有一个孩子。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促使传统的以家族为单位的几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渐瓦解,而转向以父母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三口之家。这种家庭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使得父母在抚育孩子上无法尝试和比较,没有学习机会。很多父母因此诚惶诚恐,不能放开手脚。其次,这种家庭结构还减少了父母可以对子女进行公平教育的机会,也使得儿童在家庭中失去了同伴和很多学会互助和自助的机会。不过,这种结构问题在孩子进一步长大之前还不明显,对独生子女的打击通常来自以后(例如在学校中),即当他不能在学习中成为关怀的中心时。但是,优点也是存在的,因为这些孩子从小便和成人生活在一起,因此受到了较多的理性和认知熏陶。

2.家庭角色结构演变

这是家庭结构变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的家庭角色结构,已经从传统社会中以父亲或家族中的长者为核心的形态,转向了一种以孩子为核心的形态。这种变化的特点是,处于中心位置的人易位了。它使得独生子女享有更多的权利,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并且,不同于过去,因为这个位置是很早就获得了的,所以,他们没有兄弟姐妹和忍受压力的经验。不过,尽管如此,这种变化仍然是表面的,因为以特定个人为核心的传统倾向没有变化,只是这个核心由父亲尊长转向了孩童。以孩子为中心的结构形式为什么不合理?理由很简单,因为它使儿童获得了不合理的自我认同。“他通常处于全家人溺爱的地位。”正如阿德勒所说:“娇宠的孩子永远不能自立。他缺乏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勇气。”他们一方面表现出有雄心和抱负,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显得懒惰,不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懒惰表明这种雄心掺和着悲观,他的雄心如此之高,以致自认根本没有实现的希望。”因此,这些孩子在性格上是脆弱的,自我期望值太高。

3.家庭经济结构变化

社会经济水平的变化对家庭和个体心理是有着直接影响的。其中主要是人们开始从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向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转变,这种需要转变的心理学含义实际上也是一种定向转变。是个人从一种以生存为中心的目标定向向以自我满意为中心的角色定向的转变。当社会经济水平还相对落后时,个人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不得不更倾向于去追求那种实际上可能并非自己自觉选择的目标,只有这种目标定向才有可能使个体体验到自己价值的实现和被社会接受。因为在他的周围,无论是父母、爱人、子女或是亲友,都以他是否能争取到安全的职业和适当的生活水平为标准来衡量他的价值。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们,更容易受到鼓励去发展那些与追求目标相一致的心理品质。可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在变得相对富裕起来的家庭中,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具有目标定向的父母们努力在孩子身上投入关怀,并以此来弥补自己的缺憾。他们开始注重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变得更加强调自我满意,注重享受生活和追求直接兴趣。这时他们选择参与生活与否的理由只有一条,那就是“我喜欢”或者“我不喜欢”。在这种情况下,定向的特点进一步强化了现代家庭中孩子们的自我中心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只懂得个人享受,这很容易形成青少年极其自私的性格。

4.亲子关系及教养方式

既往研究结果证实:83%存在外向问题的7岁儿童,在幼年期的依恋关系是组织混乱型且智力发展低于平均水平,幼年期的回避型依恋关系与以后的内向问题。Caner等研究也得出一致的结论:非安全的依恋关系与儿童的行为问题正相关。已有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自信、自尊、自我效能等产生重要影响。E31(P102)蒋奖等在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因子的情感温暖、理解呈负相关,而与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呈正相关,并发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Leslie等研究发现:家庭的情感支持及凝聚力与儿童的问题行为呈负相关,起着保护功能;而情感和支持不易得以表达的家庭中养育的儿童,是行为问题的高风险人群。在情感上遭受忽视的儿童较低风险对照组在行为问题总分及外向因子得分更高,尤其是攻击行为的得分更高。因为一个情感不能适当表达的家庭可能让儿童有更少的机会学习怎样处理负性情绪,并且可能不能让小孩体验到安全、信任的正性情感。低的家庭凝聚力与增高的外向问题之间的关系,提示了家庭成员问相互支持的程度对于处理儿童破坏尤其重要。

5.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的个人成长很不利。在家庭中遭受躯体虐待的儿童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尤其是表现为退缩,且显示更差的学校适应性。JAF2FEE等在研究中指出导致儿童发生外向问题的病因的5%及内向问题的2%可由家庭暴力解释,其余的是由遗传因素及非共享环境因素所致。此外,MaryA等在研究中发现:暴露于母亲的IPV与儿童行为问题显著相关,不论存在共同发生的儿童虐待与否。所以对于居住于存在IPV的家庭的儿童给予适当的关注是必需的。当父母卷入经常的、激烈的、难以解决的冲突时,他们的孩子就有可能遭受高水平的内向性及外向问题。当父母间的冲突演变成身体暴力时,儿童就可能处于问题行为的高风险中。一个解释就是:儿童可能模仿父母的攻击行为或家庭暴力增加了儿童的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另外,如前所述,攻击行为本身就有较高的遗传可能。

三、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预防策略

青少年的违法行为一般都是在外界环境的诱惑下产生的,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和盲目性,只有从感化他们的内心,措施得当,并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是可以预防的。针对以上青少年出现的心理问题,我们认为把外因和内因结合起来应对是关键,也就是从抓好外在层面和个人层面两方面着手:外在层面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应受到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关注。对应策略有:

1.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惩治司法腐败分子,严肃法纪,在社会中树立法制的权威,打击不良的社会风气。同时,加大素质教育推行的广度和深度,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念,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完善青少年立法工作,对青少年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权益,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以得到司法保障。

2.帮助青少年及时摆脱情绪上的痛苦。青少年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常会让他们产生情绪障碍,在一定的外界诱因的刺激下,很容易违法乱纪。当这类情况发生时,家长、学校和社会要关心他们,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使他们能冷静勇敢面对处理。在青少年成长中,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心理行为产生重要影响,Baumrind曾提出三种教养方式即专制型、权威型和放纵型。家长平时多和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爱好选择,充分信任和爱护孩子。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宜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事情,以冷静、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引导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篇9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正在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生具备的知识结构应符合这种模式要求。为此,医学院校陆续开设了心理学课程,成立相应的教学组织。我校自1986年起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医学心理学课程,后又相继在麻醉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等专业开课,学时由20~50不等,2000年起临床医学本科开设医学心理学30学时。20年来,医学心理学在医学教育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对20年医学心理学教学实践的回顾,探讨解决对策,展望其发展未来。

    1  医学心理学教学实践回顾

    11 社会需求与医学心理学教学地位的确立  对健康和疾病,人类经历了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五个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临床工作中一些非生物、物理、化学性因素所致的疾病,用生物医学模式不能完全解释,一些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疾病用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治疗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医学心理学提出的对健康和疾病的五个基本观点:完整整体、认知与自我评价、心身统一、社会对个体影响,主动适应调节,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这就决定了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地位和作用。

    笔者曾在2006年、2007年临床医学专业两届本、专科教学过程中组织指导部分学生分别深入我校临床医学院有关临床科室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外科组住院病人问卷调查中有焦虑情绪的患者占69%,心理困扰占81%,有关联观念的占51%,有后怕心理的占22%,性格改变的占15%,无主见的占18%,孤独感者占11%。内科组中有情绪郁闷的占31%,有忧患心理的占41%,对所患疾病产生情感淡漠的占22%,过分敏感的占15%,有疑病心理的占32%,患病后缺乏温情的占16%,奇异的信念和想法的占9%,有自卑感的占21%,依赖性强的占12%,有失望倾向的占13%,患病后生活习惯改变的占23%;住院病人中生物因素致病占71%,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疾病占21%,其它占8%。神经科组中有情绪极易冲动的占15%,有人格障碍的占4%,自控力减弱的占15%,有疑病质的占8%,有焦虑症占13%,早衰的占3%,有掩饰倾向的占4%。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体会到临床各科不仅纯生物性疾病病人中大部分病人多数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问题,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疾病单纯地用生物医学模式的观念和方法治疗往往都比较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如果分别不同情况辅以某些心理治疗可能更加奏效。从而改变了学生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的观念,激发和提高了学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感受到在医学教育中设立医学心理课程的必要性和适用性。

    12 学习医学心理学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一部分内容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一部分是临床心理学和心身疾病防治理论与方法。

    学生通过医学心理学的学习,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沟通技巧,表现在提高了待人接物的能力明显,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了对心理应激事件的应对能力;提高了对心身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掌握了心理测验和常用的心理治疗的原则方法;明显改进思维方法和思路,改进了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提高了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明显增强改善自身心理调节能力。

    教学中以情暖人,预防心理疾病,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心理教育通过各种人格特质(如需要、动机、爱好、气质、性格、能力等)对思想道德品质起作用,对构成德育的知、情、意、行四个心理成分产生影响,同时心理教育在完整的生命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在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下,人们才有可能从内心深处去接受德育,去认同社会的秩序、规范和价值。因此,德育必须在心理教育的平台上才能更好地拓展与深化。没有心理成分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紧张和由此而来的心理失衡是现代社会难以避免的困扰,负性情绪(如逆反、孤独、寂寞、空虚、困惑、焦虑、自卑等心理)在疾病生成过程中的病因性作用已经十分明显。一方面,青少年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极其缺乏,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健康成长。因此,预防心理问题、系统培育心理素质依然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心理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乃至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作为德育工作者应当尽可能地提高心理素质,钻研心理学及相关的医学知识,尤其是精神卫生知识,正确对待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强迫、恐惧等),帮助学生改善个性,走出心理阴影,让学生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健康。爱因斯坦有言:“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因此,培养健康人格对人的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适当的人格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发展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青年期是人格品质形成或“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形成了积极品质,就会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否则就会出现心理危机,人格分裂。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德育观念,抛弃传统德育观中的“狭隘性”和“功利性”,着眼于人的发展,着力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确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观。

    2  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21 教学目标不明确  医学心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满足临床医生的需求。目前各类教材除较大篇幅突出基本知识外,适当加重了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测量与心理卫生以及临床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等应用性较强的章节,但是由于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实践性较强部分的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目标仍以旧的教学模式为主,只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忽视实践操作。按照目前的教学,医学生很难获得适当的心理-社会-生物的整体观,很难树立整体医学的目标,不能从内心里把医学心理学作为一种态度,以指导如何应对病人及其周围环境。

    22 课程安排时段不合理  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的推进,我校1997~1998年度一、二年级同时开设医学心理学,两个年级的课程内容、授课老师、考试题目及时间均相同,二年级考试成绩优于一年级(见表1)。表1  一年级与二年级医学心理学成绩的比较

    由表1可知,二年级医学生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一年级学生。这是因为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涉及许多医学知识,二年级学生已学习相当大部分医学课程,并且开始了临床见习,医学理论知识的积累以及与病人接触的亲身体会,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医学心理学知识,并懂得心理学知识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一年级上学期学生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故医学心理学课程安排在一年级不太合适。

    23 教学课时数不足  据shepherd调查,内科门诊病人的38%根本无躯体疾患,仅有心理精神状态。gummings指出美国60%的病人是情绪引起的躯体症状,但并无躯体疾病。我国传统的心理特点是:习惯以躯体不适表述精神症状和心理问题。这也是临床许多病人久查“无病”,增加医师工作量和病人痛苦的原因。随着都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快节奏及人际交往频繁化,将会使精神卫生问题更突出,与之有关的老年问题,青少年问题,酗酒、药瘾、事故、犯罪、吸毒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这都需要临床医师有足够知识,需要通过医学心理学和精神医学来解决。我国近期颁布的医师法要求执业医师必须具备医学心理学的知识,也充分说明对医学心理学的进一步重视,但目前我们的医学心理学课约为20~36学时,无法满足新的知识结构对于教学的要求,甚至无法满足职业医师考试大纲范围的教学要求。

    3  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1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与意义  使学生明确每个课题的学习目的与意义,在讲授医学心理学课程之前,应向学生讲明课题的目的、要求及重要意义。这种意义既包括教材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也包括本课题知识的社会意义。例如:在讲“记忆”时,首先讲明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础,没有记忆,人们只能每次都重新去认识那些已经接触过的事物,人的认识活动只能停留在感知阶段,其它一切心理活动无法进行;同时要强调记忆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离开记忆,复杂的心理活动就不复存在了,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学习也会无法进行,人的个性品质与聪明才智也得不到发展,甚至难于独立地生活在社会之中。只有把学习知识的重要意义与学生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愿望,推动他们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否则,一个不明白学习的具体目的和意义的学生,就很难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结果只能是教师“一言堂”,无法提高教学效果。

    3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施教的目的和任务,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要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诸方面获得进步。只有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并且在教学进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时,教师才可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也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的目的、任务。离开了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的一切努力都将成为泡影。所以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谈出自己的观点,介绍自己的看法。例如:在讲到“心理应激”时,先让学生查阅有关“心理应激”的各种相关资料,然后提出一些具体问题,如:关于“心理应激”都有哪些不同的观点?你持什么意见?应激事件与人的心身健康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分小组讨论,最后就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关“心理应激”的概念及相关的知识。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一旦提出了问题,学生才会动脑思考如何去解决,那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体现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新思想及新观念,体现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精神。这样的课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这样形式的课学得明白,记得扎实。

    33 注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  新异的刺激会使人产生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地使所教的知识具有新颖性和特色。如果内容是枯燥无味的,就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挖掘其中的新异因素,或举生动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讲“什么是表象”时,事先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出在自己的记忆中的某种客观事物的形象,然后在讲解时就利用学生所画的事物的例子,讲明表象就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进而说明表象的特征——形象性和概括性,同时让学生就所画的事物比较一下表象与感知觉有何区别和联系。采用这种方法,学生觉得新颖,而且学习起来特别认真,注意听讲,效果很好。既不脱离教材,又使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深刻。

    34 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课程有关的若干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这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内在的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例如:在讲“感觉的适应”时,如果直接介绍适应是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学生很难理解。不妨先提出问题:为什么冬天刚穿上棉衣棉裤时觉得很沉而累,而时间久了怎么觉得轻了一些?为什么刚进入冷水中游泳时会觉得特别凉而过一会儿觉得暖和了一些?另一方面是对教师的情感要求,教师应当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人格形象和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从深层次上增强吸引力,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4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实践证明医学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运用于临床,受到病人的欢迎,有着广阔的前景,得到病人和临床医生的认同,主要是有他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解决了许多心理疾患的实际问题。21世纪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乐观。随着各种新技术和新研究方法的出现,将使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治疗手段更加精确和准确。eeg的出现使得心理学家对人的脑电活动进行准确的记录与分析。例如,通过夜晚帽可在人正常睡眠中灵活方便的收集数据,meg、mri、pet等技术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脑外科技术、微电子技术,基因技术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将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esm等各种定性研究方法有助于了解实际生活中与人们的心理行为特征相关的变量,从而为医学心理学理论研究和严格的实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篇10

3.自我意识发展程度偏低。

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潜意识领域内的心理冲突在损害个体心理健康和造成心理异常中的作用[5]。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常伴随不安、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特征,容易受到各种心理冲突和压力的影响,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而出现问题行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是指青少年由于个人行为表现无法顺利适应多变的环境、致使他们开始感到适应困难,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等各个方面,可能发生生理上或者精神上的困扰[4]。单亲家庭对多数青少年来说是一种家庭不幸,由于青少年心理比较脆弱,往往很难面对和接受家庭的变故。父(母)爱的缺失,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没有积极的干预和引导,他们就容易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以暂时达到心理平衡。在很多单亲家庭中,青少年容易运用压抑或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和回避那些使他们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使其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当自身不能满足周围环境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时,就会产生更大的内部冲突和紧张,如焦虑、自责、躯体化症状等。如果这种反应过于强烈和持久,超过自身调节和控制能力,就会干扰他们正常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诱发犯罪[4]。

三、完善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的对策

1.强化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交往意识。

人际交往是人的社会属性之一,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是个体与周围人之间进行心理和行为的沟通、交流信息的活动方式。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行为,是现代社会中最现实的最重要的生活现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群体之间及大学生与其他个体之间信息的沟通、思想的交流、情感的表达和协调能力的互动行为。大学生开展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活动,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实现个体社会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完善与他们的人际交往活动范围、层次有着一定的关系[6]。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由于升学压力,在中考、高考阶段学生没有更多的闲暇和精力进行人际交往。步入大学后,学习压力相对减少,大学生又处于青春期的重要时期,对于人际交往的需求增强,因此,我国青年时期的大学阶段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需求时期。而且在大学期间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大学生在与家人、老师、同学的交往中所获得的社会经验丰富与否,大学生通过广泛的卓有成效的人际交往,会使他们从中学习到社会生活中必需的相关知识、技能、伦理道德规范、价值观导向等,从而激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建立起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

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家庭因素,或多或少都存在自卑、孤僻、悲观厌世等人格特征,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在交往中常表现为交往不主动、不积极。教育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交往知识和技巧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5]。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充实人际交往的有关内容,也可以开设类似《人际关系学》的理论课程,还可以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人际交往知识讲座,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现实问题,教给他们适合的交际礼仪知识、交往方法和技巧,讲授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及良好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激发单亲大学生的交往意识,引导、强化单亲大学生的交往意识,使他们变被动交往为主动交往。切忌不能对单亲大学生漠不关心甚至歧视、嘲笑,伤害离异家庭子女的自尊心,挫伤他们的交往积极性。

2.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机制。

学校应争取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要求的轨道上来,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创造塑造健康人格的良好环境,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趋向等诸方面对积极、健康的文化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的精神、心灵、人格的塑造。要重视发挥优秀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结合学校实际,在大学生中强化以校训为核心的校园精神,加强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引导和鼓励单亲家庭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使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还可以与离异家庭学生的监护人建立密切联系,互通情况、互相配合,可以开设专题讲座为家长们讲授离异家庭子女在情绪、情感上的特点,并帮助离异家庭的家长学会如何与单亲大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父母离异后如何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及建立亲子关系。家长的支持是单亲家庭大学生进入大学并维持其学习生活直至毕业就业的基本保障。单亲家长作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者,对子女承担着从经济抚养到生活照料、情感慰藉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单亲家长自身的勇气和自信,而且需要一个支持性的亲缘氛围,以便给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促其尽早从孤立无援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任何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政府支持。实际上,正是政府制定的助学贷款和减免学费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了学业。但是,由于来自单亲家庭的支持往往比一般贫困家庭更孱弱,加之单亲家长自身的弱势地位也常常令其子女难以释怀,所以仅靠助学贷款和减免学费仍不足以保障单亲家庭大学生像其他大学生一样学习生活。在此情况下,政府如果能在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的过程中,对单亲家庭问题予以充分考虑,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福利政策,对单亲家庭及其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予以特别的关怀和照顾,比如,可在就业和再就业的引导性政策上,向单亲者及其子女倾斜,在学校、医院和各种公共服务中,对单亲者及其子女提供优待,等等,那么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单亲家庭大学生的经济困难,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其减轻思想负担,为其提供精神支持[8]。

参考文献:

[1]王世军,单亲家庭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J].学海,2002,(4).

[2]刘媛,姜潮,林媛,等.单亲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604-606.

[3]赵坤,张林.心理学导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

[4]刘宝花,黄悦勤,字燕华,等.父母养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与神经症关系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3):156-157.

[5]邓世英,刘视湘,郑日昌.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4):50-54.

[6]余锋.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瓶颈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