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感受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文化的感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文化的感受

篇1

——也谈银行业从业人员企业文化建设的感受和体会

在银行业从业人员中,开展职业操守宣传教育活动是中国银行业协会XX年文明规范服务系列活动的内容之一,旨在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倡导诚信、合规、尽职的职业价值理念。在我看来,诚信,是金融企业的灵魂;合规,是金融企业的本质要求;尽职,是金融企业的核心理念。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岗位,都需要尽职。尽职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只有恪尽职守,才能体现诚信,才能做到合规。尽职是一种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工作状态,尽职是事半功倍,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法宝,尽职也是所有领导对员工最殷切的希望。那么,如何才能尽职呢?尽职要有心,尽职要用心,尽职要尽心!只有尽心,才能尽力。如果你把工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就能尽心、尽职和尽责。在一次偶遇中,我对这个观点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一位从深圳回来的成功人士。这个人在十年前离开了应城市实验小学校长的职位,去广东顺德一所私立学校竞聘,他在两百多人中独占鳌头,获得年薪十二万元的校长职位。三年后,北师大在深圳设立分校,他又成功竞聘到该校校长的职位,在任职期间,他用业余时间获得了硕士学位。六年后,他在深圳南岗区独资开办了一所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贵族学校,自己任董事长兼校长。他说:“人就是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的谋求发展,只要用快乐的心情去对待工作,就会努力地把工作做好,也才有机会从工作中找到成功的快乐!”也许他的经历与我们今天的议题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他成功的经验里不正蕴含着一种积极的职业价值理念吗?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得到三点启示:第一,他的成功看起来偶然,其实必然,机会往往眷顾那些积极进取的人;第二,人们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地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第三,只有把工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做,才有机会获得工作的快乐。生命在于积累,有投入才有回报,对于踏入工作岗位不久的银行员工来说,在职业的起跑线上,用一种积极的职业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显得尤为重要。别人成功的职业经历,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年,或者说是二十年,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正是生命力最强,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为自己的人生积累知识和经验的年龄段,我们是拈轻怕重地对待工作,还是哪里艰苦到哪里去呢?是浅尝则止,还是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呢?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积极的尽职尽责的工作呢?这不仅关系着我们自己生活的质量,也关系着我们事业的兴衰。偶尔听到有人抱怨说:信贷内勤是个什么工作啊,每个月头别人都在休息,自己却要加班,一天到晚埋在报表里,做的事最多,出的错也多,挨的批评更多,定工资系数的时候却没有给你多一点,唉呀,就是将工资系数定得跟行长一样高,我也不愿意做呐,谁愿做谁做去!唉,做个客户经理多好啊,又轻松工资又高……每当这个时候,我总要问自己,你做到无懈可击了吗?你是否可以保证每一次报出的数据都不出错?你能否及时地为领导提供有价值的分析资料?其实,我们所做的工作离领导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如果我们再多拿出一点点的责任心来对待我们的工作,或许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如果我们多掌握一些工作技能,或许能事半功倍地完成工作任务;如果我们能拿出更多的热情来对待工作,或许能让原来枯燥的数据更加生动,能为更多的人服务,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当你用自己的努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时候,领导对你的满意度会增加一分;当你用自己的努力为别人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使更多的人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时候,别人对你的信任也会增加一分;当你挣脱了自我的羁绊,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去的时候,你难道不会为之欣喜,为之快乐吗?其实,信贷内勤这个看似繁忙枯燥的岗位,并不见得就是埋没人才的地方,在政策金融企业里,有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都曾经在信贷内勤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过,他们也都因为出色的工作脱颖而出走向了领导的岗位。看来,只要是金子,不管放在哪里都会闪光!若干年之后,当我们扪心自问:“你努力过吗?你付出过吗?你成功了吗?”这时你是否能够自豪地回答,我一直在快乐地工作着,并且从工作中获得了快乐?

尽职工作,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就,获得成功,人生的价值能够在成功中得到体现,这是一种人生的目标;而恪尽职守,立足平凡的岗位,默默地奉献毕生的心血,将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得到升华,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人生目标。

篇2

校园文化注重培养一个学生的品德,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钻研精神等等,在进行和谐校园的创建中校园文化在其中起的作用是我们无法忽略的。但校园文化本身所有的一些弱点也是我们无法忽视的,纯粹的校园文化经常的会造成学生们脱离社会这个我们实际生活的场所,而只是在校园这个纯粹的学术殿堂中知道如何生存。如果在纯粹的校园文化中加入适当的企业文化,也就是在学术性的校园文化中加入了注重实践的企业文化,对于目前过于注重理论忽视实际的在校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影响因素,对于他们将来在企业中的发展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的实现方法探索

企业文化要想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融合进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们认同企业文化,受到企业文化的形象,就应该从学生生活学习的高职院校环境、学生的课程教学、学生的社团活动等方面着手,将企业文化渗入进高职院校中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时时刻刻都受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双重熏陶。

首先,学生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学习,无时无刻都受着高职院校环境的影响,要想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就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那就必须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也各种形式,比如广播、横幅、海报等等进行宣传,让学生在校园中触目所及都是与企业相关的一些知识,在不知不觉的了解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也对企业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和一定程度上的认同感,时时刻刻提醒学生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的就业,现在的学习不应该偏离“职业性”的道路。

其次,学生在高职院校中大部分的时间还是要进行课程教学的,如果能够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慢慢的对学生灌输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企业文化知识,也就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企业文化在课堂教学环节的渗透表现在讲企业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专业理论和企业的一些生产项目的开发过程、生产过程、管理过程等等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对于实际企业运行的兴趣。还可以在学生进行实训教学期间让学生切身实地的感受一下企业文化的魅力之所在,感受企业工作的团队合作,感受企业工作的氛围等等,这些对于学生们了解企业文化,被企业文化的魅力所吸引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最后,在除了学习和生活之外,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接下来的大部分时间应该都是在进行着有兴趣的社团活动,发泄着年轻人过剩的精力。高职院校的社团活动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也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并且能够积极参与的一些集体活动。笔者认为应该在学生进行社团活动的时候,融入进企业文化,让学生在进行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职业生活的快乐和它的意义之所在,不知不觉的就接受了相关的企业文化知识,了解企业文化的相关理念。比如在进行英语角之类的社团活动的时候,就能够将企业的一些英文资料文献让学生们进行探讨,学生们在探讨的过程中不但能够锻炼英语能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和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

结语

篇3

一、音乐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联系

音乐是深入人心灵的艺术,它通过节奏、旋律等组织形式给演唱者,欣赏者以美的感受,从而激发出人内心的美感和对美的追求。宗白华在《美学散步》 中写道:“乐的境界是极为丰富的而又高尚的,它是文化的集中和提高的表现。音乐的节奏律动是和人的生命和谐共振的,因此,当音乐响起时,人们就像在感受生命一样在感受音乐。人们在音乐中抛开尘世的烦恼和工作的压力,寻找精神上的休息,感受音乐给予人们带来的无穷魅力。同时音乐家们也善于把握历史的脉搏,时代的律动,将时代精神寓于音乐作品之中,因此,人们也能在音乐中感受到一种时代的精神和气息。也正是由于这样,许多企业也开始寻求自己企业的精神与内涵,并将其寓于音乐之中,让自己的员工能够一听到音乐便能油然而生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员工从内心深处的热爱自己的工作和自己所工作的企业。

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含四个层次的文化即: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而音乐的主要作用则是发挥在精神层,这也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一个层面。员工们可以通过音乐的中介来表达感情和聆听感情。或者通过音乐的纽带来增加沟通增进了解,从而让人们身心愉悦,达到共建和谐的目的。音乐作用于精神层却指导着行为层,行为层决定着制度层和物质层,因此,音乐在整个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在通讯设备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迅捷、方便,然而情感的沟通和理解却变得越来越困难, 这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心理和精神的问题与痛苦, 使社会失去必要的沟通和联系, 从而引发了人们感情交流的缺失。作为情感艺术形式之一的音乐, 正好可弥补现代社会感情交流的匮乏。音乐正是通过多种载体凝合着人们情感的轨迹进行交流, 使之在更为轻松惬意的方式里, 渗透到人们心中, 进入心灵深处, 从而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音乐专注于表达感情,因此我们从音乐中得到更多的是情感的体验,通过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的共鸣,使得我们有着共同的思想情感,也为员工们情感的沟通架起一座桥梁。使得员工们能够有着更好的凝聚力。在我国古代就有音乐能提高人们劳动效率的记载,例如《韩非子》中记载:癸是民间歌唱家,他唱歌时,过路的人听得入神,墙工更忘记了疲倦。宋王召见并要赏赐他,但癸说他的老师射稽比他唱得更好,癸的歌声鼓舞墙工筑了4丈高的墙,而老师的歌声使墙工筑了8丈高的墙。由此可见,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音乐艺术的美对人的情绪影响非常明显,可以令人产生愉悦的情绪,调动生产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

二、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音乐文化建设

在我国,中小型企业很少有完备的企业文化,而在这些少有的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中,音乐文化建设更是极少。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专家学者,甚至是企业的管理者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逐渐的认识到音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但是真正将音乐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体实施的屈指可数。

我国现行的中小型企业文化中音乐文化建设的成功典范少之又少,没有具体的模式可循,我们只能通过实践而摸索出一条大致的路线,共部分企业参考创新,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自身情况,或许能够摸索出一条光明大道。提升音乐文化建设的措施有很多,真正具有实效性又能够便于操作的第一个是管理者的思想,一个是具体实施者的活动措施。

纵观全球成功企业典范,我们不难找出一个共性,那些非常成功的企业都有着非常完备的企业文化,而有着完善的企业文化的企业大多数是由于有着一流的管理团队和公司带头人。正如一个人思想的高度决定其人生的高度,成就一个企业的高度的是它的管理者的高度,要想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中音乐文化的建设,必须首先从管理者的思想认识上下手,只有管理者的思想认识提高了,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高度才会提高。

音乐在中小型企业文化中的具体措施也有多种形式如:

1.开展公司的音乐文化节,让员工尽可能的参与进来,形式可以是多样化。也可以将获奖音乐在车间、餐厅、休息室等场所播放。

2.企业成立企业工会活动部门,专门负责员工的工会活动。定期教员工唱合唱,排练合唱或舞蹈节目,既能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又能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员工幸福感增强,工作效率也必定提高。

篇4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 职业教育

当前,高职院校处于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型阶段,如何才能构建起既充满活力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只有在充分吸收企业文化内涵和养分的基础上形成校园文化,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才能构成高职院校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

一、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作为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日积月累、逐步发展的产物。文化一经形成,便可产生无形的力量,即所谓的文化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推动或消极阻碍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以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它反映着一个企业特有的、为社会所公认的品格、素质、精神、作风,富含竞争、合作、质量、创新、规范、职业、岗位等元素。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价值导向和企业精神,能够把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把员工的潜在智慧和能量激发出来。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是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是学校办学实力、竞争力和活力的体现。高职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处于浅层次的校园物质文化是指构建校园的物质基础,是学校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载体。处于中层的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总和,是保证学校与外界、学校内部各项活动正常进行的机制。处于深层次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全体人员长期或短期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和。高职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职业性、实用性、技术性、创新性等基本特征,能够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激发创造力、增强凝聚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高职校园文化蕴涵着学校的共同价值观,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学校的教育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借助校园文化的内化而完成的。

二、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可能性

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看似有着不同的内容、特点,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群体。但是,它们都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本质内涵、文化的共性是一致的,企业和高职院校的管理对象都是有情感的社会人。校园文化培养人的能力,企业文化发挥和提升人的能力,都是借助文化这一载体使群体成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以此来增强群体的竞争力和战斗力。

高职校园文化的开放包容性为企业文化的渗透提供了空间,为高职院校吸纳企业文化、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提供了前提。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日趋成熟的过程中,两种文化就有了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和无限宽广的话语空间。高职校园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前奏,企业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延伸。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高职校园文化的形成,也会在更深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内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生在学校内感受到的是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接受到的是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体会到的是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内涵。学生感受到了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专业技术的兴趣。学生在企业文化熏陶中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认知、强烈的职业情感、积极的职业态度、坚韧的职业意志。

三、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1、以物质文化建设作为切入点

高职院校在建设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时应处处突出“职”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企业文化色彩。在充分挖掘校园现有景观、雕塑的基础上,重点建设集美观、实用、富含企业文化的校园自然环境。可以通过具象或者写意的手法,把一些象征标志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在校徽、校服、建筑物的命名、指示牌的标识上都应力求突出职业特点。高职院校要让静态的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实训室等实现动态化、人性化和职业化。在教室里张贴一些著名企业家的画像,在实训室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营造出职业氛围和环境。学生统一服装,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里,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领悟企业文化的真谛,加深对职业内涵、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切身感受和深刻理解,打下企业文化的烙印。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参与者和引领者。高职院校要实施“双师”素质培养工程,有计划地组织教师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赴与专业教学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以专业实践为主的挂职锻炼。根据挂职教师现有的专业发展基础、专业发展方向、教学工作需要确定挂职岗位、提出具体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挂职锻炼活动,即教师在挂职过程中必须参与到企业的研究项目中,或者自带与企业生产、管理、技术改造等密切相关的项目、课题到企业中,与企业有关人员合作开展研究。教师在参与企业活动的同时,学习研究企业文化,在实践中真实地体会企业文化的真谛,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高职院校要聘请知名的企业家和企业先进工作者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介绍企业的运作和发展的前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用企业先进工作者的优秀事迹来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高职院校还要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的作用。

3、以课程文化作为突破点

篇5

一、中职学校德育与企业文化融合现状

为深入了解中职学校德育与企业文化融合现状,笔者先后走访了沈阳市直属8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县区职教中心及5家企业,以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和企业需求为切入点,了解中职学校德育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情况。从学校调查结果看,沈阳市各中职学校多数都通过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开设企业冠名班及工学结合等模式进行校企融合,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局限在简单的层面上。从企业问卷结果看,有76%的企业需要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只有24%的企业需要大专或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企业一般需要的人才类型68%为专业技术人才,高学历和管理人才仅占21%和11%;企业认为目前中职学校学生最欠缺的素质是道德诚信占38%、责任心占26%、团队精神占22%及学习能力占14%。可见,现阶段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有了重新审视,由理论型转向技术型和技能型,对学历文凭因素的考虑逐渐淡化。

二、中职学校德育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1.现代企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

现代企业文化包含价值观念、思想作风、思维方式、奋斗精神等,是一个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必须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充分适应企业文化的熏陶,将学生最终的价值及行为取向引导到今后企业确定的目标上来。这样,学生在成为企业员工之后就能够很快融入企业文化氛围。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实施企业文化教育对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有积极作用。一是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特点,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质量;二是有利于学生适时调整自己的人生坐标,感受并认识蕴含在企业文化中的民族文化传统;三是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主创新、创业的信心,提升就业竞争力。

3.提升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内涵的客观要求

虽然中职学校在企业文化教育上有一些探索,但由于学校教育环境与企业文化氛围之间存在着偏差,导致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与企业发展需求脱节。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只有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将竞争、合作、奉献、创新的现代企业精神传递给学生,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三、中职学校德育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模式

1.环境育人

学校将实习室包装成企业的“车间”,按照企业生产场景布置,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企业生产车间之中。同时,校园环境布置也要注重体现企业文化特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熏陶,如沈阳市化工学校的“企业文化广场”等。

2.管理育人

“8S”管理是现代企业采用的一种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沈阳市装备工程学校积极引进这一管理模式,收到较好效果。学校可以按照企业的架构构建班集体,如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的“宝马班”、外事服务学校、旅游学校的“小哈津班”等,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会到企业的存在,感受企业文化气息。

3.课程育人

一方面,中职学校通过德育课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企业文化教育,如沈阳市服装艺术学校的德育课和礼仪课就有意识地加强了学生在这方面的锻炼和培养,使学生在行为习惯、思想意识上能尽早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还要重视学科教学渗透,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企业文化教育。

4.活动育人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的最好载体。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的拓展训练和现代制造服务学校的“四生”教育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合渗透到学生活动中,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教育目的。

篇6

一、以“坚持科学发展”作指引,提高新时期企业文化意义的认识

文化本身也是一种资本,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通过企业发展运动这一媒介,全世界人民都看到和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企业文化是一门文化的艺术,也是一种企业管理的艺术。它是企业发展观念的阐述,也是企业发展价值取向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元素的呈现。如何让企业文化发挥更加强大的文化功能,形成一种普适的、稳定的企业发展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企业文化说到底,就是为了明确的解决企业的发展要依靠谁等重大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企业发展不利的因素也日趋变得多元化。在此时代背景下,企业如何寻求自身的发展?笔者认为首先就应该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导向。广大企业要积极维护企业的利益和所有员工的利益。要把为企业服务和员工服务作为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要让广大的员工享受到公司发展带来的红利,也要让广大员工感受公司发展过程中文化建设的氛围。其次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对员工的尊重和企业的要求和期望之中。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企业建设不达标,不满意的地方,让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改进企业存在的不足,在推进文化建设中找准切入点。

二、深入理解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之中的时代内涵和功能

企业文化深刻反映了企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潜在魅力。作为企业发展氛围营造的主要媒介,企业文化已日益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各种企业在发展中,企业员工积极拼搏的情绪,精美绝伦的技术展现等等,都深刻的表现出企业发展所赋予员工的内在潜力。企业文化在当前企业发展文化氛围构建中的具有价值导向、精神激励、娱乐教育、社会引导、企业发展表现功能。企业发展一直是人们心中“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体现,它蕴含的是人类超越自然和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由此,在企业文化中所要突出表现出来的,就是人类不断对生命、对文明、对生活的各种超越。随着我国企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在世界企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文化发展作为一种软实力的表现,其影响力和地位在我国企业发展中也逐步提升。随之,以“励志、激励”等为价值取向的企业文化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进一步凝聚,让企业员工感受到企业发展所透射出来的思想理念、行动能力、心理素养、价值导向等,从而引导企业员工对自身心灵和性格的进一步美化和升华。

三、提升企业文化在当前企业发展氛围中积极影响的建议

1.挖掘更深的企业文化内涵,加强文化传播影响

企业文化建设内容是紧密围绕企业发展展开的,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必定是一个宏大的发展主题的表现,这一主题既能超越现实,也能深入表现企业发展背后的内涵。它所要表现的是对生命和企业发展的礼赞,这一崇高的企业发展精神和内涵,超越了任何民族和国界。因此,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要注意深入挖掘企业员工的内心世界,深入分析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不断超越。

2.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当前,中国的企业文化始终没有形成一种气候和体系。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很多企业发展中的文化建设题材是其他国家无法开发和挖掘的,如果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在更多的结合本土化的文化,利用更加现代化的手段,企业文化的文化魅力将更加凸显。文化资源的开发将促使中国企业文化与世界更加接轨,我国应该更加注重开发本土的文化资源,结合传统文化,对企业发展精神的传承,扩大社会影响,增强企业发展的文化氛围。

3.加强企业文化的世界接轨,促进企业文化的国际化交流

篇7

引言

一个酒店的名字就是其招牌,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酒店的企业文化映射,在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酒店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对酒店企业文化的建设,这对于酒店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酒店企业文化概述

所谓酒店企业文化,其实就是酒店的经营理念、历史传统、酒店的作风以及其价值体系等,是员工整体精神的一种体现。从广义的方面来看,酒店企业文化是酒店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根据酒店自身打造的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而从狭义上来讲则是酒店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酒店企业文化属于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在酒店内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能够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二、酒店企业文化的内涵

经过对酒店长期的经营和管理,逐渐的让全体员工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以及企业精神,这些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酒店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属于酒店的上层建筑。酒店的文化能够体现酒店企业无形的价值文化,在实践中,将这些无形的资产转化为企业的有形资产,让酒店企业的凝聚力更强,逐渐地成为酒店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内容。酒店文化存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致力于为酒店企业打造一批高素质员工,在经营风格上更具有个性化。

酒店文化的形成需要从基础做起,需要从基层员工和管理人员做起,在酒店的环境中、企业文化中得以体现,尤其是在日常管理员工的行为中更加能够体现。酒店企业文化的实现是需要载体的,而酒店日常行为的持续创新就是最为有效的载体。酒店还应该从一些细微的地方来体现酒店的文化,对不同层次、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让其在一些社交场合与公共场所中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酒店文化的建设就是为了给员工灌输正能量,起到激励的作用,让酒店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能有责任感、能力感、意义感和进步感。

一个酒店想要逐渐地建立自己企业的文化,应该从善待员工开始,只有企业管理人员善待员工了,员工在为顾客服务的过程中才能善待顾客,让员工快乐起来才能让其在服务中让顾客快乐。这样的酒店文化才能让员工在为顾客服务的过程中竭尽所能,为顾客带去惊喜。

三、酒店企业文化建立的原则

优秀的酒店企业文化是需要有一定的建设原则的,在同一的原则之下进行建设。首先,鲜明的个性原则,这主要是体现在酒店企业的建筑风格、装修技巧、服务方式等方面,通过这些个性化的原则来让企业更具特色,在竞争中更加具有竞争力。其次,酒店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有着标准的层次原则,国外酒店都是按照星级来划分的,同样的对于企业文化也是可以进行分层次划分,主要可以将这些酒店文化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经营文化、管理文化、社会服务文化、职工素质文化和决策意识。酒店文化的建设应该是根据酒店的级别来配套的,四星级以上的酒店属于高档酒店,在酒店文化上也应该是非常高的,而三星级酒店则是属于高级酒店,具有较高的享受价值,而三星级以下的酒店则是属于大众文化范畴,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不同的酒店,是需要根据不同的酒店文化原则去建设的。

现在人们已经不再需要为温饱问题而发愁了,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得到了解放,因此更加地注重文化娱乐,从其中寻找休息、娱乐的项目,让自己的情绪得到陶冶,释放来自于工作的压力。

四、建设酒店企业文化的措施

1.打造优雅的酒店环境。酒店的环境对于顾客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从酒店的环境氛围中顾客能够感受到其企业文化。因此,想要建设酒店的企业文化,首先应该从打造优雅环境开始做起,根据酒店自身的经营特色,选择合适的装修材料,在图案的设计方面也是应该重点考虑的,通过这些来??造一个优雅的酒店环境。这样顾客在进餐的同时心情愉悦,有利于酒店回头客的培养。

2.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以人为本的说法,一方面是指酒店的客人,另一方面是指酒店的员工,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尊重人、发展人,现在经济如此发达,因此在酒店的装修上并不是什么问题,风格上也是大同小异,因此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就非常的重要。酒店在建设和管理上都应该以人为本,为顾客提供一个舒适的地方,让员工发挥自己的能力,善待酒店的客人,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3.确立“以客为本”的经营理念。顾客是酒店服务的主要对象,以此在酒店企业文化的建设中,确立以客为本的经营理念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该尊重客人。让客人感觉到宾至如归,得到应有的礼遇,让顾客在消费的同时能够得到舒适的服务。其次,应该关注顾客。在人性中都有着虚荣的一面,都希望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酒店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应该让员工对顾客关注,将每一个顾客都当作VIP。最后,保证安全性。安全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不希望在消费的时候遇到危险,酒店通过对员工严格的安全训练,让酒店形成一种安全的氛围,让员工在工作的时候能够安心,让顾客在消费的时候感觉到安全。

4.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企业价值观能够带动酒店员工积极地工作,价值观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而酒店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则代表的是企业的价值取向,顾客在消费的时候会感受到企业的价值取向。只有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才能让酒店员工在为顾客服务的时候更加的贴心,让顾客感觉更加的舒适。

5.形成良好的企业精神。酒店的企业精神是整个酒店精神的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能够让顾客在消费的时候感受到正能量,在消费的时候也能够更加的舒心。良好企业精神的形成需要酒店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的精神会具体体现在员工的精神面貌中,首先,员工应该衣着整洁,给人一种良好的精神感受;其次,员工在工作和服务中,应该体现企业良好的精神,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建设企业的精神文化。

6.员工的管理和薪资待遇。建立良好的酒店企业文化,就需要对酒店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酒店的高级管理人员应该汲取国内外酒店管理中先进的管理理念,对员工做出严格要求,让其在工作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其次,在薪资待遇方面,应该根据员工付出的多少来给予应有的报酬,奖惩机制必须完善,表现优秀的员工应该得到奖励,提高薪资待遇,这样员工在工作中才会有紧迫性,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为酒店企业文化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8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全面提高 学生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变革,我国职业教育逐步走向社会化和多元化,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最为激烈的竞争。企业想要存活、发展、壮大,就必须不断创新,从这个角度出发,企业必须不断产生新的思想,不断追求更高更新的境界,所以它一定是不断创造先进企业文化的地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也成就了许多优秀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无不是“顺势、明道、优术”的典范。他们一方面不断地继承优秀的企业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吸纳国外最先进的企业文化,并努力使之与国情、厂情相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先进企业文化。可以说,优秀的大型企业是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最为先进、发展最为完备的地方。

当前,相当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核的毕业生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仍不能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并由此产生了很多苦恼与困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陌生与不认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承担着传承文明、培养优秀公民之重任,当然也应该是创造先进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的场所。从这一点上说,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是有共同之处的,这就是它们都应该创造出先进的文化,传播先进文化。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某些方面应该向企业学习,借鉴企业文化中的先进部分,不断在自己的学校文化中融入新鲜的血液,使自己在管理文化、组织文化、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更适应时代的潮流,为培养更加有道德、胸怀、有智慧、有担当的未来民主社会的公民而不懈努力。同时,学校也有责任创造出先进的文化去影响企业文化、社会文化,因为许多深入骨髓的一些文化因素是在学校里耳濡目染形成的。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一、环境陶冶

(一)实训车间:学校应不定期安排教师参观一些优秀的知名企业,学习企业车间生产管理模式,按企业的“车间”模式与要求“包装”学校的实训车间。即按照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实训车间,并在实训车间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使学生踏进实训车间就仿佛置身于企业生产车间之中;同时把学生包装成企业的“工人”,要求统一着服装(实训服)、带工具包、凭胸卡进“车间”上岗。这样,让学生切实置身真实的职场环境,感受和领悟企业文化和管理要求。为将来学生的零距离定向就业、成为企业高素质员工打下坚实基础。

(二)校园环境:在教室、宿舍、食堂、公共区域等位置,根据专业实际悬挂行业国内外或本地知名企业家、劳动模范、优秀毕业生的寄语;在学校实训车间楼道、墙壁建设“企业文化长廊”,着重宣传与本校所开设专业联系紧密的知名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规范以及行业质量标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熏陶。

二、管理接轨

(一)管理内容:学校应组织负责学生实习训练的教师,研究知名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将企业管理的精髓融入学校管理,推行企业管理的“八定”(定计划、定内容、定人数、定时间、定岗位、定师傅、定质量、定目标)。并在学校车间推行企业管理的“8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坚持、节约),全面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要求的岗位实践能力和职业精神。

(二)班级管理:以企业的名称命名班级,以企业的组织模式设置班干部和学习班组、以企业的管理形式实行“总经理(班长)负责制”管理、按照企业的制度制定班级制度公约、学习企业的管理手段每天组织晨会进行工作总结和点评。

三、课堂渗透

(一)开设专门课程:如学校开设创业课,把徐工集团的细节管理、海尔集团“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和“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的管理战略,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企业文化专题教育。

(二)实行学科教学渗透: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时,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把海信集团 “敬人、敬业、创新、高效”和澳柯玛集团“自、自立、爱岗兢业”的企业精神等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企业文化教育。

四、活动引领

(一)安排教师外出学习与挂职锻炼: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让教师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老师们回校后在教学过程中,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学校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就能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更全面的了解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能使教师在企业学习到生产实际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并有针对性的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

(二)开设“周末大讲堂”:邀请企业一线专家、技术骨干、学校优秀毕业生担任主讲嘉宾,开设专题讲座。“周末大讲堂”以增强学生职业素养、拓宽学生知识面为目的,内容涉及职场素质、人文修养、就职技巧、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

篇9

关键词 校企文化 高职教育 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专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融合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我们要从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融合入手,强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内涵和氛围,将职业特征、职业技术、职业道德及职业所需的人文素质等因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学生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在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认同企业文化精神,自然地融入企业,从而促进高职学生优质就业。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人文气质,更加兼备职业素养,对高职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就业与创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1是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有效推手

高职学生通过接触企业以及企业文化,能够亲身体会到企业与企业、企业人才与人才之间激烈竞争的现实;能够亲身感受到优秀企业文化中企业哲学、企业精神尤其是经营理念中的积极进取和竞争意识;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充分体验到企业的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清醒认识到没有一技之长的高职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由此能够自觉地树立强烈的危机感、严肃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激发起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内在动机,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成才的自觉性,更加端正学习态度,加倍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2是塑造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创新举措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其体现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精髓如“质量第一”、“信誉为本”、“顾客至上”等理念,要求人们具有质量意识、效益观念、团结协作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这种理念能促进人的发展,使人格素质得以全面提高。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融合,能促使高职学生透过企业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对社会的认同感,有利于对不同文化和多元社会的认识与理解,帮助高职学生形成个人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包括深思熟虑的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进一步塑造高职学生良好品德,实现春风化雨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

3是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补充

高职学生的职业规划与未来职业岗位联系紧密,但部分学生在入学时对专业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存在着“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为什么干这个”等问题的困惑。因此,尽早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对学习和今后事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然而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普遍处于自我探索阶段,一般都是采用统一的、固定的指导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校企文化的互动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社会职业发展及企业文化的了解,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文化特点、行业和职业特性,切身体会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清楚自己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念和应掌握什么样的职业技能,以及怎样通过具体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4是构建大学生职业行为导向的前提基础

高职学生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心理健康素质外,还应具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纪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这种职业素养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而要通过一定的职业文化氛围来陶冶。高职学生通过积极参加校企文化互动融合为载体的活动,能够从中体会到企业创新开拓的难度,体味员工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力,认识到许多企业的发展史,就是活生生的艰苦创业史;在进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感受、模拟、安装、维护、制作等多项活动,能够养成良好严谨的职业习惯,同时深化对职业岗位的感情;此外,校企文化互动融合有利于营造层次多样的人文文化,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逐渐感受和了解,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构建良好的职业行为导向。

5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高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社会家庭为他们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几乎没有吃苦的精神和体验,缺乏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心理承受力差。高职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并在社会、企业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校企文化的互动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机会,感受企业严格钢性的管理和近于苛刻的纪律要求,有效地锻炼和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通过企业文化环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关注企业的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去了解企业的方方面面,在实践活动中修德砺能,知行合一,主动调整心态、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提高他们毕业后到企业的适应能力,缩短就业后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较快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篇10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院校;校企结合

校园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的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术、陶冶情操、培育理想、生动活泼、严谨求实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与高校之间互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与特征,也是其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与血脉。作为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的高职院校,随时高教的一部分,但不能一直仿效高教的校园文化模式,而应该在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过程中借鉴企业文化,实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

1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各自内涵

1.1 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的定义是:“学校的全体师生培养形成的最高目标,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遵守长期的教育过程”校园文化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五个方面:激励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和辐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代代相传的独有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时刻都在学生中产生影响和作用。

1.2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广大员工恪守的价值观、道德行为、服务宗旨和经营理念的综合反映,是在长期经营生产活动中自觉生成的,是整个企业的综合反映。企业文化也可定义为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

2 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校园文化建设层次较低,内涵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作为高等学院的一部分,往往局限于校园文化建设在简单的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一方面,大众文化流行,学校社团活动最感兴趣的是档次不高,学生的课外活动单调,有些学生的文化生活仅限于玩电脑游戏,网上聊天等格调不高的大众文化。另一方面,在第二课堂中,知识型、文体型、科研型的社团活动较少。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内涵,多停留在表面,没有与整体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紧密结合起来,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进行融合,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

2.2 高职院校文化特色不明显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其实与其他院校并无大异,只因学校的历史背景、学校结构和培养目标不同,所以使其有了个性的一面。首先,高职院校是高教的一部分,其校园文化与高教校园文化的内涵是一样的,其次,高职院校主要定位于培养面向基层、服务、管理和生产的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校园文化并没有太明显的模式,一直以模仿普高的校园文化模式,使其成为本高的翻版,导致校园文化无法与企业文化很好地相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以企业文化为模板,更好地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社会为依托的实用型、技能型的一线职业员工。

3 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途径

3.1 如何让在校生更好地接受企业文化

如果想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主动吸收企业文化的元素,使其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首先需要学生先了解企业文化,其次要让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最后让学生在实训中感受到企业文化。若想达到上面几点,首先要高职院校邀请知名企业的管理人士来校园讲座(可从自身学校各届毕业生中寻找,这样更有说服力),再次要在校园各处布置有关企业文化宣传的标牌,最后可以在寝室内实行“5S”管理,让学生在注意小节的现成管理过程中提升自身素养。也可在校园内建设“工厂化”的实训基地,吸引加工企业入驻,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企业文化。这样便有利于在校生更好地接受企业文化,从而顺利地实施校企文化的结合。

3.2 寻找校企文化的相同点并融合

在实践中,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难以融合为一,这成为高职院校的校园发展文化建设的长期障碍。职业院校和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如果想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深度融合良好的企业文化,需要共同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物质文化是物质载体,正在运行的制导系统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其核心内容,企业文化的精神是引导企业开展各种各样规范的生产经营活动。价值观和以社会企业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的精神意识,决定了思想和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它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这种校园文化身份和企业文化,需要明确在实践中优化整合,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实现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和可掌握的最佳结合,以实现既定目标。

3.3 学习研究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益处

学习和研究企业文化是实现校企文化结合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当今时代,企业文化的理论和做法已经比较成熟,研究学校文化显得滞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通过学习和研究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良好的治理机构的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校企合作,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传统弊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为了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如何找到更适合技术人员的企业,有必要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吉同权.建设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环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

[2]刘绍辉.浅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