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土地方法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测量土地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测量土地方法

篇1

关键词:原理 优点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S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目前仪器自动化程度和仪器精度以及技术性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站仪在测量过程中已经可以不依靠棱镜,无棱镜型的全站仪器不在需要支立棱镜就可以进行测距,并且将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进行了很大的了提升,实现了“即瞄即测”

一.无棱镜全站仪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优点

1基本.

全站仪测距其实就是电磁波测距;利用电磁波作为载波,运载测距信号,进行精密测距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电磁波的传导速度和往返于发射器与反射器之间的时间,计算发射器与反射器之间的距离。无棱镜全站仪测距方法有两种:脉冲法和相位法。通常条件下,脉冲法的测程远,相位法的精度高。脉冲法用测量时发射和接受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计算距离,多次测量得出平均距离。相位法使用连续信号,以不同的频率来调制载波信号,测出发射和接受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从而求出被测距离,这两种测距原理与有棱镜的测距原理相同。

2优点

(1)无棱镜全站仪在测量的范围内,对任何被测物体的表面(玻璃镜子除外)都适合进行无棱镜测量,并可以实现单人测量工作,节省了测量工作的人力。

(2)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会因地形问题出现,很多悬崖和山涧,这些地方测量人员不能直接到达,这对测量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而无棱镜全站仪可以直接获取这些地点的空间数据。为施工人员的工作安全带来了保障,并且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3)无棱镜全站仪在对坡地和存在地质灾害的土体进行测量时,可以有效对土体滑坡和策将问题进行监控

(4)无棱镜全站仪由于免去了棱镜,所以不受测距的限制,尤其受不通视条件的影响较小。

(5)无棱镜全站仪有着强大的测量效率,一般的无棱镜全站仪测量作业是传统全站仪工作效率的二十倍。

二.无棱镜全站仪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在进行无棱镜全站仪使用时要注意如下问题:

(1)无棱镜全站仪在测量的过程中需要视线开阔,同时要保证被测物体有着极强的反射能力,如果被测物体的反射能力较弱,就会降低无棱镜全站仪的作业精度。

(2)无棱镜全站仪在被测物的选择上要尽量选取高程较高的测量点,例如建筑墙面、大块石头、空旷的地面、公路面等,要保证可以看到地形和地物点。

(3)无棱镜全站仪在视野不开阔的地区不宜进行工作,尤其在林区作业时,无棱镜全站仪的测量精度误差较大

(4)无棱镜全站仪的作业原理是利用电磁波来完成反射测量,但是电磁波的发射需要大量电力支持,所以无棱镜全站仪的作业时间相对较短,遇到特殊情况需要连续作业要设置外挂电池进行支援。

(5)无棱镜全站仪不能对棱镜、镜子等玻璃反光物体进行观测,以免损坏仪器。

(6)无棱镜全站仪的电磁波射线对人眼有很强的刺激作用,所以在操作时要避免对准人眼,造成伤害。

(7)无棱镜全站仪测量十分适合立杆人员无法达到的位置,例如溪谷、公路、悬崖等位置。

(8)无棱镜全站仪在使用一年后要定期做好设备检测,尤其对设备的激光束发射方向进行调整。

三.无棱镜全站仪在城市规划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土地测量是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它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管理、都有很大的帮助,并为城市规划部门提供合适的比例尺地形,无棱镜全站仪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不接触被测点,直接获得建站点的坐标,可以提高施工作业效率,保证测绘的成果和质量

1地貌测量;以北台矿山地貌规划测量为例。该矿山先期属露天开采,随着岩石的剥离和矿石的采掘四周形成了台阶式陡峭悬崖的深坑采掘;作业人员很难到达,并且还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如果采用从山顶到山底的陡崖符号和斜坡符号表示,很难反映出现实采掘区地貌。实际作业中,我们使用无棱镜全站仪在采坑四周摆站,对采坑周围台阶式陡峭悬崖及坑底地形进行逐一详细测量,直接测出山谷、山脊、洼地、山脚、山顶等地形变化点的三维坐标,最终绘制出该矿山开采区的现势性地形图

2地物测量;以站前平山路和永丰步行商业街人防地下商城规划测量为例。该项目站前平山路段为公交车l7路、38路、5路的终点站,车流量很大,公交车随时停靠站点将测量视线遮挡看不到棱镜;永丰步行商业街路中摆放较密集的临时商亭也将测量视线遮挡的较严,观测棱镜很困难;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我们运用无棱镜全站仪测量,穿过公交车上部和临时商亭顶部对该测区两侧的建筑物和商铺、路灯和电杆、摄像头和射灯等相关地物详细测量,获得相关地物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最终绘制出该测区的实际地形图。

四.无棱镜全站仪的应用几点体会

1.无棱镜全站仪的测距性能大大优于传统全站仪,在实际应用中其测距的精度和稳定性能满足设计的测量要求,为土地规划提供了质量保证。

2.无棱镜全站仪的测距精度和被测物体表面的颜色和反光度有着直接的关系,通常情况下物体越浅、反射效果越好所得的测量效果越精确。就算物体表面粗糙,只要物体有着很强的发射性,测量精度也不会衰减。

3.在无棱镜全站仪要保证与待测目标形成垂直角度,同时要保证两者之间的视距良好,激光入射角的最大角度不得大于60度

4.影响无棱镜全站仪测量精度的因素主要来自自然环境,另外测量距离、发射角大小和物体的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所测物体间的距离越大测量的精度就会相对的降低。在雨雪、雾霾、水蒸气较大的情况下,无棱镜全站仪的激光传输会因水滴、雨水等问题产生光效折射,导致测量精度的降低,并且得不到高质量的测量数据。

结束语

无棱镜全站仪在城市土地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无棱镜全站仪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无棱镜全站仪在未来的测量工作中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范文兵.建筑物日照分析测量内容及方法探讨[j];城市勘测,2006,(6):34—35.

[2]范玖国.无棱镜测量在测绘3维数字地形图中的应用[j];测绘标准,2009.(1):47—49.

[3]曹阳.浅谈无棱镜全站仪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j];辽宁测绘,2010.(3):24—25.

篇2

关键词:软土地基地基沉降沉降量预测

中图分类号: TU47 文献标识码: A

在高速公路的路堤建设过程中,为了控制施工进度,指导后期施工组织及安排并保证路堤的稳定和实用,需要对路基的不同时刻沉降和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尤其针对以软土为地基的路基施工,路基实际土层的性质很复杂。软土地基在其顶部荷载及重力作用下产生压缩变形,从而引起基础沉降。沉降量是指地基土经压缩变形达到固结稳定状态时的最大沉降量,称为最终沉降量。软土作为一种特殊工程材料,土体本身性质变异性较大,特性复杂,而且取样时容易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无论是传统方法还是数值方法,其本构模型存在的缺点已有共识,如参数的取得、影响因素和破坏准则等,至今仍然没有一种计算方法是能够令人信服的。但是通过现代的预测理论进行分析,根据实测资料或者模拟实验数据推算沉降量以时间关系的预测方法已经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目前,此类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经验公式法

土体的压缩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不仅能在室内模型试验时观测到,而且在实际工程中也可以通过观测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得到。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处理沉降实测资料和试验数据,有助于准确和预测沉降,从而使后期施工组织安排到达最优化。目前常用的经验公式法主要有:指数曲线法、双曲线法、对数曲线法、抛物线拟合法、三点法、星野法、沉降速率法等等。

(1)指数曲线法模型

指数曲线法是假定沉降的平均速率以指数曲线的形式减少的经验推导法。此法认为曲线

——约呈折线型的三段直线,其经验公式为:

(1-2)

在——直线上选取两点(,)和(,),使其满足,代入式(1-2)即得,由此可求得最终沉降量为:

(1-3)

式中,——对应沉降曲线拐点处的沉降值;

——对应沉降曲线拐点处的沉降速率。

(2)双曲线模型

该法认为沉降-时间关系符合双曲线式(1-2),若沉降过程观测历时较长,在沉降趋于稳定的后段取点计算,能够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8],但在曲线前段应用时便会出现较大的误差,正是因为这点,冯文凯等又提出了修正的双曲线法。

(1-4)

式中,——参数;

其他变量含义同(1-1)。

另外,双曲线式通过坐标零点,对一级加载情形,可把沉降时间关系起点定在处,即施工期的一半处。

2、Asaoka法

该法是由日本学者Asaoka在1978年提出的,又称图解法。是依据某级荷载作用下现场实测的个沉降值,然后再以为坐标系绘出个数据点,其中。可以看出所有的数据点基本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设该直线的斜率为,与轴的交点纵坐标为,其延长线与线的交点即为本级荷载下最终沉降量(图1):

(1-5)

式中,——与所选取的时间间隔有关的两个系数。

图中的直线关系只有当土体行为完全符合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假设才能存在。

该法可以作为路堤最终沉降量的一种简便的预测方法,其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可利用短期的观测资料得到较为可靠的最终沉降推算值。其次,还能够对是否已进入次固结阶段进行分析判断,并进行次固结沉降推算。但此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最终沉降值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时间间隔,对主次固结的划分存在一定的人为误差。

图1 Asaoka法预测最终沉降示意图

Fig.1 The schematic of Asaoka method to predict the final settlement

3、灰色理论法

由于引起地基沉降的因素太多,用理论方法计算最终沉降量还有一定的困难,而上述方法都有一定的使用性和地区性。工程实践已经证明:双曲线法拟合出来的沉降量结果偏大,而指数法拟合出来的结果偏小等。近年来,岩土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也在采用灰色模型解决一些沉降问题。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数据进行累加处理,使数据序列的随机因素影响淡化,从而提高数据序列的内在规律,再将数据序列建成一个具有微分、差分、近似指数规律兼容的灰色模型。利用灰色模型(GM)预测对数据没有严格要求,而且灰色预测是一个动态的预测,可以根据新增加的数据相应的变动模型,而计算程序不用改变,这点正好适用于软土路基的信息化施工。

灰色理论预测是以已知单位时段内的沉降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来获得地基沉降的变形规律,从而对工后沉降进行预测。石世云等研究了多变量灰色模型MGM(1,n)在变形预测中的应用,将单点的MGM(1,1)模型扩充为多点的MGM(1,n)模型,通过沉降实例分析证明,MGM(1,n)模型精度高于分别单独使用单点的MGM(1,1)模型;曾超等把灰色模型的路堤沉降预测结果和双曲线法的预测值分别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证明了灰色模型沉降量预测值和实际沉降量更接近。

4、人工神经网络法

人工神经网络(ANN)作为一门新兴的信息处理系统,已经在信息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模拟生物脑神经系统的一种计算机处理模式,由一系列简单的高度互联的处理单元组成。其优点在于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学习能力,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对于外加的输入,是以并行的、非确定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它在复杂非线性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建模能力和对所提供数据的良好拟合能力。

在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中,分层总和法虽然计算方便但其计算精度不高;数值计算法理论上虽然严谨,但是模型参数的取值是影响计算结果精度的关键,且对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推广起来比较困难;经验公式法主要是基于地方经验,且存在着取点位置等带来的一些误差。而人工神经网络法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能够充分运用人工神经网络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基于路堤沉降的实测或者试验资料,对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的土工结构直接建模来预测路堤的沉降量,这样能够更好的反映软基路堤的沉降规律。

参考文献:

[1] 王志亮. 软土路堤沉降预测和计算[D]. 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2]张诚厚, 袁文明, 戴济群. 高速公路路基处理[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3]陈祥福. 沉降计算理论及工程实例[M]. 科学出版社, 2005.

篇3

关键词:土地测绘;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土地测绘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土地测绘是指土地管理工作中对自然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权属特性等内容进行的专业测绘,其目的是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的土地登记和土地统计提供准确的权属界线和各种地类界线的平面位置和面积。土地测绘主要服务于土地开发工程的前期和后期,它与城市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其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国家利益,也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在土地测绘工作中进一步强化质量控制、优化质量管理是每个从事土地测绘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

1、影响土地测绘质量的因素

1.1 观测者自身的局限性

在进行土地测绘工作中,测绘人员的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测绘工作的质量,因为观测者是测绘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所有的仪器和测量设备都是通过观测者来进行操作的,所以除了仪器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测绘质量全部依靠观测者的主观因素。由于观测者专业知识的强弱和综合素质的高低,都会对测绘工作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如何观测者的视力存在差异,那么在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就会对数据的观测、仪器的安装使用和校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影响到观测的准确度。观测者的工作习惯、态度和技术水平等都会对测绘质量有所影响,比如有些观测者不习惯于按照规范要求的程序执行,并且工作态度比较散漫,对待工作不认真,对于现代化的工作方式掌握的不够熟练,这些都会产生观测误差,影响到测绘结果。

1.2 仪器精度的有限性

在测绘工作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就是测绘仪器,对测绘结果的准确度有所影响的除了主观的认为因素,就是客观存在的仪器质量。测绘工作是通过测绘仪器来进行的,通过测绘仪器得到数据然后整理成资料。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中是允许有误差存在的,误差就是指的测得的数值减去真实值所得的数据。由于生产测绘仪器的厂家众多,即便是测绘仪器的精度再高,也无法保证其百分之百的完善,都会有误差存在,只是大小的问题。所以说对于仪器产生的误差是可以接受的,也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在选择测绘仪器的过程中,还是要尽量的选择质量好的,符合测绘精度的,在性能上符合客户需求的,最大限度的控制测绘质量。

1.3 观测条件的不定性

由于土地测绘工作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并且变幻不定。自然界中的环境因素都会对测绘结果有所影响。比如说空气中的温湿度变化、土质的松软度和天气的阴晴等都会影响到测绘仪器的精度,在测绘过程中就会产生误差。

2、土地测绘中的质量控制

2.1 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

作业过程即具体实施测绘的过程,包括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图形的处理。作业过程的实施直接影响土地测绘成果的质量,是进行土地测绘质量控制的关键。测绘数据是通过测绘生产得出的重要资料,是国土资源管理及城市规划等的基础信息。外业数据采集应使用经检定合格的、能达到相应精度的仪器和工具进行。数据处理时要统筹兼顾,在图形处理完成后、内业计算前,应对数据处理进行全面检查。测绘单位要采用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实现对土地调查成果的数学基础、空间信息、属性信息的正确性和精度进行全面的检查,从宏观上把握数据的质量情况,并认真分析每一种错误类型,保证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2.2 检查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土地测绘结果检查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自查。自查是保证测绘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测绘人员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该经常检查自己的作业方法,对完成的任务要及时地进行自我检查,一旦发现遗漏或错误,必须立即改正。其次,要对测绘结果进行一级检查和二级检查。

一级检查是在测绘人员自查、互查的基础上,由作业组的专职检查人员,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定,对测绘成果的全部内容进行细致、全面地检查。二级检查是在一级检查合格后,由测绘单位的质量检查机构的专职检查人员所进行的最终检查。二级检查应重点检查测绘成果产生的依据和过程,对图形、数据、文字资料等进行抽查。

3、加强土地测绘质量控制的建议

3.1 提高对土地测绘质量的认识

土地测绘对于我国国土资源的利用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土地测绘质量涉及国家、民族尊严以及个人利益,关系到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影响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对测绘质量监督管理是法律、法规赋予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行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切入点。提高测绘质量,是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保证,更是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再先进的仪器、再完善的质量标准与操作规程,作业者若不重视质量,有法不依,其产品质量肯定得不到保证。我们要从组织准备、设备维护以及作业过程等全过程实施流水线质量监控,把土地测绘的质量问题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

3.2 优化设备

测绘设备是测绘工作的基本工具,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测绘结果的精度。无论测绘人员的技术有多高,态度有多认真,测绘仪器不准都是无用功。所以在测绘工作中,一定要选择质量优异的测绘仪器,在仪器闲置时要加强对仪器的日常养护,定期的进行护理工作。在使用仪器的过程中,要小心放置,严禁强烈的震动和冲击,从而导致仪器的精度失效。仪器的存放要有专业的库房,对于环境要有严格的标准,在温湿度和防尘防震方面都要有严格的要求,并且有专业人员进行保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测绘工作中,要勇于使用先进的仪器,不断的创新。

3.3 合理利用人才

测绘人员是测绘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其个人的专业素养如何直接影响到测绘工作的质量。所以测绘部门要加强对测绘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测绘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灌输认真工作的态度,在测绘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职责分明,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位,加强监督管理。

3.4 构建信息共事平台

土地测绘单位要与时俱进,当前信息化时代,应该构建有效的测绘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这对提高土地测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测绘单位建立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机制,将现代化办公与计算机通信技术、测绘业务流程与工作流技术测绘行业管理与 MIS 系统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统一的信息交流、知识共享与协作办公的平台,为测绘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日常工作提供实时的信息资源。

结语

土地测绘工作是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于土地进行规划管理的重要工作,在土地测绘工作中,测绘结果的准确度对于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系到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在土地测绘过程中,为了保证土地测绘的质量,要从人员、设备和技术各个方面加强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保证测绘结果的准确性,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RTK技术;城市地籍测量;面积量算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concept,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urban cadastral measurements. Compared the RTK technology with the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methods in the cadastral measurement, it conducts a study of the apllication of RTK technology in the cadastral measurement.the RTK technolog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slow progress and low ef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cadastral measurement methods.

Key words: RTK technology; urban cadastral measurement; area measurement

中图分类号 : P2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城市地籍测量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用一套快速、精确的城市地籍测量方法来替代传统城市地籍测量方法是非常必要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军方放开对GPS(全球定位系统)限制,其测量精度可以达到传统的测量精度, GPS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R T K技术(实时动态GPS)在地籍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简述R T K技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1、城市地籍测量概念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居民聚居的地方,因此城镇土地的利用情况和权属状况较农村土地有很大差别。如城市的土地利用率集约化程度都比农村高,人们生产、生活用的建筑物、构筑物集中于城市,土地价格也比农村高,土地权属也比农村复杂,所以地籍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城镇地籍管理的对象是城市、建制镇的建成区的土地,以及独立于城镇以外的工矿企业用地。在地籍的内容、技术方法上,城镇地籍与农村地籍也有很多区别,如城镇地籍对土地的权属、面积、位置与分布的精度要求更高,所以在管理上就要用更大比例尺的地籍图件(1∶500或1∶1 000比例尺),使用的测量方法也必须能满足对权属界址的精度要求。

2、城市地籍测量的原则和方法城市地籍测量和一般测量工作的施测一样,也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首先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对地籍测量来说,通常只对测区建立平面控制,仅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才实施高程控制测量。地籍平面控制在精度上要满足测定宗地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在密度上要满足权属界址等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应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条件不具备的地方也可采用地方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首级控制网可以以三角网、边角网、导线网的形式布设,也可采用人造卫星定位技术(GPS)测定控制点的坐标。在基本控制网的基础上,再布设地籍图根控制网,以加密控制满足测量界址点的需要。地籍细部测量在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测定每宗地的权属界址点位置、形状、面积等基本情况。

地籍细部测量工作的内容如下:(1)土地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测定。(2)绘制基本地籍图。(3)面积量算。地籍细部测量在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方面可采用以下3种方法:1)解析法:测区的全部界址点位置是根据实测数据按公式解析计算出其坐标。2)部分解析法:采用解析法测量街坊界址点和街坊内部明显界址点坐标,其余界址点位置依靠勘丈值来确定。3)图解法:不测定界址点坐标,界址点位置全部靠界址点勘丈数据来确定。

3、RTK技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城市地籍测量是精确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的位置,同时测绘供土地和房产管理部门使用的大比例尺的地籍平面图和房产图,并量算土地和房屋面积。用常规的测图方法(如用经纬仪、测距仪等)通常是先布设控制网点,这种控制网一般是在国家高等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次级控制网点。最后依据加密的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测定地物点和地形点在图上的位置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符号绘制成平面图。GPS新技术的出现,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各级控制点的坐标。特别是应用R T K新技术,甚至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利用测图软件可以在野外一次测绘成电子地图,然后通过计算机和绘图仪、打印机输出各种比例尺的图件。应用R T K技术进行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如伪距或相位观测值) 及已知数据(如基准站点坐标) 实时传输给流动站GPS接收机,流动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在观测到4颗卫星后,可以实时地求解出厘米级的流动站动态位置。这比GPS静态、快速静态定位需要事后进行处理来说,其定位效率会大大提高。故R T K技术一出现,其在测量中的应用立刻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地籍和房地产测量中应用R T K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与房地产图,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及时精确地获得地籍和房地产图。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应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R T K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桩位置,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利用R T K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是坐标的直接放样,建设用地勘测定界中的面积量算,实际上由GPS软件中的面积计算功能直接计算并进行检核。避免了常规的解析法放样的复杂性,简化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在土地利用动态检测中,也可利用R T K技术。传统的动态野外检测采用简易补测或平板仪补测法。如利用钢尺用距离交会、直角坐标法等进行实测丈量,对于交通范围较大的地区采用平板仪补测。这种方法速度慢、效率低。而应用R T K新技术进行动态监测则可提高检测的速度和精度,省时省工,真正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保证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现实性。

4、结语随着RTK技术的日趋成熟,不仅在城市地籍测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在所有的测量工作中将有替代传统测量方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刘基余.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及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137.

[2]邬晓光,黄北新,丁锐.GPS RTK 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04,1:46~48.

篇5

关键词:地籍测量;内容;作用

中图分类号: E99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仪器设备的现代化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现代地籍测量广泛采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计算机辅助作用,基本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自动化测量工作,有效的实现了对地籍数据的收集、处理和管理,对地籍测量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有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地籍测量的含义

1.1、地基

地籍是以国家监管与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数量、质量及利用现状等信息的集合,通常以表册、数据和图形来表示。按发展阶段来说,地籍可分为产权地籍、税收地籍、多用途地籍,产权地籍是指为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利而建立的地籍,主要记载土地权利人的姓名、宗地界址、面积、位置及土地权利内容与来源等,税收地籍是指以课税为目的而建立的地籍,主要记载纳税人的地址、姓名、宗地面积及确定税率所需的土地等级,多用途地籍是指以土地产权登记、科学管理、课税、利用及保护土地等木耳建立的地籍,记载了宗地的全部属性。

1.2、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是指在遵守国家法律规定的基础上,采用行政与法律手段及科学的方法对土地及土地附着物的权属、数量、位置、质量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获取并表达地基信息的工作,是土地管理、税收与城乡规划、房产管理、国土整治与开发等工作的资料基础。地籍调查的程序通常是:准备工作地籍测量资料整理建立档案检查验收。

1.3、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表达地基信息而进行的测绘工作,是地籍调查中确认权属界址及利用现状的手段,也是建立地籍档案的基础,其基本内容为测量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界线、位置、面积及类型等。地籍类型的测量,应遵循。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等需求的原则,出为土地税收与管理提供测量保障外,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①为不动产的面积、位置、质量、权属等提供数字或几何资料,并建立在统一的坐标系内,此即地理信息功能;②为不动产的租赁与利用现状提供资料,经法律程序办法证件号,地籍测量成果即具备法律效力,此即法律;③为不动产的分等定级、评价、征税及有偿转让提供资料,此为经济性或税收功能;④为区域规划、环境保护、古迹保护、城镇建设、旅游开发、国土整治等提供基础资料,此为社会。

2、地籍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地籍测量主要内容是:(1)地籍控制测量。使用必要的测量仪器,比如校正仪器,测量记录计算本、绘图铅笔、三棱尺、半圆仪、胶带等物品;(2)界限测量。就是测定对土地界限的界址标识坐标;(3)地籍图测绘。测绘分为幅地籍图、房地产图等,高效快速地测绘,最好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标记出控制点;(4)地籍面积的测量和精确计算。要对特定地籍范围内的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准确的测量,测量后,要纳入到专门的材料库进行保管和记录;(5)监测土地的使用信息,对变更的地籍进行测量;(6)相关人员要根据土地的使用功能去严密的测量。

2.1、地籍测量要有调查计划

开展地籍测量对于城市土地规划具有重要作用。地籍测量项目一定要有调查计划。首先,调查计划里要准确严密的列出地籍测量中必须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土地规范,调查计划里要写清地籍测量的需求和达到的标准、测量的范围、项目进行的时间、步骤和方法、人员岗位职责、人员素质要求等。同时,要制定进度计划和质量计划,保证地籍测量的进度和质量。

2.2、资料收集与分析

地籍测量前要对土地资料进行收集并加以分析、保存和记录,对必要的信息要做对比和计算分析。需要收集和分析的资料有:(1)国家和政府机关以及相关的地方土地部门下发的关于土地管理的官方文件和信函,特别是行政区的代表代码,还有一些测量的技术方面的规程、规范、细则和图式等;(2)测量结果图表,控制网络图和总结报告等已经存在的测量和控制结果性文件等;(3)航拍图像和资料以及大比例尺度的地籍信息;(4)已经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和取得相关证件的地籍档案材料和相关申报材料等;(5)土地征用文件资料,包括土地转让、土地出卖、土地处置、土地划拨等;(6)普查资料,包括居住房屋普查和工业用地普查资料;(7)标准地名资料;(8)土地等级评估资料;(9)城市建设部门的规划资料和图片资料等。

3、地籍测量的作用

地籍测量是保证土地整理质量的关键步骤。地籍测量又囊括了地籍调查和专业的测量技术,例如测量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通过后准确测出从控制到碎部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范围、权属、面积和地理环境,把相关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方便土地整理。土地权属调查是基础,面积计算和绘制地籍图是重要步骤,是为土地登记做出的重要工作。它是土地整理的技术基础。按照土地的质量和级别进行分类,分别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地籍测量的方法对于测量结果有保障作用:按设备和测量方法的不同,有普通,航测和综合地籍测量方法。

4、做好地籍测量工作的建议

地籍测量必须以土地权属调查为先导,在地籍调查表及宗地草图的基础上进行,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依据。

4.1、建立科学合理的测量组织

随着科技的发展,测绘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各地都有专业的测量队伍,对于这些测量队伍,各地区要统一进行组织,统筹安排,充分的调动各队伍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分工协作。各地区可以联合成立地籍测量领导小组,从而在有大的测量任务时,大家可以进行联合作战的方式完成测量工作。

4.2、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

目前的地籍测量工作,存在着传统方法和新技术并存的情况,对于测量手段的选择也存在着不一性,但对其成果和成品的质量则要完全符合规范的要求。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绘技术已无法满足现在的需要,应建立数据库实现信息的高效合理流动,这也是测绘行业发展的必须趋势。

4.3、宗地边长必须实量

宗地草图上的界址边长或相关距离在外业调查期间必须实量+该数据是检核地籍图成图精度的重要依据,外业测量时必须严肃认真,在内业地籍图形成后,可依据宗地草图上的实量数据与计算机内的反算边长进行核对,检查地籍调查成果成图精度,由于实量边长均由检定后的钢尺丈量,而且量测的边长均为易量。

4.4、做好地籍测量成果的验收

地籍测量成果可分为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两个部分,其中权属调查既有法律效应又存在一定的政策性,需要测量单位对实际核查的结果出具相关证明,而地籍测量不仅包括技术问题,同时还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对测量成果进行验收,并对地籍调查表进行填写,权属资料进行确认,协调好技术与政策的结合性问题,如果仅注意一个环节往往造成相关成果间的数据"资料矛盾,使成果难以应用。

结束语

随着现代地质学的迅速发展,地籍测量的重要性日渐突出。我们应深刻的认识到地籍测量的内容及重要作用,按照国家及地方规范来开展工作,为城市发展、地区规划贡献充足的地籍知识与力量。我们还应不断提高自身作业水平,完善作业方法,在实事求是、自检互检、互相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胡仁辉.关于地籍测量内容及作用的具体分析[J].民营科技,2014,01:16.

[2]郭新华,韩多霞,张岩军.关于地籍测量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7:121.

篇6

关键词:航空测量;数字正射影像图;土地调查

Abstract: with the aerial surve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senso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f aviation image production geographical spatial information data product technology is mature, aerial survey in l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industry and widely used. Using air shooting method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Numbers are projective holograms, and data sources, land survey, can be solved in the past, change of land detailed investigation survey technical means backward, low precision of map data, maps, inconsistent data, field problems, meet the needs of land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 air survey; Numbers are projective like figure; Land survey.

中图分类号:P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航空测量概述

1.航空测量获取影像资料的方式

航空测量是利用数码航摄仪采用不同类型的数字传感器以获得数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线阵(Linear Array)的传感器方式,另一种是基于面阵(Plane Array)的传感器方式。航空数码航摄仪能够同时获取立体影像和彩色多光谱影像,它采用线阵列推扫成像原理,能同时提供3个全色与4个多光谱波段数字影像。该全色波段的前视、下视和后视影像可以构成3个立体像对。彩色成像部分由R、G、B和近红外4个波段,经融合处理获得真彩色影像和彩红外、多光谱影像。

2.航空测量的特点

(1)具有较高的数据获取效率

使用全数字航摄相机,获得影像数据,无需冲洗、扫描,航摄飞行当天就能拿到数据产品,通过软件完成飞行质量检查,来决定是否需要及时朴飞。由于数字航摄仪的CCD器件的光敏度高于胶片的光敏度,并采用时间延迟曝光原理进行像移补偿(电子FMC),因此在低空高速飞行时能获得清晰的图像,这一新的系统能用较长的曝光时问来适应各种不同的照相条件,使照相时间窗口扩大了3倍以上,增加了飞行机会。

(2)大幅度提高数据应用的时效性

数字航摄仪采用机载CPS和IMU技术,随机获取每张相片的外方位元素,经等视差曲线编辑,可自动生成DEM和正射影像,无需地面控制点或只需加少量控制点,因而大大缩短作业周期,节省了外业像控测量的费用。

二.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的数字正射影像图作业过程

将航测技术应用于土地现状调查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利用航摄影片制作出像片图作为外业测绘的工作底图,而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数字航测技术的特点,尽可能的优化土地调查工作的作业流程,提高土地调查成图质量。

1.航空摄影

对于需要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区域,根据成图比例尺及精度要求,选择航摄相机,按航空摄影的技术规定进行航拍,获取影像数据。

2.外业像控

根据摄影测量技术规范,选取摄区内一定数量的明显地物点,利用GPS或全站仪等测量仪器,采集明显地物点的三维坐标作为空三加密的外业像控点。

3.空三加密

采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空中三角测量软件AATM,对航摄区内的航片分区域进行空三加密,利用少量外业像控点、模型连接、平差解算,获取每张航片的外业方位元素,为每张航片的纠正提供定位基础。

(1)引入空三加密成果建立测区,恢复模型。

(2)定义模型的作业区域,生成核线影像,对核线影像进行匹配,形成匹配点与等视差曲线。作业区域的确定应尽量靠近控制点连线,对于高差较大的地区,更应注意,防止像对之间出现裂隙。

(3)检查匹配结果,根据需要进行交互立体编辑处理。重点是:高层建筑区、影像模糊区、阴影区、大面积水域、建筑密集区、森林覆盖区以及山谷、山脊地形变换处等。如果局部匹配存在问题,则应回到相对定向,在出现问题的部分增加相对定向点,或在匹配预处理中增加特征点、特征线。

5.单模型正射影像生成及拼接

(1)数字微分纠正

根据单模型DEM及像片内外方位元素、影像分辨率,采用数字微分纠正方法进行纠正及影像重采样,生成单模型DOM。

(2)色调或色彩调整

影像镶嵌前,应检查相邻各片之间的色调或彩色偏差,根据需要采用图像处理方法进行调整,使之基本趋于一致。

(3)镶嵌拼接

根据图廓坐标取矩形并外扩一定范围来设定镶嵌范围,指定文件存放路径。执行影像镶嵌命令,自动拼成整幅的DOM。影像镶嵌完成后,认真检查所生成的DOM,对接边区域内部分出现影像模糊、影像遗漏的地方,应给予修补,城区内的影像镶嵌应采用人工方法进行,防止出现高层建筑因投影方向不一致而产生的影像扭曲变形。也可以采用其它拼接软件进行人机交互镶嵌。

三.航空测量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研究

土地调查是指以现势性的航空或航天遥感资料制作的正射影像图为工作底图,参考土地详查、变更调查的图件、数据等有关资料,启用最新的国家勘界成果,采用新的土地分类体系,通过实地调查,查清当前土地利用的类型、面积、分布状况和土地权属状况,全面更新土地详查和变更调查成果,在此基础上建设或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

1.在土地调查中的技术应用

(1)更新调查比例尺不变的,应参考土地详查和变更调查基础图件,对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解译,将未发生变化的各种界线和属性等调查内容,依据影像直接转绘到更新调查工作底图上,实地逐一核实确认。发生变化的内容在实地依据影像调绘在更新调查工作底图上。

(2)更新调查比例尺发生变化的,直接采用新的工作底图,参照土地详查和变更调查图件,实地外业调绘。

(3)对于工作底图上不存在的新增地物,根据影像和实地情况,采用判读法、目视内插法、距离交绘法、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截距法、平板仪法、GPS测量等方法将新增地物补测在工作底图上,或参照有关资料将新增地物转绘到工作底图上到实地核实确认。补测精度要求新补测的地物点对四周已知明显地物点距离误差,平地、丘陵不得大于图上±0.4mm,山区不得大于图上±0.8mm。

(4)外业调绘和补测后应及时转绘。要求各种界线、地物位置准确,各种注记正确无误,清晰易读,线划符号符合图式图例要求。

(5)与影像对比,调绘、转绘的各种明显界线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2mm;不明显界线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5mm。

2.基于数码彩色正射影像图的土地调查应用

数码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图是利用数码彩色航片,通过数字摄影测量的原理及方法,对航片进行外业控制测量、空三加密、影像纠正生成的影像图。数码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图具有精度高、信息丰富、直观真实等优点。数码彩色正射影像图与常规黑白正射影像图相比,具有分辨率高,色彩鲜艳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室内判读。通过利用已有的土地利用现状资料及历年变更资料,结合影像解译标志,以土地调查地类分类的技术要求为依据,准确判读地类类型,实现土地调查的外业调查。在外业调查中,由于交通通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一些区域无法走到、看到,特别是山地区域,这就更需要通过航拍影像进行准确判读;以彩色影像进行判读,就更容易达到技术要求。土地调查最关注的是耕地地类的判读的准确性,耕地一般都分布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因此,外业核查的重点也应放在耕地地类的核查方面。数码彩色影像由于色彩丰富、色调层次多,易于划分地类界线,对提高各类界线调绘精度有很大帮助。利用数码彩色影像可以很容易引入机助制图平台,实现计算化的室内判读和图斑描绘,减少外业成果转绘工序,提高地类图斑的几何定位精度。

3.建立土地调查数据库

经过对内业判读解译,外业核查、修改,及最后专家验收过的成果数据,获得可以初步使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然后通过编辑、入库、构建拓扑等数据处理,最后获取土地调查建库数据。在建库数据中既有图形数据又有属性数据,其中图形数据是以坐标集合的矢量形式来描述,属性数据是以文字与数字的表格形式来描述,并且这些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之间还存在着关联性。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应用这些已经完成的调查成果,可以运用GIS软件来建立含有这些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数据库。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要选择合适的软、硬件。土地调查成果数据不仅要包含调查成果矢量数据库,也应包含以数字正射影像图为背景的栅格数据库,两库合一,不仅可以检核外业调查成果,也有利于数据管理及年度变更。

四、航测技术进行土地调查作业的优点

1、图斑界线位置准确,即定位精度高

在立体模型下(不是正射影像图),大部分的图斑(地类)都能观测到其边界线的位置,利用航测成图软件采集的图斑界线,其精度可达到图上0.5mm,这相对于采用卫片资料外业手工描绘图斑界线而言,其精度可提高近1倍。这样就使得土地面积计算和汇总工作的准确度提高了一个档次。

2、外业调绘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由于在内业立体下已经测绘了大部分的图斑界线和线状地物(约80%以上),并清楚地标绘在调绘底图上,对明显的无疑义的地类还标注了地类代码,甚至对明显的线状地物还量测了宽度,这就使得外业调绘工作变得比较简单和快捷,其工作重点是查清(或核实)每个图斑的地类性质。这与采用卫片资料作为外业调绘底图的作业模式比较,无疑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此外,由于采用了航测成图技术,使得原来需要在野外现场完成的图斑地类界线标绘工作变成了内业工作,从而使外业调绘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这也是工作效率提高的因素之一。

3、适用性强

随着土地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数字化和规范化,对土地调查资料的现势性和准确性要求将进一步提高。这样原来一直沿用的1:1万比例尺工作底图已难以适用,需要将调绘工作底图的比例尺适当放大(全国许多地方已采用1:5000或1:2000比例尺工作底图)。目前的卫片资料因受到诸多技术因素的限制,难以制作出更大比例尺的影像图。而航空摄影测量则可以根据成图比例尺的要求,通过调整航摄比例尺(航高)来获得所需的影像资料,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需要。

五.结语

新的航空航天遥感测量技术为土地资源调查及国土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数据源,给日常土地变更带来新的技术手段,国土资源管理也从传统的图件管理向计算机化的数据库管理和可视化管理发展。本文在总结实践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认为,利用航空测量技术进行土地调查,可以大大减少外业调绘的工作强度,综合利用航空数码影像的多光谱性及高分辨率的特点,可以方便地获取土地利用的最新数据;也可以借助新的航空数码影像进行实时的土地变更,获得现势性更为准确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准确反映各类土地的实际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1]张定祥等.基于高光谱和高分辨率影像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4,20(6).

篇7

Abstract: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works in the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With the higher demands for land consolid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the GPS-RTK measurement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rveying and mapping method in the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Handheld RTK technology is an upgrade edition based on GPS-RTK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it has more advantages. Taking Geo XH6000 handse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relevant principles and connection process of handheld RTK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nducted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its positioning precision, and found that the handheld RTK measurement technology has basically been mature. Exploration on the handheld RTK measurement technology through the examples is more suitable for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关键词:土地整理;手持型RTK技术;应用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handheld RTK technology;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167-02

0 引言

近几年来,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GPS-RTK测量技术是测量中常用的手段,GPS-RTK测量技术就是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进行实时动态定位的系统。手持型RTK技术是在GPS-RTK测量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研发和改进的,它不仅具有GPS-RTK测量技术的所有特点,而且还有更加快捷、高效等特征,相对于其他测绘仪器和测绘方法,它更加适合应用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

1 土地开发整理概述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国家对土地进行计划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分为土地开发补充耕地指标和土地整理复垦补充耕地指标。土地开发整理,是指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对农村宜农未利用土地、废弃地等进行开垦,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行为。我们可以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内容的不同,把土地开发整理分为三个类型: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测绘工作在土地整理的各个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由于土地面积大,或者是小块土地,但是十分的分散,这就给测绘工作带来了不便,常规的测量方法和手段就受到了局限,使用手持型RTK测量技术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且精度也可以满足要求。

2 基于Geo XH6000的手持型RTK测量技术

2.1 基于CORS站的手持型RTK连接过程 Geo XH6000手持机单点定位时其平面误差10cm左右,我们把该款手持机与某个CORS站相连之后,形成手持型RTK时,其精度则可以大大提高,其平面坐标精度可以提高到3cm左右。由于现在的GPS接收机都是使用世界大地坐标系(即WGS-84坐标系),所以我们要进行七参数法将其改为地方坐标系。使用手持型RTK测量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具有蓝牙通讯技术并且能够使用WAP功能上网的手机一部、需要手持机一部、外部源(可以是单个CORS基站也可以是VRS)等设备。手持型RTK技术数据采集数据流程图见图1所示。进行野外数据采集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将GPS手持机通过蓝牙通讯技术与手机连接,使GPS手持机可以连接互联网(如手持机具有无线上网功能,可以直接使用)。②使用手持机连接CORS站。③创建数据采集文件,进行数据采集。④内业数据处理,导出外业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编辑。

2.2 基于CORS站手持型RTK的精度分析 为了验证基于站CORS站手持型RTK的精度,我们在10个国家四等水准点上做了实验,我们基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CORS站,使用Geo XH6000型手持机,进行手持型RTK技术的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这10个点中最大的点位误差是0.035m,整体中误差是0.027m,可以看出它的测量精度已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3 手持型RTK较之传统RTK的优势

使用传统的RTK进行野外数据采集时,我们至少有两台接收机,其中的一台作为基准站,其它的接收机作为流动站,然后进行数据的采集。手持型RTK进行野外数据采集时,只需拿着手持机即可,更加方便、快捷。具体的手持型RTK较之传统RTK的优势如下:①手持机的重量轻、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提高工作效率。②手持型RTK的作业距离可达到70km,作业距离比传统的大幅提高。③CORS站是永久性固定的,比常规RTK基准站更稳定,可以提高测量精度。④由于手持型RTK与CORS站相连接,可以避免常规RTK基准站受外接蓄电池供电时间的限制。⑤手持机与CORS站通过无线网络(如GSM/GPRS/CDMA)通讯方式进行连接,所以抗干扰性更强,提高了定位的可靠性,确保了定位质量;⑥手持型RTK可以进行实时定位,又可以进行事后差分处理。

4 使用手持型RTK测量技术的实例

以辽宁省盘锦市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我们使用的是Geo XH6000手持机进行的外业数据采集。然后用相关的软件导出数据,在CASS中展点、绘图。具体步骤如上面所述,将其成果图如图2。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为了检验传统RTK与手持型RTK的测量结果差异,我们在一个地块上,同时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测量了相同的48个点位,我们使用传统RTK使用花了50分钟完成,使用手持型RTK花了30分钟完成,在时间比较,手持型RTK大约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在内业处理中,我们随机挑取了其中的20个点,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使用手持型RTK与传统RTK测量结果的最大差值是0.69m,中误差是0.047m,说明手持型RTK与传统RTK测量的结果基本一致,手持型RTK测量精度也有可能更高。

5 结束语

本文简介了Geo XH6000手持机和手持型RTK测量技术的相关原理,并在校园和野外都做了相关实验,经过总结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通过多次的实验分析,现在手持型RTK测量的先进技术已经能够实现;②通过在不同点位,不同地方的测试,验证了手持型RTK技术测量的精度是非常高的,完全可以满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一般测图的要求;③通过使用手持型RTK与传统RTK,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对比发现,手持型RTK测量技术更适合应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测绘行业的重视,各个城市的CORS站建立的越来越多,这无疑将为手持型RTK测量技术的推广提供更大助力。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手持型RTK测量技术一定会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贾文涛,刘峻明,晏向阳,汪懋华.土地开发整理GPS辅助现场调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2008,1.

[2]张贵豪,王佩贤,赵立.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GeoXH Handset in the Checking of Arable Dynamic Balance[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C],上海,2011:359-364.

篇8

关键词:国土 测绘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GPS技术在国土测绘管理中的应用

1.1地籍测量管理工作中GPS技术的应用

地籍测量管理是国土测绘管理的核心工作,主要是从事规定区域内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界限、位置、面积、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的调查和测定,并测绘出具体的几何形状。GPS管理技术的应用为国土测绘管理、地籍测量、地籍控制测量等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根据现阶段国土测绘管理的规定,地籍平面控制网方式主要有一级、二级小三角网;二、三、四等三角网;一、二级GPS网;边角网、三边网等。结合本市的地籍的具体情况,将二、三、四等三角网的网点作为首级控制,GPS技术应用本市的地籍控制测量工作中,大大改善了过去采用常规、传统方式测量控制点位的局限性,便于地籍控制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实际的工作中GPS网状结构与GPS网的精准度不产生任意冲突,各个点位间不需要进行通视即可进行测量,实现了实时观测功能。我市国土测绘管理工作依据GPS技术的灵活布设点位、操作简便、处理数据和信息速度快、测量精准度高等优势,工作开展取得很大的成效。

1.2GPS地籍控制网管理中的改进和完善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采用传统的经典三角测量的控制网,但其准确性、可靠性、全面性都有待提高,同时它还需要高昂的成本费用,制约国土测绘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也开展了多次研讨会,通过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多次的反复实验应用,总结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对于GPS技术观测网的建立使用,大大提高了观测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与传统的观测网相比,GPS技术观测网显得更加专业,GPS技术观测网依靠复杂、庞大、专业的随机模型与函数,实现多元化随机布网,这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GPS技术地籍控制网的设计并不是完美的,里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摸索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深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对GPS地籍控制网的优化布网方式要加以运用,充分发挥出GPS卫星定位技术高效率、高精准度的优势。建立GPS地籍控制网时,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影响GPS地籍控制网精准度的因素,如地球自转、相对论效应、磁场变化等自然因素,这些容易造成信号传播过程中产生误差,造成数据信号接收系统与设备的误差,这将直接影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影响控制网的精准度。因此,我们在应用GPS地籍控制网进行测绘时,要注重细节,善于发现,争取早日找到克服误差因素的有效方法,提高本市乃至全国的国土测绘数据的准确性。

1.3注重位置基准点偏差对GPS网的影响

GPS定位采用的是WGS-84坐标系的三维坐标,用GPS地籍控制网代替常规测量建立的地籍控制网时,其在参考椭球面上的网状将和其在参考椭球面的位置基准点产生直接联系,如果经度方向上的位置基准点发生偏离,将直接造成GPS地籍控制网整体旋转,对于高差较小的测量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规定其位置基准点经度方向上偏差在10m以内),对于高差大的GPS网来说,需要有一个精确的起算数据,这时经度方向上的位置基准点偏差影响投影在椭球面上的GPS网的尺度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误差,不能满足实际测绘规定要求。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结合常规方法进行校正,即用常规方法进行高程测定。

二、3S测绘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分析 由于3S测绘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国土资源管理对现代信息测绘技术的需要,3S测绘技术正在国土资源管理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3S测绘技术在地政、地籍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中,土地历来是管理的重点。由于土地作为农村的重要资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地方,因而在地政与地籍管理方面,历来是国土资源管理中最容易出现混乱和争议的地方。在应用3s测绘技术之前,对于划定的土地区域,由于没有有效的测绘和监控措施,非常容易出现纠纷。应用了3S测绘技术之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定期对地政、地籍信息进行复核和审查,对于发生地籍纠纷的,也可以通过3S测绘技术进行解决,有效化解了地政、地籍方面的矛盾。 1.2 3S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利用3S测绘技术,国家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对全国各地的土地情况进行全面的搜集和统计,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土地使用情况,对土地的利用方案进行调整,做到对土地的充分利用。同时,利用3s测绘技术,可以将测绘到的全国各地的土地信息,录入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数据库中,为土地规划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信息和重要依据。从目前的利用结果来看,自从应用了3S测绘技术,国家的土地规划政策制定的越来越合理,对土地的利用率越来越高。

1.33S测绘技术在土地利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篇9

关键词:土地调查;测绘技术;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如今,测绘技术就是一种测绘技术的变革,并且通过了引进并结合很多种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比较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测绘技术在测绘效率,精确度,以及数据更新方面的困难实现了高效率,高灵活性上的土地测量,不仅仅能够满足现在社会上的发展对土地的调查工作的需要,并且提升了土地调查工作上的效率和质量,有助于土地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并且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上的合理利用,最后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画面。

一、在土地测绘中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应用

1.1遥感技术

现代测绘技术中所引进的遥感技术可实现对土地信息的获取。目前,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土地测绘和土地调查工作中。遥感技术在土地测绘中发挥的作用比较大,主要表现在:首先,遥感技术通过遥控感应对城市的土地资源实施监控,了解我国城市所占用的耕地面积,并对其实施监控;其次,遥感技术可以将航空正摄影图以及地形图等相关图片作为测绘资料,并将其与原有的土地观状图进行对比,发现观状图中所存在的错误,及时纠正和补充新的数据信息,保持土地调查信息的及时更新

1.2全球定位系统

该技术出现于20世纪,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如今已在土地测量领域得到了大力应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测量者从相关部门将卫星信号接收工具获得,通过24颗全球定位卫星,就能够实现无障碍、全天候且精准的测量。并且该技术无需测量人员实地考察,同时获得的数据也具有精准性的特点。在现实工作中,作用于偏远地区的测量效果显著。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之下,不受天气和地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并且也有效起到了节省财力、物力和人力的作用。该技术实现了普通地段和复杂地形土地测量的一致性。

1.3数据的提取和处理

数据的提取和处理工作具有前后连续性,均是为了使信息得到最大化利用。在获得信息的情况下,若不进行处理,就会对信息利用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土地调查信息而言也是这样。在将土地调查信息、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获得之后,必须对信息进行处理,而处理主要依靠计算机来实现。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计算机的处理功能充分的应用,并将遥感技术和图充分应用,将影像图叠加获得,并且依据影像处理中的特征值,在遵循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比与之对应的遥感信息特征值,将变化的区域检测出,并且再研究近年来的土地遥感监测技术,对系列相关的提取方案进行总结。

1.4 3S集成技术

也就是整合地理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的整体系统,能够对土地的观测分析做到实时性,目前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有效的促进了土地调查速度以及效率的提升。将需要测绘地方的具体数据通过遥感技术获得,并在此基础上和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分类,并将变换的实际范围和准确的数据获得。GIS(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该系统为空间信息系统,且具有独特性,在计算机的支持作用下,进行的地理数据描绘、分析、存储和采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将地理数据库建立,分析、处理和数字存贮所具有的属性数据和地理空间分布状况等环境要素,并将有效数据管理系统建立。在综合分析多种要素的情况下,将信息快速方便地获取,进而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并将结果以数字和图形的方式表示。当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进行土地调查的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换言之,地理信息系统正在沿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该系统,将测绘基础数据获取,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进而使得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也随之提升。

2.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

现代的测绘技术作为一门新的信息科学在经济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领域正发挥着更加大的作用,在这里主要介绍了现代测绘技术在矿山测量方而湿地方而水利工程方面和精准农业方面的应用情况。

2.1 湿地方面

利用遥感技术对湿地生物资源上的分布,生长的状况和其变化进行来估测。 利用遥感技术的多层次以及多时相的动态监测功能获得及时的可靠的数据,通过地理上的信息系统技术来进行一些相关数据上的实时更新,而且对这些数据进行空间上分析,可得到湿地的动态变化的情况。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的系统技术,获取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分析评价所需要的数据,借助 GPS 技术进行水质采样调查、植被样方调查、土壤采样等常规野外调查。根据湿地信息系统的功能,可将其划分为两大类:查询服务型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型地信息系统。

2.2水利工程方面

遥感技能能够实时地对大江、大河和湖水水位进行监测,可实监测洪水灾祸的面积。 RS 和 GIS 集成能及早的预报出洪水吞没的规模以及干旱灾情的规模,为抗灾,防灾供给精确的信息。 在水利枢纽工程竣工今后,需要对水库以及大坝,大型的桥梁等等进行接连的,较精细的监测。当前测绘技能所供给了接连,实时的安全运行的监控手法。使用全数字的拍摄丈量或许数字测图的技能树立数字地上的模型,使用 GIS 的剖析决议计划功用,能够愈加便利疾速地进行水库大坝选址,引水渠建筑,库容核算,获益规模等设计上的工作,为了开发使用水资源所供给较科学的根据。现如今,大中城市都是有由数字测图的技术或许全数字拍摄测量技术树立的城市数字地势图, 给排水管线上的设计、计划可在数字地势图上进行。

3. 现代化的测绘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3.1全球定位系统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优势全球定位系统,即G PS技术系统具有全天候,全方位,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功能多,信息全面,操作上简单等特点,使其在土地测量的工作中有较大优势,将G PS技术与数码摄像头相结合应用到掌上电脑上能够有效的实现地形测量的变更控制,并且有效解决由变更区域的范围不明显及形状不规律等不良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通过将GPS与数码摄像头结合沐日用数码摄像头进行野外地形拍摄工作不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保证了图像的精度解决了人工野外绘图的不便。所以,GPS技术的自动化,现代化,与高精度化的优势使其在土地测量工作起着有效的促进作用。并且对于土地的管理工作有着比较积极的影响,所以在土地测量工作中研究并利用好全球定位系统对于整个土地调查工作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G PS系统能够高效率的进行土地测量工作在保证GPS监控站所监测的地形条件相对的较稳定的前提下,G PS系统能够对5km半径范围内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实时测量,并且进行科学分析其自动化能够有效减少劳动力的消耗与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第二,与传统的土地测量技术相比,,GPS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地理定位的准确性以及测量的精确度加上G PS系统中RTK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快速适应测量环境减少外部环境因素对土地测量工作的影响,保证G PS系统在测量环节中的良好性能。

第三,应用G PS系统进行土地测量其控制系统能够有效保证测量效率利用GPS接收器进行测量工作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在仪器开始工作时汉需要测量人员将设备天线准确规范的放置在测量台上连接电源启动设备即可当测量结束时汉需要测量工作人员断开电源,收装G PS接收器如此简单的人工操作就收集到了很多的户外数据在需求连续测量的地址则能够完成无人化的全自动数据收集,G PS体系能够自行收集数据,传输数据,进行核算能够有用的确保土地测量的连续性降低了测量过程中对辅佐测量工作的依靠程度,有用的提高了土地测量的精度确保了数据变化的相对的稳定性。

结束语

现如今,测绘技术就是一种包含了很多科学的技术。并且能够进行较高精度测绘的系统性上的操作技术。在目前就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的资源环境的一些相关的研究工作当中,并且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们去更多的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自然现象。而且有利于实现了自然资源核和人类社会和谐相处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文博. 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

[2]戚长梦.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和实现[D].东华理工大学,2013.

篇10

[关键词]地籍测绘 农村集体土地权属 GPS技术 遥感技术 摄影测量技术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117-2

农村土地权属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土地登记制度来完成的,但是在现在的农村土地登记制度对于土地管理部门来说,制度是不完善的,不同土地用途的土地登记分散在不同部门进行管理,不同部门的土地登记其技术标准、登记口号、登记内容等都有着许多的不同。很显然,我国目前的农村土地登记制度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登记技术层次低,土地登记系统无法满足我国农村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地籍测绘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的确定所起的作用愈来愈明显,该项技术能够保障土地登记制度的权威性和保障性,也能够以技术性的数据缓解矛盾,解决土地权属纷争,做到土地权属的明确性,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1农村集体土地权属问题的表现

农村集体土地权属问题的确定不仅关系到农民自身的土地权益问题,更关系着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步伐能否稳定前进。只有确定了土地权属,农民才能安心发展生产,整个农村经济也才能稳定繁荣,国家经济也才有强有力的后盾支持。但是现在的农村集体土地权属问题依然还存在很多弊端,在农村地区因为土地问题所引起的纷争依然是层出不穷。

(1)农村集体土地界线不明,导致权属问题存在众多纷争。农村集体土地在实行的时候,很多都是人为的指定界线,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的指定界线在经过三四十年的变幻之后,界线变得不明显,很多原先指定界线的长辈也不在人世,因而导致土地界线问题变成了死角问题。于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关于土地所有权的纷争不断。

(2)矢量图形不完备,在解决土地纷争的时候没有切实的证据进行比对。在国家进行山林土地的新一轮规划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是个人亲力亲为,没有设计精良的仪器设备进行定位,所以存在很多的失误,导致土地矢量图的不完整,也就埋下了土地权属纷争的导火线。

2地籍测绘在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确定的运用

传统的人为测量或者是人为指定所导致农村集体土地权属问题纷争不断,如何高效解决问题,而且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只能靠参数严密,具有精确性的仪器设备进行现场的测量考定,以具体的数据地标来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界线问题。

地籍测绘在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界线问题上所运用的基本方法有:①地籍碎部测量,是目前获取地籍要素的主要方法。通过直接将每个碎部点的高度角,水平角和斜距自动记录在外业电子手簿或者是掌上电脑上,直接解算界址点的三维坐标。②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情况等,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确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野外观测,数据处理记录等测量工作。该方法可以利用GPS定位技术测农村土地地籍基本控制网,可以在控制网上进行大量的基础性测绘工作,GPS可以在控制点破坏的情况下来加强和改造已有控制网,进行精准的定位。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统称为3S技术,是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集体土地权属问题上的纷争,有效的利用这三项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地籍测绘可以对地块权属界线的界址点进行精确测定,并把地块仪器附着物的位置、面积、权属关系和利用状况等要素准确绘制在图纸上和记录在专门的表册中。在农村集体土地权属问题上运用比较到位的测绘技术是GPS技术、遥感技术、摄影测量技术。

(1)GPS技术,运用该技术测量时需要根据地籍测量的要求采集两类数据:一是地块的地理坐标数据;二是属性数据,如权属、利用类型等。每测量一个地物,就必须及时填写野外记录表。采用该技术,定位精准度高,测站间无需通视,在没有现成基准点的遥远控制地区也能进行高精度的定位计算,定位也不会受到人眼视线的限制;精度高,使用大地测量型双频GPS接收机,能在同一坐标中提供三维信息,GPS定位是在国际统一的坐标系中进行计算的,因此不同地点的测量成果相互关联,可实现数据共享;操作简单,容易使用,GPS仪器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体积也越来越小便于携带,也大大降低了野外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GPS技术由于信息自动接收,数据也自动存储,内外作业紧密结合,从而减少了繁琐的手工计算工作,也减少了人为因素所带来的误差。由于配备有功能完善的数据处理软件,可以迅速提交控制测量成果,提高了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和规范化。

(2)遥感技术的运用,卫星遥感技术本身具有宏观性、真实性和实效性的特点,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更调查,及时准确地获取变更信息,可以及时做标记,以免土地纠纷问题出现时没有说服力的证据进行调节。遥感的出现,扩展了人类对于其生存环境的认识能力,较之于传统的野外测量和野外观测得到的数据而言,遥感技术具有一些不可比拟的优势:第一,观测范围巨大,能够提供大范围内的瞬间静态图像,用于监测动态变化的现象;第二,能进行大范围内的重复观测,即使是人力不能到达的偏远地区,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都可以准确记录;第三,大大扩宽了人眼所能观察的光谱范围,遥感使用的电磁波波段从X光到微波,远远超出了可见光的范围,而且雷达遥感由于使用微波,可以不受制与昼夜、天气变化,可以进行全天侯的观测;第四,空间详细程度高,航空相片的空间分辨率可以高达厘米级甚至毫米级。与航空遥感相比, 航天遥感能够进行连续的、全天候的工作,提供更大范围的数据,其成本更低,是获取遥数据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土地管理部门进行数据更新的方法是在前期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础上,根据变更申报到现场勘查,在详查图上标绘宗地变化的边界位置、权属变化和利用类型的变化,再到室内进行编绘更新。整个过程比较复杂,耗时较长,利用遥感技术操作方便,准确度高,减少因为人工误差所带来的矛盾纠纷。

(3)摄影测量技术的运用,数字摄影测量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高效率、自动化程度高、低成本、周期短、作业方式简单以及不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的一系列优点,这能为我国大比例尺土地信息调查提供测绘的基础。同时能为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提供快速的测绘数据更新成果。所以,在运用地籍测量技术进行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界线划分的时候,运用该方法测绘地籍图具有质量高、速度快、精度均匀、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并提供了精确的数字化地籍数据,实现自动化成图。

3结语

我国有百分之七十的农业人口,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解决好农村集体土地权属问题,不仅是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表现,更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繁荣发展。运用先进的地籍测绘技术可以规范土地权属问题,解决因土地权属问题所带来的利益纠纷,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取得高效率的作业成果。地籍测绘技术定将在以后的国土建设和资源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洪大永.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及其应用 厦门:厦门大 学出版社,1998.

[2]刘福臻.数字化测图教程 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3]魏子卿,葛茂荣.GPS相对定位的数学模型 北京:北京 测绘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