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黄土高原;统筹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措施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快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工作的发展,在黄土高原7省区开展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示范。结合黄土高原的实际发展状况,深入分析黄土高原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的措施,并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更好地探索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的新模式,成为全面推进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进程的重要事项之一。
1 黄土高原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的优势
不断的社会实践经验表明,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中,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是黄土高原林业建设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知道,发展林业最为根本的任务,就是改善生态环境,其最终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在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发展的同时,可以有效确保区域生态的安全发展及当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黄土高原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是由于黄土高原本身具备的一些优势才积极开展的。黄土高原白身存在着土地资源丰富、光热资源丰富、物种资源丰富及劳动力丰富等优势,这些优势在利用社会科技手段的基础上,都可以促进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获得快速发展。因此,在黄土高原进行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必然性,也是有效促进黄土高原土地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
2 黄土高原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的措施
2.1 坚持生态优先发展
由于黄土高原地区还存留着一些天然植被,需要停止人为的破坏,才能逐渐得到修复,进而发挥保持水土的功能。所以,在黄土高原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中,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的理念,将改善生态作为根本任务,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有效利用生态白然力修复与人工林业建设措施,才能快速地促进黄土高原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因此,在黄土高原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中,应时刻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的理念,积极地进行相关工作。
2.2 坚持将民生作为发展的落脚点
在黄土高原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中,坚持将民生作为发展的落脚点,实现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等目标,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在黄土高原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紧密结合农民利益,依托林业工程建设,才能最终达到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其次,在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的环节中,只有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参与生态建设。因此,在黄土高原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中,必须将民生作为发展的落脚点。
2.3 坚持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坚持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是黄土高原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其本质是在进行生态建设的同时,发展民生建设。将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融合在良性互动的动态发展中,是促进黄土高原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的重要思想。因此,在黄土高原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中,坚持以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本的观念非常重要。
篇2
关键词:水土保持;小流域; 山洪灾害; 防治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e the Loess Plateau Gully Region Selection Tian Jingchuan County Ditch as pilot watershed, put small watershe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to explore the ways of preventing mountain flood disasters in disaster area.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way of mountain flood disaster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aster area, the main measures are also small rivers and mountain torrent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jor rivers.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mall watershed; flood disaster;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山洪灾害是由强降雨引起的一种自然灾害,主要形成于坡降大,治理程度差、汇流速度快,洪水陡涨陡落的流域。主要特点是多发生在汛期,季节性强,而且洪水形成快(迅)过程的陡涨陡落(猛),具有历时短、突发性强的特点。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地貌类型一般由塬、坡、沟三部分组成,大部分流域地形破碎,坡降大,治理程度差,每年汛期是山洪灾害的高发期,一遇暴雨形成山洪灾害除了自身造成的危害外,常常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毁坏的事件时有发生,从而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甘肃省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规划》,甘肃省黄河流域山洪泥石流易发和潜在危害大的沟道1299条,其中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454条,占35%。本文选择黄土高原沟壑区泾川县田家沟作为示范流域,以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突破口,探索易灾地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的途径,对该区域山洪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田家沟流域基本概况
1.1地理位置
田家沟流域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北部,属泾河水系一级支流,地处东经107°15′—107°23′,北纬35°21′—35°27′之间,流域总面积56.30km2,整个流域形状呈柳叶状,海拔高度1027.9—1374.1m,相对高差346.2m。辖三个乡(镇)的15个村7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802人,人口密度316人/km2。
1.2气象水文
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0℃,年日照时数达2315.4小时,≥10℃有效年积温3320℃,无霜期178天,多年平均降雨量553.4mm,最大年降水量792.2mm,最小年降水量252.9mm,降水60—70%集中于7—9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523万m3,年均径流深60mm~90mm。
1.3地质地貌
田家沟流域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质结构受贺兰山褶皱带与六盘山旋回褶皱带复合的影响,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层、地质构造,东北部为中、新生代盆地,上层为第四纪黄土所覆盖。由于长期土壤侵蚀,地貌被分割成梁峁、梁坡、沟谷。塬面地势较平坦,塬边破碎、塬间沟壑纵横,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74.1%,沟壑密度1.64km/km2,“V”字型冲沟十分发育,沟边陡峭,溯源侵蚀强烈,沟谷下切较深,干沟长度17.3km,主沟道平均比降为2%。
1.4水土流失及山洪灾害
流域内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并伴有因水力侵蚀而诱发的重力侵蚀。在塬面以层状面蚀和细沟状面蚀为主,侵蚀程度为轻度侵蚀,分布于塬边的重力侵蚀主要表现形式为悬崖、陡坡沟头、沟边沟道等地貌,其发展形势以沟头前进、沟岸扩张为主,是径流的主要策源地;塬坡以沟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把坡面侵蚀成细沟,进而蚕食耕地,是主要的产沙区,侵蚀程度为中度侵蚀、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沟道以沟头溯源、沟底下切、沟岸扩张为主的重力侵蚀和溯源侵蚀频繁发生,是主要的产沙区,侵蚀程度为剧烈侵蚀。流域内总面积5630hm2,水土流失面积5630hm2,其中轻度侵蚀面积2205.03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9.17%;中度侵蚀面积1703.62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0.26%;强度侵蚀面积1106.77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9.66%,极强度侵蚀面积614.58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0.92%,流域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6000t/km2·a。
山洪灾害是和水土流失伴生的,从田家沟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因素分析,田家沟流域内无天然林地,人工林地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水土流失严重,沟头溯源侵蚀严重,沟道下切厉害,使大面积塬面良田逐步演变成沟壑,汇流历时短,行洪安全存在隐患。降水集中是诱发山洪地质灾害的直接因素,地形陡峭、沟道比降大成为发生山洪灾害的潜在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使山洪灾害的危害加剧。田家沟历史上是一条害沟,山洪频发,滑坡泥流严重,严重危害着流域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建设
从1992年开始,泾川县就针对田家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山洪灾害频繁的实际,通过全面规划,多方面筹集资金,全方位的开始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采取修建坡改梯、水平沟、水窖、坡面水系、谷坊、治沟骨干工程等工程措施,乔冠草相结合的植物措施,将流域作为一个整体,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对位配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从塬面到坡脚、从沟头到沟口、从支沟到干沟、从上游到下游,建成了完整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防治体系。
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环境教育;思考实践
正所谓,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因此,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强化环境教育的思考与实践的探讨有其必要性。
一、立足于教材,强化环境意识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增强课堂上的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将环境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进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首先,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下黄土高原的景观图,让学生通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该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导致这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治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教学引导: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等,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沟壑纵横,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等。
然后,教师让学生针对问题,分析具体的治理措施。治理的主要措施有,如,上游:建设大型水库;中游: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进行就导入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可以考查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等知识点的掌握,又切实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环境意识。
二、通过习题教学,渗透环境意识
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环境教育,适时引导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而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在这里我们通过案例说明一下: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举出以下各种做法中,让学生从中找出哪些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哪些会破坏环境。
①若想吃得好,就吃蛙蛇鸟;②绿化荒山,鸟语花香;③用剧毒农药消灭病虫害;④长期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⑤吃饭要干净,筷子一次性;⑥要致富,大砍树。
教学引导与分析:蛙蛇鸟是野生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我们应该保护这些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而不能吃它们;绿化荒山,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有益于改善生态环境,建造一个鸟语花香的生态家园;用剧毒农药消灭病虫害,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害其他动物及人类,故该做法破坏环境;长期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造成水体污染,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发生赤潮等严重后果;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要耗费大量的木材,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树木能够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大量砍伐树木,只能破坏环境。
三、利用社会实践,渗透生态教育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使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让学生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首先,在拟定计划前要对当地的生态状况进行调查或通过图书馆、到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咨询,也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台或互联网站收集资料。
其次,让学生选择一个当地存在的问题后要详细写出具体实例和近些年来采取的措施,进一步收集和学习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知识,以便加深理解,进行评价并写出调查报告。
第三,结合当地情况,分析在生态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有关部门和公民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方面应当如何做,并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篇4
[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旋耕;研究
一、北方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概念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北部和西部,处于北纬34~41°,东经103~113°之间。东起太行山,西至贺兰山、乌鞘岭和青藏高原,南到秦岭,北及大青山的广大区域,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河南七省(区),总面积约431,580km2。黄土高原的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海拔超过2000m的地面只占10﹪左右,海拔在1000m以下的地面不及20%,70%以上的地面海拔为1000~2000m。
黄土高原土壤种类和分布情况颇为复杂,这是由于黄土高原多变的地势和气候的差异,以及长期人为活动随之引起土壤侵蚀的结果。黄土高原的土壤大体上有棕壤、褐色土、黑褐土、黑垆土、灰钙土、栗钙土、棕钙土以及沼泽土、草甸土、盐碱土等。各类土壤由南而北,自东向西有着明显的地带性分布。
甘肃省天水市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中南部,海拔900~1800m之间,地形以梯田黄土地和缓坡黄土地两种形态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黄豆、洋芋为主,经济作物以苹果、桃、杏、大蒜、辣椒等为主。机械化程度不高。随着全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耕地工具由蓄力逐步发展为小型微耕机。我校在推广国家名优微耕机的同时,对适宜我市的微耕机械在不同土质的一些耕作质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通过对比实验得出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机具实际发挥的效果,得出代表性的结论。
二、选用材料
1.土地类型
(1)缓坡土地:指坡度小于20°的丘陵山坡地。小型微耕机在此种山坡地上可实现耕翻作业。
(2)梯田土地:指用人力或大型机械作业形成的综合治理区域,包括山、水、林、田、路一体化。小型微耕机作业时作业面水平小于5°,如同在川地平整地面一样。
2.微耕机类型
微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微耕机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配上相应机具可进行抽水、发电、喷药、喷淋等作业,还可牵引拖挂车进行短途运输,微耕机可以在田间自由行使,便于用户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山区田块的烦恼,是广大农民消费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选择。
微耕机目前在国内生产和销售的机型主要有两款:一款是由风冷汽油机或水冷柴油机作为动力,皮带或链条式齿轮箱作为传动装置,配以耕作宽度为500~1200mm的旋耕刀具,价格一般在2000~3500元之间,经济性较好,但多用途扩展能力有限,结构也较为简单,适合经济条件较差,用途较为简单的地区使用。另一款是由风冷柴油机或大马力风冷汽油机作为动力,全轴全齿轮牙箱作为传动装置,配以耕作宽度为800~1350mm的旋耕刀具,价格一般在4500~6000元之间,整机采用齿轮传动,动力无损,耕幅宽,耕深深,适应性强,各种土质均能适应,部件钢性好,变速箱体采用球墨铸铁精铸毛坯加工令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离合方式采用摩擦片式离合器,可轻松实现换档,倒档等功能。该类机型价格较高,但扩展能力出众,配备相应农具可完成旋耕、犁耕、播种、脱粒、抽水、喷药、发电和运输等多项作业,能实现真正的多功能多用途。
三、具体研究路线及结果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旱地进行不同耕作对比试验,地点: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赵崖村,海拔1272m,年降水量500~550mm,此地为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梯田土地,对比试验面积均为2亩,时间2011年3月10日至15日。 我校在此次示范推广中采用风冷全齿轮传动机型(合盛系列、农众系列)为代表,进行对比试验。
1.不同微耕机机械性能对比:
2.不同微耕机田间耕深对比:
实验结论:合盛牌1Z-105系列、农众牌1WG-4.0型微耕机适宜坚硬土质、粘度大土壤能适应高强度作业;合盛牌1Z-80系列适宜一般土质、粘度小的土质。
3.免耕、畜力耕作、旋耕前后土壤土质改善对比:
四、结论
采用微耕机进行耕作不仅可使土壤状况发生明显改观,能提高土壤保墒性能,且比采用畜力耕作更具有高效、节省劳动力的优点,可以使更多的劳动力得以解放,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
(耕作经济收益分析(以中档机合盛牌1Z-105系列微耕机为例):
1.维修费:一年约200至350元;
2.一台此种微耕机大约日均耕地5至8亩;
3.一年有效可耕地亩数:75天/年×6亩/天=450亩;
4.耕地一亩收益:(参考收费)40元/亩-(油费)6元/亩-(人工费)4元/亩-(维修费)1元/亩=(收益)29元/亩
5.一年最低收益为450亩(一年有效耕地面积)×29元/亩(耕地一亩收益)=13050元
6.全市按年新增微耕机500台计算其收益为
13050元/台×500台=6525000元=652.5万元
以全市每年新增500台合盛系列微耕机,且经过技术培训的机手,按操作规程使用机具,每年创造价值为652.5万,将极大促进农机化在全市农业生产中的贡献。
五、小结与讨论
1.我市农机化发展水平较快,目前全市拥有微耕机的农户逐年增多,通过对微耕机新机型的示范推广,将进一步调动农户购机的积极性,提高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减轻劳动强度,加快农机发展步伐。
2.在我市黄土高原山地梯田及缓坡地机械耕作实验的比较分析得出:旱地微耕机如合盛105系列、农众牌1WG-4.0型两种代表性的机型具有耕幅宽、耕深深、适应性强、使用寿命长、操作轻便的特点,各种土质都能轻松解决,且燃油耗量适中非常适合我市半坡、梯田地,建议山区农户购买使用。以合盛80系列为代表的微耕机比较轻巧,耕幅小,旋耕能达到一般的农艺要求,一般土壤可以耕翻,使用汽油发动机,耗油量低,经济性明显,建议川台地,梯田地,菜地,果园用户购买使用。
参考文献
篇5
高中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应用篇,主要是把区域发展的一般分析思路和方法交给学生,这就离不开案例型情境的有效设计。所谓案例型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落实课标要求,根据所学知识特性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案例素材,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融合其中,适合学生主体活动,并产生一定探究欲望的场景。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针对案例型情境的设计,可从不同的案例素材入手,创设“疑”境、布构“动”境、引导“议”境、巧立“辩”境等方式,让学生获得区域发展的理性认识。
一、搜集现实和史料素材,创设直观感知情境,引导学生生“疑”,逐步建立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直观的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知识变为形象的知识,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知识,有助于展示事物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有助于知识的“同化”与“顺应”,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创设直观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生动而鲜明,可供直接感知的具体事物,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先有个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质,在心生“疑”问、逐步探究的过程中达成课标要求。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读黄土高原区位图,以及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景观图,聆听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资料2: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表明,古代黄土高原的山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树木既有松柏等针叶树,也有多种阔叶大乔木,在沟谷中生长着由阔叶树形成的茂密森林。在由厚层黄土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既生长大乔木,也生长小乔木以及种类很多的灌木。灌木成片连丛生长。还有面积很广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附地处过渡地带的黄土高原图。
资料3:搜集一些黄土高原生态问题治理成果的图文素材,体会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思考:(1)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能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2)黄土高原生态问题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其主要因素是什么?
(3)在搜集部分治理成果的图文数字基础上,讨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要点】(1)水土流失;耕地变薄、生态恶化、河床抬升。 (2)自然因素(位置、土壤、气候和地质);人为因素(轮荒、露天开矿、无计划施工、破坏植被);人为因素。(3)工程、农业技术和生物措施。
【思路点拨】教学中,第一步先通过现实素材的探究,引导学生心生“疑”问,认识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明确水土流失能带来哪些危害。第二步再通过史实素材,认识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农耕以来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结果,所以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等人为原因才是黄土高原生态问题形成的决定因素。
最后,形成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西南地区的石漠化、亚马孙热带雨林、洞庭湖湿地等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案例型情境设置方法。
【注意要点】案例型情境设计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利用旧知“同化”新知,或做到认知结构“顺应”新知。
二、虚拟故事情节,创设诱思情境,引导学生行“动”,逐步明确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思路
曾有教育工作者说过,施教三功贵在诱导,进学三功贵在领悟。以诱导的方式把学生引入案例情境的分析,这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题。
设疑诱思的实质就是用悬念来引发学生的思维。根据学习动机理论,学生学习首先要有需要,为满足需要才会有内驱力以至于行动。而学生的需要是靠诱因激发的,教师创设冲突或矛盾的情境是诱因,当教师能激发学生想舒缓矛盾的需要时,学生就会提出问题,并产生想解决矛盾的内驱力。因此,扣住课标要求,虚拟一些故事情节,制造一些悬念,作为案例型情境的素材,有助于学生产生适度学习动机,从而逐步建立分析区域资源开发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9世纪后半期,保罗·罗伯特是一家小企业管理者,他的企业位于莱茵河支流鲁尔河畔的杜伊斯堡,经过他和他的工友们几十年的拼搏与努力,他的机械制造企业蓬勃发展,企业规模空前扩大,迅速成为当地一家有名的企业,老罗伯特因此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
到20世纪50年代末,退休在家的百岁老人老罗伯特每月领到的薪水越来越少,企业区住房、生活空间的生存环境与生态条件越来越差,后来他因患肺部疾病(肺气肿)而死亡。
20世纪60年代起,当地政府提出治理措施,老罗伯特的孙子——怀特·罗伯特,从企业技师的岗位走上了企业家的管理岗位,小罗伯特带领他的工友们,利用政府政策,努力工作,不断改造企业,治理企业周边环境,企业东山再起,成为蒸蒸日上的现代大企业。
思考:(1)通过阅读以上三段文字,结合教材内容,从图文中找到鲁尔区的区域特征有哪些?并探寻鲁尔区发展前后期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是什么?
(2)联系提供素材和教材内容,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找出问题的表现和成因)
(3)如果你是鲁尔区政府决策者,针对区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你会提出什么样的治理策略?
【答案要点】(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较近;水源充足;市场广阔。 (2)发展前期,区位优势条件明显;发展后期,传统产业衰落,生态环境恶化,人地关系不协调。 (3)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整治环境污染,营造绿色空间。
【思路点拨】第一步,让学生回顾区域特征的内容,包括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优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进而结合素材第一段文字和教材第一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特征,评价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如交通、资源、市场等。
第二步,结合素材第二段文字和教材第二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传统产业衰落和生态恶化等现象的成因、表现和危害,认识区域发展中出现的人地不协调。
第三步,结合素材第三段文字和教材第三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的综合治理措施,如产业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整治环境污染和营造绿色空间等。
最后,经过以上逐步行“动”,明确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分析思路:分析区域特征探寻、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选择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等,也可以采用这类案例型情境
进行教学。
【注意要点】案例素材设计要关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创意要新颖,以激起学生的亲切感和好奇心。
三、迁移同类案例素材,创设对比情境,引导学生善“议”,逐步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及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
迁移是人类认知的普遍特征,凡有学习的地方就有迁移,m. s. james就将迁移定义为“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1] 。可见,课堂教学中同类案例素材迁移的情境创设,能影响学生认知迁移能力的提高,达到一举反三的教学效果。
当然,近年来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也提出,抽象的、一般的知识与技能常常不能促进知识的迁移,因为知识与认知技能双方均高度地依赖于学生获得这些知识与技能时的情境[2] 。只有在特定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才能比一般知识更容易迁移。
新课程理念就是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习技能和经验,而不是知识本身,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创设同类案例素材的迁移,引导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西电东送”工程主要是把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珠江三角洲、沪宁杭和京津唐地区。西电东送分北、中、南3条通道:北部通道是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部通道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南部通道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海南等地。
西电东送可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江河治理,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意义重大。
资料2:我国西电东送的主要路线图。
思考:(1)我国的水能资源、坑口电厂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东西部供需矛盾有什么差异?(为什么要送?)
(2)西电东送的3条通道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在地图上用彩笔描绘下来。(怎么送?)
(3)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分别是什么?(送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要点】(1)黄河上游和晋、内蒙古煤产地;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乌江、澜沧江和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以及黔、滇煤产地。东部电力不足,需求量大;中西部电力富余,需求量小。 (2)在图上描绘。(3)促进中西部电力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缓解东部电力紧缺和交通压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质量,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思路点拨】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先“议”区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供需矛盾,引出为什么要跨区域调配资源。第二步,运用地图描绘三条通道,加深学生对西电东送怎么送的认识。第三步,分组活动、查阅资料讨论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第四步,形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学习思路:为什么送?(该资源有什么特点、供需矛盾是什么)怎么送?(线路方案是什么)带来什么影响?(正面、负面影响,以及如何趋利避害)。第五步,迁移在该案例型情境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思路,开始分析教材中的“南水北调”案例。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部分内容,也可以运用案例型情境的迁移与对比分析的学习思路来进行。如长江、田纳西河、珠江、伏尔加河等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注意要点】迁移同类案例情境素材的设计,要有详、有略、有对比性,才能突出课标要求的重心。
四、提供图表文字素材,创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情境,引导学生巧“辩”,逐步厘定经济发达地区或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利用图表文字素材,创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教学情境,是教学设计的常用技巧。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思维起源于直接经验的情境”。[3] 区域地理可持续发展部分直观内容多,但抽象内容也不少。教师要善于从直观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理性的内容,巧选中间案例素材,设置“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案例素材情境,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思维模型,以带动课文两端内容的学习。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企业,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资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大大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该地区已有城市25座,建制镇420个,城镇密度为108个/万平方千米,城市密度为6座/万平方千米,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珠海、中山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2010年,珠三角城市化水平已近7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答案要点】(1)从资料1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快的成因是什么?
(2)从资料2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的成因是什么?
(3)从资料1和资料2可以看出,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是什么?
答案:(1)优惠政策、外向型经济、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加快。(2)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3)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两者相互促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思路点拨】第一步,阅读资料1和2,搜集一些图表文字素材,分析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快的成因,以及城市化水平高的成因,初步厘清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的关系。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低或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先行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从而预设好“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案例型情境。
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珠三角工业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的优势条件是什么,结合珠三角区位图,顺着“中间开花”的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完成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成就的分析,认识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利弊影响。
第三步,提供巧辩方式,顺着“中间开花”的案例情境,分组梳理珠三角地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探讨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如巧设“要科学发展规划,还是要单纯发展速度”等辩题,以体现学生对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等问题和措施的理性认识,进一步了解珠三角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意义。
“区域农业发展”一节内容,也可以采用这类案例型情境,先预设探讨“区域农业生产和布局特点”这个中间
案例,再引导学生探究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区域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生态问题,最终讨论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注意要点】“中间开花”案例型情境设计要关注开放性,以引导学生产生多方面联想,生成相关思维,体现“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妙境。
当前,案例型情境设计与运用依然存在诸多操作误区。诸如“讲”案例,而不是“用”案例教学;脱离教材,精典案例不选,另选其他案例;新选案例素材设计不当,没有扣住课标要求教学,等等。
另外,根据教学业务差异,案例型情境设计的层次性应不同:一个是浅层次案例型情境设计,即教师采用有意义接受式的教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操作方式适合新教师;另一个是深层次案例型情境设计,即学生采用有意义发现式的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操作方式适合有经验教师。两个层次的案例型情境设计,教师均应把握。
参考文献:
[1] 吴庆麟,胡谊. 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4-263.
篇6
坐落于古老的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准格尔旗,西、南、东三面有黄河环绕,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是国家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全旗水土流失面积711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2.5%,被国内外专家喻为“地球癌症”的严重砒砂岩区面积占15.8%,是造成黄河下游危害的多沙粗沙集中来源区之一。全旗每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1.88万吨,平均每年向黄河输送泥沙达1亿吨以上,约占黄河上中游地区年入黄河泥沙总量的十六分之一。
受恶劣的自然条件影响,过去的准格尔是内蒙古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长期带着“国贫县”的帽子。那时的准格尔大地千疮百孔、入目凄凉,“七山二沙一分田”,生态环境异常恶劣。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准格尔变成典型的干旱缺水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经济发展迟缓,人民生活贫困,个别地区甚至到了无地可种、无水可饮、无草可牧、无法生存的地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沐浴着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能源战略西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缕缕春风,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准格尔人,以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创造绿色财富为目标,走上了生态、经济、社会三效并进的和谐共赢之路,成功实现了高原崛起,创造了跨越发展的奇迹。2011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3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2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7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93元。在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综合评价中,位居全国百强第十二位、西部百强第一位,曾荣获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中国十大最关爱民生县,是改革开放30年内蒙古十个典型旗县之一。
让我们循着准格尔旗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足迹,走近这片神奇的土地,去感受发展的律动,去体味奋斗的艰辛,去分享成功的喜悦……
沙棘新曲
准格尔人进行水土保持治理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但那时还只是人们自发的行为。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财力投入不足,治理规模较小,所以一直收效甚微。1982年准格尔旗被列入全国八片治理重点地区,1983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治理计划。同年,准格尔旗水土保持局正式成立。从此,水土保持这个概念正式以国家机构的形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千百年来以单调的黄色为主基调的准格尔大地上,准格尔人奏响了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恢弘乐章。
在水土流失的治理当中,最让准格尔人感到头疼的,恐怕要数砒砂岩治理区了。砒砂岩有“世界水土流失之最”、“地球环境癌症”之称。它上面寸草不生,严重破坏着生态环境。在准格尔旗西部,严重砒砂岩面积就达915平方公里,潜在砒砂岩面积有5000多平方公里。过去这里年均向黄河输沙5000多万吨,而且80%以上为粒径大于0.05毫米的粗沙,是“地上悬河”的罪魁祸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准格尔旗就致力于砒砂岩治理的研究。经过长期的摸索实验,人们逐步认识到耐寒、耐旱、耐瘠薄、易成活、生长快、根蘖性强的沙棘是治理砒砂岩的首选树种,于是把发展沙棘种植产业作为治理砒砂岩这一“地球癌症”的最有效途径。准格尔旗注重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为鼓励和支持农民从种植沙棘上得到更多的利益,促进沙棘产业化发展,旗里出台了补助激励政策:从2009年开始对沙棘种植户在原来基础上每亩新增补助30元,推进了全旗沙棘种植每年以新增50万亩的速度递增。截至2010年底,全旗沙棘造林面积累计达175万亩,保存面积达140万亩,保存率达80%,打造出了109国道两侧沟道、酸刺沟、壕赖沟忽沙图沟等沙棘造林精品工程。沙棘种植不仅有效遏制了砒砂岩水土流失,也成了当地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项目区每年通过采果、采叶和苗木培育可实现经济效益6800万元,人均增收1500元,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流域欢歌
卓有成效的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是准格尔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生态骨干工程”。准格尔旗地貌以丘陵沟壑为主,约占74%。针对这一特点,在上级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准格尔旗通过淤地坝建设加强对黄河多沙粗沙区的洪水泥沙的控制,先后成功实施了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皇甫川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已顺利完成了一、二期工程75条重点治理工程;窟野河勃牛川水保生态项目10条重点治理工程;先后启动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治沟骨干工程、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黄河多沙粗沙区重点小流域治理工程、保护母亲河工程、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项目、世行贷款项目和生态修复项目等。目前,西黑岱沟、暖水沟、乌兰沟、老山沟四条小流域坝系工程完成全部建设任务。通过淤地坝建设加强对黄河多沙粗沙区的洪水泥沙的控制,先后开展了小流域坝系工程13条,总流域面积1057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2.5亿元。以淤地坝工程为基础,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同步推进的准格尔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皇甫川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已完成水保综合措施累计保存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率大幅度提高,重点治理区的农民提前脱贫,并逐步走向富裕。
被誉为“黄河流域一枝花”、“黄土高原小江南”的川掌沟小流域,地处皇甫川流域北端,经过20多年的建设改造现已建成治沟骨干工程27座,淤地坝、治河造地工程44座,沟道坝系工程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昔日荒凉的岩石沟如今已是一片葱茏。北部的呼斯太河流域和大沟流域的治理,成功实施了世行贷款项目,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水保投资体系,实现了国际、国内管理体制的结合,加快了水土保持步伐。该项目不仅成为全旗的样板、鄂尔多斯的典范,也走在了国内四省区前列,是中国利用世行贷款搞水土保持一举成功的首例,整个黄土高原项目被誉为世界银行项目的“旗帜工程”。
原野华章
长期以来,准格尔旗党委、政府始终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全旗的重点改造来抓,同念一本水保经,一届一届往下传,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特别是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旗委、政府进一步明确了统筹经济与生态、发展与质量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路子,即坚持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追求绿色GDP,走绿色发展、节约发展、循环发展道路,进一步强化“生态是民生之本、生态是文明之源、生态是经济之基”的理念,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列入“民生工程”,全力实施“再造秀美山川”战略。先后出台了《禁牧禁垦办法》和《草畜平衡工作实施办法》,在自治区率先实行“全面禁牧”;出台了《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办法》,落实“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等政策;出台并实施《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全社会参与生态“大会战”;出台了《生态自然恢复区人口转移暂行办法》,对生态脆弱区人口退出、生态保护进行规划,确保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顺利实施;通过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有责、社会共建、人人参与”的治理模式。
篇7
一、明确区域地理的高考考查方式
学习必须要与考查结合起来,考试是考查的重要形式,特别是高考。学生经过考试,有了成就,就会更加促进学习深入提高。那么高考的考查方式是什么呢?高考是通过概括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解决区域问题和分析区域发展条件来考查地理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区域地理的考查方式灌输到教学中去。
二、明确学习区域地理的具体目标
具体地讲,当一个经纬度坐标给出的时候,学生的地理思维不仅能反映出这一区域的位置,而且关于这一区域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特征会源源不断地展现出来,甚至进一步深入的相关分析和预测也会形成,即要求学生头脑中要有比较丰富的地球模型,要能出现立体化、数据化、结构化的数字地球。
三、明确学习区域地理的原则及方法
学习区域地理的原则及方法,说通俗点就是解决区域"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
区域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位置、事物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
区域特征、人地关系、区域差异、可持续发展
具体复习时,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
①定位: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及相对位置。②掌握本区域内气候、地形状况,并以此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生产特点、城市、人口及交通等。③比较区域差异,进行跨区域比较异同,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与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区别。④发现区域问题,做出合理评价,制定发展策略。如我国黄土高原和南方山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中东的水资源问题、欧洲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等。⑤关注热点地区。
在哪里(位置与范围)---区域定位
1、绝对位置(经纬度定位)
2、相对位置:一个区域相对于其它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一些主要的经纬度及主要的地理事物,然后以它们为参照物进行定位。
3、政区的轮廓特征
4、利用特殊地理事物来定位
有什么--通过图掌握本区域内气候、地形等事物状况,并以此推断其它自然地理特征及人文地理特征等。
其它自然地理特征:水文(河流湖泊)、自然带(土壤、植被等)、自然资源。
人文地理特征:人口、民族、农业、工业、城市、交通、人文景观等。
为什么--地理事物的联系和差异
通常要分析影响A区域的地理因素。如A与B的相互关系;B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A区域的开发优势;发展A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A与B地区发展的差异等问题。
怎么办--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黄土土质疏松地形破碎,千沟万壑
植被稀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制约农业发展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生态环境脆弱下游形成地上河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整治: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自然: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
人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植被的破坏。
区域开发(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如黄淮海平原的鱼塘-台田;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南方低山丘陵、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云贵高原的特色农业;西北内陆的生态农业等等。
区域开发的意义(经济、社会、环境):如长江三峡水利工程: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旅游、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等(要能分清对大坝的上、下游的意义)
关注热点地区:
综合地说,某一区域(实体)的存在、或某一时间发生的演化,曾经或正在对世界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这些都是"热点"。
①如世界通要道:中东(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五海三洲之地")、中美洲(巴拿马运河)、东南亚(马六甲海峡)等。
②油气资源蕴藏区:中东、中亚(石油与天然气)、中国油气资源分布及调配等。
③民族矛盾尖锐区:印度半岛(印、巴冲突)、巴勒斯坦地区、北爱尔兰、朝鲜半岛等。
④再如生态环境破坏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急剧消失)、主要海上航线(油轮石油泄漏)、极地(臭氧空洞产生与DDT等残毒污染)、温带草原区(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等。
⑤自然灾害高发区,地质灾害高发区: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台湾、日本、东南亚、土耳其)等。
气象灾害高发区:东亚、南亚(洪涝、干旱、台风或飓风、寒潮及沙尘暴)、非洲(干旱)、美国南部(飓风、寒潮)等。
⑥经济持续增长区,如:中国东部沿海、中国中部地区、中国泛珠三角地区、日本、东南亚、美国西海岸、德国等。
在指导学生过程中,要求学生们要千方百计调动自己的思维,要注重知识的落实。专题图训练、区域图训练、覆叠图训练、拆分图训练、局部图训练等都是很好的复习方法。要求:每日10分钟--地图(经纬网、地区轮廓、若干地理事物的综合)(填-记-画-想)
从近几年高考情况看,尤其要重视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在熟练掌握中国行政区划、地
形与气候分布、河流、铁路网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典型地区的区域轮廓特征、区域自然、
人文特征以及区域发展存在问题、发展策略。应该对西北、青藏、东北、黄土高原、华中地
篇8
站在五千年华夏文明今天,追溯上亿年人类发展的源远历史,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和土。水是生命之源,它滋润万物;土壤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山川之根,万物之本。水土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贫瘠,农业低产,生态环境恶化,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生活陷入贫困状态,已成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提高认识,加强水土流失防范,保护水土资源,减少人为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目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山西省水土流失现状
据2000年公布的全国第一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数据,山西省的水土流失面积约10.8万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69%,占全省山丘区面积的84%,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森林覆盖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8%,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仅0.043hm2。水资源也非常匮乏,全省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土地沙化、碱化、退化现象也极为严重,是造成沙尘暴的罪魁祸首。年平均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占到中上游总量的22.9%。近年来,山西省紧紧抓住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大好机遇,加大治理力度,强化预防和保护,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严重干旱缺水,加之水土流失面积基数较大,丘陵山区面积广阔,水土流失形势依然严峻。从生态退化的严峻现实看,生态恢复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技术与劳动投入,需要多部门、多学科的密切合作。
2水土流失危害与产生基础
2.1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群众生存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使有限的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地形破碎,农田蚕食,耕地变少;丘陵山地大量养分流失,土壤肥力下降,使荒地和低产田面积扩大。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损失,已直接威胁到水土流失地区群众的生存,其价值是不能单用货币来计量的。
2.2枯水季节水量减少,洪水季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降雨量尤其是暴雨级以上雨量的季节分配,是影响地表径流的主导因子。地表植被的盖度则决定着径流量的大小,植被盖度高,枯落物厚,土壤的活性有机质就高。据相关研究文献,对于无植物覆盖的土壤,活性有机质仅3.41g/kg,有植物覆盖的土壤活性有机质远远高于无植物覆盖的土壤。地表枯落物及高有机质土壤,可以有效拦截、分散和吸收降水,增加土壤水分下渗与储存,有效减少地表径流。无植物覆盖的土壤结构不够稳定,土壤随水而去,贮水空间就会随之丧失,土壤的蓄水量也因此而减少。从水文角度看,水土流失可增强地表径流的年内变化,使洪水季节水更多,枯水季节水更少。洪水季节,由于山区地面坡度大,无植物覆盖土壤坡面截流能力较差,土壤表层涵水能力低,暴雨强度远远大于土壤入渗速度,降水来不及下渗迅速大量产流,瞬时形成山洪,凶猛的洪水夹杂泥沙倾泻而下,使河流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2.3造成河库淤塞,降低水利工程的效益由于表层土壤,在水力侵蚀下,大量泥沙随地表径流流向塘库、河流,造成河床抬高,严重影响行洪能力,致使洪水宣泄不畅,水位上涨,经常出现10a一遇的流量20a一遇的水位现象。另一方面,淤积的泥沙侵占了库容,削弱了水库的防洪能力,减少了水库的使用寿命,严重时易造成漫坝、垮坝等灾害。如向省城太原供水的汾河水库总库容7.21亿m3,多年淤积量达3.63亿m3,淤积量占总库容的一半。由于水库淤积,占用了防洪和兴利库容,降低了水库的防洪标准和供水效益。全省有些中小型水库只能缓洪蓄清,已基本丧失了调节能力。
2.4面源污染加重,水环境质量下降雨季,表层土壤中含有的大量有机质及残存的农药、肥料等物质随土壤一起以泥沙形式进入水体,使水体的面源污染加大。水土流失越严重,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就越多,水污染就越严重。如汾河水库,上游多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坡耕地及荒山荒坡的水土流失严重,加之水库周边人为活动频繁,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据2005年调查,进入水库的地表水质量为Ⅳ-Ⅴ类,达不到国家饮用水源(地表水Ⅲ类)标准,影响到太原市民的饮水安全。水土流失造成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下降,水环境容量减少,水污染速度加快。
3尊重自然,科学防治
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以显著且重要的方式影响边坡表面与土体的稳定,在增加边坡稳定、减少水土流失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结合多年来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只有由治水为主,转向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治山治土,综合治理,遵循地带性适树、适草规律,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0%,植被覆盖率将达到60%,区域年水土流失量可控制在1000-1500t/km2,水土流失才可能得到全面控制。
3.1尊重自然规律,考虑生态用水如果违背自然规律,仅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新的生态系统,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以往生态建设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必须认真汲取。黄土高原绝大部分地区适宜于旱生的草灌生长,乔木只能生长在阴坡或沟谷等局部山地,没有水源或人工补水的地方,植被恢复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从保证生态用水角度来看,应在年降水量大于300mm以上地区采取以生态自然修复的措施。
3.2必须解决好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水土流失多发生在经济落后的山区,而我省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是由于陡坡开荒,破坏植被造成的,且逐渐形成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这就必须从解决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入手,通过给人以出路,使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在这样的前提下,控制人为破坏,实现生态环境的重建和恢复才切实可行。
3.3注重科学规划,体现水土保持综合效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措施协调,分步实施。在治理开发上,因地制宜,突出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对25°以下的坡耕地必须修成梯田,并实行“两先两后”的办法,即先修近地、后修远地,先修肥地、后修瘦地,力争春修夏种,当年受益。在工程安排上,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主,寻找改善生态环境与提高农民收入的结合点。在土壤侵蚀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建设淤地坝,并与治滩造地相结合,实行坝滩联治,既可使洪水淤漫荒滩成地,又可利用洪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在工程布局上,与退耕还林相结合,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集中连片大搞植被建设,并向周围山系、流域扩展;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积极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基地建设奠定基础;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突出治理的经济效益,突出“生态林经济化,经济林生态化”。选择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树种,采取生态林与中药材套种、柠条与苜蓿套种等办法和采取“灌木铺底,兼用树种点缀”的模式布局,增强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在植被建设上,先抓植被稀少、立地条件差的,乔灌结合,长短结合。在治理方法上,以小流域为单元,打破乡村界线,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大面积坡地、梁地和峁地,实施基本农田、植被建设同步的治理方针,将治理的点、片、线连起来、串起来,上规模、上档次、出精品。
篇9
作为一个小村庄的“当家人”(党支部书记),这位壮年汉子不住地诉说着家园的兴衰史,目光忧郁,神情哀伤。
这是4月7日的下午,强劲的西北风裹沙挟尘,袭掠荒原,远道来采访的我们,连同任锡荣及他的乡邻们一起经受这场沙尘暴的“洗礼”。睁眼望远,无边的黄褐接天垂地,山麓公路上一辆辆运煤的货车和不时驶过的国内最新款的高档小轿车无言告诉世界:曾困顿多年的高原人如今阔绰无比了!
资源的巨富与山川的残损如此不和谐地共处一方,在滋生少数豪门的同时带来了更多人的生存艰难。横亘中国西北、面积达60多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由于地下蕴藏丰富的煤、铁、铝、金等资源被年复一年地开采挖掘,除要遭受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困扰外,还要承担因采空而产生的地表大范围塌陷之灾。仅山西一省,矿区塌陷已占到全省总面积的七分之一以上,那么,高原上的其他省区又能好到哪里呢?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来自高原的代表、委员大声疾呼:能源紧缺电力告急,高原人用煤为全国各地制造“和谐”,自己却一天天远离“和谐”,长此以往,高原的子孙怕是连立足之地都将丧失殆尽了吧!
其实,高原又何尝不是中国那些资源型地区的一个缩影呢?
裂缝包围的家园和瞬间沉没的生命
任锡荣在村小学边的一孔旧窑洞里欢迎我们的到来。“昨天就听说有记者来,一夜没睡着。这些年总是这样,只要有上边的人来村,对我们就是一份希望。”这个叫仲家山的山村位于山西省孝义市西南三十余公里处,从1974年发生第一次耕地塌陷起,近30年间,700多村民年年能听到地层深处放炮的闷响,能看到不断增多的地陷和房裂。“小学所在的这块是惟一安全的地方,煤矿的人说这下面是支撑巷道的煤柱。我们就把这最后的安全给了孩子们。”
尽管与黄土高原数百万年的历史相比,煤的形成要早得多,但对于当代开采业来说,黄土和黑煤是无法分开的:掘开地面的“黄”才能挖出地下之“黑”,当“黑”尽地空时,厚达几十、几百米的“黄”便訇然倾塌,严重者还会引发地震,其对地面建筑、耕地及生活设施的破坏可想而知。
“直到2001年,突然听不到塌陷的声音了,大伙还挺纳闷儿,后来一打听,说是这一大片的煤全采光了,煤矿工作面转移到别的县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来,七嘴八舌说村事。
他们说的“煤矿”指的是汾西矿业集团所属的柳湾煤矿,这是一个大型的国有煤炭企业。从上世纪50年产至今,五十多年的开采历程,把仲家山方圆几十公里的地下煤田一层层采尽,有人形容说光这个矿挖出的煤也足可以堆成几十座大山了。据孝义市国土局的同志介绍,除柳湾矿外,还有两个大型国有煤矿也分布在孝义境内,再加上一百多座乡村煤矿,使这个县级市“光荣”跻身于全国首批50个重点产煤县(市)的行列。
有观点认为:煤炭在成就山西的同时,也在摧残着山西。这种深刻的二律背反法则在孝义、在仲家山表现得更加具体和直观。资料显示,从20世纪70年代到2000年,孝义市共有25万亩土地因采空而塌陷,其中耕地面积7.27万亩,涉及9个乡镇的64个村。
三十年间提心吊胆的日子,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村里30多户人家搬往了外村,在‘塌陷’中长大的青年人大多数到外面打工去了,留下的老人、女人和小孩守着破败的村庄。”在领我们看村子的塌陷状况时,任锡荣说。沿路走过,用满目疮痍和触目惊心形容实不为过:裂缝、断墙、深沟、乱丘……我们明白,塌陷所破坏的不止是村容村貌,更是将多数村民心头希望之灯塔几近摧毁――80%以上的良田被废、90%的民房开裂、河断井枯、牛羊难存,村民总结了“三不”:有地不能种,有房不能住,有树不挂果。
发生塌陷的村庄大都有过人畜掉进裂缝的纪录。记者曾在晋东南一处深达三十多米的陷坑中见到过一台掉下去的农用拖拉机,所幸驾车的青年农民及时跳车得以逃生,而那坑就是煤矿采空所致。
铁矿开采导致的塌陷同样是致命的。记者亲历过两次山崩人亡的惨剧,至少造成13人遇难。一次发生在太原以西的古交山区,被采掘一空的山峦突然发难,半架山坡顷刻间陷入地下,正在山间劳作的5名民工被埋进地下,尸骨全无。另一次在晋南襄汾的塔儿山铁矿采区,一个夏日的清晨,不堪重负的山峰呈垂直式陷落,8名还在睡梦中的采矿人成了山底的冤魂。
有人说:如能走遍高原,有关塌陷的故事随处可闻。所以,真正了解煤矿本质的人,总是对煤(同样包括铁、铝等资源)怀有一种复杂的心情:一方面对每块在地下埋藏了上亿年的煤充满了欢喜和感激,是它把光与热带给人间;另一方面又因开采的过程总夹带着井下矿工的血汗和地面乡民的血泪而使人唏嘘畏惧。
为生存呐喊――他们并不孤单
俗话说“六十年为人生一个轮回”,在这个“轮回”中若能做成一件大事就算功德圆满了。60岁整的张秀生见我们时说,今年是鸡年,自己又属鸡,能在有生之年给全村近千口乡亲争回失落的“饭碗”,真是大吉大利了。
同是农村支部书记,此时的张秀生与任锡荣比,就多了豪气和底气。特别是当陪同来的国土局同志告诉他一个中德长期合作的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即将在这里展开时,张秀生饱经风霜的脸上浮满了舒心的笑。
作为汾西矿业集团的采空区,张秀生所在的官窑村与仲家山的遭遇几乎一样。所不同的是,当家园发生危机后,以张秀生为代表的一批勇敢而不失希望的村民,在废墟般的高原上挺身而起,果断地走下荒原,走进陌生的城市,将呐喊声传送给每个相关的机构和官员。官窑村第一次塌陷出现在1976年,张秀生从1982年就开始了“要耕地、要水吃、要生存”的呼吁。
“我读书不多,讲不出更多的道理,但我坚信一条,就是建设总不该用破坏作代价。煤要挖,但把原本好端端的田地和村庄毁成这样,是在任何时候都交待不了的。”他从县里反映到地区,再到省城,跑的路越来越远,见的官儿也越来越大,而他的名气也渐渐增大了。到了后来,他竟成了采空区群众的代言人,大伙一致推选他为孝义市的人大代表。身份的合法化更增添了他“鼓与呼”的信心。他把群众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不解写成材料,一有机会就发送。
“一次,我到了太原,进了当时山西省省长的办公室,对他说‘我是孝义市的人大代表、官窑村党支部书记张秀生,向领导反映我村的采煤塌陷问题’,省长看了材料说‘知道你们的情况,全省像这种问题的地方很多,政府正在逐步解决’,我急了,说‘不行,得先解决我们村,咱村上千口人受煤矿影响,二十几年没吃过干净的井水了’,省长笑了,说‘我记住你了,一定安排机会解决’。机会终于来了,省里在实施‘饮水解困’工程时,我村榜上有名,2000年,工程人员用几个月时间打出了一眼580米的深井,当甘甜的井水再次进到大伙口中时,不少人都哭了。都20多年没喝过这么好的水了啊!”张秀生苦尽甘来后的喜悦情绪都感染了我们。
苦难是勇士的熔炉。山西在煤炭生产中伴生的诸多问题不仅直接催生了张秀生这样的呐喊者,还引起了一些官员、学者的研究和关注。处长杨志强和研究员李连济便是其中的代表。生活中的他们素不相识,但因其对高原塌陷的重视,在我们的文章中他们双双成为主角。
在山西省国土厅多个部门担任过职务的杨志强,虽已是知天命的年龄,却一如青年人那样慷慨激昂。十余年前他就调查过省内的煤矿塌陷区,写出了一万多字的报告文学,他也因此被称为最早关注高原塌陷问题的政界人士之一。现在,身为国土厅耕地保护处处长的他,保护土地、恢复高原生机更成了他的份内职责。
不用资料,他开口便历数起了山西的“煤之福”与“煤之祸”:山西每年出省销售的煤炭数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山西的采空塌陷灾害也是全国最严重的。1980年至1999年的20年间,山西共生产原煤34.1亿吨,相应的采空塌陷面积达到8.18万公顷,而各类矿山采空区则达两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七分之一以上。单大同市就有地裂缝97处,塌陷67处,涉及人口23万,近年来因塌陷造成几十人死亡。
而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李连济则把目光投向全国、全球。在他不久前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煤炭城市采空塌陷灾害及防治对策研究》中,系统分析了我国煤炭城市采空塌陷灾害现状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该文称,我国的煤矿采空塌陷面积已超过7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亿元。可怕的是,采空塌陷面积仍在扩大,仅2002年就新增采空塌陷面积3万公顷。
“煤矿采空塌陷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协调发展、妨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已过花甲之年的李连济,与张秀生属同时代的人。尽管走在不同的路途,可他们的目的地应该是一致的。
文明发源地的“圆梦”之旅
独一无二的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高原上的河流、峡谷、盆地见证了祖辈创造辉煌农耕文明的艰辛历程。无论考古史上的蓝田猿人、丁村人以及仰韶文化等,还是典籍里的黄帝和他的子孙尧、舜、禹,无一不把他们前所未有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留给了高原。可就在我们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的当代,却因不可或缺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如何顺利跨越这个“文明的断层”,成了上至执政者、下至普通民众探索的课题。
有人指出,对塌陷区的治理,我们政策上有缺失,经济上多欠账。长期以来,国家主要执行两项政策:一是由煤矿给造成地面塌陷的农民以一定经济补偿。现在看来,这个补偿是十分低廉的。仲家山村被毁后无法再种的2200多亩耕地,柳湾煤矿按政策给予了一次性的青苗补偿,标准是3年产量的一半乘以当年的国家粮食收购价,加上对房屋、坟墓、果树等的赔偿,仲家山历年来共得到补偿费约90万元。这些钱七抵八扣早分文不剩,可谓钱路已断,而山川依旧。另一条是国家要求“谁引发,谁治理”,就是说地面的塌陷要由地下采煤者去治理,事实上,由于灾害发生时间往往滞后于采矿活动,再者“地上”与“地下”并无直接利益关联,所以这一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效果甚微。
杨志强说:“塌陷区的历史欠账十分巨大,而国家未对历史遗留的采空塌陷引发责任人做出明确界定,使这笔账无主可找,无人来还。”
李连济通过对更大范围环境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1980~1999年,山西省累积的环境破坏直接经济损失为1274亿元,占该省20年GDP总和的10.61%。这其中,煤的“作用”当推第一。
就在一些官员为山西财政收入破天荒跨过500亿元关口、并以罕有的41.2%的增幅高居全国首位而欢呼时,更多人却对愈加糟糕的环境忧心忡忡。一位长期关注山西发展的经济学家对记者讲:几年前当煤炭生产处在低迷状态时,山西各地提出要抓住机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意图改变能源工业独撑晋省经济的格局,谁知这项工作刚有成效,突然暴涨的煤价却几乎断送了前几年的调产成果。每吨煤平均上涨54元的巨大诱惑,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煤老大”在山西的地位反而更加牢固了。他强调,也许当我们觉得机会到来的时候,真正的机会却在悄悄溜走。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利用煤价处于高位的时机,拿出大量资金,弥补过去几十年里在环境上的欠账,并继续加大调产的力度。
好在事情正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去年春季,张秀生他们的呼吁得到了更大的回报,国家级的“塌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官窑村正式实施,1000余万元的资金投入将在三年内使这片饱受磨难的黄土地旧貌换新颜。站在山头俯瞰,一块块新造的梯田层层相叠,田面平展如镜。“今年要完成水利设施配套,把这716亩梯田全部变成水浇地。我请专家来考察过了,准备在这里建一个生态农业园区,发展高技术的农业项目。”张秀生描绘着他的家园,神采飞扬。
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一个足以让久盼安居乐业的高原人欣喜异常的信号: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圆梦之旅就此起步了呢?
篇10
那么怎样阅读理解不同类型图像给我们的信息呢?这是地理图像教学的重要环节。地理思维能力是中学地理学科能力的核心。通过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许多丰富的地理知识,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地理观察、地理记忆、和地理想象能力,进一步的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
以下是我在几种图像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通过分布图的教学,使学生熟练运用地图这个工具,研究分析地理事项,从而达到牢固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运用分布图
1.看。首先强调分布图的名称。其次是熟悉图例,图例是图像内容的语言,它可使学生明确图上的符号、代号、注记和比例关系等内容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另外还要辨别方位。最后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去观察图像解决问题。
2.析。学生在观察获得的地理信息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学会分析个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的联系,并将所获得的信息通过大脑进行思维加工和处理,以达到明晰一些与地理事项有关的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如在的教学中,让学生仔细阅读植被分布图,了解植被的空间分布特点,然后置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通过观察内蒙古的轮廓、地理位置,联系易学过的有关知识,得出结论:自东向西,离海的距离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所以植被的分布自东向西为:森林、草原、荒漠。
3.填、绘。填图练习,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文字的大小、书写要规范,间距、位置要准确,不能随心所欲,张冠李戴。要使他们明白:图上相差毫厘,实地失之千里。绘图训练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课堂训练。学生要准备纸笔,根据学习内容动手动笔。学习区域地理,先画出区域轮廓,例如,中国政区图要求学生模仿绘制、勾绘轮廓,中国地形图中三级阶梯的划分、主要山脉的分布等,以及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图等等,若能长期坚持,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增长地理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将会十分牢固。(2)活动课训练。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地理调查,搜集地理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编绘学校平面图、家乡交通图、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
(二)运用曲线图和柱状图,培养学生辩证的发展观,使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这两种图像主要是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首先找出一年中气温最高月份和最低月份及其数值。其次,从图上读出气温最高月份与气温最低月份相差的数值。最后,利用所学知识和已知条件,判断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如果十几个地点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可在上述一般了解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几个点气温分布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做出判断和结论。柱状图类似曲线图,因为柱状图可以看作是曲线图的变形或简化。例如读北京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首先让学生找出一月份气温最低,并且低于零度,以此判断北京处在温带;七月份气温最高接近30℃,再观察降水也集中在七八月份,由此判断本地雨热同期。再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生就可以判断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三)运用景观图,使学生对地理知识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景观图能把学生难以见到的地理景观生动形象地显现在面前。由于地理环境的广袤性和复杂性,有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学生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例如:生活在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学生,难以直接感知热带沙漠戈壁的景观,因而不易理解风沙地貌的特点和成因;而内陆地区的学生又难以直接感知大海的景象,因而不易理解潮汐、洋流等海洋方面的知识。这些单靠口讲和地图是难以形成地理事物的观念和概念的。这时若借用课本景观图,展示不同地区的景观特色,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直观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打下了基础。
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景观图时,要求学生与有关课文相互配合,提出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地理事项的感性认识。①是什么景观;②在何时何地;③有什么地理现象;④为什么有这些地理现象;⑤这些地理事项有什么联系和意义;⑥这些地理事项的发展前景怎样。例如,学生在阅读《黄土高原》彩图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①看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②它的分布范围?③黄土高原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观?④那条河流流经哪些地区?⑤它对这条河流的下游河道有什么影响?⑥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对黄土高原进行综合治理?有了哪些改善?通过这种方法阅读景观图,使学生既增长了地理知识,又提高了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