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8: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植物修复;污染治理;有机污染物;重金属
1引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不利影响,这种情况将会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受挫。现阶段的环境污染主要是工业或者是人们日常生活垃圾造成,为此治理环境污染,就需要对污染物治理引起高度重视。现阶段,通常利用化学、物理方法对污染物进行处理,但是在处理过程中,极易造成二次污染,最为主要的是所耗费的成本较高,尤其是对大面积低浓度的污染物更是难以处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修复技术的出现,促使环境污染治理出现了春天,其主要应用在污染的水体与土壤治理当中,具有操作简单、耗费成本少、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关于植物修复技术应用原理主要是利用植物、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清除、分解以及吸收环境污染物质,进而恢复生态原有环境。
2植物修复技术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2.1植物修复有机污染的一般原理
关于有机污染采取植物技术修复原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积累作用、降解转化作用以及催化作用。①积累作用,主要是植物将有机污染物加以吸收,并且在植物体内加以保存,从而使得污染物得到有效的分解;②降解转化作用,主要是现阶段土壤当中,富含了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农药、油等),植物将其吸收进入体内,通过植物内部组织对污染物加以分解,并且储存在植物组织当中,或者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促使环境污染物得以全部分解为二氧化碳以及水;③催化作用,主要是充分发挥植物根系分泌特定的分泌物作用(酶、蛋白质、糖类、有机酸、酚等),从而使得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得以分解,并且将分解物提供给植物为养料,促进植物生长,在植物生长的情况下,分泌物增多,从而有助于加速有机污染物的分解[1]。诸如在美国生长的一种桑葚(MorusrubraL.),该植物根系就能够分泌一种多酚物质,能够加快聚氯联苯(PCB)的细菌生物的分解;再比如葫芦科植物,该植物根系就能够分泌出蛋白质,值得注意的是该种蛋白质与一般蛋白质具有本质的区别,其中含有氯芳香性物质TCDD,能够促进微生物的分解,并且一直以溶解状态呈现在人们面前。一种植物用于环境污染治理,通常情况下是特定的植物,并且其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尽相同。
2.2植物修复技术在富营养化水体及有机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污染水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湖泊当中,促使我国湖泊出现富营养化情况,或者是造成严重污染。根据有效调查数据显示污染的湖泊高达90%,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化学元素包括N、P元素[2]。为使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得到有效的治理,现阶段,国家采用植物修复技术的主要方式是利用特定植物的修复功能。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多的有凤眼莲(EichhotmiacrassipesSo-mis)、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以及水浮莲(PistiastratiotesL.)等植物。诸如荷兰某厂在治理生活污水时,主要采用的是香蒲以及水浮莲,通常情况下,是保持10d停留时间之后,将可以得出一串数据,BOD5的去除率为79.8%,N元素去除率高达95%,大肠杆菌去除率高达98%。除此之外,存在少数国家,诸如日本就采用宽叶香蒲进行生活污水的治理,该种方式的治理通常情况下需要保持24d,才能确保处理效果[3]。总而言之,在对富营养化的水体进行处理时,通过植物修复技术进行水体的净化,不仅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有效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
3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3.1植物修复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机理
现阶段,环境污染物主要包括化合物以及金属污染。金属污染的治理不同于化合物污染治理,化合物的治理主要通过植物的降解,从而实现污染物的消除,但是金属元素以及放射性核素造成的污染治理就不同于有机污染物,该种污染治理主要通过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形态,或者是进行金属元素的扩散迁移,从而使得其发挥的作用实现逐步降低[4]。目前,通过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主要方式包括四种类型,分别是植物富集、根系过滤、植物固化以及植物蒸发。①植物富集,该种方式主要是利用植物将重金属进行积累在植物内部,或者是将土壤当中超出部分的重金属通过植物根系加以分割,从而使得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的治理;②根系过滤,该种方式治理重金属污染,主要是利用耐重金属植物,或者是超积累植物促使重金属的活性得到有效的降低,从而使得重金属难以渗透到地下水或者是进入食物链当中;③植物固化,该种治理方式,主要是通过超积累植物或者是耐重金属植物,不断吸收污水当中的有毒重金属,并且将其沉淀以及富集在植物根部;④植物蒸发,该种方式主要通过植物根系对土壤当中极易挥发的重金属加以吸收,诸如汞、硒等,植物在吸收易挥发重金属之后,利用蒸腾作用通过叶片将金属蒸发,从而使得土壤中的金属污染得到有效的处理[5]。值得注意的是植物在修复环境时,任何一种的修复方式的修复效率,主要取决于植物特性。
3.2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在上述分析中,从中可以了解到重金属治理方式与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其主要通过转化,或者是积累方式。为此,在重金属污染治理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是利用超积累植物,该种植物主要的特点便是能够对重金属具有很强的解毒和积累能力。在英国Bak-er等人首次进行了田间试验,并且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项研究主要针对的是锌污染土壤,实验结果表明土壤中含锌444μg/g时,采用超积累植物(T.caerulescens)加以吸收,将会发现田间锌含量是土壤中16倍,同非超积累植物萝卜(Raphnussatinus)相比,含锌量比为1∶150,从这一数据就可以得出T.cae-rulesens从土壤中吸收的全锌量为30.1kg/hm2。此外,植物在治理放射性核素方面,同样具有较好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在植物种植3个月之后,就可以使得土壤137Cs放射性强度减少3%。根据报道,在1986年切尔诺贝核电站发生了放射性元素的泄露,造成大面积土壤受到污染,在当时主要采用红根苋植物进行修复,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此外,我国的周风帆早在1989年就对凤眼莲净化放射性核素60Co、65Zn、137Cs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研究结果来看,凤眼莲对放射性核素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吸收,并且相对而言,吸收度快,尤其是对钴与锌的吸收率很高,分别高达97%与80%,并且能够将其长时间存储在植物体内,从而有助于环境污染的治理。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有关部门重视环境污染治理。化学方法以及物理方法进行治污,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所需成本较高,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一条生物学的、绿色的净化途径,还是一种有效的、廉价的绿色技术。两种治污技术进行比较,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技术以及经济的优越性。目前植物修复技术在全世界治污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实践起步较晚,存在经验不足等情况,为此还需要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促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庆海,却晓娥.治理环境污染的绿色植物修复技术[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261~266.
[2]刘福兴,宋祥甫,邹国燕,等.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11):2105~2111.
[3]范阳.根际促生菌强化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4):171~172.
[4]黑亮.植物修复技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14(18):39~40,77.
[5]何明珠,胡天光,程斌让,等.干旱区尾矿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沙漠,2014(5):1329~1336.
篇2
关键词: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1引言
污染场地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含有有害物质浓度超过环境背景值,并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的土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一些污染企业面临搬迁,在搬迁之后原来的工业用地会被重新开发成居住用地。但是遗留的工业土地污染问题影响了人居土地应用的安全、健康,滋生了污染场地问题。我国关于污染场地治理发展处于基本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善化的污染场地治理法律法规,对污染场地的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由此迫切需要有关人员完善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2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污染场地的界定标准不明确
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不符合相关管理要求,污染项目没有涵盖现阶段常见的污染物类型。同时,标准制定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复合污染物的存在。另外,现阶段我国土壤质量标准是以金属总体含量作为评价标准,忽视了土壤本身性质对重金属生态效益的影响。
2.2污染场地修复信息不够透明
现阶段我国污染场地的修复工作是以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为主,但是地下水和土壤修复工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滞后性,修复操作还需要相应检测技术的配合,修复工作所需要的资金费用较多。由此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监测数据信息没有及时公布,影响了对土地的及时修复和治理。
2.3污染场地修复工作所需资金不够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土地扩建,我国受污染的土地面积不断增大,占据总体耕地面积的比重也加大。土地一旦被破坏,想要修复所需要的费用是高昂的。因而土壤项目修复资金来源成为困扰有关人员的重要问题。
2.4污染场地修复决策系统和风险评估系统需要完善
污染场地修复决策系统是污染场地污染管理的关键工具。污染土地修复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需要对周围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还需要对修复风险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但是我国现阶段污染土地修复决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统一化、完善化的决策系统。
3完善我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策略
3.1完善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理立法
相关人员需要在总结我国污染场地管理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污染场地管理发展实际制定《污染场地管理条例》。通过立法条例的制定明确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理中各级部门监管责任,加强对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评估。另外,还需要完善第三方参与机制,实现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理信息的公开,提升社会公众在环境风险管理中的参与。
3.2明确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和环境损害赔偿法律责任
污染场的修复治理工作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密切的关联,为此,对于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工作需要进一步明确彼此的责任,将污染场地修复治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污染场地的修复治理工作还可以借鉴《超级基金法》等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对土地、房屋、设施等不动产污染制造者、所有者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对于损害土壤健康和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需要按照相应的法律连带承担责任。
3.3场地污染修复治理工作中要引入第三方治理机制
污染第三方治理主要是以合同形式来委托相应的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发展新模式。基于污染场地污染类型的多样化发展,在污染场地的修复和治理中,需要时刻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发展导向,在污染场地的治理管理中投入充足的资本,在真正意义上落实“谁污染、谁治理”责任。
3.4完善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估体系
针对污染场地环境污染治理风险不确定性,需要有关人员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实现对污染场地的分类管理,另外,还需要对污染治理企业的评估责任进行明确,通过科学的评估机构全面落实政府部门的审批责任,完善风险预防评估管理,并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评估机制。
3.5形成多元化的基金保障机制
污染场地恢复治理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部门拨款、环境税收、污染场地修复保证费用等。为了保证污染场地恢复治理拥有充分资金的支持,需要有关人员完善多样化的污染场地治理基金保障机制,通过多种途径为污染场地污染治理提供物质支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污染场地治理问题是一项综合化、系统化的管理工作,在管理操作的过程中具体会涉及到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资金周转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为了规范污染场地综合治理,需要有关人员进一步加强对污染场地污染恢复治理理论的研究,汲取国内外治理经验,完善相关制度,从而更好的促进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工作的科学化、有效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世进,彭小敏.污染场地环境风险法律管理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6(6):101~109.
[2]黄翔,周炳炎,黄国忠,王琪.我国POPs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基础与完善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8):11~13+20.
篇3
欧洲是工业化的先行者,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意大利就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工业化时期建立起来的各种工厂虽然使意大利借此变成了发达国家,但代价也是惨重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与健康的祈求远远超过了对经济增长的需要,那些污染环境的工厂自然而然也都被关闭了,取而代之的是土壤修复后的优美环境;不单单是污染环境的工厂被关闭,那些靠化肥农药催生的工业化化学化农业,那些在我国被神化的“现代农业”,也被不施化肥农药的有机农业所取代。当地的意大利居民告诉我们,目前意大利人的食物70%以上来自有机农业,中小学午餐更是被强制实行100%有机农业。
作为具有后发优势的我国,很遗憾的是并没有很好地吸取欧美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教训,也基本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之路。我国的乡村工业布局很分散,92%分布于自然村,7%分布于建制镇,1%分布于县城,各种乡镇企业排出的废水、废气、废渣,不但污染了环境,更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灾难。记得不久前参观苏南的一个亿元村,每年钢铁厂上亿元的分红使该村农民家家都住上了小洋楼,但问及居民的平均寿命,却只有60多岁。主要原因是当地化工厂太多,环境污染代价惨重,那些被污染的土壤与水不断缩短着当地居民的寿命,而这被破坏的环境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修复好的。
长期的污染已使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据相关调查,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多达2000万公顷以上,占耕地总面积的1/6,约有65%的污灌耕地遭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全国每年出产遭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1200万吨。有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合格,农村饮用水符合饮水卫生标准的比例仅为66%左右。中国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在我国污染转移比较严重的广东、江苏、浙江、河南等几个省份,癌症村不断涌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3亿多全球最大规模中产阶层兴起,我国居民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也大幅度提升,这就要求我们的决策者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抛弃过去那种牺牲环境质量的发展模式,让可持续发展模式取而代之,也让过去那些被污染的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尤其是那些已经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重大污染问题的摸底清查,应该是最重要的工作。比如,我国目前遭重金属污染的土地究竟有多少?各种土壤污染主要分布在哪里?只有做好摸底排查工作,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投入。虽然在经济学上有“谁污染,谁治理”的道理,但由于历史原因,可能有些污染企业已不存在,这时应该由政府牵头成立土壤修复基金,对那些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买单。当然只有政府是不够的,全社会必须共同行动起来,才能真正使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国外环境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支付意愿,人们必须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进行取舍,即不能为了所谓的增长而任凭环境被污染,也不能为了环境而采取乌托邦形式。只有更多的国人有了环保意识,通过自己的个体行动,采取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整个社会的环境才能最优化,这才是最有利的污染治理之道。
篇4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起源;原理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2-0028-01
重金属污染主要是指由重金属或着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重金属污染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有所不同。不少有机化合物可以利用自然界本身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的净化特点,使其害性成分降低或解除。而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很难在环境中降解。所以,重金属污染的物的降解和修复问题已经成为环境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近几十年来,生物修复技术作为新型的重金属治理技术,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于实践当中。
1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大概出现在80年代,刚开始一般应用于清除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工程技术,它的原理就是通过生物本身具有的能够分解有害物质的能力,来分解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例如土壤中的污染物,并且还会通过增加通气效率、补充营养、投加优良菌种以及改善环境条件等方式来提高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和降解活性的水平,以便利于促进对污染物的降解速度,最终可以完成对污染环境治理的任务。在刚开始的时候,这种技术主要被应用在环境中石油烃污染的治理,并且结果也很完美。实践结果表明,生物修复技术是实用的、有用的以及优越的。此后,该技术也被不断的广泛的使用在对环境中其他污染类型的治理。在美国,他们的很多州对生物修复技术也抱有浓厚的兴趣,认为这种技术使用价值也是非常大的,例如在新泽西州、威斯康星州规定将该技术列为净化受储油罐泄漏污染土壤治理的常用方法之一。在研究领域中,这种技术最成功的例子是Jon E. Llidstrom等人在1990年夏到1991年,被应用在投加营养和高效降解菌对阿拉斯加Exxon Valdez王子海湾由于油轮泄漏造成的污染进行的处理,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使得近百公里海岸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
2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一些相关工作者开始研究在不破坏土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来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新方法。在现在使用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中,生物修复技术被认为是生命力最旺盛的,应用也是最广泛的。它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利用土壤中天然的微生物资源或者人为投加目的菌株到各污染土壤中,将滞留的污染物快速降解和转化成无害的物质,使土壤恢复其天然功能。
3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1)植物修复。所谓的植物修复技术是在植物忍耐、超量积累或者某些化学元素的理论基础上,利用植物以及其共存微生物清除环境污染物的能力,发展起来的一种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植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应用技术,从广义上讲,它包含了利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利用植物净化空气、利用植物清除放射性核素以及利用植物和它的根系微生物共同作用净化土壤有机污染物四个方面的内容。而狭义上讲,植物修复技术就是利用植物清除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一般来说植物修复技术可以划分为植物提取法、植物挥发法、植物根系过滤法和植物固化稳定化法。
2)微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技术具体表现在微生物对土壤中重金属活性的影响,主要包括生物吸附和生物转化两个方面的内容。微生物可以利用有效的营养和能源,在土壤滤沥过程中通过分泌有机酸络合并溶解重金属。微生物可以利用多种代谢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对重金属进行溶解。微生物代谢活动可以生成像甲酸、乙酸、丁酸等多种低分子量的有机酸。微生物对重金属的生物转化和氧化还原,可以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成的不易迁移的高价离子化合物转化为易迁移的低价离子化合物。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原位修复技术、异位修复技术和原位-异位修复技术。其中,原位修复技术是在不破坏土壤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分为投菌法、生物培养法和生物通气法。异位修复技术在治理污染土壤时,需要大面积的对污染土壤进行扰动,其主要技术包括预制床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厌氧处理和常规的堆肥法。
3)动物修复。动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一些低等动物如蚯蚓、鼠类等,在土壤具有吸收重金属的特性发展起来的技术。通过对它们的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金属的污染,达到治理重金属对土壤污染的目的。如在pb污染比较要种的地区,在土壤中投放大量的蚯蚓,通过电激、清水等方法驱出蚯蚓集中处理,对Pb污染的土壤具有一定的治理效果。
4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1)植物修复。水体中植物修复技术是通过植物的吸收和代谢功能将环境介质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进行分解、富集和稳定的过程。人们也可以利用藻类对重金属的吸收以及对重金属的耐受机理,使用藻类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
2)微生物修复。所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就是通过培育的生物或者培养、接种的微生物,利用它们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使水体得到恢复。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处理污水、废水方面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是在以人为的条件为前提的条件下,利用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的微生物或人为投加的特效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来分解污染物,达到修复受污染的环境的目的。
3)动物修复。在水体中,通过添加肉食性鱼类,或减少浮游生物食性鱼类使浮游动物生物量增加的方法,即动物操纵修复技术来控制蓝藻、绿藻的生长。可以利用滤食性动物和腐食性动物的摄食习性来有效降低养殖对水体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5总结
根据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不管是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还是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一般都可以通过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这三种生物修复技术来治理因重金属污染的环境。当然针相应的具体内容会有所不同,我们在使用生物修复技术来治理环境的时候应该结合当时环境来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与方法,即“因地制宜”。我相信只要我们采用的方法得当,治理的及时,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就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陈范燕.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
[2]吴瑞娟,金卫根,邱峰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J].安徽农业科学,2008(07).
[3]张贵龙,任天志,郝桂娟,高文永,刘青丽,鞠占杰.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J].化工环保,2007(04).
篇5
论坛就“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专题开展深入探讨,综合分析了广西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并就进一步加强广西废气污染、废水污染、重金属污染等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提出操作性强的建议和对策,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甘向群在论坛上指出,环境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工农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广西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已面临重大压力,并引起了党委、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我们把“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作为今后几年内广西专家论坛的主题,这个主题选得好,也很及时。“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专题研讨会”,拉开了“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论坛”的序幕,是广西科技工作者尤其是环保战线的科技工作者以智报国、为国分忧的具体行动。
甘向群还指出,广西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广西专家论坛是广西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这个平台充分利用科协及所属学会学科齐全、人才荟萃以及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横向联系的优势,汇集各学科专家学者的智慧,围绕广西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综合性、跨学科、前瞻性的学术研讨活动,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许多高层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来自学会的专家学者能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深入探讨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问题,交流经验,为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论坛上,来自广西环境科学学会邓超冰教授、广西生态学学会谢华博士和周兴教授,分别做了题目为《广西土壤环境污染、风险评估与生态修复研究》、《广西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和《广西重要生态功能区及其保护对策》的主题目报告。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深入探讨我区生态保护环境所的面临的问题,并为我区的生态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篇6
【关键词】土壤石油污染 化学治理 物理治理 生物治理
中图分类号:X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002-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的紧缺,石油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石油的开采规模在不断的增加,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随着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以及石油化工业的发展,石油及石油化工生产中的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愈加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石油和石化产业的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以及在石油的运送过程中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首先,大量的石油物质泄露到周围的土地。含油物质进入土壤后,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的透水性,同时含油物质中的反应基能够与土壤中的无机氮磷结合从而降低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终破坏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微生物的生存,降低土壤的活性。
其次,是化工厂中的石油以及泄漏到土壤中的石油气体的挥发,会对周边的空气产生恶劣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研究表明,部分脂溶性物质对神经系统有很大的副作用,而一些多环芳烃类物质则会直接影响肝、肾和心血管系统等的正常功能,甚至引起癌变。
再次,石油和石化产业还能够产生严重的水污染。针对石油污染愈加严重的现象,对于如何治理石油污染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和教训。这里仅就石油引起的土壤石油污染的治理进行论述,以资参考。
根据在治理土壤石油污染中的原理的不同可以将治理方法分成:物理治理、化学治理和生物治理。
1、 土壤石油污染的物理治理
物理治理是利用土壤和污染物物理特性的不同,通过一些物理方法降低污染物对土壤的方法。土壤石油污染的物理方法主要有换土方法、焚烧方法和隔离方法。
换土方法顾名思义就是用有污染的土壤将污染的土壤换掉。这种方法适合重度污染且难以治理的土壤石油污染,但是这种治理方法显然没有将污染的土壤治理彻底、指标不治本。
焚烧法是根据石油类污染物易燃烧的性质,在高温条件下将污染物燃烧掉,从而实现土壤石油污染治理的目的。在焚烧法治理土壤石油污染的过程中,又会产生空气污染,且焚烧的面积不宜过大,这就使得焚烧法在治理土壤石油污染的过程中有了很大的局限。
隔离法只采用粘土或者采用惰性材料将被石油污染的土壤和没有污染的土壤隔离起来,这种方法只是暂时的防治了石油污染物的迁移、防治污染的扩展,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污染治理的作用。
2 、土壤石油污染的化学治理
化学治理方法是指在土壤石油污染治理的过程中理由污染物和改良剂之间不同的化学性质通过发生化学反应来治理土壤石油污染的治理方法。主要的化学治理方法有:化学氧化方法、萃取方法和土壤洗涤方法。
化学氧化方法是利用向污染的土壤中喷洒或注入化学氧化剂,使其与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来实现治理土壤石油污染治理的目的。使用化学氧化法治理污染土壤中常用的化学氧化剂主要有臭氧、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等。其中以二氧化氯的性价比最高。
萃取方法是依据相似兼容原理,对石油污染土壤中的石油进行萃取、回收,实现对污染土壤的治理的方法。但是萃取法有很大局限性,不仅要污染土壤中的石油含量高,而且代价高,不适宜大面积使用,不能彻底治理。
土壤洗涤方法是将污染土壤混入到洗涤剂中,利用洗涤剂、污染物不同的性质从水相中将部分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出来最终实现对污染土壤的治理。但是土壤洗涤方法操作复杂且成本很高,因此也不适宜大范围的使用。
3 、生物治理方法
生物治理污染土壤的方法是指利用特定的生物吸收、降解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从而是想净化土壤、修复生态的治理方法。
3.1 利用微生物治理土壤石油污染的方法
微生物治理技术是一定的微生物,在可调控的环境条件下将有毒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污染物的处理技术。由于利用微生物方法处理环境污染时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且无二次污染的显著优点,因此,对微生物治理方法研究较为成熟。在利用微生物治理土壤石油污染的过程中,根据是否取土又可以将微生物治理方法分成两类:原位生物修复方法和异位生物修复方法。原位生物修复方法是不取土在污染土壤所在地进行治理的方法,较为常用的方法有:生物培养法、生物通气法。异位生物修复方法是将污染土壤移至专门的地点进行治理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土壤堆腐法、生物反应器法。
3.2 利用植物自治理土壤石油污染的方法
此种方法是利用植物及其共存微生物体系对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进行降解,从而实现清除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目的。与其它的治理方法相比,利用植物治理的方法成本较低并且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小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功效。但是这种治理方法对于植物的选择有特殊的要求:首先,要有较强的对污染物质的吸收能力:其次,要有强大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再次,不能够影响人们的健康。
目前,我国虽已初步建立起了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但这个体系还不成熟,尤其在微生物修复方面,尚缺乏全面的调查资料,更重要的是该体系中的大部分研究仍处于模拟实验阶段,还未找到一套可用于现场的、修复费用低、修复效率高、修复效果好、可操作性强的技术和工艺,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仍需深入改革。
参考文献:
【1】 陆秀君,郭书海,孙清,等.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 ]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 ,34 (1) :63-67.
篇7
关键词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X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243-02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逐步提高。与此同时,所产生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如农药污染、化肥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也日益凸显。因此,深入研究农村环境污染现状问题,并提出对策,迫在眉睫。
1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1 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现代化农业生产不得不通过施用大量的化肥、农药、地膜等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进而造成了各类污染。资料显示[1],化肥在施用过程中浪费严重,有60%左右逸失于环境中,所产生的污染严重。一是不合理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二是部分化肥随农业退水和地表径流进入河、湖、库、塘,污染了水体,造成了水体富养化。三是化肥的不合理应用会造成大气污染。四是化肥含有有害成分,如重金属、无机盐等,长期施用化肥对农用环境造成影响,影响了植物品质。此外,农作物吸收了化肥中含有的重金属成分后,通过食物链,会间接危害人体健康。农药虽然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途径,但是大量使用也会致死有益生物,破坏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且农药也会通过食物链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一到雨天,农田的农药会随着雨水的冲刷作用等移转到周边的池塘、溪流等,污染农村的水源。农膜的使用可以给农业带来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会造成农田土壤的污染。农膜残留在土壤中,导致土壤通透性变差,随着地膜栽培年限的增长,若不及时回收残膜,其残留量会不断积累,土壤结构受到破坏,土壤肥力水平进而降低,导致地下水难以下渗、土壤次生盐碱化。
1.2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造成的生活污染
1.2.1 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现代人对肉类的需求不断增加,直接导致了畜禽业的迅速发展。当前,农村的畜禽养殖大都呈分散状态,数量多、种类杂,畜禽粪便更是直接排放,不但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更会引起地表水的富营养化,甚至导致水污染问题的出现。若不及时治理畜禽环境污染,环境将进一步恶化,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将受到巨大威胁[2]。
1.2.2 生活污染物的排放。随着村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相应提高,垃圾的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农村垃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2006年环境公报中指出,我国农村每年约产生1.2亿t生活垃圾和超过2 500万t的生活污水。
2 农村环境整治对策
2.1 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2.1.1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各级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应认真展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做好饮用水源保护、水污染治理、垃圾处理、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要把相关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个人,并定期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督察。
2.1.2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必须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然而,广大的农村地区还缺乏有效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监管,制订和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法律规定,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各地农村特点和治理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势在必行。可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研究制订农村区域间、城乡间的生态补偿政策[3]。
2.1.3 强化村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一是充分运用电视、网络、公布栏、报纸等宣传媒体,让村民意识到各类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到污染直接与自身健康息息相关,使其不断提升环保意识。二是从娃娃抓起,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生以及幼儿园儿童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通过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来影响带动他们的家人共同保护好自己周边的生态环境。三是加大村民对自己村庄环境的监督权、环境治理工作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升村民保护自身周边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2.2 把现代生物技术有效运用到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之中
现代生物技术比如微生物厌氧堆肥技术、微生物好氧堆肥技术、生态工程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等,如果能把这些技术有效运用到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当中,必然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河南省滑县滑华养猪场采用发酵床生态养猪新技术,通过对该场近千头仔猪和中猪的试验喂养和测试,归纳出运用发酵床养猪新技术与一般传统养猪法相比具有彻底解决养猪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猪舍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猪肉品质、变废为宝、节工省本6个优点[4]。又如,研究表明有些微生物菌剂能加速作物秸秆的腐熟和促进有机废物的发酵、土壤环境的净化和修复作用的农药残留降解菌剂、水体净化菌剂和土壤生物改良剂(生物修复剂)等方面的研制开发已取得良好应用,并具有广阔前景[5-7]。笔者认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是处理农村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也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3 参考文献
[1] 卢艳丽,闫百瑞,宋志博.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北方环境,2011(21):132-133.
[2] 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农村经济,2004(9):86-88.
[3] 鲁岩.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N].大连日报,2008-03-11.
[4] 王桂梅.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新技术解决畜禽养殖污染[J].河南农业,2010(10):50.
[5] 朱昌雄.我国生物肥料标准研究进展及建议[J].磷肥与复肥,2005,20(4):5-7.
篇8
根据*年1月4日召开的今年第1次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要求,为巩固全市清理养殖业污染工作成果,加强长效管理,打击回潮反弹行为,改善环境质量,现就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
经*年全面清理畜禽养殖业污染,我市的畜禽养殖数量和规模大幅度减少,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城市环境质量和环境景观明显提高。但由于畜禽养殖污染源多、面广,畜禽养殖场点搭建速度快,容易反弹回潮。因此,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清理养殖业污染工作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快清理扫尾工作,按期完成清理任务,并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常抓不懈,坚决打击、制止回潮反弹行为,努力为群众营造一个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加强领导
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小组及其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全市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的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负责各片区畜禽养殖业污染清理与防治工作的督促巡查工作。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安排专职人员,落实固定办公场所和经费,继续负责本行政区域范围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的巡查,发现畜禽养殖业污染行为要及时制止,并予以清理。
三、明确目标
集中力量,突破清理难点,全面关闭所有不符合要求的畜禽养殖场,达到有效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和景观的目标。
(一)属于回潮反弹的畜禽养殖场和应清未清的畜禽养殖场,必须于*年7月31日前清理、拆除。
(二)属于暂缓清理的畜禽养殖场,无配套污染治理设施或污染物未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必须于*年10月31日前予以清理、关闭。在禁养区外并建有污染治理设施的,经环保部门监测、验收后,由经办人向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批准,领取相关证照,给予保留。
(三)清理、关闭的畜禽养殖场,其相关设施必须予以拆除,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生态修复,进行绿化、美化。
四、落实责任
畜禽养殖污染管理工作由畜禽养殖场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场管理机构管理,并具体负责清理和整治。
五、长效管理
各镇(街道)要制订和完善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的长效管理制度,进一步防止畜禽养殖业反弹造成环境污染。
(一)禁止在《*市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划定的禁养区范围内从事畜禽养殖活动,对于在禁养区范围内从事畜禽养殖活动或未经审批新建畜禽养殖场的,由市有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从重处罚。任何单位、个人未经许可不能租地给予他人从事畜禽养殖活动,对于未经许可租地给他人从事畜禽养殖活动的,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二)新建畜禽养殖场必须位于《*市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划定的禁养区外,同时必须离高速公路和市内各主干公路两旁三公里范围外。
(三)凡从事畜禽养殖活动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经市环保部门审批,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并经验收合格,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省有关标准。新建畜禽养殖场,必须按以下程序办理:
1.填报项目审批申报表,经村委会(社区居委会)、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
2.报市环保部门会同市农业部门审核,提出意见。
3.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报相关镇(街道)环保部门签署初审意见后,报市环保部门审批。
4.项目主体工程与污染治理设施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污染治理设施必须报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动物防疫条件经农业部门审查合格,并获取相关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
(四)经批准建设或保留的畜禽养殖场,其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保持正常运行,确保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市环保部门不定期对畜禽养殖场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检测,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理机构要经常性进行现场监管,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六、考核监督
(一)防止畜禽养殖业污染工作纳入镇(街道)领导班子和村级两委工作实绩年度考核内容。
篇9
土壤修复刻不容缓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土壤污染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毒地”报道屡见不鲜,土壤污染已经成为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之后另一个必须要面对的环境污染难题。
2012年,农业部已经对耕地中的部分重金属污染做了初步的调查,根据媒体报道镉、铅、砷三种重金属的污染范围已相当广,几乎覆盖全国各个区域。2013年,国家环保部一份文件引发了国内公众对土壤污染的强烈关注。这份文件指出:我国有3.6万公顷耕地土壤重金属超标,由此每年造成的“粮食污染高达12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据媒体报道,我国严重土壤污染区有320个,约为548万公顷,与此同时,城市中出现大量遗留、遗弃场地。据保守估计,这样的场地将超过20万块,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这类场地的修复需求仍在不断上升,且治理十分紧迫。从目前政策来看,这类土地中仅有污染最严重、最紧急的场地有望得到修复,假设这类场地占到总量的5%,那么未来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同时矿区修复市场也在逐渐释放,预计投资规模超过2000亿元。也就说,土壤修复行业的投资规模至少高达7000亿元。
土壤污染的危害严重,涉及食品安全、直接致病、耕地质量、以及对其他的环境要素的侵害等各个方面,不但经济损失严重,而且危机人们健康与生命安全,土壤修复刻不容缓。
多方抢滩万亿市场
土壤污染又被称为“看不见的污染”,曾一度被忽视。但近年来,随着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综合整治,土壤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积累已久的土壤污染问题,已越发受到政策的关注,万亿市场或渐进打开。
2012年3月份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将节能环保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其中,土壤修复是在环保产业的重点发展之列并明确提出要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
在环境产业发达的国家,土壤修复产业占整个环保产业的市场份额高达30%至50%。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正处发展初期,竞争较不充分,利润空间较大,有的项目利润率可达40-50%。受高额回报的吸引,许多企业纷纷进入土壤修复行业。
2010-2011年以农银租赁、国泰租赁为代表的融资租赁公司竞相拓展节能环保市场;私募基金投资者也已经将视野移向以土壤修复为代表的环保领域。据不完全统计,仅2012年就有50多家新土壤修复公司在中国注册成立。国内的一些科研机构包括清华大学以及中科院等纷纷开始研究土壤修复项目。
事实上,国内土壤修复市场正被国内外看好。国外的一些土壤修复咨询机构,如荷兰DHV集团等也纷纷进入国内,带动了国内修复产业的意识、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在北京、上海、南京等经济相对发达且污染场地较多的区域,也迅速涌现了一批土壤修复工程类企业。
“谁付费”成发展瓶颈
土壤修复市场高达万亿的市场规模可谓“钱途”光明,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存在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蓝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土壤修复市场刚刚起步,吸引市场投资的重要因素在于该产业是否可以将实际需求转化为市场需求,而这一转化的关键并不在于“钱”景有多好,而是由谁来付费。
目前土壤修复项目主要包括由政府付费的景观整治,以及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满足居住用地环境标准所开展的场地修复。后者所需修复的土地多为直接购买化工石油等产业的工业用地。
篇10
一、主要目标
环境空气质量方面:确保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0%以上。
水环境质量方面:全县地表水省考断面达到Ⅰ-Ⅲ类考核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国家和省市下达的指标要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方面:全县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5年分别减少5%、4%、12%、12%以上。
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全县力争不发生二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件。
生态保护红线:按照国家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5.02%。
二、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运行机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要求,明确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着力推动形成“环委会统筹协调,专委会分兵把守,部门牵头推进,县乡两级具体负责”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责任单位:县环委会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二)强化履职考核。严格落实《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对党政领导干部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生态环境损害,或者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而导致产生,或者未完成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约束性目标任务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同时,强化全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情况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重要内容,并作为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生态环境局)
三、深入推进“标志性战役27个专项行动”
(三)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攻坚战。深入推进城市扬尘治理专项行动,确保各施工企业按“六个百分百”标准施工,确保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以上。(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城管局);深入推进城市餐饮油烟治理专项行动,确保县城区域内排放油烟的规模以上餐饮经营场所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行。(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工业废气治理专项行动,确保水泥、有色冶炼达标排放整改基本到位,有机化工、表面涂装等重点行业VOCs治理取得关键进展。(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深入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确保初步建成清洁高效、环境友好的货物运输体系,实现柴油货车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专项行动,力争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网格化、精细化管理,露天焚烧行为有效遏制。(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农业农村局);深入推进城市烟花鞭炮禁放专项行动,确保县城禁燃区落实全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要求。(责任单位:县公安局)
(四)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攻坚战。深入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确保完成乡镇(含村级“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全面推进问题排查整治。(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深入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行动,确保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污水处理率力争达到85%左右,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力争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县住建局);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专项行动,确保摸清排污口底数,建立档案,封堵、取缔违法入河排污口。(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五)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攻坚战。深入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行动,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完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和填埋场排查整治。(责任单位:县城管局);深入推进农用地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确保完成国家、省市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任务。(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深入推进建设用地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确保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目标。深入推进危险废物处置专项行动,确保全面禁止进口“洋垃圾”,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得到规范化处理处置。(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六)坚决打好自然生态保护攻坚战。深入推进矿山开发整治专项行动,确保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矿山得到有效治理,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基本实现修复绿化。(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深入推进湿地保护专项行动,确保乱占湿地、破坏湿地问题得到有效治理。(责任单位:县林业局);深入推进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电鱼”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违法行为,确保得到有效整治。(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
(七)坚决打好工业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工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确保基本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以及集企业污染源监控、园区环境质量监控于一体的数字化在线监控平台。(责任单位: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住建局、县生态环境局、水边镇政府、巴邱镇政府);深入推进化工园区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和完善化工园区长效管理和规范管理的运行机制。(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工信局、县发改委、县应急管理局);深入推进工业企业达标排放专项行动,确保各类工业企业基本实现全面达标排放。(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深入推进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行动,确保煤炭、水泥、平板玻璃行业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类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发改委);深入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专项行动,确保基本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八)坚决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确保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深入推进水产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确保全面取缔河湖水库禁养区网箱养殖到位,打击湖泊水库投放肥养殖。深入推进农药化肥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确保全县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专项行动,确保9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农户改厕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城市管理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卫健委)
(九)坚决打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战。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构建长效机制,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全力打造赣江最美岸线。(牵头单位:县发改委)
(十)坚决打好河湖水库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攻坚战。确保河湖水库水质下降趋势得到遏制,并向好的方面转化。(牵头单位:县河长办)
四、加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力度
(十一)持续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对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确保在规定的整改时限完成整改并销号;积极配合做好新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工作。(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十二)持续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审计指出问题,对照问题抓好对照自查,确保在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并销号。(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审计局)
五、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十三)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优化空间格局,落实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产业布局等规划编制过程中依法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调整优化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能源,推动“三线一单”应用实施。(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委);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低碳交通业、低碳建筑业、特色林业、绿色旅游业、节能环保产业。(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林业局、县文广新旅局、县商务局、县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国家级生态县”和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提升区域品牌价值。(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十四)引导公众绿色低碳生活。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继续教育、干部培训和企业培训体系,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商场、绿色社区、低碳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推行生活方式低碳化,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和应对气候变化宣传,积极引导居民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家居。(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教体局、县交通运输局)
六、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五)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制体制,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完成现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发证和登记任务,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健全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体制机制,构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委)
(十六)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构建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体系,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十七)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创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协调推进机制,创新矿山生态修复机制,构建以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河长制、林长制。(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委、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生态环境局)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