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

篇1

1.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整体相对滞后,与世界先进企业的文化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很多企业并没有将企业文化置于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没有将其视为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缺少统一规划。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有企业文化发展规划的企业比例仅为28.1%;企业文化建设处于“基本形成阶段”的占44.1%,处于“酝酿探索阶段”的占36.2%,处于“深化提高阶段”的占16.4%,还有3.3%的处于“不太清楚”阶段。我国多数企业的文化建设仍处于基本形成和探索阶段。甚至我国某些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也普遍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指导,致使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不清,不能形成系统、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2.企业文化建设浮浅,流于形式

企业重视建设物质文化的表面内容而忽视物质文化深层次内容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企业将组织文化建设局限于口号、标语,浮于表面[4],局限于形式,企业文化缺乏实质内涵,员工不能主动接受或甚至抵触,导致企业文化缺乏凝聚功能,企业文化建设陷入尴尬境地。有些企业仅注重表层显性的建筑环境文化、服饰文化等物质文化建设,不重视企业战略、管理制度、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建设,致使企业文化的激励、辐射等功能丧失。有些企业的文化建设执行不到位,部门协同力度不够。有些企业对企业精神开掘的深度不够,将注重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导致企业文化缺乏核心内容和深层次内涵。

3.企业文化特色不明显或缺失

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和特色,脱离企业实际机械照搬国外或其他企业的文化现象存在。有的大型集团企业过分夸大企业文化的统一性,忽视地域、分公司的差异性,造成下层组织模仿机械照搬上层组织的文化,文化建设与实际严重脱节。有些企业所属部门夸大部门文化建设的差异性,不按照要求统一建设。有的企业将传统文化等同于企业文化来建设,忽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不能形成特色鲜明的企业理念。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严重的轻核心文化建设的现象,并具有“人情至上”、个人性、家族血缘性等负面特点[5]。

4.制度文化建设不足,忽视企业文化的贯彻执行

部分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制度文化建设不能及时跟进。有些企业管理制度不及时更新,有些制度弹性不足,致使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支持和后劲,造成企业文化“虚化”[6]。有些企业虽然重视制度文化建设,但是忽视制度文化的具体贯彻执行;有些企业既不重视制度文化建设,没有详尽的制度执行方案、执行评估系统。此外,许多企业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文化考核方案,导致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的行动力度不够。在企业文化宣传贯彻方面,有些企业在员工培训时忽视对员工开展企业文化和提升综合素质的教育,使企业文化缺乏影响力。

5.企业文化内涵不足,或处于“亚健康”状态

部分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质量,缺失内涵,且存在不同程度的“亚文化”倾向和“亚健康”状态。企业文化不同程度地受到传统文化中的宗族等级观念、官本位和人治思想等消极因素的影响,政府情结、权力崇拜、唯上是从、人治管理等文化现象存在。企业文化的“人本”理念未能得到足够重视[7],有些企业仅停留在客户层面,缺乏对员工的人本关怀和关爱,不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很多企业并未形成稳固深层次的企业精神、经营哲学和核心价值。企业文化受领导层主观意识影响大,不够成熟稳定,易随领导的更替而变换。有些企业照搬西方企业先进管理经验,企业文化软件严重缺失[8]。

6.企业文化动力不足,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部分企业未将企业文化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形成合力[9],未能形成一套规范、完善、系统、严密的、科学的企业文化体系。大部分企业对文化建设没有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提升,企业文化未形成完整体系,文化构成元素未得到有效总结、提炼,导致企业文化激励凝聚功能不健全[10]。有些企业的文化培育途径缺乏创新,未考虑企业文化的执行力、生命力和效能,导致企业文化效能不足,不能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数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业务发展脱节,不利于市场的拓展,导致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贡献不明显。企业文化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应对现代管理危机的能力较弱。

二、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企业内部原因

(1)企业家与企业管理者自身因素。有些企业家对企业文化建设严重缺乏重视。多数对企业文化内涵存在误解和偏见,盲目夸大或否定企业文化作用[11]。调查结果显示[2],尽管大多企业经营者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行动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基层管理者未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企业文化内涵也会导致员工对企业文化缺乏了解。(2)企业内部管理因素。企业过分关注短期经济利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小。许多企业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没有长远动态的文化建设规划,企业文化的宣传贯彻力度不大。企业管理中缺乏人本、民主的管理意识导致企业文化缺乏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3)员工自身因素。员工对企业文化了解欠缺,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责任感、积极性、主动性较低。调查显示[2],90%的员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领导的工作,与一般普通员工关系不大,89%的员工认为搞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搞思想政治工作。(4)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互动缺乏良性互动。企业文化建设是长期动态的过程,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不能有效良性互动,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2.企业外部原因

第一,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社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支持力度不够充分,企业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的外部引导和持久动力。调查结果表明[6],“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内部缺乏共识”和“缺乏动力”是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因素。第二,我国亟待继续出台进一步引导、规范企业文化建设的政策,目前我国企业尚未建设形成科学规范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第三,我国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不够充分深入,对国内企业文化的研究滞后于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研究相对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科学理解、准确把握企业文化内涵,建设优质文化

企业领导和管理者要科学理解、准确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准确定位企业文化的内容、层次和功能[12],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深度培育企业文化,把企业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国家民族责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企业应将中西方优秀文化和现代先进管理相结合,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相结合,科学界定企业权责体系,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和愿景,加强企业核心文化建设,提炼企业哲学、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富有人本理念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文化领导与员工参与相统一、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统一、企业文化内容与品牌核心相统一。企业还应将环保、节约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促进企业与员工、市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

2.制定动态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加强品牌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企业应加大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明确企业发展目标,正确把握企业发展规律,制定长远动态的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把建设科学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机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将企业文化建设机制与人才激励机制、企业管理机制、战略发展机制相结合,加大企业文化的资金投入,建立企业文化资金预算制度、考评激励制度、动态监控评估预警机制。企业还应积极探索企业文化深度培育建设的途径和载体,重视企业文化评价体系建设[13],参见表1企业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简表。打造品牌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特色建设的关键路径。企业要进一步提炼核心价值观,将地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在跨国公司阶段,应增强企业文化的开放兼容性,为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发展服务。

3.重视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文化的贯彻执行

企业文化建设力避重形式、轻内容。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正确处理企业文化制度与制度建设的关系,重视发挥制度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维护员工共同利益。企业应将创新思想、团队精神、人本理念、诚信哲学、伦理道德、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制度文化建设中,重视从制度文化上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从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习惯;同时将民主、平等、法治观念融入企业文化,创建创新和谐的企业文化,创造公正、公平的良好竞争环境,引导员工良性竞争,提高企业效能[9]。在企业文化贯彻执行方面,建设专门化企业文化培育、宣传平台,利用内部报刊、文化宣讲会、文化比赛、企业网站等媒介,加强企业文化核心内涵及要素的宣传交流,向员工传递普及企业文化理念。

4.提高企业家素质,培育企业文化建设人才

企业领导者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企业家要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在深刻理解企业文化功能、意义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企业使命,整合企业愿景和价值观,塑造企业精神;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价值和理想追求,使自身与企业宗旨、使命、核心价值观积极融合;善于发现现有文化与目标企业文化的差距[14],并制定计划及时进行企业文化革新,建设适合企业发展的新企业文化。企业家还要重视加强与员工沟通,重视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鼓励带领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员工创造性,使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自主传播者。企业家还要善于培育和挖掘企业文化建设人才,加强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本建设。

5.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的良性互动

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企业文化具有动态性。企业家的个人特质会以其行为和决策影响改变企业文化建设的状况,成熟的企业文化体系又会反过来约束企业家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能力[15]。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建设互动中应避免忽视企业文化对企业家个人行为的影响。企业家还需要不断增强对自身行为改变的认识,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向着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方向规范自身行为。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家应准确把握企业文化发展规律,使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以及自身相协调。企业家还要具有创新意识,对企业文化建设注意听取采纳员工意见,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表率作用,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境界。

6.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打造企业文化竞争优势

企业要从宏观战略的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正确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发展、共同文化与特色文化、传统继承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实施文化管理。企业应重视应用企业文化培育和打造具有高凝聚力、向心力的企业团队,将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国际价值观念及自身管理制度有机结合,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学习世界著名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积极吸纳融合优秀外来文化,实现企业文化优势与企业竞争优势相统一,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企业应将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和人力资本效能。企业还应使企业文化战略与企业相匹配[16],通过建设特色品牌文化提升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文化在企业遭遇困难或经济环境变化时应对危机的能力。

四、加快构建科学规范的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议

篇2

1.1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脱节

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往往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职能,象其他职能管理部门一样,专门从事企业文化的管理。比如,在企业文化受到重视后,一些企业简单地将以前的宣传部门改为企业文化部,错误地认为只需要一部分专业人才用管理财务、运营、销售的方式及某些刚性指标来管理企业文化。这样极易使得企业文化管理部门之外的企业员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是某个具体部门的事,与自身关系不大。而实际上,这将导致很大一部分员工缺乏共同参与意识,对企业文化知之甚少,不能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创意。从而使得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企业员工严重脱节。

1.2忽视了企业价值观的推广工作

很多企业为了让自己区别于其他企业,能够脱颖而出,都统一了一套企业内部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提炼出来后,还要慢慢被员工所认同和接受,并扎根于员工的思想中,最终为每位员工的工作言行和企业的发展作出指引。这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然而对于个别企业,它的企业价值观只出现在讲话稿、年终总结中,平时并未及时开展对企业价值观的推广活动,或者推广力度不够,使得企业价值观只是徒有其表,企业员工对企业价值观并不了解。企业文化建设更无从说起了。

1.3企业文化建设违背行业规律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不同领域的企业来说,各有千秋。不同领域的企业有着它自身不同的发展规律。而部分企业未真正领会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于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潮流中,盲目跟风,一味模仿企业文化建设较成功企业的方案与创意。倘若两企业并非属于同一领域,将可能导致借鉴成果并不能为借鉴方所用,从而并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甚至会出现与预期相反的效果。

2企业文化建设成功案例分析

目前四大行、城商行以及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进军二三线城市抢占市场份额,社区银行、直销银行等新的银行发展模式也正在成熟,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众多中小银行也正在寻求转型方向。在此形势之下,银行品牌价值的重要性便尤为凸显,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唯有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才能跟上银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崇阳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于2013年7月,一年来发展势头喜人,各期业绩在县内同业位居前列。这与它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传播工作密切相关。在进行了自身现状分析和市场研究后,崇阳农商行提出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物化于境、固化于制”的企业文化战略思路。

2.1“内化于心”

企业文化价值体系不仅要让员工认知,更要让员工认同。崇阳农商行进行了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较全面的宣传引导,让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这些宣传引导方式包括:领导身体力行,作表率;员工中树榜样,立典型;提倡该行价值观,讲故事;举办文化活动,助入心;设置文化特使,做推动等。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让所有员工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最终使员工对该行的价值理念体系从认知、认可,到真正的认同。

2.2“外化于行”

崇阳农商行结合自身发展现状,进行了一系列全面的改革和尝试,从战略发展目标的确定到具体措施的出台;从内部管理机制的转变到外部新的经营模式探索;从改变人才晋升机制到搭建员工沟通平台;从加强团队内部凝聚到网点服务行为的整体提升。努力地践行该行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把内化于心的价值理念体系日常化、具体化、工作化甚至生活化,从而真正做到企业文化理念的“外化于行”。

2.3“物化于境”

由于崇阳农商行从崇阳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正式改制成为崇阳农村商业银行,时间较短,同时进行了更名。为了让老百姓快速了解新成立农商行与曾经的农信社之间的关系,崇阳农商行在内部,加大网点品牌形象整改,创造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打造品牌文化个性;在外部,致力于重塑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文化的品位,加大对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的综合宣传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会影响力和老百姓的品牌认知度,为品牌形象的塑造打好了基础。

2.4“固化于制”

制度保障文化执行,监督巩固文化成果。为了让企业的价值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崇阳农商行在制度建设中,也进行了同步的完善。该行借助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工作标准、工作体系等对职工行为给予规范性限制,通过不断向职工进行感化、教育、督促、检查等,用规范来约束和指导全员的行为,从而为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推动企业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3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3.1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最根本的竞争力,它渗透在企业所有的活动中,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因此,作为企业,思想上要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要从宏观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2增强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之间的关联度

企业文化不是自发的,而是对长期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与每位员工的生产经营活动密不可分。因此,应建立激励机制,动员和发动全体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各项工作,立足本职岗位,从一点一滴做起,用企业文化精髓去指导每一份工作,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磨炼出企业的精神。

3.3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与广度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企业都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准备。对于企业内部,可通过开展逐级培训,来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使员工最终把企业文化理念细化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对于企业外部,可积极组织文化活动,宣传企业文化理念,增强社会大众对企业文化的认知。

3.4遵循行业发展规律,有效建设企业文化

篇3

一、企业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面貌的高度概括,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是企业的基础和灵魂,是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动力,统一的企业文化对电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从实际工作中从细处解决员工的实际的思想问题。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为了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是为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企业文化,可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生产的融合,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从无形变成有形,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实际具体工作中去;企业文化可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改革旧思想、旧想法、旧模式,为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提出新要求,为其发展创造了新条件;企业文化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将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使更多的员工参与进来。

二、企业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企业文化营造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格局是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选择。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全面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崭新天地,才能充分展现其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劲功能,真正扮演好影响企业生存状态和未来命运的重要角色。企业文化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空间。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带来了良好的人文环境,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牢固的群众基础。企业应当进一步重视文化建设,既可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又能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生机与活力。

第一,不断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随着企业的发展进步,员工不再把企业看作单纯谋生的劳动场所,而是需要企业具有多功能性。不仅要提供舒适的劳动环境,还要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企业应适应员工发展的需求,加大对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员工提供日益丰富的文化服务。

第二,保障企业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企业文化建设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指导,有利于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企业文化建设要主动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真正让思想政治工作进入各个职能部门,使政工工作贯穿生产一线,政工干部要深人员工生产现场和文化活动中,直接在一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根据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职工群众的思想状况,选择工作载体,发挥好重要作用。

第三,形成浓厚的文化活动氛围。应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使员工在学习中工作、工作中学习,进入自我学习、自我组织、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的新境界,才能激励更多的员工勇于竞争,善于竞争,最终把企业建成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

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小企业;文化建设

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小企业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甚至全世界对它的关注,它的作用不仅仅是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社会闲置劳动力,还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一、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1.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没能从根本上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强大作用力,甚至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还是模糊的概念。因此,大多企业经营者没有把企业文化纳入企业的核心战略地位,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措施时也没有考虑企业文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只是注重外在形式主义,这就导致相关中小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员工行为举止和服饰等外显的东西而对真正的内涵却知之甚少,这也是企业文化在中小企业中并没有起到其应有作用的重要原因。

2.企业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很多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问题上,只是为了“讨好”顾客和员工,这种“讨好”是一种交换行为,企业用自己的文化建设投入来换取顾客的满意和员工的忠诚。而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由于成立时间不长、规模也不大,在资金运转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往往在建立初期和中期过于追求短期利益,从而对企业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然而正是在这个关键时期,企业更应该重视企业文化问题,因为对企业所有成员来说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十分的重要,而企业文化恰恰可以从方方面面来营造一个融洽的工作环境,激发企业成员在企业工作的动力和热情,企业成员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还可以让自己的文化素养得到熏陶和提升,在企业内部还可以构成极大的向心力,将企业全体成员凝聚在一起,这样才能发挥出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从而彰显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直面解决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使企业从众多中小企业中脱颖而出。

3.企业文化缺乏独创性

很多人认为我国现阶段在对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全力引进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因此,部分企业只是简单复制国外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并将其称作是先进的、创新的企业文化。实际上,企业文化应该把本民族的东西与自身企业的现实情况相结合,无论什么样的先进企业文化都有其适应性,一旦强加结合,它就会引起不良反应。所以,不能学习“洋学中用”、“中西合璧”的准则。因此,要想建立一个能发挥巨大作用的企业文化必须从我国的传统文化着手,仔细钻研其中的奥妙,然后提出一些创造性的建设意见,从而建立贴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二、中小企业构建企业文化的措施

1.提高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大多数中小企业家都是从一无所有逐步发展,根据其长期以来积累的工作经验或主观意愿来管理企业,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经验缺乏科学性,而企业的经营者又是企业文化的规划者、建造者和监督者,因此,企业文化在某些方面体现出企业领导者的一些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为了企业文化更好更有效的构建,企业管理者应当从自身做起、必须努力加强自身能力素质、提高科学管理企业的能力,同时要重新审视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理清企业文化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容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为企业文化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由于企业文化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力度,中小企业必须做好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从而为企业构建出一个和谐的内部环境。做好企业文化构建的第一任务就是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化、主体化。例如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开展文化价值观的征集活动,在反复研究所搜集信息的基础上确立企业的文化价值观。然后将这些价值理念装订成册,由企业专门的宣传人员将企业文化理念通过各种文体活动传递到企业的每一位成员。最后通过开展有奖竞猜和知识竞赛来考核企业成员对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的把握程度,在此考查基础上进行相关调整和改革,使得企业文化更加制度化。

3.建立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构建企业文化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企业能更上一层楼,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不是为了简单的摆设和装饰门槛,企业的发展也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因此,在这个构建准备或进行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企业文化的独创性,更要将企业文化与生产相结合,为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服务,为长久发展提供保证。企业的经营者还必须深刻明白,众多企业之间的不同之处不仅取决于企业生产的产品和企业外在形象上,更多的是企业文化内涵的独特性,企业文化可以从根本上反射出一个企业的特质。因此,在构建企业的文化时,不仅仅要结合企业固有的特点,还要找准企业文化定位,同时还要根据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来进行调整,为企业文化注入新鲜的元素,增强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推动企业文化不断向前迈进。

三、结语

如今市场竞争形式已经越发严峻,中小企业要想在此竞争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大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企业文化作为影响企业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重点竞争力。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关乎着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永恒话题,因此,中小企业必须积极加大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力度,要在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前提下构建特色企业文化,重视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实践发展相结合,通过企业文化的绝对魅力来提高企业管理质量,进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袁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中企业文化的作用分析[J].中国商界,2011,(2):307.

[2]申望.企业文化实务与成功案例[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3]金伯杨,杨震澎.文化胜经——低成本塑造中小企业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 文化竞争力;企业文化;国有企业;企业个性

[作者简介] 刘红升,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陕西 西安,710018

[中图分类号] F27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9-0035-0004

一、背 景

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即是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具有企业个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行为模式、群体意识和道德规范的统称。企业文化由表及里依次涵盖了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企业发展奠定了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基础。成功的企业塑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成就了企业的成功。优秀的企业文化既有助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性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又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取客户的忠诚,提高企业的效益。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统帅”,是企业行为的“指挥官”, 管理者应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1]。

近年来,国内学界及业界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做了大量研究与探索,成果颇丰。从企业规模看,有学者研究大型企业如何成功塑造企业文化,更多学者探索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塑造问题。从企业性质看,不少学者致力于研究国有企业如何塑造企业文化。谢小蓉(2008)认为,创新环境下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培育企业文化,突出个性,以提高核心竞争力[2]。金莉杓(2009)基于温州建设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建议企业通过更新观念、严格制度、丰富载体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市场竞争新优势[3]。薛向华(2010)以广西三建南宁分公司的文化建设实践为例,指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4]。杨云芳和杨向卫(2011)分析了陕西军工企业文化建设的阻碍因素,提出了推动陕西军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5]。王兴东(2011)分析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之策[6]。张兆全(2012)在指出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三类问题后提出了解决之策,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7]。从研究侧重点来看,学者们更倾向于从实践角度探索企业文化建设之道。谈家水(2008)从七个方面讨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8];任远(2009)基于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应对之策[9];于雪丽(2010)肯定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重点分析了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0];曾国平和张海艳(2009)基于对A、B两个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项目的分析,倡导企业通过建设外援型企业文化来提高竞争能力[11]。从企业文化主流理念来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体现出的“人文管理文化”因其天然的亲和力而在东方文化的代表性国家中较受推崇。在知识管理理念下,激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持续学习的企业文化、团队共享的企业文化、服务至上的企业文化备受追捧。总之,国有企业如何塑造企业文化,如何发挥文化软实力之功能,实现文化立企、文化兴企、文化强企,构建和谐企业,是学者们和管理人应共同关注的课题。

二、方 法

任何研究均无法脱离前人的研究积淀。虽然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得到高度重视是近30年的事,但是围绕企业文化所做的研究已经达到一定水平。通过文献研究,把握了企业文化的含义、构成、意义、作用及功能,掌握了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类研究的现状、进展和趋势,理出了国内相关研究的共性与差异,找到了契合实际的研究切入点。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为研究内容,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选取陕西某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及一般员工为调查对象,对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对一般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主要涵盖了企业文化认知和企业文化建设两类问题,以了解调查对象关于企业文化的含义、构成、意义、作用、功能及建设途径的认知现状,把握样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情况。基于企业文化理论,针对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可操作性对策建议。

三、发 现

(一)员工关于企业文化构成的认知程度非常低下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产品的特色、造型、式样、品质及包装,企业的厂容厂貌、建筑风格、绿化美化及文体设施,企业的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厂徽、厂旗、厂服、厂花、厂歌等,它集中表现了企业的外在社会形象,是外界评价企业的直接介质。企业的行为文化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宣传教育、文体活动等,是企业工作作风、精神面貌、人际交往等的动态体现,反映了企业精神及价值观。企业的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其他非程序性的特殊制度,如奖惩分配制、岗位责任制、培训制度、代会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等。企业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宗旨、企业目标、企业伦理、企业风气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精神文化建设是先导、制度文化建设是支撑、行为文化建设是基础,物质文化建设是载体。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样本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知道些许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而一般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构成内容知之甚少,50%的一般员工知道一点儿,33%的一般员工不太清楚,甚至有些员工从未听说过企业文化。

(二)员工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不容乐观

当前,不少企业员工认为,企业文化是高层管理者应该考虑的事,与普通员工关系不大[12]。调查发现,样本企业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不容乐观:关于“何谓企业文化建设”,50%的被调查员工持“说不准”态度;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仅有23%的被调查员工基本认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当问及“企业文化建设有哪些功能”时,2/3的员工认为,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43%的员工认为,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升企业形象;30%的员工认为,可以提高经营业绩;27%的员工认为,能够引导企业经营方向,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以及协调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有“从众”倾向,好像如果不搞企业文化,就显得企业或者企业家没有文 化[12]。在不同企业里,企业文化建设的受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此次调查中,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高层管理者认为,现代企业若不建设完善的企业文化,必然是死路一条。部分中层管理者认为,其他企业都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如果我们不搞,势必会落下风。一般员工认为,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有追时髦的嫌疑。关于“企业高层领导是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40%的一般员工认为,企业高层领导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30%的一般员工持“说不准”态度;各有10%的一般员工认为,企业高层领导不太重视和很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三)样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存在不少问题

1. 样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安排不妥

企业管理实践中,把企业文化建设混同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并不少见[12]。本调查也发现,该企业并没有专门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部门,而是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交由党团办公室的相关人员兼顾。由此可见,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尚浅,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安排不妥。

2. 样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不够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调查对象所持观点不一。47%的一般员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时紧时松”;23%的一般员工认为,主管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偶尔才过问该项工作;30%的一般员工则持“说不准”态度。综上可见,样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还远远不够。

3. 样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程度不高

关于“企业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度”的调查显示,43%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只有部分员工参与了企业文化建设;37%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员工很少参与企业文化建设;20%的被调查员工认为,自己没有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可见,样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程度亟待提高。

4. 样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不够明显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的调查显示,近三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成效“还可以”;近五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成效“不理想”;而其余的调查对象则持“说不准”态度。固然,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较难准确测量,但是,调查结果至少说明,样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不够理想。

5. 企业文化建设成效不佳的原因各异

影响样本企业文化建设成效的各类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所持的看法详见表1。

6. 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文化娱乐活动

关于“企业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负责人介绍说,企业曾经专门开辟场所,供员工闲暇时跳跳舞、下下棋、唱唱歌,不过,现在这些场所使用率很低,基本算是闲置了。片面的认知必然导致偏颇的行为。实践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过于简单,等于文化娱乐活动,仍是较常见的现象。

7. 企业文化建设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

四、对 策

(一)多管齐下,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水平

当前,竞争环境复杂多变,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唯有企业文化才是企业永葆活力的源泉。管理者务必要摒弃“企业文化无用”、“企业文化多余”、“企业文化等同于思政或党建工作”、“企业文化可由文体活动代替”等错误认识,而应该聘请老师进企业做宣讲,或自己进课堂去充电,以把握企业文化的含义、构成、意义和功能,通晓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原则、方法和技巧。企业决策层应把塑造企业文化摆在战略地位,并使企业达成共识,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二)知行合一,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效果

据企业文化网的调研,在我国已经自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中,76.6%的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实现“知行合一”,企业倡导的优秀理念还只是一些漂亮口号,并没有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企业文化建设不同于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挂条幅、贴标语、喊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到实处,实现知行合一,确保建设效果。首先,国有企业应该依托传统文化,兼顾民族文化,结合发展战略,树立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确立价值观念,制定发展目标,明确经营方向,以产生共同的行为目标和行为准则。其次,基于法律法规,结合行业特点,兼顾地域文化,以员工为中心,建立、完善并实施人性化的内部管理制度。最后,以精神层文化为指导,以制度层文化为桥梁,通过内化和渲染,加速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促使员工自觉按照行为规范和标准来行事。

(三)循序渐进,解决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

1. 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塑造和谐型文化

国有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注职工的需要,照顾职工的利益,尊重、信任、关怀职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企业职工团结在一起,以实现既定目标。管理者应倡导和谐理念,注重培养员工的协作意识和群体精神,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工具,积极培植和谐型企业文化,并通过培训与教育,使员工接受和认同它。

2. 专设文化建设部门,塑造管理型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国有企业管理者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若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联系实践,紧密融合,将极大地促进企业发展。样本企业应专设企业文化建设部门,并由企业战略管理部副总来统领文化建设工作,由其调配人员进行协作,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当然,样本企业亦可借助外脑来建设和完善企业文化。

3. 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塑造参与型文化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全员参与,以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认同度和支持度。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文化建设绝非管理者单方面的任务,而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任务。其中,管理者是先导,需率先垂范,要包容创新,自上向下推行核心层文化;员工们是主体,要充分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首创精神,发扬民主作风,集思广益,培育和形成先进的参与型文化。

4. 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塑造服务型文化

当前,企业能否向顾客提供优质而完善的服务已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国有企业应摒弃传统管理理念,秉承顾客至上思想,树立服务理念,培养忠诚顾客。企业应加大人力与物力投入,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展开市场调研,了解顾客需求,注重双向互动,培养服务型文化。

五、结 论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长久不衰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建设既有行业特点又有独特魅力的先进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凝聚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管理者只有诊断企业文化建设难题,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高企业文化认知水平,增强文化竞争能力,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马立敏,李友俊.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2,31(9).

[2]谢小蓉.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突出个性[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8,23(1).

[3]金莉杓.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市场竞争新优势——温州建设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专题[J].经济师,2009,(2).

[4]薛向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广西三建南宁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纪实[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8).

[5]杨云芳,杨向卫.陕西军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人文杂志,2011,(6).

[6]王兴东.关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管理学家,2011,(4).

[7]张兆全.新时期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2,(5).

[8]谈家水.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8,(6).

[9]任远.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9,(2).

[10]于雪丽.国家软实力提升进程中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J].学术交流,2010,(10).

篇6

关键词:文化;建设;施工企业

施工企业从房地产商品的角度上是一个中间商,即它不直接面对消费者。但是其产品却又囚价值大被消费者直接使用而必须要受到消费者的直接监替。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位,常常会让施工企业迷失发展的方向和自己企业文化的定位。处于受制于开发商和消费者两方的施工企业往往比较被动,造成了我国的施工企业缺乏独特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文化。这显然不利于施工企业和整个行业的成长。

1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所谓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它是企业理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1]。

2企业文化的特点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是企业的灵魂所在。企业文化最初是一个理念,然后通过一定机制,正式变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因此,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企业文化具备以下特点:简明易懂、以理服人,令人心悦诚服;得到广泛认同的价值观;有价值观指

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使企业重要成员产生使命感;使员工对企业、企业代表人物、企业象征标志产生感情。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不是最直接的,但却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决定囚素。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

部分。作为施工企业理应有着自己的企业文化,我们认为施工企业的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首先建设推广比较难以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不仅是精力的投人,而且是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人。而作为工程施工企业,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员工群众,在外部市场开发、经营管理、现场施工等方面均承受很大的压力。正是市场的压力和经营的困难,使得某种程度上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为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工程项目地域分散,周期短,流动性强,工作强度大.工作条件艰苦,这些因素亦增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除此之外,工程施工企业属于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分包队伍多,现场施工人员还有一部分为外雇民工,文化水平偏低,观念较为落后,综合素质较差,这为企业文化的深人推广带来了难度。

(2)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应注重和谐与约束的统一。施工企业对人力质量的要求不高但数量多,且有很大部分是生活质量和水平不高的农民和底层工作者,劳动强度大,企业应更加对员工给予关怀,保障企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再者要有很强的约束责任感。加强员工队伍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规范他们的工作行为,改变他们的工作作风,从根本上消除“贵任与己无关”的想法。

(3)项目管理文化的核心是安全与风险。工程施工企业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安全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占有很大的比重。工程施工过程中,都会存在高危险作业稍微放松警惕,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对职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随着周围安全事故的屡屡发生,为了让职工能够安心的工作,企业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只有安全有保障,生命有保障,工作才有保障。再者就是风险防范,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风险是不能有效评估的,变量多变数大。常常要垫资做项目,且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常常导致成本巨额增加。对于施工企业风险文化来说,必须有较强的风险识别和控制的能力,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

3加强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加强企业管理,强化企业凝聚力、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对于施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意义重大。

(1)加强施丁企业文化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文化理念,随着施工企业改制的深人,迫切需要树立先进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经营意识。

(2)加强施工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同样也是企业凝聚力的提升,使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更好的发展。企业有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人有高素质道理是一样的,有实力才可以去和别的企业竞争,有规则才可以成方圆。

(3)加强施下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使人才的力量得以充分发挥。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是当今世界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是经营企业的新思想、新观念。人是有思想的,而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企业文化止是通过影响人的思想最终影响人的行为来发挥作用的,企业的竟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2]。

4加强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是施上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使企业员工形成一种团体意识,形成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形成强大的创新力和凝聚力,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高形象和知名度,达到利润的最大化和企业的壮大

5加强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相通的、互补的,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取得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容易得到职工的理解和参与.便于开展群众性的自我教育,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得到加强.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建设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是帮助和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4加强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1)现场文化。①规范现场铁路建设。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实现项目硬件设施的标准化和软件管理的规范化,全面促进现场文化建设。②改善现场环境。积极创造条件,切实改善项日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健全和完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现场、施工作业现场、道路交通等安全环境的治理。加大人本关怀的力度,关心职工的身心健康,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努力构建施工现场和谐工作、生活以及人文环境。

(2)总部管理文化。①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引导把“安全第一”的理念固化到员工的思想中。强化对职工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宣贯,强化对标准化作业及知识、技能的学习,强化对潜在危险的认识和控制的灌输,使每一名职工全面掌握安全技能及安全知识,提高标准作业能力。②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全员的质量和服务意识,引导员工立足岗位,履行职责,把好工作流程中的每一道关口,积极打造精品工程,提升企业信誉,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3)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铁路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而施工企业则是主力军。政府应对施工企业树立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的引导,促进该行业的发展积极保障该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和普通工人的利益。严格打击不良行为,从法制上保障企业文化得以实施和良性发展。

(4)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重视人的价值,重视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发掘出人的内在品质动因及典型性,让员工了解企业在鼓励什么,反对什么,把符合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加以强化,形成员工稳定的习惯或品质[3]。

(5)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必须得到企业全体员下认同,并逐步转化为自觉行动,这就要求企业各部门围绕企业文化建设与一切相关工作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进行细化,形成一个下作网络,共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企业的价值观念、核心精神逐步成为全体员T的共识和行为习惯,使企业文化建设逐步深入。

结论:工程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有自身的特点和独有的内涵外延,虽然在现阶段我们的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意识还有待加强,但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工程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重点,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并加以正确应用和研究,结合形势不断挖掘和完善,我们就能够应对激烈的挑战和压力,建设独具企业特色的优秀文化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完善,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孕育企业创新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参考文献:

[1]肖峰.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51-79.

[2]曹汴生.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河南石油,2005(3):91-93

篇7

一、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组织的作用

(一)凝聚作用。任何企业在建设自身文化时,其主要目的是对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体现员工及自身的真正价值。企业工会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对企业民主建设进行监督,参与企业管理。而工会组织在提升民主管理力度中,能够采用的方法也有很多种,目的是在管理过程中,对员工的需求给予满足,即企业工会代表的是广大职工的利益,职工通过工会组织实现自己在企?I中的主体地位。反之,通过工会组织,企业也能够让员工更加认真地工作,同时为企业构建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此外,在基层组织与群众基础方面,工会组织具有先天性优势,对于企业工会组织来说,也要对这一优势进行充分发挥,畅通沟通渠道,在实际工作中与员工多交流沟通,一方面加强对员工的思想关注,对员工个人情感也有必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在企业发展中,通过工会组织实现员工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沟通,让员工对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所了解,才能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宣传造势作用。群众基础是工会组织的最大优势,所以企业文化传播中选择工会这一阵地,能够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群众力量,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基础。工会组织通过企业文化宣传,让员工参与到活动中,对企业文化意义、内涵及影响等直接接触。同时可由工会组织对企业文化建设中所需要的各种设施进行构建,并加大设施使用效率,使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宣传中的阵地作用得以发挥;工会组织可通过形式多样、员工喜爱的文体活动对企业文化进行宣传,同时也是企业健康、正面、向上的且有环境营造的方法,让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员工与管理阶层之间加强感情的融合,员工与员工之间亦可在这一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提升,在企业发展中,员工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对企业文化也就能够更加主动去关注、去弘扬,充分激发出员工的主体作用,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三)工会组织可带给员工归属感。对于企业员工来说,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获取薪酬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在企业发展中获得认可,实现人生价值。企业文化建设质量能够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对于企业而言,也能获得一个优质的员工。而企业文化的构建需要一个优质的平台,工会组织也就扮演了这一角色,员工可通过工会组织寻找到归属感。工会组织具有纽带作用,将企业与员工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代表企业员工的利益,因此除了做好文体教育及宣传工作以外,工会组织还肩负着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的工作,为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保障,而员工也可通过培训不断完善自我,走向成功。在这一环境下,员工能够与企业的要求相适应,做好自身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发挥自己的价值。

二、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一)企业员工个人素质水平及企业文化建设速度的提升。在所有企业管理中,其核心都是对人才的管理,而且在企业自身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人的作用始终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文化建设受企业员工行为的直接影响,甚至对企业的发展都有直接影响。因此,员工个人素质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性,如果企业中员工的整体职业素养都比较高,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就会更容易,企业管理水平也会更高,企业发展速度自然比较快。反之,对企业发展会带来不利影响。在企业发展中,提高员工个人综合素质水平,是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工会组织在员工素质水平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大量员工进行培训教育的同时,开展一系列创新性的活动,使员工的业务素质水平及业务能力都得到不断提升,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此外,工会组织还应该让员工对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法制意识进行正确梳理,让员工对企业改革发展阶段中存在的矛盾及问题要客观正确看待。(下转第39页)(上接第16页)同时,对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享乐主义等要大力宣传,对先进思想及优秀品质进行弘扬,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积极的道德观念。

(二)加强民主管理力度,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工会组织来说,其代表的是基层员工的利益,因此对员工合法权益的维护是工会组织的职能之一,所以工会组织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加强源头维护。事后维护是企业工会组织经常采用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应该加强从源头上进行维护,企业工会组织可通过召开职代会、签订集体合同等形式,从事情的源头进行整合,将员工的合法权益进行落实,如决策权、知情权及监督权,从根本上发挥企业工会组织的作用。其次,加强组织维护。工会组织也需要对自身职能进行维护,对员工进行组织与引导,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员工能够对自身合法权益进行维护。最后,合理维护。企业工会组织代表的是基层员工及群众的利益,对员工家庭、工作及生活进行主动了解,帮助其对实际问题依法依规进行解决,才能将工会组织的维护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篇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工程施工企业生产质量管理和招投标业务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不仅仅是施工企业之间生产管理、经营能力、施工能力方面的竞争,而且是围绕企业文化的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竞争。对于工程施工企业而言,只有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才能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多元化的市场,与时俱进,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工程施工企业的文化特点

企业文化是因企而生,所以企业文化也要因企制宜。作为工程施工企业,要想建设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必须先清楚自己企业独特的一面,把握企业的特点、员工的特点、施工的特点。只有看清了本质,形成的企业文化才会富有新意和价值。

1、企业文化建设难、推广难。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不仅是精力的投入,而且是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而作为工程施工企业,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职工群众,在外部市场开发、经营管理、现场施工等方面均承受很大的压力。正是市场的压力和经营的困难,使得某种程度上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为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工程项目地域分散,周期短,流动性强,工作强度大,工作条件艰苦,这些因素亦增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除此之外,工程施工企业属于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分包队伍多,现场施工人员还有一部分为外雇民工,文化水平偏低,观念较为落后,综合素质较差,这为企业文化的深入推广带来了难度。

2、企业文化要有强有力的约束。

工程施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像公路、桥梁等,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转性的特点,且整个施工过程是多个工序、工种协同合作的过程。由于工程特性和施工环境的制约,大量的隐蔽工程只能进行有限度的检查、表面的检查,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施工工人的责任心和自觉性,以及“对工程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约束,加强员工队伍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规范他们的工作行为,改变他们的工作作风,从根本上消除“责任与己无关”的想法。

3、企业文化更注重“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是通过人与人间的相互作用积聚而成的,它需要植根于企业,人的因素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所以不能离开人的因素去建立企业文化。而对于工程施工企业的员工,施工环境艰苦,工作强度大,且一年有大部分时间从事野外施工。针对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员工收入低等特点,企业必须要建立“人企合一”的企业文化氛围,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力”调和引导职工,用人本关怀温暖员工,让企业与员工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形成有力的内聚力和吸引力。

4、企业文化更注重“安全文化”。

工程施工企业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安全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占有很大的比重。工程施工过程中,都会存在高危险作业。拿我们路桥公司来说,桩基施工、梁板张拉、吊装等工作环节,危险系数较高,稍微放松警惕,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对职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随着周围安全事故的屡屡发生,企业、职工已经普遍认为安全高于一切,对安全的认识、对安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为了让职工能够安心的工作,企业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只有安全有保障,生命有保障,工作才有保障。

二、工程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

工程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需要企业上下团结一致的努力,并以此为基石,树立蓬勃向上的企业精神、良好的企业形象。搞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盲目、随意的去做,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并着力突出企业的特性。只有这样,形成的企业文化才能发挥其强有力的作用,使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参与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

1、要认真分析企业发展现状。

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工作重点,要提炼和完善企业的工作宗旨和经营理念。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都确立了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等,但是,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同行领先地位,必须在打造精品工程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用企业宗旨、质量意识、团队合作、竞赛能力等具体标准,检验和改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并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具体深入的工作实践中提炼出更生动、更真实、更富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内涵演绎出极具说服力的感性材料,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升华为企业职工容易理解和实行的企业文化。

2、要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类型。

企业文化建设是综合工程,它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涉及人与人行为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企业的工作岗位、工作特点和工作阶段,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的类型。市场开发需要社会和行业内的相关信息来源,并要善于沟通;施工现场是一种过程控制,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又要注重细节,有的情况下还需要应对突发事件的人际文化;办公室人员需要良好的精神面貌,高尚的道德文化、服务文化……。每个岗位,工作不同,文化类型也须不同,但这些都必须统一于企业的宗旨和核心价值观。

3、要大力研究企业员工构成。

企业的员工构成比较复杂,有伴随企业成长的老职工,也有新招收的年轻员工,他们的成长环境、教育程度、工作态度、利益所求等均有不同,这就必然形成不同的个人价值观。而个人价值观与企业核心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融、互补或排斥的,这种统一或矛盾也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文化交融或文化冲突,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能否为每一位员工所接受。而且每位员工在企业的地位、岗位、收入、前景、人际关系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范围和程度。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考虑员工构成这一因素。

4、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各种媒体工具、艺术载体、培训上课等,除此之外,还应重视人的价值,重视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比如施工现场的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岗位明星评选、晋升提拔、物质或精神奖励等手段的运用。不能单纯的只停留在开表扬会、发奖品,而是要深入发掘人的内在品质和典型,通过这种挖掘的过程,让干部职工了解企业在鼓励什么,反对什么。通过这种特殊的激励,让符合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得以强化,得到肯定。

三、工程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作为工程施工企业,现场是最基本的工作单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窗口,是广大职工奋力拼搏、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也是展现企业形象的前沿阵地。而文化,来源于现场,扎根于现场,是现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现场点点滴滴的沉淀与积累。所以,对工程施工企业而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现场文化作为重点,把精力放到现场。通过特色、新颖、时尚的现场文化,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现场文化建设重在做好以下几方面:

1、规范项目驻地和现场建设。

加强“三标”建设和现场文明施工管理,通过基层专业样板创建,实现项目硬件设施的标准化和软件管理的规范化,全面促进现场文化建设。

2、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

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引导,把“安全第一”的理念固化到职工的思想中。强化对职工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宣贯,强化对标准化作业及知识、技能的学习,强化对潜在危险的认识和控制的灌输,使每一名职工全面掌握安全技能及安全知识,提高标准作业能力。

3、改善现场环境。

积极创造条件,切实改善项目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健全和完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现场、施工作业现场、道路交通等安全环境的治理。加大人本关怀的力度,关心职工的身心健康。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努力构建施工现场和谐工作、生活以及人文环境。

4、树立品牌意识。

篇9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品牌建设是企业管理中的两个重大课题和领域,两者对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且其本身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关系。本文分析了两者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企业在两者关系上处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在处理两者关系上的建议和对策。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品牌建设的内涵及辩证关系概述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精神、信仰、宗旨、价值观、企业道德与伦理等,企业文化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环境下,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和综合实力的一个部分;企业品牌建设是在差异化营销战略指导下围绕品牌定位、品牌规划以及品牌形象、品牌扩张等内容而进行的一些列营销活动。两者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密切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作用。

企业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制度和机制是品牌建设的脉络、性格和动力,企业文化对于品牌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品牌溢价、品牌强度和品牌忠诚,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提升品牌的价值,有利于保持品牌旺盛的生命力和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心里建立起长久持续的忠诚度;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企业品牌的内涵和外延无不解析和阐释着特定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品牌也对企业文化的构建起着重大的反作用。

二、企业在文化建设与品牌建设关系处理上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在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及其相关关系的处理与国外先进国家的横向对比上看,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企业对于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及其相互关系处理上缺乏战略层面的关注和审视,以致在相关战术及业务层面上存在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倾向,使得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对于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贡献率得到了很大的折扣。相关研究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只有35.6%的企业将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上升到了企业战略的层面加以了考虑,而众多的企业则表现为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漠视、关注力度不足或者是感到力不从心而无从下手,结果自然造成了其贡献率和效果大打折扣,其对于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的平均贡献率不足4.5%和7.3%。

第二,企业在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上缺乏持续的投入,特别是对于如何将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在具体业务中实现无缝融合和对接上缺乏有效的手段和策略。调查研究统计数据显示,2005-2010年期间我国企业对于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年均增长率不到3.8%,而同期欧美发达国家企业的该项指标数值达到了11.4%,大大高于国内水平,而且欧美国家的相关业务和环节中对于品牌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无缝融合程度达到了78.3%,而该项数值指标我国企业的平均值仅为15.3%。

第三,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日趋普及和推广的形势下,企业对于如何依靠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上缺乏一套完备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电子商务平台对于文化品牌建设的低成本、高效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低廉高效的手段在国外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2009年欧美国家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中由于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应用节约了46.8%的成本支出,同时带来了19.3%的效率增加幅度,而我国2010年的两个指标数值才仅仅实现了12.3%和3.2%。  三、正确处理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阐述,在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在文化建设、品牌建设及其相互关系的处理上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参考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上的成功经验及其先进做法,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加强和提高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及其相互关系处理上的质量和水平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从战略的层面和视角来审视和关注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基于这种战略的高度来对企业的相关业务流程和环节进行重新的规划和调整,建立起相匹配的机制和配套措施。将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及其相互关系的处理和解决放到企业战略的层面去考虑,是由其特殊地位和作用意义所决定的,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在企业文化的竞争上,而企业品牌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和媒介起着企业文化的外在化和表现的作用。基于战略考虑,按照其要求和既定程序将之付诸实施到企业的各项业务之中实现整合和配套设施建设,是确保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保障。

第二,在战略层面上审视和关注的同时,要加大对于文化品牌建设的持续投入和相应的资源配置,并结合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具体情况研究和制定将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融合于日常经营业务的解决方案和具体实施途径。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业务一样,是需要资源和成本的,由于其特定的投入产出比规律和特点,决定了其投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和迫于求成。另外研究和制定将文化品牌建设的内涵和企业具体生产经营环节和流程实现融合共生,是其建设中重要的内容和重要步骤,也是文化品牌建设中需要长期投入和重点关注、调整的领域和内容。

第三,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在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上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将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依托电子商务信息平台长久持续地开展下去。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予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富于了企业在文化品牌建设上卓有成效的工具和方法。电子商务的低成本、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以有效地节约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上的投入,并能很有效地改变其投入产出比水平和周期,其关键的问题是做好两者融合的具体方案和实施办法。

作者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文联、石油文联

篇10

摘 要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除了资金、技术、装备的竞争,更多的是管理、人才和文化的竞争。因此,文化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价值观已成为一个企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同时,由于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口号雷同及严重虚化,务实的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从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入手,只有这样才能给企业文化务实建设提供一个更好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 精细化 执行力

一、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灵魂。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和作风贯穿到企业所有工作环节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它要求将精细化管理工作导向深入,向工作态度、工作方式、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等深层次方面发展。所以,精细化管理工作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基础,通过举办各种职工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将精细化管理理念植入人心,从而逐渐改变职工的工作态度和思想观念,最终从整体上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使之适应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要求。

二、企业文化建设是推行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倡导用文化管理来引领企业发展。精细化管理思想强调每位职工都要参与到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来,提倡以人为中心,才能实现“全员精细化”。在推行精细化管理试点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些职工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岗位职责,而受到精细管理制度的处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也加大了精细化管理的推行难度。只有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和渗透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培训和沟通,增强职工的精细化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职工的精细化思维,并约束自己的工作行为做到精益求精,从而有效避免职工的畏难情绪。

三、企业文化建设是做好企业精细化管理有效途径。企业理念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员工行为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行为的结果是否符合理念的要求,则取决于对员工行为的制度约束,取决于理念与管理制度的紧密结合。精细化管理强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紧密结合,不论什么岗位,什么工种,一律运用该岗位和工种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来协调。在这一过程中,精细化管理一方面起到了保证文化理念与员工行为相一致的手段作用,另一方面起到了联结理念与行为的桥梁作用。因此,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日常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在保证基础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有助于实现管理流程的不断优化,促进企业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对企业各个管理对象实现全过程量化控制,从企业岗位的确定到岗位绩效的评价,生产和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都处于精细化管理体系的管控之下,各个环节、各个岗位之间紧密地衔接在一起,使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全过程管理,各项管理活动有章可循,管理责任清晰明了,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

四、企业文化建设是实行企业精细化管理强有力手段。目前,尽管大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在文化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仍然比较偏重外在的表面形式,文化建设仅仅成为空泛的口号,而未能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文化建设缺乏员工基础,失去了文化扎根的土壤,企业文化单纯地成为“领导的文化”,得不到员工的认同;文化建设缺乏对建设成效的科学定量评价,导致文化建设“看得见”,但“摸不着”;再如,文化建设缺乏个性,不同企业的文化建设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较为相似,缺乏特色,无法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导致了文化与管理“两张皮”现象。这些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几乎都是由于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精细化的思维方式和制度安排。

五、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精细化管理制度执行力的保证。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固然有赖于管理制度的健全、管理责任的明确和管理标准的细化,但这些只能从制度本身的完善上来保证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制度的完善对精细化管理的推行起着决定作用,但要保证其顺利实施,还依赖于企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依赖于全体员工的执行力。执行力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员工是否具有一丝不苟、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执行管理指令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反映了执行力文化的建设水平。对企业而言,安全源于执行,因此要高度重视执行力文化的培育。企业文化对员工凝聚力和执行力的影响,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和提升;而企业文化的建设水平,则对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有重要作用。因此,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细化管理进行有效融合,才能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守忠.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的研究[J].矿山机械,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