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职业素质培训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用职业素质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B-0019-02
通用职业素质培训课程是针对全国技工院校所开发的一门新课程。技工院校学生掌握了通用职业素质,可以在变换的职场环境中很好地进行自我调整,很快地学习领悟全新的职业技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曾到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全国技工院校师资研修中心”参加“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师资培训班”,学习了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开发技术和流程、学习任务开发技术、教学设计方法、教学实施方法以及考核评价方法等内容,掌握了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实用技术,通过与其他学员的交流、讨论,对此课程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文分析技工院校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情况及其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提出提高技工院校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教学能力的途径。
一、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概况及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一)课程情况分析。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内容包括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理念两部分,其中,职业核心能力包括自我管理、与人交流、团队合作、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环境适应、信息处理七个方面,“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职业理念是人们从事职业过程中形成的职业意识,它是人们从事职业的指导观念,包括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两个方面。
传统文化课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以灌输知识性的内容为主,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与前者有明显不同,它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以自身体验去掌握其中的要领,教师在当中不仅仅是监督者,更多的是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如果说文化课教学是“授之以鱼”,那么通用职业素质训练教学就是“授之以渔”,即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领悟职业能力,不需要死记硬背,它不是一种固化的知识,而是一种心理素质和心智能力。
(二)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在知识经济、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必须形成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技工院校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教师也应该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1.心理辅导能力。教师首先要热爱这份职业,喜爱学生,然后才会有热情去了解和关心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动向,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心理咨询辅导方面许多非常实用的技术如自信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有助于从事教育和管理工作。掌握心理辅导能力,在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以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施教,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应该具有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不是一门“灌输”课,而是一门引导课、开导课,生硬的语言和空洞的说教很难顺利开展课程教学。要学生听到心坎里去,就要讲求教学语言的艺术,既能“动之以情”,又能“晓之以理”,让生动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组织协调能力。面对活泼外向、风华正茂的学生,通用职业素质课程需要开展参与式的教学环节,通过组织策划趣味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融入角色,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技能。从事团委、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经常组织一些班级集体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此基础上将这种能力运用到短课时的教学中,还需要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4.课程设计能力。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开设的时间不长,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体系。参考相关教材、借鉴有关教程也只是可以掌握内容要点、基本方法和有限经验,课程实施还需要结合根据本地区、本校以及学生具体情况的实际。此课程教学一般由文化课的教师担任,以语文、英语、政治等专业出身居多,知识背景相对单一,要成为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者,需要综合的丰富知识以及灵活的构建能力。
二、提高技工院校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教学能力的途径
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任课教师要突破已有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思维,就必须适应新常态、研究新情况,继续学习,勤修“内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通用职业素质课程。
(一)联系实际加强学习,形成综合知识能力。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身处校园的教师也需要处处留心,不仅要关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动态时事新闻,还要关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向。
1.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通用职业素质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在行为训练和课堂分享两个环节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适时进行启发和引导”。因此,在业余时间,教师应该下一番工夫学习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它能科学解答和解释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给人以理性的角度去分析日常中遇到的心理和社会现象。教师自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能给自己更加理性的视野和角度看待问题。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设计,首先要“知己知彼”,即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特点,然后才能更好地进行引导和辅导。其次,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内容中许多要素都关乎“心”――涉及人的心理,所以学习心理学知识是尤为必要的。
2.扩大跨学科的知识面。首先,应适当补充一些专业行业的知识。如公路施工、公路工程试验、工程机械维修、道路与桥梁技术等专业课程,文化课教师可以利用空余时间阅读简单易懂的说明书、科普杂志等,有机会参与学生的专业实习,通过文字介绍和现场观摩,增加自己对专业领域的了解。其次,还可以学习社会学、就业指导等实用的知识和方法,使自己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扩展,更好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专业情况、就业形势、社会政策以及企业的法律规定。
(二)博采众长善于运用,练就专业讲课技能。从以往毕业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他们进入企业工作后会发现实际工作对人的素质要求与学校的通用职业素质教育有一些差异。而技工院校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任课教师通常没有太多在工商业企业中任职的经历,缺乏职场中磨砺的经验,有的甚至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经过企业竞争性锻炼,因此对职场中需要具备素质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够强。
1.参加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师资培训班。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构建包括对企业、学生、教师、家长的调研和组织实践专家访谈等环节,“通用能力”的提出和提取都是从实践中来,经过广泛听取意见和反复论证,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培训讲师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学习、借鉴讲师的方法和技巧,是掌握此课程教学核心要领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如在“教学实施”专题,讲师通过多媒体手段以实例一一讲解了参与式教学的多种教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引导问题法、张贴(展示)板法、行动导向法等,以及小组分工、讨论、展示、画图、抢答、任务驱动式学习等多种学法,并分解实施的各个环节,让学员直观形象地掌握技巧要领。同时,利用校企合作的机遇,争取到企业定岗实习的机会,在实践中反思自己在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教学中的欠缺和不足。
2.自学“补课”。学习与企业挂钩的管理培训课程也可以迅速学习实际的培训技巧和教学方法,对个人设计课程和实施教学是大有裨益的。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实现企业的自我超越,企业管理的培训对象可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高层培训一般着眼于战略、文化的高度,中层培训更多着重方法、技巧的实际,低层培训往往着力心态、观念的调适。中低层次的企业管理培训主要面向普通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大致包括职业规划、职业道德、时间管理、压力管理、个人修养等课程,旨在提升企业员工个人修养,提高学员的职业化水平,塑造职业精神。技工院校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自我管理、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决策创新等内容与前者有着密切的关联。企业的管理培训针对的是职场中的员工,技工院校通用职业素质课程训练针对的是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优秀的企业管理培训讲师,他们能以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深厚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讲课技巧,吸引听课的学员。参考这方面的书籍和视频资料,建议教师一是学习他们如何将个人的激情和魅力感染培训受众,如何展开课堂以及把握讲课节奏;二是收集经典的案例分析,建立丰富的“案例库”;三是积累生动的语言和表述,荟萃语言艺术精华。在此基础上,在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教学中适当运用,根据学生反应和课堂效果不断调整,最终形成受学生喜爱的培训技巧和艺术。
【参考文献】
[1]滕伟.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之我见[J].现代企业教育,2014(14)
[2]尹玲.技校开展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的体会[J].出国与就业,2009(15)
篇2
关键词: 高职学生 通用职业素养 对策
一、通用职业素养的内涵和意义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等方面。而通用职业素养是在日常活动中就能获得改善,并对所有工作都适用和有价值的综合品质,包括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学习精神等。通用职业素养主要是后天养成的,可迁移的,对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将带来深远影响的、受益终生的重要素质。
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人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显性的特征;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是隐性的,是区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的关键。
专家分析说,“道德品质”和“责任感”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石。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随着工作高度分工、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作本身上手所需的业技能变得越来越简单,相对而言,企业更看重高职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学习精神等通用职业素养。企业完全可以接受一张没有工作经验的白纸,但是不能接受质地不纯的劣纸。调查也充分显示,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软实力”已经成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水平、专业知识等传统指标逐渐退居第二位。
所以高职生通用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其就业竞争力,决定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影响到用人单位各项事业能否健康良性发展。
二、高职生通用职业素养现状
1.高职生源特征。
一是当代的高职生多为“90后”,一些同学个性张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学习欲望强烈,创新意识高;二是他们生长在物质生活充裕的年代,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一些同学吃苦耐劳精神较差,同时多为独生子女,团队协作意识较弱,人际沟通协调能力较差,自我意识强;三是高职作为高招录取的最后一个批次,高职生成绩普遍不是特别理想,一些同学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毅力不足。
2.高职生通用职业素养现状。
一方面高职的进校生源整体素质不高,另一方面,高职教育普遍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和培养,忽视高职生通用职业素养的训练和培养,导致高职生整体的通用职业素养不高,主要表现在一些人敬业精神不强,诚信不足,团结协作精神不强,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离用人单位的期望和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根据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顾问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训练有素的大学毕业生的短缺将会阻碍中国经济的增长,并限制中国向更精密更复杂的产业发展。因此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非常现实又紧迫的问题。
三、对现状的原因分析
尽管不论是家庭、学校、企业、社会还是个人都意识到通用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但现实是高职生职业素养现状与企业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通用职业素养的“隐性”。
通用职业素养评价标准存在主观性。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只有关于素质、道德、敬业等的抽象的要求,看不见,摸不着,缺乏比较客观的可度量的评价标准,导致职业素养水平难以衡量、难以比较,结果就忽略了职业素养的养成。
2.通用职业素养展现的“滞后性”。
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往往不能起立竿见影的效果,通常要在高职业毕业进入到工作岗位一段时间后才能展现出其职业素养的高低。所以在人才培养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忽略,也无法进行具体的衡量和比较,因此缺乏重视职业素养教育的主观能动性。职业素养的培养经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3.通用职业素养养成的“缓慢性”。
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像职业技能也许通过短时期的集中培训学习就能有明显的成效。现有的学院对教师、对系部的评价导向带有急功近利的特征,导致各系部、教师对学生通用职业素养的培养缺乏积极性。
4.通用职业素养培养主体的“多元性”。
一个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及个人感悟的共同结果,好与坏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分清责任,即使出了问题,由于找不到责任主体,各方也会互相推卸责任,影响各方面加强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积极性。
四、提高高职生通用职业素养的对策
尽管高职生职业素养的高低是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大学作为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承担学生职业素养提高的任务义不容辞。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修改稿再次强调,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协调发展。
1.强化动力――学院各层次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上层的重视对基层起到导向作用,素质是能力的基础。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说过,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是学四种东西,一是学怎样读书,二是学怎样做事,三是学怎样与人相处,四是学怎样做人。所以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尤其要重视职业素养的养成。
2.关注长期效益和社会效益。
尽管通用职业素养的形成在短期内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日积月累,最终良好的口碑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良好的通用职业素养非一日之功,却要始终朝这个方向坚定不移地前进。
3.充分发挥一线教育工作者职业素养的引领作用。
一方面,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关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学院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胜于言传,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优秀的职业素养是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最好教育。因此要加强对高职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使其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如就守时这一基本职业素养来说,如果教师上课或上班经常迟到或早退,又怎能要求学生守时、遵规守纪、不迟到早退呢?
另一方面,增强一线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在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如笔者讲授《管理学》课程时,围绕着管理者的实质是通过他人或与他人一道实现预期目标的教学,通过管理游戏的方式使同学们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W生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等通用职业素养;在讲授《经济学》课程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时,使同学们了解正是由于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影响,我们容易对亲情、友情等爱习以为常而熟视无睹,通过故事引导学生不要对父母的爱习以为常,而要对身边的人和事心存感恩,有助于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欢,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职业素养教育。
一方面强化学院行为规范制度的落实,另一方面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职业素养教育进教室、进寝室、进运动场、进实训基地。发挥制度的硬约束作用和文化的软影响作用,使其行为符合职业素养规范。
5.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发挥企业的导向作用。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以及目前用人单位对院校学生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增加学生接触企业,了解企业文化的机会,使学生明白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主动自发地提高自身修养。应为学生创造提前接触企业的机会,形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注重质量和效率的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理想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6.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自我训练和提升。
西方有句谚语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溪流中,却不能强迫它喝水。学生本人是职业素养提升的最终主体。引导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楷模,走进企业,了解用人单位的选人、用人标准。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自我超越,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玲珍.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
[2]罗箭华.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02.
[3]杜新安.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评价体系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1.06.
[4]周国明.从企业视角谈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9.08.
篇3
【关键词】休闲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素质;调查
休闲旅游是指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间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广西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省区,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山水风光、滨海度假、边关览胜、民族风情、长寿养生等一批旅游品牌。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类型由观光型逐步转向观光、休闲、度假多样化发展,休闲旅游已经成为广西旅游产业中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以及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休闲旅游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高素质从业人员显得尤为重要。休闲旅游从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休闲旅游工作的相关人员,主要包括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人员、导游、户外领队、酒店服务员、休闲娱乐服务员、休闲旅游管理人员等。本文对广西休闲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现状进行调查,提出提高广西休闲旅游业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措施。
一、广西休闲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现状
调查职业素质是职业个体基于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通过遗传和后天教育、学习、实践和体悟形成的从事社会职业所应该具有的身体、心理、知识、能力、品德、性情、态度和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基本职业素质、通用职业素质、专业性职业素质和发展性职业素质几个方面。
(一)广西休闲旅游从业人员基本职业素质调查。基本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几方面。由于休闲旅游从业人员所在岗位不同,他们的基本职业素质呈现出多样性,并且侧重点有明显不同。通过调查发现,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明显高于其他休闲旅游从业人员,这类人群的学历层次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休闲旅游服务人员是休闲旅游从业人员中数量最多的人群,主要包括户外领队、导游、酒店服务员、休闲娱乐服务员等服务人员。其中,户外领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则表现较为出色,这与他们的工作性质有着密切关系;导游人员各方面素质较为平均,学历为专科这次层次的人群较多;而酒店服务员与休闲娱乐服务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则相对偏低,大部分没有接受高等教育,不过这一群体的身体素质表现较好。
(二)广西休闲旅游从业人员通用职业素质调查。通用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沟通交流、信息技术应用、团队协作、问题解决、自我学习等方面。在沟通交流素质方面,导游、管理人员、户外领队获得的评价较高;在信息技术应用素质方面,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人员的认可度达到了82%,其他职业普遍较低;在团队协作素质方面,所有职业的认可度均超过了60%。其中,户外领队的团队协作能力认可度最高;在问题解决素质方面,管理人员、户外领队、产品开发人员的认可度较高;在自我学习素质方面,管理人员及产品开发人员的认可度相对较高,而酒店服务员、休闲娱乐服务员的认可度则较低。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不同职业之间的通用职业素质存在较大差别,这些差别的出现主要与工作内容密切相关。例如,导游和户外领队需要和游客进行大量的沟通和交流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而产品开发人员则需要进行复杂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并且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三)广西休闲旅游从业人员专业性职业素质调查。休闲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职业素质指的是从事休闲旅游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职业情感、职业价值与职业道德等。从表2可以看出,在专业素质方面,休闲旅游产品开发、户外领队、管理人员、导游的专业知识获得了较高的认可,而酒店与休闲娱乐服务员则表现较低。在专业能力方面,所有职业均表现出较高的认可度,可见广西休闲旅游从业人员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有强烈职业情感的人,对自己所从事职业产生深刻理解,会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在调查中发现,酒店服务员、休闲娱乐服务员及导游的职业情感认可度偏低,而这几个职业又是休闲旅游行业中需求量最大的,因此,如何提高他们的职业情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职业价值方面,管理人员的认可度达到了91%,而酒店服务员、休闲娱乐服务员的认可度则仅为55%和50%,存在较大差距。在职业道德方面,不同职业之间没有明显差距,因为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四)广西休闲旅游从业人员发展性职业素质调查。发展性职业素质指的是适应不同职业和岗位变更所需要的职业迁移、创新创业等素质。在调查的职业中,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人员、导游、户外领队、休闲旅游管理人员的职业迁移素质较好。其中,休闲旅游开发人员能够较好地适应其他岗位工作,晋升的空间比较大。导游和户外领队也能够很好地将专业知识与技能融入其他职业。在创新创业素质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缺失,休闲旅游从业人员的创新创业素质也明显偏低,另外,休闲旅游从业人员的创业成功率也比较低。
二、广西休闲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素质需求调查
(一)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人员职业素质需求。通过调查发现,广西休闲旅游企业对产品开发人员的需求量不大,但对这类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创新创业能力、专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要求较高。传统的旅游产品在线路、价格、项目上都大同小异,无法体现独特性。而休闲旅游产品则不同,根据不同的休闲体验可以设计出风格各异的休闲旅游产品。这就要求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人员恪守职业道德,根据不同人群、不同需求,创新性的设计出满足大众需要的产品,这对产品开发人员的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要求非常高,而且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导游职业素质需求。导游人员是旅游业中最主要的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旅游逐渐成了人们热衷的旅游形式。通过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休闲旅游导游的职业素质要求与传统导游相比有所不同,排名前位的职业素质分别是职业道德、沟通交流、专业能力、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素质,其中,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极高,这是因为休闲旅游主要以游客为主体,特别重视游客体验,与传统旅游出现的进店消费、走马观花等情况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就要求导游人员要严守职业道德,多与游客沟通,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让游客获得更好的体验,从而达到休闲的目的。
(三)户外领队职业素质需求。随着人们休闲意识的提高,户外旅游成了人们进行休闲旅游的一大选择。户外旅游是自助游、自驾游、野营、徒步、水上、登山、攀岩、探险等在内的旅游与运动休闲的集合,而户外领队则是进行户外旅游的安全保障。在对户外领队的职业素质需求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最注重的是专业能力、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素质。在专业能力方面,户外领队必须具有职业认证的户外指导员证书,具有开展户外旅游所必须的户外技能及户外安全意识。在涉及具有一定难度的户外旅游活动中,户外领队需要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加强与游客的沟通,保证户外旅游正常进行。如果在户外遇到突发事件,户外领队则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作为基础,较好地解决突发事件,确保户外旅游安全。
(四)酒店服务员职业素质需求。本次调查中的酒店服务员主要包括餐厅、客房两个岗位的服务员。作为休闲旅游行业中人群最多的职业,酒店服务员的职业素质将影响到酒店的形象整个休闲旅游活动的质量。通过调查发现,用人单位主要看重的还是酒店服务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这两项素质的需求分别达到了91%和87%。这是因为酒店服务员直接与游客接触,与游客的深入交流不会太多,主要还是确保对客房的整洁卫生以及游客的财产安全,在游客用餐时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这就要求酒店服务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另外,由于酒店服务员在旅游行业是基层岗位,在社会认可度上还不高,导致酒店服务员的职业荣誉感不强,职业流动性较高。因此,酒店服务员的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情感,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三、广西休闲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提升对策
(一)营造企业文化,加强内涵建设。企业文化是深植于员工内心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企业制度、企业组织、企业活动、企业氛围等多方面入手。在企业制度上,要制定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管理办法、奖惩机制等,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企业的组织设置上,要以便于管理、便于工作、便于沟通的原则进行设置,从而加强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规范化与人性化,从而促进员工职业素质的提升。企业活动是提升员工职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企业运动会、文艺晚会、户外拓展、旅游等形式凝聚员工,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在活动中不断树立企业文化。
(二)根据岗位特点,突出职业培训。由于休闲旅游从业人员所在岗位的不同,其职业素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各用人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岗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培训。职业培训是提升员工职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在职业培训目标及教学内容上要根据具体职业的技能标准、单位的实际要求来确定。特别是面对一些特殊顾客时,还要进行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例如:当接待外国贵宾时,酒店服务员就需要针仪容仪表、对外交礼仪、服务标准等进行强化培训。另外,有些休闲旅游企业在招聘导游、户外领队等岗位的员工时,没有将职业资格证列为必要条件,一旦出现问题就将影响整个企业的形象。因此,像这类必须具备职业资格的岗位就需要企业尽快选派相应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证。
(三)加强校企合作,吸引高素质人才。休闲旅游企业的员工主要还是从高校或职业院校中招聘而来,这些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总体来说还不能马上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和职业能力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人成本。校企合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并且已经有许多成功案例。校企合作也已经成为各院校办学的基本原则,各院校也乐于与企业达成合作。因此,企业应主动与相关院校联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甚至可以与相关院校开设“订单班”,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由于“订单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实习实训可以充分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设置,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其职业素质也可以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不仅降低了用人成本,还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四)强化服务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休闲旅游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服务意识,具备服务能力。在与游客的接触过程中,服务意识与能力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休闲体验。休闲旅游以游客为主体,强调休闲体验,体现的是随性与自由,休闲旅游对服务意识的要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休闲旅游从业人员必须时刻注意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为游客服务的能力。另外,对于休闲旅游从业者来说,创新是另外一种重要的素质,在我国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休闲旅游从业者在休闲旅游产品的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可以大有所为,也是休闲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休闲旅游从业者具备了创新精神,才会让休闲旅游业更有活力,也是休闲旅游企业发展的重要源泉。
【参考文献】
[1]刘群红.发展我国旅游休闲产业问题的若干思考[J].求实,2000(8)
[2]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篇4
关键词:老年服务与管理;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1-0064-04
作者简介:张烨(1971―),男,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副教授,科研处处长,研究方向为老年服务与康复医学。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438)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100所大中专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或涉老课程,其中高职院校近50所(全国养老教育产业联盟统计数据)。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办学过程中,各校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和养老行业的发展状况研究设计了课程培养体系结构,并且各有特色,有代表性的诸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等。然而,由于受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全国养老行业发展滞后、社会大众对养老行业和人才培养的认知度受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今对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培养模式、教学大纲、培养教材、质量控制等并没有统一标准。湖北省的养老行业也呈蓬勃发展之势,研究机构众多,但目前正式开设并实际招生进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仅武汉民政职业学院一所。
笔者结合湖北地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展开了专项抽样调查工作,重点围绕养老行业企业对于学生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相关要求,采用整理归纳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三核”课程体系构建,同时进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一、调查方法与与对象
调查湖北地区30家养老机构,其中武汉市内20家、武汉市外10家。设计有针对性的调研表格两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分析表》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行业企业调查表》。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网站搜索、政策咨询等方法,并对差错问卷进行排除。
二、调查内容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分析表》主要针对职业岗位类别、主要工作任务、职业技能、必备的理论知识、基本素质等方面进行调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行业企业调查表》主要调查企业近三年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企业实际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企业要求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能力、企业认为学生最需要学习的课程、企业认为学生最需具备的职业证书、企业认为学生最需解决的素质缺陷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
通过座谈、填写调查表、归类分析整理等,我们得出调查结果如下页表1、表2。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职业岗位
通过调研得知,养老服务产业链十分广阔,毕业生能够从事的岗位种类众多,主要集中在护理员、康复保健师;同时,医生和护士也有较大需求,但目前按照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及专业性质归类要求,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属于公共服务类,学生不具备医护从业资质;另外,根据养老机构开展的业务范围、规模大小、管理水平高低等情况,也涌现出对行政助理(秘书)、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养老产品营销等职业岗位的需求。据此,相关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实行分专业方向培养的方法。
(二)知识和能力
根据养老企业对相关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得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老年生活照护、常见疾病预防、基础护理、康复护理、中医保健、推拿按摩、老年心理、健康管理、市场营销、老年社会工作、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现代化信息办公技术、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熟悉养老相关法律精神。
(三)素质
学生的素质包括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通用职业技能(计算机、英语、普通话、写作、沟通等)、老年人权益保护等;人文素质包括孝道文化、文明礼仪、爱岗敬业、企业忠诚度、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同时,对学生工作纪律、岗位认同感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五、“三核”课程体系构建
结合工作任务分析及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我们提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构想。我们将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模式重组为“三核”课程体系,包括内核课程体系、中核课程体系和外核课程体系。
(一)内核课程体系
内核课程是指结合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而匹配的主干核心课程。根据调研得知,学生需要掌握的岗位技能主要包括老年人生活照护技术、老年人医疗保健和养生技术、养老机构营运管理能力等三大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由此我们设计出6门核心课程作为“内核课程体系”,分别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技术”“老年康复护理技术”“老年推拿保健技术”“老年福利机构经营与管理实务”“老年社会工作实务”“养老机构质量标准体系”。这6门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基层养老护理员服务岗位不断突破职业发展空间,上升到养老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层级,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根据用人单位工作实际分类从业,提升学生的就业信心。
(二)中核课程体系
中核课程是指为了保证内核课程的顺利学习而设置的基础性课程。为了适应内核课程体系的培养要求,学生需要前期掌握基本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基础知识、营养保健知识、社会工作知识,了解国内外老龄化趋势,同时应具备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中核课程体系和内核课程体系之间充分体现了“适应岗位需求,能力逐层递进”的学习规律。基于此,我们设计出8门课程作为“中核课程体系”,分别是“老年学概论”“医学基础”“基础护理技术”“社会工作概论”“老年心理学”“老年营养与膳食”“管理学基础”“社区居家养老照护”等。
(三)外核课程体系
外核课程是指为了适应和丰富养老服务岗位工作能力而设置的拓展延伸课程,主要体现为对学生素质要求的培养。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从就业稳定性和企业忠诚度角度来讲,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甚于专业技术要求。根据企业调查数据,我们把素质培养划分成三大领域,并转换成教学执行计划,分别是通用职业素质课程领域、职业道德课程领域和人文素质培养领域。
1.通用职业素质课程领域
主要是指为了适应当今国家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适应现代职场人士基本素质所需要的公共职业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法律基础”“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2.职业道德课程领域
主要是针对养老服务特殊岗位需求而设计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体系,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讲座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实现,主要在课外进行。我们设计三种形式:一是成立学生“颐和阳光”社团,每年开展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并执行有系统的实践报告和考核体系;二是邀请专家讲座,每学期邀请行业专家和养老企业榜样人物来校为学生开展讲座;三是开展养老政策法规讲座及养老文化团体联姻活动,积极联合湖北省工会、湖北省老龄委、湖北省老年文化艺术协会、老年群众艺术馆等单位与学生一起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得到了楚天都市报、湖北经视、楚天商报、360教育网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四)“三核”课程体系的拓展
为了更好地适应并体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要求,我们在“三核”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开展了教学方法改革、职业资格培训考证和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三核”课程体系不同类别,把内核课程体系定位于“实践技能课”,要求培养过程做到“实践技能操作为主,理论为辅”,教学环境以“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主,课堂教学为辅”;把中核课程体系定位于“理―实一体化课”,要求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学环境以“校内教室和实训室相结合,辅于养老企业认知实践”;外核课程体系定位于“理论知识课”,要求“知识讲授为主,辅于项目任务完成”,教学环境以“校内教学条件为主,校外开放和联姻相结合”。经过改革,任课教师在编制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时均能大胆创新,校内外活动丰富开展,多元化培养方式逐步形成。
2.职业资格培训考证
内核课程体系的设计链接了养老行业最主要的三大职业工种资格证考证项目,分别是养老护理员、保健按摩师和社会工作者。教学计划设计分别按教学进度对应学生培训考证项目,学校也积极争取建立了相关职业工种鉴定基地,包括“国家特殊职业工种培训鉴定中心”“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内核课程体系的教材选用和培养方式全部按照相关职业工种的培训要求执行。
3.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保证“三核”课程体系的构建,学校在争取政府财政支持高标准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并重点获批“湖北省大学生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武汉侨亚置业集团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该基地建设规划及执行全部按照“三核”课程体系总体要求进行。在全面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及相关专业人才(社会工作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同时,为了丰富和完善“三核”课程体系,我校正在养老产业营销(主要是养老服务营销和养老地产营销)、行政秘书等方向上进行有益的尝试。
六、“三核”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体现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求
“三核”课程体系建立在养老企业对职业人才需求和技能要求的基础之上,避免了“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模式,体现了市场需求。在前期专业建设和养老行业专家、养老企业一线调查的过程中,对核心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论证,提出了“养老护理、保健康复和社会工作能力”三大主要能力任务要求,同时提出了对高端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三核”课程体系的设计并执行是对养老用人市场要求的积极响应。
(二)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内涵建设
教育部门多次重申,高等教育要实现特色和品牌院校建设,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其核心要素是鼓励各高校抓办学内涵和质量建设。“三核”课程体系的构建,围绕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相关课程给予了恰当的定位、明确了课程结构体系、拓展和丰富了教学活动,有利于学校和教学管理机构以教学为中心抓学校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办学条件,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三)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
“三核”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对内核和中核课程结构的性质定位,特别是对外核课程体系的设计,系统、规范性地对学生展开素质教育体系的培养,甚至于素质教育体系的培养要求胜过对职业技能的掌握要求。对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质、职业道德、通用能力起到了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珏辉,姬栋岩.老年护理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3]张岩松,等.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兼论我国首个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教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Construction of "Three Core" Curriculum System for Training Professionals of Aged Care and Management
ZHANG Ye,WU Chang-you,WANG Yu-jiao, LIU Ji-wen,JING Li
(Wuhan College of Civil Affairs,Wuhan Hubei 430079,China)
篇5
一、举办旅游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1期
1、培训对象:各星级酒店、旅行社、风景区;各区(市、县)旅游局、各大、中专院校旅游专业主要负责人;每单位2—3人。
2、培训内容:旅游经营理念、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旅游业各要素的整合。
3、培训时间:200*年3月15日—18日
4、培训地点:××市金龙宾馆多功能厅
5、收费标准:培训费600元,教材资料费100元,午餐费、加餐费120元,合计820元。
6、学员食宿:学员住宿自理,解决培训期间午餐四次,晚餐一次。
7、结业总结:参训学员写出书面总结材料800—2000字。
打印一式二份。交书面总结材料后颁布发培训结业证书。
8、拟聘授课教师:
省级:西南民大李如嘉康辉集团周小丁
省旅游局胡兵、王绍麟四川大学:待落实。
市级:市旅游局刘良慧
二、举办中层管理人员专业培训班2期
第1期:
1、培训对象:各旅行社部门经理、业务骨干,各单位3—5人。
2、培训内容:国内旅游业发展概况、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旅游市场的开发、旅游法、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3、培训时间:200*年3月29日—31日。
4、培训地点:××市金龙宾馆多功能厅。
5、收费标准:培训费300元,教材资料费50元,合计250元。
6、学员食宿:学员食宿自理。
7、结业:参训学员写出书面总结材料800—2000字,打印一式二份,交书面总结材料后颁布发培训结业证书。
8、拟聘授课教师:
省级:待落实(2人)
市级:4人
第2期:
1、培训对象:星级饭店、星级宾馆部门经理,各单位5—7人。
2、培训内容:现代饭店业的发展、旅游饭店管理法规、餐饮业的经营与管理、前厅部运行与管理、客房部的运行与管理。
3、培训时间:200*年4月10日——12日版权所有
4、培训地点:××市金龙宾馆多功能厅
5、收费标准:培训费300元,教材资料费50元,合计350元。
6、学员食宿自理。
7、结业:参训学员写出书面总结材料800—2000字,打印一式二份,交书面总结材料后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8、拟聘授课教师:
省级:待落实(2人)
市级:4人
三、举办景区讲解员培训班1期
1、培训对象:各旅游景区、纪念馆(堂)、科技馆、活动中心涉及旅游业的各单位全体讲解员。
2、培训内容:旅游法规、旅游资源保护法规、演讲技匚、宗教文化民族民俗、自然旅游景观。
3、培训时间:200*年4月20日~23日
4、培训地点:××市广播电视大学。
5、收费标准:培训费250元,教材资料费50元,合计300元。
6、学员食宿自理。
7、结业:参训学员写出书面总结材料800~2000字,打印一式二份,交书面总结材料后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8、拟聘援课教师:
省级:1—2人
市级:4—5人
四、常年举办宾、饭店岗位技能培训班
1、培训对象:未上岗的各类社会青年。
2、培训内容:
重点内容:对客服务、客房整理与清洁保养、客房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前厅服务与质量管理、餐饮服务及服务人员素质要求、餐厅整理与清洁保养。
入职培训内容:
(1)、职业道德、仪容仪表、礼节礼貌、从业素质;
团体精神;
(2)、餐厅的基本概念、专业知识、本餐厅须知;
(3)、服务技能、行为规范的训练;
(4)、员工守则、岗位职责、操作规则;
(5)、餐饮工作所需的知识:卫生知识、安全知识、推销知识、酒品知识、政策法规知识、菜肴知识以及有关的经济、地理、历史和民族风俗习惯知识等;
(6)、宾客投诉的处理,各种工作情况的应付,人际沟通、案例分析;
(7)、设备、器具、工具的使用与保养;
(8)、实践运用知识的能力。
3、培训时间:200*年4月底~5月底1期
200*年8月底~9月底2期
4、培训地点:××广播电视大学、金龙宾馆
5、收费标准:培训费350元,教材资料费50元。
6、食宿学员自理。
7、结业:学完每门课程,经考核记录成绩,各科均及格者颁发岗位培训合格证。
8、推荐就业:联系市内外各大、中型饭店茶坊、康乐中心择优使用。
9、拟聘授课教师:
(1)、市内各有关中专校旅游饭店专业教师。1~2名。
(2)、市内星级酒店中层干部2—4名。
(3)、市内星级宾馆总经理1名。
10、招生工作:广告宣传、下基层组织生源。
五、导游年审培训班:
1、培训对象:已获得导游资格证书的导游。
2、培训内容:卫生救护知识,现代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营销策划,导游解说技巧,宗教文化(道德文化在××)旅游案例分析。
3、培训时间:200*年12月至2006年1月。
4、培训地点:××广播电视大学
5、收费标准:培训费150元/人,卫生救护证30元/人,资料费20元;合计200元。
6、学员食宿自理。
7、结业:听课考勤达标、写出书面总结1500字,交总结后签发《学习纪录证书》;卫生救护知识考试合格颁发《急救员》证书。
8、拟聘授课教师:待定。
六、导游资格证笔试教前培训班
1、培训对象:各类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社会青年。
2、培训内容: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法、导游人员管理法。
3、培训时间:200*年11月
4、培训地点:××广播电视大学
5、收费标准:培训费350元,教材资料费、报考费按实收。
6、学员食宿自理。
7、进行模拟检测,提高笔记成绩。
8、拟聘授课教师:待定
9、招生工作:广泛宣传、深入各大、中专、高职中学、外地市州。
七、导游资格证口试面试考前实战培训班。
1、培训对象:导游资格考试笔试过关人员。
2、培训内容:导游资格考试口试、面试模拟训练。
3、培训时间:200*年12月。
4、培训地点:待定
5、收费标准:市物价局审批标准,模拟训练费150元。
6、学员食宿自理。
7、学员模拟口试、面式基本过关。
8、拟聘授课教师:待定。
八、全国旅行社中高层经理培训班
1、培训对象:全国旅行社中高层经理。
2、培训内容:待定。
3、培训时间:200*年10月20日~11月24日5天
4、培训地点:××市金龙宾馆。
5、收费标准:待定。
6、学员食宿统一安排。
7、结业:联合颁发:培训结业证。
8、拟聘援课教师:整体承包给北京。
9、招生宣传工作:与市上有关单位联合组织。
10、利益与责任:盈利共享、风险共担。
九、旅游车队驾驶员培训班(与市运管处联合举办)
1、培训对象:各旅行社、旅游车队的驾驶员。
2、培训内容:旅游礼仪、旅游交通法规、旅行社。管理条例、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卫生救护知识。
3、培训时间:200*年5月13日~15日。
4、培训地点:××电大。
5、收费标准:培训费250元、资料费50元,合计300元。
6、学员食宿自理;
7、结业;参训驾驶员听课考勤达标,交通法规检测合格,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8、拟聘授课教师:市职中礼仪教师。
市交管处负责人。
市旅游局。
市红十字会:蒲德全。
十、星级酒店岗位职业技能竞赛。
1、参赛对象:各星级酒店一线员工。
2、竞赛项目:①前厅服务与管理。
②客房服务与管理③餐饮服务质量。
3、竞赛步骤:①各单位进行初赛,每项选拨5名优胜选手。②预赛:各单位选送人员进行预赛,每项选出前10名选手。
③决赛:按评分细则,由评委评分,决出前三名。
4、竞赛时间:初赛:200*年5月21~25日。
预赛:200*年6月3~5日。
决赛:200*年7月15、16、17日。版权所有
5、竞赛地点:预赛地点待定
决赛地点待定
6、收费标准:初赛由单位自定。
预赛每人交报名费100元。
决赛每人交报名费200元。
7、颁奖:每项前1—3名颁发技能竞赛优胜一至三等奖。奖金第一名500元,第二名300元,第三名200元。
8、评委组成:待定。
9、评方细则:待定。
十一、新的星级酒店申报评审培训。
1、培训对象:升星酒店全体员工。
2、培训内容:星级酒店新标准。
3、培训时间:根据升星单位要求。
4、培训地点:本酒店。
5、收费标准;培训费、资料费、办证费初级250元、四级375元、高级480元,厨师另外。
6、模拟检查验收,按新标准。
7、颁证:全国通用职业上岗证书。
8、拟聘授课教师:①三星级以上酒店经理,2人。
②市旅游局。
③省级:1—2人。
十二、景区升级培训班。
1、培训对象:景区全体员工。
2、培训内容:9001国际质量认证,14000国际环保。
3、培训时间:根据景区要求。
4、收费标准:培训费300元/人。
5、模拟检查验收;
6、拟聘师资:省级待定。
市级待定。
十三、各类旅游、餐饮在岗人员考级。
1、培训对象:考级、考证人员。
2、培训内容:考级大纲。
3、培训时间:每年三次。
4、收费标准:初级150元、中级200元、高级300元,厨师除外。
5、考试考核:按等级证标准。
6、颁证:由省、市劳动部门颁证。
十四星级餐馆申报评审培训班
1、培训对象:普通餐馆升星级单位的全体员工。(根据申报情况暂定200人)
2、培训内容:星级餐馆新标准。
3、培训时间:根据升星单位的要求。
4、培训地点:本单位。
5、收费标准:培训费、资料费、办证费(初级250元、中级375元、高级480元、厨师另外)。
6、模拟检查验收:按新标准。
7、颁证:全国通用职业资格证书。
8、拟聘授课教师:①三星级以上酒店经理,2人。
②市旅游局2人。
③市职评人员:1—2人
十五星级农家乐申报评审培训班
1、培训对象:(根据申报情况暂定200人)
2、培训内容:星级农家乐新标准。
3、培训时间:根据升星单位的要求。
4、培训地点:本农家乐。
5、收费标准:培训费、资料费、办证费180元。
6、模拟检查验收:按星级农家乐新标准。
7、颁证:全国通用职业培训上岗资格证。
8、拟聘授课教师:①三星级以上酒店经理,2人。
②市旅游局2人。
③市职评人员:2人。
十三、行业员工培训、考核、定级培训班
1、餐厅服务员300人。
2、客房服务员100人。
3、康乐服务员100人。
4、前厅服务员100人。
5、厨师考核定级班200人。
篇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附属技师学院 天津 300222)
摘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附属技师学院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结合天津地区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特点,秉承“半工半读”历史文化传统,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挥校企资源优势,依托“校企合一”的现实办学环境,以工学结合为核心,构建了基于校内企业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系统确立并实施了“四层次、五契合”人才培养模式,凸显了在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 :四层次、五契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3-0035-03
作者简介:张瑜(1981—),男,硕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附属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机电一体化技术。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附属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一直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产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探索构建了“四层次、五契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一、“四层次、五契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学院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基点,着力推进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训基地与生产车间的深度融合,增强学院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企业实施专业调研,进行岗位能力要求分析及相关资料收集,聘请行业、企业、高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合作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针对岗位知识、能力、工作态度等要求进行充分研讨与论证,系统构建了“四层次、五契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定位了人才培养目标——“三实”人才。按照“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整体要求,学院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了“三实”(品质朴实、技能扎实、体格健实)人才培养目标。
二是系统构建了“四层次”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按照“三实”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养成过程规律,结合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原则,将专业课、工艺课等理论教学内容和德育融入实践环节,系统构建了“四层次”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见表1),即:基本技能训练为班级建制,在校内实训中心进行;综合课题训练为小组建制,在校内实践基地(“校中厂”)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实行“准导师制”,在校外企业进行;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始终,并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资源积累和流程优化,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劳动技能。
二、“五契合”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
一是建立契合培养规格的课程体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完成4项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建成11门具有“以生产任务为载体”和“做中学”特征的优质核心课程。
二是实施契合生产过程的教学过程。根据企业典型生产任务设计各层次实践教学内容,将企业产品件(零件、模块、单元)作为学生技能训练课题,学生全程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独立完成作业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6个模块,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工艺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三是营造契合企业环境的实训环境。学校实训中心与“校中厂”高度融合,场地共享、设备共用、文化互通,学生实训即生产,入学即入厂,从着装到动作规范、工量具摆放等方面受到严格训练,真实体验生产组织管理过程,为学生“零距离”对接企业提供保障。同时,着力推进以企业文化、质量意识、职业道德为核心的通用职业素质训练,增强学生的职业自信、岗位自信。
四是建设契合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牵头组织企业、社会多方参与专业建设和教材建设,结合专业建设编写校本教材27本,3个重点专业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了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及网站等多介质的立体融合。
五是完善契合培养模式的评价机制。推行因材施教,以能力为核心建立学生学业评价模式。推行过程学分与替代学分,将生产任务工时、技能竞赛成绩等纳入学生学业考评,将学习工作态度、思想道德品质、顶岗实习表现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将心理辅导引入日常教学,开展全过程导学、助学、促学。目前,学习过程学分、替代学分占学分总量的50%以上,通用素质训练课程覆盖率达100%,心理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
三、搭建基于校内企业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
以“四层次、五契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学院系统构建了基于校内企业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如图1所示。
一是深度利用校办企业优势资源,建立产教融合综合协调机构——产训事业部,着力推进教学内容与企业用人标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的深度融合。
二是营造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养成过程与企业生产作业过程全程融合,为“三实”人才培养构建良好的运作平台。
四、推进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创新
学生实训考核推行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制度,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实训教学质量的考核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以重点操作技能和技巧为考核的核心内容。
对教师实施产训工时考核制度,产训任务与教学同时进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生产加工,规定带班的“1+1双师”有责任带领学生按产品工期和技术要求完成生产任务,产训结合完成实训教学任务的理念在师生中形成共识,如图2所示。
五、“四层次、五契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效益分析
一是有效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学院立足“外引内育、提升质量、创新机制、科学管理”,重点完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从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行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能力,形成了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全国模范教师2名、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6名、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16名、全国技术能手7名、天津市技术能手14名、天津市新突击手3人、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获得天津市技工学院系统“示范课”10项。学院教师在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评选和中国职协科研成果评选等活动中屡次取得优异成绩。
二是学生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参加全国及天津市技能竞赛并且成绩显著。近五年来,获国家级奖项5个,省部级奖项一百余个。
三是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技能型人才受到企业的认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得到企业普遍认同。动手能力强,能够较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适应能力强,岗位对接程度高;学习能力强,能够较快地接受企业生产的新技术。
四是校企深度融合,拓展了校外企业的宽领域合作平台。学院以“人才互用、资源共享”为核心,完善了宽领域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推进了六大校企合作任务:人才定向培养、职工综合培训、师资协同培训、技术共同研发、课程共同开发、设备场地互用,如图3所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天津市第五机床厂克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形势严峻、制造成本不断增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依托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深挖校企资源,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通过产训,不断扩大产品及外加工生产任务,连续多年保持年产值1 500万元以上。
五是持续推进产训结合教学改革,凸显示范引领作用。学院与天津第五机床厂及校外企业的深度融合,在校企合作、产训结合方面开创了新思路、新举措,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国内外职教同仁的高度评价。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太原技师学院、厦门技师学院以及韩国济州技能大学、加蓬、埃塞俄比亚职教专家代表团等五十余个国内外院校或团体到我校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办学及校企合作、产训结合经验。
参考文献:
[1]张瑜.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4):162-163.
[2]李康,吴远志.技工学院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1下).
篇7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化
[FL(K2][KG2]教育公平是社公平的起点,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保障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措施。201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2015年3月,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与代表们商议扶贫大计时,他指出,“坚持精准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2014年9月,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也决不让一个家庭因为孩子上学而陷入困境。”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总体资助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尚存在诸多不足,影响资助工作的开展。鉴于此,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破解影响资助工作开展的[JP+1]疑难杂症,着力提升资助工作水平和效率,努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
第一层,通用职业基础能力学习领域。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打好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的基础。
第二层,专业核心能力学习领域。以燃气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情境,把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将专业素质、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技能融为一体,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燃气工程典型工作任务处理办法。
[LL]第三层,职业能力拓展学习领域。编写岗位职业标准和实训指导书,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学习,由教师和企业人员指导完成实训项目,培养岗位操作技能。
第四层,顶岗实习。学生在订单企业的安排下顶岗实习,订单企业为每位实习生配备正式员工为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学生岗位教育培训。采取“企业指导教师为主,学院指导教师为辅”的管理模式,顶岗实习结束后,企业指导教师写出实习鉴定,学生提交实习日记、总结、鉴定等,并回校参加毕业答辩。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其针对性强、适用性好和就业率高深受企业、学校、学生及家长的欢迎,我院“订单式”人才培养已取得初步成果,应用成效显著。能够使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活力,为校企合作找到了最佳途径,形成了先进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进一步将“订单式”人才培养更进一步完善,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研讨解决问题,推进“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全程式、全面合作的订单培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苗金明,杨明亮.基于“订单式”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5,9(3):21-33
篇8
1能力本位视域下传统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弊端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对劳动者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中职学生在入校前的自身素质本就较于高校学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的职业能力离不开语文教学的发展,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在学生成才道路中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重要的职责,通过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引领学生走向社会。
1.1过于注重传统教学模式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部分中职院校依旧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过去的教育中,语文教师依照当时普遍的讲课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但在现代,教育历经多次改革,传统的教学已经成为社会改革的淘汰品,一些教师仍秉持着固化的教学模式,依旧是听、说、读、写综合教学特点,以及以知识为主、“填鸭式”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忽视学生对于个人知识的掌握和驾驭知识的能力,无法将课程所学知识进行延伸,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上课积极度下降,自控能力也随之减弱,由此丧失了学习乐趣。语文老师铺天盖地的理论教学,只会让学生越听越懵,导致学生无法从中学习到对应实践的相关知识,因此也无法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理论产生于实践”,大多硬性的理论知识始终不及社会实践带给学生的经验教训多,无法提高学生实际的职业能力,应减少对于硬性知识的教育,要充分显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力,促使他们能够通过个人天赋掌握学习知识和处理知识的新方法。中职语文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如何有效学习以及充分发挥大脑的潜能等等,平衡传统教学的比重。
1.2应用教学与口语教学质量较低
语文是一门应用性和口语性很强的学科,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应用教学与口语教学质量低的问题。传统中职语文教学里的阅读模式具有系统化的弊端,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对应的厌烦心理,很多学生错过高校进入职校,都下定决心入校后好好学习,即上课认真听讲、通过学习知识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并通过发展自己的专项能力为未来寻找对接口的工作奠定基础。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在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教学与口语教学的质量偏低。然而对于进入中职读书的学生来说,掌握应用文的写作、阅读以及说好口语非常关键,并要确保教学的快速有效。但目前来看,在中职语文教学模式中,应用文写作教学占比较小,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对于学生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寻求就业上的能力需求无法满足。此外,语文教学课堂上随意的口语交流放纵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口语的训练,总而言之,一是缺乏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二是缺乏合理性、阶段性的培训过程。导致一些中职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由于无法在求职面试中展现自身与面试官的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而错失就业机会,总而言之,口语已成为他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1.3缺乏系统教学与科学考评机制
系统的教学和科学的考评机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中职语文教学模式中,阅读、口语与写作的教学模式也呈现出了独立性的特点,然而在单独的课时教学模式中,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有着对应的弊端。客观而言,写作、阅读与口语三者之间相互贯通、密不可分,需要沟通学习并提高。单一的考评机制,依然强调理论考试与讲授教学,缺乏创新教学模式,始终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完善教学的系统性,以及对于学科的考评机制,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市场,市场经济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今,语文教学模式改革越来越迫切,要抓紧对其进行规划改定。
2能力本位视域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规定,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与应用写作能力。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学生能够通过自学预习接下来的课程知识。培养与他人文明沟通、和睦相处的品质。此改革目标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可以作为面试的闪光点,将自身的优秀素质展现出来。基于能力本位视域下,我国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主要包含以下两点:
2.1确保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语文专业能力
培养学生能够确保职业生涯发展的语文专业能力十分重要。从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上来看,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对相应人才的需要,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语文专业能力,其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对于相关语段的认读能力、对于古诗词等文段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日积月累将阅读作为良好的习惯坚持下去,可以使用语文学习的课本、图书管理的读本进行阅读的加深训练,以此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对于语言的正确使用、写作能力,掌握一些重要的办公写作和必备的书写能力,例如应聘书或专业应用文写作等;与他人沟通交流时能脱口而出流畅的语言,倾听并给予相应的评价,能够熟练的掌握普通话,并能进行沟通锻炼自身语言组织能力;综合实践语文能力,能够进行辩论、演讲等讲述发表个人观点等能力注重专业语文实践应能技能的训练。总而言之,学习是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因此中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时还要以确保学生职业生涯需求为主。
2.2培养学生通用的职业能力素质
职业素养是工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职业生涯中,职业素养占有重要比重,它对我们未来的自身发展和生活来说也是相当重要。好的职业素养就如一份好的简历,是帮助中职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等工作单位的“金钥匙”,培养中职学生通用的职业能力素质为他们奠定必不可少的“敲门砖”。针对中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可以从以下进行探讨:首先,自学能力,能够将所学的知识通过书写框架进行总结。能够通过个人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延伸和拓展,并将所获取的信息能够整理成一目了然的知识点,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第二,合作协调。在职业生涯里,协调和合作会直接影响个人的未来发展状况,合作可以促进双方得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能,协调可以缓解冲突,将损失降到最小,同时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和工作经验;第三,尽职尽责、规划与组织能力。无论是日常还是工作都要尽职尽责,不断锻炼自身的领导能力,能够将大大小小的事进行组织规划,让其有条不紊地进行;第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做何事,都应该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第一步,迎难而上是第二步,要拥有打破知难而退,努力解决问题的心态;第五,创新能力与拓展能力。通过“创意”而非“想象”将事物的创新延伸至各个环节,而非局限于一种固有的方式;第六,吃苦耐劳能力。能够在低待遇下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即使生活品质低但仍坚持该工作岗位,厚积薄发。在能力本位视域下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应将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对于自身能力的发展,可以通过科学的渠道帮助学生,例如进行科学的教学安排,打造量身订制的教学,帮助学生能够从适应学习过渡到热爱学习。以基础、通用的职业素养作为起始点,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可将通用的职业能力素质进行迁移。
3能力本位视域下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在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中,其改革内容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3.1改革教学目标
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改革的最终目的,提升人文素质意味着追求更加包容的内心。素质教育在教学模式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前提角色,它是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受益匪浅,巩固学生原有的语文知识,将淡化的语文知识进一步在学生能脑海里加深,并培养学生拓展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对于运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除此之外还有:养成读书的爱好,品杂文、哲学、散文,建立自身独有的内心世界,形成自身的评判标准;观影会提升个人视野的电影,学会在黑暗中看到人性的亮点,时刻怀抱希望;关注新闻、社会评论,能够透过表面深入思考,锻炼自己的主见。总而言之,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文明的用语习惯,热爱语文、应用语文。
3.2开展特色化教材教学变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中职语文教学课堂上对于教材的版本变换多种多样,在固有的模板编写下,分类成不同区域的进行教学指导。基于能力本位视域下,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需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一切改革都不能脱离实践完成,此次改革更需要契合本校学生对于语文的需求,在开展特色教学时除了涉及课本上的教材知识,还会使用课外课本进行延伸科普,并通过上网查阅的方式将遗漏的知识点补充完整,让学生能够充分学习课程知识,对相关的知识延伸也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基础的语文能力。如今一些中职开展预科制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入校前通过自学预习入学后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并在预习的同时能够及时回顾中学所学内容,避免遗忘,保证学生能够将初中所学语文知识点与中职学习的语文内容有所贯通,帮助学生实现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有效过渡。
3.3实施模块化的教学方法
将中职语文教学课程整合为差异性教学。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分为四种:写作模块、阅读模块、口语模块与实践模块。语文教师进行差异性教学,即能够清楚地划分学生间的界限,依据学生个人特性展开对应的教学,此举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教学弊端,促使教学能力得到飞速发展。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学会取长补短,发现学生的不足,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因材施教。理论上可以采取讲座讲授教学。即老师在课堂上将课本繁多语言精炼成几句理论知识,通过讲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实践上可以采取小组教学。即把课堂上的同学依次划分成若干个小组,给予他们有限的时间对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研究,发挥合作的效能,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诸多不足。其优势也显而易见,能够在对应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还帮助学生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都能够并肩同行、互帮互助,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4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模式
能力本位视域下,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更要符合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以学生为主,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实际学习情况的教材内容。首先,教师的教育方式要紧紧围绕现代化展开,传统的理念已经被现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淘汰,已无法适应当今学生的发展。再者,教师要对学生的基础情况有大概了解,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例如当一个班的大部分学生整体能力偏下时,如果这时老师仍是以偏快的讲课方式进行理论传授,会打击班级内大多同学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在这时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让整体能跟上队伍共进步,营造语文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学生探究语文学习的兴趣。
3.5构建科学化的三方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中职语文教学考试评价单一,需要通过构建科学化、公平化的考评方式,更利于学生的基础与实践能力发展。因此,从知识与技能方面丰富评价方法,这不仅需要学生对给出结果性评价,还需要在整个开展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监督。为避免传统的单一性考评,老师需要时刻关注着学生的举动。也可以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同时让学生间、老师间、家长们对某位同学进行点评,了解该同学在大众视野下的举止,通过广范围的收集评价激励学生不断向上,此方法也可收集广泛的建议让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结束语
篇9
论文摘要:面对农村社会转型的新形势,农村中职必须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为农村社会转型服务上来。当前的农村中等职教课程模式以学科为中心,专业范围狭窄,知识结构单一,课程结构缺少弹性,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和劳动力转移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重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须以就业为导向,打破学科界限,着眼于以提高学生的转岗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重组;构建模块式课程结构,增强课程结构的弹性。
课程是教学的载体,是连接社会经济与教育的桥梁,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寻找突破口,构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新形势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加快农村中职发展步伐的一条重要途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最大的变化是全面进人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不仅包括经济体制,还包括农村社会的文化、习俗、制度、思想等各方面,突出地表现为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村民自治、农民阶层分化和农村劳动力大转移。
一、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中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要将为“三农”服务做实、做出成效,就要求农村职教必须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形势的新发展积极调整、主动适应,这样才能为农村“生有利之物”、“生有利之事”,从而“以物利群”、“以事利群”(陶行知语),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面对农村社会转型的新形势,农村中职必须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为农村社会转型月裔上来。重新确立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由原来主要培养在当地从事农业生产和家庭经营的“新农民”转为主要培养脱离农村、进城务工经商的“创业者”,兼顾培养“新农民”。
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劳动力转移,要求中职人才培养必须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做法,告别狭隘的地域情节,改变把人才的服务范围仅仅定位于学校所在地域之内的狭隘思想,树立为本土和城市两个就业市场服务的意识;主动适应经济开放、区域合作造成的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区域间、城乡乃至国际间大规模流动的新形势,努力拓宽中职生就业的空间;必须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大胆跳出“农门”,拓宽农村中职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传播种植、养殖等传统的农业技术;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结构从单一向多元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满足农业产业化对高素质、综合型劳动者的要求;积极占领农村就业结构中日趋增多的非农产业就业岗位,将农村职业教育的“农”字特征体现在与农村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上,体现在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结合上,培养农村中职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迫切需要农村中职为其劳动力完成技术装备,增强迁移能力,特别是增强向第二、第三产业迁移的能力。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不高,流动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是自谋职业、自主择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冲击,职业岗位变化频繁,中职生要克服身处农村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等地域劣势,在城市扎下脚根,不再做“候鸟式”的在农村、城市两地迁徙,除了在某一方面具有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广泛就业的能力。
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迫切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生产者;需要大批能研究、引进、开发、推广、应用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者与推广者;需要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管理者。作为扎根本土的中职毕业生,要想在此进程中有所作为,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应对农业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综合复杂的局面,才能在“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的延伸中找准位置,扮演主角。
职业教育具有更直接地为社会经济和生产服务的功能,它是与特定经济形态相联系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无疑是基于一定的经济形态对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为了适应转型期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中职课程模式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定向课程模式及其弊端
(一)以学科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不利于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农村中职多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过多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知识的“专”“精”“深”。各科之间缺乏整合,割断了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忽视或弱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过度学习”。同时,这种以知识本身的逻辑组织职业知识,以知识传授的方式培养技能不符合“技能”的习得心理,不利于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因为,“职教课程的内容是技术知识,而技术不是学科”①。在知识的性质上,技术知识和物理学、化学等科学知识有着本质的区别。科学是以寻求基本理解为目的,通常用语言和数学符号来表述思想和观念。而技术的目的在于寻找制作物品的方法,它是个过程,是情境性的,离开了活动和实施情境,大部分技术知识便丧失意义。当然,技术也有自己的抽象概念和理论,但这些知识是根据技术实践的需要有选择的组织起来的,是扎根于实践的。技术应用也需要大量不同种类、不同层面的知识,但这种应用是跨学科的,整合这些知识的纽带并不是知识本身的逻辑,而是技术实践活动。且除了这些抽象的概念、理论外,大部分技术知识是缄默的知识,是难以被编码和概括化的。因此,无论在技术活动中,还是个体认知结构中,技术知识都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的。以学科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来传授“技能”是无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的。
(二)狭窄的专业范围,单一的知识结构降低了毕业生的择业自由度和转岗竟争力
我国现行的农村中职课程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专业定向课程模式,该模式以胜任一种岗位要求为出发点设置专业,以培养学生通晓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一技之长”为目标,其产生和发展是有一定的特殊背景和条件的。80年代是我国职教大力发展的初期,由于长期以来中等教育结构单一,造成了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奇缺,加之经济建设急需大量人才,企业用人又带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因此以满足岗位需要培养“单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定向模式找到了生存土壤。同时,凭借计划经济时代特有的人才按计划分配的制度支撑,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实现了有效衔接,也撑起了其发展的空间。但是进人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加速和企业大量下岗工人的涌现,劳动力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化。加之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在一些企业的广泛运用,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综合化程度加大,过分狭窄的专业定向使中职生在劳务市场渐遭冷落,特别是农村中职主要是自谋职业、自主择业,狭窄的专业定向更使其择业自由度和岗位竞争力降低。
(三)过于刚性的课程结构使课程设置和内容更新弹性不足,导致课程功能退化
课程结构决定课程功能。传统农村中职课程模式是典型的“基础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技术课”三段式课程结构。强调基础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技能课服务。在理论课程与实训课开设上,一般先开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让学生获得足够的专业知识,再让学生从事实际训练,人为地造成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的割裂,导致课程功能退化,价值丧失,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兴趣下降。这是“技术是科学的派生”这一错误思想在课程设置上的体现。同时,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和开放意识,不能及时吸纳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忽视用人单位对中等人才的需求。 (四)高度统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导致课程人文精神的丧失,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传统的课程模式只允许学生分专业、按年级统修相同的教学内容,即使安排有选修课也是全班同学同选一门课,老师选、学生修,学生被剥夺了按个人需求选修课程的机会与权利。这种高度统一的教学管理模式最终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带有明显的工厂化、标准化、同步化、规模化的特征,知识能力结构普遍高度趋同,学生在工作岗位表现出缺乏个性、适应性和创造性。这与市场经济和法制社会对 公民权利意识、竞争意识、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要求相去甚远。另外,在对“农村职业教育必须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在为“三农”服务的目标定位上存在狭隘的地域情节,仅将其定位于学校所在地域之内,表现为专业服务面过于狭窄,过多地集中于为农、林、牧、渔等传统农业服务上,不利于中职毕业生异地就业市场的开拓。
三、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课程模式的重 构设想
(一)调整中职课程目标及价值取向,提高学生转岗能力
福斯特(Philip J.Foster)在《发展规划中职业学校的谬误》中指出,经济发展是很难准确“估计”的;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也是难以准确“预测”的;要求学校通过培训学生以为一些明确限定的职业作准备,这实际是要求学校做不可能的事。②因此,为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其在人才市场的就业率,课程开设应由以学科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转变,由过去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跨职业、跨岗位的通用职业技能。社会学家的研究认为,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越快,劳动者职业岗位的转换速度就越快。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足以说明这一点,瑞典职业年流动率为50%一100%,工人流动率为20%-25%。匈牙利1964年国营企业职工的流动率为4% , 1973年职业流动达20% ,1986年上升到23%。美国劳工部一项研究预测,现在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转换和变更将达到6-7次之多。“那种在学校里用大量时间仅仅培养针对一种工作岗位的能力已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早就指出,应当“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
农村中职学生大多自谋职业,在向城市或非农行业迁移的过程中,就业的行业跨度较大,岗位不稳定。这就要求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职业转换的适应性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针对过去专业定向教育模式的弊端,拓宽学习者学习范围,针对人才市场急需的2~3个不同行业的职业岗位开设课程,在充分满足学习者第一就业岗位需要的同时,为学习者可能从事的第二、第三个就业岗位做好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在一个或几个职业群中自觉流动的能力。
(二)打破基本学科界限,以对应2~3个职业岗位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必需的知识技能为教学内容
受学制限制,为使中职生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内,掌握2-3个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除必修的文化基础课按教育部统一要求开齐开足外,其余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打破原有基本学科界限,以对应2~3个职业岗位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为基础,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重组,减少学科门类,开发综合课程,每一个专业开设3~4门岗位课程。所涉职业领域的宽窄可按所选职业的就业前景而定。对择定的职业市场就业前景好,需求比较稳定的,所涉专业领域应窄些,在专业的“精”“深”上下工夫。对为企业“订单培养”的只需涉及一个专业领域。对于所选职业的就业前景不好的,可拓宽职业岗位课程涉及的专业领域,让学生掌握几个职业的知识和技术,多取得几个职业资格证书,提高转岗能力和在人才市场上的择业竞争力。
(三)构建模块式课程结构,增强课程结构弹性
在课程结构上采用模块化设计,分3个学段,即通识教育阶段、职业技能定向阶段和技能强化与个性化阶段,对应开发3个课程大模块,即公共课大模块、职业岗位课程大模块和选修课大模块。每个大模块又分解成相对独立的若干个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由若干课程组合而成。通过模块组合,直接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挂起钩来。同时,通过适当增减或更换一些模块,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还可通过模块组合推出不同的职业岗位课程模块和选修课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各大模块的课程设置如下:
公共课大模块。该板块中设计了德育课、文化基础课、通用职业素质课3个模块。
德育课模块。该模块主要由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法律基础知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哲学基础知识四门课程组成。
文化基础课模块。该模块主要由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与健康四门课程组成。
通用职业素质课模块。该模块主要由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关系、交际与口才以及公共职业基础课等课程组成。
职业岗位课程大模块。由2-3种彼此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职业岗位课程模块组成,每一模块学习2-3门课程,安排3000-3200个学时(含实习)。
选修课大模块。该模块课程可由学校结合本地实际安排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也可根据各模块教学及学生对口升学的需要增设强化课程,还可安排各种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其教学时数一般以200个课时为宜。
(四)建立选课机制,实行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
新课程模式实行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方式,实施必修课相对集中、选修课基本自主的有条件的选课制度。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后提前毕业,也允许学员和有实际需求的学生工学交替,适当延长学习期限或分阶段完成学业。在教学管理上,采用学军制的过程管理,保留年级制。在学习结果的评价、学分的获得上采用目标管理,公共课模块各科要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会考,职业岗位模块课程以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为合格标准,给相应学分。
篇10
【关键词】工业4.0;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课程转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4-0048-04
【作者简介】周如俊,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灌南,222500)副校长,高级讲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
“工业革命4.0”(简称“工业4.0”)是当代德国提出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和服务网集成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具有智能化、信息化、分散化、个性化的特点。[1]课程作为维系着职业教育实践活动内外环境的一个“多元互动”的动态系统,必须顺应“工业4.0”发展趋势,主动转型与适应。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试从宏观角度对“工业4.0”视域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转型问题进行归类分析。
一、课程理念转型:从阶段性到终身性
当前技能取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范式一度被奉为课程模式的圭臬。常常将课程教育作为阶段性的职前教育、岗位的适应性教育,此后的继续教育主要是一种学历提升的再教育,而非生存能力提高、职业能力和生活能力提高的教育。这种阶段性的非连续性的职业教育观与“工业2.0”或“工业3.0”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科技进步有限的社会是相适应的,但是基于“工业4.0”视角来看,这种“技能至上”的课程理念已经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羁绊。“工业4.0”是依托机器对机器技术(M2M)、物联网技术(IOT)与信息技术,通过网络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融合,是提供制造端直通用户端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实现了制造业向智能化的转型。这种人机智能关系的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与先进制造技术相适应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形成和积累。[2]
(一)育人定位的转型。“工业4.0”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是知识成为生产的要素。智能设备逐步替代单一岗位技能的劳动者,传统技术工人被知识劳动者取而代之。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将会大量减少,复杂设备的普通人员将会逐步退出,工作岗位性质体现在用知识、信息进行生产规划、协调、评估和决策。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要随时随地满足产业升级与技术更新对学习与培训的需要,增强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职业教育成为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努力满足行业科技进步、劳动组织优化、经营管理方式转变和产业文化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从而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提供必要的条件。[3]
(二)教育内容的转型。“工业4.0”时代,技术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设备更新不断换代,企业对熟练掌握高精尖设备操作技术、具有技术革新和创造力的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稳定与高质量的就业,不能仅靠娴熟的技能,而主要依靠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如图1)。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进一步细分为基本能力与专业能力两个组成部分(如表1),从“基本素质”“追求发展”“行业通用能力”“专业特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5个维度,细分为19个领域。这种教育内容转型要正确处理“三大关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学生就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关系),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更应重视学生人格塑造和个性发展,更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转型:从单一性到复合性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及学生不同程度地被“物化”和“工具化”,中等职业学校越来越像培训机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学生的适应性越来越差。这种“唯技而教”的课程目标,不能满足职业变动的需要,更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就业需要和实现人本性目标的个性需求。中等职业教育要熟知“工业4.0”的内涵,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推进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课程目标指向转型。“工业3.0”以前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岗位技术技能培养为导向的教育。而“工业4.0”的时代,智能制造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新要求,既有虚拟世界中的产品设计、规划,又包含了现实世界中的生产、物流。这种新型的生产模式不仅要求员工对技术的复杂性有一定的掌控能力,还要求员工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灵活的领导能力以及协作精神。因此“工业4.0”时代中等职业教育是文化、智能、技术融合一体的技术技能导向的教育,其终极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即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岗位职业技能,使学生具备岗位就业的 “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之外的“软技能”。“软技能”即学生的发展潜质,主要包括职业素质(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习惯)及职业通用能力(沟通表达、协调合作、学习创新、适应控制、分析应对等综合表现能力)。具体来说,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更多的存在于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重叠带”,指向具有技术倾向的技能型群体,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创造技能复合型人才,实现学生由一技之长、阶段性发展向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转变。
为此,“工业4.0”视角下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目标可作如下新定位: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和服务网运用的基础能力,能从事自动化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营销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目标内容转型。“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的多学科、跨区域和大数据特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人才由单一的岗位能力向复合的职业群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转化。“工业4.0”在制造业中的最大特点是所有参与者及资源的高度社会技术互动,表现在主要围绕制造资源网络(制造机械、机器人、输送机和仓储系统及生产设施)进行。这些网络独立自主,在不同情况下自我管理,自我配置,还装备了传感器,分散安装,并融入了相关规划及管理系统,呈现的是制造过程和制造产品的“端对端工程”,实现数字和物理世界的无缝衔接。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即插即用”能力:能够迅速迁移所学知识于新的环境、迅速更新知识以适应新生行业或职业的要求。
三、课程模式转型:从零散性到综合性
“工业4.0”灵活的工作组织形式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整合自己的工作,用知识、信息进行生产规划、协调、评估和决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要依据工业4.0时代的工作流程及工作方式,实现从零散性向综合性转型。
(一)模式整合导向转型。“工业4.0”智能辅助系统让工人从单调、程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把精力集中在创新和增值业务上。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要实施“多元整合”。具体而言,就是以课程生存观、发展观、基础观、能力观、质量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整合主线,以岗位需求为整合依据,以工作过程为整合基础,以工作结构为整合框架,整合课程各要素、各成分、各组成部分,有效处理课程的“职业活动发展”“学科知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动机发展”的逻辑顺序关系,重构专业、学业、职业、就业和创业“五业贯通”,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多元化、整合化、系统化课程。这种“多元整合”课程模式在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内涵上具有相对的变化性和优化选择性,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过程评估、动态反馈,不断总结、修正、完善、优化。[4]
(二)模式整合方式转型。“工业4.0”智能辅助系统让工人从单调、程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把精力集中在创新和增值业务上。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上,就是取“学科中心”课程之所长,注重基础知识之间的系统性、融合性,为学生创造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体现在专业技能课程实践教学上,就是取“活动中心”课程之所长,保证学生经验知识的获得和各种技能的训练有足够时间,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更趋于完整和合理;体现在课程开发上,就是取“能力中心”课程之所长,根据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确定课程的内容,使课程的设置适应行业企业的需要;体现在课程实施形式上,就是取“问题中心”课程之所长,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在人才培养发展形态上,就是取“个性中心”思想之所长,在课程中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个性化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5]
四、课程标准转型:从静态性到通融性
工业4.0涉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表现在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不断涌现并投入使用,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人员与需要这种人员的岗位在不断重新组合,一劳永逸的就业变得越来越不可能,所以从业者需要有很强的适应性。中等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转型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课程标准国际性转型。“工业4.0”特点是“智能化”“网络化”“分散化”“个性化”,其系统框架必然基于一套全球化的标准体系。中国“工业4.0”的建设将逐步建立起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与参考架构,深度融合到国际分工中去。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将国际通用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引进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中来,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引导人才培养服务对象的国际化发展,从而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对技术技能进步的反应速度。
(二)课程标准衔接性转型。“工业4.0”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员工在复杂工业过程生产与管理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要求员工在信息技术领域表现出很高的水平和能力。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做好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工作,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一是专业的衔接。中高职衔接专业必须是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是必须采取中高职教育联合培养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二是培养目标的衔接。树立系统培养的理念,明确人才培养定位、规格、梯次和结构。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三是课程内容的衔接。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教学模式的衔接。中高职教育衔接应突出教学操作性、实践性的衔接,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衔接。[6] 五、课程实施转型:从封闭性到开放性
“工业4.0”通过网络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融合,促进制造业向智能化的转型。人才在生产制造中的角色将由服务者、操作者转变为规划者、协调者、评估者、决策者、高智能设备和系统的维护者。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实施应根据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技术领域的内涵提升要求、岗位迁移能力要求,实行课程管理的融合性、跨界性,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职业人、未来人、发展人。
(一)课程实施融合性转型。课程实施突出“六向”融合(如表2),构建融“成长、就业、升学”于“教、学、赛、考”的“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如图2)。[7]这种整合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专业水平的日常教学为核心,兼顾课外技能兴趣辅导小组训练、组织“赛考”(应考)能力训练,推动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融合,突出其知识层、能力层和素质层的整合,实现课程的分层化、融合化、综合化。在知识层上培养现代人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素养,突出互联网与数字化技术在专业上的应用;在能力层上侧重培养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潜在智能,培养综合技术操作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诊断能力和高端设备、系统的维护维修能力等,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素质层上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能力内化形成学生自身的基本素质。
(二)课程实施跨界性转型。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但要有特定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跨界的能力,懂IT和大数据,适应互联网、物联网和服务网思维模式,学会从技术和产品层面扩展到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层面的全方位创新,懂得用创意方式和顾客沟通,熟悉高端、精密、智能化设备调试等工作。中等职业教育在学习内容上要寻求知识和技能的跨界整合;在教学方式上要寻求理论与实践的跨界整合;在培养模式上要寻求学校与企业的跨界整合;在办学目标上要寻求就业与发展的跨界整合;在课程设置上要以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来整合课程结构;在课程模式构建上以处理好基础理论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综合实践教育三者的关系来整合课程结构;在课程计划上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打破学科界限来整合课程结构;在课程体系上以变应变(建立新技术、新工艺的课程模块,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来整合课程结构;在课程组合方式上,以职业功能、职业资格和职业活动、工作过程、工作实践为导向。课程间整合形成模块,课程内实现知识、技能、态度整合。[8]
【参考文献】
[1][2]宋健,王茁,杨杰.“工业4.0”综述[J]. 山东工业技术,2015(2):288 .
[3]陆启光.基于“工业4.0”的职业教育转型[J].职教论坛,2015(16):4-9.
[4]周如俊.职业教育“多元整合课程模式”构建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5(5):3-6.
- 上一篇: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小结
- 下一篇:员工职业素养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