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本土化 经济学范式 中国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中图分类号]F01;F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10―0052―07
共同荣获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位经济学大师――缪尔达尔和哈耶克,尽管在学术主张上截然不同,但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上却罕见地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共同观点。缪尔达尔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重大差别: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永远也得不到常数和普遍适用的自然法则;也即,在我们的社会领域中,对事实以及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所涉及的事物,比物质的宇宙间的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而且变化多端并充满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究其原因在于,社会科学所研究的问题是关于人的行为的问题,而人的行为,不像自然物质一样具有永恒不变的性质,人的行为有赖于并取决于生存其中的生活条件和组织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复合体;人类的行为表现为不同的、千变万化的可变性与僵化的东西的各种组合,因而即使是在某一时点上和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这些现象确实是难以把它们作为事实而定义、观察和衡量的。同样,哈耶克也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存在着这样的不同:一方面,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上是“单一”现象,很容易观察到各因素之间的规律性,而社会科学把资料分类和确立其规律性并非根据它所具有的共性,而是基于我们所作的关于个人行为的假设;另一方面,自然科学所研究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的是相对简单的现象。而社会科学所研究的人与物或人与人的关系涉及到生活、精神和社会中更为复杂的现象,因而社会科学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它并不是按照客体所具有的共同属性,而是根据个人对经济现象以相同的方式所作的主观反应去对经济现象分类并找出其规律性的。这也意味着,社会现象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同样的行动产生的后果完全不同;因此,我们就不能从中归纳总结出公理性的经验规律,而只能对个体现象、个体行为和个人性质作出假设和概括。
一、社会科学离不开心理文化的基础
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一方面,经济学所研究对象――经济现象――本身就是人类行为的产物,不仅主体的行为构成了经济现象的一部分,而且主体的认知也构成了经济现象的一部分,因而主体对经济现象的认知也不是脱离自身的经验和感觉的,即经济学的研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另一方面,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探究并不是像自然科学那样仅仅是应用不可变更的原理,相反是试图对不合理的现状进行改造以促进人类社会更为良性地发展,从而使社会科学的研究本身具有强烈的规范性。正因如此,经济学的理论探索本身就充满了主观性和规范性:主观性体现了个体的私人知识和传承的社会习惯,规范性体现了个体的社会关怀和立场视角。Ⅲ正因为经济学本身具有强烈的人文性,经济学的科学性也体现在如何理解真实而具体的社会关系下人的理性内涵问题:显然,具体社会中的人类理性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内容,而不仅仅是自然主义的先验理性。事实上,经济学根本上是要通过剖析人们的行为机理来探求提高人们的福利的途径,因而经济学不仅是要研究物,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人,也即,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面对着自然物时如何行为,如何最大化地使用自然物;二是人对着他人或社会时如何行为,如何充分运用人的理性以实现社会需求的最大化。前一个内容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知识,但并不需要像目前这样复杂化;而后一个内容根本上是心理学和文化学的内容,需要分析具体环境下人的行为方式和偏好。而且,根本上说,社会现象都必然涉及到后一个内容,因而需要认真研究内在经济现象中的“人”的因素;譬如,米塞斯就把经济学视为研究人类有意识的行为的科学,研究人如何达到他的目的。
而且,即使现代主流经济学把经济学视为研究理性人如何行为的科学,但理性本身也是具体社会关系下的产物,从而也具有明显的社会人文性。事实上,经济学所意指的理性主要集中于在人们的目的与选择的手段之间的关系上,本意是强调达到目的的合理手段的选择;但显然,目的本身只不过体现了人们愿望,从而具有主观性和多样性,因而目的本身没有所谓的理性与非理性之分。正是基于这一角度,“每个人的行为总是有理性的”,这表现为两点:“(1)它指向某一目的;(2)在他眼里,它的收益必须超过它的成本,否则他便不会采取这一行动。”这意味着,对理性的理解和判断与人的具体目的有关,如果仅仅因为从自己的评价角度看行动的目标是不值得追求的而把它们称为非理性的,这显然是无根据的。进一步地,人的目的与心理和文化有关,因而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人的目的是不同的;特别是,受不同文化所熏陶的人之社会性也是不同的,因而其行为机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正是因为社会现象是由人的互动行为产生的,而行为又受人的心理支配的;因此,有的学者就指出,心理学实际上是任何社会科学出发的基础,所有根本性的解释都要以此为基础,分析具体社会关系下人的理以及人类行为造成的经济现象。也正是由于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的行为方式的不同,因而要真正探悉社会现象产生的内在机理,要探究人类有效的理性行动,则必须搞清楚行为主体的需求特点以及行为发生时的条件或背景;正因如此,经济学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本土性,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必须建立在本土行为机理的契合性基础之上,而“所谓‘本土契合性’,就是指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及研究成果与被研究者的心理与行为及其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脉络密切或高度符合、吻合及调和的状态”。
其实,正如帕累托指出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心理的活动,根据这一观点,不仅经济学的研究,而且还包括人类活动的所有其他部门的研究,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所有这些部门的事实,都是心理学的事实”;显然,这一观点也得到穆勒、波普尔等人的认可,而且,许多经济学现象的经典解释也依赖于心理主义。譬如,主流经济学有关价格变化的解释就是建立在假定一个或多名个人的偏好变化的基础之上,现代经济
学对人类行为中互动均衡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心理学定律的帕累托有效的概念之上;可以说,从微观经济学的“戈森三大定律”到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三大心理基础都与心理学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致长期以来学界也往往把经济学的思想视为心理学或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当然,由于现代经济学产生、成长并壮大于西方社会,从而也就是建立在西方个人主义行为心理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随着20世纪30年代之后主流经济学在美国最终形成,从而导致现代经济学也深深地打上了美利坚民族行为的烙印。基于此我们认为,现代主流经济学也就是真正的“西方”经济学,而且,即使已经为广大非西方国家所广泛传播和接受的马克思经济学,它也是“西方”非主流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们都是建立在西方人行为心理之上的,并体现了西方社会基本的自然主义思维(尽管与主流经济学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正因为经济学本身存在强烈的人文特性,需要与具体的文化心理相结合;事实上,经济学探究的是社会主体行为所产生的经济现象,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动机是不同的,从而建立在人类行为机理之上的经济学理论也有所不同。例如,中国人的思维就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在中国,人一直被视为思维和认知的主体,中国社会本质上也是人本主义的,它首先关心人类社会,儒家文明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生关系;因此,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就是由人而物、由内而外、由社会而自然,将从对社会秩序的探究中获得的知性逐渐反思到自然社会中,这是天人感应乃至于天人合一哲学的基础。正如杨国枢指出的,“所谓美国心理学,无非是美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所谓德国心理学,无非是德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所谓法国心理学,无非是法国人的本土心理学。但在近代史的不同阶段,中国心理学却曾先后将这些国家的本土心理学当作‘世界心理学’或‘(全)人类心理学’,甚至将之视为可以照样适用于中国人的心理学。试问,任何单一国家的本土心理学能够置诸天下而皆准吗?能直截了当地成为世界心理学或全人类心理学吗?美、英、德、法大都是属于基督教文化圈的国家。然则,基督教文化圈之人民的本土心理学能代表人类的心理学吗?它能适用于儒家文化圈(中国、日本及韩国)的人民吗?”显然,这里把心理学一词换成“经济学”一词,意思同样存在;杰宁斯就强调,文化不仅保证了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内在安排的连续性,而且也意味着,社会过程不是由一个普遍规则所支配而是互动和历史地决定的。
因此,经济学本质上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科学化、客观化和通用化,而是具有强烈的本土化色彩:特别是,随着经济学研究对象从原先狭隘的物质资源配置领域转向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领域,经济学本土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了,现代经济学根本上面临着一个本土化的问题。然而,尽管早期的古典经济学本身就包含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内容,但自新古典主义以降,经济学日益局限于稀缺性资源配置的探究,而“人”这一因素在经济行为中的影响逐渐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了;相反,它开始盲目地接受自然主义的思维方式,刻意模仿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以求研究的“客观”和“科学”,从而逐渐形成了与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抽象化方法论。特别是,迄今为止的经济学理论仍然建筑在西方的科学主义基础之上,从而抹煞了经济学的人文性和本土性,也使得经济学理论与不同社会的具体制度安排相脱节。哈耶克就感慨,“20世纪肯定是一个十足的迷信时代,其原因就在于人们高估了科学业已取得的成就;所谓人们高估了科学业已取得的成就,并不是说人们高估了科学在相对简单现象的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而是意指人们高估了科学在复杂现象的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因为事实业已表明,把那些在相对简单现象的领域中被证明为大有助益的技术也同样适用于复杂现象领域的做法,是极具误导性的”。为此,本文通过对经济学说史中的本土化现象来对当前中国经济学的走向作一分析。
二、经济学说史及流派中的本土化现象
关于经济学的本土化问题,我们可以从经济学说史的发展以及各个流派的特性中窥见一斑:正是基于经济学的这种本土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所形成的经济学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而这些不同特质的经济学流派共同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形成了两种相差很大的理性传统:一是经验的和演化的理性传统。一是先验的和建构的理性传统:即为盎格鲁的经验主义传统和高卢的唯理主义传统。其中,法国受启蒙主义时期的百科全书派学者以及卢梭等的建构理性主义影响较大,充满了笛卡尔式的唯理主义;相反,英国传统主要是由一些苏格兰道德哲学家所明确阐明的,他们当中的杰出者首推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和亚当・福格森,这些思想家所利用的资源主要是那种根植于普通法理学中的思想传统。正因为两个国家在思维特质上存在差异:从英国传统发展的是演进理性,而法国发展的则更凸显建构理性的特点;因而这两个国家产生的经济思想、理论和政策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法国的经济学特别重视均衡和数理的分析,这一点显然不同于与英国传统强调演化和连续性的思想。事实上,在从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的过渡方面,英国就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方式,继承和接受了重商主义重视商业和贸易的传统:而法国的重农主义则是18世纪法国的资产阶级在对重商主义的激励批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因而更有效地探讨财富的增加问题,并开始思考整个宏观经济的均衡问题。而且,在古典时期形成强调供给等于需求的萨伊学派与强调演化的斯密学派也存在很大不同,也正因如此,在边际效用兴起之后,瓦尔拉斯开创的洛桑学派主张与古典经济学断裂,也正是在继承这种建构理性主义的思维传统的基础之上拓展了一般均衡的分析;相反,以马歇尔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则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和信奉“自然不会跳跃”的格言,充分将边际分析与较早的以李嘉图和穆勒为其冠冕的英国经济学早期传统结合起来,并基于演化理性主义的传统构建了在特定域里的封闭性的局部均衡模型。
经济学本土化现象更为突显的例子是德国,德国本土孕育出来的经济学说与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存在很大的不同,它特别强调历史的意义和国家的作用,这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文化上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和文化主义色彩;二是历史进程上的落后状态使它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经济形态上都深受中世纪的影响。事实上,德国承袭了日耳曼部落人的民主政治传统和立约、守约精神,在早期的日耳曼公社制度中就有民众大会以及民选王的制度:民众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它有权决定部落中的一切重大事务,包括立法等事项,并具有审判的功能;在日耳曼部落的民众大会开会时,所有成年男子均全副武装参加,由王来主持,但在开始时王的权力并不大,王由民众
大会选出。随着氏族贵族和军事贵族势力的增强,在日耳曼部落中也曾出现过“贵族议事会”,有关战争、媾和、土地分配以及对外交涉等重大事务,都先由贵族议事会审议,然后再在民众大会上讨论。这种形态也在神圣罗马帝国中得到继承:当时众多邦国林立和封建主地方割据,为了解决教会的神权与皇帝的王权、国王与邦主之间的利益冲突,德意志皇帝、教皇以及大封建主之间经常进行争斗,而每次较量的结果都会制定一项“诏书”、“条例”或“合约”之类的性法律性文件。因而帝国皇室的权力实际上很小,并形成了德国通过封建领主选举方法产生君王的独特历史传统。也正因如此,德意志地区长期以来都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直到18世纪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德国的思想家也尚未经历过市民社会的生活:因此,德国的启蒙运动在康德那里达到了其顶峰:但并没有成熟就开始消逝了,而他的学生海德格尔将康德的启蒙思想扭向了另一个方向,成为启蒙运动的批判者,代表了前浪漫主义运动观念的最初发展,其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文化差异观、民族精神、各民族在历史中的地位等。同时,为了快速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力量,德国社会又特别赞颂国家的作用,认为个人是附属于国家的分子。个人财富不仅依赖、而且必须服从整个民族国家的福利和权力;因此,德国的经济学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历史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烙印,这不但与英国存在着差异,敌视孕育斯密思想的世俗化自然法则,而且与法国也有很大不同,敌视功利主义和强求来自理性的一般规则。
事实上,这种区别自从德国的官房学派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后来的历史学派则更深刻地体现出了这一点;而且,即使二战后受到了英美制度的改造,但德国的弗莱堡学派的经济思想依然残留着历史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特征。其中,关于德国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差异突出地体现在古典时期,当时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学派就强调德国人的行为和社会环境与英国的不一致性,并以此出发认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这种普遍的经济规律,而只可能有适用于某特定国家的经济规律:从而尝试建立以国家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提出需要确立一些新的适合于经济落后的或正在兴起的国家的原则,而且根据这种思路,李斯特等又将古典经济学视为“英国的国民经济学”。譬如,李斯特就认为,“政治经济学或国家经济是由国家的概念和本质出发的,它所教导的是,某一国家处于世界目前形势以及它自己的特有国际关系下,怎样维持并改进它的经济状况”:因此,经济学的任务就是将经济现象加以历史的经验的叙述。从德国的民族立场出发开始着手建立德国的国民经济学,李斯特强调,国家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如何使某一指定国家凭农工商业取得富强、文化和力量”,并研究“国家为了改进它的经济状况所应该遵行的政策”:而且,基于历史发展的事实,他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说,认为在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政策,相对于当时工业化程度最高的英国,相对落后的德国就应采取保护政策。特别是,尽管德国的历史学派是根基于本国的历史,但它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本国的经济学发展,而且派生出了美国的早期制度学派等。
正因如此,尽管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逐渐把英、法两大经济学传统合流起来,但德国经济学却仍然作为一个重要思想流派或泉源而存在着;直到现在,德国仍乐于将经济学称为国民经济学,推崇自由市场的同时仍然偏好国家干预的弗莱堡学派仍然以新自由主义旗帜飘扬在当今世界经济学界。显然,这种经济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历史渊源和连续性传统,如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欧根早期就比较倾向于历史学派,只是由于面对一战后魏玛政府时期空前严重的通货膨胀,历史学派却束手无策,欧根才放弃历史学派的传统,而走向经济理论的研究;但不管如何,欧根的思想却深受历史学派的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反对概念式的经济理论研究,而主张重视现实世界的经济分析,而这被视为是历史学派的精粹。而且,弗莱堡学派推崇的“奥尔多秩序”这一词汇就是从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会关于“ordo”的观点中直接脱胎而来的,它强调的是一种合乎人和事物本质的秩序,体现为一种有用和公平的秩序,从而具有较强的规范性色彩。事实上,根据中世纪基督教会的观点,世界秩序是神授的秩序,这种秩序是“本质秩序”、“自然秩序”或“奥尔多秩序”,是合乎理性的人和事物的自然本性的秩序;而且,这种秩序特别强调连续的或适当的顺序、有规则的排列,所以政治上往往用于指公民的等级、阶级级别等,而教会也用来指教会内部的等级。此外,德国历史学派的一些方法论和政策主张对经济学的发展也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方面,目前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已认识到历史经验研究对于解释现在、检验旧理论、发展新理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历史归纳法也已经被普遍接受并成为抽象演绎法的补充;另一方面,历史学派认识到不加限制的自由企业不一定为整个社会生产出可能的最佳产出,因此对自由放任的批驳也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一般共识。
三、本土化现象对中国经济学范式的启示
当然,尽管西方经济学说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发展界定和特殊文化的差异而产生出不同的流派,但是,整个西方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大体相通的:都是发源于希腊理性和希伯莱信仰,并且都受到基督教文明的长期洗炼;正因如此,西方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机理也大致相似,这为西方经济学的趋同提供了相应的文化心理基础:英、法两大经济学传统逐渐被统一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旗帜下,德国学派的很多思想也不断地被吸收进主流经济学中。其实,李斯特并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基础,仍然把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称为“世界主义经济学”:但是,他认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理论是不同的,英国的古典经济学不适合德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因而主张德国要建立更适合自己经济发展背景的经济学,并基于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国民经济学。也正因为如此,当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开始趋近以后,原来具有浓郁本土化倾向的各流派就开始逐渐统一起来;当然,这种统一也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也更趋同化的情况下的(如德国社会的个体主义意识已经明显增强)。与此同时,这种统一也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日益集中在资源配置领域有关,这可以更好地引入自然主义思维,并以物理学和生物学为效仿的榜样;正因如此,我们说,以美国为中心的现代主流经济学实际上是源于西方各国的理论和思想之综合,并逐渐用数学分析和经济计量学来作为经济学的统一语言。正如斯皮格尔所说,“尽管很多不同的民族都对经济思想作出过贡献,但大体上说,经济思想是整个西方文明遗产的一部分”。
然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的行为却与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别,即使像日本这样已经高度西方化的国家。在一系列的社会制度上也与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经济学的东方化就不像李
斯特所讲的那么简单。这需要对经济学基本的微观行为机理进行修正。事实上,我们知道,尽管日本的经济实力已经非常高,且社会制度也与西方存在如此的差别,但在经济学领域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就和声望;究其原因就在于,当前的经济学话语权还为西方社会所掌握,而东方社会迄今也没有提供一个相应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尽管日本学者也正在朝这方面努力。杨国枢说,“时至今日,儒家、佛教、伊斯兰教三大文化圈的心理学者大都仍在东施效颦,以盲目模仿基督教文化圈的本土心理学为能事,所发展的只是一种西方本土心理学(特别是美国本土心理学)的复制品――西化心理学”;显然,经济学更是如此,因而经济学更自诩为客观的一般化的科学,这种一般化实际上也就是将西方经济学一般化。正因为经济学基本研究范式,特别是其基本微观行为基础是西方的,那么,当前的经济学也只能是“西方”经济学,没有以自身的行为机理为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本土化理论。显然,目前社会上流行的那些本土化口号也仅仅是肤浅的将研究对象本土化而已,而其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思维也都是西方的,也必然无法真正搞清楚中国社会现象的内在机理。
篇2
一、实证主义与西方心理学结合的原因
西方心理学在独立之前长期孕育于哲学母体中。文艺复兴运动之后,随着自然科学发展的高歌猛进和日益成功,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在19世纪中期,天文学、解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多门自然科学已获得巨大进步,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信奉实验的方法,这就使得一些学者意识到,若要摆脱哲学的束缚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必须把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引入心理学,将它建设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然而,科学心理学只出现在1879年,科学心理学正式成立的里程碑事件是冯特实验室的正式设立。在德国的社会历史下,同时在科学和哲学的影响下,西方科学心理学得到创立。实证主义出现的时代,西方拥有各种哲学派别,而恰恰是实证主义深刻影响了西方的心理学,而且形态各异的实证主义促进了心理学的传播发展,下面探究其原因。
首先,二者具有共同的产生背景,这种背景就是相同的哲学思维背景。在同时期的洛克和休谟的思维影响下而产生了孔德的实证主义。洛克拥护“白板说”,人生来没有任何的感觉经验,人的任何知识以及感觉全凭其后天的学习的经验与能力,这与笛卡尔的“天赋观念”相对。但是这一点却与孔德的观念有契合点。在西方,马赫主义以及其他流派明显的会有贝克莱和休谟的思想的影子,而贝克莱和休谟的思想主要还是以唯心主义为主。在西方,哲学的起源来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同时,受到经验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共同的哲学思想是实证主义与西方心理学能够有利的契合。
其次,是实证主义才使得西方拥有独立的心理学,实证主义才有自己的哲学方法论。西方的心理学,积极地在其中使用客观事实的研究方法,才使得西方心理学能够独立于其他学科,而使自己单独的成为一门科学。实证主义为后期的西方心理学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对其具有深远的影响,另外,实证主义促进了西方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它也成为了西方科学研究方面主要的研究方法。
二、实证主义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孔德(1798-1857),继承了古代和近代西方哲学中经验主义的传统创立了实证主义哲学。认为实证就是指能为事实所证明的、确实的、实在的、有用的东西,而所谓科学就是指对人们所经验、经历的事实与现象的描写与记录。世界上只有人们亲身经验的事实和是确实可靠的。科学的任务只是研究和记录“是什么”,而没有必要去探讨“为什么”。在孔德看来,真正的实证精神用对现象的不变规律的研究来代替所谓原因。他坚持把知识等同于经验观察,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经验证实的基础上,要把科学应用于哲学和社会。他从不可知论和现象论出发,建立其实证主义体系,以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孔德把知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神学阶段――以知识的虚构为基本特征,以信仰和神来解释万事万物;(2)形而上学阶段――是神学阶段的变态,追求本质、终极知识,绝对性和因果关系;(3)实证阶段――以科学为基本特征,尊重经验事实,通过观察和理性的力量,研究可观察现象之的关系。
(二)实证主义与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虽然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并没有对实证主义有明显的影响,但是,19世纪出现的实证主义却对冯特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意义主要体现在,韦伯等人将物理与心理学结合,以准确数据来研究心理学,以实验为方法,这样的方法恰恰符合实证主义。冯特主要以经验为主,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对于这一点,马赫与其是一致的观点。冯特在对心理学的研究中,对心理学元素的研究影响了马赫的思维,对其接受“世界要素说”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马赫的经验主义与铁钦纳的构造主义
在冯特的基础上,铁钦纳接受了马赫的思维,可以在他的研究过程中看出这种影响,例如在研究对象和目的方法上,都可以体现出马赫的思维。在铁钦纳的研究中,他的观点是以经验为基础,而他这种以经验为主的思维主要是受阿芬那留斯以及从属经验代替了冯特经验的影响。在马赫的“世界要素”说的起点上,铁钦纳对意识拥有更详细的分析和解释,结合元素论,由此产生了心里要素说。为了体现更加严格的实证主义,然后再结合可观察性,通过对实验更为严格的控制,同时,也有相当高的要求,通过这种严格的控制,使心理学内容更加明确,以此表示出明确的结果,这样的方法将心理学更加具有科学化,更加具有说服力。
(四)实证主义与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出现的里程碑式事件是1913年华生发表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这也表示实证心理学的运用在西方达到最为广泛的阶段。华生的观点是:意识是没有价值的,行为才具有参考价值,不要以主观的意识为研究对象,将物理学中的实验法应用在心理学中,真正的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以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斯金纳的思维受到了华生激进行为主义的影响,另外他的思维还有实证主义与操作主义的影子,他的观点是,心理可以反映行为,由行为探求心理,行为的可观察性使得心理能够得到直观的控制与反应,这样,就可以将环境与心理的关系直观化为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斯金纳不认为有机体有内部的心理过程,认为其只具有行为,这是一种具有极端性的行为主义。
(五)后实证主义哲学的兴起
后实证主义哲学是在新物理学、科学历史主义、科学证伪主义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科学思潮。进入20世纪中期之后,西方科学哲学界出现了一股重新认识的方法论价值意义的新运动,涌现出了像科学历史主义范式论、多元方法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等流派。理论先于经验观察,一切观察都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之下进行,观察与实验也只有在一定的理论关系中才有实际的意义。传统科学观的危机发生以后,理论的前提假设也需要有相应的变化。这些新科学观点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学界对学科领域内重大理论问题的重新认识和思考,进而也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想基础,即如何重新从学科水平上讨论实证心理学的评价标准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人类的精神、心理等非实证性的“意义”问题,进而确立及重建一种更适合于心理和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目前后实证主义哲学普遍将科学实在论、科学解释学和社会建构论作为自己的元理论基础和评价标准。
篇3
科学的尴尬就是不能证明神不存在,也不能证明神存在。这尴尬在心理学上更严重了,严谨心理学很难证明,这个人是疯了,还是没疯。因为你总需要一个心理上的正常不正常的标准范围才能确定超出其外就是心理病了。可是标准在哪里?有上帝的话,应该在他那里。
中国的心理学简直就很疯狂,我觉得叫做生物心理学或者心理学生物派比较对。通俗的说,它就是要落在生物质上,并没有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的确立。除了大把大把吃药,没见明显的作用。关于学术的生物化倾向,比如名词 “神经症”或者“神经症性格”比较准确,而病就是个性的应激反应。其实也反映着人性的基本特征。现在国内的心理学把这一词去掉了,改用“神经质”一词,我感觉这种描述不如不改。
就我的浅薄认识里,心理学对医疗的贡献还远不如对影视小说。
人真的天生有一个灵魂化的真我吗?如同哲学先验论里完备的理性?只需要把它从幻象迷雾中辨认出来,即可一得永得?《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作者霍妮大量引用了存在主义基督徒比如基尔克果的观点,从感性的,非理性的角度去体验,自我存在最大的证据就是虚无,假如真的感觉不到自我,那就不是虚无了,而是动物般的无感,可是人能感觉到身体以外的虚无,它是一种恐惧,一种生存与死亡式的焦虑。
篇4
关键词:元理论;分解观;构造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243-02
元理论中的元是根本的意思,所以元理论就是是一组规则,理论或故事,能够描述和预测理论,它是其他理论概念建构的基础,发挥着基础作用,限制作用和支持理论概念的
作用。
分解观元理论吸纳了Pepper所描述的机械论的思想,把心理主体看作是反应性的,固定的。除了单个地起作用的原因外,没有其他的决定因素,及没有真正的交互的因果关系。基本原则有分解,基础论,原子论。就是假设真实中存在一个固定的不变的最低点,实在由基本成分组成,基本成分不会因为背景的变化而变化。
德谟克利特透过生活中的一些表面现象寻找好其中的共性和本质,提出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一些极小的粒子,希腊文“atomon”就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意思。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通过运动,相互间发生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构造心理学的铁钦纳是一位纯粹的还原论者。他把意识经验分析成基本元素,即感觉、情感和意象三种元素。但在关于元素如何结合的问题上,他不像冯特那样用统觉加以说明,而用联想,他引用休谟的一句话:“联想对于心理学的作用就如引力对于物理学的作用。分解观元理论对世界采取二分的理解,其专有的方法是对心理过程和行为进行还原分析,由此产生对各种成分的可加性的因果解释,导致了一系列的矛盾,极大地束缚了经验研究。
关联论元理论则选择性地利用了Pepper的背景论和机体论,把宇宙和人都看作是积极的,有组织的,变化的。通过对世界的综合式整体理解,运用内在一致的分析-综合方法解决了分解观元理论的困境,提出了真正多元领域,多元方法的研究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对个别方法的评价不以其潜在的优点而论,而是把每个方法看作的整体方案中的一个必要的视角。关联元理论提出了为任何科学研究所适用的分析和综合原则,包括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的矛盾以及整体的综合。所以某一当下的行为是100%天性的,因为他是100%教养的。就如那幅著名的素描画画手,左手和右手采用相关联的姿势,所以,每只手同时在画另一只手,但同时又被另一只手所画。在这种相关矩阵中,两只手是完全相等的,因为每只手都正在画并
被画。
实用主义心理学家詹姆士的意识流体现的是一种整体论的研究路线。他主张,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断,而是一种整体的经验,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所以叫做意识流、思想流或主观生活流。机能主义-杜威的反射弧概念体现了整体论思想。在他看来,反射弧是一个回路。人的动作是一系列的反射构成的,前一反射的终点即为后一反射的起点。因此,杜威认为心理学的真正对象是在环境中发生作用的整个有机体的适应
活动。
形质学派的创始人厄梭费尔在1890年发表了《论形质》一文,其中提出了形质的概念。他认为形质不是简单的感觉组合,而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独立于个体感觉之外,属于另一种形式的新的性质,即为整体所具有,而整体中的任何部分所不具有的形式和性质。因此,我们把形质学派看成格式塔学派整体论的前驱是恰当的。格式塔心理学-第一个正式提出整体研究原则的心理学派。基本主张:心理现象最根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所显现的结构性或整体性(即格式塔)。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总和,思维不是观念的简单联结,理解是已知事件旧结构的突然改组或新结构的突然形成。格式塔学派在知觉研究上的整体论思想:认为知觉包含一系列组织性原则。无论何时我们一看见(或听到)不同元素组成的知觉对象,就立即在知觉中产生一种结构。格式塔学派在创造性研究方面所体现出的整体论思想,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主动熟悉情景,从整体上把握结构,进而发现结构与目标的矛盾,实现结构的转换。
作为一种思想和方法,关联元理论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种影响基本上显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整体论越来越多地介入了对现代自然科学前沿研究新理论的建构,二是整体论本身开辟了科学研究的另一种路径,二者皆使得科技发展的多样性特征更加凸显。上述发展趋势不仅影响到科技本身,也使得未来科技发展既要更加注重与人文发展的平衡,也要更加注重与人类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协调。本文认为,中国是整体论思想和方法特别丰富、特别成熟的国家,在自主创新原则下,充分认识整体论对我国科技创新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国家高度自觉利用科技的转型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必将有助于全面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奠定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随着问题、方法和理念的发展,多学科、交叉科学和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常态,这些研究一般都涉及到整体问题。考察包括量子物理学、系统生物学、系统生态学、混沌理论、复杂性理论、认知科学、神经网络、人工智能、完型理论、整合医学等学科在内的前沿学科,深化研究越来越需要突破经典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局限,兼顾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考虑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正在成为新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一句话,研究者成为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观点正越来越被认同,与此相应,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特征日渐模糊,对科学规律的普遍性追求正让位于对多样性和个性化的探索。上述科学知识性质的变化不仅改变了科技发展的基本样态,而且使科学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新的变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得出结论,关联理论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用处极大,对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给读者以很大的启迪。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是格莱斯合作原则的补充和发展。他们得益于格莱斯,也超越了格莱斯。关联依赖于认知语境,对阅读理解是非常有效的。分解观元理论把心理主体看作是反应性的,统一的,固定的。关联元理论则选择地利用了背景论和机体论,把宇宙和人都看作是积极的,有组织的,变化的,它以统一的发展概念为基础,提出的研究方法解决了对发展性变化解释中的许多概念
篇5
关键词:临床运动心理学;内容分析;运动表现发展;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损害;运动退役
临床运动心理学(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是随着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应用心理学分支,于20世纪80年代萌芽于美国,本世纪初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1988年,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USOC)建立了临床运动心理学家注册制度。2005年,美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召开了临床运动心理学家大会[1]。2006 年,首部《临床运动心理学》专著出版[2]。2007 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创刊,为临床运动心理学开辟了专门的学术交流平台。2011年,临床运动心理学的东西方观点(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Perspective West And East)系列丛书出版[3]。
我国的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广大心理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积累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旨在从基本情况、内容及方法三个方面对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揭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研究者提供参考,促进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一种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它按照一定维度对论文内容进行系统分类和评判,可提供学科研究状况的基本信息[4]。目前,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
之中。
(一)论文取样
本研究从1981年至2010年的13个目标期刊中选出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680篇。心理学期刊包括《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体育学期刊包括《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体育与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和《体育学刊》。
(二)内容分析的维度
本研究参照相关文献[5,6],按照以下程序设计了内容分析的维度系统:(1)精读2007~2008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的全部文献,初步制订分析维度;(2)对2009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的文献进行试分析,修订分析维度;(3)征求相关专家对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的意见,修订分析维度;(4)经过培训的研究组成员对2010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文献进行独立分析,分析者的一致性系数在0.83~0.86之间,说明该分析维度系统信度较高,可为研究所用。对评判者容易出现分歧的维度进行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由27个因素构成。
(三) 研究过程
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且熟练掌握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的6名研究生对论文进行独立的内容分析,每篇论文有两名分析者。研究者最终录入数据时检查分析不一致的地方,认真核查后加以取舍。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对全部变量的频次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论文的基本情况
1.论文首作者所属机构
表1.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首作者所属机构对比(%)
院(所)性质
中国
外国
体育学院(所)、体育教学部
91.7
34.3
心理学院(所)
4.9
37.4
医学、护理、健康学院(所)
0.9
12.1
其他
2.5
16.2
合计
100.0
100.0
表1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首作者主要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和体育教学部,而心理学、医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所)学者对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参与度极低,这与国外学者相对多元的研究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分析,这种情况多年来(尤其是2004~2010年间)未出现明显变化。这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发展。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需要更多临床心理学学者的参与。
2.论文的篇幅
对三十年来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的篇幅统计显示,平均每篇论文篇幅为4.21页,且多年来论文篇幅未出现明显增长趋势。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创刊以来的论文平均篇幅为16.5页[7]。这可能是由于国内期刊对篇幅的限制制约着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完整性,影响学术交流的深度。这一问题希望得到相关期刊的充分理解和重视,以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提供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3.论文参考文献
对三十年来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的统计显示,平均每篇有9.63条参考文献,图1显示1995年起参考文献量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2006年开始平均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量稳定在17条左右。目前,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条数不及美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论文参考文献(平均每篇文章参考文献为42条)[7]的一半。参考文献较少导致研究难免低层次重复前人的工作,提供给读者的新信息就相对较少,文章的质量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的纵深发展。
图1.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发展趋势
(二) 论文内容
1.研究领域
图2.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图2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对运动表现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早,在1994年以前占绝对优势。运动功能障碍研究和心理健康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增长,近年来出现与运动表现发展研究并驾齐驱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对运动者心理问题的关注,已经逐渐脱离仅以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表现发展为中心的情况,越来越关注普通运动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及全面的心理健康。
表2.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比(%)
研究领域
中国
外国
运动表现发展
37.2
17.2
运动功能障碍
31.2
25.3
心理健康
22.6
21.2
运动功能损害
3.5
21.2
学科发展
3.2
13.1
运动退役
2.2
2.0
合计
100.0
100.0
表2显示,运动退役是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薄弱领域,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相比较,我国临床运动心理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对运动表现的发展研究较多,而对运动功能损害的研究较少。运动表现发展研究较多与我国长期以来注重竞技体育发展有关。运动功能损害指运动员存在着明显的临床心理问题,引起其严重的情绪紊乱和行为失调,导致其无法投入训练与竞赛[8]。运动功能损害研究被忽视与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大都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普遍缺乏临床心理学训练背景有关。
2.研究的理论基础
图3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一直以认知行为理论占绝对优势,但近年来出现理论逐渐丰富的趋势。这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情况基本一致[7]。认知行为理论在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占绝对优势,与认知行为治疗操作性强,更易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有关。
图3.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理论基础的变化趋势
(三)论文研究方法
1.论文类型
表3显示,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相比,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类型以调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和论述较多,而临床运动心理学的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少。这与国内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大多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有关,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深刻意识到临床运动心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但由于普遍接受的是体育科学的训练而相对缺乏临床心理学的系统训练,所以,更容易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综述和理论性研究,而深入的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相对较少。
表3.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类型对比(%)
论文类型
中国
外国
调查研究报告
36.3
32.3
实验研究报告
11.8
15.1
测验研究报告
6.3
6.1
质性研究报告
4.8
19.2
质性+量性研究报告
0.4
2.0
论述
25.7
18.2
文献综述
14.6
7.1
合计
100.0
100.0
2.研究设计
表4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病理机制研究与国外一样,存在过分依靠相关设计的现象,而更能确定心理变化机制的实验研究设计与质性研究设计较少。因此,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关于病理机制的研究设计有待进一步改善,以便更深入地揭示运动者心理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干预研究以文献综述为主,侧重具体介绍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实验研究设计较少,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61.5%的干预研究主要通过实验研究来验证干预的效果。实验研究能为不同方法的干预效果提供充分的证据,有利于提高临床运动心理服务的科学性。因此,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应加强心理干预的实验研究。
表4.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的研究设计对比(%)
研究设计
机制研究(中国)
机制研究(外国)
干预研究(中国)
干预研究(外国)
描述性研究设计
16.0
相关研究设计
44.9
75.0
实验研究设计
10.2
12.6
26.7
61.5
质性+量性设计
0.6
3.1
0.5
3.9
质性研究设计
文献综述
说明
5.1
14.7
8.4
6.3
3.1
21.4
47.1
4.2
7.7
15.4
11.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3.研究被试
表5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更关注高水平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研究更关注大学生运动员和少年运动员。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高度关注高水平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与我国现阶段注重竞技体育的现实有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问题如果得到心理服务的及时介入,就可以避免进一步发展成为心理障碍。如果等到运动员形成了心理障碍再介入治疗,其难度就会很大。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少年运动员和大学生运动员的关注。
表5.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被试对比(%)
研究被试
中国
外国
无
29.0
24.3
高水平运动员
15.9
10.1
专业运动员
11.2
6.1
混合
9.0
8.1
体育专业学生
8.4
2.0
大学生运动员
7.4
20.2
少年运动员
5.9
11.1
学生
6.5
5.1
其他
4.6
13.0
合计
100.0
100.0
4. 资料收集
表6显示,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资料收集上的共同之处在于较多采用问卷法和量表法,而较少采用观察法和仪器测验法,不同之处在于我国学者更多采用工作经验法和文献法,较少使用访谈法。我国研究者较少采用非常适合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访谈法收集资料,与他们主要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普遍缺乏临床心理学的系统专业训练有关。
表6.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资料收集方法对比(%)
资料收集方法
中国
外国
问卷法与量表法
38.8
38.4
工作经验
20.4
13.1
文献法
19.6
12.1
三种以上方法结合
7.8
16.2
仪器测验法
6.4
3.0
访谈法
2.6
13.1
观察法
1.2
1.0
其他
3.1
7.1
合计
100.0
100.0
5.结果分析
表7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中涉及多元分析的少于国外。心理现象是多层面和多维度的,其影响因素也是复杂多变的。采用多元分析法进行分析,更有助于人们了解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能更有效地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因此,在未来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多元分析法有待进一步推广。
表7.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研究结果分析方法比较(%)
结果分析方法
中国
外国
定性分析
42.2
38.4
非多元统计分析
39.0
30.3
多元统计分析
17.9
25.3
定性+定量分析
1.0
6.0
元分析
合计
100
100
中外临床运动心理研究中都尚未出现元分析(meta-analysis)的论文。元分析是对具有共同目的但相互独立的多个不同甚至相反的研究报告给予定量统计分析而综合评价某一主题研究的方法,曾被置于循证医学实践证据金字塔的顶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9]。自临床心理学的实证支持治疗兴起以来,元分析方法在临床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7]。元分析对文献的数量与质量都有一定的要求,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尚未出现元分析的论文,可能是由于目前能够支撑元分析的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有限,也可能是由于研究者统计方法的训练不足。随着临床运动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元分析方法的应用将越来越多。
(四) 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发展阶段的划分
纵观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30年的发展状况,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明显差别。因此,可以对其进行阶段划分,以帮助研究者厘清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内在线索,并能够据此展望本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1.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起步阶段
1981年到1993年期间是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刚刚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如下:论文数量少,平均每年仅有9.9篇;研究极少得到基金的支持;参考文献量少,许多论文根本没有参考文献;研究内容以运动表现发展研究占绝对优势;最突出的论文类型是说明文(35.5%);主要采用工作经验法(21%)和文献法(13.8%)收集资料;论文的结果分析方法中定性分析占54.3%,仅有0.7%的文章采用了元分析。
2. 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4年到2003年期间是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表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具体表现如下:论文数量逐年增多,平均每年25篇;受资助项目出现逐年增长趋势;论文的参考文献呈现逐渐增多趋势;运动功能障碍和心理健康研究逐年增多;研究报告超过理论型论文,说明文的比例下降至24.9%,调查研究报告迅速增加到37.3%;以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相对降低,以非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迅速上升;经验总结法下降,量表测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的应用逐渐增多;定性分析逐渐减少为47.1%,多元分析上升为10.7%。
3.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规范阶段
2004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入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较前两个阶段大幅提高,具体表现如下:年均达45.3篇;平均每年有16.3个项目受到基金支持;平均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量稳定在15.4条;在研究内容上,运动功能障碍、心理健康和运动表现发展三者呈并驾齐驱之势;69.7%的论文为研究报告,说明文进一步减少;以非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达到60.6%;量表测验法、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成为最重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工作经验总结法的应用萎缩;定性分析减少至33.7%,30.3%的论文进行了多元分析。
三、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1. 吸引更多临床心理学学者加盟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心理学院(研究所)和医学院(研究所)学者对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参与度极低,这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发展。我国需要吸引更多心理学院(研究所、系)和医学院的临床心理学学者关注运动者的心理问题,只有他们的加盟,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才能高质量地发展。因此,建议国家体育总局科研立项为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空间,并鼓励心理学院(研究所、系)与医学院(研究所)中的临床心理学学者积极申报相关课题,以课题调动临床心理学学者加盟的积极性。另外,体育学院(研究所)要有意识地引进具有临床心理学训练背景的人才,这不仅能够促进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深入,而且也能吸引更多的心理学学者关注临床运动心理问题。
2.加强对运动功能损害与运动退役的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仅有3.5%是关于运动功能损害,而国外21.2%的论文涉及运动功能损害,其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中有四个属于运动功能损害,即饮食障碍、情绪障碍、物质依赖和运动损伤后心理障碍。纵观我国极其有限的运动功能损害论文,研究主题主要为与运动相关的攻击(冲动控制障碍),研究类型主要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分析[10,11],实证性的临床研究报告极少,仅有杨士荣(2010)就我国运动员的饮食障碍进行了调查研究[12]。因此,建议中国体育总局体育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各地方基金的管理者在编制课题指南时关注运动功能损害问题。同时,专家学者也要主动介入运动功能损害的研究,以提高我国运动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切实维护我国运动者的身心
健康。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仅有2.2%是关于运动退役问题的研究。由于我国现阶段仍然是举国体育体制,且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尚未普及,所以,我国运动员对运动退役的心理准备不够充分,在运动退役时遇到的心理问题就更多。黄志剑和姒刚彦(2008)研究表明: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对于从事竞技运动事业对自己人生发展的影响认识不足,对运动退役及角色转换的准备不足[13]。王进(2008)研究表明:我国面临退役运动员的自我评价、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认知下降,焦虑和孤独感明显增加,应对退役的策略主要为回避;运动员在退役后的1~2年内社会支持感低,孤独感高[14]。目前,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虽然意识到运动员退役相关的心理问题,并就此开展了一系列现状调查、发生机制和对策研究,但针对性的实证干预研究很少,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丰富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认知行为理论。过分依赖认知行为理论有悖于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的原则,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复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各有利弊,并不存在一种唯一正确且适合于各种情况的理论与方法,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可能受益于不同的处理[15]。跨理论整合研究(transtheoretical integration approaches)是西方临床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特点。1991年,《心理治疗整合杂志》(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创立,为临床心理学的整合研究提供了专门的学术交流平台。目前,许多治疗师在治疗中采用整合治疗方法[16]。因此,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应广开思路,在注重认知行为理论的同时,注意吸纳近年来生理心理学、精神分析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开展跨理论的整合研究,进一步丰富研究的理论基础。诚然,后者受到循证实践验证的成果不多,但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更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4.加强临床研究方法的训练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方法上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质性研究与实验研究较少;研究被试以高水平运动员最多;研究中较少使用谈话法、观察法、仪器测试法收集数据;数据的多元分析较少,未出现元分析论文等。因此,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应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方法的训练,在开展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时注意以下问题:加强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的使用;扩大研究样本范围,更多关注青少年运动员;丰富资料收集方法,尤其要多使用访谈法、观察法与仪器测试法;加强多元统计分析;提高研究的规范性,为整合研究成果的元分析作准备。
[1] Gardner F L.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in American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J]. 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2007, 1(3): 207209.
[2] Gardner F L, Moore Z E.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M].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006.
[3] Zhu Li Jing, Heil J, Wenze T.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Perspective West and East (Volume I) [M]. VDM Verlag, 2011.
[4] Holdford 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s for conducting 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 [J]. 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 2008 (4): 173181.
[5] Buboltz W C, Deemer E, Hoffmam R.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Buboltz, Miller, and Williams (1999) 11 Years Later [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10, 57, (3): 368375.
[6] Rhodes R E, Nasuti G. Trends and changes in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ctivity across 20 year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10 journals [J]. Preventive Medicine, 2011, 53, 1723.
[7] 刘丽, 石岩. 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 现状、问题与建议[J].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 (9): 14951506.
[8] 刘丽, 石岩. 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界定、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体育科技, 2009, 45 (6) : 7682.
[9] Rosner A 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siting the pyramid of priorities [J]. Journal of Bodywork & Movement Therapies, 2011, 16: 4249.
[10] 邓铭一, 季浏, 常波. 运动攻击的理论发展及控制方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8,126(3): 5559.
[11] 石岩, 王莹, 赵阳, 等. 球场观众暴力的发展趋势,研究进展与遏制策略 [J]. 体育科学, 2007, 27(1): 2440.
[12] 杨士荣. 不同类型运动员饮食障碍的比较研究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4(3): 8792.
[13] 黄志剑, 姒刚彦. 高水平运动员的退役准备与适应: 一项定量研究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3(5): 393395.
[14] 王进. 我国运动员退役意识与心理状态的定量分析[J]. 心理学报, 2008, 40(4): 496506.
篇6
心理学是通过研究分析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一门学科,安全生产离不开安全心理学的辅导帮助。安全生产活动的主体就是人,而人的工作行为是被心理活动规律所控制的,员工在生产环境与自身周围事物中会受到不同的影响,产生不同心理问题。
(一)生产员工的麻痹心理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员工往往会出现心理,明明知道自己的工作行为会影响到煤矿安全的生产,还一味地违章工作下去。造成员工出现麻痹心理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违章行为会造成的影响,长期性的认为这种行为无关大碍,从而产生了习惯性麻痹心理;二是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浅薄,不能很好地判断到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严重危害性,从而产生了无知麻痹心理;三是员工为了加快工作进度,完全忽略了生产的安全稳定性,导致注意力转移方向错误。
(二)生产员工的情绪心理
员工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极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这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行为,导致煤矿生产的安全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情绪心理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矛盾因素,员工之间发生激烈争吵,事后没有良好的解决造成长期的心理矛盾,影响了生产的安全性;二是家庭因素,员工家庭氛围不和谐,常常发生争吵导致情绪的烦躁,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影响安全生产。
(三)生产员工的疲劳心理
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休息时间,员工长久处于工作状态,势必会导致他们出现疲劳状态,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注意力不集中、犯困身体无力、感觉失调等因为疲劳出现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行为,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和措施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煤矿企业在日常的安全生产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到生产员工的心理是否健康,情绪是否稳定,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企业与生产员工思想方面的建设,企业文化作为思想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理应得到企业的重视,丰富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为员工提供积极向上的思想动力。生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与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满足生产员工的最低需求,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愉悦的工作。
(二)加强安全心理学教育,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加强安全心理学的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众所周知,人作为任何工作行为的核心与基础,生产事故的发生离不开人为因素的关系。提高生产员工的安全心理学知识,能有效地规范他们的行为,控制现场事故的秩序。通过教育的方式向员工传输安全心理学知识,有利于加强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巩固自身的安全生产心理防线,提高安全生产的工作效率。通过具体工作、具体对象有针对性及目的性的进行安全心理学教育,全面提高生产员工的综合素质。
(三)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煤矿企业要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管理者与生产员工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知程度,认知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了全体性、主动性、道德性等。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向生产人员认真讲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工作。
三、结束语
篇7
关键词:美学;公共艺术;西方美学;中国传统美学
1.传统美学观念
1.1表理论
美是一种直觉,直觉就是表现,纯粹的直觉获得纯粹的表现,直觉是具有特殊的目标知觉,是一般意志的实践转化为道德活动。因此,美既不是有用的,也不是愉悦的或者真善的。
1.2朦胧论
认为美是一种朦胧的清晰、模糊的明确、似是而非、不似之似、似而不似的直觉感受。美的理论是凭直觉中的感受,美中含有一定成份的真与善,但是美的事物特别是形式美,当美达到相对的审美标准时,具有一定虚假和丑恶成份的事物仍然觉得美。
1.3幻觉论
美是“观念的外观”("das Scheiene der Idee")。这一定义,部分是形而上学的,部分是实在主义的。美,依赖于这些第二性的质的组合,因此,美不能存在于外在世界真实的物理对象之中。
1.4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Freud)及其许多门徒初创并发展了精神分析美学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理的主要定义是怎样从永恒的“冲突”的观念出发,再进一步,这一压抑的行为又是怎样在无意识当中创造出一个观念相冲动的体系。这一体系,从人格的其他部分孤立出来,术语上称“情结”(complex) 。
1.5体验论
近代科学美学创立者费希纳,把关于美的科学当作普通心理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他所开创科研理论,是把实验的方法介绍到美学中来,就是一种“从下而上”("von Unten")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他用这一方法来代替旧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即“从上而下”("von Unten")的哲学方法。
1.6移情论
对于这一特别生动的美感经验—近年来多数哲学家都称之为移情(Einfuhlung )—所作的还不够成功的解释,不是在《小宇宙》中找到的,而是在《德国美学史》中找到的。在这本书中,作者批评了赫尔德的极其类似的看法。在赫尔德方面,曾经以炽烈的想象的热情维护过内在生命的自由而又完整的表现。作者告诉我们,这一过程是建立在观念多样化的联想或回忆上面的。
1.7现象学论
只从事于现象("phanomene")的描述,只关心显现在知觉中的对象,而完全不管对它们在因果上的说明。它抓住对象本质的内在特性。“所采用的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中抓住每一个对象的一般特性。象这样所显示出来的事物的内在基本特征。
1.8完形心理学美学论
完形心理学美学是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他通过对音乐曲调的研究,认为音乐绝非仅仅是曲调音响的总和,音乐中的曲调旋律除了一系列的音响外还有别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格式塔特质”。
2.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西方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2.1模仿说
古希腊美学家认为:艺术就是模仿自然。准确地说,就是艺术是模仿自然、社会和现实。依据模仿论的美学观,艺术品的审美判断标准就直接取决于模仿的真实与否,这样艺术家的创造力就大大削弱。
如今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很多设计作品就是这种对生活和现实的再现,特别体现的城市雕塑上。
2.2表现说
艺术表现论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艺术的本质也在于情感的表现。
所谓艺术的表现论,主要指:艺术家作为个体感情的存在,强调艺术的目的仅仅只是表现个体独特的、微妙的、难以言说和不可重复的感性体验。而产生与人类心灵之中的情感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冲动,只能借助外在的形式把感情表达出来,成为可以观照,可以感受的东西。
2.3形式说
形式之于艺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艺术而言,反映现实生活也好,表现主观感情也好,都必须纳人一定的审美形式,才能成其为艺术。“艺术的形式性”就是认为形式构成了艺术之最根本的特征。
对形式的认识,后来逐渐发展为“有意味的形式”。
具体显现为:对称与均衡;反复与节奏;多样与统一。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通过对交通的组织、用地功能的分区、各种公共设施的配套、绿色环境的开发、街景形象的塑造、特色环境的创造、城市天际线的表现,把城市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从形态、功能、人的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使景观组群由无序变为有序,使城市的景观环境得以发展和完善。
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创作中必须把握好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在制约中寻找自我,使设计师更客观地对待创作的客体,进人无模式的境界之中,再自由地走出来。这样创作出来的客体不会与其他的城市公共设计雷同,不会是随便从别处抄来,也不能随便搬到他处,而是“特定”环境中的特殊表现。
3.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3.1意境说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观念。
意,指创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主观思想感情。
境,指创作者对客观形态的描绘与刻画。
篇8
关键词:声乐学习;心理调控
一、心理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声乐艺术通过人的声音以及表演等来表现人的情感,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必然成为其声音状态的重要内在基础。在整个歌唱艺术活动过程中,心理活动都始终贯穿其中,并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马腊费奥迪曾说:“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可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声乐学习,能为声乐学习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使声乐理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因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声乐学习的重点在于逐步调整、协调人体各发声器官,使发声技能和习惯趋于科学和合理,进而提高人声的艺术表现力。然而,声乐学习并不只是单纯的声乐技巧的学习,同时也是学习者心理活动调控过程的训练。不管是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演唱形式,都必须通过演唱者的思想感情来表达。如果没有演唱者充分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因素,再好的演唱技能也难以发挥。所以,歌唱的学习不能仅仅重视练习人体发声器官的机理作用,还必须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重视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
二、声乐初学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声乐是一门感觉的艺术。从心理学上讲,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在声乐学习中,尤其是声乐初学者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本来先天条件不错、歌唱技巧也还可以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化训练之后,不仅声乐技巧上进步不大,反而丢失了本来的声音特点,变得好像不会唱歌了。其实这是因为声乐学习中需要“感觉”的方面没把握好,比如:气息、腔体打开、声音位置、歌曲的意境等等,学习者好像抓住了这样就丢了那样,面对老师的指导、提示也无所适从。从心理方面来分析,声乐学生一般会有认识不清楚、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强等几个问题。
1、对声乐认识不清楚
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学习和研究这个事物的先决条件,学习声乐也是这样。许多学生对声乐的认识有这样的误区,比如:声乐就是简单的唱唱歌、就是唱几个高音、就是把声音唱大、颤音就是颤抖的声音等。这样一些对学习声乐不够重视或者存在严重误区的认识会对声乐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唱高音,只要练声就尽量往高里拔,以牺牲嗓子的代价换来几个没有质量的高音还以为自己在进步。在没有良好气息基础的前提下,盲目喊唱高音是非常危险的,轻则导致声带充血、水肿,重则造成小结、息肉甚至丧失唱歌的能力。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模仿一些歌唱家的声音,以为声音唱得越大越好,不顾自己的嗓音条件压着喉头把声音撑得很大,结果造成嗓子疼痛,上高音困难。
2、自信心不足
建立声乐学习的自信心,是声乐学习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对声乐学生而言,自信的歌唱尤其重要。一般说来,人的嗓音都比较正常,特别差的只是极个别。在正式学习声乐之前,一般人都不会感到发声的困难,而一旦开始接受正规的歌唱发声训练,就有了声乐老师的种种发声规范,于是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以前很好的嗓子仿佛一下子消失了,甚至以前能唱的高音现在唱不上去了,从而丧失了学习声乐的信心。
3、学习兴趣不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声乐的人应该说或多或少地对声乐有些兴趣。但是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效果也时有反复,本来上一次已经掌握的东西下一次却怎么也找不回感觉是常有的事。有的学生一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在找不到“感觉”的时候就觉得学起来没什么意思,没有了学习的兴趣。还有一些学生学习目的和方向不明确,片面追求发声技巧,学了几年还是没有在歌唱修养上有多大提高,只是学成了一名“歌匠”,最后终于渐渐失去了兴趣。
4、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征。注意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声乐学生往往急于求成,一开始学习就想注意到这里又注意到那里,既要注意气息又要注意声音位置,既要注意口腔打开又要注意下巴放松,结果却事与愿违,一点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方面都没有做好。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声乐学习是一个生理机能不断训练和强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个生理部位去训练,生理机能的增强就得不到巩固,即是声乐学习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5、意志力不强
意志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歌唱学习过程的意志则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克服歌唱困难,力争取得较好声乐学习效果的心理过程。声乐学生难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比如:高音总是唱不上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步甚至感觉到退步,或者声乐老师提出的要求总是体会不到或者做不到等等。倘若没有较好的意志力,声乐学习极有可能半道而终。
三、声乐学习中心理问题的调控方法
1、加强对声乐学习理论的认识
声乐是通过人的声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歌唱的最终目的决不是对歌唱技巧的片面追求,而是通过一定的歌唱技巧来表现音乐的内涵。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歌唱是情感的产物,而艺术是注重形式的,二者的对象完全不同。歌唱是简单的,本质上像是对话,它是实际生活的产物。”所以说学习歌唱应该注意感情的表达和技巧的学习并重,但最重要的是还是表达感情的能力,提高歌唱的修养。诚然,高超的技巧也可以为感情的表达带来一定程度的方便,但是永远不要成为一个只懂得一点歌唱技巧的“歌匠”。
篇9
学业情绪是影响学业进程展开和学业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理论推演,界定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元结构,编制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量表,并运用该量表在远程教育院校进行了抽样施测。结果显示,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元结构与实际观测数据适配良好;量表具有良好的项目鉴别度、信度与效度;成人在线学业情绪中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及学业情绪总体均处于中等水平,部分层面差异显著。本研究贡献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本土量表,丰富了学业情绪研究对象和学业情境的多样性,也为提升学业情绪的积极水平提供了理论借鉴和调节干预的切入点。
【关键词】 学业情绪;情绪倾向性基元;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成人在线学习者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6—0043—05
一、引言
学业情绪(academic emotions)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1],具有多成分组成和多维量结构 [2]。学业情绪伴随学习的全部过程和各个方面,是具有动机与知觉作用、唤醒与信号功能的积极力量[3]。积极、消极的学业情绪对学业分别具有促进、阻碍的作用,能够深刻影响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过程、学业成绩及其心理和生理健 康[4]。
作为一种与教学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学业情绪”自2002年为Pekrun[5]首次提出之后,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逐渐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热点。据WOK、ERIC、CNKI(检索时间:2013-3-20)等知名文献数据库的联合检索,国内外学业情绪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理论内涵、发展特点、影响因素、领域特异性、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量表编制、调节干预等方面,聚焦的具体情境集中在传统课堂教学,与学业情绪共现的高频词包括成就动机、归因方式、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学习、学业拖延、情绪智力、人格类型、学业求助、学业自我概念等,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青少年、大学生、小学生、学习困难生、高职学生、留守儿童等。对于处在职业发展阶段的成人在线学习者的学业情绪,仅见少量质性研究[6]、情感计算研究[7]。通过开发量表实证测评成人在线学习者的学业情绪,在本研究之前尚未见专题文献报道。
出于职业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求,成人在线学习者同时面对学业、工作、家庭三重压力情境和在线学业情境。这些区别于传统的压力情境和学业情境,会给成人在线学习者带来哪些学业情绪体验?如何测量这种情绪体验?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整体水平和基本特征如何?对这些主题的关切和探讨,将有助于相关方对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深化研究和调节干预。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探究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倾向性基元结构,开发测评量表,实证揭示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本特征。
二、研究设计与过程
成人在线学业情绪与学业韧性[8]、学业自我概 念[9]、学习行为同属课题“成人在线学习心理与行为的监控与评价研究”的实证研究内容。为了便于施测的组织开展和数据的整理分析,课题组对这四个主题的实证测评方案和技术路线进行了整体统一设计。
(一)操作定义、基元结构与量表编制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10-18],结合成人在线学业的一般情境,界定“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操作定义,明晰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倾向性基元与具体情绪类型。根据操作定义、基元结构,结合先前的“成人在线学习心理与行为”开放式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编制成人在线学业情绪测评量表。
(二)抽样与施测
以全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试点高校中在校生规模最大[19]的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员群体为抽样框,具体选择安徽、江苏、山西、北京、上海、大连、郑州等省市电大的20个办学单位,经济、理工、文法3个专业大类中在校生数最多的专业,同时尽量平衡学业层次、年级和性别比例[20][21]。参照有关经验 值[22][23],确定样本容量为1000人。课题组将自编的成人在线学业情绪量表(题项按积极/消极间隔随机编排)与学习者基本情况组成调查问卷,依托专业问卷调查网站,通过合作伙伴,组织学习者在线参加测量。
(三)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本研究共回收问卷879份,其中有效样本量638(有效率72.58%)。根据研究需要,将有效样本按50%的比例,采用SPSS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n=322)和验证性因素分析(n=316)。采用SPSS 19.0、AMOS 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操作定义、基元结构与测评量表
特定情境下的学业情绪具有和一般学业情绪相似的理论结构[24]。成人在线学业情绪是指在线学业一般情境下,与成人学习者学业活动相关的具体情绪体验。与其他特定情境下的学业情绪一样,成人在线学业情绪具有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的倾向性基元,其中,积极情绪包括自豪、放松、感激、满足、高兴、希望,消极情绪包括焦虑、无助、厌倦、沮丧、生气、羞愧。
根据情绪倾向性基元和具体情绪类型,我们编制了12个分量表,共同构成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总量表。总量表包含49个题项。采用Likert 5点自评式,从“完全不符”至“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5分,各分量表得分越高,代表量表所指向的情绪水平越高。
(二)成人在线学业情绪基元结构的验证与量表的项目鉴别度、信度和效度
1. 探索性因素分析(n=322)
首先对施测量表进行项目鉴别度分析,12个分量表49个题项均具有较好的项目区分度。接下来以各分量表的得分均值为观测值,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变量数与被试量之比达到探索性因素分析中被试量应为变量数5至10倍的经验值要求[25-27]。采用主成份分析、直接斜交旋转的方法,获得初始特征值大于1、累计解释总方差65.36%、因子载荷0.692-0.871(>0.40)、共同度0.495-0.760(>0.20)的分量表总分均值项目11个,即自豪、放松、感激、满足、高兴、希望、焦虑、无助、厌倦、沮丧、生气(删除同时在“积极”、“消极”上均存在高载荷的“羞愧”)。这11个分量表均与预设基元分类一致,组成基于积极学业情绪6个分量表、消极学业情绪5个分量表、共45个测量题项的成人在线学业情绪正式量表(Adult Online Academic Emotion Scale,AOAES)。
2. 结构模型的验证
(1)因素间相关分析(N=638)。积极情绪的6种具体情绪类型之间,呈中等程度以上显著正相关(0.397***-0.721***,P
(2)结构模型拟合度分析(n=316)。采用AMOS验证理论结构,以χ2/df、GFI、AGFI、RMSEA、NFI、RFI、IFI、TLI、CFI等拟合度指数,检验量表的因素结构与理论结构的拟合程度。结果显示(表1),11种具体学业情绪的基元结构与实际观测数据适配良好,测量模型的收敛效度佳,结构模型整体拟合良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基元结构与观察数据相契合,说明实证数据未拒绝“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由积极学业情绪、消极学业情绪二维基元结构、11种具体情绪类型构成”的理论构念。
表1 学业情绪二维结构的拟合检验结果(n=316)
[指标\&χ2/df\&GFI\&AGFI\&RMSEA\&NFI\&RFI\&IFI\&TLI\&CFI\&全部项目\&3.021\&0.941\&0.897\&0.08\&0.945\&0.92\&0.962\&0.945\&0.962\&适配标准\&0.9\&>0.9\&0.9\&>0.9\&>0.9\&>0.9\&>0.9\&]
3. 量表的项目鉴别度、信度和效度(N=638)
(1)正式量表的题项鉴别指数D值0.204-0.515(>0.20),题项与总分相关系数0.622***-0.832***(>0.40,P0.20),说明该量表具有很好的项目鉴别度,能够鉴别出不同被试的反应程度。
(2)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信度,考察量表的信度。结果显示(表2)各分量表均具有较好的信度。
(3)课题组遵从规范严谨的编制过程,使量表题项能够反映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本特征,保障“测验目标界定内容范围内取样的代表性”[28]。因此,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模型拟合度指数(表2)显示,本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表 2 成人在线学业情绪11个分量表的信度(N=638)
[分量表\&放松\&感激\&满足\&高兴\&希望\&自豪\&焦虑\&沮丧\&生气\&无助\&厌倦\&Cronbach's α\&.629\&.695\&.637\&.747\&.631\&.679\&.595\&.654\&.676\&.676\&.823\&分半信度\&.605\&.676\&.632\&.756\&.607\&.701\&.552\&.657\&.708\&.607\&.791\&]
注:分量表的信度判断标准,参见文献[29]。
(三)成人在线学业情绪基本特征的初步分析
成人在线学习者的学业情绪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不同群组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其在线学业情绪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次实证数据(N=638)对此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差异检验。
1. 成人在线学业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及其学业情绪总体水平
表3显示,成人在线学业情绪中的积极情绪水平(3.967 ± 0.474)、消极情绪水平(3.292 ± 0.561)及其学业情绪总体水平(3.492 ± 0.428)均处于中等水平,即成人学习者对自己在线学业情绪的自我评价一般。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11.91%的学习者自我评价学业情绪比较消极,其在线学业情绪评价总平均分M低于中等临界值(M
进一步的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取样本量N≥30)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业层次、年龄段、专业大类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其在线学业情绪的积极水平、消极水平及其总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在线学业时程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在学业情绪的积极水平和总体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P
2. 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本特征
表4显示,积极学业情绪的6种具体情绪水平,均高于消极学业情绪的5种具体情绪水平。经Friedman双向方差秩次检验,成人在线学习者在11种学业情绪类型上的自我评价差异非常显著(P
表4 11种学业情绪类型的基本特征
[\&积极学业情绪\&消极学业情绪\&情绪类型\&放松\&感激\&满足\&高兴\&希望\&自豪\&焦虑\&沮丧\&生气\&无助\&厌倦\&均值\&3.94 \&4.14 \&3.92 \&4.07 \&4.19 \&3.55 \&3.49 \&3.10 \&3.06 \&2.97 \&2.40 \&标准差\&0.56 \&0.57 \&0.57 \&0.57 \&0.52 \&0.72 \&0.82 \&0.71 \&0.81 \&0.78 \&0.83 \&]
注:评分值域1~5分(3为中等临界值),得分越高代表所指向的特质水平越高。
进一步的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取样本量N≥30)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其11种在线学业情绪的均值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学业层次、专业大类、学业时程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在自豪、感激、希望、满足、无助、厌倦等情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本科生的“自豪”水平显著高于专科生(P
四、结论与讨论
(一)明晰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元结构。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倾向性基元为积极学业情绪和消极学业情绪,其中积极学业情绪包括自豪、放松、感激、满足、高兴、希望,消极学业情绪包括焦虑、无助、厌倦、沮丧、生气。实证数据显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内部各具体情绪之间均呈中等程度以上的显著正相关。基元结构与实际观测数据适配良好,因素结构收敛效果佳,整体拟合良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二)成人在线学业情绪量表(AOAES)具有良好的项目鉴别度、信度与效度。题项鉴别指数、题项与总分相关系数、共同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结构拟合指数等,验证了本量表具有较为理想的项目鉴别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用作我国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测评工具。
(三)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唤醒水平中等,部分层面差异显著。实证数据分析显示,成人在线学业情绪中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及学业情绪总体均处于中等水平,这与成人在线学习活动文本记录语料中所蕴藏的学业情绪倾向的实验测度结果一致[30]。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唤醒水平中等;不同在线学业时程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在学业情绪的积极水平和总体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业层次、学业时程、专业大类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在自豪、感激、希望、满足、无助、厌倦等情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四)本研究的贡献及后续研究。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聚焦于迄今尚无专题深入的成人在线学业情绪,解析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元结构,贡献了本土测评量表,实证揭示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本特征。丰富了学业情绪研究对象和学业情境的多样性,也为提升学业情绪的积极水平提供了调节干预的切入点。学业情绪体验的发生与变化与具体情境、事件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利用自陈量表让学习者回顾在线学业情绪体验有助于我们事后了解学业情绪的唤醒水平,但与直接观察相比具有滞后性。这需要我们结合直接观察、实时在线文本语料的情绪倾向测度等多方位观测手段,提升对在线学业情绪的测度水平与干预效果。
(本研究的调查实施得到了相关省市电大30多位老师的无私帮助,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董妍. 学业情绪研究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J]. 教育研究,2005,(10):39-43.
[2] 孟昭兰. 情绪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5.
[3]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 心理学大辞典[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 董妍,俞国良. 青少年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J]. 心理科学,2010,(4):934-937.
[5][11] Pekrun R, Gortz T, Titz W, Raymond PP. Academic emotions in students’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A program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02, 37(2): 91-105.
[6] Zembylas M. Adult learners' emotions in online learning[J]. Distance Education. 2008, 29(1): 71-87.
[7][17][30] 朱祖林,黄彩虹,李锐,洪婧倞. 成人在线学业情绪倾向的测度方法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1,(6):55-60.
[8][20][26] 朱祖林,安哲锋,汤诗华,毕磊. 成人在线学业韧性的测评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2,(6):37-41.
[9][21][27] 朱祖林,安哲锋,毕磊,汤诗华. 成人在线学业自我概念的测评研究[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3):3-8.
[10] Russell JA. A circumplex model of a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0, 39(6): 1161-1178.
[12] Kleine M, Goetz T, Pekrun R, Hall N. The structure of students’emotions experienced during a mathematical achievement test. ZDM, 2003, 37(3): 221-225.
[13] Goetz T, Frenzel CA,Pekrun R,Hall NC,Lüdtke O. Between and withindomain relations of students’academic emotion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7, 99(4): 715-733.
[14] 董妍,俞国良. 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应用[J]. 心理学报,2007,(5):852-860.
[15] 马惠霞,张泽民. 大学生学业情绪成套问卷编制的理论构想[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34-36.
[16] 赵淑媛,蔡太生. 大学生学业情绪量表(AEQ)中文版的修订[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4):448-450.
[18] 朱祖林,安哲锋,毕磊,汤诗华,郭允建. 成人在线学习心理与行为的四因素关联模型[J]. 远程教育杂志,2013,(1):29-37.
[19] 阮智勇.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统计年鉴(2010)[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22] 风笑天.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23] [25] 杜智敏. 抽样调查与SPSS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24] 马惠霞,聂胜昀,苏世将. 大学生考试情境下的学业情绪[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3):201-207.
[28] 朱智贤. 心理学大词典[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9] 吴明隆. 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收稿日期:2013-04-30
篇10
【关键词】框架理论;成语;翻译
一、框架理论
1.1框架的来源与定义
语言学中的“框架”概念,来自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家对记忆的研究。心理学家Bartlett通过实验证明,人对事件的理解和记忆受期望的影响,而期望是以图式的形式由心理表征的。计算机专家Minsky后来将心理学的图式理论应用于人工智能研究,给框架下的定义是“表征常规情景的数据结构”。最先把框架概念介绍到语言学里来的是C. J. Fillmore,但他在不同的阶段给框架下的定义也有所不同。最初的定义是:“语言选择的任何系统”,这些系统跟情景的各种原型实例相关联;是“特定的浑然一体的知识构架,即经验的一致性图式化”。
1.2 框架的基本特征
框架的认知特征是指框架是一种认知结构;框架中包含着有关特定典型情景的可能性知识,了解这些知识是理解词语所表达概念的先决条件;框架是一种独特的知识结构,每一个框架都与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相关。
在不同的语言中框架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商业事件”框架就是体现共性的例子。在翻译中,与此类框架有关的语言表达式一般比较容易处理,难以处理的是框架特性。框架特性可以体现在句法结构、语义结构、文化差异等多个方面。不同民族的人们,所经验的许多事情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经验差异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框架结构、框架系统以及次框架。框架的文化特征也是决定翻译质量的非常关键的因素。
二、框架理论指导下的汉语动物成语英译解析
汉语成语中有关动物的成语为数不少,但是在翻译汉语动物成语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英汉风俗习惯差异是方方面面的,其中尤其体现在两个民族的人民对某些动物的好恶上。从框架理论的角度讲就是同一动物在汉语和英语中被激活的框架是不一致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狗在汉文化中是种卑微的动物,所以中国人一想到汉语中关于狗的成语,脑海中激活的框架可能会包括:[卑鄙][厌恶]的内容。然而欧美人爱狗如爱子,因此英语里有不少带有褒义的的习语: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 lucky dog―幸运儿。所以欧美人想到狗脑海中形成关于狗的框架就可能包含:[友好]、[忠诚]、[可爱]。翻译动物成语时,以框架理论为指导,中西方框架相同或相似时,尽量采用直译;框架不同时,就要尽量展现汉语成语的魅力,又要照顾到目的语读者的框架结构,对框架做出相应调整。
2.1 框架相同或相似的汉语成语英译
如果源语读者和目标语读者处于相同框架之中,对同一个概念所激活的情景是一致的,即:源语所要表达的形象与目标语形象基本相同,或源语的形象容易为目标语读者所理解并接受。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翻译时,就要尽量保留源语的形象才能真正实现汉语成语作为一种文化的输出。
我们来看下面这些成语的翻译:
狗急跳墙: A dog pushed hard enough will jump over the wall.
犬牙相制:To be interlocked like dog’s teeth.
犬马之劳:The faithful services of a dog or of a horse.
严格的来说,以上这些关于犬类的成语例子没有一个能够在西方国家找到完全对应的框架解释,但是现在翻译的趋势是能够使目的语读者接收并理解源语的独特风情,所以以上的例子基本属于直译,没做太多变动。然而,众所周知,成语基本都有比喻义,而且比喻义更为重要,所以笔者以为,以上这些成语的翻译在遵循框架基本相同的翻译原则前提下,可做适当的加注,那就是从读者便于理解的角度对框架作显性化处理或通俗化处理。例如:犬牙相制的英文翻译:To be interlocked like dog’s teeth.可在后面加上metaphorically means that (of a boundary) to be indented. 这样读者一目了然,对汉语成语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2框架迥异的汉语成语英译
如果源语的意象对于目标语读者来说太陌生而无法理解,翻译时就不得不舍去意象,以保留含义,这样做虽然失去了意象,源语读者与目标语读者对同一个概念或事件的理解仍会很相近。
狗胆包天:monstrous audacity.
狗头军师:Inept adviser.
狼心狗肺:cruel and unscrupulous
狼狈为奸:collude as partners in crime
上面这些成语在英译时都省去了直译,即直接省去了源语中的“犬”这一意象,虽然未能达到字面上的框架完全对等,看似框架迥异,但是通过对框架做出适当的调整,从源语到目的语在深层上框架还是相同的。当然,关于成语的翻译众学者和翻译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成语都有多种翻译方法,笔者这里仅以一种翻译版本来探讨,加以框架理论做指导,以实现西方国家读者学习汉语成语时更形象的认识。
三、结语
汉语成语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先辈们传下来的宝贵财富。由于相同的动物在东西方文化中有不同的文化内涵,翻译时需要对相应的框架做适当调整,尤其是对框架的文化特征做出调整,有时还需要对原有的框架做一个彻底的颠覆,以达到目的语读者可以接受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