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文化的建设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文化的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软件公司;企业文化;文化理念
引言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软件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软件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能够在白炽化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软件公司就必须想法设法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软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软件公司稳健发展的必由之路。
1软件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企业文化也可被称作组织文化,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的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不仅能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组织特色和管理特色,更能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形象、企业愿景、人才培养、企业理念以及企业公民意识。企业文化对企业形成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精神的凝练有助于企业主体即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提升。企业文化的导入和形成过程是员工对企业文化规则自觉遵守并执行的过程,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可以清楚地了解其工作的意义,知晓其自身使命,懂得自身的追求与满足。
目前,软件公司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忽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大部分软件公司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公司内部很少设置专门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部门,没有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大多数软件企业管理者只重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硬管理,将企业文化建设放在次要位置。其次,软件企业文化建设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无用论、万能论、速成论、标签论等不良观念,严重阻碍了企业文化建设。第三,软件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特色。在软件企业文化建设中,照搬照抄、生搬硬套的现象大量存在,企业文化建设没有立足企业自身的特点,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
2软件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2.1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
软件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由理念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视觉文化建设三大部分构成。理念文化建设是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理念文化反映着企业行为主体的心理状态,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是在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文化理念。如果说企业经营的基础是企业的物质财富,那么企业的上层建筑就是企业的理念文化和相关制度。如果将软件企业文化比喻成一个人,那么企业理念文化就是大脑和灵魂,企业行为文化就是手与脚,企业视觉文化就是服饰与面部。企业理念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视觉文化之间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均是软件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理念文化建设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软件企业形成的明确的价值观念体系,就是软件企业的理念文化。理念文化是软件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CIS的核心。通常,软件企业理念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宗旨等方面的建设。
首先,企业价值观建设。企业价值观是软件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大多数员工对“什么对企业有价值,企业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的看法。企业价值观的对象不仅包括人才、资金等物质对象,还包括质量观念、顾客意识等精神对象。其次,企业精神建设。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大多数员工彼此共鸣、共同一致的理想追求、思想境界、意志状况、内心态度。软件企业精神应当是由团队意识、盈利意识、市场意识、文明意识等综合而成的,是在企业生存、发展的经营实践过程中凝练而成的。企业精神表达应当形象生动、富有特色、简明易懂,例如“海尔――真诚到永远”(海尔公司),IBM就是服务(IBM公司)。软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围绕务实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精神、崇尚亲情文化三个方面展开企业精神建设。第三,企业宗旨建设。软件企业宗旨是企业战略性、方针性的经营理念,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目标,能够增强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员工内心强大的精神动力。没有企业宗旨的软件企业,不可能有明确的目标和持久的活力。
2.2行为文化建设
软件企业行为文化指的是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或学习休闲中产生的文化,是企业人际关系、精神面貌、经营作风的动态体现,是企业价值观、精神的折射,主要包括企业经营、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教育宣传等活动中形成的文化现象。从人员角度来看,企业行为包括企业员工行为、企业模范人物行为、企业家行为等,企业行为文化建设应根据人员结构的特点,围绕着企业理念文化和企业核心价值观展开。首先,企业家行为。软件企业大多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构架,管理者和员工可以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交流,企业领导者应当利用这个优势,深入员工,掌握员工的具体情况,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企业领导者应平易近人,善于沟通,在工作上和生活上密切关心员工,充分信任员工,激发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其次,员工行为。鼓励员工的团队行为,促进员工之间互相欣赏,沟通共享,协同作战。通过建立相应的公司制度,组织公司活动等措施,促进员工的行为符合企业的文化理念。
2.3视觉文化建设
软件企业的视觉文化是企业理念文化形象、直观、物化的展示,从视觉角度体现企业的核心理念、意识、精神、宗旨。视觉文化建设包括实体内容建设和象征性内容建设。实体内容建设有又包括了固定实体建设和流动实体建设。其中,固定实体包括公司建筑及其标志、公司地址及其标志、办公室布置及其标志、门面格式及其招牌、格言语录、电子公示信息牌、人际沟通民主墙、合理化建议征集箱等;流动性实体包括产品造型、车辆等交通工具、名片、员工仪表等。象征性视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名、品牌名、项目名、楼名、商标、路标、旗帜、公共信息图像标志等。
3软件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3.1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要想改善软件公司企业文化现状,就必须对企业现有的文化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合理评价现有文化,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软件公司文化调查、分析、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的经营领域。软件公司的经营领域直接影响着其经营特点、管理方法、市场风险等,进而影响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其次,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的管理经验。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好习惯、好风俗、好传统、好做法以及先进人物事迹等,都是企业思想文化教育的好材料,是企业文化中最具魅力最闪光的部分。第三,领导者的精神风采和个人修养。作为企业最高决策者,领导者不仅是软件公司企业文化的培育者、倡导者,还是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者。领导者的生活作风、工作作风、思想作风、知识修养、个人品德等直接影响着企业现有文化。第四,员工的素质。员工的思想水平、技术水平、知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着显著的影响。第五,企业现有的文化理念,企业所在地的人文环境。
3.2企业文化设计、传播和实践
企业文化理念设计,就是在分析、评价软件公司现有文化状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公司内部与外部因素,用客观的文字语言将企业的行为准则、价值观等确切的表述出来,进而形成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软件公司企业文化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积极创新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创造个性与体现共性相结合,群众参与、专家帮助与领导组织相结合。为了使定格的企业文化理念可以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就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编写企业文化理念手册、强化和训导、举行文化演讲等活动、利用重大事件、建立文化网络、营造亲情氛围等。在实际的推广实践过程中,企业应当为企业文化推广提供便利条件;应当利用规范、行为准则、制度等进行强化;应当以相应的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行企业文化;应当让企业领导率先示范、以身作则,应当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正确行为;应当提升企业形象,增加软件公司企业文化价值。
3.3企业文化完善和创新
软件公司企业文化获得推广巩固之后,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经营管理实践的发展,企业文化需要不断地发展、完善、创新。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吸收社会文化的精华,抛弃企业文化中的消极成分,提炼、升华现有文化,进而适应企业发展与变革的需要。软件公司企业文化的完善、创新总是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完成,企业中发生的各种事件,来自企业内外的信息,例如员工的尖锐批评、生产中的质量事故、客户的重点投诉、市场突变信息等,均会冲击现有的企业文化,不断地检验、审视着企业现有文化理念,促进企业反思、完善自身所奉行的服务理念、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价值观等。一旦发现文化理念的某些部分已经难以适应公司发展的要求,就会产生企业文化完善、创新的意愿。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软件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忽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上存在误区,文化建设缺乏特色等。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改进企业文化建设,软件公司就应当调查、分析、评价企业文化现状,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不断地加强理念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视觉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的不断完善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强.中式亲情文化构合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3).
[2]刘纯野,张晓芹.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03).
[3]韩鹏飞.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J].现代企业教育,2011(24).
篇2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内涵 功能 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兴起与内涵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西方工业化的发展进入了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阶段,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企业经营者关心的主要问题就是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而基于这种目的所产生的一系列理性化的管理实践都是以“理性经济人”为前提假设的,这种“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就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在这之后,虽然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霍桑实验”使人们开始关注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人的社会性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激励理论也强调了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提出了用“社会人”的概念来代替“经济人”的假设,但是在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作用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起飞的奇迹引起了美国学者的震惊,他们通过对美日企业发展进行比较研究,才开始注意到文化差异对美日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的信念,而只有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化,才能真正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这种对美日企业发展的比较,最终导致了美国人从理论层次上总结了那些在日本企业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并参照本国企业的一些成功经验,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企业文化。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理论源于美国,根在日本。而且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企业文化开始兴起并迅速传播。
1981年,美国日裔学者威廉・大内(一译乌契,William Ouchi)出版了他的专著《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书中分析了日本之所以能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实现经济腾飞、迅速崛起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日本的企业文化;美国式管理的转变核心是要信任和关心职工。书中提出了著名的“Z型文化”、“Z型组织”等概念,认为企业的控制机制是完全被文化所包容的。同年,理查德・帕斯卡尔(Richard Tanner Pascale)和安东尼・阿索斯(Anthony G・Athos)在《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中也详尽地描述了日本企业如何重视“软性的”管理技能,而美国的企业则过分依赖“硬性的”管理技能,并从中总结出管理中的七个要素――崇高目标、战略、结构、制度、才能、风格和人员,论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982年,特雷斯・迪尔(Terrence E.Deal)和艾伦・肯尼迪(Allan A.Kennedy)出版了《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书中提出了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同年,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托马斯・彼得斯(T.Peters)与罗伯特・沃特曼(Robert H・Waterman)合著了《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研究并总结了三家优秀的革新型公司的管理,发现这些公司都以公司文化为动力、方向和控制手段,因而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
一般认为,以上四部书宣告了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一并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的 “企业文化新潮四重奏”。从此,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获得了理论界与公众的广泛关注。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对此问题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企业文化的不同定义。比较有影响的有: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客户政策的宗旨(威廉・大内,1981,《Z理论》;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1981,《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特雷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1982,《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企业文化是由一些基本假设所构成的模式,这些假设是企业在探索解决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内部的结合问题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它们行之有效,是新成员在认识、思考和感受问题时必须掌握的正确方法(埃德加・沙因,1985,《企业文化与领导》);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约翰・科特,1992,《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企业道德观及其行为规范(国内的一般定义);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魏杰,2002,《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
虽然,纵观国内外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各不相同,但是关于企业文化的一些基本内涵还是明确的。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也就是社会文化的核心,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社会当代文化的生长点。从狭义上讲,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总之,可以对企业文化作如下定义: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精神道德、共同信念及凝聚力。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
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企业文化,是因为人们注意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曾经有人预言,将来企业的竞争,将会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才是最终意义上的第一核心竞争力。所有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都有很强的企业文化,例如:韦尔奇与通用电气的“文化革命”、摩托罗拉的以人为本、戴尔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比尔盖茨与微软公司的个性文化、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以沃森原则为主的企业文化、沃尔玛的营销文化,以及松下公司、惠普公司还有国内的海尔集体、华为公司、蒙牛集团的企业文化等,企业文化已成为品牌的重要内涵。
正如《财富》杂志评论员文章所指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深入研究了企业文化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他们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发现具有重视所有关键管理要素(消费者要素、股东要素、企业员工要素),重视各级管理人员领导艺术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在11年的考察期中,前者总收入平均增长682%,后者则仅达166%;前者公司股票价格增长为901%,而后者为74%;前者公司净收入增长为756%,而后者仅为1%。”
总体来说,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和企业文化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才能使企业长远、持续的发展。
概括起来,本文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主要具有以下四项功能:
1.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而这种企业凝聚力的增强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健康性。比如,以蒙牛集团为例进行分析。内蒙古的蒙牛集团创立于1999年,当时面临的是完全的“三无状态”,即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集团由原来的全国乳品行业排名第1116名,一跃居为行业前列并创造了多项记录。蒙牛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蒙牛工厂被利乐公司列为“全球样板工厂”,这在中国境内尚属首例;蒙牛牛奶成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蒙牛曾荣获中国成长企业100强第一名,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蒙牛速度”。那么,蒙牛集团为什么会有如此健康高速的发展呢?实际上,蒙牛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蒙牛成长的三大法宝之一就是用文化凝聚人心。良好的企业文化就好像是一部优美、和谐、动听的乐曲,不仅使蒙牛的员工愉快地、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理念和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使员工形成一致的步调,而且还有一种惊人的力量,那就是能表达强烈的感情,使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蒙牛的任何地方,你都能感觉到蒙牛人对他们的工作是如何满足,这是一种友善、随和而很少压力的气氛。正是这种浓厚的现代企业文化氛围使蒙牛人的工作热情高,思想观念新,竞争意识强,在心智上得到了锻炼,在思想上有了升华,从而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企业文化是蒙牛的灵魂。
2.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
有竞争才有发展,这是市场经济中的一条客观规律。而先进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如何树立、培育、增强竞争意识,使企业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而先进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竞争意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这种文化要对企业员工有一种激励作用,即要使积极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为企业成员所接受,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激发出来,这样他们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才能自觉自愿地发挥潜能,为公司更加努力、高效地工作,最终也就必然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
3.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
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于这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企业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就要朝着它努力。而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把企业职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方向和目标上来。企业提倡什么,崇尚什么,职工的注意力必然转向什么。而企业文化的这种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所起的引导作用使得企业在某种程度上用不着使用各种详尽的规章制度等“硬约束”来管理其成员,因为如果企业成员在价值和行为取向上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相悖,企业文化就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4.企业文化具有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在追求可持续发展,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些物质资源可能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优秀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种无形的资产和财富,它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那么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必能创造出优秀的企业。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它们都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比如“微软”、“福特”、“通用电气”、“可口可乐”、“海尔”、“联想”、“华为”等,它们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其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企业文化的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企业已经直接面临和参与市场的竞争,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不仅要应付国内市场的竞争,同时还要迎接国际大市场的挑战,优胜劣汰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也愈来愈严峻,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要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其中也包括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中国的有战略观念的企业家也已经开始对这一点有了深刻的感悟,并在实践中创建和不断深化提高自己的企业文化,以此来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出凝聚人心、团结一致、拼搏进取的文化氛围,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那么究竟如何建设企业文化,本文认为应该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正确的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能否深入人心,是使员工能否认同企业文化、接受企业文化影响的重要条件,因此,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首要战略问题,也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既要体现企业的宗旨、管理战略和发展方向,又要反映员工的心态,能被员工认可接纳。比如,蒙牛集团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因为蒙牛选择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价值观。蒙牛人始终坚信人是整个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最大限度地尊重人、重视人的价值,把“以人为本”作为公司有关政策的指导思想,渗透到各个方面。
2.加强宣传,营造文化环境
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文化模式一旦确立,就应把基本认可的方案通过一定的强化灌输方式使其深入人心,文化只有深深地融化到人们的思想、感情之中,并始终如一地贯彻,才能在企业中真正形成。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坚持对企业文化的宣传,新的思想观念必须经过广泛宣传,反复灌输才能逐步被员工所接受。例如日本经过几十年的宣传灌输,终于形成了企业员工乃至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拼搏竞争的精神。
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组织对全体员工的培训,通过培训强化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价值准则是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基本素质,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保证。比如,仍以蒙牛集团为例进行分析。在蒙牛集团,新员工在入职以前,要进行统一的企业文化教育,使他们首先认同蒙牛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做到言行与企业先进的文化相融合;对于老员工,虽然企业文化已经是他们的理念、他们的行为规范,他们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本企业的文化氛围中,但由于企业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的,所以他们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更新自己的观念。公司每年都要拿出几十万元来组织员工进行各种类型的培训,这对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公司坚持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每周二参加学习的制度,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思想。为了打造一个高智能、高素养、全能型的企业经理人团队,集团还花重金从外面聘请专家为集团的中层干部讲课,以此来增强集团“经理人”的素质及竞争实力。
4.建立完善的制度,促进企业文化的巩固落实
企业文化是软硬结合的管理技巧。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软硬”兼施,相辅相成。经过提炼定格的文化模式一定要有必要的制度作保障,这样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比如,蒙牛集团在这方面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实行OEC管理方法,即对每人、每天、每件事进行全方位综合控制,并将结果公布在OEC考核榜上,考核分为三个等级,即红牌:优,蓝牌:合格,黄牌:试用,连续三次试用者就要转岗。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每个员工都有管理控制的内容,并且工作业绩一目了然,从而形成了集团内部的竞争机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国外企业文化研究进展[EB/OL].中国省略
篇3
关键词: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广电单位在不断前进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便需要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工作。其中,广电单位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是推动广电单位更加长久稳定发展的重要理念,而文化建设又是体现广电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渠道,更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因此,广电单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职工思想政治建设,而且还需要重视单位的文化构建,从而为广电单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一、广电单位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相互融合的作用
首先,广电单位为了有效提升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效率,则需要所有职工相互配合,而单位职工的待遇问题、管理问题则成为了所有职工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单位的文化建设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便在管理职工的过程中更好的满足单位职工对物质精神的要求。只有当单位职工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才愿意主动参与到单位的各项活动安排中,从而促使广电单位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更加有序的进行。其次,通过将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起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内容。作为广电单位管理者,应该充分了解单位自身岗位的发展,以便能够对自己进行更好的定位,从而推动广电单位能够更加稳定和谐的发展。最后,通过融合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当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得到提升的时候能够为广电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创造力。同时,文化建设还能够激发广电单位职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为单位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提供创新的要素和改革的动力。
二、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途径
(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广电单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逐步成为了连体花,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因此,广电单位的管理者应该注重和谐工作环境的构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单位员工的思想教育,从而更好的解决广电单位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切实将员工的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同时,在推动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在继承传统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有效提升单位职工思想政治建设的水平,丰富广电单位文化的内涵,从而最大限度提升广电单位职工在日常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广电单位在行业内部的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创造良好的条件。总之,广电单位能够健康长久发展的关键就是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以思想建设为基础强化单位内部管理
在广电单位的内部管理过程中,良好的管理系统对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进行调度管理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当前广电单位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从而有效提升单位职工的综合素养。通过有效控制单位内部管理系统,能够促进广电单位内部的各个环节更加协调的运作,合理分配单位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作用。这样通过强化广电单位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能够有效创新广电单位的管理。同时,通过构建和谐的文化,积极整合广电单位各个岗位,构建良好的企业对外形象,从而推动广电单位能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更加规范的向前发展。此外,通过整合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能够更好的落实以人为本的内部管理理念,从而逐步提升职工的精神文化修养。
(三)增强职工综合素质
广电单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构建和谐的文化,便需要切实增强职工的综合素质,让单位职工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觉悟都能够更上一层楼,从而为广电单位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构建和谐的文化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但是,在当前广电单位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因严重受到了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单位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电单位稳定健康的发展。因此,广电单位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有的职工都应该充分重视自身的素质建设,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广电单位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总之,在现代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广电单位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空间的同时增加了广电单位内部管理的难度,所以强化广电单位职工思想政治建设能够更好的解决广电单位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因此,需要将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更好的融合起来,才能够最大限度增强广电单位的整体经营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晨,施翔.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J].图书情报导刊,2005,15(18):212-213.
[2]李孝飞.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J].社会科学:文摘版:00208-00208.
篇4
关键词:管道公司倡导企业“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P756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管道企业不断跨长江走丘陵,开发建设现代化管网,一大批员工响应号召,踏上创业之路。远离家乡,离开亲人,想家思亲之情是人之常情,应当理解和尊重。有人说,在外的职工脾气都比原先大了,动不动就生气和发火,如不加以重视和引导,极有可能激化矛盾,影响职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发展。如何主动进行梳导,让职工在外如家,爱岗敬业,安心工作,健康成长,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是每一个企业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管道公司大力倡导企业“家”文化,不断丰富内容,精心进行建设,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建设安全之家。安全是职工最大的幸福,也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坚持不安全不生产,先安全后生产,努力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生产环境,确保企业安全持续筹建,让安全生产成为企业的品牌之一。11。22事故之后,外部环境逐步严谨,内部条件为优越,各种操作工序必须坚持先探后检再确认,重视HSE管理系统,严格程序,严把质量。对于管道公司来说,由于手续跟进问题,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一些职工家属说,管道公司重视安全,保持安全生产,叫人放心,只有平安管道,才有平安“家”。安全成为管道公司的第一品牌。
二、建设效益之家。作为输油管道,以减少集团公司投入,不仅提高企业效益,而且增加职工收入。要抓好对标管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坚持修旧利废,能自己干的自己动手;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省钱就是赚钱,切实让降本增效取得看得见的实效。要坚持修旧利废和回收复用,完善奖惩制度,从细考核,从严把关,人人都是经营者,始终树立创效的思想,精心打造管道公司“效益”品牌。
三、建设文明之家。坚持高境界、高起点、严要求,把企业建成文明之家。一是制定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卫生标准,建章立制,责任到人,坚持日巡查和月度大检查相结合,量化考核,明确奖惩,公开通报,以临濮线聊城处创建国家AAA级小区为契机,把企业社区打造得井然有序、面貌一新。二是制定职工日常行为准则,规范职工衣着和行为,不断提升职工文明素养,改变社会对管道人的习惯看法,树立起管道新的职工和企业文明形象。要坚持有标准、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树正气,压邪气,长志气,聚人气,不断提高职工和企业的文明水平,打造管道公司“文明”品牌。
四、建设廉洁之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上级党风政建设工作制度,完善严管干部规定,开展廉洁从业教育,抓好工资分配和政务、站务公开。加大违规违纪成本,让党员干部不能、不敢违规违纪。坚持“阳光”操作,扩大监督渠道,人人监督,监督人人,不让一个党员落伍,不让一个干部掉队,打造一支干事创业、廉洁从业、领导放心、职工信赖的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创业环境,打造管道公司干部“廉洁”品牌。
五、建设和谐之家。教育党员干部以站为家,树立群众思维和群众意识,体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深刻道理,换位思考,摆正位置,尊重职工,理解职工,注意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和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不断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让职工体面劳动,进一步优化党群、干群关系。要引导职工爱企如家,顾大局,算大账,干当前,看长远,在企业困难的非常时期更要理解和支持企业,与企业同呼呼、共命运。要培育和丰富企业“家”文化,把企业视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组合,干群同为家庭成员,互相尊重、支持,树立共同追求和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一呼百应,增强向心力,积聚正能量,使企业成为一个富有朝气、充满亲情、和睦相处、文明和谐的大家庭,打造平安管道“和谐”品牌。
六、建设和睦之家。在管道公司,从处级主要领导到一名普通职工,坚持强化一个理念:只要你来到输油站队,不管是哪个单位,不管你在站队干什么工作,不管你在站队上干多长时间,都是“一家人”,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由于是输油管道,外来施工单位比较多,可谓五湖四海;平时站队上人来人往,南腔北调,坚持一视同仁,全力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热诚服务。节日里聊城处领导上门送礼品表心意,会议上推心置腹商议办法,工作中换位思考提供互相帮助,从内心深处不分你我,一家人、一条心、一个事。在各施工单位的学习室里,横幅的内容主题就是爱企如家。2014年6月份,临濮线河南防腐公司他们是沥青防腐专家型队伍,但对流沙地不熟悉,没用过挡板,聊城处了解情况后,立即抽调人员组织防流“专家组”三班盯岗,出现问题,立即处理,保障河南防腐公司及时防腐。真心换真心,各路大军成一军,就是一家人,同心,同向,同目标,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成功打造了管道公司“和睦”品牌。
篇5
关键词:保险公司 廉政文化 建设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一种产物,它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文化形式为载体,是保险基层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强化机制建设
一是要建立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要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到公司反腐倡廉的总体格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干部员工积极参与的推进机制,形成建设的整体合力,不断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规范化水平,促进公司廉政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建立领导机制,通过成立领导以及工作小组和落实廉政文化建设联系会议制度,强化对公司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三是要建立协作机制,由纪委牵头,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共同对年度廉政文化建设的推进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并按条线分解目标,细化要求,责任到人。四是要建立考核机制,针对文化建设以务虚为主的特性,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在“虚”和“实”的有机结合上做好文章,坚持虚事实办、虚功实做,要通过建立切合实际的考核机制,把公司的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向一个预定的目标,力求使廉政文化建设措施和规划的项目做得到、行得通、办得实,使各层级、各条线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得到循序渐进地有效推进。
二、完善制度建设
一是要重视党风廉政各项制度、廉洁从业各项规章和行风建设各项规定在公司内部的细化实施和监督执行。二是要重视建立完善相应的廉政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包括廉政文化建设制度,对公司廉政文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明确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和原则、基本任务和措施,分解项目、明确要求、落实责任,保证廉政文化建设在总体目标下分步实施、有效推进。三是要健全廉政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执行和推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制订具体措施,并结合新的形势和要求,对规划的目标进行可行性调整,保证廉政文化建设不游离中心。四是要补充和完善廉政规章和量化管理考核制度,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能得到及时的维护和必要的修订,保证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得到有效评估、持续改进和不断推进。
篇6
关键词:医院 思想政治 文化建设 工作
引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期,思想政治不仅体现一个人的觉悟和水平,更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同时文化建设更是提高职工积极性和整体素质的关键要素,两者均是新时期下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医院发展进步的动力所在。如果能做到将二者有机融合、并相互渗透,那么在当下市场经济的卫生体制变革的时代,对于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和技术设备发展建设将具有空前的推动作用,百姓对于医院的整体印象也会得到很大的改观。总的来说,我们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重视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尊重职工的需求,不断地推动医院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从而促进医院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关系
医院的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建设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职工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工作环境和心情,是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和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手段方法,也是一种对医院进行管理的辅助形式,而这一切的开展都要在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下进行,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一切工作活动进行的指路灯。而两者有联系,又有着区别,但都是医院工作中不可或缺的。
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保证了医院的整体发展方向不偏离党的领导方向,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目标,是引导价值取向和弘扬医院救死扶伤精神的重要途径。从个人认识上来讲,思想政治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的开展,能够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能够提高职工的道德水平;能够提高职工对新医改的认识。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职工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和价值观念,做到医院持续发展的同时,职工的思想也得到进步和升华。
医院文化建设是在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下进行的,医院文化如同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样,是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工作热情以及增强职工凝聚力的主要途径,它能够将职工个体的事业理想同医院整体发展的战略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医院职工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医院文化的建设能够对职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职工崇尚和追求的目标向好的方向发展,统一医院的共同信念,做到上下一心。
总而言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是紧密结合又相互区分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文化建设的方向,配合文化建设促进医院的发展,反过来医院的文化建设又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上为政治工作的开展制造氛围,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基础和辅助。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实现职工的个人价值,从而增强凝聚力,促进医院的目标得以实现。而二者的区别是在着眼点和高度不同,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范畴,更多关注社会和国家的整体价值观和党的方针、路线。而文化建设工作属于文化范畴,属于医院和职工个人的精神文明建设,但是二者有着共同的目的:就是促进医院更好地发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卫生体制改革和医院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
新形势下,我国的卫生体制已经处于改革的风口浪尖,这个时期对于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严峻地挑战和更高地要求。正因如此,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更要有条不紊地开展,不能受到各种不良思想和观念的影响。目前的医院在政治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迫切地需要解决。首先,一些医院的领导者和工作人员对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导致工作开展的积极性低,成效不大,自上而下形成一种懒散的工作状态,缺少活力。其次,开展工作只是流于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大多医院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医院文化的时候缺乏创新,仅仅关注医院的实际利益而忽略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潜在地位和作用,导致职工缺乏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没有工作热情。这些问题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医院工作涣散,缺乏凝聚力,不利于医院的持续发展,缺乏综合竞争力。
三、解决医院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解决医院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是医院当前最为迫切地任务。首先就是从医院内部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促进职工全面发展为目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职工个体的思想素质和价值观念,为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其次,围绕医院的具体工作多开展文化活动,例如举行医疗知识比赛等手段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建立激励机制,缓解职工压力,培养职工好的习惯。通过逐步的引导,凝聚职工的创造力,逐渐构建医院独有的文化观念并使其深入人心。此外,在各个工作开展的同时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相互渗透和结合,找到二者联系的枢纽,使其共同发展。比如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融入到文化活动中去,比开展理论教育讲座更能吸引职工的兴趣,同时要注重创新,在开展工作时多总结经验教训,使工作开展水平慢慢提高。
四、结语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医院文化建设也是围绕人来开展的,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搞好医院文化建设,有着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的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完全可以相信,经过我们不懈地努力,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这个目标很快就会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宝胜,陈晓艳.新形势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发展与创新[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05)
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和谐劳动关系
1、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确立企业核心价值观
1.1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筑共同的价值理念。企业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树立“人重于物”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设“人本管理型”企业,是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2 着力培养职工的和谐心理,营造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精神力量。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使企业中职工与管理者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每位职工的潜能,从而加快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其中,树立职工的和谐心理尤其重要。和谐心理是指职工保持的一种健康积极和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职工的和谐心理是支撑企业和谐的精神力量,也是企业能够稳健发展的基本前提。培养职工的和谐心理,一是引导职工树立和谐理念,主张职工与职工之间以及职工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在企业内部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二是围绕构建和谐企业的要求,利用一切宣传手段,使全体职工学习和领会和谐的深刻内涵,为职工的和谐心理打下良好基础;三是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职工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引导职工形成个体人与社会人、感性人与理性人、享受自的人与负责任的人相统一的人格;四是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与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职工的心理和谐。
2、企业和谐文化要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营造氛围
2.1 以价值观为基石,建设和谐文化体系。企业价值理念包含的内容很多,包括质量观、经营观、安全观、服务观、人才观、学习观、环境观等一系列企业价值观。要以这些企业价值理念为核心,分别形成质量文化、经营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人才文化、学习文化、环境文化等企业文化体系。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
2.2 倡导和谐人际关系,筑牢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企业内部各种群体之间既有分工、目标和个性上的不同,又有着共同认可的企业目标、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良性的互动,融洽相处,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处理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企业才能正常健康的发展。在职工中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是要完善民主沟通机制,通过召开职代会、“党群座谈会”等手段,让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经常面对面协商工资增长、生活福利等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小组,扎实开展“员工生病必访,员工调动必访,员工情绪低落必访”等必访工作制度。三是要把诚信友爱作为开启职工心理和谐的金钥匙,建立职工和职工之间,职工和管理者之间友爱信任的桥梁,努力构建企业和谐诚信的人际关系。
3、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3.1 完善文化建设载体。完善文化建设载体是企业和谐文化的重心。企业和谐文化是职工群众共建、共享的文化,要重在建设,重在实践。要把和谐文化建设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职工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能够受益的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道德风尚。企业的每一项活动,每一种仪式、每一座建筑物,都传递着一种信息,彰显着企业理念,营造着文化氛围,有的还被赋予特定的含义,因此都可以看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充分利用这些体,使职工在活动中受到感染和吸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群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同时,还要善于设计、创新工作方法,丰富载体、开拓途径,创造文化氛围,达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3.2 营造和谐文化氛围。营造和谐文化氛围是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的保障。建设和谐文化,关键是要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下,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同时挖掘整合企业文化资源,在培育形成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的过程中,注重倡导和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正确协调处理企业内部各种利益关系,推进企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正确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深化文明企业、文明职工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干部职工中形成热爱学习、积极上进、岗位建功、奉献社会的和谐文化氛围。
3.3 领导干部要积极倡导和推行。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主导作用,是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领导干部要负责企业文化的规划、设计和组织。作为要持之以恒地宣传、推广并带头实践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引导和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的价值观体系。要把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在人员、物资、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
3.4 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把履行社会责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要大力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引导企业和职工深刻认识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和历史使命,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好地履行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要把企业发展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更加注重资源节约,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本质安全,更加注重诚信规范,更加注重文明和谐。
3.5 注重人文关怀。要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干部职工多方面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干部职工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要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妥善应对重大心理危机事件。以情感人,从生活待遇、文娱体育、精神生活等方面关心关爱职工,最终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
企业的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思想观念、价值追求、行为规范、企业精神的综合反映。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需要有统一的价值理念和企业精神,需要建设理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物质形念文化相统一的文化共同体,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改革创新为时代精神,大力培育爱企、敬业、诚信、友善的企业精神。要重视制度行为文化的建设,把企业的文化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规章制度之中。同时善于总结提炼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服务、安全生产等各个方面的工作理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A-0149-01
大学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富活力的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又是同学们走向独立人生的前奏,三年的大学生活更是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公寓是大学生在高校校园里一个重要的学习、生活、社交、娱乐的空间环境,据调查,大学生约有2/3的时间是在公寓里度过的,加强公寓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教育和成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公寓文化?公寓文化就是指大学生在公寓这一特定的空间环境下,在寝室成员共同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众多外界因素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意义和文明行为。这个小小的寝室集中反映了大学生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其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能否建立良好的公寓文化,关系到同学们能否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和形成健康的人格,同时,也是能否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营造和谐的公寓文化氛围,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要认识公寓文化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弄清它的概念和性质。上面我们已经对大学生的公寓文化做了界定。可以说它包括寝室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规章制度、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智能、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延伸,家庭文化的变异,社会文化的浓缩。所以,构建一个良好的公寓文化和建设一个温馨、美好的“家”,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每一个人来说意义都是异常深远的。
积极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公寓中的每个寝室是大学生学习之余放松身心的空间,他们的真实心态往往会在这里毫无保留的展现,各种真实想法也会在这里流露。由于学习和生活空间的相对狭小,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在公寓的生活过程中,接受公寓文化教育的熏陶一般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通过公寓文化教育的开展,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品行,对学生人生观都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第二,加强公寓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在人生之路上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途。通过公寓文化建设,使他们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对集体观念有进一步增强,做事和考虑问题更全面,为将来踏上社会,从容、自信地面对人生奠定基础。
第三,对高校的学风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标准化公寓的建设,学生公寓不仅仅是学生休息的场所,而且逐渐演变成学生的“自习室”。学习风气浓厚的寝室,进步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往往能激发整个寝室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寝室之间良好的学习风气互相影响,会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势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良好的文明风气和公寓氛围是靠全体成员来营造和维护的,公寓组织的活动中会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修养,同学间的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会慢慢形成的。
二、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主要指积极引导学生在学生公寓中刻苦自励、勤奋学习,实现知、情、意融于一体,集德才识于一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公寓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延伸点,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着重点,以及教育学生做好安全防范的重要载体。
在校园中,学生主要的精力是放在学习上,社会生活经验相对不足,安全防范意识还很薄弱,教育学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是我们的责任,如果学生的生命财产在学生公寓中得不到全面的保障,那么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无从谈起,所以安全防范教育要作为学生公寓文化宣传中常抓不懈的重点。
学校的办学方针是育人,育人应先育德。道德是人才素质的核心。公寓文化具有鲜明的育人特色,牢牢把握这个核心,通过各种形势的文化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的理念,配以丰富的活动,推动学生良好人格的完善、道德品质的形成。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是对学生和公寓员工个人行为加以规范的指示牌,同时也是一个单位管理与服务层次体现,是提供优质服务重要基石。加强公寓制度建设也是公寓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
三、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积极、健康、清新、高雅的公寓文化建设的总体风貌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子,主要体现在:卫生脏乱差;学生之间有矛盾;学生晚归或未归,在寝室玩扑克或上网,不按时作息,影响干扰他人;违章用电;酗酒闹事;安全意识淡薄等等。凡此种种,都突显出大学生公寓的另一种文化,即“灰色公寓文化”。当今大学生的个性比较强,有“我的地盘我作主”的想法,行事自由,行事多以自我为中心,很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不服从管理,逆反心理很强,给宿舍管理和服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公寓文化建设显得尤其重要。
四、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对策
从根本上来说,营造积极健康的公寓文化是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是大学生自己的文化。它的发展始终与大学生生活紧密相连,没有大学生寝室生活也就没有大学生公寓文化。一个寝室整齐优雅,人的心情就回愉悦,一个寝室关系融洽,就会给每个人一种归属感。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公寓文化建设:
1.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
开展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他们的知识,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身心方面都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公寓文化还可以将学生从网络游戏以及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言行中解脱出来。在这方面,如举办公寓文化活动月、开展公寓文化墙评比;也可以开展手工艺制作比赛,学生拿出自己的绝活,做出各种精致、实用的小作品来表现自己心灵手巧的一面;开展美化装点寝室活动,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演绎多姿多彩的公寓文化,把有限的空间用不同的风格进行装点。这些活动都能充分发挥公寓区这块宣传阵地,营造公寓温馨的生活氛围,提升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品味。
2.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党员的个人生活以及学生社团的活动具有的广泛性、针对性、有效性,为繁荣学生公寓文化也起着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学校的重大活动能够成功举办,正是由于他们的积极参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要不断强化学生干部、党员以及社团在公寓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培训,使他们确实起到模范、典型、示范作用。
3.规章制度制定
为了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在公寓管理中,必须实行严格科学的管理和服务。要做到有效管理就必须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制定一系列规定、公约,包括寝室卫生、寝室纪律、寝室安全等,使学生管理更趋合理、科学、更具可操作性,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执行,逐步规范学生公寓的管理秩序。努力实现学生公寓管理从他律到自律,从行为管理到制度管理的转化,促进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使工作开展有章可依,有律可循。
4.思想文化建设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思想反映最集中的地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都会在寝室里无拘无束地显露出来。在寝室里,同学之间进行大量的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正面道理,有时还抵不上寝室里同学之间小道消息或反面故事的传播和影响,给公寓文化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因此要不断加强公寓的思想文化建设,如开展公寓读书节、在公寓开设党员服务岗等,加大学生行为引导的力度,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公寓文化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通过集体努力,积极创设良好优美的环境,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审美品位,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同时,让学生在自我参与中去亲身体验和感悟人生哲理,从而树立了学生的团结意识,进取意识,形成新型的良好公寓文化。在整洁优美的公寓环境中,学生也就会心情愉悦,从而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人。
总之,公寓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的重要场所。和谐校园首先应从和谐公寓做起,我们必须重视公寓文化建设。只有加强公寓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好的文化支撑。⑤①
参考文献:
[1]盛波.加强公寓文化建设,推进和谐校园进程[J].文教资料.2009.14
篇9
关键词: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9-17-2
0 引言
职工文化建设属于我国文化建设的范畴,并且与企业文化建设密不可分。完善的职工文化建设可以有效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职工文化建设还能够大大提升企业全体职工的综合职业技能,对维护职工本身的权益和推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成为当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职工文化建设重要性及意义
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文化被视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同样,文化建设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属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企业的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单纯的产品种类和产品质量的竞争,企业之间文化的竞争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焦点。完善的职工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增加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而且能够有效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于职工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此一来,企业就可以不断对产品进行创新,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吸引了更多的客户群体,为企业的营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企业的盈利自然丰厚。
职工文化建设可以增加职工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且,职工文化建设从精神层面给予职工支持,在这种职工文化的氛围中,员工可以打破禁锢,自由发挥,促进职工文化的建设发展。此外,企业职工文化建设还可以整合企业文化资源,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企业要想促进职工文化建设的发展,首先需要创新企业制度建设,为职工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其次,企业工会应当给以全面支持,确保职工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最后,定期开展企业文化活动,为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提供条件。
2 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认识不统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建设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深入人心,各大企业和企业的各级管理者都一致认可其重要性,好的企业理念和文化建设可以给公司带来更好的效益。但是,目前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企业都存在着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而轻视职工文化建设的现象。
2.2 发展不平衡
对于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视度,我们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对于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视度明显优于私营企业,普遍大型企业对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视度明显高于中小型企业,其发展是严重不平衡的。如果一个公司注重职工文化的建设,就可以促进公司的发展;同理如果一个公司的职工文化建设欠佳,职工团队缺乏凝聚力,职工跳槽、进取心不足等情况就会不断发生,甚至出现职工跳楼事件。
2.3 品牌意识弱
由于一些企业可能受到传统观念、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对于职工文化建设的品牌方面不够重视,在职工文化建设品牌培养方面存在着很多的欠缺,企业对于一些好的建议不够重视,总结和宣传上面也做得不够到位。
3 职工文化建设应坚持正确的原则
3.1 着眼于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精神文化素质
职工文化属于一种文化群体环境,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人的思想,可以达到教育人和改造人的作用,企业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可以营造出积极的文化环境,提升企业职工的思想境界与情操。有真实事例证实,重视职工文化建设,提高企业职工的文化素养,可以大大地提高职工对于工作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将他们的智慧充分发挥在工作中,使企业的生产和未来的发展更加的光明。
3.2 立足于提高职工队伍的职业技能素质
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仅是依靠于企业文化和思想建设,职工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加强对于职工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职工文化建设可以通过职工运动会、对职工进行培训等多种方法来开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职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
3.3 不断求创新、求突破
在不断发展的时代,职工文化建设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必须主动地去适应企业发展所出现的新要求和新情况,不断的研究和创造职工文化建设的新方法,这样就可以使职工文化随着时代和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使职工文化永远充满活力。
3.4 实现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结合
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直接主体就是企业的全体职工,同时职工也是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企业职工队伍庞大,很多文化创新的灵感都来自于他们,所以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必须坚持职工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扩大职工文化建设的参与面。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努力提高企业文化活动水平,形成一种特色,创造出一个新的“品牌”。将能力的提高与文化的普及相结合,使职工文化的基础更加的根深蒂固,影响力越大,发展更加的良好。
4 加强职工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4.1 以人为本,关爱职工
第一,重视职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对企业内部职工,可以根据各自岗位的不同,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员工能够及时掌握先进的技术,增强职工的综合素质能力;第二,重视职工的个人利益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的劳动关系已经不适用于现代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当与时俱进,完善劳动关系,化解职工与企业的利益矛盾,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第三,重视职工的生活环境。企业应当定期与职工进行交谈,了解职工的真实生活,如果员工的生活确实困难,企业应当及时给予帮助。
4.2 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对职工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工会组织应当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增加企业职工的知识储备,确保职工能够与时俱进。
首先,企业工会组织应当为职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职工能够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其次,对企业职工进行家庭、社会、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工的家庭责任感、社会公德感以及职业道德感;再次,定期开展职工技能培训课程,方便职工对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或者在企业内部进行一些技能大赛,鼓励职工对技术进行创新研究,提升企业在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的竞争力;最后,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对优秀员工进行奖励,促进其他员工的学习和借鉴,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4.3 积极致力于职工“家文化”的建设
企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更离不开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企业职工文化建设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能够为全体职工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因此,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是企业行政的工作重点。企业应当将打造“家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追求,并对其进行大力宣传,树立企业特有的“家文化”理念,积极采用有效措施促进企业“家文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家文化”应当以企业职工的利益为出发点,确保企业、职工、家庭之间的和谐统一,赢得企业和职工的双重发展。这种通过“家文化”平台,获取企业和职工双赢的方式,是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职工文化建设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从提高企业的职工文化建设入手,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并积极利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优势,促进企业的向前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巩方林.关于职工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4,02:23.
[2] 孙曙光.关于加强职工文化建设的调研与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5,01:35-37.
[3] 王园.关于大连职工文化建设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5,18:243.
篇10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是主要抓手,着力点则在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建设,公共财政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
一、公共财政的功能
公共财政是一种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主旨的财政制度安排,公共性是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和投入结构的重要标尺。从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公共财政的功能在于矫正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存在的市场失灵现象;从政治学的视角审视,公共财政的功能在于全力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一国家层面的民生工程;从管理学的视角审视,公共财政的功能在于积极支持和引导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矫正市场失灵
对于文化建设而言,公共财政的首要功能是矫正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市场失灵现象,提供体现民族国家文化精神、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文化产品及其服务是一项特殊的公共品。其公共性表现为:其一,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如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等,它的受益范围可以远远超越某个人或是某个群体,以至于除政府之外没有人愿意或是有能力无偿为其他人提供;其二,消费的非竞争性,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均等的机会享用此项产品或服务,增加一个人的消费或享用,并不妨碍(或在一定限度内不妨碍)其他社会成员的消费或享用;其三,受益的非排他性,某个社会成员享用这些产品或服务,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同时享用,或者排斥根本没有必要,或者从技术上而言是不可行的。
当一项社会产品成为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时,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失灵,此时,需要政府介入,以弥补或矫正由于外部性所导致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本质属性在于公益性,其主要目的在于为社会成员无偿提供满足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公共品特性为政府介入提供了必要前提,而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决定了其成为政府介入的优先手段。
2建设文化民生工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均指出,中国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改善民生,实现公民在享受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从政治学的视角来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国家层面的民生工程。着力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不仅要保障公民在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基本生存需求,也要积极满足公民在教育、文化方面的基本权益和发展需求。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无物质匮乏之虞,享有体面尊严的生活,内心安定,富有信念,这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题中之义。
分税制改革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的财政收入出现了持续的超高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推进国家各项改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和财政收入的持续增加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客观上保证我们有较为充裕的财力投入到这项文化民生工程的建设之中。
3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国际实践表明,文化产业是具有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双引擎的战略性新经济形态,对于改善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就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众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2008年,英国、美国和意大利的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就已分别达到10%、12%和25%。梁云凤,孙亦军,雷梅青.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J]. 税务研究,2010(7).十六大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日益上升,2004-2008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3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近5%。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9月16日的报告,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5%。因此,根据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对其经济增长贡献的经验以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不难看出,中国的文化产业大有可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文化产业将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并成为增强国家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力量。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以市场为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但是,中国的文化产业是在文化市场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还要面临国际发达文化产业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公共财政需要积极而合理的介入,通过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培育文化要素市场,建立财政投融资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运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
二、公共财政支持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引领,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努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健全文化市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1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转型和国际社会文化领域竞争的加强,文化建设日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文化领域的财政投入随之逐年增加。根据2002-2006年《中国财政年鉴》的数据,2001-2005年,财政文化事业费拨款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分别为040%、038%、035%、040%和039%。“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继续大幅增加,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虽然财政投入的绝对值和相对比率都在不断增长,但是与教育(年均14%)、卫生(年均4%)、科技(年均4%)等相比,文化投入在国家财政投入所占的比重仍然偏低,与民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有较大差距。同时,与英、美、日等实施文化战略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投入规模总体偏低。
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众的文化需求日益高涨,国内文化投入的不足与国外文化产品的大举进入已经形成令人触目的映照。因此,财政扶持文化建设,首先需要增加投入规模,而为了确保投入规模的稳定增长,需要建立稳定、规范的财政投入机制。因为政府的每一笔资金都需要通过预算管理,所以需要通过预算系统的支持保障财政资金对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2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过渡性特点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决定了中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实践中是水融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可以优化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与资源;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充分激活和利用各类文化资源与人才,增强文化创新能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丰富文化供给,满足民众的多样性文化需求。
因此,国家财政对于文化领域的投入,不可简单地将事业投入和产业投入独立开来,而需要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的转型特点创新投入方式,从大文化经济视野,协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对事业的投入要考虑对产业的促进作用,对产业的投入要考虑文化的意识形态和公共属性,建立事业-产业的联动投入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3健全文化要素市场
由于受长期以来的意识形态导向和计划体制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产业表现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单一发展模式,政府投资,政府控制。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模式的缺陷日益显现:由于缺乏广泛的民众基础和社会参与,且投资主体单一、意识形态管制严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在国外文化产品的大规模强力冲击下,单调、匮乏的国内文化产品日益难以招架。从而,一方面,国家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负担日感沉重,另一方面,能够满足民众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却严重短缺。
成熟的市场机制下,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但是,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文化市场不健全。因此,这就需要政府从过泛的文化事业领域适当收缩投入范围,将财政资金主要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要放松市场管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培育多渠道、多主体的投融资模式,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培育龙头品牌企业,为文化产业培育成熟的要素市场,塑造更富活力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4改革税收政策
发展文化产业还要充分运用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目前,中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以货物劳务税优惠为主,这种以直接优惠为主的方式不利于科技含量高、供给弹性较大的文化产品供给,从而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货物劳务税的政策效应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发挥作用,文化产品如电影、音乐等技术含量高、资本有机构成低,供应弹性相对较大,市场经济条件下,供应者有较强的价格维持能力,这种情况下,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货物劳务税优惠政策的作用力有限。
而所得税以间接优惠为主,尤其是税基优惠,方式多样(例如捐赠扣除、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激励效应具有较强的扩张性。因此,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方式应减少货物劳务税优惠,以所得税税基优惠为主,辅之以其他税种的优惠。
三、对策与建议
公共财政支持文化建设,需要针对中国现阶段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理顺发展思路,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公共财政的功能,通过建立预算系统支持的长效机制,采取事业-产业联动投入方式,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积极、健康发展。
1建立预算系统支持
政府的每一笔公共开支均需要通过预算批准和拨付,因此增加财政投入规模,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首先需要预算系统的支持。公共预算不仅是政府施政的利器,同时也应成为政府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长效机制。确保预算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性和积极性作用,首先需要政策与预算建立直接联系。通过将资金优先配置于政府的政策重点和战略优先性领域,预算对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运用预算系统支持文化建设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覆盖文化发展战略的中期预算框架;二是建立相应的中期支出限额。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政府的长期规划与政策目标,中期预算框架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将预算资源分配与相对长远的政策目标考虑充分结合起来,这是当前的年度预算无法做到的。同时,预先规定中期支出限额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平衡机制发挥作用,一旦规定了文化建设预算的支出限额,就不能将文化建设拨付的资金轻易调低或挪用。
鉴于科技和人才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建设的预算要增列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科目,并加大资金拨付力度。文化产品的魅力在于其吸引力,而科技创新是点亮文化创意、外化文化产品吸引力的内核。因此,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及创新能力,并及时利用传统产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将其转化为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同时,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文化领域的领军人才、文化产品创意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业人才以及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都必不可少。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中国属于后起之秀,文化人才相对匮乏。因此,需要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的财政投入,以集聚文化人才为我所用。
2采用事业-产业联动投入机制
改革现行的投入方式,采取事业-产业联动投入,在总体上保持国家对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减少固定投入比例,增加动态投入比例,财政补助逐步从对文化事业单位及从业人员的一般投入为主转变为以项目投入为主。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对国家有特殊要求和重点支持的文化活动、文化设施建设、科研课题实行招投标制度和中介评估制度。加强绩效评估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形成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直接与间接结合的联合投入格局。对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和需要特殊保护的文化事业单位,给予相对足够的经费保证;对于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区别情况予以扶持;对于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重视市场的力量,主要采取政策性质的扶持和引导,通过公共财政的导向作用吸引多种资助手段和资金。
3拓宽融资渠道
着眼于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在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提供必要的文化公共品的前提下,发挥公共财政的经济导向作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加大信贷优惠,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建立合理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机制,促进文化资源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为此,需要通过财政对文化资产的有效集中配置,做大做强若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健全融资服务平台,支持社会资本设立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鼓励金融和保险机构开发面向文化产业的金融产品;通过投资基金的杠杆作用,吸引并带动广泛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本实力和发展活力;发挥中小企业投资引导资金的孵化机制,培育和扶持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育和成长,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生态。
4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
首先,针对文化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建立动态的税收优惠方式。企业初创阶段,研究成本和创意成本较高,可以考虑对企业购买无形资产(版权、专利权等)的进项税额准予抵扣;企业发展阶段,企业主要依靠信贷等间接融资手段获取资金,应考虑实施贷款优惠政策;企业步入成熟阶段后,适当减少优惠,为其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即可。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社会效益的文化产业以及文化服务,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对于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允许其税前据实扣除各类准备金和加速折旧;对资金暂时周转困难的文化企业,在一定的期限内,暂缓征收税款或者以税利返还形式设立各种文化基金或专项资金,解决其资金短缺问题;对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品在不违背WTO规则的基础上提高出口退税率或免征关税;对文化企业在境外提供文化服务取得的境外收入免征营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