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文将运用越轨社会学的方法,主要针对大学生抑郁心理和侵犯行为进行成因剖析:
一、“挫折——抑郁——挫折”的恶性循环
抑郁是一种弥漫的心理状态,它可以影响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大学生刚经过激烈的高考阶段,满怀希望地进入大学生活,幻想着大学生活的一片蓝天。然而,大学学习的转换,大学里要面临恋爱择业等问题的巨大的压力和忧虑。社会的剧烈变化,使大学生无法应对。对于复杂的世界由于被迫要做出太多的选择而又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很多大学生会采取回避的态度去面对,以此来减少与人的接触,生活在完全自我的“个体圈”里,由此以致个人能力无法提高,在生活中又会再受打击,陷入孤独与忧虑抑郁中,从而产生一个“挫折(压力)——抑郁——挫折(失败)”的恶性循环。
抑郁是一种情绪的混乱,其最典型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无望和无助交织在一起。“许多抑郁的人可能丧失食欲而使体重下降,睡眠减少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有一些抑郁的人睡得较多,甚至多睡几个小时,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另外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很容易入睡,但睡得很早,而且一醒后再也难以入睡。随着饮食和睡眠的问题的出现患者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有身体要跨掉的感觉。”①许多大学生陷入抑郁状态时也会选择睡觉,玩游戏,疯狂购物,等(特别是女孩子)方式逃避现实。
抑郁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它不仅仅使一个人思维迟钝,还会在不同程度上让人觉得存在的无价值感,会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戴尔﹒卡耐基曾言:“忧虑最大的坏处就是摧毁我们集中精神的能力,一旦忧虑产生,我们的思想就会处于混乱状态,从而丧失做出决定的能力。”②大学生处于抑郁忧虑的状态时就会无法集中精神去完成一些要求注意力长时间集中的任务,而恰恰大学生(特别是文科学习)需要较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集中思维,但抑郁的限制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烦恼,从而导致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又一次挫折失败。
二、侵犯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解释
对于越轨行为的生物学因素有各种理论和实践研究。社会生物学认为:“(1)侵犯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本能;(2)侵犯是人类生活必有的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必须定期发泄;(3)侵犯会以能量的形式聚积,遇有刺激会有发泄;没有刺激,但聚积过满也会发泄;(4)能量可以用开发替代竞技等富于侵犯性的方式进行引导。”③在剧烈变化的社会中,大学生无法适应,往往会产生忧虑、痛苦、抑郁等心理问题。著名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痛苦往往引起愤怒,痛苦的刺激导致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引起人们倾向于产生侵犯行为。”④很多大学生产生侵犯行为也是由于心中的不满与愤怒。这些不满与愤怒很多来自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大学学校的管理措施、大学生个人之间的攀比、以及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担忧等等方面。当这些不满与愤怒以“能量”的形式聚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宣泄的需要,遇到有刺激或是聚积过满的时候就会以侵犯越轨行为的形式发泄出来。
越轨社会学家还认为“匿名性与越轨有关”。“人们越是彼此缺乏联系,隐姓埋名,社会解组的程度就越高;社会解组的程度越高,越轨行为就越多。”大学生的半社会化,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人更多新鲜事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拉大了学生之间的距离。甚言之,大学学校的不断扩招,致使在空间有限的校园里“挤”进更多的学生,在拥挤的环境中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由此带来众多的不满;而在这众多人中擦身而过的距离却似有千里之遥的生疏。匿名性的问题,不仅仅是社会的特有表现,在大学生活里也存在,因此很多抑郁或是其他心理问题的学生,在一个并无多大的“知名度”的环境中,怀着一种“即使我越轨也无人认识我无人会揭发我”的心理,会做出许多侵犯行为。
大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处在社会的中高层,远离生计奔波的劳苦、远离沧桑社会的压力。他们有时间去为自己设计美好的蓝图。但是在顺利和挫折之间、在共性与个性之间,处于心理变化激烈时期的大学生不知该如何平衡。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校园环境、社会的大力关注和支持等等,对于充满激情而又迷茫彷徨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催化剂。象牙塔里,人前人后,没有人是社会永远的存在。也许,多一些磨砺、少一些幻想;多一些关注、少一些压力,抑郁与侵犯会少一些吧。
参考文献:
① 引自《压力与健康》 [美] Phillipl.Rice 著 石林、古丽娜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② 引自《人性的弱点全集》 [美] 戴尔·卡耐基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
③ 引自《越轨社会学》 笔记。
篇2
1.论大学生社会学
2.当代大学生网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3.大学生就业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4.大学生社会学课程设置刍议
5.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6.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变量分析——基于越轨社会学主流话语的理论整合
7.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8.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9.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社会学分析
10.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11.当代大学生厌学的社会学分析
12.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社会学探析
13.健康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宅族”健康问题研究——基于对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
14.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大学生消费研究
15.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16.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17.大学生犯罪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18.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社会学探析
19.身份认同背后的情感与理性——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调查的社会学分析
20.大学生社团社会学角度之考察
21.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学解读
22.越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犯罪防治对策研究
23.影响大学生体育人口形成的多因素社会学分析
24.大学生就业难:一个社会学的审视
25.大学生兼职功能的社会学分析
26.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社会学解析
27.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社会学审视
28.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29.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影响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30.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31.大学生犯罪原因之社会学浅析及预防对策
32.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社会学浅析——以江苏地区大学生为例
33.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34.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发生要素及发育过程——基于社会学视角的释读
35.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困境解读
36.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信息查询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37.社会资本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社会学思考
38.消费社会学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探析
39.大学生就业功利化的社会学分析
40.大学生“偷菜”热的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
41.大学生兼职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42.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社会学探析
43.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的社会学分析
44.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45.大学生消费新趋势的社会学分析
46.社会学视野中我国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介入
47.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48.大学生网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49.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特征分析与引导策略
50.对大学生从事休闲体育运动的社会学分析
51.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社会学透析
52.从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53.大学生体育课堂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54.从社会学角度探讨新时期贫困大学生不良择业心理及对策
55.网络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研究
56.关于实现女大学生公平就业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
57.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社会学管窥
58.越轨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社会学解析
59.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60.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社会学探析
61.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越轨行为分析
62.横向学历对大学生毕业去向影响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对2010级本科毕业生的调查研究
63.论兼职大学生“弱势群体”身份及其特殊保护——以法社会学为视角
64.在社会学教学中培育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
65.大学生医学社会学问题问卷调查与分析
66.大学生社会使命感状况浅析——基于社会学公选课的调查
67.社会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分析
68.普通高校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
69.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70.社会学视域下农村贫困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研究
71.法社会学视野下的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及应对机制
72.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研究
73.大学生“毕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一个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74.从劳动社会学的视角探析大学生观念教育
75.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社会学思考
76.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竞技体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77.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扩招走向的社会学反思
78.从社会学角度浅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
79.关于当前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社会学思考
80.大学生角色期待与行为引导——基于角色扮演的社会学分析
81.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与预防策略
82.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猝死问题的思考
83.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84.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及培养对策分析——以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学为例
85.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扩招走向的社会学反思
86.高校大学生参加学校管理工作社会学探析
87.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的调查研究——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88.大学生道德越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89.社会学知识的高校普及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90.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
91.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92.社会学视野:大学生心理障碍剖析
93.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的社会学分析
94.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95.以社会学视角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关注贫困生成长,从“心”开始
96.对当代女大学生爱情观的社会学解析
97.贫困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的社会学透视
98.社会学理论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研究
99.从消费社会学看《布拉格的大学生》中人的异化
10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101.论强化大学生社会调查内容的教学——基于《社会学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
102.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103.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学校预防——以社会学为视角
104.当代大学生考证热的社会学分析
105.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
106.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社会理性的社会学透视
107.如何看待大学生的思政课逃课——用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方法分析
108.大学生缺失游戏精神的社会学分析
109.食品安全意识与行为的社会学研究——以某大学在校大学生为样本的分析
110.大学生自杀成因的社会学透视
111.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社会学分析
112.90后眼中的网络——90后大学生网络偏好的社会学成因质性分析
11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学解读
114.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社会学研究
115.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社会学探析
116.激情与理性间徘徊——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的社会学解读
117.大学生体质下滑的社会学透析
118.社会学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119.对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120.边缘人与漂浮者:关于大学生社会位置的一种社会学阐释
121.大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学分析
122.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123.大学生党员的角色认知和角色实践——对大学生党员角色的社会学解读
124.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社会学研究
125.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考证热
126.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解读
127.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社会学调查分析
128.情景逼迫:一种柔性暴力的生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失语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篇3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学习困难生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15-02
一、相关概念及团辅对象
团体心理辅导指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
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也称成长性心理团体:注重成员的身心发展,协助成员自我认识、自我探索,进而自我接纳、自我肯定;注重成员生活知识和能力的充实以及正向行为的建立。它区别于“治疗性”的心理团体。因此,采取的是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简称“团辅”)。
团辅对象:主要由学习困难生组成(学习困难生以学院发文的累计不及格学分在14-28的学生为主,及个别主诉学习困惑或学习困难生),以及由团辅老师安排的特殊学生(该学生在团辅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活跃气氛、带头行动作用)。本次团辅共有学生35人,分成两组,每次团辅人数为15-18人,对每次参加过团辅的学生进行登记。
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主要策略
(一)团体心理辅导中
1.注重团辅方案的设计与适时调整。团辅方案设计落脚点,一是以实现学习困难生自我成长为目的,充分利用发展性团辅的优势,积极探索学习困难生的管理与引导的思路和方法。二是要密切注意观察团体成员的各种变化,及时调整辅导策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验团辅带来的效果。
2.注重学员安排。按照事前安排,尽量集中学生,使得所有学生在所有团辅活动中的参与次数能尽量一致。一方面为了让学生尽量少面对陌生的面孔;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并巩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注重情感体验。在团辅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不能为了开展活动而形式化。一是尊重每位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不及格、学分差异而区别对待;二是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内心感受;三是注意倾听,要适时用简单语词或点头等肢体语言进行鼓励。学习困难生往往情感体验较少,或较为隐蔽,通过回忆体验或公开表述,促成较好的情感体验,既有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情感,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4.注重交流、分享。一是要规定分享主题,如自身兴趣、最成功的事、高中生活、学习成绩差原因等;二是规定时间,团辅里每个人机会均等,不能减少时间,同时也不能超时(这有利于自控力的训练);三是学生之间要彼此尊重,指导老师对干扰声音要及时制止。分享有助于增进相互的认同感与信任感,化解学生的陌生感、无助感和焦虑感,有些分享能与其他学生产生共鸣,有助于建立社群感和安全感。
5.注重观察与把握学生心态变化。指导老师要态度中立,尊重每个学生,认真倾听讲述,仔细观察和把握学生心理变化,如对团辅的接受度、反感度,对自我分享的紧张感,对其他同学的排斥性,等等。同时,指导老师要在团辅结束之后及时记录情况。
6.注重循序渐进。学习困难生团辅的开展要比一般团辅困难,指导老师要做充分准备,团辅内容、结构、功能的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团体成员的心态也有一个适应、转变、调整过程。如果指导老师对各类活动的应用范围和功能了解不足,或者对学生的情感把握失误,会设计或安排不适当的活动,往往会阻碍了团辅的发展。
(二)团体心理辅导外
1.注重个体沟通。一方面,对在团辅中表现出有逆反心理的、有不配合行为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约谈。例如,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可以适当进行批评教育,可以布置特定的“家庭作业”。另一方面,与在团辅中表现胆小的,及不及格学分较多的学生进行约谈。例如,对胆小的、不善言语的学生进行鼓励;对不及格学分严重的学生进行学业督促与跟进。因为学习困难生团辅算是特殊群体团辅,而且指导老师又是他们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因此,在团辅之外,可以适当进行心理辅导“越界”行为与措施。
2.注重收集相关信息。在每次团辅结束之后,指导老师除了记下必要信息外,要及时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一个头脑回顾,加深印象。另外,要注意收集其他外来信息,如教师评价、班长反馈,特别是来自室友的评价。指导老师可以对需特别关注学生安排一名室友“信息员”,指导老师要经常与“信息员”进行沟通,了解和掌握学习困难生的近况以及他们的思想动态等信息。这样,指导老师对团辅中的每个学生能建立一种相对完整的信息体系。
三、存在困难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困难
1.团辅对象的不可选择性。本次团辅的对象是进入学院规定的不及格学分警示警告的学生,以及个别临近警示警告的、指导老师认为有必要参加团辅的学生,没有随机性,具有不可选择性。
2.参与积极性低。学习困难生在学习成绩上表现较差,这些学生处于班级的边缘,往往有厌学情绪,经常逃课,与班级同学交往较少;或者网络成瘾,大部分时间花在寝室或网吧上网、游戏;或者人际关系很紧张,情绪脆弱,经不起挫折。他们对参加团学组织、班级活动、评选奖学金等提不起兴趣,慢慢他们成为没有上进心的学生。学习困难生主观意识上的“积极性低下”对团辅的开展带来极大不利,这需要指导老师坚定信心。虽然学习困难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都是经过高考筛选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数知情意系统是完整的,他们知道并清楚自己存在的“不足”,也希望能够完善自己。
3.配合主动性差。学习困难生不仅参与积极性低下,而且在团辅活动中缺少配合主动性。当指导老师告诉他们这个团体的性质和目标时,个别表现出“不屑”或“反感”,个别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选择沉默。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学生,对方是老师,自己学习成绩差没办法,学生还是要听老师的,老师让我来我就来”,至于活动中的配合与反应就只能属于“应付型”,缺少情感投入。
(二)原因分析
1.个性。学习困难生存在积极性低和配合主动性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个性。个性指一个人在思想、性格、意志、情感、态度等在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上的表现。小部分学生表现出个性“张扬”,他们对团辅表现出明显不满,甚至在言语或行动上表现出抗拒。大部分学生表现出个性“沉默”,他们习惯低下头,做一个“乖”学生,仿佛在认真听讲,但让他们行动起来的时候,他们的节奏马上表现出慢一拍。
2.观念。观念是人们在实践当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人们会根据自身形成的观念进行活动。学习困难生的观念表现有: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新款游戏、网络朋友等,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而对于别人“给”他的事物,如参加四六级考试、团辅等,表现出较强的消极性。他们并不是没有积极性,而是他们的观念左右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利用观念系统对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进行计划、实践等活动,但并没有表现出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理性:努力学好专业技能、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本领,为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3.男女生比例。学习困难生团辅开展困难还有一个客观原因,那就是所在专业学生以工科为主,不及格学分多的基本是男生。对于个别女生,出于综合考虑并没有让她加入团辅,男女比例基本失调。一群男生聚在一起做团辅,谈如何交朋友、打开心扉、分析成绩差原因等,是相当有难度的。
四、取得效果及建议
(一)取得效果
1.学习成绩有所改善。通过两个学期各两次的团辅活动和近80人次的个体谈话,35名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改善。最直观的就是同上一年级同一时期的不及格警示警告人数进行比较,有了较明显下降。通过开展团辅,这些学生提高了对待学习的警惕性,更加清楚意识到学习提高和毕业拿证的重要性,团辅促进他们在上课中或课余时间里能多一份关注学习的情感。另外,学习成绩的改善也得益于这些学生是指导老师(思政辅导员)的直接管辖学生,指导老师对这些不及格学分学生已经比较熟悉。
2.人际交往水平有所提高。通过团辅,学习困难生拓展了交往途径,认识一些专业外同学。通过分享兴趣,有共同爱好的同学取得了联系,周末可能会一起出去活动,如钓鱼;或者,他们虽然没有加强联系,但他知道另外一个同学虽然成绩不好,但是跟自己有一个共同爱好,如喜欢日文。通过分享理想,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还有其他人有同样的梦想。学习困难生在思想上找到一定的共鸣,这促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增强了尝试性和主动性。
3.个性趋向外向、开朗,情感表现较之前丰富。通过信息员“情报”,这些学习困难生在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上有一定的改善。例如,在寝室进行卫生大扫除的时候,他们会主动把自己的“领域”清扫一下,或者参与进来;他们参加寝室聚餐或班级聚餐的次数也在增多(信息员也发挥着“鼓动”作用);他们碰见指导老师会比之前热情不少。
(二)特别建议
1.团辅和个辅相结合。针对学习困难生,指导老师要坚持团辅和个辅相结合。主要原因有:(1)在团辅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有些无法在现场解决,有些也不能在现场处理。所以,一定要坚持在团辅之后,及时采用个辅,解决、处理、协商团辅过程中的问题。(2)团辅是一种群体模式,一方面,分享交流的内容比较大众化,比如谈人际交往、应对压力等普遍话题;另一方面,群体模式下的分享,学生容易把自己隐藏起来,并没有吐露真情。因此,团辅后适时进行个体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3)要提高学生的成绩,离不开个辅。就针对学习不理想而言,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一样,原因也不一样,个辅比团辅更有针对性,效果更为明显。另外,指导老师甚至可以“越界”到业务辅导员,指导、督促、帮助学生完成如何重修、如何报名等事务性事项。
2.善于总结。第一,要善于对团辅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在开展辅导时,要注意观察团体成员的变化,如有需要,及时调整辅导策略。第二,要善于对后期回访进行总结。追踪调查可以知道团体效能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实际迁移能力。同时,可以帮助指导老师不断完善团辅计划及团体历程。对参加过团辅的成员进行回访记录,主要任务是评估、总结团体成员的成效,整理成员资料并存档,对成员进行观察、访谈、记录。
3.辅以积极心理学理念。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指导老师要有积极心理学的这种开放精神,接受每一个学习困难生,遇到困难也不能急躁,要有自己的节奏,不能被学生的情绪所左右。指导老师要有积极心理学的欣赏心态,相信每一个学习困难生都是可以取得不错成绩的,要鼓励他们挖掘自身潜能,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大学生。
学习困难生对于学院的学风建设、班级的班风形成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果能通过团辅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把他们从班级的边缘拉回到班级中间,拉回到学习轨道上,这样既帮助他们改善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有助于他们较好地完成学业,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篇4
【关键词】晒 社交媒体 自我表露 拟态人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交网站的普泛化,网民习惯通过网络进行人际互动,并且乐此不疲地将个人信息、心情、经历等日常生活纪录“晒”于网络空间,与他人进行分享。据研究机构We are social最新的报告统计,截止2014年1月,全球互联网用户达到24亿,其中社交网络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8.5亿,中国社交媒体用户每天在社交媒体上所花费的平均时间为90分钟,人们沉浸于虚拟平台中的自我表露和印象管理。
社交网络为自我呈现和形象塑造创造了积极条件,用户能够自主选择和控制自我展现的内容,同时这也为网络“晒”行为的盛行提供了空间。“晒”,来源于英文“share”,就是网友通过文字、照片或视频等形式将私人物品、生活琐事、个人心得等曝光于网络,由人评论,即“自爆式”分享的信息传播行为。所晒之物类别多元,“晒自拍”、“晒美食”、“晒幸福”、“晒旅行”比比皆是。正如美国学者约翰・帕尔弗里所说,年轻人已经养成了在facebook上共享大量的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既是盲目的,也是无法控制的行为,其身份的表现形式在于处于什么环境、见什么人、干什么事,他们越来越依赖网络而生活,而且以各种方式展示自我的生活,以塑造自己在网络中的良好形象。①而在中国,饭前拍照上传微博、微信平台,出游便立马在社交网站签到或照片,此类“晒”行为已经成为很多网友的一种习惯。社交网络空间的虚拟“化身”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忙于通过各种“晒”的形式进行自我表露,也倾向习惯通过网络中的“个人主页”去了解“窥视”好友的日常生活。“晒客”和“看客”已经成为网络世界中的重要族群。
一、社交网络中“拟态人”的角色管理
早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概念,指出人们头脑中的世界并非真实的世界,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主观能力的有限性,个人对超出直接经验性感知范围之外的事物,只能通过报纸、电视等传播渠道去了解。媒介对现实环境并非完全“镜子式”的摹写,但人们却依据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对现实世界做出反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成为了人们重要的信源、社交场和休闲娱乐聚合地,网络媒介也参与到构建“拟态环境”之中。网络环境中,个人在信息编码和解码方面具有空前的主动性,能够借助自有新媒体平台和相应的技术手段,使个人参与到“拟态环境”的构建。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不仅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也会影响对社会主体“人”的认知。人们头脑中对他人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社交网络间接形成的一种由主体选择加工后的拟态的人物形象,即“拟态人”。
交往模式的变更使得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网络界面进行相互认知,然而“拟态人”并非完全真实的自我写照。在社交网络时代,物理身份缺场等原因造成的网络虚拟性、匿名性被颠覆,人们开始以个人真实身份在社交媒介中进行自我表露,有学者指出社交网络中的自我表露其目的更多是为了形象塑造和吸引注意力,属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的行为举措。因此在网络世界中人们会精雕细琢般地营造自身形象,“晒”是最常见最直接的方式。为彰显自身独特身份地位、品味秉性、人格魅力等,塑造出一个符合自身期许且能赢取好友关注的形象,人们时常会选择性加工“晒”出各种“美化”信息。
二、网络“晒客”的行为特征分析
虽然“晒客”有不同类别、所“晒”之物也相异,但“晒客”拥有以下共同行为特征:(1)属“利益”驱动自发。虽外在环境会诱发或影响网络“晒”行为,但“晒客”之所以具有强烈的将个人私密信息进行分享的意愿及动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晒”满足了“晒客”的利益追求。这种利益既包括物质利益,也包括精神利益需求。(2)是一种价值标准控制下的选择性表露。网络交互不同于现实中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跨时空性使得网民在编码过程中掌控了更多的主控权,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所提出的“前台”“后台”现象在网络交互中愈发显著。“晒客”可以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在“个人主页”强化希望别人看到的理想形象(即前台表演),对某些不希望展示的内容进行隐藏(即后台自我隐瞒)。(3)渴望与“看客”形成互动。“晒客”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想象着“看客”的回应选择过滤信息内容,编辑、检查信息的表达方式,以此塑造一个更被好友或陌生人关注或喜爱的形象。②网络的无边界性、共享性和互动化特征为“晒客”培育了庞大的“看客”群体,这也成为激发“晒”行为兴起盛行的源动力之一。(4)传者与受者角色间的转换,“晒客”也积极关注其他网络动态。“晒客”与“看客”的角色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晒客”在进行自我表露的过程中也积极关注外在环境的变化,关注其他网民的消息及热门话题事件,网络热门话题事件也时常会影响“晒客”的内容选题和信息表达方式。
三、网络“晒”行为的传播心理学透视
“晒客”的兴起和发展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为网络“晒”行为的盛行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社会转型发展期价值观的多元混沌现状促使人们通过网络排解社会压力。同时,网络“晒”行为受独特的心理机制的影响,在某些心理动机的驱使下“晒客”逐渐习惯甚至依赖在社交网络中事无巨细的曝光自身经历、心情状态等。结合现实案例,本文梳理归纳出了诱发网络“晒”行为的五种心理机制。
1、从众心理,社会导向下的跟风体验
“晒客”的兴起,可追溯到2006年底北大副教授阿忆在其个人博客中公布自己的工资条。此后,“晒”工资引发了一股潮流,各行各业的网民开始将自己的工作年限、具体职务、工资收入、奖金等“晒”到网上,很多网民受这种氛围影响,纷纷加入“晒客”行列。③“晒客”所晒之物种类也逐渐扩大,从餐点美食到新购衣物、从家庭装饰到豪车驾座、从名人活动到奇特经历等等,包罗万象。受这股风潮的影响,某些网民甚至习惯将自己每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见了谁,全部记录在社交网站中供众人分享评论。
中国网民群体中以年轻人居多,相较传统一代他们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更乐意追随社会风潮以展现自身个性。年轻网民群体善于探求新知,好奇心强,精力充沛,也随着“晒客”的流行而趋从若鹜。为了追求社会文化的发展潮流,年轻族群乐于投入充足的精力和时间体验新事物,且网络的“晒”行为容易使网民群体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形成在网络平台中“晒”出个人生活点滴的习惯,“晒”行为兴起的整个过程中从众现象明显。
2、自我表露,寻求情绪情感释放
人类是社会性情感动物,有着丰富的情感情绪。人类历来有着寻求渠道记录生活、释放情绪的习惯,从最初的只供自己翻阅的日记,到在人群中传阅的传记,再到后来的博客、微博、微信界面“个人主页”。“晒”可以看作是个人情感思想在网络界面的延续表达。网络派生的社交媒介助推人类的情感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晒客”也得以以个人或他人的部分隐私为内容,突破社会条件的限制,最大化公开表露自身情绪情感,推动主体自身的人内交流和人际交流、超人际交流。换句话说,在外塑形象的“自我”和自然状态下“本我”的建构认知矛盾中,“晒客”是更接近于“本我”状态的个体狂欢,网络“晒”行为盛行也就成了现代人寻求情绪情感释放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当代社会处于转型发展初级阶段,现代人承受着来自就业、人际关系、经济、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现代人有着强烈的情绪释放需求,而在现实生活中迫于种种压力人们并不能完全真实表露释放个人情绪。鉴于网络的便捷性和半虚拟化,“晒”就成了网民表露和释放情绪情感的重要途径。人们在网上“晒”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愉悦或烦闷之事,使自己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宣泄,有时还能够通过好友间的互动收获他人的祝福或安慰。无论是“晒客”自主性分享行为,还是网友的出谋划策、鼓励关怀都能满足社会主体的情感需求。
3、自我提升,展现独特人格特质
从某种意义而言,社交媒体环境是由用户个人价值观驱动搭建的“人造自然环境”。在这个人造自然环境中,用户所发表和关注的言论都可看作是一种寻求身份认同、展现人格特质的自我表达。自我提升是指人们总是倾向于展示正面的自我形象,以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某些网络用户为了表现和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及生活品味,寻求优于常人的人格特质,会在网络世界中借助各方资源构造个人独特媒介空间。“晒客”正是此类媒介活跃用户。虚拟人造自然环境中,传播主体享受着社交媒体所带来的大范围及时互动,使其能够在更大的交互平台呈现个人学识、生活品味和人格魅力等从而试图获取他人赞许。
社交网站中的信息多线程地扩散传播,个人所的信息拥有更庞大的潜在听众群,激发了人类自我表现、获取他人认同尊重的本能。“晒”的传播行为是自我表露本能在网络世界中的延伸,传播者能够获取传播行为带来的满足感和优越感。
4、消磨时光,弥补目标缺失
社交媒介已经成为现代人常态化使用的工作、交友、娱乐工具,人们越来越习惯长时段“在线”,并时不时刷新查看微博或朋友圈动态。很多网民表示如果长时间段不能正常使用微信等社交网络,他们时常会感觉焦虑、烦闷、不安,而这正是“社交网络依赖症”的表象之一。人们时常感到现实生活平淡无聊,而社交网站中充斥着丰富多彩的各类资讯,时常借助于各类社交网站消磨时光,通过“晒”生活的形式寻求存在感。另一方面,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部分人群为了生活而奔波,受重重压力所迫迷失了人生目标,为了弥补目标缺失的迷茫,这类人群成为“晒客”的一员,在“晒”中“享受、充实”自己的生活。
5、炫耀攀比,满足自恋与虚荣心
在虚荣心、自恋等心理动机作祟下,人们易显现出超强表现欲和攀比等行为。炫耀攀比情结是激化“晒客”异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晒”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交流、共享,不是为了攀比,但在“晒”的过程中很多人有意或无意的走向后者,有的“晒客”以炫耀为其主要目的,炫耀自己的面貌、炫耀自己的工资、炫耀自己的归属物品等等。④在网络中充斥着炫富攀比案例,其中“郭美美事件”是典型代表,而此类事例是现代人价值观偏离扭曲和心智心态发展不健康的结果。网络管理缺乏规范化约束力也为炫富攀比“晒”行为提供了滋生温床。
四、喧嚣背后的虚无:“晒”行为的冷思考
网络“晒”行为满足了现代人信息交流互动的需要,其体现的是转型发展期社会主体在价值理念失调状态下的一种心理缓冲与尝试,是个人文化价值理念与社会价值观冲突融合、协同发展过程的必然体现。在给人们带来自我实现、分享交互等正面效应的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和社会发展忧患。
对社会主体而言,“晒客”现象容易造成个人过度依赖于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和信息收集,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活动,使得人们容易滋生孤单、自恋、虚荣和“晒”成瘾等心理疾病;另外,网络“晒”行为交换共享特征明显,为了获取高关注度和高回复率,易导致人们编造虚假信息或侵犯隐私内容,例如有些网民为了一夜成名甚至不惜个人“艳照”只为博得他人关注。对社会而言,缺乏合理规范的“晒”行为也容易引发危机:首先,在社交媒介过度曝光个人隐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引发社会安全隐患。“晒客”所晒之物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不可避免地与现实世界有着关联,且有些社交媒介为实名登入,过度细节化曝光自己的日常生活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其次,“晒客”信息真伪难辨,引发舆论导向问题。某些“晒客”为了赢得一时的轰动效应,肆意制造“吸睛”新闻,而网络新闻的真假又一时难辨,在某些热点问题上网民又容易群体性盲目跟从,引发舆论导向偏颇的趋向。此类现象在“晒黑”族群中最易显现,某些片面夸大或编造的“晒黑”内容易引发网友的群体性盲目行为,甚至会导致某些影响社会安定的越轨行为的发生。以维权为初衷的“晒黑”时常会不受控制地演变为一场集体性攻击与谩骂,最终演变为网络暴力。最后,过度彰显物质追求,引发社会价值观导向的偏差。网络所“晒”之物大都为衣食住行等“物质”,且网络中的“炫富”攀比现象比比皆是,在网络空间过度张扬物质生活追求,容易使网友对现实生活产生错误认知,影响社会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践行。总言之,务必防止过度的“晒”使网络空间演变成为异化信息群落――“眼球效应”背后的判断力缺失及道德缺失背后的信息垃圾场。
“晒”具有双面效应,既能引导个人和社会积极健康发展,也易引发“炫富”“网络暴力”等不良风气,所以对网络“晒”行为进行全面认知,挖掘其背后的心理因素,从源头扼制错误的异化“晒客”行为,倡导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①约翰・帕尔弗里、厄而斯・加瑟:《网络原住民》[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②邬心云,《博客传播中的自我呈现》[J].《传媒观察》,2013(6):20-22
③徐晓波,《大学校园“晒客”现象的心理学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8-71
④张婧,《从晒客到炫富的社会学分析》[J].《现代妇女》,2014(2):150-155
篇5
关键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研究进展;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1)06-0081-07
网络应用的飞速发展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课题。我国最早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学术论文出现在2001年,经过十年的发展和研究,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也不断凸显。本文在对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今后一段时间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一、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
学者们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基本上都是从工具的视角开始的,即把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和信息交流平台,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傅荣(2001)较早的认为网络心理教育包括网上心理培养、网上心理训练、网上心理辅导、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心理测验、网上心理诊断、网上心理治疗等[1]。魏荣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网络技术及相关功能,以多种方式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的过程。”[2]从这些界定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或网络空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网络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体。
李强从理解互联网出发,认为网络本身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内容[3]。这就开始从问题意识的角度界定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网络社会的悄然而至,网络生活方式也必然会深入并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尤其是心理发展。由于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心理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4],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5]
毫无疑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不仅在于是否采用了信息网络技术,网络心理教育也不仅仅是关注、预防与矫正和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问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必然要反映到网络心理健康的本质中来。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教育信念和态度;心理健康教育又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活动构成的教育工作。[6]同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网络为媒介的,网络的本质也必然会反映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中来。网络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开放的联系。正如李普纳克和斯坦普斯在《网络的形成》一书中所写道的:“网络就是连接我们共同活动、希望和理想的连环;网络形成是形成人们相互联系的过程。”[7]
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拓展和延伸,更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理念,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一种新趋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除了以其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化、信息容量大、虚拟性等技术特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外,更以其平等、自主、交互性的社会性内涵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创新。作为对时代的回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是技术和工具层面上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转换。崔景贵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指出,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主体发展性的心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互动对话式的心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人本人性化的心理教育。[8]所以,所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可以从五个方面去理解其内涵: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工具;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环境,是开展心理教育的超越时空界限的“大教室”;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资源,网络心理教育就是对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再生, 促进网民心理潜能的发掘; 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内容与对象,关注、预防与矫正和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问题, 如网络焦虑、“网络成瘾”;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系统。[9]
二、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的研究
姜巧玲胡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虚拟社会给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带来了种种机遇:第一,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拓展了人们的理论研究空间,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沃土。第二,社会存在的非实体性,为主体的个性释放营造了较为理想的氛围。第三,主体个性自由空间的扩展所带来的社会行为的非人性化趋势,为我们进行心理健康个案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现实参照;对网络行为的研究,更有助于我们充分把握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发掘现实社会心理问题产生的内在根源。[10]
同时,网络对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内容、方式带来了挑战,网络导致受教育者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增加了教育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11]65因此,虚拟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发展的外在推力。
首先,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当数字化信息遍布大学校园各个角落时,大学生的整个生存状态,从学习研究到休闲娱乐,从认知行为到情感心理,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他们来说,网络所具有的魅力和所引起的心理困惑(尤其是网络的困惑和现实的心理困扰交织在一起时)都是不可阻挡的。上网已成为大学生从事科研、获取知识、了解时事、交流感情、查询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现状下,如果只依靠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将大大落伍于社会发展,脱节于时代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开拓创新,对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益探索,开辟心理教育工作的新途径。[12]90
其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网络心理问题的需要。由于网络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加上网络管理、网络社会的道德有待规范,网络导致受教育者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丁玉祥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情商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角色错位,人际交往萎缩为“人-机”交往的偏执关系;二是人性异化,表现为人格结构失衡,形成“数字化”的人格障碍 ;三是自我迷失与冲突;四是道德失范:道德自律的弱化导致“隐形人”的虚拟行为;五是技术崇拜:网络资源的泛滥促成“信息人”的上网成瘾[13]。田益民指出,网络导致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认知失衡、交往障碍、畸型性心理、自我角色混淆、网络综合症甚至网络成瘾症。[11]66因此,应当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
最后,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网络教育是近十年才兴起的、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14]在网络时代,教育主体出现了“非主体化”趋势。教育主体不再是灌输思想的权威,而是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的主体,兼有信息传播者和思想引导者的双重身份,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平等的,传统的“教”与“被教”关系己不再明显。不过大多数研究者从积极的角度认为这种教育关系和工作氛围更具人情味,更有亲和力,更易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15]。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必要进行整体性的教育理念转换,实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三、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
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界目前提出的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黄玉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在网上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系统,开设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定期举办网上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举办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针对学生进行学业心理指导、人际关系指导、就业心理指导、人格辅导等[12]91。二是将解决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郭加书等指出,由于不正确地使用网络和过度迷恋网络,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着诸如信息焦虑、情感冷漠和自我认同混乱等心理疾病和障碍。因此,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人际交往教育、网恋心理教育等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16]。
关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目前学界提出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网络心理健康调查;建立网络心理测验系统;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档案;[17]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包括利用在线、BBS、Email、聊天室等进得心理咨询;[18]开辟网络心理知识学习园地。其可以设计的内容包括心理书屋和心理百科、心理调适方法和技巧介绍、优秀心理影片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服务有关网络介绍等[19]。
网络心理咨询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网络心理咨询主要使用文字的形式进行沟通,文字书写本身就具有情绪抒发的功能,也是一种整理思想、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Day与Schneider首次将认知行为疗法运用于网络心理咨询,李书艺证实了焦点解决疗法在网络心理咨询中的可行性[20]。还有,王沂钊提出将多重模式理论应用到网络心理咨询中[21];Wright提出将写作治疗(writing therapy)运用于网络心理咨询中[22];王智弘与杨淳斐提出的一次单元咨询模式[23]等。网络心理咨询的技术有:情绪深化的技巧、关系增进的技巧、文本呈现的技巧[24]。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全新的咨询理念,具有现实心理咨询不可比拟的优势,这点已得到广泛认同[25],但也存在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如不利于咨访关系的建立、维持与巩固;不利于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与诊断等[26]。可见,网络心理咨询自身的局限[27]也决定了它并不能替代现实心理咨询[28],只有实现两者的互补结合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29]。
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开始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的探索。廖桂芳创造性地提出了在信息时代的社会大背景下,按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助人自助,互助成长”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载体,以环境建设为基础,构建“六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30]。宋凤宁等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教师-学生-家长”有机结合与开发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1]。
四、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原则
一些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光停留在思辨阶段,而应建立科学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于是很多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进行了探讨。有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在分析网络心理教育时可以借鉴相关思路,从三个层次上去认识把握网络心理教育[32]:首先,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网络教育思想,就是在网络教育的根本观念上要有明确的心理教育意识,可视为一种大网络心理教育观;其次,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网络教育原则,就整体网络教育而言,心理教育应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原则,贯彻于网络教育之中,由此实现网络心理教育向网络教育的渗透;再次,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专门的网络教育活动,大致包括准备性网络心理教育、过程性网络心理教育和补救性网络心理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三个方面。
从心理学的视野去分析, 网络心理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资源集约化, 信息生动性, 环境虚拟性, 活动自主性, 人机交互性和沟通间接性;网络心理教育中的心理学指导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33]还有学者从政治学的角度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让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惠及每个学生;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促进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的发展观,实现网络文化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循环。[34]
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张忠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一般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彰显自身的个性,实现与非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互补,就应遵循防治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交互性和主体间性相结合、“助人自助”与“互助共进”相结合以及互补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的五大原则。[35]
五、从工具视角到体系建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趋势展望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问题是关系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和程度的根本问题,准确把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对加强和改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出发、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出发,不难看出,强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运作体系,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趋势。
首先,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不佳。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只注重提供一些有关心理学概念、心理现象或心理疾病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忽视了访问者与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得这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了建网站――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照搬到互联网上。这样做,一方面使一些访问者面对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感到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使许多访问者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之所以如此,是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不足密切相关的。一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尤其是主干理论研究薄弱。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它的对象是人。而要做好人的思想心理工作,提高教育效果,就必须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状况有全面的了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有其客观规律。而目前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研究得也还不够深入。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实践操作层面研究薄弱。在网络时代,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客体和内容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也要相应改变。而目前不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和研究者,从探求新的工作思路、寻找新的教育载体等角度,对计算机网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前景给予了理论上的充分肯定,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样多是集中在理论探讨层面,对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实践工作等问题则很少触及,特别是没有从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中形成的心理问题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寻找课题,分门别类地进行细化研究。理论和实践层面研究的不足势必影响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
其次,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加强理论与系统性研究代表了一种趋势。近十年来,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研究大体经过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工具意识和问题意识阶段。在这一阶段,网络被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延伸;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把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关注、预防和矫正与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障碍与问题行为。相应地,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内容上,体现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主要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互联网的延伸等。第二阶段,开始认识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拓展和延伸,更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理念;它不仅指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指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化,即要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快捷便利, 去形成心理教育的网络系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体现为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研究,体现为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研究。虽然这两方面的研究目前非常薄弱,但代表了一种新的趋势。
因此,随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必要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当从如下方面着手:
第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象:“网络世代”的重新定位。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它的对象是人。而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必须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学术界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研究,形成主体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这是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基础。而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生长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互动中,是“既现实又虚拟的人”。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网络时代的人是“社会化”和“虚拟化”的统一。网络时代的人是具有生命感性的现实的存在,即是现实社会中有生命感性的现实的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具有生命现实的人。同时,也是生活在虚拟社会的人。其次,网络时代的人生活在特定的物质条件和环境。网络时代的人的状况既取决于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物质生产、生活条件,也取决于他们在虚拟社会中进行虚拟实践活动的条件和环境。最后,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具有特定的联系和关系,这个特定的联系和关系既包括了现实社会联系和关系,也包括了虚拟社会的联系和关系。[36]
因此,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不仅是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而且也成为了网络社会关系中的网络人。他们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不断通过网络与外界(包括与人)进行接触,交流感情,交换思想,进行沟通。他们的思想行为的发展变化受到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双重影响,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行为发展变化规律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应从网络和网民的现实出发,研究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对大学生网民的影响,除了将网民作为直接对象外,还需要将相关内容纳入其研究对象的范围,如网络社会的特点及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问题、“网络世代”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策略、“网络世代”的心理健康标准、“网络世代”的心理障碍问题等。
第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基础化与系统化。
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基础性理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理教育自诞生之日就存在“理论主干脆弱、学科枝叶茂盛”的发展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心理教育专家倾向于主张从多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整合的角度来探索和研究心理教育这一复杂现象,努力用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统整的方法论来综合建构自己的理论范式。在目前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也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情况,对那些事关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理论重视不够。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的研究,形成现代的、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一是要加强对理论基础的研究。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等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论,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指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网络哲学、网络心理学、网络教育学、网络社会学、网络伦理学、网络文化学等新兴边缘学科,可以作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借鉴。
二是要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要认真研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规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矛盾和本质,施行的方针、原则、方法和载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网上心理教育与网下心理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以及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相互作用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只有从理性上、理论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为我国网络心理教育实践与探索提供科学指导,从而最终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要优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起来,将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并创新调查研究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并尝试模型法、系统科学方法等现代科学研究方法。
第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研究:从沿用到整合。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不断整合。在网络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目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沿用了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为提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今后应当加强对现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整合,在沿用的基础上创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
因而要从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中形成的心理问题的实际出发,分门别类地进行细化研究,创造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和途径。
同时,还需要我们加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二者有机结合的研究。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受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的双重影响,其现实心理问题与网络心理问题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如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心理问题,求助于网络或通过网络发泄,可能导致网络成瘾。因此,在网络时代,现实心理问题与网络心理问题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网上和网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网下”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能为大学生建立起一个全面的强大的心理支持系统,有效地对大学生的发展给予心理支持。
总之,在新的发展阶段,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在深入剖析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大力推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立体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傅荣.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4):75-77.
[2]魏荣,魏婧.高校网络化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4(4):25-26.
[3]李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健康心理培养探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0):221-224.
[4]孙丽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何小兵.论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教学与管理,2007(33):38-39.
[6]张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定位及实践走向[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3-44.
[7]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8]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范式的构建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7):41-44.
[9]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的内涵、优势与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2006(4):22-24.
[10]杨建民.虚拟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刍议[C].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
[11]田益民.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南方论刊,2007(12).
[12]黄玉莉.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4):89-92.
[13]丁玉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与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3(1):13-16.
[14]潘燕桃.因特网与教育―论因特网对教育之利弊[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5):130-134.
[15]王献敏,梁淑英.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南昌高专学报.2004(4): 81-82.
[16]郭加书,王鑫.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5-59.
[17]刘秀伦.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53-55.
[18]陈育新,江立成.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4-97.
[19]章巧眉.关于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5):97-101.
[20]李书艺.以网络实时通为媒介之焦点解决取向:网络实时谘商研究[D].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1]王沂钊.辅导教师如何介入学生之网络沉迷行为[J].学生辅导,2001,74:58-67.
[22]Wright. Online counselling: learning from writing therapy[J].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2002, 30(3):285-298.
[23]王智弘,杨淳斐.一次单元谘商模式的概念与应用[J].辅导季刊,2006(1):1-11.
[24]王智弘,杨淳斐.网络心理咨询中可行的应用理论与实务技巧[J].辅导季刊,2001(4): 20-27.
[25]纪国和,张振华.对高校网上心理咨询的理论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8): 51-68.
[26]曾晓青,陈美荣,刘建平.浅析当前网络心理咨询的缺陷与不足[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6(4):98-100.
[27]Castelnuovo G, Gaggioli A , Mantovani F , et al.New and old tools in psychotherapy: the use of technology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linical treatments[J]. Psychotherapy: Theory、Research、Practice、Training,2003,40(1/2):33-44.
[28]杨晶,余林.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7(1):140-145.
[29]张永红.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原则性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86-89.
[30]廖桂芳.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建构研究[J].理论界,2008(11):161-162.
[31]宋凤宁,黄勇荣,赖意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学术论坛,2005(3):171-174.
[32]陶来恒.关于学校心理教育三个层次的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增刊):11-14.
[33]李皓.网络教育的心理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2(11): 58-60.
[34]徐露凝,孙丽艳.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
篇6
一、香港青年药物滥用现状
广义上说,药物指的是所有能够改变人类身体功能的物质。[2] 但是,从社会问题的角度出发,药物又特指那些直接影响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并造成习惯性依赖的物质。或者更确切地说,药物指的是那些能够影响人的心理功能、情绪、感觉和意识,具有被错误使用可能,并对使用者和社会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而所谓的药物滥用,则是指使用不被社会认可的,或过量、不合适地使用社会认可的药物,并导致生理、心理和社会伤害的情形。[3]
以国际公认的标准来看,具有被滥用可能性的药物范围比我们以往关于概念的界定更为广泛。它既包括非法的大麻、海洛英和可卡因等,也包括通常被社会认可的香烟、酒精饮料和部分处方药品。尽管它们的社会认可程度不一,但对人的伤害程度却有一致性,许多研究甚至认为香烟和酒精饮料的危害程度远远超过某些。[4] 在香港,被认为具有滥用可能性的药物包括麻醉镇痛剂、迷幻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包括烟酒等六大类。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非法药物分别为海洛英、氯胺酮(俗称K仔)、亚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俗称)和大麻,它们在滥用药物者中的比例分别为74、17、9和8。[5] 对于21岁以下的青年,经常被滥用的药品主要为氯胺酮、亚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大麻、甲基安非他明(俗称冰)和海洛英,其2003年的人数分别为1099、599、499、136和114。[6] 而学生的情况又有不同,根据2000年的调查,除了海洛英,主要滥用的精神药物为亚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大麻、氯胺酮、止咳药、有机溶剂和甲基安非他明,其比例分别为45.6、41.7、36.5、26.1、23.2和16.0。[7]
那么,香港药物滥用者的数量究竟有多少,其变化趋势如何?根据香港药物滥用资料中央档案室的汇总统计,1997~2004年药物滥用者分别为17635、16992、16314、18335、18512、17966、15708和14714人。按年龄组别计算,其中20岁及其以下青少年药物滥用者占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997年17.9、1998年16.7、1999年15.2、2000年21.9、2001年21.1、2002年16.8、2003年14.0和14.4。[8] 尽管中央档案室汇总统计的青年滥用药物者人数及比例有所下降,但与90年代末相比绝对数字还是较大。并且,由于滥用药物人数往往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因此我们难以对未来青年滥用药物的趋势作出过于乐观的估计。例如,2004年因触犯罪行被捕的青少年人数上升,同年因严重罪被捕的青少年505人,而上一年仅474人;因轻微罪行被捕的青少年979人,上一年为739人。[9]
近年来青年学生滥用药物问题不容乐观。根据刘德辉等人的研究,尽管学生服用某些药物的人数较少,但在另外一些药物上却呈增长趋势。例如,尽管吸烟的学生人数从1992年、1996年的26.8、23.7下降到2002年的22.2,但同期饮用酒精饮料者的比例则由73.9上升到79.7。尽管与1996年相比,2000年使用大麻、止咳药和有机溶剂者的比例明显下降,但服用亚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甲基安非他明(冰)和海洛英的比例则上升;而其中使用和冰的青少年比例更是分别从5.2和10.3上升到45.6和16.0。在1996年的调查中俗称K仔的氯胺酮还没有引起研究者注意,但2000年滥用者的比例则达到36.5。[10]
当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香港药物滥用的问题并不是最为突出的。根据联合国药品控制和犯罪预防处(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rug Control and Crime Prevention)的研究,世界各大洲几乎都受到药物滥用问题的困扰。在亚洲,药物滥用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为中亚和外高加索、东南亚、南亚以及中东和西亚的一些国家。与上述国家和地区相比,在鸦片、可卡因、安非他明和等药品上,香港滥用者的百分比或者在中等水平以下,或者没有排上名单。[11] 2001~2002年期间,全球非法药物滥用人数为2亿,占总人口比例为3.4;[12] 而在香港,2002和2003年滥用药物的人数分别为17966和15708人,[13] 而这两年的人口分别为678.7万和680.3万,[14] 药物滥用者的比例仅占总人口的0.26和0.23,远远低于全球的比例。然而,药物滥用不但对本人及其家庭具有重大消极影响,而且还常常与犯罪等现象纠缠在一起,演变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香港的药物滥用问题不可轻视。事实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一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我们借鉴。
二、香港青少年药物滥用问题的社会政策
药物滥用问题的严重性,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以及国际性、地区性和地方性的非政府组织,都将铲除这一社会毒瘤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作为自己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政府组织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在香港,政府在保安局设立了由禁毒专员领导的禁毒处这一具有统筹性质的专职机构,与其他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协同处理药物滥用问题。其职责涉及的领域包括立法和执法、预防教育和宣传、戒毒和康复治疗、研究和对外协作。同时,政府还设立了禁毒常务委员会和问题联络委员会。前者属于非法定的政策咨询组织,由1名主席、17名社会工作、社区服务和其他方面具有专门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非官方专业人士以及禁毒专员和卫生署代表2名官方代表组成,下设由禁毒常务委员会常委任主席的禁毒教育及宣传、戒毒治疗及康复和研究等三个小组。后者则是政府与各志愿组织之间起沟通作用、鼓励社会参与的机构,包括戒毒治疗和康复界的代表、药物教育专家、青年团体和机构代表,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代表。[15]
有关药物滥用问题的对策涉及范
围十分广泛,其划分方式也各有侧重。在西方一些国家,有的将其区分为防范(prevention)、治疗(treatment)和法制(leagal repression and decriminalization)等方面,[16] 有的区分为防范控制(control strategies)和立法执法(law enforcement)等,[17] 甚至有更为具体的划分;[18] 但总的来说包括事先的防范教育和事后的惩治矫正两个方面。香港政府关于药物滥用的社会政策也基本相同,下面着重从宣传教育、立法与执法、治疗和康复服务以及研究等四个方面作简要的介绍。[19] 首先,关于宣传教育。由于青少年阶段是初涉药物的关键时期,因此借助宣传教育和预防工作帮助他们了解的危害、促使他们远离显得十分重要。香港政府在教育机构、新闻界和其他组织的协助之下,着重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学校教育宣传方面,教育署出版了《学校行政手册》和《中学学生辅导工作》,规范学校处理药物滥用问题的机制并为教师和社工提供指导。教育署还多次组织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学校的药物教育水平。此外,教育署还将有关教育内容融入到小学常识、中学社会教育、经济及公共事务、宗教、科学化学和通识教育课程之中,使得药物知识教育制度化。禁毒处也与教育署合作,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各类课外活动和派发药物教育教材的途径,促进青少年的药物教育工作。
在社会教育方面,政府每年一度组织全港性禁毒宣传运动,派发各种宣传资料,制作播放各种电视宣传教育片和公益广告,开通禁毒咨询热线,广泛宣传有害的思想,告诫人们远离。在这方面,政府近年来一个比较大的举措便是建立了永久性的“药物资讯天地”展览馆,作为进行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的基地。该展览馆由香港赛马会赞助,2002年完工,2004年6月正式启用。展览馆占地900平方米,除了一般的展览以外,还设有互动影院和图书馆等内容。2002年“药物资讯天地”第一期为3300余人举办70多项教育活动,招募会员1900人。2004年6月启用以来,“药物资讯天地”的参观者已达到18689人次。
除了自身组织的大量活动外,政府还通过参与、协助和资助等手段,调动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极大地扩展了宣传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及其数量。像社区药物教育辅导会、明爱乐协会、启励扶青会、香港戒毒会和香港善导会等组织机构,都在这些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第二,关于立法和执法。香港在与违禁药物的斗争中,逐步确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执法体系。通常,香港由禁毒处提出建议,交立法会讨论通过完成相应的立法程序。至于执法,则由警务处和海关负责。此外,卫生署在管制药物的医用管理、药剂的进出口以及可供用作制造或违禁药物的化学制品原料进出口方面也承担了相应的责任。
香港在违禁药物管制方面的基本法律是《危险药物条例》。它对危险药物的认定、贩运、制造、占有、经营、供应和惩罚等作了具体规定。政府根据药物滥用情况的变化以及非法贩卖的趋势,定期对该条例加以修订。除了《危险药品条例》,相关的条例还包括《药剂业绩毒药条例》、《进出口(一般)规例》、《化学制品管制条例》、《2002年公众娱乐场所条例(修订附表1)规例》、《2002年公众娱乐场所(豁免)令》、《跳舞派对主办单位经营守则》、《2002年贩毒及有组织罪行(修订)条例》、《贩毒(追讨得益)条例》和《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等。
根据上述法律,执法部门近年来持续对滥用和贩卖精神药物的现象进行了严厉的打击。2004年,警方便缴获海洛英35.74公斤、“”类药品283568颗、大麻草154.89公斤、甲基安非他明15.67公斤、可卡因55.53公斤以及其他一些违禁药物。2004年因触犯罪行而被捕的人数为8295人,其中因制毒、贩卖或占有大量等严重罪行者2807人,因占有危险药品供个人吸食等轻微罪行者5488人,分别比2003年的8652、2827和5285人有所下降。1995年以来,尽管犯罪人数在2000年略有反复,但总体上呈持续下降水平。
此外,香港还加强了打击方面的国际和地区性合作。在香港出任上述特别组织主席一职期间,史无前例地召开了5次全体会议;加强了与内地和澳门之间以及与海外禁毒机构的合作。
第三,关于治疗和康复服务。除了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治疗和康复服务也是消除药物滥用问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方面,特区政府采取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矫正与康复相结合以及政府主导与非政府组织参与相结合的多元化服务方式,对于解决药物滥用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值得借鉴的是香港的戒毒服务通常都与治疗者重返社会、回归正常生活相联系。为此,他们往往动员家庭等力量参与治疗,并为一些治疗对象提供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与经历方面的服务。特别是所谓的中途宿舍(halfway house),更是为成功接受戒毒服务者与正常社会生活之间架起了桥梁,对于从根本上实现治疗目标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推行的治疗和康复服务根据其对象、目标以及实施者的不同,主要有强迫戒毒计划、自愿住院治疗和康复计划以及美沙酮治疗计划等三种形式。其中由惩教署负责的强迫戒毒计划适用于法院裁定的轻微违法者并适合这种治疗的药物依赖者。惩教署分别设有接受不同性别犯人的两个戒毒所。一旦犯人经法院判定接受强制戒毒治疗,根据戒毒进展的不同,时间通常在2~12个月。犯人康复后必须接受强制监管,如果再犯将被重新送回戒毒所治疗。2004年进入戒毒所的人共1324人,比上一年度减少3。自愿住院治疗和康复计划与美沙酮治疗计划的对象都是上述接受强制戒毒计划以外的药物依赖者,分别由非政府机构和卫生署提供,其差别在于接受戒毒服务者是住院集中治疗还是分散“门诊”式服务。香港接受政府资助提供住院戒毒服务的非政府组织数量较大,其中包括部分专门提供青少年治疗和康复服务的机构,如明爱黄耀南中心、基督教得生团契、基督教互爱中心、基督教正生会等。对于这些非政府机构的戒毒和康复服务,政府通过《药物依赖者治疗康复中心(发牌)条例》进行资格审查管理,并借助政府拨款进行引导和鼓励。由卫生署推行的美沙酮治疗计划又分为代用治疗和戒毒治疗两种。前者以替代海洛英抑制毒瘾为目的,而后者通过逐步减少美沙酮剂量达到完全消除毒瘾为止。截至2004年全港共有美沙酮诊所20间,年内求诊者2485324人次,比2003年减少了3.5。当然,美沙酮治疗也是一个有争议的模式,其使用受到严格管制,所有求诊者必须在配药人员面前服用。
第四,研究工作。药物滥用不仅是
心理学、社会学和犯罪研究关注的重要内容,而且对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受到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香港政府关于药物滥用问题研究的指导和资助工作主要由禁毒常务委员会下属的研究小组委员会负责。它由禁毒常务委员会委员担任主席,成员包括医疗卫生界、社会工作界、教育界、法律界、戒毒治疗和康复服务界、地区组织以及政府部门的代表。从1993年到2000年,该小组共资助有关药物滥用整体趋势、药物滥用者特点、戒毒和康复治疗以及预防教育等方面共31项研究。2002年拨款资助的项目有5项,其中包括三项新立课题和两项原来已经进行中的项目。2004年资助的研究项目有四项。 三、青少年药物滥用及社会政策分析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药物滥用问题的形成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相应的社会政策要想取得成效,必须针对社会问题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和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伦纳德(Peter Leonard)曾经分析了社会问题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pre-conditions)、原因(causes)、结果(effects)和后果(consequences)等四个环节,并提出了三级干预的策略。就药物滥用而言,初级干预(primary intervention)的重点是改变社会的总体环境,从而消除导致药物滥用因素的积聚;所谓的二级干预(secondary intervention),则是将重点放在药物滥用的原因及其结果之间,试图通过相应的对策阻止结果的产生;至于三级干预(tertiary intervention)则是一种事后的范围,也就是尽量减小或消除药物滥用对个人和社会的消极影响。[20] 根据上述思想,要想针对青年药物滥用制定有效的政策,就必须深入分析社会问题形成的各个环节及其形成机制。为此,下面我们首先回顾学术界关于药物滥用的一般理论研究,然后具体分析当前国际背景下香港青年药物滥用的具体原因,最后探讨相关的社会政策。
1. 关于药物滥用的一般理论
关于药物滥用的原因,西方理论界主要有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方面的解释。[21] 药物滥用的生物学分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早期犯罪学家隆布罗索等的研究,其特点是强调越轨行为与行为主体生理特征(如头颅形状、体形和染色体组成等)方面的关系。[22] 具体到药物滥用及其行为主体生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西方一些学者通过对酗酒者的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更可能同时成为酗酒者,两者的比例分别为65和25;即使被非酗酒家庭收养,那些父母酗酒的孩子成为酗酒者的比例仍要比一般的人高6倍。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具有一致性的病症,[23] 也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造成这一现象可能与个体对酒精的新陈代谢能力有关。[24] 然而,光从生理的角度出发并不足以解释全部的酗酒行为,更是难以解释其他更多的药物滥用现象。研究表明,60~70的酗酒者并不具备上述遗传方面的生理特征,而某些具有上述遗传特征的人也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才成为毫无节制的酗酒者。[25]
心理学研究注重药物滥用行为形成的心理机制以及人格特征的差异。行为主义者否认药物滥用的生理学结论,倾向于从后天学习的角度来解释这些现象。一些研究认为,人们滥用药物是因为他们发现服用药物可以给他们带来正向的激励作用;另一些学者则指出,用药成瘾有助于某些人摆脱消极的感受。尽管这些研究对于药物效应的认识不同,但是它们都将药物滥用行为的形成与某种经历的体验及其对其需要的满足相联系,将药物滥用视为这两种关系相互促进的结果。与行为主义注重外部因素不同,人格理论则倾向于从个体的内部特征出发解释药物滥用行为。但是,究竟那些人格特征决定了个体对药物的上瘾,目前的研究并没有一致的结论。较为普遍的看法是药物滥用者具有被动、缺乏进取和自尊较低等人格缺陷,倾向于借助药物来逃避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尽管人格无疑在药品成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上述理论也受到其他一些学者的指责,认为他们只不过是日常生活中对于研究对象偏见的翻版,并得到实证研究的证实。[26]
当今对于药物滥用问题较为全面分析源自于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传统社会学关于越轨行为的研究为认识药物滥用提供了一种指导,像失范-压力理论(anomie-strain)、差异交往理论(differenti/,!/al association)以及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和亚文化(subculture)理论等,[27] 都对我们认识药品成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从有关的介绍来看,上述这些关于药物滥用问题的理论似乎缺乏实证研究基础。[28] 此外,澳大利亚学者摩尔(David Moore)评论指出,目前关于青年人药物滥用的研究对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还重视不足,并且缺乏这方面的综合性研究。[29]
对于青年药物滥用现象的分析,笔者以为,青年社会学关于青年文化和亚文化的分析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青年必须通过社会化掌握社会规范才能获得成人资格。当代社会的发展对青年人的社会化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造成了社会化时间延长的趋势。在这一转折过程中,青年的地位被边缘化,处于成年人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和制度的控制之下。青年文化为处于这种状态下的青年人提供了一种稳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依据,为青年人缓解各种压力提供了可能。然而,由于社会不同阶层利益的冲突性,某些社会阶层的青年并不能借助主流文化实现其需要。青年亚文化往往为这些青年实现其目标和需要提供了选择,只不过这种亚文化的价值目标或其实现手段往往存在着背离主流文化的可能性。[30] 事实上,这种亚文化对主导价值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背离并不一定存在于下层青年,它也可能存在于大学生这样的天之骄子;只要其实现社会主导文化的价值目标的行为受到挫折,便存在着亚文化在价值目标或手段上替代的可能性。[31]
2. 香港青年药物滥用的社会分析
上述理论对于我们认识青年的药物滥用现象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到香港的情形,笔者以为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背景问题:
首先,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大量资本从原来一些发达地区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从而影响到资本输出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产生了大量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32] 这种新的形势下的失业具有新的、被称之为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的特点,那些社会弱势群体往往面临着失业、贫困以及其他社会问题的综合性困扰,表现为被全面排斥于正常社会生活领域之外。[33] 就香港的情形而言,经济的全球化,包括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以及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对其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挑战,大批
工厂北迁导致失业人口上升。失业对那些弱势群体的青少年发展无疑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青少年遇到的这种社会排斥及其相伴随的前途失望,无疑增加了失范现象的可能性。 其次,亚洲金融风暴对于香港经济以及青年的特殊影响。1997年,香港遭遇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这一事件对于原本面临转型的香港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负资产人士数量大幅度上升,失业人口急剧增加。尤其需要指出的是,1999年青年失业率猛增到4.7,远远高于总人口的2.9。[34] 与此同时,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组织的社会发展指数测定也表明,青年已经成为社会中少数社会发展指数倒退的弱势群体之一。[35] 因此,90年代末香港青年药物滥用人数的增长绝非偶然,它是香港社会发展面临挫折的真实写照,是青年人在这种情景下对前途迷茫的一种反映,是以一种扭曲的形式追求其价值的表现。
第三,它是当前药物滥用国际化在香港的反映。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药物滥用从制造、流通到消费等环节来说都有国际化的趋势,世界上很难有哪个地方能够完全幸免于难,更何况香港这样高度国际化的大都市。随着香港与内地联系的加强,药物滥用问题出现跨境的新特点,这也给禁毒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36] 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强烈竞争,总是会使得部分青年在其成长过程中遭遇某种程度的挫折,因此,作为一种亚文化形式,药物滥用现象必然长期存在并常常反复出现。
3. 应对药物滥用的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