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礼仪的重要性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士礼仪的重要性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帮,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应该是知书达礼,护士作为没有翅膀的天使,更应该容貌服饰端庄大方,言行举止优雅得体,这样才能显示出护士的独特韵味来,有人说,人间的美,十有七八是女人创造的,护士是女人中的天使,护士的一举一动更应是美的展现。 随着系统化整体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要求护理人员除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仪容仪表及专业形象。因此,要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首先必须从塑造护士礼仪着手。
护士礼仪是研究护理交往艺术的学问,它作为一种专业的文化模式,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作用已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对在职护士进行礼仪培训,能够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医院良好形象,避免医患矛盾,因此,许多医院都比较重视护士礼仪。但从实践效果来看,由于培训内容与护理工作联系不够密切,后续考核管理机制不到位等原因,仍然存在礼仪服务流于表面化,局限了护士礼仪的开展,这就需要探讨护士礼仪培养对策,适应新时期护理工作的需要。
如今的医疗服务不只单纯关注如何处理健康与疾病的问题,更注意解决疾病―人―社会之间的关系⑴,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模式⑵。护士礼仪是研究护理交往艺术的学问,它能够规范医院管理,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增进社会对医院的信任和支持,从而避免医患矛盾,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水平。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对护士礼仪也越来越重视,山东省作为“礼仪之邦”,更是注重礼仪,在医院管理中加强了护士礼仪的规范。为探索更好的适合山东省医院的在仪表、语言、举止、流程等方面的礼仪服务规范,并加强培训规范和力度,对山东省医院的护士礼仪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了调查。
一、培养对策的制定
本研究前期,对医院护士礼仪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山东省各级各类医院, 其中三级综合医院25所(40%),二级综合医院28所(44%),专科医院10所(16%)。内容主要包括医院对护士礼仪的认识、实施情况、对护士礼仪培训的需求和愿望,以及医院在护士礼仪培训中的难点和要求。大多数医院对护士礼仪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有所加强,93.65%的医院有对护士礼仪的培训需求,但重视程度及实施力度依然不够,仅有79.37%的医院认为其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很重要,93.65%的医院对护士礼仪制定了相应的行为标准、考核内容和奖惩办法,49.21%的医院自认为执行情况良好。关于影响护士礼仪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98.41%的医院认为是护理人员时间紧,任务重;79.37%的医院认为是培训内容与实践脱节,不利于执行;71.43%的医院认为是缺少具体化、规范化的护士礼仪评价系统,难于评估;50.79%的医院认为是部分护士服务意识与观念仍待加强。通过整理和总结,制约护士礼仪培训及实施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一)培训方式不合理。正确合理的培训方式是护士礼仪推广和应用的重要保证,护士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人员组成层次多样化,如在培训时间、培训方式上组织不得力,容易造成训练指导不到位的情况。在调查中,55.55%的医院选择了分批专业培训,42.86%的医院选择了骨干培训,1.58%的医院选择了医院自己培训;关于培训的时间,23.80%的医院选择了连续全天集中培训,57.14%的医院选择了连续班余时间培训,19.05%的医院选择了休班时间集中培训;关于培训周期,12.70%的医院选择了三天以内,23.81%的医院选择了一至两周,63.49%的医院选择了一个月以内。
(二)培训内容不规范。护士礼仪中各部分内容的需求程度从重到轻分别为:仪态礼仪(占98.41%)、语言礼仪(占93.65%)、日常礼仪(占90.47%)、行为礼仪(占85.71%)、仪表礼仪(占82.54%),79.37%的医院认为培训内容与实践脱节,不利于执行。护士礼仪培训应突出其专业特点,如仅仅是其它服务行业的翻版,很难引起护士的共鸣,不利于护士的接受,大部分护士培训结束后难以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三)评价系统不完善。在调查中,71.43%的医院缺少具体化、规范化的护士礼仪评价系统,难于评估,培训后护士多以“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别人都做不到,我也就没必要坚持”、“做不做都一样”为由,使培训流于形式[1]。为配合礼仪培训,更好的开展礼仪服务活动,需要建立长期的、可操作性的考核激励机制,开展多形式的护理礼仪实践活动,
因此,要将护士礼仪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还需要加强培训的力度和可行性。
二、护士礼仪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发展,严格护理管理、完善护理程序、强化护士高度的责任感都是不可缺少的促进要素。然而,贯穿这些要素的其中,护士礼仪已成为当前护理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内在品质和灵魂。
(一)护士礼仪及语言修养。
礼仪是护士的职业形象,仪表端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有助于培养积极的心态,养成高度的自制力和高超的领导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并在职业工作中获得惊人的成绩。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的一种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沟通人际关系的工具,是心灵的声音,护士美好的心灵要通过言谈举止体现出来,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获得患者的信任、尊重及安全感。
(二)热情礼貌待人。
患者入院时,当班护士迎上前去,目光正视患者,点头微笑问候,送患者到病房,让患者休息,护士作自我介绍,向患者介绍环境、经管医生、饮食作息并亲切的告知患者将为其提供周到的服务,使患者感到亲切和温暖。住院患者由于环境改变和疾病的影响,会有不愉快、不满甚至愤怒、忧郁等情绪。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宽容大度、体贴耐心的职业性格,消除患者不稳定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使患者早日顺利康复。
(三)规范的言行举止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时,得体的称呼使患者感到自然、亲切,对老人应用尊称,年龄和自己相仿的可称姓名,对儿童可适当运用触摸以减轻儿童的陌生、恐惧感。护士在与患者交谈时,应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尊重患者的自尊心,既要使患者感到温暖、亲切,又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如:为患者解除忧虑时,话题可从同情、关心患者的问题谈起,诱导患者说出心中的忧愁,护士就能了解患者的心态,给予启发、引导和鼓励,用轻松愉快的语言缓解患者愁闷的心绪,获得与患者沟通的良好关系。
随着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护士礼仪教育在临床护理中不容忽视,因此应该将护士礼仪教育贯穿于护理患者的各个环节中,从而提高护理整体素质。
三、培养对策的应用
我院一直非常重视护士礼仪的研究,每年都组织培训,这次通过对多所医院全面细致的调查,发现制约护士礼仪发展的因素,重新制定适合临床培训和应用的对策,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一)对培训小组进行重新整合。
为同护理工作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组织由专业礼仪教师、形体教师、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培训小组,注重资源和知识的整合,本着“规范、实用”的基本原则,编写符合现阶段医院需求的实训手册。内容包括日常礼仪(包括见面介绍、日常着装、方位、馈赠、电话等礼仪)、仪表礼仪(主要包括护士的着装、发型,妆容等)、仪态礼仪(眼神、表情,坐、站、走、蹲姿势和工作中常见动作等)、语言礼仪(医护、护护、护患的语言形式、内容、规则及沟通技巧)、行为礼仪(包括护士基本行为要求及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行为礼仪)五大模块,内容更偏向于实践,把基本的礼仪标准融合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使内容更加规范、清晰,一招一式都与护理工作紧密相连,使护士短时间内即可领会、掌握。如护士仪态礼仪中的形体训练部分,是训练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形体训练内容比较单一,专业性强,没有舞蹈基础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且其扩展内容仅仅局限于站姿、坐姿等举止训练,不利于护士日常工作的运用,整合后,用专业的形体训练方法,提取其与护士工作中的动作相关联的因素,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最终融入到工作实践中,既加强了精细动作训练,又为护士仪态举止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引起参训护士的认同感,使培训例证更加贴合工作实际,特聘请优秀护理人员作专题讲座,起到较好的讲授效果。
(二)更新礼仪服务培训模式
根据护士工作特点,为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把培训时间定为1个月左右,并采用骨干集中培训与全员分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采用骨干集中培训方式的内容主要有仪表礼仪和仪态礼仪,对各科室选送的骨干护士进行针对性指导,过关后回科室分组训练,以每天“晨会十分钟”的方式组织并指导护士进行反复练习,每天早交班前,定一个礼仪训练项目,让护士在优美的背景音乐声中进行5―10 min训练[2]。全员分场培训的内容包括日常礼仪、语言礼仪和行为礼仪,以会场报告和临床环境讲解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情景式、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如行为礼仪可以安排在临床环境中现场讲解,如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护理纠纷的防范等内容,以加深学员印象,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制定长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长期的、可操作性的考核激励机制是更好的开展礼仪服务的根本保证。
首先,培训结束后的考核分成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试题以案例分析为主,实践考核则通过情景模拟法进行,并对护士表现加以针对性指导,固化培训效果。其次,制定中长期的考评机制,将礼仪服务的考核纳入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范畴,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制定相应的考评细则,由护理部组织不定期考核,一季度总结一次,年底进行总评,优秀者予以奖励,此举有助于创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护理礼仪环境,同时极大地鼓舞了护士参与礼仪服务的热情。最后,积极组织开展多形式的护理礼仪实践活动,如护士风采大赛、“月护理服务明星”、“文明礼仪服务示范员”、 “礼仪服务示范病区”评选等,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在对护士礼仪的认识上,多数医院认为护士礼仪在对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医院形象,减少医患矛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见表1),说明护士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得到大多数医院的认识,但在具体的执行中,仅有79.37%的医院认为其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很重要,93.65%的医院对护士礼仪制定了相应的行为标准、考核内容和奖惩办法,49.21%的医院自认为执行情况良好,说明医院对护士礼仪的认识有所加强,但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不能系统地对护士进行培训,实施起来依然有困难。
四、结果
“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不仅包括为病人提供优良的护理技术,还包括更加广泛的优质服务,而这种优质服务内涵的反映形式便是礼仪服务。在我院推行的护士礼仪培训模式中,主要集中在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上,因此,优化护士礼仪培训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如何制定翔实有效的培训计划,在培训时间、培训方式上适应护士职业特点,在培训内容上加以整合,使其顺应现阶段护士日常工作特点和规范礼仪的要求,并加强培训规范和力度。
其次,制定具体化、规范化的护士礼仪评价系统,以便于实施和推广。礼仪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临床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加强护理人员的文明礼仪服务操作,使之达到标准化、礼仪化、规范化、高品质化。培训后,我院在护理部指导下,组织各病区制定了“护士礼仪服务行为规范要求”, 对照礼仪服务行为规范要求,规范了从病人就诊、入院、住院治疗、护理到出院全过程每一个环节的礼仪服务行为标准,各科理顺、完善了护理礼仪服务流程,各环节之间、各科之间,做到以人为本,无缝链接[3],将礼仪服务与临床护理有机融合在一起。同时,将礼仪服务规范纳入到制度要求与质量管理中,制定出评分标准,与个人及科室年度考核挂钩。
新的礼仪服务内容和规范、培训模式及考核激励机制的实施后,通过由质量管理委员会向患者、家属及合作科室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电话回访出院患者和礼仪服务总评等方面看,反馈效果较好,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经调查,出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从2012年末的96.20%提高到2013年末的98.45%,医院收到病人对医务人员的表扬信、锦旗中,约37%表达了对护理礼仪的满意程度,礼仪文化氛围逐渐形成,护士礼仪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护士礼仪代表着医院文化,是医院在社会的“窗口形象”,它不仅体现了现代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更是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积累,护士社会形象的提高,可增强其对工作的认同感,激发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从而完成护理文化的核心即精神文化层的建设[4]。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发展,护士礼仪已成为当前护理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护士礼仪培训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逐渐形成护理研究成果,并用此成果指导临床护理实践[5]。礼仪服务的培训和开展需要进行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才能真正在护理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乔雪芹. 护理礼仪临床应用的现状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2013,19(7):829~831.
[2]卢慧芳 张敏 黄红霞 胡帆. 早交班前5~10分钟礼仪训练的方法与效果[J]. 中华护理杂志,2011,17(4):451~452.
[3]周玉芳. 我院推广护士礼仪规范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0):84~85.
篇2
关键词:中职 姿态 礼仪 形体
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等职业院校在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之外逐渐开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这种情况下,礼仪就成为了现代人才必修的一门课程。其中,姿态礼仪是中职礼仪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章节,包括站姿、坐姿、蹲姿、走姿、手姿、行礼和工作中的举止。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姿态的要求,体现了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也反映了其内在修养,可以说良好的礼仪姿态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能给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影响着他人对你的评价。在现代职业竞争中行为举止和工作能力一样成为对人才的必要要求。姿态礼仪的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塑造优美的体型和优雅的姿态,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职业竞争力。因此,中职学校要重视学生姿态礼仪的训练。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搞好中职专业姿态礼仪教学。
一、基础形体训练
良好的形体是姿态礼仪学习的基础,在开始学习姿态礼仪的具体要求前应先进行形体训练。形体训练以芭蕾基本功训练为内容和方法为主,同时借鉴健美操、瑜伽等方式进行辅助练习。
(一)芭蕾基本功训练
芭蕾舞以“开”“绷”“直”“立”为主要训练元素,其中直和绷为形体训练主要训练要点。“直”指从头颈背到腿保持直立,形成拉长的优美线条,使学生达到身姿挺拔直立,纠正自身错误的姿态,如驼背、耸肩;“绷”指身体的各个部位肌肉的收紧以达到良好的控制身体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燃烧多余的脂肪,塑造良好的肌肉线条,主要训练动作有手位、擦地、蹲、小踢腿、大踢腿等。
(二)健美操
健美操是非常好的热身动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燃烧多余的脂肪,还能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而健美操种类较多,其中活跃的健美操辅以跳动的音乐符合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好动的性格,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三)瑜伽
瑜伽是时下非常流行的健身方式,通过瑜伽的动作可以达到矫正身姿、拉伸韧带的目的。同时,它也强调心灵的体验,学生在训练中能够缓解学习的压力,更深刻地体会到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
二、模块教学法的应用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专院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从学习理论知识过渡到培养实践能力。模块教学法是从职业要求出发改变原有的理论知识体系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教学模块。新的教学模块以能力为核心,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灵活应用,突出职业教育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特点。
模块教学可以是多角度的,从不同层面形成最优的组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
在姿态礼仪教学中,我们可从基础姿态角度出发,把每个姿态划分为一个模块,形成基础姿态模块,或从工作实践出发,形成实景工作模块。基础姿态模块包括每个礼仪姿态的要求、错误姿态和错误姿态的纠正;实景工作模块根据不同职业设置不同的工作场景,每个场景提出不同的礼仪姿态要求。通过两个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从理论学习更好地过渡到实践工作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一体化。
三、情景模拟学习
职业教育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学、做的统一。学生在初步掌握姿态礼仪的要求后往往不能很好地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这正是教、学与做的脱节。对此,在姿态礼仪教学中,教师可实施情景模拟法,由自己引导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在模拟的工作场景中能让学生充分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他们对姿态礼仪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下面以护理专业为例:
情景设置:接待入院。所选的情景应该紧扣教材和贴近实际工作。接待病人入院是护士的日常工作之一,护士的行为举止形成了病人对护士第一印象,影响着病人情绪以及对护理工作的评价。
人物扮演:接待护士、病人。
姿态礼仪:坐姿、站姿、引导手势、走姿。
讲解演示:由教师说明设置场景,详细讲解每个姿态在接待过程中的规范要求,并由学生示范。
模拟体验:随机选取学生进行模拟体验,可多组进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加深对姿态规范认识,同时避免错误的姿态在工作中再次出现。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价。
四、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所学的姿态礼仪编排成组合进行展示,把小组展示评价作为姿态礼仪的考核方式,展示后由教师总结并给出成绩。
(一)小组划分与分工
小组的划分以学生自由结组为原则,同组成员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有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同时避免两极化现象的形成。每小组推选负责人分配小组成员完成小组任务。
(二)示范小组展示与评价标准
由教师选定示范小组展示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展示组合编排的基本步骤,为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完成小组展示打下基础。而教师给出的评价标准应具有开放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小组展示考核
在给予学生充后的准备时间后进行小组展示。
(四)评分与总结
小组展示后以小组为单位给出成绩。评价方式由个人评价改变为小组评价,使小组成员能够更好地互帮互助;竞争方式由个人竞争改变为小组间竞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最后由学生做出总结,可以谈谈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行教学总结,以运用到下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中,达到“教学相长”。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探究、组内交流、组间竞争,使知识信息得到快速流通,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把教学过程与考查方式结合在一起,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姿态礼仪的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这有益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极大地调动中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避免理论学习的单一性,使礼仪知识更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姿态礼仪。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所学内容在实践中不能应用的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杨建英.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礼仪课教学的实效性[J].中等职业教育,2011(24) .
篇3
作者单位:225300泰州市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洪花:女,本科,主管护师
通信作者:周丽娟
摘要目的:探讨新护士岗前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度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2013年度对理论培训课程(内容、课时)、技能培训(方法、考核形式)做了相应调整改革,同时增加护理礼仪服务规范相关知识(理论与实际演练结合)。结果:2013年度岗前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与技能成绩与2012年度相比有了进一步提高,新护士对改革后的培训方法满意度提高。结论:改革后的岗前培训方法更加贴近临床,有利于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使新护士能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
关键词 岗前培训;方法;改革;效果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6.056
对新护士的岗前培训是新护士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培养新护士实际工作能力、促进新护士职业道德形成的重要过程。由于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新护士必须尽快完成从学生到专业护理工作者的角色转变,从而适应繁杂的临床护理工作和护患沟通等人际关系[1]。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2年我院参加工作的新护士56名,均为女性;年龄21~24岁;学历:大专38名,本科18名;应届毕业生55名,往届毕业生1名;实施传统方法进行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调整改革。我院2013年参加工作的新护士60名,均为女性;年龄21~35岁;学历:大专38名,本科22名;应届毕业生57名,往届毕业生3名;实施改革后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实施前后新护士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理论课程2012年度理论课安排内容:(1)怎样愉快地度过你的护理生涯。(2)护理文件书写。(3)健康教育方法与技巧。(4)护理安全教育。(5)消毒隔离制度、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抢救制度。(6)常用临床标本的采集与注意事项。(7)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物品药品器材设备管理制度。(8)患者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护理。(9)常用的消毒隔离方法与职业暴露防护。(10)分级护理制度、优质护理服务、相关知识。每节课安排2个课时,每半天安排两节课内容,共计2.5 d时间完成。2013年度理论课程安排内容:除2012年安排的课程外,增加了“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岗位管理与继续教育相关规定”“护士服务礼仪规范”(理论+培训演练);每节课安排4个课时,每半天安排一节课内容,共计7 d完成。
1.2.2技能操作培训2012年度安排操作项目19项,共分为8组,分别是:(1)手卫生、无菌操作、穿脱隔离衣。(2)护理、翻身拍背、约束带使用。(3)床上擦浴、床上洗头。(4)鼻饲法、吸痰法。(5) 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内注射。(6) 导尿法、灌肠法、给氧。(7) 生命体征测量及记录、急救技术。(8) 铺床、口腔护理。每组安排7名学员一起学习(共计56人一批);每小组每个项目组老师讲解加练习,共计1 d时间;技能培训方式采取全脱产式学习;采取拉网式培训,所有项目培训结束护理部抽取项目统一考核。2013年度在2012年度基础上增加了3个项目,分别是:“心电监护”“出入院护理”“平车轮椅的使用”,将22项操作分为9组,每组安排5名学员一起学习(共计45人一批,分2批进行);每小组每个项目组老师讲解加练习,共计1.5 d时间;培训采取技能培训与临床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即每2 d的技能培训中有半天在临床(上午半天)上班;每组项目每组考核过关,不合格者利用周末补考,所有项目培训结束护理部组织抽考。
1.2.3成绩交流平台及规范服务礼仪护理部还将2013年度新护士建立1个QQ群,由1名干事担任新护士的班主任同时兼任群主,负责在每节课后将PPT上传至QQ群内共享,并组织大家学习讨论。针对“护士服务礼仪规范”课,4名培训老师利用1个下午的时间,将培训人员分成两大组,分别进行日常礼仪(站姿、坐姿、走姿、蹲姿等)、工作礼仪(接待新病人、接听电话、接待来访、护送出院等)的培训演练。
1.3评价方法培训结束,对新护士进行了理论与技能成绩的考核,将两个年度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应用护理部设计的新护士对岗前培训满意度调查表,在岗前培训结束后对满意度进行调查。从总体满意度和对培训形式满意度以及培训内容、流程设置、时间恰当性方面评价。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2012年度与2013年度新护士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表1)
3讨论
3.1对岗前培训改革提高了理论考试成绩理论课增加的课程内容,经满意度调查表发现,所增加的课程内容均为新护士认为收获较大的课程;由于课时的增加,更利于老师将课程内容讲精讲透,易于新护士消化吸收,时间充分了,教师与学员间的互动增加了,尤其结合了临床上案例的讲解,使学员记忆深刻。通过案例教学法,改变讲授式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状态[2]。整个理论课程时间安排延长,便于新护士对于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从而更好地掌握,提高了理论考试成绩。
3.2改革提高了技能考试成绩技能培训增加了“心电监护”“出入院护理”“平车轮椅的使用”这3个项目均为临床常见项目,使得培训内容更加完善、实用;每小组人数由7名减少为5名,并且增加了培训练习时间,在每组培训项目数量与培训老师不变的基础上,学员的练习次数与时间相对宽裕了,练习效果较理想;培训方法的改变采用与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不仅使得新护士将所学的操作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好好体会感受,并且结合临床实际将模拟的操作在实践中运用,加深了印象。而且新护士的加入也减轻临床上上午治疗多所导致人力不足的压力;每组培训结束就进行考核,人人过关,提高了练习的效率,从而提高了技能考试成绩。
3.3提供了交流讨论的平台新护士QQ群的建立,及时将理论课的PPT上传共享,避免由于只顾记笔记而忽略听课或来不及记录的现象,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讨论的平台。此外,QQ群的讨论不受时间、空间和人员的限制,师生均可以就感兴趣和疑惑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网络的氛围较为轻松,讨论氛围的逐渐浓厚,使更多的新护士参与进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3]。
理论课与实际演练相结合,使新护士对于日常工作应表现的一种状态有了新的认识。礼仪培训,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充满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护士优美的仪表、端正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使患者心理得到满足和慰籍,使双方产生情感共鸣,最终促使护患关系更加紧密[3]。调查问卷的发放,让我们了解了新护士对于课程的满意与需求情况,掌握大家的学习情况,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以及所学知识的价值,新护士还有待于在今后的临床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体会。
培训方法的改进,使新护士们能更快更好的掌握一些基本的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操作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基本的职业礼仪规范。培养护士的行为能力,使新护士“思”“学”“识”“辩”的能力落实到行动上[4-5]。结果表明,新护士只有通过有目的、有措施、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才能迅速地胜任临床护理岗位。
参考文献
[1]陈超.新护士岗前培训的内容及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342-343.
[2]贾海霞,夏婷,曹腾飞,等.利用QQ群的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09-110.
[3]谭颖芬,林丽芬,李蓉.护士礼仪培训及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6):56-57.
[4]吴菊芬,华姣,谢小颖,等.多元化培训路径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28-29.
[5]包梅.护理技能培训探讨[J].吉林医学,2011,32(14):2926.
篇4
2011年3月开始在全院各护理单元,要求各科室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目的是加强急诊科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程化、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思想动员,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和流程,实行绩效分配的改革,调整排班模式,明确岗位职责,进行护理礼仪的培训。结果、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切实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有力保障了护理安全,增进了护患关系,是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现介绍如下。
方 法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服务观念,组织全科护士多次学习“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并对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及“2011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学习、讨论、分析。组织科室护士参加医院举办的有关“创优示范工程”的动员大会及护理部举办的经验交流会;护理部组织部分护长参观学习省内各大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创优示范工程”的成功经验,培养骨干力量,促进护士逐步提高对开展“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认识,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领会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仅仅是一项活动,更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次提升服务契机和改革[2]。它是卫生部重大决策部署,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使大家统一了思想,转变了服务观念,认识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调整排班模式,明确岗位职责:①弹性排班:建立以减少交接班次数、连续性上班、增加关键时间段护理人力配备为原则的排班模式。根据我科目前护理人员配备还相对不足及基层医院工作情况,对护士原有的排班模式进行调整,采取混合性排班模式,即出诊班有APN班、12小时、24小时班;非出诊班有APN班、小夜班、两头班、机动班。全科除护士长外,均参与AP及APN班,保障正常工作日各护理责任组均有组长和1~5名责任护士在位,晚夜间设双班制。高年资护士带低年资护士一起参与晚夜班值班,在抢救工作中对新上岗护士起到传、帮、带作用,也使急诊科年轻一代护士抢救专科技术得到了稳步的提高。一方面减轻低年资护士由于工作能力低、经验不足带来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减轻高年资护士在抢救、处理突发事件时担心无人巡视的压力,增强夜班护士的心理安全感[3]。同时提高晚夜班的护理工作质量。②重新设置护理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每班次有2~6人,分别为出诊班、调度班、注射班、输液班、护理班、抢救班,各班职责明确。转变原来由高年资护士担任输液及其他辅助班次的状态,以改善临床护理人力不足的现状。调整工作流程,规定所有当班人员一律要完成自己所负责的各项护理工作,然后再进行其他的工作。由非出诊A、P、N班人员全面负责统筹安排当班内的护理工作,解决患者实际的护理问题,使护士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建立切实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实行加班费分配改革,做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同工同酬。奖励先进,惩罚落后,达到激励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绩效考评注重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保证科学合理,使实际操作容易简便、实用性强。加强沟通和信息互动,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让护士明白今后的努力方向,明白考评的目标。有了绩效挂钩改革的杠杆,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服务水平就有了落实的基础。
院领导积极变化培训方式,选择合理的培训对象,院领导特邀资深礼仪讲师进行护理礼仪的培训。培训结束后,院领导要求各科护士长组织自己科室护理人员就培训内容进行再学习、总结、讨论,寻找科内护理工作不足之处,这样使护理人员明白了良好的护理礼仪可以无声地营造着完美的医疗环境,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作用。
效 果
过去,个别护士因为输液室的劳动强度大,常“为喘口气”而故意磨蹭上卫生间、增加喝水的次数和时间,但现在这种现象大为减少。
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见表1。
讨 论
通过转变认识,提高护士优质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程化、无缝隙的护理,增进了护患和谐,实现护理零投诉及纠纷的发生。通过改变工作流程与模式,护士更贴近临床、贴近患者,护士专业知识提升快。通过调整排班模式,明确岗位职责,使患者得到全程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满意度较前有较大的改善,同时提高了护士对自身价值的认定。落实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护士以最好的工作态度和最佳的技术水平投入工作,是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之一[4]。通过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效率和效益,促进医院事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而护理礼仪的培训使良好的护理礼仪能潜移默化人的心灵,人际关系将会更加和睦,护理纠纷将会逐渐减少。由此深刻体会到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改善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同时也深深认识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不仅仅是护士或护理部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医院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全院之力才能办好[5]。在优质服务深入开展的过程中,除了有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还需有职能科室的辅助、科室主任的支持、医疗工作的配合以及全体护士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夯实基础护理,持久深入地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斐,张佩雯.创新特色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9,24(16):13-14.
2 陈晓红.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公立医院护理工作改革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19-20.3 陈琳,刘开英.连续排班与分层级管理对心血管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61-62.
篇5
【关键词】 护士素质;提高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73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3016-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不断完善,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因而医疗市场的竟争也趋向激烈,作为构成医院主体的护士同样面临新形势下的种种挑战。因此,笔者认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想方设法从专业素质、服务意识、服务观念、管理水平、学习护士礼仪规范、加强综合协调能力等方面来提高护士的素质。
1 资料来源
1.1 2011年3月-2011年8月,笔者采用谈话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的80名医护人员及140名患者进行调查。
2 调查结果
2.1 认为提高护士素质很有必要,有浓厚兴趣参与的占70%,有一定兴趣的占25%,不屑一顾的占5%。反映在护理工作中技术突出,对病人态度良好,举止得体的护士占80%,做得不够好的占15%,做得较差的占5%。
2.2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了现代护士层次高低的心理要求,并且知道了患者心理理想当中的护士形象。护士应该具有大方的仪表、整洁仪容、文雅的举止、娴熟的技术。
3 讨论
3.1 提高护士素质的深远意义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也在随之改变,健康新概念也在不断深入人心,患者在注重本身机体疾病的时候也注意到了心理与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心理刺激可以造成心灵的损伤,生物—心理—社会之间医学模式的确定,需要从原始的单纯疾病护理要求护理工作人员,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系统全方位的护理。要求护士能通过先进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心理和生理状态处于一种接受治疗所需要的状态。护士大方的仪表、整洁仪容、文雅的举止、良好的语言、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能消除患者很多不利于接受治疗的内心状态。假如护士没有大方的仪表、整洁仪容、文雅的举止、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对患者的正确治疗与诊断。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和工作之余的业余生活中,都要加强对护士的素质教育。使我们的护士,要不断充实自身的护理理论知识、确保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具有良好的语言文雅的举止,以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3.2 提高护士素质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护士工作的对象是病魔缠身的患者。他们自身的情感脆弱,需要我们进行精神上安慰。护士良好的语言、文雅的举止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才能帮助患者收到药物所起到的作用。因此,护士在护理患者期间要注意语言修养,讲究语言艺术,用积极性的言语来激励患者原本乐观向上的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如一些患慢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烦躁、猜忌等。护士需要在护理患者过程中抓住病人轻微变化进行科学的鼓励。如说“您今天脸色好多了”,“会一天天好起来的”等。这对病人能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笔者自2004年参加护理工作至今,觉得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对病人施行心理护理对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很有效。如有一例施行TriVex术的病人,术前由于患者不了解该手术的模式,容易产生烦躁、恐惧、焦虑的心理。因此在手术之前我们让患者了解该手术的模式,该手术适用所有下肢深静脉通畅大隐静脉曲张的病人,在术后去除曲张静脉比较彻底,在手术过程中时间较短,直接避免皮肤的炎症和溃疡区域内作切口,减少手术创口感染的机会减轻术后的疼痛感觉。同时我们要请一些实施微创刨吸术后获得痊愈者对即将手术的患者进行鼓励,对即将手术的患者增强信心。除了语言会影响病人外,护士的举止行为也会给病人带来情绪上的波动。如果护士在抢救病人时,动作慌乱,顾此失彼,操作失误,这肯定会给病人带来心理上的恐慌感,甚至是濒死感。因此,我们的护士首先要有稳重端庄的举止,每天要面带微笑,在患者面前要表现出热情与冷静,有条不紊,一丝不苟,以解除病人复杂的心理变化所造成的不安情绪。
3.3 提高护士素质在医院医疗质量中的重要性 多种因素可以影响医疗质量,护理人员素质与职业技能的高低是影响医疗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护士本身的职业能力、医德医风、思想状况直接影响医院的质量与声誉。有效培养护士具有高尚的医德、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操作技能熟练、专业知识丰富等,是能够有效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
3.4 提高护士素质在医院整体管理中的重要性 医院的整体管理,除了和领导的能力,领导的决策有关外,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医院职工的整体素质。我们的护士是医院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她们直接和病人接触的时间、次数最多。她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医院整体的素质。只有把护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提高病人心目中医院的可信度,增加医院良好的外部氛围,这对于一个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4 总结
近代护理学和护理教育奠基人南丁格尔曾说过“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天使”是神话传说中爱的使者,它象征着温暖和幸福。护士这个职业被称为“白衣天使”,是我们对护士这个职业内在美和形象美的赞誉。每位学医的人最初都想成为一名护士,其原因是大家深刻感受到一袭白衣象征了一颗纯洁而没有污染的心灵;一顶白色的燕帽代表了我们要有守护生命的重任。南丁格尔还说过“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南丁格尔是英雄,是我们护士的骄傲。
我院自2004年以来,开展了“假如我是一个病人”为主题的活动。在护士中培养“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教育护士养成换位思考的好习惯,通过多种渠道提升护士素质。医院要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护理工作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加强护士队伍的人才建设,促进其服务理念的不断更新,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加大服务范围。通过医院对护士技术水平的培训和考核,促进护理人员技术能力与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一直以来,我们的巾帼英雄们个个努力工作、对工作充满信心,使医院护理工作取得骄人的成绩。在我院已经逐渐形成爱护护士、尊重护士的和谐氛围,护理人员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观念深入内心,护理人员素质在不断提高。
篇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18-02
为了深入持久地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开展,进一步展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护士专业训练和能力素质建设,推进护理服务整体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2007年以来,我院在全院掀起护理人员钻研技术、创优争先、矢志成才的热潮,实施岗位大练兵,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 明确目标找差距,岗位练兵强内功
医学是高技术、高风险、高责任、高奉献的职业,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操作技术,敏锐的观察力,能够随机应变、果断地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文明服务礼仪。通过对我院护理人员基本操作技能及护患沟通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调研,我们认为只有从练兵训练入手,从基础环节抓起,才能从根本上形成“人人精通本职工作”的医疗格局,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满意的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我们确立了“练兵比武迸发激情、固本强基提升效能”技术比武的主题。
2 立足实际,精心设置内容。
护理部针对各科室临床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坚持“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固强补弱、分层次训练的练兵思路,确定主要练兵内容。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技能竞赛领导小组,下设了护理技能竞赛办公室,还成立了督导小组,明确了分工职责。医院设置了护理示教室并定期开放,专门安排指导老师和示范老师,拍摄制作、补充购买了训练视频,便于全院医护人员学习。根据护理人职称制定练兵目标,按职称抓好不同层次人员练兵活动。共性内容为礼仪知识技能、护患沟通。主管护士及以上职称护理人员重点提高对急救、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包括护士长查房、专科疾病急救演练等。护师职称人员练兵目标为专业基础操作,重点掌握专科技能。护士职称人员练兵目标为掌握基本技能,重点为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操作以及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岗前培训目标为上岗所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全面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具备上岗资质。
3 科学施训,真抓实练。
3.1 以培训为基础,采取医院和科室培训相结合,集中训练和分散训练、自学自练相结合。护理部成立了岗位练兵培训考核专家组。明确了各科室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岗位练兵的负责人。各科护士长结合本科的具体情况,精细策划,严密组织,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第一部,首先对护士长和护理骨干进行培训。第二部,以科室为单位进行培训。第三部,护理部组织操作考核小组成员(由4名有经验的老护士长担任),对全院护士进行逐项逐一过关,确保达到全员练兵培训的目的。
3.2 既注重“三基”与“三严”训练,又强调岗位特色技能培训。理论培训分三部分进行,基础部分、专科部分、综合练习,培训后进行相应的理论考核。护患沟通和加强防范医疗纠纷意识与能力的培训,通过分组、分专业、分系统与病人座谈交流,不同科室之间互动交流、场景互换交流等手段,让大家充分体会护患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和艺术性,强化了相关能力的提高。开展规章制度与工作职责的讲座培训,并有针对性的对重点内容解释说明,使大家能够全面地理解把握,使制度和职责不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要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开展礼仪知识培训和模拟训练,护理人员分别扮演不同病人,模拟工作场景,展示形体礼仪、语言礼仪及服务礼仪等,通过现场实景演示提高训练效果。
3.3 把大主题分散到主题月活动中来。结合科室护理工作实际和业务特点,分别开展了以护理查房交流为主题的“护理查房提高月”,以专科疾病急救为主题的“急救患者应急演练月”,以护理礼仪服务为主题的“礼仪服务展示月”,以“一针见血技术月”为主题的静脉输液练兵月,以“温馨舒适”为主题的铺床练兵月,以“精益求精”为主题的皮试技术练兵月。通过练兵月的开展使常用护理技术水平及服务技能不断提高,分别创下了各项操作的新记录。
3.4 将练兵比武活动的意识贯穿到工作中。大练兵不仅在练兵场上练,而且贯穿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要求每一个护理人员要把练兵意识贯穿各项工作始终,要对照岗位练兵标准和目标,坚持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同时护理部随机深入病房抽查考核护理人员操作及服务状况,确保练必有成。
3.5 技术比赛验收练兵培训成果。竞赛内容每年度不同,不断细化深化,增加难度,促使护理人员素质和水平逐年提高。例如循序渐进开展了21项基础护理操作、12项专科技术操作、理论知识竞赛、护理事件应急演练、护士长查房、护理文件书写、礼仪规范竞赛演示等护理技能实战竞赛。考核竞赛时聘请其他医院护理部主任或专家进行现场评判、指导和点评。
3.6 完善岗位练兵考核、考评办法,建立了岗位练兵考评激励机制,把岗位练兵活动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与岗位竞聘管理、护士定期考核、评先评优等工作结合起来,对在岗位练兵活动组织工作和比武竞赛中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特别是个人前三名的直接获评年度先进工作者,极大地激励了学练技术、比学赶超的热情和积极性。
4 取得的效果及获得的启示
4.1 多年来,通过开展大练兵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护理管理和服务内涵得到了拓展,增强了全院护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题”的服务理念,强化了护理基本功和专科理论水平。患者的满意度在96%以上,护理理论和操作考核合格率达95%以上,未发生严重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明显下降。
4.2通过对岗位练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建议采取的改进措施。
4.2.1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提高护士长的业务水平。
4.2.2抓住重点、注重细节,务求演练的实战性。使岗位练兵贴近临床,贴近实际,贴近最新技术规范。
4.2.3完善考核标准,力求符合实际。
4.2.4提高护理专家组的综合素质,完善考核形式,考核成绩当场公布,存在问题当场点评。
4.2.5实施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计划,启动年轻护士、护师在急诊及重症监护病房轮转学习的训练计划,全面提高年轻护士专业水平。
4.2.6坚持“两不误,两促进”,科室正确处理训练与日常工作的关系,避免给护理人员造成过大的压力,影响日常工作,降低练兵热情。
4.2.7坚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岗位练兵不是一时之事,思想上高度重视,持续加大力度。
4.2.8明确目标并坚持正确导向,避免把岗位练兵活动搞成是“抽少数人集中训练,成绩优异者参加竞赛,取得好名次,即完成了岗位练兵”这样的偏差,正确引导、提高全员的参与意识十分重要,使其具有广泛性和基础性,贯穿于平时的护理活动中。
5 讨论
5.1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是打基础、练内功、强素质的有效手段,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岗位技术水平、增强护理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优质护理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持续不断的练兵竞赛活动,有效地加强了医患沟通,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保障了护理安全。
5.2技能练兵,把医院发展的需要、医护人员提高素质的需要、患者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汇合成方方面面的动力,加强了医院管理。
5.3以赛促练,以练促学,以学促进,让技术培训、技术比武直接与临床实际接轨,紧贴科技发展大趋势,不断更新训练内容,增加科技含量。
篇7
1何谓“人性化”的护理
我的理解是“人”即患者。首先要有对患者尊敬、爱护的心态,要把患者视为亲人,为患者服务时才能体现“人性化”,才能在骨科的护理工作中自觉地进行人性化护理。每一个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和要求,为在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如何开展人性化护理
2.1规范护士的行为和语言
规范的礼仪培训是重点,护士应注重日常的礼仪训练。语言的亲和力,仪表的整洁、大方、端庄都能体现良好的职业素质。要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受到表扬有道谢声,服务不足有道歉声,为患者办事有回声。患者提问要耐心解答,不急不躁,文明礼貌的语言常挂嘴边。
2.2努力提升护士的自身素质现代社会对护士的职业素质要求愈来愈高,不仅是表面上的鞠躬微笑,而是结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更高要求。所以护士应该自觉学习本职的相关知识,训练操作技能,丰富心理学、伦理学、人文科学、专科业务知识,从而在操作规范、沟通技巧、专业知识、服务理念上有进一步提高。
2.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患者一进入病区,护士就要根据其年龄、职业给予亲切而适当的称谓,同时送一份关爱,与患者在第一时间就建立起互信,并将住院环境、探视陪护、饮食、查房、安全等制度一项项为患者进行耐心的介绍。需做检查时,主动与医技部门联系,合理安排检查时间。遇到急、危、重患者,主动询问患者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患者得到治疗和护理。对于患者提出的要求,尽快地给予解决和答复。
2.4沟通的重要性
我们把职业术语用通俗、简练的语言传达给患者。并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护士长每天早晨的查房也是全科护士向患者送去祝福的时间。以和悦的表情向患者了解晚间的睡眠情况,并进行疾病的康复指导。经常总结工作中的不足。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商讨出可行的办法。当患者康复出院时,叮嘱患者术后康复注意事项、复查时间等,并送上一句温馨的祝福。2.5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病房环境的清洁、整齐,能加快患者的康复,充满关爱的小贴士让患者时刻感受到爱心的环绕。把每间病房的配套设施安装到位,如空调、彩电、卫生间、柔和的床头灯、淡蓝色的遮光卷帘。使患者的生活起居方便舒适。床头柜摆放图文并茂的有关病症的健康教育手册,给患者一个温馨、舒适、安全、整齐的住院环境。
3护患共赢的人性化服务
3.1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在“人性化”的护理中感受到的关怀度加深,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提高。人性化服务应遵循“患者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在护理技能、护士规范、护理服务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提高。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护理职业形象、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3.2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创建护理文化。“人性化”的护理理念是对护士工作价值观与价值体现的高层次的要求。把“人性化”管理推广到护理工作的一切活动中,是把护士的护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面,由此引发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情。
3.3护患关系的互信
融洽的护患关系能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依赖,从而消除或减轻手术患者的恐惧心理。对择期手术的患者护士应给予及时的疏导和安慰,更进一步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赖,从而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面对手术、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
篇8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416
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的关键阶段,是护生把课堂上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并逐步掌握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熟悉临床护理工作程序,从而实现从课堂思维向临床思维方式转变,为成为合格护理工作者打下坚实基础[1]。如何提高临床护生实习质量,作为临床护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在进行临床带教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培养新时期合格的护理人才而不懈地努力。
为探讨对实习的护生进行岗前培训的措施和效果,实习生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后进行实习,对照组未经培训的直接进入实习。实习结束后进行两组护生出科前的满意度调查,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比较。结果,经过系统培训后的护生成绩优于未培训的护生;带教老师及护生均对培训认可程度高。对护生进行系统岗前培训效果优于传统带教方式,对带教工作带来一定作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7月~2010年7月进入本科实习护生50名,女性,均为大专生,年龄18~22岁,平均20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人,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实验组:根据科内制定的岗前培训计划,安排总带教老师进行1次系统的岗前培训。包括入科环境介绍、各班职责、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护生在实习期间的要求及需完成的任务、传呼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病床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工作中简单的操作技能等。②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方式。
评价方法:聘用培训前先对待聘护理人员进行面试,并向部分医生和高年资护士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培训后,向本院部分医生及高年资护士再发放培训效果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护理配合基本水平,每个项目的评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3个级别。
结 果
通过各位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出科前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及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的护生对实习的学习态度优于对照组。见表1。
讨 论
临床实习是令大多数护生畏惧的一次经历,而初次接触临床又会加重她们的这种畏惧心理。实习是护生进入临床护理工作的学习过渡阶段,是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过程,如何使护生在新的环境中获得安全,放弃抗拒心理,尽快熟悉新环境,是帮助护生学习的重要课程[2]。
岗前培训首要任务是使护生尽快熟悉环境,入科环境介绍包括科内环境、物品的放置、收治病种的概况、床位的分布、护理人员的分布情况等,使护生尽快了解在外科的内部运作,使护生尽快熟悉环境,以减轻转换新环境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并介绍其带教老师,让其师生有一个初步认识,方便学生与老师的沟通。
岗前培训的内容包括:①职业道德:通过进行护理道德教育,讲清护理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让每名学生都能感受到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用爱心和真心主动热情地为每一位患者服务,实现患者安全家人满意的宗旨。②医院环境及科室布局:为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尽快从学校环境过渡到医院环境,更好地融入到临床实习中,介绍医院的内外环境及各专业科室的布局,使学生入科前对医院环境初步了解。③法律法规:护士条例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列举工作中发生的典型差错事故案例,提出预防办法,从而强化法律观念,在深层次上防止同类差错的再次发生。通过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让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树立以规章制度为基础,强调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常规部门规章制度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等。④健康教育的指导: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递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的教育活动过程。⑤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由于学生来自不同院校,各院校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要求不同,为使学生能更快熟悉并掌握护理技术操作及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医院组织临床操作技能熟练规范,工作责任心强的护理组长进行护理技术操作示教并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及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技巧,学生须经考核通过后方可下科实习。⑥护理服务礼仪:通过理论授课观看护理操作技巧及护理礼仪录像片,让学生具备日常工作中规范的服务姿态和技能标准。结果经过岗前培训,在带教老师热情、亲切的带领下,熟悉了工作环境,清楚知道自己实习的任务和目的,既使护生获得安全感,也明确了自己的实习任务,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需求水准的提高,医疗纠纷也逐渐上升。急诊室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病人的前线,也是医院的窗口科室,因病人病情紧急,在来不及相互沟通的情况下,加之病人及家属对急诊的医疗、护理服务期望值高,往往是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事故的好发之地。本人从急诊室护理的角度出发,就如何防范护理纠纷这一问题的深刻体会总结以下几点。
1认清形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要牢固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和安危,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纠纷。因此,急诊室护士必须从自身做起,热爱本职工作,要有严格的时间观念,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把就诊、检查、治疗、抢救、观察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分秒必争。同时要清醒的认识到,良好的服务态度在急诊工作中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观念上和行动上,做到处处为病人着想。结合我院开展的《护士服务礼仪规范》活动和“六个一”(即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份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床、一壶热水、)服务活动,使护士能够从病人及家属的切身利益出发,体会病人及家属就诊时焦急的心理和迫切得到诊治的心情,做到服务热情周到,体贴入微,一视同仁,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说话讲究艺术,掌握分寸,避免信口开河,以和蔼的态度,贴切的语言,稳重的举止使病人及家属对我们产生信赖感,安全感,同时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清洁、舒适、方便的就医环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是防范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医疗纠纷的法律处理已广泛开展,这就要求护士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必须用清醒的头脑迎接挑战,认清形势,在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医患关系不是单纯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是在服务的基础上涵盖了法律的契约关系,懂得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如何积极主动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通过参加市卫生局主办的《医疗事故防范案例分析》讲座培训班,使我们增强了法律意识,丰富了法律知识,牢记护患双方的合法权利,增强了工作的责任心,确保自己的行为不触犯法律,所作所为有法律依据,避免了纠纷的发生。
2技术过硬,防范护理纠纷
急诊病人病情急,病种复杂,不同的疾病有类似的症状,而相同的疾病又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水平,仅靠服务态度好,也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因此,急诊护士必须具备过硬的技术和多学科的知识,在抢救过程中做到准确无误,动作迅速,反应灵敏,忙而不乱,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加强三查七对,严格无菌观念,准确无误执行医嘱,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和准确的判断。在用药过程中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病情转归,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3加强护理文书管理
病历及医疗文书对病人整个疾病的诊治过程起到了法律依据的作用,护理文书记录在医疗文书的记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在整个护理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记录着一个病人从就诊到身体康复(或死亡)的所有病情变化,它往往成为发生纠纷时病人查阅的重要文书之一。因此,在急诊抢救病人时,我们要准确记录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各种药物的剂量、注射时间,各项护理操作时间,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对急诊观察危重病人都要写交班报告,必须详细记录抢救过程、用药情况、对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所采取的抢救措施要记录具体时间,抢救结束后准确记录停止抢救时间,死亡时间,同时记录病人家属拒绝的事项,要字迹整洁、清晰、工整,记录详细,无涂改、遗漏。对于门诊输液病人,一律持门诊病历、处置票就诊,在护理操作前,给病人讲解药物的作用,尤其是容易导致过敏的药物,特别是外购药物,首先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我院关于外购药物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有关规定,使其了解药物的用法、剂量、适应症、禁忌症、毒副作用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使病人有思想准备,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理解。同时根据门诊病人登记要求逐项登记,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可靠的依据。
4加强急救药品、器械管理
篇10
摘要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法联合品管圈管理对肾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成立追踪管理团队,由肾内科护理质量管理组和院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组成,依据三级评审标准制定追踪管理优先关注项目,并运用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法对肾内科优先关注项目进行持续监测与评估,每月将所发现的问题总结为十大类,并运用品管圈活动不断改进肾内科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半年后肾内科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尿量统计出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动完善了肾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肾内科护理质量改进。
关键词 追踪管理法;品管圈活动;肾内科;护理质量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47
作者单位:330000南昌市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医院肾内科
魏芳梅: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Effects of tracer method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on nursing quality of nephrology department
WEI Fang-mei
(Nanchang Third Hospital,Nanchang330000)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racer method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activities on nursing quality of nephrology department.
Methods:A tracer team which was composed of nephrology department nursing quality group and hospital nursing quality group was built up.The tracer team formulated priority contents of tracer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ertiary hospital assessment standard,and employed individual tracking and system tracking methods for continuous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the priority items of nephrology department.All existing problems were categorized into 10 aspects,and the problems of prime concern were settled through QCC activities to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of nephrology department.
Results:After half a year,the score of nursing quality of patients in nephrology depar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while the error rate of urine volume cou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
Conclusion:Tracer methodology and QCC activities improved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nephrology department and contribu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Tracer methodology;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Nephrology department;Nursing quality
追踪方法学是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医院评审过程中广泛应用的评审方法,包括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两种方式,其最大特点是评审专家从评审员和患者的双重角度进行现场评审,发现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和服务问题[1,2]。不断改进以完善肾内科护理质理管理体系,建立肾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机制是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疗活动有序开展、改进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2013年4~9月我科采用个案追踪法和系统追踪法进行监测与评估,并运用品管圈活动不断改进肾内科护理质量管理,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方法
1.1追踪管理法及品管圈活动
1.1.1追踪管理团队组成与培训追踪管理团队包括科室
护理质量管理组和院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组由病区护士长、6名护士和2名医师组成,院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由护理部具有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及丰富临床护理管理经验的护理管理人员组成。所有成员均参加追踪方法学和品管圈管理工具理论及实践培训,熟练掌握追踪方法学和品管圈活动的流程与方法,由培训专家从病例选择到个案追踪进行全程演练,让团队成员能充分理解并熟练掌握追踪方法学的实际操作,最终经护理部考核合格后入选组成追踪管理团队。
1.1.2追踪方法
1.1.2.1目标患者选择追踪目标患者的标准:住院超过1个月的患者,经急诊收入院的患者,急危重症患者,转科治疗的住院患者。
1.1.2.2追踪技巧(1)个案追踪。①看或问患者,跟随患者及家属办理入院手续、标本采集、接受检查和治疗的全过程,以评价各项护理项目的执行情况,如入院评估、安全核对、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等的实施。②看或问护士,针对追踪时发现的问题,随机抽取2~3名护士提问,并抽取责任护士现场操作,以评价护士对护理工作制度、流程和规范的掌握与落实情况,以及实施的规范性等。③评估的重点项目,包括重要的护理工作是否达标和落实,护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和问题,跨部门交接过程中的安全情况及配合协调情况。④反馈、分析和建议,追踪管理团队定期对前一阶段检查涉及的相关项目进行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并提出整改建议。⑤持续推动护理质量改进,追踪管理团队继续追踪整改建议的落实情况,并定期对建议整改的问题实施第2次追踪检查,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直至达标。(2)系统追踪。①重点关注内容包括标本采集、危急值报告、健康教育、院内感染控制等。②追踪方式包括与医护人员座谈,了解其在上述重点关注内容的执行情况;与患者或家属座谈,了解其对标本采集重要性的认识、医护人员配合是否协调、护士健康教育与指导是否到位等。③为评估同一标准在不同人员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执行情况以及制度与流程中存在的纰漏,追踪管理团队定期以会议形式对相关条款进行评价,对存在疑问的问题进一步调查和分析,促进问题不断整改。④追踪管理团队定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第2次追踪检查,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直至达标。
1.1.3追踪问题统计设立追踪问题记录本,针对追踪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并将检查发现的各类问题总结为基础护理、急重症护理、护理安全、病区管理、药物仪器管理、护理文书、医院感染、管道护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礼仪十大类,并定期进行统计。
1.1.4品管圈活动统计后将发生率高的重要问题作为品管圈改进的备选项目。品管圈成员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和圈能力对备选项目进行评分[3],评分最高的问题作为品管圈的重点改进项目。品管圈成员根据品管圈9个步骤对所选改进项目进行持续分析、改进和追踪[4]。本研究追踪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肾内科患者尿量统计出错率高为品管圈的重点改进项目,并对其进行重点改进。改进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全面评估患者,包括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患者排尿情况及排尿方式、文化程度、沟通、理解力及合作能力。(2)根据评估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指导,告知患者记尿量的目的及配合方法。(3)统一测量工具,指导患者或家属购买标准刻度尿壶。(4)发量统计及监测记录表,并教会患者和家属使用。(5)患者、家属或护士将每次测得的数值按时间顺序记录在表格上。(6)护士按表格上的记录,每班进行统计,通过的就划掉,避免多统或漏统。(7)由大夜班护士进行24 h总结,异常时通知医师。最后采用柏拉图评估改进前后的实施效果,改进有显著成效并通过院级护理质量管理组审核后即形成标准化规范和制度,改进效果不明显者重新进行新一轮整改活动。
1.2评价方法比较追踪管理法实施前(2013年1~3月)和实施后(2013年10~12月)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急重症护理、护理安全、病区管理、药物仪器管理、护理文书、医院感染、管道护理、健康教育、服务礼仪共10个项目,每项10分,满分100分,由院级护理质量管理组对25名护理人员进行评分,并于追踪管理法实施前后各随机选取100次患者尿量统计,比较尿量统计出错情况。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或χ2c检验和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追踪管理法实施前后肾内科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表1)
2.2追踪管理法实施前后肾内科患者尿量统计出错情况比较(表2)
3讨论
传统的护理质量管理理念倾向于将护理不良事件归咎于护理人员的个人错误,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和孤立的,而是众多环节中某一个或几个因素出现问题导致的,其中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系统原因[5]。追踪方法学是近年来医院评审中广泛应用的以患者为中心的评价方法,更加关注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及服务问题[6]。追踪方法学通过对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追踪,检查医护人员在各环节的工作质量,及时发现存在的和潜在的问题,实现了对护理质量的动态管理。追踪方法可分为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个案追踪指通过对选定患者的追踪检查,评价护理人员对护理流程、规范的执行力和护理服务质量。系统追踪指多个部门协同工作,围绕某一目标就医疗过程中的高风险项目,注重组织系统功能实现过程中问题的发现与整改[7]。本研究综合运用个案追踪与系统追踪法对护理质量进行持续监测与评估,并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分析与改进肾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取得了理想效果。
两级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应用追踪法到肾内科病区进行现场观察、询问、查阅病历、与患者交流、与医护人员座谈,全面了解患者入院、检查、治疗、护理、宣教的执行情况。两级追踪小组对追踪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和记录,讨论分析后将追踪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归纳为十大类,并将发生率高的重要问题作为品管圈改进的备选项目。品管圈成员依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和圈能力对备选项目进行评分,评分最高的问题作为品管圈的重点改进项目,最终尿量统计出错率高被评为品管圈的重点改进项目,品管圈成员通过运用品管圈九个步骤明确重点、设定目标、解析原因,最终拟定改进对策并加以落实,落实后持续进行效果评价并最终形成标准化规范和制度。
我科通过为期半年的追踪检查与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完善了肾内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同时修订了存在纰漏的流程和制度。结果表明通过以上改进,肾内科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尿量统计出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同时科室护理人员也意识到应用追踪方法学和品管圈管理认识问题现状、解析内在原因、改进潜在的问题与危险因素的重点性。总之,追踪方法学联合品管圈管理能够对医疗护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追踪检查,发现问题、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后追踪检查,落实改进效果,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8]。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陈虎,等.医院评审追踪方法学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医院,2012,16(3):1-6.
[2]张幸国,刘庭芳,杨泉森,等.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价及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9):691-694.
[3]蔡贤黎,王萍,徐建鸣,等.品管圈活动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候时间[J].护理学杂志,2013,28(13):1-4.
[4]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3-55,89-116.
[5]段霞,施雁.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2,27(5):1-3.
[6]傅臻,孙正英.个案追踪法在产科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督查中的运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6-7.
[7]王海蓉,邱服斌,张爱琳.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3,27(2):551.
[8]潘继红,叶宁,周立平,等.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19):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