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课程培训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课程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技能培养;实践型人才;法律专业设置
一、中职法律专业的市场背景与定位
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能适应市场需求,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中职法律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读、写、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
我校法律事务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国家机关辅警、律师事务所文秘、地铁辅警、机场安检等单位,总体来说,学校学生的就业比较集中,这也对我校学生的技能要求提出新的要求。笔者对相关的用人单位做了相应的调查,发现这些单位比较重视的是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技能,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把中职法律专业的定位认定为是:注重提升学生相关技能,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使学生从容地走向工作岗位,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种专业定位下,中职法律专业教育需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开拓各种途径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二、中职法律专业解读
(一)课程设置偏注重理论化
法律专业开设的课程有民法、刑法、民诉、刑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婚姻法、法律文书、宪法、司法与口才等课程,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参考本科法律的教学目录,课程设置理论比较强。通过系统的课程培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严谨的法律思维,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并具有较好的法律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但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中也存在一些有待提升的空间:一是课程设置理论化比较重,教学大多还是停留在教材讲授、满堂灌的阶段。二是课程设置主要是注重法学知识的传播,而缺乏实践技能的培养。知识的传播积累固然重要,但若不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没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作需要,这也是教学中需要注意并且尽量避免的问题。
(二)实践培训比较薄弱
所谓的实践培训,就是法律专业教学过程当中,不仅仅拘泥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而是更多地开展一些法律实训课程(包括实习、擒拿技术、现场紧急情况处理等等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学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训场地紧缺和实践培训较少是中职法律专业面临的重大问题。笔者访问了一些法律专业的学生,被问及对本专业教学改进的建议时,很多学生给出的回答是“多提供一些实习机会”、“多增加一些技能培训课”等,可见学生对法律实践培训的期待是比较高的。
其实,法学教育缺乏实践培养是我国法学教育的一个通病。但是在当前法律专业比较饱和的情况之下,若中职法律还一贯沿用本科法律教育模式,没有优势可言。中职学校法律学生就业比较多的是一些法律服务行业,比如公安局辅警、地铁辅警、穗宝押运等,这些岗位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若在学校没有经过专门的技能培训,在工作的时候就会很被动,甚至很难上手。因此,中职法律教育亟须加强实践技能培养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三)专任教师职业发展受限。
作为代表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教师无疑是评价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中职法律专业教师都是法律科班出身,受到良好的职业技能教育。但是笔者认为在长期发展上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一是不能从事兼职法律执业活动。由于律师法2008年进行了新的修改,中职类的法律教师不能从事相关法律执业兼职律师 。笔者认为,这是对法律教师职业发展一个很大的束缚。没有相关的法律实践活动,教师犹如无源之水,很难取得长足的进步。二是缺乏相应的教学培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只有当自己是一个充满电力的发动机,才能够给学生以足够的影响力。经过不断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改进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拓宽中职法律专业设置的思考
(一)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提升学生技能的态度展开。中职学生大都是15-17岁的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但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事物具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可以不拘泥于课本,开设一些有趣实用的实践课堂,增强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
1.增强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开设。打开课程目录,中职法律主要是以十四门主干法律课程为主的必修课,选修课比较少。面对这种情况,学校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让教师结合自己的个人专长,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很多实用的选修课程受到学生热烈欢迎,比如《刑事侦查学》、《摄影技术评析》等。选修课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必修课又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完整性,两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2.在课程中增加技能课的培训。技能课主要是指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实际操作能力具有指导意义的课程,比如法律文书、司法口才、形体与礼仪等,这些课程由于其实用性,比较受学生欢迎。一些已经工作的学生在回忆学习课程时,对法律文书的训练还记忆犹新:“每周一次的法律文书写作,不停练习不停修改,这些潜移默化培养起来的写作能力我对我现在写文书很有帮助。”法律事务专业分成三个方向:律师实务、司法文秘、司法警察。可以根据这三个不同的方向开设相应的实训技能课程,比如司法警察专业开设警察战术等。
(二)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基于“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学生比起一般的法律院校学生需要更强的动手能力和活动能力,因此在教学当中,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要紧紧是停留在课本的理论问题上。学校每一年会组织中专三年级学生进行司法局实习、一些工厂的实习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传统,有条件可以继续保持。此外对于大专生也尽可能创造一些机会提供实践的机会。
另一方面,学校也需要加大对法律实训基地的投入与使用。实训基地是培养法律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对于司法警察的专业方向,更加需要对安全防范技能进行培训。但目前学校的实训基地投入开发还不理想,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模拟法庭、电教室、刑侦实验室、警体馆、射击场等校内实训教学场所及相关器材设备是进行实践技能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及硬件设施的建设,以保证日常实践教学的需要。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法律教育实效性。
支持法学教师从事律师等法律实践活动。一方面,教师与社会积极的接触,这样才能有较高的职业技能,掌握前沿的法学资讯,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能够以自身经历讲授法律问题,以案说法,会更具有说服力。有一句法彦:“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而不在于理论”,只有当法律能够生动地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目前我们学校很多法律老师都取得了律师资格证,但是由于中职法律学校的缘故,无法办理实习进行律师执业,对于法律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瓶颈。法律向来不是纸上谈兵,需要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就像一个人学中国功夫,不能仅仅是在课本上学手势一样,需要一个锻炼的舞台。但很明显,我们学校很多老师是缺乏这样的舞台的。因此,作为学校一方或者教师本身,提高老师的实践技能是提升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突破口。
另一方面,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利于打开学校的办学思路。在2010年亚运会期间,学校曾组织法律教师进行法律咨询活动,在亚运志愿者服务亭,吸引了很多周边的群众。在法律服务的过程中把教师在进行亚残会法律知识讲授的时候,也加深了教师与社会的联系,促使教师加强与社区、机关单位的联络。很多有法律实践经验的教师在知识积累、待人接物等方面也会显得更加的成熟。学校有一些招聘信息正是这些有经验的老师推荐的。这种具有法律实践经验的老师不仅能够打开法律教学实践的僵局,而且能够带动学生就业,拓宽学校的办学思路。
因此,作为法律学校的教师而言,应当尽可能多一些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学习,才能够保证知识积累的常青,这样对于具体的教学也是大有裨益。
总结
法律专业设置包括课程设置、实践培训、教师培养等内容,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实践培训提高学生学习技能,教师培养增强学校办学软实力。只有当把这些因素综合考量,法律专业才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谢东鹰,《浅论我国高等职业法律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2]许庆坤,《美国法学教育透视》,载于《法学教育专题》,2006年第5期;
篇2
[关键词]高职 法律课程 非诉讼法律实务
[作者简介]曹琳(1980- ),女,天津人,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河北 石家庄 05008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38-02
非诉讼法律实务是指除诉讼和仲裁以外的,包括常规法律顾问业务在内的各种民商事、经济法律业务,如法律尽职调查、各类合同的起草和审查、公司设立和改制、公司并购与上市、知识产权管理与应用、金融信托实务以及劳动人事业务等非诉讼法律业务的实践操作。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非诉讼法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作为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法律高职院校理应针对这一市场需求,设立一个培养非诉讼法律人才的专业,至少应开设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本文试图从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创建的实践中总结一些经验和体会,借以抛砖引玉。
一、确立教学目标和课程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是课程的纲领,任何一门课程在创建之初都必须首先确定其教学目标。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也不例外,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及成绩考核标准等都要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按照社会对法律职业人才的需要通过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等途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法律服务人才。高等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除了应重视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和诉讼法律实务技能以外,还应重视非诉讼法律实务技能的培养。据此,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为:通过开展非诉讼法律实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非诉讼法律实务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各类非诉讼法律职业工作。
课程实施方案是课程建设的宏观框架,主要内容应包括: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开设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的专业、班级和课程安排顺序,任课教师教师的职责,教学总课时和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的比例,教学设施、设备、教学资料和教材的准备,实训成绩的评定,等等。此外,还应制定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明确课程实训模式和实训指导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学时安排及考核办法、教学内容以及教材和参考资料的选用等。
二、编写教材或授课讲义
基于三大诉讼法而编写出版的诉讼类法律教材比比皆是,而非诉讼法律实务教材却如凤毛麟角。因此,开设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需要组织相关一线教师和实务部门的专家联合编写教材或讲义。编写教材所需参考的材料大致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相关法规、规章
从事非诉讼法律实务工作的人都有体会,由于法律规定原则性、概括性和稳定性,其可操作性往往不强,在实践工作中很难依据某一部法律来操作一项非诉讼法律业务。整个非诉讼业务过程中,几乎都是在和法规、规章、实施细则等下位法律文件打交道,而这也正是传统学校教育的弱点。因此,在编写非诉讼法律实务教材或讲义时,必然要参考众多的法规、规章和实施细则等。此外,还应通过相关实务部门、各类法律网站以及有偿的法律数据库等,广泛搜集、参阅各类法规、规章等,以确保教材内容的规范性、前沿性和准确性。
(二)相关类似著作
针对高职高专教学而编写的非诉讼法律实务教材虽然不多见,但与此内容相关的其他著作仍存在,如律师执业指导类著作、公司法律顾问类的著作、法律风险防范类著作等都有大量值得参考的信息和内容。在编写非诉讼法律事务教材或讲义的过程中,应通过图书馆、网络书店、实体书店等途径搜集相关书籍,加以研究、学习,汲取教材所需信息,丰富教材的实务内容。
(三)各类学术会议资料和培训资料
近些年来,非诉讼法律事务在实务部门和市场主体内部越来越得到重视,相关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教育机构和政府委托管理机构,也都陆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研讨会议和非诉讼业务培训,如公司高管法务培训、独立董事或董事会秘书法律培训、非诉讼律师专项业务培训、公司法律顾问培训等。这些会议和培训所使用和形成的各类资料和成果,都含有大量的非诉讼法律事务操作信息。高职院校在编写教材或讲义时,应尽可能多地搜集此类资料,以做参考和学习。
三、建立实训案例库和实训音像库
非诉讼法律事务课程是一门实践、实训类课程。此类课程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除了必要的课堂讲授之外,常常以实务案例的模拟训练为主,辅之以实案操作进行技能提高。因此,教学和实训中必须具备充足的实训案例资源,建立实训案例库是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的必要内容。为了避免案例内容的空洞或不切实际,案例库应尽可能地选用真实的案件材料,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改编。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与工商管理部门、律师事务所、各类公司企业、各类市场中介机构等相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除了模拟实训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参加一部分实际工作,亲自操作相关实务内容是最好的实践方式,其次是带领学生到实务部门观摩、见习。但是,由于此类实践活动限制条件较多,因此,经常性地到实践单位现场观摩或参与实际操作是不现实的。为了保证非诉讼法律实践教学的有序地开展,有必要建立一个非诉讼法律事务音像库,通过有目的、经常性的录像观摩,让学生更为感性、更为直接地学习相关业务技能。音像库的建立,可以通过购买和录制音像资料来实现。
四、制定成绩考核评定标准
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是独立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在教学模式和实训内容上都不同于传统课程,因此,在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方面,也应有一个独立的标准。与理论课程所采用的卷面考试不同,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主要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非诉讼法律业务的操作技能,相关法律职业素质是否得到提高。这就要求在制定成绩考核评定标准时,应重点对学生实训成绩进行分项评定,减少甚至取消试卷考试的考核形式。
非诉讼法律事务课程成绩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实训态度、仪表和举止,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训纪律,法律实务知识掌握情况,相关法律业务技能表现,法律文书和材料的写作等。总之,学生的实训成绩应综合其工作态度和法律业务操作技能两大方面来加以考核。具体而言,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判断:(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已认真完成指导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同学之间是否有互相配合,是否遵守实训纪律,是否爱护实训设施、设备和卷宗资料,对需要保密的案卷内容是否能够保密等。(2)在模拟实训操作中,各自的表现是否符合自己的角色要求,是否能够掌握模拟角色应当掌握的法务常识和业务操作技能,是否基本胜任角色岗位。(3)模拟实训结束后,各角色提交的法律文书和实训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的格式,内容是否全面、精练,能否达到办理相关非诉讼法律业务的目的。(4)学生是否积极参加校外实习、实践,是否听从实践单位指导教师的指导并较好地完成实践任务,是否获得实践单位或实践指导教师的好评等。成绩不宜采用百分制,应综合学生的各方面表现,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档记分。
[参考文献]
[1]冯军.试论法律实训课程及其结构与体例[J].教育与职业,2012(4).
篇3
1.微课与法律基础相结合
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教学时,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理解并掌握80%左右的知识,剩下的20%左右的知识,每个学生所不理解的内容各不相同,那么这个时候,微课程的出现就有效的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制作微课程,把课堂上所涉及的知识点,一一做成微课程,发给学生或者直接放在学校的公共课堂网站上,这样更方便大家来学习,在学习后,有也可以设计一些评价内容,测试一下学生是否对微课程感兴趣以及微课程的有效性。微课程关于法律基础中的应用需注意要在5至8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易错点;语言简洁,通俗易懂;追求“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的境界,可最大限度地方便学习者利用零时间学习。
2.微课程在法律基础课中的有效利用
首先,微课程支持课堂教学。用于课堂教学时,要与传统法律基础教学方法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微课要重点解决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费时费力或无法展示的教学内容。其次,与颠倒课堂的教学模式结合。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交互式网络学习平台,支持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相关法律基础课的知识。最后,评价微课的有效性原则。
二、分析微课程在“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作用及展望
法律课引入微课程,不仅仅让学生的学习有效提高,也让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微课程不仅适用于学生,同样对教师也一样适用。这样在以后的教师培训中,我们可以考虑微课来培训教师等等。
1.对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提高作用。
1.1学生利用微课程在课上或者课下,能够为自己的法学课充电。
1.2微课程的介入也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的力量。
1.3实现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法学知识,并且更好的记住这些简短的零散小知识。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2.1微课是一种载体,记录了优秀教师们的经验和方法,许多开发好的微课直接可以供一线教师学习,因为直接解决身边的小问题,老师们也十分关心,乐于去看去学。
2.2微课是一种研究方式,引导普通老师们开展适合自己的草根研究,转变教育教学科研的模式与观念。
2.3制作微课就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发现身边小问题—想办法—解决—梳理—制成微课。
2.4做微课,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
3.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作用。
3.1过去没有好的样本研修方式,在微课学习中,还要学到微研究、微策略、微讲座等一系列的好的校本研修方式。
3.2由于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发微策略、微课,一段时间后,全校、全县会积累许多好的微策略、微课,成为自己的培训特色和培训资源。
3.3用利这些资源
篇4
【关键词】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学教育;法律职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D92
对于如何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包括法学教育、法理职业伦理教育、司法独立等。我们认为法律职业共同体能否构建的根本应该在于这个共同体的组成部分是否稳健,就像房屋是由砖头建成的,如果其中有些砖头看起来是砖头但是其实是海绵,那么房屋如何能建立?于是乎,尽可能保证建房屋所需的每一块砖头都是好砖成为问题的关键。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评价是否是好砖的基本标准是法律能力和法律职业道德。
中国有古语云“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同样地对于一个人法律能力和法律职业道德的
培养,先天和后天都很重要。法学教育基本是从本科阶段开始的,在接受本科的法学教育之前,大家的法律知识几乎为零,因此可以说法学教育是先天环境,后期的法律职业培训则是后天环境。要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前期的法学教育和后期的法律职业培训都是关键环节。
一、法学教育对于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作用
法国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评价美国法律职业时指出“对法律的学习和由此获得的专门知识使得一个人具有不同于社会中其他人的地位它们还自然地构成一个团体,这并不是由于它们相互熟知和决定集中心力达到一个目标,而是由于相同的学习、相同的方法将他们的智识联系在一起”。①而这种相同的智识和相同的方法无疑首先来自于大学的法学教育,然而中国的法学教育存在明显的不足,从而使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跌倒在起跑线上。
(一)现阶段我国法律教育存在的缺陷
大多数法学本科生在离校走上工作岗位时会发觉学校教育和法律实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司考培训名师陈少文曾在他的微博中写道“法学院离法院究竟有多远?多了一个‘学’字,学得越多,离得越远。老师把自己最喜欢的学术当成我们最需要的技能,我们又把自己最熟悉的科目当成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毕业之后,处处碰壁,从头学过”。这段话虽不见得完全正确,但可以较客观地反映法学教育的现状。当前本科阶段学习法律一般是跟着老师的PPT一章一节地学习法律基础知识,课后也较少留作业,考试的题型基本是简答题或者论述题。这对于没有任何法学基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必需的,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以下几个缺陷:第一、这种学习方法较为枯燥,学生缺乏主动性,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思维的惰性,习惯于被动获取知识,不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②虽然有些老师会在课堂上涉及案例,但是又因为缺少课堂讨论而缺乏效果。第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学习的战线拖得很长,往往法学的核心课程学习一遍之后大学四年也过去了。第三、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忽略了其他法律能力。王泽鉴教授指出“一个人经由学习法律,通常可以获得以下能力:法律知识、法律思维(依据法律逻辑,解释和适用法律)和解决争议。但是我们在大学教育阶段学到的是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思维和实际解决争议能力的培养。而法律思维和实际应用的欠缺又导致所学的知识理解不透彻、容易遗忘。在离开学校后,大部分的学生都会从事法律实务,而法律实务需要我们运用法律思维,将知识运用到具体争议的解决中,大学法学教育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同时,虽然现在部分大学已经开设了职业伦理道德课程,但并不作为核心课程,通常由没有实务经验或者刚进入大学授课的老师讲授,这样无疑起不到良好的作用。
(二)如何改进法学教育以发挥其对于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的作用
法律思维需要在法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培养,因而中国目前最需要做的是改变大学阶段法学教育“重知识轻实际运用”的状况,形成以法律知识为基础,以实际运用为重心的教育模式。王泽鉴教授曾指出“法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在于积极推展‘实例研习’的教学方法,即学生除上课听讲外,尚需研习一定若干实例,考试以实例为基础”。③在学习一门法学课程时,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于规定的时限内通读教科书,接下来就是选择案例,大家分析讨论案例,发现案例中存在的有疑问的问题、争议的焦点,然后再去寻找可以适用的法律规范,还可以大家讨论这些成文的法律规范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这对于法律知识、法律思维和解决争议的能力的培养都有帮助。在经过一段时间案例的研习之后,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争议的案件,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律师、检察官和法官的角色模仿,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自己设计自己的发言稿,如同真正的法庭审理一样。并且最后每个人都要完成自己的文书,比如作为律师小组的成员都要写自己的辩护词、法官都要写判决书。在几年的学习中,大家轮流换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难处,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类型。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不仅对于个人法律能力的提高有帮助,而且对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也有帮助,并且随着轮流扮演,加深对不同职业的认同感。
然而上述这种学习模式是需要前提的,需要具有实务经验的老师的指导,并且学生的人数不能太多。近年来无论何种类型的高校都纷纷建起了法学院,同时法学院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这虽然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大学接受法学教育,但是这种粗放型的教育模式使得他们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不断扩大的法学学生人数和逐年下降的教学质量,严重地损害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
篇5
1.专业培养目标与方案的要求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1999年7月编制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中明确,工程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2)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3)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4)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5)具有综合运用上述四个方面的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6)具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基本能力;(7)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8)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设置了四个专业平台,这些专业平台是工程管理各个专业方向都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其中,法律平台是与技术、管理、经济并列的四大平台之一。
2.土木专业毕业生调查反映的结果
为了分析土木工程类专业毕业生进入建筑施工企业后,需要哪些方面的管理知识,美国曾于1978年、1982年、1984年三次对400家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中上层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当时建筑管理方向28门课程的重要性排序。数据显示建设项目相关法律一直被认为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课程。学习法律知识也是培养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法律意识的培养远比法律知识的学习更艰巨,并不是设置一门课程就可以解决的,必须在课程体系中得到落实并长期贯彻。
二、工程合同管理课程必须强化合同法律意识的培养
西方国家有深厚的民主法律社会渊源,有关工程合同法律的研究也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一些论著千锤百炼成为经典之作,如《Hudson''''sBuildingandEngineeringContract》第一版发行于1891年,距今115年,现已发行第11版。西方的合同管理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较多地从法律方面研究合同;进入80年代,较多地研究合同事务管理(ContractAdministration);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更多地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管理问题[1]。我国工程管理领域的合同管理理念是80年代以后才逐步引入的,与从事务及项目管理角度研究工程合同形成了较好的接轨,但是先天缺乏从法律角度对工程合同的研究。正是由于历史的空缺,工程合同法律意识缺少生根发芽的文化土壤。合同法律意识的缺乏不仅体现在我国工程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上,也体现在我国工程管理的学术领域。田威先生(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长期在海外从事世行和亚行贷款项目)曾经说过,中国工程师的专业水平、技术能力和现场经验比外国人要强,但如果作为国际咨询工程师,欠缺的是经济、法律、海外工作经验。邱闯先生在他的著作《国际工程合同原理与实务》作了如下论述:我国期刊及书籍介绍国际工程合同的作者一般为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些文章和书籍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一般是从工程师的共识角度出发,可能会有以下局限性:(1)强调的是工程师的看法,而未论述法官、律师、法学家的观点。(2)缺少对合同条款的法律意义推敲;(3)强调明示条款的论述,缺少对默视条款的论述。中西方工程合同管理的研究历史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合同法律的研究,强化合同法律意识。要依靠教育弥补与西方国家存在的100多年的文化意识差距。
篇6
关键词:世界大学城;SYB创业培训;空间培训
一、SYB创业培训
SYB创业培训,是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开展的就业促进培训项目,该项目是对具有创业意愿和相应条件的个人开办小企业或自谋职业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进行培训。
SYB创业培训包括“产生你的企业想法”、创办你的企业、“改善你的企业”、“扩大你的企业”四种培训课程组成,目前笔者所在的城市主要开展的是GYB和SYB的培训,培训时间共计十天,分十步进行教学,第一、二步主要是创业意识培训,第三、十步则从市场、人力、法律、财务、手续办理等开班企业的主要内容展开,步步深入,组成了创办企业的完整流程,并且在培训结束之时可获得相关证书,凭此证书在全国范围内享受创业的优惠政策、扶持资金、小额贷款、技术支持等后续服务。
随着创业越加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引入了创业SYB培训,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开展创业意识的培训(GYB),重在塑造 创业心理品质,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创业社团、创业竞赛,为创业做准备,大三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则是创业SYB培训,筛选出有意向、有潜质创业的同学进行培训,使学生全面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和步骤,为大学生创业奠定基础。
二、世界大学城云平台
世界大学城基于Web2.0和视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人人有空间,校校有平台,人人能够共享空间的学习资源,并进行相互交流、沟通,笔者所在的单位在世界大学城运行不到两年时间内,已经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较大成效,尤其是课程教学上,世界大学城体现了优势,其一是能随时调用有用资源,其二是安全性,可以通过设置权限来确保资料的安全,其三是不需要大量的硬件投入,对终端设备的要求较低。
三、SYB创业培训课程的现状
SYB创业培训起源于北欧的瑞典,9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在斐济做培训时开发出SIYB新成员“SYB”,1998年开发出“GYB”,2003年在斯里兰卡开发出“EYB”,我从1998年在国内部分城市试点,2001年,在全国铺开,培训了一批SYB培训教师和培训师,以笔者所在城市为例,引进SYB创业培训已有6年,SYB培训项目对培训教室、课程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师资均有严格要求,必须坚持20-30人小班教学,教室桌椅要求摆放成U型,这无疑提高了开班的成本,阻碍了SYB创业培训的推广,高校是SYB创业培训的重要阵地,因此依托世界大学城,建立SYB创业培训的空间课程切实可行。
四、SYB创业培训空间课程构建
1.设计理论。SYB创业培训空间课程充分依托培训教材进行,以教材为蓝本,本着功能齐全、界面好看、容易操作的原作,为大学生以及社会劳动者提供一个灵活、方便的界面,学员在具体培训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其他特殊软件,使用简单,操作便捷。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交互性、共享性原则,注重能力培养,个性化和合作化并重。
2.大学城背景下学习特点的分析。和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基于空间的SYB创业培训呈现出新特点:传统的ppt在空间里不见,换成解构、重构的教学资源,通过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相组合来丰富学生的认识;在世界大学城中,学员们可以通过学习空间里资源丰富,图文并茂,并且可以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界面的随意跳转。
3.大学城背景下学情分析。作为一个培训项目,授课对象不同于公共必修课,但是也有共同之处,在设计之初,进行了学情分析尤为必要。
一是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国际劳工OLO和我国政府的项目引进介绍,SYB创业就是给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知识,满足其需求,帮助其创业;二是教学内容的分析。在教学内容的选定上,主要将培训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十步,逐步深入;三是教学对象的分析。SYB创业培训有严格的学校筛选机制,对前期报名的学员通过一定的测试、筛选(在下载区可以下载入学登记表),了解学生的创业认知水平、起点、动机,因材施教。
4.SYB创业培训空间课程结构图。主界面:主要是对SYB创业培训课程的整体介绍,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SYB,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项目,充分考虑到创业培训现状以及所在高校的创业教育的现状,实现本课程目标。学习区:根据SYB创业培训的课程要求,前两步是创业意识培训,第一、二步。适用于大一、大二学生以及社会劳动者,对学员进行“筛选”,整体衡量参培学生是否适合创业。后八步是创业计划培训,告诉你怎么创办企业,将创业构思,用系统的知识来打造,并形成自己的创业计划书,具言之:
A.创业意识培训 第一步:将你作为创业者来评价,什么是企业,创办企业需要的素质和要求。第二步:为自己建立一个好的企业构思,告诉你如何去开发自己的企业构思;B.创业计划培训 第三步:评估你的市场;告诉学生评估市场、对手、顾客的重要性及确定市场营销计划。第四步:企业人员组成;要学生明白怎样组织和安排企业的人员。第五步:企业的法律形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企业的法律形态。第六步:法律环境和责任;创办企业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只有注册,才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第七步:预测启动资金资金需求;第八步:制定利润计划;盈利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要懂成本、懂定价等。第九步:判断你的企业是否能生存;此步重点强调制定创业计划书。第十步:开办企业。
创业SYB培训十步环环相扣,通过界面化、表格化的形式将其打造,对课堂教学形成有利补充,同时为课后学习提供场所。
下载区:本模块主要是提供下载功能,主要提供培训的相关表格下载,政策下载,创业培训日志下载以及创业计划书写作等。
A.培训相关表格:主要包括培训需要的入学登记表、学员选择流程表、每日培训意见反馈表、课程结束评价表、培训班活动报告等,同时还为学生开辟提交专区,实现无纸化的课程评估;B.政策下载:围绕本市、本院一些创业政策进行大力宣传,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本省、本市、学院的创业优惠政策;C.培训计划下载:将十天的培训课程进行及时更新,告知培训学生。
互动区:通过建立专门的SYB群组以及留言专区,打造培训师和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交流的平台。
五、基于大学城的SYB创业培训的建议
首先,高校开展SYB创业培训不同于社会人员,高校学生参加的SYB创业培训应该重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旨在给大学生们心里种下创业遗传的基因,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能。
其次,世界大学城中进行SYB创业培训可行,但也要依托高校的创业孵化基地、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相结合,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动手能力、吃苦耐劳能力。
再次,不可忽视后续支持和服务。高校可以组建知名校友、创业精英、政府官员组成一支创业讲师团,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解惑,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法律服务国际化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对法律和英语人才的需求应该是直线上涨的趋势,然而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就业蓝皮书《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曾经是最热门的英语和法律专业毕业生沦为就业率最低的红牌警告专业。这种社会需求趋势与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存在严重矛盾的现实向教育工作者发出了非常明显的信号,也就是我们培养的法律人才没有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真正需求,社会需要的是精通英语的法律人才。为此,必须认真审视目前的法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并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
2 法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现存问题
2.1 当前法律英语教学未达到满意效果
根据陆艳芳《基于问卷调查的法律英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及启示》一文的调查研究数据,在教材与教法方面,学生对现行教材的使用满意度很低,仅为 16%。而且过半数的学生希望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同时认为教材的选用对学习效果意义重大。半数以上的学生希望用多媒体全英文授课。然而现实中法律英语教学并没有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和科研资助几乎为零。虽然在国内高校里有部分学者基于自己教学的需要分别编写了《法律英语》教材,但是绝大部分教材均缺乏实用性。根据笔者的授课经验,按照目前教材的安排对学生进行讲授,很难达到
预期效果。
2.2 法律英语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严重脱节
杜金榜认为,法律英语课程的突出特点是教学目标的双高。所谓双高,是指对学生法律基本功的要求高,对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要求高,二者缺一不可。同时,杜金榜教授也指出法律英语教学的双高目标实现中遭遇三大困难:首先是法律和英语两个系统不易融合,法律知识和英语知识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并且属于均非很容易就可以熟练掌握的知识领域。因此,两者之间出现的不融合现象比较正常。其次,法律英语的课程设置普遍在法学专业大二阶段,即第三或第四学期,并且课时配置明显不足,按照现有的课时量根本无法完成教材的系统讲授和学习。第三,法律英语复合型资源极其短缺。由于对法律英语课程的讲授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法律和英语功底,所以,一般英语教师和法学教师很难胜任。Waters Vilches 把法律英语区分为两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即foundation building(打基础)和potential realizing(潜能开发)。笔者认为,法律英语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法律基本功和英语交际能力同时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培养综合性法律人才的大背景下,要想完成预期的目标,就必然要求学生首先从法律和英语两个方面进行基础夯实和潜能开发。
3 法律英语的教与学必须默契配合
3.1 法律英语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学生的兴趣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学习尤其需要学生的兴趣,法律英语则是必须有兴趣才能深入钻研的科目。首先因为法律语言本身就是极具专业性的,即便在美国有许多人做不了律师,首要的原因是对深奥难懂的法律语言的无奈,而且在表达同一个汉语意思时要区分不同的情形和场合,比如表达判决的词汇有: judgment(用于民事、行 政 案 件) 、 determination ( 用于 终 审 ) 、sentence (用于刑事)和 verdict (由陪审团作出)。如此繁琐的表达往往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正是由于法律语言(legal language)具有先天的生僻性和特别的正式性,使得多数学生难以培养起法律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且直接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因此,法律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3.2 学生的公共英语基础具有决定性作用
讨论法律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时,一个不能回避的条件就是法科学生的公共英语基础,Waters Vilches 之所以把打基础( foundationbuilding)视为法律英语潜能开发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有其深刻意义的。另一方面,我国公共英语教学的效果也是不能抛开的话题。
4 完善法律英语教学模式的对策
4.1 重视对学生基本英语应用技能的训练
基本英语应用技能应当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然而实际上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毕业生能够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极少,究其原因,就是学校对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方面长期忽视,过多地强调了考试的需要,造成中国学生一开始学习的就是哑巴英语。如此,还催生了专门进行英语听说应用培训的社会培训机构,实际上是由他们完成对有需要的大学生进行英语应用的教育培训,笔者认为,这本身就是比较反常的现象。
4.2 加强学生法律基本知识的培养
法律基本知识是法学人才必备的知识体系内容,然而当前我国的法学教育体制则是更加侧重于应试教育,从原则上已经严重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据笔者调查,目前大学本科法学毕业生由于就业率较低,从而推动学生从刚一进入大学就被灌输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诸如:计算机二级考试、英语四级考试、司法考试、研究生考试,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实际上就是在为应付这些考试而被动地学习,极少能静下心来钻研一下某个学术问题,甚至连深思的机会都没有。学生除了上课程表上满满的课程外,还需要参加一些课外的培训课程。整个学习都是为考试准备了,根本不是为自己准备的。所以一旦考试过后,所有的短期记忆知识点随之付诸东流,如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虽然学生毕业了,但是并不能真正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必须真正认真地钻研法学基本知识,包括每一个原则规则的由来,他们的英文和拉丁文渊源。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才能对那些枯燥的学术用语真正了解和掌握,并进而促进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
篇8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软件工程师培训协议书由上列各方于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在__________市订立。
鉴于甲方为____________有限公司(以下简称“____________”)授权培训机构;乙方已经充分了解甲方所提供培训各方面详细情况,现甲乙双方就甲方为乙方进行软件工程师培训事宜,双方经协商一致,达成软件工程师培训协议,协议如下:
第一条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1甲方有权根据____的统一要求及本中心的有关对教学、实习、推荐就业以及相关的各个环节对乙方进行管理。
1.2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若乙方有三次违纪记录,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退学,所收各项费用不予退还。
1.3甲方有权根据____的要求及用人企业的需求调整教学安排、管理规定。
1.4甲方应及时组织认证考试,乙方考试合格,及时颁发认证证书。
1.5在乙方完成两学期课程获得证书后,甲方应予以100%推荐工作,原则上应给乙方三次推荐机会。
1.6甲方应按照____规定的方法、模式实施教学。如有变动应向乙方说明。
1.7甲方应认真处理乙方在教学及管理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1.8甲方承诺乙方成为注册学员时(以签署本协议并交纳费用为准,下同)即拥有获得相应培训和服务的权利。
第二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2.1乙方有权获得软件工程师课程的培训。
2.2乙方通过相关考核有权获得相应的认证证书。
2.3乙方有权对甲方的教学和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甲方应认真对待。
2.4乙方完成两学期课程获得证书后,有权要求甲方按照约定推荐工作。
2.5乙方同意遵守____及本中心的有关管理制度。
2.6乙方同意足额及时向甲方交纳有关费用。
2.7乙方承诺遵守甲方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同意如有三次违纪记录及一次违法行为则自动退学。
2.8乙方有权了解学习、实习及安排就业方面的规定。
2.9乙方承诺认真完成各项课堂学习任务,及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习题,实习课程、项目设计及毕业设计。
2.10乙方承认已详细了解甲方培训课程及教学、管理各方面的情况;乙方承诺一旦成为本中心注册学员不得中途退学,否则,所交学费不得要求甲方退还。
2.11乙方确认学习期间所完成的项目设计及毕业设计的软件著作权等多项权利均属甲方所有。
第三条其它约定
3.1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学员软件工程师认证系列课程两学期结束、并且甲乙双方已履行完毕各自的义务为止。
3.2如果乙方在学期之间暂时中断学习,本协议处于待执行状态,学员参加后续课程学习时,本协议继续生效。学员中途终止学业,则本协议自行终止。
3.3本协议的附件及甲方所公布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第四条陈述和保证
4.1甲方的陈述和保证
甲方向各方陈述和保证如下:
(1)其是一家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电脑公司;
(2)其有权进行本协议规定的行为,并已采取所有必要的公司行为授权签订和履行本协议;
(3)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对其构成有约束力的义务。
4.2乙方的陈述和保证
乙方向各方陈述和保证如下:
(1)其是一家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有限责任公司;
(2)其有权进行本协议规定的行为,并已采取所有必要的公司行为授权签订和履行本协议;
(3)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对其构成有约束力的义务;
第五条违约责任
5.1甲方的责任
(1)如果甲方未按本协议履行,则应退还乙方所交费用。
(2)如果甲方违反其在本协议中所作的陈述、保证或其他义务,而使乙方遭受损失,则乙方有权要求甲方予以赔偿。
5.2乙方的责任
(1)如果乙方违反本协议,则甲方可终止协议,乙方所交费用不予退还。
(2)如果乙方违反其在本协议中所作的陈述、保证或其他义务,而使甲方遭受损失,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予以赔偿。
第六条保密
一方对因本次软件工程师培训而获知的另一方的商业机密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向有关其他第三方泄露,但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或经另一方书面同意的除外。
第七条补充与变更
本协议可根据各方意见进行书面修改或补充,由此形成的补充协议,与协议具有相同法律效力。
第八
条协议附件
8.1本协议附件包括但不限于:
8.1.1各方签署的与履行本协议有关的修改、补充、变更协议;
8.1.2各方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及相关的各种法律文件;
8.2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附件的有关规定,应按照本协议的违约责任条款承担法律责任。
第九条不可抗力
9.1由于不可抗拒因素导致本协议不能履行,双方可以互免责任。不可抗拒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军事行动、战争、罢工、动乱、传染病、法规变更等。
9.2任何一方因有不可抗力致使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本协议或迟延履行本协议,应自不可抗力事件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将事件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并自事件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另一方提交导致其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或迟延履行的证明。
第十条争议的解决
本协议书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
本协议各方当事人对本协议有关条款的解释或履行发生争议时,应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予以解决。如果经协商未达成书面协议,则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讼。
第十一条权利的保留
任何一方没有行使其权利或没有就对方的违约行为采取任何行动,不应被视为对权利的放弃或对追究违约责任的放弃。任何一方放弃针对对方的任何权利或放弃追究对方的任何责任,不应视为放弃对对方任何其他权利或任何其他责任的追究。所有放弃应书面做出。
第十二条后继立法
除法律本身有明确规定外,后继立法(本协议生效后的立法)或法律变更对本协议不应构成影响。各方应根据后继立法或法律变更,经协商一致对本协议进行修改或补充,但应采取书面形式。
第十三条通知
13.1本协议要求或允许的通知或通讯,不论以何种方式传递均自被通知一方实际收到时生效。
13.2前款中的“实际收到”是指通知或通讯内容到达被通讯人(在本协议中列明的住所)的法定地址或住所或指定的通讯地址范围。
13.3一方变更通知或通讯地址,应自变更之日起三日内,将变更后的地址通知另一方,否则变更方应对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协议的解释
本协议各条款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影响标题所属条款的意思。
第十五条生效条件
本协议自双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在本协议上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各方应在协议正本上加盖骑缝章。
本协议_式________份,具有相同法律效力。各方当事人各执________份,其他用于履行相关法律手续。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
(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
篇9
会计专业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用性强的特点,经济法教学应紧密结合这一特点。经济法是高职会计专业学历教育课程,也是助理会计师职称考试课程,虽然名称相同但内容差异巨大,会计初级资格考试侧重会计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等;而高职会计学历课程则侧重公司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票据法等,共有的交集仅有经济法基础、劳动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等几部分。会计专业强调实践中财会专业技能和法律思维的的综合运用,要求毕业生能运用会计和法律知识、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交叉问题。体现在经济法上就是会计专业与法学技能经验的交叉、融合与渗透,体现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
二、当前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模式的挑战
(一)缺乏适合高职会计专业的经济法特色教材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技能型职业教育,目的是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高级人才。人才培养突出实用性,降低理论性,教材选择至关重要。在安徽首届法学本科经济法教学研讨会综述中,王仁富副教授认为,教材建设是经济法教学的基本工具与手段,现存教材结构体系不一,差异很大,无法适应教学实际需要。本科经济法教学如此,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教材问题更突出:使用的教材是本科压缩版本;趣味性不足,操作性不强;缺乏具体实践经验。可以说,具有高职会计专业特色既能满足考证需要又兼具实践性、操作性的应用教材几乎没有。
(二)考证应试效应给教学带来巨大压力
会计专业同学职业目标明确,一年级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其后参加会计专业初级资格考试。考证驱动大多数同学关注考试内容,在当前两种教材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情况下,部分同学以考证为第一选择,认为考试就是知识点的背诵和记忆,课堂教学对其没有实用性,进而对课堂教学采取应付态度。除了学习态度,学生学习经济法的时间也是有限的,除去入学军训、毕业实践、再加上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等时间,真正用于经济法学习时间很少,加之考证内容与教学内容差巨大,使部分学生干脆放弃课堂学习。学生的困惑是:考试内容不同该如何把握?教师的困惑是:两种考试该如何兼顾?从而最终造成学生学习困惑,教师教学难以兼顾的尴尬境况。
(三)缺少一线体验,教师实践经验缺乏凸显
多数经济法教师是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受过系统法学训练,具有较高法律素养。但会计专业有其特殊性,即使是法学研究生毕业甚至通过司法考试的教师依然感到财会知识和经验的欠缺。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经验,当一个法学问题与财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时,教师就需要综合运用法学、金融、证券、会计、审计等知识、经验和技能综合解决。经济法教学不是在解决一个单纯法律问题,而是在会计专业背景下,运用会计技能综合解决涉法会计问题。目前,经济法教师继续教育处境也很尴尬。国家级、省级高职高专骨干教师培训中无法律培训项目;律师继续培训中无财经类项目,其他培训更是缺乏针对高职法学教师的培训项目。教师中具有会计师、税务师、企业法律顾问等财经职业证书的不多,具有多年会计、税务、金融、证券、票据实践经验的更少。教师缺乏法律与财会两种职业体验积累,谈不上将两种经验融于一身,更无法灵活运用。不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就会遇到的局限就无法解决,最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以趣味性和操作性为起点,抓好引导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实需要一本适宜高职会计专业的经济法教材。“从事教材编写的人员必须具有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经验,对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问题有切身感受和把握,从而可以通过教材编写将这些问题努力消除在教材进入课堂之前。”[4]经济法课程内容多、课时有限,一般高职院校为每学期72个学时,而该课程所覆盖的内容涉及民法、商法、证券法、票据法、税法、劳动合同法、仲裁法、企业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消费者权益法和产品质量法等内容,在有限时间,要学生完全掌握上述内容是不现实的。而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则往往以牺牲课程的趣味性和操作性为代价,使课堂成为输出经济法知识饼干的机器。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相关职业经验,有生活体验,课程内容才是鲜活的,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必须付出更大努力,除采取现代教学方法,通过三维动画、动漫等多种教学手段外,更要求师生互动,案例的选取要贴近现实,“原汁原味”来源于生活。比如采用同学自编自演生活中的法律小品,自己动手制作道具、设计台词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同学参与的积极性,使其由一个被动的听课人转变为一个积极参加者。比如:在劳动合同法这一部分,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老板、劳动者,并以杨白劳与黄世仁的小品形式展出,激发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操作性方面,彻底摆脱“纸上谈兵”型的经济法授课模式,强调“与生活接轨”。比如劳动合同法,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劳资双方对抗,体会证据意识、诉讼时效意识、劳动维权意识等;可以模拟劳资纠纷,体会劳动合同文本如何签订、本地最低工资标准如何、如何防范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带来的风险等;通过模拟交税过程,感受申报过程、体会税法的复杂性、强制性,增强纳税人遵从度等。总而言之就是让学生“亲临其境”,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引导学生走近经济法,热爱经济法。
(二)以考证和实践相结合为重点,抓好质量关
从考证角度看,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用人单位往往要求:三年以上会计工作经验、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相对于本科生考研,他们考证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强烈,这是其上岗的先决条件。于是很多学生以自学、参加社会辅导班等方式通过助理会计师考试,这种现象如同法学院学生依靠社会培训机构培训通过司法考试一样,其最终的结果是损害课堂教学效用发挥,降低学生对该课堂学习投入度,产生极大负面效应。从实践角度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是客观事实,但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宁愿采用通过支付劳动报酬的方式直接使用会计人才,而不愿意承担再培养的责任。所以我们必须面对这一客观现实,在教学中要把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和思维,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帮助他们加深体验、积累经验。高职教育不再局限于学生掌握多少具体的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社会需求的必要技能和从业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不注重考证,经济法教学要把考证和实践结合起来,既要顺利通过会计考证考试,又要达到掌握实践技能、加深实际工作体验的目的。为此,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重视考证而不单纯以考证为唯一目的,不片面追求通过率;(2)强化实践而不忽视考证,把实践建立在学生将来有工作岗位前提之下;(3)在学时上大胆取舍,对票据、税法、劳动合同法等内容结合考证重点突出适当加大学时,对企业法、竞争法等内容可以不失重点地简略带过;(4)注重毕业生回访,针对经济法课程吸收第一手反馈信息,及时改革跟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
(三)以教师培养和使用为关键,抓好育人关
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之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养之优劣。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型人才,教学过程倡导‘工学结合’模式,这要求高职教师不但要具备知识传授能力,还要掌握专业操作示范技能。”[5]而教学质量又是动态过程,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知识掌握程度,更取决于教师来自一线的经验体会,以及教师对相关专业领域的驾驭。经济法作为会计专业必修课,对授课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懂法律还要熟悉会计,即使取得律师资格“系统学习过法学基础知识,但要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合格律师仍然需要继续接受法律职业教育,才能获得执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6]事实上一名教师精通经济法所有内容的人不多,只是对某一领域更有兴趣或造诣,因此,加强经济法教师的培养和使用显得尤为紧迫。
从培养上说,教师除了具有“双师素质”外,更要求具备“双体验”,即法学和财经实践的双重体验。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要求师资队伍结构中,40岁以下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40%为优秀标准,20%为合格标准。因此,多数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教师学历,人才引进成为短期内加强师资队伍捷径。事实上,一线实践经验不是学历高低可以取代的,它需要教师花费一定时间去体验。而培养教师的实践经历,需要较长周期和较大财力,即使通过双师基地的培训,依然有“模拟仿真”的因素存在,“双师型”成为“双证书”。因此,“工学结合”必须要求教师从一线实践体验做起,通过与相关机关、企事业单位(如: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挂职、交流、互换、转岗等方式,盘活人才资源,在人才的流动中促进经济法教师的合理使用,并能实现与相关单位的互利双赢,最终学生受益,提升育人水平。
篇10
关键词: 高等法学教育 教育教学技能培养 “双轨”评价机制
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落实到法学专业,就是如何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即“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
面对教育部调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全国各地法学院校,包括各地方高校的法学专业都纷纷进行了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以期跟上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但是仅仅依靠对高校法学专业课程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甚至于加大所谓的“实践性教学”课时数,尽管有了这样的培养转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法科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应用能力不足、职业技能低下等问题,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缺乏精密性的原因之一在于:法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既没有接受过相关教学技能培训,又没有教学经验,在法律执业上经验也有限。因此培养“卓越法律人才”,首先要求法科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卓越”。提高法科学生培养质量,应首先从法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养上突破。
一、我国高校法科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卓越法律人才的评价标准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知识主要是指法学专业知识及法律职业知识;能力是指法律执业技能;素质是指包括职业伦理在内的各种人生修养。要培养出能担负起社会责任和维护社会公正的卓越法律人才,就要遵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培养与类型化、特色化培养相结合”的原则[1],所以法科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也都必须达到一定高度。自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卓越法律教师与卓越法律人才两者间的这种传承关系,是决定高等法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很难想象,一个本身知识、能力和素质不足的法科教师如何能培养出优秀的法科学生。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科教育师资队伍,成为各法学院校、各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提升办学质量的首要工作。
目前,我国高校法科教师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法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普遍缺乏培训机制。
从制度上说,我国高校法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缺乏制度化设计。首先,各法学院校的专职教师,包括各地方高校的法科教师,绝大多数都是直接从学校进入学校,从学生直接转变为教师。他们在学生时期,侧重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并没有进行过师范类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其次,学校在聘用法科教师时,主要考察待聘人员的法学理论知识水平,附带考察教学技能,如板书、普通话等(这根本不涉及教育教学技能问题,只能称之为教学基本功)。最后,聘用后,教育教学技能主要依靠教师自己钻研,学校普遍缺乏对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在岗培训机制,导致法科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因缺乏专业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途径、平台,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为督促法科教师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技能,各高校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教学考察制度,如教学督导、学生教学测评等。如笔者所在的高校,教学督导,每学期至少听3次青年教师讲课,并就听课情况撰写教学情况检查,传达给被听课教师所在学院;期末教学测评,在本学院排名倒数20%的教师,还要经过学院重新教学评估,才能再次上岗。这些制度的设置,无疑为提高法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提供了制度规范。但究其考察效果,却因人而异,特别是在部分教师“先天不足”的情况下更是不能让考核人员满意。另外一些学校的教学督导与被听课老师并非同一专业,虽然凭借督导的教学经验可以反映教师存在的教学问题,但也会存在评价不全面的弊端。
此外,高校普遍设有岗前培训课程,笔者曾参加多次对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但这些培训课程开设时间是在开学后,新进教师已经正式开始教学工作,培训时间较少,不能满足培训目的;另外,培训以理论授课为主,缺乏实“教”操练,很多新进教师对此重视不够,缺课情况严重。
综上,高校法科教师教育教学培训机制的不健全,直接成为制约高校法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
2.高校管理中教学中心地位沦落,法科教师教学质量滑坡。
高校教师管理中,科研与教学工作间的矛盾非常突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普遍重科研成果,轻教学成果。国家对高等教育“两个中心”的提法,进一步激化了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对立。因此法科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偏重学术研究,忽视教学研究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这种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失衡状态,直接影响了法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一些教师以“过得去”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却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搞科研。其中典型表现之一就是法科教师教学时过多依赖教材。不可否认,在系统化的法学专业知识学习中,法科学生如何阅读、理解教科书的知识对于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但是过于依赖教科书,不仅不能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反而有害。目前,法学课程教学仍然主要以教科书为蓝本设置教学内容,学生习惯于照搬教科书的体系、甚至是顺序(这个教学惯式是学生从中小学教学模式中遗留下来的)进行学习,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更加不利于学生学术批判能力的培养。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如美国,很少定制教科书,而是由任课教师布置课程阅读书目,由学生自行阅读、学习,教师主要负责学习指引、观点讨论。不过鉴于中西方教育观念存在很大差异,这种模式并不适合我们全盘照搬。此外,我国目前出版的法学类教材以理论为主,实践类较少,这样也导致高等法学教育中,法科教师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教学相长。没有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就缺乏前沿基础;但没有教学,科学研究成果就缺乏展示平台。科研与教学本质上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大学三个基本职能——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也论证了这一观点。但追根究底,教学才是第一位的,科研是支撑教学工作的。
3.高等法科教育中教学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教育教学技能单一化。
正如上面提及的,出版的法学教材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类教材,大多数法科教师,包括一些知名学者,在法律执业上经验有限,缺乏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的机会和平台,又缺乏相应辅导教材,从而对提高法学实践教育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法科教师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实践技能教学,教育教学技能单一化。一方面,这是由于法科教师的培养模式决定的。很多法科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并未从事相关法律职业工作,实践技能不强(当然也有部分法科教师从事兼职法律工作,或从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工作岗位转而进入高校。这部分教师实践技能相对较强,是因为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接触较多实例而形成的)。另一方面,由于法学教育培养目标所致。在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计划出台之前,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基本上是以培养“法学大师”为目标的。可纵观古今中外,“法学大师”从来不是在大学校园内造就的。从以理论教学为主,到加大实践教学,其间“变脸”之快,令很多法科教师措手不及,也就无短期内增强自身的实践技能的可能。要培养具有较高法律职业技能水平的法科学生,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执业实践技能,否则,会制约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高校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规定了一定时间的“实践工作计划”,如到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务助理;还有高校设置了“双师型”教师任职标准,即要求法科教师不仅要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还应该取得律师从业资格证或其他专业从业资格证。提高法科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是学生实践技能提高的前提和保证,这也与国家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相符合。但是仅仅依靠这些短期职业生涯积累的经历,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法科教师实践技能,还有待时间证明。
综上,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需要法科教师在教学中贯彻“通识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统一”[2]的基本原则。
二、我国高校法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不高的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法学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法学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较低,各法学院校之间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高校法科教师整体的教育教学技能层次较低。究其原因在于高校普遍重“术”轻“学”。
1.高校法科教师选用标准重学历轻技能。
高校的学术性特征决定了教师选用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师法》第11条规定,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具备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其实,不仅是法学专业,我国高校教师的选用历来重视学历,这是因为受到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一方面人们普遍认为学历越高就代表学识越渊博;教师的教学技能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育教学技能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形成,所以无法在面试初期就得出准确的结论。应该说这种教师选用标准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一直坚持该教师选用标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选用标准也显现出不合理、不科学的一面。一方面随着扩招的不断普及,从学士到硕士,最后到博士,高学历人才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学历的含金量有所降低。学历等于学识、学识等于教学水平的逻辑判断已不符实际,学历不再是学识的表现,学识也不再是教育教学质量的试金石。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不是体力劳动者,而是以教学科研等学术劳动为主的脑力劳动者[3],教书育人,基点应在“教”。如果不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即使学历再高,学识再丰富,也不宜安排在高校教师岗位,应安排转岗。
2.高校法科教师培训重学术轻教学技能。
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是为教师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而进行的继续教育,参加各类培训活动也是高校教师的权利。《高等教育法》第51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教师参加培训、开展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便利条件。”虽然法律的规定很明确,但现实情况是,由于高等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教育。大多数高校教师的培训实践,包括法科教师,均以学术交流为主,具体表现在:一是各法学院校对法科教师的学历进修普遍持欢迎态度,甚至在制度设置上对进行学历进修的教师进行倾斜,如在职读研、读博等,激励了法科教师的学历进修热情;二是高校法科教师自身也普遍重视提高学术修养和学术水平,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主动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然而,各法学院校在教学技能培训方面缺乏具体的探索和实践。一是各地也开展了一些法学课程的教学研讨会,但是级别普遍不高,与会教师不多,导致培训效果不能体现规模效应;二是各法学院校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在经费支持、课程调整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造成法科教师对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热情不高;三是教学技能培训实践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不论是法学院校对内开展的教学培训,还是各研究机构组织开展的对外教学培训,基本上是一次性的,缺乏教学技能培训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能有效反映教学培训效果,也不利于推广先进教学理念和成果。
教师才是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培养高素质的“卓越法律人才”,不仅需要具有丰富学术知识的高学历人才,还需要具有优秀教学技能的教师,因此法科教师的培养不能仅仅着眼于学术,更应加强教学技能培训。
3.法科教师普通重视理论教育教学水平培训,忽视实践技能教育教学水平培训。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分为理论法学和部门法学两部分,教学方法为系统讲解,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因此法科教师在教学中,更倾向于利用体系完整的教材,向学生讲授理论法学和部门法学的知识,这就造成在高等法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对教科书都十分依赖,而对法律职业技能的教育、学习缺乏应有的重视。
教育部“卓越人才”计划的出台,正式揭开了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由学术性培养方向向实践性培养方向转变的帷幕,要求从事法学教育的教师,不仅能向学生解释“是什么”、“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向学生讲授“怎么做”,即法学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法律职业技能。但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对法律实践技能的教学重视度不够,导致教学不能适应教育方式的转变。具体表现在:第一,法学课程中的实践教学课时明显少于理论教学课时,一般只占到总课时的十分之一;第二,单独的法学实践课程设置过少,且因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而教学效果不理想;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法科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水平普遍不高。很多法学院校的法科教师从未会见过当事人或接受过法学咨询,更不用说在法院办过案件。目前,实践教学对法科教育的要求,较之传统课程,不是更低,而是更高。法科教师实践技能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法科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如继续片面重视法学理论知识忽视甚至忽略法学实践技能教学,不能不说是高等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结果。
综上,要培养“卓越法律人才”,首先就要做好法科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的培训。
4.高校教师工作评价考核重科研轻教学。
高校对教师的工作考核评价一般是将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量、承担的科研教改项目,以及发表的科研、教改论文、获得成果奖励等,制定成具体的量化指标,分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评价考核结果是教师评聘、晋升、奖励的重要依据。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考核评价机制是重学术轻教学的。这是因为各高校之间的评比排名以学术水平(科研课题、科研经费、检索论文等)作为主要依据。首先为了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排名,各高校普遍对教师的科研成果关注较多。虽然很多高校表面上将教学与科研并重,可由于教学工作的“抽象性”,缺乏量化的评价标准,直接导致高校教师工作考核重学术成果轻教学成果。其次现有的教师职务晋升制度中,重评审轻聘任。职务晋升的指标学术水平是硬指标,教学水平是软指标。课上得再好,如果没有科研成果,就无法晋升职务,导致高校法科教师普遍不重视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而片面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
高等教育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尤其是高等法学教育,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卓越法律人才”,需要法科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如果教师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对法科教师付出的教学努力视而不见,就会大大打击法科教师的教学热情,从而影响教学成效。
三、高校法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养的改革对策
鉴于以上法科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法科教师教育教学培养机制应进行改革,以适应高等法学教育复合型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需要。
1.建立并健全法科教师教学技能培养机制。
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必须制定法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机制。学校在提高法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上应承担主要责任。
(1)在法科教师的聘用标准上更新观念,成立由学校行政部门负责人、资深教师、学生代表等组成的教师聘用委员会,全面考察待聘人员的教育教学素质。
由学校行政部门负责人核对待聘人员的基本信息,考察其教育背景;由资深教师考察待聘人员的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由资深教师和学生代表联合考察待聘人员的教学效果。这样做虽然不一定能全面反映待聘人员的教学能力,但至少能反映出待聘人员的教育教学潜质,为全面提升高校法学教育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师资基础。
(2)以教研室为单位,成立专门的法科教师理论教育教学培训平台。
目前各高校的教研室活动,基本以开展教师教学考察与评价为主,这恰成为将其改造为法科教师理论教育教学培训平台的重要基础。
在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上,各法学院校可以教研室为单位,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方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包括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反馈教学评价,实施教学改革等。通过这个平台建设,不仅有利于法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的常态化发展,而且可以为法科教师共享教学资源提供场所和途径。借助于这个培训平台,法科教师之间还可以相互交流教学心得,启发教学思路。
(3)建立法科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拓展法科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培训途径。
不论是“双师型”教师制,还是“顶岗培训”制,各法学院校普遍就提升法科教师的实践技能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但正如前文所述,在我国高校法科教师实践技能普遍不强的情形下,依靠这种短期的培训,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必须建立长期、长效的法科教师实践培训机制,即建立法科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如与企业法务部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以及其他与法律实务有关的组织、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法科教师从上岗培训到在岗培训的不间断培训平台,一方面为法科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提供真实工作环境与条件,另一方面为法科教师理论与实践知识教学的融合提供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是形成法律职业习惯和建立法律职业认识的重要工具。无论是严格法科教师任职标准,还是建立教学技能培训平台,最终目标都是提高法学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因此法科师资队伍建设须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能力评估机制,从单纯课堂教学评价转变为“教学工作状态评价”[4]。只有提高法科教师自身职业技能,并借助实践教学中师生间的学术探讨与体验交流,才能更好地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4)成立专项基金,为法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提供物质保障。
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但各高校办学经费还是普遍紧张。为了加大法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学校应成立专项基金。首先,学校应鼓励法科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各项交流、培训活动,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教学交流活动,并为其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其次,学校应鼓励法科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能力素养,和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和技能进修,并给予一定的制度保障,在资金、资源上给予支持;最后,还应鼓励法科教师从事各种兼职法务工作,并在工作量、工作津贴补助等方面予以物质保障。有了坚实的经济保障机制,法科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就能顺利进行。
2.改革法科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考核机制。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重要的是对教师工作评价考核机制的改革。对于高等法学教育而言,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价法科教师的工作质量,是决定法科教师工作状态的重要因素。与理工专业不同的是,高等法科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是由同一教师担任,并未设置专门的实验辅助人员,所以对法科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改革现行法科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机制,实行“双轨制”考核标准,实行不同的考核标准。
(1)教学工作评价指标要“双轨”。
科研和教学本来分属于不同的活动领域,科研工作主要侧重知识发展,教学工作主要侧重知识传播,两者在教育领域具有高度相关性。鉴于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的“主观性”,目前法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价还主要以工作量等量化指标考核为主,难以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的真实状态。因此,为全面、客观反映考察对象,教学工作评价指标要兼具“量化指标”和“质化指标”,即在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教学研究与改革三个方面设置一级指标,并在其下分设若干二、三级指标,提出定量、定性评价标准。同时注重对法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性评价”,即不仅着眼于法科教师已具备的教育教学素质,更要考察其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为法科教师改善自身教学工作上的不足提供帮助和指导。
(2)教学工作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工作量计算方法要“双轨”。
目前在高等法科教育中,课程课时一般包括理论教学时数和实践教学时数(也包括专门的实践课程,如模拟法庭),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标准课时是一样的。这样的课时计算方法显然有失公平,也不利于高校法科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毕竟法科教师在实践教学工作中付出的时间、精力要大于理论教学工作。如果不能科学计算法科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量,就会严重影响法科教师实践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所以高等法科教育中,有必要根据开展实践教学的学生人数、实践项目类型及教学时间等因素,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的标准课时。只有充分尊重法科教师的教学劳动,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按劳分配”,保障法科教师的教学权益,才能为法科教师更多、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制度激励。
(3)职称评审中教学与科研评审要“双轨”
为切实加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督促高校教师提高教育教育质量,各高校纷纷开展人事制度改革。2007年浙江省正式出台《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指导性意见》,将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作为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有的学校实行评聘分开,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破格聘任高一级职务,如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在学校职称评聘文件中就作出了上述类似规定。但要从根本上改变高校法科教师不重视教学工作的现状,则必须改革现行职称评审体系,可以设立“教学型职称评审”和“科研型职称评审”序列,由教师选择其一参加职称评定。只有将教学与科研都作为职称晋升的依据,才能让“晏才宏”事件不再重演。
参考文献:
[1]王翰.法学教育研究(第6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7).
[2]付家东,杨河,曹乔华.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其实施的相关问题研究[J].云梦学刊,2011,(7):103.
[3]李先富.大学教师聘任制——基于大学学术性特征的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6.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法律职业伦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