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专业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治理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治理专业

篇1

1.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管理理念。电力企业管理层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管理理念,它是始终贯穿于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因此,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就显得十分关键,它在企业完成各项生产经营目标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企业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管理科学、分工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理念,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质量,从而使得电力企业更好地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以及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效果。

2.建立健全以水准服务为宗旨的管理机制。第一,应当尽快建立并不断优化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机制。电力企业利用竞争从而实现优化人才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以及调整报酬分配的目标,不断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员工之间通过相互竞争,使得电力企业各岗位人员能得到科学调配,实现人尽其才,进一步提升员工工作效率与工作成绩,同时能有效拓宽员工的发展空间。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的地位日益提高,电力企业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实际以及未来的发展要求,建立以任职资格为前提、以竞争上岗为手段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用人制度化,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长期为企业服务。

岗位竞争机制对于电力企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十分有利,并有效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创造力。同时,还要建立并完善电力企业的激励机制,即通过建立科学可行的绩效考核机制,从而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加以评价,而员工也可以及时掌握他们的工作业绩,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此外,绩效考核不能片面注重业务绩效,而应当全面考虑,以免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使得企业与员工能够实现双赢。

3.建立以高质量服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第一,建立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企业文化。电力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及工作核心,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科学先进的企业文化。第二,强化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并注重贯彻与落实。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必须与企业的文化理念相符合,通过制度的执行来确保企业文化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强化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让企业员工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企业文化的精髓。第三,建立各种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让更多的员工能够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在企业营造出一种公开、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得员工对于企业有更多的认同感,从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篇2

知识经济下,人才引进和发展的要求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企业要迈向高端、科学、高效的发展和人才管理,必须依据知识经济的要求和特点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

1.人才管理。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引进先进的专业性人才,现代社会中,工作机会更多,人才获得工作需要的途径更加便利,企业的人才引进之间也呈现出越加激烈的形式。知识型人才与传统的工作人员不同,在注重物质追求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和精神需要,企业依靠单纯的物质基础保障对人才的诱惑力并不大,相较之下,知识型人才更加愿意进入发展前景广阔,企业文化先进的企业。同时,中小型企业在与大型企业竞争时,经济基础薄弱,在人才竞争中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企业要依靠先进人文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来实现人才的引进。人才引进后,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扩展,提高员工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水平,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实现能者上的管理模式看,为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保证人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使员工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员工的赏罚制度也要完善,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的同时,注重员工的精神需求,对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的员工提供及时的帮助,培养员工的忠实感,坚持以人为本,善待人才,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知识经济下企业文化、人才发展的要求的关联。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转变使得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转变,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传统的产品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软实力的竞争。企业要发展软实力就需要树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实现对人才的吸引和为消费者留下的印象,企业文化的确立,员工对企业的认知更加明确,人才在对企业进行选择时,会依据企业的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自身的发展要求进行综合的考虑从而选择合适的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思想的灌输和吸收,有助于员工在工作中以身作则,以企业的利益和形象为自身的工作准则,对员工形成一种非强制性的约束,实现对员工的管理。企业文化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对商品和企业发展中的主导思想的总结,是实现员工对管理层意向的明确了解的有效途径,企业文化的确立和宣传有助实现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增加企业员工的主人翁地位。知识经济中,员工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知识型员工采用互联网进行工作,员工通过知识的分享获得便利,获得知识的积累,自身水平的提高和利益的实现,这就要求企业实现员工的优化分配,实现办公室人才的合理分配,保证人员分配之间的平衡,培养积极向上、敢于创新的工作团队,同时对人才进行适当的培训和帮助。员工的自我水平和素养的提高也有助于实现企业文化的实现,有着现实意义。通过企业文化,员工之间进行必要的交流和共同,实现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有助于增加企业的向心力和发展。

二、企业知识管理模对人才和经营模式的积极意义

1.知识经济背景下,市场和企业以知识为依托实现发展,企业人资管理的职能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不再是单纯的对员工的引进、培训和辞退等基本职能,而是在以上基础上实现企业员工的知识获取、发展和积累,需要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共同进步。新的背景下对人资对人才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实现对人才的科学管理和运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更加注重企业对员工的单方面管理,员工与企业的关联性并不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淡薄,这种现象易出现人才流失量大和流动性高的问题。知识背景下,员工的基本诉求已经发生转变,员工对于企业的观念也不同,员工更加期望在企业中实现自身的人身价值。人力管理资源通过管理模式的转变达成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员工发展诉求的结合,塑造了全新的企业文化和形象,增加了企业的号召力和向心力,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充分发掘。

2.知识经济下实现企业管理模式有着积极意义,知识经济是社会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它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不同,知识经济下,信息革命迅速发展,市场需求与市场经济的迅速转变,导致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模式产生巨大的转变,知识型企业发展迅速,众多依靠科技知识为主要产品的企业的出现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人才成为企业竞争的有力保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人才构成和人才引进使用的方式。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信息化;教师专业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教师要把信息技术熟练地运用于教学之中,要把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进而要求教师教育观念和手段的变革,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一、信息化环境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在信息化环境下,由于教育设施、教育资源、教育空间的变化,通过信息资源支持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从而对信息化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一)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就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和多种媒体资源开展学习活动。

(二)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知识内容的设计者

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要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知识内容的设计者。这既要求教师具有一般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也要求教师学会将传统的能力素养与信息素养、现代教育理念方法融合。所以,教师要分析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从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使用等方面进行教学一体化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做好教学设计,做好教学课件,准备好教学资源。

(三)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学习者

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应该是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高的学习者。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界限,人网、天网、地网与其它教育资源的整合,为教师的学习创造了无限的空间。学校可以聘请专家进行网上培训、指导、诊断、评价。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校本教研相整合,提高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交流,提高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

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途径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工作。教师要有一定的信息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软件工具的基本操作;掌握信息技术检索的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检索并获取信息。首先,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让教师从观念上更新,理解整合的内涵: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求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该同时具备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最后,提供展示平台让教师通过"设计--实践--反思--再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培训,采用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并通过公开课、课件制作竞赛活动等展现教师的学习效果与信息技术能力。使教师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并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

三、信息化环境下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策略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生机,更带来了冲击和挑战,社会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化的社会中,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一)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并能够在教学中恰当、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与自己专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包括:一般的教育专业知识、与教材有关的专业性知识、教学推理能力和信息资源设计应用能力。例如,教师要确定某个教学主题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以及明确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能够设计开发教学资源,并将它们融于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必要的、最佳的学习环境。此外,教师还必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意义的建构。因此,教师要有正确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态度,能认识到信息时代有效获取及利用信息的重要性;确立有效利用信息进行终身学习的新观念;具有利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望。因此我们组织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的学习,使大家明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现代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挣脱传统教学的羁绊,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

(二)加强实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理论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应融人鲜活的教学实例,使理论课教学从"抽象"走向"生动",并把教学设计、试讲、试教、说课、评课等教学活动整合起来,让学生亲历和体验教学实践,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理念。还可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加强培训,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提升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比如对教师进行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就是一个很有好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通过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对现代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的能力。

(三)加强反思,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教育实践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教师专业能力中的核心内容;研究能力和水平体现着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密切结合,是教育教学创新对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是教师将所学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转化为实际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也是获得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学会将自己置于研究之中,把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如撰写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开展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会等。我们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它是通过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总结其收获和成功,存在的问题和失败原因等,以改进教学实践为目的研究。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所以,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特别是教学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更好地加速其专业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的发展取决于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教育环境及如何为教育服务。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回顾过去,反思有哪些成绩值得发扬,有哪些教训需要吸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不断实践、展望未来,为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继续迈进。我们将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学校全方位工作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ERP 职业岗位 高职会计 课程体系

一、ERP环境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影响

ERP的最大特点是财务与业务信息集成,实行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企业会计工作过程中常规化的、可程序化的任务将由各业务功能模块自动进行处理。ERP环境下,会计工作不仅涉及财务部门,还涉及其他业务部门,ERP系统促使企业会计由事后“单一核算型”向全方位“综合管理型”发展,拓宽了企业会计的工作领域和职能范围。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业务的处理与分析能力,更要掌握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协同运作关系,认识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个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业务流协调统一的过程。ERP环境下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对会计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会计教育应当主动适应这一重大变革,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倡导“大财务观”的教育理念,重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二、ERP环境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目标

(一)ERP环境下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

根据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总体目标,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地方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记账、税务等中介机构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税费申报岗位、会计管理岗位、会计监督岗位及相关联岗位,培养适应ERP时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良好的团队精神,并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并服务地方经济的高技能高素质型复合人才。

(二)ERP环境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目标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服从高职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需求、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需求和终身发展的个性需求。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目标应以ERP环境下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建立起“职业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职业岗位技能、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教育”学、教、做合一的课程体系,进而实现ERP时代大学生与社会的无缝对接,从而实现零距离顶岗就业,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三、ERP环境下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一)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原则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打破学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界限,通过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将行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岗位内容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融入到整个课程体系和教学中,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技能高素质型会计人才。校企联合开发课程突破了会计学科体系的束缚,学生在完成项目实训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岗位内容及职业技能,而且可以让学生在项目实境中学会与他人相处,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原则

在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会计职业能力是从事会计工作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一般包括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和关联拓展职业能力两个方面。会计专业职业能力指学生在会计岗位上进行会计操作处理的能力,即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财务分析、审计及电算化操作的能力,学生可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此能力。关联拓展职业能力指为了更好适应会计职业岗位而应具备的能力,例如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迁移能力、终生学习能力等。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将会计专业职业能力与关联拓展职业能力相结合,增强职业适应性,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三)体现“厚基础”原则

“厚基础”即重视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入门的专业课程改革,例如开设《会计专业导论》课程,让学生在接触会计专业初始,就能较好地对会计专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引发其学习的兴趣,做好大学时代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ERP环境下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本文根据最新高职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ERP环境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目标以及构建原则,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依托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青岛分公司、青岛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中教景程青岛分公司、青岛嵩德会计师事务所等的合作,对教学资源和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课程整合体现工作过程化、学习情境工作岗位化、职业技能训练及创新创业教育实境化,通过会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的转换、“竞赛、实践、创业”零距离就业五个环节,分析解构形成了ERP环境下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一)ERP环境下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有效整合相关课程

为适应ERP环境下高职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基于ERP环境下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有效整合会计专业课程,进而改变计算机课程、会计专业课程与电算化课程教学脱节现象。首先,整合会计基础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会计基础课程一般包括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本技能,例如珠算、点钞、传票翻打和会计书法等课程,信息技术课程一般包括计算机基础应用、数据库应用、网络技术和Power point等课程。会计基础课程通常应先于信息技术课程,结合会计基础课程重要知识点,将其应用到信息技术课程中,例如利用Word编制凭证、账簿和报表,利用PPT进行课程的学习交流汇报等。其次,加强会计专业课程和电算化课程的联系,实现会计专业课程系列电算化。ERP环境下,电算化课程包括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审计、计算机财务管理和ERP综合实训。软件选择上除了用友、金蝶等主流软件的学习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他软件学习。在教会学生掌握第一种软件后,第二种软件的运用主要采取学生自学教师答疑方式,进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ERP系统。加强计算机对电算化的支撑力度,按层次开展电算化教学,先夯实计算机和会计基础知识,再实施电算化教学。最后,将信息技术引入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例如企业会计实务、成本核算实务、Excel在财务中应用、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经营ERP沙盘中学习运用计算机辅助预测、决策和内部管理表格的设计和生成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各专业课程与ERP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对接,将ERP管理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始终。

(二)“课证融合”

高职教育应积极落实“双证书”甚至“多证书”制度,把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融入课程体系中,使学历教育课程与会计专业各类证书相衔接,突出课程体系目标的职业化方向,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性。把职业考证技能、专业知识融合在各专业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后,可以实现“职业资格、职业能力”的双目标,为就业奠定基础。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推行“四证书”制度,会计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取得基本能力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经历证书,只有拿到3种类型的证书才有资格领取毕业证书,同时鼓励获取技能竞赛证书,详见表1。因此,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除了按照ERP环境下高职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外,还应兼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发展远景,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ERP工程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认证来设置课程,并将设置的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嵌入到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在课程安排上,应尽量使学生能在大一通过计算机、普通话、高职英语三级、珠算五级考试,大二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ERP工程师认证考试,大三争取通过助理会计师考试,为毕业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岗融合”

“课岗融合”主要指会计综合实践课程和工作岗位的深度融合,因企业和政策的需要设置课程,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工作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再现真实工作过程。由于一个单位的采购业务会涉及销售方、物流、银行、保险等单位,如果仅以购货单位为主体,在课堂上学生只完成一种类型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而对其他类型企业的会计业务不熟悉,那么就很难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在实践教学中开设VBSE综合实训。VBSE是用友新道公司自主研发的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平台,可以实现一笔经济业务在整个流转过程中涉及所有单位的会计业务处理并可以实现跨专业实训。按企业实际工作流程设计整个实践教学环节,模拟企业内外部财务业务相关岗位的工作情景。同时运用ERP软件以角色扮演法通过分岗、轮岗进行岗位角色轮换,循环模拟整个会计信息业务处理流程。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承担责任和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企业岗位交接程序和内部管理控制。“课岗融合”充分体现了“课中融岗,岗中融课”的互融动态过程。

(四)搭建“技能竞赛、综合实践、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高职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

2012年教育部首次将“高职会计技能大赛”列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项目,一方面为引导会计教育与行业企业、会计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的会计职业规范深度对接,从而促使学校更好的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通过比赛提高高职学生的会计核心技能操作水平,强化核心职业能力,检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以用友8.72为平台,全国高职会计技能竞赛包括会计业务手工处理和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两个环节,主要考察学生对会计核心技能的掌握程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会计技能赛项在仿真会计、财务、银行、税务、供应商等职场氛围中进行,由企业财务高管、会计人员、行业专家和高职院校会计师生共同参与、体验、分享,是一项开放式分岗位会计技能竞赛。各省高职会计技能竞赛选拔赛除了手工和电算化会计实务竞赛外,还增加了企业经营ERP沙盘大赛、创业大赛、会计知识竞赛、会计基本技能竞赛等项目。结合高职会计专业技能竞赛的项目、特点及要求,将竞赛融入到高职会计专业技能训练中,深入挖掘会计专业核心技能的职业岗位要求、会计人员的关键拓展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搭建“技能竞赛、综合实践、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高职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财务管理;政府行为

一、问题提出

在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坚持农户合作者为行为主体,与此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部门辅助效用,及采用政府适度干预下以农户合作者为主体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经过该组织运行30年可以看出,其在改进单个农户参与市场活动中呈现高交易成本及实现收益较少现象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自身缺陷性,造成组织运行过程中财务管理混乱现象。

一财务收支无计划,预决算管理不规范;二货币资金管理较混乱,资金筹集渠道单一,资金短缺严重,收支失衡,支大于收,非生产性开支过大;三债权及债务化解迫在眉睫;四财务审批不规范及收支结报管理问题多;五财务会计制度运行混乱。六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七财务预测机制不健全,对外投资论证不充分等。这些种种都造成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效率降低,阻碍农民收益的最大价值实现。

二、农业产业组织中政府行为边界

1.政府对行为主体的干预以不侵犯其要素资源的产权为限。企业家是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决策主体、投资主体,又是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在组织运行过程中,政府除了保障市场健康运作外,还可以多种方式影响主体的行为:一是宣传引导。二是政策扶持。

2.政府对组织过程的干预以不介入组织行为主体的经营决策为限。政府官员为追求政绩,鼓励政府部门兴办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组织,并将其管理人员的人事任命和业绩考核集中在自己手里,从而形成新的政企不分,官办和官民合办的农民合作组织在决策上依赖于政府,将直接影响到合作组织发展的独立性。同时由于政府官员并不一定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因而直接参与行为主体的决策,不仅侵犯行为主体的经营权,而且容易造成决策失误。

3.政府对组织环境的干预以不打破交易市场化机制为限。市场环境是组织环境的最重要内容。农业市场运行中需要政府的适度干预,这是由农产品的特性决定的。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与储备具有保障国家安全的公共服务性,流通过程中产品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农业生产者通过市场交换所能得到的收入只是农产品生产与储备这种活动所带来的利益的一部分,因而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无法确保农民利益和食品安全,政府适度干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市场缺陷,如实行最低的价格保护制度、农业生产直接补贴制度等,都有利于稳定粮食价格和生产者的积极性,但同时政府干预也可能引发“政府失效”。

三、政府营造良好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财务管理环境可行性措施

1.政府应为一个新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成立或项目选择进行产业业环境、资源禀赋等分析,避免农户盲目投资,降低其风险,即瞄准目标,一击即中。

2.政府应加强资金支持,保证其充足资金流。如可以对绿色低碳产业因其社会收益大于企业效益而进行直接补贴,鼓励其发展;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运行专项基金;建立农业企业信息服务体系,采取财政贴息、中介组织担保等手段,引导金融机构适度扩大授信额度和贷款额度等;组建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等,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间接融资体系,为组织良好运行提供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3.政府提供财务过程服务。职能定位主要在于实时监督与审计。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提供实时服务,查看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其资金运用是否合理、利益分配是否兼备相关利益主体权益等,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及建议供行为主体采纳,弥补其自身在财务管理标准化运作过程中知识的缺陷,帮助其营造规范化财务管理作业习惯。

4.政府提供后台服务。各乡镇部门根据自身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建立一个专业服务部门为行为主体提供财务服务。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已非常成熟的行为主体,可为其会计工作人员给予专业知识培训,了解会计准则及法律规范的变动等,防止出现操作性失误;对正处于刚成立期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由于其专业会计人员的缺失,为其提供全程财务管理专业服务,包括专业财务报表编写、行为主体运营表现分析等,防止其出现理事长担任多职,职责混乱现象,使其财务管理更能清晰准确体现行为主体发展现状。

5.政府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及操作规范化标准化说明,规范产权关系,其是进行盈利分配及权责界定基础。这就有利于规范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财务管理环境,保证整个财务管理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切实保护各方利益,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四、结论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这一专业模式正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对其在财务管理运作方面出现的问题,本文在明确政府行为边界基础上,提出政府营造良好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财务管理环境措施具有切实可行之处,有利于组织内部财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提升;有利于避免组织内部一人独大、职能混乱现象发生;有利于实现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庞晓鹏:中国农村民间合作服务组织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9):28.

篇6

一、物流发展环境下校企合作背景

随着我国网络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电子商务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带动的就是物流业的人员从业人员数量大增。如何才能让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上岗之后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手到擒来”?最重要的就是真实还原日后学生要工作的环境和工作程序,使他们在学校中就熟能生巧,把岗位要求的技能熟练到最佳化,上岗之后不会耗费时间练习甚至重新学习。一个新手和一个成手的工作效率差别巨大,每一个用人单位都希望能拥有一个上岗就是成手的员工。

校企合作也同时让学校了解到当今企业需要员工的核心职能是什么,从而在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把一些空洞的课程改变成合适物流企业的应用型课程、实践课程,而这种课程对学生的帮助才是最大的,高职院校培养的就是应用型人才,大理论大学问并不适合高职的学生。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很多原因无法和合适的企业合作,导致现有的高职物流专业很多课程还是延续大学的物流专业课程设置,很多学术性的课程还是占据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这种教学理念已经改变,需要改变的是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企业给高校一个机会合作办学,等于给自己一个机会找到合适的员工。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主体之一,仍然存在着对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诉求认识不足,一些院校仍然将校企合作简单地视为是把学生送到企业实习,对校企合作的定位也还停留在就业阶段,即提高培养人才质量这一结果上,没有认识到校企合作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应贯穿于学校办学过程的始终。

(二)高职院校存在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不匹配问题

高职院校现已明确,在校企合作中,专业课设置应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学校要时刻关注企业的发展动态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才能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但职业院校对这一问题的调查与跟进不够深入。由于缺乏对物流企业核心职能要求的了解,所以知识定位与企业需求存在偏差。学生学到的知识往往不符合企业需求,学生到了企业之后还要对其重新培训,这类问题十分突出。

(三)高职院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高职院校的教师很多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到高职院校教课,他们的理论性知识不存在问题,但由于教师本身缺乏在工作现场实践的经验,在指导学生上实践课时就可能存在对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这样很难使学生具备到企业工作时需要的能力,难以达到校企合作应有的效果。

(四)企业本身不想进行校企合作工作

有很多企业怕自己的核心业务外泄,不愿意和去调研的教师说有关的专业性知识,使教师的调研经常无功而返。还有一些是认为校企合作麻烦,费精力,不想进行校企合作。还有一种担心就是学生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员工不一定,不希望给竞争对手培养优秀的员工等问题,导致校企合作失败。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解决对策

(一)加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使高职院校重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校领导应与企业加强沟通,并输送教师到现场实践。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是校企合作建设的重要方面,机制不改变无法使校企合作成为可能。

(二)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应增加实训课程,安排大量的职业技能课程,最好可以在物流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课程与技能的学习。这样的教学与生产结合,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很好的培养物流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7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研究热点不断更新。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侧重于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到目前提出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科学及技术研究工作不断丰富,并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1]为适应这一发展,我国开设环境科学专业的250余所高校都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2]为了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竞争力,开展高效优质的科研创新培训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法宝。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创办于1993年,该专业立足于学校的煤矿研究特色,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矿井水害与地质灾害防治、煤矿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等方向具有鲜明的特色。笔者结合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实践,在本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体系和长效机制上进行了探索。

 

一、环境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国内知名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均以培养科学理论基础扎实、环境科学研究与管理技能熟练,能解决环境科学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均开设诸如科学创新方法、环境科技自助实验等科研创新类课程或实践环节,注重环境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环境科学专业也十分注重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在课程体系中分别设置了Theory & Practice in Science、Analysis of Scientific Data课程和Science & the Environment项目实践环节,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科研创新培养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究欲望和能力。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培养机制和实践教学体系尚未成熟[3],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的教学指导积极性和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够、科研兴趣未能有效激发;2.科研创新培养的教学方法还略显僵硬,当前许多高校以单一讲解的理论知识传授方法不能适应该专业科研的特点;3.开设科研创新实践培训的系统性与针对性不强;4.对学生创造性实验和数值模拟能力的培训偏弱。

 

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体系与教改实践

 

按照2008版和2012版教学大纲要求,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高年级开设了16学时的专业必修课科研创新,这属于重要的科研实践环节。笔者结合本校环境科学专业科研创新课程教学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在优化课程教学模式、丰富课程教学资源以及强化科研能力培训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教改研究和实践。

 

(一)启发式科研创新培训模式与训练方法

 

启发式科研创新的培训贯穿于科研实践的全过程。首先是启发式选题。在课程中利用2学时开展科研小组头脑风暴式研讨,通过布置3分钟图片立意论文及其宣讲活动,锻炼学生创新选题的能力。其次,启发式学习,提出“边学习、边思考、再学习、求创新”的思想,启发学生针对选题,带着问题开展创造性学习,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阅读不同类别科研文献和开展文摘的能力,对学习心得的研讨。再次是启发式方案选择研讨,根据典型案例,开展研究方法与具体方案选择研讨,指导教师进行具体方法措施的讲解与培训。最后是启发式成果表达训练。模拟在线成果发表和学术会议,对小组科研创新成果进行展示,课程指导教师充当专业评审员角色,点评成果并对学生的改进内容进行启发。

 

(二)模块式案例题库建设

 

开展面向特定科研能力培养的模块式教学案例题库。案例库兼顾本校专业特色,重点制定了矿区环境地质灾害、地下水污染与修复、矿山生态修复、环境污染控制与工艺优化等方向的案例题库。例如《大屯矿区地下水超采与地面沉降评价》锻炼学生对现场环境地质灾害调查、收据整理和分析评价的能力,《贾汪废弃矿区地下水污染模拟》和《二氧化碳注入煤层模拟研究》锻炼学生地下水污染模拟和多重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的能力,《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模拟实验研究》锻炼学生对采样、土柱模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成果的表达能力等,每个案例制定相关的科研训练重点说明、学习指导及作业考核与评价方法,教师也在课程作业中帮助学生组建科研小组,并跟踪指导,进行创新培训。

 

(三)立体式实验与数值模拟技能强化训练

 

结合我校环境科学科研的特色,基于实验科学的方法理论以及学生的知识背景,科研创新开设了8学时立体式实验与数值模拟技能的强化训练。其中包括:地下水污染的土柱模拟实验、地下水污染与运移模拟软件FEFLOW方法原理和应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方法原理和应用、多物理场耦合模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在地下水科研中运用等方法的讲解,并通过作业研讨和答疑环节,加强学生创造性实验能力和数值模拟综合能力的培训。

 

三、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长效机制探索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环保工作也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环保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对高层次科研创新型环保专门人才的需求力度也逐步增加。因此,本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应仅局限于一门课程的内容。结合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发展实际,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构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一)全面构建科研教学管理体系

 

首先,由学院教学、科研主管领导协同学校教务部门分管专员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具体指导、审查、监督和宣传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教学培训活动。其次,构建一套“宽厚基础、突出特色、贴近实际,追踪前沿”的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群体系,重点完善专业基础、专业特色以及专业前沿课程群的建设。再者,组建环境科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实现创新团队动态管理,将一部分学生吸收到导师的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对考核优秀的学生优先推荐进入“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最后,从学院层面加大资金投入,增设有利于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科研开放基金项目。

 

(二)综合利用多层次科研实践平台

 

以环境科学与工程“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发展为契机,利用课程实验、开放性实验、毕业设计等环节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本科生参加学校“现代分析与计算中心”的培训课程和进入导师科研实验室,认识并学会本专业相关的高尖端测试仪器测试与分析方法;利用基于本专业成立的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实践中心等实习实践单位,提供本科生认识现场问题、转化与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场所,并结合科研项目让学生更好地深入现场的科研工作中。

 

(三)充分发挥科研创新活动导师制的作用

 

自2010年以来,学院已经为环境科学专业大三、大四的本科生配备了专业导师。导师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引导、专业理论学习指导、生活教导、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等以外,更多会结合自身的科研项目和经历,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目前,本专业已经深入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制分入学新生导师制和高年级专业导师制。要充分发挥导师作用,加强学生与导教师之间的沟通,积极吸纳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以研促学,进一步激发和培养本科生的科学探究热情与实际工作能力。

 

(四)科学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

 

为了解决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精力不集中的问题,要完善教师激励措施,改革工作量和成果评价制度,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主动参与本科生科研活动;在学院层面设立特定的优秀指导教师奖励,以促进配套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制度的建设。针对近几年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开展热情不足、技术含量不高、思路新颖欠缺、持久性不长、广度和深度不够等问题,我们在科研活动成绩评价、个人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互评等环节进行激励,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学生开展更多、更新、更深的科研活动。

 

四、总结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质量环境科学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专业软实力发展的关键。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且可行的方法体系,其中主要包括:启发式科研创新培训模式与训练方法、模块式案例题库建设以及立体式实验与数值模拟技能强化训练方法等。为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时期对高层次创新型环保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了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与教学实践长效机制,以期为中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篇8

关键词:环境治理机制;环境污染;农村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11402

1引言

近年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了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是,虽然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措施,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但治理效果仍不十分理想。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突出,农村环境保护若不做好,就会阻碍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为了保证农民的健康,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系统化的环境治理机制很有必要。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治理机制还不完善,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如何优化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机制,扭转农村环境污染的颓势,是我国环保工作者仍要探讨的课题之一。

2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所存在的问题

2.1环境资源配置不合理,治理模式有局限性

现阶段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治理现状很不理想。政府在对农村环境进行治理的时候,没有发挥好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没有调节好环境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没有一个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机制。我国的环境治理模式也存在着局限性,政府作为环境治理的主体,同时承担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保护当地环境的责任。但是,作为环境污染制造者的农村居民,大部分没有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除了政府宣传力度不够,还和部分农村居民的素质不高有关,农村居民也需要和政府联合起来,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2.2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经济保障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但环境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与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不足有关。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部门,但随着新农村的建设越来越快,政府把大部分资金用于大力发展经济,而减少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很多农村缺乏科学的治理设施,或治理设施建成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运行和维护,导致大部分治理设施成为没用的摆设,发挥不出效果。另外,环境保护人员的工作经费并没有得到切实的保证,这就导致了整个环境治理的运作无法继续,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3环境保护机构建设不完善,保护机制不健全

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小且多,并广泛分布在农村的各个地方,如果没有环境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治理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执行,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我国政府早就开始注意要在农村建设环境保护机构,但真正愿意在农村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并不多,虽然政府采取了很多优待政策鼓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工作,但专业人员仍然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环境治理机制的优化缺乏人才资源,且保护机制不健全。

3优化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机制的重要性

3.1化解我国农村资源开发与环境污染的矛盾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政府对农村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新农村的建设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却往往伴随着环境的急剧恶化,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整体环境不容乐观。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农村本身的农业生产及生活污染外,还有来源于城市所转移的废水、农村工业工厂排放的废水等,城乡二元环境治理机制不完善,是造成农村资源与环境问题愈加严重的主要原因[3]。因此,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农村环境保护机制,是缓解我国农村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矛盾的需要。

3.2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农村环境污染状况的不断加剧,不仅会危害农村居民及牲畜的生命安全,还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进程。目前所谓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的环境友好型社会[2]。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持续加重,致使当地经济得不到发展,城乡的经济及各方面差距不断扩大,已不能满足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因此,优化我国的环境保护机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和谐相处,促使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能够如期完成。

4如何优化我国的农村环境治理机制

4.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

政府是目前现有治理模式的主体,必须在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承担治理环境污染的责任。目前,我国的城市环境管理体制,主要是建立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没有一个针对农村现状建立的农村环境管理体制,没有一个健全的农村环境管理机构,政府部门也没有对农村环境现状进行及时有效地监管。因此,要优化我国的农村环境治理机制,首先要根据农村环境和治理工作的特征,组建环境保护部门,建立符合农村环境现状的日常工作机制,发挥政府在环境治理的主导作用,履行环境公共管理职能,加强对环境污染情况的监管。

4.2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要ε寤肪澄侍飧予高度重视,下一步就要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政府把大部分资金用于扶持当地工厂及企业而减少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导致治理设备不完善或得不到有效利用。要优化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机制,就需要政府投入足够的资金并进行合理分配。政府可以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治理设备、建设重点防污染工程以及它们的运行与维护,例如建立引进新型污水处理设施、构建垃圾处理站、维护排污设备等。

政府还可以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以及对农村居民的宣传。例如出台一些有效政策吸引环境治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到基层工作,或者为农村居民配备一些能够自行处理污水废物的简单设施,让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户讲解使用方法,并强调环境治理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对农村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也相当重要。例如,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市场的融资机制推广生态旅游、绿色生态农业等一些衍生产业等,增加农村收入,填补政府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缺口,建设生态产业和生态保护相互促进的循环机制[4]。

4.3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农民自主治理的新模式

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当然也要调动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工作。农村居民是农村生活的主体,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和受害者,当然也是环境治理的受益者。政府在对环境进行了有效治理后,还需要农村居民来维护,因此,加强对环境治理宣传,增强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优化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机制的途径之一。

政府部门可以采取发放宣传单、组织知识讲座等方式对农村居民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让农村居民了解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引导农户在进行农事的时候注意环境卫生,养成正确的环境保护习惯。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采取一系列政策来构建一个农民自主环境治理的新模式,例如推广门前三包、农户责任地三包,签订相应的环保责任书或有计划地安排农户学习一些科学的农事技术,引导农民环境自治,甚至可以采取一些奖惩手段来鼓励农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活动。政府要为维护农民自主治理的模式提供资金、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保障,切实落实农村环境保护的措施。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现阶段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农村的环境综合治理又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为了保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优化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机制,促进新兴环保型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小霞.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社区参与机制探析[J]. 理论月刊,2016(11):170~176.

[2]赵蓉,梁菁华,周林. 关于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化的问题和对策[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1):44~46.

篇9

介绍了流域水环境及治理涵义、环境NGO的概念;探讨了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环境NGO作用的依据、结构、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促进流域水环境中环境NGO功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域水环境;环境NGO;水环境治理

流域水环境是以流域为载体的各种环境要素的总和。流域水环境治理包括3层涵义:①工程技术和生态学意义上的治理;②公共管理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治理;③行政管理学意义上的治理[1]。笔者所说的是公共管理和政治学意义上的治理,是治理理论在流域水环境管理与保护中的运用。尽管政府在治理流域水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地取得成绩和进步,但未能从流域水环境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上作出某种程度的调整和变革。在传统水环境治理上,我国治理水环境主要是政府主导的科层机制和市场导向的市场机制,但科层机制和市场机制因其自身功能性缺陷,使其未能真正实现水环境的“良治”。因此,迫切需要第3种力量来弥补其存在的缺陷。而随着我国社会力量的成长,特别是环境NGO的发展,其在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逐渐显现。所谓环境NGO,是指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宗旨,从事各类环境保护活动,为社会提供环境效益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环保社团、环境基金会、环保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多种类型[2]。因此,研究环境NGO在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对于完善流域水环境治理体系以及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环境NGO作用的依据

1.1理论依据

1)流域水环境公共物品属性的要求。从经济学角度看,流域水环境是一种典型公共物品。作为公共物品,流域水环境的产权往往不明晰,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搭便车”和“机会主义”等外部性问题。流域内不同利益主体受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驱动,尽可能地从流域中牟求最大水利益,从而引发各种水纠纷和水污染事件,出现“公地悲剧”的问题。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因其自身的缺陷并不能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而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政府,也因其“经济人”角色以及内部性问题使其不可能完全代表社会的整体利益,政府存在失灵的可能。因此,解决流域水环境公共物品的外部性问题,需要整合市场、政府、社会3方面的力量,相互补充、相互协作,共同解决。相应地,作为社会力量之一的环境NGO在流域水环境治理中有其参与必要性。

2)流域水环境公共治理的要求。“治理”的基本理念是多元、合作和互动,它既能发挥政府功能,又重视社会组织群体势力的相互合作、共同管理[3]。虽然政府是治理流域水环境的主体,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对流域水环境质量的追求,越来越多水资源问题的凸显以及对治理水环境专业知识的要求,单一的政府治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公众需求的多样性,迫切要求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在此过程中,众多的环境保护团体、环境公益组织、环保基金会等环境组织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整合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参与到流域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过程中,有利于节约政府的治理成本,有效地保护流域水环境。

1.2现实依据

1)当前水环境管理体制现状的要求。1988年《水法》明确规定对水资源遵循统一管理和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4]。但这一管理体制仅仅是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内部进行的职能分工,且这种权责关系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并未能很好理顺,在水环境监管中出现“弱监”、“虚监”等问题,因此流域水环境问题单靠行政管理体制本身是难以解决的。这就要求诸如环境NGO等社会力量从不同层次弥补政府在水环境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空档,以保证水资源多元管理和可持续利用。

2)流域状况复杂性的要求。①区域差异性。流域水资源在流域内不同区域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经济技术基础、开发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涉及不同的学科、技术,需要不同领域技术人才参与。而环境NGO凭借其专业优势,能够更有效地治理水环境。②治理对象的多样性。流域水环境的治理对象复杂而广泛,政府很难集中精力,而环境NGO可以发挥网络组织优势,即不同的环境NGO在分工负责、各司其责的基础上对水环境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治理。

2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环境NGO作用的结构

2.1作用的目标:提高流域水环境治理效率

1)环境NGO的参与可以确保政府决策的环保性。环境NGO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得其对政府的依附关系减弱。环境NGO在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中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增加,促使政府做出正确的环保决策,以降低环保的成本,提高水环境治理的效率。

2)环境NGO的参与可以确保政府决策的民主性。为了使政府决策能够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环境NGO一方面可以督促政府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从而使环境决策目标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及时公开环境信息,使公众随时了解政府的决策,加强对政府的监督,确保政府决策的民主性,提高流域水环境的治理效率。

3)环境NGO的参与可以确保资源筹集的社会性。流域水环境公共治理特点要求发挥环境NGO自愿性和公益性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分散资源开展环境保护活动。这不仅可以降低水环境治理的高昂成本,而且可以极大提高流域水环境的治理效率。

2.2作用的政府路径:促进政府参与流域水环境治理

1)环境NGO是政府环境权力的监督者。政府环境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其权力的行使是否越位、是否缺位、是否合法都要受到非政府组织以及公众的监督。环境NGO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2)环境NGO是政府环境决策的影响者。环境NGO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保护整体环境利益为宗旨,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唤醒民众的环境参与意识,监督和影响政府的公共决策,维护环境公共利益。

3)环境NGO是环境法律机制的健全者。环境NGO作为沟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向政府及时反映社会企业有关环境方面的建议和要求,供政府制定政策、法律时参考,这有利于推动政府落实相关水环境治理措施,推动水环境方面的立法和提出相关治理意见,完善水环境治理的法律机制。

2.3作用的社会路径:组织公众参与流域水环境治理

1)环境NGO是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公众环境意识淡薄是影响环境有效治理的根源之一。公众参与意识的增强离不开非政府组织的宣传教育。环境NGO可通过开展一些环保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公众保护和治理水环境的意识以及资源环境意识。

2)环境NGO是公众参与的促进者。环境NGO的公共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公众正确的参与意识,改变公众对水环境治理的疏离和冷漠,培养积极的参与态度,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公众的参与技能,引导公众理智地参与到水环境的治理过程中,将行使公众权利与维护自身利益联系起来,自觉有效地参与水环境治理。

3)环境NGO是民主价值观的培育者。在现代社会,公众关于保护水环境的民主理念很大程度上是在环境NGO等公共组织的自由结社、自我管理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养成的。环境NGO具有民主性和自治性的特点。成熟的民主意识有利于沟通各方,促进协调与合作,维持社会正义,解决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冲突。

3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环境NGO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存在的问题

1)治理过程重中期治理、轻前期和后期治理。①在水污染发生前,环境NGO对水污染的宣传和预警相对薄弱。虽然环境NGO中有水污染治理方面的专家学者,但是这样的专业人才毕竟只占一小部分,掌握的水环境信息也相对有限。因此,环境NGO应该鼓励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水污染的防治过程中。同时督促政府及时公开有关环境信息。②在水污染发生时,环境NGO作为联结政府与公众的纽带,能够及时捕捉水环境污染信息,积极投入到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各项活动中。例如: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调动志愿者,减轻水污染的损失,缓解社会紧张气氛。③在水污染治理后期,环境NGO很少建立治理信息反馈机制或参与环境治理的后期跟踪工作,这项工作往往由政府和企业自身来承担。

2)参与机制缺失。①管理体制制约导致的参与机制缺失。我国对非政府组织实行双重管理体制,即“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即每一个民间组织都要受到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5]。这种双重管理体制,使环境NGO参与水环境治理的门槛过高,程序严格。②环境NGO自我独立性弱导致的参与性缺失。环境NGO参与水环境治理过分依赖政府,借助政府的力量自上而下开展活动,丧失了环境NGO原本的自主沟通功能和独立性。

3)治理方式单一。环境NGO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方式主要包括:①出版环保的书籍、资料,开展各种讲座,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②关注受到环境危害的弱势群体,通过自身的行动维护社会公众的环境权益;③通过组织社会力量直接参与水环境保护和治理;④参与到政府的环境决策中,为国家环境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等。但目前我国环境NGO发挥作用主要通过第1种作用方式治理流域水环境,侧重于环境治理的预防的层面,方式比较单一,参与范围相对狭窄,参与程度不高。

3.2存在问题的原因

3.2.1社会层面

所谓社会资本,是指“关于互动模式的共享知识、理解、规范、规则和期望,个人组成的群体利用这种模式来完成经常性活动”[6]。“信任是社会资本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7],信任是环境NGO社会资本的核心部分,是凝聚组织内部成员的纽带。虽然环境NGO在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其社会资本却严重缺乏。首先,环境NGO的建立源于社会对其价值理念、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等的认可和信任。但现实中一方面公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参与性不高;另一方面,环境NGO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有限,公众对其认知甚少。因而,环境NGO的建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和信任缺失问题。其次,环境NGO管理运作也要求在信任的基础上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但实践中,一方面,因环境NGO成员来自于不同的行政区域、专业领域,兴趣、信念等参差不齐,相互间缺乏信任;另一方面,现有环境NGO在管理决策、财务管理等方面缺少相应的透明度,环境NGO之间、环境NGO与社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方式与渠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众对其的认可和信任。

3.2.2制度层面

虽然环境NGO在水环境保护和治理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政府依然是水环境治理的核心主体,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借助政府的力量进行管理,按政府规章办事,缺乏独立性和灵活性。公共治理要求水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要求政府与环境NGO等主体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但是各主体间由于责任界定模糊、沟通渠道缺乏,造成代表官方的政府与代表公众的环境NGO之间矛盾频发。此外,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制约了环境NGO的发展,使很多环境NGO组织不能通过合法的途径参与到水环境的治理中。

3.2.3自身建设层面

目前,环境NGO自身建设存在以下问题:①筹款能力有限,主要靠政府资助;②组织管理的不透明,影响其社会公信力;③组织治理结构不完善。组织规模较大的环境NGO,如“自然之友”、“绿家园”等具备相对较好的内部治理结构,而大量小规模的环境NGO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直接影响该组织的决策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以及公众的认可;④环境NGO的组织体系存在结构性不平衡。大量环境NGO的活动领域主要存在于城市、大江大河的保护和治理,而广大偏远落后的农村水环境保护和治理问题则关注较少。

4促进流域水环境中环境NGO功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4.1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增加环境NGO参与水环境治理的社会资本

1)提高公众对环境NGO的认知和期望。环境NGO要有效发挥水环境治理作用,首先必须获得社会公众对该组织的认知和了解,这是环境NGO获得社会资本的前提。只有公众对其组织性质、结构、功能等有基本认知后,才有可能建立起对其的认可,这可以通过环境NGO的宣传途径获得。其次,基于对该组织的认知,环境NGO必须能够实现公众的某种期待,这往往通过环境NGO的一系列环境治理行为体现出来。

2)完善NGO组织网络。主要从2个方面入手:①强化环境NGO组织内部网络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组织的治理结构,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强化内部章程和制度的执行,不断完善人才的培养录用机制。建立横向协调网络,整合组织内部资源。②拓展环境NGO组织外部网络。建立与政府、企业、国外同行的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扩大环境NGO的社会资源,增强社会对其的认可和信任。

4.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促进环境NGO制度建设

1)改革环境NGO的双重管理体制。针对现行双重管理体制制约环境NGO发展的情形,首先应加强对环境NGO的行为和财务情况进行监督。只要达到规定的标注、符合规定的条件就可以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8]。其次,取消非竞争原则和跨地域活动限制原则,让环境NGO能良性健康发展[9]。

2)健全环境诉讼公益制度。环境诉讼公益制度的有效性在我国环保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证明。环境诉讼制度为公众、环境NGO合法有效地参与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同时,在出现水环境问题时,公众也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其环境权益。

3)建立公共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公开平台的构建,可以让公众、社会、环境NGO能够分工协作并及时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4.3加强环境NGO自身建设,提升组织的公信力和服务效率

1)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环境NGO通过公开财务、管理和活动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这种外部监督机制可以使环境NGO内部形成自律,从而提高流域水环境的治理效率。

2)完善NGO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环境NGO必须适应现代管理理念,建立内部治理结构,特别是规模大的环境NGO,而已建立内部治理结构的环境NGO,必须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确保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3)培育结构合理的组织体系。政府应积极培育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环境NGO组织,尤其是加强农村地区环境NGO组织的建设,使我国环境NGO组织功能更加协调,种类更加齐全。

4)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在流域水环境的治理过程中,对环境NGO成员专业素质、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NGO组织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吸引社会中的高素质高专业素养的人才,从而提高环境NGO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影响力,扩大其服务范围,培养NGO组织的创新能力。

作者:范仓海 骆诗霞 单位: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范仓海.中国转型期水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责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9):1-7.

[2]环境保护部.关于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1-01-28].

[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阮本清,王浩,梁瑞驹,等.流域水资源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王名.改革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7(4):62-64.

[6]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社会资本: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的概念[J].龙虎,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2):26-34.

[7][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城市;环境治理工作;探讨

1 城市环境治理的概念

所谓城市环境治理是指的为了维护城市区域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各级管理者和国家和当地的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等各种手段,调控人类生产生活行为,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城市环境质量的活动的有关行为的总称。在这里应突出以下两个方面:城市环境治理的核心是对人类行为的治理;城市环境治理强调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2 我国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政府及公民对城市环境治理的认识缺乏。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环保意识有了迅速提高,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多数地区的环境状况还不乐观,社员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伦理道德水平不够高,参与公共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也不够强。相当一部分企业仍为当前经济利益而不严格遵守城市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抵制环保执法、任意违规排污的现象仍较普遍。社会各界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意识不高仍是制约中国城市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2.2 城市环境治理政策不够完善。城市环境治理是政府部门的工作要务,为了使政府的工作有序和高效的进行,必须辅之以良好的政策作为保障和引导。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属于政府主导型,政府行为贯穿于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企业则是环境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和渠道少。为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保证行动的正确性,首先要落实法律。环保法律对政府环境管理部门授予很大的权力,对社会各界却分配很少权力,尤其缺乏利益激励。这样的不平衡状态影响了积极性、主动性,更直接减少了本该得到的效果。环境政策中强制性政策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具有激励作用的环境经济政策的应用则很有限。此外,受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中国环境政策的某些环保机构缺乏决策与管理能力,执法监督不力不严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环境政策实施的效果不好也在意料之内。

2.3 城市快速的经济发展给城市环境治理带来巨大的压力。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往往是资源环境矛盾凸显的时期。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中还面临着更为特殊的国情:拥有庞大的人口,其中低素质的人口和贫困人口比例很大;自然资源基础薄弱,人均占有量十分贫乏,土地、水可供量很少,环境容量狭小;科学技术基础薄弱和国民文化素质与环境意识不高的问题在短期内不会得到解决;全国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突出。

2.4 城市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产业水平较低,能源资源消耗比较高,及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国家。这样的事实扭转的难点在于资金的匮乏,导致欠帐很多,特别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置等建设能力尤显不足。煤炭消耗量非常高,直接导致了二氧化硫的过度污染;污水处理厂严重缺乏,导致几百个城市无法正常使用污水处理工序;垃圾无害化处理缓慢,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和水源质量。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口迅速向城市聚集,城市环境治理对环境基础设施的需求迅速增长,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的现状将使城市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3 解决中国城市环境治理问题的措施

3.1 进一步完善城市环境治理的政策措施。主要是针对实施城市环境治理政策的重要措施。配合政策实行严格的城市发展规划制度。要以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为依据,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内容包括:从区域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发展;调整城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实现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把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合理布局工业和城市交通作为首要的规划目标。大力加强城市环境保护立法工作,把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最具威力的制度是法律,要加快环保立法步伐,强化法规、规章的作用,将实践中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修改《环境保护法》,将其上升为国家基本法律,并在其中规定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不同主体的基本环境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各级政府的环境责任以及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环境管理的基本权能和执法手段等内容。

3.2 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治理的立法措施。环境立法措施是规范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保障。从制约力角度讲,法律起到了有效的制约作用,能够约束各界人士的行为,强制大家履行义务、行使权利;从环保资金建设角度讲,环保立法可以通过征税、征费等角度设立门槛,既提高了环保的标准和环境治理的效率,又能积蓄一部分环境治理资金,解决资金不充足的问题。环境立法包括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以及国际立法等,可以效仿发达国家,可分为环境行政立法、环境经济立法与环境刑事立法等。其中,环境经济立法中采用的较为普遍的是环境保护费的征收、排污许可证及排污权的交易制度、经济刺激制度、税收和抵押金制度,以及环境发展基金、环境损害保险金等经济手段。我国要大力加强城市环境保护立法工作,把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制度体系中,最具威力的制度是法律,要加快环保立法步伐,强化法规、规章的作用,将实践中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修改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将其上升为国家基本法律,并在其中规定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不同主体的基本环境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各级政府的环境责任以及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环境管理的基本权能和执法手段等内容。

3.3 城市环境治理的教育措施。环境教育措施是落实城市环境治理内容的思想保障。所谓环境教育就是使参与者认识和理解人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爱护环境,提高全社会的保护环境意识。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指出“教育是环境发展过程的核心”,提出了“发展环境教育”的口号。环境教育由此成为世界各国学科教育的重要主题。中国应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道,积极落实环境治理的教育工作。

3.4 城市环境治理的技术措施。要加强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必须先巩固技术,争取找到成本低廉、效果优异的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的方法。环境技术措施是城市环境治理定量管理的重要尺度。环境技术是指防治环境污染、环境破坏和改善环境的相关技术,一般包括专门的治污技术、环境管理技术、各种综合利用技术以及预防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技术。

3.5 城市环境治理的制度措施。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和排污单位。加强污染物排放监测和统计。综合运用排污许可、排污收费、强制淘汰、限期治理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和手段,实现总量控制目标。建立强制回收制度、代处置制度等环境治理先进制度。强制回收制度是为了防止污染发生转移,规定强制报废设备和对部分有毒废旧物品由生产者和销售者负责集中回收,再交由专门处理单位处理的制度;代处置制度是指排污企业与按照市场化模式运营的专业污染处理单位签订协议,委托专业单位治理产生的污染,委托方支付污染处置费的制度。

4 结束语

“解决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贫困、失业和环境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的一项重要而不可忽视的任务”。可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城市环境治理的地位举足轻重。

参考文献:

[1] 姜爱林,钟京涛,张志辉.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