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教育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教育心理学

篇1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心理成长;个性特征;人格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53(2015)05-0100-05

作者简介:黄武萍(1973—),女,心理学硕士,福建警察学院侦查系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侦查心理学、心理咨询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更多地受到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影响,逐渐地形成自己稳定独特的个性特征,人格也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然而由于早期家庭不当而产生的教育负面作用,有些大学生们在这一时期的正常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学习、成长乃至毕业后的长远发展都受到了干扰及影响。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和考察早期家庭教育影响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相互关系,深入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以期获得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更深入具体的认识。心理学家在以往研究中发现,“社会生活环境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所能达到的现实水平”[1]239。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发现家庭环境和氛围对人的个性、人格及心理健康的状态起着潜移默化甚至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孩子的心理成长究竟是怎样受到家庭环境影响的?教育方式又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更好的提升及改进?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教育教学工作,接触到了许多相关的实际案例,也获取了不少有关早期家庭教育的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本文拟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为我国早期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早期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个性特征和人格的影响

(一)早期家庭教育对个性特征的影响

早期家庭教育对儿童个性品质和行为特征形成的影响非常大。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2]201。进入了大学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虽然开始更多地受到了来自学校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一部分早期家庭教育的影响仍然长期存在。因为远离家乡和父母亲人,大学生需要独自地去面对各种从未遇到过的困难与挑战,需要在新的生活和人际交往环境里自主地适应,这时候良好的个性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需要认识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与行为,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而这些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特征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在早期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从未关注孩子个性的发展,不曾培养和提高孩子自身的情绪与行为管理能力,那么在大学期间他们的适应能力将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也很容易出现问题。事实表明,一个缺乏情绪与行为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很难形成坚定和克服困难的个性品质,常常会表现出依赖、逃避和对抗的行为,即使进入大学之后也很可能因为不能自主解决好自身情绪情感问题而产生各种明显不适应或不恰当的行为表现。

笔者曾经接触过不少大学生(尤其是新生)适应不良的案例,其中一位大一新生的案例尤为典型。这位外表看似开朗活泼的大一新生有一个困扰她许久但又难以启齿的毛病,那就是每当她心烦意乱或寂寞孤独的时候就会有撕扯自己头发的强烈冲动,许多时候她甚至真的将自己的头发大把扯落下来。这一毛病从初一开始就有,这位妙龄少女的头发也因为被长期拉扯脱落已变得稀少枯黄。虽然这位女生也曾找了不少医生,但没有获得很好的效果。笔者经过详细询问和了解她的主要社会关系及其与家人相处的情况后发现,她是个在生活中闭塞又缺乏沟通、交流和支持系统的女孩。女生的父母由于事务繁忙而很少关注孩子的内心与情感世界,她也因而极少与家人或朋友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交流。这个长期封闭在自我世界里的青春期少女由于与外界的基本沟通和互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难耐,此引发强烈焦虑、烦躁等消极不良的情绪,这些情绪在没能很好地认识和管理的情况下就会导致了以上不良反应的产生。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女生逐渐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己过于闭塞的人际交往模式,认识到只有主动地与他人和社会保持必要的交流沟通,安排和管理好自己日常的学习与生活,才能使自己不至于深陷难以自拔的孤寂苦海。笔者启发她以一种宽容和接纳的态度去对待自己以往的不良反应,努力发展有益于身心的兴趣与爱好来充实和提高自己,并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有益的社会交往上去,减轻和化解了其内心的压力,从而使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从以上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培养和提高孩子对自身情绪与行为的认识和管理的能力在早期家庭教育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早期家庭教育者们更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情绪反应,重视培养和提高孩子对自己情绪与行为的认识与管理能力。因为,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就不会产生出支配自己的愿望,也难以在日后具备独立管理好自己意向和行为的技能。

由于年幼的孩子在思想认知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在遇到问题与困难的时候往往会首先表现出情绪的问题。这个时候教育者首先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情绪上的问题,稳定好他们情绪,然后再进行引导才会有效。然而,许多教育者因为各种原因忽视了对孩子情绪问题的关注,急于应对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当孩子出现孩子消极负面情绪时只是呵斥、责备或者干脆忽视不管。殊不知不良情绪一旦产生,就会调动起人的整个应激系统进而控制住整个身心,在那时候任何认知和行为上的指导都起不到效果。简单直接的“问题解决式”教育,并不能很好地促进孩子的心理成长。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对自身行为模式的自动调节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3]201。笔者认为,早期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应只是去帮助孩子解决现实中的具体困难与问题,而是要让孩子懂得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与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怎样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处境时还依然能够保持平衡快乐的心态和拥有健康的身心。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以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才会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由此看来,在早期家庭教育过程中,关注孩子的情绪,比帮助孩子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培养和提高他们对自身情绪与行为的管理能力要显得更为重要得多。

(二)早期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影响

人格,概括地说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2]81,是与早期家庭教育影响息息相关的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品质。我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曾在他写的《家庭教育———怎样教孩子》一书中阐述了早期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从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早期家庭教育对人格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必然会反映出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的特点和他受到的教育的影响”[2]82。由于家庭是个体出生之后首先接触到的早期成长环境,个体在其中获得了与外界接触的最初经验和最早的交互活动体验。这些经验和活动体验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观念态度和信仰等特殊文化在形成和被逐渐内化了之后就成了人格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自我”。大学期间,大学生的“自我”观念更多地受到了来自学校和社会新环境的影响,从而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然而仍有不少大学生在这一时期的人格发展与完善因为早期家庭教育不当的负面作用而受到了很大的干扰。一位大二男生的案例就很典型。这位男生因不能融入同学间轻松愉快的活动之中而常常感到压力重重,内心苦恼。通过了解后笔者发现,原来在他的早期家庭教育环境中有两位对他影响很大的人———曾经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的父亲和十分优秀的姐姐。虽然在少年时期他对父亲的严格管教曾经十分不满和叛逆过,但是进入大学之后他却发现自己也变得十分苛求和追求完美。他常常为完不成自己既定的目标苦恼,同时又为纠结于这样一种压力状态而感到痛苦。渐渐地,苛求和完美已成为了他自己性格的一部分,他因为总是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而无法融入同学间轻松愉快的交往活动中。笔者帮助他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使他意识到早期的家庭教育与以往的成长经历已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父亲现在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苛刻要求他了,但那种追求完美的影响还在并将持续影响他。要想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更加轻松愉快起来,就必须摆脱过去的负面影响。笔者建议他尝试着对自己更宽容和理解一些,告诉自己只需要去努力就好,不必强求和追求完美;通过努力将注意力多转移到关注自己内心的满足上去,才有可能重新获得轻松愉快的感受。经过心理辅导之后,他不再感到那么迷茫和纠结了,也开始渐渐变得乐观和开朗起来。以上案例表明,早期家教中的影响在孩子成年离开家庭之后仍然会长期持续地存在,甚至还会反映在孩子在新环境里的成长适应中,并在其进入社会后的人际交往与互动中也有体现。“社会环境是影响个体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良好的早期家庭教育应当让受教育者在自主的交互活动中建立起自己独立稳定的人格品质。这些人格品质并不是他个别特性和行为方式的简单总和,那些通过教育教学而形成的个性品质和行为方式也不一定都会最终成为儿童人格中的稳定品质,只有在主动交互活动中被儿童掌握并自主加工改造和吸收后溶入到了其经验中去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才会被纳入其人格体系,最终成为对其自身要求的内部环境与道德的核心成分。心理学家发现,“个体品德的形成是个体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下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外部灌输的结果。”[4]200教育者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和尊重受教育者当时的内心情感,就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教育影响与沟通,那么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也就不可能是积极有益的,只会是单方面的强制灌输,在日后可能会产生持久的负面作用。因此,家庭教育者们要对人格的发展形成过程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接纳和顺应受教育者独特的心理特点,采取宽容和尊重的态度与受教育者保持平等的互动沟通,这样才能引导他们进行更好的自我调节与适应。人格的发展不仅仅是单方面地吸收人类所积累的经验,还是积极改造这些经验,形成自己独立稳定和具有自我教育功能的个性品质的过程。[5]1-30所以,教育者们在早期家教过程中必须从各方面同时协助受教育者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行为意识、道德判断和推理水平。因为,只有当受教育者的自我认识、自我行为意识、道德判断和推理水平得到了提高之后,才有可能在以后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立自主的稳定人格。

二、早期家庭教育中的几点经验总结

由于早期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成长发展影响重大而深远,为了给孩子一个长期稳固的心理健康状态,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十分重视孩子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理素养与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和提高孩子对自己情绪的管理能力

家庭教育者早期要细心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让孩子学会良好的情绪表达方式和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帮助幼小的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十分重要,教育者需要学会认真倾听而不随意打断孩子的诉说(尽管有些孩子的话会显得幼稚可笑),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表达和宣泄。保持教育者自身积极稳定的情绪状态也十分重要,当孩子处在激烈情绪状态时宜先转移其注意力,进行冷处理而不去压制,要尽可能地表示同情理解,直至孩子情绪平稳之后再进行教育启发,切忌在消极对抗的情绪状态下说教,那样不仅效果不佳,还易引起逆反。

(二)培养和提高孩子对爱和幸福情感的感受能力

父母无条件的爱与包容是亲子良好交流与沟通的基石,也是孩子勇敢和自信的源泉。作为父母其实并不需要表现得比别人更加严厉。因为,孩子心目中的父母是慈爱的化身,这种慈爱的形象会给予孩子无穷的自信和无坚不摧的心灵力量,成为他们一生中积极情绪和正能量的源泉。父母适当地让孩子知道自己内心的想法会让他们有被尊重和重视的感觉,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信任感,并拉近相互间的心理距离。教育者经常在适当的时候表达感恩、谢意与真诚的欣赏,能够更好地促进情感的正向交流与互动。因为感恩、谢意与真诚的欣赏表明了个体从内心深层次对他人的肯定,是个体真正地摆脱自我中心状态和从他人的角度上看待事情的开始,也是内心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的开始。在和谐一致、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下,孩子更容易形成积极乐观和顺应生活的态度和理念,激发出爱和幸福的情感。

(三)培养和提高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孩子与他人的交往能力是在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早期家教过程中教育者要努力营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孩子进行在相互理解与尊重基础之上的平等交流和沟通。早期家教中教育者要尊重孩子独特的气质与个性特点,善于发现他们隐藏的潜能与进步,并及时予以鼓励,因为这些是孩子们所期望的最好礼物。教育者还要特别注意说话的语气、技巧和艺术性,经常使用启发式询问,尽量避免指责与反问。温和地说出不良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要比直接拒绝好得多,严厉的斥责与处罚要谨慎使用,因为它们会伤害到双方亲密无间的感情,日积月累的积怨还可能会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鸿沟”。教育者需要以包容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问题,多接触孩子当时当下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获得对他们最真实的认识和了解,并及时有效地帮助他们自主提高自我认识水平、行为意识水平与道德判断和推理水平。

三、研究对当前教育的意义和启发

本次研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分析了早期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个性特征与人格发展的深远影响,深入阐述了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为使教育者在当前教育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使他们同时获得心理上的发展,笔者在以往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整理出几点教育心得与总结,以供借鉴和参考。

(一)关注和理解受教育者内心的情感体验才是教育的真正开始

深入理解和体会受教育者内心世界里的情绪情感体验是实现真正有效的教育影响与沟通的前提。当受教育者的消极情绪产生的时候,不应当只是简单地忽视否认或强行压制。当教育者遇到受教育者情绪反应强烈的时候,首先要采取一切可行的办法先稳定对方的情绪,耐心地询问与了解实际情况,通过认真倾听和适当的安慰使受教育者能够放心地倾诉和宣泄负面情绪。以往的教育实践表明,如果教育者能够对孩子的情绪反应表现出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让他们感觉到安全和被理解,大多数行为不良的孩子在适当的情绪宣泄与安抚之后都会恢复到稳定的状态,并朝着被理解和接纳的方向调整其行为态度。

(二)在相互理解和尊重信任的基础上才会有有效的教育

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格外注意在相互理解尊重的基础上与受教育进行平等交流与沟通。在受教育者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教育者要尽量保持理性和客观态度,不能进行强行压制,更不能把受教育者当作自己负面情绪的宣泄对象,坚持以不抛弃、不放弃、不赌气的平和态度对待受教育者。有些教育者因孩子犯了错而狠狠责罚,有时甚至采取体罚的方式,结果往往只是让孩子深深地记下了惩罚的痛苦和教育者情绪失控时生气失态的样子,教育效果不佳且影响了与孩子相互间的亲密关系。更为理智的做法应是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感受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样既达到教育的成效又可以保护双方亲密的情感与后续的沟通。教育者严厉的惩罚是以牺牲亲密关系为代价去完成当前的教育任务,这种方法并不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尽量避免这种揠苗助长的行为。

(三)教育者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创建良好和谐的环境

教育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在这个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地进步。教育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以保持对自己情绪情感及心态的调节与控制,避免在教育过程中带着负面情绪进行教育,造成对受教育者和自己的伤害。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都需要尽量保持平衡稳定的心态,使自己即使在受到了欺骗和不公正的待遇时也能积极应对,心平气和地感受到身边存在的快乐与幸福,并将这种快乐与幸福的积极情感传递给受教育者。教育者本人及其所营造的周围环境对受教育者所起到的暗示和引导作用超过了任何其他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和谐一致的环境才能够使受教育者形成和发展出与环境和顺应的性格特征以及善健全的人格品质。总而言之,教育不应忽视人心理发展。教育者不能只强调和关注教育具体目标的实现,而忽视方式方法的采用与受教育者本人的感受,而应该深入到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去及时了解和满足他们基本的心理需求,在平等与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互动与沟通。轻松愉快的教育过程本身也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教育者们要保持自身乐观向上的心态,努力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育成长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在接收教育的同时也获得身心的稳固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利国.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239-241.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1-235.

[3]程利国.皮亚杰.心理学思想方法论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201.

[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00.

篇2

随着社会的变革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西化越来越严重,离婚率急剧上升,家庭的破裂,父母的离异,极大程度上伤害了其子女的心灵和感情,诱发出了子女的众多心理问题和其它问题。

一、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发充不健全

家是幸福的港湾,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蓝,父母离异后,原本幸福温暖之家,倾刻变成破碎且充满火药味的家。环境是改变人影响人的重要因素,这样的家庭环境肯定不利于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发育的,出现心理等问题也就在所难免。

由于对父母离异的不理解,对一方父母的怨恨,他们容易发脾气,不愿意与人交往,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而自我封闭。过单亲生活,父母双爱的缺失,使他们有一种失落感,表现出消沉、自卑,觉得什么都没意思,情感世界仿佛总是灰色的冬天。缺少与父母的亲密沟通和亲近,他们易产生孤独感觉得自己是被父母遗忘的角落,心中倍感寂聊,喜欢冷眼看世界。长期处在家庭的战火中,父母不停的争吵、打斗、仇视,让他们觉得心慌恐悸,耳濡目染家战的粗暴和野蛮,易让他们学会用冷酷和暴力解决问题。家散无人管,学习上很难得到父母的帮助,久之就会使他们产生读书苦的念头,进而因成绩下降,变成双差生或出现逃课在社会上流浪等现象。家碎无温暖,父母离异后,对他们的关心痛爱便打折扣,他们失去了倾诉的贴心人,便会急于寻找“同病相怜”的朋友,易结成小团体,或早恋,朋友,寻求蔚藉。

(二)道德素质受影响

心理素质的好坏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道德素质。心灵是道德之土壤,土壤若缺肥少料,其花朵难以茁壮成长。离异家庭的学生少家庭温暖,少父母亲的关怀教诲,少父母亲的经济上的支持,少父母亲生活上的指导,人生之旅缺少引导,易出现心灵扭曲,性格嚣张,无视法纪,我行我素的品德问题。

家中冷寂,缺乏温馨,易让他们沉缅于网络,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开心快意,或网恋,或迷恋于黄色网站而寻求感观刺激。学习不上进,生活无目的,人生无明灯,监护和指导均不到位,会促使他们寻找新奇之事,什么事都想一试,而被人利用,走上犯罪之途。

(三)人身安全易出问题

马无笼头不听话,地不勤作长荒草,车无刹锁出问题。离异家庭的学生大多数因父母重新组家后而被扔给爷爷奶奶们管,而爷爷奶奶往往因过于溺爱或者管教不科学难以尽到教育和监护的义务和责任。即使在新组成的家庭中因血缘关系,继父继母也难以挑起监护的重担。生活上疏于关心,情感上得不到呵护沟通,教育上又欠缺方法,监护责任不到位。他们身心发育肯定会受到影响,难以健康茁壮成长。有心结不能解,有困难无人问,遇到挫折就会缺乏承受力,易产生想不开离家出走,或走极端出现自残自杀轻生行为,人身安全受到极大危害。

二、离异家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离异家庭的学生中易出现上述问题,原因很多,究其主要原因有:

第一,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改革开放,国门大开,清新的空气洒进来的同时,不良风气也鱼目混珠纷纷拥入,不断地侵袭着人们的精神家园,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大家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稳定。社会生活和人的婚姻家庭观念被颠覆,其后果就是离婚率上涨,家庭分裂,而深受其害的是每个家庭的孩子们,他们在生活的天堂中,从爱的怀抱里坠于地狱,身心俱损导致问题多多,成为观念西化的牺牲品。

第二,家的温暖缺乏。离异家庭的学生大多数在父母分开后,或缺母爱或少父爱。昔日的温馨荡然不存,幸福变成了痛苦,他们一下子很难适应,心理上自然会产生一种爱的严重失衡状态,对社会、对家庭、对父母感到失望,从不理解变成怨恨,一旦长期郁结在心,就会使他们心灵变态或反常、孤寂、愁闷、愤懑纠结发酵,就会使他们问题重重,伤痕累累。

第三,父母教育的缺位。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庭破各西东”。大多数家庭破裂后,父母都是:“孔雀东南飞”,各自忙于去寻找自已的幸福,心羁重组之家而无暇过问原配的孩子,教育的责任,成长的监护因情变易位,致使原来一心扑在孩子身上的心分心分力,不再倾心关怀备致。更有甚者,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干脆将子女扔给爷爷奶奶和亲戚管,从此对子女的教育和生活漠不关心,放任不管,养子不教导致不少孩子步入歧途。

第四,社会关爱的缺失。离异家庭的子女失去了父母之爱已经很不幸,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足为怪,也很难避免。当他们一旦出了问题后,不是为之分析原因,关爱有加,伸出爱心之手拉一把,而是暴风骤雨般的指责和批评,甚至打骂,怒其不争,逐出家门,还可能由此会遭到来自社会的歧视,遇到老师和同学或朋友的另眼相待,教育上打入另册。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爱的阳光雨露的,一旦离开,其后果可想而知。

三、解决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构建和谐社会大家庭

家庭是国家组成的细胞,抓经济建设不忘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公民道德素质教育,要想方设法加强小家庭的和谐稳定工作,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维和”作用,强化法律意识,加大社会婚姻道德观念的教育,降低离婚率,减少家庭的破裂。我国是具有优良传统美德的文明之国,文明进步的火炬应该世代传承,我们要调动社会、学校、社区的一切积极性,开展切实有效的细致工作,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认真抓好家庭家长的教育,努力为离异家庭的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文明、温暖的成长环境。人和则家兴,家和则国兴,社会大家庭的稳定是和小家庭的和谐密不可分的。

(二)启动特别关爱工程

缺爱的学生首先应该补充的是爱。学校应该发动社区工作人员和教师,为离异家庭的学生建立重点关心施教的人头档案,跟踪进行人性化的培养教育,可以安排专人与之结对子,手拉手进行帮教。可以耐心细致地开展家访谈心活动;可以有计划地建立关爱亲情网站,开通家长双亲、老师的关爱热线;可以全方位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亲情活动;让离异家庭的学生淋浴在爱的阳光里,让爱温暖其心,让他们在关爱的怀抱中健康成长。

篇3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学;家庭教育;成功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7-0023-02

克里斯蒂娜(Christine Duvivier)[2],是挖掘非顶尖学生潜能的专家。克里斯蒂娜的研究显示,所有学生将受益于教育方针的改变。学业差的学生当允许他们发展自己的天分时也能在生活中茁壮成长。因此,家长可以应用积极心理学原理促进孩子的大脑发展,并使孩子设法取得成功[3]。

一、失败并不导致成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厄尔・米勒对猴子的实验研究结果被引用在波士顿环球报2009年8月3日的文章《为什么成功会导致成功》中:当一个正确的反应被奖励,脑部的两个学习区域被高强度的信号连接和强化,这增加了下次回答正确的可能性。这个实验研究结果似乎证明,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使学生从成功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而不是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学生只是进行简单机械的、条件反射式的、挫折式的学习。

二、成功孕育成功

在学习中,如果成功能够孕育成功,那么,为什么我们每天要给孩子设置失败?失败使人产生沮丧和受挫的感觉,并因过去失败的经验而产生对今后可能再次出现同样结果的消极预期,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成功,教育者应该停止要求孩子们适应不适合他们的同一个培养模式,应该让孩子们以各自最佳的方式自由地学习。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们不应该受到失败的挑战,或尝试新事物 (在新的尝试中无疑会失败),这意味着允许孩子们更自由地找到他们自己成功学习的路径。

越来越多的家长说到,他们正在寻求解决办法,以帮助他们处于奋斗中的十几岁的孩子。例如,一个女孩,名叫劳拉,常常不想去上学,不喜欢在教室里坐着。一个男孩,名叫约翰,是一个成绩经常得“C”的学生,不喜欢做功课。每天像劳拉和约翰一样的十几岁的孩子很多,他们不能满足父母让他们做个好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期望,这使得父母很担心。

如果一个学生做某件事能够取得成功,那么他很可能持续做同样的事。这一点儿也不复杂,心理学实验表明,如果老鼠和鸽子按某个按钮能获得食物,当老鼠和鸽子发现了这个神奇的按钮时,老鼠和鸽子会持续地按同样的按钮。过去的成功会给现在的成功和将来的成功提供线索和依据。当一个人获得成功,他倾向于更积极、更乐观、更主动。成功使人感觉更自信、更有价值。

三、促进孩子大脑发展的三个技巧

如果你想你的孩子少失败多成功,该怎么办?

第一,告诉你的孩子“这不是你的错。”当孩子的兴趣和天分与在学校中被期待的表现冲突时,告诉孩子这不是他(她)的错。帮助孩子找到他(她)的兴趣和发展他(她)天生的能力。在上面的例子中,虽然劳拉上中学时讨厌教室,但她现在已经是一位年轻的企业家。

第二,告诉你自己“我没做错什么。”很多家长认为是自己没有做某种正确的事情才导致孩子在学校学习中不顺利。这种感觉可能来源于当孩子表现不好时最常被问的两个问题:(1)这孩子怎么啦?(2)这孩子的父母怎么啦?

不要责怪你自己或你的孩子,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无论是短期目标还是长远目标,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事情是维护与孩子的“爱的关系”,并投入精力去建设好“爱的关系”。有些父母会被“如果你是个好父母,你的孩子学习成绩就会好”这个信息压得喘不过气,因为如果孩子成绩不好,一些父母会认为“自己就不是好父母”。这是不对的。

第三,确定孩子有他(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孩子可以在他(她)感兴趣的活动中得到发展,即使孩子对这个感兴趣的活动并不擅长,或这个活动似乎并不重要,这都没有关系。

这些活动不必是很正式的、结构化的或昂贵的活动。例如上面例子中的约翰,在冬天里,约翰每天放学后到门外在雪地里玩。最终,约翰发明了一个复杂和精细的公园滑雪板。约翰在玩雪的过程中其实一直都是在学习,并最终取得成功,即使这不是他的正规教育的一部分。哪里有爱、能量和热情,哪里就有成功的学习。

四、教育界的三个错误神话

教育界存在三个错误的、伤害孩子们的神话,当我们认清这个神话的错误时,孩子们的将来或许会光明得多。青少年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因为世界上,企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前景比我们在教育系统强调的机会多得多。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孩子们更蓬勃地发展,而这意味着我们要打破教育界的错误的神话。

1.错误神话一――不是顶尖的学生就意味着他不勤奋,不上进或不聪明[4-5]

处于班级学业80%以下的学生在学习中实际上比人们想像的努力得多,这些学生通常被告知“有学习障碍”或“缺乏动机”。事实上,只要找到符合他们的兴趣点和天分,这些学生完全有能力产生很高的积极性和学习动机。以塔拉为例,16岁的塔拉是一个有自我想法的人,她拒绝被别人教导,相反,她观察别人,然后实施她自己的想法。她在没有上一节网球课的情况下,加入了一个富有竞争力的七年级网球队,而且做得很好。又如,17岁的伊丽莎白能在她的头脑中想像一个复杂的方案并能找到答案,没有人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这就是伊丽莎白的天分,她能很容易地掌握高水平的科学概念。

当孩子在班级里成绩处于80%以下时,这些孩子被告知或被认为是“后进生”(被视为是“懒惰”或“愚蠢”的礼貌说法)。其实,不是这些孩子学业欠佳,而是这些孩子缺少欣赏[6]。机会就存在于孩子的天赋中。当孩子的表现与学校、家长或教育者的期望相冲突时,并不能说明这个孩子就是“懒惰”或“愚蠢”,家长应帮助孩子发现他(她)自己的天赋和兴趣点。

2.错误神话二――成为“顶尖”学生的孩子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所以,大人们都敦促孩子要成为最好的学生。在常人眼里,“最好的”学生将进入“最好的”大学,而且人们常常假设进入了“最好的”的大学,将带给孩子美好的人生。人们还假设,如果孩子不是一名优秀的、顶尖的学生,这个孩子将不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实际上,我们的假设是错误的。对孩子来说,成为最好的学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7]。

3.错误神话三――我们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是有利的

有些婴儿10个月便会走路,有些婴儿到了17个月还不会走路。从最开始,我们便有了70% 的表现差异,但我们知道这是正常的,所以我们不会过分修正婴儿的走路。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个态度投放在孩子人生的其他阶段呢?当孩子到了35岁的时候,没有人会知道或在乎他们在中学时的表现。很多青少年都不能在学校中得到充分展示自己的天分和才能的机会,就像婴儿的走路一样,这和他们在工作和人生上的成功关系不密切,他们的天分可能会迟些出现。

最近一项调查发现,孩子的天分可能跟他所接受的学习方法相左,对孩子人生最有用的才能,可能会令他在学校中受到最大的伤害。孩子们的天分和学校的需求之间的不协调,使我们质疑现在的教育方法是否对青少年最好,也让我们重新思考这些神话。

如何消除教育界的错误神话?我们认为,一定要相信和尊重孩子,一定要欣赏孩子所具有的优势和天分的价值。(稿件编号:100628002)

注释与参考文献:

[1]陈虹,吴九君. 积极心理学在积极教育中的应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半月刊). 2010,(6).18~19.

[2]克里斯蒂娜(Christine Duvivier),是挖掘和开发非顶尖青少年学生潜能的专家。她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演讲者,是《欣赏处于80%以下的学生的美丽》一书的作者。在这本书里,她鼓励读者,对于学校成绩处于80%以下的学生,如果我们改变教育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和天分,学生是能够适应未来世界的发展的。她2007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结果里,发现了非顶尖青少年学生的天分。她指导家长、学生、行政管理人员采用一个更好的框架,在未来的教育中发展学生真正的天分.

[3]Positive Psychology News Daily, NY (Christine Duvivier) - March 9, 2009.

[4]Duvivier, C. (2007). Appreciating Beauty in The Bottom 80. Philadelphia, PA: Capstone Project for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APP degree.

[5]Duvivier, C. (2009). Myths of Education: Bottom Students Are Not Hardworking, Motivated, or Bright (Part I of III).省略/news/christine-duvivier/200901091421.

[6]Christine Duvivier,Is Your Underachiever Lazy, Dumb,or Unappreciated Academy For Coaching Parents International, July 14, 2009.

篇4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有关家庭教育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予以了分析,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例如,有学者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生的父母亲(包括学生的年长者)在家庭中对他们孩子所实施的教育;还有学者认为,家庭教育应包括两方面的教育:一个是学生父母亲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另一个就是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其中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应是最为主要的教育。此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生的父母亲对学生所进行的一种培养教育,也就是在学生家庭中,其家长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需要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及自己的生活实践,来对他们子女的学习生活施加一定的影响,以期让他们的孩子能朝着他们所希望的预期目标发展。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就是学生家庭成员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之间的教育;在这个家庭中,不管是长者对幼者,还是幼者对长者,所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施加的影响,都应属于家庭教育。本文中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在学生家庭中,其父母亲及其家庭成年人对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影响及教育的过程。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和早期性

在小孩出生之后,其原生环境就是他第一次接触的环境,其父母亲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人,因而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认为,人生整个受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就是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一辈子的发展状况,家庭教育起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众所周知,人的教育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家庭教育就是这项系统工程的基础。因此,学生在学校里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多或少都可在学生家庭里反映出来,而学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所发现的很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其根源均可从学生家庭教育中进行追溯。

2.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和全面性

小孩出生以后,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与自己父母亲在一起的家庭里,并不断地受到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这种家庭教育总是在自觉与不自觉、有意与无意中进行着,无论是通过哪种形式、在哪个时间实施教育,都是家长通过自身的一举一动来对他们的子女进行随时随地的影响和教育。这种教育既影响到孩子平时的生活习惯及谈吐品行,而且还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品行道德,具有极大的潜移默化作用。因此,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全面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种来自学生家庭的、能够影响到学生一生的终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学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及学生家庭的价值观。

3.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渗透性和感染性

实践表明,能对小孩心理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主要有:家长的学历知识、家长的教养方式、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情绪氛围。小孩与其父母亲之间的天生亲缘和血缘关系,使得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小孩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对于自己父母亲的一举一动,小孩往往能够做到心领神会。而一个家庭氛围越和谐、亲情越浓厚,越能促进小孩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家长及其家庭其他成员所持的态度,极易引起小孩的共鸣,因而家庭教育具有较为明显的渗透性和感染性。

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且学生家庭教育的具体方式,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家长的教育方式,将极大地影响着孩子的发育和健康成长。

(一)强迫式家庭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所带来的影响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部分高等院校和学生家长,把学生成才与否界定在学业优差和能否顺利找到一份好工作上,而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素质能力的培养,却考虑不够。这样,就使得许多家庭在对他们子女进行家庭教育时,采取强迫式的家庭教育方式,例如,采取命令、惩罚的方式来强迫孩子学习,更有甚者,采取打骂的方式来逼迫孩子进行学习;在孩子学习期间,为了能快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而制定出一些硬性学习指标;一旦孩子未能完成这些硬性学习指标,就采取罚、打等极端方式来对待。显然,长期在这种强迫性家庭教育方式下生活的孩子,极易产生自卑等性格特征。这些孩子一旦形成这种性格特征,就对学习充满着恐惧、厌烦,对生活充满着痛苦。因此,在这种强迫式家庭教育下,学生极易形成极为强烈的自卑情绪,甚至会得诸如强迫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由此可见,强迫式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由于这种教育方式未能很好地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味地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极大地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长期在这种强迫式家庭教育下的孩子,先不论他们能不能成才,以他们这种不健全的心理状态进入大学学习,一碰到困难、挫折,且这些困难、挫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时,就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二)放羊式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与上述的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正好相反,放羊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则是以听之任之的教育态度来对待孩子,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状况不闻不问,只要让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与家长没有任何关系了。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更多地是出现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上,因为这些孩子的家长一直在外打工,对于孩子的学习,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因而就出现了对孩子学习不闻不问的状况;只要能及时给孩子缴纳学费、给孩子按月寄生活费就很不错了,其他的诸如孩子的生活困难、心理健康问题等一概不予以理睬,全部推到学校方面。在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下,学生极易产生放纵自由的性格特征,一旦进入大学,在与人交往中就容易出现散漫、缺少团体合作的意识,而且更多的时候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事情。长期形成的性格缺陷日渐暴露出来,在一定条件下就引发出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民主式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总的来看,民主式家庭教育这种方式,是在总结和吸收以上两种家庭教育优点、有效克服其缺点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中,作为学生家长,他们能够在尊重子女的基础上,与孩子积极地交流,并且帮助解决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对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些闪光点,能够及时发现并予以充分的肯定;对于孩子在学习中做得不好的地方,能及时予以指出,并与孩子合作一起进行解决。此外,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极为重视的,家长非常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能够真正体现出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当孩子遇到问题,特别是有关心理方面的问题,就能及时予以沟通和帮助解决,这不仅能让孩子形成独立、坚强的性格特征,而且还有利于孩子具备健康、自信的人格魅力,因而在他们进入大学以后,就能较好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促使他们朝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当然,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并非单独出现的,也不是无条件就可以进行实施的,通常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的成功实现,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学生家庭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收入;第二,学生的家长都应具备比较高的文化水平;第三,学生的家庭应具备团结协作的家庭氛围。在实际当中,有些学生家庭并不全部具备这些条件,但这些家庭仍然可以培养出较为优秀的人才,属于这种群体的并不多,而且从总的来看,缺少其中某些条件的学生,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后,也比较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三、结束语

篇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家庭愈加重视家庭教育,教育方法从单纯的经验式、简单化教育向科学化、系统化的教育转变,教育方式也在由情感说教型向情理交融的榜样示范型转变。〔1〕这些转变是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表现,同时也积极推动着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但我国的家庭教育仍然存在着不少误区,主要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区

当前,多数家长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其教育观念依然陈旧,他们仍把教育子女的重心放在孩子的成绩上,忽视了对孩子心理素质、个性品行与德育的培养。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必然违背了家庭教育的规律,给孩子背上沉重的负担,使孩子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造成孩子心理逆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二)家庭教育内容的误区

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的欠科学性和规划性,家长没有给孩子制定出一个很好的规划,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内容及要求,随父母的一时冲动而决定,只凭自己的主观意识来教育孩子;许多家长更是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对于不符合家长要求的兴趣与爱好给以粗暴的“扼制”,忽视子女的内心感受,结果造成孩子的特长没有发挥出来,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与进取精神。

(三)家庭教育方法的误区

家庭教育方法的误区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棍棒教育:父母缺少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只是以打骂孩子来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这种教育方式极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形成畸形性格。放任自流:父母不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任其发展,当达不到期望值时,又对孩子横加指责,其结果必然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惯,荒废了学业。溺爱型教育:就是对孩子过分的宠爱、娇惯,对孩子的正当不正当的要求不加区分地一味满足,这种教育方式必然养成孩子的自私、骄横、惟我独尊的性格。报复型教育:就是教育孩子“以牙还牙”,这种以错纠错、怂恿报复的教育结果,让孩子误认为打人有理、报复正确,这显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家庭教育环境的误区

主要表现为不良的家庭关系与不健康的家庭文化。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的增多,家庭关系也出现了新课题。家庭关系的不良,主要表现在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上。〔2〕有的吵闹打骂、不冷不热或沉默对抗、冷嘲热讽等等,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必然会对他们的心理素质造成不良的影响。其次,家庭文化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正如梅兰芳的儿子会唱京剧,侯宝林的儿子会说相声;然而,许多家长往往忽视了对家庭文化氛围的营造,特别是有些家长经常赌博等,孩子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又怎能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呢?

二、家庭教育误区的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父母及家庭中的其他年长者对子女及年幼者施加的教育及影响。家庭教育在多层次、全方位的国民教育大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使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许多偏差。

(一)对家庭教育中受教育者的认识

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是构成家庭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3〕家长对受教育者的认识,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不论家长是否明确意识到自己是怎样对子女进行认识的,这种认识在家庭教育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家长的教养态度、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可能是受传统学校教育或历史习惯的影响,不少家长对孩子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发展的个体认识不足,没有关注到孩子的优点;在这些家长心目中,孩子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被动的个体。因此,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自主发展的能动性就被压抑了,这就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4〕

(二)教育者自身水平的影响

家庭中的长者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行和人格,对家庭中的年幼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因素,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因此,家长的心理品质、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孩子。如果家长做事有毅力、对人比较宽容真诚,积极乐观,那么他的这些品质就会不经意间推动着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相反,如果家长本身素质就不好,言行粗俗,自私自利,又怎么能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教育好子女呢?

(三)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民主、家庭成员间相互尊重理解,使子女从小就受到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而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习惯。〔5〕但是,有一些家庭经常发生冲突,使子女常处于担心受怕的环境中,给子女造成心灵上的痛苦,尤其是家庭破裂而导致经济拮据、父母角色的变化等都会改变他们努力养育孩子的方式。这一改变让孩子措手不及,一时间无法调适从而容易产生抑郁、悲观、不安全依恋和憎恨等心理障碍。因此,和谐温馨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

三、积极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如人的发展潜力、美德、幸福感、宽恕、感恩等,它是20世纪末由美国前任心理学会主席E.P.Seligman等人倡议的,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图以一种不同于传统主流心理学研究的独特视角去诠释和实践心理学。〔6〕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领域出现的一股积极思潮,其成果对于家庭教育的实践,特别是对如何促进孩子幸福快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善用赏识教育

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入手,关注人们的积极潜能和积极品质,用一种开放性和欣赏性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重视人身上的优点和积极力量。作为家长,要革新家庭教育的传统观念,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优势,采用积极教育的方法。即:强调家庭教育并不只是对孩子矫正错误、改造问题,不能总是把目光集中在孩子做错的事情上,而是要主动发掘与研究孩子的各种积极品质和闪光点,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品质。家长要善于观察,创建一种积极的环境来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不是给以过多的控制和约束。家长要看到孩子是一个能动的独立的个体,要尽可能地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通过积极、乐观的心态引导孩子面对困难,善于用赞扬的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潜能。在生活中,家长应该多用赏识教育,即以人性为基础,以赏识为先导,这样便于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能力。如孩子把一件事情做好了,就要及时表扬他,让他感受获得赞赏的喜悦,这样就会起到强化的作用。同时,家长们还要看到,随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独立性会增强,理性抽象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开始喜欢怀疑、争论,对别人的意见不随便盲从。对于他们,家长不应该对其严加呵斥和训导,而应该以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对待,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克服自卑心理,体会美好人生。

(二)重视孩子积极人格的塑造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生来就有积极的心理元素,真正积极的、美好的人性品质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认为积极的人格特质是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内驱力。〔7〕心理学家认为,激发出人性中的那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宽容、责任、利他,人就会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因此,家长应该更注重对子女道德品质和积极人格的培养,要认识到成绩、分数并不是一切,不要过分地追求高分数、高学历,而是要加强对孩子进行积极的人格教育。所谓人格教育,通俗来说就是要教孩子学会做人,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能够分清是非对错,学会承担责任,让他们在良好品格的形成中体会到快乐。〔8〕人格是人个性的社会化过程,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品质,包括对生命的珍惜、对理想追求和执着、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感、有爱的能力等;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团结友爱,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懂得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所以,家长不仅要培养一个智商高的孩子,更要培养一个幸福、快乐的孩子。

(三)学会换位思考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人的主观体验,重点研究主观幸福感和快乐以及各种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这对家长教育孩子有重要的启示。这就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尊重孩子,不能把自己的愿望与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家长要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人生追求,而不是父母理想的实现者。所以,家长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多与孩子交流,要设身处地从孩子的立场观察、思考问题,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要意识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成人感、独立感的增强、容易产生同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等,做父母的要顺应孩子生理、心理的成长,学会换位思考,与孩子多进行平等的、民主的心灵沟通。同时,还要教孩子多关注积极情绪,如幸福、乐观、满足、自信、宽容和希望等。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比消极的情绪更能促进学习、提高智力且还有助于扩大人的心理资源,更加有利于人们发挥潜能。这种积极性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永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它能引导人们在幸福感中做事。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情感,使孩子能够更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四)营造积极、和谐的家庭环境

篇6

一、提高教师心理教育能力

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保障学生获得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应当首先要保证教师具备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能力的培训,重视教师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学校要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进行调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避免不恰当的教育手段对学生造成再次伤害。为了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学校应当对初中班级的环境进行改善,根据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定期开展主题活动、文体竞赛,积极鼓励特殊家庭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应当对特殊家庭学生进行耐心的开导和鼓励,他们与其他学生没有什么区别,共同享受学校提供的一切服务。同时应当教导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尤其是对一些有困难的同学,更要积极的伸出援助之手。教师要能够组织并主持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心理教育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这样教师就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教育能力。学校可以进行关于教师教学态度和能力的问卷调查,这样方便学生及时掌握教师的教学状况,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态度和方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教师进行的,因此,教师要在开展过程中充分落实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从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当保持自身的思想与学生思想的一致性,对于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一定要换位思考,保证学生所接受的心理健康辅导都是有益的。

二、抓住根源进行心理干预

对于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要能够抓住根源,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从而实现帮助学生恢复心理健康的目的。这里我们通过一个例子进行讨论。学生小松在学校的表现为经常迟到,在课上爱睡觉,但是课间却跟同学说笑打闹,各科成绩均不及格。有时候,小松会做出一些比较怪异的行为,如果老师指出他的错误,他还会顶撞反驳老师,对老师表现的不屑一顾。这对是小松的基本情况的描述,如果我们不能正确有效的处理小松的问题,那么可能他的学习成绩以及心理问题在初中阶段很难得到改善。对此,我们采取心理干预的方法,首先为了消除小松对教师的抵触心理,或者是逆反心理,我们应当对他进行心理疏导,而进行心理疏导的教师应当选择一位小松不那么反感的教师,甚至可以是不给小松教课的老师。通过与小松的谈话,教师要注意从谈话内容中获取他的家庭信息,不要逆着小松的情绪,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小松理解教师的工作是为了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避免谈话内容涉及到心理问题的相关词语。其次,教师以及学校应当采取措施让小松感受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关心,例如,小松的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困难,学校应当对其学费进行适当的减免。并且如果小松在学校用餐的话,学校应当免费提供用餐,并且安排相应的老师定期对小松的生活进行关心照顾,循序渐进的指导小学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做一个阳光的男孩。最后,教师应当对小松的家庭状况进行调查,要与其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和帮助,并且指导家长如何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对小松的心理问题有所帮助。

三、增强自信乐观处世

篇7

关键词: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

一、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1.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对离婚现象存在一定的偏见,周遭的议论和评价都会在这些学生的心理上造成强烈的反感。他们往往认为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是见不得人的,这用社会环境给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暗示就成为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2.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是性格养成的摇篮。父母早年离异,对子女在少儿时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温暖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是非观;相反,在破碎的家庭会使孩子形成扭曲人格和偏差的观念,消极的对待人生。

3.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实并不是所有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都会出现心理问题。有一些学生可能在逆境中直面人生,自强自立,但也有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父母离异,想法和行为也比较极端,受到生活的变化冲击,他们不善于调节和宣泄,大多选择消极的抵抗,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回避现实,认为人生没有美满和幸福可言,出现价值偏差。

二、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及教育方式

1.父母离异后双方相互推卸,谁也不管子女,把孩子当成了乒乓球,有的还把孩子推给老人抚养。这种家庭往往使孩子易变得自卑、腼腆、孤独、内向,没有归属感。

2.有的家长虽然抚养孩子但责任心不强,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连孩子上不上学都不加理睬,更谈不上家庭教育,这中家庭的孩子在校表现有行为自我、懒散,难于管教。

3.有的家长忙于生计,管理子女力不从心,也没有时间。这样的家长大多对孩子百依百顺,只注重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处处迁就以弥补其感情上的缺失,而忽视子女的心理需求和思想教育,这种家庭的孩子大骄横任性、自私自利。

三、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表现

1.抑郁逆反心理。表现为:从不向人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过分的自我封闭,或心理抑郁, 或行为粗暴。他们常常会把父母的离异作为参考,评价人和事,因此不轻易相信别人,从不表白自己的心愿,不爱和同学接触, 不善言谈, 出现矛盾不能和老师沟通。

2.怯懦自卑心理。表现为:他们常常感到自己不如别人, 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不认为命运可以被自己掌握,认为生活中从满了无奈和辛酸,对待任何事物都没有情趣和激情,极少参与集体活动。

3.放任懒散心理。表现为:个别家长补偿式的极端娇惯,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放纵,意志力薄弱、自律性差、自学能力差等。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懒散,精神涣散,无视管制,经常出现迟到、早退、旷课、打架等现象。

四、解决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有效对策

1、社会的影响。社会的积极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起促进作用,消极因素则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尤其是离异家庭的学生往往比较敏感,有些社会上的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这些变化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就极为容易发展成心理障碍。所以我们应该积极优化社会环境,给予现代人正确的婚姻观和离婚的认识和舆论引导。

2、学校的重视。离异家庭大学生在学校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校如果不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导致他们行为上的偏差,甚至走向极端。因此,开展和重视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离异家庭大学生系统档案可以对他们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教育。最好是在入学初就建立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不记名的心理问卷调查,辅导员深入谈话,排查特殊学生,定位特殊群体,开展特殊教育,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尽早诊断和干预,预防这一群体心理和行为不良倾向的发生。同时学校应培训和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设立心理信箱、心理咨询室等, 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障碍给予疏导和排解。实行班导师制也是一种极好的方法,班导师可以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给予离异家庭大学生无限的关怀,为他们提供了讲心里话的机会。学校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他们在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法学等理论学科的学习,帮助一线教师提高工作能力,明确职责,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2、教师的关爱。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人。一定场合下,有时教师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离异家庭大学生大多自卑感较强,教师在评价他们时特别应施以爱心,用爱心抚慰创伤,用友情弥补亲情。这里尤其要提到的是高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是距离学生最近的一线教师,做好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成长成才教育是每一位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首先,辅导员应深入学生课堂、寝室,深入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谈心,达到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让他们体会到温暖和信任。其二,辅导员老师应积极营造年级、班级、寝室,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通过心理互助,让同学们和离异家庭学生平等相待,有好相处,鼓励互相帮助,通过这样的氛围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爱怜和友情般温暖,引导和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家庭。其三,在学习和生活中,辅导员还应他们搭建体验成功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成功的体会,逐步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阴影,找到生活的乐趣。

3、家长的配合。“解铃还须系铃人”,家长要调整心理情绪,引导子女对家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家长自身必须整理好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尽快走出离婚的阴影,建立正常的家庭氛围,不要将夫妻之间的怨恨和愤怒扩散到孩子头上,应当多和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感情,随时关注子女的心理变化,尽最大努力减少离婚对他们的伤害。家长还应积极与学校建立紧密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在沟通中了解学生家庭的、学校的双向信息,有利于家长、学校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新的认知系统,纠正他们头脑中的思想偏差,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我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祖霞.郑燕.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与健康教育措施[J].科学教育论坛.2005.

[2]王诗堂.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2005.5

[3]贾晓明.单亲的心理社会干预研究[J].中华子女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4

篇8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小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85-02

一名同学从小就十分受到奶奶的宠爱,在幼儿园的时候十分的优秀好强,之后进入小学后,由于某次考试没有得到100而得到了98分在班级当中大哭大闹。后来经过学校的调查我们发现,该同学在同学当中的印象一向都是爱哭、好强。老师对其的评价是:有着较好的成绩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但是难以和谐的与同学相处,同时也没有较强的交往能力,对情绪管理的能力较差,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哭,而哭起来之后就不听任何劝解。调查之后我们发现,该同学还是婴儿的时候,父母就已经离异了,出生三个月之后,其母亲就出国到了加拿大生活。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直接的关系。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1.家长的教育方式

在家庭教育当中,通常存在兩种不健康的教育方式。第一,在比较优越的家庭条件当中,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就算遇到一点的困难也不愿意让孩子吃苦,所有的困难都由家长帮助孩子来进行解决。长此以往,这样家庭教育当中的孩子缺乏必要的抗打击能力,如果遇到没有家长保护的困境,常常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也难以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整。第二,在一些家庭当中父母对孩子有着比较高的期待,这种期待甚至超过了孩子本身的承受范围,如果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孩子就会受到打骂,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当中,孩子虽然有着较高的较好的学习成绩,但却难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的生活,往往会产生自卑等心理。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家庭不幸福或者是没有较好家境的学生,往往并不善于与人交流,而在这样的家庭当中,家庭往往也会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产生忽略的情况。因此,教师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发现,学生本来就不成熟的心智很可能会造成学生做出出乎意料的情况。

3.家长的文化水平

家长的文化水平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影响。学生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氛围,除了在学校当中,在家庭里也同样如此。如果家长没有足够的文化水平,或者是并不重视孩子的学习,而不懂得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心理、情绪,就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通过家庭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1.加强父母的责任感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你们生育子女,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的家庭当中,在你们的影响下,成长为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战士。”因此,如果家庭当中的父母经常争吵,应学会理智,如果忙于应酬,也需要尽早回家。没有优越条件的家庭,也不能够对养育孩子的时间进行牺牲,即使出现利益的情况,也应该对育子的方案提前计划好。

2.加强沟通意识,多与孩子交往

父母除了要给予孩子的衣食住行足够的关注之外,更要对孩子的精神世界以及内心给予足够的关注,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产生冷漠,常常会造成孩子的心理以及品德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家长更应多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随着节日的不断增加,父母也应该对节日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提高,为孩子多安排一些相互沟通的时间。

3.改进教育方法转换角色

父母应对孩子的成长心理以及必要的心理知识进行了解,根据孩子的心理情况以及心理规律来展开相应的家庭教育。作为家长,更应该对“溺爱型”以及“棍棒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提出反对,对“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进行倡导,家长除了是孩子的父母之外,也是孩子的导师以及真诚的朋友。而根据相关的调查我们能够发现,小学生对于“朋友式”的父母十分欢迎,而对于“权威式”的父亲母亲很不喜欢。

4.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刘绍禹曾经讲解过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他认为儿童应该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在一起,从而更好的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儿童长时间与成人的生活,会使得儿童产生依赖式的心理,长此以往,这样的心理将很难打破,对其日后进入社会来讲将会产生极为不好的影响。因此,家长更需要采用多种方法为子女提供与同龄人交往的空间,使得儿童能够善于交友、乐于交友。

结束语:

小学生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由于小学生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因此小学生也常常喜欢模仿。而根据家庭教育当中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因素,家长也应该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积极的榜样,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华.浅议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 

[2]朱凤娟.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21) 

篇9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期望重智力,忽视心理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由于教育观念的因素,一些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提早对孩子进行教育,过分追求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重视学前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他们让孩子过早学习数学、认字等文化知识,甚至不顾孩子的兴趣和能力,给孩子报各种兴趣辅导班,学前儿童失去了本该有的美好童年。这样,过高的期望造成了过高的压力,重视智力的发展忽视了情绪、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影响了其心理健康的发展,不利于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二)行为导向错误,忽视积极品质。学前期是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而这个时期最直接的影响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导向和暗示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行为导向和暗示,对儿童起到积极的作用,不良的行为导向和暗示给儿童带来消极的影响。很多家庭缺乏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忽视学前儿童积极的品质,消极评价使学前儿童形成错误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导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缺乏正确性,甚至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因此,父母的观念和行为导向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忽视积极品质而助长消极品质,影响心理健康发展。(三)教养方式不合理,忽视家庭氛围。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包括专制型、溺爱型、民主型等。目前,父母经常对子女采取溺爱和专制的教养方式,或者听从儿童安排,一味迁就儿童,这样助长了儿童的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的人格特点,或者家长以长辈身份命令儿童,让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儿童缺乏自主性,而且以严厉的方式对待儿童,这种不尊重儿童的教养方式,给儿童营造的是一种消极的家庭氛围,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儿童内心产生压力和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而且会使儿童产生自卑感等不良品质,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心理学思潮,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相对比较分散,主张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主要内容大概分为以下三个方向:1.积极的情绪领域。积极的情绪强调主观层面上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例如幸福、乐观、快乐、希望、满足等积极情绪。积极的情绪领域最有影响的研究是“拓展-构建”理论,“积极情绪能扩建个体的行为或思想,还能帮助个体建立起长远的、有利于个人未来发展的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而消极情绪的作用则相反”。总之,人要以积极的情绪面对问题,积极的情绪有利于人们长远的发展。2.积极的人格领域。积极的人格主要指个人层面的积极方面和积极品质,特别是研究人格中关于积极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并主张要以一种更具开放性和欣赏性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力和发展能力。总之,积极的人格有利于预防消极品质,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3.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领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人格有密切的关系,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都影响着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的形成。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指建立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1.重视心理因素,培养积极情绪。美国心理学家弗瑞德克森认为,“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为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充足的能量,让个体思维更活跃、认知更全面、反应更灵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积极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发展。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既要重视儿童智力发展,也要根据儿童的能力和兴趣给予适当的期望,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其次,家长应调节好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影响儿童,并以积极的态度理解和对待儿童的消极情绪,帮助儿童正确表达和发泄消极情绪,增加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最后,家长也要创造情境和机会满足儿童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与认可,培养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2.重视积极品质,客观评价儿童。积极心理学主张以欣赏性的眼光挖掘人的潜能,重视人的积极品质方面,这也有利于预防消极品质的出现。因此,家长要重视儿童的积极品质,客观评价儿童。首先,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除了发现问题,更要相信儿童的能力,挖掘儿童的优势,用积极的方式鼓励和表扬他们。其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考虑每个儿童的需要、性格、能力、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客观评价儿童,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最后,家长要创造条件使儿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自己原有水平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塑造积极的人格。3.转变教养方式,创设积极环境。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庭环境是除幼儿园外影响其身心发展的重要组织系统。研究发现,积极的家庭环境可以减少情绪行为问题的出现。由此可见,学前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其情绪和人格。因此,家长应该为儿童创设积极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氛围。首先,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尊重和理解儿童,给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迁就和溺爱儿童,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次,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相互关爱,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多向儿童传递积极的情绪,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儿童心理上感到安全和愉快。最后,家长要加强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了解儿童在幼儿园的情况,共同商讨教育对策,家园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这样,给儿童创造一个民主、接纳、温暖、和谐、愉悦的积极的家庭环境,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

三、小结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亦是如此,心理发展更不要让儿童输在起跑线上。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让我们开始从新的角度审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改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作用。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到解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上,重视学前儿童心理因素的发展,培养学前儿童的积极情绪和积极品质,创设积极的家庭氛围和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王萍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篇10

关键词:家庭教育 小学生 心理健康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文化也伴随着人文环境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八零后、九零后甚至羽翼未丰的零零后,一个个新锐的词语代表着这些个性鲜明的新生代群体。环境不同了,时代不同了,所以总有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越来越难管了。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就连我们成年人都应接不暇,何况这些个稚嫩的孩子们呢。如果父母还用那些旧观念、老思想对付现在的孩子们,自然感到有心无力,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对于家庭教育的需要远在当年的我们之上。我们必须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奇怪的例子,某某的孩子小学学习成绩还非常优秀甚至品学兼优,怎么慢慢地变成了学习困难学生直至一个问题青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小学教育的重点不是在于对小学教纲上知识的传授,而是在于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就我这些年的执教经验而言,当今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父母等家庭成员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任由其自由发展,学生本人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困难。

这类学生表现为学习成绩差、书写不认真、经常不写作业甚至靠撒谎来逃避作业和学习。第二种,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管教过于严格,使学生不能形成自主的学习习惯,而是在父母的逼迫下学习,自然也不能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此类学生表现为成绩中上偏高但是对于开放性题目则不知从何下手,也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第三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有意培养孩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这类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踊跃发言,常常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在课余时间也能主动阅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来丰富自己。

二、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性格养成的影响

如今,性格决定命运的观点已经为大部分人所接受,良好的性格养成才是真正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当然,性格缺陷在少年时期表现得并不十分明显,但是有句老话说得好: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某些性格问题在小学时代往往也会显露出来,比如过于胆小、害羞、容易急躁、在语言和肢体上有攻击性等等。当然,这些只是小问题,并不一定成为性格缺陷。这些问题的发现与处理就主要依靠父母的家庭教育了,因为它的产生多半也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很多心理学家都说,内向与外向都只是性格的一种,没有优劣只差。但是中国的父母却总认为内向是一个贬义词,内向就意味着孤僻等不好的字眼。因此,对于孩子的害羞多有嗔怪,有时还会说:“你看看谁家的孩子,再看看你自己。” 这些看似无心的责备,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自卑的种子。并且有关研究表明,少年时的心理阴影往往难以抚平,在成年后还会影响更为严重。这样错误的教育方法不但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使孩子加深了恐惧感,甚至会使孩子躲避与人接触,造成成年后的交际障碍。对于孩子的急躁与言语动作的攻击性多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使孩子内心中缺乏安全感,因此急于证明自己。这时,如果父母还认识不到教育的失误而采取体罚责骂等错误的教育方法,会使孩子逆反心理更加严重,加重性格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