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预算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工程预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企业现有的预算编制系统是根据我国电力事业部门制定的制度、规定和方法来进行编制的。分析现有的预算编制体系不难看出,现有体系太过注重概预算而忽视轻资金的管理,预算体系无法为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不能有效管理控制工程造价。从内容上看,虽然现有的这套标准体系在内容上非常的详细,把各种费用都罗列出来,但是费用的计算规则却较为复杂,另外由于编制人员没有对国家颁发的政策进行深刻的解读,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调整,使编制出的体系没有结合实际情况,造成费用预算不合理,容易出现缺漏和重复计算的现象。从方法上看,企业编制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没有纳入资金管理这个内容,仅仅根据设计阶段的估算、预算、概算来编制预算书,编制环节本本主义盛行。仔细分析这一方法,就会发现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严重脱离实际情况的造价计定方法,因为这种方法采用的是先估算后预算的手法,因此没有遵循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即计定合理、提前预控。
1.2企业缺少对资金管理监督的体系
在当前形势下,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通常是由编制人员编制完成后上交有关审批部门,编制人员只需要按照审批部门的要求来进行编制,编制完成后就无需对编制体系是否满足企业的要求进行考核,因此在这种体制下编制的预算体系缺少有效的约束体系和控制作用。在编制完预算文件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用这种体制下编制的预算体系是无法准确地预算出费用是否超过预算的,只有项目工程在建设完成之后才能得到验证,工程造价超过预算问题也难以得到补救。另一个方面,企业预算体系与财务会计专业在投资成本上没有形成统一,造成财务会计无法对成本费用起到监督控制的作用。
2完善电力工程预算编制的方法
2.1利用量价分离法来进行电力工程预算
企业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是企业的关键环节,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工程造价,因为工程造价是一个整体,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量”和“价”,所谓“量”指的是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所付出劳动的总和;“价”指的是工程项目中每项消耗物的价格,其包含工人劳动价、材料机械台班价等。我们所说的量价分离法的基础是建立在企业的“量”是相对不变而价是有波动变化的情况下,按照政府颁发的统一标准来执行,确定消耗定额,选用合理的工程费用计算方法。在完成设计方案之后,就只需要根据设计图纸上标注的“量”来进行项目施工,这样就能做好电力工程的预算了。所以,要想保证电力安装项目的成本费用预算处于正常允许的区间之内,就应该控制预算施工阶段的每项消耗单价和实际结算单价基本持平,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项目建设不会出现工程预算超标的现象。编制人员事先做好市场调查研究,应用合理的工程计算方法和消耗定额计算的消耗总量,按照当地市场物价情况来确定工程项目的预算费用。
2.2把握预算数和结算数的误差幅度
一方面,在安装项目中每个工人的施工时间和材料机械台班总数通常是不变的;另一方面,企业在日常经营运转所需的各种费用(直接费、间接费),以及企业经营利润和税金全部是以基本直接费为基础的,由于税率和费率都是国家颁布的统一标准,因此也是相对不变的,这些方面在同一个工程项目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会受市场变化影响的。但是对于电力工程项目而言,尤其是某些规模大、工期长的大型工程电力项目来说,利用当前的预算手段无法对跨度过久的工程项目做出最佳预算,因此现行的预算方法已经逐渐地与时代脱轨,跟不上市场变化。因此关键环节就是对当地市场上的人工成本、材料以及机械设备实际价格做好深入的调查研究,正确地预算出工程项目的费用,才能保证工程预算数和实际结算数处于正常允许的区间内。在新形势下,工程造价管理已成为企业的重点改革对象,而基于量价分离方法应运而生,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完善电力工程预算,一般来说,就是利用实物法来辅助施工图预算工作。编制人员事先对市场的材料、机械设备、人工成本做好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样做出的施工图预算就能使当地实际水平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因此能够很好地避免出现单价预算与当地市场价格有太大的偏差,从而保证电力项目中的各项不必要的预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通过降低工程预算费用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必须对国家颁发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刻的解读,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工作,熟练地应用各种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来完成电力工程预算编制工作,让企业的工程预算更加全面规范。对于企业电力工程预算编制人员而言,在实际编制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以下两点:
(1)人员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握好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步骤,做到对施工进度心中有数,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新的工程知识,时刻关注与该领域有关的知识信息,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对于企业而言,电力工程预算编制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因此在编制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实际情况,还要仔细地套用定额,只有做到这两方面的要求,才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受损失,避免给社会造成坏的影响。另一方面,预算也具有预测企业投资是否合理的作用,因此工程预算编制直接决定预算的这一功能是否在实际操作中得到良好的体现。因此编制人员必须对目前市场上的各种材料价格进行调查,充分认识到企业的劳动效率,以及把握好企业的每项工程投资成本,只有在这些前提下,才能完善电力工程预算编制工作。
3结语
篇2
[关键词]电力工程;预算编制;工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107-01
1 电力预算编制内容
电力工程预算是工程招投标报价、确定工程造价和甲乙双方决算的主要依据,是施工管理的基础,将直接影响电力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工程建设规模大、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建设中的各个环节错综复杂,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工程管理办法。如果决策者如错定建设项目,未做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就会给国家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浪费。因此,必须加强工程预算的管理工作,尤其要严格控制好每个标段工程前期预算工作。电力工程按其建设性质可分为新建、扩建和改建。新建是指在原有企业之外建设新的项目,如建设一座变电站。扩建是指在原有企业内扩大原有的生产能力,或新增生产能力,如新增变电站的主变压器或更换大容量变压器。改建是指原有企业为提高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改变网络结构、提高技术水平,而对原有固定资产进行整体技术改造,如改变输电线路电压,提高输电能力,改进网络结构,变电站增改进出线、母线等。
2 电力工程预算编制的依据
2.1 设计电力安装工程D纸
社会在进步,竞争更加激烈,技术在不断更新,对电力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对图纸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图纸设计方面,必须符合实际准确到位;把握恰到好处的尺寸以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以最低的工程成本达到最高的艺术效果,满足方案设计的意图;在设计变更单和现场签证等方面,必需逐层严格审核,保证不出纰漏。
2.2 电力工程的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
电力工程过程施工组织设计用来指导工程项目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的有效保证,因此,电力工程过程的组织设计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上按照实际情况和规范要求严格把关,经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2.3 电力工程材料的限制规定
电力工程的材料是整个工程的基本保障,材料预算过高,工程成本自然降低不了,造成一定得损耗理所当然;材料选择不当,轻则损耗,重则失败,因此我们在满足工程顺利完成的前提下,对材料的市场价格和款式进行招标,以求工程的质量和成本的降低。
2.4 专业预算定额的规定
预算定额根据分部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的形体特征及其变化确定。一般根据湖北省电力公司及国家电网公司下发的定额取费文件进行专业的预算编制,定额要求根据劳动定额、材料消耗量定额、施工定额等确定预算定额消耗量指标;根据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材料数量等确定预算定额中的材料消耗量;根据正常施工条件下必须消耗的某种机型或规格的施工机械台班数量来确定预算定额中的机械消耗量。因此,定额必须按照规定要求科学、合理、实际的预算。
3 电力工程预算编制的优化途径分析
3.1 详细调查施工的情况
电力工程如果要编制出与实际相符合的工程预算,就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调查,选择出最佳的施工方案,对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处理。一般包括对现场的电力设施情况、工器具状况,现场施工环境以及进出场设备的运输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只有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准确调查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地编制出科学的工程预算,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
3.2 对工程的设计工作必须要加强管理
要提高地电力工程预算编制的准确率,就必须提早做好设计工作。只有落实好设计工作,才能做好工程预算的编制工作。在进行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图纸在进行设计之前要严格地做好现场的勘测工作,对周围的地形、地质以及地势情况都要有个详细且周密的考虑,周围的环境或者其他可能影响设计的状况都要考虑在设计范围内;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周围的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打好基础;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线路、变电以及电气等诸多因素,并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综合考虑给排水以及城市交通、居民生活等诸多要素,全方位地做好电力工程的设计工作。
3.3 加强审核的力度
在起初做好电力工程预算的编制工作,之后还要加强审核的力度,将各类综合指标都进行全面考虑,尽量减少预算方面的失误,提高电力工程预算编制的精确度。审核工作涉及的范围是很广的,比如配套的主体线路、管道线路、工程的设计图纸以及工作量,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定额指标情况,材料的单价、通信的设备、运输的费用等等,对上述诸多方面的因素都要进行认真审核。审核的方法主要有全面、重点、分解对比以及经验这四种审核方法,具体在审核过程中,就是按照审核的方法对电力工程预算的编制工作进行合理且全面的比较和审核,将可能具有误差的数据剔除出去,尽量使实际的使用和预算相符合,从而提高电力工程预算编制的质量与准确率。
3.4 提高电力工程预算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选择编制人员的时候,一定要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选择专业技能高的,综合素质强的,且自身有很强业务能力的人员;电力工程预算的编制人员不但要熟知电力工程方面的知识,还要对其他相关的专业有个清晰的认识,在编制过程中要对那些非电力工程专业却与其有着非常紧密联系的工作进行详细的了解,在业务方面也要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增加知识储备和经验,为做好电力工程预算的编制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电力工程预算的编制人员还要具有良好的素质修养,具有较高的职业操守,对所从事的工作很有责任心,综合能力很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力工程预算编制的质量。
4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电力工程预算是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和企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进步在施工过程中的反映,是对工程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因此,预算具有对工程的管理和监督职能,所以必须认真执行国家及本行业各个时期颁发的政策及有关规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工程技术手段,使电力工程预算更加科学合理。在预算编制中,编制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编制人员除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外,还应不断掌握施工进度、工序要点,学习施工技术,不断增长施工工程知识,进而提高对施工规律的认识;编制预算是一项既严肃而又复杂的工作,必须经常掌握各方面信息;编制关系到企业、集体的经济利益,既要认真套用定额,也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编制,否则就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同时,预算是企业控制不合理项目投资的重要依据,预算编制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因此,要做到在全面了解社会市场调节材料价格等经济信息、企业的劳动效率、工程的单项成本的前提下进行电力建设工程预算编制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多,且专业性强。相关负责人要依据电力工程背景,将预算编制工程落实到位,认识到电力工程预算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法,对电力工程项目风险进行有效评估,使电力工程施工全过程更加科学合理,降低后期施工费用及难度,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提高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3
由于市场经济的动态发展导致市场出现自主定价的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已经成为市场的主导。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中,很多原材料的价格都会随着市场需求发生波动。在水利电力工程施工中,对很多材料的价格都有规定,但由于施工周期长,材料价格会随着市场的变化发生变化,规定价格与实际价格会出现偏差,价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预算工作有影响。很多施工工程的计算一般都是以发票为准,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弊端。由于每个地区管理发票的方式不同,所以发票并不能真实反映出材料的实际价格,有的则使用不合理的手段开具发票,因此发票核算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这给水利电力工程预算带来极大困难。水利电力工程建设可以分成3个阶段:施工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和竣工阶段。由于我国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中,投资方大多急于求成,对整个工程的估计不足,准备不充分,因此无法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相反会出现浪费的情况。
一、水利电力工程预算问题分析
造成水利电力工程预算出现问题的原因有三点。第一,预算出现差错。随着水利电力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和深入,跨地域、跨地区的工程承接管理工作越来越多,水利电力工程设计与施工日益普及。但是我国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对项目预算、收费标准、预算编制的规定不同,导致很多地区在实际编制工程预算报价中出现很大的问题。忽视预算基础,忽视竞争因素,导致预算管理失去控制。第二,对水利电力工程预算管理缺乏综合管理意识。我国目前使用的预算管理模式大多属于阶段性管理。很多项目施工中,预算管理都具有综合性。很多水利电力工程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都缺少统一的管理方式,缺少对预算的管理,对资金投入、分析、评估的管理也欠缺,设计单位在整个设计阶段并没有将全部预算都细化出来,施工中缺少对设计方案的控制管理。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投资过高、施工过难等问题。在水利电力工程施工招投标的阶段,对标底和标价的评估不够准确,使得整个工程施工资金短缺,预算不足,管理失控,无法按照规定日期完成,造成恶性循环,给国家和企业都带来巨大损失。第三,工程预算管理方法滞后。我国目前使用的水利电力工程预算管理方法是工程量预算模式,是以定价为基础,以人工单价、材料单价、统计资料为基础进行统计。这种预算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与现代的市场发展方向同步,同时也无法真实反映出工程的价格,不能明确反映出竞争的实态,更谈不上与国外的工程预算管理模式接轨。目前的水利电力工程预算模式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导致承建单位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发生变更。
二、水利电力工程预算管理解决措施
1发展市场经济,保证与国际接轨
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市场发展保持同步。一般预算管理使用实物量法是发展趋势。单位评估法在我国已经使用了好多年,受到技术人员的欢迎。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实物量法更加适合目前的发展形势,尽管实物量法比较复杂,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比较高,要求编制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经验,需要有大量的基础材料。对施工组织设计要有更好的分析能力,推动施工中实物量法的进展。
2减少材料价格对工程预算的影响
减少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工程预算的影响,需要做到工程实施之前需要对所需要的材料做充分的准备和储藏,同时在水利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减少材料的浪费。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生产厂家,有相同的销售渠道,因此对施工材料需要从正规销售渠道采购。材料价格的波动也能代表产品的整个态势,偏离了材料价格,会影响预算评估管理。水利电力工程建设单位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材料价格情况和价格变化规律来统计,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差价的目的。
3水利电力工程预算全过程控制
水利电力预算管理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包括决策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等。在施工中无论是投资方还是施工方都要加强预算管理,将建设工程预算管理的额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对随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纠错,在管理中,合理使用资源,力求将建设工程的投资控制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随时纠正所出现的偏差,在建设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资源,保证整个项目的投资目标能够被控制,从而取得更好的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保证水利电力工程施工目标能够实现,以取得更大的效益。
篇4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得到了十足的进步,电力工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电力工程中,电力的预算问题是关键,如何做好电力工程的预算体制,做好电力工程的费用计算,提高工程质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摆在电力行业面前的主要问题。合理的预算能够真实的反映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能够合理的估算工程的成本和内容,最终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电力工程问题中的预算体制展开研究,通过分析目前电力工程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为电力工程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电力工程 预算体制 问题 建议
一、前言
预算体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电力工程的预算关系到电力工程施工的每一个阶段,预算内容要涵盖了电力工程中的各种活动。有效的预算能够节省工程成本,并且能够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对于电力工程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电力工程的预算是相关企业进行工程招标和投标、确定造价、以及双方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电力工程的预算体制是对工程有效管理的基础内容,将影响到电力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较大、所需的技术含量高、涵盖的内容复杂而且涉及的面很广,建设中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就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推动电力工程顺利完工。假定电力工程中没有做好工程的预算体制,没能及时有效的进行预算的管理,将会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电力工程的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加强,特别是一定要控制电力工程的投标管理工作。电力工程的建设根据自身的性质分为新建、扩建、改建。新建指的是建设新项目,例如新建变电站等。扩建指的是在已有的企业基础上扩大规模和生产,例如变电站的建设中增加了更大容量的变压器。改建指的是在已有企业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的提高、能源的节约、降低消耗、网络结构的改变等。
二、目前我国电力工程预算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力工程预算的编制没能严格根据实际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的预算体制,是根据以前制定的电力标准进行,这一体系的缺点在于忽视了资金的管理,项目的决策和工程的造价分析相互分离。预算的内容上设计的东西很多,没有做到面面俱到,但是打破了预算的规律,脱离了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导致许多费用没有计算在内。另一方面,电力工程预算的编制与资金的管理相分离,预算的编制按照由粗到细的层次进行,这样太坚守本本主义,没能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应变,违背电力工程造价的科学合理原则。
2.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缺乏应有的监督和约束
目前大部分的电力工程预算体系没能建立起来和资金之间的有效联系,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下,工程的预算编制一般是上报上级部门之后,上级部门批准之后就安排预算的办法,预算编制之后的事项,没有专门的负责人进行监督和管理,缺乏应有的约束和管理体系。实际的工程操作中所需要的资金没有经过严格的预算,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当初的预算标准,是否超出了当初的预算等问题没能充分的考虑。只能是等到电力工程施工之后,出现了问题才进行补救,这种事后诸葛亮的方式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很多的财务无法进行及时的核实,形成现在超支预算等现象。
三、编制科学合理的电力工程预算体制应该注意的问题
电力工程的预算由工程设计、质量控制、企业效益等部分组成,在对电力工程的管理全过程中,预算管理起到了对工程的监督功能。因此,要做好电力工程的预算系统,必选按照国家规定的政策和制度执行,并且深入到电力工程的实际调研中,掌握熟练的电力工程技术和方法,保证电力工程预算体制的制定更合理。在对预算体制进行编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编制预算体制的工作人员在体制编制之前要进行深入的社会调研,深入细致的了解电力工程的运营情况,掌握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过程成本以及技术要点,在调研中学习相关的技术,不断增长施工知识,提高对电力工程的认识。电力工程的预算体制的编制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严肃的工作,编制人员在调研的过程中要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必须考虑周全。预算体制的编制工作涉及到国家、企业的利益,不仅要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同时也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灵活应变处理。按部就班的编制预算体制不仅无法提高工程的效率,而且浪费了资源,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合理的预算是国家对不合理的项目投资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依据。预算工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国家电力工程的资金使用效率,因此在预算的编制中必须掌握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在认真执行和套用国家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同时结合市场的行情和材料价格、学习财会知识、了解工程的设计意图,这些都有助于工程预算体制的编制工作顺利完成。
四、完善电力工程预算体制的具体对策
1.根据量价的分离来进行电力工程的预算
电力工程的造价问题,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由各种因素组成的一个统一的系统。电力工程的造价就算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工程的施工中消耗的物化方面的劳动,另一方面是消耗的人力活劳动,人力活劳动包括了人工费和材料费。所谓量价分离指的是电力工程的量是比较稳定的因素,但是工程的价存在一定的弹性,是个活跃的因素。也就是说工程的造价制定要根据政府部门的统一划分、统一消耗一定的材料,然后企业制定设计图纸,这样一来施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比较稳定,但是市场是随时发生变化的,这些消耗量所对应的市场价格则根据不同的市场行情不同。因此,为了保证电力工程施工中所预算的费用和实际中花费的相互吻合,两者之间的误差达到最小,那么就要做到预算阶段时候的消耗量价格和实际中的价格保持一致,要消除时间差。量价分离方法的优势在于工程的预算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量价分离方法是工程造价未来的发展方向,采用的是实物法进行编制施工预算图标,因为预算中的人工费用和机械材料费用都是根据当时当地的价格进行,因此编制出来的预算就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当地的实际水平,避免了由于市场的波动造成的较大的预算误差。这样能够充分的调动施工单位的采购能力,降低了采购的成本,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控制预算数与结算数之间的误差幅度
依据电力工程所需的安装费用的计算方法,要使安装中的费用预算达到准确无误,关键的是要做好人工、材料和机械的预算价格,工程中所要消耗的人工工作日、所需的材料数量、机械的台数等都要做好计划,这部分的费用比较固定,一定时间内受到市场的影响不大。但是根据现行的预算方法,它的弊端在于如果预算计划做好之后经过领导的同意就不再发生改变,这样就显得陈旧和落后,预算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行情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保证电力工程安装的预算费用和实际费用之间的误差控制在一定的幅度。电力工程的预算是工程设计、工程的质量控制中重要的部分,是技术在施工中的反应。能够对施工企业的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因此要做好电力工程的预算体制工作,深入到实践中,掌握不同的施工过程和技术手段,学习工程的知识,编制人员要认真谨慎的进行预算的编制,这不仅关系到个、企业的效益,同时也关系到国家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
3.做好电力工程的建设程序
电力工程的建设程序指的是电力工程在建设的具体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规则、顺序。电力工程的建设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臆断做出盲目的判断,要按科学程序进行。首先要制定合理的研究报告,之后根据设计的内容确定下一步的建设项目,通过深入的现场勘查、项目的预测、组织和研究等,了解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电力工程的建设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预算体制的编制要实事求是,符合现实状况。电力工程的预算体制编制对于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完善电力工程的建设程序,就要提出科学的电网方案,要保证电力项目的基础工作落实到位,做好前期工作和预算体制,是电力工程顺利进行的保障。在实行过程中严格遵守规范,按照预算进度组织实施,修改和验证。
电力工程的预算体制编制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要充分按照图纸的设计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保证每个项目的落实,预算体制的内容要真实客观的反映出电力工程的具体规模、成本和目标等,依据国家政策的相关规定,控制项目质量,做好项目的监督。
4.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
预算体制编制工作人员在编制过程中,要注意这几个方面:由于编制预算体制是一项复杂的事情,因此工作人员要掌握和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了解电力建设的进度和现状,掌握工程的技术要点,程序方法,增强工作人员对工程的全面了解,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预算编制工作涉及到国家、个人、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慎重认真,要因地制宜,否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工作人员在编制中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有关条款和制度,掌握工程的单项成本计算,了解市场行情、材料的价格等,掌握设计的工艺和特殊要求,做到全面熟悉预算体制编制工作。另外,还要加强对预算编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统一编制的财务人员、推行全面的预算管理监督,整个企业资源,实现精细化管理模式。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的投资多,规模大,所需要的技术性较强,涉及到的环节很多,工作流程复杂,因此在技术上要遵循电力工程的施工程序,按照国家的政策和规章进行,工程的建设必须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配置专业人员。预算体制的编制要结合材料、人工、机械等的费用,根据当时的市场变化给出适当的调整。只有从多方面抓起,才能保证预算体制符合现实的情况,才能实现企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笑非.完善电力工程预算编制的相关措施.经济研究导刊. 2010(11):128-129.
[2]裴莉.如何做好电力工程预算的编制工作.山西建筑.2009(20):265-266.
篇5
关键词:电力工程;预结算;准确性;途径
电力工程的预结算关系到电力工程的每一个施工结算,电力工程预算是电力工程在施工前针对于电力工程各种活动进行的成本预估和计算,电力工程决算是在施工结束后,对于电力工程预算进行总结,通过结算的审核,来确定最终工程的实际成本。目前,我国电力工程在预决算的计算和审核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但是由于电力工程预结算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施工结算工程的变更,造成电力工程预结算准确性不高,影响到电力工程的造价计算。基于此,本文就通过对于电力工程预结算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提高电力工程预结算准确性的途径,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一、电力工程预结算的分析
电力工程属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及其管理对于电力工程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科学的电力工程管理可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良好的电力工程质量能够提升广大电力用户的用电体验,实现电力企业的优质服务。电力工程预结算作为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点管理项目,不仅影响到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成本,还会对于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电力工程预结算,是由电力工程预算和结算组成,是在电力工程施工前对于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有的经费开支的评估,和电力工程施工完成后项目工程活动的总结与预算的审核。电力工程是一项复杂、项目繁多的工程,每一项工程的施工都对整个工程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进行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施工企业的施工水平,还要对于施工的环境、材料以及施工人员素质进行综合评定,保证电力工程预结算工作的准确性。
二、电力工程预结算准确性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具有投资大、收益周期长的特点,提高对于电力工程预结算准确性,不仅可以有利于明确电力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还有利于实现电力企业的经济价值。电力工程的预结算中,是对于现有和未来进行的评估,准确的预结算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环境下遇到困难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可以稳定企业的发展。另外,电力工程准确的预结算还可以对于电力企业在年度内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有利于电力工程企业实现短期内的目标。另外,电力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还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进行预结算的编制过程,需要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资源进行评估和计算,能够将建设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并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电力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还是电力工程建设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数量越来越多,电力工程建设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通过对于电力工程预结算准确性的提高,可以实现电力工程建设企业的经济利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电力工程预结算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工程设计的变更
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电力工程预结算是对于施工过程中每一项施工项目的设计与评估,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影响到电力工程预结算准确性的因素有工程施工结算对于工程设计的变更。这种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属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造成施工阶段工程设计变更的原因有:1)工程设计不合理[1],即在施工前进行电力工程施工阶段的设计存在不合理,设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设计标准进行定额和指标进行设计,以及缺乏设计经验使得工程设计方案在施工阶段存在不合理的情况。2)施工企业私自更改工程设计方案,在实际的电力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为了赶工期,自私更改工程设计方案造成成本投入超标,影响工程的预结算准确性。
(二)预结算定额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政府对于定额管理的机构设置较多,要求电力工程在进行定额计算设计时候,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这就会给电力工程预结算进行定额设计时候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在对于施工材料的预算时候,不能随着市场价格体系的变化而进行变化,加上电力工程施工的周期相对较长,在设计中的材料价格与施工阶段的材料价格有冲突,造成电力工程预结算的不准确。
(三)预结算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电力工程人员进行预结算编制时候,由于自身的综合素质较低导致将工程质量内容每个进行多次核算,对于需要进行多次审核的工程内容却没有涉及到,这就会使得工程预结算结果的准确性不高。另外,预结算人员在进行编制和审核过程,没有进行实地的考察,依据自身的经验进行工程的设计和结算审核过程不认真也会影响到电力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
四、提高电力工程预结算准确定的途径
(一)重视施工图纸的预算
在电力工程预结算中施工图纸的设计关系到工程结算过程的准确性,加强对于施工图纸的预算编制,是保证电力工程预结算准确性的基础[2]。要提高施工图纸预算的准确性,首先,要准确计算工程量。工程量的计算关系到施工图预算的结果的准确性,在电力工程中主要是由变配电、配电网以及电气设备组成,其施工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进行工程量计算的过程,需要预结算人员能够正确的读懂施工图纸,掌握08清单与传统预结算定额对于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之间的不同[3]。比如线缆工程量在净量的基础上要考虑预留量、损耗量。其次,还要注意电力工程图纸上没有反应出来的工程量。这需要预结算人员具有足够专业的电力工程专业知识,比如在电力工程中的接地测试、接线盒的工程量。
(二)预结算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工程的第一手资料
在电力工程进行预结算时候,预结算人员要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综合现场的环境、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水平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变更设计,来对于电力工程预结算进行计算和编制。目前,在电力工程进行结算时候,经常出现施工过程中的争议,这主要是预结算人员没有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施工过程的综合考虑,还有就是施工方认为承建方提供的资料不实。因此,在进行电力工程预结算时候,要进入到施工现场,对于施工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综合考虑,避免工程量的漏算和重复计算,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另外,对于施工过程工程计划的变更,要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和整理,在工程结算的过程要针对于变更的工程量单独计算,避免出现重复计算。
(三)提高预结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建立完善的预结算人员技能管理机制
在电力工程进行预结算计算时候,预结算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量和综合素质对于预结算的结果准确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电力工程要加强对于预结算人员的管理,比如组织培训提高预结算人员的专业技能,并建立预结算人员监督机制,对于工程结算审核过程中,做好预结算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监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不仅会影响到电力工程的施工进程和质量,对于电力工程的经济价值实现还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于影响电力工程预结算准确性因素有的分析,并提供了几点提高预结算准确性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武永恒.试论如何有效提高电力工程预决算的准确性[J].环球市场,2016(35):148.
[2]陈美玲,陈鑫.提高电力企业工程竣工决算及时性和准确性的探讨[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5(23):211.
篇6
关键词:超概预算;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电力工程预算涵盖了整个电力工程的每个阶段过程控制中的各项活动, 良好的预算管理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实现工程目标非常重要。如何有效地合理地进行工程建设成本的控制,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每一个电力企业需要思考的课题。
电力工程项目成本超概算原因
对组织及实施方式进行分析
从当前电力企业工程造价的控制方式来看,仍走传统的管理方式。工程成本的控制需要综合多方的因素,从项目竞标前就已开始。而传统控制模式往往是控制的范围往往停留在施工领域上;控制的时效也停留在事后成本评估上;控制的内容也停留在施工成本上。项目负责人忽视了工程设计成本和成本预测,重实际施工成本而轻服务成本、维护成本及技术成本。项目负责人和财务人员以及施工组织者及线上员工当履行各自的职责,节约工程成本。而传统的项目造价控制思想仍未跟上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思路。
在电力体制改革前,电力工程采用计划经济的形式,即由国家委派专人运营,采用国家控股的方式。所以不存在招标投标形式,这就导致了企业施工无控制成本的措施及体制,也无需预测成本。电力体制改革之后,企业也要报价竞争,做好项目成本评测,实施招标、投标机制。部分新兴企业在项目成本评估与管理经验不足,报价过高往往无法中标,报价偏低则又无经济效益。
2 对成本控制进行分析
第一,电力企业未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未能及时调节、更新控制标准及控制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动的市场,如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变动对成本管理的潜在影响。而伴随企业外部各种条件的变动及企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原本所采纳的控制标准及控制方法便脱节了。因此,电力企业要研究市场动态,研究、更新可行性的标准及方法,以保证方法的持续可行性。
第二,由于电力企业成本的控制范围主要集中在制造费用、直接人工及材料费等与直接成本相关的项目上,没能有把同工程项目可直接受益的对象的质量成本、安全成本、风险成本与期间的费用划入项目成本控制范围内。电力企业成本控制范围的狭窄还表现在控制手段及控制主体的狭窄。它未充分调动人事部门、经营部门、安全部门及技术部门的联合参与在减少成本上的作用,而控制手段也局限在差异分析、成本预测及财务预算上。
3.对成本责任及目标成本确立方式进行分析
第一,用施工预算代替成本控制目标是项目部的控制方法,乃至有仅定了一个具体数目,未说明用何种方法计算得出。比如,材料费不高于中标价的二分之一,具体施工费则不能高于总施工费(中标价-材料费)60%,也就是总成本不能高于 80%中标价。部分企业未采用负责制的方式向项目部规定相关指标,而项目部更未评估确切的目标成本,造成了项目部因无目标利润可算而丢失了该份利润。
第二,项目部是工程造价的主要决策者,欲成功达到预算成本目标就要实行部门责任负责制。当前大部分施工企业仅实施了有关方针制度来明确质量责任及技术,未建立成本责任制,而在成本目标待定的条件下,便无法形成健全的成本责任制。
第三,有部分企业虽有评测责任目标成本,但评测方式不严谨,制定不科学。有些企业计算目标成本常常根据预算员所提供的为坐标,而实际上预算员采用参照市场指导价与定额消耗量预算分项工程的费用,但工程量主要参考投标书里的清单数量,并没有重新估算施工图中的实际数,忽略了要综合实际施工状况做项目单价之组价。该计算方式不够科学,因而起不到实际的成本控制作用。
4 对材料管理进行分析
第一,在未实现材料采购招标制的情况下,造成了材料价格乱增价。同时,市场浮动性大,特别是铁塔、线缆、钢材等金属材料波动性大。
第二,材料库存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管理程序尚不规范,导致材料的盘点、领取、验收等存在管理漏洞。
第三,由于施工现场的诸多条件的束缚,有相当一部分材料无法存入库中而放于露天中,很多材料易于损毁及丢失。比如电缆线往往为小偷所盗,而施工负责人有时不够重视。而倘若租赁仓库存放材料则会增加工程成本。并且施工人员未采用按量领取材料,采用周或月结开取领材料单据,无明确限额的方式造成了材料的无形流失。
结 语:
电力工程概预算是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和企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进步在施工过程中的反映,是对工程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电力工程概预算在电力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应在贯彻电力工程建设程序的基础上得以体现。良好的预算管理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实现工程目标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贸易委员会 电力工业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制度及规定 2002
篇7
【关键词】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特点;质量改善措施
电力工程预结算工作是决定电力工程造价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改善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是做好工程建设计划、投资管理、工程造价的重要条件,对提高电力工程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特点概述
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工作是电力工程后期电力工程项目开展的重要依据,电力工程企业在预结算编制工作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预结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从而为后期工程项目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那么一个电力工程企业要想做好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工作,首先要了解预结算编制的基本特点,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具有一定的法定性能。电力工程项目价格在项目各个环节都比较稳定,它的这一特性降低了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工作难度,是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的重要特点之一。第二,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其统一性主要表现在电力工程各个项目的价格计算标准十分统一,电力工程企业在清单计量项目制定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价格来进行,不得有按照自身意愿进行相关操作。第三,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工作对电力工程质量及进度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还能够创建一个公平公正的投标环境。
2 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工作现状分析
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工作对电力工程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影响,那么要发挥其积极影响,需要全面优化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工作。就目前我国电力工程企业预结算编制工作实施状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其最为突出的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点,部分电力工程企业对预结算编制工作质量管理监督的力度不够。一些电力工程企业发现自身内部预结算编制工作存在一些小问题并没有及时解决,没有建立严格规范的奖励惩罚制度,从而导致预结算编制工作内部一片混乱的状态。另外有些员工素质偏低,对预结算编制工作的认识力度不够,从而在预结算编制工作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预结算编制工作流于形式化,并没有发挥其本身的功能性及作用。第二点,为了电力工程质量,需要对其进行二次复核,一些复核工作人员在复核过程中不够仔细认真,从而导致有的工程项目审核了多遍,而有的项目却被忽略,从而导致复核人员在二次复核中出现错误,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整体质量。第三点,工程材料价格不稳定,工程材料价格的上下波动及价格市场的不健康竞争会加大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工作的难度,会致使编制工作人员无法合理控制预结算编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3 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改善措施
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是电力工程企业内部的重要工作内容,是电力工程项目合理化进程的关键,所以要全面把握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那么要从根本上提高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还要从源头做起,同时控制预结算编制工作的全过程。以下是笔者对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改善措施分析:
3.1 提高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
(1)做好准备工作。要提高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应从源头做起,在开展预结算编制工作之前应全面搜集相关材料,比如电力工程勘察地质报告资料、工程施工图纸、施工环境资料及各类标准图集等,另外还要对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电力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为预结算编制收集工程计价依据,以此来确定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方法。
(2)预算与施工相结合。在计算电力工程量之前应充分了解工程额定总说明及相关附注,清楚掌握工程量计算原则。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施工图纸,从而掌握整个工程布局,了解电力工程的关键点,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对电力工程进行预结算编制。
(3)提高电力工程可预见性。若电力工程不具备可预见性,那么就无法保证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的准确性及质量。在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工程中,要想提高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就要全面提高电力工程的可预见性,对工程人员、材料、设备、技术、施工周期及工程变更等因素进行合理把控,另外在工程预结算编制中还要考虑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从而准确定位工程价格,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缩小电力工程预算与结算之间的差距。
3.2 合理控制电力工程结算
(1)做好资料收集与整合。在收集资料过程中要明白搜集资料的目的,首先工作人员应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记录,掌握工程整体特点及工程设计意图,同时对于工程变更,要搜集工程变更的第一手资料。其次再根据这些资料科学编制电力工程施工方案及组织设计,确保后期施工的流程性与规范性,在编制过程中涉及到工程结算或者索赔的事件或做法要认真对待,因为这些资料极有可能会作为工程变更的重要依据。
(2)强化工程单价与工程量审核力度。工程单价与工程量审核是确保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的重要手段,因为强化工程单价与工程量审核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避免工程预结算编制中的重算、漏算及多算等现象,大大提高了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工作人员在审核过程中应重点对工程单价与工程量审核,单价审核就是对工程施工中的各项成本开支进行审核。在工程量审核中一般都是采用增减法、实算法、系数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按照工程量计算原则对工程量进行有效核对,保证电力工程量与施工设计上完全相符。
(3)强化合同管理。合同是维护工程合作双方利益的有效证据,若不按照合同进行工程预结算编制,那么有些工作人员极易偏向自身企业,所以需要强化合同管理,在进行各项工程事宜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若合同中有不合理或者与工程实际不符的状况,应及时与对方进行交流,调整合同价款。另外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条约进行施工操作,认真贯彻合同内容及施工范围,这样工作人员在工程预结算编制就可以清晰对工程各个环节的预结算编制,合理控制工程各个环节的编制质量。
4 总结
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在电力工程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做好工程预结算编制工作是确保后期各项工程项目顺利开展。那么要保证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应强化预结算编制工作力度,同时还要提高预结算编制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工程各个环节入手,从根本上提高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
参考文献:
[1]车秀碧.浅谈如何提高工程预结算的编制质量[J].科技资讯,2012(08).
篇8
【关键词】电力企业;工程预算;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在电力企业工程预算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工程预算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问题的学习,并且研究出相应的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二、企业预算管理的涵义
企业预算管理也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因企业的性质和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完整的预算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三部分。经营预算是对企业收入、费用和利润作出的预计,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和期间费用预算;资本预算是对企业的资本性资产投资方案所进行的计划和评价;财务预算则是在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基础上所作出的现金流量安排,以及一定时期内的损益表和一定时期末的资产负债表的预计,包括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编制这些预算,意味着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确定具体的目标,具体地勾画出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蓝图。
三、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要点
1、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激励作用
电力企业预算涉及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这些环节的工作都是由企业全体员工分担的,所以应当动员全体员工主动参与预算的编制和控制,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主人翁的意识,为更好地实施预算管理献计献策。
2、推行预算管理责任化和自主化。
电力企业实施预算管理,不仅要编制企业的全面预算,还要编制电力产、供、销各个环节的部门责任预算,形成责任预算管理体系。
3、提高预算编制的可靠性
预算编制是否准确、可靠直接影响预算管理的效果。科学的预算应当具有先进性和现实性。先进性是指预算要经过企业员工的努力才能完成,先进的预算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现实性是指经过努力确实具有完成预算的可能性。
4、未用零基预算,充分挖桩降低费用的潜力
从国预算编制的实际情况看,多数使用增减预算,即在上期预算执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预算期的情况,加以适当的调增调减而编制的预算。
5、采用滚动预算
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应该实行动态预算管理,即在预算期初,预算编制根据当时的售电量水平来编制预算,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可以根据当时能够确定的电力需求量来动态地编制预算,把预算建立在一个比较准确的水平上。
6、健全预算管理的机构
科学、高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需要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清晰的法人治理结构。另外规范、严密的财务管理体系也是推进预算管理的有效保障。
四、我国当前的电力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
1、价系混乱
目前,在费用计定和工程预算编制方面,基本上是照本计算、以本登录,严重脱离市场实际与价格体系。我国现行电力工程造价体系,是由原电力工业部制定的一系列标准、规定和办法组成的。由于企业建设的多种内外因素的变化,很多项目早已不适合于当前建设需要,和实际严重脱节。
2、预算失真
电力工程的建设由于耗资巨大,往往需要多层审批。为此工程建设的预算审批就成为工程建设的头等大事。过于强调预算审批,导致估算约束不了概算,概算对预算也起不到控制作用,决算也就是多少算多少,对于资金的过量使用,既无责任部门也无责任人。从而导致资金管控失真,客观上不利于企业内部形成完整的造价约束机制,为超预算提供了可乘之机。
3、监督虚设
目前的电力企业工程建设实行预算管理与资金管理表面联系与实质分离。由于算钱和花钱各为其事,无法形成应有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监督体系。预算的全部意义在已获得审批,审定批准后工作即告结束。由此导致预算编制的主观动机浓厚,体现在编制上过于繁乱与功利,预算编制完成后一无考核二无监督,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4、预算管理权限不明晰
大多数电力企业并未真正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并未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其设立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并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同时,企业也缺少独立、具有权威性的预算监督机构。
5、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传统的增量预算编制方法假设以往发生的成本都是合理的,一般都是以上期预算执行结果的实际数为基础,结合预算期各种变动因素的情况,加以适当调整来编制预算,大大影响了预算的准确性。
6、预算监督与考核力度不足
许多电力企业认为预算管理的重点是编制出科学的预算,却忽视了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因此,无法以其执行效果为考核标准对相关人员和部门做出恰当的奖惩,削弱了员工进行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五、相应的改进措施
1、从观念认识、组织机构上重视发电企业的预算管理
具体言之,发电企业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其一,转变观念,从公司领导到一般职工都应认识到加强预算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二,加强预算管理的组织领导和人员配备。建立“金字塔”型的预算管理体系。其三,强调全员管理。预算执行层包括一线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他们最了解生产工艺过程,最清楚降耗增效的途径和方法;设计人员、质检人员等专业人员,他们知道管理控制的关键点、中心环节。
2、拓展预算范围,构筑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发电企业应将其全部经济活动纳入全面预算,如物资采购预算、生产预算,资本支出、科技投入等专门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及财务预算等。在全面预算体系中,要从以下方面认识和理解全面预算这一概念:
(l)整个预算体系中,财务预算是纲,其预算目标要求体现出作为企业本质所要求的利润最大化。一方面,财务预算在思想上统帅着其他预算,资金观念和效益观念是编制财务预算的根本观念,其他各项子预算实施的效果又要通过财务预算来反映;另一方面,其他预算又是财务预算的基础,财务预算若脱离其他预算,则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各个预算要前后关联,互相支撑。针对目前有些企业投资与成本、福利与成本相互挤占,甚至投资、成本两张皮分开预算的现象,电力公司及各发电企业必须将所有的资金最终统一到预算过程中。
(3)要把全面预算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结合起来,由于预算管理是以经营主体的目标为标准,容易出现一定的短期行为,因此企业在安排预算时,必须在中长期预算的基础上,规划年度预算目标,从而真正实现电力的安全生产经营战略。
3、建立交互式、权责对等的全面预算编制方法、程序及相关管理制度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体现出管理人员在企业运营中的能力、权限和责任。在资金管理过程中,通过落实责任预算,将事权与财权赋予个人,这样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但是财权的大小与事权的范围和责任是否匹配,在电力预算管理过程中不易解决。
4、以价值分析为中心,执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预算管理,尤其要重视事前决策对成本的控制作用
(1)事前价值分析(投入产出决策分析)。在预算控制上,注重和强调事中控制,强调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挖潜、降耗、增效是十分必要的。
(2)事中过程控制。预算的事中控制以分解责任目标为中心,重在落实。事中控制,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监督、控制预算的执行,这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阶段。
(3)事后分析与考评。预算的事后控制以分析差异为重点,重在反馈。预算的事后控制,是指在事前、事中预算控制的基础上,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和报告。
5、强化发电企业的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形成和应用财务预算加强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应用,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应用财务预算。在业务预算编制中,应重视发挥基层各单位的作用,通过预算的编制和上下协商,确定工作目标,为发电企业精细化管理打下基础。在业务预算中,应确立以目标利润为起点的管理思路。加强发电企业的资本预算,应遵循“今天的投资即明天的成本”、“今天的投资决定明天的成本”的原则,从源头上控制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将资本支出等预算纳入发电企业的全面预算体系。
6、建立、健全发电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业绩评价系统,保证全面预算的有效执行和发电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实施预算管理的目的在于强化内部经营管理,控制投资和成本费用支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预算考核上存在的问题,应在严格考核、硬兑现、强化预算管理约束力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以财务考核指标为中心,建立科学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确保预算考核的顺利实施。
六、结束语
电力企业是我国的重要企业之一,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企业之一。电力企业的工程预算的管理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加强了解电力企业工程预算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谢汝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与成本管理[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
[2]潘红芳.浅析电力企业的成本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07,(12).
篇9
【关键词】 供电企业; 供电成本; 预算管理
一、引言
供电成本是供电企业的运营管理成本,很多供电企业在遵循全面预算管理一般范式的基础上,已探索了较为有效的供电成本预算管理方法。本文认为,国内地市供电企业在加强供电成本预算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精益化管理方面,在实现供电成本的有效控制进而实现核心指标“单位供电成本”、“可控供电单位成本”的优化提升及企业核心竞争力――“成本领先”提升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将围绕供电成本(或简称“成本”)预算闭环管理的全过程及其保障支持要素,重点对供电企业供电成本预算具体管控策略展开讨论。
二、供电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有关文献信息的披露以及笔者的工作体会,国内供电企业供电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成本管理缺乏目标控制,突出表现在企业的核心成本指标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及如何优化提升没有明确的规划,通过成本目标的规划实现对成本预算的控制环节明显缺失;2.成本管控方法总体上比较落后,虽然引入了一些成本精细化管理理念及较先进的成本管控策略,但很多供电企业的成本管控现状还较为落后,缺乏改进创新,缺乏对先进成本管控理念、方法的引入和吸收;3.成本管理对象和主体比较粗放,成本对象粗放主要表现在供电企业对供电成本对象的核算和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科目一级,成本控制主体粗放表现在成本控制主要依赖于成本控制主体“金字塔”的上层和中层完成,而底层介入比较少或者根本没有介入;4.成本控制介入滞后,成本控制偏重事后控制,体现为事后分析、反馈和监督,缺乏事前和事中有效控制;5.成本管理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成本管理水平和成本核心指标难以有效提升;6.成本管控支持系统相对落后,各单位成本管控系统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7.全员成本控制意识淡薄,基层单位往往重“争夺”成本资源,而员工经常只关注成本花费,成本超标准、超预算现象经常发生,造成资源浪费,全员成本控制意识亟待提升。
三、现代成本管理理论综述
成本预算管理离不开现代成本管理理论的支撑,根据研究人员岑玢、董晓宏(2009)的综合提炼分析,现代成本管理主要有五大理论:作业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成本规划和全面成本管理,不过本文认为典型的成本管理理论还有目标成本管理理论,各理论在此不再赘述。根据高立法等(2008)的研究,现代成本管理理论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成本控制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延伸到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2.成本控制视野由日常经营管理提升到战略成本管理;3.成本控制环节从下游管理延伸至中上游管理;4.成本控制导向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 5.成本降低形态由成本节省转向成本避免。由于成本管理理论一般都是以制造业为核心,加上供电企业产品和生产的特殊性,上述理论中对供电企业有实际借鉴意义的主要是作业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理论等,现代成本管理理论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及时更新成本管理理念,拓宽成本管理视野;提高企业成本管理人员素质,先进成本管理理念、工具的运行环境要求较高;因存在国情、企情差异,需结合实际应用,忌生搬硬套。
四、供电成本预算管理体系构建及核心管控一般策略
(一)供电成本预算管理一般体系构建
2009年广东电网公司依托国际咨询公司引入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形成了具有广东电网公司特色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其核心是构建“责任网络、标准流程、预算制度、评价考核、信息平台”五大预算保障体系,实现“财务规划、目标设定、预算编制、监控调整”四大环节的预算全过程管理。本文认为,供电成本预算管理隶属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参照上述体系进行供电成本预算管理体系的承接构建。同时,本文认为企业文化氛围对成本控制的影响非常大,也应是成本控制的有效保障体系之一。由此,“五大”保障体系演化成“六大”保障体系。本文对供电成本预算管理体系具体框架设计如下:体系顶层为“成本预算管理战略目标”,其下量化表述为“成本预算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具体支持的是“四大”成本预算管理过程和“六大”成本预算保障体系。
(二)供电成本预算管理体系核心管控一般策略探讨
1.供电成本预算管理战略指标及关键绩效指标设计
广东电网公司非常重视公司战略,地市供电企业则承接执行省公司战略目标。为了有效衡量战略目标的达成情况,一般设立关键战略指标进行监控和衡量。广东电网公司设立了12个战略指标,其中核心财务指标有4个,与成本有关的指标有3个:即经济增加值、总资产内部报酬率和可控供电单位成本。可见成本管理对电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为了全面反映地市供电企业的成本管理状况,可以从战略管理需要和绩效管理需要设计关键成本指标。
(1)成本预算管理战略指标设置。供电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战略指标可设置为以下3个:单位供电成本(供电成本/售电量)、可控单位供电成本(可控供电成本/售电量)、可控单位供电成本节约率[(1-本年可控单位供电成本/上年可控单位供电成本)×100%],分别反映企业单位产出平均消耗的总成本、企业单位产出平均消耗的可控成本、企业单位产出平均消耗的可控成本同比是否降低。
(2)成本预算管理绩效指标设置。战略指标落地有赖于绩效管理,供电企业的绩效管理应当采用年度绩效管理和日常绩效管理综合应用模式。年度绩效指标可采用以上战略指标;日常绩效指标可设置为“可控供电成本预算完成率”(可控供电成本完成额/年度预算×100%,或可控供电成本完成额/年度内可控供电成本阶段性周期预算目标×100%),衡量的是可控供电成本的过程控制情况,避免预算消极完成或过于集中完成或突击完成。另外,实施了月(季度)分期预算管理的单位也可以基于相关预算周期考核“可控供电成本预算节约率”。
2.成本财务规划
财务规划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现战略导向的切入点,也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供电企业应结合战略目标对本单位的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合理规划,提出未来几年的成本改进目标,并定期保持规划滚动修编,以保证规划的有效性。在目前形势下,供电企业成本预算业务归口管理部门非常有必要加强成本规划管理,由于财务部门对成本管理具有全局性视野的独特优势,建议在财务部门的统筹下,开展各业务条线的成本控制规划和成本战略指标的提升目标设计。
3.成本年度目标设定
成本年度目标设定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企业中长期财务(成本)规划,结合国家政策、外部经营形势和上级单位的管理要求,合理设定年度预算管控目标,并将年度预算目标分解至各预算归口管理部门及基层单位,形成各归口管理部门乃至各基层单位的年度预算目标。通过成本年度预算目标设定,变成本预算“按需申报”管理为“目标控制”式管理。在成本年度目标设定管理方面,有必要建立以下工作机制:一是上下联动机制;二是上级单位建立成本目标分解模型;三是供电企业建立自我目标管理机制。
4.成本预算编制
成本预算编制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如何形成成本预算;二是上级下达的预算如何进行内部分配。管控要点包括以下几点:
(1)成本预算编制报表及项目体系。成本预算报表体系按照成本业务精细化管控要求进行设立,并基于成本动因、按照便于管控原则对成本“颗粒度”分解,建立“成本元”一级的成本项目管理体系,并适度控制成本“颗粒度”分解的深度。
(2)成本预算准入管理。预算准入包括业务准入和业务优选两个层面。业务准入方面,需要通过针对每个成本项目建立相关核算条件和核算范围,最终形成“辞典式”的管理手册。成本项目业务优选一般可以从“必要性、紧急性、经济性”三个维度进行内部综合评价,如有特殊情况则需优先考虑。
(3)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标准成本管理主要有传统标准成本管理模式和标准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前者与企业传统成本核算管理密切相关,由成本归口管理部门主导,各生产、管理部门员工共同参与,梳理各成本项目的成本驱动因素和业务标准建立各成本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标准;后者则要求基于作业成本管理进行实施,总的思路是通过逐步推行作业成本管理来实现基于作业成本的标准成本控制。
(4)成本预算精细化分解,形成预算执行方案。成本预算精细化分解可以从成本项目(基于成本预算编制报表及项目精细化管理体系)、成本责任主体(建立“单位部门基层班组”的三级成本责任主体体系)、成本分配方法(建立基于成本驱动因素的成本分配数量模型)和时间(基于季度或月度实施短周期预算管理)等维度予以考虑实施。
(5)部门预算管理。部门成本预算管理是一种常见的企业内部预算管理授权方式,如何对基层预算责任部门下达合适的成本预算额度,长期以来一直是企业内部预算管理的难题。传统的部门成本预算下达方式大致如下:根据基层部门预算申报额度及历史预算完成情况,考虑部门特殊情况变动,由预算主管部门核定成本预算额度。本文提出两种改进方式:一是通过建立成本标准化管理体系,借助该体系下达标准化预算,不过也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通过建立某种激励规则约束基层部门主动申报一个最合适的成本预算目标,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采用著名的“联合基数法”理论(又称“HU理论”)提出的方法,下文另专题分析。
5.成本监控与调整
预算监控方面需要构建“三维”的监控网络:成本责任主体、成本对象和时间。成本责任主体应该自上而下逐级承接,监控信息由下而上逐级有效反馈;成本对象的监控应该实现全面覆盖,逐项进行预算完成偏差度的分析;监控频率应该采用定期和实时结合的方式。应根据预算执行与预算目标偏离情况以及必要性,实施季度滚动预测、年中预算调整。成本预算调整属于上级重点管控的项目,单位内部各成本责任主体的预算调整应该从严控制,坚持“预算刚性”原则,除非确有特殊情况。
6.成本管理责任网络
一个完整的地市供电企业预算责任链包括以下预算责任主体:地市供电企业预委会预算管理工作组(职能部门)县区局、二级生产机构县区局的基层部门部门基层班组关键责任岗位。通过健全分级成本管理责任网络,责任层层传递,职责明确分配,并最终落实到基层部门、班组及员工身上,充分体现了“全员”预算管理特点。
7.成本预算管理制度
成本预算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立综合管理制度和建立专项管理制度。前者包括建立基本管理制度、成本准入管理制度、成本标准化管理制度、成本报账或资金支付管理制度等;后者则主要是针对每一项具体的成本项目出台“一对一”的成本控制手册(或规范),为各级成本责任主体开展成本管控提供“工具箱式”或“作业指导书式”的指南。
8.成本预算管理标准流程
流程是企业管理理念的重要载体,一般与制度进行联系、“捆绑”。标准化的流程增强了上下级不同层面、业务及财务部门间的有效沟通,确保预算业务准确开展。标准化流程的设计重点要关注流程的可操作性,流程关键节点有无统一的表单支持,制度、流程和表单是否融合统一以及信息系统固化工作等问题。特别地,地市供电企业内部的成本预算管理流程(包括表单)还需在承接上级流程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内部实际情况予以细化。
9.成本管理评价考核
通过建立预算考评指标体系和规则,保障预算有效执行,提升预算管理绩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即成本考核指标和成本考核规则。成本考核指标包括绝对指标和相对考核指标。绝对指标考核是考核年度成本预算节约情况及年度各季度预算完成均衡性,主要是成本(费用)预算总额。绝对指标包括可控供电成本预算节约率、可控供电成本预算完成率等。相对指标主要考核指标的优化程度,包括对比年度预算目标优化或完成情况和对比上年指标改善情况,相对指标主要包括单位供电成本、可控单位供电成本,衍生指标是可控单位供电成本节约率等。
10.成本管理信息平台
基于现有财务系统的成本信息化管理是一种常见的方式,但是核算系统的弊端是系统使用者限制在财务部门,无法向各成本责任主体延伸。借助网络化运作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能实现成本预算全过程管理,也能覆盖全部成本责任主体。另外,通过建立预算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的数据接口,可以实现以业务管理驱动支持成本核算。基于ERP系统或集成系统的成本信息化管理当属目前最为先进的管理方式。
11.建立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内部企业文化
成本控制应该实实在在地渗透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员工自觉的行为理念,自觉执行上级及单位内部相关要求,自觉在费用发生过程中厉行节约和控制标准,形成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良好氛围,有效控制成本增长,促进成本挖潜增效。
(三)专项研究:“HU理论”对成本预算管理的应用研究
1.“HU理论”综述
胡祖光教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确定预算目标基数的方法:“联合确定基数法”。该方法主要涉及三个要点:(1)人的考核预算基数是联合确定的。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简化,可以直接以人的自报数打一个折扣后的值作为人的考核预算基数。(2)实行超额奖励机制。对考核指标年终完成值超出考核预算基数的人实施超额奖励,超额奖励值 =(实际完成值-考核预算基数)×超额奖励系数。(3)实行少报惩罚机制。对考核指标年终实际完成值大于当初自报预算数的人进行惩罚,“罚款”=(实际完成值-人自报预算基数)×少报受罚系数。该方法行之有效的关键是人预算基数确定权数(W)、超额奖励系数(P)和少报受罚系数(Q)三者之间必须满足如下关系:“P>Q>WP”,此时人会自觉报出一个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最大预算基数,并且确保最准确地完成。
2.“HU理论”在成本预算管理领域的应用案例
“HU理论”在成本预算考核方面的应用案例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诠释。
案例背景:总部是成本费用预算主管单位,下属部门是成本预算申报单位,为了按照“HU理论”实施考核,总部规定了以下考核条件:下属部门成本预算节约可以按照节约额的20%实施奖励(即奖励系数P=0.2)、下属部门成本如果当初申报预算多报(即预算申报数大于成本完成数)将按照多报部分的16%实施经济惩罚(即惩罚系数Q=0.16),部门成本预算的最终预算下达额度按总部确定数(比如按过去三年平均数)和下属部门自报数各占50%的权重确定(即自报数权重W=0.5)。
角度一:将成本预算直接理解为“负利润”,则可直接套用HU理论应用模型。按照HU理论,基本规则是“各报基数,加权平均;少报受罚,多报不奖;超额奖,不足补”。具体应用案例见表1。
角度二:直接以成本预算为诠释对象,HU理论应用模型需做一定变通,陈斌(2004)进行了有关研究,其基本规则相应修订为“各报基数,加权平均;高报受罚,低报不奖;节约奖,超过补”,案例情况同上,具体应用情况见表2。
无论是利润角度还是成本角度,应用结论都是一样的:即下属部门只有最真实地申报成本预算目标,综合奖励才最大。
“HU理论”以一种经济上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下级预算责任单位按照成本最优管控原则进行自我管控,可谓是一种最理想化的管控方法。在供电企业内部实施“HU理论”,首要问题是解决观念问题,预算管理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能否接受“HU理论”这种先进的考核管理模式;其次便是要解决好核心的奖惩机制问题(即“P”、“Q”值),具体以何种形式来体现“HU理论”的激励约束原理,从而激发下级预算责任单位的成本控制原动力,实际推行“HU理论”考核模式时,具体还需结合供电企业自身的薪酬绩效管理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HU理论”激励“落地”的操作方案,将“HU理论”有效引入到供电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五、结语
本论文通过分析供电企业当前存在的典型问题,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核心管理体系,针对性地分析、提出了颇具特色和实际应用价值的供电企业供电成本预算管理策略体系,并首次从两个角度系统分析“HU理论”(“联合基数法”理论)对成本管理考核的应用策略。系统地分析、构建供电成本全面预算管理策略体系及其具体应用策略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1] 岑玢,董晓宏.现代成本管理的五大理论[J].商场现代化,2009(1):61.
[2] 高立法,曹云虎,殷子谦,等.现代企业成本控制实务[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 胡祖光.“联合确定基数法”对策论模型――一个通俗的阐述[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4):8-12.
[4] 陈彬.信息不对称下对分部费用控制的研究――以SMS公司为例[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4.
[5] 乐艳芬.战略成本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 张晓霞.供电企业如何加强成本控制[J].会计之友,2008(11):57-58.
[7] 汪安民.供电企业成本预算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3):46-47.
[8] 崔云江.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实施策略[J].财务与会计,2009(4):53-54.
篇10
【关键词】水利水电成本 管理 核算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施工成本管理其实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做好的一项基本的管理工作。我们国家入世以来,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状态,我们的建筑业市场也不例外。在水利水电工程企业里,更要把施工成本管理放在首要位子来抓。所以,我们现在迫切地需要实实在在地面对和解决有关施工成本管理控制的一系列问题。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核算和管理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是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利润率重要手段,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创利能力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所谓的水利水电工程成本核算和管理是在保证施工的质量、工期等合同规定的前提下,对项目中所发生的费用和成本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以达到预定的成本控制目标。水利水电工程有其独特的特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的难度较大、施工的社会因素复杂、施工中环境考虑加大,这些特点导致了施工现场较难以控制,工期延误、工程质量难以控制、工程变化大等问题较为明显,这些都会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产生不利的影响,成本核算和管理需要首先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工期符合合同的要求,成本核算和管理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的成本核算管理还有较多的问题,例如水利水电工程企业成本管理意识不强,成本管理思维没有跟进,很多公司并没有重视成本管理,仅仅将其认为是施工阶段的材料节约,企业容易出现成本管理上主体缺失,重市场、轻管理的倾向较为明显;再如成本管理方法落后,没有及时进行反馈,成本管理并不规范、成本控制依据不科学、成本控制逐渐形式化、成本核算并不完整等问题较为明显;最后,成本管理考核体系不科学,成本管理员工素质较差,无法有效地对员工进行奖惩,考核制度的执行力不够,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人员不能够较好地掌握施工的流程,减少了企业成本核算的改进范围。
二、施工成本管理的控制方法
1、建立项目承包责任制
在工程项目施工时,我们可以进行对工程进行内部承包制,促使经营管理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内部承包的基本原则是:“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工资与效益完全挂钩。这样可以使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并为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积累经验.并且可操作性极强,方便管理。采取承包制,在具体操作上必须切实抓好组织发包机构、合同内容确定、承包基数测定、承包经营者选聘等环节的工作。由于是内部承包,如发生重大失误导致成本严重超支时则不易处理。因此,要抓好重要施工部位、关键线路的技术交底和质壁控制。
2、严格过程控制
承建工程项目如何加强成本管理,首先就必须从人、财、物的有效组合和使用全过程中狠下功夫,严格过程控制,加强成本管理。比如,对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立和人员、机械设备的配备,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机构要精简直接,人员要精干高效,设备要充分有效利用。对材料消耗、配件的更换及施工序控制,都要按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进行。这样,既可以避免或减少不可预见因素对施工的干扰,也使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在影响工程成本构成因素中的比例降低,从而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益。过程控制要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这与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组织水平有很大关系。
3、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柬机制
在强化项目成本管理中,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充分发挥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把经营管理者的收人与其经营业绩挂钩,根据经营管理者的实际业绩和企业经济效益来制定其报酬。让其既要承担管理责任和经营风险,又要获得与良好经营业绩相适应的报酬,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制定分配制度要注意三个要点,一是制订的分配制度要合理、切实可行;二是经营业绩评价要系统、科学、有效;三是监督、考核要有制度,严格规范进行。
4、推广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减少投入,降低成本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是减少施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在土方填筑施工作业中,采取微波炉烘烤快速测定含水量法,使质检取样速度提高一倍,为土方填筑作业抢得宝贵时间,既缩短了工期,又提高了工效,对生产成本起到了较好的控制作用。
5、工程索赔
在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中工程索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进行索赔时,要针对合同里明确规定的索赔条款,成立由熟悉合同、懂经营管理的人员组成的索赔小组进行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原始记录和监理签证手续的完善。详细收集整理与索赔项目有关的各种资料,编制完成并按规定时限报送正式索赔文件;理出索赔的重点,加大索赔的力度。转变思路,讲究策略,做好沟通和谈判工作。
三、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
1、首先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成本核算指标
项目经理组织成本核算的首要工作是确立成本核算指标, 为了便于进行成本控制, 成本核算指标的设置, 应尽可能与成本计划相对应, 将核算结果与成本计划对照比较, 使其及时反映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例如: 以核算某类机械实际台班费用支出与该分部工程计划机械费支出进行比较, 通过费用核算反映施工机械的利用率、完好率和实际使用状况。
2、成本核算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 都存在众多的成本核算科目, 在涉及成本的因素中, 主要包括该项目实际作业中资源消耗数量、价格及资源价格的变动。
例如:在进行钢筋加工作业时, 工人工作效率、钢材加工损耗及钢材价格市场变动情况都可能成为成本核算因素。
另外,项目成本核算的对象应是可控成本, 而设置可控成本控制界限的方法之一, 就是对主要成本核算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敏感性分析, 可判断对某项成本因素应予核算和控制的强度。
例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钢材加工损耗率对完成项目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不是很大, 此时项目经理可以将实际钢材加工损耗率控制在合理的比例之内, 对钢材损耗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一般性管理即可。
3、成本核算程序
首先, 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确定应计人工程成本的费用和计人各项期间费用的数额。将应计人工程成本的各项费用, 区分哪些应计人本月的工程成本, 哪些应由其他月份的工程成本负担。
其次, 将每个月应计人工程成本的生产费用, 根据有关资料, 通过“ 工程施工”科目进行汇总, 在各个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 计算各工程成本。对未完工程进行盘点, 以确定本期已完工程实际成本。
4、成本核算成果
建立信息化成本核算体系, 将项目成本核算成果系统储存, 是成本核算工作得以高效实施的保障, 也是企业成本核算实施的关键环节。在施工项目管理机构中, 应要求每位项目管理人员都一专多能, 既是工程质量检查、进度监督人员, 又是成本控制与核算人员。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数据汇总整理加工过程中, 也将使自己的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结论
总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核算与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发展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影响,值得予以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