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道德及素质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士职业道德及素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士职业道德及素质

篇1

【关键词】护理业务查房;再学习

护理查房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够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难点、疑点,是提高护士业务能力,全面考核护士素质的重要途径[1]。近两年来,为了适应护理发展的需要,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素质,我科采取了新形式的护理查房,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实施的体会总结如下。

1护理查房的方法

1.1查房病例选择:有计划性和随机性。所谓计划性,其一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收集有查房价值病例;其二是指定病例,一般选择疑难、危重、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罕见及护理问题集中的病例,收集或回顾性分析同类病例资料。随机性是特殊、罕见病例,或有经验、教训的个案病例及时组织查房。

1.2查房资料的准备:在平时工作中留意收集病例,一般选择疑难、危重、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罕见及护理问题集中的病例。选定病例后由当班护士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制作多媒体。护士长计划,安排查房时间,通知查房参加人员,告知查房的内容及要点,以便参与人员都了解相关知识,进行相关内容的查阅便于讨论。

1.3查房的形式:由当班护士利用多媒体进行病例介绍及相关知识的讲解(由三人分为三部分讲授),提出病例中的难点、疑点及争议处进行讨论。参与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由护士长总结。

1.4查房的内容

1.4.1常见急症典型病例查房:通过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的查房使护士掌握该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抢救措施、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该病的治疗进展如长托宁的应用及血液净化治疗的发展。

1.4.2不典型病例的查房:通过对一例主诉为腹胀、腹泻、呕吐就诊的19岁女性患者最后诊断为异位妊娠的病例查房,使护士了解到宫外孕破裂后,积血压迫直肠因刺激产生便意,病人常误认为腹泻。提示护士对于孕龄期急腹症女性患者病史询问要详细,既要重视主诉又不完全依赖主诉,不要轻易做出判断,以免引起误诊延误抢救。

1.4.3大型抢救病例的查房:通过对11例集体氯气中毒的查房使护士掌握批量急救的原则,急救的要点如急救物品的准备、人员合理分工、批量伤员的处理程序及报告制度等等。

1.4.4跨专科病例的查房:通过对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晚期妊娠合并DIC、死胎合并DIC、产后大出血合并MODS等病例的查房使护士了解不同专科疾病的相关性,疾病发生的机制,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并认识到妊娠患者与一般患者相比治疗与护理的特殊性。

1.4.5少见急症的个案病例查房:通过一例肌注杀虫剂中毒病例的查房使护士总结出此类中毒病人除按中毒的急救原则处理外还要结合类似蛇咬伤中毒的局部处理措施如切排、扩创、冲洗、外敷等以减少毒物的吸收及对皮肤的损害。

1.4.6配合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的查房:随着科室的发展,新型仪器及抢救设备不断引进,配合这些仪器的引进我科开展一系列的查房使护士熟练掌握NPB760型呼吸机,LTV1000转运型呼吸机,ZOLL除颤仪,床边血气分析仪,心肺复苏机的使用。

2效果

2.1突破传统查房形式:新型护理查房突破了传统的护理查房形式,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把查房的全过程以立体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课堂气氛活跃。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数字资源通过编程方法整合在一个互动的整体中,利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采用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听课者身处一种生动、有创意、有经历感的环境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开拓思维空间,加深理解和记忆[2]。同时画面、图文代替了枯燥的理论性文字,给大家强烈的视觉冲击,印象深刻。

2.2提高急诊科护士整体业务水平:开展查房以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将这些经验运用于实践工作中,很多病例在医生未到前护士已作出评估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为挽救病人生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抢救成功率。甚至在工作中能提醒医生,杜绝不合理医嘱的发生。如通过对复合伤中出现急性肺水肿病例的查房使护士认识到对伴有肾衰、心衰、肺水肿的病人甘露醇是禁用的。所以当抢救脑外伤伴有心包积液病人时医生开出甘露醇的医嘱,护士能立即提醒医生,杜绝错误医嘱。护士不再是盲目执行医嘱,能主动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护士能力得到急诊医师的一致肯定。

2.3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授课水平:护理查房中的病例来源于日常工作,病例发生在谁的班次上就由谁来主持查房,所以人人都有机会走上讲台。使得以往不能讲课的护士变得能讲课到会讲课再到善于讲课,急诊科涌现出大量的授课人才。在近几年举行的医院授课比赛中急诊科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2.3.4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急诊科蔚然成风:急诊科的工作是以老、中、轻组成的护理小组来完成每个班次的日常工作,这种护理梯队的组合形式在工作中起到互帮互助,取长补短的作用。这种形式的组合也运用于护理查房中,每次查房都由当班的三名护士共同完成。年资高的护士有丰富的经验,能够把握好查房的整个框架结构,安排合理,层次分明。年资低的护士都是各个大专院校毕业的高材生,有很好的多媒体制作和信息搜索能力,所以在整个查房过程中各级别的护士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且新的查房形式提倡创新性、开拓性思维,护士都渴望获取新的知识,会主动查阅书籍,搜索新的信息。

3讨论

护理查房是一种生动直观的教育形式[3],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但传统的查房形式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查房效果不佳。我科采取的新形式的护理查房,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效果良好。新形式的护理查房培养了护士的综合素质,急救意识明显增强,急救能力明显提高。查房的锻炼,培养了急诊护士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急诊护士能集多专业护理技能于一身,从单纯操作型护士向能力型护士转变。

参考文献

[1][1]郝玉玲,方秀新.整体护理查房.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415

篇2

关键词护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各类职业的人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其实质就是社会生活对人们的一种职业要求。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只适用于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只能在被职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护士职业道德是在一般职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岗位对人类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是护士用于指导自己言行,调整病人与护士、集体与护士,以及社会与护士之间关系,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实践过程中行为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作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其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与形成,是目前学生必备的素质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1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1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直接影响医疗质量

护理专业学生从在学校学习到医院实习这个整体阶段,是由学生转变为护士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将经历由理性到感性,有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对起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管理护理专业学生的全方面成长,从多个角度在心理素质和行为操守方面顺利完成一个职业角色的转变。从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成熟稳定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进而指导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实践。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以医疗卫生行业为主,大多数在县市级以上单位就业。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护士职业,在医务人员中占的比例最大,而且有很大的工作量,涉及面广,较强的专业性。病人从进入医院到治疗好后出院所需的各种治疗大约90%都是由护士配合医生执行完成。护士道德修养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所在医院的医疗作风。这就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要不断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护理工作,端正学习态度,才能提升护理技能,全身心为病人服务,从而提高到医疗质量。

1.2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直接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

现阶段,医患关系尤为紧张。特别是在县市级医院,患者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级别高一些的医院,患者对医疗期望值过高,而且要求护士的亲和力。患者在患病就医住院期间,感情比较敏感脆弱,希望能尽快得到治疗,且想得到服务优良的诊治服务。这期间,护士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们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为其着想,充当其家人,态度亲切和蔼、语言充满关爱,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病情,积极配合治疗,自觉行动,营造和谐的、融洽的医患关系。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医学事业是神圣而崇高的,一旦选择从事医疗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根据某医院对日常投诉的问题统计后发现:医院的服务问题占80%以上;而对医疗费用、医疗技术等问题,不足总投诉的20%。由此可见,产生医患纠纷的根本原因在于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态度、沟通等方面。为更好地让学生知道胜任工作的前提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校期间,就必须重视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2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我院,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的职业规划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学。对五年高职的学生,此课程教学多安排在入学第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6岁,授课方式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五年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专业学习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有的甚至还不真正了解其专业特点,以后从事的工作性质等。德育教师虽然有较为丰富的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但对护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在认识上尚有欠缺,不如医学专业教师理解医疗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因此,德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时会令学生反感、厌恶甚至排斥,从而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现阶段,职业道德教育多为课堂教学的模式,即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课本上怎么说,老师就怎么讲,大部分学生,很少亲身实践。而对三年制的大专生,年龄均已18岁,没有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在其他护理人文教育中涉及而已。目前在高职院校中职业道德教育课的考核方式主要还是以书面考试为主。一张普通的试卷、一个分数就考核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结果。学生以为只要是考试及格了,就说明其已具有职业道德,就符合作为护士的要求了,却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真正的意义。

3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3.1加强职业道德课教师自身素质提高

某些高等职业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归在思政部,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不适应现在的职业道德工作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不够专业,任课教师中大多由政治课教师兼任;相比专业基础和技术课程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参加实践机会少,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也不多;缺乏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对学时较多的五年高职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职业道德课程的单独开设,就是为了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而此课程归到思政部,客观上看,职业道德教育仅仅是职业道德课任课教师的职责,其他基础课、专业课教师、行政教辅和管理人员似乎都不在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之内。事实上,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思政老师的职责,更需要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紧密配合,更受环境的影响。教师也有职业道德,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直观,在给学生讲授职业道德理论的时候,更应通过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教师是怎样教书育人,从而让学生也明白自己将来的职业道德,让受教育者从心底接受道德教育。

3.2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专业课教师在其学习期间,到医院实习过,对医务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更应参与到职业道德教育中,在平时的授课中,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有针对性地涉入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在专业技能培训时,严格要求学生在技术上要做到精益求精,科学作风要严谨,爱岗敬业。例如:在训练学生无菌操作时,先要给学生讲明为什么要有无菌操作,操作不当会带来哪些严重的结果,再细致地讲解、示范无菌操作过程,对学生操作严格要求,同时强调在操作中的严谨态度和关爱保护患者的观念,这样在学生进入真正的工作岗位后才能更好地操作,具有责任心。每门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不相同,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就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授课内容巧妙安排,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使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到从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课堂到临床实习的整个过程都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3.3安排学生到医院见习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最后一年基本都去医院实习。部分人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在学生进入实习期的时候再与实训结合起来也不迟,笔者认为不然。护理专业的学生一旦进入医院实习,就意味着已经开始护理工作,接触病人,在这之前他们就应该具有护士的职业道德意识。因此,在学生学习职业道德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同时,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努力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其次,通过医院见习这种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能够更好、更快地更新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医院也可以利用见习,主动向学校提出对未来员工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的要求。再次,学校还可以邀请护理界的劳动模范走进学校,通过座谈会或开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医院实际工作中,护士所要具备的素养。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走进社区,为居民免费进行简单体检、普及护理知识、为中老年人做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些社会实践的平台,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其社会阅历,真正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快乐,提前对护理职业职责有所体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仅是护理专业学生,对所有其他服务行业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道德教育都是一个长时间需要通过其他教学活动来实施的教育过程。只有不断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才能为医疗机构提供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松,邵路才,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路径[J].高校论坛,2014.9:125.

[2]邓奕,李小英.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研究现状[J].医学信息,2011.10(24):442-443.

[3]罗小华,刘益.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职业道德培训的重要性[J].学术研究,2014.10:47.

[4]朱徐慧,丁振,等.居民对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及医患关系评价[J].江苏预防医学,2014.2(25):91-92.

[5]赵润平.论运用活动教学法提升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J].科教文汇,2013.11:88-89.

[6]谈玲华.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 合格护士;良好素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63-01

1 职业道德素质

是指人们在从事正当职业、履行职责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它不仅体现于仪表、风度、动作等外在形象,更体现着护士的道德品质、业务能力等内在的素养,注重素质修养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专业进步的基础。

1.1 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 具备“爱心、耐心、细心、关心、责任心”,以纯洁、诚挚的情怀爱护生命,处理职业关系,评价职业行为的是非。

1.2 坚毅的职业道德意志 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有排除障碍的毅力和能力。

1.3 崇高的职业道德信念 有发自内心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真诚信念和道德责任感。

2 社会道德素质

是指人类社会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护士的社会道德素质在护患关系的和谐上非常重要。

2.1 护士礼貌用语使护患关系自然融洽 礼貌规范的语言,可以给病人以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护士在同病人交谈中,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掌握语言的针对性、教育性、科学性、通俗性和艺术性。同时还要掌握交谈要点、态度和蔼、语言通俗、词语达意、述说精炼、陈述清楚、表达准确。实践证明,护士的语言往往能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作用。

2.2 护士仪表美是生命活力的传递体 美的感受带给人愉悦的心境和对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珍视,护士美的仪表反映出她们的内在气质。整洁的着装,大方的举止,甜美的笑容,文雅的谈吐,给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可以给病人带来愉悦的心情,可以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可帮助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护士严格按礼仪规范要求自已,一方面可展现白衣天使不凡的气质及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向患者展示了护士的文明风貌和优良品质,可使在患者在心理上得到慰藉。

3 业务素质

是指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实际业务技能水平,业务能力素质包括扎实的“三基”理论和精湛的临床操作技能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3.1 完整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实践技能 能熟练掌握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知识技能。

3.2 较强的应急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树立整体护理观念,能运用护程序的方法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在患者病情剧变的情况下,护士应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分析、断能力,熟练的技能技巧,果断地进行救护。在遇突发事件时,应具有沉着冷静、正确判断、控制局面的能力,保护患者、单位的利益不受损害或减到最低。

篇4

【关键词】护士;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1-015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病人的护理,我们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病人,而是一个家庭,不仅关系到病人自身的健康而且关系到病人家庭的幸福。因此必须提高护士素质,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护理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增强责任心,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遵循病人至上的宗旨,以满足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需要,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1高尚的道德情操

护士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树立崇高的理想,把病人的利益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建立助人为乐的价值观体系,具有敬业精神,和蔼可亲的态度,热情周到的服务。帮助病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尽力给予心理安慰,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更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有效的采取治疗和护理措施,准确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自觉地履行对病人应尽的职责,从而直接起到对病人生命安全,治疗与康复的保证作用。并且富有同情心,对病人热情、关心体贴,时刻按照护士的职业道德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和完善自我形象,保持稳定的情绪,这不仅是一种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对病人健康的恢复起促进作用,从而达到职业品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2树立正确职业态度

态度是衡量其服务好坏的重要标志。在病人中,他们来自社会各阶层,年龄、文化素质修养程度不同。当病人来到医院,面对他们的是陌生的环境,其耐受程度也各有差异。这时护士给病人的第一印象,首先反应在服务态度方面,护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一个微小的动作,都会对病人的情绪、心理状态、产生重要影响。每个护士都应有沉着镇定、和蔼可亲的态度,饱满的精神,增强病人治疗的信心。并在执行治疗或护理工作中,态度要严肃认真、谨慎、细致。要让患者知道,周围的人对自己十分关心。使他们处于接受治疗及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而获得安全感。是热情、体贴、同情,还是语言简单、态度冷漠,这是两种道德的体现。也反映出一个护士的内在修养。

3文化科学素质

护理专业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同时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善于沟通的技巧。护士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同时还要学习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医疗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知识以树立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同时要把这些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当中。只有反复的学习、实践,才能提高护理水平,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4心理素质

护士首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高超的护理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其次要具有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能力。不要遇到抢救病人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另外,护士还要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不要把自己生活、学习、工作上的烦恼发泄在病人身上,哪怕是有些病人或家属冲撞过自己,都应谅解、宽容、忍让,不要与患者发生争执,要理解病人的痛苦,只有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才能赢得病人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5语言素质

语言能治病也能致病,激烈的语言刺激,能使情绪发生很大波动,以致病情突变,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根据个人所处情况、病情特点、文化程度,选择最适宜的语言方式与患者交流。同时还要注意说话的语气、态度和表情,有时美好的语言能起到药物达不到的治疗作用,能调动病人战胜疾病斗争的积极性,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护理人员在与病人交往中,必须加强语言修养,培养语言交流的技术,与病人说话时措词要恰当,态度要诚恳,甚至说话的语言、语调、速度也要注意。以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总之,语言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它可使患者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6仪表素质

仪表可反映人们的精神风貌,表现为外部形象,是文明行为的重要方面,护理人员衣冠整洁、表情可亲、动作轻柔、举止有度,做到行为美,不得随便与病人玩笑嘻戏,在检查及护理操作时不能轻浮、讥笑,要维护病人的尊严及病人的隐私权。

7信任与理解

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有时还会承受无辜指责和无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应学会善于控制自己的主导心境,不与人争吵、冲动和粗暴,保持个人心理平衡状态。要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去克服低落的情绪,避免矛盾加深。要以高度的职业道德正确对待,并给予病人更多的同情和关心。保持充沛旺盛的精力,用自己熟练的操作技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来赢得病人的尊重和信赖。在态度的表露上也始终是热情、体贴、主动、耐心、细心,否则任何埋怨、沮丧都于事无补,只能使自己失去自尊,同时引起不良后果。做护士工作必须用理解来换取病人对护士护理工作的信任和尊敬。

8体会

护士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应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沉着稳重的态度,既然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就应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护理工作,并在自身心理健康的同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中,增强自身的修养,把自己的工作行为,看作是对病人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篇5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人文素质;培养

1 护士人文素质

护士人文素质主要体现在护理理念、护理细节和护理实践上,人作为护理职业的主题,以人为本是现代护理理念和护理实践建立的基础,按照以病人为出发点的原则,充分及时的满足病人的各种诉求,对病人的人格尊严给予充分尊重。因此,护士人文素质是指护士的人文知识水平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护士将人类所具有的优秀文化成果如科学、伦理、道德、高尚、心理、哲学等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以及实践转化为自身较为全面的素质。

2 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是对传统护理服务的提升,是指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谈,对待病人更加注重礼貌,讲究仪表,基础护理操作更加规范,能够真诚尊重病人,并给予理解、同情,从而使病人能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护理服务。在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指出医疗体制改革中提出的“优质护理服务”不是简单的指护理行业内部的一场改革运动,而是全面促进医院服务、强化内部监管、改良患者就医体验的切入点。这其中包含多个方面的工作:在改善服务方面,要通过革新医院护理工作的传统模式,推进实施责任制分工方式,解决护理过程中出现的连续性方面问题,从而确保基础护理工作和各项医疗诊治、临床护理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在科学管理方面,着重推动医院护理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的创新,尝试建立一套更加符合医院护理工作特点的护士人事管理制度和临床护士用人机制,从而使得护士能够从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同时要建立起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的薪酬分配体制。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对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核心可以概括为科学管理和安全控制,即在保障好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在护理服务中体现出护理专业的人文价值,做到良好的护患沟通和人文关怀。

3 护士人文素质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据查阅以往相关文献显示,护士人文素质水平总体不高,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一名合格的护士必须首先具备的条件,社会主义道德对护士的要求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作为一名护士首先应对其所从事的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热爱本职工作,富有奉献精神,这样才能爱护和尊重广大病人的生命,对病人有高度的同情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护理这个职业是一个对个人道德水准要求较高的职业,注重护士的慎独精神。护士选择护理这个职业,就应该承担或准备承担起护理职业道德责任。因此,作为一名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调查中发现,职业道德素质排在得分的第一位,这说明当前优质护理服务中护士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较高。

4 建议

4.1加强护士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建设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护士人文素质建设赖以进行的平台和依托是人文素质教育体系,这一体系主要是由医院、学校等各类功能单位有机组成的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加强护士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建设,需要按照系统的规律和要求,加强并充分发挥各功能单位的作用,并整合各功能单位的作用。

4.2 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提升护士人文素质

4.2.1 完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更新服务理念

责任制整体护理能激发护士学习的热情,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变被动的功能制护理为主动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增强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更加热爱本职工作,护士有更强烈的责任感。护士负责病人,护士与病人的接触时间增加,提高了护士与病人的沟通能力。

4.2.2 深化基础护理,加强人文关怀

基础护理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护理。在基础护理中除了生活护理,还包括对病人身体状况的评估、对病人病情的监测、对治疗和康复效果的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等等。要做好基础护理,护士需要具备精湛的技术、周到的服务、有效的沟通、细致的照料,这些都是培养护士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当前优质护理服务中强调基础护理,各医院可以此为出发点,培养护士的人文精神。

4.2.3 建立人性化管理模式

4.2.3.1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能激励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护士为提高护理质量树立安全意识,从病人的角度考虑,体现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同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护士还有教育、培训的作用。通过不同的考核方式,管理者能根据绩效考评指标和项目了解到护士的优缺点,找出存在的缺陷,做好“缺陷”管理。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与指导,不断提高护士的沟通技巧、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从而提升护士的人文素质。

4.2.3.2 实行弹性排班

弹性排班是针对当前护理人员比例偏低而提出的一种灵活、可变的护理排班方式。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及护理工作的需求,在保证原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安排部分人员为弹性人员,护士长根据临床的实际需要对这一部分弹性护士进行再分配。弹性排班能合理的利用护士,在护理人力资源不够的情况下,提高人员利用率。实行弹性排班,既能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又能给护士较多的时间进行休息与学习,提高护士的身体素质、专业素质及文化素质,保证护士拥有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李秋萍,杨支兰.国内外护理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现状对比及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教育,2006,3(3):132-134.

[2] 张蕊,张丽.关注临床带教中提高护士人文素质的必要性[J].医学信息,2010,5:1266.

[3] 周晓敏.培养人文关怀理念 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24):186-187.

[4] 周爱萍,张光环.创新人文素质培养模式 促进护士人文素质有效提高的研究[J].求医问药,2011,9(4):142-143.

篇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从功能制护理转向了系统化整体护理。因此,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不仅要关心疾病,更重要的是要关心病人,以病人为中心,对所护理的病人要进行身心护理,重视社会生活和环境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从生理、心理、社会诸方面进行全面护理,为病人减轻疾苦,并使之安全舒适。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但具备一定的医学护理理论知识,熟练的护理技能,而且还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一支热爱专业、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护理队伍,保证护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1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

护理道德是指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调整医生、护士、患者三者的关系。护士的职业道德是在护理专业这一特定范围内的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护士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护士的职业道德体现在医院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对医院的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体制从“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护理发展。护士单凭亲切、热情等传统的道德规范已经不够,护士的工作不再是单纯为病人打针、发药、量体温、输液,而是要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变不利于疾病康复与健康的不良行为与习惯,并对病人出院后的康复提供咨询和指导。因此,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扩大护理人员的知识面,从疾病心理、家庭、社会等方面了解病人,消除致病因素,使病人处于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使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

1.1树立职业思想

树立牢固的职业自豪感、荣誉感并献身护理事业,是护理人员的崇高思想。只有树立起崇高的思想,才能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才能真正爱护并尊重自己的工作对象,才能从单纯的执行医嘱为中心的疾病护理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也才能对搞好护理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愉快的工作,乐于发现问题,把工作做的精益求精。

1.2规范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核心是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病人尊重体贴,突出“病人第一,患者之上”的准则。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护士来说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护士与病人的关系好,有利于病人身心健康;护士与病人家属的关系好,能更深入了解病人情况,发挥家属的积极性;护士与医生关系处理得好,在护理过程中配合默契,得心应手。

1.3加强职业纪律

职业思想是精神支柱,职业道德是行为规范,而职业纪律则是权利与义务的制约。职业纪律是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表现,也是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保证。加强职业纪律有利于职业理想的树立、职业道德的规范,有利于医风的建设和改进。加强职业纪律教育,使护士认识到职业纪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增强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性格

护士的情绪变化对病人及家属由直接的感染作用。护士积极的情绪、和善可敬的表情和举止,不仅能调节病房和治疗环境的气氛,而且能唤起病人治病的信心,增强安全感。当然,护士也有不顺心不愉快的时候,这就更要求有驾驭自己情绪和情感的能力,做到遇事不慌,纠缠不怨,悲喜有节。做一名优秀的护士应该具备对病人诚恳、正直、热情有礼貌、乐于助人,对护理工作满腔热情、认真负责、沉着冷静、干净利索、作风严谨、自爱自强。

3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准确地记忆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护理人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可从病人身上获取有关资料,对判断病人的需要、帮助医生诊断病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对一个潜在的休克病人,护理人员要有计划的密切观察休克的体征,如发现患者脸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微,就要警惕休克发生的可能。护理工作者还要培养准确地记忆力,这是因为护士要严格执行医嘱,如打针、发药、量体温、测脉搏等这些任务要求数量化和准确,如果一旦记忆不准、数量差错,轻则贻误病情,重则造成严重的责任事故。面对众多病人,病情不断变化,护理计划也不断改变,用药品种及数量也经常改变,如果一旦相互混淆,就会酿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有独立思维品质的护士在工作中不会把医生的医嘱当成金科玉律,而是先按医生的思路去思考,再在病程的动态变化中发现问题运用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当前正在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模式,更加要求充分发挥护理的独立功能。

4具有娴熟的技术和使用美好的语言

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对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品质往往有促进作用,所谓“艺高人胆大”。因此,护士要有稳、准、快、好的技术,就要做到稳定协调、准确无误、手疾眼快,质量高,效果好,病人满意,自己也满意。护士的语言艺术,表现在护士以语言为手段,通过语言的桥梁作用,使病人摆脱心理困扰,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工作中使用积极美好的语言,可以给病人以安慰、启发、开导、鼓励,增强其治疗信心。当然,要根据不同层次的患者的习惯和心理因人而异,具备针对性;要体现平等原则,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多鼓励少批评,亲切入耳,以其产生共鸣效果。

总之,护理工作者只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在工作中加强实践锻炼,不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心理品质,自觉而又严格地遵守做好护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把它变为自己内化了的行为,积极而又主动地去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就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才。

篇7

执业能力 人才培养 实践

执业能力是一种包含执业导向,融合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此,中职护理教育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以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面向基层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我校围绕职业教育办学思想 ,以培养学生执业能力为核心,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职业道德、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及技能操作着手,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对中等护理人才的需求。

一、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称。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服务模式也由传统的医疗救治转向对服务对象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的照顾,病人对护士的职责和义务有了明确的认定,他们关注的焦点已不仅仅停留在护士的技术水平上,而且对其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要高度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我校本着全体参与、全程渗透的思路,多渠道、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育。通过日常管理、各项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感,养成团结协作、自觉自律、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职业习惯;把职业道德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护士礼仪、人际沟通、护理美学等课程中,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人文素养,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把职业道德贯穿于专业课的理论及实践教学中,培养其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二、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我国护理管理工作步入法律规定、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必要途径。具备执业资格证是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主要前提。从2009年起,国家允许在校生考取执业资格证,这就使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成为学校教学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2011年新修改的护士执业考试大纲将考核内容概括为主要的护理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运用的护理知识和各类常见疾病。由此可见,新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更加细致,除了考核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外,还要考核学生参与临床护理过程中所要具备的伦理道德、法律活动及人际沟通技巧。学校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考试通过率,缩短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

1.将执业考试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通过对学生及教师的了解,我们认识到要通过执业考试,仅靠考前的突击是不够的,它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日积月累、扎扎实实地学好每一个知识点。为此,学校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分析和研究执业考试大纲,对学校现行的教学计划进行修改,编写与执业考试配套的校本教材与习题,将执业考试的知识点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牢固掌握相关的考核要点。

2.将毕业考试与执业考试接轨

学生的考试成绩除与知识点掌握的牢固程度有关外,还与其对题型、考试方式的熟悉程度有关。为使学生适应执业考试的方式,我们在组织毕业考试时,从题型、每种题型所占比例、分值等方面力求与执业考试接近,实现了毕业考试与执业考试的接轨。

3.做好考前辅导

在完成了8个月的临床实习后,为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应考,考前我们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7~8周的考前辅导,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不仅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与掌握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有利于缩短学生从学校教育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

1.创新实践教学,提高实训课质量

(1)将护理程序运用到教学中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系统、动态的工作方法,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的步骤进行具体工作。将护理程序运用到实训课的教学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师示教—学生练习—教师辅导”的实践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操作时既要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找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又要设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使教学活动与临床情境相结合,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教学中,有利于专业教学与临床需求接轨。

(2)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用到教学中

PDCA管理循环就是按照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四个阶段来进行质量管理,并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一种管理工作程序,是一套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实践教学的管理,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尔后有目的地进行教与学,之后进行检查,在检查的基础上再改进,通过PDCA周而复始的循环,使实训课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

(3)改革实训课考核模式

传统的考核模式大多是选择一项典型的操作项目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也仅仅局限于技能本身,这种考核评价模式缺乏科学性,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操作水平与综合能力。教学中,我们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学生的实训课成绩采用平时考核与终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了“一考定乾坤”的考核模式;在考核内容上,除传统的用物准备、操作步骤、时间外,还增加了仪表仪态、评估、沟通、相关知识等内容,使学生在职业道德、操作技能、心理素质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2.利用技能比赛,促进实践教学

近年来,学校除每年举办校内技能比赛外,还组织学生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操作比赛(操作统考)以及省教育厅组织的技能比赛,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促进了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3.加强实习管理,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更加系统化、专业化,提高学生操作水平、培养合格人才的前提。学生实习期间,学校与教学医院联手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在每个科室实习结束后,由 学校或科室组织出科考试,考试包括理论和操作两部分,考试成绩记入实习手册。通过出科考试,促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英,陈沁.广东省中职护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教育,2011,8(7):325—326.

篇8

德育教育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良好职业道德护理人才。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护理专业是我校的师范专业,培养目标是为临床护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妇产科护理》是护理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为达到培养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目标所设课程中的重要职业能力课,所以我们全体妇产科护理教师组成团队,根据医院妇产科护理岗位需求对妇产科护理课程教学重新全面有序地进行改革,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适应新形式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1中职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护理工作者,承载着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既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为一名合格护理工作者的必备条件。在专业课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护理工作的神圣性和崇高性,并将其化为自身的行动,在学习中一丝不苟,在临床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真正为人民群众解除病痛的合格护理工作者。

2在中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与方法

(1)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素,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因此,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必须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如邀请相关专家教授进行职业道德知识的系列讲座或培训;不同专业教师间相互听课,相互交流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经验;资深的专业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指导等。再次通过专业教师到临床进修,在实践中深刻体验职业道德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给职业道德教育提供鲜活的素材,使职业道德教育真正与临床护理零距离。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融职业道德教育于理论教学环节中,在妇产科护理专业课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点的掌握,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则很少涉及,通过改革,将妇产科护理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教学目标中提出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具体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在理论课的讲授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入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注重专业课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

1)案例教学法,在分娩这章的教学中,强调护理工作者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要认真观察孕产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通过案例教学加强学生的认知。如一位产妇会阴侧切缝合术后在产房进行2小时观察,期间几次向当班护士反映切口处疼痛,会有些坠胀感。护士认为是产妇娇气,没有引起重视,也没去查看切口情况,直至接班医生来时才发现阴道后壁有一较大血肿,只能拆除缝线、清除血肿后重新缝合。如果我们护理人员能仔细观察,及早发现,就能给这位产妇减少不必要的痛苦。通过这样的案例引发学生们的思考,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应该时刻以人为本,既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2)情景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在讲解分娩期第二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时,教师描述了临床的一个场景:一位产妇宫口已开全,但由于剧烈的宫缩痛没有正确运用好腹压,而是大喊大叫,以至产程进展缓慢。接产的人员表现出十分气愤,甚至大声训斥该产妇。通过这个场景的描述,让学生思考这位护理人员的行为是否恰当?并且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这名护理人员,应该怎样对待产妇?如果自己是这个产妇,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让学生分别扮演护理人员、产妇、家属等不同角色,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临床情境,学会了换位思考,真正理解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意义。

(3)加强教育引导,融职业道德教育于实践教学环节中,妇产科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该注重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如学生在模型人身上练习产科检查时,有些学生拿人模型嬉戏、玩闹,态度不严谨。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应该及时制止并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确人模型是为教学活动更加贴近临床提供了一个平台,作为护士应该懂得珍惜这些模型教具,把它们当做真正的产妇来练习各种产科操作,从而提高今后进入临床护理动手能力。还有一些学生在实验课堂上不爱动手,嫌脏怕累,针对这种态度教师应严格进行批评教育,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如许多妇产科医生,护士,为了抢救新生儿生命,用口将新生儿呼吸道内分泌物吸出。通过在实验教学中加强教育和引导,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救死扶伤、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高尚道德情操。

篇9

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护士在工作中为了解患者的病情,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必须同患者建立起相互配合、相互融洽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为护理人员创造了愉快、舒畅的工作氛围,更是为患者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康复、和谐、安全和支持的就医环境,让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尽可能地发挥自身潜能,最大程度地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为了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护士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2]。

1努力提高护士的整体形象

护士良好的精神面貌能唤起病人乐观饱满的情绪,增加病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要求护士行为大方、举止端庄、衣着清洁整洁、语言和蔼可亲,这样才能从无意识的影响中,使病人产生信赖感。当病人来院就诊时要面带微笑,热情、友好、主动地接待,使病人感到亲切,消除陌生感,护理人员的情绪稳定对患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护士的热情微笑、举止文静、谈吐不俗、操作认真无形之中给患者一种温馨、圣洁和心理安慰,这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护士的美好语言不但能使病人听了心情愉快,而且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护士的亲切语言,有利于解除病人的思想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保持接受医疗和护理的最佳状态。

2努力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素质

2.1热爱护理事业具有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 开展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使每一位护士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同情心,做到视病人为亲人,不怕累不怕脏,热爱护理专业,无私地奉献。

2.2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加强护理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修养。使全体护理人员转变护理理念,共同提高思想道德情操,廉洁行医,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全心全意为病人的健康服务。

3努力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

3.1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随着医学不断的发展, 护士要不断充实自我,在加强护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加强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医学道德修养和美学等有关知识的学习,护士应利用一切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如通过外出学习、自学考试、论文交流等途径。学习“三基”理论、掌握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医嘱、准确熟练地完成护理工作。要善于观察和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观察病人的心理活动及身心两方面动态变化,解除病人心理压力并满足病人生理、生活上的合理需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更新,护士更应该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完善护理技能,掌握运用各科新业务、新技术的精湛技能,以取得病人的信任。扩大知识面,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3.2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护理人员不单纯是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为病人解除疾病痛苦,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根据病人的表现推断其内心世界,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及时解决,使病人得到心理安慰,很好的接受治疗,加速疾病的康复。病人病情变化,瞬息多变,护士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除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T、P、R、Bp)外,还应观察病人的行为、语言及躯体动作的变化,以便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与机体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在繁忙的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使工作井然有序,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实行安全护理,将护理差错或事故杜绝于萌芽中。

总之,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必须热爱护理专业,勤奋好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在工作中做到对患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地为病人的健康服务,坚决杜绝职业性的呆板及工作中的亲疏之别,才能在和谐的护患关系中塑造出美好的护士新形象,在倡导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今天,作为一名临床护士要适应时代要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断对自身内在的、外在的各个方面进行历练和培养,提高综合素质水平,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把患者作为完整的“社会人”给予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护理,使患者真正得到人文的关爱和服务,这必将加强护患沟通,密切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92-02

护理安全问题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

1 心内科护理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工作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护士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法律问题,对护理工作还不能从法律高度上认识,主要表现为对护理文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护理记录单记录不全、不及时或超前记录,重要的病情变化及治疗、用药后的观察没有记载等。这些问题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并导致在处理医疗纠纷中不能提供有利的证据而处于被动地位。

1.2 服务观念不到位

护理人员服务观念不到位是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社会的进步,在医院体现在患者健康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加强,他们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心内科疾病复杂、变化快,多数患者对自己用药情况大致有数,病情变动时很敏感,经常询问,有些护士不能做到耐心解答。有时诊断、治疗较困难,疗效不满意时患者不理解,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长、机会多,容易把怨气发泄到护士身上,从而产生医患纠纷。

1.3 护理人员配置不足

有些护士因在病房工作辛苦,想方设法调到边缘科室,以至于临床一线缺乏工作经验的临时护士、新毕业护士占较大比例。而就心内科而言,护士的工作经验十分重要,工作时须思想高度集中,尤其是夜班护士,一人要分管几十张床位,工作繁忙,易造成某些要求特殊滴速的药品,如硝酸甘油、硝普钠不能按医嘱要求滴入,影响治疗效果,引起患者不满。

2 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防范对策

2.1 提高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行经常性的法律知识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在继续教育中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行经常的规范培训,通过法制教育,引导护士学法、懂法、知法,依法行医,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利用各种会议、交接班、晨会、查房等时机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要认真抓好新分配人员和进修、实习护生的岗前教育,把医疗安全教育作为岗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实施安全护理打好基础。要加强护理病历书写质量,保证护理记录内容真实性和可靠性,坚决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让护士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加强责任感,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从而维护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2.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业精神

职业道德是医院医德医风教育的核心。护理工作是一个关系到千百万人健康及幸福的高尚职业和光荣的岗位,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患者服务,它充分体现着护理人员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把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礼仪教育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在科室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道德修养、道德意识、道德情操的培养,组织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使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度的责任意识,树立职业自豪感和自信心,形成谦逊、宽容的性格,为患者提供微笑服务和亲情护理。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患者的信赖和社会的认可,提高护理安全。

2.3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规范的医疗护理技术是护理安全的基础。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护士不断充实、更新知识,对每一次治疗护理、医嘱、操作规程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才能增加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效避免差错事故,遇到危重患者做到心不慌、气不急、手不抖、腿不软,头脑清醒,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安全保障。重视专业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训练,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并掌握最新的护理质量标准和要求。继续教育要形式多样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护士参加自考、函授等专业教育,并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临床。要求心内科护士熟悉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治疗及护理,心肌梗死患者的监护,溶栓和严重并发症,如室颤、心源性休克等疾病的抢救配合,熟练掌握心电图、心电监护技术,掌握除颤器的使用方法,利用业余时间反复模拟练习,掌握心律失常知识,达到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操作技术、快速的反应能力。

2.4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

护士长要根据心内科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尝试性改革,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适当增加值夜班人数,因为心内科患者夜间犯心绞痛、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几率大于白天;适当增加监护病房的护士配置,确保 24 h 有人守护在监护仪前,以便及时发现异常,保证护理到位;医疗高峰时要实行弹性排班制,当天有突发事件发生或危重患者的抢救实行动态排班。采用多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