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谈谈对心理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谈谈对心理学的认识

篇1

【关键词】地理课程,课堂教学,认识总结

1.新课程给地理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只提出教学要求而没有明确必学的内容,更没有详细的知识点,更加强调学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对提高整体素质的作用。教师教学时需要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自行选择教学内容,这就给地理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课程标准在认识区域部分规定,认识国家,提出“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个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显然,这里没有要求我们必须讲某个国家,必须掌握某个国家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等等。而是要求我们教给学生分析一个国家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将来,学生走向社会,他会自己独立分析某一个国家的基本自然环境特征就可以。

教师要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要能够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展开教学。比如,撒哈拉以南非洲一节,尽管教材有多个小标题,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依照这些黑标题来照本宣科,必须对教材进行重组。要依照一个主题,展开教学,我们可以以这里的人以什么人种为主?为什么?他们住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他们怎样生活?他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出现哪些困难?怎样解决?这就是我们说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新课程为学生提供的是反思和活动的对象

教材不是供传授的经典,不是供掌握的目标,不是供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和学生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他们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是课程的依据,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说的是学生通过地理学习,不仅获得对他们现实生活和未来可能的生活有用的地理基础知识、而且通过地理学习培养学生一些观察、观测、实验、制作技能以及有关地理图表读析填绘的技能。这些知识与技能,都有助于学生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促进相邻学科的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和技能不仅是学生构建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为学生深入学习地理和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

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反思和活动的对象。因为课程所提供的内容是与人类群体的生活经历,以及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不能通过灌输而获得,而需要通过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个体生活方式来理解。所以,新课程观要求我们不能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有关教育内容的东西或文本,而要把课程动态地理解为学生反思性和创造性实践来探寻人生意义的活动及其过程。如社区环境调查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真正感悟到我与环境息息相关,自己就是环境的一员,自己的行动可以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而这些内容不是能够通过灌输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学生的反思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来探寻人生的意义。同时,在调查中养成了与人合作、善于表达自己思想、分析、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

3.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发展

教材不再按照系统地理的方式组织教材,而是让学生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可能的生活最为教材编写的基础。例如对于大洲来说,过去多是每个大洲都要讲一遍,生怕丢掉那一个洲,而新教材只讲一个亚洲,其他各洲,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自学。

过去的地理教材编制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精选那些确定的无疑的知识或理论,教材对学生来说,成了一个权威知识的载体。这种只吸收确定知识的教材编制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启发学生质疑、求异的心理取向,而这种敢于质疑、求异的心理取向,正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含。是故,新课程十分重视如何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十分关注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自立、自主、强烈的“我要学”等主体意识。地理教材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走出那种单纯以学科体系为导引的传统的教材设计,关注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比如,教材希望教师能够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篇2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090-01

1职业因素

1.1患者复杂骤变的病情:心血管患者多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可能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组织实施抢救多。护士在这种环境中,心理高度紧张,担心病人发生意外。如果护士巡视不及时,病情观察不仔细,病人有可能发生猝死。工作责任大,所担风险大,使护理人员在工作时总处于一种高度集中状态。这是造成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最主要因素。

1.2不断提升的职业要求: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多,病情危重,发病急骤,专科技术性强,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病情变化和急救器械、药品的使用方法,心理素质好。另外无论是社会、医院、患者还是日益进步的医学,对护理工作的要求都在增高,护理人员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文凭,学会整体护理,掌握礼仪服务、熟悉与职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等。

1.3特殊的工作环境:护理是一项艰苦而繁忙的工作,护士接触病人的时间最多,接收的负面情绪肯定最多,看到、听到的大多是痛苦、抑郁悲伤等负面情绪。长期与病人打交道,难免受到影响。

1.4工作性质:护理工作的连续性,要求昼夜倒班,打乱了生活节律,易使护理人员心境抑郁、心理紧张、焦虑失眠发生率增高。出现习惯性便秘、经前综合征等,甚至产生疾病。

2社会因素

社会地位低,护士在得不到理解,感到威胁或经历了感情伤害又无法表达自己时,会感到地位低;护理人员为病人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承认,超负荷的劳动得不到相应的报酬,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大环境反差较大,使护理人员有失衡感,更严重伤害了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人们的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就医的正当权益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其他因素

个人性格气质,工作能力强弱,所处的人际环境,家庭环境等使个人在应对相同压力源时存在差异。适度的压力可产生积极的反应,促使人们集中精力、激发斗志、积极思考,但过高压力容易使个体产生持续紧张和困惑,并出现健康问题。

4应对方法

4.1提高专科业务水平:根据心血管内科病房的工作特点,加强专科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专科病种的临床表现,常用药物的作用、剂量、注意事项、观察要点、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从而减少工作中的被动局面,降低心理紧张的程度。

篇3

摘 要: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就地理学科而言,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现成的地理事象、原理和规律,更是思考如何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探讨这些地理事象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在探讨、研究的过程中自觉获得地理知识,同时让学生的地理技能得到训练,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教学方式、方法,让地理成为学生心目中有趣、有用、好用的一门学科。

关键词: 地理课堂 地理美 多媒体教学 自主探究

为了响应中央新课程改革政策,我校在近几年中大力推行新课改政策,并通过开设“公共课”等活动增强政策实施效果。在对近几年有关地理教学模式的探讨分析过程中,我认识到如果要顺利实现地理新课标希冀的目标,不仅需要地理老师对与新课程改革有关的教学资料如《地理环境新课程标准解读》仔细研读,还需要端正自身教学态度,充分扮演指导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的角色,将大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主动探索。此外,在新课程教学推广之后,我有幸聆听了由市教研室主办的地理观摩课,从而充分意识到通过新课改,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主动探索与小组相互合作能力。然而,在看到新课改带来的优势的同时,我也观察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这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1.地理美的缺失

地理的美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领悟,才能够发现的。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能通过探索宇宙的奥美,回溯地球发展演变的过程,从而发现欣赏地理学科的美丽。然而,由于在实际地理教学中,老师们将教学重点放在讲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应试分数的基础上,反而忽略地理学科的本质,忽略地理学科的地理教学、地理创造之美,令地理课堂成为枯燥乏味的应试课堂,从而不仅没有办法将地理课堂的美丽充分展现出来,更无法借此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

对于教师而言,如果其希冀通过自身将地理的美传递给学生,则需要不断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升自我修养。具体而言,第一,除了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学习以做到博学多才,从而针对学生日常教学中提及的问题仔细回答,让学生在得以解惑的同时建立起对教师的敬佩之情。第二,对教学内容的差异,教师更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教学手段,将已有教学资源整合优化[1],并与学生一同解决生活问题,令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知识应用能力。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智慧教学、科学教学的方式打造轻松愉快的地理课堂,让学生快速掌握相应地理知识及最基本生活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生活中的地理事物为例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地理学科的本质[2]。

2.“做秀”的课堂气氛

在颁布的《新课改标准》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提倡学生探究性学习。因此,对于某些教师而言,他们往往会盲目在课堂上增加探究学习部分,由于没有充分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实质理念,从而造成课堂气氛虽较为活跃,但探究活动质量却远远没有达到理想标准,甚至以形式化活动加以形容也不为过。更重要的是这种“作秀”般的探究活动不仅错误理解了新课改探究理念,而且由于在开设的探究活动中缺乏对学生自身想法的关注,不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与认知能力的区别性,使学生在没有办法充分吸收、理解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进一步形成厌学、退学的心理状态[3]。有鉴于此,我以为教师在发现学生面临难题之时,应先鼓励其积极思考以寻找到解决方法,并在适当时机采取小组讨论法协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从而成功推动学生不断发展与进步。

总而言之,我们在探究活动进行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状况,严格遵循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活动,并依据讨论活动的开展与否对学生的座位进行适当调整。此外,在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提倡民主探讨、自由探究,更要端正自身态度,允许学生对老师进行提问,进而大大增强学生探究热情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教学,教师不仅将最好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还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充分展现个性与实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黑板空白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地理教师开始借助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因此多媒体教学成为教师教课的主要工具,传统黑板教学几乎不复存在。多媒体教学具有黑板教学不具备的趣味性、生动活泼性,能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并通过以境助学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加快学生理解速度,使教学效率借此大大提高。换言之,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利用是势在必行的。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老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会事先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制作课件,没有与学生商讨,没有考虑学生想法,从而让课件制作缺乏合理性。由于大部分教师很少利用黑板进行教学,一堂精彩的课程过后,没有在课堂上留下丝毫痕迹,也没有办法让学生继续回味课程详细内容。

综上所述,我以为虽然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大势所趋,但依旧不能完全放弃传统教学手段,而应该将两者结合以进行教学活动,从而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思考与动手能力,让教学活动的开展更顺利,教学更高效。再者,在地理课堂上以边画边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能分阶段展示各类地理要素,从而帮助学生在充分理解事物特征的同时,进一步牢固掌握所学相关知识[3]。

4.泛滥的表扬

是不是有时觉得学生像瓷娃娃,温室里的花朵,受不了任何挫败?原因就在于过多泛滥的表扬,长时间表扬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渐渐失去本有的喜悦,这样的鼓励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给予肯定,而错误的回答,要明确指出不足,抓住可取之处给予鼓励。只有在客观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用地理思维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5.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参与式学习,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在主动探究过程中自主获得知识[4]。新的课程标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独霸讲台,学生被动听课”的情况,但是离课程标准要求的自主探究仍有不小的差距。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不是老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到的东西僵硬、呆板,不知道什么是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更谈不上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获取知识[5]。如开展课外实践,让学生以新课内容为背景,在实践中有观察、有操作、有问题、有思考,产生地理学习兴趣和后续学习动机。这种做法打破过去以课本为依据、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形式,将只是成绩好的少数人的活动变成全体参与的活动。

6.结语

地理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会学生学习地理为目标,而不是以让学生学会现成地理知识为最终目的,这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所以地理课上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现成的地理事象、原理和规律,更应思考如何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探讨这些地理事象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在探讨、研究过程中自觉获得地理知识。地理新课程的另一要求是用已有地理知识帮助学生解释本来不明白的现象和地理问题,并且寻求解决办法,让地理成为学生心目中有趣、有用、好用的一门学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家清.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探讨[J].地理教育,2012(11).

篇4

【关键词】 班主任;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青少年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及问题。大多数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主要是由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造成的。特别是在当下升学竞争与课业负担重的背景下,使身心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心理问题导致的问题日益增多,所以,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应当花大力气研究如何做好青少年学生的的心理健康工作。

一、班主任教师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分析

随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及全社会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兴起,唤起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他们渴望有更多的老师来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几个兼职或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已无法满足一所学校全部学生的需求。由于广大班主任教师基于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若能承担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联系各方形成合力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她几乎就是个指挥,运筹帷幄,外联家长,社区,内结领导、同事,把这几种力量凝聚成合力,给予学生的心理健康以积极影响。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频共振时,她要协调;当学科教师与她的学生有矛盾时,她要调和。因为她深信,学生是在良好的关系中成长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除了与班主任接触、交往,受到其关心教育外,其他科任老师及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这几股教育力量相互矛盾、相互干扰,方向不一致,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导致心理的扭曲。班主任正是这几股教育力量的协调者。班主任要与科任教师沟通情况,交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方法技术,达成共识,相互协作。

2、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

班主任接触学生时间长,次数多,对学生了解较全面,较深入。在心理健康的内容选择上具有针对性。专职心理学教师一般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各年级各班进行心理学知识讲授和心理健康训练,具有广泛性、普及性的特点,而班主任则可根据本班的整体情况和突出问题、个体特点进行有选择性的讲授、训练和矫治。

3、心理教育引导具有灵活性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既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既可在课内,也可在课外;既可利用较长的时间,如入学教育和班会时间,也可利用较短的时间,如课间休息和放学之后。在空间与时间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专职的心理学教师局限性较大,时间和空间基本上限制在上课的节次和上课班级,在个别辅导上即使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但这种灵活性是远不及班主任的。

4、可以长时间跟踪和矫正

班主任带班一般为三年,初一到初三,高一到高三。这就为班主任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条件。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各阶段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程式的系统的研究与教育。而专职心理学教师由于学校人力和物力、课程与精力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关注不够。学生的有些心理问题不可能是一次晤谈就得到疏解,其行为不可能是一次训练就有效果。

二、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

1.关心和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虽然不是心理治疗的诊所,但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则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班主任作为学生最值得信赖的导师,应该在此领域先行一步,关心和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使自己具备相应的心理医生知识,把学生从自身心理脆弱敏感,意志薄弱,缺乏自信,抗挫折能力差以及行为表现异常等心理疾患中解脱出来。更要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环境,保持并强化健康的心理。

2.适时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新时期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科技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样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还要协助学校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针对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增进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知道,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3.坚持开展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学生具有的各种心理问题因人而异,面对团体的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地进行认真、耐心的交流和辅导,对症下药。通过以朋友式的谈心,有针对性地梳理、引导,帮助分析利害关系,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达到解除他们减轻心理障碍的目的。对有的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这时需要班主任要善于等待,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协调,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锻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班主任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4.协调好家长与学校校的沟通路径

新时期班主任还要继续发挥家长和社会的教育力量,与家长齐心合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态度、方式和内容也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如果家长与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内容不一致,相互矛盾,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导致形成多重人格。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宣传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家长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知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同时,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从而保证他们身心都得到健康地发展。

总之,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对班集体建设,对学生个人的成长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能使班级每个人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性格趋于完善,能使整个班集体和谐、健康、融洽、有朝气、有凝聚力。因此,班主任教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如何当好班主任》魏书生

篇5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思政课程贯穿于学生的所有课程当中,并且能够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向学生不断的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思政课程能够达到目前学校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因此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学元素,并将其有效地衔接在一起,我们目前还在探索当中,我们将以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为案例,为思政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1社会心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优势

1.1二者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时常遇到学业、生活、情感方面的挫折,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成为大学生成长和成才道路上的阴影,因此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开始积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纳人了思政教育的体系之中。而社会心理学中的很多内容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习社会心理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来分析自己和他人在社会中的一些心理和行为,正确的看待自我。社会心理学教师可以挖掘出社会心理学课程中蕴含的很多的德育元素,例如正确的沟通方式、合作能力、价值观的培养、自制力的培养等,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綜合心理素质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

1.2思政元素可以渗透进社学心理学中

课程思政是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这就需要找到二者的契合点,而社会心理学与思政教育之间具有非常多的契合点,二者可以实现自然的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社会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以及其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这些都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的,这个背景就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文化背景,可以说这些因素都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而这些都与思政教育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社会心理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例如教师在讲解社会政治制度、角色规范等内容时,都可以适时的引入思政内容,引导学生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等进行了解与思考。

2社会心理学的思政教学策略

2.1精准提炼社会心理学中的思政元素

在社会心理学课程当中不断的挖掘其所存在的思政元素,教师还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找准思政元素的契合点,不断的将社会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入到一起,在挖掘思政教育元素的同时,还要在不影响专业课程的情况下限制课时。教师还应当研究人们在社会传言中所在的心理状况以及行为规律,并结合专业进行学习,精准的提炼社会心理学当中的思政元素,使得社会心理学和思政教育不断的融会贯通,也不会受到专业教学的冲击。

2.2积极应用网络平台,适时引入思政内容

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平台,适时的引入思政内容。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非常发达,网络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社会心理学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在讲授“自我意识”这部分教学内容之后,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起一个小词论,让学生谈谈什么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的发言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的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特别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理想的自我,以及现在的我与理想的我有哪些差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并引入一些革命先烈和当代奋斗者的事迹,鼓励学生勇于追求自我,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融为一体,实现自我的价值。

2.3创新社会心理学课程评价机制

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保证目标能够顺利的进行并完成,因此这个过程一般我们将其称之为过程性的评价。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使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将其作为结果性评价的重要补充,注重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在设置社会心理学考试时也要加入一定的思政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思政内容的重视。

2.4教师要加强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

如果想要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健康完善的发展,教师就应当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并不断地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教师要不断的调整是自我的心态意识,并且完善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建设。教师每天以乐观的态度,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地感染学生,对学生的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社会心理学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师德、正确的价值取向、饱满的教学热情对学生产生影响,实现显性思政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的融合。

3结语

我国目前对于思政课程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就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心理学的课程思政还是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社会心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初步优势进行探索,不断的挖掘教材当中所原有的思政元素,将其和专业知识融入到一起,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教师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海鹰,刘听.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分析与设计[J].大学教育,2020(04):25-28.

篇6

1.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但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不会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激发和培养。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学生学习物理学的目的就是系统地掌握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从事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了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任务,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应用反馈机制,强化学习动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败,作业准确率的高低,考试成绩的优劣,以及学习认真与否均属于学习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反馈信息实时地对学生进行正确高效的评价,让学生了解学习方面的进步、进展和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的方面,教师也可以了解有关学生的掌握的情况,并对之进行分析评估,进而调整教学计划和学习策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这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常起到激励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在学生间开展学习竞赛,可以以个人、小组或者班级为单位。青少年大都争强好胜,开展一些学习竞赛,以竞赛名次为诱因,可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内趋力和交往内趋力,提高学习动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动机的目的。

2.提高学生的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物理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力学、电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核物理学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小到行车走路,大到飞机飞船,可以说,物理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充分挖掘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十分有益。比如在野外听到的山谷的回声现象,商店里玻璃制品晶莹剔透的反射折射现象。另外让学生多动手实验也是培养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每一个物理规律、物理发现、物理发明,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的。将物理情境融入平时的动手实验中,往往能化抽象为具象、变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和浓厚的兴趣,如果老师对学生这些方面的积极性能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并使之与该门课程建立某些联系,比如,化学、数学和物理有很多共同的基础知识和一些类似的研究规律,让喜欢化学和数学的学生喜欢上物理是完全有可能的。

3.榜样教育

榜样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榜样这一价值载体的人格形象,激励和引导学习者自我内化榜样精神品质,生成自我道德人格和创新行为方式的一种教育活动。榜样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此作了充分的论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介绍一些著名的物理学家的事迹,在物理这个庞大的科学领域出现了众多的优秀的科学大家,他们在科学研究上求真求实,勇于探索真理。在生活上他们的表现也同样可钦可佩。这些卓越人物拥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和人格魅力,我们可以历数出许许多多物理家的感人事迹,比如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名言是:“我姓钱,但我不爱钱。”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道出这位爱国科学家的伟大志向。他们创造的丰功伟绩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学生的模仿能力强,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好的榜样,见诸行动,这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4.学习信心

心理学家对自信的定义有很多,得到公认的表述是:“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自信是保证学习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大约有三分之一是由于缺乏自信心,学业成绩与自信心的相关系数r=0.49。有的学生觉得物理好学,分析问题积极,思路开阔,而有的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做题时常常没有思路,觉得自己不行,不是学习的料。根据学习体会,我认为学习过程缺乏自信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物理是一个理解性很强、逻辑推理严密的学科,只有理解概念、掌握规律,才能有较强的推理能力,且常常不能立即收到效果,甚至花了很长时间思考也没什么收获。这样让很多人产生泄气的情绪,进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畏惧消极的态度,最后影响了物理的学习。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暂时遇到一些困难就开始怀疑自己。面对浩瀚深邃的知识海洋,面对一个暂时解决不了的知识盲点或者难题,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特别是自信至关重要。当然只有自信是不够的,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毅力也同样重要。

新课改下的新课堂,跟传统的教学有很大区别,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多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适时地对教学作出调整,创设一个宽松、活泼的教学环境,形成老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老师悉心培养,学生愉快接受的良好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录生,马剑侠.心理学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8-1.

篇7

关键词:胡塞尔;现象学;还原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4-0030-01

一、引言

1913年胡塞尔完成了先验现象学的突破之后,“还原”便成为其现象学方法论的一个核心概念。胡塞尔是在向本质事物的回归这个意义上使用“还原”概念的。他认为现象构建即是从不确定的、有前提的事实到确定的、无前提的“现象”显现的过程。这既是一种现象学的看,同时又是一种不看,放弃使用未经检验的哲学认识。关于这一点,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说:“由于我们在长大成人之前当过儿童,对呈现在我们感官面前的事物做过各种各样的判断,而那时我们还没有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所以有很多陷入的偏见阻碍我们认识真理,因此我们要摆脱这些偏见的束缚,就必须在一生中又一次对一切稍有可疑之处的事情统统加以怀疑。” 胡塞尔的“还原”概念与笛卡尔的“怀疑”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都旨在“把沙子和浮土挖掉,为的是我找出磐石和硬土。①

具体来说,胡塞尔的“还原”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以纯粹的意识为课题,来研究自然思维视野中的纯粹意识领域,这一点与“现象学悬搁”同义;2.与“先验还原”同义,标示着通向先验主体性的通道。从二十年代起胡塞尔认为现象学所要达到的两个方面的纯粹化问题就是:现象学―心理学的还原和先验现象学的还原。这两种还原都是一种普遍的悬搁,意味着排斥世界和关于世界的信仰,还原到纯粹意识体验上去。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胡塞尔对现象学还原进行了本质还原、先验还原和原真还原等方面的具体分析。

一、本质还原

本质还原是从心理学的现象向纯粹本质,从事实的一般性向本质的一般性的还原,其目的是把握作为本质的先天。它是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得到方法上保证的本质直观过程。其操作过程与把握经验普遍性过程类似,也可以单个事物为出发点。不同在于,前者摆脱众多个体的事实性出现以达到以原初的方式呈现本质的目标。本质的意义就是现象,本质不在现象之外,也不在现象之后,而在现象之中。要获得这种现象我们应在自由想象中构造。通过对现象作想象力上的自由变更而观至变中之不变、稳定有序的结构,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先天直观综合体系,以此到达本质,直观现象。

在胡塞尔这里,本质还原有三条具体的途径:②第一,创造出众多的变项,而这种创造要以想象的方式进行。这要求我们要在想象中创造出不一定是实实在在的,品种繁多的个体存在。第二,将上述创造出的个体存在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关注。通过想象创造出的杂多变项会相互递推地以某种相合性统一性起来,在此过程中,每个个体以相互间的变化来呈现。基于这种呈现,我们可以从杂多变项中找到他们叠加起来所共有的一些项,即本质。第三,直观到的本质中不含有本质的一个事实个体,因为我们是在想象中直观到本质的。故本质可能既是纯粹的可能性,又含有必然性。通过本质直观,本质还原可以获得与之有关并构成其相关项的一般对象或一般事实。

本质还原是在想象,即纯粹心理学中完成的,所以它是不够彻底的,有可能退回到经验心理学的心理主义乃至于退回到唯我论的理解中去。为了克服和杜绝唯我论的出现,胡塞尔接着提出了先验还原的理论,以求完好地探寻到事情本身。

二、先验还原

先验还原涵盖了纯粹心理学,进一步扩大了研究范围,它与本质还不同。先验还原认为可能世界是一个先于人的主体或者心理先验的纯粹主体,从而解决了人心灵的主体间性如何可能这个问题。

先验还原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是通向先验主体性通道的标志。先验还原以自身为根据,“按照其先验的、延伸到隐蔽基础之中的‘意识生活’,按照其将世界在自身中作为存在之意义而‘实现’的确定方式,对主体性进行描述――即以自明的方式将主体性揭示出来,而不是将它杜撰出来,不是以神秘的方式将它构造出来。”{3}先验还原是“一种绝对的并且彻底纯粹无趣性”,先验纯粹的主体性是可以作为该领域的研究对象的。不同于现象学―心理学还原建立在普遍的世界信仰的基础之上,只是一种相对的无趣性,而不是对世界的彻底性排斥。现象学―心理学还原的研究对象是他人或人的心理,把纯粹的主体性研究作为客体。而先验现象学家把客体性解释为一种先验的主体性中构造出来产物。

先验自我是现象学还原的终点,是整个先验理论、客观真理的顶点和核心,是先验的可能世界之所以可能的最高条件。对现象学悬搁的彻底化是先验还原作为通向先验主体性的通道是其前提。先验还原也就是一种彻底化的转释,通过这种方式,世界基地和时间的自身统觉所承载的意识才成为世界的构造性起源。先验还原由此而使严格意义上的先验经验得以可能,这种先验经验的展开作为先验主体性的自身认识就是先验构造的理论。

先验现象学带来了一种新的习性,并且本身对这个习性加以坚持。这种习性有自身的构造特征,也就是说作为现存有效的判断基础的世界万物之完全不存在是指世界万物的存在是在意识中被构造出来的,而非世界万物的消失。这一点又与现象学―心理学家注意并且承认客体性和主体性存在的观点不同。尽管他们认识到对象的客体性的,同时也关注主体性,但是并不是像现象学―心理学那样,对自然的世界意识达到比较彻底的认识。

三、其他的还原方法

在交互主体性现象学中胡塞尔提出一个方法:原真还原。所谓原真还原,胡塞尔称之为一种特殊的客体悬搁,是指还原到本己自我的最原初的领域中去。为了正确地进行原真还原,我们首先得在先验的普遍领域中进行一项特殊的悬搁,将所有可疑的东西排除出去。这就是说,要先放弃所有那些与陌生主体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意向性的构造成就,只将范围限制在一些现时的和可能的意向性的总体联系上。在这些意向性中,自我在它本己性中构造出与它不可分割的自身。借助于意向功能主体超越出本己的、内在的体验领域,并构造出他人和对于这个主体来说共同的社会世界、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等。在这里,被排除的是对我而言陌生的东西,它们是值得怀疑的,不能加以运用的;而那些对我来说的本己之物则被保留下来。所以原真还原强调对他人及其世界的排斥,从某种程度上它是对在笛卡尔先验还原的重复,回溯到了对原本意识和非原本意识的划分。

唯我论还原与还真还原有所不同。胡塞尔说:“经过唯我论还原的世界不能被混同于原真世界,或者,唯我还原不能混同于原真还原。”较之原真还原的回溯领域,唯我还原论的则相对狭窄,其回溯的领域只有自然客体、空间事物,包括他人和本己的物理躯体比原真还原中的狭窄。

先验还原在胡塞尔一声的研究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获得先验本质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采用先验还原,还要结合使用本质还原、原真还原等多种通道,通过显现先验主体性来达到还原目的。

注释:

①【法】笛卡尔,王太庆译.谈谈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71页.

②【德】胡塞尔,李幼蒸译.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75页.

③倪梁康.胡塞:通向先验本质现象学之路[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62-276页.

参考文献:

[1]笛卡尔,王太庆译.谈谈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篇8

关键词:建筑美学;建筑现象学;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中争论较多的是对待建筑美学的认识问题。现在人们的审美标准已与古典时期美学标准很不相同,但建筑设计中仍然存在一些客观法则,有秩序的建筑含义才是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

表现与表达是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前者不适于建筑,后者要通过隐喻才能应用。建筑不能模仿某一含义的表现,只能抽象表达其艺术的含义。建筑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表达的特性,如果建筑的形式与思想一致,那么我们看到的建筑便是由其特性构成的精品,我们才能获得美学感受,才能真正理解一座建筑。

建筑细部处理对建筑艺术有着重要意义,它是一切建筑风格与美学趣味的基础。探讨细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获得评价的客观标准。建筑本体及构图原则是传统建筑美学的中心内容,长期以来形成了许多建筑审美的客观准则。合理运用这些手法对于建筑创作不无裨益。

2 建筑现象学

建筑现象学最早是由挪威理论家舒尔茨于1980年提出。建筑现象学的研究是根据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原理与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思想来对建筑进行分析与应用。其目的是要探求建筑的本质,认识建筑的意义,不仅要重视建筑的物理属性,而且要重视建筑的文化与精神作用,重视生活环境的场所精神,这正是建筑现象学的价值所在,其研究方法是凭借直觉从现象中直接发现本质的内涵。

舒尔茨认为建筑现象是环境现象的反映,而环境现象应该包含自然环境,人造环境与场所精神三个方面。人们对自然环境现象的认识主要来自五个方面:自然元素的体量、秩序、特征、光线和时间。正是由于这五方面因素都有其相应的现象、结构和精神。因此可以给人识别性。

人造环境方面,现象赋予人们的意义是通过三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即显现、补充和象征。 “显现”是用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自然产生共鸣,以自然烘托人造环境。“补充 ”是用人造环境来补充自然环境,突出自然环境的特点。“象征”是为了使人造环境的形象引起人们的联想,从而达到追求某种建筑精神意义的目的。

“场所精神”是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的核心。场所是环境术语,意味着有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组成的有意义的整体。这一整体聚集着人们生活世界所需要的具体事物,事物的相互作用又反过来决定了场所的特性。场所不仅具有物质形体,而且蕴含着精神上的意义。场所的精神与场所的结构密切相关建筑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形式是否能获得由意义的场所精神是建筑作品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场所精神应该具有意义感、安全感、归属感和属于感。

建筑设计中运用建筑现象学方法有利于帮助人们完整的理解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各种复杂联系及其意义,彻底认清当今世界环境中的问题及其根源,认识建筑物质功能于社会文化意

义结合的重要性,进而从根本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建筑创作中的符号运用

建筑符号学识人文科学应用于建筑领域中的一种理论,最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后来得到皮尔斯与莫里斯的发展。勃罗德彭特与詹克斯在建筑界积极提倡这一理论。

建筑符号学认为一切建筑的意义都是由符号的表现产生的,如果建筑失去了符号的表达精神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在建筑创作中必须重视建筑符号在三方面的功能:即建筑符号的结构功能、建筑符号的意义功能、建筑符号的应用功能。

建筑符号与语言符号一样,具有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双重属性。表层结构常表现为平面功能的布置与体型的构图及色彩处理等。深层结构蕴含着建筑符号处理的目的与意义,以及说明什么问题。如果忽视深层结构的把握,则将导致形式主义。符号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几何型符号、历史性符号、抽象象征性符号。

建筑中运用符号其意义多表现在文化层面,能引起人们的联想。正是由于建筑符号同时表达了“能指 ”与“所指”两方面的功能,因此可以为建筑创作提供丰富的联想。能指表达的是具体的形象,所指则可象征某种意义,这对建筑的创作,从体量到细部都能有启事作用,尤其在纪念性与公共性建筑的创作中,这种象征符号的消闲尤为重要。

建筑符号的应用已成为当今各种建筑思潮的标志,这种标志的所指应该是与约定俗成的。自古以来,各种建筑风格与流派无不表现出不同的建筑符号象征,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在建筑符号方面的应用已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手法,这对当今建筑的创作无疑能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

4 建筑类型学

建筑类型学作为一种分类组合的方法理论,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基础,符合地域性及历史文化的特征。建筑类型学具有深刻的哲学基础和丰富的方法体系,在建筑的时间中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罗西、昂格尔斯、克里尔等人都在发展建筑类型学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为了从根本上揭示建筑的统一性与变化性相结合的规律,建筑类型学着重探讨了建筑的本质及其原型。如果我们没有一种能归纳一切的准则,那么我们就不可能从建筑的原型中获得统一的基础和变化的规律。建筑是由人所创造的,建筑的历史可以直接追溯到人类的原始社会。今天的建筑是不管其如何标榜自己的创新,其创作的灵感总也无法逃脱原先只是的积累,必然是对.. “记忆储藏 ”中的记忆片断进行选择和加工。这种选择与加工即是创新,也是类推的结果,它是建筑类型学所要解决创作过程的认识论。建筑类型学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对历史建筑文化的总结,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设计方法中理性主义的继续发展,对于建筑创作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建筑类型学从结构主义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建筑进行了剖析,因此它并不是人对建筑关系的理解而是建筑对人影响的解释。它强调先存的建筑现象的重要,同时也考虑新的生活形式的不断产生,更注重两者的承袭。

类型学研究设计灵感从哪来,它在哲学上属于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其第一个特点是用自身来解释自身,第二个特点是在变换中被承认。方法论上认为设计应先有原型存在,并可以变化,但必须先有意志的形成过程。应用时先定母题再进行转换,达到既变化又统一。是一种比较理性的设计方法,强调本源性与物质第一性对人的影响,认为人的创造思维应该遵循客观环境的母体来进行变换。

建筑类型学的设计方法重点在于三方面:即类型选择、类型处理以及类型与城市形态的关系。

建筑类型学应用很广泛,首先建筑类型学可以作为阅读城市的手段,它能通过研究建筑类型与城市的关系,探索城市形态。其次。类型学可以作为认识建筑艺术水平的方法。通过用建筑类型的比较,重新认识过去曾经存在并起作用的建筑文化的影响。第三,类型学可以作为建筑创作的工具。类型学在设计方法论上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昂格尔斯类型转换的方法、罗伯特・克里尔空间类型的处理方法、罗西的类推方法、列昂・克里尔城中城的设计方法等。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建筑类型学在建筑领域内寻求理性,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建筑活动,并已成为重要的批判性与实用性的双重工具,对建筑的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5 建筑设计结合生态环境

生态建筑学使人们对生态环境与建筑生态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生态环境对城市建设与人类生活至关重要。人类几千年的建筑史都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它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地区特色与民族传统。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正在不断增加。

生态建筑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的任务是改善人类聚居环境,其目标是创造自然、经济、社会的综合效应。建筑师应尽可能不干扰环境的情况下解决功能、美学等问题,并进一步在设计的某些方面改善环境。在尊重自然的同时,积极地使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上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索勒瑞把生态学和建筑学相结合产生了生态建筑学。1 969年美国景观筑师表克哈格所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生态建筑学立足干生态学原理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建筑师所关心的不是生态学的全部内容,而是一部分。其一是与建筑设计相关的生态问题,那些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有规律的,限制性的因素。其二是要确立生态平衡观点及其两个原则:整体有序和循环再生原则。生态建筑学的目的是结合生态原理的决定因素,在建筑设计领域中谋求解决工业革命后城市化发展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从理论探索、建筑实践和立法措施三方面探讨如何改善人类聚居环境,达到自然、社会、经济效益三者的统一。现在生态建筑学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探索以全面整体的思想考察自然与人工综合的生态环境。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建筑与生态环境的结合。

6 行为建筑学

行为建筑学识研究人类行为与建筑环境关系的学科,目的在于建立一套符合行为规律的科学设计程序及理性的建筑设计方法。行为建筑学一词是美国建筑学者海姆赛斯于1 977年提出的,他在同名书中,强调以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并试图建立符合行为规律的设计方法论。他的这一建筑著作的出版为行为科学应用于建筑环境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行为建筑学研的重点在于设计方法的改进,其中主要包括:视知觉与建筑形式的研究;关于符合行为规律的设计程序理论和定量化设计方法;有关社区的空间行为与规划设计的关系等方面。

根据视知觉与建筑形式美学要求进行设计时行为建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建筑形式历来是建筑师所关心的问题。本世纪以来,西方许多美学家长期致力于形式美学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理性分析抽象形式的规律和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这种美学体系对现代建筑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格式塔形式法则的核心在纯几何形式中寻求“有意义的形式”。格式塔的方法基本遵循着“基本元素走向组合”的模式。

格式塔的元素组合原则注意下列特征:对称性、包容性、整体性、协调性、规则性和最大的简洁性。当一个形式具有维持其结构所需的最少元素时,就达到了最大的简洁性。多余的元素可能会起到美化作用,例如建筑的结构与构造元素是必须的,而装饰构件则成为附加的元素。格式塔的图形往往具有一种表现特质,因此,有关建筑物的形式会使人产生如轻松,沉重,明朗等的感觉,这是由于它的图形与视觉反应有关,这是和格式塔的“同形”心理概念密切相关的。

行为建筑学研究的第二个主要内容是符合行为规律的建筑设计程序理论和定量化的方法。建筑设计程序理论和相关的定量化方法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受到系统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的影响。这一方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总的趋势是由严格的科学理性方法过渡到有弹性的情感思维相结合的方法。

有关建筑设计的定量化问题时和程序设计理论相联系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收集整理设计资料和有关的信息;②对专业性较强的建筑类型进行系统的功能分析和最优化布置;③对建筑使用后进行定量化评价,也包括对设计方案的优劣评价,这是建筑决策的有效工具之一,目前在西方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行为建筑学研究的第三个主要方面是注意空间行为与规划设计的关系。规划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考虑空间行为的规律,这样才能符合人们生活社会文化习惯的需要。为了在规划设计中达到这一目的,通常应注意两方面的因素:认知地图的功能;私密性、领域感和个人空间的处理。

认知地图是指人们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认识能力,建筑与城市布局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知程度。运用认知地图的分析方法是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通过对城市距门的调查而建立起城市与建筑设计的参考框架,这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论。1980年凯文・林奇出版的《城市意象》一书,将城市的意象概括为:道路、边缘、区域、节点、标志。

私密性、个人空间和领域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要求,直接影响到人的安全感和生活舒适程度,但不同的民族和社会表现出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建筑师与规划师在设计时注意这些特点和要求,以满足人们活动行为的需要。

7 建筑设计结合人的心理

环境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与建筑学相结合的一项理论。简单的说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预期周围物质的和精神的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从心理学中脱离出来独立发展。研究环境如何适应人的需求。主要研究:如何认知环境;环境的空间属性;如何感觉环境及对环境做出审美评价的问题。

建筑心理学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对建筑学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一般性描述,将心理学、社会学的有用知识用于解决建筑设计与规划的实际问题。建筑师运用建筑心理学的原理于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以求进一步使人们感觉到舒适优美。

建筑心理学的重点是研究建筑环境中的人的心理现象及行为特点。目的是用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以塑造一个又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环境。

建筑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同样是应用格式塔心理学与环境视错觉原理。阿恩海姆用格式塔心理学分析建筑形式,主要是对亮度的平面关系的研究。1977年他发表的《建筑形式的动态》一书,指出可以通过形状的几何特性、尺寸、面积和位置来表达建筑的性质。他认为存在着一系列决定艺术表现和意义的心理力场,如扩张、收缩、推拉、上升、下降、前进、后退等,运用他们可以达到建筑的表现力。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点、线、面、体等几何性元素在人的知觉中有一定的表现品质,这种形式感不是逻辑推理的产物,而是人的心理结构与环境模式的一种呼应。

建筑心理学利用环境错觉的效果。错觉是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在建筑创作中可以加以利用达到较好的效果。建筑形状与视觉的关系,空间形式的力感与动感,建筑的情态特征,也都是建筑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建筑创作中较好的运用建筑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于提高设计水平有很大帮助。

8 建筑模式语言

在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中,建筑模式语言是一支比较有影响的理论。其创始人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克里斯托佛・亚历山大教授,他曾为此写了一套丛书,共三卷:第一卷

《建筑的永恒之道》、第二卷《建筑模式语言》、第三卷《俄勒冈的实验》。三卷是一个整体,目的在于提倡用新的设计方法论代替现行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体系,从而使建筑师与规划师能

跳出传统的思想束缚而进行独立思考与大胆创新。

作为一种新的建筑与规划设计方法理论体系,《建筑模式语言》是它的核心,它为建筑师与规划师提供了全面思考设计方法的模式,因而该书自1977年在美国出版后在世界范围引起了巨大反响,被称之为新建筑设计方法理论名著。该书所列举的253个模式不一定能概括全部规划与建筑问题,但至少能为使用者提供一种类似思考的模式,并能举一反三,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应用价值,可以供建筑师、规划师郁广大建筑研究工作者作为参考。

9 总结

目前,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热潮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建筑模式语言、图式思维理论、建筑类型学、建筑形态学、建筑符号学、行为建筑学等设计方法理论都各有特色,已为建筑创作领域提供了更多的科学手段,使当代建筑常作日益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罗杰・斯克鲁顿.建筑美学.国外建筑理论译从冲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

【2】诺伯格・舒尔茨著尹培同译.存在・空间・建筑.19990

【3】诺伯格・舒尔茨西方建筑的意义.中国建筑x-J.k出版社.2005

【4】G・勃罗德彭特等著乐民成等译.符号・象征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5】汪丽君建筑类型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5

【6】库尔特・考夫卡著黎炜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3.

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治疗;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4-0045-03

【作者简介】罗苗,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江阴,214433)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积极职业教育;潘永惠,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江阴,214433)党委书记、校长,工学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职业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与积极心理治疗

积极心理学概念是赛里格曼于1998年提出的,它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因素的一种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其研究重点放在人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美德作为出发点,倡导用积极的眼光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以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并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1]区别于传统的心理学关注人类的薄弱之处和精神异常,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优势、美德、希望等积极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带来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繁荣。

积极心理治疗是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1969年在德国开设自己的心理诊所之后,逐渐形成的心理治疗思想。积极心理治疗中的“积极”是指治疗并非首先以消除病人身上现有的紊乱为主要目的,而是在于努力发现患者身上存在的种种能力和自助潜力。[2]积极心理治疗认为来访者既拥有生病的能力,也有保持健康的能力,治疗师和咨询师要调节这两种能力,动员来访者自身的健康能力,自主治疗病症。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办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也是强调来访者自身的能力,强调来访者自愈的能力,积极心理治疗更加坚定了这一理念。

积极心理治疗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宗旨是一致的,积极心理治疗拓展了积极心理咨询的实践领域,丰富了积极心理咨询的内涵,同时给学校心理咨询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积极心理咨询

柏雅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教会年轻人从正确的事情中找寻愉悦。”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职校生的学习状态,职业学校的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无数次的打击和批评,很少能体验成功和学习的快乐,慢慢养成了一种消极心理。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3]是指个人经历多次挫折与失败后,再遇到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4]习得性无助的人已经形成某种惯性思维,心态特别消极,这种消极心态主要是指他对事物的看法,塞利格曼认为是“解释风格”导致了“习得性无助”现象,而一个人的“解释风格”是后天学习来的,既然是学习来的,也就可以通过学习改变。因此,“习得性无助”是可以通过学习改变的。职校生的这种“习得性无助”首先在学习上产生,慢慢地形成了对待事件的解释和处理风格,延伸到日常的生活中,慢慢地就会使他变成一个不自信、不积极、自我效能感低的人。职校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改变这一消极现象。

积极心理学使得改善职校生学习和生活的“习得性无助”现象变成了可能。积极心理学治疗认为心理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而非病理学的基础上,应该聚焦于如何帮助人们过上富有创造力的生活,应该建立于人们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之上。[5]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治疗理念为职校生的心理咨询提供了新的视角。

结合积极心理学原理和积极心理治疗理念,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咨询就是在咨询中相信来访者的力量,挖掘来访者的优势,帮助来访者重新树立信心,通过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和挫折。笔者将结合实际案例展示积极心理咨询的过程。

三、积极心理咨询实践应用

(一)积极共情,建立关系

几乎所有的心理流派都重视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甚至有学者认为关系的重要性超过技术,而有学者认为咨询不仅仅涉及人际关系,它本身就是人际关系。[6]充分共情是良好咨访关系建立的前提,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积极共情要做到真诚而坚定,及时抓住共情点,拉近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

心理咨询案例:吴同学,职业高中二年级,面临着继续上对口单招还是参加社会实习的选择问题,咨询时间为5月底。吴同学的成绩一直不错,处于班级前十名,但是最近一个多月以来,他表现特别差,上课顶撞老师,严重破坏教学秩序,无心学习,成绩下滑严重。班主任建议其进行心理咨询。

在咨询室第一次见到吴同学时,他眉头紧锁、眼神迷离、面色憔悴、欲言又止。这时候咨询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与被咨询者实现共情,共情他的状态和表情。此时,咨询师可以这样与被咨询者交流,吴同学,感谢你对我的信任,我感觉到你比较疲惫和纠结,能和我谈谈发生了什么吗?当他开始讲述时,咨询师要非常认真投入地进入聆听者的角色,在聆听中及时抓住共情点,他开始说到纠结时,表情也开始变得痛苦,咨询师表示“你感到很痛苦,我能理解你的痛苦”。这样重复的话语,可以让他感受到被理解,也可以让他更明白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达到良好的共情效果,同时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后面的咨询打下基础。

(二)积极沟通,收集资料

积极沟通是指在咨询中,咨询师需要把握咨询的主线,在积极共情过后,积极提问。咨询中为了收集材料,常常会对被咨询者进行开放式或封闭式的提问。如:你很痛苦,是吗?你现在感觉怎样?来访者需要自己组织语言去描述感受,有时候还要用具体的事件来说明。对于类似的案例,开放性的问题异常关键。通常的提问包括:哪件事情让你感觉痛苦?你和哪些人讲过你的痛苦,他们怎么说?如果碰到学生有抑郁倾向,眼神躲闪,不主动说明情况的,更需要咨询师积极沟通。可以先从其他方面进行切入,如提问:你最喜欢看的小说或电影有哪些?你有哪些好朋友?曾经做过最棒的事情是什么?这样家常聊天式的问题,先避开被咨询者敏感的话题,获取他的信任,让咨询师更多地了解来访者,便于给出合适的建议。所以,在咨询中要尽量多地提问,深入了解才能充分理解,和来访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

(三)积极倾听,及时鼓励

咨询过程中,让来访者尽情地诉说,咨询师积极倾听,是咨询成功的关键。倾听技术是咨询技术中最关键的技术,积极倾听是要听出来访者的言外之意,听出消极事件的积极面,听出来访者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事件本源。

在和纠结的吴同学交流中,咨询师提问:“你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怎样?”他告知,他的亲生母亲在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去广东做生意,再也没有回来过,现在的妈妈是后妈,但是父母只有他一个孩子,他以后想赚很多钱来报答父母。此时咨询师要及时肯定他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虽然他把赚钱作为回报父母的方式,有些狭隘。积极倾听还表现在,当来访者说到自己的亲生母亲为了钱而抛弃他时,让他有意识地去理解自己对于前途的纠结和现在面临的选择困境。

(四)积极解释,步步为营

在倾听和提问后,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都有了充分了解,比如他在学校的人际关系,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和家人的关系。此时要将咨询中的发散状态进行聚焦,和来访者一起商量本次咨询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次咨询我们商量的结果就是如何选择,是继续上对口单招进一步深造还是参加社会实习,一年后走上社会。主要使用的方法是罗列对比法,让学生现场写出两种选择的优势和劣势。对于他写到的如“走上社会可以尽快赚钱,现在社会也是一所大学”,给予积极肯定;对于他写到的“上学只要辛苦一年,幸福三年”,在询问详情后,给予积极解释:上了大学,虽然课程比较轻松,但是大学的活动丰富多彩,也需要花费精力和时间,大学的生活真实地表明一个人需要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此外,对被咨询者对“钱”的异常在意,要引导他思考是否和自己的亲生母亲有关。他也认同这样的解释,表示周末回家继续完善优势劣势的对比,再做决定。

(五)积极肯定,解决问题

咨询师和来访者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因为情况比较紧急,需要及时反馈,所以让吴同学自己安排周末活动,周一下午过来反馈。

周一下午第三节课,吴同学准时来到咨询室,一头的短发,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多了。他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想通了,我要去社会上闯荡,创出一番事业来。”

咨询师:“哦!能具体谈谈吗?”

原来,周末他打球、和家人聊天、陪朋友逛街、剪了短发,感觉特别地轻松,睡眠也非常好。特别是和家人一起吃饭,感觉到了爸爸妈妈都对他特别好,对自己亲生母亲的埋怨也少了很多,只想好好报答现在的爸爸妈妈。所以,准备和爸爸一起做生意,把家里的公司做好。

一个月后跟踪调查发现,这个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良好,不再破坏课堂秩序,对老师也非常有礼貌,恢复了常规状态。

所以,在“积极肯定,解决问题”这一阶段,当他汇报喜讯时,教师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关注,让他详细描述他是如何做到的,这样可以让他更有成就感,同时把自己的好方法回顾一遍,应用赛里格曼的解释风格理论,告诉他这件事情做得特别棒,方法很好,效果很明显,而且他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借助这次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回顾吴同学的案例,成功的关键是:一、顺利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挖掘多项资料,激发了学生自身的能量,及时给予鼓励,相信他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困难。二、根据收集的资料给出解释,学生表示认可后,借助咨询师给他积极的暗示和鼓励,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当他找到后,给予积极关注和鼓励,让他收获成就感,加强自信。

职业学校的心理咨询,要注重发展性心理咨询。在这个年龄段,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对待困难的态度,看到事情背后的成长点,激发学生自身的能量,让每一个挫折都成为人生成长的宝贵财富。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到成长点,提醒他们自身所具备的力量,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应该说,积极心理学应用在学生咨询、教育、教学中,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育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崔景贵,黄亮.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建[J].职教论坛,2013(7):4-9.

[2]诺斯拉特佩塞斯基安(Nossrat Peseschkian),白锡遥ㄒ耄.积极心理治疗――种新方法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崔景贵.解读职校生“习得性无助”现象:心理症结和教育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65-72.

[4]王水珍.中小学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形成、表现极其治疗[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1):66-68.

[5]George W.Burns 主编,高隽译.积极心理治疗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篇10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心理咨询 教学 应用

随着社会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心理学专业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已经是一个热门专业,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加大了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心理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中,心理咨询技能是最重要的内容。在心理咨询专业培养目标上,我们致力于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个人咨询风格、咨询水平、人格魅力、个人成长也达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专业的咨询技能训练及课程,都应围绕大学生身心发展、学习需求、个体差异和就业发展开展。

一、图式理论与教学设计

1.教学四个心理环节的设计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古宁汉(Cunningham)在研究中发现,学习活动并不是简单地记忆知识,而是学习者在自己原有知识和经验前提下,利用自己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构建其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图式理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领域非常著名的基础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学习者通过自己大脑中存在的由各种事件、经验、情景和现象组成的图式完成对语句的理解;图式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对各种外界事物及内在逻辑联系的反映,利用已有图式,我们可以对一些具体事实和情境进行“推论”,从而实现学习迁移。学习者就是利用图式理解、学习知识的。在现代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从第一步激发学生已经具备对外界事物的感性认识开始,到促使学生进行感性认识的理解、总结与重构,再到建立知识体系,教师都可以有意识地根据该理论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

2.设计环节中的具体情境创设

由于学生本身的感性认识不够充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补充必要的感性认识。为了能够对学生学习活动需要的感性认识做有效的补充,教师需要先加工这些感性材料,对于感性材料能引发学生产生的心理反应进行初步预测。现代认知心理学表明:学生认知动机的形成大多是从学生对生动的画面、声音和视频材料中产生的。这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具有诱导和启发功能。由此看来,在教学活动中,诱导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最好措施就是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

实例:采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诱导学生。如讲解认知疗法中的“认知三角”时,教师从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中取材,并设计相关知识目的,即从相关材料背景中了解A(诱境)、B(对发生事件的看法、观点等)、C(被诱境引起的情绪、后果等)的定义及鉴别要点等。设计如下:

2.1给学生现场播放《心理访谈》栏目中一期名为《我为铃声狂》的节目,观看结束后分享感受。

2.2显性题目设计:认知三角A(诱境)、B(对发生事件的看法、观点等)、C(被诱境引起的情绪、后果等)。

隐性知识积累:增强对认知三角的感性认识,从节目主人公叙述自己的过去经历及专家对主人公的分析时激起学生对认知三角的多种心理体悟,为认知ABC理论的讲解做感性经验上的准备。

2.3在现有知识体系中准确定位认知ABC理论,激发学生思考A、B、C之间的关系。

3.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学习,同步培养学生能力和心理发展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在促进学生发展智力方面,基础理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对发展学生心理活动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个体的认知水平存在很大不同,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必须以学生原有智力水平为基础,重构基础理论知识,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养成新的思维习惯,也就是说帮助学生发展某种新的心理活动能力。这个过程不是记忆知识那么简单,更多地体现在学生敏锐地发现并提出针对性问题,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活动中。

二、自我调节理论及其教学应用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虽然存在个性差异,但当学生组成共同的集体时,就具有了共同的心理特征。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同时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控制调节。另外,教师的心理活动也会受到外界影响,合理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仅要备好教案,而且要备好学生课堂心理活动的心理教案。

设计师生双向的自我形象,促进师生产生心理共鸣,是心理教案的主线。自我形象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个体在潜意识水平上对自己形象的认识、评价和想象。“一切有意义而持久的变化都是先从内部开始的,然后再由里向外地发展”①。心理咨询教案的设计受到了内部、外部两种条件的影响。从外部条件来看,教师通过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从潜意识中同化师生的期望,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心理认知的动机,帮助学生进行内部积极心理因素的积累。通过塑造学生形象增进学生对班集体与个体的期望,不仅有利于建构认知的动机,而且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从而真正成为教育理念提倡的想成为的人。

由于学生的年龄段不同,班级不同,以及个性方面存在的差异,心理教案需要灵活调整。具体可以分成集体心理教案和个案。

1.个体辅导教学设计和实验研究

教学设计基本策略:首先,教师要进行个案积累,其次,教师要对学生个体运用外部手段干预学生的自我调节,也就是说让学生进行自我了解和评价,制订计划,采取行动,总结和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还要为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实证如下:某女生Y,由于高考失常上了专科班,心理特征:语言行为比同龄人较为幼稚,个性上比较任性、固执,曾经向班主任反映同班同学对她有敌意,也认为经常有人在背后偷偷说坏话,不论做什么事都有人和自己做对。初始态度,心理上对教师有抵触、敌视特征,无法按照要求完成作业,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迟到或旷课,对同学冷漠不关心。心理纠正方案:对她微笑;任命她为本学科的负责人;关注她在课堂上的表现,多给予鼓励和认可,包容其不正常的行为,转变同学对她的态度。态度变化:遵守课堂纪律,配合教师和同学完成学习任务。期中后,可以逐渐认真对待学习,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经常与教师和同学讨论交流学习问题。下半学期,该学生已经可以很好地学习,适应集体生活,对自己能够进行积极和客观的评价。

2.集体辅导教学设计和实验研究

教学设计基本策略:主要从外部采取一些干预措施,调节集体的心理特征,试着促使学生重新设计自我形象、评价自己和别人,同时给出相应的反映。教师评每个阶段的效果,并对结果进行激励。

实证如下:某专科班,学生和教师具有很大的心理隔膜,不主动配合教学活动,对教师具有抵触心理。实施过程:第一,缓解课堂教学时的氛围,对学生保持微笑,与学生进行多交流,谈谈亲身经历,引导学生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第二,多用鼓励的语气和态度,宽容地对待学生。第三,课后就学生关注的问题与其积极进行交流,并就问题提出学生认可的解决方案。实验结果:学生对于教师的抵触心理消除,愿意与教师交流,配合教学活动,课堂学习氛围融洽,对教师有礼貌,尊敬教师,学生之间也可以友好相处,教学活动形成良性循环。

3.教师进行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的基本策略: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提高心理素质,采取有效的减压方法,合理缓解压力。

实证如下:某本科班,不愿意进行非专业的学习,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全体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学生的心理教育难度较大。心理咨询课程是学校为学生开设的模块课,往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任课教师也有抵触情绪。实施过程:首先,尽可能多看到学生好的一面,主动克服负面情绪,积累积极心理因素。其次,课堂上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关注和提问,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融洽课堂氛围,适当增加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之间合作配合。再次,改变和班主任的沟通合作方式,尽量多鼓励赞扬,减少苛责批评。尽管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出现反复的行为,但经过一段时间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全班学生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学生可以平静下来,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学习效果显著强化。

三、以探究和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探究性学习、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行为的引导,让学生由重视教材知识学习转变为关注课外知识的拓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关注自己的生活现状,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促使学生拓宽学习视野的过程中,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讨论都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经验的积累,形成更丰富的知识。另外,学生课外还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以便培养收集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整理的能力,逐渐养成处理反馈信息的心理习惯和学习习惯。

实证如下: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设计课外探究性题目。比如,让学生通过和同学合作完成个体心理咨询案例,包括筛选个案,收集个案资料,对个案进行评估和分析,设定咨询进程,进行个案咨询,对完成个案进行追踪等。学生从实际个案入手,深入细致地完成了整个咨询过程,从而对个体心理咨询技能及操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总之,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应用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一种必然趋势。不难发现,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可以有效强化教学效果。希望通过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咨询教学的应用范例的研究分析,本文可以给同行们提供一定的教学和教法方面的参考。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相信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会在今后有更加广阔的用武之地。

注释:

①路・泰斯著.罗汉,方燕译.邬性宏校.聪明的谈话――激发你潜能的5步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皮亚杰,著,王宪钿,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

[2]皮亚杰,著,王宪钿,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

[3]贝克(JudithS.Beck).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