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与治理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7: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与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与治理

篇1

1矿产开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1.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于土地资源会产生一定的破坏性现象,尤其是矿产的开采,一般是以地表的坍塌以及矸石山压占为主要途径,在矿产的露天开采过程中很多都是按照直接性的挖损以及外排土场为方式,按照笔者的调查了解到,我国正在自燃的矸石山体大约有200多个,在自燃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气体,这些气体中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还有氮氯化合物等等不仅对土地会产生污染,而且还会阻碍土地上植物的生长,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由于矿山企业在开采的过程中可能造成酸性废水的产生,还会有洗煤厂所产生的废水等等在,这些排放到外界就会让周围土地或者农田受到诸多的污染,在地下开采的地面上也会产生更多的坍塌事故,造成废石的堆积现象,也占用了较多的土地资源。

1.2对水资源的破坏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对于水体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方面是主要是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会有多方面的人为疏干排水工作,也会使用机器进行煤体内部含水层的自然疏干,让地下水的面积也会出现下降的现象。矿区的供水出现减少,甚至出现枯竭的现象,地表严重干涸,很多植被因为缺少水分的滋润而被破坏,让生态环境和自然农业产量都下降,更为严重的还会引起地表的土壤沙化现象。除此之外,因为开采造成非常严重的地表水污染现象,矿井当中含有的煤粉以及盐粉等等悬浮物,极大的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1]。

2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恢复和治理

2.1对现有环境的保护

治理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为了能够对现有生产矿山进行监督和管理,做好监测性的工作就需要矿山产生的废渣、矿石还有废石等等进行环境的影响性评估,尽量减少因为大气的悬浮物造成的污染现象。严格的监督相关煤矿企业在废水、废液还有废气的排放方面需要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如果是露天的开采就需要极大的进行剥离开采制度的使用,强化对一些危险性次生地质灾害的防范以及治理工作,如果出现了一些巷道,就需要做好回填工作,已经发生的次生地质灾害也需要做好更加全面的治理,这样做能够更好的对地下的水资源进行保护[2]。

2.2矿山土地的复垦以及生态建设

首先,土地的复垦技术。这项技术需要在矿区进行土地复垦的研究,因地制宜,并且按照复垦的基本条件制定出不同的方案,复垦的植被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经济效益要高,另一方面是生态效益也要突出。土地的复垦能够对采空地区的环境进行治理,例如,地面的沉陷以及排土场还有闭坑露天的采伐,这些对于矿山当地环境的改善都有极大的促进性作用,还能够更好的恢复土地的完整性,强化对土地复垦工作的研究,让土地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也能够让矿区的环境得到更为全面性的恢复,保持土地的良性可持续发展[3]。其次,对露天煤矿的复垦方式研究。在露天的煤矿复垦背景下需要对不同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一种是农业资源的类型,例如,抚顺的西露矿,阜新海州矿等等。我国很多大型的露天煤矿都是处于东北地区或者是西北地区,这些地区的年均降水量不是非常大,但是也会有较多的蒸发,有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极大的阻碍了生态的发展。这些地区复垦的方向基本是使用有利形势的建设用地进行水产养殖以及粮食作物的种植等等,林业用地以及娱乐场所用地也可以建设,形成一个生态工程的多种利用形式。生态在重建的过程中需要秉承一定的原则,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地带进行恢复,不能出现类似的煤矿开发活动[4]。

2.3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坚持让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防治结合的策略,并且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体系,让管理体系能够更加有效的监督,制定环境影响和评价报告的制度。开展矿山生态的环境保护以及评价性工作,要有重点的区域还有地区,强化矿区的有效性规划以及管理,让地质灾害的评估更加有效和依法的进行。做好矿山的环境检测以及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避免在保护和治理的过程中再出现其他的灾害,对于灾害及时的预防,一旦发生分析性质,做好治理措施。矿山土地的复垦力度也需要强化,让耕地和建设用地保持平衡,大力开展造地复田的活动,让矿区的走向综合性治理的方向上,强化对废水废气的治理措施,严禁有毒的物质被排放到空气当中,强化废水中资源的有效使用[5]。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治理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上述措施之下还需要实施更为清洁性的生产策略,不断的降低污染的发生,尤其是对生产设计进行改进,能源和原材料的产出更加清洁,使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进行综合性的治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存在,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也能够避免出现生产和服务的脱节现象。

作者:黄励 单位:平顶山市地方煤矿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赵文廷.矿山对生态环境的“黑洞与白洞”效应假说[J].四川地质学报,2013,14(3):325~327.

[2]王楷.矿山安全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18):164.

[3]李海东,沈渭寿,卞正富等.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害与监管[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32(3):345~350.

篇2

我国农村清洁燃料利用率较低,生活燃料主要是薪柴和煤炭,严重污染大气环境,这与城市形成鲜明差距。部分农村的沼气生产存在相关的技术问题,虽然曾经进行过推广,但在许多地方失败了。远在20世纪70年代初,在陕北建成第一个沼气村。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普及。而目前农村的许多地方拥有丰富秸秆资源,利用此有利条件克服制度和技术上的困难,结合当地气候特征研制设计秸秆沼气极具潜力。它既可节省化石燃料,又可减少大气污染。

改善提高农村种植技术

化肥、农药、薄膜是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我国化肥农药超量施用,地膜种植规模比重大是我国种植业的基本特征。化肥农药地膜造成土壤退化,产量难以持续增长。努力推广生物化肥、物种工程学等替代技术产品,以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

2010年化肥生产量5991万吨,化肥使用量平均达40t/km2以上,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导致土壤板结,土壤有机含量下降,土壤土质逐渐退化。出现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而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现象。尤其是化肥利用率较低流失率较高,由此导致农田土壤污染,农田径流造成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造成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危及生命。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提高农民种植技术,合理调配各类化肥使用比例,限制化肥用量,代之以农家肥等生物肥料,逐步回归到国际通用的化肥安全使用上限来。2010年生产化学农药447万吨。只有1/3能被植物吸收,大部分进入水体、土壤和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km2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

这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农药有毒有害成分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及生命安全。积极开发环境友好型农药广泛开展生物防治法。新农药应充分利用害虫体内特性物质(目标作用酶)的差异性提高农药的专一性,有效保护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把目标转向易降解、低残留、高活性以及对环境有益生物比较安全的方向上来。

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土壤,残膜率达40%,大量残留农膜在15~20cm土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的难耕作层。关键是农膜降解周期长,有人研究其寿命约需140年,严重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质,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且降解过程中还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降解致癌物二恶英会排放到空气中。目前,废旧地膜回收造粒技术在新疆棉田等开展,积极推广使用治理农膜残留技术十分迫切。

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使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效衔接

随着农村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畜禽粪便也成为污染重要因素,农村各种养殖场标准化处理设施不到位,甚至某些养殖场的粪便污水随意排放,露天堆置,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还会带来大气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诸如养殖场附近地下水的氨、氮、硝酸盐超标。畜禽粪便的病原体也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在以往的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养殖业与种植业不分离,规模相对小,畜禽粪便大部分与土壤混合后堆积成农家肥,对环境污染较轻。

新型农业格局使农村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在种植业中农民只觉得使用化肥和农药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尤其集约化种植场,使用农家肥耗费工时,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因而放弃使用。而在养殖业中,治理污染也需要耗费工时。如果使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效衔接,对养殖业和种植业合理布局,把治理污染耗费工时与农田施用农家肥耗费工时有效结合,避免重复工时,可缩短用工时间,降低费用。另一方面还可高效地利用农家肥,降低肥效损失。从而减少化肥使用量,既节约了资源,又增加肥力、改善了土壤,符合良性循环可持续农业生产。将起到良好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语

受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影响,急功近利根深蒂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发展之本。长期不合理发展所形成的种养模式,是农村健康发展的桎梏。逐步改变生产方式,实现战略转移。

篇3

[关键词]农村环境治理;政府管制;市场调控;社区参与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打破了农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平衡,对农村居民的个人生活和未来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长此以往,这种影响会造成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滞后。因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公民关注的重点话题。保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消除我国城镇一体化发展障碍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传统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中,政府和市场是带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和负责人,但无论是政府管制治理模式还是市场调配治理模式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社区参与机制的出现有效打破了僵局,促进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活动持续开展。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优缺点

1.1政府管制治理模式

在传统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管制治理模式和市场调控治理模式是主要的2种控制方式[1]。政府管制治理模式的管理和负责主体是政府,由政府制定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并配合行政手段监督相应法律条例的施行。由于政府属于当地的行政机关,所以政府管制治理模式的优势在于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享有者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对环境治理的实施具有强大的动员力,使得环境治理效果具有可预期性。政府管制型治理模式是以地方政府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尽管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城市环保机构的设置比较完整,但是农村环保组织机构设置只到县一级,乡镇一级基本没有相应职能部门,或者一些乡镇设置了环境保护委员会等机构,但大多徒有其名,并不负责农村环境管制和治理工作,致使农村生态环境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1.2市场调控治理模式

市场调控治理模式有效地弥补了政府管制治理模式的缺点,避免行政部门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单一性[2]。市场调控治理模式的原则在于将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转化为私有问题,发挥市场职能,对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的产权进行界定和规定。激发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理性,其坚持认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可通过私人协商谈判等方式解决。市场调控治理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更倾向于重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在以城市发展为先的理念支配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受到一定限制。农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源,在相应的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中并未规定城市和农村先后顺序,也未规定城市与农村有任何的轻重缓急之分。但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中却有谁受益、谁补偿的条例,按照法律规定农村应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对象。另外,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城市工业化污染造成的,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城市有义务对其产生的污染现象进行补偿。若不能明确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轻重缓急,则不仅会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对农村居民个人利益和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会对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产生严重影响,阻碍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难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1.3社区参与机制

由于我国还未形成充分公平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市场,所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大量资源仍处于免费使用状态,从而出现城市向农村排放工业污染却不用支付相应费用的不良现象。农村具有大量的土地资源,且土地资源价格低于市场均价,尤其是在资源交易中给予农民的征地补偿费用普遍偏低,这些均是滥用农村生态环境资源的体现。政府管制治理模式和市场调控治理模式的根本问题在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主体“失言”现象。为解决主体失言现象,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引入了国际上流行的社区参与机制,社区参与机制强调的是利用社区力量规避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外部破坏力量。社区参与机制的优势在于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的主动积极性,让社区居民作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每一个环节,社区负责总体统筹调配工作[3]。相较于政府管制治理模式而言,社区参与机制降低了命令性,真正做到站在农村居民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最终应由农民自己主导,每一个农村作为一个独立的社区均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管理体系。

2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社区参与机制完善路径

2.1完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

做好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基础是要依法行事,让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循[4]。首先,要出台一部全国统一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法,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核心,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具体角色和任务,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居民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活动中的应有权利。在此基础上,明确规定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各类纠纷调解规定,着重制定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单行法律规范,针对我国农村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城镇污染、畜牧业污染等问题制定相应的治理和惩处条例,以弥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法律空白,推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2.2完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公共参与机制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社区参与机制的核心在于将社区居民作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唯一主体,为保障社区居民能够顺利行使主体权利,有效参与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必须健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机制,明确社区成员参与环境治理的有效范围,做好过渡工作。公共参与机制要明确规定农村居民有权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在解决环境纠纷问题时农村居民有权使用主体权利等。另外,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公共参与机制,通过社区现场说明会向社区居民介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或问题,由参会代表现场投票或提出个人的建设性意见。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资源网络征求覆盖区域内社区居民的意见,并通过召开记者会的方式,将统计结果和决策公之于众,保障整个过程公开公正。与此同时,接受公众监督,开放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接到举报信息后,第一时间进行核实,经由社区核实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可通过新闻曝光的形式公布解决方案和处理惩治结果。

篇4

关键词:城市交通;生态环境;设计;施工;措施

引言: 城市交通系统由公路交通、轨道交通和航空水运交通组成。交通体系应根据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特点以及流向,科学规划设计,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组成便捷、发达的城市交通体系。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交通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城市交通建设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交通建设在城市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城市交通的高速发展,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污染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如何面对城市交通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道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是我们广大交通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地域、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1.1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运行的大动脉。良好的城市交通系统不仅可以改善和提高城市社会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增强该环境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城市交通系统为城市的生产消费活动提供了保证,承担了物质资源、信息的运转。发达的城市交通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省了运输时间、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旅游、文化艺术交流,保证并提高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发达的城市交通提高了城市的透明度及开放度,加强了城市内外环境的联系,促使城市生态环境的外延和扩大,城市交通的发展,将促进和拉动相邻地域的交通工具以及能源产地的经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发达的城市交通有利于干线沿线房地产及物业开发,促进当地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同时直接、间接地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1.2城市交通体系质量的好坏对城市及相关地域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地影响。城市公路交通是城市能源消耗大户;由于城市交通仍以公路汽车运输为主,因此将消耗大量的燃料油(或天然气)。城市轨道交通也将消耗相当数量的电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购买小汽车,届时,能源消耗量将明显增加。城市交通系统需大量能源,这些能源绝大部分由相关地域生产提供,它们的开采加工过程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而城市机动车尾气也可能经扩散污染邻近地区的大气环境。城市交通是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随着城市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尾气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社会问题。改用清洁燃料对改善我市大气环境污染指数作用有限。公路扬尘也是公路两侧附近区域大气环境的污染因素之一。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声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严重的污染着城市的声环境。尤其是交通干道两侧污染更为严重。据调查,有些大城市的交通高峰地带噪声甚至超过80dB。经初步估算,我国有3390万人受公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其中2700万人生活在70 dB以上的高噪声污染之中。城市公路路面的硬表面化加重了城市市区的水土流失;公路的硬表面化虽然防止了土壤的冲刷流失,但却加重了水资源的流失,致使城市地下水得不到充分的补给,造成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城市地面下沉、泉水河流干涸、特色旅游景观遭到破坏。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受到危害。城市公路交通是城市热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由于城市人流、物流、车流的快速增加,城市热污染已呈现日趋加重的形势。不考虑人及其它耗能放热设备,据调查,夏季公路路面温度高达55-65℃。夏季光照辐射强度为14.5 MJ/m2• 公路路面吸放热与机动车放热一起成为热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另外,机动车消耗化石燃料产生了大量的CO2,它的温室效应也加重了市区的热污染。城市公路路面产生的光反射影响安全;城市公路路面产生的光反射对出行人员包括机动车驾驶员造成明显的视觉污染,不仅有害健康,也影响到出行的安全。由于城市经济规模迅速地扩大,城市交通圈内外物资及人员交流迅速增长;若城市交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将产生交通拥挤,机动车运行时间延长,城市交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将明显制约经济发展。

2改变城市道路设计理念增强城市交通对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2.1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城市道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有: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城市建筑物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道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排水工程对道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和有害元素。避免道路两边的建筑物及绿化带受到污染。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2.2城市道路设计,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必须具有针对性。要考虑城市道路景观美、庄严美、幽雅美、历史美、人文美、生态美。城市交通主干道建设规划具备科学性、前瞻性、超前性、权威性。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道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道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道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3施工过程中体现绿色概念,减少环境污染

施工过程也会污染环境,在传统的施工组织审查中,侧重于其施工工艺、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现在也应将环境保护体系列入控制范围。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污染环境的几个环节,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到最低限。生态环保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及时设置排水沟和截水沟。减少噪音当施工路段局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的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它措施,尽量减少施工噪音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减少大气污染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合站设在空旷地区,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阶段即使遮盖,相距200m的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合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处,既方便生产,又符合卫生要求,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减少水污染沥青、油料、化学用品、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施工垃圾等采取集中处理,远离水体并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污染水源。

4城市交通噪声防治及道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城市交通营运期间噪声的防治措施针对交通噪声的声源、传播及受声点等关键环节,有多种措施可降低交通噪声对受声点的影响。交通噪音防治在公路与受声点之间设置声屏障。声屏障是一个降低公路噪声的重要设施,也是道路设计经常采用的降噪措施,对距公路200米范围内的受声点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声屏障的形状和材料种类多种多样,可以用土、砖、混凝土、木材、金属和其他材料来构筑,修建声屏障除考虑其降噪作用外,还要注意其经济实用,并与其所处环境相协调做到视觉满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合理布置临街建筑物,可采用设置吸声墙面、隔声门,或使临街建筑物为商店、楼亭等,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设置禁止鸣笛标志或封闭处走廊等。尽可能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的影响。选用低噪声路面。一般来说,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加强交通管理,在主要路口设置噪声监控器,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对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该报废的必须报废,不得延用,加快旧车淘汰。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噪声污染的控制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水污染防治排水工程对道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和有害元素。避免道路两边的建筑物及绿化带受到污染。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城市轨道交通的降噪防治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应从声源降噪和传播途径降噪两方面考虑,特殊情况下对受声点加以防护。噪声防治应从降低噪声声源开始,尽可能降低列车动力系统噪声。

5 结束语

发达的城市交通体系是大都市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设施。它在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的运行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要对交通设施基础和城市建设提出严格要求,研究规划城市新型交通体系,建设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交通系统,将会有力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稳定的运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z ].1989,12.

[ 2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2 [JTJ/T 006-98]

[ 3 ]张炯.生态城市―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系统[J].中国环境管理,1999,

篇5

关键词:环境保护 综合治理 煤矸石

随着煤炭工业技术的进步,矿井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煤矸石等煤矿废弃物堆放量越来越大,对环境的影响也愈演愈烈。当今对煤矸山进行生态恢复治理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煤矸山生态恢复治理与环境保护是本文的主题。

一、煤矸山生态恢复治理的概念及目的意义:

煤矸山生态恢复治理,就是煤矿开采所产生的废弃物对自然稳定的生态系统和工矿区域居民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后,通过科学论证,人为治理,使之形成自然生态稳定系统,让该区域居民尽可能享受自然状态下生存环境的过程。

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使该煤矿区的稳定生态系统接近原有的自然状态,把现有开采煤矿对矿区所造成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1.煤矸山生态恢复治理的必然性(以河东煤矿为例)

1、煤矸山现状,河东矿产量为120万吨/a,原洗煤能力45万吨/a,每年新排矸量为21.6万吨。现共有4座矸石山,其中河溪沟2座,崔家沟2座。崔家沟2座已停止使用,河溪沟1座已进行了生态恢复治理,另外1 座正在使用当中。现使用的矸石山有自燃现象,旧矸石山已不再自燃,但存在滑坡不稳定患,已治理的矸石山植被长势喜人,生态恢复良好。

2、煤矸石排放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河东煤矿矸石发热量在4.18-12.5MJKg左右。煤矸石山自燃和扬尘是对环境空气影响的两个主要因素。

煤矸山自燃,放出大量的SO2气体,而且还释放出大量的CO2、CO和H2S气体。矸石中的有机物质在氧化分解过程中,还生成一定量的氮氧化合物和苯等有毒有害物质,同时,还伴有大量的烟尘,污染矿区大气环境。有时在其内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会发生爆炸现象。唐山煤矿就发生过矸石排放场爆炸事故。

据苏联沃夫沃伦煤田大桥矿二号矸石排放场实测:煤矸石自燃,每平方米24小时放出10.8KgCO、5.6KgSO2、0.6KgH2S等。内蒙古乌达跃进矿选煤厂排出的洗矸发生自燃,SO2和H2S最高日平均浓度分别达10.69mgm³和1.37mgm³.周边地区人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由此可见,矸石山自燃对人体健康会带来多么大的危害。煤矸石自燃对植物的生长也十分不利,对建筑物还具有腐蚀性。

扬尘是排矸场对环境空气影响的又一个主要污染因素。一般在四级以上的风就会起尘,起步风速大于4ms。

3、煤矸山对土壤和植被的污染

经山西德森荒漠化治理研究院和北京林丰源生态环境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同采样点监测表明,河东矿各采样点的Hg和Cd的污染指数均超过1,平均污染指数分别为2.15和6.84.土壤主要会受到Hg和Cd的污染。

煤矸山对土地、农田及植被造成破坏的原因是:矸石山地表移动变形产生的裂缝而形成漏斗状的塌陷坑,使土地、农田受到分割,而不能形成较大面积的土地,不利于土地利用,影响利用价值。矸石淋溶水对地表土层的原始内聚力和附着力产生了“质”的改变,加速了水、土、肥的流失,使土地、农田变得贫瘠。

矸石中的硫化物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产硫酸盐的水解产物,污染土壤,从而影响作物生长。

当农作物叶片落有煤矸山的粉尘后,阻挡了太阳光对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不利。为此,几十年来先后为当地农民赔偿青苗损失费用高达数百万元。

4、煤矸石对水环境的污染

煤矸石在大气降水条件下,便产生淋溶或浸泡。加之风化作用,此时,矸石内所含的有些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自然带出,直接影响该区域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根据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在“古交矿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介绍,真正对环境构成危害的,不是矸石有害的固定态,而是其可溶部分(包括交换态、水溶态及淋溶态等)。

(一)对煤矸山进行生态恢复治理的几点建议

1、加大投入,选配高效节能减排的洗选加工设备,降低可燃物排放量。提高煤产品回收率,是控制污染源头的有效途径。

2、土、矸混合倾倒作业,是隔氧阻燃的可取之法。既延缓了自燃进度,减少了滑坡、泥石流、爆炸的几率,又为以后的生态恢复治理做好了铺垫。

3、提前做好转移新排矸场和治理旧排矸山的规划工作,使排矸山可能造成的污染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4、采选技术前瞻、服务前沿、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优,且具有甲级矸石山生态恢复治理资质的企业进入招投标阶段,优中选优为我所用。

四、 结束语

要及时快捷高效地对煤矸山进行生态恢复治理,促进煤矿企业及其区域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人们生活在一个稳定度大的、净化了的环境中,就必须掌握矸石山的具体情况,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好适宜当地生存环境的植被,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实施后,着重在控制水土流失方面的保水、保土、防风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和效益进行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和植物种植措施,多措并举,使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协调进行,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改造排矸山的环境,并使区域环境向着有利于矿区居民生存的方向发展,因此,矸石山生态恢复治理是煤矿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总局《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1992.8.17

2.关于“山西省(市、县)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编制导则》晋环发(2007)603号

篇6

关键词:水环境治理;产业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09

0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水资源环境治理成效甚微,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水质恶化的局面。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未发生根本转变。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产生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是外部性。因此,对于水环境治理,通常的思路是将环境成本内部化。然而,无论是基于庇古传统的排污费,还是基于科斯传统的排污权交易,均属于末端治理,并未直接解决水环境恶化的根本问题――产业发展方式,使得水环境治理具有局限性。因此,水环境治理的根本出路是推动产业的生态化重构。

1传统“末端治理”模式的弊端

1.1导致污染转移,整体治污效果不显著

末端治理只是一种局部解决方案,无法提供全面的水污染解决框架。一方面,环保标准高的地区,将污染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只是污染在更广范围的转移。局部外部性的解决导致了更广范围的外部性,局部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以损害其他地区生态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产品服务化不可能全面推广,工业部门不可能全部转成服务业。很多地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达到水环境治理的目标,将工业部门服务化,发展金融、互联网、商业营销等现代服务业。这种剥离制造环节的方式依然属局部方案,会导致制造环节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仍然是水污染的区域转移,在总体范围内达不到治水效果。因此,“末端治理”只对局部治水有效,整体效果并不明显。

1.2治污投入递增,陷入“效益递减”困境

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中的污染物种类越来越多,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民众对生态诉求也越来越高,排放总量与治理标准同步增长,使得末端治理呈现“投入递增、效益递减”的趋势。一方面,“末端治理”不是彻底治理,而是污染物的转移,并且运行费用巨大(刘伟明,2014),为了达到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企业不得不大幅度提高治理费用,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治污投入只有环境效益而无明显经济效益,降低了企业治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许多企业生产技术有限,加工深度不够,物料流失严重,本已造成资源浪费,流失到水体中形成污染,还要投入较高的费用去治理,从而形成资源的双重浪费。

1.3治污产业创造GDP,阻碍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常常呈现“两难”格局(张红凤等,2009),出现“不治理生存困难、治理了经济困难”的悖论(刘伟明,2014)。末端治理造成了短期内化解上述矛盾的假象:一方面,末端治理不用直接淘汰现有的落后产能和技术体系,不会造成GDP的显著波动,地方政府更易接受;另一方面,末端治理形成治污产业市场,反而增加了GDP,造成“污染增加国民财富”的假象,这部分GDP不仅不代表经济增长,而且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末端治理阻碍了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政府和企业对于淘汰落后产能和更新技术的内在动力不足,结果就趋向于加强而不是减弱现有的技术体系。

2水环境治理的困境在于生产方式落后

2.1生产技术落后,资源消耗大利用率低

从工业化进程看,中国属于后发国家,在经济发展起步阶段实施的是比较优势战略,由于技术与资本相对匮乏,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要素的粗放式投入,包括低价格管制下的水电煤等能源资源和低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全球化进程看,中国企业以委托加工的形式参与国际分工,只嵌入了全球价值链的原材料供应、初级产品制造、加工组装等低端环节,且面临“低端锁定”困境(时磊,2006;卢福财等,2008),产品档次低、附加价值小、环境污染严重是中国地区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2.2同质化低水平竞争,企业治污能力与动机双重缺失

中国的区域经济呈现出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的特点,尤以浙江块状经济为甚,例如海宁皮革服装、永康五金制品、浦江水晶工艺品等。在这些块状经济中,每一个生产环节都集聚了成百上千的企业(很多只是家庭作坊),初级加工制造品差异性极小,同质化特征明显,企业只能依靠降低成本来获利。在低水平竞争下,企业既无治污动机,也无治污能力:一方面,竞争逼迫企业不择手段降低生产成本,甚至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利润,产生大量水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小企业依靠薄利多销维持生存,水环境治理会对其造成成本冲击而破产,导致企业对治污力不从心。这种“竞次策略”又导致政府在环境规制中面临“两难境地”,为了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地方政府往往会不顾环保约束而与企业合谋(袁凯华等,2015)。

2.3产业布局分散无序,治水陷入“不经济”困境

与大气污染治理不同,水环境治理需要依托网络型管道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特性。一方面,污水处理行业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性,被治理的企业越集中,越能获得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循环经济具有明显的网络经济特征,需要以上下游企业集中生产为前提。因此,区域范围内的集中生产、集中治污,才能体现出治水的“经济性”。然而,我国诸多地方产业却布局分散,管道建设滞后,治水难度较大。例如浙江省,县域经济以中小企业(家庭作坊和个体厂商)分散加工为主,“小而散”的企业格局形成了众多零星的污染源,阻碍了水环境的集中治理,增加了治理成本和难度,使得水环境治理陷入“不经济”困境。

3水环境治理的根本出路是产业生态化重构

3.1秉持“零增长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

产业生态化的目标是要摆脱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同步增长的束缚,使得环境压力增加的速度小于经济增长速度。基于新古典框架的环境经济学主张,只要经济增长的收益超过环境的代价,生产系统就可以继续扩张,其实这是认识误区,作为自然系统的子系统,生产系统的规模必然不可能持续增长。产业生态化则秉持了不同的发展理念,主张在经济系统最适规模下实现“零增长的发展”。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来看,从左端拐点后上升速度放缓开始,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便已出现相对脱钩,到了曲线顶端,经济仍在增长,但环境压力进入零增长状态,此时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出现绝对脱钩,产业生态化的目标和表现是迈过环境库兹涅兹曲线顶端开始下降,这是一种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完全脱钩的可持续发展。

3.2优化企业布局,构建多层次循环经济系统

传统生产方式是以“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开放系统,这种模式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产业生态化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生产活动,参照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模式,通过将上游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转变为下游产业的营养物或原料,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其特征是“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工业生产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的子系统,应该构建一种系统化、循环化的企业共生网络,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循环经济系统是工业生产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模仿,要以产业布局优化为前提,只有企业的相对集中、上下游产业链健全,才能构建有效的循环经济系统,提高水环境治理的经济性。

3.3摆脱“竞次策略”,实现价值链上的合作共生

产业生态化意味着市场机制从恶性竞争、无序竞争向合作竞争转变。在经济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呈现低水平同质化竞争,这种分散无序的竞争以追求低成本为手段,忽视环境保护、破坏生态环境、违规偷排是必然结果。产业生态化所构建的产业生态链,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共生性,企业之间通过物理交换或能源传递,以及知识、人力和技术的交换而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因此,在共生网络中,企业不再是恶性竞状态,而是在经济价值上共创共享、在利益上互补互惠的企业耦合,不仅包括企业之间的废弃物交换,而且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共享、学习机制等全面合作。在生态化的产业系统中,企业不再靠资源粗放利用、违规偷排污染环境等手段实现自身成本下降,而是通过获得循环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降低整个工业系统的生产成本。

4产业生态化重构的具体路径

4.1强化微观企业的清洁化生产

清洁生产是末端治理的最早替代方案,基本思路从“末端治理”转向“过程管理”和“源头削减”。清洁生产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绿色产品设计,另一个是清洁生产过程管理,要求企业改善现有生产工艺和产品战略,但核心仍然是生产工艺的提升,因为绿色产品需要以清洁生产技术为前提。政府规制行为需要从排放标准的制定转向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如生产工艺与装备、废物回收利用、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产生、产品和环境管理等指标制定相应的标准要求。这是一种倒逼机制,一方面,企业必须改进生产工艺,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才可进行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工艺提升会引起生产成本上升,削弱竞争优势,企业唯有通过技术引进或自主创新,不断降低清洁生产技术成本,才能获得新的竞争优势,这一过程也推动了企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4.2推动产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

循环经济是企业清洁生产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拓展,从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转向企业间共生发展。基本思路是对自然形成的分散在各乡镇的特色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进行产业链的生态化重构,通过产业链的“补链”、“补网”形成相互关联、互利共生的链网式结构,构建循环封闭的生产系统。就水污染治理来说,生产污水和废水的减少与处理要以集中处理为基础、网络化管道设施为条件,这都为企业在园区内集中、互联、循环提供了市场需求与物理条件。然而在现阶段,存在只注重循环、不注重经济,陷入“循环不经济”困境,降低了园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循环效率,以循环经济抵消技术成本冲击,另一方面要激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降低循环技术生产成本。

4.3加强生态产业链中的静脉产业培育

静脉产业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实际上是将循环经济中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的部门分离出来,形成专业分工明确、加工分解效率更高、服务范围更广的独立产业,它的任务是将废弃物再资源化,即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加工分解成新的资源。静脉产业有利于促进动脉产业的物质减量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排放减量化,是企业“共生”关系的核心环节。我国静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的循环经济园区并没有融入独立的静脉产业,而是在动脉部门内部进行废弃物的收集、分类、再利用(张霜等,2013)。我国静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认识上不足,产业化水平也远远不够,现有的水资源再利用企业也存在政策扶持不够、回收网络不健全、技术落后等问题,在静脉产业培育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促进静脉产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实现动态产业与静态产业的协同发展。

4.4构建有效的倒逼机制与激励机制

产业生态化需要建立有效的政府倒逼机制和市场激励机制。之所以需要倒逼机制,是因为在环境成本外部化的条件下,企业没有治污动力,即使设定了排放标准,只要排污罚款成本小于治污成本,仍会导致环保约束软化。政府的角色就是以法治和规则为基础,为经济活动划定合理的生态边界,制定环保标准、严把项目准入、加强环境监测,提供基础设施和产业平台建设,杜绝企业的污染寻租行为,对企业的环保标准形成硬约束,倒逼企业注重生态效益。但是,行政化手段治水并没有解决治污的内在动力问题,不仅政府负担较重,也不具可持续性。因此,还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的利益调整作用,建立和完善市场激励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将水环境治理的成本与收益传递给企业主体,以经济杠杆来引导企业主体从“倒逼”转型升级变为“主动”转型升级,从“谁污染谁付费”转变为“谁环保谁收益”,进而形成水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时磊.制造业技术“低端锁定”和升级困境的摆脱――Lucas“人力资本”模型的修正与深化[J].中国经济问题,2006,(5).

[2]卢福财,波.全球价值网络下中国企业低端锁定的博弈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

[3]袁凯华,李后建.政企合谋下的策略减排困境――来自工业废气层面的度量考察[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1).

[4]刘伟明.环境污染的治理路径与可持续增长:“末端治理”还是“源头控制”?[J].经济评论,2014,(6).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问题;对策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当前的高校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所以社会对高职学校教育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要求也在提高,高职教育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教育管理思路、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此外对高职继续发展以及学生的就业率提升也是十分不利的。而且,很多的研究结果集中落在教育管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教学特殊性等方面的分析[1]。因此,基于教育生态学视野下,深入研究高职教学管理,需加强对教育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以促进教育管理不断进步,促进高校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迫切需要对高校教育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与完善。

二、当前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充分贯彻落实能力培养

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就是追求学生的升学率,只要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优秀突出,就会认为高校的教学模式合理,教学效果良好,因此师生的共同理念就是将文化课素养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在这种生态环境下,使学生长期处在一种高压之下学习,思想局限,难以满足社会的用人标准。

2.教育管理的手段比较单一

就目前而言,很多教育管理的工作中教育课程比较多,但是,选修课程相对较少,依然使用传统教学手段与方式。传统教学的手段对新信息和新知识充实速度、更新速度不足,再加上,目前高校教育的管理工作学分制的计分方法存在诸多不妥,而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到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工作进展。导致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手段过于单一,不能符合人才培养实际需要和教学改革需要,同时缺少人本化管理思想和民主的管理理念,进而不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地位。

3.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薄弱

高校教学管理意识的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的封建教学思想严重制约了师生以及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此外,很多高校束缚性太强,为了追求名利,给学生不断施压,所以在具体的创新中显得不足,在执行中,很多教学管理制度根本无法深入贯彻实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严重挫伤了高校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不能大力推行国家教育部实施的素质教育理念,也无法保证高校教学的平稳运行。

三、在生态环境下高职教育管理机制对策

1.提高管理人员教育意识

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如果高校管理意识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就会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所以针对当前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不强、实施不到位等情况,全校师生应该齐心协力,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以身作则,明确自己的担当的教育使命与历史责任,背负着人民的教育期待,要为师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教学环境,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也要不断创新。

2.切实完善教育管理的制度

制度是一个学校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但是制度的设立并非是为了惩罚或责令学生,其初衷是为了师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规范学生的在校行为,但是在当前的生态环境下,学生对需求能力不断上升,高校只靠单一的制度约束是不行的,要靠循序渐进的引导,通过高校院系的权利下放,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同时学校可以发挥学生会或高校团体组织的管理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培养管理型人才[2]。由于这种教学管理方法具有很强的学习自主性与互动交融性,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程的教学模式转化,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容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从而不断提升其认知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在社会发展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3.提高教师团队整体水平

教师是高校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教师的素质高低对学生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优秀的教师队伍可以促进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教学管理政策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创新。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不断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如同过去的刻板教学模式,让师生共同禁锢在大学的世界中,缺少观察生活的能力,因此很难发现生活的乐趣和魅力,管理人员在管理时要切中要害,机构组织要严谨,要经过一系列的论证,为师生创造一种“健康的、和谐的、创新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教育环境”不断引导学生,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四、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高职教育管理中存在了许多问题,所以在管理中需要不断加强高校的人才培养创新,确保高效的教学模式得到普遍推广与应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对学校的现有不足进行不断完善,只有把生态管理、人性化管理、激励性管理来优化和调整高职教育管理,才能极大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创新——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化生态环境建设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3(5):52-53.

篇8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 生态环境 机制 策略

在青少年所处的整个生存结构中,青少年有意或无意中已经受到了来自于社会的多种因素影响和教育。

青少年心理环境结构存在形态分析

新世纪以来, “80后”、“90后”逐渐成长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接受主体或建设主力军。身处多元、多样态价值与认识信息环境当中,青少年心理时刻受到外界环境、各种制度、不同价值和认识等的影响,其中有积极向上的因素引导他们与社会主流价值与意识形态保持一致,也存在很多消极甚至严重伤害青少年心理机制的因素,对广大青少年造成非常深刻的危害,给青少年心理带来自身难以消解的多重压抑。而各种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首先反映在心理或直观或深刻的感受之上,在长期受到压抑之后,青少年心理机制即会出现内化或外化的膨胀,最终外化呈现出的便是涵盖网络信息平台、纸媒介、电视、口耳相传等几乎所有信息平台上传播的青少年组织或参与暴力、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恶性事件,以及出现忧郁等精神性疾病甚至自杀轻生等残害自身的现象。

青少年成长需要社会系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青少年心理结构系统的存在样态由环境、价值、制度、认识、自身等各因素共同构成,每一种因素均受到客体的影响,同时对于主体而言又发生着不同的作用。特别是很多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未进入到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培养认知当中,导致青少年心理结构形成与社会系统的运行发展缺乏有效统一,直接影响着个人与集体对于社会和自身的认知,必然导致对于社会现象或个人境遇的多样思考和外在表现,即出现了很多严重背离社会主流价值活动的认知和事件。青少年心理结构与社会系统及其子系统结构紧密联系,青少年教育显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形态息息相关,在现实生活中,过多的强调将青少年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划等号是一种责任的缺失。

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的构拟与呈现

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与社会系统所强调的生态环境是对应关系,但并非一一对应。大体包括社会、制度、价值、认识、意识形态、感知、自身等多种结构环境子系统,青少年处于社会系统当中,受到来自社会、人、自然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和压力,即感受到不同的压抑,这些影响和压抑一方面推动青少年获取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高度一致的心理及行为反应,即可能正面的价值认知得到膨胀和扩大,自身处于正向发展,另一方面促使青少年以自身与他者对比过程中,产生落差、逆反与消极等心理反应机制,从而生成外化为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及法制道德规范不相适应甚至背离的行为现象。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多起涉及青少年现象,即反映了社会系统中多个环节的缺失,也显现出对于金钱和有趣感觉的盲目跟风效仿,寻求刺激和等多种诉求,个体性特征极其明显,需要整个社会系统相关机制的健全和运行保障。

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结构中,所有因素均处于双向互动交流机制中,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反馈宏观,在这样的运行机制中,外化反映在社会到单位或集体、再从单位或集体到个人行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单位或集体功能的有效实现,而中心在于整个心理生态环境系统的有效生成,使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得以持续健康地存在。在这一生态环境系统中,青少年由于面临不同的价值取向及力量驱动,自然存在不同的心理生态环境特征,特别是全球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碰撞交融,青少年作为受教育者,同时也对接受的各种信息进行自身的能动反应。这种反应在青少年时期主要来自于外在的引导和规范,因为在当前的教育培养环境之下,青少年很难自然地发展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

作为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结构中各种因素的对应机制载体,社会系统中宏观现象与微观现象是构建起个人行为与社会系统的关系,这是基于对社会系统的总体审视与把握提出的。实现的目标却是内化为每一个社会存在个体所应拥有的权利价值的体现,如同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将宏观的社会思想内化于个体的德育素养,这是受社会结构制约和影响而产生的结果。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就像人类的其它活动一样,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但此种社会性较之一般的诸如法律、社会自身等活动,更加具有意识形态性,存在的形态是观念形式的,在我国体现的即是对纲领的认同。而青少年作为心理生态环境运行的能动主体,因为关系、制度、方针、原则等要素构成了各自独特的特点,互相之间均处于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中,这种互动关系构成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性呈现。然而,由于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系统的组织自身缺乏强有力的科学指导和有效教育引导,使得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无法完成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任务。

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建设的对应策略与功能实现

青少年除了工作、学习在特定区域和单位完成,还要在社会中从事交友、购物、旅游等活动。处于特定的环境、与特定的人产生联系、感受到特定的事物影响等,都可能导致一个人产生具有个体性的反应和行动,故而在社会条件变化的同时,应当从社会全局来认识、评价及推动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确保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的建设投入获得公共资源的对应匹配。

在社会系统对于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而发生的隐,其实质在于潜移默化的媒介信息介入与接收,这一隐多以显性的各类社会改造与社会运动而得以彰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主要集中在经济建设成果方面,精神文明建设即先进性文化建设仍然处于“口号――运动――口号”这样的形态中,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建设极不相称,特别是把这样的一种现实存在纳入到社会学的研究范畴,不难看出,过多强调凸显政绩性、趋利性的实践活动主导社会系统的演进,就出现了当前社会上一系列的伪慈善、地沟油、豆腐渣工程、冷漠、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负面社会事件。这里须强调当我们吃、穿、住、用、行等基本人类生存权都受到时刻威胁时,这样的社会生态已经不仅仅是道德底线的滑坡,更反映出我们在思想观念体系建设方面的缺失,其中很重要的一块便是基于社会系统总和的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的乏力和无助。同时,社会变迁深刻影响着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的产生与发展,其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得到完善并实现目标和价值。

未来一个时期,我们需要建立起完备的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体系,在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实践中不断创新教育观念,紧跟时代潮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没有思想观念的先进性,就没有实际工作的创造性。同时要完善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的内容体系建设,要求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的内容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保证正确的价值意识形态方向;必须实现从传统向高科技知识的转变,要在继续普及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引导青少年树立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的观念;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加自觉地接受和内化思想政治要素内容,以实际行动为国家改革、发展与稳定作出贡献。

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其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习惯。社会基于某些规则运作时,多个系统要素互相产生也许正面的也许是制约性的作用,相对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而言,必须是自身应有的对他者具有正面影响的作用称之为功能。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系统的在社会系统中的功能性探讨,首先要解决的是与外部环境系统的适应问题,即为了保证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的有效性而具备的资源性准备,在此基础上,系统目标才得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难免出现“僭越”的可能,此时需要整合性的功能来调试系统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利害关系,使系统获得平衡即正常有序的开展活动,但此活动又要求所有系统成员遵守对于组织而言具有价值的制度性要素。

篇9

[关键词]科技企业;创业环境;组织生态;环境要素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5)01-0069-06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study of the key environmental elements which influenc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the paper constructs a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elements of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of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 An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including th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finance, market, technology, talents, social culture, infrastructure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determines the quality and the quantity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of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 is form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supporting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and the joint action of induced factors and mandatory factors by the interaction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bsystem and a progressive cycle and will play its role through entrepreneurs,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and entrepreneurial resources.

Key words:science-and-technology enterprise;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organizational ecology; environmental elements

一、引言

科技创业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意义。科技企业创业环境是指与科技企业的创业活动相关的各种外部影响因素及科技企业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由于外部环境始终处于不可控制的、不断变动的状态,因此科技企业创业是一系列适应环境系统的复杂的、富于创造性的活动,科技企业的创立是企业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这种复杂性和变动性也给创业环境研究带来挑战,因此,系统研究科技企业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对于优化科技企业创业环境,促进科技创业企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技企业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

基于已有文献,结合科技创业企业的特点,本文将创业环境构成要素归纳为七个方面,即政策法规环境要素、金融环境要素、市场环境要素、科技环境要素、人才环境要素、社会文化环境要素和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要素。

(一)政策法规环境要素

Hart认为,创业政策的目的就是为熊彼特式的企业家从事创新与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政策范畴涵盖从地方到中央甚至国家以外的多方位政府活动[1]。Degadt认为创业政策包含激励企业创建和提高初创企业的存活率,为新企业创造更好的成长机会等[2]。Lundstr?m & Stevenson认为,创业政策是为激励一国或地区经济主体的创业精神并提高其创业活动水平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它针对创业过程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各个阶段,着眼于创业者的创业动机、机会和技能,并以鼓励更多的人创建自己的企业作为首要目标[3]。因此,创业政策是以支持创业过程为核心,同时兼顾改善文化、制度等环境因素,并运用政策工具培育企业家和创业企业的政策。政策法规通过激励创业者、增加和改善创业机会、优化创业资源、完善创业条件等途径作用于创业全过程,对创业活动提供重要支持。

(二)金融环境要素

金融环境是指科技创业企业所处的金融机构、金融政策和金融市场以及在创业过程中所得到的金融服务、金融支持状况。Timmons认为,不同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资金需求不同,小的成长型企业可以寻找内部资金,但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将逐渐从内部融资转向外部融资,即从银行、公共债券或权益市场融资[4]。科技创业与一般创业不同,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在创业初期,投入极高,创业者有限的自有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创业的需要,与此同时,研发过程又具有探索性和不确定性,因而科技创业具有较大的风险。只有高投入、高风险的金融服务支撑,才能解决科技创业企业的资金困境,保证企业的存活及成长。对应科技创业的高投入、高风险的金融服务必须有高回报,实现高回报的有效形式即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在创立初期就要考虑未来退出问题,而退出机制与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因此,良好的金融环境支撑了科技创业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融资需求。

(三)市场环境要素

市场环境是指创业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处的环境系统,包括市场需求、市场服务体系、市场壁垒、市场竞争等要素。市场环境与科技创业企业的产生、发展直接相关。市场需求孕育了创业机会,决定着企业产品的未来市场,进而决定着科技创业企业的生存。市场需求又为技术创新指明方向,提供了持续创新的动力,推动了科技企业的创立。市场服务体系是指为市场主体提供的包括基础设施、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一系列服务,是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如果区域市场服务体系较为发达,就能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反之,则会制约其发展。市场壁垒是指相对于企图进入某行业的新企业,现存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或者说是新企业进入所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一般情况下,市场壁垒越大,创立科技企业的难度越大。市场竞争对科技创业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营造公平环境、推动技术选择和加速技术更新。

(四)科技环境要素

科技创业是以技术创新为目标的创业行为,其成功与否与区域科技环境密不可分。Saxenian认为硅谷的成功在于有一个以地区网络为基础的工业技术体系,能促进各个专业制造商进行学习和认知,能够灵活地调整所需要的一系列相关技术[5]。所谓科技环境是指科技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科技要素的集合,既包括各类科研平台设施和人、财、物、信息各类科技资源,又包括各类交易平台和政策法规等。科技环境通常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各类科技孵化器、科技中介机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高校科研机构等;软环境主要指支持和促进科技创新的科技政策、法规、平台、网络等。科技硬环境与科技资源供给和成果转化的物质条件有关,科技软环境则与科技企业关键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有关。因此,科技环境要素是科技企业创业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

(五)人才环境要素

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持。Schmenner认为,对于科技企业来说,技术人才的可获得性及获得成本成为新创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6]。Hyde研究发现,硅谷地区人员的频繁流动降低了硅谷地区信息交流的成本,提高了创业企业的运作效率[7]。Shane通过研究1994―1998年间以技术专利形式创业的企业,发现了智力对创业率的显著性影响[8]。人才环境影响着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培养,进而影响到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以及技术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创业人才脱颖于技术创新人才,他们能充分利用自己、他人和社会所拥有的相关知识、技术、能力、信息、资金、管理等资源,创立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增加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生产力、新的就业岗位、新的财富、新的福利,推动社会进步。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培训,而人才流动机制则是科技企业获取人力资本的关键。

(六)社会文化环境要素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企业所处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信仰和价值观、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科技创业诸多变量中重要的变量之一。区域文化和某些区域内大家共同的信仰和行为方式会对创业活动产生影响,创业文化的各构成要素与创业活动具有相关性。Morris和Schindehutte研究表明,基于文化的价值观对创业企业的成长具有很大影响[9]。持有相同价值观的同一种族的人,其创业行为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包括风险承担、成长倾向、创新等。Saxenian在研究宏观社会环境和社会网络对科技创业的影响时,发现地区社会文化氛围对当地创业活动拥有巨大影响[5]。

(七)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要素

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要素是科技创业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是创业活动的载体,创业企业的效率与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和获得成本高低密切相关。自然环境是企业获取资源的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科技创业的成功与否。

三、科技企业创业环境构成要素模型的构建

在对科技企业创业环境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组织生态理论为指导,从系统资源供给的角度,构建科技企业创业环境构成要素模型。依据组织生态理论,企业生态系统包括企业生物因子和非企业生物因子。其中,科技创业企业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子由社会因子和自然因子构成。社会因子包括影响科技创业企业生存发展的宏观社会经济要素,即政策法规要素、金融环境要素、市场环境要素、科技环境要素、人才环境要素和社会文化环境要素,对应为六个环境系统,即政策法规环境、金融环境、市场环境、科技环境、人才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由于科技创业企业处于微观市场中,本模型将市场环境同科技创业企业归为同一层次。在科技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自然界即其所需资源的客观来源,因此自然因子可以被认为是基础设施和自然要素(环境)。科技创业企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因子由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政府及其提供服务的企业、供应商以及同质企业群所构成,成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主体。企业生物因子的核心即同质企业群体―科技创业企业。所有因子共同构成了一个复合生态系统,系统内各主体之间通过建立的生物链关系,相互交织形成牢固的网络结构(见图1)。

在这个系统中,科技创业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进行产品或服务的交换,并且根据自身对资源的需求,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以达到自身发展的平衡状态。同时,创业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各个环境并不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它们既有独立的运动轨迹,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动态的创业环境系统。系统中各种环境要素不仅直接影响着科技创业活动,而且相互联系共同对科技创业活动发挥作用。各种环境要素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对不同创业者的影响程度不同,因而对创业企业的重要性不同。

四、微观创业导向下科技创业环境要素子系统作用分析

(一)市场环境要素子系统作用分析

市场是创业机会的来源和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是市场的参与者,市场的实质是供求相互作用的制度安排或组织形式,是企业生存的微观环境。根据波特的产业竞争模型,市场环境由供应商、顾客、替代品、潜在进入者和竞争对手组成。市场环境关系到创业灵感能否成为创业机会以及创业机会的优劣。从需求角度看,创业就是发现并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没有顾客需求的创业灵感不能成为创业机会,而创业成功的标志往往是企业的高市场占有率。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来源于市场,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价值通过市场得以体现,替代品、潜在进入者以及竞争对手都会影响竞争环境,创业者必须对市场环境进行有效评估,以决定是否建立新企业,将创业机会转化为现实产品或服务。同时,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科技企业创立之初最先考虑的是市场环境,市场需求诱导了企业技术创新,而潜在竞争对手、替代技术以及资源的供给变化则会迫使企业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从而影响创业企业的技术选择和战略方向。

市场要素是创业环境模型中的其他要素的复合体。良好的市场环境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一是政府效率和政策法规的完善程度,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情况、自身行政效率的高低、政策法规的完善程度将对市场运行产生直接影响;二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地区经济越发达,市场需求的规模和层次越高,越有利于产业发展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促进良好市场环境的形成;三是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的便利状况,交通、通信、运输等基础设施越完善,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条件越有利,越有助于市场交易的开展和发达市场的形成。

(二)政策法规环境要素子系统作用分析

政府政策对科技创业活动具有正面影响,并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作用于创业资源,政府通过制定有利于科技创业的政策,给予创业企业在税收、场地、融资方面的优惠或补贴,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企业竞争力,使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加大;二是作用于创业机会,政府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科技政策等本身就具有导向性,为科技创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可利用的机会。

政策法规环境要素与其他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一方面,政策法规的建立完善为其他环境要素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依据。如,进行反不正当竞争立法,有利于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完善制定鼓励科技创新的法规政策,有利于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强度,优化科技环境;制定鼓励金融创新的政策,有利于完善金融环境。另一方面,政策法规的制定要依据现有市场、金融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和当地社会文化习俗。

(三)金融环境要素子系统作用分析

与政策法规环境要素一样,金融环境要素属于企业社会因子之一,是科技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环境要素。一方面,当科技企业处于创立初期,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导致银行不敢给企业贷款;另一方面,科技创业资金需求数额小、频率高,银行放贷成本较高,导致银行不愿意给企业贷款。两方面原因造成了科技创业融资难问题,严重制约着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良好的金融环境意味着更多的风司、金融中介,意味着更加便利的、个性化的融资服务,能够助推科技创业者获取金融资源,把创意变为现实,实现快速成长。

金融环境是创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环境要素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存在合作共赢的关系。如果政府政策支持创业、创业者具有较强的能力、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科研成果符合社会需求,那么风险投资就会投向创业企业,就会为创业融资创造条件条件,从而形成良好的金融环境。

(四)科技环境要素子系统作用分析

一方面,良好的科技环境表现为丰富的科技创业资源:科技成果丰富、易于转化;科技要素流动性好、易于获取,科技成果获取渠道畅通、交易成本低;另一方面,良好的科技环境还表现为更好的科技创业机会:众多的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和企业所组成的科技生态系统,架起了成果转化的桥梁,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化模式,孕育了更多更好的创业机会。

科技环境要素与创业环境模型中的其他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科技政策是政策法规环境的一部分,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能够为营造科技环境提供有效保障;科技的主体是人才,科技的价值实现需要市场,良好的科技环境离不开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市场环境的改善;创业企业的技术研发过程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环境的改善有利于科技环境的向好发展。同时,科技环境要素的优化对其他环境的改善具有正面影响,科技环境越完善,社会创新氛围越浓厚,科研成果转化越多,社会经济发展越快,其他环境要素将会相应得到改善。

(五)人才环境要素子系统作用分析

人才环境要素是创业环境中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人才环境影响了科技创业的主体―创业者。接受良好教育、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的人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进行科技创业;敢于冒险富于创新的人更有意愿进行科技创业;眼光开阔、思维敏锐的人更能够把握市场需求捕捉创业机会。人才环境影响了科技创业资源: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科技企业人的层次与结构、创业团队的建设,制约着企业的资源获取,极大地影响了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与生产能力。

人才环境要素与其他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优秀的历史文化积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价值观念,崇尚科学、重视教育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利于良好的人才环境的形成;政府支持教育、重视人才的政策法规为改善人才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良好的人才环境为其他环境要素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科技研发、金融创新、市场开拓等都离不开人才,人才环境要素是创业环境的核心因素,也是决定科技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

(六)社会文化环境要素子系统作用分析

社会文化环境要素属于企业社会因子之一,其对科技创业的影响表现为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信仰、风俗习惯等对创业者及其行为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要素是创业环境中的深层因素,其对科技创业的影响是隐性的,往往通过人们的观念发挥作用。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就是拥有“提倡创业精神,鼓励承担风险,宽容失败,支持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氛围,它对于创业者发现创业机会、投入创业活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文化环境要素与其他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习俗,这种观念和习俗不会轻易改变,它们通过影响人们的需求偏好,进而影响科技企业的生存和经营战略。可以想象,如果企业在创立过程中,其产品或服务偏离了社会习俗、违背了社会价值观,创业肯定不会成功。同样,其他环境要素的优化也会受到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习俗的制约,社会文化环境要素间接地、深度地影响着其他环境要素,只有适应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习俗,才能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

(七)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要素子系统作用分析

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要素是创业环境模型中的宏观环境要素,创业环境中所有要素的建立都要以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为基础,自然环境是高于创业环境的大系统,创业环境是自然环境的子系统之一,创业环境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创业环境的变动又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而基础设施是后天建成的,基础设施建设水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基础设施是科技创业所依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出创业环境的优劣。所以,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要素是反映创业环境状况的最直观要素。

五、科技创业环境系统演化过程分析

上述对科技创业环境要素的分析是从子系统角度进行的,我们仍需要从系统整体角度把握创业环境的形成及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从微观角度看,创业是创业者利用创业资源,发现、评估和利用创业机会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创业环境密切相关,创业环境的动态变化影响了创业企业的微观创业活动。创业环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类似于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类要素起着主导作用:某些环境要素必须在遵循一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经过较长时期的累积循环,才能形成和发挥对科技创业的支撑作用,这类环境要素可称为诱导性因素;而另一些环境要素可以通过政策、法规及政府的力量强制性地发挥作用,这类要素称为强制性环境要素,如政策法规环境要素[10]。

诱导性环境对创业活动具有引致和激发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创业企业生态群落中的金融、科技、文化、教育、市场等诱导性因素通过累积循环、孕育发酵,共同或单独作用于创业的微观要素―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者,从而激发创业企业的创业行为: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提高了创业者的创业意愿,影响了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把握和对创业资源的认识;金融服务的发展改善了创业资源状况,从而影响了创业者的创业决策,而金融服务的发展则依赖于大批金融专业人才;科技环境的提升有利于创业者对创业资源的获取,增加创业机会,而科技环境的优化需要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教育的功能在于培养人才,对创业要素和其他创业环境要素形成支撑;市场环境决定了创业机会,影响了创业资源的供给,市场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其他环境要素的提升。

强制性环境对创业活动具有保障和推动作用。作为市场“有形之手”,政府对创业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法律法规的确立为创业活动提供了制度性框架,确保了创业活动按照一定程序和规范展开,并为创业活动成果进行确认和保护;政府制定和实施促进科技创业的有关政策,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对创业资源的把握;政府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直接影响着微观创业活动。

诱导性环境和强制性环境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一方面,强制性环境为诱导性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诱导性环境反作用于强制性环境。法律作为制度的正式约束层面,其建立完善依赖并受制于非正式约束―社会价值观与社会风俗。综上所述,诱导性环境因素和强制性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微观创业活动,同时各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呈现非线性关系(见图2)。

六、结语

本文试图从影响科技创业活动的关键环境要素入手,建立一个系统分析创业环境及其与微观创业活动关系的概念模型。这些影响要素包括政策法规要素、市场要素等七个方面,它们同科技创业企业一起构成了整个创业生态系统,决定着科技创业活动的数量和质量。科技企业创业环境的形成和优化,是在一些主导性要素的作用下,通过各环境子系统交互作用、累进循环而形成。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创业活动的复杂性,对科技企业创业环境的研究还应进一步深入,尤其要关注特定情形下影响创业的特殊要素的作用机理,这对于在实践上指导创业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Hart David M. The emerg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governance, startups, and grow thin the US knowledge economy[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Degadh Jan. For a more effective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perception and feedback as preconditions[R]. Research Center for Entrepreneurship, Rencontres de Saint-Gall, 2004: 8-10.

Lundstr?m Andres, Stevenson Lois.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for the future[J].Swedish Foundation for Small Business Research, Irwin, 2003(1): 45.

Timmons J A. New Venture Creation[M]. Chicago: Irwin, 1994: 60-65.

Saxenia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research university:a search for the boundarie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J].Research Police, 1999.

Schmenner R. Making Business Location Decision[M].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82.

Hyde A. How Silicon Valley has eliminated trade secrets and why this is efficient[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0(11):243-251.

Shane S, Venkataraman S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J]. Research Policy, 2003(32):181-184.

篇10

关键词:矿产资源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恢复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084-01

查清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状况,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积极推进矿产土地复垦,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在不断加强,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力度却没有跟上,甚至远远落后于环境破坏的速度[1]。必须根据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以及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1 深入开展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评价

1.1 实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并实行政府主导、矿产企业配合、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地质环境背景、开发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工矿废弃地状况、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情况等调查评价工作,查清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变化趋势,合理评价和划分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影响区域,提出改善环境的对策建议,为因地制宜地开展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矿产企业要依法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与综合治理方案。

1.2 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特别是基层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建立重点区域和重点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重点矿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及时预报信息,开发应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形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及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报告制度。

2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把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开发矿产资源的必要条件之一。新建、改建、扩建矿产企业必须执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提交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应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和资金预算,经有关部门参与的规划论证后作为申办矿产企业许可证的依据。制定和完善矿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切实加强矿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禁止新建对地质环境产生不可恢复的、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制定完善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引导并强制矿产企业边开发,边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年度检查制度和不定期抽查制度,生产企业应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送反映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年度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要求,造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破坏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限产或者关闭。

2.1 新建矿产企业

必须符合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准入条件,即必须具备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矿山环境影响报告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报告,并依法缴存矿山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经审查,若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影响和破坏较大或遭破坏后难以恢复治理,则实行环境一票否决制。严格实施“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落实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责任制。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不允许在禁止开采区内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

2.2 改扩建矿产企业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落实矿产企业环境保护和恢复责任制,按有关规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在改扩建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三废”排放总量应有效控制并达标排放。

2.3 生产企业

矿产企业应编制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落实保护和恢复责任制。矿产固体废弃物、废水及废气应按相关标准和规定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引发的地质灾害应积极治理。生产中必须做到边生产、边恢复(治理),对治理不力、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直至吊销采矿许可证。

3 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

3.1 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恢复治理

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必须依法明确责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按期完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造成地质环境破坏或引发地质灾害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处理。针对矿产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依据其诱发原因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采用恢复治理措施和方法。

3.2 多渠道投资进行环境治理恢复

按照不同类型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区别对待,充分调动多元经济成分投入环境恢复治理之中,加快环境恢复治理的进程。对于新建和生产企业,全面实施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对已关闭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竞争出让复垦土地和整治工程使用权等方式,鼓励多元化投资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3.3 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土地复垦

要建立土地复垦监管和监测制度。新建企业没有土地复垦方案不予受理开采矿产资源申请。加强生产企业对损毁土地的复垦,实行并完善损毁土地复垦的鼓励政策,引导和鼓励各方力量从事土地复垦,扩大投资主体范围,加快废弃地的复垦。明晰复垦土地的产权,在优先安排农业利用的前提下,鼓励多用途使用。

3.4 学习开采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经验[1]

2010年全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场会在太原召开,会议旨在探索强化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制度与政策,学习和推广山西在煤炭矿山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先进经验,推进建立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保证金制度,全面加强我国煤炭矿山和其他类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如平朔公司在资源开发的同时,不断加大绿化复垦和环境保护力度,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设高标准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专家联手攻关的方式,不断拓展和深化生态建设内容、层次,促进了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先后与多所院所院校共同承担生态重建与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致力研制与应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采取综合开发利用复垦土地、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等措施,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