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的描述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素养的描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素养的描述

篇1

【关键词】建筑设计技术 素描 造型能力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土建类专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专业点数和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伴随着社会发展对这一专业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专业教学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

建筑素描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本专业建筑造型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学生的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养成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建筑素描教学中,我们的着眼点往往是在学科的角度,把其作为绘画造型相关学科的一个分支来思考并组织建筑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在不自觉中向绘画造型学科方向看齐,追求素描教学的绘画学科价值。素描教学为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意识不强,造成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果不佳。虽然近年来有不少院校也在进行建筑专业的素描教学改革,但效果并不明显。在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全新状况下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是一个十分必要并且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根据社会对建筑设计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职业能力构建的角度,笔者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以期引起更多的专业教师关注素描教学改革,更好地适应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素描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养成中的重要意义

按照通常的看法,建筑是一门关于造型的艺术,素描也是一门关于造型的艺术。①素描以其精谨的造型要求、简单的工具材料、丰富的表现手段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专业造型素质的构建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成为了在造型艺术学习过程中进行造型能力训练和审美素质养成的首选。素描与建筑艺术设计有着造型和审美上的密切联系,也成为建筑造型艺术的重要基础之一。

高等职业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基础课程是从认知三维世界的角度出发,根据建筑艺术设计的空间造型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素描可以培养学习者精准的形态观察能力、活跃的空间思维能力、严谨的形态构造能力和丰富的绘画表现能力,还可以对学习者起到开阔艺术视野、加强艺术素养、提高审美情趣的作用。学好素描可以增强学习者敏锐的视觉感受能力,完善学习者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者的空间建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习者的形态表现能力,顺利地表达设计理念。

正是由于素描在能力培养方面的显著作用,使得素描课程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人才职业技能养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

二、课程教学要以职业技能素质养成为核心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课程应该把握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这一关键环节来组织教学内容,换句话说,教学应该为人才的职业技能养成服务,教学内容必须符合专业教学要求。

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有建筑设计能力和造型表达能力,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视觉感受能力、空间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视觉感受能力包括接受视觉信息的能力以及视觉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②空间造型能力是由空间形象的构想思维能力以及思维活动成果的形象外化表达能力所构成的。空间形象的构想思维能力我们称之为构思,思维活动成果的形象外化表达能力我们称之为绘画。简单地说,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的造型能力由两个部分构成,即构思能力和绘画能力。构思能力的素质要求指向空间构成的可能性与合理性,绘画能力的素质要求指向外化表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审美能力包括审美主体对形式美感的认识与评价能力以及创造与表达能力等,认识与评价能力包括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判断力,创造与表达能力包括对美的想象力、对美的外化表达。这三种能力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缺一不可。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开设素描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素描教学和训练有效培养并提高学习者的视觉感受能力、空间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在这三者中,空间造型能力是建筑设计专业的核心技能,也是课程教学的重心所在,素描课程的教学应以空间造型能力养成为最基本核心,兼顾视觉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养成。

三、基于专业特点和职业技能要求组织教学内容

目前,多数高等职业学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课程还是参照传统的绘画类专业教学模式确定的建筑素描课程教学内容。一般来说素描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教学课时大多控制在80至96个学时之间。教学内容大致是作为三部分安排:石膏几何模型写生(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体的写生、浮雕柱头花饰写生)、静物素描写生、建筑与自然风景写生。从这些内容来看,大体上是延续以绘画学科发展为目的的教学价值取向,以明暗(光影)写生为主要表现手段,以研究其形体结构、透视关系、质量感觉为主要目的,大量的时间用于探索如何真实地再现对象和相应的表现技巧上。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教学来说是不恰当的。

建筑的三维空间展现是其最基本的形态特点,这一点和雕塑艺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与绘画相去甚远。即使是雕塑,与建筑对三维空间的塑造形式也是不同的,雕塑对空间塑造的重点在形体的空间存在形式上,注重的是形体的外在形式,而建筑对空间塑造的重点是形体空间存在状态和的内部空间构建并重,甚至更注重内部空间的构建。“虽然绘画中包含了几乎所有的艺术规律,但将它作为建筑的基础还是应有所选择。”③传统的素描教学力求造型诸因素的全面和完整,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来说,在不到100个课时的学习时间内,让学习者掌握全面完整的素描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更是没有必要的。作为建筑造型基础的素描教学,在内容上更应该凸显空间结构以及美感教育的重要地位,基于专业特点和职业技能要求组织教学内容。

把握建筑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门类的特点,基于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来构建课程,以形体特征、空间结构、透视规律、形式美感为核心来组织素描的教学内容,形成以结构研究为主的结构素描和以视觉传达为主的表现素描两个内容模块。结构素描训练以几何体和几何体组合为主要内容,研究形体的基本结构以及形体在空间中的透视变化,研究不同形体组合结构的构造关系;表现素描训练以多种表现形式为主要内容,探索光影色调、质感表现、肌理感受、特征速写、精细描绘、意象表达、抽象表现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美感特征。通过两个内容模块的教学培养学习者的空间造型能力、形象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根据学习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普遍偏低,美术基础与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对新生入学美术素养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就需要从事建筑素描教学的教师根据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时间少、学生基础弱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

具体来说:第一,把形体和结构、空间与透视、体量与质感、光影和明暗等造型各要素分解开,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专题性研究,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重点解决特定问题。第二,在学生具备一定的造型基础之后,进行不同表现形式的尝试,而不是一味地通过调节光影表现。对同一表达内容,寻求多种表现方式,可以是即兴速写式的寥寥数笔,也可以是写实式的精致描绘,还可以是兴之所至式的大笔挥洒等。教师要引导学习者观察并体会不同表现形式产生的不同情感变化和心理印象,促进学习者主动寻找恰当的表现形式。第三,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器具作为教学的辅助,可以加快学习者的接受速度和理解程度。如讲解几何体在空间中的透视变化,就可以用画框绷平一张丝网,直立在学习者面前,让学习者透过丝网观察几何体,丝网纤维空隙构成为一个个的坐标方格,学习者马上就对透视现象有了最为直观的印象,并很容易就能理解透视变化的规律。第四,对于一些特定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临摹练习,通过临摹优秀的素描作品,学习者能够快速掌握一些素描的表现技法并开阔视野。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并“创造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④,能够有效地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具体的某些问题,尤其是专题式的课题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要以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背景为出发点,以本专业的职业素质养成为目的,借助但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型的素描教学。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科特点大胆进行尝试,探索适合建筑设计要求的造型能力养成与艺术表现能力养成的素描教学模式,并不断完善和革新,才能真正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注释:

①③郎绍君,刘树杞,周茂生.中国造型艺术辞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②④王中义,许江.中国美术院校教材:从素描走向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技术素养;高职教育;人才质量

作者简介:吴倩(1975-),女,江苏苏州人,苏州职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课程;程宜康(1956-),男,江苏宜兴人,苏州职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院校教学管理、职业教育课程论。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编号:2013JSJG095),主持人:程宜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6-0010-05

令全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界瞩目的《中国制造2025》将人才为本作为重要的战略方针提出,提出要“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提出要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显著增强”。提高技术人才质量已成为我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基本前提,也成为了我国所有高职教育院校今后内涵建设的重要目标,但是如何真正摆脱高职教育界普遍存在的浮躁、浮华、急功近利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需要通过《中国制造2025》客观冷静地认识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原因,并寻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向和目标。本文试图从一个很少被重视的视阈――技术素养,讨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

一、中国制造2025的高职教育认识

(一)质量――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问题

产品质量是我国制造业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产品质量不高始终是我们不能成为制造强国的老大难问题,老百姓不相信国货原因之一也是质量问题,产品质量不好引起的商业纠纷造成的国家、企业、个人经济损失十分巨大。既然质量问题如此严重,除了我们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恐怕人是最为核心的因素。正如日本一位企业家在对中国制造企业考察后所说,他并不恐惧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因为中国企业的员工的技术素质目前还未能超过日本企业的员工。德国人也认为“人的质量是一切产品质量的基础,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制造的产品质量就是这个国家人民素质的反映”。中航工业成飞董事长总经理王广亚曾对我国企业质量现状作过这样的评论:我们一些企业员工有着许多“不良习惯”――陋习,如在技术管理方面,技术工作不实事求是地做记录,“校对”不经审核就签字,检验不按程序和质量要求检查随便盖章,管理按“领导指示”而不按规章程序办事。企业技术工作人员质量意识极其淡漠,不追求完美,不用数据说话,不精益求精,比如经常挂在口头的“差不多”、“大概”、“估计”、“可能”,等等,一些技术人员工作只凭自己想象自由发挥,所谓的“有才”只是凭经验操作,这些都是造成产品质量不高的来自从事管理和生产的技术人员主观因素。

产品质量有广义质量和狭义质量之分,狭义质量是指产品(工程)的质量,广义质量除了实体质量以外,还包括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过程)。德国企业始终认为“产品制造本身的质量才是产品质量的根本要素”,因此实体质量又在根本上取决于工作质量,即取决于决定工作过程中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质量,或者说取决于工程技术人员个体的技术素养,而个体的技术素养又是被我们的质量文化内涵所确定和内化。从我国许多企业产品质量不高的现象看质量深层次问题,主要还是在于我们的质量文化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仍然处于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中,而现代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在于其质量文化。

现代企业质量文化是由现代工业文明所决定的,现代企业的特征包括:机器与机器系统及其自动化;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生产过程高度的比例性、均衡性、适应性、连续性;生产社会化程度高,等等。从总体上看,农业社会的劳动基本上是自由、散漫和随性的,因此“差不多”、“大概”、“估计”、“可能”就作为了产品生产质量的“可测量”性。而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企业质量文化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上都显示出其不同于农业(手工业)文明的质量文化,现代企业的特征决定了它的质量文化特点。按照质量文化的物质、制度、行为、精神等四个层级看,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在物质层面,工业社会的企业机器和设备的技术与工艺的复杂程度高,产品生产和质量保障所依赖的技术更多、更复杂,各种技术之间的关联性要求技术人员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和能力。二是在制度层面,由于现代工业生产高度秩序化(程序化)、标准化,因此不同岗位工作的服从与协作成为企业员工基本的制度性要求;三是在行为层面,工业化生产的自动化一方面减轻了员工的肢体性劳动,但是并未减轻其思维性工作,反而是要求观察、判断和动作更为细致、精准。四是在精神层面,这是质量文化的核心,优秀的质量文化是人本位的,一切技术都是人创造的,但更是为人所服务的,因此技术除了满足人功能性需求,并使人真正安全、方便地使用技术和享受技术,还要让人感受到艺术的愉悦,所以好的技术工作者一定是追求极致、完美,一定需要艺术的理解和创造。

(二)质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再认识

如果我们说产品的高质量取决于企业的质量文化,那么一个企业的质量文化就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的素质所决定的。在一定意义上说,德国企业的质量文化源于德国民族的哲学传统――“讲求逻辑、追求完美、追求彻底性”,他们的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正是体现了这样的传统所决定的工作特征,这样的哲学传统同样也在他们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得以体现。我们虽然看到了德国职业教育对高水平德国制造的贡献,或者说看到了他们职业教育的形式,但是否真正深入地认识到他们在教学实施(行为)层面的“讲求逻辑、追求完美、追求彻底性”,即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在技术哲学、技术文化和技术传统等更多视角的深层次认识和理解。因此,我们是否应该通过更加“逻辑”地认识技术教育的目标、过程,通过更加追求教学目标的“完美”和过程的“彻底性”,以此真正地认识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描述――技术学习者的技术素养。

二是质量内涵的工作过程形而下的认识。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般框架是能力、知识、态度,但是,高职技术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智力技能和文化能力,所以高职技术人才的能力描述需要强调其智力技能和文化能力。因此,我们在技术素养内涵描述时,将能力分解为技术思维力、技术行为力和技术文化能力,其中技术思维力和技术文化能力才是高职技术人才的核心能力,更是技术素养的核心要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技术思维力和技术文化能力更多的是体现于形而下,并不能够简单地从技术工作的显性的行动体系中给予描述。从软劳动理论看,技术素养的技术思维力训练是提升劳动者“劳动软率”的必须,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劳动工具的“软化”,以纯意识要素的智力、思维活动为特征的“软劳动”,相对以物质(硬)要素的机械、动作活动为特征的硬劳动,其“劳动软率”要求更高。另外,在对技术素养内涵进行描述时,考虑到概念范畴的一致性,以及结构模型的可识别性,技术文化能力不是作为独立的技术素养维度,而是将其作为技术文化维度的内涵来认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技术素养内涵来认识高职技术人才质量的本质特征。

三是质量价值的认识。从技术哲学思考出发,笔者认为技术价值观教育在我们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中是被忽视的,技术的价值观是技术文化的核心,技术价值观也必然成为技术文化的核心。在今天,技术的价值(特别是关于人文的)在技术哲学中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哲学话题,也是美国提出技术素养的主要背景,因此,技术素养本身无法缺省技术价值观。另外,技术价值观也是质量文化的重要内涵,用质量文化的思维看技术及其产品的质量,不能没有人本位和艺术的审美和追求。相应的,高职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理解无法离开技术价值的土壤――技术文化,也就是说技术人才的质量需要放入技术文化的广阔视阈,才能真正显示出质量价值的全部意义。尽管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宽泛的概念范畴,将技术文化作为一个技术素养的维度来认识技术素养,并作为高职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价值意义建构的载体,笔者认为是有意义的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基于技术素养养成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一)基于隐性工作过程的技术素养养成

隐形工作过程是相对于显性工作过程而言的,显性工作过程就是“在产品过程中为完成某具体产品目标,按照规定的显性程序进行的工作过程”。其工作的过程是被程序化的(可显性描述的),体现了工作过程的工作意义,此外,工作的产物是物化的,即可以被具化地描述。与此相应的隐形工作过程我们定义为“在具体职业技术工作情境中,为完成工作目标而进行的思维过程和知识应用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工作过程”的思维性学习意义,其中的关键词是“工作”、“思维”、“应用”,其中“工作”表征了真实情境的学习意义,“思维”表征了学习行为的心理特征意义,“应用”表征了工作的智力“产物”意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学校的课程学习系统中,个体的“隐性工作过程”是没有被“程序化”规定的,即不可被工作“序化”。

引入隐性工作过程概念是为了能够让我们对技术素养的技术思维力训练确定一个策略依据,在技术工作的实际情形中,技术思维是一种隐性的工作状态,如何将这样的一种技术思维能力训练体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除了要依赖显性工作过程的程序性学习,更是需要一定的学习策略来获得技术思维训练,使得技术素养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养成,为此笔者曾从工程技术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过“过程”、“整合”、“记忆”、“联系”、“转换”、“情境”等六种学习策略,由于篇幅所限,在本文中不再详细论述[2]。

(二)基于技术认知与技术美学的技术文化课程

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开始通过行指委或由院校自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其基本框架主要是基于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知识、素质(素养),以课程为单位展开描述。但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等于只是关于职业工作的教育,这一点尤为重要,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传统不重视技术教育课程,国民普遍轻技重“文”,全民技术素养不高,学生的技术认知与技术美学能力不够,等等,这些都是造成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技术学习质量不高――技术素养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是接受技术教育的学生,也是重技术的“工作”,轻技术素养的养成,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在“突破”了传统三段式后,又被形而上的“工作过程”遮蔽了技术文化的丰富内涵,更是缺少了关于技术认知和技术美学的学习内容和相应的训练。如何通过在课程体系设计和技术课程内容设计中增加关于技术认知和技术美学等的考量,对学生技术素养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在对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素养问卷调查中,有83%的人选择“对于技术的兴趣是出于技术的实用”,只有48%的人同时选择了“技术的精致与完美需要人文和艺术的理解”,这一数据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我们技术教育工作者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文化(技术认知、技术美学)认识的现状。其实人类技术发展史表明,技术和艺术从来就是孪生的,杰姆斯・伽略特就认为“对于一个设计,功能完备是基本的,但‘漂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能否吸引人们的目光,是否令人乐于体验,均决定了它的美学要求”[3]。显然在我们的高等技术教育对技术美学这一教学目标是不够重视的,同样的技术人文的关注更是缺少。

上海电机学院曾就是否需要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增加有关技术哲学、技术伦理学等内容,在学生中进行调研,“有60%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认为这类课程是浪费时间,不如将时间与精力放在考证上”。因此提出要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中注重技术素养养成的“隐性课程”,例如在实验实训场所营造技术文化环境(企业质量管理环境),以及开设技术通识类课程,要“避免学生形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过意追求技术知识与能力的外在体现,将职业证书的考取与内在技术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4]。荆筱槐也认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教育理念应立足于技术技能的掌握、技术人文性的认知和技术文化的传承”,提出高职院校需要开设如技术史课程等技术文化类课程[5]。

(三)基于企业质量文化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过程,实践教学课时必须超过50%已成为评估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但是遗憾的是很难对实践教学的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在一定意义上说,实践教学的质量才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内涵,学习者的技术素养应该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获得养成性的训练,并根据实践教学的技术素养目标给予必要的评价。如何在实践教学的目标和策略设计中体现技术素养的养成性训练,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学校需要通过认识、理解现代企业质量文化,并将质量文化中精神、行为与制度层面的要素融于学校的实践教学目标与评价之中。学校不仅要将细致、精准、极致、完美、秩序、标准、服从、协作等作为实践教学的质量要求,更要在教、学、做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尽可能的可描述(量化)、可追溯、可评价。另外,担任实践教学指导的教师自身的技术素养是决定学生技术素养养成的关键,由于学校教师大都不是来自于企业,对技术素养的理解和认识还很不够,甚至自身的技术素养都很低,因此,对教师下企业实践,必须提出技术素养的要求,在企业中感受质量文化,自觉实践质量文化,并将企业质量文化的好理念、好做法运用到学校实践教学的环境创设、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和质量评价之中。

今天的高职教育需要畅想未来,需要教育创新,但更需要关注当下,思考不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并不一定能够用“特色”来实证,也不是靠质量“工程”的运动式建设“打造”出来的,特别是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除了需要用“工作过程”来描述,是否更需要通过技术素养养成来证实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关于技术技能人才质量的严谨的学术研究,以及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透过技术工作的表象,探索更深层次的技术素养要求,把建立技术素养教育目标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更多、更好的有助于技术素养养成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美国技术素养委员会.Technological Speaking: Why all A-merican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technology[R].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中译本.

[2]程宜康.基于“隐性工作过程”的高职教育技术素养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58-160.

[3]杰姆斯・伽略特.设计与技术[M].常初芳,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1.

篇3

1)实训基地实训教学与企业工作不能有效对接。许多学校没有对城市轨道运营企业的行车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认真地考察,致使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岗位与工作岗位不能对接,实训内容与行车工作不能对接,实训岗位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与实际岗位的不能对接。2)实训模式设计不合理。当前,大多数职业学院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教学模式一般都是针对某一具体操作技能进行。校内实训几乎未能模拟企业“一个工作日”,因此当前实训模式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学生职业技能有一个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学生职业能力也是一个由低到高的渐进过程。因此,校内生产实训模式应是一个分层渐进,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实训项目应合理安排,相关技能和能力培养做到前后呼应,相互推动,形成梯度渐进的效果。

二、“校中站”建设思路

“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前院长林靖东先生提出的一种新的办学理念。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必须吸取“教学工厂”的理念,将校内行车工作实训基地建成“校中站”。1)理念。“校中站”是将车站的环境与工作项目引入学校,在学校内建起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校中站”,让学生在模拟的职业情境中,按照企业岗位的职业要求,得到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使学生在“校中站”习得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达到企业岗位要求的水平。2)思路。建设与企业岗位和设备对接生产实训模拟的“校中站”,并实施“分层渐进的实训模式”。通过单项技能训练习,培养学生单项职业技能。学生通过实训岗位实习,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学生通过完成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培养职业能力。通过“校中站”的“一个工作日”的综合实训,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三、“校中站”建设的具体措施

1)“校中站”设备、环境和文化与企业全面对接。“校中站”在车站布置、设备采购和质量安全等方面接近企业环境,充分体现生产现场的特点,配备与企业车站所尽可能一致的实训工作岗位,做到“真实任务真实操作”。以企业生产为主线,构建接近实际的岗位工作情境,“校中站”工作岗位要与实际工作岗位完全对接:“校中站”岗位角色规范与实际岗位角色规范对接;“校中站”岗位教学过程与实际岗位工作过程对接;“校中站”岗位工作内容与实际岗位工作内容对接;“校中站”岗位工作规程与实际岗位工作规程对接;“校中站”岗位工作标准与实际岗位工作标准对接;“校中站”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营造”校中站”的企业文化环境,学生在“校中站”提前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理念,熟悉企业要求,适应企业管理,自觉地培养职业素养。2)设计符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规律的实训模式。实训模式设计应充分考虑专业所面向的行车工作职业岗位,通过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调研,归纳总结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按照项目化开发流程,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与实训项目对应。“校中站”实训项目由“设备操作训练”、“岗位训练”和“一个工作日”三部分组成。设备操作训练主要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等课程相结合完成;岗位训练主要针对“站台岗”、“行车值班员”、“值班站长”、“车厂值班员”和“行车调度员”等岗位训练完成;“一日工作”主要是将各行车岗位组织在一起,完全模拟企业的“一工作日”的典型工作项目和流程,真正实现与现场“零对接”。

篇4

关键词:旅游人力资源;旅游企业;职业化管理

旅游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近年来,以2008年北京奥运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国内旅游业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势头。各旅游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急剧膨胀,但是,人才市场对旅游人力资源的储备不足,旅游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旅游企业面临着高速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旅游企业只有以现有的人力资源为基础,加大企业内部员工职业化培训与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逐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中人的问题。

一、旅游人力资源市场的三大矛盾

1.市场对旅游人才的大量需求与广大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之间的矛盾

经济的拉动带动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市场上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据2006年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旅游业专业人员约为600万,而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在800万以上,旅游业专业人才缺口至少在200万以上。旅游行业人才资源(指中高层管理人才)2010年将达到7万人左右,对比目前仅有的3万多人,缺口极大。然而来自各大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的信息表明,旅游专业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不足60%,并且同时就业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从事的并不是专业对口工作。造成以上矛盾的主要原因包括两大方面:第一,目前旅游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及人才队伍建设上滞后于企业发展速度;第二,说明旅游人才教育机构在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人才需求标准之间存在矛盾。

2.旅游业蓬勃发展与旅游人才的大量流失之间的矛盾

大量资料表明,旅游企业的人才流失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企业,与此同时,来自各大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旅游专业大学生不愿从事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据某学校对一届酒店管理专业的70名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目前只有6人任职于酒店或者与之相关的行业,而其他64名毕业生都改做他行。

3.旅游人才缺口较大与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之间的矛盾

旅游人才的巨大缺口上面已经谈到,这里不作赘述。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首先是旅游从业人员中的绝大多数学历偏低。厦门市作了一项关于旅游人力资源的调查显示,2004年厦门市旅游业从业人员中旅游专业人员仅占28.68%;学历结构中中等职业教育占73.79%,大专教育占20.36%,本科教育占5.56%,硕士研究生教育0.29%,高学历者比重在各行业中属于偏低。其次是许多高校毕业的旅游专业大学生由于专业设置、教育体制等原因常常不能胜任行业中的实战工作。

二、旅游人力资源职业化建设的途径

1.为不同的职位定制相应的职业化工作模板并在企业内部推行

旅游企业各岗位员工的成熟度直接与该员工客户经验有关,但是,如果企业把每个员工的培养都放在工作第一线,这样既浪费时间、财力、物力、又得不偿失,如果有标准化的工作模板,员工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取间接经验达到成熟而投入工作,这样工作模板不仅仅是一个行为标准,更是一个企业内部知识传承的载体。比如,一个带团经验丰富的导游由于他/她接触过不同类型的顾客,走过不同的旅游线路,他/她掌握对不同客户的服务技巧,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旅游事故的发生,通过把他/她这些经验模板化,企业的其他导游即使没有这样的先期经历,在碰到同样问题的时候也会圆满处理。

职业化工作模板的标准是具体化和行为化,所谓具体化是要求从具体行为出发描述特定的工作环境和行为,具体化的另一个要求是把日常的工作程式化,即除了特殊的例外情况发生外,员工只要按照职业化工作模板开展工作即可达到预期的绩效;行为化说的是职业化工作模板既关注行为过程又强调行为结果,形式上是对既定行为的描述,但这种行为必定指向要求的结果。

2.组织开展系统化的职业化培训

旅游企业员工职业化程度不高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中职业化思想和技能的缺乏是主要原因之一。开展职业化培训向员工灌输这些知识技能是旅游企业快速提高员工职业化水平的首要途径。

旅游企业开展员工职业化培训所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培训什么,即如何选择和开发培训课程。现在,许多第三方公司提供有关员工职业化素养方面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心态修养、时间管理、职业礼仪等方面,可谓内容广泛,面面俱到,许多企业的做法是直接选择购买这样的课程。笔者认为,旅游企业的这种做法欠妥,因为员工的职业化素养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称之为通用素养,上面提到的心态修养、时间管理等都涵盖在这里;还有一部分是专业素养,这是职业化素养的核心部分,它与不同的岗位有关,并且与具体企业的企业文化相关联。旅游企业对员工职业化培训不仅要注重通用素质的培养,更要从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具体的岗位要求出发,开发出专业素养用于职业化培训。

3.在旅游企业内部建设职业化管理体系

职业化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是:根据不同岗位的业务特点及企业文化和组织战略,提炼出不同岗位员工的职业化模型,并最终形成职业化工作模板,并以此作为标准来规范和培训员工,提高其职业素养,改进其工作行为,提升员工的个人工作业绩,实现组织目标。如下图所示:

职业化管理过程是通过定期的职业素养评价,使员工的任职能力不断由较低的水平向较高的水平提升,工作行为由不职业向职业转变,因而员工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职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业绩不断提高。

职业化管理最重要的特征是员工行为的规范化,不仅要评估员工做了什么,结果如何,而且要评估员工是如何做的。它强调的是过程,即员工是如何达到目标的,在这里结果不再是唯一的员工能力的评价标准。职业化管理认为只有通过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员工职业化,才能确保业绩的不断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张建国.职业化进程设计[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宏飞.职业化——21世纪第一竞争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养;“公司制”平台;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D2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243-01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就现有资料来看,不同研究人员对于职业素养的表述因为研究定位和重点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内涵共通。

陈再兵 认为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其中,职业道德包括职业义务、职业责任和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职业意识包括奉献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则体现在主动进取、友好合作等方面。而陆刚兰 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定位作为出发点把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分为专业素养和非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指由专业引出的一系列素养。非专业素养特指除了专业以外的素养,如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文化素养等。裘燕南 则将职业素养看作是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及丰富的职业情感、良好的职业习惯,而且还需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等职业素养。陆刚兰和裘燕南对职业素养的界定是一种泛化的概念,其概括比较全面、详细。

根据以上对职业素养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职业素养包括内在要求和外在要求两个方面,内在要求是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内化素质如职业思维、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外在要求是从事职业工作的表象化素质如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职业形象、职业作风等。

二.职业院校中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

在刘碧云关于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学生职业素养的调查中显示企业方对于该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满意率只有不到60%,关键在于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职业素质培养缺乏系统性

高职院校虽然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是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的工作没有系统的规划和政策,缺乏有效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

(1)传统课程比重远大于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比重

(2)职业素养培养工作难以渗透到专业教学中

高职院校中专业课程一般是理论与实践并重,一方面要为学生的理论知识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然而职业素养中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习惯和职业态度等内容在专业教学中的培养缺失严重。例如彭月湘、黄术芳在“湖南省机械制造行业人才需求现状调查”中发现“2003年湖南省机械制造业工作人员需求量很大,而当年该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却不到 52%,原因并非机械制造业不缺人,也不是高职毕业生不懂技术,而是因为高职毕业生不能严格按岗位操作规范做事,缺乏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

2.职业素养培养工作与企业文化脱节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通常只传授知识和技能,在企业文化中的现代企业价值观等方面难以引入到教学当中。高职院校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也就是能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的专门型人才。

三.公司制平台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基于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有效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对于解决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职业素养缺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的“公司制平台职业素养培养模式”逐步的完善并成为了学校职业素养培养工作的有效途径。笔者通过对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公司制平台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的分析,对其总结如下:

1.设计目标

(1)引入现代企业文化与管理的基本元素,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学校组织文化,以行业企业的文化熏陶和规范管理为载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2)在现代企业价值观引领下,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强化学生团队建设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设计原则

(1)以责任教育为引领。

将“责任”作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的核心,将责任文化培育贯穿于公司制平台的训练始终。

(2)以先进行业企业引领。

以行业龙头企业作为标杆,按照企业的员工规范、管理制度等各项标准作为模拟公司的标准,发挥指导作用。

(3)学校统一建设与学院专业特色教育相结合。

学校依据行业企业的一般特征,搭建公司制平台的基本框架。各学院根据专业特色设置日常养成的公司制实施平台,分公司岗位设置按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特定要求具体化设置。

(4)模拟与实体公司相结合。

校内模拟公司和实体校企合作公司同步建设,相互结合发挥各自特色,让学生在不同平台上体验公司文化、岗位、项目训练等。

3.组织实施

(1)组建公司制平台

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相应日常养成的公司制实施平台(如模拟公司制、实体校企合作公司等)。通过开展常态化的养成训练。

(2)“公司制”平台的运行

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公司制”平台职业素质养成教学内容由“员工规范”、“员工角色体验”和“主题活动”3大模块组成。

员工规范模块

员工规范模块主要是指在公司制平台中各种针对员工的纪律约束及行为准则。

员工角色体验模块

员工角色体验模块以“1+X”模式进行,即通过校级的共性项目(员工岗位体验)与二级学院的个性项目(结合专业特色的角色体验)有机融合进行角色体验。

(3)“公司制”平台的日常养成训练与校外拓展训练

日常养成是在商务礼仪、团队沟通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与校外的部分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与员工的沟通,逐步培养员工的职业素养。

(4)模拟招投标

卓越集团为提高各分公司的竞争力,对于一些公司活动以招投标的形式举行。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公司制平台”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工作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取该模式之长,弥补其短处,进一步完善“公司制平台”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将会对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工作提供一个好的模板。

参考文献

[1]陈再兵.智障学生职业素养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2):22-25.

[2] 陆刚兰.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111-112.

篇6

【关键词】电子专业 职业素养 岗位标准 实训项目 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054-02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它既包含了相关的职业技能上的要求,也包含了与工作态度相关的诚信、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强调了在当今社会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等等。职业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才能适应频繁的人际交往,才能自我释放巨大的工作压力。因此,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具有其必要性,更有其艰巨性,我们应该规范日常的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从每一个细节开始做起,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引入岗位标准,规范实训操作

岗位标准是岗位职责或岗位工作规范的一种延伸,它在对工作岗位进行全面的描述的同时,形成了标准化的格式,规范了岗位的工作职责与权限、工作流程与标准等内容,是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的“指挥棒”,也是企业进行分配的“量尺”。在中职实训教学中引入岗位标准,对规范各项实训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实训操作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如电子元器件的安装,在车间其工作标准远不像在学校中简单的元件安装:首先其要求按工艺参数、技术要求进行插件,还要对元器件进行初步打磨加工,以及热处理,保证产品符合质量标准;插件完成后,要擦拭干净产品,保证产品的清洁,并无错装、漏装,并按产品数量、原料使用量填写记录、要求数据真实、完整;最后要将废料进行清理并回收。看似简单的一项工作,却有着严格的标准及流程规范,以保证整个生产的有序进行,更有力地保证产品的质量。又如,电路焊接作为电子产品焊接的一项基本技能,焊接的质量直接影响整机电路的运行,在车间对焊接质量的把控也是非常严格的,因此我们可以按照企业的操作流程规范学生的焊接操作:从施焊准备中对烙铁头的干净保洁,到加热焊件时对焊件的时间要求,到送入焊丝时焊接面的温度要求与及焊锡与烙铁的角度要求等,一直到最后移开烙铁的角度和时间,每一个操作都是严谨的,有其相关标准存在的,最终才能保证焊接的质量。实训教学只有结合企业岗位标准,使每一项操作都标准化,都按相应的流程执行,才能让学生在长期的规范实训中养成其严谨的工作作风,学会按章办事。

二、结合实际生产,改革实训项目

电子专业的学生最终面向的大多是电子制造企业、电子产品的销售部门等,从事的工作以电器产品的生产、工艺的管理、相关电子产品的质量检测以及电子产品的营销等工作。因此,电子专业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应该以特定岗位对应的职业活动为中心,在实训项目中同时融合专业学科知识、企业技术应用领域以及职业素养,项目的最终尽可能以产品呈现,实现相关职业问题的解决,使电子专业的实训项目与企业实际生产对接。例如,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实训中,传统的实训教学大多都是按部就班的,一个个元器件过关,一个个技能考核点过关,以至于学生最终对整个课程知识、技能的把握缺乏连贯性,也没有系统化,更没办法与生产对接。而按实际生产需要,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目的实训项目改革,其项目的设计既要考虑知识、技能的整合,还要考虑职业素养的融入。如在模拟电路部分我们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把实训项目大致地设计为以下几个:可调式直流电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流水灯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多谐振荡闪光灯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晶闸管调光灯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等几个综合性较强的项目,每一个项目的结果都以产品的形式呈现,而项目的考核要素则应包含相关的知识、技能、工艺以及安全文明操作规程等因素,学生通过类模拟的生产实训,不仅技能上得到综合的提高,更能养成良好的实训生产习惯。此外,实训项目的设计还要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融入其中,在任务的分工与合作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等。

三、联系企业管理,完善实训管理制度

在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秩序的正常,并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使各项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会有配套的管理制度:考勤制度、清洁卫生制度、车间的生产秩序管理制度等。但在学校的日常实训管理中,往往都比较笼统,一般只针对设备的日常使用、常规的纪律做简单的描述,而缺乏明细、完善的要求,以至于很多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去适应企业的管理,而这个过程学生所呈现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在企业管理人员看来就是职业素养上的缺失。为了使学生在学校模拟的实训环境下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更好地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与企业管理相适应的实训管理制度。例如,在实训室保洁工作制度中,我们应提出针对实训工位、实训室等既涉及个人也涉及公共的卫生制度,保证所有的物品都在规定的位置整齐摆放,并随时保证实训室的卫生,提前适应企业的“7S”管理。又如,在实训秩序管理制度中,我们按企业的生产要求对学生提出相关的秩序:从个人着装,到考勤纪律都需要一一明细,使学生进入实训室的每一个行为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让学生有明确的纪律性。在有些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实训中,还要根据不同的任务与角色,提出不同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此外,在考虑实训管理之余,健全实训考核制度,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职业素养等多方面评估学生实训效果,全方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尽管由于实际环境及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完全按照企业的制度进行实训管理,但整个实训过程中,在不同的环节有着相应的要求与规范去约束学生,久而久之,这些规范的行为就会变成一种习惯,成为学生自身的素养。

四、仿真企业生产,提升综合素质

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是由社会和企业验收的,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环境、满足企业的需要,实训教学应与企业生产更好地对接,在学校开展仿真企业的生产。通过完善专业实训条件改造,实现实训设备生产化、工作环境真实化,以真实的企业项目生产为切入点,针对岗位的关键技能,周密并科学地设置实训活动,严格按照实际企业生产流程进行实训和生产,帮助学生从心理到知识结构上接受并适应职业环境,适应岗位强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和团结协作的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职业素养是学生在长期规范的实训中逐渐形成的良好的实训习惯,也是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一门必修课。教师通过改革实训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实训过程、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以便学生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凭借较高的职业素养赢得一席之地,顺利入职。

【参考文献】

[1]张金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杨俭修.杜元刚.职业素养提升[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蔡建军.电子产品工艺与标准化[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4]李倩.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3(8)

[5]范欣南.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训模式改革初探[J].信息与电脑,2012(5)

篇7

关键词:高职;软件开发综合实训;职业能力培养;综合实训;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124-02

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所涉及的技术也越来越广,对软件开发人员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传统单一的软件技术课程已经不能适应软件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更高的技术要求,从而造成学生综合能力差,难以掌握开发大型软件需要的隐性知识,同时也不能满足软件企业的工作要求。

但是,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从分散的知识、单项的技能到各科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从校内实训到企业顶岗实习,既是一个量变过程,又是一个从“学”到“用”的质变过程。这一转变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于实践课程体系的安排是否合理。在整个实践课程体系中不仅要为单门课程设置合理的实践环节,还应该设置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的综合实践环节。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软件综合实训课程。

影响软件技术专业学生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因素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着重加强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这些实践项目都是针对某一课程而开设的,学生在学习完独立的课程之后,对于课程之间知识的相互衔接和综合应用仍然不甚明了且无从下手。

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所学各学科知识都是独立的、分散的,针对某一课程的实训环节没有各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及过渡。同时,开发大型软件需要的隐性知识在各门课程中没有体现,导致学生知识上的不连贯、能力上的断层,没有掌握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的实训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校内实验室没有软件企业的虚拟环境,难以进行团队开发,同时也不利于项目化教学的开展,致使学生进入企业时仍然对工作环境感觉很陌生,成为制约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此,笔者提出了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为目的,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式,与企业共同研究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方案。

构建《软件开发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方案

《软件开发综合实训》课程以一般课程实验、实训为基础,综合运用多门实验和理论课程知识,以完整项目的选题、技术路线确定、项目研发、项目应用实施为内容,培养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使学生完成从实训到项目的过渡。

在进行课程开发时,应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式,与企业共同开发《软件开发综合实训》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首先要完成的是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由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面向专业,而校内教师所欠缺的恰是企业具体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因此,在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时,可邀请本专业领域的企业行业专家,请他们从岗位需求出发,介绍在岗位上需要做什么工作、如何去做这些工作。通过专家介绍,我们清楚地了解各项工作的过程及内容,并了解各项工作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及相互关联程度。

项目设计 根据专家提到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以企业真实软件产品为蓝本,加工成适合学生的学习项目,然后,对项目进行分解和细化,获得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对完成工作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最后,再请专家指导,讨论我们所设置的项目、工作任务是否覆盖了他们所描述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以及我们所描述的职业能力是否符合岗位工作所要求的必须掌握的各项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体系构建 依据项目设计,与企业行业专家一起,根据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构建《软件开发综合实训》课程内容体系。按照真实的软件开发过程把项目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安排若干个任务,每一个任务中都包含着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以完成工作任务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按照行动导向的原则设计教学单元,与企业行业专家一起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共同制定评价标准,以便将“企业的内容”以“教学的形式”来完成“人才的培养”。表1是根据岗位需求和工作任务构建的《软件开发综合实训》课程内容及教学情境。

建立校内软件综合实训基地 与企业密切合作,将软件企业的开发环境、开发方式、开发工具引入实训基地,构建本课程的职业情境。为了开发软件公司的工作环境,软件开发综合实训室用隔板划分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有标牌指示。每个项目开发小组占据一个固定的工作区域,每个工作区域有10个工位,学生要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相应工位上开发软件。此外,实训室内还开辟了小组讨论区和演示区,利用这些区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方案交流、成果展示等活动。通过虚拟的软件企业环境,使学生走出教室、学习环境,走近规范的职业环境,消除对真实企业工作环境的陌生感,方便项目教学、小组学习的组织管理工作。

新建课程体系的效果

《软件开发综合实训》通过校企合作共同设计教学任务、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共同构建课程体系。本课程通过开发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将软件开发各个主要阶段串接在一起,使学生按课程顺序和教学环节进度将分散掌握的能力贯通起来,让学生能实际感受企业的软件开发流程和规范,熟悉软件项目团队协作开发方式,逐步适应软件企业开发环境和开发方法,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软件开发基本能力的整合、迁移,促进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能够胜任软件开发岗位的各项工作,达到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软件开发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对于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缓解校外实训基地严重不足的压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对其他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应力恒.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8(1):36-38.

[3]朱强,江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42-44.

[4]路建彩,褚建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

[5]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篇8

[中图分类号] G40-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4-0004-04

一、什么是职业素养和是职业素养教育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从出生到退休或死亡逐步形成,逐渐完善。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的。

职业素养教育(又叫“职业生涯教育”或“生计教育”)不同于职业学校的教育,素养教育不是或不仅仅是职业技能培养,是对职业素养涵盖的四个方面的教育。在普通中小学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更注重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三方面的教育。其主要内涵是要消除“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鸿沟”,“消除学术与职业之间的人为藩篱”。相对于传统的学科主义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广义的终身职业教育。人的一生从幼儿园到成人继续教育,都在准备和发展职业生计。职业素养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它强调教育要“面向劳动世界”,“面向职业生计”,把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引进普通学校课程中来,并把知识同生产劳动和实践经验密切结合起来。职业素养教育与教育方针相融合,并激发学生全面发展、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鼓励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具有自我认知能力、自我实现愿望以及创造潜质的社会人才。

二、国外中小学职业素养教育发展状况

20世纪以来,在国际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职业素养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职业指导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应运而生的。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在美国的教育史上,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进行了职业生涯教育改革,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各国都大力提倡开设选修课,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要求普通中学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强调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应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最迟从中学二年级开始,并设置固定的教学时间表。

澳大利亚也通过国家立法,制定了《职业发展纲要》(Career Development Guidelines),其中对职业成熟程度、职业指导的内容、考试及评估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有的学校开设职业和个人发展课程,将职业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渗透进各学科,使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研究和思考能力及正确的生活态度。

日本为把职业指导引入学校教育,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准备和试验。1927年11月,文部省正式发出了“关于尊重学生个性及进行职业指导”的训令,从而把职业指导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正式地引入了学校。20世纪70年代以后,根据日本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文部省曾多次提出或加强、改善和充实学生出路指导的意见。强调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指导;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和价值观以及自主选择决定将来出路的能力。

新加坡教育制度灵活多元,普通中小学重视发展学生学术和非学术方面的能力,在中学开设心理与职业辅导必修课及营养学、家政等选修科目,这些非学术性教学课程内容每三年修正一次,确保所学技能与社会需求同步,学生有大量机会全方位体验和发展今后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三、我国中小学职业素养教育现状

1.定位局限

目前,很多人还将职业素养教育局限在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且往往被片面地固定在诸如动手实验、小制作等一些在已有模式上的缺少创意的重复性活动。学生不能通过这些活动更深入了解自己,更广泛地接触社会。

2.职普分离

我国目前实施的是普教与职教完全分离的教育政策,与一些国家普遍重视普教与职教的紧密结合形成鲜明对比。在普通教育课程中鲜见职业课程的影子,职业课程被认为应是职业类高中需要考虑的事情,从而造成我国多数中学生职业素养匮乏,不知自己到底喜欢学什么、适合学什么、将来能干什么。

3.评价无力

我国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评价往往偏重结果,而非过程。只要学校象征性地开设一些职业技能课就可以了,至于学生是否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和期望都有了合理的定位则在不考虑之列。这使得职业素养教育在普通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只起应景作用。

4.培训匮乏

中小学教师在大学接受的师范教育和职前、职中培训,几乎没有对教师进行如何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培训。这就使得绝大部分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意识,更谈不上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

5.资源单一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学的教育资源是针对国家课程需求而配置的。较单纯并为理论验证而设置。学校是相对封闭的空间,与社会的有组织接触仅限于每学期一至两周的社会实践或假期的社区服务等。家长资源利用率较低。校内生态环境与社会相对脱节。这样也加大了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难度,职业素养教育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学生少有亲身体验。职业素养教育所教授的内容也与社会现状和需求有较大的脱节和滞后。

四、在我国中小学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必然性

1.职业素养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各种矛盾不断涌现出来,其中就业问题十分突出。社会上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毕业就等于失业”。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人才需求的多元化,未来社会职业需求不仅是具有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具有现代职业意识、就业意识、创业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是具有学习、合作、生存能力的现代人。能适应社会的人不仅具有必备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职业思想、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的综合素质人才。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职业思想、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的形成不是仅仅靠学会课本知识所能获取的,也不是靠大学就业前的培训速成的,这些是需要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有意识培养的,以成为学生人格修养的重要组成,成人后走入社会才能游刃有余地生存发展。

2.职业素养教育是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

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才能并获得终身发展创造条件。教育活动要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积极参与和奉献于职业与公民生活的有责任感的人,养成其人生规划能力,形成健全人格。世界课改的趋势极大地推动我国课程改革的进程,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强调教育内容与学生需要的结合、与未来生存的结合,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探究。在学校常规教育中有计划地加入相应的职业素养教育,已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是课改的必由之路。

3.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有利于落实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双重任务

在普通学校课程与教材体系中,把职业素养教育作为一种理念渗透于课程设计中,符合普通中学教育双重任务的要求。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中学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目前,我国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中,对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更加明确:“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因此,职业素养教育思想应渗透于学校教育活动中,渗透于各学科课程中,体现在教育教学任务中,并以教材内容为载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4.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职业素养教育有别于职业技能培训,在中小学开展职业素养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树立高尚职业道德、拥有先进的职业思想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的教育,这些教育与学校倡导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思想品德教育目标是相一致的,更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有利补充和很好的实践。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就是对学生进行遵规守纪的教育,只有了解规则、尊重规则、遵守规则的人才能够在社会的海洋中自如遨游。那么,学生在学校就要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认真行事,具有较高的敬业精神的人才可以获得事业成功。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爱学习会学习就是敬业的表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以后良好的职业习惯奠定了基础,是学有成就和事业成功的保障。

5.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有利于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

身教重于言传,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教师首先要以身为范。教的过程就是教师反思提高的过程。增强教师职业素养的意识,除了学生受益以外,也会使教师自身受益。教师职业素养提升,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依法从教、精心施教、因材施教,整体教育质量就会提升,国民素质就会整体提高,这也是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目标,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五、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素养教育的一些建议

1.宏观政策导向、中观规定指导、微观策略落实

让职业素养教育在普通中小学中尽快开展起来,要加大在社会上的宣传力度,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教育政策中要有明确的指示,有规范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价起到导向性作用。依据小、初、高不同年龄阶段特点制定不同的职业素养教育目标。小学课程目标应以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为核心;初中课程目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品质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高中课程目标应使学生形成基本的职业素质、创业素养和职业生涯与人生规划能力。

各级教育部门要依据本地区情况出台相应的专项指导意见,以解读政策,指导学校层面有效开展。学校根据校情再制定详细的可执行的行动方案。在市区教育部门监控和相应的评价下就会将职业素养教育真正地在学校层面开展。

2.合理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家长资源

职业素养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学校、课堂,更要关注社会发展和实践活动。

现阶段学校可以自行开发一些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未来学生步入成人社会能够用到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和个性化发展服务。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学校的很多做法。比如,新加坡所有学校都必须开设培养学生生活、生存技能的课程,如“职场应聘”课,教授学生如何写自荐书,如何写项目规划等实用技能。“设计与技术”教孩子如何进行创作,如何将设计变成成品等。这些非学术课程的课程目标三年修正一次,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从初级学院(高中)步入社会就可以用到在校所学的技能。

另外,职业素养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必将架起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打开学校教育面向社会市场的大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职业规划、职业选择的职业素养。合理利用家长、社会资源既可以为学校的职业素养教育提供大量鲜活素材和实践场所,还能拉近学校与家长、社会的距离,保持学校教育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3.职业素养教育课与劳动“技术教育课”及“通用技术课”有机整合

新课程中有一个国家指定的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教育”,它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起开设。新课程确立了劳动、家政、技术、职业准备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同时,根据初中和小学的性质、特点,在职业准备方面进行了教材内容的学段定位,小学确定为“职业了解”,初中为“职业引导”。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与创业意识、职业生涯规划、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确立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其别强调使学生“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在高二年级设置了《通用技术》课。《通用技术》部分的总课程目标中,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在该课堂的三维课程目标的描述中,却没有职业意识、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描述。因此,建议在初级阶段,将职业素养教育是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通用技术课程有机整合,以这两门课程做载体,加入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教育。在中后期,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及教材等出台后,应在普通中小学独立开设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并把它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以真正引起学校的重视,将职业素养教育在普通中小学推广。

4.普通中小学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能够加速职业素养教育在普教系统的发展

针对现在的职普分离的教育现状,北京市宣武区教委前瞻性地推进职普融通教育模式。就是普教学校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在课程开发方面寻求合作,这种做法正是为职业素养教育在普教系统开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持。职业教育学校有着丰富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和模拟社会实践场所,这些资源是普教系统无法比拟,短时间不可能补充的。而普教学校有较丰富的优质生源和职业教育素养教育的需求,所以,职普融通教育模式正好在两个系统间架起桥梁,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这种做法很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 IT学生 就业能力模型

[作者简介]束梅玲(1966- ),女,江苏丹阳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及教育教学管理。(江苏 常州 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立项课题“高等职业院校IT类学生就业能力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CDGZ2011001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094-03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积累了很多经验,“‘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的投入超过100亿。”①评选了1000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立了一大批国家级实训基地。然而,我国技能型人才缺口依然很大,市场供需状况依旧不平衡,尤其是很多IT类企业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学生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据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届毕业半年的毕业生中,只有近六成的学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不足三成的IT类学生从事对口工作。上述情况都是由于学生就业能力欠缺造成的,对IT类学生就业能力进行分析,构建IT类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职业教育被称为“低层次教育”和“断头教育”,在如此艰难的生存条件下,高职院校培养能得到企业认可的学生显得尤为紧迫。

一、高职院校IT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就业能力的概念最早是1909年由Beveridge(贝弗里奇,英国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欧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焦点,就业能力的内涵得到不断的深化,从资格型就业能力到绩效型就业能力,再到当代构建型就业能力拓展,“就业能力是一系列的技能、理解力和个体特质的组合。”②目前,我国逐渐重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如黄敬宝、朱新秤和沈建红等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人素质能力和实践能力),就业能力模型构建和培养对策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笔者认为就业能力的探索应该关注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核心能力)两个方面,也即本文所提到的纵纬度能力与横纬度能力。

本人采用了经验总结法、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针对IT类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结合麦可思调查数据和一些专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首先通过网络途径收集相关调研报告及学术论文,对高职就业能力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尤其关注了麦可思公司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析及专家意见,形成了包含学习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20项侧重于“就业力”的问卷调查。其次,通过E-mail方式和实地走访方式,对不同规模IT企业工作人员和IT专业毕业学生进行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调查。

向多家IT企业(包括软件公司、网络公司、电子信息类企业),不同岗位负责人(包括人力资源部、软件开发人员、网络管理员)和IT类毕业生(不同专业不同届毕业生,从事专业相关的和不相关的毕业生)发放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份,回收47份,有效问卷45份,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期望、毕业生对用人单位及工作的体验两个角度,了解学生各项就业能力的重要程度,并形成具体数据。

对调查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分类与归纳后发现,就业能力由两大部分组成,即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核心能力)。调查数据显示,这两类能力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联系,因此笔者把这两类能力称为“纵纬度能力”和“横纬度能力”。另外,调查数据还表明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是择业态度的差异,企业不认可大多数学生及学校推崇的“先就业后择业”观念,企业更看重员工的忠诚度。二是就业要素的差异,学校和学生看重专业技能、专业成绩和社会经历,企业更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潜力和品德。三是择业立足点的差异,学生认为在企业中立足要依靠自身的才智,而企业更喜欢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高职院校IT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构建

1.冰山模型。IT行业充满竞争与合作,裂变与整合,创新与颠覆,学生进入IT企业并能长久地在这个行业工作是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的体现,两者缺一不可。学校要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内涵,以胜任力为根本取向,利用冰山模型构建就业能力模型。胜任力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提出,目的是有效区分“好员工”与“差员工”,从什么类型的员工能够取得卓越绩效的角度,对人的素质特征进行描述和分类。麦克利兰把人的胜任力描述为一座在海上漂移的冰山,并将其分为1/8表面的“水面以上部分”和7/8深藏的“水面以下部分”,这就是著名的冰山模型(如图1所示)。

根据冰山模型,基于胜任力的就业能力模型主要包括纵纬度能力要素和横纬度能力要素(如图2所示),纵纬度能力要素就是冰山模型水面上的部分,表示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横纬度能力要素是水面下的部分,表示员工的综合素质,只有纵横交错,专业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兼顾才是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纵维度能力要素。纵纬度能力是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是企业聘用学生的首要标准。第一,想在IT企业工作的学生首先要有一技之长,这是立足的基础,“技”可以是计算机通用能力,软件、硬件、网络等职业特定能力和跨行业能力。第二,学生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外,还要掌握行业通用能力,否则就很难满足IT单位的需求,IT行业通用能力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OFFICE办公软件使用、计算机网络基本使用等。第三,学生还要有职业特定能力,不同专业应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不同,如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应具有的职业特定能力包括组网能力、建网能力、管网能力和用网能力。第四,专业并不代表职业,“无边界职业生涯占据主流,要求就业者能够在不同岗位、专业、职能、角色和组织间流动。”③跨专业跨行业的就业现象屡见不鲜。

3.横维度能力要素。我国常用学生的应试分数来代表学生的能力,但一些高分学生存在能力欠缺、心理脆弱、态度自我等问题。在对IT及相关企业的调查中发现,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学生是可塑的,因此他们更加看重专业能力之外的“软能力”,包括应聘者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潜力,如诚实自信、责任心、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执行力等,这些也正是促成就业成功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也就是横纬度能力。核心能力强的表现即胜任力强,在一定程度上,核心能力在就业能力中比专业能力更重要,是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所以,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把核心能力(关键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

三、基于就业能力模型的高职院校IT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

IT行业门槛高、变化快,所以员工的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被许多企业认为是最重要的两种能力。针对IT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不仅要关注就业岗位的纵纬度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重视岗位成长、重新选择和获取新岗位所需的横纬度能力。由于横纬度能力与纵纬度能力间的交错关系,横纬度能力又是核心能力,它们是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能力,是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执行能力,因此,就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是过程性、全程性的动态过程。考虑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特性,笔者架构了基于就业能力的三层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把高职IT专业教育的三年时间分成三个阶段,促成学生在不同阶段开展自我与专业的认知、专业基础素质训练、职业能力训练等,实现全方位提高就业能力。

该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以下观念:

1.就业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就业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积累,其培养应贯穿于三年的学习中,并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第一阶段(一年级)的认识实习,安排职业规划和核心能力课程,开展专业认识讲座、企业认识实践或生产性实习,提供创业社团或虚拟企业等,学生在这个阶段可完成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专业、行业的认识,清晰自己的就业意向。第二阶段(二年级),注重专业能力(重点是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IT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在这个阶段要注重专业能力的学习和积累,可参加企业的岗前培训、职业技能训练和认证,以丰富自己阅历,并提高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横纬度能力。第三阶段(三年级),职业特定能力、跨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综合实践、企业实习等途径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同时针对目标岗位进行求职准备,最终实现成功择业。

2.开展就业指导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就业迷茫”是当今高职学生的普遍现象,他们对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都很迷茫。科学的职业指导是成功就业的关键,就业指导要帮助学生对自我能力及岗位要求有清晰明确的认识,要通过就业指导实现学生由被动就业转变为主动就业。

3.重视工学结合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企业不认可毕业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工作经历、角色转换慢、适应期漫长,工学结合从某种程度上能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工学结合,在三个阶段中开展不同层次的工学结合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开展松散型工学结合,第二阶段安排紧密型工学结合,第三阶段安排融合型工学结合。让每一位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在企业参加过一个实际项目的设计或体验,实现学校与用人企业的无缝对接,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顺利就业铺设宽广通畅的道路。

4.养成良好职业素养是提升就业能力的根本。职业素养包含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IT行业良好的职业素养包含诚信敬业、善于学习、肯于钻研、勇于创新等精神,这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事,所以学校要在平时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总之,高职院校IT类专业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不但要对就业能力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了解培养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还要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注释]

①潘光.加强职教实训基地建设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7-06-21.

②王培君.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研究综述[J].职业与教育,2009(11):21.

③石伟平,唐智彬.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9(Z1):20.

篇10

[关键词]创业素质培养电子商务实践与探究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千千万万的创业创新人才。创业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一条捷佳之路,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的需要。因此高等教育要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

一、素质、创业素质的内涵及构成

素质最基本的原意是指生命有机体天生所具有的生理特性,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和脑的特性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素质是指人的思想与行动的潜在要素和势能,素质的外在化表现为各种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即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创业素质是指一个人的先天因素经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强化和补充所形成的作用于创业的内在品质。创业素质就是创业行动和创业任务所需要的全部主体要素的总和。创业素质是一种包括知识、技能或能力、经验和人格在内的复杂结构,一种综合性的主体因素。创业能力是创业素质的外化形式。

二、架构创业素质培养的课程知识体系

当代科技加速发展的趋势,使得教学改革必然成为一个频率不断加快的过程。课程是教育的心脏,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关键在于课程。更新课程内容、开发新课程、进行课程的整合和注重课程改革的实施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设置创业情景,营造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搭建创业平台,培养创业能力,提高创业素质,建构合理课程知识体系,推进课程整体优化,是高职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高职创业素质培养主要以环境、能力、素质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为基础,建构课程知识、能力和体系。但课程内容选取必须兼顾知识更新、生产岗位实际和教学改革三方面的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大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创业素质。

1.以环境为主架构课程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在电子商务课程中,在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课程内容确保完成同时,加强讲座、学习讨论、参观工厂企业、始业与毕业教育、演讲等课外活动内容安排,设置创业情景,营造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知识体系。

2.以能力为主架构课程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在电子商务课程中,在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课程完成相应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前提下,安排时间和任务,搭建创业平台,培养创业能力。构建专业能力、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相结合的课程能力培养体系。通过系统的知识学习与课程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3.以素质为主架构课程素质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在电子商务课程中,在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课程完成相应的职业素质培养同时,安排参观工厂企业、创业素质讲座和创业素质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创业素质,构建职业素质与创业素质相结合的课程素质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

三、创业素质培养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1.加强职业就业创业引导,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在第一次课堂上,没有正式讲述课程内容之前,一般会以课程序言的形式,对本课程的基本状况,及对应的职业就业情况等进行一定的描述。可以利用这次描述的机会,对学生进行职业就业创业引导。通过对课程的描述,使学生加强对职业就业创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创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

同时,通过对本课程、行业和职业情况的分析,有意识地对职业岗位进行描述,宣传本课程、行业和职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社会对本职业的看法,让其知道每一个行业每一种职业都是受社会尊重的,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创业创新精神,为增强其日后的职业就业创业做准备。

2.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模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院校一项重要的任务,在教学和实践中,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等各种培养模式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课程的学习实践从校内简单的课内开始,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安排长时间的生产性或仿真性集中实训,深入一步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训。将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始终,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理、虚、实”相结合,在各种环境中实践,形成课程特有的教学模式。

3.利用案例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通过一些相关的实例来加深学生创业素质修养。利用鲜活的例子、深入的讨论、自主的思考,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精神的触动,使其在头脑中形成意识,促进其创业素质的培养。

四、小结

就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创业素质而言,主要可以分别从上面所述的三个方面进行实践。但是,由于环境、知识、技能或能力、经验和人格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因此,更应该注重对这各个层面的整体把握。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创业教育不应该只是偏重于激发人们的创业动机,培养创业能力,而应该把提升和增强学生的创业素质作为立足点和着力点。作为职业人培养过程中核心课程——电子商务的教学与实践,开展创业素质培养,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实现从就业向创业跨越,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卢菊洪.创业素养培养实践与探究.大家,2009,(11).

[2]卢菊洪.职业素养培养在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的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5).

[3]杨桂芳等.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人才开发,2008,(08).

[4]李朝军.大学生创业素质探析.职业时空,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