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控制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情感控制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情感控制心理学

篇1

人的发声器官布满了神经,各个神经元之间构成联系网络,通过器官表层肌肉向大脑中枢传递信息。艺术心理反应系统是学生将教师的技能信息传递给大脑神经中枢,然后大脑神经系统向发声器官发出命令,贯彻实施神经中枢的意志。意志实施与贯彻的好坏,主要通过听觉传入系统向大脑传递信息,大脑将信息进行调整再发出,让相关器官准确执行命令。事实上,大脑经过不断地接受、调整和保存信息,才让相关器官准确地执行意志,这种心理系统是声乐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例如,演唱是呼吸器官、语言器官、共鸣器官、表情器官等生理动作的综合作用,是由演唱者的心理意识支配。声乐教学事实引起学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心理反应又影响学生的生理动作。动作是学生演唱和发声的内驱力,动作的实施与贯彻需要学生的意识和意志完成。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演唱时打不开喉咙,教师采用反复训练、强化练习等办法,直到学生学会为止,这就是大脑意识和意志的贯彻过程。演唱动作属于高级生理过程,其受演唱者的心理意识和意志的支配,所以演唱者的一切行动都是大脑意识的表现。如果说演唱属于物理学范畴,那么音响、共振、泛音、高声、音长和频率就属于心理意识、直觉和意志范畴。《乐记》记载:“凡音由心生,人心使然之”。无论演唱属于生理范畴,还是物理范畴,其都属于表演者的心理活动。声乐演唱是演唱者感觉、知觉、意识、记忆、情感和思维等心理因素的共同结果。艺术心理学自始至终贯彻于声乐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支配着表演者技巧的发挥。因此,声乐教学过程中,要巧妙、灵活地运用艺术心理学,达到预期的声乐教学效果。

二、艺术心理学与声乐技巧的关系

艺术心理学强调多种因素的协同活动,强调教学过程中心理行为控制。声乐教学需要建立在心理支配基础上,特别是技巧教学,否则就让学生处于盲目学习中。学生需要在听、视、感等方面建立联系,才能实现想象和内心的互动,提高自身的表演技巧。表演者要想将自身的技巧全面发挥出来,需要具备六个方面的能力:1.基础感觉能力,包括声音高低、强弱、长短;2.高级感觉能力,包括节奏、音色、音量和和谐;3.控制能力,包括音高、音强、时值、节奏、音色;4.想象能力,包括听觉想象、肌肉想象、创作想象;5.智慧能力,包括联想、反射和天资;6.感受能力,包括审美、情感和情绪等。上述能力都具有明显的心理特征,说明声乐表演属于复杂的心理过程。教师需要利用艺术心理教学法,全方面启发学生去感觉、理解声乐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表象,从发展的声乐教学中发展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与自身的心理情感融合到一起。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认识声乐教学,消除对声乐教学学习的畏惧情绪,提高声乐学习的效率。学生利用艺术心理理论,富有感情地演唱,增加生动的表现形式,以及丰富的形象思维,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更好地进行声乐表演。

三、艺术心理学的联想作用

声乐表演要求演唱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不仅要掌握音乐技能,而且要在表演过程中体现自身的综合素质。表演者的发声能力和技巧都具有心理特征,都受心理活动影响。联想和想象是声乐教学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思维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声乐学习。联想指通过生动形象和感慨认识来掌握表演特点,虽然看似超出人的现实感觉,但也属于表演者对客观实际的反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声乐表演过程中的联想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诸如,音乐的感觉、音乐的创造等。一方面,演唱者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会产生联想,并依靠其进行表演思维。另一方面,表演者在处理歌曲的过程中,其自身对歌曲的联想又促进歌曲形式的表现,增强歌曲与表演者之间的互动。演唱者在表演前,要努力使自己进想已经,将歌曲情感意象化。简单地说,声乐表演者将歌曲中的情感联想成为一段美丽的动人画面,并在表演过程中展示出来。歌曲联想不是随意的,而是依据表演者的自身经历表现出来的。因此,当一首歌曲通过不同的表演者进行表达,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与不同的受众产生不同的情感共鸣。下面就对艺术心理学在听觉表现、视觉表象进行详细分析:

(一)听觉表象

听觉表象就是表演者接受外界的声波刺激,在内心形成一种联想的图像,诸如,声音形状、声音运动等,并将其转化为音响。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听觉表象是感觉的基础,是声乐技巧的表现。因此,表演者要想获得美妙的歌声,需要在大脑中建立声音表象,然后按照表象去控制各个发生器官。听觉表象可能是按照表演者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意愿实现的,也可能是模仿其他专家来实现的。听觉表现通过音响信息进行反馈,表演者找出音响和声音表象之间的差距,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自身的表演水平。

(二)视觉表象

视觉表象是通过表演者的视觉能力和表演经验产生的,是表演者已知情景的再现。例如,《蒙古人》表演时,表演者就会回忆起蒙古草原的辽阔:“雄鹰在天上飞,马儿在地上跑,牛羊在河边吃草,河流蜿蜒过草原”。又如《坐上火车去拉萨》表演时,表演者仿佛是一位游客,坐着青藏专线火车,在青藏高原穿梭,美丽的心情表现在脸上。这些歌曲的视觉表象都是以上生活阅历的再现,引导表演者进行生动的表现。视觉表象是声乐表演的关键,直接影响表演者的情绪和内心的表达。表演者的联想随着歌曲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并进行听觉和视觉的不断转化,提高声乐的表演效果。声乐表演要求表演者在头脑中不断进行情景浮现,灵活、生动地再现歌曲情感。表演者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将声乐与自身的经历融合到一起,两者相互影响和丰富,最终通过声乐表演再现出来,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总之,联想渗透到声乐表演的每一个环节,帮助表演者更好地进行技巧展示。例如,呼气训练、吸气训练、吐字训练、发声位置控制、声音共鸣控制、声音运动等,都需要声乐学习者进行联想。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联想来启发学生进行声乐学习。

四、结语

篇2

唢呐演奏是一种内心感受、内心体验、内心适应和内心表现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是在心理机能支配下完成的,唢呐吹奏最终要符合演奏者的心理要求,而对演奏心理的研究才是唢呐吹奏艺术最终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的。

【关键词】心理学 注意 听觉 能力 情感

【中图分类号】J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093-02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应从它的根本性质和最大范围内概括它的研究对象,以得到它在科学分类上的位置,并依次建立它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文艺心理学在各种艺术领域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对于音乐艺术,着重研究发音和听觉特性,如发声规律、听觉的音高、音的强弱、音色、节奏和旋律等。在唢呐演奏,着重研究唢呐吹奏时的注意、听觉、演奏能力和情感四个大方面,在唢呐演奏中这四方面都是缺一不可。

演奏注意是演奏意识的一个特殊属性,它是演奏者的心理活动或演奏意识对演奏中的一些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演奏注意集中的体现了针对某一个或一些问题的解决。这是我们学生在学习吹奏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我们吹奏当中,不能离开注意这一重要属性,它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吹奏的全过程,例如:我们吹奏时的音准、音色、节奏问题,还有情感表达和吹奏方法问题等;与别人合奏时注意与乐队的协调性等;在上课时要注意老师的示范和讲解等等。唢呐演奏具有它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演奏者心理活动选择某一事物为对象而离开其它事物,例如:在唢呐吹奏中要求情感和表演动作时,却忽略了音准和节奏等问题;要求吹奏方法时,乐曲的“味道”却没有了。集中性是指演奏时“全神贯注”,它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性和和强度上。在“全神贯注”的注意某个事物时,人的意识指向范围也大大缩小。演奏者的心理活动停留在与演奏相关的某一对象上,它们可能是情感、可能是吹奏姿势,也可能是演奏方法等等。

音乐活动中所使用的音,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首先,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理解音乐中使用的音,它是物体震动所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也就是说,不管我们是否在主观上听到它,它都是客观存在的。其次,从生理的角度来理解音乐中所使用的音,它是物体经过撞击而产生震动,发出的声波通过弹性介质被人的听觉神经接受后,传入大脑所产生的感觉。再次,从心理的角度来理解音乐中所使用的音,它不单纯是物体震动发生,通过媒介被人的听觉神经接收并传入大脑而产生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的内心相沟通,与人的思想、情感、审美等密切地结合起来,它将成为一种表达人的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段。音乐中使用的音是由于客观物体震动而产生的主观生理、心理的感受。

人要想准确的把握客观事物,掌握学习经验,解决问题,就必须具备基本的知觉、记忆、思维水平。这就是指能力。首先,能力是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例如:我们吹奏时对音准、节奏的解决能力,弱音的控制能力等。其次,能力是影响人们生活效果的基本因素,例如:在听旋律时,有的人听一遍就能记下全部旋律,而有的人则听了很多遍才记下来。再次,能力是符合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例如:在唢呐吹奏中,需要我们掌握吹奏方法、吹奏技巧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如果人的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能满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综合要求,那么他便能胜任这一领域的活动,取得较好的活动效果。

在唢呐演奏中,音乐敏感度是影响音乐情感表达的关键。如果演奏者心里没有音乐,那么他所演奏出来的乐曲是没有情感的。在练习吹奏时长时间没有情感,就会对其产生厌倦心理,练习质量下降。演奏难度也是影响音乐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每种乐器的难易程度不一样,所以对音乐情感表达的内心需求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演奏中还会出现一种特殊的情感――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短暂的情绪存在形式。激情是在平静和激动之间,是有点偏向激动的情绪,演奏激情是演奏情绪的一种,是演奏者在生理上获得的一种相关体验。过分的激情就是紧张,紧张是我们演奏中一种正常精神兴奋的心理状态。如果我们的精神在演奏中超出大脑的兴奋界限,就会产生紧张。这种紧张与正常兴奋而产生的紧张有着本质的区别。非正常的紧张可使我们在吹奏时控制能力下降、心理恐慌,严重者出现站立不稳、出汗,以及气息上浮、音不准、节奏不稳等现象。由于心理状态不同,以及每个人对演奏技术把握程度的不同,导致每个演奏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轻者在吹奏中控制过度,出现音准、音色、节奏的偏差,重者因为克服不了这种紧张的病态心理不得不放弃吹奏。注意力与紧张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新的演奏环境、观众的叫喊声等。这些都会分散演奏者的注意力,出现失误造成紧张。造成紧张的另一因素是:准备的不充分。例如:我们在吹奏新乐曲时,总是多多少少有吹错乐谱的时候。为了减少演奏中的紧张状态,演奏者平时吹奏时应养成良好的吹奏习惯,这是减少紧张的唯一途径。

综上所述,唢呐演奏艺术不单纯是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的结合,还存在着更重要的心理现象。唢呐演奏过程是一种感受、体验、适应和表现的过程。虽然唢呐发出的声音要符合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的要求,但这些都是在心理机能的支配下完成的。唢呐的声音最终要符合演奏者的心理要求,吹奏技术只不过是表达人们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段。只有将这种技术手段转化为表达人们内心感受的时候,唢呐吹奏才能称之为演奏艺术。现在我们将心理学基础理论应用于唢呐演奏之中,可使我们从演奏心理的角度来进一步探索唢呐演奏的内在规律,这对进一步完善唢呐演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 何存道、梁宁建主编.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张 宁著.中国唢呐演奏与教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4 徐行效著.声乐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篇3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著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篇4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著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撑的,并且,在实证研究的根基上结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将因果模式与阐释模式融会贯通起来。

此外,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音乐的这些特征是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通的,尤其与倡导灵性的回归、重视精神层面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一拍即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强音乐情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摘要: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随着心理学的诞生,尤其是实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音乐情感的研究逐渐趋向一种科学化、实证化的描述和解释。结合计算机科学技术、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等众多学者的联盟,音乐情感的研究呈现了诸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局面,这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文章对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状况进行概括性的梳理,并提出相关见解。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参考文献:

1、王沛,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2005(4).

3、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6、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计算机教学;解释风格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6―0120―04

一 士官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我校士官学员的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士官计算机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课前,学员对教学环境、学习工具还没有完全地 适应和掌握,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未能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和剖析,对完成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动力。

2.课上,由于缺少对学员积极情感的激发和引导,缺少对学员自尊和本能力量的有效保护,学员未能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获得开心愉悦的情感体验,反而由于失败、无助等负面情感的不断累积而逐渐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次,当学员出现情感缺失或认知水平下降的情况时,教员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地干预和纠正。

3.课后,由于没有养成科学的归因方法,学员对不良的学习结果或行为还不能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和总结。久而久之,也容易造成学员自我效能感下降、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结果。

二 积极心理学的简单介绍及其对教学的启发

1 积极心理学的简单介绍

2000年1月,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和西卡森特米哈伊(Csikzentmihalyi)合作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标志着一个新学科的诞生――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利用心理学中科学完备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因素的一门心理学科。

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使个体和群体兴盛的力量和美德,致力于寻找和挖掘人类巨大的潜力和能量,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儿童,以及让人们过上充满意义的幸福生活”[1]。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塞利格曼等人发现: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能够快速调整自己并恢复到最佳状态。这类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并时常保持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Mindset)。而那些时常处于消极情绪状态的人则容易被困难和挫折击到,承受能力差,情感防线十分脆弱,往往 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疾病。实际上,积极心理学就是在研究个人、群体或社会的情感体验、情感特征、解释风格等情感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外界干预和自我调节,缩小甚至消除负面心理的不良影响,使人们持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2]。

2 积极心理学对教学的启发

(1) 对研究视角的影响。传统心理学是把人类的心理疾病、心理创伤、心理问题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包括愤怒、自卑、嫉妒、焦虑、自暴自弃等消极情感,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而积极心理学把研究视角放在人类的幸福和潜力而非疾病和创伤上。实际上,教学更应该关注学员积极情感的培养。按照塞利格曼等人对积极情感的划分标准,即人格力量和道德量表(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CSV)[4],教学中需要关注和培养的积极情感应该包括:爱的能力、学习的能力、生活的勇气、交往的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感悟力、天赋和智慧等。

(2) 对教学目标的影响。传统教学关注学员的认知结果,往往忽视对学员积极情感(包括攻克难题后的成就感,表扬后的幸福感,帮助别人的喜悦感等)的诱导、体验和评价;忽视了情感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忽视了高级情感和人格品质的熏陶和塑造。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干预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弱甚至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增强或放大积极情感的作用,进而提高教员的授课质量和学员的学习效果。

(3) 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在传统教学中,教员只有在学员出现认知障碍的时候才会调整教学过程。但实际上,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学员情感的起伏而变化[3]。这就要求教员在检查认知结果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学员的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并引导学员的情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4) 对教学评价的影响。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理性和感织的,是认知和情感交融的。所以,教学评价也不能一条腿走路,不能重认知,轻情感;不能重结果,轻过程;不能只强调对负面情绪的修正,而忽视对积极情感的培养。

三 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士官计算机教学进行干预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曾经说过:“天才,更多是培养出来的,而非与生俱来的。”[5]新时期的士官教育更加呼唤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教育,更加重视学员人格情感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塑造。

在教学活动中,教员可以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中的相关规律和干预策略,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和自身潜力,引导他们体验计算机学习带来的和喜悦,从而形成“知学―乐学―好学”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一般可划分为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阶段,笔者正是通过对不同阶段施加不同的干预策略解决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达到“优化教学效果,体验快乐学习”的目标。图1就是运用积极心理学干预教学过程的模型图。

1 教学准备阶段―预期与回忆―自我认同

(1) 认识自我,凝聚力量。积极心理学要求人们对自我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既不能在不足和劣势面前止步不前,畏首畏尾;也不能在长处和优势面前盲目自大,骄傲自满。在教学前,教员要适当地保护学员“渴望伟大”、“希望被认可”的本能愿望;要肯定学员的优势和长处;要引导学员积极地面对自身的不足,做到扬长补短,培养学员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凝聚学员无限的潜力。

在计算机教学的准备阶段,笔者通过采取“三个一”的方法让学员逐渐认识自我,凝聚力量。所谓的“三个一”是早晨起来后,想象一阵子;中午午休前,冥想一小会;晚上睡觉前,总结一下子。通过一天的这三个阶段,使学员逐渐养成“渴望伟大――落实行动――总结评价”这样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

(2) 确定目标,浇筑希望。积极心理学强调知、情、意三者的结合统一。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也要体现这一要求。除了对知识技能的认知和习得外,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学员情感的体验、情绪的控制、人格的塑造、情操的培养。在授课前,通过呈现学习目标,激发学员动机,浇注他们对计算机学习的热情与希望,提升他们“追求卓越、渴望认同”的本能力量。

(3)建立互信,树立信心。教员应该创设良性的、积极的、融洽的学习环境,包括学习制度的确立和执行,学习资源的整合和使用,师生间、同学间信任关系的构建与维系。学员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才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美妙。但是,教员只有在获取学员情感信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沟通和心理辅导。笔者是通过塞利格曼等人建立的情感量表对学员情感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的(采用的量表是“通向快乐之路问卷”,详见Martin Seligman的官方网站,网址为省略)。

2 教学实施阶段――分析和建构――认知调整

(1) 巧用干预策略,构建真实、顺畅、有效的情感互动,建立同学间、师生间融洽信任的教学关系。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时也 比较枯燥无味,需要面对冰冷的硬件设备,需要记忆大量的语法指令和操作程序,学员的精力和兴趣势必会随着课程的深入而逐渐分散和降低,这就需要教员进行适时的干预和引导。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知、情、义 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交互、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员通过言语表情鼓励学员,通过操作演示规范学员,通过榜样的力量感召学员,通过自我肯定鞭策学员,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员,进而达到夯实知识建构,丰富情感交流的目的。

(2) 提高学员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潜能。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带着快乐去学习更容易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已经被情感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比如美国著名情感心理学家罗莎琳德•皮卡德所开展的实验)。同消极情感相比,学习者在积极情感的伴随下,习得记忆得更准确、更持久,认知建构得更迅速、更牢靠。在计算机教学中,笔者通过调整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设置悬念,直观教学,任务驱动,小组协作等方法来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表1是一些常见场合下的干预策略。

(3)引 导学员体验计算机学习带来的,培养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学习态度和价值取向。情感是隐形的,但情感的作用是巨大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幸福感是可以相互影响和传递的,学习的快乐就像潺潺的小溪浇灌着每一位学习者的心灵。也有学者将流动传递的幸福称为“幸福流”。在计算机教学中,学员不是教学活动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难度适当的任务,让学员通过成功完成任务收获自信和喜悦,通过帮助他人感受快乐和美妙,不断放大“幸福流”,增加“快乐感”。让学员觉得学习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由讨厌学习、被动学习转变成喜欢学习、自觉学习。

3 教学评价阶段――解释与归因――自我效能

(1)在 教学评价阶段,教员还要培养学员树立正确的归因思路和解释风格。积极的解释风格是在学习过程中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难,也能够正面地、积极地、乐观地进行疏解和调整,能够化挫折为力量,变被动为主动,能够笑对失败,并从失败中崛起。而消极的解释风格是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以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态度去退让和逃避。显然,相对于消极的解释风格,积极的解释风格更有利于培养学习的韧劲和兴趣。但是,积极不代表盲目乐观,归因更不是自欺欺人。对于学习的行为或结果要给于公正客观的归因和解释,做到不欺人,不自欺。表2是两种解释风格的简单比较。

(2)在评 价阶段,教员要通过运用多元评价手段,引导学员“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在计算机教学中,笔者通过情感日记和实验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员进行自我评价,让积极乐观、拼搏向上的种子在学员心中生根发芽。所谓情感日记,就是指以自省的方式,按照日记的格式,真实客观地记录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内心变化。进而通过分析日记中的情感类形容词,来推断学员的情感特征,建立个人情感档案,绘制情感曲线图。同时,计算机教学离不开实验操作,通过填写实验报告,让学员自己去总结和分析这次实验的成功与失败,逐渐养成科学的归因方法。

(3)通 过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规律和策略,培养学员积极的学习品质,树立高尚的人格情操。按照布鲁姆对教学目标的分类方法,情感是教育目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运用有效的干预手段,在达到认知目标的基础上,

从低级情感入手升华并培养学员的高级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结语

通过对我校士官学员进行的干预实验,笔者发现:正确运用积极心理学中的干预策略可以在优化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员体验到计算机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既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科学的归因方法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当然,有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地 研究。比如,在传统情感测量工具(观察法、量表分析法等)的基础上,对情感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还需要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Compton,William.An Introduction to Positive Psychology [J]. Wadsworth Publishing. 2005:1-22.

[2] Seligman.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scientific contributions [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6,(8):772-788.

[3] Seligman(塞利格曼)著,洪兰译. 学习乐观――成功人生的第3个要素[M]. 北京: 新华出版社,1998:232-319.

[4] 曹新美,刘翔平.从习得无助、习得乐观到积极心理学――Seligman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J].心理科学进 展,2008,(4):562-566.

[5]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 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21-327.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 Teaching

YAO Ting 1WANG Xiao-lei 1WANG Hong 2

(1.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The Second Artillery Petty Officer School, QingZhou,Shandong 262500, China;

2.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Section of Computer, The Second Artillery Petty Officer school, QingZhou,Shandong 262500, China )

篇6

关键词:职教 幼儿 心理学 教育管理

一、改革幼儿心理课程

在幼儿心理学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所使用教材划分为四个模块,讲授幼儿心理学一般问题模块时添加心理健康的标准、评定及测定,中职生幼儿心理健康现状等知识;讲授幼儿的认知和言语发展模块时添加相关心理训练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幼儿的记忆”内容时,除了联系实际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外,还安排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如:“联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训练,使学生初步学会了如何提高自己记忆能力的方法;讲授幼儿的情绪、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模块时,添加情感教育和个性培养知识介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是女生,正处于青春初期,情感强烈,富有热情和激情, 容易走极端,同时其心理具有闭锁性,一旦产生消极情感,自己不会排除,影响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讲解“幼儿情感的发展”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改进教学,创造情境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外,还特别重视让学生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消极情感,教给学生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添加了中职生恋爱心理辅导,教会学生分清爱情和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讲授幼儿在活动中的心理模块时,添加角色扮演的心理小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个体在不同游戏中的不同心理,学会换位思考。 此外还要适当添加幼儿心理卫生保健的相关知识。

二、运用多种方法丰富幼儿心理学课程内容

在幼儿心理学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幼儿心理学的兴趣和拓宽知识面。诸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幼儿园教学视频、优秀心理学讲座、音乐、动画等,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又学习了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二是组织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班级凝聚力,同时也更能激发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采用课前班级演讲(心理故事、励志故事等)、幼儿心理学知识竞赛、运用幼儿心理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知识点并能学以致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通过以上做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幼儿心理学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意识,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了有关幼儿心理保健的相关知识,为今后要从事的学前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案例研究法,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可用图片、照片、录像和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案例,或学生观察和收集的幼儿心理活动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交流。需要注意的是:1.一个案例应该是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能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2.在案例的展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学生对案例的每一个环节的反应结合起来,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无疑处有疑,“让学生怀着由惊奇所引起的理智感上的震动,进行认知活动方面的探索”。 3.要启发学生发散性地提出各种评价方案和培养策略,不断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对角色进行模仿与观察的学习方法。由于模拟情景的形象性、真实性,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职业生活,在角色扮演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角色扮演法以其形象生动、身临其境的特点颇能吸引学生,而且“观众们”可以各抒己见,指出表演者的动作、表情或语气、语调的不足之处,修正各角色。如《幼儿人际关系》一章,“如何处理幼儿间的争吵和控告”,教师课前组织学生设计出几种幼儿争吵和控告的情景,并请学生事先排练好,课堂上再请另外学生做“老师”,现场处理幼儿间的争吵与控告,“老师”处理完毕后再由下面的同学作讲评。幼儿园真实场景的再现,给学生一个体验和实践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发现,使课堂“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如学生提出一位“教师”的提问有问题,“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感受”一词对于幼儿来说很抽象,应该换成“这幅画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这样具体的问才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在“任务中行动、实践中体验、问题中思考、交流中提升”,突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孙洪飞 战胜恐惧 开创未来――幼儿心理学教育心得[J].学园(教育科研),2012,12,113。

[2]关金艳 幼儿心理学在早期教育中的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3,05,2-3。

[3]何宋霞 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J].华章,2013,19,183。

篇7

关键词:拥挤 影响 拥挤综合症

一、 拥挤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新兴学科之一,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是建筑环境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结合,是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1],它通过研究在不同社会文化和环境下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从而寻求人与环境相互适应的可持续模式。拥挤是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国外学者有的认为,“拥挤”是指当个体的空间需求超过实际空间供给时的一种心理压力不适状态,是有限空间中的个体的一种个人主观体验;有的认为,“拥挤”是指一种个人无法获得想要的隐私水平、无法充分控制同他人之间社会互动的状态。我国学者则强调“拥挤”是指一种主观的、能产生消极情感的心理状态,且当个人觉察到给定空间中有过多的人时出现。

总之,作为对高密度和相应空间限制的知觉判断,“拥挤”是一种难以直接测量,需经过人类知觉加工形成,伴随过度唤醒和生理、心理、行为压力特征表现,且导致系列拥挤负面影响的复杂心理体验和主观经验状态。[2]

二、 拥挤对人类的影响

(一)拥挤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1.对生理的影响

研究发现,高密度会引起一些生理唤醒反应。在高密度条件下的人血压偏高,个体患病的机率更高;儿茶酚胺含量升高,肾上腺分泌也提高;皮肤的导电系数也明显增加。长期在高密度环境中生活,可能引发疾病或使病情加重。

2.对情感的影响

社会密度与空间密度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情感体验。在改变空间密度的实验中,男性在高密度时比在低密度时体验到更多的消极心境;而女性则相反,能彼此友好相处,以比较合作的方式对待拥挤的心境。在社会高密度的研究中,男女都同样反映出消极的心境。

(二)拥挤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1.人际吸引

拥挤导致人际吸引降低,并且男性更明显。在相关实验中,男性在高密度情境下对组内成员负面的评价较多,而女性则相反,高密度促进了人际吸引。

2.退缩行为

当遭遇高密度时,社会退缩行为是一种应激措施,它包括减少眼睛的接触、把头扭向一边,或者保持较远的人际距离。高密度所引起的退缩行为将可能破坏人际关系网络,这样人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便会减少,更加难以应对巨大的压力。

3.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即利他行为,一些关于人口密度如何影响人们助人行为的研究发现,高密度会降低人们帮助别人的概率。在高密度的公共场所,利他行为减少大多是由于对自身安全的担心。此外,利他行为在城市和乡村也是不一样的。

4.攻击

拥挤导致攻击性增强的观点至今没有一致的结论,但是对某一部分人来说(如儿童),二者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大量研究显示,拥挤对儿童攻击性的影响更大,并且随年龄的增加而改变。攻击的发生依赖于高密度是引发负性的情感体验,还是积极的情感体验。高密度并不是引发攻击的直接因素。

(三)拥挤的具体影响

1.拥挤对工作的影响

首先,拥挤使个体有效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高度注意力和清晰的思维能力受到限制。其次,拥挤时容易产生焦虑。再次,高密度会阻碍个体对环境的认知。最后,拥挤可能会阻碍个体的信息加工能力,导致任务不能顺利完成。

2.拥挤对交通影响

首先,交通拥挤带来的应激。坐车上下班的人体验着一种更应激的生活方式,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问题。其次,司机的应激。司机的应激状况,总的表现为负性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攻击性强、焦虑、厌倦驾驶,及与他人交往时常常过度反应。再次,交通阻塞。交通阻塞影响人们到达目的地,也对驶汽车上下班的人体验的焦虑有很大的影响。

三、减少拥挤的消极影响

(一)干预措施

首先,认知干预:对高密度情境的干预措施之一是认知干预,它是提前给个体关于某个情境的拥挤提示或警告。这样可以减少应激和其他不利影响。

其次,建筑设计:第一,利用分隔。对密度的知觉是引起拥挤感的关键,因为拥挤感是个体感知到个人空间受到侵犯。第二,注意焦点的设计。人们更喜欢能减少个人唤起水平的环境;建筑设计可以通过控制其他因素来减少人们的消极反应,达到减少拥挤感的目的。此外,建筑设计中室内家具的色彩、布置,对空间宽敞感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调节方式

消除拥挤导致的后果主要在减少个体的焦虑和降低他们的唤醒水平。为此,可针对缓解拥挤所产生的后果而进行三种调节方法:肌肉放松、认知重建和想象。认知重建是通过引导,使人们注意情境中的积极方面,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情绪;想象是帮助人们按指令想象一幅舒适的、田园式的画面,以转移注意力。

四、拥挤综合症

拥挤的空间,嘈杂的环境,加之快节奏的生活,极易使人产生高度紧张,出现头痛、失眠、易怒、乏力等症,甚至引起心理变态,这一系列症状,被称为“拥挤综合症”。环境、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认为,拥挤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已成为城市的一大公害。为避免现代都市的拥挤及拥挤带来的危害,需要社会和都市居民的共同努力。

关键是要加强对城市布局和建设的宏观调控,以利人口分流;在节假日及大型集会,要作好人群的有序流动安排,最大限度地控制拥挤现象。都市居民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凑热闹,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孕妇及患有心血管病的人更应避免拥挤。同时,都市人还须学会“闹中取静”,在紧张中学会放松,加强体质锻炼、注意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保持乐观开朗、平静愉快的心境,这些都是防止拥挤综合症的有效办法。[3]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吉林:吉林人民出社,

2001.

[2]戴琨等.拥挤研究进展[J].应用心理学,2010(4).

[3]严世英.都市拥挤综合症及其危害[J].人与自然,1998(3).

[4]许波.拥挤综合症-精神健康的大敌[J].社会心态大观,2004.

篇8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外语暗示教学法;认知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三大原则

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新课标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衡量教学目的是否达到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使学习者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情感的激发和求知的欲望,使学习这种纯理性的活动加入情感心理因素,消除学生的情感焦虑,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外语暗示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教学模式,提倡采用愉快放松、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和建立师生和谐融洽环境三大原则,将学生从传统填鸭式和纯理性学习中解放出来。

一、教育心理学简介

历史上,心理学基本分为十大流派:内容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日内瓦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这十大心理学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心理研究的客观发展,并慢慢整合统一,发展为现代心理学,并向教育、社会和政治等各个方向辐射,分别形成对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政治心理学的研究。其中,兴起于20世纪50和60年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巨大。人本主义心理学,于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以研究“普通人”的心理和自我为主要对象,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为主要代表理论,研究人的本质、尊严和价值,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开启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篇章。认知心理学,萌芽于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识过程;而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其研究是类比计算机的运作模式,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外语暗示教学法的教育心理学依据

外语暗示教学法也叫启发式外语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立的一种学习语言的方法。当然,之后随着对暗示教学法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广泛,别的学科教学也使用到了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这个关于启发式教学法的概念中提到了两个要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积极主动学习。这两个要点分别对应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认知发展学派的幼儿教育理论认知发展学派的幼儿教育理论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主要观点为,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主动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对自己思维发展有益的“启发物”,形成新的认知链接,从而不断能动地发现、形成与构成自己的知识经验,以认识周围世界。所以,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幼儿的认知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每一阶段都具有自己的年龄特点。教育者应该通过观察和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方式,采用适当的方式去启发引导,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灌给他们。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是前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学生心理机能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指学生在有知道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这个理论说明了学生的思维从理论上具有被启发的可能性。教育者了解到这个可能性时,才能不断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即适应最近发展区,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3.人的自我实现潜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人有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潜能。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格理论的核心。自我实现理论有三个主要特征:自我实现倾向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完善的动机和需要;个人可以顺着自我倾向适当地自由选择;人具有关怀需要和自尊需要。这三个特征说明,自我实现倾向是一个基于生物性的主要动机,能使个体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变得有创造性。马斯洛认为,人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实现潜能、智能和天资的过程,是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人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自我实现。所以,人本主义认为,人的一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个体的发展。这个观点契合外语暗示教学法的理论。

三、外语暗示教学法的几大原则

(一)愉快而不紧张的放松原则

愉快而不紧张的放松原则是外语暗示教学法的首要原则,这符合人本主义所提倡的“以人为本”观点。也就是说,在学习外语的时候,要使学生置于一种愉快放松的环境下,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所以,在外语学习的课堂上,应该减少枯燥的纯语法讲解,而应该将语法讲解置于影片台词分析、故事讲解、歌曲学习,甚至是课堂游戏中,让学生的身心始终处于放松状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愉快放松的状态时,其潜能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而陷入不愉快、恐惧、慌乱的情绪中时,肾上腺素会过度分泌,而大脑会发出排斥新信息的信号。另外,紧张的课堂气氛也会给学生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接受“学习是很苦的”这样的暗号而抵制学习,不愿学习,对学习产生恐惧厌烦的心理。

(二)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的原则

传统的教学主要重视理性的力量,即有意识的能力;而“暗示教学法”追求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强调通过情绪情感加强无意识调节的能力,达到身心合一,促进学业进步。这一点在外语教学中尤其重要:英语阅读课分为精读(intensiveReading)和泛读(extensiveReading);听力课分为精听(intensiveListening)和泛听(extensiveListening)。精读是指每篇文章、每个句子细细地分析,包括其文法、语法和句法;精听是指在做听力训练时,一定要听明白、理解清楚所有内容;而泛读和泛听,顾名思义就是广泛的阅读和听力练习,其目的主要是广大知识面,并形成语感。也就是说,我们在看和听的时候可以不知其所以然,把自己置于这种阅读和听力的环境中,对外语水平的提高同样大有裨益。外语教学很强调语言学习环境,比如笔者的一名学生,英语基础不好,对英语产生严重偏科和厌学的情况。但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美国生活了半年,回国后英语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日常交流基本没有问题,困扰他很久的语法难题也基本攻克了,因为他能在做语法题时减少刻意地思考,而使其更接近于一种习惯性思维。这个就是有意识和无意识共同作用产生的良好效果:当我们在使用母语时,不会过多地纠结于语法和句法,也是因为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有意识和无意识地接受了这个语言的所有信息点。

(三)暗示的相互作用原则

在暗示课堂教学中,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只有这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关系,才能把握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通过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心理途径去更愉悦地接受知识。洛扎诺夫认为,暗示是一种经常性的交流行为,它可以通过无意识的心理创造条件,开发人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暗示教学法的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可亲,爱护和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和批评,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愉悦地接受暗示。

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护士;主观幸福感

护士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关注其幸福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大部分研究者主要从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和心理状况来进行护士心理学研究,而对护士的幸福、快乐等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况的关注比较少。但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1998年美国的MartinE.P和Seligman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积极情绪、积极特质及积极组织系统3个主要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是一门关于幸福的科学。

1我国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现状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近几年来国内专家和学者对工作在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展开了一系列相关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宋晨等[1]开展了临床女性护士与其他部分社会人群的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发现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明显比部分社会人群低,偏低的原因总结为护士的工作复杂繁重,比如处理医患关系、健康教育等。吕玉娣等[2]对惠州市859名临床护士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发现其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中低水平者占到86.6%,对其影响的因素有年龄、职称、学历、职称等。董桂兰等[3]对传染病护士进行调查,发现其主观幸福感水平明显偏低,其主要因素与家属支持、收入状况等有关,并提出了针对提升传染病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措施。对于特殊的护士群体,近年也有相应的研究,如冯鹤媛等[4]针对低年资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得出低年资护士主观幸福感总分是小于理论均数的,并且总体情感指数较低。由此可以看出,国内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目前大多数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2影响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

国内临床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大多是中等偏低水平,经研究发现,影响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较多,通过了解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能够全面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稳定整个护理队伍,保障社会医疗安全。RuntangMeng等[5]对206例注册护士进行幸福感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护士幸福感总体水平中等,按照影响从高到低的因子包括健康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利他主义、生命力、积极情感和负性情感。葛津津等[6]也从工作环境、个人因素、积极情绪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研究。这与史娟娟等[7]的研究一致,史娟娟对文献综合分析后,认为国内临床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压力因素、一般自我效能因素、社会支持、人口统计学变量因素。目前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尚未系统性地开展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研究范围不够广,并且其中一些概念没有统一,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也各不相同。

3挖掘性格优势增进幸福体验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8]强调研究人内心存在的积极力量,只有人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性格优势”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它被定义为反映在个体的认知、情绪以及行为等各个心理层面的积极特质[9]。相关学者在五大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了外倾性、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即外倾性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正相关,能够提高主观幸福感;神经质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负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正相关,能够降低主观幸福感[10]。在本研究的前期调查中,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芜湖市4所医院的16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认为急诊科护士性格力量包括6个方面:认知能力、应对压力、仁慈之爱、角色扮演、处事有度、自我实现。通过探寻急诊科护士积极的性格力量并分析其来源,以期提高急诊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但前期研究关注护士人群有所局限,只是初步的尝试,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应用各类可信度高的评估人格优势的测量工具对整个临床护理队伍进行研究。根据马丽媛等[11]对护士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关系的分析研究,发现护士的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相关性,并呈因果关系,从标准回归系数看,情绪稳定性对幸福感高低的影响最大,积极的情感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幸福感。在孙霞等[12]的研究中,认为自我概念积极的护理人员往往对问题的看法比较乐观、自信,对生活充满信心,可以更好地调整、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

4积极的组织系统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临床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所有的护理工作内容都限定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中进行,通过建立积极的组织系统,使护士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不仅可以提高护士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护士的作用,激发护士的热情,这样对稳定护理队伍有极大的帮助[13]。在吴晓蓉等[14]的研究中,通过调查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和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护理工作环境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发现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护理工作环境与主观幸福感有密切的关系,积极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升护士的主观幸福感。通过张颖霞[15]的调查发现,护士的整体幸福感偏低,与工作满意度相关性较高,并且护理工作环境与心理授权通过工作满意度影响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张颖霞通过调查提出管理者应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合理授权来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婚姻质量也是正相关的关系,潘谷颖等[16]调查中发现,管理者在人性化管理的对策中,应该多考虑已婚护士家庭方面的因素,争取护士配偶的支持,并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其婚姻质量,从而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

5策略的提出

通过前期课题组文献回顾性分析以及课题组进行初步调查的结果,提出榜样引领、团队辅导、素质拓展、环境优化“四位一体”的提升策略,阐述它们各自作用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见图1。

篇10

本土心理学就处在把人与社会文化产物联系起来的那座桥上,从这个观点来看,本土心理学也指现存的、不具实证科学特征的心理学。

二、可证实研究方式

实证主义是19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孔德首创的一种科学哲学。孔德始终倡导“以被观察到的事实为基础”的实证精神。实在、确定和实证是实证精神的要素。实证主义能够向人们提供精确和有用的知识,是一种超出了任何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新理论。自从近代孔德提出证实原则以来,在马赫主义批判基础上,做了一定的改动,直到卡尔纳普之集才终于基本完善,如今都是以它作为判别科学的重要准则和尺度,也成为当今心理科学丈量的标尺。人的心理行为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非实证性。然而很长时间以来心理学研究却长期以来被实证标准所垄断,非实证性的心理学研究地位问题经常受到人们的怀疑与批评。近些年来受科学哲学中后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西方一些心理学家开始反思与质疑实证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认为实证研究标准作为科学的一种标志已经证明并不成功,心理学研究需要从这种根深蒂固的实证主义传统中解放出来。科学心理学研究对于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但是它把心理现象限制在了经验范畴之内,然而就是该原则将无法考察、检验的心理的特殊之外,将情感、智慧、善良、爱等理性元素阻挡在探索视野以外了。

三、实验方法技术支持

要想使心理学理论具有科学的性质,那么采用科学的试验方法是完善心理学理论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才能使得探索过程与结论更具真实性与说服力。西方心理学理论的建立是以科学的理论基础为先决条件,秉承以客观事实来说服他人,运用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来建立完善心理学理论这一体系。在西方,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在发表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最为注重的就是使用的探索方式是否先进可靠,探索之前力气能有一个完善的试验进行流程,以及对探索结果始终保持客观怀疑的态度。他们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首先确立的是试验的方式,然后再寻找能够满足试验方法的探索人物。如果探索的人物与试验的方法不具针对性,那么这样的探索人物是不会进行的。心理学的各个流派,在进行探索的过程都是采用的这样一种模式,都已结果客观事实为探索过程的唯一准则。受到试验手段的限制,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能否找到合适的探索对象,客观事实的探索准则给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的学者在进行先辈结果研究时带来了可验证性。科学心理学主要采取以下实验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情景(观察者不知道)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优点:保持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2)测验法:使用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变量控制,自变量: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因变量(反应变量):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控制变量: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两种场景下的实验: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在实际生活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有局限性。(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分问卷法和谈话法。

四、绝对分离主客体关系

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探索的主体是人,而探索的目标则是物。物的特性是自然存在的,然而人对物的研究往往都是停留在物的表象,很难对其内在的性质进行周密的探索,这样不能形成探索过程人与物的统一,使得探索过程不能真正地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这种探索方式就是笛卡尔在探索过程中提出的“镜像隐喻”。笛卡尔认为可以将人类的内心看作是一面镜子。人们感知这个世界主要的方式便是依赖于这面镜子。笛卡尔的“镜像隐喻”理论基础认为人通过镜像感知这个世界,并且认为人才是世界的主体。人们在感知世界的同时一直都是作为世界的主体存在的,人控制感自身感知的世界。就以这一理论来看,人类本身与世界是两个独立的点,这中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心里学探索过程中,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探索人员要尝试着与被研究的主体分离开来,探索人员要时刻提醒自己处在一个客观事实的探索者位置。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学探索方式主要依靠探索人员内的自我反省,变成了现在的通过科学的研究方式进行验证;探索的主体有探索者针对自身的探索变成了对客观事物进行探索;探索者与他们探索的事物构成一个分隔的主体,保证了心理学理论完善过程的客观性与说服力。由上述提到的内容可以看出,心理学探索过程中将探索方法的确立摆在探索过程的第一步,将探索者与探索的对象进行分离,对于保证心理学理论完善过成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创举也为完善心理学理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