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企业文化精神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弘扬企业文化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弘扬企业文化精神

篇1

【摘要】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文章对科学精神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弘扬科学精神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企业文化现状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企业;企业文化;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__)04-0233-03

一、科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主要表现为:

(一)求实精神

求实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是科学所以可能的精神基础。科学认为世界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科学活动要求人们从事各种物质创造活动时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因此,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科学精神,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也即实事求是精神。

(二)探索精神

探索精神是由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研究对象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亦永无止境。

(三)创新精神

大自然本身固有的规律性是科学活动所以可能的客观基础。如果说求实精神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探索与尊重,那么创新精神则充分体现了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并不是要人们墨守成规。科学精神倡导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鼓励人们在尊重事实和规律的前提下,敢于“标新立异”。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是开拓创新。

(四)独立精神

独立精神是对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必备的基本要求。科学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所以要受到社会舆论、社会道德、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科学作为一种理性活动,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只能实事求是,不能屈服于任何外界的压力,所以,对于科学家而言,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对于社会而言,则必须具备民主精神。

企业文化是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下,企业及其成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式的总和,是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企业精神、共同信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心理状态、传统习惯、技能素质、内外环境、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等,其中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企业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但从其本质特性来说,有别于其他文化。企业文化的特征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民族性。企业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直接反映民族文化的特征。

2.功用性。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这在本质上体现出它的功用性。

3.承传性。每一种文化都是在承袭了前人的优秀文化成果和传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企业文化也不例外。

4.人文性。企业文化的宗旨就是为社会服务,为企业员工创造和谐的生活、工作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因此,企业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出以人为中心的特征。

5.革新性。随着社会历史时期的不断交替,企业文化赖以生成的社会文化会不断地变换其内容和形式,与此相适应,企业文化具有显著的革新性,企业文化只有在随着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同时不断地运动、变革和发展,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6.独特性。每一家企业在自身的文化建设中都必须以自身的特点为立足点,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条件,发挥自身优势,有选择地学习于己有益的理论、方法和经验,克服盲目追赶或照搬,力图建立和发展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由上可知,企业文化中具有丰富的科学精神内涵,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先进企业文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先进企业文化

(一)弘扬科学精神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

1.先进企业文化建设要充满探索、创新精神。企业文化具有传承性。企业文化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与企业相伴而生,因而它是继承下来的,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对企业文化的不断挖掘过程,在此挖掘过程中必须具备探索精神。同时,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同拥有的财富,更是所有成员行为的规范和法则。每个成员要想在一个企业中求得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企业文化。这种学习包括员工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积累新的经验,在更高的层次上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企业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就是企业和员工在企业活动中不断突破已有的思维模式,以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经营模式等等的精神。时下一种观点认为,企业中的创新就是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制造出更为先进的产品。显然这是对创新的一种误解,因为对于企业来说,一种新的产品固然是创新,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等等也都是创新,有时是更为重要的创新。创新精神意在向企业和员工灌输这样的一种价值观,企业应该鼓励员工突破常规思维,员工应该敢于突破常规思维,并且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应该敢于承担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创新精神对于当代企业来说,或许是最为重要的精神之一。

企业文化在企业中一经形成,便具有了自己相对稳固的模式和传统,但它们也不是亘古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环境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企业文化必须具有创新性。这一特征在当代企业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以至于如今国内外的许多成功企业都在顺应改革潮流,不断更新旧的文化模式,创造新的文化内容。企业文化的创新性正是体现在企业文化能够在与时代潮流的持续磨合中,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历经适应变革创新新的适应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确保企业永远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文化建设要具有勇于求实、独立精神。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讲求实事求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制约。同样,任何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受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外部环境是企业文化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它对企业文化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物体所受的外部“压力”。企业的内部环境是企业文化生存的土壤、繁衍的场所,它对企业文化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物体所受的“张力”。鉴于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内外部环境,所以任何企业文化建设要有求实的精神,应当根据自身环境创立相应的企业文化。

同时企业文化还体现着相对独立的精神。因为不同的企业走过的从创立、生存到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各企业采用的推动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也不同。每家企业内部都存在着自身所独立的企业文化,它能够辅助企业对外适应外部社会与市场环境、对内营造良好的协调机制与人际关系,促进企业全面成长。因此,每家企业的文化又都各具特色,表现出明显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特征。一般情况下,相同或相近行业内的企业文化在类型方面表现为相近或相似;不同行业间企业文化的差异较大。正是这种企业文化呈现出的异彩纷呈的局面,形成了整个企业界或行业内企业文化的多样性,即众多的、局部的个性化、独特性构成了全局的多样性。盲目照搬人家的企业文化,不仅不能发挥企业文化固有的功能,而且也没有生命力。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应当具有独立性。企业的文化绝非自然生成,而是企业所属的地域的社会文化影响 、渗透的结果。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孕育企业文化的土壤,正是民族文化传统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言论、思想和行动,并随时代的变化而发扬光大,长久流传。民族的心理习俗和价值取向影响着企业人员的好恶取舍,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加强企业的内聚力和发展的动力。企业只有在全民族共同认可的风俗习惯范围内选择培养企业文化,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工作热情。反过来,富有创新意识和崭新风貌的成功的企业文化又会丰富民族文化,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增强生命力,添加光彩。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充满求实、独立精神。

(二)弘扬科学精神是我国企业文化现状的必然要求

企业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我国到在企业当中的普遍推行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为:首先,企业文化的建设没有与企业制度创新结合起来,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一般化,没有体现出现代企业制度的“制度文化”。其次,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没有有机结合,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都是一种文化娱乐型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比较低。再次,大多数企业文化的建设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未能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最后,企业文化只是一种亚文化,是社会宏观的大文化在企业中的投影,因而企业文化必须体现出社会的宏观大文化。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要体现中国特色,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体现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我国企业文化未完全做到这一点。审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其不足之处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1.强行政性。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的体制还有着强行政化的成分,企业的管理方法也大量套用行政机关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因此,、权力崇拜以及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几乎成为我国企业的通病。还有,由于长期政企不分,结果使得我国企业成为各级政府机关的附属,企业财产属国家所有,干部职工是国家编制,企业的价值趋向、行为方式、经营目标乃至具体的经营计划往往受到政府行政机关的控制和干预。

2.重伦理性。伦理性企业文化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特征是其产生的历史根源。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的家族色彩渗入到社会的每一个层次,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很强的伦理特点。在中国,无论是干部的任命考核,还是企业经营绩效的衡量和判断,乃至企业决策及其行为的选择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往往都不是以客观的经济效果作为价值评判的依据,而是以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作为衡量的基本价值观准则。我国的企业文化之所以形成这种注重伦理道德的特征,原因就在于传统的伦理文化的影响和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集权管理模式的滞后效应。

3.非制度性。在我国企业行为中,很多操作程序往往没有严格有效的规章制度加以保证。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突出的似是而非的模糊性有关,也与中国社会的大文化环境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企业都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而且也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法治化”和“以情感人”的局面并未真正形成,“人治”的成分仍然相当严重,诸如长官意志,口头承诺,随意性的和模糊性的习惯,裙带关系等行为随处可见,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发展历程,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的企业文化从总体上来讲仍然是一种“法治、情治和人治结合性的文化”。

4.无独创性。就独创而言,我国企业和企业领导不像西方国家的企业和企业家那样,能充分发挥创造能力,企业家较缺乏一种独立的人格。如20世纪80年代,各企业提出的企业精神,绝大多数都是由“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之类的“标准件”组成,没有什么个性,降低了对职工的吸引力,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表层,没有渗入到企业管理之中,不可能形成特色。国外许多企业大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个性化企业文化,他们各自的企业文化实质上成为自身的象征和标志。例如美国IBM公司的“服务文化”,日本索尼公司的“开拓者精神”等都是与众不同的很富有个性特点的企业文化实例。然而,我国国有企业却未能形成这种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三、结语

篇2

[关键词]职工文艺;活动;组织;问题把握

职工大型文艺活动的组织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重大节日前、集中主题教育中、企业成立纪念日时等有利时机,有计划、有重点、有主题的组织好职工大型文艺活动,是我们近年来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通过近几年多次活动的组织我们感到,要高标准、有目标的抓好企业职工大型文艺活动的组织应着重把握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着重把握好“三个注重”的问题

抓好职工大型文艺活动的组织要符合企业职工群众的实际情况,要紧紧围绕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线,要符合企业的特殊文化氛围,要与企业精神的弘扬密切相关,努力实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集中”与“平时”相结合。职工大型文艺活动是一项大型的、集中的群众性文艺活动方式,在组织举办中要注重将集中文艺活动的组织与平时群众性文艺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努力通过集中文艺活动的组织,全面推进职工日常文艺活动的开展,提升群众性文艺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节目选取、参演人员的确定都要注意集中与平时二者的结合,努力通过集中带动平时,拉动平时,使职工文艺工作的发展通过职工大型文艺活动组织举办得到深化与加强。二是注重与企业文化建设主题相融合。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的烟草工业企业已有百年发展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企业文化氛围和特点,在组织职工大型文艺活动时我们注重将文艺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主题相融合,通过集中文艺活动的举办,全面展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深化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和感知,使企业文化氛围的主题更加深入员工的知与行,在日常文化活动中主动自觉的弘扬企业文化,在参与文化创作和活动时努力感悟企业文化力量所凝聚的强大精神力量,自觉培育企业文化宣传、弘扬的引领者和带头人。三是注重与职工基础文化需求相衔接。企业职工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好生产、销售与管理任务,职工文艺活动的需求与日常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密切相关,在组织职工大型文艺活动时要注重将大型文艺活动的落实与群众的基础性文艺需要相衔接,通过职工大型文艺活动的开展,培养提升群众中文艺骨干的文化表现能力,进而带动群众性文艺活动的深化和普及。通过职工大型文艺活动的组织,推动基层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开展,培养更多更精的群众性文艺活动骨干,以此不断提高职工大型文艺活动的档次和质量。

二、着重把握好“三个发挥”的问题

大型职工文艺活动的组织,要发挥好“推动、导向、展示”作用,就要在活动的谋划、部署、实施过程中,充分创造和利用好各种条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是发挥好职工大型文艺活动的推动作用。在组织职工大型文艺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应有的推动作用,在活动的筹划、开展等不同阶段,通过不同方式广泛调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扩大活动参与面,增强活动的影响力,通过职工大型文艺活动的开展,扩大文艺活动在职工群众中影响作用,提升广大职工对组织开展文艺活动的认知度,有效调动所有职工参与文艺活动的积极性,推动文艺活动在职工群众中的发展与提高。二是发挥好集中文艺活动的导向作用。职工大型文艺活动在一定阶段对企业所属职工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次活动可以在一个时期成为广大职工所津津乐道的主要话题,一次活动可能造就一个单位、车间、班组的“知名”文艺活动骨干,一次活动可以传达出鲜明的企业文化主题,为此一定要通过职工大型文艺活动的举办,引领群众性文艺活动的艺术导向性,增强群众性文艺活动的艺术高雅性,提高广大职工的文化品位,营造员工业余爱好格调高雅的良好氛围。三是发挥集中文艺活动的展示作用。在组织活动中,要努力精选出一个或者几个有代表性、有震撼作用的表演节目,用以展示企业生产经营、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发展等工作中的成绩和亮点,突出展示企业发展壮大的辉煌业绩,歌颂先进集体、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宣传企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努力通过职工大型文艺活动的开展,全面展示企业建设和发展的成果,充分展示企业文化骨干的艺术水准和创新能力,引导广大员工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积极参与企业文化活动。

篇3

在弘扬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推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必要和可行的,需要在企业思政工作中抓住有利时机、找准切入点、增强渗透力,尤其要注重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辐射功能。

【关键词】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思想政治工作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道德规范对员工和社会各界,发生的文化影响也是巨大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和灵魂,具有导向、净化、激励、平衡职工心理的功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文化的功能和作用,首先重视企业文化的积淀、企业精神的凝炼乃至企业灵魂的塑造。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稳定需要经过曲折的历程,需要经过企业经营活动和市场的检验和雕琢,更需要企业员工长期的体验和磨合,因此,企业文化既深刻体现企业形象,也深刻反映企业精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和企业文化建设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属性,同样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统一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在弘扬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推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必要可行的。具体来说,需要在企业思政工作中抓住有利时机、找准切入点、增强渗透力。

一、“好雨知时节”,必须抓住企业文化载体融入企业思政工作的有利时机

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企业发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承担的不尽相同的使命和功能,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又反映不同的重点和特点。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适时介入和推动文化建设,在企业创业守业发展创新的不同阶段借助弘扬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工作,推动企业经营发展的中心工作,实现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双轮驱动,达到相得益彰的积极效果。所以说,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利时机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随风潜入夜”,企业思政工作要抓住融入企业文化的切入点

思想政治工作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载体,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寓于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们进行教育和启迪,以达到增长知识、培养健康人格、提高觉悟水平的目的。在企业的创业积累发展转型的不同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不尽相同,借力企业文化的功能切入思政工作的时机也需要恰如其分,恰当其时。

三、“润物细无声”,要注重发挥企业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深刻的渗透功能

企业文化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文化背后凝聚的共同价值观发挥作用产生一种感召力,具有导向功能;二是文化活动的形式内容的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特点推动思政工作的熏染和陶冶功能。三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领域宽广的文化活动对个体的激励功能。四是文化活动有助于身心健康、消除疲劳和陶冶情操的调节功能推动思政工作的氛围和效果。

四、“千树万树梨花开”,要注重发挥文化建设的辐射功能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企业文化载体的媒介和辐射功能,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深化,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一要塑造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所有职工普遍认同并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识状态、人生价值、思想境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把企业精神的塑造作为重要内容,在企业精神的提炼、宣传、教育、辐射、凝聚上下工夫。一方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找准契合点,形成富有企业个性色彩又满足职工精神需求的企业精神。另一方面,要把企业精神的渗透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使之成为职工内心的规范,成为企业凝聚职工的重要载体。二要加强形象宣传。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大众和企业职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与评价,其本质是企业的信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将企业形象宣传作为重要载体,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努力塑造企业职工良好的形象。三要强化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企业价值观为导向,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强制作用,总结符合企业特点和规律,有效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实践。四要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寓教于乐,在职工、企业、社会之间搭建沟通桥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满足职工的文化需求,通过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不断丰富和深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内容,形成一个团结、和谐、愉快、宽松的环境,增强职工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行为方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向各个环节延伸。

参考文献:

[1]黎青川.浅析当前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09,(04)

[2]陈天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契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3]贺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若干问题,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篇4

一、充分认识加强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播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推动企业持续成长、高速运转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在国家电网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实施“两个转变”,深入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迫切需要构建起统一优秀的企业文化架构体系,并通过有效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将企业理念、核心价值观等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呈现出来,为企业内、外部所认知、认同。

统一的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多渠道、多途径传播出去,才能为企业发展创造的良好的环境,提升企业品牌附加值,才能增强客户对国家电网品牌的认知度和依赖感,才能将企业的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

二、建章立制,强根固本,夯实统一的企业文化“落地”基础

一是夯实文化强企的思想根基。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集中反映,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要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五统一”的要求渗透到公司全体员工的意识行为中,贯穿于各层级、各单位,各项管理工作,使每一个单元个体都承担起建设和弘扬优秀企业文化的责任,真正实现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塑于行。

二是建章立制推动文化落地。在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过程中,没有制度的有效保障,贯彻落实很容易变成口号。这就需要持续完善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办法、品牌标志应用的管理规定,使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走向良性循环轨道。在当前“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要根据架构和人员思想变动的需求,按照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员工“三贴近”原则,统筹考虑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从制度措施上更加关心员工心理与生活、关爱员工健康与成长,使企业文化在改革改制中达到润物无声、稳定队伍的效果。

三是实践激活强企原动力。优秀企业文化源于实践,根植于基层一线。基层单位是落实“五统一”要求的执行主体、实践单元,要在文化实践中更加深入。作为县级供电企业要依照企业文化管理办法,在实践中落实好企业文化传播工程、落地工程、评价工程三大工程,把握重点项目建设,配套文化建设业绩考核和动态评估,努力打造传播公司统一的企业文化优秀产品,确保文化在改革发展中演绎精彩。

三、搭建载体,内外结合,以统一的企业文化凝聚企业向心力

一是抓宣贯实现企业文化内化于心。通过构建统一的企业文化传播平台,组织开展统一的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基本内涵和“五统一”要求。深入开展企业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积极营造讲诚信、讲责任、讲创新、讲奉献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员工自觉实践统一的企业文化。充分运用电视、网络、简报等载体,大力开展企业文化进机关、进基层、进班组、进现场、进岗位活动。将《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宣传手册》发放到每一名员工手中,将国家电网企业文化基本价值理念体系纳入到员工形势任务教育中,落实在员工行为准则里,在广大员工中强化“一个国家电网”观念,树立“我是国家电网人”的意识。

二是塑品牌实现企业文化外化于形。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品牌提升年”活动要求,认真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加强“国家电网”统一品牌的策划和传播,以规范、合理、有效的形式把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和“国家电网”品牌标识体现在办公、会议、营业、施工等场所,着力提升“国家电网”品牌形象和价值。结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实现“国家电网”品牌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篇5

Abstract: The Road and Bridge Company's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sum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ulture. Excellent road and bridge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timely needs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it can help road and bridg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road and bridge companies. Can be seen to strengthen the road and bridge building of enterprise cul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or this topic first mentioned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strengthen corporate culture difficulties, and then of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strengthen the significance of corporate culture. With a view to the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mpanies to bring corporate culture reference.

关键词:路桥企业文化建设 重要意义

Key words: the importance of road and bridge building of enterprise culture

一、路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路桥企业本身的特点所引起的企业文化建设困难。从事公路、桥梁建设、生产、经营的这样一种经济组织是路桥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某些方面,它虽然具有企业的属性, 但由于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如公路和桥梁等附属设施)有其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具体表现为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和长期性、工程产品的多样性和不可转移性。再则,工程产品多属露天作业,体积庞大,受自然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较大。这些路桥企业的独特特点,都给路桥企业的文化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 路桥企业因其工程产品的固定性, 只能在相对固定的工程地点

工作,时间有的需要半年、一年, 甚至有的是几年。这样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物质生活比较匮乏,精神生活也相对单调、枯燥,贫乏。再加上路桥企业的工程地点一般是在那些较偏僻、贫穷、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地方,企业文化建设的物质、技术条件也相对的缺乏,这给路桥企业文化的构建带来困难。

其二,由于路桥企业工作性质等原因,员工中的女性员工相对较少,再则,由于工程生产的流动性和艰苦的工作场地,所以单身的男员工在这种流动的环境中遇到合适伴侣的机会也相对较少,有家属的员工也不得不忍受长期的两地分居。所以,丰富的文化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很重要。但是路桥企业生产的这种流动性又决定了员工必须跨地区、甚至跨省区作业, 有的构建起来的企业文化,对其进行系统、长期、有效的维护的难度也大。所以这就导致了路桥企业员工积极性下降、忠诚度下降、跳槽的现象出现。这些都给路桥企业文化的构建带来困难。

二、路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加强凝聚力

突出本行业的特点,推广、弘扬“筑路人”精神。“筑路人”精神是由公路施工企业倡导、广大员工认同并理解的群体意识,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职业思想、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企业及其员工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路桥企业各种精神因素的凝结和融合,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无形“资源”。通过弘扬“筑路人”精神,可以把潜在于员工中的认识、信念、理想、追求凝聚为统一的群体意识,促进路桥集团的发展。

2、加强约束力

通过企业文化所带来的制度文化和道德规范,员工们自觉接受文化的规范和约束,按照企业价值观的指导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奉行企业精神,共建统一的群体意识,构筑知礼仪、重修养、守公德的情操,使其符合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3、引导员工

路桥企业的企业文化使员工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能有效地引导企业和员工明确地认识到,自身努力的方向,怎样才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可以将员工的意志和行为引向和企业同一目标和方向。

4、有利于路桥企业形象的宣传

路桥企业的企业理念、企业家形象、员工形象、企业环境形象和企业信誉等内容。通过企业的文化得到宣传,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公司的魅力和其丰厚的文化资源。树立路桥人对企业文化的自信,进而确立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自信。加强企业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品牌。让它成为企业无形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总结

以上本文就路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谈到了路桥企业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企业文化在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困难,接着从正面谈到了加强路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对路桥企业的意义。列举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赵瑞峰.路桥施工企业人性化激励机制探析[J].当代经理人,2006 (01)

[2] 叶家云.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魅力中国,2009(07)

[3] 马仁玲.浅析施工企业的文化建设[J].水利发展研究,2007(09)

[4] 盛振利.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推动山东高速集团又好又快发展[J].山东政报, 2007(09)

篇6

一、争创金牌文化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管理思想、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内在精神和外部形象的综合体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全面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争创金牌文化,是公司党组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刻分析当前公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的一项战略举措;是深化内质外形建设,开展全员“责任铸金牌”主题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两个转变”,推动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公司员工队伍综合素质,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客观需要;是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美誉度,营造和谐融洽环境的必然选择,对于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主题口号、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公司发展三年再上新台阶工作目标,以培育“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为重点,以举办公司首届企业文化艺术节为载体,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奥运精神和抗冰抢险精神,进一步整合、提炼公司企业文化,以文化孕育和谐,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文化激励斗志,营造勇夺金牌、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为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主题口号

建设金牌文化助推公司发展

(三)总体目标

公司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内质外形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国家电网”品牌形象得到明显提升,员工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建设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公司和员工发展的环境与氛围进一步优化,初步建立符合时代特征、体现行业特色、具有中原特点的企业文化体系,以底蕴深厚、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文化力,不断增强公司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公司综合实力及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四)基本原则

1.融入中心的原则。紧密结合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实际,凝聚力量,激励斗志,为实现公司发展目标提供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撑。

2.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把尊重人的个性、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作为立足点和落脚点,把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愿景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员工和谐共进、共同发展。

3.继承创新的原则。既要继承、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电网企业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的企业文化成果和经验,不断实现创新发展。

4.统筹兼顾的原则。紧密结合单位不同时期的工作实际,既要考虑到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保证活动的覆盖面,同时又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保证创建活动的实效性。

5.体现特色的原则。既要以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同时又要结合河南省电力公司实际,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丰富创新,做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建立符合时代特征、体现行业特色、具有中原特点的企业文化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突出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结合河南公司的特点,重点打造五个方面的金牌文化。

1.建设金牌安全文化

基本要求:积极培育“相互关爱、共保平安”的理念,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的电网安全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认真落实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规范安全行为,营造安全氛围,积极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为促进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

2.建设金牌服务文化

基本要求:积极培育“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理念,严格执行“三个十条”规定,认真落实“四个服务”宗旨,坚持服务理念追求真诚、服务内容追求规范、服务形象追求品牌、服务品质追求一流,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制度,落实服务规范,健全常态机制,开展供电服务品质评价活动,建设真诚、规范、品牌、一流的服务文化体系,努力实现供电服务“零投诉”,以良好服务推动行风建设上水平,树立公司“开放、进取、诚信、负责”的新形象。

3.建设金牌廉洁文化

基本要求:积极培育“干事、干净”的理念,坚持开展廉洁文化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形成廉洁自律的价值导向,健全廉洁从业的行为规范,营造健康和谐的廉洁文化环境,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树立“诚信守法、廉洁经营”的社会形象,培育员工廉洁从业的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促使职工心理需求与企业理念相统一,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员工心灵和谐,保障企业稳定、员工平安、家庭幸福,促进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建设。

4.建设金牌管理文化

基本要求:积极培育“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的理念,坚持依法治企、从严治企,完善内控机制,强化风险防范,着力推进公司整体运作,加强对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优化资产结构,全面整合资源,实现资产优良和运营高效;用规划指导计划,用措施落实计划,加强重点工作、重要环节的策划和过程控制;建立健全各类标准体系,深化创一流同业对标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企业效益,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5.建设金牌和谐文化

基本要求:积极培育“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围绕“营造和谐、共促发展”主题,增强和谐意识,营造和谐氛围,以和谐凝聚力量,以和谐促进发展,以和谐确保稳定,以和谐争取支持,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努力实现公司“*”发展目标,形成公司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夯实创建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增强公司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二)举办企业文化系列活动,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1.举办公司首届企业文化艺术节。以举办十项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精心策划,落实责任,充分展示员工队伍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广大员工在公司和电网发展中建功立业。

2.组织开展迎奥运系列活动。以国家电网公司作为20*年北京奥运会战略合作伙伴为契机,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奥运工作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公司奥运工作方案,组织开展迎奥运系列活动,大力弘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充分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

3.举办企业文化知识普及和竞赛活动。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手册》和《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通过发放企业文化培训教材、定期举办企业文化知识讲座和编印《企业文化宣传手册》,深化广大员工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通过在《河南电力报》、《河南电业》和公司网站上开辟企业文化宣传专栏,加强企业文化知识宣传普及工作,适时举办公司系统企业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

4.大力弘扬抗冰抢险精神。认真总结公司抗冰抢险工作,大力弘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职守、胸怀全局、奉献社会的抗冰抢险精神。公司将编辑《冰雪记忆》文集、《冰雪英雄》画册、《冰雪战歌》光盘,下发基层各单位组织学习宣传,营造争标夺金、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的浓厚氛围。

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交流。总结近年公司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参照《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手册》,加强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和交流活动,开展企业文化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整理编写安全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廉洁文化、和谐文化等子文化优秀案例,编印《企业文化典型经验集》,提炼和丰富企业文化内涵,推动金牌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6.加强“国家电网”品牌建设。加强企业内质外形建设,加大“国家电网”品牌推广应用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品牌建设流程管理规定,通过试点带动、典型设计、错误剖析、检查督促、经验交流等形式,广泛、准确推广应用“国家电网”品牌,塑造“国家电网”统一品牌形象,提升国家电网品牌价值,进一步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7.营造公司和谐的舆论环境。以开展“强化宣传树形象金牌工程”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公司“一报、二站、三刊”等宣传阵地的作用,积极主动地与社会新闻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大对公司发展战略、重点工作、内质外形建设,以及履行社会责任,落实“四个服务”宗旨的成效等宣传的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特别要加强舆论监测,及时做好舆情分析与通报,健全、完善新闻宣传快速反应机制和危机公关机制,确保公司舆论安全。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了加强对争创金牌文化工作的领导、协调,公司成立争创金牌文化活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

公司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政工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企业文化管理体制,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责任部门,配备专兼职企业文化工作人员,负责金牌文化建设的策划、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

2.精心策划,有序推进。金牌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让金牌理念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并逐步转化为企业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必须通过长期的思想教育和严格的管理,必须将其与企业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认真策划,协同推进。

篇7

余秋雨说,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它是一部小说,是一出戏剧,是一副画作,具有强大的生命感染力。文化之于人,如空气一样不可或缺。文化更像阳光雨露,不分高低贵贱,滋润心灵,涵养人生。

《易经》说:“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上世纪50年代,当苏联把人类第一颗卫星送上太空后,美国人反思为什么落后一步,原因竟在于艺术教育。可见文化艺术对人的滋养何其重要。20年前,联合国专家们指出:“文化不是促进物质进步的一种手段,如果我们把人的发展看作人类生存的整体繁荣,那么文化恰恰就是这种‘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归宿。”天下乃人的天下,文化的终极目标是“以文化人”,“化”高人的素质,“化”出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根,是民族之根、文明之根、发展之根;文化是魂,是民族之魂、人类之魂、发展之魂;文化是力,是推动力、凝聚力、创造力,是社会变革的发动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常态的调控器和社会凝聚的粘合剂。

当人类豪迈地跨入新的世纪,国际文化讲堂上流传如斯名言:“19世纪靠军事改变世界,20世纪靠经济改变世界,21世纪则要靠文化改变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翻开了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篇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呼唤着先进文化的蓬勃发展。“资源是有限的,唯文化生生不息。”作为企业信奉和倡导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以其导向、激励、凝聚、约束、推动和辐射之功能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力,就是比对手学习得更好、更多、更快速,思考得更全、更深、更长远。所以,要想成为一个伟大而持久的企业,就必须有统一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就必须有共同的目标、理想和愿景,就必须有鸿鹄之志——企业精神,也即企业文化。只有使企业“文化”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使企业生命之树常青。

21世纪,是我国国防建设事业更加辉煌的时代。作为我国轻武器领域的主力军,湖南兵器将始终牢记“打造专业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集团”的十二五奋斗目标,着眼于企业文化发展前沿,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湖南兵器“自强不息、经世致用”的企业精神,坚持不懈推进“劲·道”企业文化创新,用企业文化培育伟大精神、塑造知名品牌、统一价值理念、提升核心竞争力。

湖南兵器劲道文化既渊源于中华民族博大而厚重传统文化禀赋,熏陶于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养分,根植于国家利益至上的军工行业文化沃土,更是湖南兵器“在坎坷中追求、在困境中奋起”的历史沉淀,在湖南兵器四十余年沧桑画卷中所折射和汇聚到焦点上的,正是一种神韵之“劲”,所践行的正是湖南兵器劲旅神韵之“劲”,所铸就的正是湖南兵器劲旅独特之“劲道”。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之干劲,自强不息、矢志不渝之韧劲,敢为人先、勇立潮头之闯劲,正视挑战、永不服输之拼劲,开拓创新、克难攻坚之冲动,锲而不舍、追求卓越之钻劲,求真务实、经世致用之巧劲,……谋远而善奇,修道而保法,借势运劲,支撑着湖南兵器跨越历史、鼎立当世,并必将傲视未来。

篇8

关键词:辩证视角 农信社 企业文化

要想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就要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有全面、深入的认识。一般来讲,企业文化建设既包括系统的文化教育设施、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也包括企业在长期建设与发展中形成的有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的风气风貌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等内容。说到底,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是一个企业靠文化“内化人心、外树形象”的过程。

农信社扎根农村60多年来,积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然而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仍显不足。加之农信社目前的“小法人+大平台”体制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很难培育统一的企业文化,无法发挥企业文化应有的作用。而且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很多误区。以下笔者从唯物辩证法的几个视角来分析农信社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从联系与发展的辩证总趋势上看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企业文化的建设也一样,不应把企业文化只看做企业内部员工的事情,应该把自己的客户、合作伙伴囊括进来,靠文化吸引客户和合作伙伴。例如,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每年会在其网站评选优秀职工、优秀客户、守信用的合作伙伴,这些做法密切了企业与客户、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客户满意度。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每时每刻都处于不断变化中,我们需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显然,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讲,企业文化内部核心和理念不宜改变,要保证其延续性,农信社必须坚持“姓农”、“不离农”,围绕“三农”搞好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外在表现形式可以不断丰富,随着时代的变化,利用有效的传播媒介,创新宣传方式。有的农信社通过建立微信交流群等形式,平时在群里交流观点,经验,成为了员工增长知识和交流经验的平台。

二、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看

正确认识物质与精神,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精神对物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而且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巨大的。因此,在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随着农信社业务的发展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另一方面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对农信社业务发展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发挥好企业文化的引领和教育作用。同时对内部不良的风气要坚决予以纠正和摒弃。

三、从内容与形式的辩证范畴上看

长期以来,部分员工对单位组织的企业文化活动存在着偏见,认为是“走形式”、“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带来直接收益。要改变这些偏见,就要搞清楚唯物辩证法范畴中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利用形式,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因此,农信社应充分利用一切有效的“形式”,挖掘、培育和弘扬农信社的企业文化的“内容”。江西省联社成立了“百福艺术团”,现已成为宣传企业文化的一张流动名片,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笔者所在的联社,定期出版金融专刊(电子版+纸质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企业文化传播平台和载体。

四、从质量互变的辨证规律上看

一直以来,农信社注重资产规模的扩张,关注于能给企业带来直接效益的“硬资产”,疏于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打造。挖掘、培育、弘扬企业文化是个漫长的过程,成效不可能马上显现出来,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正确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十分重要,所以需要我们用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的辩证角度去看待它: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当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纵观世界的知名百年企业,无不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投入了巨大精力。因此,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在企业文化建设我们要坚持做、认真做,最终必将会成为农信社发展的动力源泉。

五、结语

篇9

摘 要 在分析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基础上,对于如何培育健康向上且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及注意问题,希望对于建立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企业文化 积极向上 企业管理 注意事项

一、引言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该通过企业进行弘扬和宣传,企业一定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就是指一系列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经营理念以及行为规范,且为企业大部分员工所共同遵守,是在长期的经营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而成的综合体。对于其丰富的内容进行分析,物质形态文化、观念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则是在构成方面的三个部分。对于客观存在的企业文化,企业则是培育它的沃土,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完善。但是,当前的许多企业依然存在一定对于企业文化理解上的偏差,实际的企业文化和希望形成的还存在不少差距。

二、如何培育健康向上且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想要能够表现出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是知识经济中脱颖而出,就应该重视先进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如何去培育健康向上且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这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1,2]。

第一,价值观的指导地位应该坚持不能动摇。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所追求的目标则是企业的价值观,以及企业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利用价值观为指导,就应该在各种行为中体现出以集体主义原则为核心的特点,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应该贯彻始终,包括个人与整体、竞争与协作、企业与社会、人与物、生产与赢利、贡献与索取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一方面充分发挥员工个人的潜能和材质,另外一方面,还应该消除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充分结合好企业价值和员工个人价值,通过有效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同步进行。应该积极引导企业员工,做到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要求企业应该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应该通过优良的经营业绩来回报社会。

第二,应该持有正确的经营理念以及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积极地昂扬向上的企业精神则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必然条件,应该充分发挥人的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本质上来说,企业文化的精华和核心则是企业精神,这点应该要求企业进行特别的培育和提炼。当前,我国企业的的企业精神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共性太强,则针对自身的个性化表达极为缺失。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充实企业进行具有自身个性特色的企业精神的表达,尽量避免企业精神的雷同化。

企业理念应该始终与本企业具体实际问题相互结合,能够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和思想进行有效反映。经营管理方面的失误则是由于企业在经营管理理念上的偏差所造成。不同的经营理念则会造成企业的不同的管理风格。对于公用事业组织相关单位来说,应该对于垄断经营所带来的诸多弊端进行分析,找出相关问题,并进行克服,可在具体的运营活动中提出“用户满意理念”,使得用户至上的经营观念牢牢树立,有效进行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指导。

第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则包括环保意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企业员工不注重道德和贡献,仅仅追求物质报酬,企业就会出现人心涣散的问题,这就没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奋斗目标的实现。所以,应该在全体企业员工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充分贯彻和落实好《全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得员工思想道德素质有效提高,形成全社会的共同前进、平等友爱和团结互助的局面。另外,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于自然环境保护的愿望更加强烈。所以,我们应该在企业文化中落实好可持续发展意识和集约化经营的理念,进行企业员工的环保教育,在企业中倡导进行绿色文明生产,传统的灰色管理模式应该由绿色管理模式所取代,在企业环境文化中营造出对于未来和地球负责的积极态度。

第四,本企业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一定要适应时展的潮流。在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应该充分对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精华进行吸取,充分利用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同时,还应该充分借鉴西方国外企业文化发展的优势,进行学习和借鉴,结合好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西方的管理科学,体现出创造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做到推崇文明、崇尚科学、融会贯通和取长补短的基本价值观念。对于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进行大力弘扬,抵制腐朽愚昧的文化思想,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建立和时展要求相符合的行为方式和经营观念,鼓励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学习和创新。另外,在时代进步过程中,企业文化一定要根据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

三、结语

企业想要能够表现出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是知识经济中脱颖而出,就应该重视先进的企业文化的建设。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培育健康向上且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希望能对于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需要现代市场经济意识,而且需要先进的文化理论。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短缺经济已离我们远去。根据社会消费的规律和特点,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定程度的满足之后,文化和精神的需求成为新的时尚,并日益注重其个性特色。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其产品和服务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和凝聚力。

1.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而企业文化把人看成是具有多方面需要和发展能力、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全面发展的“文化人”,这就要求企业文化管理必须把管理的重点从物的管理转移到人的管理上来,重视人、尊重人、培养人、激励人,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摆正人在企业管理中的位置,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把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实现目标。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员工,才能有高素质的企业,而员工的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在新的时代,企业竞争的实质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基本实现目标,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力。

3.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和每个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不同,使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带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西方文化固然有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创新”、“个性舒展”的优点,但也要看到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也有自己的长处。在世界“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中外企业正在逐步靠近,企业文化也在相互融合、渗透,从而优势互补,成为一种“合金”文化。经济全球化与科技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以国家利益为目的,以民族精神为底蕴展开的,中华民族经济要在新一轮的竞争和较量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积极弘扬民族精神,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创新文化”、“团队文化”、“诚信文化”的建设。

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需要现代市场经济意识,而且需要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传统的企业经营理念强调投资赚钱,现代的企业经营理念,强调人的素质对于企业运行的重要作用,把塑造员工的共同理念、信念和价值观作为企业的动力源,努力创造促进企业和个人协调发展的优良的人文环境。

1.树立学习创新价值观。知识经济时代是―个强调“变”的时代,它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和信息的产生以几何级数增加。在以智力资本为基础的社会中,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资本、现有技术及人才存量的竞争,而是企业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的竞争。为此,现代企业有必要创建一种学习型价值观,培育企业的学习氛围,提倡员工终身学习和终身受教育,以求获得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2.培养创新氛围。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使高科技产品的更新比一般产品要快得多,这就需要现代企业具有雄厚的研究开发实力与高度的创新精神。因此,现代企业要营造一种宽松的创新环境,树立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风尚,让每―个员工的想象力、灵感、原创性与主动性发挥出来,都成为创新的源泉。

3.营造对失败宽容的环境。由于高科技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难度高,资金需求大,推向市场时消费者受知识的限制而接受度低,因而高科技的产品命中注定要有更多更大的风险,经历多次“惊险的跳跃,才能真正被市场接受”。更为严重的是从产品的开发研制到推向市场的任何―个环节,都有失败的可能。作为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必须包含一种对失败大度宽容的态度,员工和管理者也要胸襟开阔,使思维的通道畅通无阻,产生新的灵感解决问题,有所创新。

三、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要突出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它贯穿在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反映着企业文化的总体特征和基本面貌,对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起着统率和决定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突出企业精神这个中心来进行,使企业精神的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协调一致,共同发展。

2.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企业文化是由企业自身各方面情况(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实力、企业人员素质等)决定的,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企业的这些实际情况出发,确立既体现企业特征,又为全体职工所接受的企业文化。否则,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