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餐桌礼仪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本的餐桌礼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本的餐桌礼仪

篇1

【摘 要】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礼仪行为养成的最佳时期,而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所以,幼儿礼仪行为的教育和养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进行人际交往所需的重要素养。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得十分迅速,一方面是我国经济、科技的迅速l展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另一方面是现在的幼儿家长多数长时间忙于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甚至根本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基于此,我园开创了“慧・爱”的育儿理念,采用正确的育儿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素养。接下来,我们将主要讨论在慧・爱理念下幼儿餐桌礼仪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慧・爱;幼儿;餐桌礼仪;培养;实践研究

无论是我们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多数对一个人的礼仪是十分看重的,也将学生的礼仪教育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一项,特别是在我国的古代,“礼”与“仁、义、智、信”四项并称为五大基本教育内容之一。所以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对幼儿礼仪教育的观点和看法,对慧・爱理念下幼儿餐桌礼仪培养策略的实践进行研究。

一、开展餐桌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题活动

我们都知道,好动、喜欢游戏、反感教师枯燥的说教是处于幼儿阶段的儿童共同的特征,所以,想要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进行餐桌礼仪的培养,并期待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应该组织幼儿参与形象生动、多样化的餐桌礼仪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受到餐桌礼仪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礼仪的意识扎根在幼儿的心中,以促进幼儿的性格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比如,在幼儿园开展朗读《弟子规》的教育活动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其中的礼仪情境展开针对幼儿餐桌礼仪的主题活动,为幼儿播放懂得餐桌礼仪和不懂得餐桌礼仪的小朋友在餐桌上的表现,然后请幼儿对小朋友在餐桌上的表现进行简单的点评,最后引导幼儿懂得哪些行为是礼貌的,哪些行为是失礼的,让餐桌礼仪的概念在幼儿脑海中逐渐的深入,并能够在餐桌上进行适当的应用。

二、家园结合,教师争取家长的全力配合

现代家庭中,有很多家长因工作繁忙而对孩子不够重视,将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工作全部推给了幼儿园,但是家长应该意识到,对幼儿的教育不仅是学校与教育机构的工作,更是一个家庭中的重要工作,对于幼儿尤为如此。在儿童处于幼儿阶段时,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会很多,各个方面受到家人的影响都会很大,所以,对幼儿进行餐桌礼仪的培养,幼儿的家人一定不能够缺席。

比如,幼儿与家人共同进餐的时候,家人就应该注意自身所体现出的餐桌礼仪,以免对幼儿造成不良的餐桌礼仪影响。比如家长在餐桌上不说脏话、不对桌子咳嗽、打喷嚏是最基本的餐桌礼仪,其次长幼有序,咀嚼不出声等等,家长都应该牢记,以便能够随时随地地为幼儿做出好的榜样,给幼儿以好的餐桌礼仪的影响,并促使幼儿的文明礼仪、个人素质方面持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三、在游戏中捕捉分歧,使用礼仪解决

前文中已经提到过,爱玩好动是幼儿的共同年龄段特征,在这个年龄段,幼儿绝不会喜欢听教师对自己进行无聊、死板的说教,所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餐桌礼仪培养的时候,应该设计、挑选有趣的餐桌礼仪教学方式,比如带领幼儿做游戏,使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吸收餐桌礼仪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做角色扮演的游戏,由几个幼儿来扮演餐厅的客人和服务员,演出客人懂礼貌、注重餐桌礼仪的情景,在演出客人没有礼貌、不懂得餐桌礼仪的情景,在请幼儿做评判,如此能够在幼儿心里烙上有礼貌、懂礼仪才会被人喜爱、才会受人尊敬的印象,是幼儿注重自身的餐桌礼仪,并提升自身的素质。

四、充分利用一日活动,渗透餐桌礼仪教育

礼仪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需要时间的过程,对幼儿进行餐桌礼仪的培养,不仅需要幼儿园为其组织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集体性利益教学活动,更是需要将对幼儿的餐桌礼仪培养在幼儿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日都进行着渗透。

比如,幼儿园的教师可以为幼儿编写“餐桌礼仪三字经”,在幼儿园生活中时常带领幼儿诵读,在幼儿用餐前在引领幼儿集体背诵,使幼儿长时间的处于餐桌礼仪的影响之下,将餐桌礼仪熟记于心。

当幼儿能够熟练朗读并熟记《餐桌礼仪三字经》的时候,餐桌礼仪就已经真正地深入到幼儿的心中,使幼儿能够自己做一个遵守餐桌礼仪的人。

总之,因为一个人的幼儿阶段是培养其行为习惯的最佳阶段,所以对儿童进行礼仪教育,一定要从小开始。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一般来说都是通过幼儿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在慧・爱理念下对幼儿进行的礼仪培养,使得幼儿能够懂得必要的礼仪,并拥有较好的个人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洁.合作体谅补位――浅析“两教一保”如何保证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质量[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6):22-22.

[2]刘旭楠.传承中华礼仪健全幼儿人格--浅谈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5,(9):15-15.

[3]杨颖.社会实践是幼儿礼仪教育的试金石--小小礼仪宣传员走进社区[J].才智,2016,(11):72-72.

篇2

中学文明餐桌倡议书【1】

亲爱的同学们: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始于今日你同意吗?你赞成吗?你支持吗?看看我们身边浪费的现象是多么地严重、多么地令人心疼啊!食堂里面的泔水桶处,堆满了吃剩的白花花的大米饭、包子、米粥、蔬菜、肉菜,甚至连牛奶都被毫不吝惜地倒进桶中。

同学们,我们幼儿时期就会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现在也知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国家现在也提出浪费就是极大的犯罪。对此,同学们应该怎么办?立即将口号变为行动,将行动化为习惯。在校就餐时,根据自己食量确定饭菜数量,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着走!在家用餐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挑食不偏食,不扔剩饭剩菜。从今天开始,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不但要争当文明餐桌、勤俭养德的行动表率,更要做光盘行动的宣传使者。积极倡导节约文化,广泛宣传节约理念,从自己的家庭做起,发动和监督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参加到光盘行动中来,都来做一名节约达人。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通过小手牵大手,使同学们的节约习惯能延伸到校园外,让更多家长向浪费说不。

今天,你光盘了吗?

中学文明餐桌倡议书【2】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你们好!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珍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餐桌上打交道。小餐桌,大文明,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类的生生不息,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为贯彻落实教育系统广泛开展的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我校决定开展以不剩饭不剩菜为主题的文明餐桌行动,大力倡导文明消费、节约俭朴的良好风气。为此,特向全体师生员工提出如下倡议:

弘扬传统美德,倡导节俭用餐。

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做到传承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号召大家踊跃参加到文明餐桌行动中来,积极打造温馨、文明的就餐环境,享受文明消费、节约俭朴的快乐。坚持绿色消费、理性消费,做到按自己需要在食堂购买饭菜,每餐不剩饭、不剩菜,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遵守社会公德,倡导文明用餐。

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坚持使用文明语言。餐厅内不得恶意损坏或丢弃餐具,损坏公物要赔偿。请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坚持排队就餐,不插队,不拥挤,就餐时不大声喧哗,不敲打碗筷,不得夹取他人碗中饭菜,取餐后尽量在食堂就餐,不要把饭菜带到宿舍或教室。

坚持低碳环保,倡导卫生用餐。

请不要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不要随处乱倒饭菜,不得把剩饭、剩菜及其他杂物遗留在餐桌上。不要在餐厅内吸烟喝酒。注意自己的仪表、穿着和行为,为他人创造干净整洁的环境。集体用餐时提倡公筷公勺,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使用一次性饭盒,不到校外摊贩处购买饭菜,讲究用餐卫生,不随意造成用餐环境污染。

讲究科学饮食,倡导健康用餐。

树立科学的饮食养生理念,科学搭配,注重营养,追求健康,摒弃酗酒、暴食等不良饮食陋习。合理搭配菜品,从寻常食物中吃出健康;不吃变质的食物,不买三无食品,不吃垃圾食品。

推广餐桌礼仪,倡导节约用餐。

要求各个班级召开以餐桌上的礼仪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宣传用餐文明,讲明节俭用餐、卫生用餐、安全用餐的好处,讲清剩菜是地沟油的主要来源,讲明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举办文明餐桌行动活动,强化对师生的文明就餐教育,使同学们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餐桌就餐礼仪知识,学会文明用餐。政教处将依据两课日志进行监督考核。

全体师生们,文明从衣食住行起步,幸福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我们身体力行,与文明牵手、向陋习告别,做文明餐桌行动的倡导者、践行者,将文明餐桌行动持续、有效开展下去,将环保进行到底,吃出文明的修养,吃出安全、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

西安惠安中学政教处

中学文明餐桌倡议书【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小餐桌,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积极响应今年在全市广泛开展的文明餐桌大行动号召,结合我校的就餐现状,现向全校师生发起文明就餐倡议:

一、传承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做到传承礼仪之邦的美德,号召亲朋好友踊跃参加到文明餐桌行动中来,积极打造温馨、文明的就餐环境,享受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快乐。

二、做到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理性消费,按需点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做到不剩饭不剩菜,吃不完就打包。

三、倡导文明用餐。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规范,不肆意喧哗,不在禁烟场所吸烟,注意他人的用餐感受;讲究用餐卫生,不带宠物进餐厅,不随意造成用餐环境污染;低碳环保,使用公筷公勺,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开车不喝酒,酒后不驾车。

篇3

中式宴请座位安排

1、由两桌组成的小型宴请座次排序

这种情况,又可以分为两桌横排和两桌竖排的形式。当两桌横排时,桌次是以右为尊,以左为卑。这里所说的右和左,是指进入房间,面对正门的位置来确定的。当两桌竖排时,桌次讲究以远为上,以近为下。这里所讲的远近,是以距离正门的远近而言。如图所示:

2、由多桌组成的宴请桌次排序

在安排多桌宴请的桌次时,除了要注意“面门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规则外,还应兼顾其他各桌距离主桌的远近。通常,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桌次越低。

在安排桌次时,所用餐桌的大孝形状要基本一致。除主桌可以略大外,其他餐桌都不要过大或过小。

为了确保在宴请时赴宴者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所在桌次,可以在请柬上注明对方所在的桌次、在宴会厅入口悬挂宴会桌次排列示意图、安排引位员引导来宾按桌就坐,或者在每张餐桌上摆放桌次牌(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3、单主人宴请时的位次排序

在本排法中,以主人为主心,住房其余座位和客�咳嗽备髯园�“以右为贵”原则一次按“之”字形飞线排列,同时要做到主客相间。

4、男女主人共同宴请时的座次排序

男女主人共同宴请时的排序方法是一种主副相对、以右为贵的排列。男主人坐上席,女主人位于男主人的对面。宾客通常随男女主人,按右高左低顺序依次对角飞线排列,同时要做到主客相间。国际惯例是男主宾安排在女主人右侧,女主宾安排在男主人右侧。

5、同性别双主人宴请时的座次排序

第一、第二主人均为同性别人士或正式场合下宴请时用的方法,是一种主副相对、按“以右为贵”的原则依次按顺时针排列,同时要做到主客相间。

中式宴会基本排座原则

右高左低:当两人一同并排就座时,通常以右为上座,以左为下座。这是因为中餐上菜时多以顺时针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优先受到照顾。

各桌同向:如果是宴会场所,各桌子上的主宾位都要与主桌主位保持同一方向。

以远为上:当桌子纵向排列时,以距离宴会厅正门的远近为准,距门越远,位次越高贵。

临墙为好:在某些中低档餐厅用餐时,为了防止过往侍者和食客的干扰,通常以靠墙的座位为上座,靠过道的座位为下座。

中座为尊:三人一同就餐时,居中坐者在位次上要高于在其两侧就座的人。

临台为上:宴会厅内若有专用的讲台时,应该以靠讲台的餐桌为主桌,如果没有专用讲台,有时候以背邻主要画幅的那张餐桌为主桌。

面门为上:倘若用餐时,有人面对正门而坐,有人背对正门而坐,依照礼仪惯例则应以面对正门者为上坐,以背对正门者为下座。

观景为佳:在一些高档餐厅进餐时,在其室内外往往有优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观赏,此时应以观赏角度最佳处为上座。

一般家庭举行宴请,因正房为坐北向南,所以方桌北面即向门一面为客人的位置。现在则以迎门一方的左为上,右为下,是为首次两席。两旁仍按左为上,右为下依次安位。主人则背门而坐。

恰当的用桌次和座位的安排显示你的地位,表达你的尊敬,将会为你的赴会和宴请增添礼仪之邦的风采,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西式正宴上,配偶或者一起出席的异性朋友很有可能不会被安排在你的身边一起,原因是避免两位只顾自己聊天而不关注其他客人的话题,将其他客人无形拒之话题圈外。

若担心配偶或一同出席的异性朋友与你分开坐后他们口无遮拦破坏你的形象,或者怕他们缺乏社交经验不善于与陌生人交谈需要你照顾的话,那么最好在回复邀请函时和主人说明你必须与你的同伴坐在一起。

入座前

若餐厅或酒店有衣帽间,可以先把大衣、雨伞及公文包在此寄存,因为西餐厅不会提供像中餐厅常见的椅背衣服套。受邀就餐的时候你应该是 dressed to be seen,给大家一个完美的第一感,所以不要累赘,该寄存的最好放在衣帽间 (在某些国家,提取衣服时可以在衣帽间柜台上的零钱盘放一点小费给服务员)。

入座后

男士应该有绅士风度的帮助女士入座,因为隆重的晚宴上女士们一般都穿着晚礼服,我们应该帮她们把椅子拉出来方便她们入座,然后她们坐下后帮她们把椅子推进去一些。

就餐途中不要把手机摆放在餐桌上,建议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也最好不要接听电话,如真的必需接听电话或需要去洗手间等,最好起身离席并和周围的客人打个招呼。

秘技

就座安排是为了增加吃饭气氛,方便交谈,认识朋友扩充人脉。不妨预先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获悉并了解多一些时事或热点关注等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有个充分准备。

西式宴请座位安排

西式宴会的席次排位也是讲究右高左低,同一桌上席位高低以距离主人座位远近而定。

如果男、女主人并肩坐于一桌, 则男左女右,尊女性坐于右席;如果男、女主人各居一桌,则尊女主人坐于右桌;

如果男主人或女主人居于中央之席,面门而坐,则其右方之桌为尊,右手旁的客人为尊;

如果男、女主人一桌对坐,则女主之右为首席,男主人之右为次席,女主之左为第三席,男主人之左为第四席,其余位次依序而分。

西式宴请多采用长条餐桌,席位安排,类似中式的圆桌,要让陪同人员或主人、副主人坐在长桌的两端,尽量留心别让客人坐在长桌两端的席位上。排座时还应考虑来宾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的差异性,不要因此出现不协调局面。

以上宴请座位安排是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来做不同的安排顺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座位,懂得基本的座位安排礼仪才是最需要学习的。

 

中式宴会的座位安排相关文章:

1.宴会座次的礼仪

2.宴会座位安排原则

篇4

礼仪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主要有四项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原则,即尊敬别人;二是自律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自己约束管理好自己;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礼仪无处不在,在这春意浓浓、生机勃勃的阳春三月,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小学生礼仪洋溢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呢?我想,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考虑:

首先,我们小学生要着装得体。衣服不一定新颖,但应该整洁、大方,符合学生的身份,能体现出我们学生篷勃向上的风采,让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养。

第二,是在升旗仪式上的表现。升国旗,奏国歌是一个庄严的时刻。国旗下的我们要严肃认真、精神饱满、高唱国歌,不负于“礼仪之邦”这个美誉。

第三,课堂上的礼仪。每位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都将直接影响自身的学习,而且对上课老师也有着较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它还关系到一个班的荣誉与凝聚力,体现出这个班级的班风班貌来。

第四:校园礼仪。下课休息时,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拿粉笔头玩、上下楼梯一律右行、见到老师和客人要用普通话主动问好。

篇5

【关键词】礼仪训练;导行;融行;育行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54-02

“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是对未来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它是礼仪的四大支柱,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子,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学校礼仪训练的具体要求。

一、礼仪教育训练的实施

礼仪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内容之一,我们既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要践行中华民族的良好礼仪。

(一)做细做实礼仪规范

学校成立了礼仪队,由学院航空服务专业实验班部分学生组成,他们跟校外的师哥师姐们建立联系,在日常生活学习之余交流实践经验,在规范自己礼仪规范的同时,还出席学院的大小活动,给学生树立礼仪典范。另外还在学生中招募了礼仪志愿者,要求为全院师生做礼仪榜样,比如在教师节期间,志愿者们就在学院教工食堂门口迎送教师,食堂内为教师送餐、收餐盘、指引入座。学习礼仪之后,学生自己在学生餐厅做出光盘行动标识,自己把标识贴在每一张餐桌上;在教室的每个灯的开关处,学生志愿者们自己制作成漂亮的节能环保卡片,镶嵌在每一个灯座开关上;在厕所,你会看到来也冲冲,去也冲冲的卡通标识,所以以学生为主体的礼仪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二)丰富课程设置

鉴于高职院校中大多数学生礼仪素质较低的现实,首先在学院所有系部都增加了公共基础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所有学生都重温我国优秀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文化传统来传承历史、吸其精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学习礼仪的基本。学生的自主活动是礼仪训练的目的,所以礼仪训练离不开活动,活动也是学生进行礼仪训练的空间,它是提升学生礼仪思维能力的真实载体,同样也是礼仪训练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通过日常活动才能践行礼仪规范,最终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因此,在完善课程设置的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日常活动课,日常活动课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生活经验、体验工作岗位,以促进他们知情意行相统一。

(三)规范礼仪教育内容与形式

改变以往书本中对礼仪的死板的一些动作讲解,充实礼仪内容,发挥学生的参与式学习模式。学生的礼仪训练内容从学校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到社交礼仪、职场礼仪,全面概括了从一个人的仪容与形象礼仪、涉外和餐饮、娱乐礼仪到社交礼仪、沟通与职场礼仪、科技时代礼仪、商务礼仪,即一个高职生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所需要的礼仪礼节要求,而对于这些礼仪礼节所要求的具体的站姿、走姿、坐姿、引导、微笑、发型服饰等等则是通过学生自己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引导他们采用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提问法、角色扮演、游戏、说唱、人体雕塑、歌舞等形式,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二、礼仪训练教育的结果

经过一定时期礼仪训练,学生的礼仪现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再次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服务专业2013级6130301班、2014级6140301班学生,环境设计专业1140303班、1140304班,市场营销5140401班、5140501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网上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认为穿拖鞋进教室既不尊重老师又不文雅;90%的学生能够争取做到礼貌用语、谦和待人;在尊师重教方面,有95%的学生选择不论何时何地见到老师时都应上前打招呼;在餐厅打饭时有91%的学生认为应该说声“谢谢”;在坐人工售票公交车时,89%的人主动交钱买票,有故意逃票经历的占1%;在调查出勤情况中偶尔旷课、迟到的占3%,从来没有旷课、迟到的85%;“不带食物进教室”的学生占94%,过马路闯红灯,选择从未闯过的占12%,偶尔闯一次的占30%,经常闯红灯的占8%;同学之间比名牌、比阔气,盲目追求潮流占9%。礼仪训练前后对比,结果如下图:

三、礼仪训练教育与行为自律

礼仪训练的比较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能力是与一个人接受礼仪训练的程度息息相关的,换句话说行为就是礼仪训练的结果。职业教育中通过礼仪训练不仅传承了文明又规范了高职生的行为,它是基于礼仪知识上的一种“导行”训练;也是一种以礼仪为抓手的“融行”训练,同样也是达到知行统一的“育行”训练。

(一)“导行”训练

“导”就是用良好的礼仪引导与疏导,“行”是学生的行为,它是礼仪训练的目的。高职院校的礼仪训练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礼仪知识条条框框的讲解,而是建立在礼仪知识基础上,提升学生行为的实效训练与教育,高职生不同于初高中学生,他们都已经成年,对于自己的就业职位与方向都有了自己的判断与决定,他的行为将部分决定自己未来的生活。在人才招聘会现场,一个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走没走相,没礼貌,不讲究卫生的应聘者,无论何时他都不会面试成功的。当一个人处在一个情境中,他首先是去判断,根据所处状况和自己的位置去决定自己的行为,从而才有了遇事后不同的个人行为,这完全是行为和意识自主性的体现。一个人接受了良好的礼仪训练,那么他基本的站、立、走、说话用语、语音语调都能显示出来,甚至一个人的个人卫生,衣着服饰都是自我形象素质的体现。当你看到一个人对于长辈或晚辈,微笑着打招呼,挥手与人告别,侧身避让对方,主动道歉,谦和礼让等等行为,你会不自觉的竖起大拇指,这种端庄的行为,并不是背着条条框框去做的动作,它完全是一种在礼仪知识基础上引导自主行为动作的过程,因此礼仪训练就是一种导行训练。

(二)“融行”训练

学校的礼仪训练不是一种比较细微末节的或表面形式的礼仪训练,而是一种以礼仪为抓手的行为训练,礼仪训练和行为训练是融合的,因此礼仪训练又是一种“融行”训练。从单一角度上讲,职业院校的礼仪训练实际就是行为训练,礼仪就是行为的准则,行为就是礼仪的反映。总结学校的礼仪训练内容,从仪容与形象礼仪、涉外和餐饮、娱乐礼仪到社交礼仪、沟通与职场礼仪、科技时代礼仪、商务礼仪,贯穿始终的原则就是诚信、友善、尊重与秩序,他们是礼仪训练的基本原则,也是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1.诚信

诚信是指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生命的动力,是生命的源泉,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诚信是行为的基础,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条件。所以一个人首先就要做一个真实守信的人,之后才能做一个有用的人。如果一个人有了诚信,他的行为自律也便有了基础,因此学生的行为自律不论学校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还是社交礼仪、职场礼仪都是从诚信开始的。

2.友善

“友”的意思是友好,一个人要表现友好,这是对他的行为要求;“善”就是心地善良,心存善意,这是礼仪基本的心理要求。如果一个人的外在行为离开了基本的内心要求,那只能是违心伪善,而如果只强调内心的善意而淡化外在的行为,又会产生误解,所以友善要求是礼仪与行为的统一。换句话说,友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礼仪准则之一,也是人的一种行为表现。

3.尊重

是否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礼仪的外在表现,也反映一个人的礼仪文化修养的程度。在我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经常会见到不尊重他人的事情发生:恶意损坏别人的劳动成果,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任意打断别人的话,跟对方交流时东张西望,讲话粗鲁野蛮等等,这些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表现。而礼仪就是要求用平和的心态尊重周围的每一个人,用我们发自内心的自然的行动去对待每一个人,因此尊重是礼仪教育的基础,行为是尊重的归宿。

4.秩序

秩序最直接的理解就是遵守秩序,不论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秘密环境中都要以礼相让,先人后己。如果大家都不注重礼仪与秩序,整个社会将会陷于混乱,也就没有公平公正。而礼仪就是让我们做到礼让与迁就,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环境,因此秩序就是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稳定的行为模式、结构和状态。

(三)“育行”训练

知行统一是礼仪训练的最终目的。“知”就是知识,“行”就是行为实践,运用所知道的知识去指导行为实践,就是“知行”,“知”为“行”提供基础,“行”为“知”体现价值。有“知”无“行”,徒有其表,无“知”而“行”,必将大败,所以先“知”而后“行”,以“知”指引“行”。礼仪训练就是要求在传授基本的礼仪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的行为实践,使学生不论在学习、生活、家庭、社会、职场,都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所以礼仪训练自始至终又是一种“育行”训练。

四、结束语

总之,礼仪训练在教学和实践中承载了提升学生自律行为的载体,它在增强学生的礼仪素养的同时提升了高职生的自觉行为,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市场的需求,为现代高职的教育理论再次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严薇.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2]王景平.礼仪课程教学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2).

[3]农世山.礼仪教育的实用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4]刘凤奇,侯召军,李静.浅论高职院校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作者简介:

篇6

文化差异背景下的商务礼仪:

1中西方的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中,其观念多是以个人价值为主,个人价值的体现才是最终的人生价值,因此,在西方国家中,人们多是将自身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人们的信仰是以追求物质和精神利益为主,崇尚权利和自由。而中国的价值观则是以社会价值来体现个人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能体现出个人的价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就导致了个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决定了行动,所以,商务礼仪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商务礼仪在空间上的差异

人们在交际中,身体间距离也是有着一定的差异的,在不同的国家,人们互相身体间保持的距离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例如,两个人在在相互交谈时,英国人保持的身体间隔就较大;而大利人就比较靠近一些。因此,在进行商务会谈的时,人们的空间观的差异会影响到商业交际的和谐氛围。

3商务礼仪中的语用习惯和行为习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篇7

英国餐桌礼仪

英国人在餐厅,拿到菜单英国人会说Thank you!,点了餐会说Thank you!,上了菜会说Thank you!,拿到帐单会说Thank you!,就算他付钱给你的时候也会对你说Thank you!。对于这样的周到,即使是出自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恐怕也是很难适应的。

对于餐桌的礼仪英国人是很注重对孩子的从小培养,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餐桌礼仪教育,希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同时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所以在英国的餐厅里,你听不到有人大声吆喝着服务员或小姐,也听不到哪一桌子的人在那里高谈阔论。相反,即使他们可能头一天就想好了今天吃什么,也会很耐心的看完菜单,然后静静的坐在那里等待服务生过来点菜;就算他们坐在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也会尽量用眼神或挥手同服务员沟通而尽可能避免发出任何声音。就餐时,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座位上静静的用餐,悄悄的说话,甚至用微笑代替大笑,生怕打扰到周围的人。当然,诸如喝汤不能发出声音,要闭嘴咀嚼食物,而且一定要在食物咽下去之后才能开口说话这些传统西餐礼仪也都是英国餐桌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餐桌礼仪的几大部分

1.预约:

在西方去饭店吃饭一般都要事先预约,在预约时,有几点要特别注意说清楚,首先要说明人数和时间,其次要表明是否要吸烟区或视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别的日子,可以告知宴会的目的和预算。在预定时间到达,是基本的礼貌,有急事时要提前通知取消定位一定要道歉。

再昂贵的休闲服,也不能随意穿着上高档西餐厅吃饭,穿着得体是欧美人的常识。去高档的西餐厅,男士要穿整洁;女士要穿晚礼服或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女士化妆要稍重因为餐厅内的光线较暗,如果指定穿正式的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进入餐厅时,男士应先开门,请女士进入,应请女士走在前面。入座、点酒都应请女士来品尝和决定。

一般西餐厅的营业时间为中午11点半至下午、晚上6点半后开始晚餐,如果客人早到了可以先在酒吧喝点酒然后再进入主餐厅。

2.就坐

就坐后可以不急于点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服务生,他们一般都非常乐意回答你提出的任何问题呢,若他们不是很清楚会问询餐厅经理或主厨。

就餐时间太早,中午11点或下午5点半就到了西餐厅、匆匆吃完就走、在餐桌上大谈生意、衣着不讲究、主菜吃的太慢影响下一道菜,或只点开胃菜不点主菜和甜点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高档西餐的开胃菜虽然份量很小,却很精致,值得慢慢品尝。餐后可以选择甜点或奶酪、咖啡、茶等等,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小费习惯。但是一定要多加赞美和表示感谢。

吃西餐在很大程序上讲是在吃情调:大理石的壁炉、熠熠闪光的水晶灯、银色的烛台、缤纷的美酒,再加上人们优雅迷人的举止,这本身就是一幅动人的油画。为了您在初尝西餐时举止更加娴熟,费些力气熟悉一下这些进餐礼仪,还是非常值得的。

就餐前不要随意摆弄餐桌上已经摆好的餐具。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餐巾布可以用来擦嘴或擦手,要以对角线叠成三角形状,或平行叠成长方形状,污渍应全部擦在里面,外表看上去一直是整洁的。离开席位时,即使是暂时离开,也应该取下餐布随意叠成方块或三角形放在盘侧或桌脚,最好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就坐时,身体要坐直,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也不要跷二郎腿,人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

3.使用刀叉勺

摆放规则:使用刀叉进餐时,由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一般情况下(左撇子可以反过来拿,但就餐完毕也要放按原位放回)左手持叉,右手持刀;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表示侍者可以将餐具撤走。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需放下。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做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以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子取菜。请记住,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西餐用的刀叉勺各有其用,不能替代或混用。

刀,是用来切割食物的,不要用刀挑起食物往嘴里送。切记:右手拿刀。如果用餐时,有三种不同规格的刀同时出现,一般正确的用法是:带小小锯齿的那一把用来切肉制食品;中等大小的用来将大片的蔬菜切成小片;而那种小巧的,刀尖是圆头的、顶部有些上翘的小刀,则是用来切开小面包,然后用它挑些果酱、奶油涂在面包上面。

叉,要用左手拿,叉起食物往嘴里送时动作要轻。捡起适量食物一次性放入口中。叉子捡起食物入嘴时,牙齿只碰到食物,不要咬叉,也不要让刀叉在牙齿上或盘中发出声响。

勺子,在正式场合下,勺有多种,小的是用于咖啡和甜品,即甜点心的;扁平的用于涂黄油和分食蛋糕;比较大的,用来喝汤或装碎小食物;最大的是公用于分食汤的,常见于自助餐。

4.优雅用餐

吃面包一般掰成小块送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块面包去咬。抹黄油和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喝汤也不可以发出吸的声音。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汤的时候,用汤勺从里向外舀,汤盘中的汤快喝完时,用左手将汤盘的外侧稍稍翘起,用汤勺舀净即可。吃完汤菜时,将汤匙留在汤盘(碗)中,匙把指向自己。吃鱼、肉等带刺或骨的菜肴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轻轻吐在叉上放入盘内。吃面条要用叉子先将面条卷起,然后送入口中。

5.甜品与饮品

喝咖啡时如果需要添加牛奶或糖,要用小勺搅拌均匀,然后将小勺放在咖啡的垫碟上。喝时应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垫碟。不要用一勺一勺地舀着喝。吃水果不要拿着水果整个去咬,应先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着吃。

5.饮酒与食物的搭配

饮酒时应该搭配食用什么食物,时常困绕着人们,几百年来,饮酒时选择适当的食品似乎已经形成了一条条的规律。但是,随着现代的社会中新食品和新型酒类的不断涌现,这些规矩显得陈旧,越来越不适用了。

饮酒如何搭配食物首先应该明白一点,生活因个人喜好不同,饮酒和食物搭配毫无疑问的也应该随个人品味随意搭配。你可以按自己口味点叫酒和食物,即使是规则中不允许的,或者与你同桌用餐的朋友坚决反对的话,也不用害羞或不好意思。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不宜搭配的事物组成在一起,还是显得那样和谐。然而,晚饭时应该用什么酒,你还是拿不定主意时,该怎么办?是不是求助于那些规则搭配呢?多年来,我积累了些经验,可以解决你遇到的难题。这些所谓的原则不是告诉你喝酒时吃些什么,只是说明食物与酒类之间如何影响,相互作用的。饮酒时搭配食物重要的是根据口味而定。食物和酒类可以分为四种口味,这也就界定了酒和食物搭配的范围,即:酸,甜,苦和咸味。

酸味:你可能听说过酒不能和沙拉搭配,原因是沙拉中的酸极大地破坏了酒的醇香。但是,如果沙拉和酸性酒类同用,酒里所含的酸就会被沙拉的乳酸分解掉,这当然是一种绝好的搭配。所以,可以选择酸性酒和酸性食物一起食用。酸性酒类与含咸食品共用,味道也很好。

甜味:用餐时,同样可以依个人口味选择甜点。一般说来,甜食会使甜酒口味减淡。如果你选用加利福尼亚查顿尼酒和一小片烤箭鱼一起食用,酒会显得很甜。但是,如果在鱼上放入沙拉,酒里的果味就会减色不少。所以吃甜点时,糖份过高的甜点会将酒味覆盖,失去了原味,应该选择略甜于一点的酒类。这样酒才能保持原来的口味。

苦味:仍然使用个人喜好原则。苦味酒和带苦味的食物一起食用苦味会减少。所以如果想减淡或除去苦味,可以将苦酒和带苦味的食物搭配食用。

咸味:一般没有盐味酒,但有许多酒类能降低含咸食品的盐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食用海产品如鱼类时,都会配用柠檬汁或酒类,主要原因是酸能减低鱼类的咸度,食用时,味道更加鲜美可口。

6.祝酒

作为主宾参加外国举行的宴请,应了解对方祝酒习惯,即为何人祝酒,何时祝酒等等,以便作必要的准备。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可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祝酒时注意不要交叉碰杯。在主人和主宾致辞、祝酒时,应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也不要借此机会抽烟。奏国歌时应肃立。主人和主宾讲完话与贵宾席人员碰杯后,往往到其他各桌敬洒,遇此情况应起立举杯。碰杯时,要目视对方致意。

宴会上相互敬酒表示友好,活跃气氛,但切忌喝酒过量。喝酒过量容易失言,甚至失态,因此必须控制在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以内。

篇8

不该成为问题的吃饭问题,什么时候才不再是问题?

吃饭立规矩,是个技术活!

每天在催促声中吃饭的孩子,往往是最慢的。其他诸如“好好吃,别说话!”“看!米粒又撒在桌上了!”……这些在家里或公共场合经常听到大人对孩子说的话,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

也许这些即时的提醒都是为了孩子好――“边吃边说话”,速度慢还不利于消化,“吃饭浪费”则不懂得惜福,“吃相难看”以后那更是会被人笑话的。殊不知,原本愉快的一餐,就因为催促和监督顿时变得严肃,孩子神经紧张,情绪一下子跌落,消化腺受到抑制,食欲没了,严重的还会造成厌食、畏食。所以,对孩子吃的教育,不宜操之过急。

建议1:给孩子适度说话的权利

4~7岁的孩子在吃饭时说话,只要声音不大,比如只是悄悄说话并没有影响到他人,这样的行为应该是被允许的,但嘴巴里有饭时最好不要说话,尊重一下旁边的人。

给孩子们适度自由说话的权利,体现了对他们的尊重,也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

建议2:吃饭时吃饭是原则

孩子爱玩,到了吃饭时间频道转不过来就会和大人对着干,不仅如此,他可能还喜欢干扰别人吃饭,“我不吃,你也别想吃”。此时,父母应该坚持原则,让孩子明白“想吃饭就坐下来好好吃,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每个人都这样”、“不想吃饭就不要吃,离开餐桌,别妨碍别人吃饭”。

建议3:安全规则适合所有人

每个人应受到纪律的束缚,即使对大人也没有第二套标准。吃饭时不高声笑谈,不追逐打闹,人人都要遵守。爸爸妈妈维持纪律、自觉遵守,孩子也会有样学样,逐步学会自控,慢慢养成好习惯。一旦习惯养成,孩子进餐时不再分心,爸妈自然不会为孩子“突然被呛到”或“吃不好、吃不饱”操心啦!

吃什么不吃什么,谁说了算?

眼下,无论是接受西方思想较多的年轻父母,还是疼爱孙辈的爷爷奶奶,将“尊重孩子的选择权”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在饭店点餐时,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总是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愿望,“再怎么也不能委屈了孩子。”但选择权最终还是应该掌握在大人手里。

建议1:将添加剂饭店加入黑名单

为了招徕、留住顾客,也为了降低成本,一些饭店会用食品添加剂来提香、提鲜,普通的食客根本吃不出味道不对,孩子吃了这些食物,不仅口味会和大人一样变重,而且机体的代谢也会受影响。建议爸爸妈妈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点评,那些有“前科”的饭店就不要去了。

建议2:给孩子慎吃水产品

多刺多钩的水产品,比如鲫鱼、螃蟹、龙虾等,容易造成划伤,不建议给孩子吃。而且大多数的水产品性寒,尤其是龙虾、牡蛎、田螺、河蚌,孩子吃了特别容易导致过敏和腹泻。

建议3:简单的或许是最好的

有位妈妈的做法比较值得借鉴,她也是经历了几番折腾后发现儿子自己看图点的菜并不适合他,而且上桌之后他都没吃几口就打住了,此后每次在外面吃饭妈妈索性不让儿子点单,只给他吃饺子,省心又省钱。

小档案:忌口食谱

1.“辣食”。孩子处于成长时期,对于辣的口味大多不能适应,而且辣味对口腔、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对孩子健康不利。

2.“酸食”。孩子喜欢茄汁、糖醋,适当的酸能开胃,但过酸的食物,对其胃肠道有一定刺激,慎食为好。

3.“咸食”。过咸的食物,对孩子成人都不宜。孩子应以甜为主,咸味适当为宜。

有礼有节,吃饭就没味道吗?

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罢,进餐的礼仪延续了几千年,只是到了最近几年,进餐礼仪好像一下子从中国人的餐桌上消失了。

中国是礼仪之邦,从小养成好的家教,在外进餐讲礼仪,是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表现,如果大家都有礼有节,那么在外就餐就不是一件“辛苦”的事,而是一种享受。

建议1:从最基本的礼仪教起

在家里吃饭时,爷爷奶奶先入座,爸爸妈妈和孩子再入座;请年纪最大的爷爷先动筷,而不是现在普遍的让孩子先“偷嘴”;吃饭时,不发出很响的声音影响到别人;吃到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而是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者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的餐巾纸上……

一段时间后,不用妈妈说,孩子都知道该怎么做。

建议2:学会用手势

有事就叫“服务员”,现在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可是,谁都不想在餐厅吃饭还要喊嗓子,对吧。很多时候,一个手势往往比大嗓门管用。爸妈举止优雅,孩子也差不到哪里去呢!

建议3:遇到意外冷静处理

餐桌上难免会遇到意外,比如人多时不小心碰倒杯子,筷子、勺子掉地上,碗掉地上打碎了,甚至不小心鱼刺卡喉咙里了……遇到这样的情形,爸爸妈妈的冷静与正确处置十分重要(你的冷静孩子都看在眼里哦),第一要务是先看老人孩子有没有伤到,接着是快速打扫“战场”,如果有必要,马上送医院包扎或去除卡在喉咙里的异物。

篇9

关键词:礼仪教育;道德教育;作用;实施

我国是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标志,是历代最基本的道德教化内容。我国古代完备的礼仪知识、规范的礼仪体系,不仅对东方各国,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发展都曾发生过深远的影响。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礼仪教育同样十分重要,它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重视礼仪教育,尤其是学校礼仪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

何谓礼仪教育?所谓礼仪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社会生活的文明规范,形成健全人格,是教学生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何谓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简称“德育”。我国古代有德育之实,并无德育之名。“德育”一词在 20 世纪初传入我国,1904 年,王国维以“德育”、“智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本论文将礼仪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抓手,或者说一个突破口,试图通过礼仪教育,整合学校的行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其它道德教育领域,帮助学生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形成健全人格。

二、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的主要原则

学校礼仪教育原则作为学校礼仪教育客观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主观反映,是礼仪教育工作者处理礼仪教育中各种矛盾的主题思想,是学校礼仪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为了使学校礼仪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结合当前学校礼仪教育的实况,提出以下四个主要原则:

(一)自律性原则

自律指不受外界的约束,不为情感所支配,根据自己的良心,为追求道德之外的目的而制定的伦理原则。现在一般使用“自律”这个词,就是指不受外界的约束,不为情感所支配,根据自己掌握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礼仪教育应该自始至终强调礼仪行为的自律性。但如果礼仪教育仍然停留在要求学生听话、服从,那么实际效果就会出现许多两面派、伪君子,当面服从、背后不从,滋生出大量社会问题。因此坚持礼仪教育的自律性原则,是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又符合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的发展,也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件实事。

(二)合作性原则

礼仪教育必须通过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形式,主要是小组学生的合作形式来进行。礼仪知识的学习不是纯知识学习,也不是纯个人技能训练。而是一种交往道德和公共道德的学习。如果说在现代学校中各种学科的合作学习已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那么在礼仪教育中小组同伙共同学习更应成为一条铁则。礼仪教育一定要改变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满堂灌形式,也要改变全班一起统一操练的形式,而是要转变到教师精心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形式上来。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可分别承担一项互补且有内在关联的“角色”,包括小组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而且这些角色是可以更换的。从而使每个学生在不同情境中通过“合作”,学习到交往技巧和礼仪知识。因此人际交流、交往的意义和目的就在于合作,礼仪的意义和目的也在于和谐合作。合作应是自始至终贯彻于礼仪学习和教育的全过程的原则。

(三)情境性原则

情境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授礼仪时,不能脱离情境,只是抽象地讲解礼仪准则,而是要把这一礼仪行为放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并说明清楚。学生在学习礼仪行为时,不能以了解和懂得礼仪规则为满足,而是要以自己的礼仪行为在不同情境下最为适宜的不同运用为学习目标。礼仪教育的情境性原则就是要开启这样适时适宜的礼仪智慧。否则脱离情境宣讲,那么就只能留下几条简单的原则。情境性原则就是要教师注意在不同情境下学生行为的不同差异。礼仪的规则是典型的教条,在教和学礼仪时注意情境性才有礼仪的智慧,才能把礼仪真正学到手。

(四)整合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指的是在实施礼仪教育的个别内容时,要有整合和整体的理念。不仅要注意礼仪教育各部分内容的关联和整合,也要注意礼仪和道德人格的联系;不仅要注意礼仪教育内部各方面的整合,还要注意礼仪教育外部和其它德育的整合。对于礼仪,我们可以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公共场合礼仪,或餐桌礼仪、服饰礼仪、行为礼仪等等。但最基本的是教师要对礼仪知识和行为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在教授时,也要有整合的思路,切忌“就事论事”,割裂地教授某一礼仪,这样就很容易成为只是礼仪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与学生实际行为和道德脱节作为一个教育原则。如果我们对礼仪教育的理念和实施有了整合观念,那么再来看学校其他教育如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法制教育等,在理念上和内容上也是可以整合的。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原则,我们必须鲜明提出并努力坚持。

三、礼仪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实施

(一)科学规划丰富教育内容

礼仪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优雅行为的人,还要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开设相关的礼仪教育课程,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地引导受教育者自觉的掌握礼仪规范并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在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多种学科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的程度开展教学内容。学校礼仪教育则要将礼仪教育与伦理学、交际学等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历史渊源和思想内涵,了解文明礼仪的功能和作用,从礼仪的基础知识到个人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社会交往的基本礼仪等,全方位了解礼仪教育的内容,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要开设各种形式礼仪讲座和礼仪活动,将继承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增加对传统礼仪的了解,接受并掌握现代礼仪规范,处理好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的关系。通过礼仪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礼仪知识和礼仪行为规范,养成礼仪行为习惯。

(二)通过榜样示范争做道德模范

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地方,也是连接家庭与社会的重要桥梁。礼仪本身就包含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和公德,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塑造良好的礼仪形象。在学校开展礼仪教育,要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认同并内化礼仪规范,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和审美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要起到为人师表的道德表率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带头遵守道德规范,践行文明礼仪,以良好的作风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树立学生学习的先进榜样。教师还要积极带领和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活动和社会活动,在实际活动中实现礼仪行为的自觉,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争做礼仪行为模范。

(三)过程与结果并重

礼仪教育是要通过行为训练和强化,使个体形成健全的人格并成为社会合格的公民,是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凝合。礼仪教育过程是教育的量和教育的质的统一,通过提高学生的礼仪学识、构建礼貌的思维方式,培养具有道德精神内涵和较强的礼仪应用能力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体验和礼仪行为的实践,因为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了解礼仪的道德内涵、礼仪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和学习结果有深刻的反思,提高礼仪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践行文明礼仪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积极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道德教育的校园氛围,是促进道德建设的潜在的教育力量,各种活动的不断展开还能够促进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形成新的凝聚力。同时,还要借助校园网络、校报、校园广播、宣展栏、学生会组织等彰显校园精神的平台,营造文明有礼的良好校园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礼仪活动,使学生在礼仪文化活动中感受礼仪的精髓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不断开展,形成良好的校园文明的环境,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导向,改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开展礼仪教育要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使礼仪教育有丰富的文化活动载体,不断促进教育形式多样化,丰富礼仪教育内容,深化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燕.现代礼仪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赵玉梅.初中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7.

[3]刘敬.中学生礼仪教育初探[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篇10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个人礼仪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

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四)修饰与衣着

修饰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华丽了,太耀眼了,如果这样去面试,我想机会就已经了了无几了。因为你是来工作的,要庄重,不要给人一种浮的感觉。我觉得不化妆也不太好,最起码要化些淡妆,这也是对别人尊重的一种做法。想想看打扮的整整洁洁是不是让别人看上去很舒服呀!你想如果一个老农民和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找你谈判,你是不是要选择那个西装革履的人呀!

当面试时,有的人说:面试时,不就是到那天从里到外都换上新衣服,穿的整整齐齐的,然后到发廊整理一下头型吗?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一、会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提前准备了,有的时候连刚打上去的发胶还在头上呢,一看就知道你是刚从发廊里出来的。二、由于刚穿上新衣服,一切都是新的,你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你最好要提前一、两天就穿上,适应一下。也就是面试前要提前一、两天做好准备。

面试时要多带几份简历,因为你交到面试官那的已经订成厚厚的一打了。他要看你的简历还要翻找一下才能找到,这时你就要拿出你已提前多准备的简历给他,他会觉得的很舒服的。当面试完后要给面试官写感谢信,虽然现在有许多人一般都不写,但这是礼仪,我还是希望大家写,你想别人都不写,你写了是不是会引起注意呀。在面试或会议时要带上比较精致皮面的笔记本,还有好的笔,不要随便找一个本或笔。

面试时要提前半小时去,先与他们的总台人熟悉一下,总台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多打听一下有关将要面试你的上级的消息。如称呼等。有一次一位王女士,接了一个电话说:你好,我是XX公司的王浩,请你明天九点到我们公司来接授面试。第二天,他八点半就到了,和总台服务员聊了一会,服务员打了一个电话,说王总,王小姐到了,这时她才知道,原来给她打电话的就是王总呀!在这之前她还把这个人当成小人物呢?因为一般打电话通知的都是小人物或员工做的事。所以她进去面试时,说了你好!王总。你想想假如她说,你好,王浩!王总会怎么个想法,王总叫了几年了,都已经叫习惯了,突然叫他王浩,他能够习惯吗?

(五)自我介绍

应筹式:在不太重要的场合。如在火车上等场合只要说出叫什么名字就可以了,不必报上职务等。

工作式:你好,我是XX公司的XX经理。交流式:你好,我是XX,请多多关照,或送上名片。比较随便。

礼仪式:如:开学仪式,升旗仪式等等。比较庄严。

(六)眼神

时间:与别人谈话30分钟时,如果只有10分钟以内对方是看着你的,说明他在轻视你。如果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说明他对你是友好的。20分钟至30分钟说明两种情况:一、重视。二、敌视。也就是与别人谈话时眼睛要注视谈话时间的2/3。

部位: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眼睛上,属于关注睛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

角度:平视,表示平等。斜视,表示失礼。俯视:从上往下看,轻视别人。

(七)笑容

要学会微笑:

微笑很重要,谁喜欢天天面对着冷冰冰一点笑容的人呀。像储蓄所、银行的职员,当你去取钱时,他们是不是很冷冰冰的,一点笑容也没有。像别人欠他们什么似的,感觉不太好吧,其实那是他们的职业病,已经习惯了。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家公司让他们的员工去拿一份重要的材料,结果去的都被骂了回来。老板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李,小李很愁呀!但这份材料不拿还不行,结果还是去了。到那时,只见那位科长还在破口大骂呢?这时小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微笑还是微笑,嘴里说着:噢?这样呀?是吗?,只是点着头微笑着。后来,那个吴科长骂了一阵子的时候,小李说:吴科长,你很会善于表达你内心里的愤怒呀!。后来,吴科长看了看小李说:嗯!这小伙子不错!我也不为难你了,你就拿回去吧!,就这样别人没有拿到的,他却拿到了。

(八)需要避免的身体语言。

当与别人谈话时不要双手交叉,身体晃动,一会倾向左边,一会倾向右边,或是摸摸头发、耳朵、鼻子给人以你不耐烦的感觉。一边说话一边在玩笔,有的人特别喜欢转笔,好像在炫耀,你看我转的多酷呀!也不要拿那个笔来回的按。虽然与同辈之间还算说的过去吧,但是跟长辈谈话时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

(九)见面礼仪

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握手也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那么有礼貌的顺序是: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上级后下级,先女士后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