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相关法律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暴力相关法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职业学校;校园暴力;成因;防治对策
前不久,“中国留美学生绑架凌虐同学案” 震惊中外,该案的判决结果更令不少国人讶异,凌虐和绑架同学的三名中国留学生3名嫌犯翟芸瑶、章鑫磊和杨玉菡的律师和检方达成认罪减刑协议,3人将分别被判刑13年、6年和10年,刑满后将被被驱逐出美国。这一案例也再次引发关于国内校园暴力处罚方式的热议。
近年来,国内“校园内聚众打架斗殴”等校园暴力事件不断被曝出,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努力,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校园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影响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然而校园暴力发生在学生的各个阶段,对个人、对家庭、对学校都造成严重的伤害。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学生心智的不成熟、家长的疏忽、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造成的。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和个人修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安全意识,减少校园暴力的形成。本文就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成因及防治对策进行研究探讨。
一、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成因
(一)学生个人因素
职业学校学生因为成绩较差而自身存在一种自卑感,他们不愿意与普通中学的学生交往,长期的自卑感会使学生产生内向的性格,造成敏感多疑的心理。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情绪波动较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丧失了学习的动力,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理想信念。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够。
(二)学校因素
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却存在就业的压力。职业学校管理制度往往不够完善,学校只是注重学生的就业率,提前安排学生进入实习岗位,缺少对学生人格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习惯疏于引导。学校教师对成绩的过分关注,打击了成绩较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造成学生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是教师对学生的变相体罚造成学生心理的阴影。学生校园生活的单调,造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结交社会不良青年。
(三)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暴力、冷战都对学生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家长对学生过度的溺爱也是校园暴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学生的自我意识太强,不能很好的处理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家长对学生学校生活的不关心,缺乏正常的家庭互动交流。单亲或离异家庭对学生的伤害最大,最容易形成学生的不良习惯的养成。
(四)社会因素
职业学校的学生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很大。随着社会风气的日渐浮躁,价值观的差异,人们对金钱权利的重视以及道德观念的意识浅薄,造成学生的不良习惯和做事风格的养成。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对学生来说已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学生缺少正确的指导和学习方式,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学生情绪的极端化和暴力化。目前,我国对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性也是校园暴力的形成因素之一。
二、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防治对策
(一)学生方面
首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自信心。培养学生正确的交际方式,促进学生主动与同学教师的沟通意识,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正确处理老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其次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面对不合法的事情,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坚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最后加强学生对暴力行为的应对措施。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安全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学校加强对学生应对暴力事件的方法,根据暴力事件的严重程度,学生可采取不予理睬、报告老师、报警等办法,不能进行相应的反抗或消极对待助长暴力行为。
(二)学校方面
首先加强学生安全思想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端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其次加强校园制度的管理。校园安全关系着学生的生命安全,积极对校园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开展校园制度的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校园安全意识。最后建设文明校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古往今来的人生哲学,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学习应该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建立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家庭方面
和谐美满的家庭是每个人的希望。父母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父母要做好学生的榜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身修养。家长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要以平和的心态去解决问题,避免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创伤。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应耐心的进行指导和教育,不应“一棒打死”,也不能“溺爱有加”。家长应着重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加强孩子的情商的培养意识,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和情绪的自控能力,提高孩子的人格素养。
(四)社会方面
国家对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法律对校园暴力的威慑性,有效制止校园暴力的发生。加强对校园暴力的重视程度,提高社会对校园暴力的认识程度,特别是家长对校园暴力的认识。法律对校园暴力有一定的约束性和威慑性,可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对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缺乏,是造成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加强对校园暴力的法律学习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制止学校暴力事件的形成。
职业学校校园暴力关系着学生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引起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成因,针对职业学校校园暴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加强学校方面的管理制度,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职业学校需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社会型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人之初,性本善。那些滥施暴力的孩子,绝非天生就暴戾成性,大抵都是后天熏染不良习气,尤其是受到社会暴力文化影响的结果。网络、影视、书籍中的暴力手段被包装和美化,以致缺乏分辨能力的孩子欣p暴力并沉溺于暴力游戏,进而模仿影视作品中的帮派行为,在校园内为非作歹,动辄拳脚相加,有的甚至以暴力为荣。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过度重视智育,忽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学生精神世界的贫乏和法治观念的缺失,让暴戾之气有了滋长的土壤。加之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学生压力倍增,一些学业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容易在压力下产生对校园和同学的对立情绪,在行为上更易出现攻击性。
要想根治校园霸凌现象,必须从净化社会风气和改进学校教育等入手,多管齐下。但是,要想迅速亡羊补牢,及时惩戒无疑是首选之策。然而,由于法治的不健全,青少年校园暴力犯罪成本极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一些暴力犯罪者常常因为未成年就免于处罚,以致少数顽劣少年凭借这道“护身符”,恃强凌弱,为所欲为。
篇3
一、未成年人校内暴力的现象
在当前的校内管理过程中,发现一个明显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未成年人校内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并且这一事件发生的几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生都具有了一定的思想与自主能力,他们完全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与言语负责,高中校园中出现校内暴力的事件甚至要高于大学,可见这一现象正呈现出年龄降低的趋势。
在校内暴力的主要类型中,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语言暴力、力量暴力以及心理暴力,无论是哪一种校内暴力都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语言暴力主要是指在同学之间起外号,嘲笑对方,对学生的精神造成严重的侵害。力量暴力重点是对学生的肉体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害,同时这一类型也是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在很多高中院校中,每隔几日就会发生这类暴力事件,轻则对受害人造成身体上的残废,重则甚至会造成死亡,但是由于高中阶段很多学生都是未成年,只能在少管所进行改造,但是无论是从哪一方来讲,因为校内暴力造成的损失都是无法挽回的。之所以会发生校内暴力事件,追根究底应该是在思想观念上的一种扭曲,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施暴者极有可能产生反社会人格的倾向,这在今后步入社会中,将会是十分严重的潜在威胁,所以只有进行有效的预防,才能避免他们在成人以后发展犯罪。除了上述两种暴力类型以外,心理暴力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主要是在班级或者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故意孤立某个人,对他的精神造成十分严重的伤害,这一类型的校内暴力事件是经常容易被忽略的,但是一旦发现后果却是相当严重的,并且不仅仅是学生能够成为心理暴力的施暴者,教师也极有可能在这一过程中成为施暴者。
二、未成年人校内暴力的主要原因
从个人方面来讲,施暴者经常会对一些弱势群体展开校内暴力,因为施暴者在社会认知方面会存在一定的缺陷性,所以会产生一定的攻击性行为。但是这并不是全部的原因,学生在高中这一阶段,自认为能够领导别人,潜意识中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自认为需要做一些特别的事情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与羡慕,所以就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欺辱他人,还有些学生是为了义气,认为朋友有难,应该两肋插刀,所以采用暴力的手段解决人际之间的摩擦,但是熟不知这种方式最终受到伤害的是双方。在很多高中院校中,一部分学生的家庭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有些是单亲家庭出身,从小就缺少亲情的关爱,对于社会会产生一种排斥感,因此经常在学校作出一些有违学生行为的事件,以此博得关注。除此之外,类似的原因还有很多,都是学生自身的因素造成的校园暴力事件。
从家庭方面进行分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很多学生的习惯都是从父母处潜移默化的形成的,如果父母进行了错误的示范,那么就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教育意义。有些父母的潜意识中,认为只有棍棒之下才能出孝子,所以一旦学生犯了什么错误,经常以棍棒伺候,长此以往,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尤其是在高中阶段,他们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如果不能顺着他们的心意,那么就会走上一条十分极端的道路。在相关调查研究中发现,校园暴力中的施暴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他们学习水平不高,所以在学校期间会整天无所事事,以欺负同学为乐趣,有一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会产生冷暴力的情况,对周围的事情保持着漠不关心的态度,对于前者来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的不管不问,而后者的家长则主要将重心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对于其他方面的事情也保持着漠视的态度。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领导对未成年校内暴力事件的忽视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所以不受到同学与老师的重视,他们为了引起关注,才会作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引起其他人的瞩目,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宣泄心中的不满。所以在高中校园中,经常能够发现损害学校公共物品现象的发生,但是在这种情况出现后,学校领导并没有做出过多的惩处,进而才会发生更加严重的校内暴力。学校制度的不健全会对教师的计划辅导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很多教师为了能够多挣钱,对其他事情一概漠视,将学习成绩当作一切,因此才会造成现在校内暴力事件的频频发生。除了文中提到的一些原因以外,还有很多问题是由于被害学生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不能单一的从加害者的角度分析未成年校内暴力的问题,这样是片面的,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才能更加有效的解决矛盾,为校园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三、未成年校内暴力的法律讨论
在法律的角度上来讲,未成年的校内暴力现象已经上升到互相伤害的层面上,轻则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重则是对心灵与肉体上双重暴力,严重损害到了一个学生的正常发展。在当前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主要是对未成年群体进行保护,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到侵犯,但是在未成年校内暴力事件中,绝大部分的施暴者都是未成年人,而被害者同样也是未成年,这就在无形之中产生了一种矛盾,究竟如何对他们的利益加以维护,这是需要相关法律条文应该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还会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学生出现早熟的情况愈发明显,那么相关法律是否应该对未成年的年龄进行重新界定,这样才能保证从法律上对被害者有一个合理的交代。除此之外,很多情况的校内暴力事件发生以后,并不能从根本上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效果。
上述的这些法律亟待进一步的完善,对于约束校内暴力事件,还被害者一个公道具有重要的帮助。
四、降低未成年校内暴力事件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的许多新闻中,能够发现未成年校内暴力事件的程度愈演愈烈,其手段十分残忍,很多学生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周围的同学进行人身伤害,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这类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相关专家建议在未成年刑事责任能力年龄方面应该进一步提前,因为在当前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并没有具体对校内暴力事件加以明确的制约,甚至可以说是相对落后以及偏轻的,所以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概率才会逐年提升,他们并没有对自身的错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在全国两会中,明确提出了要想关注未成年人的安全问题,就应该各方承担起应付的责任。
为了应对校内暴力事件,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手段,这值得我们的借鉴。日本文部科学省加强了对教师进行预防校园暴力的培训,增加了合格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以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 同时,允许学校对那些给同学带来身体或心理伤害的学生停课,并为此制定了更加明晰的指导原则和程序。澳大利亚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组织和网站,如反暴力网络组织和澳大利亚无暴力计划,以帮助学校了解暴力现象,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教师培训的指导大纲。在美国,校园暴力被称为欺凌。学校对暴力十分重视,每年开学时,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暴力事件,发给指导材料。对学生也会有预防性的教育,告知他们学校的有关规章。以上的措施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学习,但是还应该从具体的国情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措施来抑制校内暴力的发生。
对于学生如何自护自救,有论者给出了几个建议:首先,应该告诉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其次,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最后,教育孩子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给孩子的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上下学、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学校应定期开展心理、思想道德课程教育,适当组织同学间的协作活动,加强团队互助意识。
篇4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学校德育 教育法律 法律哲学
德育不只是需要培养青少年的向善之心,塑造亲社会人格,还需要防范青少年人性恶的一面,控制人格的形成。但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存在一些教育法理上的问题。如果教育法理站在成人社会的角度,最终却保护了未成年学生中强者的权利,而对未成年弱者的权利采取选择性无视,特别是其免受暴力、威胁等人类基本权利,那可能就成了德育问题。
一、义务教育阶段德育的困境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工作存在相当难度,其困境部分源于教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这两条法律条文在实践中经常被误读,或被扩展解释,最终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一定的德育困境。
义务教育阶段不可以开除学生,同时禁止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问题在于司法解释中,并未明确界定体罚和变相体罚的边界,导致几乎一切学校惩戒行为均可以解释为变相体罚,这导致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很大程度上失去了ρ生的惩戒权。同时,我国的教育相关法律中,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均无明确对教师授予惩戒权的规定,因此我国法学界通常认为教师惩戒权在现行法上并无直接根据。
二、义务教育阶段德育的法理问题
禁止开除学生和禁止学校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其背后的核心法律理念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但法律没有明晰的一个重要性前提就是:青少年中也是分阶层的,至少分强者和弱者,受害者和施害者。而当前德育相关法理的实质问题就是:保护青少年中的施害者,而不是保护受害者。最终导致在现实学校德育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反而导致了强化,即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奖励性强化。简而言之,青少年在学校教育中的问题行为,如对同学暴力伤害、勒索钱财等,学校教育对其无可奈何,导致这种问题青少年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实质上奖励性的后果,如在学生中江湖地位更高,其他同学更畏惧,勒索到的钱财更多,等等,最终形成了对其不良行为的奖励性强化,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按照正常的法律哲学,应该保护弱者免受强者的欺负,重视对弱者的人身权利的保护,在必要的时候制止、惩罚强者的侵权行为。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法律现实却是,教育法规站在了青少年强者的一面,保护了欺负弱者的青少年强者留在本班、本校的教育权力,而对受害者的免于恐惧、接受教育的权力则采取选择性无视。具体而言,当前的义务教育法律理念存在以下几个缺陷。
首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变成了对未成年问题学生不良行为和违法行为的纵容。学校教育同社会基本一致,即道德行为应该受到正面强化,并得到教师和学校的奖励,问题行为应该得到负面强化,受到教师和学校的制止。但现行教育法律理念对未成年问题学生的保护,一方面导致对弱势群体学生的保护无力,另外一方面却演变成了对问题学生不良行为的纵容。这种结果事实上是对学校教育的重大伤害,弱势群体不能得到保护,问题行为不能得到制止,问题学生实施问题行为更为有恃无恐,最终形成人格。研究证实,在中小学阶段经常扮演欺凌角色者在成年后犯罪的概率很高。
其次,义务教育阶段禁止开除学生,导致了未成年问题学生的有恃无恐。任何人类群体都具有该群体的终极惩罚措施,在成人社会中是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在学校教育中,大多是开除处分。但在当前的教育法规中,学校教育失去了这一终极惩罚措施,导致学校对严重问题学生无可奈何,只能在问题学生严重违法并犯罪后,才可能进入其他强制机构,如工读学校,少年监狱等。但问题在于:其一,这导致了学校教育对学生未达到犯罪行为的严重问题行为的无力纠正,直接导致了对弱势学生的保护存在问题,特别是心理伤害非常严重;其二,这变相地导致了问题学生的问题严重化,因为学生在走向犯罪分子的过程中,不能得到有效警示,等学生到达犯罪地步,已经无法回头了。
再次,教育法律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剥夺了教师的基本教育权力。特别是变相体罚的扩大化,导致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失去了必要的教育强制权力,这是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现代大规模的学校教育本身就必须拥有一定权力来维持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在其学业和人格的发展过程中,他律往往也是必经的途径。学校教育都需要一定的强制权力,否则必然导致学校教育的无序。即使是体罚,从美国宪法角度,并不禁止学校教育体罚学生,其认为体罚分为合理体罚和过度体罚,合理体罚是学校的天然权力,而过度体罚则是刑法处理的事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如果取消合理体罚,则势必造成学校惩戒权的完全丧失,这对于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中小学校而言将是一项不可承担的重荷。
最后,过度重视对问题学生的保护,导致了对受害学生和教师的双重伤害。现行教育法律理念直接的负面后果,就是过度重视对问题学生的保护,却忘了教育法律最应该保护的是学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和受害学生。最终这种理念导致了对受害学生和教师的双重伤害。对受害学生来说,这种教育法律理念在问题学生对受害学生的施暴行为过程中,不能保护受害学生的正当权利,而在施暴事件的处理中,却站在施暴学生的利益上,反对学校对施暴学生的惩罚。对教师来说,一方面教师需要建立正向的学校道德教育环境,但这种教育法律理念却实质性地保护了问题学生的施暴行为,导致了学校德育的无力;另一方面,在教师处理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法律理念却站在问题学生一边,对抗教师的处罚行为,甚至剥夺了教师的处罚权力。
三、不当的德育相关法理逻辑错误
本应该对不良行为抑制的教育法规,最终却保护并助长了青少年群体中的不良行为。本应该对青少年弱势群体保护的学校教育,最终却无力保护弱势学生。这种教育法理逻辑,必须得到纠正。
首先,不能简单地停留于义务教育不能开除学生的理念,必须有相关配套的基本措施。如韩国在《校园暴力预防及对策法》中,就明确学校对问题学生具有以下处罚权力:停课,调换班级,命令转校,甚至责令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退学。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开除学生的法律理念本意是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同时也有着功利主义的目的,即认为把问题学生留于学校中,肯定比混迹于社会中更好。这一理念本身没有问题,也是社会的正确选择。但问题是,不能仅仅停留于这一阶段,必须明确学校教育面对问题学生能够做什么。如果学校没有其他可以提供的选择,那么将导致学校教育环境和教育秩序的问题,这就实质性地破坏和伤害了学校教育。最终导致法律保护了教育的破坏者,而不是建设者。
其次,不能简单、笼统地保护未成年学生,必须明确提出保护青少年弱势学生的权利。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优秀的或者正常的学生,不是培养和扩大问题学生,所以教育法律必须明确重点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弱势群体。不加区别地保护,事实上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未成年学生中的问题学生是施暴者,是未成年学生中的强者,他们可能需要保护,而未成年学生中的受害学生是弱者,他们更需要保护。但事实上最终教育法律却站在强者的问题学生一面,成了魔鬼的保护者,这就是义战逃法律的德育理念问题。司法界更需要明晰教育法律的终极目的:保护所有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而不仅仅是德育问题学生的受教育权。
再次,必须正视青少年学生犯罪的具体细节性问题,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身体成熟的年龄逐渐降低,应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青少年问题学生的违法犯罪最终大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学生没到刑事责任年龄,刑法不能介入,而教育法规又过度保护问题学生,最终导致了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既不能得到有效制止,同时还蔓延开去。这是未来修改教育法律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教育法律应该在成人与未成年人之间保护未成年人,但在未成年人的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必须坚定地站在受害者一边。
最后,必须建立安全的校园,保护学生和教师的基本人身安全,不受威胁的基本人身权利应该高于一切。学校应该是温暖的家园,而不是校园暴力滋生蔓延的地方。学校需要自由和个性,同样需要纪律性的培养和基本秩序的维护。对于学校教育的安全环境,需要在未来得到更强有力的保护,不能以保护未成年人的理由,无视未成年人的校园暴力和其他不良行为,这些行为会恶化校园环境,伤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和基本人身权利,导致学校教育安全环境的恶化。
四、如何走出法律困境
义务教育法律必须彰显其公共性、公益性和道德性。在教育法律的修正上,必须树立以下基本理念。
其一,教育法律必须保护健康的学校教育环境。教育法律要成为健康校园环境的促进者和建设者,而不能成为破坏者。校园环境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安全、秩序,教育法律要关注青少年不良分子对校园环境的破坏,必须赋予学校必要的强制权力和惩戒权力。
其二,教育法律必须高度重视保护学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学生。未成年学生也分为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保护弱势群体是建构正义的学校和正义的社会的基础性要求。同时要高度重视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心理,他们面对施暴者几乎没有躲避的空间,因为他们总得在一起上课和生活。这种必须与施暴者长期在一起的困境,导致受害者的心理伤害和恐惧更为严重。教育法律必须保护这些无助的青少年弱势群体。
篇5
自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就进入了由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这个集中精力搞建设的过程中,党和政府也在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发展。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采取立法手段、设立专门的青少年组织和加强青少年儿童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措施的推行,我国取得了在世纪之交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男女受教育差距在逐步缩小,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得以实现等成就。但就我国目前青少年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现实与理想目标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问题,不断改善,这是在青少年发展问题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一、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发展存在的问题
社会转型在经济、政治、文化转型的同时还表现为人们在心理行为、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由此,青少年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总的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少年发展权不平等问题
根据《宪法》、《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青少年发展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受教育权、生存权、受保护权、参与权,但在现实中,青少年的平等发展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由于地区不平衡、城乡差别、家庭经济差别等原因产生的青少年受教育权、生存权不平等问题较为突出。另外,青少年发展权不平等还表现为青少年殊群体保护不力问题。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即孤残青少年、不在学、无职业青少年及女童等遭受不公正待遇以及女青年遭遇就业歧视等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二)青少年人身伤害问题
近些年来,青少年儿童所受到的校园人身伤害和家庭暴力伤害有增加的趋势,如何保护青少年儿童的人身权利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网络伤害问题
网络带给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一是网络成瘾,青少年接触不良信息增多而增加其心理人格受到伤害的机会,并可能由此而引发校园暴力、违法犯罪等不良行为;二是使用电脑时间过长可能会给青少年身体造成伤害,如近视、肌肉劳损、脊椎病等。
(四)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逐年增多,呈现低龄化、智能化、恶性化特征,且“好学生”犯罪现象增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形势较为严峻。
(五)青少年权利救济缺失问题
现实中各种侵害青少年权利的行为没有受到有效干预,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这也是一个需要立法加以改善的问题。
二、青少年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转型时期开放的社会环境广泛、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成长,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而每一方面又有其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下面分别就政治、经济、文化的消极影响方面进行分析。
1. 政治方面。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法制及民主监督制度不健全导致官僚主义和各种特权现象以及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难以制约等等,影响甚至毒害着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
2. 经济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利益不均和社会不平等现象增多,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及法律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一些扭曲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他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自身也产生了嫉妒、自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对于贫困青少年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另外,社会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加大,是青少年发展权不平等问题的主要成因;同时,由于贫困导致的思想文化落后,家长缺乏法律意识也是家庭暴力伤害的成因之一,如去年媒体报道的贵州虐童案就是贫穷而愚昧无知的家长对女儿施暴的典型案例;另外,由于追求利益最大化,某些厂家、社会组织漠视对青少年的保护而兜售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一些校园伤害事件则源于此。
3. 文化方面。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但是,不良网络行为给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青少年的网络沉溺行为、校园暴力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很大程度是受了不良网络游戏、不良文化制品的熏染而引发的。
(二)学校及教育体制的影响
教育体制的弊端得不到很好解决,尤其是应试教育使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个性不能协调统一,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权利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高校刑事案件近年就发生多起,2004年马加爵案,去年4月份的复旦大学投毒案,犯罪者都是成绩优秀的“好学生”,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现阶段的教育体制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
(三)家庭的影响
随着社会变迁出现的家庭结构变化以及教养方式、父母观念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例如,现代快节奏的生存环境,使许多青少年与父母的交流沟通机会减少,这就使得某些本来应由家长灌输给青少年的必要的社会道德规范失去了传递的机会;一些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经常打骂孩子,使孩子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以及自卑或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则过于溺爱孩子而包庇纵容其不良行为,易使孩子养成自私霸道的性格等等,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另外,父母或监护人网络知识缺乏或者疏于对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的引导、监控,是青少年网络伤害问题的主要成因。
(四)青少年发展相关工作机制不健全,监督措施不到位
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在青少年发展方面的工作缺乏联动互补的运行和监督管理机制,这直接导致了青少年殊群体保护不力问题和青少年权利救济缺失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
三、促进青少年发展的对策
青少年是的祖国未来、民族的希望,针对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善,从根本上消除影响青少年发展的不利因素,培养高素质的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国家建设人才。
(一)完善青少年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维护青少年平等发展权
首先,应从保障青少年发展权出发,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从重点保护的角度制定和完善促进青少年发展的政策法律。
其次,实施均衡发展的教育,维护青少年平等发展权。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扶持工作,加大薄弱学校改造的力度。要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保障儿童青少年享有相同质量要求的教育,不但要解决儿童青少年都有学上的问题,还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明确政府、学校、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相关社会组织对于青少年发展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对于青少年发展而言,政府、学校、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相关社会组织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必须在政策及立法中予以明确。
1. 明确政府职责。在维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网络安全和身心健康、保护青少年受教育权方面,政府应当发挥起主导作用,应当强化行政监管力度。一方面要明确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作为的义务,建立健全青少年保护相关制度,改变各职能部门权责不清、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另一方面,对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不履行法定职责应负的法律责任作明确规定,加大执法力度。
2. 强化学校责任。学校的职能,除了“教书”以外,还要发挥“育人”功能,应该积极保护学生免受各方面的侵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首先,在教育内容上,要重视实施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网络教育,鼓励学生养成科学、健康的行为习惯。其次,加强与未成年人父母或监护人的联系,促进父母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第三,转变观念,从根本上纠正区别对待学生、侵害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行为。
3. 强化父母或监护人责任。父母或监护人应对青少年尽到教育和监管义务。首先,父母或监护人应当适时接受相关的教育,包括对网络技术知识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其次,父母或监护人应积极履行抚养、教育和监督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促使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第三,强化父母或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实施暴力行为或不履行法定义务的法律责任。
4. 明确相关社会组织的责任。首先,应明确相关社会组织的义务,规范相关社会组织的行为,是青少年保护的重要内容。其次,明确相关社会组织不履行法定义务的法律责任,加大惩罚力度。在适用处罚种类上,除了行为罚,还应当酌情考虑适用财产罚和人身罚。同时,针对一些累犯不改或情节严重者,还应在刑法体系中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发挥法律的惩戒作用。
(三)进一步将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法治化,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应当加强青少年犯罪改造的力度,注重改造效果以及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的青少年予以妥善安置,预防再次犯罪,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四)创新青少年工作体制机制,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政府、学校、家庭促进青少年发展工作联动互补的运行和监督管理机制,首先要加强对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青少年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将相关工作指标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其次,应加强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在为青少年发展服务方面的相互监督,以此环环相扣,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篇6
德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需要进一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引导,不断提升学生应对不良心理、社会现象等问题的能力,构建学生完整人格,提升他们遇到困境的抗击打能力。目前思修与法律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拓展其教学改革的措施,实现大学生人生观、道德底线的有效构建,培养他们基本的法律常识。
二、《思修与法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具有敏感的思想触角,当他们遇到外界的一些不良刺激之后,可能产生更多、更大的思想反应,从而实现他们的自我存在感。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运用这种积极心理教育理念,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不断引导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修与法律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普及他们的法律常识。然而在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指出:
(一)教学理论联系实践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于教学的理论知识只是简单的举例,没有深入的将一些理论、概念进行社会问题的联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刻。构建积极道德底线的理论基础打得不够扎实。
(二)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足
因为这一课程在各个专业的教学中属于公共基础课,但由于这一课程不能与学生的专业进行更好的联系,学生对其重要程度的认识不足。很多学生只是将其当做一种了解性的课程,甚至选修课程来对待[1]。
三、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捋清教育目的
大学生在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需要进一步拓展思想修养和法律教育的积极目标,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积极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常识素养。首先,教师需要直面大学生可能存在的过度上网、校园暴力等问题,这是在一些学校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不断捋清学生的心理问题,运用动态的教育思路,不断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产生原因,从而找准解决他们心理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手段,运用积极的心理教育理念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不良思想的消减。再例如:在社会诚信这一职业道德的教学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回想一下,现在社会关于诚信问题的一般现象。社会中存在一些不讲诚信的行为,像公路上的碰瓷行为,不良商家为了经济利益不考虑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不过关。当教师列举出这些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再想一想还有什么不讲诚信的行为,诚信教育在社会行为中的意义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对这一课程教学的兴趣,从而融入教学之中。
(二)优化教学内容
教育内容是进行积极思想修养和法律常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选择更多积极向上的、具有社会正能量的事件和理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种内容的选择将可以有效开展德育教育,例如:社会公德教育中,教师可以选择与敬老院等社会机构的联系,让学生进入社会中进行正面的社会公德教育。在遵守法律法规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其与部队的纪律教育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思想。在职业道德方面,教师需要引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教育引导。在不同的教育内容中,教师都需要选择大量的正面、积极的心理教育内容,从而实现学生的积极心理引导。再例如:消?M者权益等相关法律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小组讨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购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影响使得怎样办,什么样的时间节点可以有效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等。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运用问题贯彻整个教学。
(三)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积极的教学理念,就需要不断改进思修与法律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运用情境模拟法、案例讨论法,让学生参与到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对其产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他们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学生是思想教育的中心,是我们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对象,教师需要不断引导有效的教学方法融入,从而最终实现这种积极教育理念。在人际交往的教育中,教师需要不断运用换位思考的思想,不断引导学生从别人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从而实现人际关系的有效理解和认识。当学生有效理解相关的问题之后,教师需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再例如:在学习“我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这一教学内容中,我们选用同一社会案例――“经济发展能否牺牲环境”分析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即:第一种方案就是将学生定位为市政协委员,让他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是否具有一定的价值。学生被设定到这一情境中,他们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另一种教学方案就是教师对同一社会案例――“经济发展能否牺牲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中间可以穿插学生的自由发言。上述这两种教学设计方案都是可行的。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有着更多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有针对的选择,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篇7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核心维系的基础人群,他们正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特殊阶段,极易遭受各种危险和伤害。近几年,这一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一直受到区委和区政府、人大、政协的高度重视。据此,我局对我区近几年来开展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汇报如下。
一、具体工作措施
校园安全方面:发挥阵地作用,不断提升校园安全防范能力。一是我局从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着手,制定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章程,严格检查落实,全面排查安全隐患。我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专兼职保安人员?人,设立治安保卫机构41个,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各个学校与当地派出所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公布共建警官姓名和电话联系方式。各个学校制定了学生宿舍安全保卫制度,落实教师值班制度,有效解决了学生在夜间突发性疾病及安全管理问题。我局修定完善了我区教育系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学校安全应急处突长效机制和重大节日敏感时期安全值班预警机制,分阶段有重点地加强学校的“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学校安全校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保障中小学生人身安全。二是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条件,为学生安全提供物质保障。我区各校主动争取各级政府部门资金,积极自筹资金,改善住宿条件,改建运动场所。三是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教职工关爱学生的保护意识以及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各学校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教师依法保护学生的自觉性。同时将法治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全力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通过聘任法制副校长和开辟道德法治讲堂,对教职工和学生全面开展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教育。四是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学校家庭联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区中小学举办家长学校41所,实现全覆盖。家长学校把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学校与家庭沟通,交流教育经验作为主要内容,使家长明确自己的监护责任和扶养义务,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师德师风部分:一是强化师德师风主体责任的落实。督促“五级责任人制”和师德师风“一岗双责”随事走制度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并落实。二是强化师德师风教育与宣传。引导教职员工自觉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等规定。三是实施“三查一公布一预警”师德监督检查机制。坚持做好女学生保护、工作履职、师德“十条红线”等方面“夜巡”“巡检”和访查。公布教体局和学校的师德监督电话和邮箱,设置意见箱等,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四是坚持“一评议一激励”考核评价机制。学校(单位)按照自我评议、学生民主评议、教师相互评议、学校综合评议的步骤开展师德民主评议,建立教职工师德管理专档,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先选优、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干部选拔等的必要条件。五是创新师德建设工作载体,继续做好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实施“人际关系”“自我认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和“团队凝聚力”五项精准团体辅导,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指数,防止个别教职员工出现极端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
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下一步打算
第一,健全完善自上而下的统一、高度、权威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机制。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事关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和谐社会顺利实现的重大问题,引起各级党政组织和职能部门的重视。一方面要加强协调配合和资源优化配置,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上来,共同参与、重视联动;另一方面,切实把未成年人工作做细做实,使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的每一件事和案件都得到妥善处置。努力达到党政主导、社会治理、学校教育、家庭防范的有效联动和执行效果。
第二,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要以青少年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青少年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加强学党史、国史,知国情、省情、市情、区情的教育。以“两史四情”教育为依托,增强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三爱”自觉性,增强法治观念,努力做一名遵法守法的青少年。特别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要重点关爱。要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措施,认真清理中小学生在校外租住情况,及时报告有关单位,落实监护人陪住保护;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预防和约束机制,积极治理恃强凌弱等校园暴力行为。要不断提高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救护处置能力。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
第三,加强网络规范治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要从高端网络智能服务系统快速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中,创新思维,深化治理。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教育,将网络教育列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上网、文明上网。加快向家长普及网络知识,帮助家长指导孩子正确上网,随时关注孩子上网行为,严格控制孩子上网时间。家、校努力引导孩子把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培养创新能力的工具。各级关工委要适应变化,创新手段,进一步发挥“五老”的作用,定期不定期的对辖区网吧实施检查监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影视制品、各种书店以及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重点加强未成年人远离“两厅两吧”(网吧、酒吧、歌舞厅、游戏厅)的监督管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第四,加强对家庭监护的指导监督,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是未成年人安全保护的重中之重。要重视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我市新闻媒体虽然与司法机关联办了《周末说法》栏目,但重视良好家庭教育和监护职责的社会宣传力度不够,有利于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化的社会氛围还未真正形成。要通过正反两面典型的分析、讨论,引导全社会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庭监护,有针对性的开展“孩子的孩子谁来管?”的讨论,对家长有所触动,增强主动监护的责任意识。目前家长要与学校结合,认真纠正以预防早恋替代性教育的错位现象,科学开展性教育,增强孩子的性防范意识。学校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继续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办学效果,增强对家庭的吸引力。要鼓励和支持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以班级为单位,举办家长广泛参与的微信群平台,加强与家长的活动与交流。乡镇、街道办、村组、社区要充分利用辖区的社会教育资源,通过举办家长学校、未成年人法律服务站和家庭教育服务指导站,开展各种培训咨询活动和亲子活动,村委会、居委会更要定期组织人员入户走访、全面排查,及时掌握辖区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等基本信息,发现家庭不能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等情况,要及时教育和制止,在第一时间内向公安机关报告。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安全教育;职业规划;积极心理学
一、高校大学生安全比较突出的现状
(一)在校大学生学业安全问题
大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随着学分制的实行,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同时,对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学习自主性提出更高要求。在大学里还有一些学生把挂科当成“荣耀”,平时不认真学习,上课能逃就逃,通宵玩游戏,导致成绩下滑、补考、旷课、违纪等问题而延迟毕业。还有部分大学生期末考试就临时抱佛脚,只求能及格;沉迷游戏、沉迷网络、逃课等现象;没有成就感、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求知欲不强烈、学习没有紧迫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对前途迷茫,就业选择困惑,未来发展不确定。这些现象的本质是学生没有学习计划,对自己的将来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没有长期目标,又无近期学习计划。因此,对学习有逃避心里,缺乏自身考虑,才会出现荒废学业。
(二)在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安全问题
1.身体健康状况
大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在异地学习,远离家庭。在这一阶段自尊心和自信心强,强烈要求独立,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就影响自制力还不够强的大学生。调查显示,在男生群体里,承认自己吸烟的占13%,承认自己饮酒的占30%;在体育锻炼方面,男生有27%的学生以“没有时间”“缺少运动伙伴”为理由不参加体育锻炼,女生有50%不爱参加体育锻炼;对于身体症状方面,30%的学生感觉自己“注意力不集中”,33%感觉自己“情绪低落”,35%的学生感觉“记忆下降”,有28%的学生有“失眠多梦”等现象。
2.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对多所高校新生入学前心理健康测查了解,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良好,但有少部分存在抑郁、焦虑症、精神分裂症;部分学生对大学生活还比较迷茫、个性有些较偏执、担心陌生的环境;敏感、强迫及其他烦恼。大学生活动范围限于从家门到校门,并没有更多的机会深入社会、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容易使他们陷入理想主义。部分学生情绪不稳定,起伏大,易兴奋、冲动、喜欢感情用事,容易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他们成功时情绪是积极的、愉快的,甚至骄傲自满,这种情绪被激起,即使刺激消失,还会转化为心境。他们受到挫折时意志消沉、悲观失望,贬低自己,这种消极情绪一旦产生,对所有事情提不起兴趣。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常不顾客观条件,不理智,固执己见,急躁冒进;热情高,但缺乏韧性和持久性,容易随时间推移和困难的增加而失去信心,导致事情有始无终。
(三)校园贷侵入校园
部分学生家里经济有困难,为了自身求学的需要或创业资金的不足通过校园贷来缓解;还有部分由于社交范围较广、或受到他人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攀比消费,导致他们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但自身资金无法满足大量的消费支出,只能通过校园贷来弥补;同时,金融机构信用贷款只限于困难学生学费部分,对大学生其他需求信贷不支持,这也是导致民间非法贷款渗透到各高校原因;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飞速发展,线上业务平台繁多,网上消费十分方便,各种支付方式恰好符合资金不足学生的消费欲望;线上线下形式贷款方式多样化,金融监管部门信息技术还无法全面监管;许多大学生没有相关金融知识,忽略了高利息、高费用的事实,最后造成无法支付高额本利额。
二、新经济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
1.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是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先决条件
大学生是未来的中坚力量,对整个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不同的社会思潮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才能为社会繁荣昌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大学生思想教育应与时俱进,既要跟进时展,又要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也是在社会思潮多样化的背景下的必然需要。在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结合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适应和驾驭现代社会复杂环境的迫切需要
在社会生活中,一些人生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还不够坚定的大学生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非主流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的定型。正确的人生观是促进社会和谐,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大学生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都会产生积极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益诉求多样性、分配方式多样化,人们思想的自主性和差异性也突现。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创新发展意识、创业就业意识,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缺失、理想信念迷茫、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人生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面对出现的新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适应和驾驭现代社会复杂环境的需要。
(二)大学生学业安全教育途径
教师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分析自我特点、自我定位后,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目标,在大学期间开展持续自身的培养,并积极实现其目标的过程。教师引导大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来考虑。若是对自身认识不足,规划也就无法实施,就很容易出现迷茫,不知所为。同时,学校还应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对大学生的理想追求与自己需求加以引导,如入学第一天开展专业介绍及在专业老师引导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第一学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辩论赛、演讲等活动;暑期开展新生社会实践活动或专业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确自己将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对自我进行深层了解,为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进而明确学习需求。
(三)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管理途径
1.身心健康教育理念
首先,身心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完善身心健康工作机制,借助学校自身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把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理念渗透到各个环节,如创新身心健康教学方式方法,体育教师和心理专业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完善心理宣泄体验馆、心理咨询工作室;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如大一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学》课程,体育课程四年不断线;严格管理学生作息时间等。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长,学校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让家长增强对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2.创新身心健康教育模式
大部分高校还是以矫治和预防为主导,对少数身心健康存在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帮助和输导。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新经济环境下大学生面对将来就业、生活的不确定,影响身心健康诱因也就客观存在。因此,倡导积极心理健康学为主导,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治愈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让他们学会解决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也是素质教育中提倡的“立德树人”的体现。积极心理健康学可以发掘学生乐观向上的品质,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理念。教师通过构建以教育为主,预防和干预为辅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积极心理的开发,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多层面共同和谐发展,针对性强的立体教育模式。
3.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2018年11月《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指出: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时了解遭受欺凌、校园暴力、犯以及沾染等学生情况,并提供心理创伤干预。要创新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方式,通过“校社合作”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心理服务机构,为师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要定期对师生开展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师生心理疏导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将由过去的心理疾病干预和矫治模式,转为学习咨询、职业生涯咨询等领域扩展,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丰富心理咨询内容,主要面向精神正常人群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如择业求学问题、社会适应问题、情感问题等。在关注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关注学生家长、关注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服务,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
4.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载体也需要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把心理健康教育做得更科学化与现代化,推广应用更方便快捷,更容易让大学生接纳,自主参与学习。如: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开设网络课程、慕课、智慧树在线学习;心理专业人士在线咨询、在线进行心理测试、BBS等形式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四)校园贷防范措施
1.学校层面
应加强大学生金融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风险意识,针对非金融专业学生开设金融专业知识课程,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金融风险防范的教育;培养学生理性消费的意识;学校加大互联网信息安全监管力度,在校园110信息平台上增加大学生上网安全保护措施。
2.国家层面
金融监管部门严格审核校园贷款业务;对放贷企业催收行为提出规范要求;鼓励正规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大学生信贷产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地方银行积极探索校园贷业务,让校园贷款合法合规化,以防民间非法校园贷款侵害大学生利益;建立大学生征信机制,完善大学生信用系统,对不良记录的大学生严格其贷款条件。金融监管部门完善信息技术系统,对信贷业务资金流向进行全方位监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加大法治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