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综合治理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河道综合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河道综合治理

篇1

关键词:潇河河道综合治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92

1 潇河河道概况

潇河是汾河的一级支流,位于汾河中游段,发源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沾尚乡马道岭,流经昔阳、寿阳、榆次、清徐、小店等(县)区,在太原市小店区洛阳和南马村之间汇入汾河,全长137km,流域面积3720km2,其中土石山区流域面积3090 km2,平川区流域面积630 km2。潇河流域沿线有白马河、松塔河、涂河等支流汇入,其中松塔河是潇河的主流,白马河在寿阳县芦家庄汇入潇河,涂河在榆次区北合流村汇入。潇河在榆次区东约4.0km处的源涡村出山口进入平原区。

潇河总体沿南西西向流淌。寿阳县西洛镇以东,潇河两岸为以砂页岩为主的中低山区,西洛镇以西,潇河进入晋中盆地东缘黄土丘陵及黄土沟台区,在榆次区源涡附近进入晋中盆地山前冲洪积平原区。潇河在平原区河槽宽度50~120m,河槽深度一般5~9m。河谷右侧有许多积水坑,为当地人工采砂形成。

2 目前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道常年淤积严重,得不到治理,严重缩小过水断面。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潇河在晋中市段城市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堆积严重,导致了河道行洪断面的严重不足,一旦遇到较大洪水,必将直接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近年来,大量的工农业及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导致河道内水质恶化,并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严重了影响两岸的人居环境。

河道内随意采砂现象严重,给河道的行洪安全、周围群众生产生活等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导致河流走势不稳,影响安全行洪。

3 河道治理的必要性

3.1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优化调整,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对潇河进行生态综合治理的要求日益迫切,满足群众的需要,开展河道治理势必极大改善该地段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

3.2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河道治理后,不仅会消除河道污水横流的形象,还河道以清流,而且也可提高周边的空气湿度,增加含氧量,减少粉尘,改善局部小气候,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3.3 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目前,潇河在晋中市由城边而过,由于污水汇入,垃圾堆放,其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只有彻底改善潇河城区段的水质,才能根治恶劣的生存环境。

4 河道治理的总体任务

潇河河道治理,要把握保证防洪安全、堤防安全和蓄水安全的总目标。主要是修复和重建两岸河道堤防,清理河道的主河槽,使其达到设计防洪50a一遇的洪水标准,彻底解决两岸居民的洪水之患。

河道治理应采取分段实施的方式进行,逐段对河道进行拓宽清理,最大程度地满足行洪安全的要求,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第一阶段是结合潇河湿地公园建设,在西郝桥至铁路桥蓄水段1.13km的范围内设置新建2座橡胶坝进行局部河段蓄水,分为清水区与浑水区两部分。同时,对河道两岸的堤防进行新建,并对河道进行防渗处理,形成壅水水面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游玩活动的场所。

4.1 防洪工程

河道按照50a一遇洪水标准建设。为了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设计按照清水、浑水两种模式,河道堤防在整治范围之外向上下游延伸100m。

4.2 生态蓄水工程

按照清、浑两种建设模式,布置2座小型拦水橡胶坝,形成一定的水体,总蓄水容积为45万m3,总蓄水面积为22.4万m2。

清水渠位于北侧,设计横断面为底宽80m,堤防高度3.8m,整个蓄水区采用铺设复合土工膜进行全面防渗,在防渗膜上铺0.2m厚的粗砂和0.3m厚的河卵石,最后铺0.6m厚的塑料格栅笼石防冲。

浑水渠位于南侧,设计横断面为底宽60m的梯形渠道,堤防高度3.8m,南侧岸墙为边坡1:1.5的土堤。为了方便交通,安全及美化作用,河道两侧渠堤增设栏杆,并沿南北两侧岸墙外布设两条4m宽的碎石路面。

清浑水渠之间采用土堤进行隔离,中隔堤高度为3.0m,中隔堤两侧采用一布一膜(250g/0.4mm)复合土工布进行防渗,并采用塑料隔栅石笼防冲措施,在蓄水水面以上采用水工生态砖进行防护。

在此基础上,按照“分段实施、逐步推进”的规划,在城区段建设蓄水湿地工程,在城区段以外主要是加固堤防,畅通河道,彻底清理河道采砂的私挖滥采现象,坚决杜绝污水及生活污水排入河道行为的发生,提高防洪保障能力,改善沿线生态环境,有计划地加强河道综合整治,真正将河道沿线打造成一个天蓝、水清、地绿、景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生态区域。

篇2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修复;河道人工湿地;生态岛

中图分类号: TV147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日益增加,大量含有氮、磷元素营养物质的污染物不断排入城市河道,使得水体的营养物质负荷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在城市河道周边的道路上的粉尘、油污等在降雨时同雨水一起流入河道中。由于这些人为或是非人为的原因使水体的污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富营养化的水体治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1.城市河道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淤泥淤积

城市河道由于大量的城市垃圾及泥沙流入,较容易造成淤泥淤积,而且氮磷含量较高,对水质富营养化存在危害。如果在多年未对河道进行清淤情况下,河道淤泥严重还容易造成河床抬高,干旱时河床,雨季造成河道泄洪压力。

1.2生态环境破坏,自身净化力差

城市中的河道,往往沿河两岸存在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水质较差,不能达到地表水功能区标准。并且在规划的两岸的居民区增加的情况下,生活污染源会进一步加大。由于缺乏水生植物,而且大部分为硬质驳岸,缺乏水和微生物较缓的水体,很难做到自我平衡水中的富营养物质,也很难过滤和吸收水中杂质等有害物质,造成河道自身净化能力差。

1.3水质较差,沿河小区污水排入河道

由于现有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管理手段落后,可能会造成仍有沿河小区、单位、道路、工厂灯污水排入河道。这些是造成河道污染的重要源头,即使通过再好的河道生态系统,也很难从根本上遏制排污对于河道的污染。

2.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2.1是改善城市水污染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城市水体污染状况严重威胁流域内人类生存和发展。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湿地,是域内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加快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逐步恢复河道水美岸秀的自然风貌、促进河道休养生息,着力解决流域内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抓紧治理迫在眉睫。通过疏浚、湿地建设及水生植物工程等一系列整治措施,治理后其清澈的河水、优美的滨河道路及亲水步道将共同构成城区优美的水环境。同时实现城市的防洪安全化、岸景生态化、河水宜人化、城市家园化等功能,极大的提升城市品味。

2.2为实现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

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直接关系城市长远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河道流经的城市区域一般是全市经济最活跃、人气最旺盛、也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具有引领城市发展、加快城市核心崛起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城市河道面临着更大的污染压力,区域和城市发展面临着重大环境制约,加快河道治理与保护意义重大。

2.3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河道是城市的名片,反映了城市的形象与品味。好的城市人居环境是投资者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河道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实施,将有力地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提高项目区域土地价值,推动城市第三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1]。

3.城市河道的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

3.1工程方案

3.1.1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方案

对河道进行堤防优化设计。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水质、新建湿地,优化河道驳岸,提高城市水面积率,使之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提升城市品味。

3.1.2非工程措施

为保证工程防洪及排涝工程正常发挥效益,除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外,必须强调非工程措施建设,建立工程管理及调度运行的长效机制。推荐成立管理机构,依法管理。同时,根据气象及水文预报,及时合理调度水利工程。

3.2清淤及干化处理

众所周知,城市河道的污染底泥主要来自于河道周边工厂、商业设施、居民区的各种生产生活污水以及流域地表径流所携带的污染物,是巨大的污染物蓄积库。是影响河水水质的最大污染内源。本项目中,河道底泥疏挖及处理工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污染底泥对河水污染影响。

河道水浅,堤岸基础高程较浅,为增加河流过水能力,同时为了清除河道污染底泥。而采用纯覆盖方式和分清除加覆盖隔绝又会大大降低河道水深,为此,采用“完全清除”方式进行阻断河底污染底泥对河水的污染影响。

3.3湿地及生态岛建设规划

为配合本次生态修复工程,从根本上对四里河河道进行治理,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综合改善四里河水质,工程包括河道底泥清淤、四里河周围截污工程、雨水初期收集工程、多种补水措施结合实施、水生植物种植和湿地及生态岛等。

根据污染物来源,将整治工程可分为外源整治措施和内源整治措施,其中:清淤、截污、补水、雨水收集处理等是从减少外源污染进行, 通过外源污染整治措施可有效减小污染负荷的注入。针对四里河水体流速静态、自净能力低的特点,在四里河中选择合适的区域设置湿地区,通过改造水下地形,种植水生植物湿地区,是从内源措施上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2]。

另外,新建湿地对于四里河行洪防汛也起到一定积极影响作用,通过湿地建设,原有单一过流河道可以二水分流,在行洪时可以增加河道的过水截面,使得河道的泄洪能力得到提升。而在静水状态下,湿地则可以储存更多的水体,起到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生态岛的建设对于四里河局部的生态环境起到了极大的优化作用。首先,岛周围更多的水体与之连接,水体和土壤有更多充分的氧气、有机质的交换,为水生植物及生物提供更多生存的空间,从而提高了四里河局部的生物多样性。其次,生态岛的植物配置与现有植物的配置思路有很大的区别和提升。植物的种植范围和层次有所增加,在滨水处,由沉水、挺水和浮水植物组成立体的水生植物群落。岸上,则由水生灌木,中层乔木和大乔木组成临水湿生植物群落。

3.4水生植物及水生动物

本案沿岸带水生植被配置基本设计方案为:

①根据景观水体的设计要求,配置不同高度、不同形态、不同生态类群的水生植物。

②水生植物的种类设计,兼顾景观效果和净水效果。景观效果主要由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来体现。

以耐污抗污、且具有较强的治污净化潜能的植物为主;根系发达、根茎分蘖繁殖能力强,即个体分株快;植物生长快、生物量大;选择冬季常绿的水生植物或驯化后的具有景观价值的陆生植物;满足景观空间形态的需求,综合岸线景观和湖面倒影、水面植物进行适当的景观组织。完善河道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在相对封闭的河道中放养一定种类和数量的浮游动物(食藻虫)、滤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和底栖动物,提高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

综上所述,生态修复工程可以改善河流及沿河两岸的环境,增加沿河的绿地面积,提高河道水体自净功能,改善水质,修复河道生态体系。施工中开挖的泥土、扬尘与噪声对施工区周围环境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通过采取各种环保措施,可将影响降到最低限度。通过对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有效地保护城市的水环境,改善沿河居民的生存环境,提升片区土地开发利用价值,改善投资环境,增加税收和居民收入,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包文友.城市河道景观的修复[J].知识经济, 2011,12(2):143.

篇3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清障动员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区*河道清障工作,全力以赴,迅速行动,确保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面完成清障工作任务。一会儿,俊良书记和志成区长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打好*河道清障攻坚战,认识上必须再提高

*综合整治,是全市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建设工程,是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也是一项造福全市人民的公益性事业。因此,抓好这项工作,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

1、*综合治理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目前,从整个*市区来讲,城市品位不高、人居环境较差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从城市布局和功能看,市区西北部放射发展较快,城市功能日趋完善,西北延伸发展框架初步形成。但市区南部发展依然缓慢,功能落后,人居环境差距很大。*作为*市的南大门和上风口,其环境长期以来持续恶化,河道淤积严重,垃圾成山,加之河道内的违章建筑,极大地消弱了行洪和防洪功能,影响当地群众的人居环境和生命健康,影响城市形象。打造*人居环境的新亮点,带动市区南部城市品位的提升,*整治必然首当其冲。按照*综合治理规划,整个工程投资概算达20多亿元,拉动投资将超过200亿元,直接创造就业机会1万多个。所以说,*的治理,关系着市区南部发展框架的拉开,关系着整个城市品位的提升,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着割扯不断的联系。当前,市委、市政府决心已下,*综合治理工作号角已经全面吹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4000米的河道清障任务摆在面前,责任已经卡死,各级各有关部门不能再抱有任何幻想,必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迅速开展工作,想尽千方百计,克服千难万险,排除一切阻力,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光荣任务。

2、*综合治理是依法清障。*属于自然形成的泄洪河道,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管护和治理,河道淤积严重,违章建筑、垃圾大量存在。初步统计,仅河道内建筑、生活垃圾就超过100万立方米,不仅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也给防汛排洪埋下了隐患,对*沿岸和市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协。因此,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对*进行综合整治,不仅是对《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例》的具体落实,同时也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高度负责。

3、*综合治理后,将成为*市最为壮丽的城市景观。*综合治理,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有一个明晰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向群众展示,争取配合,减少阻力。*综合治理市区段全长约18.8公里,治理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铺设沿河公园绿化带,架起六座景观桥梁,建造标志性特色建筑群。治理完成后,*区将成为集防汛排洪、旅游观光、居住办公、生态度假为一体的“植物生态园”、“观光旅游区”,这一区域将成为三面环水、绿荫环城、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城市。改造前的艰辛是人们所避让的,改造后的前景是人人所向往的,正象改造后的小黄河,大家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整治是打造我们桥东城区亮点的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桥东属于一个老城区,面积小,人口多,发展空间小,改造任务大。*如果单靠我们桥东来搞,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看到这次市里统一进行整治,是我们桥东拓展发展空间,打造亮点的难得机遇。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干好这件事。同时,*治理后,周边的土地、建筑等要素会迅速升值,最终受益的还是周边群众。我们所做的,就是要把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更多的群众看到,更多地争取他们的支持。

二、打好*河道清障攻坚战,工作上必须再细化

1、明确清障任务。按照市政府要求,三区一县按照区域分别承担*河道清障任务。桥东区负责辖区内4000米河道的清障任务。根据统计,这个区域内共有厂房、民房等各类建筑81196.17平方米,各类树木106896棵,机井100眼,水塔16座,大棚22个,养鱼池113个,还有大量的围墙、电杆、变压器、水管等设施,清障任务十分艰巨。

2、明确清障的指导思想。这次清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委、市政府《关于*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指导,以畅通河道行洪、保障城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以全线清除河道内障碍物为重点,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广泛动员群众,限时完成,为*综合治理工程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次清障的性质,是依法对河道内的非法障碍物进行清除。

3、明确清障的补偿原则。按国家的《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例》的规定,清除河道内的非法建筑物是不应当补偿的。但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决定实行“分类施补”的办法,给予符合实际的补偿。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牢记党的宗旨,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补偿的原则,一是行洪河道十年一遇标准内的障碍物不补偿;二是荒地不补偿;三是国家机关单位实行“谁的孩子谁抱走”的原则;四是实行补偿费用包干,节约留己,超支自负;五是按时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我们要对补偿有个现实的切合实际的认识。不能片面地认为不应补偿或高标准补偿,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不补偿,就不能很好地照顾群众的利益。高标准补偿,就超越了法律,背离了工程的公益性,可能造成部分群众不理解,使事情更加难办更加复杂,势必造成花钱也办不好事。因此,要发挥我们的优势,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教育群众要讲法律、讲政策,做到合情合理,不偏不倚,心情舒畅地完成任务。

4、明确清障的主体和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我区这次清障工作的主要机制是:区政府主导;涉及的东郭村乡为责任主体,乡党委书记和乡长是第一责任人;村负责清障工作具体实施。区*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具体负责清障工作的协调督促、检查工作,区水务局、农业局、国土局、建设局、司法部门等要积极配合。要抓好正反两方面典型,乡、村可制订一些激励政策,对那些积极主动、提前完成清障的应给予适当的奖励,不能按时完成的也要有个说法。清障工作从现在开始就要动手,最迟于7月15日以前完成。完成清障的标准主要有两条:河道内的全部附着物得到清除;群众工作做得好,安全清障,稳定清障,不发生危害社会稳定的事情,确保不出问题。清障任务完成的好坏,由区*指挥部办公室会同区水务局检查验收。对提前完成清障任务的,区财政将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奖励,每提前一天完成奖励1万元。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要给予相应处罚。特别是东郭村乡作为这次清障工作的主体,担负着艰巨的清障任务,经受着一次严峻的考验。你们的工作作风,你们的工作干劲闯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次清障工作的成败,一定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周密部署,环环相扣,扎实推进,打一个漂亮仗,向区委、区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5、切实做好补偿落实工作。补偿标准和补偿原则确定后,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补偿落实。这是能否保证清障顺利进行的一个基础性工作,是清障工作落到实处的一个关键。如果这个基础不行,工作不周到,不积极,清障工作就不好开展。在这项工作中,关键是要考虑周密,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估计充分,把各项工作做在前面。在具体操作中,要严格执行补偿标准,使补偿工作更加规范,确保不出任何秕漏。

三、打好*河道清障攻坚战,领导上必须再加强

1、成立组织。*综合治理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宏大工程,河道清障是其中的关键战役,必须强化领导,齐心协力打好河道清障攻坚战。区成立由区委书记任政委,区长任指挥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各抽调一名县级干部任副指挥长,东郭村乡、城建、水务、国土、公安、法院等部门为成员的*综合整治指挥部。指挥部下设一室四组:办公室、宣传组、补偿组、拆迁组、稳定组。作为清障工作的协调机构,东郭村乡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做好制定方案、任务分解、组织实施等项工作,确保部署周密、按时按质完成、万无一失。

2、强化责任。为确保完成任务,区委、区政府决定实行领导干部包干责任制。区*综合整治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和四名副指挥长牵头,同时再从城建、水务、公安分别抽调5名工作人员,组成5个专门小组,分包5个村。东郭村乡也要抽调那些有头脑、敢于干事、善于干事、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科级干部对清障户实行分包,卡死责任,一包到底,直至完成任务。区委、区政府要把这次清障工作任务作为年终考核各级各部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篇4

关键词:城市中小河道;综合治理;设计理念;经验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供水源,还可以进行交通航运,同时还具有防洪排涝的功能。城市河道治理是一个涉及到众多学科门类的实践性和思想性的学科,因此,而我们在设计时要进行综合考虑,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生态原貌,为城市的建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1、现代河流治理理念

河流治理理念从。近自然河流治理。概念的提出到将生态学概念运用于工程中,强调生态多样性在生态治理中的重要性,从工程技术到工程艺术,注重工程治理与自然景观的和谐性。近自然治理的目标,首先要满足人类对河流利用的要求,同时要维护或创造河流的生态多样性,达到接近自然并保持景观美,通过生态治理创造出一个具有各式各样水流断面、不同水深及不同流路的河流,把河岸植被看待为具有多种小生态环境的多层结构。从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平衡的观点出发,近自然河流治理的理念是减轻人为活动对河流的压力,维持河流环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其河流生态系统平衡,并逐渐修复自然状况的可行性工程措施。

2、城市中小河道综合治理设计分析

2.1、河道工程总体设计布置方案

河道治理首先应保证河流的防洪功效。根据河道主槽位置,利用中隔墙把河道分成两大部分,将中隔墙和其中一侧堤防的中间地带设置为洪水槽,可用来行洪;中隔墙和另外一边堤防则可以规划成景观区,景观区主要用来蓄水。与此同时,河堤脚附近比较高的滩地可作为滨河生态绿地景观区,通过修建护滩工程,同时发挥防洪固堤作用。此方案既合理地解决了洪水、泥沙和蓄水之间的矛盾,科学地设置了滨河生态园区及蓄水景观区,又切实保证了城市河道的防洪抗洪功能,多适用于北方的泥沙型河流。

2.2、城市河道线型设计

河道线型设计即河道总体平面的设计。由于城市用地紧缺,河道滨水地带不断被侵占,水面越来越少,河宽越修越窄,但是为了泄洪的需要,要保证过水断面,只好将河道取直、河床挖深,这样对驳坎的强度要求就逐步提高,建设费用逐渐加大,而生态功能逐渐衰退,河道基本成为泄洪渠道,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悖。而生态化治理需要退地还河,恢复滨水地带,拆除原先视觉单调、生硬、热岛效应明显的渠道护岸,尽量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宜弯则弯,宽窄结合,避免线型直线化。相对于直线化的渠道,自然曲折的河岸设计更能够提高水中含氧量,增加曝气量,因此也更有利于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从工程的角度看,自然曲折的河道线型能够缓解洪峰,削减流水能量,控制流速,所以也减少了流水对下游护岸的冲刷,对沿线护岸起到保护作用。退地还河、滨水地带的恢复,使得城市建设设计人员在河道断面的设计上留有选择的余地,不需要采用高强度的结构形式对河滨建筑进行保护。顺应河势,因河制宜,无疑在工程经济性方面也是较为有利的。

2.3、城市河道的断面设计

城市河道的断面设计要尽量保留河道中深潭与浅滩形态,不可固定河床,让河流拥有自身的摆幅度,重视水面的多样性。在河道的纵断面上形成纵横交错的深潭与浅滩,避免直线形态的横断面。河道的断面设计可结合现代园林设计概念,建设园林景观式河道,突出河道的绿化性及亲水性。传统的驳岸多是一墙到底的石墙结构,驳岸将水与人远远地隔离开来,既生硬又不经济。现代化复式断面较之于传统驳岸而言,更加地经济与人性化。在常水位以上的土坡种植杨柳、低矮灌木、草皮等植物;在常水位处建造亲水平台,既美观又经济;在常水位以下的河道采用护坡或是挡墙。复式断面不仅体现了绿色、生态、自然的设计理念,而且能有效节省投资,具有经济效益(如图1)。

2.4、植物配置设计

植物配置原则是尽量保留原有树木及部分原生地被,对“河心岛”现有林木逐步进行改造;选择乡土树种和多年来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的外来树种为绿化主体骨架,并适当引入部分景观树种,增加植被的多样性;乔、灌、草、地被、水生植物相结合,以自然、科学的形式配置,注重植被的季相、色彩、形态、疏密、高低和群落变化,形成立体复式种植。通过各种植被形态的有机结合、穿插,共同形成开合有致、丰富多彩的植物空间。

3、融合生态理念的城市河道综合治理设计

3.1、生态护坡材料的使用

河流治理工程设计中应结合河道的边坡土质、水流速度、护坡宽度、周边的建筑、人流及交通等辅以合理、科学的工程技术措施,采用生态材料对岸坡进行防护。生态护坡同时还应具有岸坡稳定、透水透气、固土护坡、空间延伸的特点,有利于发挥河流的自我修复功能。为了便于岸坡内外水体及营养的充分交换,应尽量少用硬质化材料护砌,避免使自然河流渠道化。常用的生态护坡材料有格宾石笼、雷诺护垫、三维植被网、生态袋、生态混凝土、联锁式护坡砖、木桩加柳枝捆、驳石等,可以强化河道的安全防护功能及景观效果等。生态护坡设计对设计师的要求较高,设计师往往对护坡材料的特性不清楚且无设计手册可用,工作较为繁琐。生态护坡材料的抗冲能力是能否在工程中采用的关键。按以往经验,列举以下生态护坡材料的抗冲流速供参考,见表1。

3.2、河岸线布置应基本保留河流的自然形态

自然界河流的形成和演变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下,河流走向、河床形态始终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在河流中实施工程后,河流受到干扰,河床变化将更为显著。因此在河流治理工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基本保留河流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的多样性,顺应河岸线的基本走势,宜宽则宽,宜弯则弯,避免人为改变河势。

在河流治理工程设计中,为便于对平面布置图中设计河岸线进行说明或定位,一般宜布置三条导线,即河流中心控制导线和两侧坡脚控制导线。其中,中心控制导线便于总体的设计说明,两侧坡脚控制导线则有利于施工中进行放线定位。另外要说明的是,河流治理工程中仅靠图纸难以充分表现自然生态的设计意图,要重视在施工现场对图纸的灵活运用,必要时设计人员还应进行现场设计。

4、城市中、小河道综合治理设计经验

4.1、河道线型应满足市政桥梁建设的要求

城区内的河道一般会穿越多条城市道路,有些道路尚未修建属于规划道路;在河道中心线定线时,应结合主要道路的轴线做适当调整,保证与道路轴线相交垂线的夹角不大30°,避免在桥梁设计时因为夹角角度偏大无法实施,造成重新调整该处河道轴线的现象;在没有景观要求的情况下,应控制规划道路下的河道断面尺寸,不要在该处设置漫滩或大水面,以减小规划桥梁跨度、降低桥梁工程造价。

4.2、截污改善河道水质的关键

截污工程完成的好坏是河道未来水质能否改善的关键。城市河道岸边一般会有很多排水口,在设计前需先对河边排水口做拉网式测量及调查,了解排水口的性质(雨水、污水、灌溉)、管径、高程等基础数据;在设计时通过设置污水截流井,将岸边排污口(合流口)的污水就近接入周边市政道路下的污水管道内。

4.3、计算河道设计洪峰流量

对于汇水面积小(小于10km2)、汇流时间短(小于2h)、水文资料缺乏的城市中、小河道,可以采用当地城市排水标准计算河道洪峰流量,河道设计标准应不低于城市排水管涵设计标准。在采用实测流量资料直接推求、暴雨资料间接推求、小流域经验公式等水利计算方法推求河道洪峰流量时,建议根据城市建设区占河道总汇水面积的比例,适当修正流域坡度、下垫面等地形参数。随着城市的发展,硬化面积将逐渐增大,导致降雨下渗量减少、汇流时间变短,地表径流增加、洪峰流量随之变大。

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的城市中小河流综合治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理状态,因此,在设计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理方案,修复河流的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而促进生态水利的建设。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河道景观 生态水利 自嵌式植生挡墙 结构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7-(页码)-页数

城市河道景观是形成城市特色空间和面貌的重要因素,较能反映历史文化内涵,体现城市品位,是城市对外形象的窗口。同时,滨河地区往往是广大市民游憩休闲、亲近自然的场所。此外,河流还担负着水利、交通、生态等功能。这就决定了河道景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不能追求单纯的自然景观,而要能够满足多功能的需求,实现多方面目标。本文以近期设计的宿迁市民便河河道景观为例,试图对城市河道驳岸设计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1.工程概况

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的重要的中心城市,交通发达民便河是宿迁新区和经济开发区的一条重要景观河。全长11公里,本次项目的设计是5.8公里,范围东起宁宿徐高速,南止于上坝附近的开发区范围内。此区域有世纪大道桥、威海路桥、青岛路桥、浦东路桥、汕头路桥、深圳路桥、人民大道桥等桥穿过河道。

2.现状场地解读

(1)现状基地建设开发少,对于未来建设限制条件较少;(2)现状自然岸线与人工岸线相互夹杂,以自然岸线为主,人工岸线处理较为单调;(3)现状大堤残缺,河道水质较差,水环境有待提升;(4)地质情况,主要为粉质粘土,局部淤泥质粘土及淤泥,埋深较浅,可清除,地基容许承载力为120(kPa)。

3.民便河驳岸比选

传统驳岸首先满足河道防洪、排涝、蓄水,着重于护坡的结构设计,很少考虑周边历史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统一,割裂了上壤与水体的关系,破坏了生态环境。

生态驳岸的原则是确保水系的基本功能,恢复和保持水系及周边环境的自然景观,改善水系生态环境,提高亲水性。以保护和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建设具有设定抗洪强度的护堤工程,因而有利于水系功能和质量的改善。生态驳岸沟通了水系与环境的联系,使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

综合国内外生态驳岸的建造现状和发展趋势,经过多方比选,决定采用自嵌式植生挡墙,它是一种新型支挡结构,它由自嵌式挡土块、加筋材料和回填土料形成的“墙体”起到了与其他挡土墙墙体同样的作用,将重力式挡土结构、悬臂结构等形成的墙体用加筋复合体代替,使挡土墙更适应环境变化和景观要求,这是自嵌式挡土墙结构的显著特点,它是从加筋挡土墙延伸出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物。块体生态孔可实现快速绿化,挡而不隔的渗透性可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起到生态修复,实现生态护岸功能。 由于其具有抗震性能好、施工快捷、环保、占地少、造价低廉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工程应用。

6.结束语

由于自嵌式植生挡土墙对宿迁市民便河景观项目的驳岸工程的实际应用,自嵌式植生挡土墙无需砂浆,直接干垒形成柔性挡土结构,植生砌块与墙后的填土和土工格栅 共同抵挡土压力,增加了结构稳定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低,能以迅速、低成本和可持续的实现挡土墙的绿化,为挡土结构向景观化、生态化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TU423 郭军辉,程卫国 自嵌式植生挡土墙结构原理及设计研究 2007. 11. 13

[2]359-386 王锭一. 自嵌式挡土墙的应用与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 2007,3:5-7,

篇6

在进行平面布置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个岸线不同区域的环境、风格,综合岸上、岸边不同的情况,把握“因地制宜、与周围环境协调”的总体方针分别进行考虑,以充分体现多样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在对现状条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设计的切入点,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从广阔的视野范围来综合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因势利导:基本保持现有河道平面形态。在具体方案选择上,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个岸线不同区域的环境、风格,以充分体现多样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实现河道平面布局自然流畅并富于动感变化,营造出一个极具亲水性的城市滨河景观带和沿河生态绿色走廊。对在河道漫滩及迂回较多的地方将弯段水道保留,建设人工生态湿地景观,起到自净并提高区域景观品味的功能。

2)体现自然:河道应缓变、弯曲,靠近河岸有较多渐变空间;河底起伏且水深富有变化,形成跌水、堆石坝群,保留浅滩、深滩等;护坡及护岸多利用天然材料,树木、草皮多采用本地适生品种;河岸尽量形成缓坡,形成平缓而稳定的空间,种植乔木、草地,形成疏密合理的自然林及观赏林绿荫。

3)预留湿地、体现亲水:河道两侧大部分有绿线,在断面选择上尽量采用自然缓坡,并设置临水步道和亲水设施供游人漫步。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的洪峰流量作为造床流量,选择主河槽断面和走向。

2中心线定线

河道平面布置按照堤线“因势利导、力求自然”的布置原则,基本沿着老河道现有平面布置,紧密结合河道规划蓝线、绿线的走向,合理确定河道平面。设计时具体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为保证河道的天然河道特色,河道基本沿现状河道走向,对弯曲较大的部分亦保留原河道,不裁弯取直,仅将微小弯段进行顺直处理。如果弯曲严重的河段,满足不了防洪要求,拟保留原现状弯曲河道的同时,按照二十年一遇洪水流量开挖分洪道,分洪道比老河道高程略高。平时河水主要从老河道通过,使其不丧失栖息地的功能。分洪道只在发生设计洪水的条件下才运用,其余时间则保持干涸或少量水流通过的状态。2)河道主槽中心线尽量顺直,如现状河道有局部小弯段,则考虑将取直后的中心线与现状河道一并纳入设计河道底宽的范围,挖去该范围的土体,形成小湖泊湿地的景观效果。据此原则,对弯曲较小的原河道主槽,设计河道中心线尽量与之一致,尽管平面稍有弯转曲折,但却保留了天然河道的自然特色,同时减少了开挖土方量,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

3城市中、小河道综合治理设计心得

1)关于河道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对于汇水面积小(小于10km2)、汇流时间短(小于2h)、水文资料缺乏的城市中、小河道,可以采用当地城市排水标准计算河道洪峰流量,河道设计标准应不低于城市排水管涵设计标准。在采用实测流量资料直接推求、暴雨资料间接推求、小流域经验公式等水利计算方法推求河道洪峰流量时,建议根据城市建设区占河道总汇水面积的比例,适当修正流域坡度、下垫面等地形参数。随着城市的发展,硬化面积将逐渐增大,导致降雨下渗量减少、汇流时间变短,地表径流增加、洪峰流量随之变大。

2)土地性质及总体规划对河道方案的影响。城市河道在总体设计时,需要调阅并仔细研究河道周边总规、详规、路网规划、绿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出让现状等资料。设计方案在满足防洪排涝和截污的基础上,兼顾周边用地开发、近期农田灌溉、土地征用等因素。在城市土地属于稀缺资源,每年城市建设用地的指标也是有限的。设计方案确定后应配合建设单位提前开展河道用地的报批工作,避免后期因为土地指标不够、部分用地为基本农田很难征用等问题调整设计方案。在老城区段,河道方案应与城市旧城改造相结合;在新建城区段,河道方案应结合周边用地性质合理确定;在城市绿地段,河道断面和景观绿化应以自然为主,避免出现断面单一化、绿化园林化的现象;对在河道改造过程中破坏的农田排灌设施、现状人行小桥应予以恢复。

3)河道线型应满足市政桥梁建设的要求。城区内的河道一般会穿越多条城市道路,有些道路尚未修建属于规划道路;在河道中心线定线时,应结合主要道路的轴线做适当调整,保证与道路轴线相交垂线的夹角不大于30°,避免在桥梁设计时因为夹角角度偏大无法实施,造成重新调整该处河道轴线的现象;在没有景观要求的情况下,应控制规划道路下的河道断面尺寸,不要在该处设置漫滩或大水面,以减小规划桥梁跨度、降低桥梁工程造价。

4)改善河道水质,截污是关键。截污工程完成的好坏是河道未来水质能否改善的关键。城市河道岸边一般会有很多排水口,在设计前需先对河边排水口做拉网式测量及调查,了解排水口的性质(雨水、污水、灌溉)、管径、高程等基础数据;在设计时通过设置污水截流井,将岸边排污口(合流口)的污水就近接入周边市政道路下的污水管道内。

篇7

关键词: 高考地理综合题 审题 分析 表述

一、认真审题,解读信息

审题具有一定的程序。首先,注意试题的数量和分数的分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确实弄清楚每道题的题意,搞清楚题目所给予的条件和问题,明确题目要求,因为考试要求可能与学生答题习惯不同,所以一定要按照题意和要求回答。要认真解读试题中的每一幅图、每一句话、每个数字符号,搞清楚设问与所给材料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多地从题干、设问和图表上提取有效信息,进行信息间关系的判断,互相佐证或排除错误判断。更要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如果忽略了某个方面就可能造成误答或答不全。最后,对于有些“似曾相识”的题目,更不可掉以轻心,不能凭“想当然”作答。要将考题与平时做过的题目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细枝末节”上的区别。如有,把这些“区别”看出来,就可避免失误。

二、综合分析,巧妙答题

在准确审题后,解题的关键是有正确的答题思路,灵活地调动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成功“对接”来解答。

综合题的解答时要有整体性思维,因为综合题的设计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从不同侧面或者事物的不同层面设问,所有要求学生必须用区域研究的方法,全面思考,围绕“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思路,综合分析解答问题,即从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资源、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方面入手,找出优势条件或限制性因素,综合分析,提出发展方向或解决措施。

如分析沙尘暴的危害、产生原因和对策时,从危害来说,就必须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从原因来说,必须考虑自然原因,如大气运动、大气环流的稳定性、气温的变化、地表的植被状况等;而人文原因则要考虑人类对地表的各种破坏,以及造成这种破坏的背景因素,如人口的增长导致对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而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等等。

三、准确表述,书写规范

要指导学生答题时答案简明扼要,准确、精练地表述要点。各要点应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最好在各要点前标上序号,这往往比一整段论述会得到更多的分数。如果的确有必要作深入阐述,那么最好先列要点后发挥,切忌集中一点唆没完而不及其余。答案要尽量使用课本中的地理语言来表达,因为课本中的语言表达是最科学也是最规范的,更容易接近参考答案。要让学生注意,地理语言在表达上绝不能用“好像”、“可能”、“大概”来作答,作答中用词不准确或不完整,包括错别字,也会影响得分。

答题时不仅应做到思路清晰、方法得当,还应要求学生做到书写清楚,格式规范,布局合理,保证整张试卷卷面的整洁美观。这除了能得到客观上的高分外,还能得到主观上的“感情分”。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表明,一个人对某人有了一定认识后,会影响到对该人其他方面的认识和评价。阅卷老师在枯燥、单调的批改过程中,看到整洁美观的卷子,会产生赏心悦目的舒适感觉,会觉得这考生不错,有可能给一定的印象分。

四、讲究策略,强化技巧

1.少与多的技巧。尽量少而精,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漏答知识点,根据目前的高考评分情况,则不如多答。

2.具体与模糊的技巧。尽量具体详细,但如果没有把握就可适度模糊处理,否则可能自露马脚。如问苏门答腊岛为何多地震?如果不清楚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就会模糊解答:苏门答腊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易发生地震。千万不要答成:苏门答腊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易发生地震。

3.条理与段落的技巧。一个问题答一段,或者一个方面答一段,还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及要点与原理的逻辑关系,精心设计思路,进而确定哪个要点需重点分析,哪个需要简略阐述。这样才能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千万不要自始至终只有一个段落,否则很容易造成有些要点学生答到了却得不到分。

4.主要和次要的技巧。尽量抓知识的主要方面,切中要害,实在没把握怕抓不到,则主次一起抓,多多益善,但要注意把最精彩、最重要的尽可能放在前面,以免给阅卷教师造成主次不分、回答问题不着边际的不良印象。

篇8

建立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是指在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由综治办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协作联动,集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平安建设为一体的工作平台和工作机制。建立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有利于加强党委、政府对基层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统一领导,有利于整合各部门、各方面的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有利于方便群众反映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把大量不安定因素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是应对维稳创安工作新问题新情况,深化平安汕头建设的有力举措。

各街道要充分认识开展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抓好基层综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维稳综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由街道综治、公安、司法、、调解、工商、文化、劳动、国土、城管、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等部门组成。街道综治办在综治工作中心承担牵头协调、检查督办等作用,由街道党(工)委直接领导,党委副书记或办事处副主任兼任综治工作中心主任,并配备1名专职副主任(原则上由综治办主任兼任)和若干名兼职副主任。综治工作中心要有必要的办公场所和办公用具、有符合调解工作要求的调解场所、有必要的标识标牌,其有关工作制度和职责要上墙。石炮台街道作为市综治工作中心的试点街道,在今年年初已成立了工作机构并正常投入运作,各街道可借鉴其经验做法,尽快建立综治工作中心。

综治工作中心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协助党(工)委、政府(办事处)组织、协调、督促、指导辖区各部门、单位和广大群众开展基层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和平安创建等工作。具体承担以下任务:

(一)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平安建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总体部署,认真分析形势,及时报告工作情况,提出工作建议;

(二)组织开展社会不安定因素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统一受理、调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协调处置各类突发性和;

(三)组织排查、协调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

(四)指导、督促本辖区社会治安防控措施的落实,组织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铁路护路联防、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整治、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和反等工作;

(五)组织、指导辖区内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

(六)组织开展法制、综治、平安建设等宣传活动,做好基层综治干部和群防群治队伍的教育、管理和培训等工作;

(七)督促检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执行情况,兑现考核奖惩措施;

(八)完成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任务。

三、健全制度,完善机制

要按照“网络健全,制度完善,职责明确”的要求,建立健全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街道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各街道要根据实际和综治工作中心履行职责任务的需要,制订、完善工作例会、首问责任、矛盾纠纷排查、情况报告、督查督办、责任追究、基本台账、治安联防等制度。制度建立后,要统一上墙,严格遵守,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要制定综治工作中心建设考核办法,通过对综治工作中心各项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总结评比,促进和深化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发展。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综治工作中心各项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党(工)委、政府(办事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的工作对接,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确保综治工作中心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机制:

(一)联调机制。定期不定期组织集中排查矛盾纠纷,按照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要求,对直接到街道要求调处或其他部门转入的矛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法进行疏导化解。重大疑难或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单位的矛盾纠纷,由综治工作中心直接调处或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共同解决。

(二)联防机制。根据实际,建立健全专群结合的治安联防工作网络,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治安巡防活动,落实治安防控措施。同时,指导督促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治安防控队伍,落实内部安全保卫制度,参与区域联防、协防工作。

(三)联勤机制。统一组织安排综治工作中心各组成部门(组织)及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统一调配使用综治工作中心工作人员落实值班备勤和突发事件预警处置工作,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依法、妥善处置。

(四)联治机制。定期组织排查矛盾纠纷和治安突出问题,定期分析研究治安形势,确定矛盾纠纷突出问题和重点整治地区、行业、部位,及时治安预警预报,统一组织,及时采取化解措施和专项整治行动。同时,积极配合上级的部署,动员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及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严打”和各项集中整治行动,维护辖区政治、治安稳定。

(五)联创机制。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防范和处理、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等作为平安创建的重要内容,围绕平安创建总体目标,整合各方面力量,广泛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确保平安建设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四、加强领导,落实经费

各街道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情况列入平安创建和综治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加强检查考核和督促指导。各街道原则上应争取在年底前全部建立综治工作中心,石炮台、金砂、东方、光华、东墩、广厦、岐山、鮀莲、鮀江、月浦等10个街道应确保年底前全部建立并开展工作,其他街道最迟必须在**年7月1日前完成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区综治委将把各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工作作为衡量各街道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标准,在年底将组织检查验收,并将它列入**年度综治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

各街道综治办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真正发挥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在基层维稳综治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要切实加强综治工作中心人员及基层综治工作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综治工作中心各成员单位要积极支持配合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区财政局要把综治工作中心建设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全区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工作需要,逐步增加经费投入,逐步完善软硬件设施,保证综治工作中心顺利开展工作。各街道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确定综治工作中心建设的规模和标准,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努力使综治工作中心发挥最大效能,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篇9

关键词:河道整治;综合规划;分类研究

中图分类号: TV147 文献标识码: A

一、河道整治的内容

要想合理的针对河道展开整治工作,首先应了解整治管理主要有哪些内容,在建立整治目标的前提下展开整治工作。本次研究中,河道整治主要内容如下:

(一)河道两岸环境研究

河道两岸环境是整治前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者应详实的了解河道两岸工农业生产、城镇建设、航运状况、堤防条件等状态。对河道两岸状况的了解有利于相关整治规划人员清楚掌握河道的发展历史,便于整治过程中合理调整方案。

例如对河道两岸的工农业生产调查而言,能够了解周边农业发展情况以及工农业对河道的影响。农业需要灌溉用水,通常这类型的用水是在河水中直接获取,因此河道整治应考虑到农业种植者用水问题,尽可能减小整治工作对农业的不良影响。在农业生产方面,对其调查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其对河道污染的状况,工业废水在排放上大多排放至河水中,调查者应了解其排放是否属于处理后排放,若不是则应令其整改,以免整治工作完成后再次污染。

(二)河道发展历史研究

河道并非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其通常是在长期发展中从小的河流逐渐演变而成。规划初期应了解河道的演变历史,包含其来沙特性、来水特性、河岸土质、地理概况、历史演变、河床形态等方面,同时还应了解目标河道近几年内是否已经接受过整改或是存在哪些变化,并对其今后的发展状况展开预测(例如附近有工业厂房排放污水就应采取措施,避免整改后二次污染)。

由于河道整治是建立在水利综合规划基础之上的,因此还应注意河道整治完成之后可能会遇到的变化因素,针对这些变化进行定量评估,了解不同因素对河道综合发展的影响。这一工作的开展通常需要运用到数学模型的构建与计算、实际测量获取相关资料、试题模型试验的开展等等,在这些方式相结合下做好河道发展历史研究。

(三)整治项目经济效益研究

河道整治的主要目的在于优化环境,其次为整治下经济等方面的效益。在政府部门投入资金之后,河道的治理工作仍旧需要产生一定经济效益才能够体现出整治的有效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河道整治难免会带来环境以及社会效益的影响,例如整治之后合水对周边地区的淹没程度、整治过程中洪水防范措施下的经济支出、整治之后原有河道口的水深以及原有航线变更影响、船舶运输周期的变化等等,这些因素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影响均要体现在规划当中。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应注意对城市建设以及取水等方面的探讨,尽可能减轻河道整治带来的不良影响,保障整治综合效益的提升。

二、河道整治中水利综合规划分类

(一)按照自然条件划分

按照自然条件,河道可以被分为平原规划、山区规划以及河口规划这几个方面,不同类型的划分在整治重点上也不尽相同,具体区别如下:

1、平原规划

平原地区的河道在整治难度上相对较低,由于其多为经过了河水不断冲刷之后形成的土层结构,土壤类型大多偏向淤泥状态。在整治方面,规划者首先应考虑到这类型地区的作用,其主要作用为防洪,其次为工农业的取水以及航运。在规划时应根据平原河道类型制定针对性方案,合理安排下让整治工作稳定展开。

2、山区规划

山区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其河床多数是不同种类的基岩,且在坡度方面也偏向陡峭。加上山区地区的地形地貌造成河水流动速度较快,整治过程中出现水位上涨时会在短时间内发生,防备性较弱(但水位若下降同样也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同时,山区规划中应注意此地区河床更容易出现变形情况,主要在于其强度偏小。因此这方面的规划重点应在工农业取水以及航运两方面,需利用其地形地貌状态制定出合适于地形的整治方案。

3、河口规划

相对于平原以及山区地段而言,河口地区的河道治理工作在难度上相对较大,不仅受到径向流水状态的影响,还可能由于潮流造成河床状态复杂。河口段的河道整治工作应将重点放在滩地利用、工农业取水以及洪水防灾等方面,实际操作中应注意对河滩的稳固并制定合理的水流流向方案,将河水分散排入其它地段。

(二)按照整治程序划分

按照整治程序划分可分为局部河段整治以及河势控制规划两方面。河道整治工作是一项规模较大工作,尤其是大型的江河或是底部河道状态较复杂情况下,整治工程的开展必须要分阶段进行。

局部河段整治主要是在现有状态下制定出河段下一阶段的整治模式或是方案,根据现有整治状态对原本已经做好的方案适当调整,以此来不断完善整治模式,提升水利综合规划有效性。河势控制规划主要在于对河道地段演变过程展开分析,了解其变化情况,以便于制定出有利于河势稳定性的规划方案。

(三)按照水利枢纽划分

1、坝区河段

只有对上游河坝的河势做到良好的控制,才能够保证泄水建筑物和电站的正常运行,保证通航建筑物引航道的畅通无阻,实现航运和发电正常运行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航运枢纽的综合利用效益。

2、库区河段

库区河段的整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受到涨潮和落潮的影响,在发生潮水的涨落的期间,因为回水对河段的影响,会使其有大量的淤泥和泥沙不断的积累,削弱了原河床边界的强度,水流的流速是受到原河床边界的控制和影响的,一旦有泥沙的积累,那么该控制作用就会明显的减弱。

结束语

在河道整治过程中,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然而河道整治工作必须与周围的环境、治理的时间联系在一起,要根据时时变化的因素把握河道治理中遇到的困难,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治理。

参考文献

[1]高峰哲,朱春红. 水利综合规划中河道整治规划综述[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02:25-27.

[2]潘其斌. 水利综合规划中河道整治的规划[J]. 中国城市经济,2011,18:289.

篇10

论文摘要近年来,稻象甲已成为影响六安市金安区水稻生产的主要有害生物。介绍稻象甲的发生及危害特点,分析稻象甲近年来在金安区为害加重的原因,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是夺取作物高产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各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农田生态环境的变化,危害水稻生产的有害生物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水稻白叶枯病和三化螟的危害大大减轻,而稻象甲、稻曲病以及水稻生长的中后期病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逐步成为影响我区水稻生产的主要有害生物。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初步掌握了稻象甲的发生特点和综合治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1稻象甲的危害

2000年以前,稻象甲在我区仅零星发生,未构成危害,一般农民也不了解稻象甲;2000年后,稻象甲才逐渐被农民所认识,不少农民在作物种植过程中曾经深受其害。

(1)高梁育苗缺苗一半。2000年施桥镇旗杆村与安徽迎驾集团签定高梁种植合同。播种育苗后疏于管理,稻象甲防治不及时,10hm2种植计划,移栽5hm2,仅占合同生产任务的50%。

(2)早稻减产30%。2003年施桥镇金斗村桑朝阳户,1700m2双季早稻,抽穗扬花后,发现上部叶片叶尖逐渐发黄、早衰,谷粒不饱满,提前收割后减产约30%。农户不知原因,农技人员现场拔起稻桩检查,确认是稻象甲幼虫为害。

(3)育秧田受稻象甲为害,造成缺苗空田或迟栽改种,影响茬口和收成。

(4)直播田受稻象甲为害,基本苗不足,生育期推迟,危害严重田块翻耕补种、延误农时。2007年施桥镇河口村久户0.23hm2杂交中稻减产达1000kg以上。

(5)玉米苗期受稻象甲为害后,造成缺苗或迟发,整齐度下降,成熟期推迟,减少产量。

2发生特点及为害症状

2.1发生特点

稻象甲又称稻象鼻虫、稻象虫,属鞘翅目象甲科异型亚科,不仅为害水稻,还能取食小麦、玉米、高梁、油菜以及稗草等多种作物和杂草。成虫咬食叶片,幼虫为害新根,以丘陵山区为害较重。我区1年发生1代,多以成虫在稻花、土缝、田边、杂草上越冬,4月中旬前后相继为害各种农作物。

2.2为害症状

稻象甲成虫以管状喙咬食水稻秧苗心叶,抽出后形成一排小孔,被咬稻叶易折断,漂浮水面,水稻分蘖后为害逐渐减轻,玉米、高梁幼苗为害症状与水稻秧苗为害症状相似。稻象甲幼虫为害水稻新根,被害稻株叶尖发黄,叶片枯死,严重时整丛枯死,稻穗不能抽出或形成秕谷,甚至成片枯死。

3稻象甲近年来为害加重原因分析

(1)全球气候变暖。我区冬季气温升高,有利于稻象甲越冬,越冬虫量增大。

(2)适宜越冬及栖息的场所增加。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燃料多样化、农机替代耕牛以及种植结构、耕作方式等变化,使整个农田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有利于稻象甲的越冬和栖息。

(3)稻象甲食性杂。我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作物种类多,种植方式不一,给稻象甲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非常有利。

4综合治理措施

(1)清洁田园。通过铲草皮、割草或喷施除草剂等措施,破坏稻象甲越冬及栖息场所。

(2)午季作物收获后及时灌水翻耕,消灭部分虫源。

(3)水稻育秧田应尽量选择远离山坡、堤坎等杂草较多的虫源区,并相对集中育秧,减轻为害。

(4)适当推迟一季中稻播期,避开稻象甲为害高峰期,食源植物大量发生后,可以分散稻象甲为害;同时还可推迟水稻抽穗扬花期,避开7月下旬高温热害,增加结实率。

(5)喷撒农药时,不仅要对秧苗喷药,还要对秧田周围杂草喷药,能起到较好的杀灭和阻隔作用,对为害较重的田块,可增加用药次数。

(6)为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可随药配用农田有机硅助剂“展透”,既增加叶片的农药附着率,又增加农药对害虫的渗透性。

(7)早中稻本田防治稻象甲可选用锐劲特、毒死蜱、三唑磷等,也可用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混剂对水喷雾防治成虫取食叶片,拌毒土撒施防止幼虫为害水稻根部。

参考文献

[1]高成,郭书普.农业病虫草害防治大全[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程满枝,张传根.皖南山区稻象甲回升原因及其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9):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