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企业文化的建设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6: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的企业文化的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司的企业文化的建设

篇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件工程和无形资产。凡是成功的企业必然有它们的企业文化作为精神支柱来确保企业成功。放眼全球,回顾企业发展史,每一个成功的现代企业都是具有独特而牢固的企业文化。那么企业文化存在的具体地位在保险业中是如何体现的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认识这个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在保险业中的具体地位

一是建设企业文化有利于培育保险市场。我国保险业发展比较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民的保险意识薄弱。并且随着近几年来。保险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保公司品牌的不断更换,使得保险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文化障碍。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培育保险市场,要把一个崭新的保险企业形象展现出来,就要研究和大力宣传保险文化,使人们从观念上认同保险业。提高忧患意识及风险防范意识,才能把潜在的保险市场变为现实市场。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宣传保险,注重广告效应。开设保险培训班。侧重保险的险种、条款、理赔等专业知识的讲座,这样在培育保险市场方面就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建设企业文化有利于自身形象的树立。一个企业的成功,其自身形象在它的成功要素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无形资本。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而且可以得到公司的信任。有了好的形象,其产品才较容易被人们接受。作为我国新兴的保险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就要根据保险业的特点,确立自己独有的企业理念、企业形象和企业精神等,而最关键的是企业理念,即价值观、管理观、经营观和环境观等。而这一切,就需要在对“保险企业文化”的研究与实践中才能实现。所以说,一个企业好的形象树立是离不开保险企业文化的。

三是建设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素质。要把一个稳健的保险业带入21世纪,关键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职工队伍。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众多企业沉浮盛衰的实践,只有那些高度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企业才能够生存发展,而企业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就必须拥有一支较高文化层次,丰富实践经验的职工队伍。因此。加强人员培训。吸收优秀人才,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在保险企业内部就需要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精神、职业道德、金融保险知识、展业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训。而这些活动,只有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实现。

二、保险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是用培育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形成企业凝聚力。人保公司自开始办理业务以来,已经走过了60年的辉煌历程。企业文化做为高层次的管理活动有其历史的延续性。多年来,人保公司所形成的“诚信立业、稳健经营、创造卓越、回报社会”的人保核心价值观和“求实、诚信、拼搏、创新”的人保企业精神以及“爱司奉献,积极进取;遵纪守法,锐意创新;善于竞争,加强沟通;良性互动,举止文雅”人保行为规范等宝贵的精神财富都可以说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可是随着保险体制改革在我国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渐升级,企业精神也需要重新赋予他新的内涵。我们要继承过去人保公司的优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系统整理,重新包装,形成更加具有中保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行为准则和道德评价标准。要把人事任免、利益分配、表彰惩罚等管理制度和各种文化活动以及“以人为本、诚信服务、价值至上、永续经营”等更加崭新的企业精神灌输给员工。使之成为每一位员工自觉努力的方向和日常行为准则。这样才能形成公司的整体凝聚力。

二是用丰富业余的文化给予员工和谐发展条件和机会。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要注重解决好员工的工作、学习、娱乐等方面的建设,一定要丰富企业职工的业余文化活动。给予职工和谐的发展条件和机会。人保公司一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就必须真正把员工看成是企业的主人,首先,要尊重员工,平等待人;其次,要信任员工,大胆起用优秀人才,再次,还要为员工提供优厚的物质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样的价值观提出后。那么在公司必然会形成一种团结、激励的文化氛围。员工为公司做出了贡献。必然会受到全体员工的尊敬和公司的爱护,真正的人才一定不会埋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活动,凝聚员工队伍,在公司形成一种真正向上的合力。

三是用健全的企业制度激励职工信念进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要把文化上升到管理哲学的高度。注入“以人为本”的内涵,充分肯定人性优点,努力营造“理解、尊重、和谐、统一”的内部环境和“平等、互利、诚实、求同”的外部环境,建立导向、激励和淘汰机制,从而推动公司发展。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些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制度,以及制定一些相关条例,以此来约束、激励职工、充分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

四是用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合企业不和谐因素。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说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好与坏更是关系企业政治、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关键。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要坚持行之有效的疏导方针外,首先形式要活。其次渠道要宽。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项原则,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表扬和批评相结合的原则等。同时,还必须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以及开展思想工作的规律和方法。还必须把握好改革开放对思想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从而更好地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总之,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是否到位,是否具体,是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五是用良好的服务手段抢占消费者最佳心里位置。注重服务意识,搞好服务建设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公司要想搞好服务方面的文化建设,就必须在原有条款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开推出“文明窗口”建设以及“微笑”服务等活动。同时,在向社会推出一个新的保险险种前,首先要推出一个经过反复调研推敲的服务措施。待得到市场反馈认可的信息后,才能正式推出该险种,这样,虽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根植社会认可、依赖的肥沃之土、市场潜力大、发展后劲足,总能得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歉收的丰厚回报。

篇2

关键词: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难点;对策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文化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两国两种实物资源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两种企业文化资源的融合。跨国公司面临的各种问题,不仅有投资各方企业文化的差异,还有各种民族文化的差异。因此,如何形成有利于跨国公司发展的特有的文化,已经成为当下跨国公司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一、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难点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面临着与自己国家有着明显差异的社会制度、管理风格、价值观念、行为信仰等,这些不同会直接导致企业管理中的混乱与和冲突,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难点。

(一)跨国公司企业文化的两重性

1.企业员工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冲突性在跨国公司尤其是在合资企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由于受不同价值观和信念的影响,导致了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存在不同的评价标尺,由此便产生了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多样性的价值观念在某些情形之下往往又会带来冲突。在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中,多样性和冲突性的价值观念已经成为高层管理者最为头疼和棘手的问题。价值观念的双重性增加了企业管理层的管理难度,更重要的是给新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难。2.公司内部制度体系的多样性与冲突性在跨国公司中,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各投资方在制定和执行经营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一点在合资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制度体系的多样性和冲突性由此而产生。在中国,许多跨国公司在内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常常违背了中国国情,就是因为在理解制度方面,两种文化存在着不同的理念和思想,两种文化的差异性表现在制度方面,就导致了严重的文化冲突。3.公司员工行为习惯的多样性与冲突性在跨国公司内部,组织及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大同小异,有些行为习惯互为补充,有些却相互矛盾,这是受不同民族文化影响的结果。“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员工,各自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信念,由此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的需要和期望,以及与此相一致的满足其需要和实现其期望的迥然不同的行为规范和行为表现。”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在理解和执行企业的决策和制度时,行为习惯往往会产生偏差,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此外,来自某些文化的员工,存在一定程度的民族优越感,对来自其他文化的员工的行为习惯不尊重甚至鄙视,从而导致两个群体之间的冲突和纠纷。

(二)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发展的两种态势

1.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发展的渐进性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冲突和整合的过程,而不是各个企业文化的简单相加。在企业文化的整合过程中,主观的、积极的人为因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新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就是一个动态的、积极的人为整合过程。此外,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化也随之变化,而且这种过程是相当缓慢的,因此企业文化的整合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要使企业内部机制达到真正融合的状态,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其间一不小心还会影响到整个局面。2.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发展的逆向性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通常表现为逆向发展的态势,这一点在合营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合营企业享有国外优厚的资金和优惠的政策条件,因此在企业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中,来自物质方面的支持就比较多,最终导致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先行发展而精神文化后续发展的状况。与此相反的是,一般企业文化通常是企业的精神文化先行发展,继而发展成为制度文化,最终才形成一定的物质文化。如果企业员工从物质文化中积淀一定的创造力和活力,这又为新的精神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三)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利与弊

1.跨国公司文化建设的有利性跨国公司的各投资方为了自身事业的发展壮大,在营造企业文化的氛围和经营理念过程中,为了达到不同文化融合的目的以及获取企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纷纷利用自己的文化或原有文化的选择物去整合和同化对方的文化。在双方相互竞争、相互同化的过程中,各种文化达到优胜劣汰,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因素被继承发展下来。同时,投资各方为了谋求事业扩大和长远发展而有意识地促进各方文化的不断融合,营造共同的经营观和企业文化。这种超越民族文化、优势互补的心态有利于构建新的企业文化。2.跨国公司文化建设的弊端由于各投资方本国文化的差异性,本土管理人员和东道国管理人员难免会发生文化摩擦和冲突,因为双方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民族优越感和以本族文化为中心的心态。这种文化的差异性所造成的冲突致使双方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对方的文化因素,从而产生了于企业发展不利的因素,由此加大了跨国公司文化建设的难度。

二、跨国公司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跨国公司要在国外很好生存和发展,应该将本国文化慢慢渗透到东道国文化中去;以本国文化为中心,凌驾于东道国文化之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笔者认为,要使本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相融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文化差异,增强不同文化的认同感

跨国公司内部文化的多元性要求其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不同文化的认同感。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差异性,对于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做法是要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差异性,从而实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逐步融合,达到兼容并蓄、包容开放的目的,促进跨国公司内部员工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二)有效实施跨文化培训,促进员工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跨文化培训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包括了解双方文化的差异性,培训文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培训跨文化解决冲突的能力以及先进管理理念的学习等等。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员工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解决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冲突和矛盾,达到员工之间团结和谐、协作共赢的目的,也是增强公司凝聚力、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三)吸收本土文化的精华,形成跨国公司独有的文化特色

跨国公司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就必须在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选择。“一个跨国公司必须首先坚持自己的核心文化,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对当地文化的适应性。”文化的选择要慎重。首先,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其次,要选择与跨国公司自身相符合的文化因子。值得注意的是,尊重并非对本土文化妥协,也并非全盘接纳,而是要吸纳对跨国公司有利的成分和精华部分,达到各种文化的优势互补。此外,文化选择也不是一次性就完成,而是一个反复选择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形成跨国公司特有的整体文化。

(四)挖掘优秀管理人才,实行本土化管理

跨国公司的管理需要优秀的人才,特别需要优秀的管理人员,这也是跨国公司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要避免或消除文化冲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管理阶层中纳入一定比例的本土优秀人才,培训和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让他们参与到各种管理活动中来,从而实现公司的本土化管理。实现管理本土化的优点是,东道国的管理人员从事业务经营管理时,由于他们熟悉本国传统文化和员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因此在与员工的合作、沟通和交流方面能起到很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管理人员本土化,对于解决文化冲突、促进有效合作起到有力作用。实行有效的、成本较低的本土化管理方式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五)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员工之间文化交流和对话

文化差异是跨国公司所面临的一个客观事实,要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加强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跨文化理解的关键就是对话……对话是一种更加低调的‘围绕篝火促膝谈心’的方式,它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并鼓励反思性的交流,而不是那种对质性的对话。”跨国公司促进文化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如举行公司节日活动、为公司员工庆祝生日、举办各种文娱活动等,增强员工彼此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为公司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创造有利条件。综上所述,跨国公司的文化整合是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在企业文化重组和整合的过程中,无论全球形势如何变化,文化整合的主体既不可能是东道国文化,也不可能是全球文化,只能是本土文化。其次,文化的整合有主有从,应注重逐步消化吸收和融合,而绝不是各种文化简单的组合或叠加。另外,文化的重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就可以完成的。在这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因素地位不断提升,作用不断得到发挥,进而产生了新的文化因子,跨国公司的文化建设在这个整合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林雪珠.跨文化的企业文化建设[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1):267.

[3]姜光辉.跨国公司企业文化策略的前瞻[J].中外企业家,2009,(1):42.

[4]尹慧颖.美国著名跨国公司企业文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6):72.

篇3

相传海边有一渔村,村民甲极贫,常年向菩萨祷告,菩萨终被感动,在某晚托梦给他,要他在春天驾船出海到某个小岛,岛上有一庙,庙里有49株花,其中48株开白花,只有1株为红花,红花下面埋着一大坛金子。梦醒后,村民甲将信将疑。不过在春天来到后,他还是驾船出海了。按照梦中指点,果真找到一个岛、一座庙、49株花,但花却全是白色。他认为菩萨戏弄了他,失望而归。回村后,他无意将此事透露给了村民乙,村民乙用一点钱换得了寻宝路线。在接下来的春天,乙村民独自去了小岛,在庙里赫然就发现了一株红花,花下果有一坛黄金。缺乏耐心让甲村民失去了巨额财富。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内功”,营销、广告等等商业行为不过是企业的“外家拳脚”,真正决定一个企业是否有长足发展的还是文化。而这个“内在修为”可是急不得、恼不得的细火慢工,最考验火候,也最需要耐心,日积月累才能慢慢沉淀,无捷径可走。不管外面的活动多么活跃,如果没有企业内部的优秀文化作为根基,全都是虚招假把势,长久不得。企业文化就像一棵果树,从种下去到摘果实,对每一个环节的把握固然重要,成长期的耐心更是必不可少的。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里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烦恼。”那么就让我们先来看看现在的企业都有些什么病。

缺乏长远的企业规划和品脾规划;盲目多元化;员工责任感不强;绝大多数企业尚处于低成本密集型加工阶段,生产附加价值不高,产品价值链过短;员工缺少发展空间。近年来员工跳槽普遍,缺少发展空间是重要原因。多数员工在同一岗位时间多年,无升迁机会,薪金亦一成不变。企业不为员工营造发展空间,更无有效的员工成长规划。人才不断流失,企业变得越来越营养不良;产业价值大多挖掘不够,物流、上下游产业链中的产能浪费过大,导致产品成本高。很多企业却通过到行业外进行多元化扩张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实在有“抱着西瓜拣芝麻”的意味;企业规模扩大、产业类别和管理层次增多后,往往出现机构臃肿,程序复杂,效率低下,协调不利,扯皮增多,土气低落,不讲实效,人才流失,人心涣散等等“大企业病”现象。

面对这样那样的“企业病”,只有建立起优良的企业文化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而企业文化恰恰是需要时间、需要等待的如果急于求成,就会像村民甲一样,遗憾地与财富擦肩而过。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成功企业的共同行为特征。崇尚行动;贴近顾客,总是从顾客那里得到有关产品方面的最好的想法;自主创新。总是通过组织的力量培养领导者和创新人才,不限制员工的创造力,支持有实际意义的冒险,支持员工试着去做一些事;以人为本,以人促产。不论是位居高位者还是普通员工,都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功生产力的源泉。劳资关系良好,尊重个人;不离本行,不盲目多元化。除了几个例外,优秀公司的产品几乎都沿着他们所熟知的方面扩展,很少进入他们未知的领域;精兵简政。优秀企业中的组织形式和系统简单明了。上层管理人员尤其少;宽严并用,既是集权又是分权的。大部分情况下下放权力到车间和产品开发部门,对于少数看重的核心标堆,又是极端地集权,公司高层牢牢地把握着这些权力。

企业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必然通过一定的物质实体和手段,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表现出来。这种物质实体和手段即为企业文化的载体。

企业文化载体是企业文化的表层现象,它不等于企业文化。像企业的文化室、俱乐部、图书馆、各种协会、研究会、企业刊物、工作服等等,都是企业文化的载体。还有另一种企业文化载体,例如,厂庆活动、文体活动、军训、广播操、表彰会等等。

企业文化载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候,对一些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不那么深入,但若抓好了企业文化载体建设,企业也会获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优秀的企业文化必有很好的企业文化载体,它们会给企业带来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方面,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很好的企业文化载体,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职工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与企业的经营性质也有关系。例如,安全生产对供电企业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供电企业文化建设往往重点放在载体建设上,即将安全教育寓于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中,这既能培养出很好的企业精神,又能使企业做到安全生产。

篇4

【关键词】 文化建设 塑形 育人 强企 和谐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既有自然形成,也有积极构建;既有表层建设,也有内涵延伸;既有形象塑造,也有理念深化。笔者认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战略引领,从塑造基础形象、培育核心价值、打造优势品牌、培育优质人才、建设和谐之家入手,最终实现文化建设塑形、育人、强企的目标。

一、塑造基础形象

建筑施工企业由一个个分散的工程项目组成,工程项目的形象成为企业形象的直接展现。尤其是位于特殊位置环境和地标性的工程,因其具有明显的识别系统,有效和快速的视觉传播功能,对一个企业形象的塑造十分重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做好项目驻地形象建设,需要扮亮“施工区、办公区、员工生活区、民工生活区”的形象窗口,在符合企业形象、理念、文化塑形要求的基础上,细致策划项目的形象宣传,保持基础形象的一致化和形象认同上的一体化,如在现场设置宣传栏、宣传标语,员工的个体形象也要展示企业风采,统一佩戴出入证、统一着装等。要组织现场文明施工,维护场地容貌、做好现场材料、设备、安全、技术、保卫、消防和卫生生活等方面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项目管理,项目部员工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文化建设。要规范现场形象活动,在施工过程中积极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联系沟通,为各项工作赢得主动,并根据施工进度和社会热点相关要求,与周边居民、地方政府搭建良好沟通平台,通过与社会群体进行互动,吸引公众对工程建设的持续关注,提升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培育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和依靠,在完全竞争的建筑市场中,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成熟的技术优势可被竞争对手迅速复制和超越,但核心价值和奉行核心价值的行为日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从全面参与竞争、拓展市场、树立形象、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出发,提炼和完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具体而言,就是要树立以质量树信誉,以创新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益,以顾客满意为宗旨,以员工幸福为目标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并通过诚信、管理和创新行为来确保价值理念的落地。要让“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占一方市场”的经营理念要成为企业与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达到以“现场保市场”的效果;要让“盈利光荣、亏损可耻”的业绩理念凝聚起广大干部职工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力争承建的工程项目无一发生亏损;要让“以发展定进退,凭业绩定职级”考核机制激发广大员工的激情斗志,保障德才兼备者“有为有位”;要让“务实、效率、创新”的行为文化推进公司的执行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并凝聚起全员的思想智慧,推进企业升级发展;要让“依靠职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员工”成为发展的落脚点,致力于让广大员工都能过上富裕、体面、有尊严、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幸福生活。

三、打造优势品牌

企业发展“短期靠机会,中期靠实力,长期靠品牌”,品牌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建筑企业,很多情况下比拼的不仅仅是规模、资金、装备等硬件条件,还有质量、安全、服务、信誉等软实力。想在竞争中达到更多的市场占有,需要着力打造建筑主业品牌,围绕安全质量、核心技术、服务意识、团队建设开展工作。

1. 坚持质量创优战略

力争让公司的每类产品都有重要质量奖项作为支撑。诸如房建施工企业,应着眼施工安全质量管控,积极创造条件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全国满意用户工程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等,无论是在住宅、办公楼、写字楼还是工业厂房、医院、学校等建筑施工,均有典型的样板引领,均有自己的拳头产品。

2. 打造核心技术优势

铁路站房方面的快速施工和组织能力、超大体量综合体、深基坑施工、钢结构尤其是大跨型等结构技术和整体吊装滑移等安装工艺……这些,均可以构成一个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中建三局承建了全国半数超高层建筑,是超高层摩天大楼施工的王牌军;中铁建工承建了国内外近150座铁路客运站房,在业内享有“铁路站房王牌军”的美誉,这些核心技术铸就了企业各自的靓丽名片,在市场持续占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要急业主之所急,想业主之所想,面对业主安排的紧急任务,要组织参建人员,高效率高标准地完成施工任务,树立企业不畏艰苦、敢打必胜的美名;要盖房人想着住房人、用房人,施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想办法解决,提出修正意见和建议。

4. 打造优秀管理团队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时候与其说是业主对施工过程的认可,不如说是对一个项目管理团队的认可。作为管理团队可以执行力强,敢打必胜;可以对质量把控精准,注重每一个细节处理;可以技创新能力极强,这些;可以成本控制极有特色;均构成了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说,作为施工企业提升竞争力,要专注现场安全质量,铁手腕保安全,零缺陷塑质量,传、帮、带育人才,精细化创品牌,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四、培养优质人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每位员工都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要抓好人才选、育、留三大环节,培育优质人才队伍。首先要在人才选用上拓思路,以员工的多维度使用为突破口,搭平台、压担子、给待遇,深入挖掘员工潜能,缓解管理资源紧张问题。坚决摒弃平衡、照顾性的干部提拔做法,既可破格提拔,又要能上能下,公开竞聘、基层推荐、任命提拔,确保将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其次要在人才培养上见实效,构建企业人才培养发展链条,明确新入职员工培养目标和标准,例如:“新入职人员两年成长为管理骨干、项目主管三年进入管理团队、现有管理团队30%三年成长为优秀项目经理”。为此,要广泛开展导师带徒、轮岗交流、委外培训;实行个性化培训、“菜单式”选学培训模式,“送出去学、请进来教、派下去练”,“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既有集中授课、专家辅导,又有参观学习、业务座谈,为全面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畅通渠道;组织形式多样的业务技能竞赛以比促学,优秀业务骨干“传帮带”。过程中要克服重招聘轻培养、重培训轻考核的管理模式,加强员工培训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将人才培养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打造全员人才培养机制。再者要在人才留用上出新招,待遇、职位、培训、感情等多手段留人,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分配是激活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推进企业薪酬改革与市场接轨,体现绩效第一的原则,薪酬分配更倾斜一线基层、核心骨干,构建完善各层级集工资、奖金、津贴等多形式相结合的薪酬体系,稳步提升员工收入水平。探索员工属地化管理,关心员工事业、住房、生活,鼓励员工扎根区域,实现企业战略落地与员工区域化管理相融合。最终让广大干部职工成为企业思想建设的“排头兵”、智力资源的“发电机”。

五、建设和谐之家

职工群众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是企业的主人翁。要始终牢记并践行企业宗旨,即企业的发展要依靠职工、为了职工。要千方百计地营建和谐之家,构建“家”文化。深化“三工”建设,按照“宿舍设施配备标准化、环境卫生优美化、食堂供应品种多样化、文娱场地实用化、教育培训制度化、企业标识规范化”的基本要求改善项目职工生活工作学习环境。

第一、为职工宿舍配备空调、电视机;购置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等娱乐设施,配置图书室,丰富文娱活动;提高工伙食标准,可以开展“用餐调查”,让员工填写调查问卷,对食堂饭菜进行打分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项目部将收集到的问题和意见进行统一整理,反馈给职工食堂进行改进提高。

第二、对员工在思想上、情感上给予关怀,切切实实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工作安排上尽量考虑到员工的兴趣、爱好、性格和潜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得其所;不断拓展“家”的范围,采用多种交流和联谊方式,为青年员工牵线搭桥解决婚姻问题,为探亲的员工家属调配夫妻房,配备床、桌椅、衣柜等生活设施,以及有线电视、饮水机、空调等家用电器,打造探亲温馨驿站。

第三、关爱劳务工,真心为协作队伍排忧解难要坚持“合作共益”的原则,从政治上关心、管理上支持、技术上指导、生活上帮助,建立农民工夜校,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

第四、要重视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推行厂务公开,通过厂务公开栏、网络平台等方式公布生产经营重大决策、工资福利等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并通过党政联席会、召开生产分析会等会议,让职工进行民主评议和监督,切实维护职工利益,让职工快乐工作、尽职工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打造休戚与共、利益交融的命运共同体。此外,作为国有建筑企业,和谐之家建设还应包括更多的社会责任担当,就是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要义不容辞地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提供就业岗位,开展公益援助、抗洪抢险、警企共建等,成为社会的典范象。

篇5

【关键词】企业文化;职工文化;促进结合;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国家振兴、民族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就是职工文化,因此,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就是要以多姿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为手段,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用丰富的文化活动凝聚职工,努力培养职工与企业共建共享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添绚丽一笔,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通过长期运营实践形成的产物,企业文化被公认为现代管理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不仅是企业内部整体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密不可分,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和经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指引和导向功能是它所具有的,企业文化往往是精炼成纲领式的口号,在潜移默化中使职工牢记,不知不觉中融入职工日常的行为和生活中,指引着企业顺利地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约束和规范功能也是它的特征,通过企业长期的管理手段在职工思想中形成的行为标准约束和规范职工的言行;同时它还具有激励和开发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职工工作的活力,开发职工的动力,激发职工内在的潜力;它具有优化和提高功能,能通过教育和培训,有效地提高职工的修养和素质,从而提高企业文化的整体素质;它具有凝聚和协调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职工之间协作意识,加强职工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

二、职工文化活动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

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手段职工文化,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有效地发挥引领督促的作用,使企业理念、愿景规划深入职工心中,使之自觉遵守,从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职工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企业团队精神,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有利于企业和谐发展。

1、职工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力。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和产品,它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给予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力。” ①可以说,要想不断完善企业的发展、改革创新、经营管理,必须依靠职工。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归根到底就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就能够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职工素质提高了,才能全面促进企业的发展。

2、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是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何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好与坏的大问题。为此,常常都把职工文化建设列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组织职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比如:职工运动会、文化周、党员拒绝腐蚀教育、安全知识考试、职工技能大比武、拓展训练、先进事迹报告会等。通过一系列活动,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在娱乐的同时提高了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

3、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在新形势下,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企业文化也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而加强职工文化建设,不仅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使职工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把企业发展看成自己努力工作的目标,职工之间形成和谐的团结力量,集思广益,精诚协作,充分发挥每名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全心全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三、如何有效地将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首先,要突出职工文化的思想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建设企业文化所要始终坚持、依据的标准,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学习活动,用科学理论武装全体职工的头脑。“坚持用先进文化武装职工头脑,教育培养职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引导职工工人阶级团结友爱、艰苦创业、勇于奉献、遵纪守法的优良传统。” ②其次要注重群众性。在企业文化塑造中,要坚持以职工为本,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着力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要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创造氛围,以达到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目的。” ③第三要体现时代性。在开展职工文化活动时,与时俱进地采取职工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活动,使职工文化活动更好地发挥作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另外要做到长效性。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长期坚持,才能够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不断巩固。

总之,企业要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要全心全意地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职工文化建设可以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于虹.精神文明解读[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想政治;有机融合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企业文化构建。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属于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关系到员工的情绪和工作热情。国有企业在传统的文化中,缺乏核心思想,随着近年来的企业改革,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水平逐渐提高。对于企业目前发展而言,将企业员工管理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具有必要性,能够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建设落实的关键因素

落实企业文化的关键因素有三。分别为目标明确、员工积极性发挥和合理的文化制度的建立。首先,企业要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发展制度,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解决这一基本因素之后,企业要注重核心因素,也就是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企业文化的构建目的就是影响员工,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发挥员工积极性才能促进企业文化的构建。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严格按照公司相关制度来执行任务,并定期开展相关会议,对企业文化进行宣传。企业文化是潜在的,但是也可以通过制度的建立使其显性化,对于涉及企业发展的问题必须制度化,才能真正贯彻落实企业文化。在整个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构建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建立合理的员工绩效方针,使其参与积极性得到提高,对于目前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完善制度,一方面要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将工作责任下发到具体的部门和人,推进文化建设。

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企业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设置专门的机构,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好员工培训工作,具体的措施如下。

1.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员工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员工对于事情的判断,这关系到其工作水平的发挥,工作积极性等。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要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使企业具有独特的经营风格管理特色。企业价值观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是必要的,并且企业价值观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与企业管理者的心态,能力和远见性具有紧密的关系。企业发展要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对其发展方向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给予员工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进一步构建企业文化,并发挥企业文化在员工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健全员工行为规范体系

员工的行为是整个企业形象的体现,尤其是营销、服务等与外界打交道的员工,要对其形象、规范和工作态度等做具体的规定。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更应该不断的规范员工的形象,使企业能够具有活力。我们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给出如下建议,使其能够在企业文化构建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对企业员工的道德要求,是最基本的要求,员工的能力、创造性固然重要,但是每一个员工首先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企业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的同时,能够时刻以企业利益为核心。其次,在员工的能力上,要适应岗位工作,并且要不断的进行岗位培训,使员工能够感受到企业的帮助。对于企业发展而言,还应做到真实,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形态下,虚假的数据将影响员工情绪,甚至将导致企业的停牌甚至倒闭。

3.完善企业内部沟通管理

企业的内部沟通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问题复杂,员工的思想存在偏差。要促进企业的发展,首先要针对企业的员工进行沟通,使其能够从根本上认可企业文化,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员工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给予员工发展空间,不断的对员工进行激励,才是促进企业长期发展最可行的道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应注意正确解决员工矛盾,以相互之间的信任为出发点,与员工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既要建立工作的紧迫感,又要给予员工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4.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很多员工对于自身的工作缺乏规划,企业要注重员工的职业规划,帮助员工正确设计自己的人生,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合理的工作环境,使其能够阶段性的反馈自己的得失,使其在不断的总结中得以进步,不仅促进员工的发展,也促进其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企业应注重员工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帮助员工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规划以及长期规划。

三、总结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具体积极作用,尤其是将文化建设与员工的思政建设融合在一起,通过企业文化的构建,促进员工积极性的提高,促进其思想觉悟的提高,对于企业整体发展来说具有积极作用。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还应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出其积极作用。

作者:荣广胜 单位: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同德县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郝潞霞.国有企业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75-79.

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源泉,也是一个困惑已久的实践课题,从“两张皮”、“自拉自唱”到“服务服从”当“配角”,思想政治工作总是不能逾越企业活动的边缘沼泽。伴随着企业文化理念的导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景豁然开阔。毋庸置疑,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全面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崭新天地,才能充分展现其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劲动能,真正扮演影响企业生存状态和未来命运的重要角色。

1.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

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综观数百年工商发展史的轨迹,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就是管理模式被反复刷新:“经验管理”作为最先主宰企业实践的管理模式,残存着农耕经济的烙印,当社会大生产的工业革命浪潮扑面而来时,便被更先进的“科学管理”所取代;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管理”暴露出致命的弱点:再优秀的“科学管理”模式都能够被其他企业复制和效仿,仅仅依靠“科学管理”已经无法造就企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竞争优势,于是“文化管理”模式应运登场,并迅速风靡全球。

“文化管理”是当今全球工商理论和实践的颠峰境界,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介入企业活动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企业管理从“经验”到“科学”再到“文化”的三次跃迁在我国的企业实践中被压缩在短短数十年间完成也许是值得骄傲的成就,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却不是舶来品,长期的经验形成了顽固的惯性,要实现相应的跃迁需要更强的创新意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创新有着强烈的内在要求,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正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是顺理成章的过程。。由于企业文化脱离了物质、行为和制度的表象,处于企业活动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的位置,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顺理成章地向企业文化建设领域转移。

2.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各层面的切入位置

企业文化包涵了企业活动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全部内容,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能完全替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选择有效的切入位置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部过程,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层次性揭示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规律,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进入所必须研究的问题。“四层说”是当今企业文化研究比较一致的结论:即企业文化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表层的所谓“物质文化”,这是最可变的部分;其次是浅层的“行为文化”;第三层是中层的“制度文化”;最后是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精髓部分,也是变化最小的部分。

2.1思想政治工作在“物质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塑造品牌”

“物质文化”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表现,它要求企业在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强化“精品文化”意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顾客愉悦”原则。因此“质量”和“品牌”便成为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中的两大任务。打造优秀的质量与品牌是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思想政治工作要胜任这些工作必须专注于消费心理、市场需求以及员工激励的研究,在具体工作的内容方法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2.2思想政治工作在“行为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强化观念”

企业的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顾客、企业与政府、社会各方面关系处理中所遵循的规则,这些规则通过具体的企业行为表现出来,具有可识别的特性。企业行为的外在表现在于“服务”。 企业的服务行为从关系学角度看可分为“内服务”和“外服务”两个方面。“内服务”强调企业内部机构组织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要求,“外服务”关注企业与外部组织、个人之间的需求满足与效果。一般来说,默契、满意和愉悦的服务是优质企业行为文化的共同追求。

行为文化的主体是企业,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观念水平角度切入,运用有效手段来强化员工顾全大局、主动协作和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的“服务观念”。

2.3思想政治工作在“制度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优化规则”

制度文化是企业从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实践、企业行为文化的具体表现中提炼出来的相对固化的规则总和,具有公认、权威和稳定等特点,比如目标结构、职责分工、现场管理、生产服务标准、业务流程等一系列制度规则,对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起到了评判和制约的作用。

毫无疑问,制度文化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各方面工作长期总结的结果,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有能力包办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在于它可以站在政治、政策和企业利益的高度辨识现行制度文化体系中不足和问题,从企业稳定、发展和社会、企业、员工三者利益关系的角度对制度体系提出优化建议,或者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为制度的贯彻落实创造更好的内部环境。

3.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对策思考

3.1思想政治工作在“团队再造”中的感性取向

企业文化是亚文化,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一般认为,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比如英美国家的企业管理比较“理性”,注重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和效益指标;而亚洲国家的企业则更强调“人性”管理,关注人际关系、心理体验、忠诚合作、资历和效果。中国作为东亚的主流文化更偏重于“感性”,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团队再造”实践中的感性取向。

中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团队再造”实践中要十分注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功能。中华文化在社会价值观方面具有的凝聚力包括崇人精神、尚群精神以及和合精神。但市场经济、企业管理现代化要求“以法治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追求科学管理,这就是“团队再造”强调感性取向而不否认理性价值的道理。

3.2思想政治工作在“优化规则”中的理性取向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国内经济市场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渗透成为普遍现象,中国企业学习市场经济国家先进的企业文化成为培育中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如何正确看待和科学移植国外的企业文化,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中国企业文化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首先,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和借鉴,绝不能盲目照搬,要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创新。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而言,学习—消化—吸收—创新是各类企业追求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规则优化”的具体实践中也应如此。

其次,要处理好学习引进国外企业先进文化、进行企业“规则优化”与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是否能建立起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还必须依靠企业自身加强管理,进行包括文化管理创新在内的各类管理创新,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

3.3思想政治工作在“品牌塑造”中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企业是追逐利润的组织,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的获得不能依靠政策、行政或者其他主观的意愿,它是企业物质产品质量和品牌的竞争中取胜的结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切入企业物质文化领域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塑造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优势“品牌”。

总之,对应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性,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的切入点也呈现从“团队再造”、“优化规则”、“强化理念”到“品牌塑造”的阶梯结构,这些阶梯分布的结构内容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任务和目标。

篇8

关键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企业文化建设

1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

1.1文化建设特征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其特征如下:第一,电力企业提倡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注重电力生产的安全建设工作;第二,注重企业员工工作的规范化,重视培养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这样,可以规避电力生产风险;第三,员工之间要相互团结,提升凝聚力,要具备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同时,还具备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共同完成作业任务。

1.2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和联系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表现在:企业文化来自于企业管理工作的实施,同时应用在企业管理中,指导和规范电力企业员工的行为和生产经营,属于管理范畴;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其他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对企业员工实施引导和教化,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属于政治范畴。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不一样,企业文化建设属于经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意识形态,两者是不同的概念。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存在区别,因此,需要明确各自的作用和工作范畴,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作用,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如下:在进行电力企业建设时,要在企业内涵中引入企业文化,使员工认识企业文化自身的魅力,突破思想束缚,重视员工人文精神的建设,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2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电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不过是大家一起喊几句口号,组织员工进行一些具有协作精神的游戏娱乐活动即可,并且一些电力企业总是在机械化的强调企业文化张贴标语,这些工作如果让内心焦躁工作不顺的员工看到会对企业文化从内心有一些反感,现如今许多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还浮于表面,无法深入的进行,如何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利用企业文化来激发员工对企业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热情,是一件重要的工作。

2.2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在开展,但有些人认为所谓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面子工作,平时针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都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去参加,还有部分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者工作散漫不认真,认为只要完成上级下发的任务就可以,不在意员工对工作内容的了解到底有多少,这种对思想政治方面的认识不足,在企业中不在少数。

2.3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参差不齐

在电力企业,一直没有单独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都是一些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由于其他分内工作的繁忙,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透彻,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无法对其他员工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维持企业内思想政治的平衡。

3电力企业开展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的面对机遇和挑战。科学判断和把握形势,调整重点,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3.1人性化管理模式

对企业进行人性化管理,主要是在企业管理中注意人性的要素,充分发掘企业员工的潜能,在管理工作中尊重和平和、直觉和创造、企业精神和主动、价值控制和远见。此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讲究“虚拟实践社团”、“差异性互补”、“竞争性合作”、“虚拟整合”、“信息共享”等,使知识由德到显发生转化,创造竞争优势。人性化管理模式包含对人的尊重,每个员工都属于企业发展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工作高度敬业的表现就是对员工的尊重。针对表现较好的员工要给予高度的鼓励和肯定,充分的精神嘉奖和物质鼓励可以极大地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电力企业的各种事宜都需要有章可依、有据可循,但是,并不是简单的“照搬”。电力企业要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多给予员工发展和成长的机会,重视员工和企业的双赢。部分电力企业也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让员工可以更有动力、有目标、有理想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有人把管理者比喻成建筑师,可以因材施用,对不同的员工进行取长补短,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为企业铸成坚实的房子,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自身优势,做到取长补短,还可以将个人的特点和魅力体现在企业的发展中。

3.2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企业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也是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衡量标准。企业文化是按照时代的发展,利用科学的企业文化渗透实现企业盈利的一种方法。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确定企业的核心文化价值,通过企业员工和领导共同对自身的思想、情感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在自我认识、与他人交流中实现企业和员工意识的统一。第一,电力企业要树立自己的文化精神,并和国家的文化精神发展相适应;第二,对于文化物质的发展,电力企业也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第三,要培养企业的文化,包含营销方式、理念、传播社会舆论的方式、企业竞争手段等,要在企业员工的培训中培养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情感。通过上述方法使文化建设在电力企业员工政治思想中逐渐诠释和渗透。

3.3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无论何种职场环境都需要良好的工作氛围,这种氛围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适当地将员工的工作执行能力、工作精神和薪水综合起来,可以充分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利用部门间的沟通和上下级的沟通,实现上通下达,使企业良性运行。在企业内部可以进行业务沟通、出谋划策、资料传递的平台和机会,增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使他们更加适应和了解各个企业和部门的文化环境。利用员工之间的沟通,提升他们的业务与人际沟通能力,适当地开展文化节目和相关的活动,不但可以增进员工的情感交流,还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

4结语

经济发展带动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在市场上的快速发展,内部的文化元素也跟随着社会的发展向多元化发展,但在多元化发展中,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文化都是可以吸收接纳的优秀文化,其中不乏有偏激或不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给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带来了困难。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员工思想道德的标尺,企业文化建设给予员工强大精神动力,这两项工作同时影响着员工在工作中的质量和企业经济发展的方向,所以电力企业要整合多元化的信息文化,加强企业管理,保证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电力企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敏.试析电力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J].新西部,2016,(07):75-76.

[2]王小莉.浅谈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展开[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6,(05):89.

[3]罗智德.新时期地方电力企业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东方企业文化,2016,(14):114-115.

[4]佘德友.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J].电力技术经济,2016,(02):83-85.

[5]李莉.浅论电力企业思想文化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6,(05):78-79.

篇9

摘要:创新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源泉,也是一个困惑已久的实践课题,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全面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崭新天地,才能充分展现其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劲动能,真正扮演影响企业生存状态和未来命运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源泉,也是一个困惑已久的实践课题,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全面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崭新天地,才能充分展现其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劲动能,真正扮演影响企业生存状态和未来命运的重要角色。

一、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

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综观数百年发展史的轨迹,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就是管理模式被反复刷新:“经验管理”作为最先主宰企业实践的管理模式,残存着农耕经济的烙印,当社会大生产的工业革命浪潮扑面而来时,便被更先进的“科学管理”所取代;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管理”暴露出致命的弱点:再优秀的“科学管理”模式都能够被其他企业复制和效仿,仅仅依靠“科学管理”已经无法造就企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竞争优势,于是“文化管理”模式应运登场,并迅速风靡全球。

“文化管理”是当今全球实践的颠峰境界,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介入企业活动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 企业管理从“经验”到“科学”再到“文化”的三次跃迁在我国的企业实践中被压缩在短短数十年间完成也许是值得骄傲的成就,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却不是舶来品,长期的经验形成了顽固的惯性,要实现相应的跃迁需要更强的创新意识。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创新有着强烈的内在要求,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正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是顺理成章的过程。由于企业文化脱离了物质、行为和制度的表象,处于企业活动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的位置,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顺理成章地向企业文化建设领域转移。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各层面的切入位置

企业文化包涵了企业活动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全部内容,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能完全替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选择有效的切入位置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部过程,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层次性揭示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规律,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进入所必须研究的问题。“四层说”是当今企业文化研究比较一致的结论:即企业文化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表层的所谓“物质文化”,这是最可变的部分;其次是浅层的“行为文化”;第三层是中层的“制度文化”;最后是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精髓部分,也是变化最小的部分。

1、思想政治工作在“物质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塑造品牌”

“物质文化”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表现,它要求企业在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强化“精品文化”意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顾客愉悦”原则。因此“质量”和“品牌”便成为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中的两大任务。打造优秀的质量与品牌是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思想政治工作要胜任这些工作必须专注于消费心理、市场需求以及员工激励的研究,在具体工作的内容方法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2、思想政治工作在“行为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强化观念”

企业的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顾客、企业与政府、社会各方面关系处理中所遵循的规则,这些规则通过具体的企业行为表现出来,具有可识别的特性。企业行为的外在表现在于“服务”。 企业的服务行为从关系学角度看可分为“内服务”和“外服务”两个方面。“内服务”强调企业内部机构组织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要求,“外服务”关注企业与外部组织、个人之间的需求满足与效果。一般来说,默契、满意和愉悦的服务是优质企业行为文化的共同追求。

行为文化的主体是企业,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观念水平角度切入,运用有效手段来强化员工顾全大局、主动协作和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的“服务观念”。

3、思想政治工作在“制度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优化规则”

制度文化是企业从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实践、企业行为文化的具体表现中提炼出来的相对固化的规则总和,具有公认、权威和稳定等特点,比如目标结构、职责分工、现场管理、生产服务标准、业务流程等一系列制度规则,对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起到了评判和制约的作用。

毫无疑问,制度文化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各方面工作长期总结的结果,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有能力包办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在于它可以站在政治、政策和企业利益的高度辨识现行制度文化体系中不足和问题,从企业稳定、发展和社会、企业、员工三者利益关系的角度对制度体系提出优化建议,或者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为制度的贯彻落实创造更好的内部环境。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对策思考

1、思想政治工作在“团队再造”中的感性取向

企业文化是亚文化,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一般认为,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比如英美国家的企业管理比较“理性”,注重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和效益指标;而亚洲国家的企业则更强调“人性”管理,关注人际关系、心理体验、忠诚合作、资历和效果。中国作为东亚的主流文化更偏重于“感性”,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团队再造”实践中的感性取向。

中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团队再造”实践中要十分注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功能。中华文化在社会价值观方面具有的凝聚力包括崇人精神、尚群精神以及和合精神。但市场经济、企业管理现代化要求“以法治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追求科学管理,这就是“团队再造”强调感性取向而不否认理性价值的道理。

2、思想政治工作在“优化规则”中的理性取向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国内经济市场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渗透成为普遍现象,中国企业学习市场经济国家先进的企业文化成为培育中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如何正确看待和科学移植国外的企业文化,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中国企业文化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首先,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和借鉴,绝不能盲目照搬,要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创新。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而言,学习—消化—吸收—创新是各类企业追求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规则优化”的具体实践中也应如此。

其次,要处理好学习引进国外企业先进文化、进行企业“规则优化”与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是否能建立起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还必须依靠企业自身加强管理,进行包括文化管理创新在内的各类管理创新,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

3、思想政治工作在“品牌塑造”中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篇10

关键词:中国电力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融合

一、前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们国家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综合国力有了全面提升。并且在新时代大背景之下,我们国家人民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改观。而随着社会发展,国民往往表现的略显浮躁。因此,对于国民思想政治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就企业发展来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发展现状与我们国家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此确保企业在日常的生产中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研究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和了解我们发现,目前我们国家电力企业中的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较为鲜明的实际问题,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发展存在阻力

在我们国家的电力企业中,我们对其文化建设过程进行研究后发现,各个电力企业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已经的形成概念,但是却没有一个可行性、长期性、持续性的发展机制。并且部分企业中的各个单位对其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认为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可有可无。在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

(二)认知存在误区

在企业内部,领导者、执行者、操作者由于本身的差异性,因此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认知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意见分歧。而同一层次的员工也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导致认识不同。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将文化建设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提高员工素质能力等工作有机的联系起来。

(三)机制不够完善

现如今我们国家电力企业中,还没有一套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机制,也没有一组专职企业文化建设的队伍。使得文化建设工作互不想通,多是闭门造车[3]。

三、中国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是一个人的行动准则,我们通过了解和调查,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发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知存在差异

在现阶段企业的发展中,我们国家的电力企业员工往往认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应该分开来进行发展。甚至有一部分电力企业员工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并不需要进行,其在发展过程中追求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只要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舍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必要的。由于一些企业的领导长时间的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最终使企业内部出现了思想政治建设和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相互分离等问题发生,最终导致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

(二)各级组织机构仍不健全

因为在企业内部存下着轻视思想政治建设的倾向,因此在我们国家的电力企业内部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企业思想文化建设机制。同时从事企业思想政治建设的工作者其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领导在日常的工作中不能以身作,不能形成良好的榜样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这种领导也往往表现为对别人要求严格的假象,在日常生活中却对自己思想管理宽松。并且这些领导的特权思想十分严重,并且作风始终存在问题。基于以上原因,这类领导已经造成员工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缺乏说服力。

四、中国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融合方案

(一)用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用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来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就是要摒弃思想政治工作中见物不见人的“假、大、空”的某些做法,把立足点转到以人为本的基点上来,真正做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尊重职工的人格与文化心理,以求在一种良好、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中,把思想政治工作团结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种先进思想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2]。

(二)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企业文化应该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明确的内涵,那就是要以为指导,以思想政治工作为轴心,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也就是要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方针、原则等贯穿到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去,使企业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更加多样化[1]。五、结论我们国家的电力企业是我们国家的民生行业,是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是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而思想是一个人的行动准则。因此,为确保我们国家电力行业不断的发展,不断加强企业员工思想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对外发展的“门面”,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载体。在不断进行思想文化建设的同时,我们应该利用科学的方法,不断的创新促进企业和谐健康的发展。企业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坚实的走好的每一步。

作者:王鑫 李岩 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国强.新时期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研究[D].长江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