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养成范文

时间:2023-09-28 17:3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素质养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素质养成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务类专业;职业素质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始终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占GDP比重最高、吸纳就业最多的形势进一步巩固。参考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增长空间仍然巨大。人们在依赖和享受服务业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对服务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服务质量的提升不仅依靠企业的实力和硬件,其关键还在于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那么现代服务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不仅是企业关心的问题,更是职业教育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二、服务行业对员工综合素质要求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对服务类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人们进行了一次较为广泛的调研,行业涉及酒店、旅行社、百货零售、金融业、通信服务、IT行业等,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发放《员工职业素质调查表》1200份,回收问卷1086份,有效问卷1011份,同时,研究人员赴酒店、旅行社、商场、银行等多家企业单位,通过与管理人员座谈、与新员工现场交流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人们得出一些结论:第一,选聘员工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见图1)根据调查,当前服务类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主要考虑10个方面的因素,其中情商类因素占36%,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类占25%,职业道德占11%,其他还包括学业成绩、外貌外形、学历层次等。由此看来,与传统的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显然更关注员工的综合素质,高分低能的应聘人员早已淡出用人单位的视野,而能促使专业技能发挥效力、学业成绩转化为实际能力的情商,越来越被用人单位所重视。调研中许多管理人员提出,职业院校毕业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具备较高的情商水平;既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第二,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抗挫能力尤为重要。(见图2)通过问卷调查及企业访谈,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员工首先应具备如下重要素质: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企业忠诚度、吃苦耐劳精神、抗挫能力、自控能力等,其中协作能力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因素。许多管理人员都希望新员工确立这样一种观念,即企业是一台大机器,每一位员工都是其中的一个零件,只有在企业的大机器之中,零件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团队合作能力的发挥不仅关乎企业的发展,更决定了员工的个人发展轨迹。其次受到重视的能力就是人际沟通能力,在座谈中人们发现性格开朗、爱好广泛的新员工,在人际交往及沟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到陌生环境能很快适应,有过学生干部工作经历的学生尤为突出,在入职培训及实际工作当中能主动和客人、上司、同事沟通,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也敢于表达。调查中人们还明确感受到很多单位对新员工的一种要求——过硬的抗挫能力。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服务工作,尽快转换角色,调整自身定位,这是对每一位职场新人的基本要求。由于服务行业自身的特殊性,服务对象的个人素质千差万别,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很难避免各种客我纠纷,心理承受能力是否过关将直接影响工作效果和职业发展。在对用人单位选才用人标准的所有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是全方位的。除了问卷中所涉及的这些核心能力以外,企业管理人员还提到了敬业精神、意志力、领导能力、执行能力、亲和力和诚信意识等。第三,服务业需要吃苦耐劳精神。通过调查,人们发现目前企业员工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协作意识不强,心理承受力差,缺乏吃苦精神,社交能力不强,自控能力差等。当前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长大的一代,追求个性,特立独行,往往缺乏全局意识和团队精神。多数学生生活一帆风顺,缺少历练,部分同学生活条件优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遇到挫折缺乏承受力,进入新岗位适应能力差。初入职场,角色转变大,心理冲突增多,此时,“态度决定一切”,良好的心态对于初入职场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刚入职的新人大多都是从一线服务岗位做起,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操作单调重复。不少学生对就业岗位和待遇期望值高,不安心于一线服务工作,怕吃苦,不能受委屈。调查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女同学在酒店餐厅实习了三四个月,每天端盘子、擦杯子、打扫卫生,被客人呼来唤去,还经常加班加点,因此她心里时常觉得委屈。一次包间客人用餐完毕离开后,她因为口渴吃了客人留下的西瓜,被主管发现,受到严厉批评,主管要求她向餐饮总监道歉。于是该同学内心压抑已久的委屈瞬间爆发,与主管激烈争吵一个多小时,然后愤而离职。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服务行业屡见不鲜。由于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工作时间比较长,节假日不能休息,规章制度严格,工作自由度小,薪资待遇不高,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正确的态度,很难在服务岗位长期坚持下去。一些管理人员提出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不要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得失,也不能眼高手低,服务行业注重知识,更注重经历。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从基础做起,才能有长足的发展。第四,企业青睐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学生。多家企业的管理人员提到他们很看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经验,许多人力资源经理也认为有过打工和实习经验的毕业生适应新岗位、新环境更顺利,工作上手快,与同事上级也较好沟通,同时耐挫能力也更强。他们认为,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不仅能够积累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工作经验,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同时能够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树立市场意识,摈弃一些不切实际的观念。此外,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拓展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们通过实践可以磨炼意志、锻炼能力、强化自我管理、增强责任感,可以达到与专业技能相辅相成的作用。

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的职业素质养成策略

第一,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转变重智商轻情商的教育理念。首先,要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路,树立智力和情商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职业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前提,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情感要素,并且促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其次,要转变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原则的教育理念,树立以考核能力为主的评价原则。传统的评估主要是通过标准化考试来检测学生的成绩,把分数看成是衡量学生水平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这不仅抑制了学生挖掘自身潜力的动机,也忽视了综合素质与人格的发展。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在学校成绩优异并不能保证他以后事业成功。只有重视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具备较高情商素质的人,才可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才更可能获取事业成功。转变重专业课程轻人文课程的观念。受功利主义课程观念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片面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的课程,而对文化基础课和人文素质课很不重视。除了教育部明文规定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等基础课之外,其他人文课程被大幅削减。这就导致高职学生在职业意识、职业素质、职业情感等方面的缺失,虽然专业能力得到提升,但其综合素质不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突出、个性完善、素质全面的职业人才。转变重服务技能轻服务意识的观念。服务意识是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工作者的内心,是优质服务的基本前提。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紧跟市场需求,往往非常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对职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的培养。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情感,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很难保持积极心态,难以激发工作热情,无法树立正确的角色定位,即使拥有高超的服务技能,也不可能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第二,职业素质的培养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职业规划课程。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把握行业特点和形势,了解行业需求,并结合自身特点实现潜能开发。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学生入校开始,活动课和理论课相结合,整体设计,伴随学业进程分阶段实施。许多大学生对自己不甚了解,对行业缺乏认识,对未来一片茫然,学校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与职业生涯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明确职业发展目标,自觉提升个人职业素质,增强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全过程。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的培养不是依靠一门或几门课程完成的,而应贯穿日常教学全过程,渗透至所有课程和实训环节中,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与职业理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职业培养。单纯开设职业道德或职业素质教育之类的课程,学生往往认为过于空泛、枯燥,或者视同说教,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并非哪一门课程哪一位教师的任务,而是全体教师的责任。尤其对于专业教师而言,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传递职业理念,更加自然深入,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要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对专业教师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工作的相关性,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校企合作强化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职业实践,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学生可以尽早接触真实的职业环境,得到职业锻炼。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已与企业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尤其是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训资源和实习岗位,这些实践机会不仅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而且使学生与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让他们加深了对行业和企业的理解,对强化他们的职业意识和培养职业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他们能够更顺利地从学校过渡到企业,更好地融入职业生涯。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职业素质的养成要从学生进入校门开始,并且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除了开设专门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之外,还应在校园内打造职业文化氛围。如开展各种服务校园、服务师生的活动,帮助同学们树立服务意识;开展职业服饰、职业风采大赛,培养职业情感;通过社团活动、班级活动,宣传和强化职业理念;与行业实现文化对接,通过企业进校开讲座、办文化周等活动,将企业文化带入校园,使师生们加深对行业和企业的认知与理解。第三,搭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平台。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锻造学生综合能力。调研中许多企业明确表示招聘时他们会优先考虑学生干部,他们认为学生干部的学习成绩和个人综合素质普遍较好,是校园里的佼佼者。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和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得到锻炼,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得到体现,这些都是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优秀品质。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班级管理、校园建设及自我管理的机会,在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中改变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将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作为学生干部能力建设的重点,特别重视服务意识、健康人格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许多学校都有着独具特色同时又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这些精彩的社团活动背后,是学生们综合能力的充分展示。学校应积极关注、引导和扶持学生社团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让学生们在充实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挖掘个人潜力,增强综合实力。尤其是大学生社团作为重要的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将学生的兴趣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培养体系。社会实践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速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学校和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使得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内容陈旧、空泛,缺乏深度和广度。学校应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把大学生实践活动纳入大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中,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相应的社会实践培养计划,规定实践课时数及学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使其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和各种评优挂钩。同时,学校应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开发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在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基础上,不断拓展创新活动项目,丰富社会实践的内涵,使其在内容、形式、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发展。

四、结束语

职业教育能否顺应社会发展,职业人才能否满足市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院校是否高度重视和有效地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拓展。服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着眼于服务业发展的大背景,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在强化职业和专业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找准定位、合理规划,使职业教育真正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李蕾.以职业素质为本位构建高职教育课程[J].山东社会科学,2014(12).

[2]王宇,张蓉倩.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探析[J].广西教育,2015(1).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

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培养目标和定位问题上,也存在着过度夸大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效用,忽略了公共基础课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功能以及其自身所具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也强调要“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因此,在公共基础课中引入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培养目标及其实践教学效用

1.公共基础课培养目标。坚持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和宝贵财富,产教融合主要是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由两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及计算机等课程组成,教育部在《意见》中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界定为“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不难看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应该是“一主体两兼顾”,即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体,同时兼顾专业课教学需要和服务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

2.公共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效用。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要求学生能够高效率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掌握实践技能,适应岗位需要,其课程的职业指向性也就十分明显。因此,公共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效用就体现在“优、实、能”:“优”即优化课程设置,使公共基础课适应且服务于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实”即课程内容实用,突出基础课程理论的应用;“能”即职业能力与创新,公共基础课有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精神的发挥。公共基础课程效用,不仅包括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教学效益,更是涵盖了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及终身学习的社会效益。

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的内涵

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学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须具有适应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即职业素养。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分别是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职业素质就是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这八项核心能力。有学者指出,职业素质养成有别于理论系统知识的习得,两者教学方式不同,职业素质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培养知识理论系统所指向的能力而不是掌握核心能力的知识理论系统。所以,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任务驱动的学习实践为过程,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实际工作所需的实践能力,是职业素质培养的不变宗旨。公共基础课程中的“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计算机”“英语”等与职业素质养成所包括的八项核心能力都是能够相适应的,这些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渗入信息处理、与人交流、外语应用的能力。根据岗位要求和职业领域的特殊性,结合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将职业素质的培养渗透在公共基础课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中。

三、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1.特色性原则。特色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动力,不同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要求不同,因此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观念、实践教学、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意识、考核办法等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上也不尽相同,事实上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的特色往往是高职院校最为鲜明的特色。

2.实用性原则。以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构建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要充分分析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应习得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依据专业的教学规律及特点,制订可操作的实践教学方案。要适应未来岗位的需求并紧密关联专业岗位群的发展,以实用性为原则组建一个分工明确、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3.综合性原则。综合性体现在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的综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综合、课内与课外的综合等方面,淡化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与社团之间的界限,形成一体化综合实践教学模式。

四、以职业素质养成为导向,构建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

相较专业课而言,公共基础课程的实质性改革明显滞后,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课程的实施主体——教师对公共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面的意识淡薄,绝大多数还停留在课堂课程实施的层面上,即关注“怎么教”。因此,在公共基础课中渗透职业素质养成的同时,还要通过课程优化、课堂实施、课外实践及教材重构等方面强化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课程实践教学意识。

1.优化课程。优化课程指的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对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性内容的建设和设计。教师要以实践性为基础合理地选择课程教学的内容,将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任务项目化,不必过多地满足课程的完整性,重点要求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例如,英语模块化教学是以英语实践应用为理念的一个模块化的整体,在模块化的整体中设置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子模块,如英语基础知识模块、行业英语模块、求职英语模块等,在每个子模块中再设置不同的任务单元。以能力为主旨的模块设计,以模块链接与组织为特点的课程设计是模块化教学思想的特色。同时,将教学内容情境模块化,把学生所需的实践项目分为竞聘演讲稿、活动策划方案和海报等情境模块;加强创业就业教育,将创业就业教育优化为项目计划书、求职信、简历、劳动合同、工作计划、总结的撰写等。

2.课堂实施。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渗透实践教学,课堂教学设计是一关键环节,在公共基础课本身寻找出包含能力点学习训练的载体,在设计策略上,紧扣培养职业素质养成,课程内容任务化、学习过程行动化和学习结果具体化。公共基础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要克服缺乏行业、企业背景以及实践经验的不足,结合任教班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分析专业需求和工作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所教授课程,构建项目,然后分解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通过加入案例讲解对基础知识分析的教学方法,即在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中使用“引导式”案例教学。该方法要求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预设好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陷阱”,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以学生参与为主,适时引出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分析案例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有效解决的方法。这不仅能够让教师利用案例分析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将基础知识融入案例分析的过程,让学生在情境中习得知识。“引导式”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差不大,也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但不同的是在案例分析中,学生扮演的是观察者的角色,学生通过观察对案例进行分析,将分析结论反馈给教师,学生的反馈成为教师进行下一个案例教学的提示;教师扮演的是舵手的角色,将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角度分步骤告知学生,适时地进行提示。因此,“引导式”案例教学法能够让教师有效掌控课堂教学,更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操作当中去。

3.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设计任务链,将课外实践的内容穿插在任务中,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得课外实践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在课外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个性发展特征,对教材进行再次开发,并在其中融入行业企业的实用要求,专业发展需要及学生个性化发展必需的、有用的题材,挖掘、整理教学内容并重组成为一个个学习任务,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任务链,优化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任务链中主动获取主要信息,一步步接近目标,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进一步增强实践能力,在器重、包容和激励的氛围中实现学习目标,在合作探讨交流中提升素质。课外实践另外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辅导学生社团。教师通过辅导学生社团,展开具有趣味性、计划性、常规性的职业素质培养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并非只是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场所中应用。

4.教材重构。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为宗旨,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教材进行整合优化。公共基础教学的教材重构须以教材系统的知识体系为根本,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取舍,跳出教材过多单独阐述理论的怪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结合,追求课程的生成性而避免课程的僵化。另外,课程教学不能只拘泥于教材,应尽可能为课程增加各式各样有用的、开阔学生视野的教学资源。

5.评价体系。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评价(考试)是学习成效的重要反馈机制,可选择的方式包括主题演讲、模拟场景或构想推介、主题活动、调查报告、资料综述等;也可借鉴清华大学的考试方法,允许学生自带一张复习题纸来考试;或采用实践表演类考核,如大学语文的“话剧表演”、英语的“商务接待表演”、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模拟招聘”等。语言类的课程不应统一采用笔试的考核方式,可以调整为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结果也不应只用一个分数来反映,而是以分数、级别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另外,应该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平时考核状况和期末考试成绩,还应增加学生技能操作、合作探究、独立完成任务等方面的考核。

[参考文献]

[1]刘建文.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7).

[2]杨利香.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9).

[3]叶红.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4]陈家颐.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篇3

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是他们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民办高校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促进新时期民办高校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整体职业素质,推进和增加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利国利民,意义重大。

【关键词】

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走强,各用人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渐长,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良莠不齐,甚至成为制约其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因此,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探讨其职业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渠道,创新其职业素质养成的有效途径,成为有效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增加和促进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之现状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体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三十多年来,全国超过四百余所民办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职业意识淡薄

职业意识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具体表现是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如工作积极认真,有责任感等。职业意识既影响大学生个体的就业和择业方向,又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调查表明,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了解不足,对目标公司的选才要求和用人标准认识不清,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的职业发展等问题。有的大学生入职之后无法快速适应新的用人机制和环境,频繁出现“跳槽”“裸辞”等现象。

2.就业能力不足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获得工作的能力较差、保持工作的能力不足。有些大学生不注重提升交际能力,不善于推销自己;有些大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欠佳,不能合理定位自己适合的单位或岗位。在工作能力方面,有些大学生虽经过专业训练,但动手能力不足,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欠缺;还有些大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忽视实习实践,不注意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只注重做事,不注重做人,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以致保持工作的能力不足,经常濒临被让出岗位的危机。

3.心理素质欠佳

部分大学生表现出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在现实面前形成强烈反差,导致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最终产生心理失衡。在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中,部分优秀的毕业生暂时无法找到专业对口工作,而某些平时表现差或能力一般的大学生由于其他人为因素反而获得了热门岗位,必然挫伤其他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承受能力差的大学生可能产生恐惧心理、厌世心态等。还有的大学生由于其就业不稳定,对待工作缺乏持之以恒的品质,将初次就业当成跳板,先求稳定,再另谋高就,这势必造成有用人才的流失。

二、深化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建构模式

近年来,由于高校持续扩招和办学体制等客观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难题。与普通公办高校一样,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个人全方位、多角度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共同努力,深化“学生—高校—社会”立体式职业素质培养模式非常必要。

1.学生自我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大学生身处激烈就业形势,想要脱颖而出,就势必首先从自身做起,如做好职业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这也是整个模式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做好正确职业定位的客观基础。只有进行科学的职业定位,才能确定最适合自己的职位或方向,进而顺利找到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积极参与实习实践,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逐步锻炼和培养职业意识。

2.学校责任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是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平台。民办高校有责任有义务运用职业发展理论,构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帮助他们完成由“大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使他们成为职业素质高、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首先,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要实现全程化,应以职业生涯与发展理论为基础,按照具体情况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其次,学校要坚持开展大学生职业素质课程教育,通过有效训练和实践使其掌握基本的就业理论和技巧。还可合理运用校园文化活动等载体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校得到锻炼。最后,学校还应培养有专业就业指导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指导工作。

3.社会共同培养模式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社会问题,除了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政府和用人单位也应提供相关保障。政府可继续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制定专项计划和政策来支持大学生就业前的实习,扶持职业素质教育的咨询辅导机构,以满足目前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可逐步完善实习制度,深化校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人力资源共享,达到“双赢”。

三、创新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提升途径

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与培训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彼此反馈,最终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其将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古人云,志不强者智不达。民办高校要创造条件,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科学系统地为大学生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自觉认同并积极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明确人生奋斗目标,形成向既定目标努力的强大合力,最终促进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

2.组织技能训练和资质考试

民办高校各学科专业技能训练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方面效果明显,作用不容忽视。近年来大学生热衷的有关职业资格证书等资质已经成为相关职业准入的基本标准,它是作为社会普通劳动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的量化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相关内容全面、训练科学且具有权威性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必将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另外,民办高校聘请用人单位优秀人才或优秀校友为大学生传经送宝,给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样有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

3.重视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注重发挥社会实习实践的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在生产劳作过程中培养和提升职业素质,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好坚实基础。要大力抓好第二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之外的宝贵资源和有效载体,如组织开展向历届优秀就业创业校友典型学习交流活动,举办职业素质学习评比、演讲比赛、技能展示、科技制作、知识竞赛、报告讲座等,让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无处不在,落到实处。

4.扶持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民办高校要积极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要抓紧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与措施,对具备创业实力的大学生团队给予重点帮助、扶持。加强大学生见习训练工作,确保见习训练体制机制正常运行。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加大定点培训机构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创业导师制,举办创业大赛,完善“进展会、进社区、进县市、进校园”一体化的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机制,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以创业带动更多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产生更多“创客”。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总要求,对于促进和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深化改革、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具备良好职业素质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实现个人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只有把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强化意识,形成合力,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才有望真正养成。

作者:张汛 李兴美 单位:汉口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伟平.以素质拓展为主线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D].2011.

[2]徐冬蓉,严晓兰.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5):148-151.

[3]刘洋,付小美.从就业市场需求看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J].广西教育,2010,(3):118-119,121.

篇4

关键词:高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教育的教研教改成绩斐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我们仍需看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相对落后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院校“教学”水平远高于“教育”水平;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缺乏职业针对性,除了政治思想课程外,大部分高校均开设了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但大部分是由思想政治专业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课程与专业脱节,不能满足职业岗位对学生的要求;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对个人认识有偏差、就业心态与现实脱节、就业心理不健全、求职技巧欠缺、创业意识淡薄等问题。

一、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缺失的原因探究

1.学生人文素质水平较低

多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进入“够用为度”的误区。所谓的“够用”,通常仅限于操作层面的够用,而很少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很多高职院校将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基本公共基础课的课时一减再减,有的甚至干脆取消。由于人文素质的缺失,往往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判断做人基本规则;工作生活中过于自我,缺乏理想和责任感,沟通协作能力差;文化知识薄弱,自我学习、持续发展能力弱。

2.保障机制不够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中的信息量日趋增大,人们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多的关注自我利益和物质的享受。高职院校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成形成,极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虽然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却明显存在着实利主义、工具技术的倾向。如果不能保障学生享有足够的人文教育、基础教育,将会导致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缺失更加严重。

3.教师人文教育水平不高

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实施的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育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大量采用模拟场景、案例分析等方式组织教学。这样难免会出现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同时,学校的教学环境缺少职业氛围。另一方面,现在的高职学校的院系体制建构,基本上沿袭了学科领域的分工原则,教师最主要的工作仍是专业教学和教研科研,参与人文教育、素质拓展训练往往被视为是负担,因而往往被忽视。

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探索

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研究,主要涉及到学校、学生、政府和用人单位四个层面。学校是职业素质教育的主体。

(一)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应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和教师队伍等五个方面,核心内容是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1.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需求不断调整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根据专业课程学习的各个阶段的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将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教育逐步渗透到课题体系中。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适度吸纳人文社科的最新成果,突破专业课程局限,将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文社科等基础知识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能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统筹安排、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适度开设人文社科等公共基础课程。

同时,要兼顾“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认真研讨课程的教学大纲,保证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密切注意经济变革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实时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为市场所需,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课堂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要注意在课堂专业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课堂教学是职业素质锻炼的最佳平台。

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容,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应该具有多样性。如课堂讲授、边讲边练、分组讨论、实际操作、教学演示、专题讲座等形式,以满足不同教学内容的需求。同时,针对目前广泛开展的“订单”、“定向”培养模式,可以尝试将企业文化纳入课程教学,将订单培养企业或定向培养的企业群的企业文化分解渗透于专业教学之中。教学地点可以是课堂、专业实训室,甚至可以是企业生产、经营一线。

其次,教学组织中,要大力推行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由“教师的课堂”,演变为“学生的课堂”,由教师讲授发展为教师组织、引导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结合专业特点,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模拟场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手段,大力推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

最后,将素质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新生入学教育开始,从态度、知识、技能三个方面提出职业素质要求,要求学生端正态度,立足专业现实,展望职业未来,做好大学生活设计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学校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扎实基础,强化技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实践教学研究

各高职院校要注意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和改进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结合本校的办学特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分别组织军事训练、志愿者服务、企业参观、社会调查活动以及顶岗实习等实践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企业规章制度,熟悉企业文化,在实践教学及社会实践中渗透素质教育。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增强其职业适应性。

4.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建是高职院校渗透职业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为优化育人环境,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要从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入手。将学校历史、办学理念、专业特色、校园标识、行为规范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校训、校标、校歌等,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校园设施建设中,力求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文化的载体,把教育目的和文化知识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做到“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师”。

5.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关键因素。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师生的教学互动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因此,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渗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当务之急。

(二)从细节入手提升自我素质

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注意建立职业目标,从小事做起,关注细节。据调查,目前企业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高职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外,还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从专业学习、社会活动、社团活动、创业计划比赛、技能大赛等各个方面来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

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全程、全员、专业的信息化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贯通,加强对用人单位招聘行为的规范和管理。现代科技的广泛运用与发展,提高了对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培养适用的人才,形成有效的供给,以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政府应发挥作用引导高职教育培养用人单位和岗位所需人才。

(四)挖掘潜力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尝试校中厂、厂中校等办学模式,加强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共用,实现校企双赢。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企业专家能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实践课程教学过程,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按企业需求在学校组建订单班,接收毕业生就业;学校利用师资和教学条件优势,为企业培训员工,提供技术支出和咨询服务,参与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等等,建立内在的、校企自愿的深度合作模式。

三、构建职业素质评价和反馈体系

按照“以学校为主体、行业协会引导、社会用人单位参与”为指导思想,高职学校专任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等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共同制定考核方案,共同建设教学资源,从校内理实一体授课与集中实训、顶岗实习两个方面共同考核,健全社会、用人单位跟踪制度,学生、家长意见反馈制度,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动态监控制度,形成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的,以毕业生起薪高、就业率高、企业满意度高,以及双证书获取率、专业对口率、用人单位满意率评价学生职业素质,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分析并评价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培养成效。(作者单位: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是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职教育职业素质新探,王官成 徐健 苟建明,光明日报,2012.12.24

篇5

关键词:职业素质;养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补充与完善。高职校园文化通过其外显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内隐的精神文化,对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发挥着重要影响,在实现高素质、高技能、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校园文化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载体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劳动者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具体包含职业意识、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职业素质的形成是学生在一定环境下自主发展的结果。高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必需的养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高低,它所培养的是具有较高适应性的职业化专业人才,“职业素质”是反映高职学生质量的关键参数,是衡量高职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1]。高职校园文化属于高校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以高职院校校园为空间,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特定的高职教育活动中,由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群体文化,是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2]。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在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并不是职业教育的文化点缀,而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为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创造条件。

(一)高职校园物质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和规范学生的行为

物质文化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3]。现代大学校园物质文化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环境文化、设施文化、治学积淀及队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育人意蕴[4]。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是能被人们感觉到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文化,它主要包括物态环境文化(学校的各种建筑物如图书馆、宿舍、食堂、教学设施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形态)和自然环境文化(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5]。从校园内的建筑规划与设计、景观建设、标志性建筑到校园内的大众传播媒介如校园广播、学术报告厅、大会堂等设施及一些音响、声像设备和校园网络等,都属于物质文化范畴,作为一种有形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展现了一定的文化魅力和自然美感。每所高职院校物质文化建设都应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既是其持续的生命力所在,也会让沐浴在良好的、富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中的学生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无形中陶冶情操,产生极大的价值影响作用。

(二)高职校园精神文化以其隐性力量发挥着引导学生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的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灵魂,是在长期发展中得到师生员工的认同并积淀而成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深层次的文化。高职院校的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等,校园精神文化展示的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从办学理念来说,它包括办学宗旨、培养目标、育人途径等,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必然也会在思想上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职业综合素质形成产生较大影响;校训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代表了学校的办学传统和文化积淀。校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使身处其中的学子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内在价值尺度,达到实现修为之目的;“三风”的校风、教风、学风不仅从不同层面体现了校园精神文化的不同要求,也是一种精神力量,体现的是高职院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三风”具有较大的约束力和促进力,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具有熏陶和激励作用。

(三)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发挥着规范制约和激励导向的功能

高职院校制度文化是其精神文化顺利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集中体现了对师生员工的行为要求,是高职院校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制度文化用简洁精炼的语言,通过学校制定的正式制度或者是各部门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制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等,对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进行规范和制约。对于学生来说,校园制度文化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它能使学生在自我调节中规范行为,锻炼自控能力;同时,生活其中的学生还能在制度规范下,产生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并逐渐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和热情,引导着他们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努力奋斗。

(四)高职校园行为文化发挥着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塑造学生职业精神的功能

校园行为文化即活动文化,主要包括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还包括师生们参与的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学术研讨等活动以及活动行为中体现的深层次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价值认知等,是校园文化的动态体现。具体来说,校园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学校进行的教学实践类活动,如实习、实训、科学技术活动及相关学术讲座等,通过这些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拓展知识、启发思维,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新知识和技能,并能通过实践形式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增强自身职业素养;另一类是人际互动类的活动,如人文类讲座、各类竞赛性活动、体育文娱类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或社团组织的相关活动等,这类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兴趣爱好的校园空间,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锻炼组织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营造文明和谐气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实现塑造其职业精神的目的。

二、基于职业素质养成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思路

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独特性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的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是它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

(一)加强顶层设计,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高职校园文化是以就业为导向,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特色、职业素质培养等内容的校园文化。我国高职院校在经过十多年的数量不断扩张时期后,进入到了注重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在学校发展中突出自身特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各个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其校园文化建设也应成为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断积淀、提炼,才能形成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所以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在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对于高职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到位,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仅限于一些行为文化即一些与职业发展关系不够紧密相关的活动,层次较低,特色不突出。因此,高职院校首先要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将职业素质培养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次,高职院校要对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认知。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体现培养高技能,也包含着高素质这一基本理念。但是高职院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认识明显不够到位,因此,要在校企文化融合基础上,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特别是要对职业素质内涵进行解构,将职业素质构成要件中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个性培养等方面的内容体现在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和质量评价标准之中,同时,也要在校园文化建设所包含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中处处从职业素质培养角度设计建设目标,体现特色。

(二)充分利用物质文化载体,营造职业素质培养氛围

物质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使高职学生的个性得到不断的培养和完善。作为无形的教育力,高职院校首先要结合自身的人文特征、治学精神、职业精神、技术精神、实践精神、创新精神等进行提炼升华,通过校园的建筑园林、绿化工程、生活设施、文化设施、教学设备等与这些要素相结合,形成各高职院校特有的环境氛围,构成一种整体的育人氛围[6]。其次,高职院校要突出“职”的特点,注重校企互动,建立凸显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营造氛围。因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要明确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文化主题,按照高职人才培养要求,长远规划,小到教学楼、道路的命名,大到专业教室、实训室的设计与规划、仪器设备和实物展示等能处处体现校企文化的融合与互动,给学生以信心,使其主动提升自己职业素质。

(三)夯实精神文化建设基础,提升校园文化底蕴

高职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实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精神文化是一种无形力量,它所蕴涵的价值观念反映着学校的追求和信念。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学校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促进学校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办学效益起着关键作用[7]。因此,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1.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要以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为前提。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需要历史积淀和精心培育的。高等职业教育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高职院校只有始终准确把握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主动适应企业需要,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才能培植高职教育特色,凸显高职教育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8]。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把促进学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办学的追求,最终确定符合其发展特点的办学理念。

2.创新高职学院精神,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行业文化的适度融合。

高职教育作为与社会联系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要培养具有行业属性和企业所需素质的高职学生,打造符合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就必须从企业文化引入着手,增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沟通互动,缩短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对企业文化理念、规章制度等产生价值认同,最终在两者的密切联系中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

3.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充分体现精神文化内涵。

高职院校要从细节入手,从新生入学到日常管理,时时处处体现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氛围,使优良的校风和浓厚的学风能在学生中间产生内心自觉,而严谨的教风又在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增强学校的品牌影响、提高学校的竞争力方面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四)努力完善制度文化,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不仅仅是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建设有助于创设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培养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并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但是,笔者在审视高职院校现有的制度文化建设中发现,一些院校对制度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对于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特点、体现高职特色的制度文化内涵把握不准,“拿来主义”的制度建设或沿用老制度等问题都有存在。在注重内涵建设的高职教育发展阶段,制度文化建设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1.制度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扬民主,体现人本思想。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契合学生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在制度建设中,要尊重个性、发扬民主,融入理性化和人性化的色彩,体现制度服务于人的理念,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时,关注学生成长的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差异性,使之能够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多元需要。

2.制度文化建设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体现高职特色。

从目前高职的录取情况来看,高职生源质量不够高,与本科生还有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要考虑生源状况,注重学生做人的规范和道德的养成教育;同时,制度文化建设还要体现高职发展特色,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渗透有关就业和职业制度、行业规范,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律意识,使学生对规章制度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遵循,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五)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行为文化,在活动中激励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校园行为文化是师生在教学、实训、文体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行为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是校园人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学习、文体及生活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它动态地反映一所大学的精神面貌[9]。因此,校园行为文化最能展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水准,通过具体可感的文化活动形式,从量和质两个角度提升高职校园文化品味,更对学生在行为习惯、价值观念、职业技能和基本素养提升方面提供了平台。

1.紧密围绕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要求,加强实训和实习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不同,它需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化技能训练,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深度合作,通过实习、实训和专业技术讲座等课程内容的改革,推动涵盖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多种要素的综合品质即职业素养的训练。在课程安排中,应注重模块教学,将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必修与选修、实践与订单安排等模块的组成具体化,通过校企双方在学生职业素养内涵和训练方面进行切实可行的探索和实践,实现校、企、生的“三赢”。

2.充分利用社团活动,打造学生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平台。

社团活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校园生活中最富有色彩、最为活跃的一部分,备受学生欢迎。社团活动一方面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又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因此,高职院校在社团活动中要加强管理、提升层次,不仅管理要规范,更要加强教师对社团的指导力度,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将社团活动内容的安排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升结合起来,真正发挥社团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社团建设要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创新,发展特色,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学生自我素质提升的目的,才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邢丹.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27):185-186.

[2]卢亚莲.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J].凯里学院学报,2014(5):139-142.

[3]候长林.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6.

[4]石正东.高职院校彰显职业特色的物质文化建设探究[J].学习月刊,2010(6):49-51.

[5]祝玉芳,张飞.构建和谐校园物质文化[J].教育与职业,2007(6):33-35.

[6]姚海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43.

[7]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152.

[8]盖晓芬.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要义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9(8):82-83.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职业素养;职业道德

1在大学语文课堂融入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原因

多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尚未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作用,原因有以下几点:(1)大学语文课作为公共基础课,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院校甚至不开设此课程。在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从师资配备到团队建设均无法与专业技能课程相比,直接影响了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内涵建设,也与国家提倡传统文化复兴的战略背道而驰。(2)很多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对大学语文课不够重视,未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的育人作用,主要表现为:①部分教师还停留在高中阶段的教学方法,教授文言文就逐词逐句翻译,教授现代文学就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②部分教师完全是放养式教学,大部分课程都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自主写作,教师在课程中的引领作用微乎其微;③由于目前的学评教体系,部分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迟到早退、睡觉、玩手机等现象放纵不管,只顾在讲台上念电子课件。教师授课兴致不高,授课内容与职教目标距离甚远,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课堂教学效果差,基本的文化知识传授都成为问题,更何况在课程当中融入职业素质养成教育。(3)职业院校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服务于人才培养。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具有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激发阅读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汉语以及文学常识的兴趣的重要作用。在高职院校中,除了上述教学目标之外,大学语文课程还应服务于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要根据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特点进行有效改革,在做到文化育人的同时,将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提升、职业角色认同合理融入大学语文课程中,育人于潜移默化之中。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并未达到这一目标,这一工作的开展,需要一线任课教师、专家团队以及学校领导共同商议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改革方案。(4)宁波市某高职院校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工作提升到学校中心工作之一的高度,对全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的教学活动都需要服务于职业素养教育。同时,学校也应当为各级各类服务于学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工作的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制度、财政、人力等方面的保障。作为校级基础课程之一,大学语文课首先要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因此,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堂势在必行。就如何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有效融入职业素质养成教育,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实践和探索。

2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堂融入职业素养途径

2.1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不同的课程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教学目标方面,可以将大学语文教学目标与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目标有效结合。以浙江省宁波市某高校为例,该校的大学语文课程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教学目标设置上重点强调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重视培养其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文案撰写能力,使其能够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针对财会专业的学生,注重提升其文案写作能力,单独开设一门应用写作课程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方面,可以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完成职业道德的提升与职业角色认同教育。如通过讲解上古神话,与学生分享梦想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不要眼高手低,要将自己的理想作为奋斗方向;在讲述现代作家许地山的短篇小说《春桃》时,讲述个人努力奋斗的重要作用,告诫学生不要坐享其成,认真体会春桃的创业梦,鼓励大家有梦就勇敢去追;在讲到诗词背诵是专升本考试的必考题目之一时,引出深造和就业两者的区别,告诉学生无论选择哪种出路都是正确的,选择了就要勇敢地奋斗。

2.2教材编排要体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宁波某高职院校目前已经有了由本校教师专家编写,适用于本校大学语文教学,体现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在基础课中的融合,又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的教材。该书打破了原有的按照年代或体裁等体例的编辑模式,按照文章的主题立意,将文章分为“人与理想的追求”“人与心灵的对话”“人与形象的塑造”“人与人交往与沟通”“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八个单元,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为基本目标,要求授课者充分了解课本的编排深意,充分消化吸收,将“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有机结合。

2.3教学过程时刻渗透职业素养教育

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不能仅仅依赖第二课堂的成果来巩固,对学生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第一课堂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是其职业素养的直接体现。反复的说教,远远不如言传身教更有说服力。教师要教育学生形成时间观念,上课不能随意迟到。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给学生做好表率。教师不允许学生上课随意玩手机,自己也不能上课随意翻看手机、接打电话。每堂课结束后提醒学生自觉将垃圾带走,出门关好门窗、灯,良好品质的形成要从小事做起。教师要认真备课、热情讲课,将自己对讲台的热爱传递给学生。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学校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于言行不当的教师要予以适当惩戒。

2.4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公文写作是大部分职业都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不同专业学生需要不同的写作内容,因此,在大学语文课程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对于英语专业学生,针对其将来可能从事的翻译、外贸、文员等工作,可重点教授通知、邀请函、会议记录、自荐信等应用文的格式及写法;针对旅游专业学生,重点教授广告、活动策划书、导游词、景点介绍词等的撰写;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重点教授摘要、会议记录、通知、会计报表说明书等的写法。针对对应用文写作能力需求比较强烈的专业,可以在大学语文之外单独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2.5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处在日新月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的当代大学生,单纯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高职院校的学生,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灵活运用网络资源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图片、影像视频、动画等,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在课文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或熟悉的事例进行讲解,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引领,水到渠成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如在讲解理想时,可以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诗歌朗诵会、“你说我猜”游戏等复习文史知识,并穿插对中国梦、时事政治、校史校训的学习和讲解。

篇7

关键词:职业素质;养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张志强(1977-),女,河南濮阳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

基金项目:2016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高职院校提升科技社会服务能力问题研究”(编号:162400410166),主持人:张志强;2014年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重点课题“基于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研究”(编号:GZZD201501),主持人:张志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5-0037-04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补充与完善。高职校园文化通过其外显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内隐的精神文化,对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发挥着重要影响,在实现高素质、高技能、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校园文化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载体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劳动者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具体包含职业意识、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职业素质的形成是学生在一定环境下自主发展的结果。高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必需的养分。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高低,它所培养的是具有较高适应性的职业化专业人才,“职业素质”是反映高职学生质量的关键参数,是衡量高职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1]。高职校园文化属于高校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以高职院校校园为空间,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特定的高职教育活动中,由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群体文化,是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2]。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在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并不是职业教育的文化点缀,而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为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创造条件。

(一)高职校园物质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和规范学生的行为

物质文化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3]。现代大学校园物质文化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环境文化、设施文化、治学积淀及队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育人意蕴[4]。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是能被人们感觉到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文化,它主要包括物态环境文化(学校的各种建筑物如图书馆、宿舍、食堂、教学设施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形态)和自然环境文化(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5]。从校园内的建筑规划与设计、景观建设、标志性建筑到校园内的大众传播媒介如校园广播、学术报告厅、大会堂等设施及一些音响、声像设备和校园网络等,都属于物质文化范畴,作为一种有形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展现了一定的文化魅力和自然美感。每所高职院校物质文化建设都应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既是其持续的生命力所在,也会让沐浴在良好的、富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中的学生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无形中陶冶情操,产生极大的价值影响作用。

(二)高职校园精神文化以其隐性力量发挥着引导学生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的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灵魂,是在长期发展中得到师生员工的认同并积淀而成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深层次的文化。高职院校的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等,校园精神文化展示的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从办学理念来说,它包括办学宗旨、培养目标、育人途径等,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必然也会在思想上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职业综合素质形成产生较大影响;校训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代表了学校的办学传统和文化积淀。校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使身处其中的学子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内在价值尺度,达到实现修为之目的;“三风”的校风、教风、学风不仅从不同层面体现了校园精神文化的不同要求,也是一种精神力量,体现的是高职院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三风”具有较大的约束力和促进力,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具有熏陶和激励作用。

(三)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发挥着规范制约和激励导向的功能

高职院校制度文化是其精神文化顺利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集中体现了对师生员工的行为要求,是高职院校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制度文化用简洁精炼的语言,通过学校制定的正式制度或者是各部门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制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等,对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进行规范和制约。对于学生来说,校园制度文化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它能使学生在自我调节中规范行为,锻炼自控能力;同时,生活其中的学生还能在制度规范下,产生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并逐渐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和热情,引导着他们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努力奋斗。

(四)高职校园行为文化发挥着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塑造学生职业精神的功能

校园行为文化即活动文化,主要包括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还包括师生们参与的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学术研讨等活动以及活动行为中体现的深层次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价值认知等,是校园文化的动态体现。具体来说,校园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学校进行的教学实践类活动,如实习、实训、科学技术活动及相关学术讲座等,通过这些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拓展知识、启发思维,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新知识和技能,并能通过实践形式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增强自身职业素养;另一类是人际互动类的活动,如人文类讲座、各类竞赛性活动、体育文娱类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或社团组织的相关活动等,这类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兴趣爱好的校园空间,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锻炼组织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营造文明和谐气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实现塑造其职业精神的目的。

二、基于职业素质养成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思路

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独特性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的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是它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

(一)加强顶层设计,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高职校园文化是以就业为导向,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特色、职业素质培养等内容的校园文化。我国高职院校在经过十多年的数量不断扩张时期后,进入到了注重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在学校发展中突出自身特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各个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其校园文化建设也应成为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断积淀、提炼,才能形成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所以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在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对于高职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到位,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仅限于一些行为文化即一些与职业发展关系不够紧密相关的活动,层次较低,特色不突出。因此,高职院校首先要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将职业素质培养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次,高职院校要对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认知。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体现培养高技能,也包含着高素质这一基本理念。但是高职院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认识明显不够到位,因此,要在校企文化融合基础上,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特别是要对职业素质内涵进行解构,将职业素质构成要件中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个性培养等方面的内容体现在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和质量评价标准之中,同时,也要在校园文化建设所包含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中处处从职业素质培养角度设计建设目标,体现特色。

(二)充分利用物质文化载体,营造职业素质培养氛围

物质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使高职学生的个性得到不断的培养和完善。作为无形的教育力,高职院校首先要结合自身的人文特征、治学精神、职业精神、技术精神、实践精神、创新精神等进行提炼升华,通过校园的建筑园林、绿化工程、生活设施、文化设施、教学设备等与这些要素相结合,形成各高职院校特有的环境氛围,构成一种整体的育人氛围[6]。其次,高职院校要突出“职”的特点,注重校企互动,建立凸显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营造氛围。因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要明确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文化主题,按照高职人才培养要求,长远规划,小到教学楼、道路的命名,大到专业教室、实训室的设计与规划、仪器设备和实物展示等能处处体现校企文化的融合与互动,给学生以信心,使其主动提升自己职业素质。

(三)夯实精神文化建设基础,提升校园文化底蕴

高职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实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精神文化是一种无形力量,它所蕴涵的价值观念反映着学校的追求和信念。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学校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促进学校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办学效益起着关键作用[7]。因此,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1.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要以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为前提。优秀的校园文化是需要历史积淀和精心培育的。高等职业教育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高职院校只有始终准确把握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主动适应企业需要,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才能培植高职教育特色,凸显高职教育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8]。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把促进学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办学的追求,最终确定符合其发展特点的办学理念。

2.创新高职学院精神,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行业文化的适度融合。高职教育作为与社会联系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要培养具有行业属性和企业所需素质的高职学生,打造符合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就必须从企业文化引入着手,增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沟通互动,缩短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对企业文化理念、规章制度等产生价值认同,最终在两者的密切联系中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

3.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充分体现精神文化内涵。高职院校要从细节入手,从新生入学到日常管理,时时处处体现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氛围,使优良的校风和浓厚的学风能在学生中间产生内心自觉,而严谨的教风又在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增强学校的品牌影响、提高学校的竞争力方面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四)努力完善制度文化,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不仅仅是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建设有助于创设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培养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并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但是,笔者在审视高职院校现有的制度文化建设中发现,一些院校对制度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对于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特点、体现高职特色的制度文化内涵把握不准,“拿来主义”的制度建设或沿用老制度等问题都有存在。在注重内涵建设的高职教育发展阶段,制度文化建设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1.制度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扬民主,体现人本思想。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契合学生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在制度建设中,要尊重个性、发扬民主,融入理性化和人性化的色彩,体现制度服务于人的理念,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时,关注学生成长的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差异性,使之能够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多元需要。

2.制度文化建设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体现高职特色。从目前高职的录取情况来看,高职生源质量不够高,与本科生还有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要考虑生源状况,注重学生做人的规范和道德的养成教育;同时,制度文化建设还要体现高职发展特色,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渗透有关就业和职业制度、行业规范,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律意识,使学生对规章制度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遵循,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五)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行为文化,在活动中激励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校园行为文化是师生在教学、实训、文体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行为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是校园人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学习、文体及生活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它动态地反映一所大学的精神面貌[9]。因此,校园行为文化最能展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水准,通过具体可感的文化活动形式,从量和质两个角度提升高职校园文化品味,更对学生在行为习惯、价值观念、职业技能和基本素养提升方面提供了平台。

1.紧密围绕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要求,加强实训和实习课程建设。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不同,它需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化技能训练,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深度合作,通过实习、实训和专业技术讲座等课程内容的改革,推动涵盖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多种要素的综合品质即职业素养的训练。在课程安排中,应注重模块教学,将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必修与选修、实践与订单安排等模块的组成具体化,通过校企双方在学生职业素养内涵和训练方面进行切实可行的探索和实践,实现校、企、生的“三赢”。

2.充分利用社团活动,打造学生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平台。社团活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校园生活中最富有色彩、最为活跃的一部分,备受学生欢迎。社团活动一方面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又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因此,高职院校在社团活动中要加强管理、提升层次,不仅管理要规范,更要加强教师对社团的指导力度,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将社团活动内容的安排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升结合起来,真正发挥社团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社团建设要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创新,发展特色,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学生自我素质提升的目的,才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邢丹.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27):185-186.

[2]卢亚莲.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J].凯里学院学报,2014(5):139-142.

[3]候长林.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6.

[4]石正东.高职院校彰显职业特色的物质文化建设探究[J].学习月刊,2010(6):49-51.

[5]祝玉芳,张飞.构建和谐校园物质文化[J].教育与职业,2007(6):33-35.

[6]姚海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43.

[7]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152.

篇8

随着近年来学生就业压力的日趋增大,对学生综合素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从现行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看,仍表现出个人素质过于单一现状,很难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适应。本文对养成教育的相关概述、养成教育视阈下高职德育与职业素养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具体的融合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

养成教育;德育教育;职业素养;融合

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在思维方式与习性养成方面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假若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更倾向于接受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洗礼,将会养成较多恶习,对其终身发展都会带来不利影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工作开展中,除保证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得到强化外,也需将德育教育内容融入,通过二者的有效结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养成教育视阈角度出发,对高职德育与职业素养融合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养成教育的相关概述

关于养成教育,其实质为对学生良好思维习惯、语言习惯与行为习惯进行培养的教育。从该教育理论看,强调将人体结构作为基本模型,整个模型内融入情感、行为、契约、时间、知行、道德等,这些内容便是学生养成习惯的具体体现。在养成教育理论中,其要求学生培养工作不能单纯局限于某一层面,需将学生各方面素质进行融合。如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活动中,应注意将德育内容引入其中,或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融入职业素养部分知识,其既可改变以往学生接受单一知识中兴趣缺失的现状,也能达到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在养成教育视阈下,高职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时,应保证将其自身政治性、导向性、时代性、文化性与普遍性凸显出来。如其中的时代性特点,强调在教育内容中使党与国家教育方针体现出的基础上,能充分结合当前时展内容。再如导向性,主要指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价值引导。而对于职业教育,其特点应以个体性、差异性与实践性为主,如在差异性方面,侧重于描述不同岗位职责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应根据该要求完成职业素养教育工作。

二、养成教育视阈下高职德育与职业素养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德育教育与职业素养融合必要性

高职德育与职业素养的结合,不仅与养成教育理论相吻合,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从德育、职业素养融合的必要性看,首先表现在学生全面发展层面。养成教育理论要求学生能够在接受教育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语言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等,此时在职业技能培养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利于将学生培养为真正的“职业人”。其次,德育与职业素养的融合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以高职教育中的实践锻炼、主题教育活动项目以及具体课程培训为例,本身将课内与课外的资源引入其中,有效解决传统德育教育过于枯燥、乏味的现状,可利用这种教育合力使德育教育有效性得到提高。最后,德育与职业素养的融合是打造高职教育特色的有效方法。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更注重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以学生就业作为导向,完成人才培养过程。若能将职业素养、德育教育有效结合,更能使职业教育不断创新,打造高职教育特色。

(二)德育教育与职业素养融合可行性

从养成教育理论中可发现,德育教育、职业素养在内涵与特征上都有一定差异存在,完全属于两个学科领域范畴。然而二者之间的共性特征也不容忽视,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标以及教育途径等,这些都为德育、职业素养的融合提供可能。其中的教育主体,主要表现为由辅导员、理论教师作为职业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对于教育对象,都为高职院校学生,且强调在教育中以学生行为、认知特征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进行教育模式的设计;而教育内容方面,职业素养涉及的内容为职业能力、职业习惯、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等,德育教育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为主,二者在道德与价值观教育层面上可进行互通。除此之外,功能互补也为德育、职业素养的融合创造可能,如职业素养教育中,德育教育在功能上集中表现为价值导向性,而德育教育中,职业素养可作为重要的途径与载体。

三、养成教育视阈下高职德育与职业素养融合的具体路径

(一)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职业教育目标确定

养成教育视阈下,对学生“行知”给予极大的重视,而这种“行知”要求有正确的思想作为引导,通过职业素养教育的这一载体实现。因此,对于德育、职业素养的融合,应注意将德育内容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保证职业素养教育目标既满足具体行业的职业能力外,也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其更好地为社会、企业服务。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其在专业主体上以商务贸易为主,覆盖较多专业群如语言文化、旅游管理、艺术设计、信息技术、工商管理、会计税务以及金融等。对于商务贸易行业,其强调人员从业过程中能够将高效便捷的服务提供给大众,要求自身职业素养较高。对此,在职业素养教育目标上,院校将其界定在“财贸素养”层面,其中的核心要素包括诚信、创新、严谨、责任与爱心。这一目标的设定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完全吻合,职业针对性极为明显,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可起到关键性作用。由此可见,职业素养教育目标设定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引入,能够达到德育、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目标。

(二)德育与职业素养融合中隐性与显性课程的互通

养成教育理论中,将情、意、知与行等作为学生内在素养的构成要素,要求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从这些构成要素着手。但如何使该目标得以实现,关键在于课程体系是否合理。仍以财贸职业教育为例,课程体系构建中主要将德育、职业素养进行融合,其中处于教育主阵地的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课程化模式的创新。如在财贸素养课程方面,可考虑以5个学期计划开展,不同学期分别以创新、严谨、诚心、责任与爱心作为主题。且在课程开展中将每学期课程细化为理性认识、行动实践以及总结评价等三个阶段。对于理性认识阶段,教育中可将商业文化专题内容作为重点,如中华老字号或古代商业等,使学生对财贸素养职业相关文化内涵、历史渊源等充分掌握。而在实践行动阶段,院校可将教育内容贯穿于节庆活动、社团活动、班级建设以及宿舍建设等活动中,有利于学生职业品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注意的是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以显性课程为主,院校也可考虑将隐性课程引入其中,如讲座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这些课程中完成职业伦理、职业精神的学习。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课、实训课的教学中,也有意识地将职业精神、职业伦理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确立“做人先于做事、正确的价值观重于娴熟的职业技能”的职业素养意识。

(三)基于企业文化的德育与职业素养教育

由于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主要以就业作为导向,所以在德育、职业素养教育融合中应注意以企业文化素材。事实上,许多行业中先进的企业文化本身具有明显的育人功能,将其引入课堂教育活动中,对职业素养、德育教育的融合可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如在教学活动中,直接对相关行业的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对其中涵盖的职业素养与德育知识挖掘,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也能快速接收知识内容。除此之外,在职业素养、德育教育融合的环境下,对教学评价机制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可考虑增设证书的方式,若学生在学习表现与学习成效上都较为明显,可将相关的职业素养证书颁发给学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且为企业人才录用提供参考。职业素养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是提升高职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中主要从养成教育视阈出发,分析发现德育、职业素养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立足于当前职业教育、德育教育现状,在职业教育目标设定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作为指导,并采取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的互通方式,同时在教育工作开展中将企业文化引入,以此使职业素养、德育教育真正融合,推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陈杰 郑永青 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

参考文献:

[1]周娟.对生命化德育视野下高职德育教学模式的探究[J].职教论坛,2012(2):38-39,42.

[2]魏启晋.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J].职业教育研究,2012(7):19-20.

[3]刘华.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构建高职生德育新模式[J].价值工程,2015(2):254-255.

篇9

关键词:高职文秘;职业素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218-03

职业素养鼻祖San Francisco在其著作《职业素养》中这样定义: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具体表现为职业道德、职业品性、职业知识、职业能力等要素。职业素养影响着高职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以及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将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与专业教学紧密融合,是有效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有益尝试和必要措施。笔者拟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的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实践为例,探寻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新型模式。

一、秘书职业素养的内涵界定

关于秘书职业素养内涵的说法很多,但大都表述不够严谨、不够全面。张代平在《论商务秘书职业素养的“岗位主导式”培养模式》一文中提到,秘书的职业素养包括思想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以及身心素养,表述笼统。陈颖在《浅谈秘书的职业素养》一文中将秘书职业素养表述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全面优良的综合素质,高效的工作能力,而且更需具有健康向上、乐观的精神风貌和淳朴、真挚的情感”,表述不够严谨。

笔者认为,秘书应具有这样的职业素养:具有爱岗敬业、忠诚领导、乐于奉献、善于合作、勇于创新、严守机密的职业道德;举止得体;文明礼貌;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秘书学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档案管理、文书工作、信息工作、办公自动化等基本技能;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调研能力、办事能力、交际能力、管理能力;有较好的自学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一定的创造能力;具有乐观、谦虚、隐忍、宽容的心理品质。

高职文秘专业面向中小企业培养秘书人才,如何使文秘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成为一个“准秘书”,能够顺利走上秘书岗位,并有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是专业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发现,当前文秘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状况令人堪忧。如言谈举止不得体、不善于为领导主动服务、责任意识不强、秘书角色意识不明确、承受挫折的能力不高、专业技能不娴熟、知识迁移水平低、特别容易心理失衡且不善于调节等现象。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除了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外,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不得利是重要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秘书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边缘化

职业素养培养的边缘化表现在高职文秘专业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持消极态度,职业素养在文秘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化地位。普遍的现象是,大部分高职文秘专业的职业素养教育与其他专业一样,仅仅作为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全面、深入地参透到专业教学中,更没有开设专门的秘书职业素养课程。没有专业针对性的职业素养教育往往浅尝则辄,不能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秘书职业素养,而单纯的专业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课程对职业素养的培养也帮助不大。

(二)秘书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低效性

低效性表现在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收效低,对文秘专业学生职业心理、行为方面的影响甚微。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形成较为有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目的性、指向性不强,没有很好地满足企业对秘书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

一是职业素养的内容问题。由于职业素养教育没有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只是选取职业人共性的职业素养内容,体现秘书职业特点的职业素养往往被排除在外。以秘书职业道德内容为例,相比其他职业,秘书职业更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乐于奉献、严守机密的品质,而这些显然在现有的职业素养教育内容之外。

二是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问题。职业素养因其自身的独特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践行的知识,是一种如同杜威所讲的通过“职业进行教育”的东西。然而文秘专业不像计算机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不明显,实训有较大困难,导致“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在实践中很多流于形式。然而把秘书职业素养的养成置于现实的秘书职业活动之外,通过纯粹的知性方式——秘书职业素养内容的传授来进行,这种脱离职业素养生成本源的培养行为必然会导致职业素养培养的低效性。这种“传授”实际上就是“灌输”,“灌输应被看作是任何一套信念的二番五次的重述,而在这么做的时候,这些信念的根据或证据却没有受到充分地公开检查。”

三、“模拟公司为平台、五个载体共联动”的秘书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构建

(一)应遵循的两个原则

1.“三全”实施原则。“三全”即要对文秘专业学生全范围、全过程、全员地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全范围培养要旨是要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包括:学生生活和自我管理、学生活动、专业课程学习、实训实习等。全过程培养是指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贯穿于从文秘专业学生入学开始至毕业的各个环节。全员培养指从教师、学生、教学辅助人员到教学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所有为教学服务的人员都参与到文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中来。

2.有效考核原则。考核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甄别高低。应该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的发展。因此,要改变过去那种评价指标由校方制定、评价者是教师、学生完全被动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评价由本人(学生)自评、考核小组他评、专业审核、学院认定等几个环节构成。另外,由于考核的项目较多,切实把好每一项目的考核环节也是保证较为准确地反映文秘学生职业素养状况的关键。

(二)“模拟公司为平台、五个载体共联动”的秘书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实施

我校的文秘专业在笔者的主持下,自2009年9月份开始实施秘书职业素养养成教育计划,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秘专业是我校第一个开设结合专业特点的职业素养课程的专业。据笔者了解,这在全国高职高专文秘专业中也是属于全新尝试的一种做法。

1.实施的基本思路。秘书职业素养纳入文秘专业课程体系,以课程的形式进行培养,设置相应学分。以模拟公司为平台,所有的文秘专业学生进入模拟公司“工作”,强化公司员工和秘书的角色,淡化“学生”、“班级”的概念。公司明确学生的角色要求与岗位职责,通过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学习规范、公司工作业绩、技能比赛成绩以及专题讲座参与情况等五个方面的综合表现全面培养学生的秘书职业素养,并采用星级秘书的形式进行考核(见图1)。

2.实施的内容与形式。(1)实施内容。就业指导和专业课程教学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只有结合专业特点,选取体现秘书职业特点的内容进行全范围的培养才能真正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适岗能力和良好的职业发展。为此,我校的文秘专业选取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也即五个载体,包括:日常行为规范、学习规范、工作业绩、技能比赛、专题讲座。课程内容并没有把顶岗实习纳入其中,原因是顶岗实习重在检验文秘学生的职业素养,更多的培养是在顶岗实习之前的诸多教育环节当中。①日常行为规范。高职学生共性的行为规范对文秘专业学生要有更高的标准,同时突显文秘专业学生特有的规范,包括穿着、仪态、化妆等。我校文秘专业为此还编写了顺口溜式的文本,将文秘学生应恪守的言行规范纳入其中,学生易记易背。②学习规范的培养除了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外,要对学生的课程书面作业设定标准,将规范的文书工作相关要求转换为书面作业的形式要求。每一次严格审核,让学生在平时作业的过程当中,养成良好的文书工作规范。另外,在相应的专业课程课堂上规定着装和礼仪要求,特别是礼仪训练、接待等课程教学。③公司工作业绩是秘书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文秘专业实训难、实训基地少是困扰许多同行的一个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是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设立模拟公司,以学校各部门、教师或学生个人为服务对象,并进而延伸至校外,以提供各种秘书服务和进行高仿真任务训练为途径,解决学生在模拟公司“工作”的问题。我校文秘专业于2008年设立了“校园秘书服务公司”这一模拟公司形式,参照公司法,学习企业经营与管理经验,创建企业文化,采取制度化管理,进行仿真运营。公司的组织机构如图2所示。模拟公司“工作”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公司化的运作让学生提早体验了职场生活,并在完成一次次的秘书服务当中反复修正和检验自己的职业素养,诸如隐忍、谦虚、严守机密等这些品质只有在公司“工作”中才能切实得到培养。④技能比赛。公司每个学年组织一次技能比赛,学生通过电子公文、文字录入、档案整理等诸多项目的参赛,对自己的职业素养可以进行阶段性的检验。⑤专题讲座。邀请企业老板、高级秘书、劳动模范等进校园,做讲座,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生动的职业素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学习规范、工作业绩、技能比赛和专题讲座是培养文秘专业学生的有效载体,日常行为规范与学习规范是基础,工作业绩是关键,技能比赛是检验,专题讲座是辅助。这五个载体则依托模拟公司这一大平台,校企融合,学生与秘书角色共通,有效培养文秘学生的职业素养。

(2)实施形式。①教学形式。职业素养培养只有在职业活动中才能实现高效性。为此,根据实施内容,秘书职业素养课程的教学方式不再是讲授与简单的操练,综合了讲授教学、案例教学、实训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现场教学、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教师更多时候是进行监督、辅导与指导。教学地点也不再是课堂,而是整个校园,甚至是校外企事业单位。教学时间变得灵活,教学时长宜为两个学年(按三年学制论)。②考核办法。我校文秘专业职业素养课程的考核目前采取的办法是:采用星级秘书的考核形式,从三星级到五星级设定具体条件,通过量化考核与质化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核。考核程序则是学生自评(《校园秘书手册》的填写和个人总结)—模拟公司人事部主持他评—全体专业教师审核—学院认定相应学分。

3.秘书职业素养养成教育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1)日常行为规范考核是职业素养养成教育考核的难点,要落到实务。我校文秘专业目前采取定期随机检查的形式监督文秘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检查结果会受检查覆盖面与检查次数的影响。由于文秘学生的身份标识不明,往往造成检查的困难。目前正在寻找更为有效的考核办法。(2)模拟公司运营状况是关涉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效果的关键,要着力经营。职业素养培养要在职业活动中才能更好的培养,所以为学生创设高仿真甚至真实的工作情境就变得异常重要。为此,要花大力气指导模拟公司的常规化、规范化运营,要在设备上、资金上提供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学生在模拟公司里正常“工作”。

高职文秘专业已经从过去学科型教学模式中得到解放,但过分偏重技能训练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有全方位、立体式地对学生进行秘书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秘书人才。我校文秘专业在秘书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上的尝试,期望对兄弟院校的文秘专业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高虹,彭海学.高职生职业素养内涵及培养途径[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

[2]张代平.论商务秘书职业素养的“岗位主导式”培养模式[J].教育探索,2008,(10).

[3]陈颖.浅谈秘书的职业素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5).

[4]张寿三.职业素养——管好自己的饭碗[M].广东:海天出版社,2009.

篇10

关键词:播音主持;专业能力;职业素养

笔者在高中语文课上,曾观看1961年版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吸引笔者的不仅是故事情节,还有与人物形象深度契合的配音。这部老电影中的配音非常动人,中文的语言表述与人物形象、心态动作等完美结合,情真意切又浑然一体,使人由衷赞叹上海译制片厂的配音专家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创作功力。他们为什么能够那样生动贴切地表达,使声音如魔术般呈现?这大概就是声音艺术的魅力。声音艺术是播音主持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虽然播音主持专业的涉及面比较广,新闻主播、文艺主持、解说、配音、诵读等都是其专业范围及相关领域,各个具体的专业方向对专业能力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多年来播音主持专业能力的基础,离不开3个方面:首先是音质、语音与发音,音质要圆润响亮坚实,语音要标准,发声时气息通畅、省力、控制自如,这是播音主持专业非常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受众对从业者声音“好听”的要求远远高于常人;其次是语言感受与表达,对于主要以语言为工具与受众进行交流的专业人员来说,能以最恰当的语气、节奏、重音等方式、技巧,将对作品的理解用语言形式外化出来,是极为重要的专业能力;最后是形象与气质,虽然人们越来越重视内在素质,但这一专业的人员尤其是在需要直接面对镜头时,形神兼备仍然是重要条件。这些专业基础能力主要是从艺术性的角度进行衡量,有些是先天自然获得的成分较多,有些是受不同地区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更多,有些则主要在于素质的养成。播音主持专业培养出的专业人员是多层次、多领域的,其中也包括为在媒体一线工作的播音主持队伍输送新鲜血液。对这些主播来说,上述专业能力仅仅是基础性的,此外还需要具备更全面的职业素养。

一、播音主持职业素养内涵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

随着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播音主持专业一直在发展、前进,不同时期的播音主持都需要满足时代要求、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当前,媒体行业深度融合发展,使播音主持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在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对外宣传的能力与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在国际舆论话语权上尚未取得应有地位,这呼唤更多年轻人投身于传播中国好声音的伟大事业,也对未来主播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加综合和多元的要求。另一方面,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国内现代传播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搜狗与新华社联合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I主播已经上线,其坐立自如,且可以24小时不间断播报,那么人类从业者就要更有竞争力,练就有特点、多样的语言风格和准确、丰富的表达能力。这些都要求未来的从业者在锻炼播音主持专业基础能力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寻求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养成。一个好的主播应该是具备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并能将这种综合素养恰到好处地在节目创作中展现出来。

二、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综合发展的方向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传统的广播电视、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和微端等各个渠道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时代因素折射到播音主持行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从业者的发展和取舍,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专”不够,还要“多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播音主持专业是公众人物的“摇篮”。他们的言行举止及其反映出的对国家、民族、社会和他人的认识与态度,影响他们在工作中的反应和判断,从而直接体现在节目内容和质量上;即便日常生活中的只言片语,也容易被各种传播媒介捕捉并发散出去,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播音主持以及相关从业者需要具备能够匹配所从事职业的社会责任感、道德修养和家国情怀,才能“人设”不倒,为广大受众做好精神家园的守望者、社会价值的风向标。未来主播在面对受众时,应当有由内而外的真正自信的精神风貌。二是广泛的文化知识积累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控场能力。2019年有个很轰动的新闻事件,中国CGTN主播刘欣“应战”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主播翠西里根,“约辩”中美贸易相关话题。中国主播参加这种有辩论性质的对话并不多见,在对话中双方谈论了中美贸易谈判、知识产权、关税和经济体制等多方面内容,主播刘欣的表现温和大气,这无疑需要平时丰富的知识积累与沉淀。2015年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三季总决赛第一轮竞演结束时,主持人汪涵不得不面对歌手退赛的突况,在参赛歌手、现场和屏幕前的万千观众的注视下,他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和面向观众的真诚话语,很得体地控制了局面,留住了人们对节目的热情,以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控场能力避免了节目和个人主持生涯可能出现的“至暗时刻”。上述案例可以说明,对一名合格的主播来说,知识积累、文化底蕴和心理素质、控场能力,都是职业素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三是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分析力和较好的艺术理解力、感悟力。好主播也是合格的新闻人。对于新闻主播、文艺主持等,如果进行更细致的分解,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主持人大赛从新闻和文艺两个类型中选拔,无论是自我展示、即兴考核,还是以经典节目实战为题、结合“走出去”素材现场讲述等,都致力于测试选手的新闻洞察力、分析力和艺术理解力、感悟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近年来,央视4位男主播圈粉无数,被网民称为“央视Boys”,他们中既有新闻主播也有文艺主持,共同出现在网络直播中,使新闻节目中的严谨敏锐与综艺节目中的感性灵动相得益彰,都展现出过硬的综合素质,很快观看人数就达到两千多万人,“带货”成果自不必说。从广义“新闻人”的角度,新闻敏锐度和艺术的灵性,应该交融在播音主持的职业素养中。

三、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的综合养成

播音主持应当具备综合的职业素养,这种综合素养在培养中需要多方面、多领域、多学科交互体验,尤其是语感与表达、气质与视野、新闻敏锐度与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需要勤学苦练,但仅苦练基本功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广泛的思考与实践。阅读是好习惯,读书是精神世界最好的营养方式。多读书,读好书,开卷有益。对播音主持专业来讲,专业能力与文化素养密不可分,文化素养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播音主持要主动阅读,既阅读中长篇的中外优秀作品,也关注网络上的碎片化文字,尽可能涉及多领域知识,在阅读中使思维活跃起来,借助他人的文字,观察感悟世界上不一样的风景和人生。这不但能够陶冶性情,使人“腹有诗书气自华”,更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维、理解乃至反应能力。有学者指出,“语感是一种能力,是把接收、鉴别、储存信息和发出、丰富、驾驭信息全部融入语言感受中的能力。”[1]阅读带来的良好的思维和理解能力,正是这种语感的基石。“播音主持是脑力劳动突出的综合艺术,不仅只是声音的简单传递者。”[2]只有具备深入理解稿件并体悟作者创作情感的能力,在进行有声语言表达的时候,才能断句准确、轻重得当、语势多样,从而在专业创作中表现出丰富的层次和作品本身蕴含的内在情感。阅读习惯的养成,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升思维力,是长期坚持才能有成效的事情。播音主持专业的学习者应对其重要性有认识,从而使自己具备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学校也应尽可能多安排相关的课程内容并强化数量要求、质量考核。而对从业者来说,结合工作内容去阅读,挖掘节目和作品内涵,是更持久和兼顾的方式。同时,播音主持还要深入社会和基层,行万里路,感知5000年中华文化的滋养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苦乐。老一辈播音员慷慨激昂的播读,曾鼓舞感动众多华夏儿女不懈奋斗。他们饱满的创作热情,建立在深厚的文学底蕴、清晰的社会认知以及对信仰的忠诚之上。主播需要关注社会、贴近基层。关注社会,从生活中、网络上感受从5000年苦难与辉煌中走来的古老国家在近70多年的奋斗中获得的尊严、进步和发展。最真切地触碰时代的脉搏,也许是现在和未来的主播培养与国家、民族和人民在一起的家国情怀的最好方式。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是新闻人的情感之根;观察体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与之相连的社会热点问题,是新闻人的报道之源。播音主持也是新闻人,更需在基层和群众中、在捕捉社会热点及深层问题中,锻炼主播所应该具备的新闻素养、敏锐度,具备广阔的视野和较高的认知层次,使播读更有感情、反应更敏锐、评论更有内容、节目更接地气,从而最大限度地传递客观真实的信息,并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