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建筑一体化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27 18:2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电建筑一体化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BIPV是当今世界上的热门技术之一,特别是这种用户侧并网发电避免了输变电损失。
1 技术评述
高平整度一体化太阳能发电整体屋顶这一技术,创新点是使太阳能发电方阵作为一个建筑构件——整体屋顶,具有独创性。有如下特点:
1)结构简单、巧妙,改变了太阳电池组件与支架的连接方式。独具匠心的连接设计充分体现了太阳能电池和建筑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建筑构件。具有整体性好、连接牢固、平整美观、便于集成、可实现建筑屋顶规格化、模块化等
特点。
2)便于安装维修,简化安装程序,大大提高工效。
3)密封性能好、不用灌胶,防水功能好。
4)节约建材,用太阳能发电方阵替代原有建筑屋顶,可节省原屋顶的建筑材料和费用;刚柔结合的结构设计,增强了“高平整度一体化太阳能发电整体屋顶”的抗震性能。
5)独具匠心的排水槽创造了太阳电池方阵良好地散热通道,使该“高平整度一体化太阳能发电整体屋顶”的方阵温度低于常规的太阳能屋顶,改善了太阳电池的发电环境,提高了太阳电池的发电效率,延长了太阳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高平整度一体化太阳能发电整体屋顶技术,是为了满足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要求而专门开发的技术,它采用结构设计的方法把太阳电池组件发电方阵形成一个整体屋顶建筑构件来替代传统建筑物南坡屋顶,实现了太阳能发电和建筑的完美结合。
该技术所使用的太阳电池组件与现行的太阳电池组件不同,它的边框结构作了较大的改变,变原有与支架的纵向固定为横向固定,并实现太阳电池组件上下之间的铰联达到避雨的作用。太阳电池组件嵌镶在特制的固定在建筑屋顶横梁上的排水槽上。
该高平整度一体化太阳能发电整体屋顶,其设计之巧妙、结构之简单、功能之完善、安装之高效、效果之美不愧为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太阳发电建筑结构件,是一种真正的BIPV建筑技术。该技术目前己完成了科技查新报告、企业技术标准、质量检测报告、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发明专利的申请、评估报告和规模化示范工程的实施,证明该技术已十分成熟,可以推广应用到各种太阳能屋顶发电建筑工程。
本技术适用范围:凡新开工的建筑;厂房、机场、火车站台、学校、停车栅、仓库、物流转运站;农业温室大棚。
2 技术研制工作
2.1 三维示意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高平整度一体化太阳能发电整体屋顶结构非常简单,总共只需三个部件:太阳电池组件;排水槽(椽);横梁(檩条)。
太阳能电池组件和横梁是通过水槽巧妙地连接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这种连接真是独具匠心。充分体现了太阳能发电和建筑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建筑构件。具有整体性好、连接牢固、平整美观、便于集成可实现建筑屋顶规格化、模块化。
2.2 样品房制作
样品房制做:为研制“一体化太阳能发电整体屋顶”设计的样品房。
防漏雨试验:防漏雨模拟实验,采用喷头变向喷水,模拟中等雨水天气,无渗漏,密闭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荷载试验:雪压模拟实验,用红砖按每平方米150公斤试压,模拟50年不遇的雪压重量,屋面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3 示范应用实例
3.1 山东烟台鼎城2008住宅小区示范工程
烟台鼎城2008住宅小区是山东省首个应用高平整度一体化太阳能发电整体屋顶技术的示范工程项目,并于2009年6月30日获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成为全省第十一批低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工程立项项目,也是此批16个低能耗建筑项目中唯一一个BIPV项目,获得了山东省省级新能源专项资金的资金支持,2010年3月,屋顶电站施工完毕。本屋顶电站装机楼座为7、8、9、10#共4栋25层高层,总装机量51.2 KW,单栋装机量12.8 KW,总装机面积372 m2,单栋装机面积93 m2,总投资额约160万。
3.2 山东菏泽橡树湾住宅小区262KW示范工程
山东菏泽橡树湾住宅小区是山东省内大规模应用“高平整度一体化太阳能发电整体屋顶及安装方法”又一典型实例,该住宅小区由七栋多层、小高层建筑组成,完全用高平整度一体化太阳能发电整体屋顶替代现有的建筑物南斜面屋顶,一体化程度高,本项目已成功获批2010年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得到了国家财政部专项补贴的资金支持。本屋顶电站总装机面积1861 m2,总装机量262.29 KWp,总投资预算额约800万元。
3.3 工艺流程示意图
4 结束语
BIPV新技术在住宅建筑应用中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平整美观、安装维修方便、节省原屋顶建造成本等特点,能体现太阳能发电与建筑物的完美结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太阳能发电与建筑物结构的一体化,其技术成熟、可节约建材和大量的土地,开创了我国太阳能发电与建筑相结合经典的新模式,属国内外首创,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具有普遍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篇2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比较迅速,尤其是在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的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的安装量同比2010年增加70%,其中意大利和德国的安装量占全球市场的60%。而欧洲的安装量占全球市场的75%,领跑全球光伏市场。意大利、德国、中国、美国、法国和日本在2011年安装量超过1GW。此外,南美洲、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也在积极拓展光伏市场。
EPIA数据还显示出,2011年太阳能光伏发电量约等于80亿kWh,如此大的发电量足以满足20万家庭生活需求。在国家科学技术的强力推动和相关激励政策的促进下,我国的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甚至在全球的光伏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光伏发电技术及产业还存在很多问题:
(1)居民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输出功率不稳定:系统输出功率不仅受到设备自身因素的影响,同时其输出功率随太阳辐射强度、天气、地域、季节、温度等自然因素而变化,所以系统输出功率极不稳定。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不稳定不仅会对整个电网的电压稳定造成影响,而且由于输出功率的不可预测性难以提供稳定的电能输送保证。根据这一特性,系统必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做好电网发电波动记录,掌握系统输出功率的波动规律,并配备电网发电下降补偿装置,从而保证整个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
(2)孤岛效应:居民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以后会产生孤岛效应[4]。孤岛效应具有多方面的危害,当电力部门对有光伏发电设备的居民电力设施进行检修时,孤岛效应会使已经停电的电力设施可能仍然带电,给检修人员带来很大危险;另外,孤岛效应会造成用电设备的损坏,而且并网设备本身也会因负荷的急剧变化而出现损毁。因此,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必须具有检测孤岛效应的能力,当孤岛效应发生时可以快速准确地切断并网逆变器,这是居民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应用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3)行业质量与标准修订问题:光伏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进展缓慢,与其他相关行业标准协调不到位;居民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的技术难点在于逆变器性能,并网前必须对并网设备进行检测、验收和技术指导,使其相应指标满足要求后才可允许其并网。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制定光伏发电并网设备的检测和验收的相关标准,这为居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大力推广带来一定困难。
(4)光伏发电设备质量和技术问题:高端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国际上一些先进的光伏企业的主要产品是高提纯硅料、电池片,而高纯度硅料的提纯技术主要掌握在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手中,造成我国光伏产业严重依赖国外;光伏发电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导致硅材料的紧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居民光伏发电设备所用的材料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一些设备的质量不过关,整个发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下降,增加维修成本。
2.居民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展望及建议
现在我国居民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主要还是在国家补贴推进的前提下,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大规模集中开发光伏发电站,集中发电,再升压并网,进入普通居民电网。其他的居民光伏发电发展模式有小型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和居民光电建筑一体化小型光伏发电系统,这类发电系统一般就近并入电网。在下一发展阶段必然要进入大规模分布式并网发电应用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家补贴力度较小,光伏发电度电成本已接近工业用电成本了,但仍然高于居民用电成本。当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低于普通居民用电成本时,就可以大规模发展分散式光伏发电并网就地供电了。预计到2017~2018年,光电度电成本低于一般居民用电成本,此时可以大力发展居民住宅小型分散式发电系统。随着电网公司对各地区配电网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光伏发电接入技术的提高,就可以大规模接入小型分散式光伏发电系统了。我国全国范围分布着大大小小若干个城市,居民住宅面积广、耗能高,若能在我国的各大小城市实现小型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那么就能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居民住宅供电一体化建设和全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可以把以下几个方向作为未来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重点:
(1)加大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研发力度。要提高纯度硅材料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注重光伏发电系统分散式接入用户端的技术研究,从而提高发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2)标准制定部门应尽快制定与光伏并网有关的实施标准和技术规范,将电气接口和通信接口更加规范和统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居民光伏发电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可以更快地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资本盈利。
篇3
摘要:重新认识和审视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各种勘测手段及其应用水平,大力推进各种勘测方法的发展及其综合应用,从而使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由“定性分析”向“定量计算”方向发展。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紧密结合,对加快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
1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
gps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测量及定位控制,它在高程控制方面能较好地解决跨河、跨沟水准难以传递的问题,以及在勘察区控制点较少,或在山区、林区等通视条件较差、观测条件受限的区域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运用gps可大大减少作业时间,提高测量精度。
2 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按照遥感平台的高度不同,一般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共3大类。遥感技术由于视域广阔、信息丰富、具立体感、卫星影像成周期性重现以及获取资料快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有关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相关的环境等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2.1 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由于遥感图像能提供大量宏观的线性构造信息,较好地反映区域地质特征、水系分布特征和地貌形态,所以对研究区域构造格架,确定断裂体系及活动性以及评价工程及其周缘地区的构造稳定性有重大作用。因此遥感技术的应用也成为研究此问题必用的手段。
2.2 水库区塌、滑坡、泥石流调查。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岸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某些松散堆积体的调查中,有一些工程应用遥感技术利用航卫片或彩红外片进行地质解译,结合野外现场观察、复查和检查查明了许多久拖不决的影响库岸稳定性评价的大型或较大型、塌滑体的数量,分布及其稳定状态。
2.3 岩溶调查。利遥感影像,特别是彩红外影像进行岩溶及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有其特殊的优势,像片解译不仅能很好地判读各种岩溶地貌现象,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和其它介质红外光谱的差异,判断地下水的分布和泉水分布等。清江招来河、高坝洲,黄河万家寨等工程曾利用彩红外航片解译来研究岩溶及岩溶渗漏问题,都取到了良好的效果。
2.4 中小比例尺地质测绘填图。推广遥感技术,在保持必须的野外工作量和成图现场校核工作的前提下,中小比例尺地质图以遥感成图取代常规地质测绘;建筑物及其它重要地区大比例尺工程地质图优先考虑遥感成图。这是十年前在全国水利水电勘测工作会议上由水利水电规划总院提出的“勘测技术发展目标”文件所确定的。
2.5岩土工程开挖面地质编录。为适应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进行反馈设计、安全预报和存档备查的需在人工开挖高边坡、大型地下建筑物和大坝基坑的开挖中采用地面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编录,并为有关的稳定分析和现场预报提供翔实的地质资料和数据是很必要的。
2.6水土保持、防洪与移民安置容量研究。如1994年,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承担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滑坡、泥石流发育程度与稳态区域研究项目,该项目在研究中利用tm卫片对陇南、金沙江下游、三峡库区3大片进行解译与发育程度的划分(滑坡分四级,泥石流分五级)作出了区划图,提出了防治意见和预警系统建立的基本设想。1990年地矿部航空物探中心与长江委规划处、综勘局一道,开展长江中游干流防洪工程现状遥感调查,用tm卫片和1∶3万~1∶5万彩红外航片进行解译和编写报告,提交的成果获得了较好的成效。移民安置容量研究,航卫片,尤其是彩红外航片,以其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可判读性和现实性,为移民安置容量分析确定提供了新手段。
3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技术可自动制作平面图、柱状图、剖面图和等值线图等工程地质图件,还能处理图形、图像、空间数据及相应的属性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等问题,将gis技术应用于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和制图输出是近几年工程地质勘察行业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应用较多且比较成熟的专业软件是由中国地质大学开发研制的mapgis,是一种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4工程物探技术
在我国工程物探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单位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逐渐引进和装备了一些必要的仪器,如信号增强式地震仪、综合测井仪、电法仪、透视仪、声波仪、管线仪、地质雷达和钻孔彩色电视系统等,使物探仪器得到了全面的更新,其中有些是当时或至今都是世界水平的新仪器,大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精度和野外工作效率,促进了物探的发展。
4.1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ct)。ct技术是利用已有的平洞或钻孔,通过对采用一定发射和一定接收方式产生的透射波的采集与处理,反演孔洞间岩体的波速值,并对区间岩体进行判断、评价的一种技术方法。当前在勘探孔洞间
编辑整理本文。
了解岩体情况尚没有一个经济的、有效的技术措施做进一步工作的情况下,ct技术不失为是一个查明孔洞间岩体总体完整性程度的好方法。做得好,不仅能节约一定的勘探工作量而且还会对岩体物理力学性的整评价质量的提高有所促进。所以“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以来,包括“八五”和“九五”攻关几个涉及水电建设的项目,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的课题和专题中大多数都涉及ct技术攻关的内容,并获得许多很有成效的成果。
4.2钻孔彩色电视系统。a53mm的钻孔彩电是为适应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的大多数钻孔都是a56mm的金刚石钻孔而设计制造的;50mm的钻孔彩色电视是在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为适应水平风钻孔观察而设计制造的,并首次将ccd光电偶合器件应用于钻孔电视。该产品的特点是电路设计合理,集成度高,性能稳定,与传统的摄像管探头相比,具有彩色图像重现性好、几何失真小、寿命长、耐冲击、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特点,是一个更新换代产品。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钻孔彩电又在开发的图像处理系统基础上研制出多功能钻孔彩色电视系统,系统采用工控级主机,形成控制器、监视器、录相机三合为一的一体化主机。主机可配接多种不同口径的钻孔电视探头,实现图像数字化实时采集压缩存储,成果可刻录成vcd光盘,还可进行后期图像处理及制作。
参考文献
[1]杨连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妙月.勘探地球物理学[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
[3]封云亚,沈春勇.喀斯特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与处理新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05,36(9):70~73.
[4]曾凡卿.三峡工程建基岩体物探检测方法应用[j].2005,36(11):43~44.
篇4
“高碳经济”的重重压力
低碳经济,已经被专家学者认为是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关注低碳经济,低碳一词为什么会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迅速热遍全球,就是因为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是莫大地关心。人们希望这场以风能、太阳能、核能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清洁新能源,代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传统能源的绿色革命,不仅仅是能源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也是产业结构和制度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西安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谈民宪说。
谈民宪介绍,陕西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时期内不会根本改变,“低碳经济”下完成的任务必然会困难重重;实现“低碳陕西”的目标,道路一定很艰辛很漫长,因为这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的艰巨的综合工程,不仅仅是达到低碳建设的问题,还有更复杂的低碳社会、低碳生活问题,都要有目标,都要能实现。
数据显示,陕西煤炭探明储量1860亿吨,仅次于山西和内蒙古,位列全国第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就在陕北。目前,能源化工产业产值已经占到陕西省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陕西保增长战略顺利推进的主力军。
陕西也是全国用煤大省之一,2006年全省煤炭消费比重为77.20%,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69.4%。2007年,全省工业原煤消费7400万吨,保守估计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66亿吨,人均排放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1.6倍。
专家认为,在未来二三十年之内,石化煤能源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的地位不可能撼动,其中煤是主导。按照陕西省目前的煤炭工业规划,到2020年全省将生产原煤超过5亿吨,其中煤化工超过2亿吨,每生产1吨甲醇要排放约2吨二氧化碳。如果规划中的煤化工项目全部上马,年排放二氧化碳至少4亿吨,如此排量是相当惊人的。低水平的煤炭产业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发展后遗症。
与高碳经济消耗相应的是在陕西产业结构中重工业一家独大,所占比重达到78.1%。2005年陕西省重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8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8个百分点。年耗标煤5000吨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565家,实现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4.5%,而消耗的能源所占比重则高达97.8%。
谈教授说,应当看到,陕西高速的经济增长依然沿袭传统的线性发展模式,即遵循着“资源消耗―产品工业―污染排放”的模式,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一次性的,经济的数量型增长是通过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的。仅从水的使用上来说,目前陕西省年需水总量112亿立方米,可供量92亿立方米,缺水20亿立方米。据预测,到2020年缺水量将增加到83亿立方米。同时,水资源消耗加大。陕西万元GDP用水量是东部发达省区的15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
所以陕西如何在“高碳经济”中寻找“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政府需要解决的难题真的会很多,如何实实在在、真正地发展低碳经济,道路不会平坦。
规划明确的低碳经济路线图
据统计,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今年已有28个在各自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低碳经济,大家都明白谁的经济更低碳,谁就有可能占领新市场并获取最大利润。
2009年12月7日,由陕西省发改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应对气候变化与陕西可持续发展论坛”在西安召开,会议提出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到陕西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长期战略。这意味着,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陕西省已经在规划明确的路线图。
此后不久,陕西出台《陕西省新能源发展规划》,在能源化工产业已成为陕西省支柱产业的时候,陕西省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来优化能源结构,培育新型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实现陕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1月26日,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2010年,要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为新的发展理念。
陕西要发展低碳经济,第一步应该做什么?陕西省环保局局长何发理认为,应当尽快制定陕西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这不是孤立的为低碳而低碳,应该根据国际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与陕西能源供需现状,把低碳与陕西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相结合、与节能减排战略相结合,以低碳经济为契机,加快陕西产业升级,实现更高水平的工业化。
具体来说,关中地区要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规划为契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建设低碳城市为引领,以科技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要积极从消费层面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陕北要在加快实施“三个转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非能源产业,力争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同时,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增加林业碳汇,扩大环境容量。
陕南要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开发生态旅游、有机食品、生物医药等绿色产业的基础上,支持陕南发展清洁能源,进行矿产资源规模化开采和深度加工,建设新型材料加工和制造基地,为突破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加快陕西产业升级是关键
陕西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说,发展低碳经济,这与陕西倡导多年的循环经济的根本宗旨相一致,发展循环经济是引导低碳经济发展现实而又切实可行的选择。陕西较早地接受了循环经济理念,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循环经济研究会,已经在神木锦界、杨凌、渭北、商洛、西安高新区等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从目前看,点上的经验已经开始在面上释放,这些都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据了解,从2006年陕西就被列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试点省份,在研究机构的指导下,从2006年开始,陕西省开始将理念转化为实践,重点在5个区域(西安市西高新、杨凌示范区、韩城龙门、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和渭北生态农业区)、3个行业(煤炭、钢铁、石油)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并由这些点逐渐辐射到面。铜川市在对水泥企业改造提升中,通过拆除39条机立窑和湿法窑落后水泥生产线,建设5条新型干法窑生产线,并对窑头窑尾余热综合利用,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质量双改善的目标,使“昔日卫星看不见”的城市重现蓝天白云。
作为国家能源储备基地的榆林经济开发区和神府经济开发区引用生态工业园区的理念,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规划建设路径,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进行产业设计,引导园区内企业走热点联产、煤电一体化、煤-焦-电、煤-焦-化等梯次产业建设的路子,培育出了如北元、天元、恒源等20多家循环经济型企业。
杨凌高新农业示范区是陕西在农业方面进行循环经济试点的重点区域,如金麒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多年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食用菌+沼气+肥料”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有机融合。诸如此类示范典型,在陕西已有不少,经过几年的试点示范,正在三秦大地茁壮成长。
陕西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是什么?首先应该是陕西产业的升级和低碳技术的创新。正如何发理局长所说,发展低碳经济要围绕着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这“三低”进行技术攻关,整合现有的低碳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等。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仅靠一省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我们应该以现有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平台为依托,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其次是要制订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规章以及行为规范。比如完善政府激励低碳消费的法规政策,制定奖励措施等等。第三是要加大宣传,倡导全民低碳意识,让每个人把低碳生活作为一种勇气和责任,形成低碳的社会风尚。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环保局原局长张廉杰认为,低碳要实现,就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实实在在的低碳。就我们陕西而言,丰富的科教资源使我们具有较强的科研优势,关键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把现有的高成本高能耗发展方式,转变为低能耗的绿色发展方式。特别是要整合现有的低碳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如我省各地广泛开展的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利用技术以及二氧化碳收集储存技术等等。
陕西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一个新兴产业就是环保产业。节能减排目前也有了明确目标: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5%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同比消减3%以上。对陕西来说,这不仅是低碳的要求,更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榆林市府谷县为例,这个过去全国有名的高污染地区曾被称为“黑三角”。为彻底根治污染问题,近几年,该县政府采取相关政策,对一些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目前府谷县已取缔土法炼焦企业127户,关闭小煤矿180户、碳化厂12户,减少煤炭消耗量18万吨。府谷县已由过去的“黑三角”变成了现在的“绿三角”。
新能源的主要力量――可再生能源的布局业已展开。作为陕西的“一号工程”,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目前已获得总投资310亿元,16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并形成了一定的产能。
按照规划,陕北和渭北将以实施金太阳工程为契机,建设大型荒漠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推进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光电建筑一体化及光热应用,发展50个左右兆级的光伏发电项目,将陕西建成硅材料生产、半导体照明器件和太阳能电池生产的重要基地。
随着低碳经济在陕西越来越受重视,陕西金融界也开始探索发展“低碳金融”,对高耗能、高排放贷款开始进行约束。工行陕西省分行和建行陕西省分行加大了对钢铁、铁合金、铜冶炼、电解铝、铅锌、水泥、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风险防范。对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拒批贷款和贷款逐渐退出的政策。农行陕西省分行则对钢铁、水泥两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进行名单制管理,根据其节能减排的状况,把省内所有钢铁、水泥企业分成支持、维持、压缩、退出四大类,实行不同的贷款政策。
- 上一篇:对法律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 下一篇:关于义务教育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