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09-27 18:2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体化产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体化产业分析

篇1

关键词:高校;创业;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

0 引言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下,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被众多国家将列为重点的经济产业。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被定义为:“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因其拥有较先进的理论知识与创意构想,它应该走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沿。同时,在对于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态度上,更要保持肯定与支持。但是,由于受到地域、时间和经济等不同因素的限制,现在的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仍然大多处于贩卖创意的阶段。根据行业的发展规律分析可见,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体化则是必然的趋势。

1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在《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列为重要内容,《纲要》中提出“大学生就业应在打工型向创业致富型就业转变中求突破”。大学生自主创业正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好方法之一,因此,各大高校纷纷成立大学生创意孵化基地,以此来教育和培养学生自主创业。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为例,我院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已经培养出许多自主创业型人才,同时基地已和校外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将自主创业的内容与形式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自主创业搭建了平台。国家政策不仅在学生的培养上有所重视,而且在自主创业中也给予了政策优惠。国家用政策的优势来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用创业来带动就业。

经济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文化的需求。近年来社会上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也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例如,博物院的翠玉白菜伞,将折叠伞与镇馆之宝翠玉白菜相结合,赋予一把折叠伞更有深度的文化内涵,同样也通过如此的文化产品来传播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但是,目前高校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产业较为单一,没有竞争力,辐射面较窄,只适合于创意的贩卖,不能进一步投入生产以及后续的销售等环节。因此,文化创意产业链将被中断,以至于创意的构思者不能系统的表达出这种文化的理念与内涵。

2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的优势

2.1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垂直一体化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目前仍然处于刚刚起步,大部分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仅处于贩卖文化创意构思的阶段,例如一些简单的文化宣传品、衍生品。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一垂直体化则是通过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与生产商、销售商的合作,不仅是文化产品的售卖,更多的是融入了生产、销售等其他环节。通过如此的互助合作,对企业而言,不仅可以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还能节省资源成本,同时根据产品的销售反馈来考虑是否需要研发同系列的相关衍生产品,在销售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求得一种平衡发展并获得利益最大化;对高校学生而言,通过熟悉最适合、最经济的材质,了解每一样产品的销售过程,获悉顾客和销售情况对于本产品的反馈,能够及时对产品进行改进,并在其中锻炼能力、接触社会和积累经验。因此,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和校外企业都可以通过合作来提高各自的竞争力。

2.2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混合一体化

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文化产品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花钱体验文化。因此,文化服务类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发展至今已成了人们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却很难涉及这样的层面。高校文化创意产业混合一体化提出了将文化产品的销售与文化服务类产业相结合的概念。文化服务业和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首先,对于企业来说,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研发方面节约省了成本,同时用文化创意产品来传达自己的文化理念,同时也用文化创意产品来宣传自己的企业。其次,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拥有更多的资源来实践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接触更多在校园内接触不到的社会环境,开阔自己的眼界。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能够让学生在合作的机制下,了解到社会运营的规律,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获得经验,提高综合能力。再从文化产业发展角度来看,文化创意一体化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仅能够加快文化创新成果的转化,加强校院培养人才的力度,培养优质的文化创新产业,同时能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3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模式的设想

现在的大多数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大学生创业园,通过自主创业来锻炼学生能力。笔者建议在创业园中隔出一片区域来用作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和开发,具体设想如下: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设立专业的联合管理委员会,负责引进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旨在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帮助园区内工作室在与校外企业合作时,签订正规合作协议。由管理委员会寻找更多的文化服务类行业与园区工作室合作,通过合作将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方与文化创意服务类产业联系起来,实现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具体设想方案如下:第一,文化创意产业联合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管理园区的运营,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基地的发展方向,落实基地的其他相关工作,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帮助创业大学生增强法律观念,协调好园区内工作室与地方工商财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第二,园区帮助大学生创业的措施主要有创业培训、创意创业比赛、工商注册、商标注册、法律咨询、高校合作、大学生创业园网站以及其他平台、校外公司对接等。第三,园区可以指导并帮助创业大学生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形成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工作室,实施园区工作室与校外企业合作,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垂直一体化以及混合一体化,借此达到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的目的。

4 结语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承载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等重要历史使命,不可能在单一的创意贩卖上故步自封,其发展趋势则是由单一到复杂,以至于能够达到创意产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刘巍伟,谢志远,李上献.大学生创意产业创业探索[J].教育评论,2009(12).

[3] 王健.江苏动漫衍生产业定向性发展及特征研究[J].电影文学,2016(06).

[4] 谢汇,季海祺.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对策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12).

篇2

[关键词]河北省;大数据产业;资源整合;数据价值

[DOI]10.13939/ki.zgsc.2016.38.035

1 研究背景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的快速发展,数据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为各界所需求,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最具经济价值的战略资源。大数据已成为经济换挡升级的重要助力,目前正在迎来黄金发展期。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河北省大数据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河北大数据交易中心、廊坊市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等大数据项目在河北落地,大数据产业在河北迅速聚集。河北省已经站在了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风口”地带,但大数据带来的热度并不能替代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清晰定位。目前已在河北省落地的项目主要集中于由大型企业主导完成的大数据中心项目,如阿里投资的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京东与廊坊市共建的北方大数据中心项目等。大数据项目一时间遍地开花,但缺乏明确规划和产业格局作为支撑,无法形成数据价值凝聚力,进而无法对数据背后的价值含量和挖掘成本形成完整的认识。河北省应当突破产业布局、数据应用及数据资产化等关键问题,从省级层面加强大数据中心规划,在规模控制、产业布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大数据存储中心网络。

2 河北省大数据产业的定位和价值实现途径

大数据产业的概念首先是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地区规划会议上提出“中国数谷”之后,迅速在全国蔓延开来。对此,可以将大数据产业理解为在充分的数据收集的基础上,以数字化的产业技术的应用为前提,充分合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的技术产业。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产业结构进行细分,可以将大数据产业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首先,第一个层次是针对数据服务层面而言,以大数据的分类、整理、处理为技术依托;其次,第二个层次是有关进行数据服务的软、硬件研发部门和制造业[1]。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河北省在大数据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定位不够准确、目标不够明晰以及产业链不合理等一系列不合理的现象,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河北省大数据产业进一步深入发展。对此,需要在合理定位、统筹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解决制约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瓶颈。对此,可以考虑,首先,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兴起定位取决于其所处的内外环境。河北省正在积极筹划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工作,辅助京津分担产业压力并实现自身跨越性发展为当务之急。就数据流量而言,京津冀地区拥有庞大的数据体量,集中了全国70%~80%的数据流量,是我国大数据资源和产业最为集中的区域。但是,由于受到当地经济以及环境条件的限制,大数据中心不宜建设在数据流量较大的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但是,考虑到河北省独特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充足的绿色能源,可以将河北省作为大数据发展的首选之地。再次,河北省自身的产业格局将会最大限度地决定大数据的发展格局。确定产业项目布局、政策体系构建、产业化发展等方向对于明确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尤为重要。

如何通过大数据产业创造出额外的价值,就需要合理利用好大数据这个平台。在业务需求定义阶段,要充分认识到机遇、挑战以及大数据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在大数据应用分析阶段,需对大数据的方方面面做一个全年的考察和度量,并与业内标杆进行比较,紧接着进入大数据技术应用架构设计。在大数据技术切入实施阶段,应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技术切入模式。最后是大数据施用、评估以及对成功应用的推广,形成强大的大数据应用平台。河北省发展大数据产业链的关键在于实现产业实践中生产要素数据化,做到数据准确、全量、实时和互联互通[2]。

3 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大数据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积聚于经济发达地区(长三角洲、珠三角州、环渤海地区),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实属后起之秀。目前,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热潮刚开始涌现,省内大数据产业发展呈现出参差不平的态势。以目前大数据的发展程度划分区域,可以将石家庄市、秦皇岛市、承德市、唐山市、廊坊市以及张家口市康保县划分为河北省大数据产业的第一梯队。就大数据产业链发展情况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尚未形成网状覆盖、多地联动的完整产业链条。大数据产业链包括数据的收集、存贮、处理、分析和销毁等方面。目前来讲,河北省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内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2014年12月3日成立的河北京津冀大数据交易中心是京津冀区域首个大数据资源互联及交易机制。廊坊市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已经获得省政府批准成立数据增值产业服务区。但河北省尚未规划数据分析、数据销毁等大数据产业的关键步骤,缺乏专业数据分析企业、数据安全厂商,同时未发展相应的大数据硬件配套产业,省内暂无大数据发展样本城市,因此河北省大数据产业无法实现立足自身、辐射京津的功能。

4 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与不足

河北省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大数据发展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

4.1 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由于河北省临近京津,独特的地理条件支持其成为大数据的产业中心。目前,业内达成的一致观点认为,发展大数据产业区,不要在经济发达区域,但是也不能太远离经济发达区域,这主要是考虑到资本以及劳动的成本问题,在经济发达区域,成本问题将会被放大,成为制约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与此同时,如果中心城市的距离太远,一方面会导致信息掌握不及时,信息稍纵即逝,导致依据信息的决策出现失误,另一方面,考虑到交通方便与否,如果离中心城市太远,会使得投资人放弃投资机会。综上考虑,河北省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大数据产业区的最适合的区域。②信息产业发展快速。目前河北省已落实工作有京津冀大数据产业联盟、九次方大数据研究中心、河北大数据交易中心、承德“大数据谷”等,这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③数据资源丰富。考虑到“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河北省必将大量承接京津地区的外迁数字资源。在新型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河北省的信息公共服务设施在不断完善,各行业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这将为河北省大数据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2 不足

①数据资源未充分挖掘。受制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河北省内数据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严重制约了数据的进一步挖掘,与此同时,在不同行业间垄断资本的存在,使得资源不能够得到充分整合,进一步制约了数据资源的挖掘。②关键技术基本未掌握。目前,省内研究机构对大数据的技术研究不够充分,已有产品通用性差、缺乏改进升级,严重制约了大数据产业结构的发展[3]。

5 结 论

河北省大数据产业才刚刚起步,即使进行了清晰定位与顶层设计,其发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未来可能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如技术标准制定、数据治理等。不管是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或是个人,都应积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将大数据产业打造成河北省优势产业。

参考文献:

[1]崔小委,吴新年.大数据应用促进大数据产业落地[J].科技管理研究,2016(2).

篇3

一、文化创意性的企业

相比其他产业,文化创意类的产业更注重于创意。详细来看,企业拥有的文化创意根源于技能、个体的天赋及创造性。文化创意附着于知识产权,开发并运用新颖的技术。从这种角度看,文化创意企业有着深层次的创造潜能及独特价值。在1998年,英国首创了文化创意的内涵,创意类的产业包含着广告业、文物的交易、艺术及建筑业、设计工艺品及时装行业、娱乐性的休闲产业、广电出版类的产业。在根本上看,这类产业都被涵盖在创意的范围内。提出了定义之后,其他国家了设定了近似性的创意产业内涵。在2007年,我国也划定了9类现有的创意性文化产业,包含休闲娱乐、旅游及会展等。

二、无形资产的特性

首先,文化创意性的各类企业都体现出独占及独创的特性。这是由于,创意性企业创造出来的新颖成果是不能被仿照的,因而也拥有了根本的竞争力。成果具备了创新性,赢取市场的根本点则设定为这种创意。无形资产密切关系到创意性的主体,若缺失了主体,那么无形资产也就缺失了高层次的价值。从目前来看,法律认同了独创性,保护无形资产。依照法律规定,持有人以外的任一主体都不可随便去获取及支配独创资产,不可无偿占有。因而,无形资产就增添了独创性。

其次,在市场范围内,交易无形资产是很困难的。无形资产应当被独占,具备独特创意。这种状态下,市面上并没能寻找到近似的替代物。具体在评估中,也很难拟定可参照的资产价格。针对于特定企业,这类资产才会体现出独特价值。由此可见,无形资产也很难确认精确的市场价值。缺失了可用来对比参照的近似企业,某些创意类的无形资产将会退出这种市场,转而去寻求其他类的市场。

第三,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可获取的各阶段收益,也关乎总体环境。相比于其余资产,无形资产也呈现为不可确定的不稳定性,受限于政策、更新的技术、市场内的竞争力。因此,无形资产是否可被市场所接纳、是否涌现出了替代物,这些在短时段内都很难被确认。受到本身特性的影响,创意类的无形资产经常会减值或增值。受到外在干扰,波动性也较强。

三、评估时的影响要素

1.资产的获益能力

从企业角度看,文化创意类企业是否拥有最优的盈利能力、是否体现为较长经济寿命,这两类要素都关乎评估价值。从无形资产来看,在某一阶段内可得的真实收益应被看作评估要点,是评估关注点。若某类资产并没能增添企业拥有的获益,那么不应予以评估。针对于无形资产,创意性的产品整合了复制权、传播权及其余的各类权益。评估的流程内,要注重消费者是否喜好这类资产,同时也不可忽视这类资产独特的市场价值。在限定年限内,应当评估得出预设时限的资产收益。若收益时限较长,价值就会很大;与之相反,价值就并不太大。例如播放某一连续剧的无形权益,在多次及一次播放的状态下,可得的总体收益并不相等。

2.市面的要素

在某些情形下,市场要素也会表现出影响。从评估值来看,市场因素都体现为较大影响力。创意产品承载着企业价值,企业投入进来的要素包含了信息及智力性劳动。在市场作用下,无形资产附带了较小比值的初期投入,替代关系较强。因此,出版或发行近似性的创意产品也是很可能的。这是因为,产品可被替代,认定侵权较为困难。若替代性很强,就要相应去缩减价值。

(1)实现价值的方式

价值实现过程中,评估值也将受到影响。从阶段来看,实现企业价值需要经过多步骤,包含了初期创意、制造以及生产、后期的传播、消费等的环节。针对于各个时段,都设定了多层次的知识产权。在预期状态下,企业即可获取不等的阶段收益。与之相应,也给出了不等的评估值。

(2)设定的评估目标

无形资产是否拥有优良的价值,关系到设定好的评估目标。评估无形资产的目标包含了融资及担保、交易性的目标、投资性的目标、变更企业产权。对于中小企业,它们缺失了可调用的专门性资金,进而构成约束。健全了体系后,企业即可拥有额外的资金用来质押。最近几年,创意性产业正在加快进步,交易市场日益变得兴盛。与之相伴,若配备了完善性的交易服务,即可便利常规的交易。从侵权角度来看,合法权益也经常被侵害。交易秩序被扰乱,评估也倾向于诉讼赔付的目标。

此外,文化要素也密切关系到评估得出的资产价值。文化创意表现出优良的附加性,因而占有高端性的产业链条位置。加入文化要素,更凸显了独创特色。在这种角度下,创意产业蕴含了厚重的文化内涵,也将增添评估价值。

四、评估无形资产的方式

1.参照市价的方法

参照现行市价用来评估,可参照目前的市价。根本的理论为:针对于资产现值,可参照近似或相等的售价以此来确定。创意性的无形资产是独占的,很难寻找出可替代的某一类市价。在这种状态下,唯有摄影及音像这类的独创作品才可适用参照市价的评估方式。因此,这类评估方式并非完全可以适用。

2.成本评估的方式

从总体上看,成本法包含了重置及历史性的成本法。现今的评估中,摊销性的资产较多选用了重置的评估方式。与之相比,成本法也可用来评估微机软件及影视类创作的价值。这是因为,这类创意性产品在获益及转让过程中,很难预测或者比较。然而,若收益部分没能超出重置成本这一部分价值,则可单独评估。

(1)期权评估方法

在某个时段内,期权代表着某种协议,指定了卖出或者买入某类的标的物。在约定范围内,执行价格即为商定好的价格。从类型来看,期权可分成卖权及对应的买权。文化创意范围内的较多无形资产都体现为近似期权的特性,因而期权评估可用来借鉴。根本思路即为:无形资产可被设定为某类的期权,在未来阶段内,某一事项是否发生则关系到后期评估资产可得的价值。具体来看,可选取收益法、现行市价方法用来评估。

(2)现金流量的解析法

现今流量的折现解析方法,即为收益现值法。经过评估之后,可得预期阶段内的无形资产收益。折算得到合适的资产现值,经过累积得到现值的总和。采纳这种方式,规避了隐含性的计量偏差。同时,评估可得的资产总体价值也契合了评估的根本目标。

篇4

关键词:版权贸易;文化产业;韩国;竞争力;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迫使我国处于发展初期的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的成熟强势文化产业同台竞技。加入WT0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的说来是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对于第三产业而言却未必如此,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更是难以下此结论。近些年来,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最大的出口支柱产业,开始主导国际市场,并影响国际间服务贸易条款的修订。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富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点。2001年北京荣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同时,重大体育赛事带动会展业和相关传媒业,成为拓宽我国新兴文化产业领域的最大亮点。而且根据有关专家预计,体育产业的上升趋势将一直延续到2008年“奥运会”以后。

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作为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己经积累了一定的发展经验,其产业构成、产业政策及产业的优势定位都有自己一套成熟的体系,并且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有利的竞争地位,在全球消费者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国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国,拥有数量可观的各种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经济功能日益提升的今天,如何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既发展经济,又发展、传播文化的双重效果,利用文化资源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

二、中国版权贸易的现状和分析

出版贸易分为图书进出口贸易和版权贸易两大类,图书进出口贸易属于一般的商品贸易;版权贸易则超越了商品流通的意义,是更高层次的服务贸易方式。

(一)现状——我国版权贸易的单向性问题严重

1、权贸易持续增长,但贸易逆差大得惊人

国家版权局公布的全国版权贸易数据显示,我国引进版权的年平均增长率远远高于输出版权的年平均增长率,贸易逆差惊人,反映出我国版权出口的能力十分薄弱。引进和输出版权的关系呈现引大于出的单向性。

2、进版权和输出版权的地域呈现出单向性

从引进版权的来源地看,西方国家占据重要地位。在版权输出方面,我国的版权输出主要还是集中在台港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等大中华文化圈国家与地区,这也说明中国出版物尚未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引进版权和输出版权的地域同样呈现出单向性。

3、贸易作品引进的多样性与输出的单一性

从引进作品内容看,图书品种不断增多,学术类、财经类、科技类与电了类图书开始在版权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仙是,版权输出仍然主要以老三样:中医中药保健类、旅游饮食类、传统文化类为基本格局。

(二)版权贸易及市场单向性的分析

l、技术层面的分析

(1)出版社文化创新能力差我们的版权贸易观念还是以生产为中心观念指导下的版权贸易观,简单地说就是“以产定销”。国际上通行的是营销观念指导下的版权贸易观,是“以销定产”型,即生产在国际版权市场上可以销售的版权,销售实现是版权经营者的出发点和终点。版权贸易观念的差异,带来的是出版社在版权贸易市场活动能力的差异。

(2)版权贸易人才严重缺乏

在整个出版界,专门从事版权贸易的人才极度匮乏给贸易工作造成极大困难。现在,一些国外大公司为了打开并深人中国市场,实行本地化人才策略。国内出版社有经验的版权贸易人才、有市场经营能力的优秀编辑都是他们招聘的对象,使得人才战更加激烈。

2、政策层面的分析——版权贸易国有专营,版权生产是垄断性产业体制

在我国,主管部门监管是版权公司设立的必备条件,而这一条件只有国有资本才能具备,另外,从事版权贸易的出版社也是国有单位。所以在版权贸易领域实际上实行的是版权贸易专营的政策。版权贸易专营意味着垄断,垄断就不能有效交易、有效竞争、就不可能遵循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则。我们应该从市场的角度考虑版权贸易的政策调整和创新问题,尽快完善版权制度,加强版权机构的建设。这是发展版权贸易的迫切需要,也是使版权贸易与国际管理接轨的迫切需要。此外,出版业的市场壁垒依然存在。“事业化单位、企业化管理”是这种行政性垄断体制的典型表现。这必然将资源导向效率低下的企业,造成经济资源的低效利用。以此看来,转变出版体制成为出版贸易政策创新的关键所在。

综上,我国的版权贸易的现状和所暴露出的问题正是我国在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中的严重逆差现状和我国文化产业体制与机制不健全、核心竞争力缺失这两衣重要原因的集中体现。版权贸易正是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力的一个缩影。

如何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迅速扭转我国文化贸易的巨额逆差成为中国这个文化大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与中国有着深厚历史和文化渊源的邻国韩国,近几年其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探究韩国文化产业发展背后的文产业政策和产业运作模式,将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启示。

三、韩国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分析和启示

面对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现实,世界各国都提出了自己的文化战略及措施。韩国在此方向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调整经济结构,把文化产业作为2l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1999年至2001年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从2001年开始,韩国决心用5年时间把韩国文化产业产值在世界市场的份额由目前的l%增加到5%,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文化大国、知识经济强国。最近几年,“韩流”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常用语。韩流既代表包括娱乐产业、时尚、生活方式在内的韩式潮流,也是人们对韩国文化在海外不断升温的一种描述。可以说,在韩围迈向文化大国的过程中,政府的前瞻性战略措施和文化企业成功的产业运作在其中功不可没。

(一)韩国政府的管理措施。

1、加强立法立规,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机制。韩国政府先后制定或修订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还建立了文化产业局、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韩国工艺文化产业振兴院、文化产业振兴中心等机构全面负责文化产业的各项事务。同时,还成立了各种行业协会,具体负责协调每个行业的发展,如韩国卡通形象产业协会等。

2、确保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供给。韩国政府通过加大国家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动员社会资金、完善相关文化经济政策等措施,保证了文化产业的健康迅速发展。

3、建立集约化生产机制,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韩国政府规划在全国建立多个文化产业园区,形成全国文化产业链,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集约化经营、提升整体实力。同时,韩国充分认识到国内市场狭小,为此瞄准国际大市场,以中国、日本为重点,大力促进出口,通过海外市场创造赢利。

4、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韩国政府的主要措施是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利用高等院校培养专门人才,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加强专业培训,以及加强与国外的人才交流与培训等。

5、建立奖励机制。韩国在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基本都有一套奖励措施。近两年尤其加大了对影像、游戏、动画、音乐等重点文化产业的奖励力度。2002年,游戏、动画业分别评出15个、12个获奖产品和单位,其中“国务总理奖”(大奖)为最高奖项,奖金1000万韩元;“文化观光部长官奖”(优秀奖)奖金500万韩元;“特别奖”奖金300万韩元。

(二)成功的文化产品市场运作

在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下,韩国的文化企业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推介方面是很成功的。其文化产品的生产,不仅深挖文化内涵,并以现代意识为包装,树立起诸如“韩剧”,等文化品牌,并对品牌元素进行整合营销。即品牌在营销过程中,销售的不仅是产品本身,还有附加在品牌内涵之上的其他相关信息。如韩剧在营销过程中,除了利用电视剧本身的销售外,还同时采用其他传播方式来整合营销韩剧品牌内涵中蕴涵的韩国的文化理念、生活方式、服饰、化妆品、旅游、饮食等。文化产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效益,更在传播的过程中树立了韩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范军.我国出版物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_J].《中国出版》2005年第12期:17页-19页。

[2]赵丽芳.韩国文化产业爆炸式增长背后的产业振兴政策[J].《新闻界》2006年3月;

[3]郑琳.探解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

[4]杨京英、王金萍.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文化产品进出口统计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07年1月:

篇5

【关键词】 煤电一体化; 产业融合; 煤电博弈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煤电矛盾”越来越突出。煤电矛盾实质是“计划电”与“市场煤”的矛盾,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价格形成机制,煤炭价格随市场波动,而不能通过电力价格的市场化疏导到终端用户。2006年开始出现“煤电倒挂”,2008年发电企业全行业亏损。国家发改委出台“煤电联动”的协调机制,但效果不明显。在这种市场背景下,发电企业开始进军煤炭行业,加大发电企业的煤炭自供率,煤炭企业也开始在煤炭资源区和煤炭的销售半径内发展电力。两大行业开始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2012年底,全国五大发电企业的煤炭产能达到4亿吨左右,全国煤炭企业龙头老大神华每年生产煤炭4亿吨,电力总装机容量5 920万千瓦。随着两大产业不断的融合,“煤电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两大产业的周期性风险也因煤电一体化的实施得到了有效的缓释。因此,煤电一体化将通过产业集群化提高煤电企业的竞争力,通过产业融合化实现创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通过产业生态化促进煤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通过煤电产业链分析、相关性分析、最优策略博弈分析探索煤电一体化的内在动因,以及煤电一体化的实现方式。

一、煤电产业链分析

(一)煤电产业链关系紧密,依存度高

1.火电在电力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大,是我国现在和未来的主要能源(详见表1、图1、图2)

根据《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2010—2015年,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年均增速为8.5%,煤电以及非石化能源装机容量年均增速分别为6.9%和13.6%;2015—2020年,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年均增速为5.6%,煤电以及非石化能源装机容量年均增速分别为4.5%和7.6%;2010—2015年,我国发电量年均增速为9%,煤电以及非石化能源发电量年均增速分别为8%和12%;2015—2020年,我国发电量年均增速为5.4%,煤电以及非石化能源发电量年均增速分别为4.6%和7.7%。

由以上数据可知,火电发展速度虽然低于电力行业平均水平,但其总量是非常可观的。

2.煤电产业链的形成

煤电产业链由煤炭生产、运输、电站设备生产、电力生产、输配电设备生产、电力供应以及终端用户等环节构成。在这个产业链中,电网企业和铁路运输部门居于垄断地位。发电企业对煤炭企业依存度高,全国50%的煤炭用于发电,2012年16亿吨标准煤用于发电,是发电企业的主要能源,详见图3。

(二)煤电产业布局不均衡,运输及中间费用高

我国煤炭分布不均衡,具有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与我国目前电力需求及产能分布不一致,增加了煤炭运输压力和资源调配难度(如图4所示)。

比较2010晋北同煤集团三个坑口电厂与晋东南漳泽电力三个电厂的运输费及中间费用,运输费及中间费吨煤差价高达268元,2×60万kw机组一年的综合标煤量是230万吨,一年的损失就是61 460万元,详见图5、图6、表2。虽然电价有所上涨,但连年上涨的煤价吞噬了电价上涨的成果,燃煤成本高是三家在运营电厂亏损的主要原因。

(三)结论:煤电一体化首先是在煤炭资源区建设煤电基地的区域一体化,能有效地降低运输成本和中间费

1.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型政策为建立煤电基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承诺不断降低化石燃料的补贴,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中国承诺大幅降低碳排放量。在火力发电方面,世界各国普遍支持火力发电朝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这会对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火力发电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促进中西部资源区火力发电向大型、高效、节能、环保方向发展。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大型煤电基地、坑口电站、煤电联营和煤电一体化,“十二五”规划确定在西北部建立14个煤电一体化基地。

2.特高压为煤电基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我国是世界首个具有500万千瓦稳定输电能力的国家,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示范扩建工程于2011年12月16日投入试运行。山西省“十二五”期间,输电通道建设方面,国家将规划建设晋东南、晋北、晋中三座特高压站汇集山西煤电基地电力,并建成晋北—石家庄—济南—潍坊、晋中—晋东南—南阳—荆门—长沙、晋中—豫北—徐州三个特高压交流外送通道。

二、煤电产业相关性分析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选取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煤电一体化研究的评价指标。ROE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报告期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得到的百分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可以代表其行业收益状况(罗斯、韦斯特菲尔德、F.杰弗,2002)。

(二)数据选取

本次数据来源为:国内沪深两地煤炭、电力行业部分上市公司,选取煤炭、电力行业(以火力发电为主)各10家上市公司2002—2012年的每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为衡量指标,其中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的行业ROE以10家公司ROE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两个行业的ROE,计算得出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的相关情况,详见表3、表4。

以上为煤炭、电力行业在沪深两市上市的10家企业近11年的加权平均ROE,其中,上市不足10年的按照其上市当年取其ROE。

(三)相关性分析

选取煤炭行业、电力行业各10家上市公司2002—2012年的加权平均ROE,对每年10家上市公司的ROE进行算术平均,得出算术平均值后作为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在当年的行业加权平均ROE。

在协方差和相关系数评价中,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的协方差可判断两个行业的相关关系,即正相关、负相关或不相关;相关系数在验证协方差的结论的同时,可以判断两个行业具体的相关情况,即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以及弱线性相关、显著线性相关、高度线性相 关等。

表5中,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对加权平均ROE进行了协方差分析,协方差为-10.9,说明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负相关;再通过相关系数对两个行业的负相关关系进行验证,得到加权平均ROE相关系数为-0.41,再次验证了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为负相关。

依据表5对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2002—2012年间ROE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以观察两个行业ROE变动情况的相关关系。

从表6可以看出,2003—2012年间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ROE的变动基本上呈反向变动,这也说明了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负相关。即煤炭行业ROE增长时,电力行业ROE下降;反之电力行业ROE增长时,煤炭行业ROE下降。其中2003年的变动比较特殊,由于2003年煤炭和电力行业都受到了系统性风险(宏观经济、利率、通货膨胀等)的影响,因此两者ROE所表现的是系统性风险的变动情况,变动方向趋于一致,但这是系统性风险影响所致,并不代表两者为正相关。即使如此,2003年两者变动也是有区别的,煤炭行业变动为上升7.32,上升比较明显;电力行业上升0.76,上升非常不明显,仅为宏观经济走强的对冲性上升,其变动较弱,仍然可以看作是与煤炭行业负相关。另外两次变动方向一致的情况也基本属于偶然,其中煤炭行业变动幅度比较大也比较明显,而电力行业变动幅度很小,基本上属于波动,因此,两者方向一致属于偶然现象。从图7可以明显看出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呈负相关的关系。在过去的2012年,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的ROE再一次呈反向变动趋势,煤炭行业ROE继续下行,电力行业则开始反弹,行业周期的变化更加说明两者关系互补,适合进行产业融合。

(四)煤电一体化收益与风险模型

利用2002—2012年间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的ROE数据,绘制煤炭和电力行业煤电一体化的效率前缘组合曲线(图8),曲线代表了两种资产可达到的投资组合效果。从曲线可以看出,电力、煤炭具备煤电一体化降低风险的功能,在煤炭行业投资占67.4%和电力行业投资占32.6%左右的时候,煤电一体化风险最低,风险值2.888(σ2p=w12σ12+w22σ22+2w1w2cov

(R1 R2),大大低于煤炭单一产业的风险值4.202,也大大低于发电产业的风险值6.944。此时预期投资组合ROE为14.89%左右。此为目前宏观经济条件下,煤电一体化最优投资组合模型,此时不管是煤炭产业,还是发电产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产品风险)最低。

(五)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的差异性说明

1.上市公司ROE数据较少

本次分析所选用的ROE为上市公司中10家企业的11年ROE,10家上市公司基本上可以代表其行业水平。但用其11年的ROE研究行业的周期性风险,代表性就比较有限,仅能够定性地说明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呈负相关,却不能准确地反映煤炭和电力相关程度的大小,这也和我国股市发展时间比较短,上市公司有限且运营不规范等因素有关。

2.ROE选取时期窗口(2002—2012年)较为特殊

2002年起,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开煤炭价格,市场的大量需求导致煤炭价格呈报复式增长的态势,电力行业成本剧烈增加,从而煤炭行业平均ROE(19%)远高于电力行业的ROE(6.385%),因此,我们的分析结果就是煤电一体化以煤炭行业为主,但真实的情况可能是在风险最低的组合中,电力行业的投资比例在40%以上。

3.煤炭、电力价格非市场价格

2004年以来,上网电价连续上调10次,山西上网电价累计上涨0.14元,煤炭价格实行“重点合同价”和“市场价”双轨制。在完全市场条件下,煤电两个产业的相关性更大。

4.结论

煤电一体化应建立资本纽带关系,这种纽带关系就像“血缘”一样维系着一个家庭。只有资本纽带才能保证企业的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才能保证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低于外部交易成本。在晋蒙交界的大同、晋冀交界的长治、晋陕豫交界的风陵渡等地出现了本地的煤炭企业不给电厂供煤的情况,原因就是山西的上网电价比内蒙高,河北的上网电价比山西高,河南的上网电价比陕西高,而处在同一区域的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又没有建立资本纽带关系的一体化企业。

三、煤电一体化是煤电博弈的最优策略

(一)煤电一体化的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多方博弈形成的一个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局中人的策略对于其他局中人的策略是最优的反应。我们熟知的囚徒困境即为纳什均衡的经典案例。

纳什均衡分为纯策略均衡和混合策略均衡,对于煤电一体化的纳什均衡来说,纯策略均衡可以很好地说明煤电一体化战略选择的正确性,而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则可以描述煤炭和电力在不同阶段该如何制定自身一体化程度的策略选择。

(二)煤电一体化纯策略的纳什均衡

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的收益、风险度以及一体化融合之后的情况如表7。

由表7可以看到,煤电产业在不进行一体化的情况下,煤和电各自存在各自的收益和风险度,在两者一体化之后,将共享同样的收益和同等的风险度,依据表7构建收益、风险度和收益风险比三个衡量指标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假设煤炭或者电力行业的一体化不影响另一个行业的收益率、风险度和市场份额等,那么三个衡量指标的纯策略下的纳什均衡如表8、表9、表10。

由表8、表9、表10可以看出,无论煤炭行业是否选择前向一体化,电力行业的最优选择都是后向一体化,从而提高收益,降低风险度和最大化收益风险比。煤炭行业若单纯考虑收益,则无需进行前向一体化,这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因为过去十年是煤炭的黄金十年,煤炭行业在市场良好的情况下,其本身收益完全高过煤电一体化组合后的收益,但同时高收益也存在着高风险和非最优的风险收益比,因此,若同时考虑风险和收益风险比两个指标,不论电力行业如何决策,煤炭行业都会选择前向一体化,这在博弈论中就形成了纯策略情况下的纳什均衡。对于两种资产来说,相互的融合会是两者的最佳策略。

(三)煤电一体化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对于煤炭和电力行业来说,两者属于上下游的关系,煤炭行业前向一体化一定会对电力行业造成影响,同样,电力行业后向一体化也一定会对煤炭行业形成影响,两者在一体化的策略上形成博弈,由此,煤炭行业或者电力行业都会依据对方的策略来选择自己的策略,即考虑对方的选择方式概率来确定自己选择方式的概率(郭立夫,2002)。现仅以收益为例,在煤炭行业前向一体化而电力行业未实施后向一体化的情况下,煤炭行业收益率增加10%,而电力行业收益率减少10%。同样,电力行业后向一体化而煤炭行业未选择前向一体化的情况下,电力行业收益率增加10%,煤炭行业收益率减少10%。假如两者同时一体化或者同时都不选择一体化的情况下,两者收益率是不发生变化的。那么,两者的博弈关系如表11。

现假设煤炭行业选择一体化的概率为Q,则其不进行一体化的概率为1-Q,电力行业选择一体化的收益为:14.89Q+16.379(1-Q),其不选择一体化的收益为:5.742Q+6.38(1-Q),对此策略求解可得Q= 11.75>100%,仍为纯策略均衡,说明煤炭行业应采取有利的混合策略是前向一体化。同样,电力行业后向一体化的概率P=6.38>100%,因此,电力行业也无条件选择后向一体化。

从混合策略来看煤电行业过去十年的状况,说明煤电行业在一体化的策略上选择应当是相同的,这是由于两个行业以前还没有进行一体化的融合,而当两个行业一体化融合经过一段时间市场化运行之后,可能会出现煤电两者在混合策略上以不同概率进行一体化的选择。

四、煤电一体化的误区分析

(一)以《长期供销协议》为基础的煤电战略联盟不是煤电一体化的有效形式

在目前企业体制(短期行为)和信用体系下,市场的力量是巨大的。国家发改委“煤电联动”的行政干预收效甚微,煤电企业签订的《长期购销协议》不可能经得住市场的考验。因为“厂网分离”后,在煤电产业链上,不管是煤炭企业还是发电企业,都不可能长期处在价值链的核心地位,煤炭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与发电企业的产业集中度水平差不多。在企业价值链中,如果一个企业不具有长期的核心地位,就不可能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苹果之所以与富士康建立战略联盟,就是因为苹果处于产业链的核心地位,富士康对苹果的依存度高。

(二)煤电一体化不是管理上的一体化

煤与电不是单纯的管理上的一体化,就像男人和女人,两个人结婚组建一个家庭,财产共有了,但男人还是男人,女人还是女人,生理特征不会发生变化。发电企业与煤炭企业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行业,运营管理上应区别对待,一体化运营、专业化管理是理性的选择。专业化管理是指在生产、技术、营销、采购等方面实施专业化管理;一体化运营是指财务、人力资源、战略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比如表12中所列的一些情况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

五、同煤集团实施煤电一体化战略实证分析

同煤集团是国家规划的十四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和产能亿吨以上的大型煤炭集团之一,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在与电力企业多年的市场博弈中,率先走出了一条“煤电联营、煤企办电”的发展道路,在已建设四座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的现代化电厂之后,通过成功重组漳泽电力,最终成为“煤电一体化”的成功案例,为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同煤集团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通过“定向增发+无偿划转+配套融资+协议转让”成功实施了煤电一体化战略,成为山西最大的发电上市公司。延伸了产业链,降低了交易成本,缓释了煤炭和发电行业的周期性风险。在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明显改善的同时,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对漳泽电力2012年的财务数据和重组后2013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重组前后度电贡献边际提高了0.04元,漳泽电力一年的供电量约为270亿kWh,则贡献边际提高了10.8亿元,吨煤工业增加值提高了116.09元,一年用煤约910万吨,则增加工业增加值10.6亿元。(见表13)

六、结论

煤电一体化是建立在区域一体化即煤电基地为基础上的以资本为纽带的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表现为“煤—电—铝”、“煤—电—冶”、“煤—气—电”、“煤—电—建材”等循环经济园区。煤电以一个整体作为任何一种产业集群的核心,大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有效地缓解了煤炭、发电行业的周期性风险,但煤电一体化并不能完全抵御宏观经济变化产生的系统性风险。

理论永远伴随着实践,近些年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方兴未艾。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提出,分工越细市场交易成本越大,企业的存在就是要降低交易成本。而如果企业内组织生产的成本与企业内交易成本之和小于市场上其他企业的生产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之和,则应该由企业这种治理机制来代替市场(威廉姆森,2002)。我国香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内地经济学家盛洪都是研究市场交易成本的制度经济学专家,他们提出,产业融合可避免过高的市场交易成本。而分工代表的是工业文明,融合代表的是信息文明;分工是工业时代财富的根本来源,融合是信息时代财富的根本来源(姜奇平,2002)。

当前我国存在的煤电矛盾,实质上是由于市场交易成本居高不下造成的,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时,按照上述产业融合理论,就应当“由企业这种治理机制来代替市场”。建立煤电一体化企业,消除煤电壁垒,减少市场交易成本,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降低周期性风险,提升企业竞争合力,是顺应时展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1):5-11.

[2] [美]罗斯,韦斯特菲尔德,F.杰弗.公司理财第六版[M].吴世农,沈艺峰,王志强,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陈康幼.投资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 郭立夫.运筹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

[5] [美]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段毅才,王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篇6

随着煤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分析研究该技术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其研究意义。有效提高了煤矿作业的劳动效率传统的煤矿作业大多数是以手工为主,而引用机电一体化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生产效率明显得到明显提高。

有效提高劳动安全保障传统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都比较差,如潮湿、灰尘大,这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有时还会危及到他们的生命安全。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煤矿领域能够保障工人劳动安全,防止灰尘和潮湿等恶劣环境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

明显增加劳动收入机电一体化运用在煤矿机械中不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提高了煤炭产量。这直接受益的是煤矿企业,而煤矿企业效益的提高,煤矿工人的劳动收入也明显上升,改善其生活水平。此外,煤矿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对机电一体化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煤矿业的发展,在煤矿产业引进机电一体化技术,并广泛应用在煤矿产业的各个领域。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它们分别是机电一体化在矿井综合采煤方面的应用、矿井运输提升设备的应用和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应用。①应用于矿井综合采煤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一个典型应用就是电牵引采煤矿机,它具有牵引特性好、反映快捷、结构简单易用、工作效率高和寿命长等良好特点。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大倾角煤层。②应用于矿井运输提升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生产的另一主要应用是带式输送机和矿井提升机。其中带式输送机因能长距离运送、运行期间安全性能高,并能实现自动化而成为我国煤矿井下原煤矿输送系统的主要运输设备。而矿井提升机其机械结构简单,能实现全数字化交流提升。③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方面。最能强有力的体现出煤矿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就是应用于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这不仅能保证煤矿进行安全生产,还能促进煤矿安全管理的发展。这也符合了我国规定的矿井必须配备矿井监测控制系统的规定,使工人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生产。

对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的研究

国产煤矿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特点是:智能化、程序化、信息化,并具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点,如便于操作维护、设备体积小、安全可靠度高等。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与煤矿业能有效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煤矿企业生产效益,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目前为止,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落后于其他煤矿产业发达的国家,本文特分析了其未来发展的三个主要趋势。第一,研究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开采技术,特别是在关键装置方面;第二,在产品功能方面增家通信功能,以配合综合自动化的发展需求。第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日后研究重点之一是研究发展煤矿机器人。

结语

篇7

关键词:郑汴一体化;区域产业优化;金融自由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2)14-0068-02

引言

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要素在不同的地区间集聚的过程,城市的增长提高了密度,工人和企业向高密度区的迁移缩短了距离;为实现快速和共享的增长,政府必须促进城市和经济的一体化,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区域的经济整合能够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带来益处。

随着中国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各个地区内部的经济一体化速度、范围和深度开始加速,为了加快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中原经济区在其区域内部推进经济一体化,促进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郑汴一体化由河南大学耿明斋于2004年提出,[1] 随后进入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06年,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开始实施,郑汴一体化开始从理论研讨进入到实施阶段。经过2006—2011年五年实践,无论从交通基础设施,还是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来看,郑汴一体化给郑州和开封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效果,为未来郑州和开封的真正一体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郑汴一体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产业结构依然比较落后、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相对较高、人口流动向二三产业的集中度不高、二三产业内部的高级化程度不够、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不显著等问题。

一、文献综述

陈柳钦(2005)认为,区域间的产业优化是在群内城市之间紧密的产业联系中各城市在相同或相近产业链上展开分工合作或在不同产业链上进行错位发展,对产业资源协同利用,从而提高产业相对竞争力,充分利用群内城市之间的比较优势,进行资源共享,优化配置产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城市群的经济功能。

郑汴一体化属于中原城市群内的一个子研究领域,相对而言,研究的状况比较零散和系统性不足。李小改、沙爽(2007)针对开封和郑州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差异进行对比,指出开封可以在郑汴一体化的基础上突出自身在文化教育、农产品和房地产价格方面的优势,来和郑州进行错位配合发展。王旭升(2007)认为,中原城市群建设应率先推进郑汴核心区一体化发展。并通过对郑汴核心区自然条件、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指出郑汴一体化的发展应该在产业规划上进行多方面的协调,根据中原城市群的区域定位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发展。贺鹏飞、孟庆香等(2009)从郑汴一体化的土地规划入手,将郑汴一体化规划中的土地用途进行细分,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土地规划,从而达到土地的优化利用。

综上,因为郑汴一体化的规划实施仅仅只有五年时间,上述文献主要以郑州和开封之间的区域经济形态和产业差异化分工上入手,针对郑汴一体化的发展框架进行土地和产业发展布局上的规划性的政策研究,对于郑汴一体化进行当中,产业发展的动态优化研究和金融促进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少。

二、 郑汴一体化的区域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水平整体上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比较落后,在反映区域总体经济实力的指标GDP总量上,2006年中原城市群仅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群的13.82%,相当于三大城市群平均水平的21.2%;在反映工业化发展程度的指标工业总产值上,中原城市群仅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群的20.84%,相当于三大城市群平均水平的28.24%。在反映城市群产业集群规模的指标百亿元产业集群数量上,中原城市群仅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群的14.58%,相当于三大城市群平均水平的21.21%;在反映区域对外经济实力的指标外贸出口总额上,中原城市群仅相当于珠三角城市群的1.44%,相当于三大城市群平均水平的1.94%。

篇8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一体化;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801(2008)06-0064-03

中国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部分地区,人口约为8000万人。该区域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连内陆,东临台湾,是一个有独特优势、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经济区以经济一体化为基础。其核心是产业一体化。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一体化的SWOT分析

(一)优势

第一,业已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2006年,按照4位数行业分类标准,福建工业区位商值大于1的产业有20个。有一半以上的工业行业具有竞争优势。区位商值大于1.5具有强竞争优势的为皮革及羽绒制品、服装制造等9大产业。其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也很突出。区位商值大于1小于1.5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有非金属矿物制品、造纸及纸制品等11个产业,大部分产业为资源加工型。

第二,产业地域分工格局显现。产业地域分工是产业一体化的基础,产业地域分工程度体现为各地区优势产业的差异性和合理性。福建9地市的支柱产业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只有电力等4大产业出现较大程度的雷同。当然,这种雷同有一定的合理性,表现在资源禀赋相同和产业分类过粗两个方面。

从整体来看,福建9地市产业的同构性较低,产业地域分工程度较高。如果考虑到资源禀赋的差异,福建地市间产业分工的合理程度将更高。和相邻的长三角经济区相比,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的分工程度也较高。

第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产业一体化要求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完美组合,而产业集群是实现这一组合的有效方式。“十五”期末,福建产业集聚比较明显的集群约70个,工业总产值5000亿元左右,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0%。产业集群涉及的企业约3.6万家,吸纳就业人员210万人。产业集群正日益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的发展支撑和产业一体化的核心力量。

第四,交通、信息设施比较完善。福建初步建立起了由公路、水路、铁路和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共同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并初步建成公共基础信息网络、政务信息管理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电子商务发展取得成效,构建起了“数字福建”的基本框架。

第五,参与全球产业链配套路径短。海峡西岸经济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南北位置适中,东部临海,多优良港口。向东出海通向世界各地,向西形成对内连接通道,北接长三角,南连珠三角。与国际市场和全球制造基地在地理上接近,有利于积极参与国际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两岸直航后将是大陆与台湾地区空间距离最近的区域,配套路径最短,特别有利于参与台湾地区产业链分工。

第六,民营经济发达,市场主体作用显著。产业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应来自市场,承担的主体是企业。福建和温州、汕头作为率先进行改革开放的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充分,外资进入较早。自2002年开始,福建民营企业就首次超过国有企业成为当地经济投资的主体。发达的民营经济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产业一体化的体制优势。

(二)劣势

第一,中心城市辐射力弱。海峡西岸经济区内产业一体化的最早探索通过厦漳泉城市联盟的方式启动。但从整体上看,福建的城市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市规模小,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弱,往往是小马拉大车,非常吃力。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进一步向产业一体化推进时,基础设施不足、人力资源缺乏、技术力量薄弱、当地市场狭小、产业配套能力差等中心城市弱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就越来越明显。

第二,主导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福建在“十五”、“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电子、机械和石化三大主导产业。但是,和周边省市相比。三大主导产业的实力不足,无论规模、比重还是比较优势方面,都和其他省市存在较大差距。

(三)机遇

第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转移进入活跃期。目前全球产业转移正处于第4个活跃期,即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浪潮。在这波产业转移中,福建凭借毗邻港澳台的区位优势和“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努力营造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成为吸纳国际产业转移最多的省份之一。同时,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的产业转移近年来也很活跃。产业转移有利于突破区域行政壁垒,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产业格局的重塑。是产业一体化的巨大推动力量。

第二,国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已经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06年,“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写入“十一五”规划,党的十七大报告也再次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同时,国家部委和中央企业也加大了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到2007年底,已有几十家国家部委和中央企业,通过与福建签署合作协议、出台支持政策等形式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四)挑战

第一,区域合作难度较大。海峡西岸经济区合作跨越4省市100多个县市(区),行政协调的难度相当大。特别是沿海地区产业投资环境大同小异,区域内产业竞争需要通过扩展战略向良性化转变。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经济人”特征十分明显,为了短期政府目标,可能制造行政壁垒。干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而造成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雷同,影响各地比较优势的发挥,破坏区域分工与协作。

第二,外资游离于当地产业体系之外。海峡西岸经济区特别是福建的外资比重高,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突出。但由于外资的独立性和游离性强,在提升当地产业结构中的作用必然受限。特别是外资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组装环节,主要依托于低工资成本和当地优惠政策。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就倾向于外迁。这就增加了当地政府进行产业调控的难度。

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一体化的战略建议

(一)以城市经济圈推进产业一体化

城市经济圈的形成有利于突破现行行政分割。将区域间分工转变为区域内分工,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各个城市的经济效益,提升产业一体化水平。城市经济圈的集聚功能还有利于弥补经济区发展过程中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的缺口。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一体化应立足城市经济圈来推进。根据福建城市体系分布格局,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为了降低空间联系成本,产业一体化应以福州经济圈和厦门经济圈为主分别进行。福州经济

圈包括福州、南平和宁德,厦门经济圈包括厦门、漳州和泉州。相对于福州经济圈,当前厦门经济圈的构建条件更为成熟。在产业一体化方面可以先行一步。

城市经济圈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具备强大的中心城市。中心城市越强大,辐射力和凝聚力越强,城市经济圈就越有活力。应当加快厦门中心城市的培育,为其提供城市扩张空间和基础设施,使之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发动机,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圈的发展。

(二)以新型区域分工推进产业一体化

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要求产业内分工和产业链分工迅速扩展。城市经济圈内的分工,宜以产业链分工为主。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一体化,对外应以产业间分工为主,对内则应建立一种新型区域分工关系:产业内分工与产业链分工相结合。应当围绕福建三大主导产业,在两大城市经济圈之间进行分工。福州经济圈重点发展电子、机械产业,厦门经济圈重点发展电子、机械、石化产业。石化产业属于产业间分工,电子、机械产业均为产业内分工。然后在两大城市经济圈内部按照资源流向和地区比较优势进行产业链分工,通过圈内产业整合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分工。

(三)以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机制推进产业一体化

一是建立多层次的区域协调组织。构建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完善的区域合作机制应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民间推动”型。可考虑成立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高层次的区域经济协调组织,两大城市经济圈内也可成立相应组织协调圈内区域合作;支持建立跨行政区的民间区域协调组织,通过举办区域合作论坛等方式使政府、企业界、学界、中介组织等保持紧密联系,使区域合作决策更加科学、民主。二是建立互利共赢的利益机制。首先应形成平等、互利、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目前福建探索实行工业飞地政策。允许山区县市到沿海县市设立“飞地工业”。园区的增加值和税费收入实行分成。其次应形成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地域差异较大,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文条件等有很大不同,从整体上存在着产业分布的功能分区。必须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实现区域分工协作的利益补偿。

(四)以产业配套和集聚基地推进产业一体化

产业一体化必须以区域内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为基础。福建三大主导产业不大不强的重要原因是当地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建议在以下方面进行突破。一是促进外资企业产业链条本土化。应当形成完善的产业网络和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这就要求着力弥补产业链断层,重点发展配套企业,并将优惠政策落实到鼓励当地采购方面。二是抓好产业集聚的载体建设。针对福建产业园区分散的情况,按照产业集聚的规律,加大对园区的整合,鼓励形成跨行政区域的工业园区。三是做好产业配套的外部服务。既要重视制造环节上的产业链配套,也要重视物流、信息、银行、教育培训、中介组织等外部服务。

(五)以投资环境的改善推进产业一体化

篇9

摘要:经济全球化中制造业垂直分离已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跨国公司参与国际竞争战略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制造业的垂直分离有其内在的动因、发生机制、利益博弈以及社会效应等。对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理论进行梳理,并剖析目前国外对垂直分离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必须顺应跨国公司制造业的垂直分离,重视产业的本土化,优先发展产业集群,重视企业自主品牌的创建等。

关键词:跨国公司垂直分离制造业产业集群

一、引言

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再分工的加速。我国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容量巨大、人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正成为全球跨国公司制造业加速转移的重要区域。2002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已超过长期居于全球第一位的美国,这一势头还将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承诺的进一步兑现得以持续。特别是我国一些大型都市进行了一系列的功能性改革,为承接国际制造业的垂直分离创造了条件。

然而,在我国进入买方市场以来,制造业整体上呈现出需求低迷、产能过剩、竞争过度、竞相杀价的不良格局,我国制造业企业已陷入空前的困境(刘志彪,2000)。制造业如何摆脱衰退的困境?除了要探讨其陷入衰退的原因外,更要寻求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如何实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战略。分析制造业衰退的原因,既要从经济运行的内生性因素去探寻,又要在研究中摆脱单一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既要从封闭的微观经济框架内去分析制造业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又要从开放的角度去寻求如何获得制造业的新生。

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当前国际制造业有一种垂直分离的趋势。大型全球化跨国制造企业,虽然横跨了制造业的许多领域,但正快速地收缩其自行设计和生产的产品领域,它们正将其主要精力转向核心业务。大型跨国制造企业目标的转移,在全球制造业中产生了大量的专门化供应商,使得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产品价值链发生了异化,伴随着多样化的制度创新和在不同经济中的实践,使得制造业全球化垂直分离趋势在加速。

如何克服我国制造业的结构性过剩?如何形成我国优势产业集群?如何与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的国际趋势对接?对于此类问题,亟需研究与探讨。

二、垂直分离的内涵、现象与理论解释

20世纪80年代以前,垂直一体化占据主导地位,而90年代以后,垂直分离则是跨国制造业的主流趋势。制造业垂直分离,又称制造业专门化,或称生产的垂直非一体化、“价值链切片”、“碎片化生产”、“蜂群分巢”、“工序分细”、“垂直专业化”和“工序外包”等。

垂直分离作为一种与垂直一体化相反的过程,是指将某些生产环节,主要是制造环节,从原来一体化企业中分离出去的过程。原生产企业仍然从事产品研发和设计,仍然承担市场开发和营销,但是将产品的加工制造工作分离出去,由专门的制造企业来承担。

企业究竟采取哪种组织形式?首先取决于产业本身的技术特点和工艺上的可分性。如果生产的各环节在技术工艺或者在所使用的机器设备上具有较强的不可分性,由此而将各个生产环节集中在一个企业内进行,称作垂直一体化。如果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在工艺或机器设备的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可分性,因而各个环节的生产能由不同的企业分别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垂直分离。

通常,市场规模的扩大,交易成本的下降,有助于垂直分离的发展。跨国公司商业活动的日趋复杂,大型机构考核员工业绩成本的上升,科技革新的日新月异,虚拟网络的快速发展,市场信息费用的日趋下降等,都对垂直分离起推动作用。

垂直分离在产业本土化的地区更加突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许多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经济地理研究者都曾预言,在未来的世界区域经济将会重新复苏,相互联接的各专业化企业在一个地区的集中,能够成为全球竞争的集团势力。而且,不少学者都将精力集中于小企业的模块研究。众多的小企业在一个产业中虽然具有不同的生产工艺,但处于相关的专业化阶段。因此,在这些研究者看来,地区的优势,柔性专业化生产,并不来自单个企业的能力,而是来自该地区整个产业体系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专业化的产业集聚是实现外部范围经济的地理手段。随着市场容量的扩大,可能会出现两种效应:一方面,为了获得范围经济,企业内部分工日益深化,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在等级管理体系下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的组织方式是垂直一体化的;另一方面,某些产品由于受到内在技术限制而不能达到范围经济,致使各个局部劳动过程出现分离,最终会形成独立的专业化公司,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的组织方式是垂直分离的。跨国公司的垂直分离,使企业内部分工转化为企业之间的分工。

尽管集群内的企业在发挥其专业化生产的优势时,存在着对劳动特许权的分割,但一体化劳动,模块化的产业集群,将它们铸造成比单个企业碎片有更强的集合力。这种垂直分离的再一体化过程,在台湾的集成电路产业、美国的硅谷、东南亚的半导体装配业中十分流行。这些产业并不是由少数垂直一体化的大公司占据主导地位,而是由许多小企业分别瞄准各自的目标市场,并以不同的身份加以合作。

这一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容易进行企业编队,形成企业航母。这要求新加入的企业,必须树立开发新产品的观念,而不干扰整个生产流程的其他环节。

垂直分离的动因有哪些?哪些行业最有可能发生垂直分离?比如,当企业无法将劳动过程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系统时,它自然会分裂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吗?如果产品市场不稳定或不可预料,为避免市场的不稳定,通过公司的垂直安排能传递信息,生产者会选择垂直分离吗?再比如,经由一些熟悉专业管理或拥有专门知识的公司来提供所需的中间产品,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这些中间产品可能由一些理想的最小经营规模的工厂来完成,这些最小经营规模的工厂又是如何依赖其上下游垂直关联企业来支撑的?垂直分离的情形在高技术产业中十分普遍,因为高技术产品结构变化快,更新周期短,高科技产业频繁发生垂直分离的机理何在?

学者们从成本节约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模块中各独立企业相互联接的再一体化,产生了系统内的相互适应性,提升了新企业成长的速度,增强了企业抗拒破产的能力。那么在产业集群的这些企业模块形成过程中,技术因素和市场因素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从技术因素来看,企业集中的关键优势并不体现在静态的外表上,而是体现在动态的技术创新上。

新的技术、新的作业方式,乃至新的产业组织模式,能够在动态的再一体化过程中得以成长。垂直分离的成功,劳动虽然发挥着核心作用,但合适的制度构架和集体行动的秩序,对于企业模块的形成至关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柔性生产系统的发展,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扩散,以及全球贸易自由化,深刻地改变着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分配方式。全球化改变了大企业的组织方式,使商品价值链发生了垂直分离:一部分保留在发达国家内,另一部分则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全球化还带来中小企业的互动,使市场加厚,既改变了大型企业或机构的联系方式,也改变了它们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人们认识到,全球经济中典型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即企业的地理集聚或产业集群,直接与国家竞争优势有关。遗憾的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制造业垂直分离还没有被系统地研究。

从市场因素来看,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对制造业的垂直分离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机制比较完善,专业化市场比较发达的地区,易于形成外部供货,企业多以非一体化形式来组织生产。垂直分离之所以能在许多企业推广,有其必然性:它强化了核心能力和比较优势,实现超分工组合;解决了大组织的管理问题,有利于发展规模经营,增进了效率;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经营中,优化了资源配置。制度经济学虽然能解释垂直一体化,但不能很好地解释转包关系。Grossman和Hart(1986)意识到交易势力作为专用性投资的重要性,引入了管理者激励因素,分析了垂直一体化和垂直分离的动因,但也不能对跨国公司制造业的垂直分离给出完整的解释。

虽然交易成本是解读产业集聚理论的基础,但对垂直分离与产业集聚的研究,更多的是见诸于产业地理学文献。高技术产业群的形成,主要源于生产中的分工、公司间交易活动的结构以及由地方化发展而来的集聚经济。垂直分离的过程,预示着产业联合体的产生,围绕精心设计的公司间或工厂间的交易来联系组织。交易关联的结构,包括面对面的接触和信息的远程交流,长期和短期的转包和再承包,物质的投入产出等。这些交易联系,在地理上通常有依赖的成本结构,单位交易活动的成本越大,与之联系的制造商在空间上将聚集,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制造业的垂直分离,通过虚拟的企业网络联接,这种类型的产业组织被描述为“灵活的专业化”。现实中,许多产业都具有灵活的专业化趋势,甚至在传统的大批量生产行业,比如汽车和钢铁,也存在灵活的专业化。一个产业从垂直一体化向垂直分离的灵活专业化生产转变,会使生产活动和劳动力市场在空间上重新再定位。一个产业的空间布局和单一公司的定位决策,必然会引起地方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化,从而强化它们的集聚行为。

从产业地理经济学来看,地方外部经济不应被假设为源于市场规模或市场指向效应。垂直分离的外部经济与“大推进”工业化模型中想象的外部经济相似,可以利用外部经济和互补性降低投资风险。

克鲁格曼将这些外部性看做是“难以捉摸的”容易模拟的金钱外部性,他在对地方群集解释时援引某些类似马歇尔式的外部经济,但忽略了技术知识溢出效应的外部性(Krugman,1995)。

总之,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发生在不同地区的垂直分离与产业集聚作了各种探讨。从1970年代中期起,就开始了一场关于“制造业扩散化”的争论。所谓扩散化,就是将原先集中在一个企业内进行的生产任务,分解给转包关系中的承包方来完成,这些承包方多半是一些小企业。这里,先进的批量式样设计,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高技术的控制过程,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投入,都是与制造业垂直分离相一致的。但对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地理学或产业地理学的层面,更多的要纳入理论经济学或产业经济学分析范畴。因此,对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业垂直分离这一新的动向,理论界应予以关注。

三、垂直分离发生的机制与利益协调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的发生机制,有学者认为,全球化中由于贸易的一体化导致了制造业的垂直分离,贸易一体化与制造业的垂直分离是一种内生关系(Feenstm,1998)。随着中间投入品贸易比例的上升,垂直分离程度也在上升;国家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中间品贸易比例也越高。

全球化使得投入品供应商更容易搜寻外部购买者,提高了事后成交指数,使得市场安排更加有效。跨国公司的活动影响着国际化市场的测度,因而国际化对垂直分离价值链有重要影响。通过网络供应链的相互联接,使得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成为产品生产的国际化过程。

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的过程同时也是各制造商利益博弈的过程。如果某制造商选择生产的垂直一体化,他就不必受对付上下游厂商激励冲突的烦扰。然而,在寡占市场,制造商之间的利益不协调,使得制造商必须考虑垂直分离。这时,制造商可以通过收取特许权费,尽可能多地攫取关联厂商的剩余,使价格高于单位制造成本。垂直分离的选择,正是出于制造商的集体利益,使得垂直分离均衡时的利润高于垂直一体化时的均衡利润。可见,探索垂直分离的机制问题,就成为研究制造业垂直分离的一个重要主题。

Bonanno和Vickers(1988)在探索垂直分离的利益动机方面具有开创性。他们利用简单的双头寡占模型,揭示了制造商销售其产品时,通过独立的零售商(垂直分离)而不是直接销售(垂直一体化)。垂直分离更有利可图是因为它不仅能从其竞争者友好的行为中分享利润,还可以通过从销售商那里收取特许权费,挤压零售商的剩余。垂直分离不仅出于制造商的个人利益动机,也是制造商集体利益之所在。

Lyons和Sekkat(1991)通过假定工资和投人品价格均不可变,认为无论是垂直一体化还是转包合同都是基于私人偏好,对社会无所谓效率可言,并且与组织选择和资产专用性无直接的联系。垂直分离能够作为一种提高谈判地位的机制,是企业家权衡成本与收益后对某种制度安排取舍的结果。

垂直分离使价格偏离生产成本有利可图,可以通过收取特许权费来实现,而垂直一体化则要受到价格等于成本条件的硬约束。在制造业垂直分离博弈过程中,反应函数正是通过变量的灵活选取改变的。战略替代(价格变量)和战略互补(产量变量)战略选择的不同,将产生不同的结果。

虽然Vickers早期认为,垂直分离是基于单个制造商的利益,而不是出于集体利益,但在垂直分离是各主体利益协调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当特许权费为负,即由上游制造商支付特许权费给下游厂商时,价格将低于成本。虽然垂直分离的战略优势仍然存在,但改变了博弈中的决策变量,其本质会迥然不同。

通常,上下游的厂商,包括制造商与零售商,当然也包括制造商与制造商。但是,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垂直分离主要考虑的是交换结构,而制造商之间的垂直分离则不仅要考虑交换结构,还要考虑技术方面的因素。

企业间的垂直关联主要包括三种,即产权关系、契约关系和网络关系。垂直一体化主要涉及产权关系,垂直分离则不仅涉及产权关系,更多的要涉及契约关系和网络关系。既然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垂直分离辅之以适当的契约,能够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战略动机,那么,通过引导竞争性制造业企业的行为,就会产生一种更大程度的垂直分离的契约激励。

一些著名的战略承诺文献,检验了垂直分离的各种方式,支持了这一假说。但产权理论、契约理论和网络理论对于制造业垂直分离的解释力是不同的。

虽然现实中垂直分离发挥作用也有成本,但作为一种战略承诺方式,垂直分离确实具有一些优点。

比起内部激励和组织设计以取得相同的战略目标,垂直分离使得承诺更易观察,而且很难逆转;比起战略投资改变成本,垂直分离并不扭曲要素选择以及恶化内部效率。因此,制造业的垂直分离,值得我们从战略视角作进一步的研究。

当竞争性企业战略决策的需求方案适度相关时,非对称均衡将会发生,此时只有一个企业决定前向一体化,而它的竞争者则选择垂直分离。然而,当需求方案高度相关时,对称均衡将会发生。因为企业将会从模仿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而不选择同其竞争者进行抵触。因此,厂商的垂直分离,更可能接近企业生产高度替代品的垂直一体化(Gal-Or,1999)。可见,采用逆向归纳方式对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研究,极富有挑战性。

制造业的垂直分离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行为过程。伴随着规模经济,垂直一体化企业通过对下游竞争企业的供给,能够降低上游企业的成本,这些竞争者可以选择不从一体化企业购买,除非一体化企业的中间品价格比其替代供给品价格低很多。在简单的动态规模经济的模型中,通过学习效应,均衡的垂直非一体化即垂直分离将会发生。当且仅当整个产业垂直分离时的利润高于垂直一体化时,垂直分离才得以发生。垂直分离行为是整个产业的群体的观点,值得推敲。

企业哪些投入品应该“外购”?哪些则要通过“自制”来完成?Yu(2003)引入了一个两阶段模型,认为范围经济是核心,各种投入品的差异程度来自产品的不同外购方式以及中间产品投入相对于最终产品的范围经济。该模型采用了两分法,即只讨论了垂直分离和垂直一体化的两种极端状态,而没有考虑二者的混合状态。Grossman和Helpman(2002,2005)对垂直一体化与外包关系进行了产业均衡分析,对外包与国际贸易一般均衡地方化转包关系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外包是不完全契约中对合作伙伴的搜寻和关系专用性投资活动。

Jansen(2003)进一步给出了上游企业在何种情况下选择垂直分离,在何种情况下应选择垂直一体化的系统均衡模型。垂直分离企业在固定的契约成本和战略契约的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当两个以上古诺寡头的供给品相互替代时,垂直一体化和垂直分离将会共存。当垂直一体化和垂直分离共存时,社会福利可以通过减少垂直分离企业的个数得以改进。而这种共存的范围经济,在假定的可观察性和承诺条件被放松时递减。

四、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社会效应垂直分离较之于垂直一体化,是否侵害消费者剩余?不同的学者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垂直分离能增进社会福利,有人对此提出质疑(Ordover,1990)。

由于下游企业后向一体化提高了中间品的投入价格,从而对下游非一体化企业和消费者不利,因此,垂直一体化不可取,应当垂直分离。Riordan(1998)基于产业经济学市场结构一行为一绩效(SCP)范式,重新评价了垂直合并对产业的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认为产业中居于支配性地位企业的后向一体化,由于提高了中间品的价格,从而可能严重地降低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效率。

Fontenay(2004)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虽然大多数观点都在肯定垂直一体化的正面效应,其实这些观点多数是错误的。他的观点与Ordover类似,认为垂直一体化在侵害消费者的福利,只有垂直分离才能增进消费者福利。目前,垂直分离能够增进社会福利的观点,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垂直分离能否导致产业的本土化和产业集群效应?Kie(1996)指出,大量的地理经济学文献的结论是,当前的制造业以生产的垂直分离和小型制造业的集群为特征。作者在评价Scott交易费用和产业区位理论以及柔性生产和垂直分离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垂直分离不是某个地区的个别现象,而是制造业普遍发展的必然结果。

学者们通过引入信息机制、协同效应等,肯定了垂直分离对优化资源配置的社会效应。他们讨论了垂直合并和垂直分离不同的竞争性效应,认为垂直一体化是厂商信息隐藏而不是信息发送的利益动机。他们还以博弈论为工具,从战略投资利益协同的角度,论证了垂直一体化的市场溢出效应。由于一体化企业在其内部开展贸易,而不是通过可观察的公开市场交易,所以一体化企业将先前公开的市场资料转化为企业的私人信息,导致一体化企业的成本不能确定,最终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

五、垂直分离的实证研究与生命周期理论目前,对于制造业垂直分离的实证研究几乎是空白。具有典型意义的是Holmes(1999)对垂直分离的研究,作者利用购买投入占产出价值的百分比,即以购买投入强度(PII)作为垂直分离程度的指标,并引入本地及邻近地区就业水平虚拟变量,得出了产业地方化与制造业垂直分离正相关的结论。但作者只考察了整个制造业的平均关系,没有考虑到具体的产业特性,得出的结论较为模糊,其借鉴难度较大。

关于垂直分离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斯蒂格勒的研究具有奠基作用。他依据亚当.斯密的“市场容量限制劳动分工”原理,提出了垂直分离应当是成长性产业的典型特征,而垂直一体化则是衰退产业特征的重要命题。他还指出,如果我们观察产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必然能发现,占主导地位的趋势是垂直非一体化。按照斯蒂格勒的解释,在幼稚产业,企业应当垂直一体化,因为生产水平在任何一个阶段都太小,不能支撑专业化企业和中间品市场。然而,随着需求扩张,企业达到新的生产阶段,专业化递增的报酬能够提供市场所需的产品数量;当需求下降时,这一过程将会相反。

斯蒂格勒还认为,是市场变化的速率,而不是企业成长、衰退或市场容量决定着制造业的垂直分离程度。虽然这一差别在分析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时是非本质的问题,但对制造业垂直关系的分析至关重要。考虑到市场容量和市场变化两个维度,大容量市场下经济的微小变化将导致低度的垂直一体化;而经济的快速变化,垂直一体化的程度将会提高,市场容量越大,这种效应越明显。依赖市场变化的速率,我们可以观察大市场与小市场中垂直分离的程度。斯蒂格勒的研究还发现,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不同阶段制造业垂直一体化的程度有所降低,他的这一发现与他的假设是吻合的。

Elberfeld(2002)在企业组织是内生的产业结构均衡模型内,重新审视了斯蒂格勒的假设,认为斯蒂格勒假设在市场完全和自由进入的条件下才能得到证实。然而,当进入中间品市场被严格限制时,或者中间品制造商串谋时,垂直一体化将伴随着市场而成长。可见斯蒂格勒命题中的假设很重要,他的这些重要结论是在市场完全和自由进入两大限制条件下得出的。如果将斯蒂格勒的研究放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必然会有新的发现。

六、垂直分离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目前,国内对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研究尚为空缺,但学者们已经在关注跨国公司制造业的垂直分离现象。刘东对生产的非一体化经营有效性的原因、交易费用条件等进行了讨论。刘志彪不仅给出了垂直专业化的概念界定和测度方法,还分析了垂直专业化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并从价值链管理模式和从内部垂直一体化到虚拟垂直一体化的价值链变迁角度,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制造业组织和分工形式的演化过程(刘志彪,2001)。

毕竟垂直分离是在近一二十年才被经济学家逐渐认识到的现象,因此对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垂直分离的实践,在一定程序上对垂直分离的研究成为发达国家的专利。就目前西方对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研究而言,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关注的大多是发达国家及其制造业,而对发展中国家及其产业关注的极少。因此,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给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究竟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不得而知。

从研究的目的来看,发达国家学者对跨国公司垂直分离的研究,都是为本国利益服务的,如认为跨国公司垂直分离可能会对本国非熟练工人产生冲击,造成本国产业的外移和“产业空心化”,因此要求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规范法律以保障跨国公司的利益。

从研究的方法来看,尽管已有的文献使用了理论分析、统计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但很少有文献综合运用上述分析方法,对垂直分离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已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垂直分离现象的描述上,对制造业垂直分离发生的机制、利益协调、社会效应及实证研究的较少。

跨国公司垂直分离的生产模式是有国家利益的。在这种模式下,发达国家不仅可以把一些传统产业,特别是那些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以及污染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将“高级”产品的低级生产环节外包出去,甚至会出现一种极端情形,即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只从事新知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全部生产环节都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由于从事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函数是收益递增的,这类产品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垄断性,因此跨国公司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并拥有这些新兴产业的绝对控制权。而发展中国家加入跨国公司垂直分离的生产链条,仅仅是通过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却要面临上下游厂商的多重挤压,风险是很大的,不仅可能会沦为,而且可能导致产业的畸形发展。

理论的发展也是有国家利益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内市场就是国际市场,企业的国内竞争事实上已经成为同发达国家企业的国际竞争。跨国公司制造业的垂直分离不仅引起了发达国家自身的就业和收入再分配,而且这种就业和收入差异扩大的风险,将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跨国公司垂直分离虽然对东道国的产业集聚、劳动力流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带来正面效应,同时也将产生各种消极影响,如对东道国企业和市场的冲击、人才的流失与贫富分化、技术逆向外溢、技术依赖以及环境问题等。

因此,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和发展中国家,要顺应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的趋势,必须重视产业的本土化,优先发展产业集群。同时,我国企业在加入跨国公司垂直分离的生产贸易链条时,必须对合作时机、合作伙伴加以选择,对垂直分离的成本与收益进行综合权衡,还要关注跨国公司制造业的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委托代工)、ODM(OriginalDesignManufacture,深度代工)、OBM(OwnBrandManufacture,品牌经营)、EMS(ElectricManufactureService,电子制造服务)等经营模式的转移,在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垂直分离时,要抓住时机树立企业自己的品牌。

参考文献:

1.刘志彪:《买方市场下我国制造业衰退的微观分析》,载《财经科学》,2000(1)。

2.刘志彪、刘晓昶:《垂直专业化: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和生产模式》,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0)。

3.刘东:《非一体化经营方式的有效性及交易费用条件》,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9)。

4.BonannoandVickers,1988."VerticalSeparation."JournalofIndustrialEconomics,Vol.36,Issue3,pp.257-265.

5.Elberfeld,Walter,2002."MarketSizeandVerticalIntegration:Stigler''''sHypothesisReconsidered."JournalofIndustrialEconomics,Vol.50,Issue1,pp.23-42.

6.Feenstra,1998."IntegrationofTradeandDisintegrationofProductionintheGlobalEconomy."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Vol.12,Issue4,pp.31-50.

7.FontenayCatherineC.DeandCamJoshuaS.,2004."CanVerticalIntegrationbyMonopsonistHarmConsumerWelfare?"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Organization,Vol.22,Issue6,pp.821-834.

8.Gal-Or,Esther,1999.VerticalIntegrationorSeparationoftheSalesFunctionasImpliedbyCompetitiveForces."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Organization,Vol.17,Issue5,pp.641-662.

9.Grossman,S.J.andHart,O.D.,1986."TheCostandBenefitsofOwnership:ATheoryofVerticalandLateralIntegration."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94,pp.691-719.

10.GrossmanandHelpman,2005."OutsourcinginaGlobalEconomy."ReviewofEconomicStudies,Vol.72,Issue1,pp.135-159.

11.GrossmanandHelpnmn,2002."IntegrationVs.OutsourcinginIndustryEquilibrium."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Vol.117,Issue1,pp.85-120.

12.Holmes,ThomasJ.,1999."localizationofIndustryandVerticalDisintegration."TheReviewofEconomiesandStatistics,Vol.81,Issue2,pp.314-325.

13.Jansen,Jos,2003."CoexistenceofStrategicVerticalSeparationandIntegration."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Organization,Vol.21,Issue5,pp.699-716.

14.Kie,C.andHynes,M.,1996."WhereistheDisintegration."Growth&Change,Vol.27,Issue1,pp.29-46.

15.Krugman,P.R.andAnthony,V.J.,1995."GlobalizationandtheInequalityofNations."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Vol.110,Issue4,pp.857-880.

16.Lyons,BruceR.andSekkat,Khalid,1991."StrategicBargainingandVerticalSeparation."JournalofIndustrialEconomics,Vol.39,Issue5,pp.577-593.

篇10

关键词:

煤电一体化;不利影响;防范对策;煤电企业;分析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16401

0引语

由于我国电力,煤炭之争的愈演愈烈,为了解决煤电这条产业链上的问题,而煤电一体化对降低煤电交易成本,提高产业利润,降低运行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都有一定的好处,所以被大大的提倡与实现。煤电一体化共有三种形式,第一种煤炭集团与电力集团合并重组。第二种电力企业与煤炭企业互相参股,加强彼此的联系。第三种,某个投资主体旗下不仅搞煤炭,也搞电力,使煤电结合。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更青睐于煤电联营,这种方式在市场波动比较大的时候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但煤电一体化也存在不利的影响,下面就让我们针对煤电一体化的不利影响,将前因后果及防范对策进行一定的分析。

1煤电一体化的发展

2012年《关于深化煤电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取消了电煤价格的双轨制,在多年的煤电价格双轨制的影响下,为了缓解煤电企业的冲突,电煤一体化被大力推崇。近些年,因为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导致电力企业加强了煤炭市场的涉足,实行后向一体化。电力产业对于煤炭领域的影响方式主要有控股煤炭生产的企业和控股如焦炭企业等非发电的用煤企业。我国电力企业的后向一体化有两种主要的模式,一种是煤电合营,统一管理,另一种是电力企业参与煤矿生产的“鲁能模式”。在电力企业实现了后向一体化,2011年五大发电企业的煤炭自给率达到了25%左右,控制的煤炭产能高达2.5亿t/a。预计到2015年发电企业的控煤产能将达到4亿t/a,自给率将达到30%左右。

除此之外,煤炭企业也在向着下游延伸,实现前向一体化,2011年神华售给本企业的发电部门的煤炭占到全国煤炭销售的20%,使其内部发电煤炭自给率达到80%。2012年神华又收购了国网能源公司,大大增强了它的火电装机容量。

在电力企业和煤炭企业互相渗透的同时,政府部门也出台相应的政策,推进煤电一体化的进程。在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电,煤纵向一体化正在快速的发展着。虽然煤电一体化是企业经营的行为,但由于煤电产业对于国家民生,社会安定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政府一定要加强对煤电一体化的政策引导,在必要的情况下要采取适当的调节手段。

2煤电一体化有益于经济发展

随着煤电一体化进程实践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学者专家都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认可了煤电一体化这一发展方式。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看,煤电一体化有效降低了电力和煤炭企业的交易成本,让电力企业得到了确定投入要素--煤炭的供给。部分专家还认为:煤电一体化是解决我国电煤传统产业意识和制度设计的缺陷,是改善由于一些利益集团的利益寻租,导致电、煤产业间的交易不对等及纵向交易费用过高等现象的一剂良方。

此外,煤电一体化还有缓解煤电价格矛盾对发电企业的负面影响,上游煤炭企业和下游电力企业结盟有助于整体利润的上涨,还增加了社会的福利水平。专家还通过一体化激励模型,证实了煤电一体化可以减少发电边际成本和增加社会的整体福利。

当然煤电一体化也有许多不好的地方。一,煤电一体化会加剧电力企业的垄断,这和电力改革的初衷相违背。二,煤电一体化后电力企业或许会利用垄断地位来获取高额利润,不利于维护大众利益和社会经济发展。尽管煤电一体化让发电企业的多元风险上升,但在实行煤电价格双轨制的情况下,应该是利大于弊。

同时,无论何种方式的煤电一体化,都可以调整我国目前电煤市场的供求关系、平衡电煤价格,从而增强发电企业和煤炭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3煤电一体化的不利影响

虽然我国已经取消了电煤制度,但依旧有90%电煤价格变动幅度将影响下游的电力用户。因此,在我国目前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煤电一体化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不利于煤炭成本回归市场。在电价的价格传导并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煤电一体化对价格的传导有很大的不

利影响。比如电力企业转移高成本的可能性和意愿,几年前发电企业向煤炭领域延伸,导致发电企业获得煤炭的成本非常高。由于各个产业都想从煤炭产业分得一杯羹,导致煤炭资源的争夺激烈,再一次推高了获得煤炭资源的成本,而这些高昂的成本最终会将会被转嫁在消费者身上。

不利于煤电企业发电成本的控制与监督。由于煤炭电力市场的垄断性,电厂在高昂的价格下还是会买煤炭资源,发电企业的电煤自给率越高,其转移成本的能力就越强,导致煤电一体化失去降低成本和创新的可能。此外由于煤电一体化后发电企业的话语权增强,有可能导致电煤企业的价格垄断,逐步抬高电力产品销售价格,受损害的只有消费者。

4防范对策

针对在电煤一体化中出现的不利影响,政府首先要针对电力,煤炭的价格问题做好相关防范工作。尽量消除信息不对等是对煤电价格的影响,公布电力企业的真实信息,各项成本,并面对虚假信息要制定相应的惩罚规章。要尽快实施和完善网上竞价,通过竞争的方式促使发电企业降低边际成本,提高效率,按照边际成本对外进行报价。借鉴外国的做法,在发电网上竞价开始前成立相关的机构,对于发电中竞争不足的一些环节进行成本的监督。按照一定的市场价格为标准,比如可参照环渤海的煤炭价格,对其燃料成本进行一定的监督,并要定期公布该电厂的成本。

对于煤电企业发电成本中不合理的部分,应要求其自行承担,不能计入发电成本。而对于煤电一体化的企业,在煤、电业务所占比例较大时,在保持公司所有制不改变的情况下,应该要实行上下游和产业间的财务分离,防止不合理的交易、补贴,加强公众对其真实发电成本的监督。

5总结

总的来说,煤电一体化从大局观上来看是很有利于解决煤电之争的,但一体化之后如何实现公平,公正的价格又是一大难题。为了煤电一体化的健康发展,按照上述的防范对策进行改进,相信一定会逐步解决实现煤电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彤,时如义.煤电一体化的不利影响及防范措施[J].中国煤炭,2013,(3).

[2]段宗周,王武君.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电力建设,2010,(9).

[3]郭锦辉.“煤吃掉电”:煤电一体化的隐忧[J].中国经济时报,2012,(19).

[4]濮洪九.煤炭工业多种经营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J].中国煤炭,2001,(11).

[5]于立,刘劲松.中国煤、电关系的产业组织学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