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法律知识范文
时间:2023-09-27 18:2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法律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问:9岁的小陈在甲小学上学,有一天因迟到被老师找去谈话,离校后在有选择回家的能力和条件的情况下离家出走了,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伤。学校及时了解情况并通知了小陈的家人,同时采取了登报寻人等积极的补救措施。小陈的父母能否以侵权为由请求学校承担赔偿责任?
律师解答:小陈在甲小学期间,不满10周岁,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学校对其在校期间的行为,负有必要的管理、监督、教育的责任。小陈因上学迟到,老师找其谈话,就谈话的内容、方式而言,虽属于教育范畴,不属于法院主管范围,但如超出教育范围,如用打骂、体罚、恐吓等违法方式,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学校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就本案而言,老师在与小陈谈话中,可能会有些不恰当的地方,但老师的本意是好的,并没有过错;就学校的管理而言,由于甲小学在出入校门管理中存在疏忽,造成小陈离校,对此学校应承担疏忽管理之责。小陈虽系未成年人,但根据其日常独立往返学校的行为及其具有的心理状态、识别能力,其在离校后,在有选择回家的能力和条件的情况下,选择了出走,校方对此无法预见,故不能推断校方的管理过失之责与小陈的出走流浪的事实及引起的相应的损害后果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小陈父母要求学校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理由不能成立。根据对小陈出走原因的分析认定及学校应负的管理责任和对于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同时,也考虑到该事件给小陈的家人带来的精神痛苦及经济损失的实际情况,甲小学应当给付小陈一定的经济补偿。
学校学生上课期间私自外出,不慎死亡,学校是否应承担一定责任?
篇2
导致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的原因主要有:
(一)内部原因
法律学科属于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性极强,不懂得一定的法律基础理论,就谈不到应用法律解决具体问题。学校法制教育都是纯理论的授课形式,没有联系具体生活实际,枯燥单调。相比专业技能课。实践应用效果差,大多数学生对乏味的法学理论不感兴趣。最终导致视野狭窄、认识单一。对法律的认识完全处于启蒙的低级阶段,仅有零散片面的法律意识。很多学生认为遵守刑法不主动犯罪就是守法了。这样的法制教育根本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法律意识人才。
(二)外部原因
社会的不良风气,像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机会主义等不良思想给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带来负面影响。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择业机制还不很健全,择业中的不正当行为进一步导致了就业中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这些外部环境和氛围不利于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三)其他因素
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一方面思维逐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充满青春的躁动和思想的波动。由于年龄、自身生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法律意识不成熟、不健全。
二、培养和塑造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
培养和塑造学生法律意识是一项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于学校,还需要社会全方位的支持和配合。因此,针对当前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与分析,现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学校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主要阵地
具体做法如下:1.创新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授课质量学校应当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方面,摒弃旧有的法律条文的死记硬背,改变为提升现代法律意识的教育为主导,提高课堂的吸引力,更好的调动同学们学习法律的积极性,重点培养其权利意识、诉讼意识和法治意识等。法律意识同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紧密联系,想要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要充分利用好道德与法律课,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养成法律他律和道德自律内在统一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课时、师资等方面予以切实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2.加强职业院校法律文化建设学校多组织学生参加与法律有关的活动。例如法律演讲、法律辩论赛、“法律进校园”的知识竞赛等,利用好第2课堂,使同学们能在课外活动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通过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普及了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3.培养学生健康的法律心理.可以在学校开设心理辅导咨询室,及时解决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学生法律意识修养提高。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法制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孩子模仿。家长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孩子作出遵纪守法的表率。家长的教育方式要适中,不能溺爱,也不能粗暴,教孩子遇事要采取文明的方式解决,否则就有可能触犯法律,酿成不良后果。家长要从生活小事入手,从小培养孩子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对子女进行通俗易懂的法制教育。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孩子知法、懂法、守法,帮助孩子提高法律意识。
(三)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是造成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外因
篇3
关键词:财经类高职院校 会计和法律复合型人才 培养策略
一、前言
进入新世纪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如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会计师和律师一直承担着维护经济利益、保障经济权利的重要职责,目前已经成为社会中的热门职业。如今,会计师和律师开始以跨专业合伙的形式出现在社会领域中,他们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开始呈现出职业融合的趋势。由此一来,如何培养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对财经类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先分析我国培养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障碍,接着提出财经类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培养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障碍
1、缺少生存空间
众所周知,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发展阶段,在调查某项经济犯罪时,通常是由检察院主导,再聘请国家审计人员从中予以一定帮助。这就使得法务会计在现实环境中缺乏足够的生存空间,这种环境制约导致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似乎没有用武之地,也导致法务会计专业缺少丰富的理论研究,进而影响财经类高职院校顺利建设相关的教学体系。
2、课程简单叠加
会计与法律秃闲腿瞬乓具备会计专业和法律专业知识,还要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为现实服务。但从目前来看,我国还没有普及结合市场需求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机制。笔者曾经对一些已经开设法务会计专业的财经类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过调查,发现这些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重叠性,基本以会计学和法学课程为主,再涉猎司法鉴定和审计学等相关课程,缺少足够的特色,容易导致专业课程设置出现“大杂烩”现象,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责任。要培养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需要教师就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作用。但从目前来看,财经类高职院校中极度匮乏既精通会计、又熟悉法学知识的复合型教师。师资力量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另外,教师习惯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
三、财经类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对策
财经类高职院校要想培养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明确培养目标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财经类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结合社会发展情况,笔者认为会计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界定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会计、法律、司法会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能够从事司法会计检查、司法会计鉴定、司法会计文证审查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笔者认为,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应该具备扎实的会计和审计知识,熟悉经济犯罪的各种手段;掌握商法、民法、经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还要掌握司法会计知识,了解司法会计检查和鉴定的各种技巧;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因为21世纪是网络时代,会计和法律复合型人才要善于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和评价财务数据;另外,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做到自律保密、客观公正、爱岗敬业。笔者认为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知识和素质,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才能在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价值。
2、完善课程设置
培养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在我国还不是特别成熟,也没有特别完善的课程教材做支撑。所以财经类高职院校应该制定自己的校本教材,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设置完善的专业课程。笔者认为,财经类高职院校为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提供的课程应该包括四个模块:一是会计学方面的课程(包括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二是法学方面的课程(包括税法、民法、经济法等);三是核心课程(包括司法文书、司法会计检查、职业道德培育等);四是辅助课程(包括金融、信息技术等课程)。这四个模块的课程内容要循序渐进地展开,帮助学生稳扎稳打地学好相关课程,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选修其他课程,以此拓展自己的见识。
3、优化教学方式
财经类高职院校优化教学方式势在必行,要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引入案例式教学法,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财务会计资料导入新课程知识,引导学生提高对法律会计实务操作的直观认识。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校内实践活动,定期安排学生走进校内实验室自主检查、鉴定典型的经济犯罪案例,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校内实验室中,教师可以组建“模拟法庭”,引导学生利用角色扮演,感受法律会计的全部过程,使他们在逼真环境中掌握收集资料、提取证据、出具意见、参与作证的业务流程,使学生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再次,财经类高职院校还要与校外司法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建立良好关系,组织学生到这些机构中进行见习或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积累法律会计实践经验,这对培养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大有裨益。
4、打造师资力量
要培养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还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学生做榜样。首先,财经类高职院校要加强本校教师的队伍建设,对教师加强教育培训,使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会计学、法律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财经类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主动加强自我教育,探索跨学科专业学习。会计学专业教师要抓紧学习法律知识;法学专业教师要尽快掌握会计学知识,还要将知识融会贯通,熟练应用于实践。财经类高职院校还可以派遣部分优秀教师到司法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进行挂职锻炼,以此快速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另外,为了补充师资力量,财经类高职院校还可以在校外聘请司法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的专家走进校园为学生授课,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会计与法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频繁。财经类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是大势所趋。当然,培养这样的人才不可能一蹴而就。财经类高职院校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手段,还要打造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从多个方面入手,促进会计和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快速成长,使他们能够为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桦、陈娟娟、张敬华:《司法会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实施有效途径的思考》,载《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第14期。
2、郑谊英:《高校司法会计专业建设的理性思考》,载《中国司法鉴定》2009年第6期。
3、钟丽华:《司法会计的再认识》,载《财会通讯》2008年第7期。
4、韩健:《高职政法院校司法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载《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 年第6期。
5、江暮红:《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研究》,载《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第24期。
6、黄通菊、龚文龙、张星:《论司法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及其培养模式》,载《中国成人教育》2010 年第7期。
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重点教学研究项目《财经类高职院校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篇4
【关键词】高职女生;实习期;法律保护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生实习是走向社会的必要环节。在就业形势的压力下,各高职院校都会安排在校学生进行社会实习,以增加就业机会,笔者所在的女子学院每年都安排大三女生到各企业等单位实习。然而,由于我国有关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各级政府缺乏对实习单位的监督,学生在实习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解决学生实习期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
1 高职女生实习的特点
实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提高操作技能的活动,也是毕业生迈向社会第一步的重要环节。作为高职女生她们面临比男生更严峻的就业形势,,实习期是她们由校园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以我校为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都在大三下学期安排女生实习。同时,毕业实习被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可以折换成相应的学分,学生要毕业就必须参加实习。因此,许多女生将实习期作为求职期,通过实习谋求人生第一份工作。学校、学生以及用人单位都将实习期视为毕业生求职的黄金时期。
2 高职女生实习期主要问题的分析
2.1 不良企业视学生为廉价劳动力
许多实习单位低价使用实习生,克扣、拖欠实习报酬,只给予很少的象征性补贴。有在广州地区实习的女生反映,实习期的报酬是300元/月。还有实习单位以交通补贴、伙食补贴等名义支付实习生几十元的报酬。如女生到旅行社当导游,每天补贴伙食费20元作为报酬。实习期间,许多女生都有超时工作、超时加班、节假日加班的情况,但没有得到合理报酬。
2.2 劳动保护缺失,工伤保险空白
由于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不能适用劳动法来调整,一旦发生工伤事故,无法通过工伤赔偿制度来获得赔偿。同时,企业与学生之间也不是一般意义的雇佣关系,因为学生是根据学校的安排到实习单位工作,也不能按照雇佣关系来获得人身损害赔偿。似广东某职业技术学院女生,到东莞某皮革公司实习,公司安排下车间从事质量检查工作。由于所在的公司没有告知此项工作有毒有害,车间的安全防护措施也不到位。以至该女生工作两个月后发病,被诊断为苯中毒。可是在之后的工伤索赔问题上陷于无法可依、无规可循尴尬的困境。
2.3 实习女生工作环境风险突现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许多女生不得不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委曲求全地接受用人单位的不合理安排。尤其是对女生存在性扰、害的工作环境给实习女生带来了不安全的风险。广州某旅游职业学校的女生到旅行社实习,旅行社安排女生做导游带团出游,晚上住宿安排竟然是女生要与男司机同居一室,当女生提出异议时,旅行社以这是公司的惯例,也是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为理由拒绝了女生要求单独安排住宿的要求。还有一些企业利用实习女生思想单纯,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安排她们从事环境复杂,人员混杂的工作,这些都给实习女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危险因素。
2.4 实习协议不落实,无法保障女生权益
许多实习女生是在没有签订任何协议下去“裸”实习,这种毫无保障的实习既不受劳动法保护,也没纳入合同法的调整。有些女生虽然签订了实习协议,但是协议内容不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女生这一方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有的女生根本不知晓实习协议,也未参与协商过程,任由实习单位说了算,结果这样的协议往往是实习单位利用法律的不完善和实习生特点,设定不合理条款,损害了实习女生的利益。如我校有女生在与一家房地产公司签订的实习协议中,关于违约责任完全不对等。按照约定,公司可以任意解除协议而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但实习女生提前解除协议则要承担赔偿责任。
3 高职女生实习期权益保护的对策
3.1 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保障高职女生实习期权益
针对高职女生实习期“法律真空”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首先要抓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尽管制定大学生实习期管理法规的呼声喊了好多年,但收效甚微。要保证毕业生走好就业第一步,首先就是要解决实习期身份认定问题。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从事相关劳动实习,毫无疑问与实习单位存在着劳动关系,但是她们的劳动权益没有得到保障,究其原因就是法律法规对于实习期毕业生劳动权益保护没有明确规定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没有将她们纳入范围。当她们在实习期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实习单位就会依法论理讲,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都没有明文规定实习生具有法律上的劳动主体、合同主体、或工伤赔偿主体的资格,所以索赔无门。可见,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以填补实习生劳动保护的盲区,是十分迫切的。
3.2 加大劳动监查力度,规范实习单位用工制度
作为还没走出校门的高职女生,她们一般缺乏社会经验、也缺少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措施。社会各方应该给以相应的帮助和扶持。学校既要关心实习女生的就业情况,也要关心她们的劳动保障问题。而一旦发生实习女生劳动权益受到损害,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协助和指导她们寻找适当的途径解决问题。同时,劳动监察等有关部门要针对实习生这一特殊的劳动群体,采用特殊的监察体制和措施,从实习生的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劳动安全保护、报酬待遇等方面对实习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给予督促整改。对于那些想方设法利用实习女生廉价劳动力,降低企业成本,为了赚去高额利润而不顾女生利益的不良企业要进行处罚。
3.3 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实习女生自我保护意识
尽管高职学校都开设法律基础课程,但是对涉及到学生日后就业最需要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障法等相关的法律却是一个薄弱环节,几乎没有涉及到。对实习期会遇到的法律问题一无所知,学生对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也就无从谈起。有不少女生认为只有自己没有过错才由实习单位承担责任,很多学生遇到问题时都希望由学校和实习单位解决,被动地等待结果。所以学校应该在毕业生中开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障法、就业权益保护等课程。尽管当前实习期间是不受劳动法的保护,但是这可以增强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和了解如何避免实习风险,让学生在实习中形成自我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3.4 完善实习保险体系,保障实习女生的人身安全权益
实习女生到企业工作,实习期间劳动的风险与企业的员工同样存在。现实中,实习女生遭受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我校一女生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在医疗费、护理费、伙食补贴等问题上,实习单位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因此,必须加强各有关部门对实习保障的重要认识,提高实习女生的保险意识。劳动保障部门应该根据实习生的特点,建立针对实习期的强制性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也应该扩大保险范围,把学生实习期的保险纳入,全范围、多角度地为实习女生提供获得损害赔偿的途径,分散实习风险,减少免责事由,使学生实习保险具有稳定性。
总之,要切实保障实习女生的劳动权益,必须通过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建立起完善的实习生劳动保护体系。
篇5
1地质原始资料特点
工程地质原始资料是工程勘测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原始记录,是工程设计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施工过程的重要指导。工程竣工后,原始资料便成为工程设计的原始凭证,对后期工程问题处理、工程质量责任划分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质原始资料档案是一个有机载体,其特点主要有四:
(1)成套性。它记载和反映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和成果,与总体的基建程序和专业内容衔接,构成项目完整的成套性整体;
(2)专业性。它是专业技术活动的真实记录,包括了从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竣工到建成工程地质条件的全过程;
(3)现实性。它具有较强的现实使用性,是全面考核建设工作设计质量、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竣工验收的依据,是工程建设、使用维护和技术改造的不可缺少的现实性依据。
(4)保密性。因为它涉及到一定的地域和民族因素,必须保证其保密性,不可遗失或随意公开。
2地质原始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某设计院以水电项目为主,工程周期长,地质原始资料涉及前期勘探、施工期编录、竣工验收等各阶段的多种图、表的记录,原始资料数量、种类繁多。
由于地质原始资料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导致有些项目对原始资料的重视度不够,存在原始地质资料收集不及时、有缺失,记录不规范、格式不统一,保存不当等,声像记录各自保存,没有及时编辑整理等各种问题。到工程竣工、原始资料归档时,资料残缺不全,污染破损严重,甚至无法成套性存档。
某些已竣工的工程显示,由于没有规范的归档流程,在后期资料查找使用中,资料的查找使用率不及30%。
3提高地质原始资料管理效率的办法
3.1提高全体员工对原始资料的重视度
首先需要提高全体员工对地质原始资料的重视度。地质原始资料是工程从勘察到竣工全过程地质条件的最真实记录,是设计方案的基础、是施工方案的重要指导、是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对原始资料的收集、保存及归档应做到系统性与及时性。地质原始资料完整地归档,对工程竣工后的管理、使用、维护、改建、扩建、技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质原始资料档案收集不齐全、整理不规范、保管不安全都会直接影响建设项目发挥最大效益。项目负责人及团队要高度重视地质原始资料的档案工作。工程建设是百年大计,工程建设的原始资料档案同样是百年大计,因此从项目立项开始,就要明确分工,指定相关人员负责文件、图纸、计算数据、声像记录等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
3.2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地质原始资料管理规章制度
首先某设计院针对各种档案的管理有一系列覆盖面广泛的管理作业文件。地质处应根据项目类型,严格按照院文件材料归档管理作业文件ITM.03B01及国家规程规范《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DA/T 41-2008)的要求,结合地质处的生产管理细则,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特点和需要,合理分配相关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工作。
其次是加强项目资料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切合实际的地质原始资料归档工作管理体制和工作程序。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进行考核并与奖惩挂钩。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建设项目由于规模大、工期长、地质原始资料多,因此,依据不同项目特点制定符合该项目实际情况的地质原始资料档案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程序,就成为做好地质原始资料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
第三要坚持做到“四同步”,即:项目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项目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项目计划进度与检查项目文件材料积累情况同步,验收、鉴定项目成果与验收、鉴定项目文件材料归档情况同步,项目总结与项目文件材料完全归档同步。以“四同步”制度来确保做好项目档案的收集工作。
3.3对专业责任人员进行档案知识业务培训
一个单位建设项目地质原始资料档案管理的好坏,不仅与本单位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健全与否,主管档案领导的思想观念,档案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更与项目上的地质专业负责人对档案资料的重视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地质原始资料档案未形成时,资料都散落在各经办人手中。地质处项目责任人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各有关人员进行档案知识的业务培训,让项目上的地质团队从思想上重视档案管理,掌握地质原始资料档案的收集范围、归档范围、整理规范、保管要求等,不要等到工程项目需要进行档案验收时,才知道地质原始资料档案还有整理的标准和安全保管要求,这时往往积累了很多工作需要处理,搞得很被动。因此,地质处项目责任人应及时跟踪项目建设进度,及早介入地质原始资料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保证档案在形成过程中的完整性,为最终项目的验收打下基础。
3.4规范地质原始资料收集的方法
地质原始资料收集是否完整齐全,整理是否科学规范直接反映工程地质条件的完整度和准确度。地质原始资料收集方法应体现全程跟踪收集和管理的原则。特别是水电项目工程大、周期长,形成的文件材料门类繁多, 要明确规定工程地质档案应具备的质量和数量要求、移交形式等。相关责任人应对收集的地质原始资料进行检查、校核和鉴定工作。最终达到地质原始资料收集表格化、清单化、标准化;整理及时化、整理手段标准化;保存方式安全、规范化;移交资料全面、完整、正确。
3.5定期开展资料整理检查与监督
由于地质原始资料繁多,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现场工作又非常繁忙,地质人员绝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工程地质情况的收集,对资料整理一般都是被动应付。如不认真进行督导检查,到最后很可能一塌糊涂,甚至有大量资料流失。所以要定期开展地质原始资料的自查工作,一方面保证资料收集的及时性、全面性与正确性,另一方面保证地质原始资料保存的完整性与保密性。
4结语
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实践;改善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大多高职院校对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在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体制途中,高职院校中的法律教育成为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法律教育模式还依赖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而对于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实践教学没有进行实施。因此,根本无法培养出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素质型人才。
一、法律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法律素质教育
法律学习注重的是知识能力、职业思维能力、驾驭法律信息资源能力等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为法律的学习打下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底、具备更加严密谨慎的法律概括能力。所以法律的素质教育是法律教育中基础。
(四)道德素质教育
法律素质教育中道德教育是关重要的一方面,在实际教学当中,应该着重强调学生的纪律性,培养学生树立起崇高的法律观念和对法律的信念。具体表现在:在法律的学习当中具有坚定性,把法律的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如果确定学习法律,投身于法律学习当中,就要做到公平公正、维护正义、廉政自律,并且形成崇尚的法律精神,将法律看做是自己的生命,不允许任何人侵犯,把人民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严于利己,严格依照法律的条例做事,敢于面对任何侵犯法律的事物。
(五)人文素质教育
法律是一门社会科学,所以它与社会现实是离不开的。在法律教育中,需要将法律与其他学科进行完美的结合,将他们紧密的联系到一起,互相促进。否则,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知识作为功底,根本无法学习到上成的法律。根据法律学科的需要来看,要求学生掌握外语、计算机等一系列的现代化技能。法律是一种影响社会行为规范的准则,归根结底,它是从现实社会当中发展而来的,要想很好的掌握它,必须有现实社会作为支撑。这就要求在学习法律过程中,不能将自己封闭,自觉的遵守自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利用自己在社会中的经历对法律进行深度的剖析,进而更好的应用法律。
二、高职法律实践的教学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
在实际的法律教学中,存在很多教育方法,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从根本上认知法律,懂得法律的真正含义。然而,有些教师随意的利用教学方法,常常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强加给学生,这使学生在法律的学习过程中,失去了自主学习性,对法律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话,就违背了法律教育的宗旨,法律的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多方面素质的全能型人才,一味的遏制学生自己的想法,就从根本上忽略了法律教育的意义。
(二)模拟法庭没有真实度
为了法律教学更好的进行,很多学校都采用了建立模拟法庭的方法,虽然这能锻炼学生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模拟法庭的建设根本达不到教学的标准,部分学校也出于应付教学评估,设立简单而没有真实性的模拟法庭,使模拟法庭的设立丧失了真正的意义。在这样的模拟法庭下,使学生融入不到其中,浪费了学校的物资与条件。学生不仅体验不到真正的法庭,还会对法律存在偏见,甚至影响对法律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案例太过简单
实践教学的核心在于案例教学,由于案例教学简单而易操作所以被广泛应用与法律教学当中,但有些时候,也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原因。案例的选择在案例教学当中至关重要,没有质量的案例没法对学生的说、写、辩等方面技能进行有效的训练,致使对法律的社会实践方面相对的薄弱。另外,案例的古老、陈旧也是导致模拟法庭起不到应有效果的重要原因。
三、怎么完善高职法律实践教学
(一)建立规范化的规章制度
通过实际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实践教学目标的明确,建立合理的教学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建立学生自主社会调查制度,组织学生的毕业实习,并且完善教学纲领和监督制度,只有完整的教学制度才会让学生具备完美的法律能力。
(二)加强案例教学的规范性
要加强案例教学的规范性,大体上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着手。首先应该具有针对性的挑选案例,所选案例可以为法律教学提供服务,并且案例与教学的内容能够相符。其次,案例的综合性也是至关重要的,案例教学并不简单,在某种程度上它费时费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选择具有难度,涉及知识点多的案例,是时间和经理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最短的实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最后是案例的典型性。在生活中,与某些法律问题相关的案例特别多,选择案例应该那些贴近生活,在社会中影响比较大的典型事例。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经理和素养对个别案例进行修改或改变,目的是使案例更具有典型性。
(三)加强对模拟法庭效果的提高
模拟法庭是提高实践法律教育的硬件,建设模拟法庭的前提也同样需要完整的硬件,例如,国微、服装、审判桌椅等。在具备这些硬件设施的基础之上,严格的按照真实法庭的规矩、审判顺序来进行法庭审判。其中的每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庭秩序,把模拟法庭作为真实法庭一样对待。另一方面,在模拟法庭的进行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体验,分别采取不同的案例进行讨论,对每个小组人员进行时常的调换。让每个同学都能从各个角度体验到模拟法庭带来的真实感。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
实践与创新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大力倡导的,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但是,我国现行的教学体系,无论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大都是由社会需要、学科体系、教师如何教等因素确立,学生的愿望、要求和发展需要基本上被忽视了。实践性教学力求通过让教师设置适当的活动和任务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使目前的封闭式课堂转变为开放式课堂,使学生投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在亲自听、说、读、写、演、做等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健康的情感,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法律事务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践教学是培养法学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手段
法学人才培养的需通过实践教学得以实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一般认为,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在法律职业素质上应具备以下能力:第一,具备扎实地理论功底,了解法学相关概念、规则及制度背后的理念与价值。并能深入地进行价值与理念的考量取舍,有力地论证法律判断;第二,明晰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了解司法救济程序;第三,具有清晰的法律思维能力,能够通过法律推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四,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总结以掌握法律新知识。以上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法律实践。因此,对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一方面能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能够使学生直接参与法律实践程序,更直观地学习法律知识,做到“用法眼看世界”,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和实践双提高”。
(二)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目前我国各个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法律事务专业,但在实际教学中理论教学仍然占据了几乎全部的教学时间,教师仅仅对法学理论和现行的法律制度进行讲授,很少从法学学科本身的实践性、技术性出发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国内许多法学专家都曾指出我国的法学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并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实践教学改革。
(三)法学的实践性决定了法律事务专业教学不能脱离实践
法学是研究法律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实践性是法学的一个特点。法律运行不仅是法律规则的自我运行,而是法律规则在社会环境中与其它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法律是规范各种社会关系的,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作出正确的规范。反之就会作错误的规范,从而失去法律应有的作用,甚至会走向反面。法律的各项规定,都是由当时当地的实际生活状况决定的。法学家不是在创造法律,而是根据现实社会关系表述法律。只读法学书籍不参加社会实践,是不可能完全懂法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懂得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精神实质。
二、我国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我国高职院校对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的认知
1.近几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飞速发展,法学教育观念有了一定的更新。各高职院校普遍认为,法学教育应培养懂理论、能操作的创新型法律人才,这一任务应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为大多数法学专业所接受。实践教学是法学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已为许多法学专家所认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了法律事务专业实习计划、大纲以及各项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标准,除此以外还开设案例分析课传授法律知识、通过模拟法庭等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2.法学实践教学呈多样化发展态势。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各高职院校法学实践教学正蓬勃发展,实践方式极其内在的联系与互动构成了法学实践教学体系。这一体系内容丰富,包括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理论知识学习、以程序锻炼为主的模拟法庭、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案例分析课程、以增强感性认识为主的法律见习和以融合知识、增加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的实习以及专题辩论和毕业论文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法学实践教学的不断发展。
(二)法学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1.学生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充分发挥。法学实践教学能够通过各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是大多情况下是教师将自己的理解传授给学生,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处理各种法律问题,因而形成不了自己的知识,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适应社会角色的能力仍比较弱,动手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2.法学实践教学不规范往往流于形式。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名称和种类不统一,有的叫专业实习、有的叫法律实习等等,实践教学计划、内容以及考评标准等制度尚无统一要求,使得实践教学的开展无章可循,随意性较强,导致实际效果较差。
三、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我国高职院校虽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学实践教学,但由于开展时间较短,经验相对不足。而且一些教学形式受限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师资配备等因素,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一)宣传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实践性教学的参与度
要提高法学实践性教学的地位和效果,就必须改变法学教育界“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因此,宣传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将其摆到与理论教学同等的地位来对待,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对实践性课程普遍持应付态度的现状,提高学生对实践性教学的参与度,唯有思想上、观念上的重视,才是提升实践性教学活动质量最有效的途径。
(二)完善诊所式教学机制
诊所式教学是法学实践性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的诊所式教学仍存在较大改善的空间,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无疑是提升我国诊所式教学机制的重要方法。首先,在诊所式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带案例进课堂,与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其次,诊所式教学老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带学生直接参与现实案例的解决(即随师出诊),让学生多思考、提出解决方法,最后由老师加以点评并确定最终的方案。
(三)开设实践教学课程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应具备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不断地参与实践。高职院校除在法律事务专业课程配置中有毕业实践课程外,在学生学习期间,除诊所教学实践课程外,还应开设不同类型的实践课程,如公司法律顾问实务、民事诉讼实务、刑事辩护实务、行政诉讼实务等课程,让学生能有机会接触各种案件的审判实务知识和非诉讼实务知识,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而且实务课程的授课地点最好在法庭现场。
(四)强化课堂案例教学
只有在最基础的理论教学时即注重穿插、应用案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之后开展的各项实践性教学活动才能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否则理论与实践很难达到互相扶持,相辅相成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努力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误区,对于相应课程的具体实务操作、主要流程、典型案例、热点问题都了如指掌,引导学生同时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思考热点问题,从而达到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的效果。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篇8
关键词:火电厂;湿法脱硫;脱硫效率;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9-0042-02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简写为FGD)技术因其脱硫效率高、脱硫反应速度快、煤种适应性强、吸收剂利用率高以及可靠性高等优势,已经成为我国热电厂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
1 湿法脱硫工艺概述
如图1所示为湿法脱硫装置的工艺流程图,来自锅炉的烟气经过增压风机(BUF)的增压后,进入到烟气换热器(GGH)与水交换热能后被冷却,冷却后的烟气进入吸收塔(ABS),和从吸收塔上部与工艺水喷淋而下的石灰石浆液相混合,浆液吸收烟气中的热能而升温,使其中的部分水分蒸发,烟气得到进一步的冷却,烟气通过循环石灰石浆液的洗涤,其中绝大部分的硫份发生如下的化学
图1 湿法脱硫工艺流程图
经过以上的化学反应,烟气中的硫份生成了较为稳定的CaSO4・2H2O而随喷淋液落入到吸收塔底部的沉淀池内,同时其中接近全部的HCl也被除去。在吸收塔的上部一般会设置有2~3级的除雾器,并用工艺水定期对其冲洗,经过净化的烟气穿过除雾器(ME),使其中水雾被吸收。经过处理的烟气从吸收塔出来后,需要再次经过换热器(GGH),使其温度相对升高而达到国家相关的气体排放标准的要求。
2 容易导致脱硫效率降低的因素分析
2.1 液气比
液气比决定着气相和液相接触几率的高低,从吸收塔顶部喷淋而下的石灰石浆液和烟气中含有的SO2等气体成分接触得越充分,则SO2等气体的去除率也将越高;反之当吸收塔喷嘴被堵塞或浆液循环泵投入数量不足时,石灰石浆液循环量不足,这使得液气比下降,石灰石浆液和烟气中的SO2难以充分接触而反应,使其中的一部分SO2来不及参与反应就逃逸而出,从而使脱硫效率降低。
2.2 烟气流速
烟气流速的提高会使气液两相的湍动增强,同时高速的烟气会使喷淋液滴的下降速度相对降低,使气液接触的几率增大,这样同样也会使脱硫效率提升。但如果增压风机叶片、烟气换热器换热面或除雾器组件结垢时,就会导致烟气流速提不起来,使气液接触率减少而导致脱硫效率的降低。
2.3 吸收剂质量
决定吸收剂的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石灰石的粒度和纯度,概括地说石灰石的颗粒越细,则其表面积越大,其从吸收塔喷淋而下时和烟气接触的机会将越多,和烟气中SO2等气体成分的反应也将越充分,脱硫效率也将越高,同时石灰石也能被充分利用。反之如果石灰石浆液颗粒度大或纯度不足时,其与SO2等气体的反应将会被阻滞,使脱硫效率降低。
2.4 吸收液的pH值
从脱硫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知道,pH值高一些会有利于亚硫酸钙的氧化,使石灰石的溶解度增加,但是却会使SO2的吸收受到抑制,导致脱硫效率下降;当pH过低时,SO2很难被吸收,而且吸收液会呈现酸性,会对设备造成腐蚀,使脱硫效率下降;而如果pH值过高,即加入了过量的石灰石粉,就会使吸收剂CaCO3的溶解度降低而引起吸收剂过饱和,导致反应表面积减少,脱硫率降低。
2.5 氧化空气量
在化学反应式(3)中O2的参与,HSO3-被氧化成SO42-,因此可以说O2在吸收塔内对脱硫反应起到了催化的作用,那么如果氧化空气量较少时,就会使该氧化反应速度减缓,从而影响到CaSO4・2H2O的生成速度,使得脱硫效率下降。
2.6 烟尘浓度
从锅炉来的烟气中所含飞灰的浓度过高时,会阻碍SO2等气体和石灰石浆液的接触几率,从而影响到石灰石中Ca2+的溶解速率,而且飞灰中含有的一些重金属溶出后会对Ca2+和HSO3-的反应产生抑制,如果烟气中飞灰的含量持续增高而超过允许值时,会堵塞喷嘴,使脱硫效率大幅
下降。
2.7 烟气温度
如果吸收塔入口的烟气温度过高,会影响SO2气体在石灰石浆液中的溶解,同时还会因高温而使吸收塔内的除雾器叶片等组件发生变形而损坏;另外烟气入口温度升高时,吸收塔出口烟气的温度也会相应的升高,这样其携带的水蒸气将增多,这样就会对烟道、膨胀节和烟囱等设置造成腐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系统运行寿命,使脱硫效率降低。
3 湿法脱硫系统脱硫效率低的改进措施
针对某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运行效率偏低的问题,参考上文中介绍的容易导致装置脱硫效率降低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在结合该厂烟气脱硫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如下三点改进措施:
3.1 提高液气比
提高液气比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保证浆液循环泵的投入率。在日常维护或效率下降时首先要想到或密切关注浆液循环泵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并对备用泵进行定期切换试验,以保证浆液循环泵的投入率,增大浆液循环量,提高脱硫效率;二是要保证吸收塔顶部的浆液喷嘴畅通。喷嘴如果堵塞将会影响到浆液的循环量,从而影响脱硫效率,如果通过检查发现是因为浆液输送通道或喷嘴而导致的脱硫效率偏低的话,可以对输送通道用内衬陶瓷管道予以改造,避免一般采用的橡胶管内衬脱落而堵塞通道或喷嘴的现象发生。
3.2 改善烟气流速
从图1可以看出,从锅炉来的烟气主要通过增压风机、GGH后进入吸收塔,因此要改善烟气流速的具体措施有三点:一是对增压风机叶片进行定期的清理。增压风机叶片积垢太多后会使风机的出力减弱,烟气流经增压风机后的速度难以达到要求,而影响脱硫效果,因此在日常的维护中要对增压风机叶片进行定期清理;二是对换热器换热面积做定期冲洗。由于从吸收塔出来的烟气温度比较低,其中含有的浆液会有一部分凝固而沉积在换热器换热面上,堵塞流道而使烟气流速下降,影响脱硫效果,因此要时刻对换热面进行检查,并定期开启高压冲洗水冲掉换热面上的积垢,提高烟气流速;三是保证除雾器冲洗水保持稳定运行。除雾器作为流出吸收塔烟气中水雾的去除装置,在运行时会有浆液中的不融性颗粒吸附在除雾器叶片上,而使烟气流道阻塞,降低流速,因此在运行时要时刻监视除雾器冲水系统的运行情况,防止因冲水系统异常而使除雾器组件结垢,以保证脱硫效率。
3.3 其他的改进措施
除了以上的改进措施外,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要保证吸收剂的质量,即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石灰石粉,防止以次充好或将达不到要求的吸收剂用于脱硫作业;二是使洗手液保持最优化的酸碱度,笔者通过在长期工作中总结发现,当pH值在5.5~6之间时,SO2去除效果最好,而保持稳定pH值可以依据吸收塔pH值的实际检测值通过调节石灰石供浆调节门的开度来实现;三是氧气的供给量,对吸收塔氧化风机要进行定期清理,对各阀门、流道进行定期检查,从而保证氧化风机正常运行,而确保吸收塔内氧量充足,从而保证CaSO4・2H2O的生成速度,提高脱硫效率;四是对烟气中的飞灰量进行控制,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脱硫装置的入口处装设烟气测量系统,并通过减少燃煤中的灰分含量、增加电除尘电场的投入率、提高电除尘振打性能、避免粉尘二次飞扬等措施来控制;五是降低烟气温度,控制或降低烟气温度一般都是通过加强GGH的换热效果或确保GGH的高效运行来保证。
4 结语
导致湿法脱硫装置运行效率偏低的因素较多,而且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因此,作为脱硫系统的维护管理人员,当遇到装置运行异常或效率下降的情况时,首先要对装置进行仔细的排查,在此基础上再选择合理、高效的方案或措施来解决问题,同时在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中,还要立足生产实际,多总结,多分析,以此来确保脱硫系统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段建中,范玉明.湿式石灰石法脱硫效率与吸收剂浆液
pH值关系的试验研究[J].热力发电, 2009,(6):
62-67.
[2]李江,彭宜藻,张爱民.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分析[J].
华电技术,2010,32(10):68-71、75.
[3]钟毅,林永明,高翔,等.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
篇9
[关键词]高职 法律课程 非诉讼法律实务
[作者简介]曹琳(1980- ),女,天津人,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河北 石家庄 05008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38-02
非诉讼法律实务是指除诉讼和仲裁以外的,包括常规法律顾问业务在内的各种民商事、经济法律业务,如法律尽职调查、各类合同的起草和审查、公司设立和改制、公司并购与上市、知识产权管理与应用、金融信托实务以及劳动人事业务等非诉讼法律业务的实践操作。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非诉讼法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作为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法律高职院校理应针对这一市场需求,设立一个培养非诉讼法律人才的专业,至少应开设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本文试图从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创建的实践中总结一些经验和体会,借以抛砖引玉。
一、确立教学目标和课程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是课程的纲领,任何一门课程在创建之初都必须首先确定其教学目标。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也不例外,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及成绩考核标准等都要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按照社会对法律职业人才的需要通过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等途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法律服务人才。高等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除了应重视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和诉讼法律实务技能以外,还应重视非诉讼法律实务技能的培养。据此,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为:通过开展非诉讼法律实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非诉讼法律实务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各类非诉讼法律职业工作。
课程实施方案是课程建设的宏观框架,主要内容应包括: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开设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的专业、班级和课程安排顺序,任课教师教师的职责,教学总课时和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的比例,教学设施、设备、教学资料和教材的准备,实训成绩的评定,等等。此外,还应制定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明确课程实训模式和实训指导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学时安排及考核办法、教学内容以及教材和参考资料的选用等。
二、编写教材或授课讲义
基于三大诉讼法而编写出版的诉讼类法律教材比比皆是,而非诉讼法律实务教材却如凤毛麟角。因此,开设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需要组织相关一线教师和实务部门的专家联合编写教材或讲义。编写教材所需参考的材料大致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相关法规、规章
从事非诉讼法律实务工作的人都有体会,由于法律规定原则性、概括性和稳定性,其可操作性往往不强,在实践工作中很难依据某一部法律来操作一项非诉讼法律业务。整个非诉讼业务过程中,几乎都是在和法规、规章、实施细则等下位法律文件打交道,而这也正是传统学校教育的弱点。因此,在编写非诉讼法律实务教材或讲义时,必然要参考众多的法规、规章和实施细则等。此外,还应通过相关实务部门、各类法律网站以及有偿的法律数据库等,广泛搜集、参阅各类法规、规章等,以确保教材内容的规范性、前沿性和准确性。
(二)相关类似著作
针对高职高专教学而编写的非诉讼法律实务教材虽然不多见,但与此内容相关的其他著作仍存在,如律师执业指导类著作、公司法律顾问类的著作、法律风险防范类著作等都有大量值得参考的信息和内容。在编写非诉讼法律事务教材或讲义的过程中,应通过图书馆、网络书店、实体书店等途径搜集相关书籍,加以研究、学习,汲取教材所需信息,丰富教材的实务内容。
(三)各类学术会议资料和培训资料
近些年来,非诉讼法律事务在实务部门和市场主体内部越来越得到重视,相关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教育机构和政府委托管理机构,也都陆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研讨会议和非诉讼业务培训,如公司高管法务培训、独立董事或董事会秘书法律培训、非诉讼律师专项业务培训、公司法律顾问培训等。这些会议和培训所使用和形成的各类资料和成果,都含有大量的非诉讼法律事务操作信息。高职院校在编写教材或讲义时,应尽可能多地搜集此类资料,以做参考和学习。
三、建立实训案例库和实训音像库
非诉讼法律事务课程是一门实践、实训类课程。此类课程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除了必要的课堂讲授之外,常常以实务案例的模拟训练为主,辅之以实案操作进行技能提高。因此,教学和实训中必须具备充足的实训案例资源,建立实训案例库是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的必要内容。为了避免案例内容的空洞或不切实际,案例库应尽可能地选用真实的案件材料,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改编。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与工商管理部门、律师事务所、各类公司企业、各类市场中介机构等相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除了模拟实训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参加一部分实际工作,亲自操作相关实务内容是最好的实践方式,其次是带领学生到实务部门观摩、见习。但是,由于此类实践活动限制条件较多,因此,经常性地到实践单位现场观摩或参与实际操作是不现实的。为了保证非诉讼法律实践教学的有序地开展,有必要建立一个非诉讼法律事务音像库,通过有目的、经常性的录像观摩,让学生更为感性、更为直接地学习相关业务技能。音像库的建立,可以通过购买和录制音像资料来实现。
四、制定成绩考核评定标准
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是独立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在教学模式和实训内容上都不同于传统课程,因此,在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方面,也应有一个独立的标准。与理论课程所采用的卷面考试不同,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主要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非诉讼法律业务的操作技能,相关法律职业素质是否得到提高。这就要求在制定成绩考核评定标准时,应重点对学生实训成绩进行分项评定,减少甚至取消试卷考试的考核形式。
非诉讼法律事务课程成绩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实训态度、仪表和举止,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训纪律,法律实务知识掌握情况,相关法律业务技能表现,法律文书和材料的写作等。总之,学生的实训成绩应综合其工作态度和法律业务操作技能两大方面来加以考核。具体而言,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判断:(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已认真完成指导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同学之间是否有互相配合,是否遵守实训纪律,是否爱护实训设施、设备和卷宗资料,对需要保密的案卷内容是否能够保密等。(2)在模拟实训操作中,各自的表现是否符合自己的角色要求,是否能够掌握模拟角色应当掌握的法务常识和业务操作技能,是否基本胜任角色岗位。(3)模拟实训结束后,各角色提交的法律文书和实训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的格式,内容是否全面、精练,能否达到办理相关非诉讼法律业务的目的。(4)学生是否积极参加校外实习、实践,是否听从实践单位指导教师的指导并较好地完成实践任务,是否获得实践单位或实践指导教师的好评等。成绩不宜采用百分制,应综合学生的各方面表现,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档记分。
[参考文献]
[1]冯军.试论法律实训课程及其结构与体例[J].教育与职业,2012(4).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包括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学校与生活中的教育重点内容之一,从学生进入学习环境开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学生的必修科目。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与政治方面的教育的必修课程,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以及实践性,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方面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不强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改革教学手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性刻不容缓。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教学理论与实际联系问题。虽然教育方针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但是这个目的很难得到实现。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庞杂、实时、多变的社会实际很难得到客观的剖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内容以抽象理论为主,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教材理论与现实状态渐行渐远。
(二)教学方法单调。单调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没有多元学习方法的支持,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潜力的挖掘和学习水平的提高,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背道而驰,导致学生对学习散失兴趣。
(三)教学内容受传统教学模式束缚。虽然现阶段我国强调开放式教育,但是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仍旧受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生搬硬套教授给学生,对教材内容缺乏深刻研究,未能将静态的教材有效的与学生动态学习相结合。
二、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改善措施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首先需要学校领导、各级管理部门、教师加深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认识,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理念,扎实工作、不断创新。树立提高学生思政综合素质的理念,不断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浓厚兴趣,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产生全新的认识。
(一)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要实施者,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创新,理解我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真正含义,掌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开展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使自身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同时要求教师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开拓自身视野,更新教学手段,从而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能够顾在深层次的理解中进行创造性地改革活动。
(二)理论结合实际。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与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相结合。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时效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研究,添加社会实际元素到教学内容中,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突出了教学内容的真实性。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通过提问的方式牵引学生的思绪,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有效地完成教学目的。
(三)细化教学目标。将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一节课被划分为各个环节,每个步骤学生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越小,目标越明确,学生就越容易完成,提高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教学目标的设立,制定科学良好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教学实效性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要对学生展开全面的了解,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探求心理,学生学习能力、基础条件,学生兴趣爱好等;要对教材内容展开深入的认识,不仅仅拘泥于教材表面的理论知识专研,挖掘教材潜在的教学价值,因材施教。逐步细化分支教学标目,各个击破。
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发光发热的环节保持敏感度,虽然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尽相同,但是我们要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及时察觉。对学生发光发热的环节,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一方面能够增进师生友谊、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目的。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要明确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多元化学习方法与评价方式的支持下,使得课堂气氛更加热烈、和谐,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学习中兴致勃勃、积极主动,完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效性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