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辩证法范文

时间:2023-09-27 18:2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辩证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辩证法

篇1

一、“学校核心竞争力”将学校发展引入误区

“核心竞争力”一词源于企业管理领域,最早是由哈佛大学的C.K.普拉海拉德(Prahalad)和G.海默(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提出的。企业作为一种营利性经济组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增强企业“利润创造”的能力,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可以说,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引入“核心竞争力”,将教育作为一种功利化的产业,倡导学校间互相竞争,却是对教育本质的扭曲和异化,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谬误。

1.理论层面:教育本质与教育价值的误读

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教育的本质必然涉及人的本质。因此,以关于人的本质和文化作用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传承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全面发展”。[1]教育应以人为本,要根据人的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倡导学校竞争力,使得学校将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学校之间成绩的排名比较上。而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学校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这不仅违背了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而且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人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基础教育的价值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2]教育是国家意志的反映,是民族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从这一角度来说,基础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与普惠性的事业,不存在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相互竞争。因此,在基础教育领域引入“学校核心竞争力”仅仅将眼光集中在学校,而忽视了教育是一项整体的事业,这无疑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误区。

2.实践层面:教育管理体制与学校发展机制的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发展机制都是将学校的发展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的,各个学校基本采用封闭式发展,学校间缺乏真诚的交流与合作,即使有相应的沟通交流也多数局限于学校间的参观与听课。另一方面,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现行的教育政策将优质教育资源更多地倾向于优质学校,这也就产生了“马太效应”,使好的学校更好,差的学校更差。而整个社会包括政府部门,对学校发展的评价,办学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基本上都是以成绩为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形下,提出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必然涉及三个问题:首先,和谁竞争?和兄弟学校?兄弟区县?兄弟省市?其次,竞争什么?是分数高低?是硬件豪华?是名次前后?最后,怎么竞争?抢生源甚至买生源?挖名师乃至炮制名师?甚至弄虚作假,以邻为壑?学校的这种狭隘的恶性竞争,不仅严重影响了教育的质量,阻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直接加剧了教育的不均衡。其严重后果是导致教育的异化,学校的变质。可以说“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倡违背了教育的应有之意,也体现了教育管理体制与学校发展机制的缺失。

3.社会层面:浮躁的社会风气与功利化教育倾向的影响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浮躁的社会风气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弊病。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希望付出极少的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短期功利目标。这种风气也蔓延到教育界,人们全然不顾教育发展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于是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形式塑造出一批速成的名校、名师、名教育家等等,在教育领域也力求投入少见效快。透视浮躁现象的背后是浮浅,理论的浮浅,思想的浮浅,还有人格的浮浅。教育界的浮躁直接导致了教育的功利化,使得人们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学业成绩,重视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就导致对教育本质的扭曲和异化。基于这样的环境,提出要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将学校和企业视为一致,过分强调学校显性成果与分数,而不注重学生的培养过程,这势必会损害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致教育的扭曲和异化。

二、“学校核心发展力”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

学校核心发展力体现了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学校教育内涵发展,改变了在学校核心竞争力下学校将“教育退化为教学,把教学退化为传授知识,把传授知识退化为追求考分,以考分高低判断学生的优劣,决定学生的前途命运。把大教育变成了小教育,把全面发展教育变成单一的智育”的狭隘的教育理念,因此,要还原教育本质,做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树立“大教育”观念[3]。

1.学校核心发展力的内涵

学校核心发展力是学校办学主体在深刻领悟教育本质和正确判断教育价值的基础上,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对促进学校发展的各种力量进行优化整合所形成的一种旨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向上的力量。学校核心发展力的实质就是提升学校内涵,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培养一代新人。

学校核心发展力的内涵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学校管理层面表现为科学的决策力和有效的领导力

学校核心发展力是学校各种力量的整合力。因此,学校管理者在作出决策时,要统筹全局,全面考虑,保证学校发展方向正确。学校管理者是学校发展的领导者。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沟通协调、有效领导整合学校的各种力量,使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2)在学校教师层面表现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专业素养

篇2

【关键词】管理科学 发展 自然辩证观

人类的社会活动及对活动效率的追求形成了管理。管理的诞生,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社会活动,同时也提高了人类自我的认知能力,并对人类的文明进程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对管理进行科学的探索,又催生了管理科学。由管理的功能和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决定了管理科学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与自然辩证法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管理科学的产生及发展

从管理科学的定义来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管理科学是指管理学及其研究对象、研究历史、研究方法和内容等。狭义上的管理学是指管理丛林时代的管理学派,及运筹学和数理学派。从管理思想史来看,现代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1900-1930),是以F.W泰勒、M.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泰勒所著的世界上第一本科学管理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在长期管理实践中科学管理思想的形成。

(2)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1930-1960),是以梅奥、麦格雷戈、马斯洛等为代表的“行为科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梅奥的霍桑实验、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行为科学的崛起及其广泛应用,同时心理学展开了对管理科学的实验研究,社会学也开始把管理作为社会群体生活的一个方面来加以研究。

(3)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1960-1980)是以多种管理学派并存为特点的“管理丛林”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科学管理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从整体上来把握管理和环境的关系,使得管理科学更具哲学色彩。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四阶段(1980-?),就是“企业文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把文化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正确的哲学理论来进行指导,自然辩证法就为管理科学提供了这样的指导作用,使得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更加科学、合理。

二、管理科学与其发展中的自然辩证观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与自然辩证法相关联,管理科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自然辩证法。

(1)管理科学的发展体现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是世界最基本的特征。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无法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事物、现象、过程存在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而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运动,运动是永恒的。管理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就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后一个阶段总是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即管理科学的产生给后来的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之后的阶段是第一个阶段的继承和深入发展。

(2)管理科学的发展体现着对立统一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也即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源泉、动力以及实质内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动力,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依据。矛盾的双方既斗争又统一,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相互推进,为新事物的产生提供依据和动力。如果把管理科学的发展史按模式来划分,可以分为机械模式、生物模式和社会模式。单从一方面看,这些理论是对立的,但从整体看,它们又是统一的,共同推进管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3)管理科学的发展史体现着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辩证唯物主义指出,无论任何人认识何种事物,都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开始,再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辩证运动也表现为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以及二者的统一。泰勒在工厂管理工人的过程中,在管理的实践中耗时31年才将管理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写出标志着管理科学产生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梅奥在进行多次实验之后才提出了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的观点。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又经整理后上升到理论。从实践基础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即是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4)管理科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体现科学技术哲学。随着管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集各种知识理论与研究方法与一体的学科体系。管理科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的这些趋势相互渗透和作用,更加体现了其辩证发展的性质。

三、管理科学中自然辩证化的发展趋势

管理科学发展到现今阶段,从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来看,管理活动中的哲学色彩、管理理论中的哲学思想日益增强。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人文倾向这一趋势。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人文文化不断向其渗透。显然,这是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东方文化,特别是受中国古代的人性哲学影响的结果,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人文性日益增强的趋势,是其哲学化的具体表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吸收西方文化新素质,形成了以人伦本位、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准则和“高产乃为善”的劳动道德为特征并区别于欧美的工业文明。

篇3

关键词:艺术;体验;感悟;经验;辩证;艺术作品;艺术史;艺术美学;艺术认知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谢林说:“哲学以一种不变的方式在理念中表达出了真正的艺术感在具体中所直观到的东西,并由此规定了真正的判断。”“只有通过哲学,我们才能指望达到艺术的真正科学”。艺术依赖于人们直观把握的能力,而这种直观把握的能力,凝聚着哲学智慧。哲学智慧把直观把握发挥到了极致,使艺术在充实与延伸中闪现着科学之光。艺术辩证法作为直观感悟的经验思维,也是哲学智慧的集中表现之一。

在整个艺术创造过程的诸多艺术环节与艺术表象中,包括人物性格、环境、戏剧性冲突及人物动作、对话、表情,与叙事节奏、情节、情境、场景、细节等,包括空间造型、线条、色彩、声音、旋律、光影等,无不包含辩证法的元素。这为虚构形上的、充满神秘魅力的艺术世界,最复杂微妙的人类精神与内心情感世界得以再现,提供了可能。没有领域比艺术更具想象力,艺术辩证法在形象思维中有着可发挥的无限空间与艺术生机。

在中国古代诗(词)话、书品、画论、琴谱中,有许多包含着辩证法的艺术观点。它还大量见诸对小说、戏曲的评点之中,在序跋、随笔、杂记之类的古籍中,也随手可及。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虽是片言只语,却画龙点睛,悟出艺术之精要,之妙谛;虽然缺乏理论体系的完整,但如许零散的表述,却也星光灿烂,呈现直观领悟的经验思维的艺术辩证元索的纷繁奇观。

艺术家对自然和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不是哲学的理性感知,而是艺术的直观感受,不是概念的判断,而是对形象的感悟。独特的艺术世界的创造,不仅取决于艺术家的生命情感体验与直觉感知的敏锐,还取决于艺术创造的能力――在形式或形象符号创造中的辩证艺术,往往更能显示艺术家的智慧,体现出直觉感知的深刻性。艺术辩证法作为直觉的方法论与审美的认识论,获得形象(形式)创造中多维的整体的艺术实现,有着自身特殊的动因与生成过程。如何从形象创造或形象思维的艺术科学的层面上,对这一特殊的艺术过程和现象作理论阐释,确是有重大意义的艺术理论工程。

中西方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而构成的艺术辩证法的理论形态的差异性,是明显的。西方注重科学的理性精神,追求的是主观的理念形式,经验仅是研究的出发点;中国注重自然的实践精神,主体经验是植根于艺术实践的智性的花朵。西方是从哲学的高度鸟瞰艺术,(有论者称是对哲学的“直接的移植或替代”,这种说法不尽妥当。)两方哲学家、美学家由高处下来,涉入艺术领域并作出不朽的理论建树;中国从艺术创作实践巾感悟到了哲学,或者说是艺术创作经验的哲学的升华。西方注莺抽象思辨,讲究文理的逻辑性、分析的严密性、概念的明晰性、理论的系统性;中国注重体悟式、颖悟式,而少理性思考,注重形象意会,而少抽象概括,并以简洁的语言阐发其妙谛。

中西方思维方法的不同,导致不同的艺术辩证法理论模式。两方运用抽象思辨,往往对艺术作宏观的整体的捕述,在展现艺术世界的全景中,对艺术的总体特征、艺术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及艺术的外部联系、艺术美学、艺术思潮和艺术社会现象及艺术价值判断诸方面,形成艺术辩证概念和范畴,显示出理论的优势和力度。中国运用直观经验,往往直接切入艺术内部,在作微观的局部的领悟中,表述艺术之精要、之微妙。主要在艺术创作内部过程或规律,包括艺术体验、形象创造、情境创造、岂术时空构成,动作与对话、线条与笔墨、细节与叙事节奏的效果,表现技巧与手法、艺术语言与风格及艺术鉴赏,形成诸多艺术辩证法范畴,具有重要的艺术实践意义和审美价值。

抽象思辨,属于纯理论形态的思维,又称科学思维或科学方法。它从艺术或哲学的原理出发,运用概念进行抽象化,对艺术作整体性观照,是一种自上而下、自大而小、自外而内的逻辑推理过程和高屋建瓴式的抽象概括方式。黑格尔的《美学》、丹纳的《艺术忻学》、谢林的《艺术哲学》、卡西尔的《符号形式的哲学》、《语言哲学》,都体现了这种辩证思维范式。他们把艺术放在整个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展开描述,或者把艺术作为一个宇宙进行整体的描述。费希纳称康德、黑格尔的美学是“自上而下的美学”。这些著作都是从一般到具体,具体艺术作品及艺术史实,只是用以引证一般原理。从纷纭复杂的艺术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清晰的艺术发展的规律或美的规律。如《美学》在着重揭示艺术形象中所普遍包含的理性凶素,阐述理念与感性的对立统一,这一“辩证法”体现在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歌等各门类艺术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之中,尤其是对叙事艺术中人物性格的冲突及戏剧矛盾的理论描述,充分显示了辩证逻辑的雄辩力量。丹纳《艺术哲学》中的辩证观点,则主要表现在艺术与世界的联系方面,深入揭示与论证了在艺术品诞生中,从自然气候到精神“气候”,从民族风俗到宗教、政治、制度等自然――社会――历史的背景,对艺术品的本质而貌(“特征”)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人性的自然性与礼会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的辩证统一方而理解和描述艺术品“基本的或显著的特征”,并以此作“特征”的必要性及价值取向判断。丹纳服膺黑格尔,可能受到黑格尔的影Ⅱ向,但《艺术哲学》与《美学》,却以互不重复的理论构架,构成互补的科学思维的整体形态。谢林的《艺术哲学》,从“构拟”的艺术特性出发,对艺术形态做出深刻解释,特别是他提出的“潜能”说,自成一体地构建了艺术形式的宇宙,是关于艺术形式的“全的科学”,具有特殊的现代艺术哲学的意义,且对20世纪之交崛起的经验思维与实验美学,具有开启性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艺术辩证法就是关于潜能的学说,它引导我们反思和开拓那对于一般创造来说几乎干涸了的艺术源泉。

中国直观感悟的辩证方式,属于经验思维或经验方法。它主要借助于“经验”,对事物或认知对象,进行感悟式判断或推理,往往在形象的寓意或类比中显示其意,不讲求精确的结论,而是某种原则或意向。“经验”之于艺术,是一种同具体艺术对象和艺术创作过程有着直接联系的自下而上的直觉性思维。它是通过深入艺术内部及具体艺术过程,对艺术的规律和本质进行经验性的感悟和表述。它足带有艺术的悟性和逼真感的认知范式。中国古代艺术辩证法,正 是从这种直觉性思维中获得了恰到好处的表现。中国古代虽未出现有关艺术辩证法的专著,但古代艺术家的直观经验巾却充满了辩证法要素与艺术精神,这不仅仅与老庄、易经及儒道的哲学观点对经验思维的渗透有关,更重要的,是艺术家主体对艺术自身的切人,对艺术整体及内部奥秘的贯通性与深度把握,从而使直观经验达到了艺术认知的辩证的深刻。

“经验”,很早在亚里士多德著作中出现,是获得智慧或真理之途中的障碍。业里士多德认为,“感觉不是智慧”,“有技术的人比有经验的人更加智慧”,因为“智慧总是伴随着认识”,“有经验的人只知道其然,而不知道其所以然;有技术的人则知道其所以然,知道原因”。亚里士多德不仅以理性认识作为衡量智慧的尺度,并还以技术能够传授而经验不能为由,认为“技术比经验更接近科学”。这种限于人类初期认识水平的经验论分析,一味渴求认识论层面上的真理,致使其未能看到感性经验自身所蕴含真理的可能性,或者说割裂了经验与感觉、经验与“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直到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G.T.费希纳在演讲录《实验美学》中,首次提出了“自下而上的美学”,开启了艺术心理学与审美经验的研究。接着,胡塞尔(Husserl)现象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以及智慧或知识源于感知的对象这种具有唯物主义色彩的观点。在胡塞尔现象学哲学思潮的有力推动与影响下,“经验”带着伞新的内涵,被重新唤起。以波兰的英加登(lngarden)、法国的札夫海纳(Dufrenne)为代表的审美经验现象学,海德格尔的本体论,美国杜威的“艺术即经验”等,都从“还原法”(reduction),即回到事物自身,对“经验”做了全新的阐释,“经验”至于意识的本质,即本质直觉的可能。美国学者詹姆斯・艾迪称现象学是“‘经验’的科学”,与当时西方兴起的系统科学相对应。西方美学发生了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思维方法的重大变化。

中国艺术直观经验的思维,可以溯源到庄禅。首先,庄禅是以直观思维方式进行哲学的描述,而很少运用逻辑论证或形式推理以取得结论。中国台湾省学者陈鼓应称《庄子》“运用文学形式所表达的哲学系统之繁复性、诡辩性”,《庄子》篇中常用寓言故事与形象的类比,说出或让你悟出某种道理。《逍遥游》等还创造了独特的直觉形象,成为开启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禅宗文献中保存下来的,也多是通过传说悟道。如此通过具体形象的直观领悟去把握真理,比逻辑推理而获得的明确的结论,具有更多的理义空间,其中所表达的思辨的力量,仍令今人叹服。中国古代文论、诗论、画论、乐论等,即使理论经典《文赋》(陆机)、《文心雕龙》(刘勰)、《二十四诗品》(司空图)等,也多以形象的比喻和寓意,作艺术创作规律的描述。这种直观经验的思维方式,具有审美的特征,它以生动形象的感性方式,直观地把握非概念、非逻辑语言所能传达的意蕴。庄禅哲学对真理认知的包涵性,不是对客观对象的经验性认识,而是主体的心理的感知,是个体的体验与领悟,是一种特殊的智慧范式。其智慧,正源于庄禅发现和把握对象世界的心灵,因为庄禅用整个心灵的功能去直观把握对象世界的本质,庄禅哲学智慧,可理解为心灵的形式。

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意思是保持本真,使人和物各还归自然。庄子最早反对人为物役、人性异化,提倡个体身心的绝对自由。这岂不是与胡塞尔的“还原法”、海德格尔的“去蔽”说脉络相通?可以说,胡塞尔、海德格尔与两个世纪前古老中国的庄子遥相握手。20世纪西方“经验”之种种理论,都是植根于“还原法”。在胡塞尔看来,人先天就带有一种意向性,即意识中对身外之物的渴望与企盼,这种意向性的意识,还不是纯粹的意识,而是掺有外在世界的杂质,是受到扭曲的意识。“还原法”,就是要除去意识身上的污垢,还原到原始状态,也是回到事物本身。这种所谓纯意识,是借助人的直觉自我呈现出来的。庄子的还归自然,禅宗的性空,虽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还原法”,但其旨归有相通之处,这种直观领悟,同样切人人的本体,显现人格境界。尤其是禅宗“悟道”,以“不落言筌”的直觉智慧而显现“本心”、“自性”,成了“内心之神秘的冥证”(张岱年语)。经验方法,大概是以直觉的自我呈现或心灵的形式,而被称为“‘经验’的科学”的主要理由。

“经验”指向有二,一是作为直觉经验的艺术,再是作为直觉领悟的理论,艺术品评或鉴赏,属于艺术再创造。本文提出直观感悟的经验方法,指后者。从古代诗画、小说、戏剧、音乐、园林丁艺、书法等大量有关理论资料中,不难看到中国文人涉足艺术的姿态。他们体验艺术中获得感悟,独向一方艺术天地,阐发艺术之精要、之精妙。正如张岱年所描述:“中国哲学只重视生活上的实证,或内心之神秘的冥证,而不注重逻辑的论证,体验久久,忽有所悟,以前许多疑难涣然消释,日常的经验乃得到贯通,如此即是有所得。”一个再聪明的人,如果没有潜入深层体验,他的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经验,往往处于混沌或沉睡之中,只有不停地体验,感悟,全身心地投入,去唤醒并敲击经验,这样获得的认识,才是对经验的点燃,是从其心灵中进出的火花,多日所思乃至百思不解的问题,都会被经验照亮,甚至照亮了一大片天空,是自己发现与开拓的天空。杜威说:“这一个经验是一个整体,其中带有它自身的个性化的性质以及自我满足。”“一个思维的经验具有它自身的审美价值,它与那止匕被公认为是审美的经验在材料上不同……那些具有理智结论的经验的材料是一些记号和符号,它们没有自身的内在性质,但却代表着那些可以在另一个经验中从性质上体验到的事物。这种差别是巨大的。”杜威把个体直觉思维的经验与理智结论的经验的材料之间的界限,说得很清楚。体验――感悟,这一直觉思维的经验因其个性化的性质及自我满足,而具备特有的审美价值。

中国直观感悟的经验思维,是借助形象的思维,又称为象思维,即从具体物象或形象符号中把握抽象意义。《周易・系辞》中把这一思维过程,概括为观物――取象――比类――观道四个主要环节。《易》中运用卦爻之象,属于原象。而道家之象是“无物之象”,是形而上的精神之象。因此说,象思维,不一定全是具体物象,也有象外之象、无物之象,可以发挥形象符号的指示作用。中国古代文论、评点借助形象比喻,道出艺术创造中种种现象与本质,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艺术的不确定性,苛求精确的结论反而会伤其本义的艺术现象,运用直观领悟的形象思维,则会得到恰到好处的理论表述。“经验”,没有达到理性的明澈,却以感性切入艺术的本性,以心灵的智慧(悟性)驾驭艺术之舟。

“‘经验’的科学”,可以理解为艺术思维的科学。艺术只有经验性,才有科学性。应当探讨和建立与直觉思维的艺术相契合的“经验”理论方式,使经验方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理论而存在,成为艺术辩证法 的思维方式。艺术辩证法的经验思维方法,并非一般的艺术方法论,而是要从体验――感悟去把握,任何一种经验,既带有个体的生命文化诉求与自我满足,又能够从哲学的层面上展现其本真性、整体性、深刻性,从包涵艺术形象的全部微妙奥秘中焕发出光芒与魅力。

“经验”具有审美性。经验与生命息息相关的个体化性质,使一个思维的经验,有了自身审美性质的可能。杜威甚至认为,“经验在本性上主要是审美的”,他还从“经验的审美或感受阶段是接受性的”与“鉴赏性知觉”的角度,做了论述:“感受是节奏巾的相应的成分,它们提供整一;它们使作品不会成为仅仅是一系列刺激的无目的性。当其决定任何可被称为一个经验的要素被高高地提升到知觉的阈限之上,并且为着自身原因而显现之时,一个对象就特别并主要是审美的,它产生审美知觉所特有的享受。”作为经验思维的艺术辩证法,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和领悟,是在先获得审美知觉对审美经验的描述中,展示把握和驾驭各种关系或联系的直觉能力。

譬如,中国画留有空白,所谓“计白当黑”,往往造成“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境在象外”,其哲学根据在“有无相生”,这可理解为艺术辩证法的古老母题之一。“无”,是老庄哲学的本体,与其说是原初永恒无限的宇宙本体,不如说是绝对自由的人格本体。古代艺术家、批评家对中国画的艺术创构的这一“经验”,具体地说,他们体验――感悟的心理过程,正处于老庄的哲学精神的萦绕之中,从而赋予经验以审美的性质。如果说现代格式塔的不完全的“形”与完全的“形”,从形式上为“有”与“无”的艺术辩证法提供了心理科学根据;那么,老庄的“无”的本体与禅宗的“不落言筌”之“悟”,却使形而下的物质材料的形,有了成为形而上的精神的形的可能。

篇4

现代教育技术化发展倾向的反思刘同舫(2)

学术:在规范与自由之间刘梅(5)

大学排行亟待检讨刘明(4)

提出问题与学术创新郭金彬陈玲(6)

Abstract(110)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稿约(F0004)

论科学审美的功能李醒民(8)

从心理学文化转向到心理学文化品性探寻孟维杰(16)

P.A.希伦和诠释学的科学哲学范岱年(22)

认知的具身观李恒威肖家燕(29)

行动性、因果与意图费定舟(35)

贝塔朗菲与维也纳学派崔凡(42)

科学社会学与科学修辞学李小博朱丽君(47)

CUSBEA项目及其对中国生命科学发展的影响陈小科张大庆(53)

关于公共技术标准私有化的思考楼慧心(62)

中世纪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及其《莉拉沃蒂》周畅徐泽林(67)

中国近代最早获得世界声誉的科学期刊及其启迪姜玉平(74)

《新制灵台仪象志·垂线球仪》力学问题之辨析陈悦(80)

中国的“核司令”程开甲刘戟锋熊杏林曾华锋(87)

虚拟空间地理学论纲张之沧(97)

埃德尔曼等人关于意识的“惊人假说”赵泽林高新民(103)

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6年联合年会第一轮通知(109)

第五届全国科学方法论学术讨论会延期通知及继续征稿启事(109)

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二)“知识分子之死”反思李宏伟(1)

论中国学术研究之弊端及解决的途径毛建儒(2)

清除“应试教育”必须从升学考试制度革新入手韩彩英(4)

打造知识创新的内功与外功崔宁(6)

在学术上做一个自由的思想者庞晓光(7)

论科学人文主义孟建伟(9)

人类学思维范式下的自然权利杨明李建珊(16)

科学的非统一性孟强(20)

缸中之脑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脑”吗?——怀疑主义的普特南式解答议评曹剑波(25)

模态解释:量子力学的新图景贺天平郭贵春(32)

“现代性科学”与“后现代科学”之概念勘元炎冰(38)

关于工程师的几个问题——“工程共同体”研究之二李伯聪(45)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国科学家群体比较研究徐飞卜晓勇(52)

发展有效的全面创新管理:理论框架与案例分析刘景江(60)

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与中国科学史研究——科学编史学意义上的理论可能性章梅芳刘兵(65)

中国近代的科学名词审查活动:1928—1949温昌斌(71)

中国汉代的日月食计算及其对星占观的影响石云里邢钢(79)

朱载堉新法密率的人文理解研究自然辨证法通讯 吴鸿雅(86)

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一座丰碑——论钱三强在我国“两弹”研制中的功绩黄松平朱亚宗(92)

层子模型前后——关于声称以哲学指导物理学研究的一个案例分析关洪(97)

科学技术文化研究综述——第二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侧记夏劲(104)

多视角、多维度的人机语义研究——2005“心灵与机器”杭州会议综述肖家燕李恒威(106)

《中国科学哲学论丛》重新出版(109)

OnHumanismofScience(p.9)(110)

《自然辨证法通讯》2006年稿约(F0004)

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三)——一流大学的核心标志与建设之道丁峻(1)

中国学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王汝发(2)

创新教育的推进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思考和实验刁生富(4)

确立学术评价尺度明了学者工作意义——关于促进学术原创的一种思路李春泰(5)

大学毕业论文危机及其相关制度调适唐辉(6)

论科学的人文根源郝苑(9)

数学与诗歌:历史寻踪汪晓勤(16)

爱因斯坦与康德戴建平(22)

数学哲学:一个充满迷惑的领域柳延延(28)

自然主义认识论的不同形式何静丛杭青(34)

作为世界假设的语境论魏屹东(39)

企业演化观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钱辉项保华(46)

虚拟团队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徐炎章(51)

关于科学院院士增选制度的剖析张利华王义超(57)

《科学理性的沉思》出版(56)

Abstract(110)

《自然辨证法通讯》2006年稿约(F0004)

人类对于随机性认识的四个阶段王丽霞杨静(62)

从洋务事业看洋务派“知识”意识的觉醒陈学云黄政新(67)

论科学史的教育价值袁维新(72)

民国时期上海高等院校中的科学教育概况袁媛(78)

萨哈罗夫:充满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记苏联氢弹之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萨哈罗夫院士宋兆杰刘则渊(86)

大学的理念与使命——卡尔·雅斯贝尔斯《高校革新提纲》与马丁·海德格尔《校长就职演讲》比较梦海(93)

科学边缘的他者——从《永动机与歌德巴赫猜想》说起费多益(99)

信息空间中“恶”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伦理问题——兼论海啸等自然灾难的信息伦理意义孙和平盛晓明(103)

“第十一届全国技术哲学年会”通知(109)

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四)问题之源探幽王伯鲁(1)

教育的“功利之魅”与知识分子的“良知之致”宋绍柱(3)

他律中的自律王荣江(4)

学术的真正繁荣亟需改变单一的学术评价方式李世闻(5)

还学术以神圣性——从导师署名说起郭辉(6)

不哲的哲学怎样哲起来郭和平(8)

学习的自由与自觉:基础教育给予未来学术创新以多大可能?陈秋仙(9)

开启智慧:创新型教育的核心张德昭张丽(11)

中西两种科学文化背景下的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之比较夏劲陈茜(13)

医学信号/信息及语词的符号学阐释李定钧(19)

西方女性主义视野的心理治疗汪新建徐树芬(25)

协作的自然主义王华平盛晓明(31)

科学合理性与宗教合理性之间的纽带王善博(37)

隐喻性科学理论的构成模式胡浩(43)HtTp://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社会实在——评塞尔关于社会实在的思想邱惠丽(48)

MPG科研管理模式对创新我国基础研究机构的启示林豆豆田大山(53)

“”期间的相对论批判胡化凯(61)

科技时代的社会风险和政府管理——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政府危机管理的启示徐瑞萍(71)

自然辨证法通讯 免疫学编史学研究述评谢蜀生(76)

《物理学年刊》与物理学革命刘红胡新和(81)

鲍瀚之与“算经十书”的刊刻流布郭金彬刘秋华(86)

《见微知著——中国学界学风透视》出版并敬告作者(80)

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书介绍(104)

Abstract(110)

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书介绍(F0004)

亨利·奥古斯特·罗兰——美国物理学的继往开来者王大明(93)

决不让《自然辩证法通讯》沦为学术腐败的温床李醒民(102)

关于废除阴历的新设想张功耀(105)

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之路: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反思——“21世纪科学与技术哲学研讨会”综述曾欢(109)

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五)——论交叉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徐炎章(1)

中国化的学术理念场域——“求是”与“致用”之间的“视域融合”程本学(3)

体之不存,魂将焉附——对我国高校“重研轻教”现象的反思杨天一邢广桥(4)

学术价值尺度的严重扭曲——由“基金项目优先发表”想到的王焱(6)

学术研究活动不能商品化——从学术期刊转制为企业说起马恒通(7)

随“风”转向,还是挺“风”独立——从学“风”和版“风”论及编“风”王秉翰(9)

哲学学术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的命运张艳涛(10)

从魁北克大桥垮塌的文化成因看工程文化的价值肖峰(12)

宗教对科学思想的促动——关于徐光启倡议演绎推理的分析尚智丛(18)

试论日本科学精神的内涵特征——以仁科室传统为例唐永亮孙慕天(22)

解决迪昂—奎因问题的两种贝叶斯方案之比较赵晓芬(29)

析皮克林的新旧高能物理学不可通约论王延锋刘兵(36)

设计的哲学基础与意义——自然主义式的认知潘恩荣(43)

西方“工程”概念的历史演变张铃陈凡(48)

再论科学的规范结构李正风(53)

欧盟15国科学合作的地域倾向和语言倾向梁立明张琳韩强(60)

网络时代知识产权若干法律问题之反思杨正平李志雄(68)

奥雷斯姆关于质的强度的图示法初探张卜天(72)

大革命期间的法国科学院与埃及研究院李艳平(77)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刊载的科学知识述评胡浩宇(84)

中医缘何废而不止——近代“废止中医案”破产根源之分析郝先中(88)

施陶丁格:高分子化学的奠基人张清建(94)

再谈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两次运动曲安京(100)

人类基因专利:为什么而辩护?朱伟(105)

《八闽数学思想史稿》正式出版陈玲(109)

欢迎订阅2007年《自然辩证法通讯》(F0004)

Abstract(110)

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六)——中国科学:亟需从规范走向创新李建军(1)

面向培养理工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STS教育张明国(2)

弘扬科学精神,杜绝“注水猪肉”张功耀(4)

教育要选拔也要导向自然辨证法通讯 李艳平(5)

当代学术:回到“性命之学”周保欣(7)

理想与现实的偏离——中国教育制度的选择困境赵海星田浩(8)

学科评估中的误区与矫正张纯成(10)

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80)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1—6期)总目录(107)

Abstract(111)

欢迎订阅2007年《自然辩证法通讯》(F0004)

希波克拉底精神与西方人文医学理念杜丽燕(12)

自然语言:齐曼反映科学形象的镜像董华刘敏(17)

追寻自然的精神价值——解读生存论视角下的爱默生自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刘宽红(22)

玛丽·海西的科学隐喻思想安军郭贵春(26)

伽利略-牛顿风格与生成语法研究吴刚(32)

“我们没有生活在虚拟实在中”苏德超(39)

自然科学如何是诠释学的?李章印(45)

国外技术管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范虹高鹏汤超颖(51)

转基因食品恐惧原因分析及其对策张玲王洁张寄南(57)

知识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一个社会认知的视角张钢徐乾(62)

中国科学院章程制订的历史考察张久春(70)

惠更斯与概率论的奠基徐传胜曲安京(76)

自然辨证法通讯 一行大地测量史实新探陈玲(81)

量子统计学的先驱——玻色林祯祺张逢胡化凯(86)

关于世界4的悖论——一个本体论的视角梁启华刘克苏(93)

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召开“首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李大光(99)

为了一个健康和公正的社会——记第八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白晶(102)

篇5

一、以广阔的基础信息知识为载体的基础知识储备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结构的一门学科,而现实世界是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规律运动发展变化的,这就必然使数学内容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因素。而一个对自然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有所了解的数学老师,可以教会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正与负,数与形,静与动,常量与变量,分解与综合等矛盾的分析,让学生很自然的接受辩证思维的训练,促使他们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科学世界观的培养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这就对教师具备广泛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缺乏这一基础知识的教师,哪怕将教材吃得再透,也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终只教好了学生对知识的要求,而没有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以崇高的责任心,事业心为主导思想的职业思想储备

教师的职业思想储备最有实效的内容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积极地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反思。课堂教学更是以积极的真情实意、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去感化学生。教师应积极地致力于学生综合实力的提高,努力完成传授科学知识,培养专业能力,训练科学思维,展示学习策略四大任务,同时,积极地挖掘课程中的德育因素和美学因素,充分发挥知识本身的魅力。比如在讲二项式定理所提到的杨辉三角时,讲极限思想时所提到的刘徽的割圆术时,以及其他中国古代人民杰出的智慧结晶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培养学生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讲集合、充要条件等知识点时,引导学生欣赏数学语言的准确清晰美;在不等式的证明和计算中体会节奏简洁美,还有几何图形和数式结构的相似美、对称美等。

三、以精深的数学专业知识为主体的核心知识储备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把系统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数学学科方面要有较深厚的学术造诣,要熟悉和了解数学学科的发展史,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相近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发展的趋势。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及时地扩展、更新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结构。另外,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和基础性三大主要特性:第一,数学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其主要功能就是作用于受教育的对象上,而不是直接用于改造自然和社会,所以教师的这种数学专业知识理论性特别强,对于与实际结合的知识点涉及不多,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加以弥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第二,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向量、简易逻辑等几大知识体系,这些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第三,初中一般要求数学教师将数学知识的基础部分教给学生,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对数学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也成为历届高考考察的重点。

四、以学习方法指导,心理素质培养为基本体系的辅助知识储备

篇6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素质构成大体可分为基础层次、智利层次和伦理道德层次,其中伦理道德层次是人才素质的最高层次,对个人来说,是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生活目的的出发点,没有明确的人生方向,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智慧难以发挥其积极作用。”数学较之其他学科,其作用更为突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其效果更大更持久。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数学的思维风格向来以辩证、清晰、简约、深刻著称,因之,从提高思维素养方面来说,数学对完善人的精神品格,较之其他学科,其作用更为突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其效果更大更持久。当然,教学内容及数学活动过程,为德育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平台。另外,党和国家对新世纪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二、行为上甘当表率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生群体师生关系的相互示范效应中,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最大。几乎所有学生特别是青少年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从教师的具体和抽象的形象中,选择理想的行为准则。由此可见,对教师而言,自身的形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材料。很多内容是教师每届都在向学生讲授的,但教师在每次向学生讲授时,都应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治学严谨,严于律己,以自己文明的言语,端庄的仪表,从容的举止,遵纪守法的行为,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学生作出表率,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该学科的热爱,给学生树立榜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三、内容上注重实效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及所处的青春期阶段特点,在初中阶段可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以下德育内容:1.以“五爱”教育为中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理想前途教育;加强基层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还应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让学生逐步明确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适当渗透社会主义民族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民主法制教育;2.个性品质的培养: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理解、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学习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灵魂。数学的结果不需要用华丽的词藻来修饰,更不允许有任何夸张。数学中的概念、命题、定理表述的最根本的准则是准确、简明,任何修饰性的词汇都是多余的,数学的一个特点是严密。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精神能使人们养成缜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现实生活中,浮夸之风、华而不实之士大有人在,在同学身上,抄袭作业、心浮气躁、应差了事等也不乏其人,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数学刻苦钻研精神的培养、加强德育的渗透将有助于纠正这种不正之风。

四、方法上讲究策略

(一)以史为鉴,激发自豪感。我国古代有着辉煌的数学成就,在教学中可适时地向学生作些介绍。比如在讲圆周率时向学生介绍刘徽的割圆术,以及祖冲之的用分数近似地表示圆周率等。还有古今中外许多数学家的事迹,比如自学成才的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一生完成论著八百多篇的著名数学家欧拉,还有祖、杨辉、秦九韶、李冶、朱世杰等一批优秀的数学家,有中国剩余定理、祖公理、“割圆术”等具有世界影响的数学成就,对其中很多问题的研究也比国外早很多年。

(二)以人为鉴,增强自信心。我们通过近几年我国中学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向学生介绍,介绍数学大师陈景润、陈省生等,激励学生奋力拼搏的精神,树立学好数学,为国争光的思想。还通过介绍一些著名数学家的生平、轶事,比如说一些年轻的数学家成材的故事,阿贝尔22岁证明一般五次以上代数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伽罗瓦创建群论的时候只有18岁。还有法国数学家帕斯卡,16岁成为射影几何的奠基人之一,19岁发明原始计算器;德国数学家高斯19岁解决正多边形作图的判定问题,20岁证明代数基本定理,24岁出版影响鎏个19世纪数论发展、至今仍相当重要的《算术研究》。如果在教学中加入这些学生感兴趣又有知识性的内容,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增加数学的吸引力,学生的信心大增。

(三)热爱科学,学点辩证法。数学中到处充满着辩证法,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明教学内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与实践。让学生领悟到反映在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在教学中可这样渗透以下一些辩证的观点:如: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在不断发展,人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在数学中,正数与负数,整数与分数,有理数与无理数,这些概念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加与减的转化,乘与除的统一,乘方与开方的互逆,在教学中强调这些规律,学生便能从中接受到矛盾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观点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2000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 1983 克鲁捷茨基上海教育出版社

篇7

论文关键词:物理教学;物理素质;创造力培养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智能素质、品德素质、身体素质,以及专业美感素质等,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又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和独立性等。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能是性格很脆弱、依赖性很强的人。但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有独到的见解,在各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超强的记忆力等。素质教育是一种品质教育,这就要求在人的遗传素质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人的综合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专业品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之目的。本文主要论述在物理学科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实施物理素质教育。

一、在物理学科中应注意情感品质的培养

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冲动与好奇,是科学发现和探究的开端,正是这种好奇心引导着人类打开了一扇扇科学的大门,而学生则天生具有这种情感和品质。所有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快乐和喜悦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思维过程的基础上的,这种自身情感体验是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情感之一。人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还可以造就自己的客观、公正、科学、无私的情感,因为任何学习和科学研究都要求人具有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因此,学习和研究物理这门学科的过程,本身蕴含着各种积极的情感,这也正是进一步培养情感品质的过程。

物理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等,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产生畏难心理。对于这种情况,如果老师不加以及时的正确引导,就会使学生长期处在一种恐惧、胆怯和过度焦虑之中,这无疑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完全失去信心。

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也就是说,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其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而是利用物理学科特点和属性,以物理课堂教学为载体,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逐步形成人格健康、价值观正确的有用之才。

二、物理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为主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是在人们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即:认知能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的核心形态则是抽象逻辑思维(包括辩证逻辑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就思维结构的发展阶段来看,抽象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的后期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和理论型逻辑思维(包括辩证思维)。显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

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首先,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高中生都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开拓思维领域,非常需要抽象逻辑思维。同时,高中物理更加严密,具有公理化逻辑体系,对于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其次,高中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已从初中时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并逐步完成。这就意味着他们思维逐步趋向成熟,可塑性逐步变小。因此,在高中初期阶段,教师应对这个问题有个清醒地认识,不失时机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其顺利地完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

三、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科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规律和定律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注意观察发现的。比如,伽利略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和引导学习方法。比如,油罐车后面为什么要拖一条铁链尾巴呢?在干燥的季节里,在黑暗中我们把化纤衣服脱下来,通常会看到火星闪烁,这究竟是什么现象?通过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往往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

四、创造成功机会,增强学生自信心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普遍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需要和渴望。成功时,会兴趣倍增,情绪高昂,干劲十足;失败时(特别是多次努力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兴趣全无,死气沉沉。实际上,有些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并不都是因为他们的智力问题,相比而言,非智力因素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尽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促学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把教学内容设置成梯度和不同层次,开展内分层次教学,以适应学生不同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使他们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时,可根据问题的内容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回答。在布置作业时,可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物理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物理素质教育中,其目标并不是侧重于促进和储存知识,而是侧重于向学生提供有助于创造力培养、开发、形成的教育和指导,进一步发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从教育目标来看,学校教育不能只限于给学生一种专业的训练,而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品格和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毕业生实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这对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是一个全面的考验。从当前学校教育来看,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且遗留问题众多,就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来说,物理教育教学中应注意和妥善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基础知识”和“创造力”的关系。基础知识是人们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最基本的知识,是进行科学创造的基础。因此,要想开发、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只有掌握“熟”才能运用“活”。俗话说“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同时,由于物理这门学科本身是一门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物质运动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所以要学好物理,还必须懂得一些唯物辩证法,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认识物理现象,去分析物理过程,进而归纳和掌握物理变化规律。只有这样,我们对物理知识和现象的理解就会变得更透彻、更深刻,应用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当然,基础知识并不等于创造力,并不是知识越多、越丰富,其创造力就越高。实际上,只有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可能具有较高的创造力。

篇8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股票心理学的解释,介绍几种在股票投资中常有的心理状态,希望以此来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

关键词 投资心理学 哲学 佛教

股票投资是一门综合知识的运用,其中心理学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研究股票投资者在股票投资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学习股票心理学有助于投资者正确认识自己的投资心理、投资行为、正确认识他人及整个投资群体的投资心理和投资行为 。全世界实证研究统计,心理学学生与教师在股票投资方面远比从事经济类学科的学生有较高的投资收益,说明研究股票心理远比研究股票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更重要。

哲学主要研究人们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哲学培养人们宽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使人们能够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看待股市的涨跌和股民心理的波动,有助于把握住股市的大势。佛教主张四大皆空、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因果报应。学习一点佛教可以平静人们的浮躁之气、克制贪婪与恐惧的心理,在调整人的投资情绪的同时,促进人们更加理性的思考问题。

索罗斯深通欧洲哲学中的辩证法,对客观事物在发展中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矫枉过正等发展规律有深刻的理解,索罗斯能够不循常见,超越惯例,往往是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因而能得人之未得。索罗斯的反射理论实际上是大起大落理论,是对股市中流传几十年的随机波动理论的否定。即股票或期货要涨一定会涨过头,要跌也一定会跌过头,这是辩证法中的物极必反、矫枉必过正的原理。

西方的股票市场有效论是统治集团利用御用理论家编造的愚民理论,认识事物的能力不同、知识基础更不相同,所以即使所有信息都公开披漏,因理解不同,总有一部分人会先知先觉,提前杀入某一股票或板块,成为主力资金。实际上股市与期市都是主力资金操纵的,只不过在中国操纵市场比国外严重得多。正因为是操纵市场,所以股票上涨时,主力资金一定要将股价远远涨过价值中枢,使相信股票有价值中枢的散户在卖出后只能继续追涨,最终使散户失去理智,失去理智的原因是股价涨到了一个散户根本没有想到的价位从而使散户再也不相信股票有价值中枢。举例,巴菲特在H股中石油炒至10港币时认为已经超过价值中枢而出局,而索罗斯则将中石油炒至20港币.

在股价下跌时,一定要家股价跌过头。如果中石油价值中枢10港币,在股价跌至10港币时,一定会有投资者抄底,而索罗斯一定会将股价砸至5港币,其目的一方面是在5-6港币时重新吸货,另方面通过股价的恐怖下跌,使在10港币抄底的散户由于经历过深套,彻底改变持股心理,待股价重新涨至10港币附近,很容易交出宝贵的筹码。

股票投资的常见心理:

一、恐惧心理

表现之一,不敢抄底,主要是被媒体恐怖舆论所迷惑,不知道平均4-5倍市盈率是历次股市的大底。

表现之二,不敢割肉换股。心理障碍是不愿承认现实的亏损,实际上割肉换同样价位的别的更好的股票,因股数不变,实际等于并没割肉。割肉的策略:确认熊市来临,果断割肉。如果已经接近底部,且股票质地较好,死不割肉。股票质地较差,换股操作,主要是懂得机会成本,换好股涨的快,不换涨的慢或短期内不涨。底部割肉换股的关键是所换股票质地一定好于前者。

表现之三,亏损后不敢面对现实,采取逃避现实的态度。如股价跌得目不忍睹,长期不看股票以逃避痛苦。不看,不等于能忘记,问题积压在心底容易影响身心健康,且一旦有一天心理和身体实在承受不了极容易最后崩溃将筹码割肉割在地板上。

二、贪婪心理

表现之一,买股票时采取低价位挂单,在牛市来临股价开始暴涨之时,因低价挂单而没有成交后悔莫及。

表现之二,大盘或股价开始暴跌之时,因卖出高挂几分钱没有及时成交而形成深套。

表现之三,随着股价上涨,不断调高自己股票卖出的预期价位,反复计算如果股价再上涨多少,自己又获利多少,整日生活在憧憬与幻想当中,即使大盘下跌或个股大幅下跌,也仍然不卖,直至有一天个股跌回原地。这是股民表现贪婪性最多的地方,尤其在学历较高的人群中照样比比皆是。

三、急躁心理

自己买的股票不涨,割肉卖掉追涨其它正在上涨的股票。一旦被套,忍不住又割肉去追涨。不知赚钱极难,不忍受盘整的痛苦就想赚钱,不符合天道酬勤的常理。心理急躁,必然不能冷静分析问题。股市中,绩差股因主力资金吸货快,涨势凶,下跌也凶。绩优股主力资金吸货慢,虽涨速慢,但累计涨幅大、风险小,所以应精心选择绩优股,以时间换取金钱是股市长期生存之道。

四、固执心理

篇9

    一、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中,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这种发展的观点给德育的启示是: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并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忽视人的发展,过早地将学生分成等级,即“可塑之材”和“朽木不可雕者”,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少数的“幸运儿”很早被罩上一道道耀眼的光环,而大多数学生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了“陪读生”。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青少年身心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一时期的明显特点是:好奇心强,容易被各种新鲜事物所吸引;接受能力强,容易吸收各种知识;可塑性强,容易按照各种模式进行塑造。所以教师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给学生寄以期望,会有很大的收获。“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方式表现出来,而学生自然会受到鼓舞,产生一种自尊、自强、自爱、自信的努力向上的动力,因而能够取得显着的进步。

    二、一分为二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而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以,我们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处理周围的人和事。这种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一分为二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给德育的启示是: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造成影响,正像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所说:“生命即是一种强大有力、不可战胜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往往是无助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一个漠不关心的眼光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智慧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的东西。有的对数学之类抽象思维的东西百读不解,但对文学艺术等形象思维的东西过目不忘;有的对学习不感兴趣,学起来非常吃力,但喜爱音乐,且乐感极强;或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表现出独特的才华……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两眼不能只盯着“尖子生”,对一般学生视而不见。心理学上有个“马太效应”即“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们有的也要夺过来”。教师要克服“马太效应”,采取反“马太效应”。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篇10

作为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邱鸿忠教授每天都要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做心理咨询,问题涉及方方面面,邱教授认为,压力的确是眼下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但其本身是一个客观层面的东西,“如果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压力,确实太泛滥了一点。”

“压力问题一直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原来在心理学、医学层面讲得比较多,最近几年由于压力导致不少患病、休工、劳动力减弱,自杀事件也层出不穷,所以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关注。”

邱鸿忠教授分析说,压力有外源和内在两种,外源压力对每个人来说大体上都差不多,比如社会压力、单位压力。内源压力则各不相同,因为每个人对自我的期望值都不一样。外源压力来自于工作的质和量两个方面,量指的就是工作超时,比如老师、警察、护士的工作量很多时候都是不分白天黑夜的,超时的。质指的就是工作的更新,包括上级和老板对工作的要求,顾客、服务对象对工作的要求。邱教授认为,自我期望值是产生心理压力的主因:“如果你安心住几十平米的房子,那房子就不会形成压力,如果想住一百平米的房子,住房自然就成为了一个很重的负担。”

所以说,压力本身其实具备一定的客观因素,每个人对压力的应对方式、应对能力都不同,关键在于如何自我调节。心理素质比较差的人容易感觉较大的压力,他们对自己的认识的客观性存在一定问题,也就是缺少自知之明,不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环境,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心情,有时候也没办法和别人发展比较好的人际关系。

现代人喜欢口口声声把“郁闷”二字挂在嘴边,觉得生活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邱教授却认为,郁闷有时候不一定是压力太大,很有可能是压力不够。“压力不是个坏事情,而是一个辩证的事情,没有压力会懒惰、郁闷,压力太大会患病,有适当的压力人会前进,反而会成为一种动力,焦虑也是如此,焦虑是压力产生的一种结果,学生如果对自己的学业不焦虑,怎么会去复习功课?怎么会想到要提升自己的学业?压力过度,或者说面对压力不会处理才是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