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心理学效应范文
时间:2023-09-27 18:2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常见的心理学效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消极情绪;处理
一、心理压力的概念和表现
心理压力也可以称作精神压力,指的是个体面对压力应激源而产生压力反应的一种身心紧张的状态。大学生常见的压力应激源主要分为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恋爱压力、经济压力、独立生活的压力、家庭环境的压力、同学竞争的压力以及社会环境的压力等。众所周知,心理压力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适度的心理压力对维护身心健康、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最大限度激发出学生的潜力,使其在各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另一方面,压力不足或者过度压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起着消极而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意志涣散或者缺乏行为动力。
心理压力超负荷的表现主要有:注意力比较难集中,反应相对较迟钝;记忆力衰退,容易遗忘人忘事;自我评价较低,精神紧张;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更有甚者会有轻生的念头或行为出现;变得敏感多疑,不信任他人,害怕去人多的地方;表情呆滞、行动迟缓、对周围的人或事毫不关心;常常沉迷网络、恶意酗酒,睡得很晚,醒得很早。
二、大学生常见的消极情绪
(一)抑郁
是指学生遇到因挫折等外因带来的压力而出现心理上无力承受、无处发泄的一种反应,也是大学生最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之一。比如:大学生会因为学习成绩落后、竞赛失败、被同学孤立等事件引发出抑郁情绪。但是有抑郁情绪不等同于患有抑郁症,个体只有在抑郁长期存在且越演越烈的情况下才会发展成抑郁症。
(二)焦虑
是指学生个体对现实生活中潜在的挑战和威胁,常常出现焦虑、畏惧的情绪状态。一般来说,基于现实生活中潜在的挑战和威胁产生的焦虑称为现实性焦虑,比如大一新生刚进大学对新的校园环境和新的同学师生关系不能适应而产生焦虑和迷茫,当积极面对大学新生活,度过大一上学期后这种焦虑就自然消除了;基于因为无原由的挫折和威胁而产生的焦虑被称为病理性焦虑,比如学生担心期末考试的失利而产生焦虑,从而会出现失眠和紧张的状态,而且还会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而越发严重。
(三)自卑
是指学生对自己的智商、能力或者家庭现状的低评价,不认同或者瞧不上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反应。通常会觉得自己不如人、自己没有价值。多数情况下,自卑对个体起着消极的影响,一个人老是拿自己的短处去与他人的长处相比,就很容易身心失衡,否定自我,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轻生厌世的想法。
三、从辅导员的角度帮助学生缓解与消除心理压力
(一)辅导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
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与人交流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如学生在失恋之后,可以用身边的例子、自己的例子来安慰学生,直面失恋带来的短暂的痛苦,要积极的去提升自己,而不是自怜自艾。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参加社团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上,让学生明白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在学生遭遇社团、公司的面试失败时,可以告诉学生这只是漫漫求职路上的一次小小失误,要勇敢的重新振作起来,失败是成功之母,要在失败的事实上,总结经验来提升自己,总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二)辅导员帮助学生积极评估压力源
辅导员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分析压力产生的原因,评估压力产生的主要影响,比如让学生反思“这件事对我到底有哪些消极影响”以及“这些消极影响中哪个让我最在意”等问题。同时,让学生思考自己能寻找到哪些途径来摆脱压力困扰,然后尽早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辅导员指导学生尽快排解压力情绪
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及时地排解掉压力情绪,让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稳定、轻松与平静的状态。一般来说,在学生遇到来自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了,只有自己及时地排解掉压力情绪,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来面对压力的产生源,才能继续对生活充满动力和希望。比如学生自觉压力过大,可以让其找个僻静且安全的地方大哭一场,把淤积在心里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也可以向同学老师把压力产生的事件描述出来,寻求他人的帮助;还可以通过听音乐、跑步、打球等运动来调节压力。
参考文献:
[1]魏青,曾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篇2
教学活动1:Pre-listening
重大版高中英语必修3第一单元Friends and Friendship话题是朋友和友谊。在进行练习册中的听力训练前,播放两个视频短片,关于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在投影上显示出下列讨论话题,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
〔视频一〕你在同学家玩,他的弟弟突然从楼梯上摔下来,腿部受伤了,而他的父母又不在家,你同学不知怎么办,你应该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视频二〕你和同学一起骑车去上学,途中你同学的自行车突然坏了,而此时上课的时间又要到了,你同学不知怎么办,你应该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Pre-listening活动设计的理由】听前练习的目的旨在激活,或者提供给学生相关背景知识,简化较难的听力内容。这一步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听懂,尤其是对较难听力材料,这一步处理得好是下一步顺利进行的关键。一般来说,所谓的难,要么是所提供的听力材料的语言难,要么是内容难。因此,教师应从这两方面为学生的听做好准备。我所设计的讨论话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为学生下一步的听打好基础,充分做好内容、语言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这也符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一建议。
教学活动2:While—Listening
在这一节听力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这个教学环节。
1.Listening for the general idea
让学生听懂大意,即Listen for the general idea。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句上,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提醒学生只要听懂大意即可,能帮助学生树立听细节的信心,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2.Listening for the detail information
(1)Listen to the passage for the second time and complete the foll-
owing tips
(2)Listen to the passage for the third time and decide whethe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or false.
( )①When making friends with American,you should invite them to parties
( )②You should be willing to take the first step so as to make
friends with American
( )③As you start your conversation, you should talk about
something serious
( )④When Americans say “Let’s get together sometime”,they are trying to invite you to have a get-together.
( )⑤It’s easy to tell whether an American would like to be your friend.
在听懂大意的基础上来听细节,即Listen for details。教师根据听力练习布置任务,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特定的目的去听,专心致志地寻求所需信息。在这一阶段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以快速获取信息。
3.Intensive listening
解决了问题之后,应该给学生最后一次听的机会,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影响听力练习效率的原因,也就是找出没听懂的原因,积累经验,加深学生印象;二是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所听材料进行语音、语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因而,这一步是保证听力理解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
【While—Listening活动设计的理由】这一阶段是听力过程的核心。在第一阶段中,从内容上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已经被激活,学生应感到所听内容不是那么的生疏,从心理上学生也已经做好准备。然而,第二步应注重方法,否则学生不但可能听不懂,还可能挫伤听的积极性。其实我们只要在处理听力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整体到细节的方法,就能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听力氛围,引导学生掌握听力策略。
教学活动3:Post-listening
我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以下几个练习。
1.Mak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be willing to,take the first step ,open the conversation,show interest in.
2.Work in groups to discuss what advice should be followed in making friends with Chinese.
3. Make a dialogue with the following pattens.
篇3
关键词:实践活动 心理效应 思想情感
中图分类号::G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c)-0234-02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指人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社会活动等在人们心理中所引起的客观反映和效果,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体现的是一种心理学的效应和规律。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来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并在理解、模仿和反复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将会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只有把握好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效应,并将其很好地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中,才能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充满智慧,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虎添翼,更好地彰显它的培养目标和价值,并推动课程向良态发展。
1 在情境创设中,应用心理效应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情境相似性”心理效应,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所谓的“情境相似性”是利用相似的情境启动与新情境相联系的相关经验。利用“情境相似性”创设情境,激兴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把“情境相似性”应用在主题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针对情境的引导去思考和实践,调动起与情境相联系的已有的相关经验,并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情境的创设要来源于生活和社会,与学生息息相关。
2 在主题研究中,应用心理效应
在主题的研究中,如果能好好把握“半途效应”和“登门槛效应”。会让学生的主题研究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为了便于目标的达成,要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实行“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从易到难,不断深入。所以在主题研究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先对学生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当学生达成后,老师采用一些激励措施,给以肯定、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满怀希望,充满自信的去迎接后来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随着要求不断地提高,每个人也都不断地乐于参与、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3 在教师指导中,应用心理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帖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这种现象被称为标签效应。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标签”,贴到不同类型的学生身上,让他们的能力得到不同的鼓励与提升,继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大,可以给孩子们的标签是很多的。这种标签效应是其他学科课堂所不能给的,要好好利用。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这样,随着每一个活动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也随着过程取向变化而不断地生成,新的主题不断地生成。在兴趣和实践活动的驱动下使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地迸发,综合能力也不断地加强。同时,老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与科学管理,有效引导对学生的心理和认知上产生积极的影响。
4 在学生分组合作中,应用心理效应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分组合作中,要注意应用好“角色效应”和“鲶鱼效应”。所谓的“角色效应”,来源于一位心理学家的观察发现:两个同卵双生的女孩,生长在同一个家庭中,但是她俩在性格上却大相径庭。主要是他们充当的“角色”不同。出生后,她们的父母在对待她俩的态度上大不一样。尽管她们是孪生姐妹,但她们的父母就责成先出生的为“姐姐”,后出生的为“妹妹”。姐姐必须照顾妹妹,要对妹妹的行为负责,同时要求妹妹要听姐姐的话,遇事必须同姐姐商量。这样,姐姐不但要培养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扮演了妹妹的“保护人”的角色;妹妹则当然充当了被保护的角色。可见,充当何种角色对孪生姐妹的性格异样是关键的因素。
每一个小组根据每个学生特点,来确定好小组“角色”。可分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操作员、纪律员等。每个”角色“有每个角色的职责。让每位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人人有“角色”,人人有事干。当“角色”对孩子产生积极效应后,可进行下面的“角色”轮流制。定期进行角色轮流,让每个学生有机会体会不同的角色,增长不同的体验,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勇于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律能力及责任心等。让教育能够面向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向前发展。
所谓的“鲶鱼效应”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他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该渔民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鲶鱼以鱼为主要食物,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所谓的“鲶鱼效应”实际指的是一种适度竞争效应。在分组合作的过程中,每一研究小组中都可以放一条善于创新的“鲶鱼”作标杆,引发小组同学的头脑风暴,引起良性竞争,促进主题研究活动高效、圆满、创新地完成。
5 在汇报交流中,应用心理效应
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可以应用“霍桑效应”和“成败效应”。
所谓的“霍桑效应”来源于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它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每况愈下。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2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2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学生在研究活动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这时,在汇报交流的环节,要让学生充分地表达出来。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汇报,包括成功的发现及研究中的困惑和不满。特别是学生的困惑和不满,老师要认真对待,并进行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用哪些措施方法让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解决,直到学生们满意为止。问题解决了,学生们满意了,在后面的研究学习中,才会更加有力量和信心,这就是“霍桑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应用。
“成败效应”是指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和失败效应,是格维尔茨在研究中发现的。他的研究发现能力较强的学生,解决了一类中一个问题之后,便不愿意再解决另一个相似的问题,而挑较为复杂的难题,藉以探索新的解决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境地,从而感到内心的愉快与愿望的满足,这就是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老师将目标适当放低,让能力低的同学在相对轻松的完成汇报后,教师给以积极鼓励再进行适时的提升,最后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6 在展示评价中,应用心理效应
在展示评价环节中,要合理应用“增减效应”,防止“晕轮效应”。
“增减效应”来源于心理学家们作的一系列的实验之一:受试的80名大学生,将他们随机分成4组,每组均有7次机会听到某一同学谈有关对他们的评价。第4组为贬抑组,即7次评价只说受试者缺点;第2组为褒扬组,即7次评价只说受试者优点;第3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4次评价专门说受试者缺点,后3次评价则专门说受试者优点;第4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4次评价专门说受试者优点,后3次评价则专门说受试者缺点。当这4组受试者都听完该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后,心理学家要求受试者们各自说出对该同学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最喜欢该同学的竟是先贬后褒组而不是褒扬组,因为先贬后褒则显得客观与有诚心。实验的结果,使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即我们最喜欢那些对我们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我们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为此在展示评价的环节,积极运用“增减效应”,会增强评价的效果。例如:当评价学生的活动时,可以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先说说学生在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小问题。然后再结合活动中的亮点给以极大的赞扬,这样让亮点在学生心中留下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在后面的活动中,学生的亮点会越来越多,学生会满怀心喜地,自信满满地迎接一个个任务。所以积极根据具体对象、内容、时机和环境采取“增减效应”,可以更好地实施评价。
所谓“晕轮效应”指的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如果已获得有关某个人的某些方面的好的信息,就更容易认为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都不错,从而对这个人形成良好的整体印象,就像月晕一样,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因此,又称晕轮效应。在展示评价环节,对于学生做的好的一面要积极鼓励与赞扬。但不能以偏概全,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给以指出和纠正。只有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作到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合理评价学生,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再进行综合评价,才能有效地防止“晕轮效应”的发生。
7 在创新拓展中,应用心理效应
“头脑风暴效应”又叫“诸葛亮会、头脑激荡法、开窍反应”,它将不同专业与背景的人集中到一起,让他们互相设想,互相撞击,以求得到新创造、新构思的方法。在创新拓展环节,要积极应用“头脑风暴效应”,要为学生的“头脑风暴效应”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头脑风暴要注意:(1)异想天开,说出想到的任何主意;(2)越多越好,重数量而非质量;(3)是见解无专利,鼓励综合数种见解或在他人见解基础上进行发现。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好的应用心理效应,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大有裨益,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育时效,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总之,积极合理地应用心理效应,将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好、更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4
当今,大数据时代的传媒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媒介变革:云计算、4g、社会化媒体等一批新兴的数字技术及媒介终端,日益成为正处于白热化竞争趋势下媒介生态的又一批生力军。当我们致力于通过各种渠道增加不同媒介博弈的筹码之时,不妨从另一个维度进行思索:以基本的人性为出发点,在“碎片化”、“分众化”语境中探讨心理学对当下传媒的影响,从而抓住新闻传播的精神内核,解读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密码。
心理学语境同传播学体系对传媒这一话题从起点来看有不谋而合之处:传播学认为,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可视为三个元素组成的基本链条——传者、传播内容及受众;新闻心理学则巧妙地将传播内容两端的两个传播主体进行巧妙的划分,通过大量实证性素材和经验性资料去提炼内在化的心理本质。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想更深入地掌握传播技巧,必须领会和运用两种学科交叉互渗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一、传者:从心理学语境解读“编码”
作为传播链条的起点,传者应具备的基本心理学素养首先就是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由于媒体人是个体社会化的典型本文由收集整理代表,传者必须要满足所在社会制度、媒体机构及受众对自身的角色期待,做好“时代船头的守望者”。从心理学上讲,这种“去个性化”的过程实质上和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心理倾向是并行不悖的。因为一方面,任何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在发言、表态及行为方式上,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人”,代表着某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和声音,其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传播效果;而另一方面,传者个人又会带有自身明显的印痕,其动机、气质、性格、情感和意志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所以,优秀的传媒从业人员都应该把握基本的心理学常识,以期加强传播效果和媒介公信力,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1、巧妙运用“印象控制法”
传者作为传播源,必须学会“印象控制法”。常见的“登门槛”、“留面子”、“放大收敛”策略等不失为佳策。但实际上,“偏见心理”的某些元素运用于此也同样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比如著名的三对效应: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光晕效应vs扫帚星效应、定势效应vs刻板印象。其中,第一组:“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其作用不仅强烈且持久,而近因效因则正相反;又如“光晕效应vs扫帚星效应”,前者指 “爱屋及乌”是人之本性,若对某人某方面有了好印象那么其他方面也会相应获得高评价度,后者则反之;另外,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和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也是值得思忖的重要问题。
对此,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同媒介的传播者,特别是电视、广播主持人,必须学会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个性魅力,机敏地把握好所依托媒介的符号属性(如广播,其优势在于声音符号,可以给听众营造私密性、仿人际传播的沟通情景,提供更细腻的情绪情感体验等。所以打造正向的“主持人效应”不失为广播品牌经营的良方),通过人际吸引对受众进行有的放矢的刺激,努力缩小传受关系的落差和断裂,在加强应变和创造能力的同时不拘泥于定势,努力打破受众的刻板印象——以此打造良好的首因效应和光晕效应,从而提升节目和所依属媒介的影响力,稳固受众群,提高传播效果。
2、熟练运用“移情法”
以心理学为背景,以传播学为参考坐标,为人们所熟知的符号学体系中“编码与解码”是传者与受者必须的沟通过程。而心理学中的“移情法”是使编码与解码行为简易化,甚至推进二者高度融合的策略。该策略认为,角色互换是传者进行编码时不可或缺的心理倾向。换言之,传者应具备设身处地感受别人情绪、思想的能力;同时,也要在“互动观”中掌握将自己的情绪、思想移入他人脑海的能力。因此,拥有高超“移情”技巧的传者必须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要求其平时注重记录、积累社会不同群体的所思、所感,不断培养自己不同模式的表达技巧以及诸如神态、举止方面等更多元的符号呈现力。
譬如以互联网媒介传者为例,总结其所运用的“移情法”特征有如下几点:(1)网络文章短小,段落化、去书面化、超链接资源丰富——即网络文字编辑结合网络自身特性,考虑到受众阅读习惯的“移情”理念的外现;(2)图片、视频及吸引人眼球的新闻标题——网络编辑为了获得更多受众的注意,获得“注意力经济”,以多元符号和能引起大家猎奇、同情、愤怒等心理的方式进行页面组合;(3)网络的交互性为传播者提供了技术层面的反馈机制,这就为传者及时体察受众情绪、表达自身观点构建了虚拟公共领域,客观上促进了“移情”的双向互动和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移情”可一定程度消解媒介“中介作用”的阻碍,在心理层面促进传受沟通。
二、受众:从心理学语境解读“解码”
在当前社会分工日趋细化、媒体受众不断细分的碎片化时代,满足受众的需求是媒介生存的立足点和根本法则。由于受众会对不同媒介符号所呈现的信息进行自动整合(即通过不同媒介对某个事件的表达主动形成完整认知),我们不仅要重视媒介间的协同与互补效应,还要认识到媒介刺激下受众认知、态度到行为转变存在着哪些心理效应影响着传播效果。这对传媒人如何从受众“解码”的视角学会更好地编码具有启发意义。
1、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内涵是:随着时间推移,比起消息源,消息本身的内容会给受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而更易改变受众态度。在“内容为王”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真正能获得持久生命力的筹码必定是内容。对此,“睡眠者效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影响是正负双向的:如果某媒体或传者所的消息内容具有强烈的接近性、显著性,并且能够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那么无论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受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忆主动沉淀期”后,会自发记住正向的舆论,从而改变原负向态度并化为良性行动力;相反,假如社会谣言得不到有效澄清和控制,经过受众的选择性接受、理解和记忆后便会相应形成负向传播效果,催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事实上,许多媒体都已自行运用了“睡眠者效应”的技法。比如当今“类型化广播”大行其道便自觉遵从了“内容细分”导向下的目标受众定位;但是,我们万万不可盲目追求内容而忽略了道德价值杠杆的力量。传媒人必须掌握好内容的“度”,以社会责任感做好媒体的把关人,注重传播内容的导向性是否符合道德伦理,是否符合正常的社会运行轨道,决不能单纯求轰动、求刺激而牺牲了社会效益。
2、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群体心理效应”
社会化进程中的每个个体看似被不同社会职能进行了分割,但媒体信息流会潜在地将人们重新聚合到一起。另外,群体压力也会使人们在“场论”(人的行为是个体内在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影响下产生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状态: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类似于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其强大的“遵从”性是常态化的受众社会心理倾向。对此,“场依存性”概念是“群体心理效应”的一条重要佐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维特金等学者经过一系列试验后论证得出:独立性极强、场依存性极强及中间区域的受众人数这三个主体基本呈正态化分布,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属于中间区域。所以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传者应注意所信息对大多数人而言属于“可被接受和不被接受之间”这一态势——这对新闻宣传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往单向自上而下的新闻宣传早已跟不上时代步伐,怎样使受众数量向“场依存性”强的一方增长,自觉选择接受所宣传内容呢?从新闻业务角度看,必须以更丰富多元的表现手法、更贴近受众生活和情感体验的方式进行报道,同时也应理性地给出一些不同观点,给予受众主动选择和思索的空间,从而通过“双方面论证”的方式,引导受众通过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已有价值理念推出符合宣传宗旨的观点,加深印象,以促进现实行为的“遵从”。
3、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选择性心理”
篇5
一、“我不知道美术教师叫什么名字”
“美术老师叫什么名字?”对于这一提问,能回答出美术老师全名的学生寥寥无几,多数学生只知道美术老师的姓氏。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师,美术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确实较少,因而疏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容易造成师生相互了解不够,学生对美术教师认同程度不高的现象。中学学生已经步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已经觉醒,他们希望得到他人认同的需求特别强烈。认同感会影响个人认知的选择性和积极性,而学生对学科的喜爱程度和投入程度,很大一部分则取决于他们对任课教师的喜欢程度和认同程度,所以及早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十分必要。
因此,对于此种现象的最好的改善方式之一便是利用第一次课,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培养认同感的最佳时机是师生首次见面时。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这便是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第一次课时,学生总会从心理上对新接触的老师充满美好的期待和想象。此时便是利用“首因效应”培养学生认同感的最佳时机。而且,美术课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课堂学习氛围相对自由和宽松,学生也易于对美术教师产生好感。如果美术教师在首次见面时适当敞开自己,让师生之间多点了解,就可以促进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学生认同感的培养。
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第一次课时,教师可穿着体现美术教师个性特点的服饰。这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结合美术特长,介绍个人信息,让学生明白美术是一种展示自我的方式,也可以是一种交流的方式,美术与生活密切相关。其次,第一次课时,针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多给予正面的“标签”。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相应的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贴上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便是心理学中的“标签效应”。通过“贴”正面“标签”,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期待和暗示,为师生今后的情感沟通以及美术教学创设一个极佳的局面。
二、“老师,我不会”
一到美术作业时间,总会有些学生左顾右盼,或坐着发呆,但就是不动笔画画。当问及这些学生不动笔画画的原因时,“我不会”便是常见的理由。即使有的学生愿意画,却用手挡住,不愿让人看到……对进入到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创作过程的愉悦,而开始关注作品最后呈现的面貌,以“像”和“不像”的标准要求自己。他们对自己作品的不满意程度开始加大,由此产生了“写实危机”,但又常常“眼高手低”,因而惧怕失败,不敢动手,不敢将自己的作品示人。
因此,对此种现象的最好的改善方式之一便是由易及难,让学生“得寸进尺”。心理学中有一个“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就是当一个任务特别难以完成时,让人们先接受和完成较容易的任务,让其逐渐接受和完成其他较难的任务。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在学习难度和评价标准上进行适当改变,由浅入深,由易及难,阶梯性地推进教学。
以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水粉、水彩画课程教学为例。该课程教材的编写意图是用具象写实的水粉、水彩画法来表现山水风景、静物、人物等。而具象写实画法表现难度大、不易掌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发挥。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课程改为意象水粉、水彩画,将意象绘画方式引入课堂教学,避开学生对具象作品表现困难的教学难点。教师把教学内容具体分成感受意象、表达意象和评价意象三个部分。通过感受意象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通过表达意象来学习水粉、水彩技法和技巧,再通过评价意象来建立新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将技法复杂、追求写实的具象表现方式,改成操作容易、追求意味而相对自由的意象表现方式,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和表现难度,学生的作业也就会变得生动多样起来。
在美术教学中,合理利用“登门槛效应”,从简单到复杂,从绘画到设计,从再现到创意,从被动到主动,让学生逐渐克服“写实危机”的恐惧和表达障碍,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
三、默默无语的学生
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怪象,年级越高,主动发言的学生越少。还有一些学生,无论被问任何问题,都默默无语,不作回答。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处于心理起伏大、情绪不稳定的时期。一方面他们渴望被人理解,一方面他们又开始学会适当地封闭自己,掩饰自己,尤其是在公共场合。
因此,对此种现象的最好的改善方式之一便是“我手画我心”。心理学认为绘画是一种投射技术,它能够反映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和语言相比,人们对绘画的防御心较弱,无论是随意涂鸦还是命题创作,人们会更自然、更真实地在美术作品和美术活动中流露自己的性格倾向、习惯爱好和心理需要。美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我手画我心”的过程。“我手画我心”是一种超越语言的表达。线条、图像和色彩比语言和行动能更直接、更丰富、更个性地表达自我。学生的自由绘画尤其如此。举例来说,构图大胆、线条粗犷、色调偏暖的学生,性格一般偏向外向、自信,因而绘画不拘小节;而构图整齐、用线拘谨、注重细节、色调偏冷的学生一般性格偏于内向、温和,做事有始有终。心理状况良好的学生,其作品一般构图饱满,色彩明快;而心理状况不佳的学生,其作品往往构图简单,色彩混乱。
美术教师要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敞开心扉,尽情享受创作的乐趣,甚至可以借助美术,让学生增强自信、发现自我、学会表达。
对于一线的美术教师来说,结合心理学的某些知识,用美术的方式培养师生情感,疏导情绪,其操作难度并不大。而借助心理学知识解读美术作品所蕴含的信息,了解学生复杂的心理和个性,以完善其人格,其操作难度相对较大。但一线美术教师仍有必要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积极探索将其运用于美术教学实践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这是美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
总之,将心理学知识巧妙运用于美术教学中,可以让美术教学更加生动,让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也更能充分发挥美术学科对提高学生素养、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3]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4]谢弗,等.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篇6
心理学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教师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心理效应对于处理好师生关系、管理班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刻板印象
曾经在某一网站看到这样一个笑话:如果你的前面是一位发怒的重庆女孩,后面是万丈深渊,那么,奉劝你还是往后跳吧!这个笑话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重庆女孩的泼辣,可以说是“盛名远播”,因此,一提到重庆女孩,首先浮上脑海的就是“泼辣”二字,丝毫不顾其中是否有被冤枉的“例外”,这就是所谓“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要避免刻板印象对班级管理造成负面影响。
启示:
1.在接收新班时,有些班主任总想着到前任班主任、任课教师那里了解班级情况,重点了解哪些学生适合当班干部,哪些学习好,哪些是问题学生,哪些调皮捣蛋。看似是为了今后更好更快地开展工作,其实,无形中遮住了你那睿智的双眼,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无形中给部分学生扣上了一顶沉重的帽子。
2.平日学习不太好的学生突然在期末质量检测中成绩特别突出,有些学生会认为:还不知道怎么抄的呢?但,我们老师决不能这样认为,否则,这个学生就毁在我们手里,他会讨厌学习,仇视老师。学生取得进步原因是多方面的,决不能以原来的标准去看待学生,评价学生,即便成绩是假的,也应该委婉地指出,讲明利害关系,让他认识到假的永远成不了真的。刻板印象,需要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避免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二、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费里德曼(J.L.Freedman)和费雷泽(S.C.Fraser)的一项研究证明,让人们先接受较小的要求,能促使其逐渐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门槛效应”。心理学家查丁奈(R.B.Cialdini)还发现,当人们拒绝接受一个较大的要求后,认知上的不协调会驱使他们建立新的平衡,因而容易接受一个较小的要求。当小要求与大要求有明显联系,且紧跟在大要求之后提出时,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个小要求。
启示:
问题学生转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如果运用“门槛效应”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向问题学生提出要求,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实际情况,应尽量低一些,小一些。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她学习成绩一般,可是她很刻苦。因此我很少批评她,经常鼓励她。对她的每一次进步,我都给与及时的鼓励,找准时机表扬她、鼓励她,帮她慢慢树立自信心。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进步大,大表扬;进步小,小表扬。就这样,她学习上越来越有信心,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毕业会考中,数学取得满分的好成绩。在毕业典礼上,她对我说:“杨老师,这是我惟一的一次满分,谢谢你!”
三、“沉锚”效应
“沉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两家卖粥的小店,每天顾客的数量和粥店的服务质量都差不多,但结算的时候,总是一家粥店的销售额高于另一家。探其究竟,原来效益好的那家粥店的服务员为客人盛好粥后,总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而另一家粥店的服务员总问:“加不加鸡蛋?”接收到第一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几个鸡蛋的问题,而接收到第二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不加鸡蛋的问题。考虑的问题不同,答案自然也不同。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第一家粥店不知不觉地多卖了鸡蛋,增加了销售。
启示:
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利用“沉锚”效应,会使学生高高兴兴地完成作业。只要你运用恰当,再多、再复杂的作业,学生也会乐于接受。在放学前,先让课代表布置作业,然后自己再亲自布置作业。“今天,看到你们表现很好,尤其是现在纪律这么好,而且,你们今天在课堂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我为你们感到高兴。因此,本打算布置10道题,现在给你们减少4道,就布置6道吧!”学生欢呼声一片。其实原本就想布置6道题。如果你直接布置6道题,学生会这么高兴吗?会高高兴兴完成你布置的作业吗?
篇7
如何应对挑战,是每一个有线人都不得不思考的命题。常言道:思路决定出路!而思源于心。笔者认为,面对数字化与三网融合时代的竞争。有线乃至广电首先要解决相关心理问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态,有线才能有信心、构妙思、谋出路、求发展。
心理学是应用广泛的基础学科,包括发展心理学、性格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组织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在本文中。笔者收集和归纳了100个与有线电视数字化相关问题,尝试用心理学理论予以解释,不仅旨在抛砖引玉,而且希望同仁举一反三。共同破解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发展难题。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当或错误之处。欢迎同仁们批评指正!
竞合与自我定位篇
第一问:为什么“三网融合”最难的是理解与沟通?
注意力具有选择性,认知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的实验充分证明了此点。“三网融合”涉及各自切身利益,在主观上会形成心理学上的“证实偏见”,在沟通上会“选择性注意”,结果双方很难理解与沟通。
第二问:为什么广电其实并不具备所谓的“特殊性”?
在广电经常可以听到自身具有“特殊性”的说法。其实,把这些说法中的“广电”两字去掉,放在任何不完全改制或没有改制的行业中,绝大部分都同样适用――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即“把人们普遍具有的性格或心理特征当作自己独有性格的心理倾向”。强调“特殊性”,就可以为自身改革不力进行辩护,可以将更深层次的矛盾或问题继续掩盖起来……
第三问:为什么说如果失掉了公益性,广电网络 [小贴土]
尽管广电网络希望成为赢利性组织,但为了获取政策资源、免受竞争威胁。长久以来一直戴着“公益性面具”。也被社会和公众所认可。按照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当公益性面具被外界认同时,广电网络已经把“真我”变成了“面具我”,赢利人格反倒成为假象。一旦撕掉面具,广电网络将不被社会和大众所认识,各种威胁接踵而至,目前亦尚未具备招架实力!
人格面具:1人格最外层的人格面具掩盖了真我,使人格成为一种假象,按着别人的期望行事,故同他的真正人格并不一致。人可靠面具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瑞士)
第四问:当年选择PAL制式、弃用NTSC制式,明明没有太多道理,为什么没人站出来反对?
著名的米尔格兰姆“服从实验”表明:“人在不用负责任的前提下,往往做出明知道错误的事情,甚至去杀人。”
就此问题,当时的体制和机制鼓励服从。服从了。即便是错的,自己也不用承担责任。当广电开始部分转变机制,特别是“网台分离”、网络“事转企”之后,网络公司需要对股东负责,对行政意志的理性服从和建设改进,将取代无条件盲从。
第五问:为什么广电人习惯于一有困难就找党委/政府,而不是自己想办法?
长期以来,广电一直处于事业体制下,有事找党委/政府,事情就好办。尽管目前开始推进体制改革,但包括党委/政府和广电,都还习惯于传统思维,完全符合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第六问:为什么广电常常表现为缺失竞争精神?
其实,广电在历史上不乏充满竞争精神的尝试,但总遭遇外部打压或内部钳制――以有线网络为例,开展VoIP电话业务时受到外部打压,面对IPTv和直播星的竞争时遭遇内部钳制,甚至是内部默许。电视台方面,也不断遭遇各种“禁(限)播令”、“禁广(告)令”,令内容制作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敢放开手脚。久而久之,广电就会产生竞争无用的思想,印证了心理学的“习得性无助”理论。
第七问:为什么说广电面对竞争,首要的不是方法、模式,而是信心?
常言道:狭路相逢勇者胜!此即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一个人相信自己能成功地执行产生一个特定的结果所要求的行为。如果学习者不相信自己能掌握一个任务,就不能继续做这个任务。”显然,作为信念、信心的统一,“自我效能感”决定了广电的行为选择、坚持和努力程度,影响广电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行为表现。
第八问:为什么广电不要一味埋怨自己比电信差?
广电确实在许多方面需要向电信学习,但不能一味埋怨自己比电信差,有许多差距确实是由于历史和环境造成的。一味埋怨自己,会产生心理学上的“身体意象障碍”,表现为过多的关注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低自尊和消极情绪等。
第九问:为什么说当广电发现电信某些特点时,其实就是在说自己蒙羞和难堪之处?
可用心理学家荣格对“心理阴影”的解释理解此现象――广电总是在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着或无意识地怀着一些不愿意被他人知道的心理内容,它们大多数都令广电的意识自我蒙羞和难堪。这些无意识往往会投射到对手身上,于是就发现了电信的这些特点。
第十问:为什么广电在遭遇挫折或失败时,很少听到自责?
当广电遭遇挫折或失败时,往往听到的不是自责或建议,而是强调客观理由或埋怨他人。这在社会心理学上符合伯格拉和琼斯实验的“自我障碍”现象,即“人们为自己准备好诸多障碍理由和借口,以便在表现不佳时避免自责。”
第十一问:为什么说某些广电组织已经患有企业忧郁症?
常见的现象有:(1)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干,能干的又没有前景,大部分时间处于这种情绪阴郁之中;(2)工作只是一种要被动做好的职业,各种约束导致不能创新,失去了对广电工作的兴趣与快乐;(3)企业机构长期没有做调整,人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不断减少(4)开会没有人发言,整个企业处于过度睡眠状态;(5)对IPTV、“山寨”直播星、互联网等竞争,不是感到焦虑、就是反应迟钝;(6)虽然上班没多少事情。但人人都感到疲劳;(7)觉得广电是个没什么价值的行业,能维持就不错了;(8)企业的思考力、注意力几乎每年都在降低,不是到处救火、就是没事可干;(9)已经在做“广电灭亡后”的想法或计划,或者在准备“三网融合”后如何接受电信部门的管理……如果上述现象中有5种及其以上与企业现状相符,基本可以判断该企业已经患有忧郁症。解决之道,是以客观角度回顾企业历程及分析现状。重新树立信心。
第十二问:为什么某些省网常常“酸溜溜”地对待市网取得的成绩?
由于省网的资源获取比较容易,因此往往不太注重管理和运营。但当市网取得成绩,甚至优于自己时,又表现为酸溜溜的。心理学上称之为“合理化作用(文饰作用)”,即一种典型的心理防御,在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追求目标时,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的窘 迫文饰。
第十三问:在广电内部,为什么电视台很强势,而有线网络很逆反?
广电好比一个大家庭,电视台好比长子(从广电产业收入来看,电视台广告收入一直比重最大)。按照“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的研究,长子需要付出更多精力去靠拢父母的判断标准,从而获得最多资源,但创造性往往低于弟弟们。有线好比广电大家庭的幼子,又是自我成长起来的,往往被父母放宽要求,客观上给了其施展空间。同时,为了能反抗长子,幼子往往做出“叛逆”行为刻意强调与众不同。
第十四问:为什么说IPTV和直播星的竞争有利于有线提高服务质量?
心理学的“社会助长效应”指出:人们在竞争心受到刺激时,才会集中注意力做应该做的事情。有线如果持续保持绝对垄断、缺乏有效竞争,就不会主动提高服务意识。
第十五问:为什么从长期看,有线终将在心理上放弃对直播卫星和lPTV的政策抗争?
IPTV发展和直播卫星进城均使有线反应强烈,但很快有线会发现,政策申诉和抗辩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无法得到长期的强有力的政策和行政支持,每一次抗争过后反而带来对手力度更大的反弹。久而久之,按照心理学“习得性无助”理论和“感觉适应”理论,有线很快就会麻木。
第十六问:为什么建议各地有线网络公司在遇到lPT、“山寨”直播卫星等竞争问题时,要集中向领导单位某个主管或部门投诉,而不要多重投诉?
尽管领导单位的每个部门都关心诸如IPTv、“山寨”直播星等问题,但各有职责分工。心理学上称之为“旁观者效果”,即在遇到危机或危险时,如果有许多部门关注,对危机或危险的责任感就会分散。因此,当有线需要领导部门帮助时,与其向多个部门发出请求,不如指定某个部门发出请求,可能会得到更好的短期效果。
商业探索篇
第十七问:为什么说建立新的增值商业模式是解决数字化上下矛盾的缓冲区?
按照“刺激一反应理论”,数字化的压力(上级要求压力、竞争形势压力、投资压力、盈利压力等)越大,(抵触性)反应或矛盾就越大;如果压力不可避免,就需要在被刺激体之间增加缓冲部分,以便减少抵触性反应。当前数字化的缓冲部分,就是寻找新的增值商业模式,替代原来仅依靠付费频道或VOD的增值商业模式。
第十八问:为什么说数字化再不想办法改变现状,会造成某些广电机构精神崩溃?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类内心世界分为意识(能够意识到部分)、无意识(被压抑的、平时意识不到的部分),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前意识(根据情况间或意识到的部分);人们的内心深处压抑了很多被视为禁忌的欲望,长久得不到释放,自然会变得崩溃。比如,网络公司在进行数字整转时的“意识”是涨价和找老百姓收钱;“前意识”是没有服务和效用恐怕收不到钱;“无意识”是明明亏本,却被强制要求不能说,付费明明有问题也不能说,不能行使独立运营权也不能说……久而久之精神必然崩溃!
解决之道,即将处于无意识世界的压抑释放到意识的世界,精神疾病就治愈了。第十九问:为什么说广电应该调整心态去面对数字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
按照心理学家詹姆斯的“机能主义”观点,广电在数字化环境中遭遇未知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广电对数字化的“意识”或“认识”应该去主动适应新的环境,而不是固执已见。主要需要适应的新环境包括,老百姓不愿意花钱、数字节目政策限制太多、投资压力大或亏损大……广电只有适应了新环境,才能寻找到新出路。
第二十问:为什么在数字电视商业模式探索中应该鼓励探索精神、容忍失败,而不是“以结果论英雄”?
数字电视的商业模式探索,面对着一个全新领域,国内外成功案例并不多,考虑到中国的本地化市场色彩,甚至可以说罕见。若以结果论英雄,一旦失败,探索者往往会归罪于自己能力不足,或在环境中找原因;如果秉承鼓励精神,一旦探索者失败,会认为是努力不够。这就是心理学所反复验证过的,“夸奖过程相比夸奖结果,是更加有效的夸奖方法。”
第二十一问:在广电的许多想法中,有些在开始就可以在理论上证明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允许其试验,即“花钱买教训”?
心理学家文格纳的“白熊实验”表明,存在一种“反弹效应”,即越是抑制广电某些自己的想法,因“反弹效应”越是会产生更多的想法,甚至造成强大的反对势力。不如在损失可控的范围内,允许其试验。失败后,实验者反而会集中精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数据广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第二十二问:为什么在新技术的选择上,有些厂电网络运营商喜欢自行一套?
历史上,广电有许多按照要求采用的技术,但是出了很多问题,造成了极大浪费;而且一旦出了问题。要求方又不承担责任。按照“习得性无助”理论,地方网络运营商就不会听要求,或者有选择地听要求。
第二十三问:为什么建议有线网络在发展宽带业务时不要自卑?
宽带接入已是发展多年的大众化业务,老百姓已经对其丧失了技术新鲜感,只是关心性价比。更不太在乎是谁在提供服务。广电宽带虽然知名度不如电信,但不要为这点过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而应聚焦于营销和服务上,特别是服务响应时间和服务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学上称之为“焦点效应”。指的是人们误以为自己受到别人的关注。而过分分散注意力;其实人们对他人行为的关注度比想象的要低,所以没必要过分在意与自己相关的小事或失误。
第二十四问:为什么当某件事情不顺页利时,有线不要先指责事情本身,而要先检查自己思维的完整性?
有线发展的历史是一段悲壮的历史,很不容易!我们痛失了很多机遇,也经历了许多挫折。每次遭遇挫折,都有许多有线同仁进行总结与反思,但往往不是反思当初假想的结果。而是反思实现结果的条件,即“如果某某条件能够满足,就会出现所需要的结果。…‘如果老百姓能够把我们与电信进行对比。就不会抱怨数字电视涨价了”、“如果开路电视不那么强势,付费电视就会成功了”――心理学上称之为“反事实思维的上行思维”。
如果有线反思假想结果呢?即结果是伪命题或假,应该怎么办?例如,“如果付费电视不成立,我们应该如何发展数字电视?”,“如果有线电视收视费为零,我们应该如何生存?”――心理学上称之为“反事实思维的下行思维”。
有线今天的成果来之不易,在反思中珍惜成果、加大创新的方式之一,就是建立反事实思维。从而使有线的行为更加可控。
第二十五问:为什么说:有线控制自己比获取政策支持更重要?
有线正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压力环境中 时,如果相信自己可以控制局面,那么压力带来的负面效应就会减少。一旦有线对自己的行动没有了控制力,那么有线就会成为傀儡;一旦有线对自己的欲望失去了控制力,那么有线就会成为欲望的奴隶;一旦有线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了控制力,那么有线就会如行尸走肉一样没有了灵魂――这就是心理学家兰格和罗丁有关“选择权与快乐感”实验告诉我们的基本道理。
第二十六问:为什么要用“三只眼”观点来指导数字化业务的创新?
超个人主义心理学家K・威尔伯提出了“三只眼”观点。
第一只眼是“肉眼”,感觉空间、时间、物质所构成的外部世界;要求广电网络运营商全面去观察和感受,包括自身和产业链、线上和线下、企业与政府。
第二只眼是“智慧之眼”,获得哲学、逻辑,以及有关心灵本身的知识;即要求广电找出所有逻辑相关部分,寻找符合逻辑的连接;同时,找出非逻辑之处,形成“空白”或逻辑中断。
第三只眼是“冥想之眼”,有助于获得超越现实的知识;就是要求广电跳跃“空白”,形成新的逻辑,即创新。
例如,电视经济第一只“肉眼”能够感受到的不是广告就是付费;第二只“智慧之眼”的提问是“有没有别的方式?”,“能不能不靠广告和付费赢利?”,并在“电视”与“广告或付费”之间产生逻辑中断或“空白”;第三只“冥想之眼”的答案,“靠商品挣钱!”――于是,产生了“电视购物”。
第二十七问:为什么有线一听采用免费方式就摇头?
在市场环境下,“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是真理。
“免费”在经济学上称之为零价格,其最终结果是让消费者付出更大的代价。如,开路电视中的内容是免费的,但大量插播的商业广告会使消费者去购买更多商品。有线同仁大多数是免费的消费者,而不是“免费”的设计者;因此。一提“免费”就会想到不要钱,而不是设计更加精巧的商业模式。
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定势效应”,即当人们接受了一个刺激物或刺激信号后,马上根据以往的经验或习惯而建立起一种相应的心理准备状态。心理定势效应往往妨碍了创新,而今天的数字电视恰恰需要创新。
第二十八问:为什么厂电只有学会“付费节目、免费运营”,才能获取更大的利益?
首先,场外经济远远大于场内经济;其次,场内经济中的广告收益大于其票房收益。采用收费意味着放弃了“普及率获取公信力、再通过公信力转移获得利益”的传媒规律;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不取付费的小利,实际上符合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切尔博士的“棉花糖实验(成长跟踪实验)”,即“面对眼前的诱惑,能控制好自己心态的人才能实现更大的目标。”
第二十九问:为什么说某电视台的原高清频道放弃走付费电视的方式是目标失调的结果?
急于挣钱的强烈动机,使某电视台在发展高清频道之初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没有调查依据的目标。同时,地网由于同样的强烈动机,也制定了过于乐观的目标。由于高清频道的自身品质和现实环境所限,一时达不到目标所需的要求,导致该电视台丧失信心,最后主动放弃付费电视方式――再次印证了心理学中著名的罗德・荷斯特实验:“过强的动机会反而会产生低效率。”
第三十问:为什么说只有行动才能破解有线运营商与频道运营商之间的矛盾?
在数字化和付费电视开始投入运营时,有线运营商和频道运营商相互指责对方,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漩涡。心理学上将类似命题称之为“想法与行为”。即思在先、行在后?还是行在先、思在后?
现在,有线已经行动起来,实现了数字化,但是付费电视的发展依然不理想。按照心理学原理,行为和想法不一致时,会趋于协调一致;由于作为数字化行为自身已经无法改变,只能改变对付费电视的想法和思维。从“场内经济”走向“场外经济”,就是这种心理学原理的作用结果。
所以,现在倒是频道商要思考一下自己了――不要老是让别人改变,自己不改变!
第三十一问:为什么说主管部门的设想只有让大家相信时,才能产生自觉的行动或执行力?
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广电,只有产生确信才有执行力。广电同仁期望自己能够创造奇迹,能够面对激烈的竞争并取得胜势。当主管部门的设想能够使自己相信时,回去就会立即行动;当行动的结果被证实后,会更加相信主管部门。当主管部门的设想不能够使自己相信时,或者回去试验的结果没有被证实时,就会对主管部门产生质疑、甚至不信任。多次往复,主管部门的威信和管理效力大大降低,乃至削弱至无。
[小贴士]
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效应);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美)
篇8
关键词 行为心理学 职场良好的人际关系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人际交往、重大选择、恋爱婚姻、求职应聘等事件时,影响事态发展的其实不是别的,往往是我们的心理状态。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左右逢源,而有的人就四处碰壁,这不能简单地以一个人的社交能力来衡量。因此,若想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在重要的时刻做出正确的抉择,我们有必要学点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对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文所讲的“心理学”是指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为心理学。
行为是20世纪初起源于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留心观察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就会发现,我们身体的一举一动都在告诉别人:我是什么样的人!同理,我们对一个人个性的了解,不仅可以掌握其当前的行为,而且可以根据其个性,预见其未来的行为。那么,是什么“出卖”了我们的个性呢———是我们身体的反应!
行为心理学的奥妙就在于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分析心理,从而采取不同的对策,让你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了解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并帮助你分析你周围人的行为和个性。这样做,不但可以让我们避免尴尬的场面,有时甚至可以帮助我们挽回自己语言或行为不当造成的损失。
很多初次求职的人,由于紧张,回答招聘官的问题时只是一味地自顾自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却不懂得注意观察招聘官的肢体语言。例如:招聘人员在听你说话时,时不时地闭上眼睛或者打哈欠,这个肢体语言表明他心不在焉,对你的话不感兴趣。那么你的对应策略应该是:及时转换话题。再如:当招聘人员侧耳倾听,甚者从椅子上欠起身子,这个肢体语言就告诉你:你的声音太小!对应策略就是:你应该大声些!听者皱眉、摇头等肢体语言,代表着听者对你的回答有不满之处……另外,求职应聘时,千万不要做出“紧握双手”的动作,因为这样的动作,表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这个行为如果让你的招聘官看到,对你的求职会很不利哦!
职场上,很多时候要想把握与对方的距离感是很困难的。当你和一个还不太熟悉的合作方谈判的时候,你需要了解对方投资的底线究竟是多少?他们打算采取哪个风格的设计方案?他是否愿意和你合作……由于关系还不是很熟悉,而这些问题既是很敏感的话题,也是很难以启齿的问题,直截了当地问,难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那应该怎么办才可以了解你急需了解的问题呢?这就需要依靠行为心理学了———一个杯子,就可以解决你的难题!找个机会,约对方喝杯咖啡或喝喝茶,先聊一些生活琐事,为的是放松精神,使气氛更自然。等到差不多的时候,你可以装作漫不经心地把自己的杯子慢慢地推向对方的杯子。这时,你一定要仔细观察对方的举动:如果对方没有挪开自己的杯子,就意味着你们俩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进步,它暗示你可以进一步发展你们的关系;如果对方默默地为你的杯子留出了距离,说明你们之间的关系还很远,你就不要贸然行事啦!
大家知道,生活中,高个子男性更有明显的优势,女性也更愿意选择个子高的男性做伴侣。在社会交往中,当两个人的身高差距过大时,他们在心理上就会产生失衡,这很不利于双方的交流。其实,人们的身高和自尊心有很大关系。加拿大阿尔波特大学心理学家尤金?菜切鲁特博士经过调查发现:身材高的人在生活中自然地俯视他人,自尊心也比较强。了解了个子高的人的心理优势,如果你个子比较矮,在和高个子的人打交道的时,就可以通过视觉效应改变自己的劣势。比如:你可以穿高跟鞋;也可以采取坐着谈话时,悄悄地调整自己的座椅高度的方式和对方保持高度上的平衡进行交流。
握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行为了。当握住他人的手之后,对方若用力回握,则说明他有好动的性格,心理优势较强;若对方回握乏力,则说明他缺乏气魄,是个个性懦弱的人,有自卑心理。
微笑,也是我们与人交往常见的行为之一。那么,如何判断对方的微笑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呢?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对方的眼角是否有“鱼尾纹”。因为敷衍或虚假的笑容只能引起双唇四周肌肉的收缩,而发自内心的笑不仅会使双唇后扯,嘴角上提,还会带动眼轮匝肌的运动而形成“鱼尾纹”。
再如“站相”。有这样一位部门经理,在和部下谈话时,双臂交叉在胸前。他看到,部下常常用忐忑的眼光打量他,生怕自己说错话,结果越说越结巴。这个经理突然想到“行为心理学”中“双臂交叉胸前”的身体语言是“给对方居高临下的感觉,做出这种姿势,表明他具有极强的戒备心理和权威感”时,及时地调整了自己的体态,把交叉的双臂放开,专注地、微笑着看着部下。这时,他发现,部下的语速恢复了自然,说话的内容也变得有调理了,而且,刚刚不断摩搓的双手也很自然地垂放到了身体的两侧。结果,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满意的信息。
刚刚步入职场的大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常常很辛苦地做事,却得不到上司的欣赏。其实,行为心理学在职场上大有用途!比如:在和老板谈话时,不要使用“塔尖形手势”。“塔尖形手势”是将一只手的指尖相对应地接触另一只手的指尖部位,形成一个塔尖形的手势。如果在领导面前做出这样的手势,领导就会很不开心———因为这个手势是一个表示高度自信的动作,做这样动作的人一般具有非常高的心理优势。试想:你在领导面前做出这么强势的举动,会让领导觉得你不自量力,对他不够尊重,那领导还能高兴吗?
总之,行为心理学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让我们大家都来学点儿行为心理学吧!
参考文献:
篇9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霍桑效应
篇10
【关键词】建构主义 学习环境 医学心理学 教学模式
一、引言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gy)是一门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交叉学科。该门课程既需要心理学原理方面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又需要较强的心理学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需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深刻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思想能够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建构主义认知方式服务于医学心理学教学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思想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几个要素。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思想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渗透
(一)情境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体现
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医学心理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通过精心创建一种既能与学习目标相一致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或事件中亲身体验,通过真实情景的再现,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交流与协作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体现
医学心理学的教学设计不仅要突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心理实践技能和解决心理健康等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三)意义建构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体现
医学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都具有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并不代表要机械性地重复与记忆,启发诱导学生发现心理学的相关规律、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自我认识是医学心理学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
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医学心理学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交流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目前,比较成熟的三种教学模式可以被应用到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中。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Scaffolding instruction)
支架式教学是基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而提出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提倡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概念框架,以便于发展学生对知识意义的深入理解,通过支架作用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医学心理学》课程中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个体心理》两个章节涵盖的知识点既是心理学原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又和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以学生实际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潜在的发展水平为目标,在“最近发展区”内开展教学。例如,认知过程中的感觉是学生在课前就已经理解和熟悉的心理活动,围绕感觉为学习主题,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体验当中,如一起讨论吃糖吃到后面不觉得甜了,反而感觉到酸是为什么;看到伤心的场面时,觉得悲伤的曲调特别好听,摇滚音乐特别刺耳,看到高兴的场面时则相反,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深入探索和讨论,主动获得对感觉规律的理解,从而达到对感觉规律概念的主动建构。
(二)抛锚式教学模式 (Anchored Instruction)
抛锚式教学模式提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应建立在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要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医学心理学》课程中的《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等章节的教学就可以具体应用抛锚式教学模式中的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可以呈现学生都关心的内容,如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的咨询案例,激发学生兴趣,教师给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的原则、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协作学习,师生进行广泛地讨论、交流,修正并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咨询案例的理解,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到知识,而且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训练,从而达到认知建构的目的。
(三)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注重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比如《医学心理学》课程中的《医患关系与沟通技巧》教学,可以采用人际关系理论讲解,也可以使用图片和视频了解人际关系类型和人际吸引的表现,还可以创设大学生和医护工作者常见的人际沟通情境。对同一个知识点,用这种随机进入模式进行教学,从不同侧面进入教学,以不同方式给学生呈现同一知识点,能够使教学显得生动活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达到教学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国愉,冯正直,刘云波.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医学心理学教学观和教学模式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5(4):11-13.
[2]杨悦,刘卓.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研究 [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 (7):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