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2)09-0030-04
城乡一体化战略则可以概括为: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现阶段重点,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引导资源要素流向农村,繁荣农村经济,缓解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其进行反思,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一)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较大
城乡之间的差距还表现在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之上。农村经济以农为主,其他产业很不发达。而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劳动生产率很低。我们用就业人员的人均产值来代表劳动生产率利用2005年~2009年的数据进行粗略估算,可以得出,非农产业综合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例如,2005年为5.9:1,2009年为5.3:1),但前者依然是后者的五倍以上;分别从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较来看,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六倍以上(2009年为6.1:1),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虽然低于第二产业的,但也接近第一产业的五倍(2009年为4.7:1)。
(二)城乡劳动力素质存在较大差异
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受教育程度是衡量人力资本的最主要指标。从我国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由于农村优质人才大量流出,城乡人力资本存在巨大差异。以2009年为例,农渔牧林业就业人员中小学及未上过学的就业人员比例高达45.2%,远远高于住宿和餐饮业(13.1%)、制造业(14%)、批发零售业(12.4%)、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6.3%)、房地产业(8.8%)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只占0.45%,低于制造业(8.6%)等,更远远低于金融业(59.7%)。
(三)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巨大
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在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从总量上看,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241,415亿元,而同期农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城镇的六分之一,仅为36,725亿元,并且绝对值差距在不断扩大;从增速上来看,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24.5%,农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速度为19.7%,低于城镇近五个百分点。
(四)城乡土地资源收益差距较大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土地资源分配是一种事实上的“以乡补城”,农民在土地资源利用开发中获得的收入少之又少。在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下,政府获得的大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和经费主要依靠从农民手中征地卖地所得。有报告指出,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达1.5万亿元。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地价大幅升值,但土地收入分配却存在诸多不合理,严重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有研究显示,土地用途转变增值的权益分配中,地方政府大约得60%~70%,村集体组织得25%~80%,失地农民只得5%~10%甚至更少。城市土地、住房已基本实现市场化,但政府对农村的土地、住房市场化仍然存在诸多限制与顾虑。农民工农村宅基地不能买卖,造成农民工不能将农村房产变现,只能“裸身进城”,无法在城市安居(倪建伟,2010)。
(五)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异
城乡教育存在差距。一是教育投入存在差距。从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四个指标来看,农村普通小学分别低于城镇16.38%、11.75%、11.43%、14.93%,农村普通初中分别低于城镇14.37%、8.98%、9.22%、5.36%。二是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差距。从硬件来看,据统计,2006年普通小学生均固定资产值城市5,180元、县镇3,487元、农村2,793元,城市是农村的1.85倍;普通初中生均固定资产值城市6,260元、县镇4,067元、农村3,702元,城市是农村的1.69倍;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市695元、县镇329元、农村186元,城市是农村的3.74倍;普通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市763元、县镇348元、农村355元,城市是农村的2.15倍。从软件来看,中高级职务教师比例以及高学历教师比例在城乡之间仍有较大差距,2007年,全国小学中高级职务教师比例为48.2%,城市高于农村9.5个百分点以上。普通小学教师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比例城市为教师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比例是农村的1.41倍,而城市初级中学教师文化程度在大学及以上比例是农村的1.94倍(谭彦红,2009)。
篇2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等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06-02
教育是发展之本,而义务教育作为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又起着基础性作用。城乡义务教育是否协调发展更是反映教育均衡化的衡量指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把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列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由此可以看出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对于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起到关键作用。
一、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制约着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经济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性因素,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教育的投入、产出与发展的速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义务教育供给水平的差异。我国由于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这直接导致了义务教育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而产生的资源配置不均衡。而义务教育以地方投入为主,地方经济发展受地方财政影响,在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扩大的前提下,直接导致了经济影响下的教育资源的配置,在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及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上差距尤其显著,由此产生的差距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义务教育均等化在资源方面的配置。
2.二元制社会“城市中心”取向的公共教育政策。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形成了二元制社会的“城市中心”取向,在这种取向的影响下,公共教育资源倾向城市,这直接导致了城乡之间义务资源分配的不均,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分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进一步“演绎”了二元制社会所出现的矛盾,逐渐扩大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现状。
3.现行义务教育投资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管理体制是实施“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种做法是由政府部门直接主管教育资金,不可避免地因为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非均衡状态,从而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马太效应”。除此之外,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也是我国义务教育投资管理体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4.义务教育国有产权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义务教育是一种公有产品,其产权归国家所有,正是在这种掺有教育产权的配置制度影响下,作为主体的国家并没有直接参与教育资源的分配,而是选定了相应的人来行使这些权利,对于公有教育资源的分配,人考虑更多的往往是通过分配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并非更多地考虑资源的配置的效率与利用率。
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资源配置对策
1.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公共财政经费保障机制,拓宽教育经费筹集渠道。义务教育经费运行机制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为保证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正常有序运行,并得以均衡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一是加大对乡镇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力度,对经费的投入力度不能只停留在增加仪器设备的采购增加上,更强调的是关注通过经费投入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提高;二是进一步均衡城市和农村在经费投入的比例,不能简单以城市学校投入多而削减其经费的投入,也不能简单以农村学校相对投入少而增加其经费的投入,更多的应从城市和农村学校在义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入手,均衡其经费投入水平,逐步健全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三是加强后期的制度保障,落实好经费的使用与调度,当经费下拨后,应以恰当的方式落实好经费的使用,避免经费挪作他用。
2.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加大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改造力度。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提高教育整体水平。使农村教育事业在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体制下运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效益,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形成规模教育。
3.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新机制。一是逐步完善生源配置新机制,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按时就近接受义务教育。在班级设置上,不管是城市学校或是农村学校不能因为学生所具有的差异而设立重点班或者实验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差异。二是逐步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机制,对于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要有计划性的进行规划,并保证所建设的硬件设施能在教学中真正使用起来,充分运用现代硬件设备增强教学的效果。三是建立合理的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帮扶机制,鼓励城市学校教师到乡镇学校进行支教,把其优秀的教学经验传递到乡镇农村学校;同时开展一系列的城乡学校互帮互助“手拉手”的教研活动,通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四是加强乡镇学校教育主管机构与城市学校教育主管机构的沟通与联系,把城市学校教育主管机构的管理经验输送到乡镇教育主管部门,增强乡镇教育主管机构教育管理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同时通过借鉴学习,在源头上减少乡镇学校失学、辍学等教育问题。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完善师资队伍梯度,促进城乡之间义务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化发展,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统筹教师资源,将教师的管理和使用权从学校上移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中小学教师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进行管理和调配使用机制。
5.加大教育资源开发和整合力度。对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避免资源的浪费与重复。对于城市学校资源较为充足的学校,鼓励其建立帮扶的农村学校,把其充足部分的资源无偿分享给农村学校进行使用,通过这样的途径增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资源互用率;同时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的培训,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资源,使其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授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生动性。
6.继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促进校际间生源的相对均衡。深化招生制度,平衡城乡招生人数与规模,鼓励学生就近入学,尽量减少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跨学区入学。限制某些城市学校因利益问题而引发的不断增长的规模与速度,保障义务教育城乡学校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同时,为保证薄弱学校师资队伍的稳定,严格控制薄弱学校内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调动,由此稳定了人心,为薄弱学校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水平提高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7.建立支教和交流制度,建立帮扶交流互动机制。建立对口的帮扶活动,选派城市优秀学校校长到乡镇进行轮岗交流,把市区学校的优秀管理经验传授给乡镇学校,通过乡镇学校的借鉴,进一步强化薄弱学校的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每年安排城市部分学校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市区学校尤其要对乡镇学校在管理、经费使用、教师培训等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帮扶。
8.建立督查和评估机制,及时反馈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上保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通过督导评估及时反馈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所反馈的问题要得到相应的解决,形成“反馈―评估―解决”的督查督办机制。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可以简单解决的问题,其中这些问题都与我国教育体制演变息息相关,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更多考虑的并不是如何地推进体制的转变,如何加强监督管理,而更多的也是人在观念上或思想上的转变,更多制度的革新后如何更好地落实与实现的问题。
篇3
(湖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湖州313000)
[摘要]我国正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供水一体化便属于其中一项最为主要的工程。该工程将针对农村居民用水的安全性提高问题,确保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安全以及为其改善生活质量的方法进行规划。本文从城乡供水一体化现状入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
关键词 ]城乡建设;供水一体化;供水改造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280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均离不开水。不安全的水资源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的无形杀手。国家为解决该严重性的问题,要求尽快改善农村用水条件,提高农村用水的安全性能,为农村居民用水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同时加快城乡费一体化进程步伐,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具有重大的意义。
1城乡供水现状
近年来,由于政府加大了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力度,使得城乡供水已经逐渐的向集中供水化发展,但是,对农村供水建设当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急需解决的重要安全问题。
大部分将要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城乡周边均会有大量的水资源,但是该水资源供水对象多为城镇或城市,对农村的用水支持力度并不足,流向农村的水资源甚少,使得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进展缓慢,不能够快速的解决农村居民用水安全问题。同时,个别农村正在进行的供水一体化建设,工程质量不过关,不能够保障居民的安全用水,使得农村居民产生了强烈的反应。另外,现有的一体化工程较规划的一体化工程规模而言,相对较小,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整体供水网络正在建设当中,其管理以及建设均有待进行整合[1]。加之,个别城乡当中的供水一体化工程的运营机制并不完整,对水资源的管理,用水价格的控制并不严格,使得工程运营当中的经费运转不合理,必须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以及规划。
2城乡供水一体化当中存在的问题
2.1供水骨干网络建设力度不足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大部分农村居民已经转移到城镇进行发展,其收入亦得到了提高,对用水质量和用水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时,多数农村现存的供水工程仍旧是单村的供水工程,其中存在问题比较多,亦比较突出,因此,整体供水的骨干网络需要加大建设力度,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
2.2城乡供水工程运行受到制约
城乡供水工程由各农村村内供水管网组成,而村内供水管网一般是在实行“村村通”时期,由各个村自主进行建设,无论是整个管网的用料,抑或管网的建设质量,均低于正常标准[2]。加之部分村内供水管网进行了多年的供水作业,已经产生了损坏,无法继续实行供水作业,即便是其他村内供水管网为出现严重问题,依旧多数为“带病”工作状态。而城乡供水一体化需要将各个村内供水管网进行连接,接入较大的管道,该项举措将会为原有的村内供水管网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在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时便考虑放弃个别农村的村内管网连接,导致整个城乡供水工程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2.3部分农村供水并网积极性不高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是现今推行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相当一大部分农村的村内管网并网积极性并不十分高涨,主要是因为:第一,部分农村的村内供水管网虽然处于“带病”工作的状态,但是仍旧能够进行供水作业,村民认为只要有水用并能够解决生活用水问题,并不注重对水源质量的要求。第二,现今多数农村虽然实行村内供水管网进行供水,但是其供水并不需要花费资金,实行免费政策,而正常的税费是由整个机体承担[3]。村民担心在实行供水并网之后,其用水费用会提高,因此,不主张实行并网供水。
2.4供水一体化配套设施不完善
(1)产生污水现象比较严重。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当中必定会有重要的水源,对重要水源的保护虽然得到了相对的重视,但仍然存在水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导致污染水源进行蔓延,影响整个城乡供水系统。
(2)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城乡供水一体化需要现今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网络技术进行配合,使整个工程建设以及运转均能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现有的水平达不到要求。
(3)运营体系不够完善。在该工程当中,其监管体制以及整个工程的运营体系均未得到完善,并不健全,对农村供水的管理不严格。
3城乡供水一体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供水骨干网络建设力度。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应该按照规划建设的总目标进行建设,以便于加强整个供水骨干管网的建设,完成预期目标,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2)水管网建设步伐。由于村内供水管网的建设制约整个城乡供水进程的运行,因此,必须对村内供水管网的建设加快步伐,最主要的便是筹集村内管网建设的资金[4]。在建设过程中,上级应该予以相应的改造资金,但只能够满足少量村内管网建设,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的乡村则需要自主进行资金的筹集。同时,为了保障建设后的村内管网能够适应一体化建设,应该对村内管网的建设与改造进行统一的规划、建造、监管。
(3)提高供水管理以及服务水平。首先,要提高整个建设当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整个工程进行信息化、自动化的监测与控制,安装实时监察装置,对问题的出现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其次,要提升建设中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供水单位需要设立便捷的供水热线,组建解决供水问题的队伍,对居民在用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进程处理。
(4)考核制度。城乡供水一体化需要多个部门联合进行管理,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成立较为完善的多部门领导机构,对其人员的配备以及职能进行明确,便于解决在建设与运营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5]。同时,要对整个供水工程进行考核,确保能够正常、安全供水,为农村居民的用水提供安全保障,推荐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农村用水安全问题几位突出的时代,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不仅能够为农村居民的安全用水提供保障,减少不安全水质对农村居民身体上产生的危害,更能够加快整个城乡一体化进程。政府在进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方面,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并发挥政府职能,对该工程予以资金与政策上的支持,使建设者与城乡居民能够完全积极的投入到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当中,为城乡的统筹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5,(3):132.
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然而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农村土地问题日益增多,急需解决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城镇建设、农田保护生产建设集中等。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不是说把城市的资源调到农村,让城市盖盖房子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让农民、让农村自主地发展,让其慢慢地发展经济,然后附带地让其社会福利等慢慢地发展,所以最为关键的是落实农民的自主发展权,而这方面最为关键的是解放土地、赋予权利,去掉农民的身份,实现农村和城市资源的平等、城市人和农民的平等。
1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土地产权不明,造成城乡发展差距加大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不明确。第二,集体土地所有权不知道该怎么使用。长期以来,虽然我国一直有在法律方面在集体用地时,行使权利的主体有了多重规定,但是这些规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使很多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争夺土地。这样一来,更加加大了农村土地产权划分难度,同时也阻碍了农村土地的顺利流转。因为土地产权主体不明确,农民很难行驶他们具有的支配农村土地的权利和土地所有权。农村土地的行使权往往在农村干部手里,一旦有需要征用农村土地时,农村干部就会与农民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沟通交流,但是农民往往处于弱势群地位,对土地的权利就会得不到保障。
1.2农村土地规划制度不完善
一直以来,相对于农村,我国忽视农村的建设发展,而更重视城市的发展,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目前对农村土地的规划存在很多问题,造成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就目前存在的土地规划制度中,主要是针对农村耕地的使用管理方法,而对用于建设的土地很少做出科学的规划。所以,土地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农民的生活条件也一直无法改善。
1.3强制征用土地损害农民的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发展建设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迅速发展,其中一大部分原因是征用农村土地,而且基本上都是强制性征用,这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土地权益。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有土地征用的农民获得的补偿十分不足,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土地征用后关于对农民的补偿制度不够完善,补偿只根据土地以后所能获得效益进行制定,而不考虑土地的成本,这就使得对农民的补偿不够充足;2)长期以来,我国对土地征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向来都是先征用再规划发展,这很不利于土地的合理使用,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2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
2.1农村土地产权制的创新
因为农村土地产权的主体不清晰,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所以国家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政策来明确土地产权,另外,还要就宅基地的使用权进行改革。一般来说,首先要明确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归谁。具体到明确所有权是哪个农民的,或者哪个村民集体的,又或者说是哪个乡镇集体的。这样做才能提高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第二、立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进行制度改革创新时要避免偏向城市,建立一种新型的城乡发展关系,使农村能够得到相同程度的发展。
2.2农村土地规划的创新
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土地管理和市场经济要求,应该对我国农村土地管理进行全面的评估规划,建立一种新型的、利用率高的土地规划制度。农村的土地管理要与城市的建设同步进行,并且要对农村土地进行全面的评估,充分考虑该区域的风景、文化、特色,因地制宜,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要多听取该区域群众的意见,综合考虑。
2.3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创新
随着城镇化策略的不停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因此对农民的补偿也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关于农村土地征用制度要进行改革创新。首先,用于公共建设的土地,要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减少征用面积。第二,改进征用后对农民的补偿制度,使被征用土地的农民生活得到保障,加大补偿力度。最后,赋予农民开发权的问题,这是发展农村的核心。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土地有一部分用于工业发展,它价值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它与农业价值是有很大区别的。当前的土地制度仅允许城市而禁止农村做商业开发,这肯定是不公平的安排。解决赋权的问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让农民也有所有权,让农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成为真正的私权,肯定农民所创设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来解决开发权问题。
3结语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要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创新,过去往往偏向城市的建设而忽视农村的土地建设,今后应关注全社会,要把农村纳入到整个视野内。本文主要对农村土地的产权、土地规划和征用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总结了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有关问题,希望对改善农村土地管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永强,苏昌贵,龙花楼,等.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中国农村土地管理[J].制度创新研究,2013(10):20.
[2]朱桑宝,罗贞焱,等.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的技术要点探究[J].江西建材,2009(7):16.
篇5
关键词: 淮安城乡一体化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各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和转变,各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新的变化。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如何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对策呢?笔者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论述。
一、淮安城乡一体化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1.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以适应农村多元产业结构的发展。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这就要求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增强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型人才。
2.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第二三产业转移。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要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务工技术和从商知识,尽快成为有专长、有技能的各类产业工人,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提升他们的就业层次,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向城市转移。
二、淮安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淮安农村中等职业不断发展,为我市农村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但淮安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仍存在如下许多问题:
1.专业设置不灵活,不能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够灵活,专业老化,原地踏步的现象较为普遍,无法适应新形势下二三产业发展的需要。
2.培训效果不显著。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培训项目虽然在不断开展,但培训的实际效果则不可得知。培训的实施过程中有不少弄虚作假的问题,培训的过程缺乏监督,培训的结果更无反馈,培训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三、在淮安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指导下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不管是“进城”还是“务农”都需要较高的素质和较专业的技术。如何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是满足淮安经济发展技能型人才需要的关键问题。
1.明确办学定位。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明确方向,准确定位。不能仅迫于招生压力,而顺应学生和家长的要求,控制好参与对口单招学生的比例,择优录取,否则过于重视升学,职业学校不仅难以办出特色,反而会使“升学”、“就业”双双陷入困难的境地。
2.变“就业”为“创业”。
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利用农村现有资源,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出贡献。例如,淮阴区职教中心02届毕业生李剑锋利用专长与其堂兄合办蔬菜大棚,并在淮阴区开设绿原农产品直销点,成为农学专业学生立足农村并创业的典型。
3.调整专业设置。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必将加快发展速度,适应第二三产业岗位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为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应增设服务于二三产业的专业,如除了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等专业外,更应着力发展室内装潢设计、市场营销、餐饮与服务、旅游、服装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与维修、汽车修理、电子产品维修等专业。
当然,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也要根据当地的特色确立专业方向,例如将水产养殖、瓜果生产技术、中药材生产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花卉养殖等列入农学专业课程,为学生毕业后立足农村、服务当地经济,促进地方特色农业的发展培养合适的技术人才。
4.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使劳动力转移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1)扩大培训范围。做好各类培训的组织工作,广泛动员农民工参加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建立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的机制,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岗位需求,及时调整培训课程和内容。重点加强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行业的农民工培训。
(2)加强绩效评估。建立农民工培训质量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统一培训考核指标、考核程序和考核办法。积极探索第三方监督机制,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组织对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评估。规范培训工作管理流程,加强对培训工作全程的监管考评,做到培训信息公开、审核结果公示、培训过程透明、社会参与监管。
总之,在淮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只有找准自己的办学方向和定位,及时调整专诸业和课程设置,立足于本地支柱、特色产业,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才能促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乃至于教育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马剑.城乡一体化探析——以淮安市城乡一体化实施为例[J].中国市场,2011(48).
[2]项继发.县域社区教育: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3]彭尚平,周俊丹,陈玉梅.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8).
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F2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城乡综合的社会、经济、空间发展过程,又是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终极目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环境卫生设施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历年增加,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高,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和改善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紧迫的内容。转运环节是整个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中间环节,是垃圾源头管理与最终处置之间最重要的衔接部分,其布局对整个垃圾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即重点研究转运站的选址,以力求资源配置最优化[1]。
1 城乡一体化概念、内容
由于城乡一体化涵盖的内容太多,很难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近些年,各学者从不同的领域重点分析和研究城乡一体化课题,有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哲学、系统学、生态学、地理学等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实现城乡一体化途径理解不同,如社会学家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协调城乡的社会事业发展,促使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循环流通,生产力合理布局,确保居民在居住、教育、就业、医疗等社会事业领域能享受相同待遇,缩小城乡差距,高度共享城乡资源。经济学家则认为,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的表现是通过制定平等的经济政策,使得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自由运作,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良性经济循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生态学家认为要实现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就必须解决经济和环境的对峙、城市和农村对立的局面,建立统一的环境保护机制,促使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有机融合,促进城乡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空间布局的相关学者认为实现城乡一体化需要调整和优化城乡的空间结构,通过有效布局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点状设施与各交通设施的线状设施之间的结构,使得城乡之间信息、物流等各要素流通方便顺畅,促使城乡协调发展[2]。
2 基础设施规划的特点
2.l系统性、独立性
各个系统规划的内容是完全相对独立的,每一个系统都完整地自成体系,因此如何良好的管理和协调各个系统历来是市政规划管理棘手的问题。但各个系统规划内容仍然存在共性,如各系统的组成部分可概括为源、管线、用户三个部分,其中源包括各基础设施系统主要供给部分的相关内容。如给水系统的水源,能源系统的热源,环卫系统的垃圾处理站等合理位置的确定、设施规模选择、设施建设要求等等。管线主要涉及如何布置、敷设及相应的管径取值等内容。用户则包括社会生产及生活用户。
2.2规划建设周期长,投资大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涉及面积广,建设周期较长,短期收效小,需要投入的资金多,由此限制了投资渠道,国家政府投资成为主要资金来源。
2.3改良维修困难度大
由于基础设施绝大部分是敷设在地下的,容易被忽视,往往等出现问题了才想起如何补救维修。
2.4协调、管理部门多
基础设施规划涉及十几个小类,每部分管理的部门不尽相同,当需要协调的时候,各部门利益会出现冲突,处理难度比较大。
3基础设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容与方法
3.1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元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各种危机相应产生,为了人类未来发展考虑,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显得尤其重要。将水系统分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来分析实现城乡一体化涉及的内容。
1.基础设施区域统筹建设
1)区域统筹建设范畴
基础设施系统包含很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具有自身特点,但很多基础设施具有区域性、外部性的特征,需要从区域整体出发去考虑其设施的建设与布置。如水系统中整体流域协调、水源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内容;能源系统中的电力、电信系统规划;安全防灾系统中防洪、防震等规划;生态环境系统中生态环境分区规划。
(1)水资源流域协调
水系统具有流域性,一个地区的水系统的流域可能不仅局限在规划区域范围内,还涉及其他地区,因此需要规划流域协调区,完善流域的水域功能区划(公共供水、灌溉、排水、防洪、渔业等)及流域水资源保护,如按照水资源保护要求及标准,控制协调流域内供排水、防洪排涝、灌溉等内容的设施建设。
(2)水源保护
水源保护包括饮水水源保护和其它水源保护(如风景水体保护、生态水体保护等),在各种水资源保护中应该优先保护饮水水源。首先结合现状水源的分布情况,研究其分布是否合理,现有水库的库存量能否满足附近区域的供给。在大区域缺少蓄水工程的地方,考虑建设水库工程解决水源问题。从整个区域确定好水源后,依据《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等规范,划分各等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确定各饮用水源保护区需要执行的标准。
3.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节薄弱,特别是西部不发达地区,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空白阶段,农民的生活条件在很多方面得不到保障。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最关键的突破口就是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在农村的发展建设情况对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因此需政府通过各种调控引导和投资建设手段,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找到合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法,实际地解决城乡基础设施差距问题。
4结论
总之,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存在的二元分割状况提出来的,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其中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力度,使城乡基础设施达到共建共享水平,并协调相关各类型、各层次规划,使城乡一体化中的基础设施规划能发挥对城乡空间优化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新常态;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发展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094-02
在2014 年的5 月,第一次指明:“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要适应新常态。”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经济“新常态”,为中国经济发展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挑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同。但中国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面临的突出现实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顾名思义,城乡关系必然成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1]。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城乡之间分割发展的情况,还有不可调和的城乡经济社会矛盾,城乡一体化思想才被政府逐步重视起来,并开始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同时,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破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二元化体制,以及消除城乡关系发展方面的体制障碍,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笔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核心、小城镇为过渡、乡村为基础,最终实现城乡依托,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第二,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经典作家理论。在科学理论的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城乡一体化方面问题的研究,比如:阐述了城乡差别产生的历史原因、过程;城乡对立的消灭是必然的,城乡协调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消灭城乡差别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的科学体系中,城乡关系方面的比较完善的成果――城乡融合论[2]。
在其理论中,城市和农村都是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发展,城乡关系依次从互相包含到分离分割,再到协调融合。在涉及城乡关系基本定位问题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认为导致工业和农业之间矛盾激化的原因是城乡之间的对立和矛盾的尖锐化。与此同时,工业和农业之间的矛盾激化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对立。因此,城乡关系的理论在本质上是要消灭城乡对立。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城乡之间的对立势必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但从长远看,城乡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第一个提出“城乡融合”的概念是恩格斯,城乡融合,即把城市和农村在生活方式中的益处相互结合。恩格斯进一步将城市和农村之间关系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为:城乡不均衡―分割―新的均衡与融合。恩格斯指出,私有制是造成城乡关系对立的根源。所以,要实现城乡融合,就一定要先消灭私有制[3]。
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第一,初步形成阶段(1953―1957年)。1953―1957年,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初步形成阶段,具体体现在政策层面和组织层面上。政策层面就是从1953年上半年开始实行的统购统销政策,即粮食的计划收购政策、供应政策、由国家统一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并且中央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组织层面是在1956年,合作化运动进入了高级社阶段,对农民的组织约束进一步强化,使得我国的二元结构特征日趋明晰。当时合作化发展速度特别快,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产生了恶劣影响,因此合作化从组织上配合统购统销政策,初步构筑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框架。
第二,全面成长阶段(1958―1961年)。
第三,调整阶段(1962―1977年)。此阶段着重对农业和工业关系进行了有效调整。
第四,完善阶段(1978―1985年)。就是诞生在这个阶段。此项改革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二元结构有所改善,城乡各方面差距明显缩小。
第五,固化阶段(1986―2003年)。固化这个阶段重点是体现在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和社会发展差距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86年的2.12倍扩大到2004年的3.23倍,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2003年达到3.35倍左右。城乡经济差距扩大明显。此外,城乡居民的社会发展差距更大,城市居民享有各种社会福利,农村居民则不享有任何社会福利,城乡居民无论在教育、医疗卫生,还是就业、社会保障、文化娱乐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4]。
第六,逐步缩小阶段(2004年至今)。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出现连续缩小态势,国家通过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有力实施,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新常态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策略
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必然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新环境新条件,揭示新常态下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提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建立城l一体化的户籍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加快推进了对户籍制度改革,这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户籍制度的改革承载了大量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附加值,所以意味着利益结构的大整顿,这标志着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当然,新常态下,我们面对户籍制度的改革也应该有新的突破。体现在:坚持以人为根本,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保障农村享受到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权益,改革土地与户籍多年的顽疾,实现农村城镇化,城中村城市化的共同发展。
第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资源配置机制。首先,逐步建立城乡的完善体系。其次,逐步建立城乡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和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机制;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三是厘清政府关系,建立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机制;四是引入竞争,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五是发展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建立文化支撑机制。再次,逐步建立城乡同建同治的生态环境体系。最后,逐步建立城乡结合共融的产业体系,表现为城乡产业融合、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变革乡村生产关系[5]。
第三,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财政投入机制。财政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挥财政政策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具有的独特作用,主要职能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节经济和监督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是“万能的”,也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发挥好财政政策的独特作用。首先,转变财政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其次,创新财政监督模式,规范财政管理行为。
第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制。一是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在就业政策中要消除就业歧视,重点放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就业,不断解决农村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二是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通过努力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新格局,不断使广大人民收入水平逐步增高,还要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的是使低收入者增收,中收入者扩收,尽力缩小城乡差距[6]。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四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我国医保体系,改革城乡基础医疗卫生服务运行体制,建立科学的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五是深化扶贫体制改革。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
第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机制。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第六,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在自然中生存,人与自然应该是一体的。国家和社会都在盲目追求工业现代化,却忽视了人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新常态下,环境资源的负荷能力已经很微弱了,所以我们应该以科学的发展观,摆脱旧的错误的发展方式,营造和谐共处的友好环境。首先,应该在观念上尊重、顺应自然。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们都要做到节约资源从娃娃抓起,要有节约环保理念。其次,经济增长方式也要改变,过去的粗放型发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发展道路了,要依靠科技,要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要走新型的属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最后,企业、国家、社会要建立良好的生态链,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对污染物的治理,最终还大自然一个绿水蓝天,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协调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仲文.大国经济新常态[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202-22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33.
[3] 邬巧飞.马克思的城乡融合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14,(4):142-145.
[4] 张永岳.我国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31.
篇8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物流园区建设与规划;问题与措施
1. 城乡一体化与物流园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农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当下城乡之间的“中心―边缘”论更加隐射出城乡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融洽、协调发展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历史趋势与人们的愿望。我国目前城乡一体化虽然比较滞后,却也在孕育中不断发展。
所谓城乡一体化绝不是简单的“乡村城市化”或者“城市乡村化”合成。其基本内涵式是通过体制一体化、城镇城市化、产业结构一体化等把城市与农村建设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充分发挥城市与农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城乡之间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的交流与组合[1]。
物流业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城乡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城乡物流一体化需打破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分离状态,通过将其紧密联系实现物流整体效益最优。物流园区因其良好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配送体系、打造城乡供应链、并创造增值效益方面可发挥的作用巨大。
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发展物流园区的必要性
2.1 促进城乡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一体化进程
城市与生俱来的“集聚效应”使得资本充分集中、充满活力。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水平,使其具有较强的辐射和扩散功能。农村处在资本“边缘地带”,无可厚非的成为城市、工业服务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倾销地。但因其广大的消费供应市场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吸引力和潜力巨大。物流园区作为衔接城乡供应地与销售地的纽带,在城乡互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图1所示。
物流园区还是城乡经济增长,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多边推进的助推器。物流园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流动,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农产品,工业品可以在城乡间得到充分互补,优化原材料工业,提升消费品工业,实现“以工促农,以农补工”,让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升级。同时,与物流园区的发展相匹配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也越加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电网改造,通讯设施完善,中心城区至各乡镇,以及各乡镇之间的快速通道,“村村通”公路,使得商流、物流、信息流更加畅通无阻。
图1:物流园区的作用
2.2 整合城乡物流资源,促进和优化城乡物流一体化。
城市物流和乡村物流早已存在,只是由于社会经济、空间地理等原因,在物流规划、物流建设、物流运营上各自为政,形成两个“物流孤岛”。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解决城乡物流分离化、分散化问题。通过整合城乡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资源效率,优化和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从而提高城乡物流的效率效益[2]。
新型物流园区的规划站在战略的高度,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结合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特点,对两个系统进行战略整合,谋求较大的城乡全域物流系统的战略协同效益,从而提高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并提高其水平。
同时,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由于加强了物流企业、城乡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可实现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社会成本、社会资源,使社会资源合理流动,城乡供需达到平衡,双向互动,互利共赢。物流园区的建设还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等现代化物流手段,使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
3. 城乡一体化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城乡物流体系分割,物流园难以辐射农村市场
目前,城乡物流体系分割现象严重,农村物流渠道不畅,由此导致农村物流成本过高,消费市场混乱等问题。因此,物流园的建设很难实现城乡双向流动的物流体系,影响了其对城市现代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对农村商贸经济的繁荣起到推动作用。
3.2物流园区规划目标定位不明确,盲目建设
物流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及现代物流发展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大部分物流园区的建设与规划具有很强的盲目性。由于缺乏系统和科学的规划论证,造成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物流园区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功能定位不明晰、物流设施闲置、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诸多难题和不良局面。甚至有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效应,急功近利,借以建设大规模有影响力的物流园区为招商引资的幌子,大力开展房地产,酒店,观光旅游等副业活动,而非真正将工作的中心放在物流园区本身的建设上。
3.3政府未能发挥其主导作用
城市与农村在制度和管理上的“二元”结构是造成农村物流发展缓慢、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差距逐年拉大的重要原因,也是物流园的辐射功能无法惠及农村市场的原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等。政府在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政策和教育等方面差距很大,造成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信息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完善,以及专业物流人才紧缺[3]。
4. 城乡一体化物流园区建设规划措施
4.1 加强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明确功能定位
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功能,实现政府的有效干预。通过不同行政部门的联合来综合协调物流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壁垒,把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纳入物流业发展整体系统中,稳步推进城乡物流的一体化。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以保障城乡物流的发展。同时,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其功能定位与目标对象有利于物流园区更好更长远的发展。物流园的规划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和规模相匹配。同时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促进城乡物流之间的合理分工,依托城市商贸市场和农村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构建农村物流集散网络和城市物流配送网络,有效发挥城市物流对农村物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城市流通网络及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向农村延伸[4]。
4.2 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物流园的商业模式
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有机衔接相当复杂,涉及到农村经济作业模式、经营主体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物流园区作为城乡物流衔接的纽带,应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积极发展创新对接模式,保证整个物流体系和各环节的顺畅。如农户+合作组织+物流园+城市零售;城市农资生产企业+物流园+农村零售终端;物流园+乡村超市+城市生鲜便利店等模式。同时,可鼓励农村个体企业、民营企业进入物流市场。物流园作为城乡供应链的核心,创造增值效益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内部培育新型农村物流主体。
4.3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充分合作,力求科学发展
设立研究培训基地,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企业以及园区的发展状况进行检测,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给予合理科学的导向;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大批的熟练的专业化技术人员,提高人员的素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甚至对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产值,扩展业务渠道都起到无法预测的作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高校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咨询与指导,市场信息的分析;企业可以反馈具体操作实施中的问题与经验,促进物流园区的发展更加稳健。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必将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的构建做出积极的贡献。优化城乡物流相关产业结构,探索新型城乡物流发展模式,加大市场管理和政策扶持,以及物流园在城乡物流中可发挥的增值作用等领域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
指导老师:张蕾
参考文献:
[1]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J]2003(04)
[2]王忠伟、章雪岩.非零起点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战略路径探讨.商业时代[J]2010(17)
篇9
省以下的体制改革,实际上存在着与城乡一体化脱节、“为改革而改革”的倾向。当前“省直管县”改革的目标不清晰,需要进一步定位。把市一级政府撤销掉与城乡一体化是相悖的。地方的中心城市是城乡一体化地缘上的载体。如果说把市一级撤销,行政上由省直接管县,导致县与县、县与市之间这种内在的地缘经济联系被截断。因此,省以下的改革应当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瞄准一个理想的行政体制架构而改革,这种改革蕴含着巨大的风险。省以下的体制应当允许多样化,而不应当搞一刀切。应当允许各个省去探索适合于本省的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而不是强调所谓的统一。省以下的体制改革的权限应当下放,由省以下自己决定,而不是统一设计。
当前推行城乡一体化需要战略转型。改革开放30年,城乡一体化在城乡分治的大背景下,靠农村的自我发展而实现,东部沿海地区最为典型。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实际上是要延续东部地区所走的这条路。当前,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大力推动城市化才能真正解决城乡一体化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的城乡一体化需要一个新的战略,而这个新的战略与现在所谓的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战略是有矛盾的。从整体和长远来看,应当更多的发展城市经济,通过城市的工业化去带动。
肖金成(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如果让县财政去承担城乡统筹的主体,靠县域经济发展来促进城乡一体化,难度比较大。城乡统筹的主角应该是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
政府要承担城乡统筹的责任,就要通过转移支付把城市的一部分资源配置到农村去。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市场途径,要把城门打开,让农民能进城务工经商;第二,农民进城之后,要给他们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待遇,这是政府的责任。
现在提“省直管县”,不让市管县可能会导致城市抛弃农村而自顾发展。区域以城市为中心,如果区域没有城市,就只是居民点和居民区。“省直管县”有可能形成城乡割裂,进而产生先进的城市和落后的农村,使二元结构更加明显。
篇10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quickening of urbanization, urban development and expand outward,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of rapid rise, become a new bright spo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as tie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nly to properly handle urban-rural fringe, to better promote the stead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romote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Combining the actual example of wei city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he new thoughts and ideas.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规划,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Keywords:Rural-urban continuum,Planning,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1-01
文献标识码:B
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单纯的城市区域,又区别于纯粹的农村区域,是既有城区风貌、又有乡村特点的一种经济地理空间。其流动性强、利益关系错综复杂。
一、 我国城乡结合部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的发展也在加速,从而导致了许多新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管理滞后。一是流动人口多,治安管理相对差。二是道路拥挤,交通管理滞后。三是征地补偿标准不一,农民利益受损。四是产业结构失衡。五是农民收入来源畸形,就业难度大。
2.规划管理无序。首先是规划未与城市衔接。二是违章建筑隐患多。三是公共基础设施少且差。
3.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民出路难以安排。城乡规划的实施,土地被征用,农民变为无地居民,就业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二、渭城区城乡结合部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渭城区位于咸阳市区东半部,东西长约26.73公里,南北宽17.92公里,全区总面积272平方公里,耕地23万亩,辖9办1镇(其中城区4办,城郊5办1镇),总人口44万,农业人口15万,属典型的城郊型县区。
2.发展思路
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以“一河五路”(渭河北岸和毕塬路、文林路、碱滩路、迎宾大道、西兰路)区域为突破口,以塬上、塬下为“两翼”,实施区镇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推进城市东扩北上,通过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着力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空港综合发展区、渭北综合商务区和重点镇为节点,建成功能定位明确、层次结构合理、中小有机结合、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积极推进新型社区建设,科学、有序引导农民向渭北综合商务区、空港综合发展区和重点镇集中。一是按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要求,加快实现塬上、塬下 “两翼”齐飞。二是积极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加快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型商品房建设。三是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重点围绕统筹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配置,完善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三、措施与建议
文章作者在调研过程中,对失地农民中老弱病残人员在养老、医疗、生活保障等方面遇到的诸多问题感受很深。在城市飞速外延的同时,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政府在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医疗、养老、再就业培训保障机制的同时,还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
1.坚持“一体化”规划建设。政府适当下放给一定范围的执法管理权,促进总体规划顺利实施。
2.建议在村民安置小区规划中增加“菜园子”规划,为不能满足用工企业聘用条件且早已习惯靠土地为生的老弱者提供一份保障。
3.建议政府在村民安置小区中基础收费方面应该有更多的政策扶持。比如适度减低物业、电梯等费用。
4.建议在安置小区中增加老年公寓规划,增加失地农民提供更优的养老保障。
四、结语
城乡结合部稳步发展需要通过规划的途径将各措施落实到位,处理好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是关键,只有让失地农民有所依、有所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结合部发展存在的矛盾,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城乡结合部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燕菁;理论与实践:城乡一体化规划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
2.《咸阳市渭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规划实施中的问题与反思》
4.《城乡结合部和谐社区规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