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礼仪修养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的礼仪修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的礼仪修养

篇1

教师礼仪修养的重要意义

礼仪是一种文化,礼仪文化是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它构成了一个人的形象的重要侧面,是其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及素质的综合表现。课堂犹如演出的舞台,教师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教师的整体形象集语言、形体表演、手势造型于一体,必须以其非凡的吸引力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对学生知识吸收、情操陶冶和思想教育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的礼仪修养水平高低,是决定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教师礼仪修养十分必要,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时刻注意加强自身的礼仪修养,有关部门特别是师范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应该把教师礼仪修养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一、加强教师礼仪修养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历史的脚步已进入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是领土、资源、人数的竞争,而转变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人才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对教育工作、对教师培养十分重视。早在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举行的西方八国集团高峰会议上,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八个国家的首脑讨论了21世纪的教育政策,发表了《科隆――终身学习的目的与希望》的主题报告,报告强调指出:“教师在推进现代化和提高现代化水准方面,是最重要的资源。教师的采用、训练、配置及其素质能力实质性提升,是任何教育制度取得成功极其重要的因素。”

二、教师礼仪修养的现状及其原因

当前在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形势下,多数教师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教师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在一些教师当中,仍然经常发生损害教师职业形象、背离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文明表现,如穿奇装异服、染彩色头发,涂指甲油,浓装艳抹或珠光宝气;随意对学生说粗话、脏话,甚至侮辱学生人格;随意体罚学生,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等等。有的教师由于不良的言谈举止导致与学生、与同事关系紧张,也在学生家长中造成恶劣影响。据调查,在我国师范院校各专业开设教师礼仪课是近几年的事情。目前,鲁东大学师范类本科生开设的主要是面向中小学教师的礼仪,包括校内礼仪和校外礼仪:教师的仪表、仪容、仪态礼仪(服饰、饰物、发型、化妆、举止等);教师课堂教学礼仪;参加学校活动的礼仪;与学生、同事、家长交往的礼仪;人际 交往礼仪;通讯礼仪等。

如何加强教师的礼仪修养

加强教师的礼仪修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口头上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需要思想上的高度重视,还要有必要的设施和 手段做保证,更需要有一个和谐的氛围,具体来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有关部门和教师自身的思想认识。教师礼仪课的教学应从塑造教师个人形象入手,联系教师切身利益,使每一个正在从事以及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真正懂得,教师礼仪修养不仅是教师自尊自律的基本要求,影响教师本身的事业发展以及自我实现,而且关系到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学校应该定期开设礼仪修养课,安排所有教职工参加,保证必要的教学课时。同时,教学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如通过录象设备录下教师讲课的语言及举止等,自我纠正不足;在平时学校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和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内容;通过请专家作报告或看录象等形式,经常地、反复地向在职教师灌输有关教师礼仪方面的知识,使礼仪意识自觉贯彻到教师的日常行动中去。

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和氛围。在文明礼仪方面,学校每个教职员工都应当为人师表。然而,实际情况是,有的教职员工不修边幅,蓬头垢面,出口成“脏”,好着奇装异服,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形象和教育效果。因此,学校教职员工的基本形象和言行要求应以适当的制度和纪律的形式加以规范,以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对 学生的在校形象和言行也应有必要的文明规范,以净化校园风气。

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当教师文明优雅的口语与体态语、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有机的融为一体时,就会构成和谐的课堂教学整体旋律,弹拨出教书育人的最美乐章,这也是一名教师驾驭事业走向成熟的表现。

教师礼仪的作用

1、良好的礼仪形象,便于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

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当学生第一次与教师接触时,会特别注意教师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教师大方得体的衣着,彬彬有礼的言行,有利于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便于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

2、良好的礼仪形象,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

教师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形成不仅与教师的学识、能力等密切相关。同时也受教师外在形象的影响。举止文雅、仪态端庄的教师形象,有助于教师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反之,不注意个人仪容仪表、形象欠佳的教师,往往成为学生背后议论的对象,从而使教师威信的树立大打折扣。

3、良好的礼仪形象,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形象。

教师自身形象直接影响学生形象的塑造。教师在施教的同时,学生通过对教师形象的观察、模仿,形成对自己形象的定位。教师形象是许多学生模仿的榜样,从而继续对学生的形象设计起着不容忽视的引导规范作用。

4、良好的礼仪形象,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育效果的好坏

如果教师不仅口说并且能真正身体力行,必然能留给学生良好的师者形象,获得学生的尊重。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便于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实效。良好的教师形象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有重要作用。

教师礼仪的内容

教师礼仪不仅包括着装方面,而且包括言谈举止等方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

合格的教师礼仪要做到以下几点:

1、平等相处、尊重学生;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举止大方,仪表端庄;

4、说话和气,语言文明。

猜你感兴趣:

1.浅谈教师的礼仪修养

2.浅谈个人礼仪修养

3.提高个人礼仪修养的重要意义及途径

4.教师礼仪与职业修养

篇2

关键词:CY4102系列 城市公交车 保养与维修

中图分类号:U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008-02

1 CY4102系列柴油发动机

1.1 CY4102系列柴油发动机技术规格与数据

发动机厂商为东风朝阳,柴油四缸适用于8米城市公交车,发动机形式为立式直列、水冷、 四冲程、增压中冷,3.856 L排量,压缩比为17∶1,排放标准达到欧Ⅱ,点火次序为1-3-4-2。怠速油压≥78 kPa,工作油压196~540 kPa,冷却水容量为8 L,出水温度为80 ℃~95 ℃,运行时冷却水不应沸腾。

1.2 CY4102系列发动机在鞍山公交的分布(表1)

1.3 CY4102系列发动机实际进修情况

如图1,2013年上半年共计进CY4102系列发动机大修26台件,主要进修原因全部为烧机油,其中131路、55路烧机油严重,401路冒黑烟,35路冒白烟,平均进修里程12.6万公里。

2 以CY4102系列为动力城市公交车的保养

2.1 公交公司执行保养

走合保养(1500~2000 km,前200 km空载行驶)、列保(每周二、周五门检)、一级保养7000 km并更换机油(材料费256元、工时10小时)、二级保养21000 km(材料费842元、工时110小时、行驶63000 km时即每隔两次二级保养更换油)。冬季使用保养(在温度低于5 ℃时,如不使用防冻液,停车后要将冷却水放尽,并对柴油机的使用给予维护)。

2.2 注意事项

柴油静态供油提前角在曲轴转角范围内(14°±1°CA),避免缸内爆发压力过高引起机件损坏。凡是新机使用前或更换机油、机油滤芯以及长期停放后(约一周以上),必须松开增压器上面的进油口接头,注入洁净的机油,使涡轮转子轴承得到充分的初期并注意环境和工具的洁净,必须采用CF-4级增压柴油机机油。冷却水必须是软水。定期更换空气滤清器,并更换旋装一次性的机油滤罐。

3 以CY4102系列为动力城市公交车维修

3.1 以CY4102系列发动机为动力城市公交车的维修定额(表2)

说明:小修材料费定额,新车第一年压缩30%,第二年压缩10%,第三年压缩5%。柴油发动机大修材料费定额为必须更换的配件所需要的费用。发电机、起动机、气泵、增压器、飞轮、水箱、离合器压板和离合器片等视情修理。

3.2 柴油中巴发动机进大修的判定

鞍山公交4102系列发动机新车每一级保养更换机油,机油消耗为7000 km/12 L=580 km/L,当机油消耗下降到290 km/L以下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大修。发动机油耗定额为夏季20.8升/百公里,冬季22.3升/百公里,柴油夏季消耗为100 km/20.8 L=4.81 km/L,冬季消耗为100 km/22.3 L=4.48 km/L,即当柴油消耗夏季下降到8.02 km/L以下,夏季下降到7.47 km/L以下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大修。确属由于柴油机磨损大或过热引起的异响,或者是由于操作使用、保养不当造成的异响,也要进行早期大修修复。

4 CY4102系列发动机常见故障及排除

4.1 机油消耗量大

机油品质和空气滤清器没问题的前提下,重点检查增压器,涡轮端或压气机叶轮端密封环失效的修理、更换,再检查气门密封,导管密封套失效的修理、更换,进、排气门,气门杆、导管磨损的更换,缸套磨损、活塞环卡死或折断的修理、更换,整个机油系统,检查是否存在渗漏油现象,如有修理、更换。

4.2 排气冒黑烟

检点为空气滤清器,滤芯堵塞的清理、更换,供油提前角过大或过小的调整,喷油器雾化不良、滴漏的调整、修理、更换,喷油器开启压力低的调整、更换,增压器工作不良的检查、修理、更换。

增压器转速不足的,机油中的杂质堆积在涡轮侧密封处的更换机油、修理增压器,机油温度过高、供油不足浮动轴承烧的检查供油系统、修理增压器,涡轮轴转子失去平衡的修理、更换。涡轮叶片、压气机叶片发生摩擦、破损的涡轮转速过高,检查发动机增压系统、修理,排气温度、压力过高的检查发动机本身、修理,混入异物的检查进气系统、修理、更换。浮动轴承磨损的更换。

4.3 排气冒白烟

供油提前角过小的调整,燃油中有水的更换,喷油器雾化不良、滴漏的调整、修理、更换,增压器回油管堵塞、变形造成机油从涡轮、压气机轴端漏出的修理、更换,增压器密封圈损坏失效的更换,进、排气门磨损或损坏的更换,导管油封失效的更换,缸套磨损、活塞环卡死或折断的更换。

5 结语

从2013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来看,平均进修里程为12.6万公里低于16.8万公里的计划里程,在今后的车辆管理的工作中,贵在持久保养,重在及时维修以延长发动机进修里程,节约成本,并保证运营需要,更好地服务市民。本文生产管理规定和保养维修方法同样适用普通柴油中巴城市客车。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技能与素质计算机学习兴趣实践性教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022-02

实践课教学是职业学校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技能的形成是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教师示范动作,通过反复实践练习来实现的。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专业技能要达到中级工的水平,就必须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重点放在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探究教法,研究学法,摸索出了采用激发学习兴趣、讲求教法、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开展第二课堂等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就以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为例详细谈谈以上几点的应用。

1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众多困素,中职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对于专业理论和技能,觉得很难学,甚至有厌学的情绪。作为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采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做法,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最好的成效。作为计算机专业的老师,试图让学生对电脑知识感兴趣,是做好教学技能的先决条件。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笔者采取了以下的一些做法。

1.1实例激发兴趣,上好绪言课。重点澄清计算机产生、发展及应用。如讲到电脑的应用时,突出特定的计算机功能在家庭中的应用,使我们的教学更贴近生活。

1.2使培训内容与实际应用相配合,来保持兴趣。学生往往对于简单地重复操作不感兴趣。笔者将教学科目分解为多个特定的主题,要求学生列出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电脑故障,教师再解释故障发生的原因和维修要点,有机地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这些例子的分析,学生可以很容易地解决类似的故障。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电脑维修完毕,正常运行时,感到学以致用,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劲头就足了,甚至可以在其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3激烈竞争激活兴趣。年轻人好胜心强,渴望成功,利用此特点,我们组织团队之间、班级之间的竞争。通过竞赛发现和培养人才,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也促进了理论研究的学习过程,形成了理论结合实践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用心去做好一个工作,提高实践效果。实践证明,实习培训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

2讲究教法,但法无定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在进行技能教学时,一般会把实验、实践教学放在新授课以后安排,作为针对教科书内容的一种验证和实践的方法。这不仅会浪费时间,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也不利于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开发与拓展。为此,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二者结合,一是将实验、实践与教学相结合,二是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1实验、实践与教学相结合

实验、实训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主阵地。上好实训课程不但可以验证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教学技能,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转化为模糊理论教学之间的自然渗透认知知觉明确和毫不含糊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轻松,活泼,快乐。这不仅节省时间,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2.2虚拟与现实相结合

这里的虚拟是指利用软件来模拟现实中不易实现或不应出现的情景。如《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系统安装,这个环节有分区、格式化等操作,真实的操作会很慢且无法中途停止,对课程和时间安排都会有影响。解决的方式是使用虚拟机,在虚拟机上进行系统的安装、调试。优点是可时时演示、指导、学生随时保存现阶段操作,下次上课继续进行,而所有的操作和真机操作是一样的;另一优点是可在虚拟机上实现真实计算机不应有的一些危险性操作,如病毒实验等。学生可反复实验,实现现实中不能完成的一些功能。

3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接受知识的过程中,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通过实践获得感性的认识,再通过反复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并最终回归到实践。介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在实习教学中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分阶段实施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确定的三个目标,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从教案的准备、实物的准备、示范引导、巡视指导到结束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这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两种方法:

3.1基本操作练习和反复实践相结合。

3.2专题操作练习和创造性的练习相结合。专题操作练习是把实习课程分为几个小的课程进行实习,这样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创造性练习则是学生熟练运用知识和技能实践。这种创造性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提高学生适应生产需要的各种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故障排除环节的教学中,学生必须熟悉几个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知道每个组件的作用,然后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发生区域。经过专题培训,学生基本上能够准确,快速地排除故障,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不搞统一的模式,只要设计合理,操作规范即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4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科目教学中针对一些学生进行拔高性教学,在课余,挑选出这部分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维修机器时进行观摩、探讨,并陆续实践,教师从旁指导,充分提供机会让他们进行锻炼。学生通过这种练习慢慢掌握了维修方法并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学生也在一起讨论所学,逐渐形成一个团体,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成为学习上的第一梯队。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丰富的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成为学校各部门机器维护的专业团队。

5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在形式上虽是集体授课,而实际上则是学生的集体化学习。课外活动小组则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们即可以有自己的学习进度,也可以互相探讨、交流,使每个人的思路更开阔、更清晰。若老师能适当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能很好地保持和提高。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外活动的内容有系统调试和硬件维修,活动宗旨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地学习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五点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优化实践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上是本人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性教学中的一些肤浅体会,因水平有限,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同行指教,以求在今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教学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锦州市太和区职业教育中心,辽宁锦州121000)

参考文献:

[1]博迪.从实践教学环节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2]张锡东.体验式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类相关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6).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礼仪

我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礼仪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礼仪,指的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形式固定下来。[1]礼仪是人们在交往中为了文明地交流,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而约定俗成的规矩,这些规矩包含的范围很广,包括穿着、仪容、仪表、交际规则等方面的要求。良好的礼仪修养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发展的重点放在物质文明建设上,社会上出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不同步的现象。礼仪修养包含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礼仪失范的现象,比如:插队加塞,满口脏话,不给老弱病残让座等。学校里也有很多学生没有礼貌,见到老师不主动问好,在教室里吵闹,上课违反课堂纪律,乱扔垃圾,毁坏学校财物等,这些现象在职业院校更为普遍和严重。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学校教育体制没有充分重视礼仪教育的结果,另外一方面是因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一般来自中学里学习和其他方面较差的一部分人。所以职业院校更要重视加强礼仪教育。

一、加强礼仪教育对于职业院校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加强礼仪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礼仪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和谐的校园是学校发展和学生学习的保障,和谐校园的建设就是致力于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约束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除了要靠学校规定的纪律规则,更重要的是靠礼仪。只强调纪律制度是片面的,不能从根本上建立和谐的校园关系。我们也要重视礼仪教育,孔子讲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

第二、加强礼仪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不仅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更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会的目标是要促进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教育既要重视传授学生知识,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同时也要传授学生做人的道理,人之所为人最重要的是有礼仪,讲文明。

第三、加强礼仪教育是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必要条件。随着大学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长,社会上出现劳动者供大于求的现象,就业形势不乐观,就业竞争激烈。在这种形势下,高职学生为了提高就业优势,一方面除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道德修养、礼仪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面试时掌握相关的面试礼仪,在踏上工作岗位后熟知相关的办公室礼仪,这些都是我们顺利就业、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提高高职学生礼仪修养的途径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修养,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加强学校礼仪教育。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礼仪课的开展,将礼仪课纳入必修课之中。教师在讲解礼仪知识时要重视向学生“灌输”,让学生熟知为人处事的礼仪。除了重视理论讲授,更重要的是要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多结合现实中和身边的案例,使讲解过程生动形象。另外加强实践教育,指导学生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对礼仪的认识经历一个由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使礼仪知识内化,做到一定程度的“纵心所欲不逾矩”。

第二、组建校园礼仪队。职业院校可以组建一支校园礼仪队,让这支队伍成为学校靓丽的风景线,扩大在学生中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通过校园礼仪队宣传礼仪知识,发挥带头作用,希望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三、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也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要提升能自己的礼仪修养,课上、课下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要想让学生认可其所讲的礼仪知识,首先得自己做到,所以学校教师,不仅是礼仪教师,也包括其他学科的教师都要注重礼仪修养。

第四、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家长不能片面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孩子的礼仪修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也要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第五、学生自己要重视。学生要意识到礼仪修养的重要性,较高的礼仪修养是我们获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大学生要主动去学习礼仪规则,同时把这些礼仪规则运用到社会现实生活中。

高职院校要重视礼仪教育,创新礼仪教育的方式方法、丰富礼仪教育的内容,将礼仪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程,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高职院校要把礼仪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王景华,邹本杰.礼仪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

[2]黄小玲.高职院校礼仪教育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70—72.

[3]沈娟.加强礼仪教育 提高道德修养[J].教学与管理,2011(1):68—69.

[4]李灵萍,沈慧君,张宏波,杨海芬.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缺憾及对策[J],高校论坛:,2007(1):24—26.

篇5

【关键词】师范生 职业礼仪 现状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06-01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在影响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因为如此,教师的职业礼仪不仅影响教育效果,而且还影响整个社会文明的效果。师范生作为未来培养学生的引领者,在礼仪文化修养方面,也应具有较高的要求和水平。笔者在南昌师范学院师范生中随机抽取200名调查对象,样本的抽取考虑了男女生和高低年级学生在认识上可能存在的差异,因此年级分布和男女分布基本均匀。发放200份问卷,回收问卷200份,均为有效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教师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以及师范生对教师礼仪的了解等方面。

一、师范生教师职业礼仪教育现状

(一)师范院校教师师德礼仪现状

如表1所示,学生对教师的师德还是认可的。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教师的责任心和爱心,只有2%和4%的学生对这两项选择了不同意。但学生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还是有一定看法的。比如以上选项中选择一般的人比例不少,说明教师中还是有一部分人的职业道德素养处于中间状态,不能称之为优秀。另外通过访谈发现有10%学生反映有些教师对学习好的学生会更加关注,对学习较差的学生会呈现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

(二)师范院校教师课堂礼仪现状

课堂礼仪是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重要体现。问卷主要从教师的语言、行为举止等方面反映教师课堂时的精神状态。从表2中看出,教师总体的课堂礼仪表现是不错的。比如教师上课的时间上都会准时,还有上课关手机等。但是,教师的语言和表达艺术上还有待提高。只有32%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语言幽默风趣,有2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中教学模式有些死板,习惯用语较多,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前苏联教学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作用首先是教师品格的熏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因此,教师礼仪表现的好坏直接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三)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礼仪知识的需求

在问卷中,有91%的学生认为教师礼仪课程应该增长课时,80%的学生认为该多开展有关的活动,如实践、讲座等。在对学生访谈中很多人表示:“虽然开设了教师礼仪课程,但是时长较短,只是从理论层面讲述了教师礼仪的相关内容,但没有从实际方面告诉他们作为一个教师,面对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等人时,应该注意什么,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另外工作中遇到突发状况时,如何解决。”

二、师范生教师职业礼仪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自身修养不够

在调查中可以发现,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礼仪的内涵、意义等理解不到位。有些教师认为外表打扮漂亮就好,忽略了教师礼仪的道德内涵;而有的教师又完全不注意形象,忽视了教师形象;还有些老师对职业礼仪的内容并不是很清楚,一知半解。这些教师自身的修养不足造成职业礼仪教育的偏差,更直接造成学生对礼仪行为缺失。

(二)高校教育管理不够

大多数高校教育都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办学的最大衡量标准,因此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礼仪教育方面的建设和管理。尤其是在师范院校,作为对以后将为人师表的师范生,教师礼仪教育更是需要更多的关注。但大多数礼仪教育都是呈现单一化、教条化的特点,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缺乏后继追踪与研究。另外,高校也很少把教师的职业礼仪作为细化考核的一部分,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管理,只是停留在表面,缺少相应的制度约束。

(三)师范生教师职业礼仪的缺失

师范生自身由于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等影响,在职业礼仪方面存在缺失。由于他们现在所接触的礼仪知识,大多来自父母长辈的教育、朋友之间的交流以及媒体的传播等,对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礼仪观造成巨大的影响。社会的浮躁、学校教育的匮乏等,都使得学生存在着重专业知识、轻礼仪修养等弊端。导致学生有时虽然知道社会提倡的良好风气以及做人道理,但却不知道如何转化为个人具体的道德行为,缺乏良好的行为和自觉的道德约束能力。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礼仪教育是一个长期且日积月累的过程。高校应做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并且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增强师范生的礼仪修养,从而保证教师职业礼仪教育不断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刑小丽.师范生教师礼仪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13(21).

[2]梁晓庆.高校师范生礼仪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林区教学,2012(8).

篇6

【关键词】礼仪课程,高职,项目教学

一、礼仪课程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服务性专业普遍开设有礼仪类课程,如公关礼仪、商务礼仪、酒店礼仪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一方面,行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企业对员工礼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也在校园生活以及求职乃至工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礼仪对个人形象的塑造、对人际关系的改善,因而也迫切的需要学习礼仪方面的知识。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自身教学经历及在本校学生、相关院校间做的调查,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礼仪课程,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功利性强,文化内涵不够。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程,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这样的功利性有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的功利性。在课程设置上,或者纯粹是简单模仿其他院校,或者是为了职业或岗位需求而开设,大多只注重礼仪的职业内涵而忽视了礼仪的文化内涵。至于礼仪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自信心的提高等方面的作用,更是严重的忽视。礼仪的核心内涵是尊重,是个人修养由内而外的一种表现。想仅仅通过一门礼仪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礼仪水平,个人修养,甚至提高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素质,这对礼仪课程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在高职院校的校园里,无“礼”现象普遍存在:迟到早退甚至随意旷课;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在教室吃早餐,大声喧哗;公众场合行为不端,放荡不羁;不尊师长,不敬同学;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自私自利,冷漠凉薄。这些现象的改变,需要整体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全方面的提升,而不是仅仅通过一门礼仪课程的学习。二是课程讲授的功利性。在礼仪课程的讲授中,许多院校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讲讲仪容仪表,讲讲站坐走,讲讲餐饮礼仪,讲讲面试技巧。这样的课程,实践是有了,但效果如何,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没有一定的礼仪知识,缺乏自身修养的提升,学生的礼仪只能流于表面,甚至下课后就忘,依然我行我素。

(二)师资力量薄弱。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不是由礼仪专业的教师来授课,这些授课教师自身并没有专业的礼仪知识,也没有更多的社会礼仪实践经验,因此,礼仪课程本身在师资力量上存在着先天的不足。这样的结果就是,许多院校受限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就连开设礼仪课程功利性的目标都难以实现,礼仪课程也逐渐沦为了鸡肋,仅仅起到一个补充课时量的角色。

更加严重的问题在于,有的高职院校的教师自己在礼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迟到早退,谈吐不雅,衣着随意邋遢,对学生不够尊重等。这些不符合教师礼仪规范的行为,不仅没有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更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学校的形象。更有甚者,不仅仅是其他老师存在着这些现象,连负责讲授礼仪课程的老师,自身礼仪素质也不高,根本起不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考核形式过于刻板、滞后。由于院校的不重视,课程开设的盲目,师资力量的缺乏等原因,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存在着合适教材缺乏,教学方法滞后,考核形式刻板等问题。许多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使用的是广泛的教材,如《商务礼仪》,《现代礼仪》等。这些教材要么重理论轻实践,要么案例不够生动具体,与现实脱节,不利于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讲授为主,大部分课程都是在教室由教师讲授,或者观看图片、视频,方法单调,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缺乏针对性的,项目驱动的实践经历,礼仪课程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在考核形式上,多数院校都是采用笔试的形式,或者以考察课,布置一个大作业来让学生完成。这样的考核形式使得礼仪课程的学习从生动形象的情境变成了死记硬背刻板模仿,使得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甚至对礼仪造成误解。

三、改进措施与建议

(一)提高校园文化氛围。礼仪的核心在于个人修养的提高,而个人修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礼仪,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氛围。以班级为基地,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班级、宿舍的礼仪教育不应停留在考勤、卫生等表面现象,而应该深入学生内心,从点滴小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待人接物水平,提升个人修养。更要借助各种平台,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礼仪的魅力。比如开展各种演讲、辩论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通过切身体验让学生感到“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礼仪专业教师的缺乏,可以通过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一定支持,鼓励教师参见各种礼仪培训及研讨会,或者参加各种大型活动来进行礼仪经验积累。也可以加强校企合作,聘请各行各业优秀礼仪人才来授课或做讲座。另外,在全体教师队伍中进行礼仪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使教师理解礼仪的文化内涵,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让学生感受到礼仪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感受到礼仪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要创新。在教学方法上,不应拘泥于教材和课堂的限制,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如情境模拟,在课堂上模拟见面、吃饭、面试、接待等情境,学生分组模拟,其他学生现场点评,由教师负责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身临其境的想象,并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得到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又如项目引导,提供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某个具体项目,如各种展览展销会、庆典、节日促销、政府或企业人员接待、会议布置、活动执行等,不仅获得了礼仪的体验和提升,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增强了自信。再如讲课式教学,课前布置任务并分组,由学生上台讲课,老师和其他学生听课、提问,既加深印象,又提升了能力。在考核形式上,也应采用理论+实践的方法,通过实践考核和平时打分对学生综合水平做出客观评价,甚至可以让学生互评,体现真实的结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礼仪教学 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现代技能型人才,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学校教育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又要重视对学生的文明道德修养的培养。礼仪修养是一个人文明修养和道德修养水平的体现,学好礼仪,用好礼仪,是中职学生重要的学习目标。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学校工作的主线,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也是教师不懈的追求。

一、重视礼仪教育是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前提

中职学校要培养的是符合社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何谓“人才”,德才缺一不可,只有“才”没有“德”,或是只有“德”没有“才”的人都不可称之为“人才”。“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不少学生虽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在人际交往中却不懂得礼貌待人、尊敬师长,有些学生个人衣冠整洁,却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这都是由于礼仪修养欠缺和人际交往能力不足造成的。中职学校学生处在人生发展、发育的关键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期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将会对学生健康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礼仪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该得到学校的重视、教师的重视、学生的重视,当然还有家庭教育的重视,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并举,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提升教师涵养是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基础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首先,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感,教师就很难把课上好,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必须具备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礼仪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礼仪知识水平,自身也要具有较高的文明礼仪修养。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要符合礼仪规范,体现文明礼仪风尚。我们明白“言传身教”的重要意义,在课堂上教导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如果课后路遇自己的同事都不打招呼,或是学生向我们问好时不予理会,那么在学生的眼里老师还有何威信可言。身教重于言传,尤其是礼仪教学。礼仪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检验教学成果的关键并不是看学生考了多少分,而是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是否符合文明礼仪规范,文明礼仪修养能否得到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示范和表现,以及教师日常行为举止都对学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礼仪课教师更要从言行举止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仪表仪态端庄、自然,表情亲切,语言文明、规范,课堂讲授生动、形象,在各方面均能成为学生的楷模。

三、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要让学生爱上学习,先要让学生爱上老师。

首先,教师对学生要有足够的爱心与耐心。俄国伟大作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教师应以爱执教,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爱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而当学生做错事时,教师则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更正错误。让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相信在对学生付出爱的同时,我们也能收获学生对教师的爱。

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礼仪的热爱,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美称,讲究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表示相互尊重、敬意、友好而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交往程序。礼仪的核心是尊重与友好,体现的是人性的真、善、美,只有符合礼仪规范的才是美的。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认识礼仪的美与魅力,领会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从而爱礼、学礼、用礼。

四、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手段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主导作用,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摒弃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礼仪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课程,其理论知识通俗易懂,实践指导意义强,可操作性也强。礼仪课教师应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情况,不拘一格,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篇8

[摘要]礼仪,作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优良传统文化,是当代高师生提高人文素质和塑造良好形象不可或缺的修养内容。然而,高师生的礼仪修养水平却不容乐观,校园里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现象存在。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高低。因此,对高师生进行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关健词]高师生礼仪教育思想道德素质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称,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美德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和睦谦和的风貌为世人所称颂。礼仪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更能折射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高师生是未来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提高全民素质历史责任,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高低。而礼仪,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师范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他们将来成为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礼仪的含义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荀子也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广义而言是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狭义而言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规矩、仪节;“仪”是指礼节、仪式、法度、准则。仪侧重体现礼的外在形式,使礼更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就是礼仪。所以,礼仪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又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礼貌,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通过言语和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的表现;礼节,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待人接物的行为规则,如鞠躬、握手等;仪表,是指人的外表,一般包括容貌、姿态、风度、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是礼仪的美的表现形式;仪式,是指礼的秩序形式,即为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秩序的规范化的活动。

二、礼仪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

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礼仪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实践的过程。开展礼仪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提高广大师生对师德和礼仪重要性的认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工作具有示范性、辐射性和潜移默化等特点。高师生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今后要面对的下一代青少年的文明素质,因此,注重在高师院校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和训练,就是在源头上为整体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明确礼仪不是区区小事。诚然,从现象看,礼仪确实是细小琐碎的,并且只是一种外在形式,似乎无关紧要,但由于礼仪是道德的外在形式,因此它折射的是人的行为全貌,反映的是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在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的同时也不忘记“成人教育”。(二)要把礼仪教育作为培养高师生高尚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起点

“德成于中,礼形于外”,礼仪本身是人们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没有对礼仪的正确认识,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产生积极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所以,对高师生的礼仪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而是要以此为起点,引导他们通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良好的道德行为实践体认道德,逐步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树立起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仪修养准则。(三)要以高师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注重养成教育

以高师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从基本的礼仪为入手,规范高师生的基本行为和基本文明用语,提倡文明举止,扭转不文明行为,增强学生守礼、行礼的实际能力,教会学生尊重他人,完善自己,逐步把礼仪作为一种自觉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和方式,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自尊、自重、自信、自强、自律开始,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良好道德品质和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法律的意识。

(四)开设礼仪课程,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达礼先知书”,礼仪教育的核心是“尊重他人,完善自我”。礼仪教育,一要开发“礼”——让学生知道人与人间要互敬;二要训练“仪”——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因此,礼仪教育要课堂化,让学生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做到既明“礼”又懂“仪”。因此,应该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掌握礼仪规范,并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

(五)制定必要的制度,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礼仪的作用主要是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的、靠社会舆论来监督的。换句话说,礼仪是以“自律”为特征的。但“自律”是通过“他律”逐步获得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引导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将礼仪制度化,并且严格考评可以强制性地使学生改掉一些不良习惯,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文明礼貌修养。倘能如此,学校一定会形成崇礼尚礼风气,学生会感到“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六)以身立教,发挥教师的表率和垂范作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关键。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必须懂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务必先正已的道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人格的作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彬彬有礼的表率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

参考文献:

[1]陆文泽.关于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甘肃科技纵横,2005,(6).

篇9

关键词:礼仪教育 大学生 素质教育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进步的重要标志。神州华夏,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但是现在的年轻一代礼仪失范现象却令人担忧,不知礼、不守礼、不行礼的行为与大学生的身份不相符,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和谐音符。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素质修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而利用修养是影响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高校礼仪教育,培养高素质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大学生礼仪素质缺乏的原因

大学生缺乏礼仪修养成为共识,是什么原因让本该文质彬彬的大学生有失礼仪的?

家庭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是90后,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理性导向不足,感性呵护有余,对孩子百依百顺,言听计从,久而久之,致使孩子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往往通过个人的好恶来决定取舍,在与人交往中存在缺乏宽容与忍让、奉献与牺牲精神。同时,家长教育孩子、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把孩子考上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作为孩子的培养目标,从而忽视了孩子道德品质、人格修养的培养。

学校原因

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家就开始提出并强调素质教育,其中就包括礼仪教育,但是在现实,高校中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对于礼仪等这类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被边缘化,能少开则少开,能不开则不开,形成了为考试而教育,为文凭而教育的怪现象。

社会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求实用、重实效、讲效益等实用主义价值观念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人们一切向“钱”看,人们以能挣得钱的多少作为衡量人能力的主要标准,越来越强的功利心,对社会风气影响很大。

二、实施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以上多种原因,直接导致青年一代有知识,没修养,有技能,少礼仪的现象,这种现象令人担忧,人们开始意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礼仪作为历史发展中逐步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不但没有影响现代化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改善社会风尚、协调人际关系的精神力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礼仪修养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生活幸福和事业顺达,更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国民素质、精神风貌和繁荣昌盛。一个国家,只有人人以礼相待,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并创造出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使社会真正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三、提升大学生礼仪文化素养的途径

培养大学生礼仪修养意义深远,那么如何提升大学生礼仪修养呢?

(一)加强课程建设,普及礼仪教育

首先要提升礼仪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将礼仪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的不同,适当地设置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等不同种类的礼仪课程,通过系统地对礼仪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意识到在当今社会,只掌握了专业知识和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够的,只有同时具备整洁大方的仪表、得体的谈吐、高雅的气质,才能为工作和生活锦上添花。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情景模拟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教师的启发引导、讲解示范为辅,以学生自主思考和体验训练为主,融“教”“学”“做”为一体,通过体验式学习演练,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学生不仅学习了相关技能点内容,而且还培养了语言表达、沟通协调、应变能力等素质。其次要重视教师礼仪素质的培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榜样作用,履行教师职责,任何时候都应当按照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行事,在一言一行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不仅仅是教师这一职业谋生的手段,教师要有师德,要发自内心地对学生以真诚的关爱,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越真挚,越深切,他的行为便越感人,他的师德便越高尚。

(二)与时俱进,重视传统礼仪的现代转化

任何社会行为都要受到时代因素的影响,礼仪也不例外,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总之,大学生礼仪教育要顺应社会的需要,讲究方法,敢于创新,使学生真正做到“成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知书达理、文质彬彬的礼仪之民。

参考文献:

[1]腾新贤.新编礼仪教程[M].新华出版社,2009.

[2]李滢.从高职生透视当代大学生的礼仪文化素养[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4:73-75.

[3]黎群芳.高职生礼仪教育探微[J].钦州学院学报,2012.4:61-64

篇10

一个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文明之林享誉千年,在于它独特而充满魅力的文化。我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古代有“孔融让梨”、“曾子避席”,现代有“的宽容”、“列宁让路”等等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礼仪教育体现在我们身边的细节中,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就像清新的空气一样,能让人心旷神怡。

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幼儿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孩子们思想道德的教育者。因此,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这就对教师自身的整体水平要求更高、更细致,而礼仪修养则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幼儿时期是其个性初步形成的关键期。教师对幼儿的影响不仅贯穿于他们受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且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所以规范的教师礼仪,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的思想、知识、智慧、道德、意志、情感、个性品质、言行举止等方面的渗透及其影响力是难以估量的。

一、礼仪的内涵

首先“礼”来源于生活,“礼”的根本源于“诚”,其核心最终是“尊重为本”。也就是《论语》中曾说的 “不学礼,无以立。”“仪”则是礼节的表现形式。它不但是尊重、友好的具体表现形式 ,而且还是社会秩序基本核心。“礼仪”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由此可见,礼仪成了人们道德修养标准的指向。

二、教师的礼仪和道德修养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广博的知识经验、现代化的教育能力和健康的身心,还要有为人师表的内在素质、受人尊重的外在职业形象。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是老师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展示的基础,也是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礼仪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礼仪修养的体现,成了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文明与教养的重要体现。作为教师,礼仪修养是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对幼儿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良好榜样。教师平时的言传身教更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严抓教师素质建设 ,才是教育繁荣的基本。

三、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

 幼儿教师教师应具备的七种素质

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更应具备优秀的品质及道德修养。教师是幼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幼师应具备以下七点基本素质:

1.要有执着的事业心

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同时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有时孩子的行为会出现问题,有时孩子的生活又需要教师特殊的照顾,在这样艰巨的工作下,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烦躁情绪,而这种情绪会传递给敏感的孩子,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所以教师应该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充分的准备,坚定信念,保持一颗执着的事业心。

2.要自信、自尊

自信、自尊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个性特征。一个对自己工作没有信心,消极懈怠的人是无法做好工作的。幼儿教师自身充满自信、自尊的人格,处理问题时也表现出自信都将感染幼儿,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榜样。

3.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

幼儿虽然年龄幼小,但是也喜欢美好的形象。孩子们会说:“老师真好看,和妈妈一样”。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教师什么都懂,其形象在他们眼中无比高大,老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是敬仰和崇拜的对象,老师的位置往往在父母之前。因此教师要格外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喜欢举止大方,亲切活泼,穿着得体的教师,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举止。

4.要有爱心和童心

教师不仅要爱漂亮的孩子,也爱长相一般甚至丑陋和有缺陷的孩子;不仅爱聪明的孩子,也爱发展速度缓慢甚至迟钝的孩子;不仅爱听话的孩子,也爱调皮的甚至有许多问题行为的孩子;不仅爱家庭背景富裕、社会地位高的孩子,也爱平民甚至家境贫寒的孩子。童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心灵世界的桥梁。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往往是幼儿的“忘年交”,是幼儿群体中的一分子,他们保持了一颗纯真的童心,积极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和他们一起游戏、讲故事、说悄悄话。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就能够和幼儿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同时教师会在生活中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加爱孩子,由此,教师的教育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四、如何提升教师礼仪素养

如何把教师礼仪融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使之更好的发挥它的重要性,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动听的语言、得体的表达是教师礼仪的基本要求。

优秀的美德、高尚的人格是语言美的基石和源泉。现代教师应该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使用普通话教学,这是拉近师生和同事之间距离的法宝。教师要言语要起到正向效应,从自尊需要的取向入手。

1、课堂教学的语言力求严谨准确、表达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节奏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教师优美语言产生的基石。文化修养的高低及视野的开阔度决定了一个人的思路开阔度。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舟也无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学习和巩固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接受和吸收外界新的、有用的信息和思想,多参加对自身有所提高、感兴趣的活动,习惯性的把自己的感受与同事或幼儿分享,那么在沟通的过程大家之间的距离会渐渐拉近,在增加自我的人格魅力的同时也赢得了幼儿和同事们的尊重。

2、尊重幼儿,讲究表达方式和策略。用建议的方法容易让人改正错误,从而保护了双方的尊严。在充满对自己能力信任的氛围之中接受建议,启发了幼儿自我奋发向上的内驱力,进一步提高老师的威信和幼儿自己改正缺点的自觉性。 在针对中幼儿自尊敏感性以及幼儿自我认识能力提高的特点,教师只要让其明白错误行为及错误所在就罢手,尤其是在幼儿犯一些小错误,点到为止。

(二)得体的服装,不仅代表着教师的精神风貌,更是自身素质的体现。

1、教师的着装与教学效果是相互相承的关系。教师的衣着及言谈举止都是幼儿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正因为如此,教师的着装礼仪,就不能看做是简单的率性而为的行为,而是具有教育和示范引领的作用。教师日常着装应柔和、大方、典雅,以色彩柔和为佳;上岗时穿轻便服装,配以舒适的鞋子;上班时间不赤脚或穿拖鞋或跻拉着鞋。教师衣着能够反映出教师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自信的精神,衣着体现教师个人的情绪情感、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而教师的情绪情感状态又感染着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的心理状态。

2、教师服装礼仪规范原则是整洁大方。身为教师更应注重自身的职业形象,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避免在幼儿面前呈现不恰当的职业形象。女教师的服装忌短、露、紧、透、艳、异,男教师则不能脏、乱、破。因此,教师服装礼仪是有一定的要求。男士应该衣服整洁,上课不带通讯工具、不准在公共场所抽烟等,女士则服装得体、不能涂指甲、不穿奇装异服、可以化妆但不能浓妆艳抹,尽可能不要佩带首饰等。

(三)高雅的举止、得体的仪态、端庄大方的形象是我们现代教师的必然要求。

1、要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就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必须时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久而久之就自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种由内向外散发的自然 。一个人表现出的行为举止很多时候是他内心世界及生活态度的体现。如何拥有高雅的举止形象,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做到端庄大方、自然得体,从容自信的步履、端正挺拔的站姿、亲切坦诚的目光、准确生动的手势等都会给幼儿及同事以精力旺盛、稳健敏捷的感染力。

2、面部表情亲切、自然。幼儿们喜欢充满热情、笑口常开,始终把真诚的目光投向全体幼儿的教师,教师要善于运用坦诚的目光和亲切的笑容来表情达意,正确地体现教师的态度和评价,让幼儿从教师热情注视的眼睛里看到启迪和肯定。每一位教师都应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幼儿,热情地关爱幼儿,真诚地为幼儿服务。例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表情就应该是亲切、富有感染力,目光柔和、有神,平易近人的神态,这样可以大大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平时生活中与幼儿的谈话,目光要坦然亲切地注视对方眼睛到下巴之间的区域,不要游移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