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与教育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心理与教育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34-03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儿童进入小学后,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并以学校为媒介开始了社会化的进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与走向,更影响着儿童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更加重视小学心理教育,使之在儿童心理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
二、儿童心理及其发展
童年被视为人生一段非常关键和特殊的时期,在成长的奠基阶段,个体的生理与心理逐渐发育,进而不断完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涉关个体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等,生理与心理因素相互影响,构成了每一个体极为复杂的成长过程。儿童心理在各个具体的年龄段呈现为不同的表现形式,总体而言,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可塑性、阶段性以及差异性等特征。
首先,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儿童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对成人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知识与行为的能力,因而心理发展十分迅速。倘若忽略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则会错失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使其心理健康出现障碍或问题。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其出现的时机与持续的时间都可能有所不同,需对每一个体酌情对待。通过了解儿童心理的敏感性,能够更好地观察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求,为其发展提供适时适当的条件。
其次,儿童心理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由最初的情感认知逐渐发展为日趋成熟的思维体系,无尽的好奇心与极强的探索精神。儿童具有十分丰富的情绪,感受力极强,推动着其智力的发展与进步。当儿童的感知与情绪有所成长,才能促进其心理的成长,进而实现认知力的提升,逐渐实现身心的整体成长。因此,要尊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需求,尊重儿童的好奇心,同时要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认知力,使其在心理健康的各个层面都有所长进。
再次,儿童心理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其发展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既存在各自特征的不同,也存在各个阶段间的衔接性与渐进性。每个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每个阶段的前后次序不能颠倒或超越。通过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掌握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儿童的智力水平与个性特征,适当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
最后,儿童心理具有差异性。每个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其心理发展的特征都是不同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儿童在各个年龄段普遍表现出相似的成长特征,但究其身心发展水平,依然存在个体的差异性。同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每个儿童都面临着不同的心理发展条件,这意味着既存在心理健康发展的助力,也存在心理问题出现的契机。因此,要尊重儿童心理的差异性,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教育,既保证其心理发展的自由度,也要保证其成长环境的积极性。
三、校园生活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由许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包括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学校教育因素。儿童进入校园后,校园便成为其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所。校园是儿童最初接受社会化影响的理想场所,在这一环境中,儿童在接受系统教育的同时,也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有计划、有步骤的成长教育。因此,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相对于其他环境因素而言,起着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教育中的教学风格、内容等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与认知水准。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使其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要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引入丰富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与热情,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校园风气与氛围等影响儿童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学校是儿童心理形成的早期环境,儿童在校园获得最初的生活经验,养成最初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良好的校园风气与氛围是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激励全体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可忽视。学校环境结构的特征会影响到儿童人格的发展,如学校规则、校园气氛、规模大小、教室大小、座位安排、墙壁颜色以及通风条件等,都会影响到儿童心理发展。
再次,教师这一角色对儿童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就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教师。学生具有模仿教师的天性,仿效教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以师生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基础,因此,教师施教的前提便是了解并理解学生。事实证明,对学生的全面认知是教师与学生发展良好关系的基点。而学生对教师的认知则是其对教师施教信任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质,能够很好地理解并尊重儿童,能够通过语言与动作适当对儿童进行情感的表达,真正关爱并包容儿童,才能够获得儿童的充分信任,以积极的态度融入校园生活;同时,在儿童所处的班级、年级以至校园环境中,要形成民主且平等的氛围,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满足儿童的内在需求。
最后,与师长及同学的互动影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进入校园后,儿童离开了熟悉的家庭,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接触对象增加、生活范围扩大,所处的外界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外部因素的推动下,其心理发展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开始适应新的生活,调节自己因陌生带来的不安,自觉维持与老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在这一时期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儿童的心理状态开始相对稳定,情绪波动变少,部分性格发生改变,产生了自内向外的心理变化。尽管儿童的人际关系较为单纯,但对其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巨大。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在校园生活中,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同他人的交往能够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积极发展,从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共处,培养合作心理,为今后适应更大范围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四、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这一环节常与道德教育相混淆,或多集中于课堂教育而疏于日常教学的贯通,使其缺乏科学教育的多元性与可行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不仅限于对心理问题的疏导与解决,更应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本身出发,对儿童心理的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而细化的指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使其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
第一,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超越书本、课堂,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应该承认的教育权力的程度,以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成“人”,即体现人的本性的自由个性养成和充分的精神生长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包括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各项校园事务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形成由校长、教导处、辅导员、班主任及所有教师共同组织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既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心理问题咨询,做到对学生心理问题有所掌握、有所准备,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引入专业的心理教育专家作为队伍的理论支撑。既可以将原有的思想品德课与青春期教育等相关课程有机结合,也可以有效利用活动课及各项校园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第二,应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重视教学中的尊重、理解、关爱与平等。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决定着他们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对来自外界和他人的尊重、理解、关爱及所处环境的平等具有敏感的触觉,易受其影响,产生心理上的反应与波动。公平和优秀的价值冲突反映的是“个人权益与公共福利之间长久以来的紧张状态”:学校要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则共同福利要先于个体学生的发展考虑;相反,学校如要彰显才干,个体发展的目标则要优先于学生群体的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因此,应注重加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仅要重视培养辅导员、班主任等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教师,也要加强专科教师及其他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整体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有所提升。通过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在教育模式与方法上进行改进,以合理适当的途径加强师生联系与了解,充分理解、关心、爱护学生,才能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2
【关键词】儿童;手风琴演奏;学习动机
一、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差异性明显。有的学生在儿童时期比较调皮好动,教师适当的严厉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授课内容上。也有些学生自控意识和自我意识较强,教师的严厉不仅不会让他集中精力,反而使其感到挫败和焦虑。所以,教师应该把握好严与宽的分寸,严而不失亲切,宽而不失严肃。通常情况下,儿童初次见老师时,都会主观上把老师设想成非常严厉、令人害怕的样子。这样的授课情景对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琴动机是很不利的。事实上,调皮学生到了教师面前会产生一种“群体失助感”,都不会表现出像平时一样的活跃,而是会“老实”很多。虽然威严的老师的确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循规蹈矩,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使学生愉快的与自己相处,发自内心听老师的话,并努力完成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有良好的学琴动机,而不是因为惧怕老师才带着怨气学习,这样日积月累,即便是喜欢手风琴的学生,也会因为这种紧张的教学情境而对手风琴心生厌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儿童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不要急于给学生布置枯燥乏味的机械训练。同时,老师要注意上课时的语气语调,这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弹奏手风琴时难免会出错,特别是年龄小的学生,有些错误反复讲过多次仍然存在,如果老师只是采用大声责备或者严厉训斥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就会对这一首乐曲失去学习兴趣,进而对这门乐器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中遇到任何教学问题都应保持相对冷静,多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学生的进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与教师有多方面的互动。因此,一名优秀手风琴教师的教学艺术不仅仅是能够清晰的讲解,标准的示范,还要能运用恰当的语调和情感,再配合丰富的体态,让学生萌生对教师的喜爱和对授课内容的兴趣,从而让琴童产生正确的、良好的学习动机。
二、尽量使课程安排丰富多彩
手风琴演奏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可在学习过程中,繁琐又长期的基本功训练最容易使儿童时期的学生失去兴趣和动力,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安排课程丰富多彩,让学生每节课都能感受内容的充实和精彩。如果对于初学手风琴的孩子来说,他们对手风琴的理解和兴趣只是停留在学琴前对某位演奏者的崇拜上,那么真正让他们记住教师的要求、理解课程的内容就不得不运用非传统的反复记忆模式。比如,学生在弹奏音阶的时候长短不够均匀,初学的学生对声音长短均匀无法理解,教师就应对其引导:弹奏音阶就像走一条平坦的路,这条路上没有高高低低的草木牵绊,也没有坑坑洼洼的泥巴崴脚。弹奏的时候要把手指当做两条腿在走路,然后通过平稳走路的示范和规范准确的演奏示范让学生懂得弹奏音阶时要注意的动作要领。有的学生不明白什么叫做音色的干净,如何下键才能做到音色干净。教师可以把手指下键比作护士打针,如果护士不讲究方法随意将针头病人身体,进针部位就会很痛,严重时还会伤害到神经;如果护士提前确定进针部位并且果断的刺入身体,病人就只会微弱的痛一下,甚至不会感觉到痛。教师应让学生体会,触键是要有所准备然后果断下键,发出来的声音才能干净好听。
三、明确目标与强化学生的成就感
手风琴教学中,教师必须设定教学目标并明确告诉学生,有助于指引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上。教师在每一个教学阶段都应安排相应的教学任务,学生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根据学生现有弹奏水平去选择作业的难度,却往往忽略了儿童时期的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对于不同的难度体验和难度接受程度都有所差别。同样水平程度下,高成就动机的学生把学习稍难的作品当作挑战,而低成就动机的学生长期学习较难的曲目会感觉压力很大。虽然两者都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由于他们的内在动机不同,维持学习动机的方式就截然不同。因此老师在为儿童设定教学目标时就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加强外部动机帮助儿童持续学习。学习动机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重视儿童阶段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教师应当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尽可能的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主动的探索学习,培养拥有丰富知识的欲求。教师还应关注儿童与手风琴学习成效密切相关的学习动机状态,注意掌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诱因,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教育环境。
【注释参考】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不断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使其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小学生茁壮成长的必然趋势。
下面,结合我个人二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经验,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点滴体会和对策。
一、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注重人格的表率作用
为人师表,是教师行业最基本的准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和教育学生,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逐步增强学生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强烈的责任感和建设未来的使命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业务知识,注重自身修养,力求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心理变得更加健康。
二、营造和谐氛围,优化心理环境
一切关系,如同事、朋友、上下级、学生、师生等之间的种种冲突,其根源都在于双方沟通不畅。特别是师生之间,教师强烈的想表达自身的观点,却不知如何传递给学生;学生有见解却不知如何表达,不敢表达。可见,建立良好高效的沟通渠道在小学教学中是何等的重要。作为教师我们不妨试试如下方法:
(一)课堂上,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接触,进行教学活动
或许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都会有一位“严肃”的老师,或者这位老师在某个阶段是自己最不喜欢的,连带着更不喜欢他或她所讲的课程。换位思考一下,若学生整天面对着一位板着脸的教师,他们怎能没有心理负担,怎能坦率与你接触,怎能学会与人交往?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与他们平等交流,耐心倾听,让他们积极大胆发言,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增加他们自身的认同感,归属感,逐渐学会与人沟通。
(二)课下,以长辈身份开导学生,多方面教育培养
教师的身份是多重的,责任也是多方面的。课堂上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让学生有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都不会遇见困难,即使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他们忧虑,甚至寝食难安。这时教师应以长辈的姿态,循循教导,恰如其分的表达家长、老师的想法。还有些孩子,平时成绩不好,爱动,常犯错。这时,教师更应用长辈的宽容,谅解孩子的错误,耐心开导,他们才会慢慢改正错误,重回积极健康的道路。
(三)运用幽默化解学生困境,建立和谐教学环境
教师不管多么精心备课,在课堂上仍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这需要教师随机应变,运用幽默调节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化解学生的心理困境。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螳螂捕蝉》时,一位同学把“黄雀伸长脖子……却不知道有个奉守吴的少年正站在它背后……”一句误读成“站在它背上……”老师没有否定和批评,而是说:“能站在黄雀背上的人一定是超人。”这幽默风趣的语言巧妙地启迪了学生,避免了指责、取笑可能给那位学生造成的心理阴影。因此,“幽默”、“风趣”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的法宝。
三、积极发挥教材中榜样的力量,培养阳光健康的人格品质
新教材颇为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关键,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引导学生感悟,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地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高尚的情操
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自制力,良好的情感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情操。情感教育的最高要求是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高尚情操。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对公共事务的义务感,对集体的荣誉感,对同学的友谊感及国际主义情感等,而这正是道德感的主要内容。现代社会,学生很难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感,这就需要通过学习爱国篇章,从中领悟。如:《徐悲鸿励志学画》塑造了徐悲鸿为了让世界认识真正的中国人,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最后让曾嘲笑他的人主动认错的故事,看出徐悲鸿的爱国情怀与坚忍不拔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耐挫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态度,培养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表现主人公遇到挫折后不气馁,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优秀品质。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这些模范人物为榜样,学会处理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
(三)传递教材中的正确意义,学会正确对待问题,正视结果
在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教师可结合教材帮助学生自我调节。如:《蒲公英》写了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所持的态度、所作的选择的不同,结果他们的命运截然不同,从而告诫人们做任何事都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应该听从前辈的正确教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有时会给自己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
四、搞好实践活动,渗透心理教育
学生的语文水平光凭每周几节课的学习是远远达不到课标要求的。所以,我们必须“开小灶”——搞一些语文活动给学生补充“营养”。
平时我结合语文实践活动,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现象,策化有教育意义的小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如“我能行”系列活动: “待人宽容,我能行”、“帮助他人,我能行”、“克服困难,我能行”……让学生在体验中锻炼、培养心理素质。
五、以作文为渲泄,保持阳光心境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欲望。小学生的情感外露,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激动。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这时,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作文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作文,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使不良情绪及时地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开朗稳定、充满朝气。
总之,教学是一个非常个性化和艺术化的过程,特别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利用教材的内容, 发挥教师的能力,结合心理教育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而这就更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开辟出心理教育的新天地,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像春雨润物那样,悄无声息地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书荃主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M].华夏出版社, 2005.
篇4
新课程实践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发展技能和创造力。笔者以初入学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谈如何根据其心理特点,精心组织教学。
首先,根据注意特点,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初入学儿童有意注意时间短,在一节课中,他们的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分达到高峰,意志力和情绪在课的后半部分达到高峰。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把新内容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竞争性、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运动量的大小、练习密度的高低把整个教学过程有机地排列起来。如在比较枯燥的、严谨的教材中,采用一些有趣且益于下面教学内容的游戏或舞蹈等进行衔接,使全课呈现为一个有强有弱、一张一弛、欢快明朗、节奏鲜明的教学整体,使学生在不间断的欢乐气氛中获得知识,锻炼身体。
其次,根据初入学儿童自制力不强、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尽量体现出“新、奇、活”的原则,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初入学儿童“上课”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基本上是凭兴趣上课。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多采用一些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课的开始部分,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进入课堂。基本部分运用情境教学或引入竞争性游戏激发学生锻炼热情,提高练习效果。如立定跳远练习,可以用模仿动物形象去完成此项内容,教师问:“兔子是怎样跳的?”学生不由自主地模仿兔子跳的动作,教师进一步指导,示范跳的要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涨起来。结束部分可以采用徒手放松和各种舞蹈,如“小松树”“小鸭子”等,伴之以舒缓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中翩翩起舞,尽情放松。
最后,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的一个手势能让学生很快明白老师的意图。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分散时,教师用眼神暗示,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赏识的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都具有微妙的评价意义,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自豪和愉悦,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若要获得令人满意的教育结果,还必须尽可能地保证课程价值结构的和谐与平衡,从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重视学生的主体需要,灵活运用组织方法。为此,需做好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多一些选择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安排一些选择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器材场地,独立进行练习,培养他们做课堂小主人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巡回在学生中间,及时地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从而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二、让学生多一些想象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起源于想象。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主人翁意识,才能激发其想象和创新的热情。为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地想象和自主创新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超乎常规的“奇特”想象,多一些创新的主动权。
三、让学生多一份责任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安排学生担当一些管理角色,协助老师处理一些课堂教学中的事项,这对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非常有益的。例如:建立体育委员、小组长的“轮岗值日”制度,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学期都当一回体育委员、小组长,体验一下“当家人”的滋味,学会服务、学会管理,增强责任感。
四、让学生多一份信心
篇5
关键词:学习兴趣;耐心;鼓励
两千多年前,孔子在他的六种教育科目中把“乐”洌为第二位,作为艺术教育的代 表。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更明确无误的阐述了音乐的重要性,他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音乐教育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特殊功能。但是在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音乐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那就是音乐是可学可不学的一门课程,而语文、数学、地理、历史、化学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则是必修课。在科技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 的教育理念面临挑战,素质教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作为教育者在关心下一代是 否具备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关心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优秀的人格。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是进行素质教育所必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推广,音乐教育成为了儿童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涉及音乐学习的各个领域。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许多的问题也出现了。有很多的孩子在学习音乐的兴趣方面强差人意,可以说是在勉强,敷衍。除了部分天生对音乐感兴趣的孩子以外。老师为孩子们的音乐学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孩子们总是不领情,对他们来说学习音乐是件枯燥的差事,不得已而为之,即使有的孩子天生对学习音乐感兴趣,但是花了时间练习却进展甚微,也大大的打击了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从心理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不失为一个非常可行的办法
一、首先培养孩子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格伦多曼在《教你的孩子学数学》中说:“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所有的孩子生来就是这样认为,并且将继续这样认为。直到我们使他们相信学习是非常艰难和讨厌的工作。有一些孩子则从来没有遇到这个麻烦,并且终其一生他都想念学习是唯一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戏,我们给这样的人一个名字――天才。”学习音乐是一项技术要求含量较高的学习过程,不论是器乐学习还是声乐学习,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这对大部分孩子来说,绝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对自己能力的无法肯定,使他们感觉到无法抗拒的压力。同时,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儿童在音乐行为方面的表现与期待不能太机械、太刻板,而应当理解得更为宽泛、灵活一些,不要把充满活力的孩子用音乐来限制死。有的时候,孩子会胡乱的演奏或者演唱一些不太规范的乐曲或者歌曲,这时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平时还要多注意对音乐感觉的 积累。比如听听音乐会,看看好的电视音乐节目。在家中播放内容高雅的音乐。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自发的体验音乐,以唤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当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时,必然会产生厌学的心理。这个时候,需要老师或者大人的耐心和鼓励。这对孩子们的心理影响尤其重要。粗暴的,强制性的学习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相反,只会让孩子对音乐学习更加厌恶和排斥,同时还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学习音乐是一个非常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不论是学习声乐还是学习器乐,需要付出的努力往往超出了一个孩子所能自觉付出的努力。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始终让孩子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孩子刚刚接触音乐学习的时候,就用各种办法向他们灌输“学习音乐是非常有趣的,就象是在做游戏一样”。这种观点一旦被孩子所接受了,他们就会没有任何压力感,主动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接受音乐学习。在这种快乐的氛围当中,孩子们保持着轻松自然的情绪,就可以很快的投入到无限的音乐世界中去。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是孩子的动力源泉。兴趣的来源不仅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还要靠老师本身的魅力。作为老师,首先需要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才能把音乐的魅力表达出来,感染孩子,打动孩子,从而使他们为之深深的迷恋,进而为之去认真学习。面对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耐心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保证孩子们能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不能因为我们看来简单,就轻描淡写或敷衍了事。如果孩子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与大人想法不一致或者问题十分荒唐,大人也绝对不能随便加以斥责,以免挫伤孩子动脑筋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产生失败的心理,挫伤孩子的积极 性。要鼓励孩子多提问题,培养他们提问题的习惯和勇气。心理学家哈维特在研究中指出儿童时期学习失败的人,其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赖越严重。多多的鼓励孩子,孩子就会变的爱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学习的欲望也就会随之增加。在孩子感觉学习难度大有阻力而失去信心的时候,要鼓励他们:“你很聪明,但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你会做好的。”表现出对孩子的爱。把孩子的消极态度变为积极态度。在这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 绩都需要我们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赞扬。这是非常重要的。鼓励他们的每一个进步,而不是关注最终的结果。能否完整的演奏一首乐曲或者完整的演唱一首作品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要关注孩子每一个微小的努力和进步。从而培养好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好的事物总是让人回味无穷。一句赞美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能会对孩子起到我们不可思意的作用。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美。这对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有帮助的。哪怕是很微不足道的进步,都需要我们及时的给予肯定。这会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好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培养他们的开朗健康的性格也是有很大好处的。在鼓励中教会孩子接受和认识自己的不足,他们就会充满自信,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儿童学习音乐既有对音乐的兴趣,也有要驾御音乐的欲望,更有从音乐学习中获得审美的欲望。同时,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还有满足自尊心的欲望,有好胜心理。如果老师能恰当的把握孩子的这种心理状态,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型的音乐会或者比赛,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和相互竞争的平台,激发孩子们的好胜情绪和进取心。所未有的成就感,能使他们产生更大的成功欲望。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学习自觉性。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能,我们所期待的儿童的音乐行为和活动应该不止于充满了快乐 与享受的音乐教育过程。我们的教育除了爱,更得有一些正确的原则和技巧,诱发引导他们对音乐学习的持续热情,使儿童能以一种自我肯定的创造性的态度去对待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并有能力以音响、节奏为手段去表现他们所感受的音乐和情感,使他们乐于学习音乐。孩子的未来往往掌握在大人手中,适时地引导和启发,将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善于用好的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就能培养出聪明出色、心理健康的孩子
篇6
关键词:儿童心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多“管”齐下
阅读的过程就是与名人对话的过程,也是促进小学生心智成熟的过程。通过分析小学生不同时期的阅读心理和需求,教师可采取相应的阅读方法进行引导,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特征
根据对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的科学分析,小学生在不同的成长时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是完全不同的。笔者认为教学生学会阅读,首先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阅读心理特点,笔者将进入小学的学生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第一学段小学生: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和情绪性,喜欢跟着兴趣走。他们对周边事物充满着新鲜感和好奇,喜欢观看图书插画,专注力和注意力也比学龄前提高了很多,希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鼓励,喜欢游戏和情境,有探知自然奥秘的需求。第二学段小学生: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记忆力、专注力、自控性和理解分析能力有所提高,他们具备简单的逻辑能力和推理能力,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逻辑思维。这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好时期,需要教师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培养阅读兴趣。第三学段小学生:逐渐步入少年期,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增加。他们开始喜欢发表独立见解,逐步建立自己的处事原则。这个阶段是青少年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基于儿童心理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广开渠道,让小学生“悦”读无论是哪个学段的小学生,培养其阅读兴趣都是要放在第一位的,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不同学段的小学生选择不同的阅读书目,以达到小学生由阅读转向“悦”读的目的。如面对低年级的小学生,倡导教师通过绘本、故事、儿歌童谣等视觉上有吸引力的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其主动阅读的习惯,促进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中年级学生逐步从绘画中淡出,教师要增加中年级学生文字阅读,结合讲故事、童话经典、儿童诗、自由阅读等进行阅读教学,并开始进行历史故事与人物传记的阅读。面对高年级学生,教师要结合古典诗词、神话经典、成长小说、综合课程等进行整本书共读主题探讨深度的策略研究,增加高年级学生自由阅读的量,同时进行自然科学阅读,将阅读与小学生文学创作相结合。
(二)多“管”齐下,让小学生“善”读依据不同年龄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如低年级小学生,大多可以采用演一演、画一画、说一说等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如阅读绘本《逃家小兔》时,可采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逃家的小兔,教师扮演兔子的妈妈,在情境创设和语言对话中,让小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之后,教师让学生画一画这个故事,展开想象“兔子还会逃向哪里?妈妈又会想什么办法陪伴呢?”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续编这个故事,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延伸到最大化。对于中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策略指导,如研究适合中年级学生的阅读预测策略[1]。比如,在阅读时,教师先引导小学生从题目入手,猜猜文章可能写了什么,结合文章插图猜猜故事又可能怎样发展……让学生在不断阅读中寻找猜测的依据,在猜测中掌握阅读的方法。如提问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根据帮助理解文章、引发深入思考等角度分类整理问题,筛选有价值的问题,梳理总结提问的方法、角度及运用提问策略的好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针对儿童诗,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联想,还原画面等阅读策略进行教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策略,这个时候的阅读更多是要关注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发声”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阅读时的思维过程说出来,具体展示其在阅读中的思考过程,由此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生则可以在同伴的思维基础上对自己的思维进行修改和补充。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在思维疑难处做好标记,方便解疑,在能够引发思考的地方写下感想,记录好的语句,为写作积累素材。比如,学生在阅读《鲁迅文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鲁迅笔下的儿童形象进行有意识地整理,寻找儿童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将自己寻找儿童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过程说出来。通过这样思维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素养。
篇7
一、上好入学后的第一节课
入学是儿童生活中的转折点,他们在入学前无论是身体发育、心理发育,还是掌握某些技巧技能等方面各有不同。有些儿童已初步形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儿童则养成了某些不良的习惯和性格。
在教学中,注意儿童发展中的差异与心理活动的特点十分重要。从第一次与儿童接触起,就要注意区别对待,力求为所有的儿童创造施展才能和表现本领的机会,使他们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自身能力之所在。并应认真、细心地培养、爱护儿童的上进心与自豪感。教师应十分重视第一节体育课的教学,因为这是儿童第一次接触体育教师,其印象将十分深刻。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反过来又对人的实践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小学低年级儿童情感的发展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尽量注意使各种活动都能达到儿童情感上的愉快和满足。为了使学生情感得到不断丰富与发展,需要教师置于儿童的心理位置上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采取措施。
1.把儿童要学习的动作分成多个台阶去走,从动作的自由发展逐渐过渡到“规范化” 教学中注意区别对待,使儿童都能感受到“我学会了”、“我又取得了好成绩”的喜悦。这些成功的喜悦给儿童以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跳绳时,由于他们在学前所掌握的跳绳技术差异很大,有的儿童掌握很好,有的甚至一点不会。因此,在教学时,对已经掌握跳绳技术的儿童规定数量指标;对一点不会的儿童,则第一步只要学会抡绳,第二步要求先抡再跳,没跳过的也没关系。这样分层次,采取不同要求的教学,使儿童们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自身能力提高的愉快。
2.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情感是具体的,也很容易受到具体事物的支配。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使儿童们都能有受到表扬的机会 例如设“技术动作奖”、“进步奖”、“努力锻炼奖”、“不怕困难奖”、“帮助同学奖”、“遵守纪律奖”等。通过一系列表扬手段,来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使体育课生动活泼、充满朝气。
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学生十分欢迎。他们学习情绪高涨,感到非常有趣。并使他们在课上时时受到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等优质品质的感染。
3.教师要善于用语言来启发儿童的情感 例如教蛙跳时,老师一边做生动的表演示范,一边学青蛙叫,感情真切。儿童们会不约而同地模仿着“大青蛙”的样子跳起来,可以看出这时儿童们的心情是非常快活的。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运用“情感语言”来培养与诱导儿童情感,使儿童热爱老师、热爱同学、热爱集体、热爱学习、热爱学校生活,就能逐渐培养儿童成为情感丰富的人。
三、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低年级儿童对老师有着依恋的情感,喜欢和老师在一起。在课堂上他们非常希望老师注意自己,老师的表扬往往可以大大促进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会积极争取表现自己。如果获得老师的提问或是请做表演,他们会感到是一种极大的荣誉。
我们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充分满足孩子们希望在学习活动中得到老师重视的愿望。因为这对提高儿童学习积极性以及在学习中获得优良成绩都起着极大的作用。
在教学中,应注意做表扬、鼓励工作,而且尽量扩大获奖面,采取多种多样的表扬、鼓励形式。如口头表扬、发“小红花”、给大家表演等。也可采用受奖儿童协助老师收教具、器材的形式,以此作为奖励和荣誉。这不但达到表扬、鼓励的目的,同时也对孩子们进行了爱劳动的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回答问题错了或表演失败了的同学,老师不应简单的否定,而是首先表扬、鼓励其积极性和勇敢精神,表扬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帮助的虚心态度……然后再向大家征求正确的答案和动作。这样做不仅鼓励了回答问题同学的积极性,也使全体同学从中受到了集体主义的教育。
四、教学要求明确具体,有章可循
在学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应让儿童事先知道应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教师应做出规范、美观的示范动作,直观地向儿童指明,应达到怎样的水平和采取的办法。
例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儿童,他们既不会站队又不会看齐,也不会齐步走。这些基本的队列动作不会做,组织课堂教学就十分困难。因此,可事先在场地上划上线,每个站队的位置划上点、编上号、齐步走时就沿着地上划好的直线走;向右看齐时,可让学生右手搭在右侧学生的左肩上,脚站在划好的直线上,头向右转,眼看右侧同学的左脸颊。做操时呼节拍,有时用口令,有时将动作要领编成节拍,由教师诵读代替口令;有时也随着音乐节拍做……师生互有呼唱,使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对动作的要求、做法,也更加明确了。
篇8
摘要:家庭教育过度,是指家长在不适当的教育影响下而形成的、超出子女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的家庭教育方式,具体表现在让儿童过度地参加课外班、对儿童过度地保护、过度严苛或过度期望等等。
关键词:家庭;家庭教育过度;现状;心理学分析
儿童是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教育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成才的关键性因素。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也不断产生了新的问题,过度的教育会使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使儿童产生强烈的焦虑感,长期的焦虑感会引发儿童各种不良的心理反映。
1 当代家庭教育过度的现状
家庭教育过度,是指家长在不适当的教育影响下而形成的、超出子女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的家庭教育方式,具体表现在让儿童过度地参加课外班、对儿童过度地保护、过度严苛或过度期望等。它反映出的是其家长的虚荣心理、补偿心理、从众心理和焦虑心理。其中,让儿童过度地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的现象最为普遍,使儿童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中最忙碌的人群。
1.1 过度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
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是当今一个普遍的现象,过度参加培训班,这样不仅使儿童学不好,反而给儿童造成了逆反的心理,产生厌学的心态。参加各种课外班目前主要表现在儿童的文化课的提高和特长培养两个方面。
在学习文化课方面,家长产生一种错误的心理,把儿童接受知识的数量视为儿童获得知识多少的一个标志;在特长能力培养方面,许多家长认为,有特长的人总能优先得到一些机会或优待。看见亲友的孩子们在学乐器、舞蹈、美术等等,自己也就让自己的孩子到“兴趣班”学习。因此,现在的小学生成为了社会上最忙碌的人,周末还要“加班”。
1.2 过度的腻爱
长对幼、上对下的关心和爱护,几乎可以说是人的本能,是人类的天性。事实上,父母对子女进行必要的关心和,并承担起相应适度的教育子女的责任,这是义不容辞的,也是父母的法定义务。但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父母对其子女关心过多与照顾过多的现象。这样做,使子女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这对以后的工作和家庭生活都会带带很大的负担。
1.3 过度严格要求
过度的严格要求,其根源在于许多家长都把自己的危机感和争强好胜的心理强加到了年幼的子女的身上,所以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给子女施加了压力。由于其期望经常超出了其子女的实际能力的范围,所以就使其子女不得不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有些家长在子女犯了错误或在某些方面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就狠狠地批评。过度的严格要求剥夺了儿童发展所需要的宽松环境。
1.4 过度期望
所谓过度期望是指父母对子女要求过高,超出了子女能力的范围。明明是幼小的孩子很难做到的事情,但由于其父母的期望过高,所以就逼着孩子去做根本达不到的事情,导致父母总是不满意孩子的成绩。
2 家庭教育过度的心理学分析
家庭教育过度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复杂问题,现在的学龄儿童和中小学家长他们大多属于“80后“,独生子女的一代,从小是被呵护长大的,而转眼做父母,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产生家庭教育误区的原因有社会和家长双方面的因素,家长产生过度教育的心理主要表现在:
2.1 “着急”心理
家长在面对急剧变化着的社会产生一种焦虑、着急的心理,急于求成。因为就一个孩子,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功,孩子的成功就等于自己的成功,强行实施超前教育,智力开发等。过早给孩子定向,过早让孩子掌握专门的技能技巧。生活上给予最好的保障,学习上安排许多作业去做,总担心自己的孩子输给别的孩子。
2.2 “攀比”心理
家长虚荣心太强,喜好攀比,专门跟比自己孩子强的比。家长的虚荣心往往把子女的表现与自己的面子问题联系在一起,在物质方面,“你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的有”,穿名牌,互相攀比高消费;在学习方面,过于夸大吹捧自己的孩子学了多少“兴趣班”,而且称我家孩子学的很好,让其他家长羡慕,家长其实也并不知道孩子到底学的怎么样,反正只要学了就满足了;有的家长期望过于太高,对子女施加各种压力,以获得周围人的赞赏。家长们要看到孩子们的共性,更要重视、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2.3 “盲从”心理
“盲从”心理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不动脑筋思考、缺乏主见、从众心理严重、好随大流、赶时髦。表现在家长身上的就是教育孩子的方式和内容都会受到其他家长的影响,尤其在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容易受其他家长的影响,相互模仿,盲目追求所谓“教育绝招”,常被伪“专家”或伪劣假冒的儿童教育产品、“神童培训方案”所“忽悠”。既浪费了金钱,也影响了孩子的成长,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良的社会心理表现。
2.4 “片面”心理
“片面”的心理是由于家长认为现在社会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在社会上生存,家长就重视某一方面的培养,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很多家庭只重智轻德、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知识轻生活常识、重特长培养轻全面发展、重灌输轻自学、重背诵记忆轻分析能力等等,造成孩子发展畸形。任何事物只有协调发展,才能长久的发挥更好,只是单方面的发展,不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5 “补偿”心理
补偿心理就是人们企图用某种办法来减轻自己的不适感的一种心理。家长在小时候失去了实现愿望的机会,于是就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让孩子来实现,用以补偿自己心理上的缺憾。因此,家长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的子女,在学习上拼命地让孩子按自己的理想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导致孩子产生焦虑的心理,不能安心的学习,也不敢给父母讲心理话,产生“负罪感”。家长要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符合孩子发展的心理特点,避免过度教育现象的发生。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多是从父母的意愿出发,即家长习惯从自己的要求和价值观出发,家长总觉得孩子离不开成人的保护,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这种表现为“成人本位”的现象是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基本特点,这种方式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作为家长,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断地给孩子鼓励、帮助和引导,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摸索、探求,给孩子一点“心理自由”,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让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独立地做他想做的事。(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参考文献:
[1] 王立才:浅谈家庭教育[J]. 林区教学,2010年第12期
[2] 余凤红:浅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J]. 教育探索,2010年第9期
[3] 赵忠心:我过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妇运,2011年1月
篇9
关键词: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41-02
我国曾经有过一个城市做过调查,发现孩子患有各种身体疾病的约占65%,而有心理障碍的却占受检人数的69.9%,超过了身体疾病的患者。这一结果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心理健康的隐蔽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多年来对心理健康的漠视。儿童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对自己、他人行动的认知,对心理状态彼此间相互联系的认知均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有关。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是达到对于“错误信念”的认知。大量研究表明,3-5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主要标志是获得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5岁左右的儿童逐渐能够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发展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认知,此时儿童逐渐开始谈及自己或他人的想法、愿望、感受和认知,开始能够与他人分享信息;他们开始具有同情心,知道什么可能使人感到伤心,什么可以用来安慰人。所以,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要注意到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的培养。儿童出生以后遇到一个具体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之后随着年龄的成长将面临学校教育。本文试就儿童心理教育问题从家庭以及学校两个方面的提出建议,希望对儿童心理的成长有所帮助。
一、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北张家口的某幼儿园做了一个以40名3-4岁的幼儿以及家长为调查对象的调查中,显示以下问题:
(一)文化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幼儿家庭教育的环境
基本上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少,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
(二)家庭成员中的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不同
即采用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经常运用威胁打骂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儿童发展产生多方面的问题。
(三)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和家长适度的精神交流
以上的调查对于我们提出家庭对于幼儿的教育的建议具有关键性的指导意义。家长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要以民主和开发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但是,有的家长的教育方式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认为“不打不成材”。所以一旦孩子的成绩不好或者犯错误,就动辄棍棒相向。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长期处于家长高压政策下的孩子们容易出现幼稚、缺乏主见、缺乏独立性、神经质等问题。一部分的孩子可能出现极端的情况,变的更加反抗和暴力。另外的一种教育孩子的错误方式是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发展采取“放任”的态度。他们认为孩子们的成熟是水到渠成的,认为很多道理孩子们长大了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于是他们对孩子们漠不关心。在这样形态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因为得不到适度的关心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甚至是放荡等不良的品质。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文化程度家长都应该注重自己正确的教育观念的形成。家长对待儿童教育方面的认知和观念,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和行为。所以家长们形成一套正确的教育儿童的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家长们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儿童教育和心理素质,多一些育儿知识。以上本文提到了诸多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包括“严厉教管”、“自然成熟”等,都是值得改进的。以下我提出几点建议:
(一)培养良好的家庭气氛
这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对4000名独生子女的调查发现:家庭气氛活跃、常有笑声陪伴的家庭,孩子们的智商都比不和睦的家庭高。研究人员发现在气氛愉悦的家庭中学习、生活、能使知识面拓宽。反之。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形成和睦的夫妻关系对于孩子们的心理教育有潜在的巨大作用。在大量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绝大数的少年罪犯来自于单亲家庭。父母对抗、父母分居、父母离异、父母再婚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容易出现不安全感、内疚感、自卑、猜忌的心理。所以家长们要注重对于家庭气氛的培养。
(二)采用积极教育方法
通过上文的比较看出,采取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和采取威胁打骂的教育的方式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建设的影响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且会极大地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所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们增加自信心,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三)亲子间采取正确的沟通态度和行为方式
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交换信息、资料、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亲子沟通的质量、状况、方式等将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的确立、道德判断的形成、学业成绩、和心理行为问题。父母应该在平时的时间有意识的分配专门与孩子玩耍、交谈的时间。从中了解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变化、需求、困惑。
(四)一些细节上,家长还是要注意
包括:对孩子们要有适度的期望值。福禄倍尔曾说过:“假如儿童有两条腿而要求他马上站起来走路,那么你一定是会是他变得软弱的弯脚人。”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不要在陌生人面前批判孩子。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曾说过:“自尊心是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及其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上的露珠”,这的确是一个真理。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们保护自尊心并找到正确的情绪宣泄的方式,从而逐步控制孩子的发脾气程度。上述提到了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毋庸置疑,家庭因素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三、学校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成长期是生理和心理的塑造阶段,在认知、情感、自制力都不成熟,还需要学校和老师的指导。因此,除了家庭教育外学校和老师的角色要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转变。影响儿童健康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主要有:教材内容的影响、教师的影响、校园环境及校风的影响。下面我就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做些具体的探讨。
(一)在教材的选择上来说,教材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的选择结果
对于儿童的价值观形成,行为准则进行文化灌输。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说,教材也为儿童提供了效仿的模式。所以教材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很重要的。要注重对于教材的更新,以及教材的内容要与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结合。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教师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提问——回答的模式。在教学中若采取有效的课堂模式提问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书本知识的同时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环境。例如语文课堂上对于诗歌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人文思维,都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引导、疏通;激励和启迪等作用。老师要对儿童的导读发挥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教师要指导他们的阅读方法,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习,通过良好书籍的作用,对他们的心理发展进行引导。
(三)校园环境及校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能培养学生美的情感、美的品质,使学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文明习惯。有一句话叫:文明的环境使人不得不文明,文明的环境使人没有必要不文明。在美丽干净以及舒适的环境中,孩子们能够以最轻松的心情专注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校风对于孩子心理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如果周围的孩子们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们本身会起到一个良性的暗示作用,甚至能“净化”一些入“歧途”的儿童们的身心。
很多家长抱怨自己在孩子们的身上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正如上文举到的很多实例,看出其实很多家长做了“无用功”,甚至还会对孩子们的身心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不可只停留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这个层面,还要足够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对孩子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学校作为孩子们的第二任亲密接触的老师,也是任重而道远。正如上文所说的,学校和老师的角色要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转变。在教材的选择上、老师的教学方法上、校园环境和校风上都下功夫。这样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希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帮助作用,为孩子未来的良好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小燕.警惕儿童心理保健的误区\[J\].山东教育,2010,(33).
\[2\]沈悦.3-5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其社会行为的影响\[J\].幼儿教育,2011,(2).
\[3\]苏璞琦.从一次调查看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华少年,2011,(10).
\[4\]张惠华.影响儿童心理的家庭因素\[J\].考试周刊,2011,(46).
篇10
【关键词】心理特点 科学实施 教育方法
儿童是世界的未来,儿童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而教育儿童这一活动则是促进儿童变化、发展的关键性活动。为此,如何基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科学实施小学学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小学低年级阶段(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教育
(一)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此阶段的学生在感知事物时,满足于事物的大概轮廓与整体形象,时间与空间知觉很不完善;以形象思维为主,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帮助;想象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注意力极其短暂,以无意注意为主;机械记忆占优势;活泼好动,还保留着幼儿期“口语时代”的自我中心的特征,对是非、善恶的判断仍处在以成人标准为标准的阶段,但却开始由对从父母的同一转向对老师的同一,其明显地表现出为对老师权威的服从,对老师的信任超过了对家长的信任。
(二)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所实施教育的看法
1. 应多采用游戏法增添学习活动的趣味,以帮助学生“学会勤奋”。
2. 采用配图法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以增强学生观察能力。如:老师在教学生数的时候,可以有目的地把所在学校的校园绘制成可活动的组合图片,或制成多媒体课件,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轻而易举地从整体上了解自己的学校。
3. 歌谣+反复诵读法降低认知难度,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记忆。例如:教学“郭”字时,可编成“一点一横长,口字占中央,儿子来拉仗,耳朵拽多长”。让他们在歌谣的形式下诵读,既增加了趣味,又降低了认知难度,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4. 有效控制学习的时间,帮助学生发展有意注意。据研究,儿童在7~9岁的注意时间是15分钟左右,所以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学习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之内。让放松与学习交替进行,科学地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发展他们的有意注意。
5. 抓住“低年级学生对是非、善恶的判断仍处在以成人标准为标准”的特点,以身作则完善他们的是非观念。
6. 利用依赖性培养师生感情,增加团体的凝聚力。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依赖感,在各个方面尽心尽责地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着想,从而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使孩子的这种依赖性更加持久,从而便于增加班级团队的凝聚力,为他们的终身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中年级阶段(三、四年级)学生发展特点及教育
(一)小学中年级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
与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相比,小学中年级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过渡时期。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兴趣十分广泛;认知活动的随意性、目的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运算速度不断提高,问题解决趋向正确性,完全脱离了幼儿时期的发展特点;有意注意虽有所发展,但还很不完善;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自我尊重的需要比较强烈,开始讨厌家长与老师的保护和命令,喜欢独立;但仍然愿意依靠老师;他们一边继续服从老师的权威,一边又开始重视伙伴间的真诚与法则,可以说伙伴规则时代悄然而至。在某些情况下,同伴的规则比父母和老师更有控制力。同时,他们也开始了解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出现喜爱某些学科或不喜爱某些学科的兴趣倾向等等。
(二)对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学生所实施教育的看法
1. 学习活动的设置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二十分钟之内。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内容不宜过于冗沓。
2. 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尤其重要,应适当允许他们坚持自己一些合理性的“见解”,而不能简单武断地滥用权威,当然更要适当把握好其中的“度”。
3. 合理利用“伙伴法则”,不断增加集体活动。鼓励他们进行同伴间的交往,增强团体气氛,以便为他们今后社会化人际关系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 适时进行学习活动意义的教育,利用他们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加强他们对每一学科作用的认知,预防他们的偏科倾向的出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完善。
三、小学高年级阶段(五、六年级)学生发展的特点及教育
(一)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复杂的。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也随之迅速发展。他们对各种事物都出现出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的时间可达到二十五分钟左右;判断力开始理智的发展,同时对老师的批判精神开始萌生,对老师不公正的处理会有不满的表现;不愿违反规则,十分重视约定的事项;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变得更为强烈,但又往往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等等。
(二)对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所实施教育的看法
1. 激发好奇心,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勇于做一个探究真知与大胆创新的学生。
2. 正确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判断力,让他们懂得实践的重要性,并且学会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分析归纳问题。
3. 在教学中,多对他们赏识教育,不吝啬于表扬他们。多采用肯定和鼓励的言语,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奋发上进的动力,但同样也要把握好表扬的尺度。
4.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融洽的朋友关系。经常和他们谈谈心,密切观察孩子们的思想动向;使学生对老师想说、敢说、乐说,消除他们对老师的抵触情绪,让他们愿意同老师进行交流意见和对事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