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

篇1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人际关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45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恶性事件,如复旦大学投毒案,马加爵事件,其导火索都是人际关系的不和。大学生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和谐校园的重要影响因素。个性鲜明的“90后”一代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学会人际交往是他们大学阶段的必修课。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采取何种策略来帮助“90后”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这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1.1 人际关系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一个对北京3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1%的学生觉得自己人际关系很差,39.1%的学生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一般[1]。另有研究表明14%的大学生存在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46.2%的大学生存在轻度的人际关系困扰[2]。多数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半数的“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人际关系状况堪忧。

1.2 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年级、性别、城乡差异

1.2.1 年级差异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年级差异,人际交往能力随年级的增长而提高。大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差,二三年级学生居中,大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强[3]。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随着年级的上升而提高[4]。

1.2.2 性别差异

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女生相对于男生表现出许多优势。一方面女生在利他、自我价值、沟通方面的人际交往效能感高于男生,即人际交往中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表现出利他行为,更容易体验到肯定自我的积极情感,遇到沟通障碍会更主动地采取疏通措施[4]。另一方面女生的异往能力高于男生,男生在异往中的困扰高于女生[3]。

1.2.3 城乡差异

农村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普遍低于城市的学生。研究表明,农村学生的社交焦虑和社交回避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相对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在异往中存在较高困扰[5]。城市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高于农村学生[4]。

1.3 自我中心现象普遍

自我中心是“90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最典型的个性特征。自我中心者为人处世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考虑别人的兴趣或利益,完全从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经验去看问题。他们很少关心他人,固执己见,自尊心很强[6]。研究表明,自我中心是导致“90后”大学生人际冲突、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7]。

1.4 人际交往趋于功利化

功利化趋势是“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又一个显著特征[8]。据调查,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校园里的人际关系不如中学阶段的单纯,拥有纯真的友谊是“90后”大学生普遍的强烈的内在愿望和需要[9]。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将实用主义价值观应用到人际交往中,在发展人际关系时尽量选择对自己有益处的交往对象,表现出“有用的人才交,无用的人不交,用处大的深交,用处小的浅交”的交往观念。

2 改善“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对策

2.1 在新生教育中普及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

由于大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信心都还处于初级水平,高校应当在新生教育中就开始普及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首先,开展以大学生健康人际交往为主题的讲座。请心理学老师和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以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传授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知识,让新生们认识到人际交往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产生与身边的同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主动性。

其次,以院系、班级为单位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个体人际适应、人际交往就有很好的干预效果。研究表明,通过6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和社交焦虑显著下降[9]。在模拟的社交情境下,大学生个体能够亲身体验和观摩大学生活中的各种社交难题,采用各种人际交往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的结果,从而主动改变适应不良的人际交往习惯,学习健康的适应良好的人际交往方法。

最后,对少数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应当采取个别咨询和辅导的方式。一些内向、被动的大一新生不能从团体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帮助,辅导员应当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问题,通过一对一的交流,让他们正视自己的问题,传授人际交往的技巧,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改变不良的交往模式,形成健康的人际交往态度。

2.2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异往能力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异往问题。研究表明,男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存在较高的异往困扰[3][5]。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在心理上对异性感到好奇、神秘、喜爱,但在行为上却往往不能够做到举止大方、自然、得体。健康的异往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性别角色意识,促进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异往能力。

首先,应当营造和谐、健康、宽容的校园氛围,通过开展学科竞赛、专业技能比赛和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为男女大学生搭建自然、和谐的交往平台,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氛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其次,对大学生进行异性社交礼仪的培养。在异往中社交礼仪的要求更为严格。例如同性之间随意开的玩笑在异性之间是不适用的。男性与女往时应给予对方更多地尊重和照顾。应广泛开展社交礼仪的讲座和课程,教授大学生在异往中的礼仪,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爱的导前教育。从异往的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中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如何区分友谊和爱情、如何理智地选择恋爱时机,理智地选择终身伴侣,健康文明的恋爱方式、应对恋爱受挫的调试方式等等。

2.3 培养共情的能力,去自我中心化

共情是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手段,要求咨询师站在来访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来访者的思维和情绪,并将自己对来访者的理解传达给对方,表现出关注、理解和尊重。如果将共情应用于普通的人际交往中,交往中的个体能够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感受对方的思维和情绪,恰当地表达出对对方的理解和尊重,将会有效地拉近个体间的心理距离,融洽人际关系[10]。

培养“90后”大学生的共情能力,能够有效地去除他们身上自我中心的毛病。培养共情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要学会察言观色。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在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往往自顾自地表达,却不注意对方的情绪反应,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而自己却浑然不知。应当通过讲座、展板宣传的方式让大学生了解和学习在沟通过程中人的面部表情、语气语调、肢体动作的变化分别代表什么含义。督促他们在交往实践中自我训练。

其次,要学会倾听。倾听并不是单纯的听,而是全身心地聆听对方的谈话,尊重对方的观点而不妄加评论,耐心地听而不轻易打断,积极地反馈而不让对方唱独角戏。

最后,要学会换位思考。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自身的利益得失,因而在交往中总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应当引导他们学会替别人着想,想象如果自己是对方的话在当时当地的情形下会有怎样的思想和情绪,这样才能够以一颗宽容的心理解对方,实现有效的沟通。

2.4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拒绝功利化

鉴于人际交往功利化现象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和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

首先,加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用理论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统一起来,既要追求社会价值,又要尊重和满足个人正当的利益和需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将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统一起来。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结合实际优化教育内容,让的价值观成为大学生人生选择的“参照坐标”。

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普及人际交往原则和人际吸引规律的知识。人际关系心理学认为人际交往的首要原则是真诚,交往的双方以诚相待,分享彼此的快乐与烦恼,对朋友一诺千金,言出必行。人际吸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格,交往的双方深为对方所拥有的优秀的人格品质所吸引,即一个人愿意和另一个人建立友谊是因为其善良、宽容、热情、智慧、勇敢等内在品质而非其它外在因素。

最后,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校园开展志愿者活动,让90后大学生通过向别人无偿提供自己的服务,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感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豪感,感受到助人的意义和快乐。通过利他行为的实践,大学生能够反思功利化价值观的负面作用,自觉摒弃它,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

2.5 发挥大学生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

以积极的角度挖掘“90后”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潜力。“90后”大学生亲身体验着大学校园里日常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问题,他们是问题的制造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他们本身就具有不拘泥于传统,喜欢创新的心理特点,因而可以创造性地妥善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教育者应当发现大学生自己成功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优秀案例,以他们为榜样在学生中内加以推广。

高校管理者可制定鼓励性政策。例如每年举办文明宿舍和文明班集体的评比活动,对相处融洽、人际关系和谐的宿舍和班级体给予表彰和奖励。积极宣传示范优秀寝室和班级体在人际相处中的良好经验。用展板展示代表他们友谊关系的照片和人际相处的小故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交流座谈活动,让优秀寝室和班级的代表分享他们处理舍友关系、同学关系的成功经验。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下,“90后”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当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对策研究不是一劳永逸的,研究者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提出更多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景庆虹.大学生人际关系危机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97-99.

[2]鲁小华,柏晓利,姜海.大学生人际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1220-1223.

[3]盛洁.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职教研究,2009,1(2):40-45.

[4]蔡玲丽,宋茜,赵春鱼.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辅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1,(5):73-78.

[5]闫春平.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8):753-755.

[6]彭贤.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9-90.

[7]包福存,李辉山.“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6):166-167.

[8]田守花.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问题与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2008,10(5):96-97.

[9]吴琦.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及教育对策[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8-232.

篇2

关键词 青少年,人际心理健康素质,年级差异。

分类号 B848.9

1问题提出

人际心理健康素质(以下简称人际素质)是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方面,它包含个体在交往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适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交往过程中的自我调控以及交往过程中合作的态度等一系列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1]。

近些年来,关于青少年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有关青少年人际素质的结构和内涵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一方面以社会心理学角度,从关注个人品质的“社会合意性”发展到对跨越不同人际交往关系的“一致性”的个人素质的研究。如安德森(Anderson)提出了诚实、理解等人们评价他人的社会合意性品质[1];凯恩(Cann)等提出了善良、可靠等四组素质在各种人际关系中要求的一致性程度等[2]。另一方面以情绪智力概念为中介研究人际素质,提出了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如斯卡特(Schutte)等人运用系列研究考察和证明了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正相关关系[3]。国内研究主要是从心理素质研究出发,将人际交往作为心理素质的一个成分或亚成分,人际心理素质在心理素质的研究中处于附属地位。如邓如陵、葛军关于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研究[4],将高师学生心理素质分为8个方面,其中第6个方面是人际交往的能力素质;冯正直、张大均提出了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三因素结构,人际适应包含在适应性因素中[5]。

二是对不同受教育阶段青少年群体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研究。如田文强的“浙江大学生人际交往素质的调查分析”,认为人际交往素质是由人际关系建立、冲突控制和情感支持等特质构成的多要素综合体,大学生具有交往的主动性,但缺乏交往技巧及人际冲突处理技巧[6];沃建中、林崇德等人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人际交往水平从初一到初二明显下降,初三时有大幅度的攀升,高中阶段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7];董莉、沃建中的“3~6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同伴关系要优于其他人际关系类型,女生人际交往优于男生[8]。

三是有关青少年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这类研究将人际关系因素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内容,揭示青少年人际关系特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如,王峰等的“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分析了影响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的20个变量,其中包括学生与父母关系和同伴关系等人际因素[9];胡军生、王登峰等的“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敏感、强迫、敌意等方面[10]。

上述诸方面研究有力地推进了人们对于青少年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特点及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表现在:国外研究侧重于以情绪智力为中介探讨人际素质的内容,国内研究多将人际素质作为心理健康素质的附属成分,仅限于某些侧面的概括和研究,欠缺对人际素质内涵更为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青少年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从局部、现象及表现形式上的研究居多,由于对人际素质结构和内涵研究上的欠缺,还不能从人际素质的多层次结构出发,更加系统深入地揭示青少年人际素质的特点;针对某一受教育阶段、某一地域的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居多,还缺少跨越整个青少年期、涉及不同地域青少年的综合性研究。

马惠霞、沈德立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全面地阐释了人际心理素质的内涵[1]。在此基础上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11],构建了新的人际素质的测量维度。本研究即以人际心理素质内涵及测量维度研究的新视角,以全国各地、处于不同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为对象,对青少年人际素质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析我国青少年群体人际素质的特点和成因。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东北等不同行政区域所属的23个省市、自治区选取了51399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以同时满足年级、性别、专业、家庭来源、家庭收入、学校性质等15个背景变量为标准进行严格筛选,获得有效样本44063(有效率85.70%)例。其中男性21245(48.20%)人,女性22818(51.80%)人;来自城市20569(46.70%)人,农村23494(53.30%)人;重点学校15737(35.70%)人,一般学校28326(64.30%)人;独生子女19626(44.50%)人,非独生子女24437(55.50%)人。平均年龄为15.39±2.74岁。调查对象年级分布如表1所示。

2.2调查工具

本研究以马惠霞、白学军等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为调查工具。量表共21个条目,包含3个维度。其中,人际交往维度包含11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有利于建立积极、良好人际关系的个性品质和能力,包括自信、敏感、热情、机智、表达能力强、合作等。人际调控维度包含6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交往中,善于根据情境调节交往技能,促进人际互动的心理品质。人际知觉维度包含4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交往中,知觉他人的交往需求,体验他人交往的品质和能力以及对交往双方关系的理解力。量表条目采取4等级评定,1~4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各条目均采用正向计分。各维度的条目得分相加,取其平均数为维度分;总均分为所有条目得分相加后计算出的平均数。得分越高,说明越善于人际交往,在交往中越能知觉、体验他人的交往需求,与交往对象的互动的主动性和效果越突出;得分越低,说明在人际交往中,知觉、体验他人的交往需求及与交往对象的互动等心理品质越差。

该量表及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83、0.979、0.957和0.953,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18。结构效度的分析结果显示,人际交往、人际调控、人际知觉与人际素质总分之间具有中高度相关。以《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为效标进行分析,适应分量表与该量表总的相关系数0.719,表明了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同时效度。

2.3数据的统计处理

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

3结果

3.1青少年人际素质总体特点

对44063名调查对象的有效数据进行频数分布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的人际素质得分平均数为2.8573,标准差为0.4025,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2.853~2.861。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形态,偏度系数为0.031,峰度系数为-0.031(见图1)。

根据青少年人际素质的得分分布和数据变异情况,将人际素质发展水平分为三个等级(M±2SD)。人际素质得分低于2.05(M-2SD)的为低水平;人际素质得分在2.05与3.66之间的为中等水平;人际素质得分在3.66(M+2SD)以上的为高水平。处于人际素质各水平的青少年人数、比例分布状况如表2所示。

3.2青少年人际素质总均分的年级差异

对不同年级青少年整体人际素质总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人际素质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素质得分逐渐下降,结果如表3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47.41,p

3.3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

3.3.1青少年人际交往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交往得分的平均数为2.8497,标准差为0.462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845~2.854。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交往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除高三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交往得分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结果如表4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145.852,p

3.3.2青少年人际调控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调控得分的平均数为2.9409,标准差为0.488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936~2.945。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调控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调控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调控得分逐渐下降,结果如表5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12.997,p

3.3.3青少年人际知觉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的平均数为2.7526,标准差为0.566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747~2.758。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知觉的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除高二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结果如表6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48.537,p

4讨论

4.1青少年人际素质整体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人际素质总均分在1~4之间,平均分为2.8573,分数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有97.8%的调查对象总均分在2.05(M-2SD)以上,总均分高于3.66(M+2SD)的调查对象占2.9%。反映出我国青少年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培养和熏陶过程中,在对社会互动对象的认知、人际交往中角色转换技能以及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等方面呈现良好的状态。

4.2青少年人际素质的年级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人际素质在小学五年级、初一年级较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素质总均分逐渐下降。

这一变化趋势可能的原因有:首先,小学、初中阶段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类型、过程和内容相对较为单纯,随着年级增长,青少年面临的人际交往问题越来越成人化,而青少年此时在人际交往技能上却相对不太成熟,心理上还没有做好应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准备。同时初中和高中阶段又经历着步入青春期的转变过程,由自我意识引发的新的自我中心,表现出叛逆性和攻击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人际素质中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成分的发展。到了大学阶段,大学一年级新生由于环境和角色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带来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上的困惑,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随着对大学生活的不断适应,人际交往会有一定改善。其次,小学五年级和初一学生的动机系统较为简单,在人际交往上容易简单地按老师和家长说的去做,而初二以后,特别是进入高中阶段,青少年的动机结构发展得较为复杂,内在性较强,行为调控的动力由外部控制为主向内部控制为主发展,自我的独立意向越来越成为支配行动的主导因素,与这一年龄段尚不成熟的心理发展水平形成一定反差,导致了人际交往发展上的变化和波动。此外,青少年时期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学业与升学的压力可能导致学生们没有较为充分的时间有意识地体验和增强各类人际交往。

4.3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均显著,但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其中,人际交往,除高三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交往得分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人际调控,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调控得分逐渐下降;人际知觉,除高二年级略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知觉得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在人际素质的3个维度中,人际调控侧重人际互动中的适应性;人际交往侧重人际交往中的人格特征、一般能力、情感和意志过程等成分;人际知觉侧重人际互动中的社会认知成分。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人际调控及人际知觉上年级变化趋势的差异,反映了青少年在一般认知、人格特征及社会认知上发展变化的非同步、非等速性,及其在人际关系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成分发展上的非同步特征。

关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证明,发展到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才能够开始理解社会交互作用,采用较全面的观点看待社会情境,理解社会关系的互惠性质[12],而自我意识、性格、需要、兴趣及价值观等影响人际素质发展的因素,获得较大发展和初步成熟,要到高中及大学阶段。青少年在一般认知、人格特征及社会认知上发展的非同步、非等速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侧重人际互动中的适应性的人际调控发展较早,而以社会认知成分为主的人际知觉的发展相对较晚。另一方面,由于青春期身心的急剧变化,青少年的社会态度、逆反心理及自我中心特征又可能导致了其在人际交往上的消极情绪和行为,与不断提升的人际认知之间形成较大的反差。

5结论

(1)我国青少年的整体人际素质处于较好的水平。(2)青少年人际素质得分在中学阶段有随年级增长呈下降的趋势,初中阶段得分较高,高中阶段得分最低。(3)青少年人际交往随年级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初一年级得分最高,高中及大学阶段得分最低;青少年人际调控从小学五年级至初一呈上升趋势,然后随年级增长逐渐下降;青少年人际知觉随年级的增长呈不断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1 马惠霞, 沈德立. 人际心理素质探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14(1): 85~86

2 Arnie Cann. Rated importance of personal qualities across four relationship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4, 144(3): 322

3 Schutte N 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1, 141(4): 523~536

4 邓如陵, 葛军. 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22(4): 41~43

5 冯正直, 张大均. 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的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27(6): 56~61

6 田文强. 浙江大学生人际交往素质的调查分析.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36): 50~52

7 沃建中, 林崇德, 马红中, 李峰. 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3): 9~15

8 董莉, 沃建中. 3~6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的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1): 45~47

9 王峰, 王莉, 李瑞芹. 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精神医学, 2005, 18(3): 137~139

10 胡军生, 王登峰, 李泉.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4): 449~451

11 马惠霞, 白学军.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4(3): 168~171

篇3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一

内容提要

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源泉。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在xx年以后出生的,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和自我等多方面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存在明显的人际交往困难,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校园问题,偶尔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就大学生的交往问题找出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关键词

大学生 交往问题 原因 建议

一、大学生交往障碍种种

大学生以专业分班级、以学科分院系,班级和院系是他们生活的团体,一个单纯的高中学生上大学后,若不小心被别人鄙视或被拒绝于团体活动之外,而他又不善于交往,不在改变中得到提高的话,就有可能进入孤独、压抑的境界,从而可能困扰大学四年的生活,甚至影响未来的行为。 大学生由于阅历较浅,一般都缺乏处理人与人关系的经验。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他们一方面在本能状态驱动下渴望融入集体,另一方面他们又习惯于后天养成的惟我的行为模式,有时他们适应不了,接受不了,理解不了同龄人之间那种平等的争吵、合理的冲撞和正常的磨合的自然法则,因此客观上群体包容不了他们;主观上自己也容纳不下群体。 主要症状①自我封闭: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对外界的事物不适应或不感兴趣,不愿与他人交往。②容易冲动:对于身边发生的一点点小事常会以过激的行为去解决。大学生在校期间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身心愉快,从而促进学习,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现在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处在冷漠、疏远的人际关系中,他们心情不愉快,有时还产生敌对、憎恶的态度,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有损身心健康。

二、 大学生交往障碍的原因

影响大学生交际问题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社会人口政策发展及家庭生活的影响。新人口政策下的家庭生活往往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这些孩子聚在一个集体里,会出现中国特色的人口问题。上世纪xx年代以前,中国的家庭不仅存在纵向关系,而且还存在横向关系。 横向关系体现为每个家庭基本有两个孩子以上,邻里之间的孩子相互串门。小伙伴在嬉笑玩耍中避免不了受伤挂彩,吵嘴哭鼻子,但是孩子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竞争与合作,形成人际观念。自从我国实施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后,中国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横向关系没有了,孩子享受的是纵向血亲(爷奶、父母)带来的呵护甚至溺爱,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荣誉感与合作精神;家长的过分包办使独生子女上大学后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缺乏坦诚的心态和理解偏激等等。小伍上大学了,没过多久,他觉得宿舍太窄,班级无聊,独自在校外租房,又把一个来自西北的女学生招来同居,他免费供她吃住,她则每天洗衣做饭,陪他睡觉,说不清是小两口

儿还是主仆关系。这消息传到了小伍的家乡,母亲觉得孩子闹腾得太过分,于是打来长途电话兴师问罪。没想到孩子挺着脖颈蛮有理: 你们从小对我娇生惯养,我又不会洗衣做饭,一个人怎么生存?。一叶知秋,从小伍的家庭可以看出当代校园的新问题。

2、校园环境的影响。大学具有比较开放的学习环境,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吸纳多方面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处理不当就会产生矛盾。与中学比,大学的管理模式较为松散,强调的是个人的兴趣与发展。中学时期住宿比较集中或居家,每天的安排有固定的规律,班主任也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要靠自己的交往能力来适应这个环境。大学是走向社会的桥梁,大学生可以与社会人员交往,可以自由上网吧甚至在宿舍中直接上互联网。

3、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之一,若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不能正确地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就会影响一生。大学生在校园里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大学生可以钻研浩瀚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在广阔虚拟的Internet空间里漫游。糟糕的是迷恋游戏的同学,在反恐、传奇等界面中不能自拔,忽视同学、朋友、老师之间的人际活动,因为实际的远不如虚拟的精彩。这样的大学生如果自控能力弱小,就会觉得自己不顺,甚至对别人出手。另外,不注意人际关系培养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社会中喜欢单打独干,易于自我封闭,不善与人交流合作,以防止自我暴露和竞争力的丧失。小灵是个文静内向的学生,以较高分数从乡下考入大学,刚开始满怀激情,但不久后发现自己不知道怎样与别人交流,看着别人开开心心地谈天说地,高高兴兴地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她感到心理极其紧张和不安,甚至不愿意在人多的地方出现,曾有不如回家算了的念头。从认知心理学方面理解,人际交往的认知意象来自经历与感受。与他人交往的经历就像输入大脑的信息,交往时所产生的感受好像一个软件包,经过当时的加工处理与实施则组合成文件。像小灵及那些常一个人在家里的孩子们,中学时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平时极少与他人接触,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与人交往的客观环境,缺乏与人语言交流的能力,所以形成不了与人交往的经历和与人交往的现实感受,因此也就无从形成人际交往的认知意象。这就使得他们在大学校园相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感到手足无措和缺乏信心。

三、提高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建议

根据内因主导外因的辩证思想,要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首先要设立必修课程,以求改变他们的思想;然后,发展针对个体的信息咨询活动,做到点、面结合。

1、设立交际与心理的专业必修课,进行公开的正面宣传教育。每个人都有发现别人内心秘密的欲望,一般来说只有敞开自己的心扉,才可能走进别人的心里,主动向别人示好是取得思想上的沟通、感情上融洽的第一步。交往的过程中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通过角色置换来看待问题,也许你会得到前所未有的理解。同时要明白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见和按照自己意愿去生活的权利,不要强制改变别人,尊重他人,不过高要求别人,以豁达心胸与他人合作。室友的好友来访,热情接待,休息时间,切勿大声喧哗,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开始的。

2、发展心理咨询服务,提高心理咨询的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性格日趋成熟与稳定,其价值观,世界观基本成型,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但也可能易趋固执、钻牛角尖。一些学生虽然平时不愿意与身边的同学交流,

但对心理咨询却有一定的需求,他们可能从学校心理咨询老师那里得到解释和慰藉。在目前校校通和舍舍通的条件下,建议学校在计算机网络上设立采用不见面、不记名的文字、语音同步咨询服务,以便能使该项工作能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成为学校的现代教育品牌之一。

3、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形成学生、家长与老师的教育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教育经历中显得尤为重要,孩子的情感、认识及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是以寄宿为主,对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并不能及时了解,学校和家庭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沟通,互相配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二

一、调查目的及意义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记得一位叫做戴尔,卡耐基曾的名人说:一个人的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的技巧。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们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因此,我们小组开展了此次调查,目的在于大致地了解我校蔡家关校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情况,并针对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借以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优雅、和谐、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寝室文化,并帮助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交往态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调查内容

1、人际交往的概念及分类

2、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

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和艺术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网络调查法

3、文献法

四、调查对象

1、南通大学各学院各年级的学生以及已从事工作的校友。

2、全国各大高校学生(含中专,大专,及研究生博士生),应届毕业生、以及从事工作多年的大学生。

五、调查结果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表现出交往方式多样,交往范围开放,交往内容广泛,交往界限淡化等诸多新特征。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自我中心、功利化、消极闭塞、虚拟淡化等不良倾向。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要遵循正确的交往原则;积极参与交往,克服各种不正确的认知,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注重人际交往技巧、学会人际交往的艺术。

人际交往的概念及分类

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交往是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相互间进行的交流或联系。人际交往的基本要素是:信息源、信息、信息接受者、反馈和干扰。

分类

人际交往按交往的规模分,有个体间交往、个体与群体间交往、群体间交往;按交往的媒介分,有语言交往和非语言交往;按交往的途径分,有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按交往组织结构分,有下行、平行和上行三种交往方式。

人际交往的功能

人际交往作为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体现出人所共有的心理需求,具有重要的功能。

交流信息功能

人际交往是实现人际信息沟通的基本条件。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人际交往的过程是信息交流、信息增值的过程。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人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是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维。同时,人际交往可以使人克服认识中的盲点,具有比书本上获得信息,内容更广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快等特点。

自我认识功能

人对自我的认识并非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而是通过交往,在与别人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所说的镜中之我,即他人如一面镜子,我们只有通过交往,通过观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他人那里的反映,才能更加恰当地或更为全面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孔子也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只有善于与人合作和公事,在高水平上进行人际交往,才能是自己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获得自我完善,实现人生价值。

心理保健功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际交往的心理机制。不少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曾对孤独感做过研究,美国心理学家哈类等人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将猴子置于不锈钢的房子里,温度事宜、空气流通、清扫和喂养等一切工作都是自动化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剥夺研究发现,被隔绝交往的猴子远比正常交往情况下的孩子有更强的恐惧反应,它们在情绪和交往行为上收到损害,精神上是不

完善的。健康的人际交往使人心情舒畅、快乐愉悦,获得一种安全感、归属感和满足感。尤其是遇到苦闷、困惑、恐惧等情绪时,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获得亲朋好友的同情、理解开导和帮助,得到心理支持和精神抚慰,相反人际关系受阻,会使人压抑、失落和孤独。

行为协调功能

人际交往执行着协调人们行为的作用。没有交往,就没有关系,就不能形成相互作用的准则,就没有行动的协调和一致,社会的共同活动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人际交往促成人们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相互合作,形成联合的强大能量,创造着人间的各种宏伟奇迹。友好的将往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一个人良好的个性形成,更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及其对策

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问题有社交自卑感、社交嫉妒感、社交猜疑心、社交报复心、社交恐惧感、自我中心。

自卑是个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及其他原因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大学生社交自卑主要表现为交往中比较忧郁、悲观、孤僻、自我封闭、言行被动,在社交场合拘谨、避让、退缩。自我认识不足和过低的自我期望是形成大学生社交自卑心理的最主要原因。受自卑情绪影响的大学生一般具有敏感与虚荣性、掩饰性等心理特点。

应对策略有:一、正确认识自己,修正理想自我,扬长避短。自卑者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具体做法有:一是自我举例法;二是征求意见法;三是与比自己差的人相比较。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但理想的建立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理想标准的确立应当以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实现为原则,只有这样才会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

二、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这是一种纯心理学的方法。要多分析自己的有利条件,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体验过去成功的快乐,不断提醒和激励自己,使自己在心理上确信能够获得成功。

三、学习自信行为,自卑的大学生还应当在交往中学习自信行为。比如锻炼自己在说话时做到声音洪亮,不吞吞吐吐,当对方声音超过自己时,学会故意将声音放低,掌握交往主动权;练习自己能径直向对方走去,讲话时敢于与对方有眼神交流。

四、改变不合理观念,学会放下,从社交阴影中走出。自卑者在认识上大都受这种观念之害,要学会改变观念,做到拿得起放的下,保持一颗平常心。

嫉妒是一种极想排除或破坏别人的优越地位的心理倾向,它包括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敌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的情绪。大学生社交嫉妒一般表现为在交往中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报以嫉恨。这种嫉妒感具有潜隐性、对等性、行为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虚荣心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

应对策略有:一、纠正认知偏差,正确看待别人的能力和长处。嫉妒者在别人成功时,总以为别人的成功是对自己的威胁,有碍于自己的发展。实际上,别人的成功来源于他的努力,荣誉是他努力的报酬,嫉妒者不应该把别人的成功等同于自己的失败。

二、学会对比方法,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积极升华。在看到别人优点的同时,要善于看到自己比别人优越的一面,平衡自己的内心,遏制嫉妒心理的产生。

篇4

一、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是大学生融入社会新环境,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员角色转换的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忍耐承受能力等。

1.大学生适应能力的现状

大学生从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的校园进入关系错综复杂的职场,一时难以适应。环境变换,观念、思维也应随之转变。有的大学生面临新环境中的种种问题,表现出对学生角色的依恋,由此引发种种不适应,如:理想与现实矛盾引起的迷惘;期望与实际违逆导致的失望;所学与所用脱节造成的动摇;打击和挫折造成的悲观;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引起的烦恼;竞争压力导致的焦虑等。

2.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在角色转变中可能一时“水土不服”,但不能始终不“入乡随俗”。要么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要么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但改变社会既定的“游戏规则”或要别人为你而改变,几乎不可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适应环境要做到:①调身先调心。环境对人的影响首先是心理,然后延伸到意志和行为。良好的心态及心理调控能力是适应环境的前提。②寻求精神援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如儒家的“安贫乐道”,道家的“知足不辱”,佛家的“恕、忍”等,都能给人以精神扶持。③提高认知能力。认知是对人性和社会本质的领悟。在遭遇不平不顺时,不恼恨社会,不抱怨生活,不怪罪他人,而是正确评估自己,总结人生经验。提升认知能力须向书本和生活学习,向生活的贤者学习。④加强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职场竞争的重要能力。在本行业领域要敢为人先,勇于动手,善于创新。⑤培养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淘汰更新快,不学习就要落伍。职场靠自学,学习途径与方法要考虑单位实际,因地制宜。⑥锻炼独立生活能力。不规律的生活会给工作造成困扰。要学会过日子,让生活规律有序。⑦提高忍耐承受能力。对待工作中的艰难困苦靠的是忍耐和坚持。抗挫折能力只能在磨练中逐步加强。

二、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用人单位最重视的职场能力。它是能在单位内、外建立起广泛人脉关系并能妥善处理好的能力。人在职场,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处理好人际关系是立足职场的根基。

1.人际交往能力的内涵

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需要多种能力支持的复合能力,主要有人格力、理解力、注意力、观察力、洞悉力、感受力、想象力、表达力、表现力、合作力、记忆力等。理解是对他人思想行为的理解体谅。注意和观察是对他人表情行为的留意和细心。洞悉和感受是对他人内心活动的洞察和感知,能做到换位思考。表达是说话的准确得体。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风度举止。合作是在团队中的与人配合。记忆是记住交往对象的相关信息。

2.人际交往能力的意义

①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美国卡内基工业大学对1万名成功者的分析证实:15%是由于专业熟和能力强,85%是凭借良好交际能力。

②身心健康的基本标准。世卫组织公布的21世纪健康新标准中,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三良”: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良好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许多心理疾病与人际交往有关,引起心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好能带来好心境、好心情。

③个体完善的最好手段。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长期生活在和谐人际关系中的人,人格个性会得到健康发展。个体成长的基本心理需要有:有人支持的安全感、有人共商的归属感、有人关心的幸福感等。

④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人际交往是获取信息最直接及时的途径。通过交往可以可获取工作、思想、经验多方面的信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萧伯纳说过,你我彼此交换思想,你我就有了两种甚至多种思想。所谓“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

3.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现代人格品质中的主要方面有:①真诚。真诚的魅力在于它让人获得安全感、被接纳感、被信任感。②尊重。获得尊重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人格尊重最重要。要自觉维护他人尊严。态度傲、语言冲、探人密、揭人短等是尊重的大敌。③诚信。诚信在国人心中有崇高的道德地位。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孟子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现代社会,诚信是企业和个人的立足之本。一些企业如三鹿、博士伦等的教训昭示世人:践踏诚信可能得利一时,但终将自食恶果。④热情。热情是一种高素质情感,是个体对他人友好而发自内心的激情。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一位教育家把热情称为“内心的神”。⑤大度。人各有志,人各有好,人各有癖,人无完人。要能容忍别人的缺点毛病,原谅别人的失误失礼。

现代结交艺术的要素有:①以对方为中心。与人相识,先要了解对方,谈对方擅长的内容、感兴趣的话题、想知道的东西。②安心做听众。善结交不仅靠会说,更要善于倾听。表现自己是人的欲望,要把机会让给别人。一位哲人说,上帝给人两只耳朵,一张嘴,显然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③用心去赞美。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生命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人内心深处都希望听到称赞,这是人的信心与希望所在。赞与被赞是双赢,最大的赢家是赞者。④关照心灵需求。交往中了解重于评价,即重视了解对方心理需求、情绪变化和行为背后的隐衷;少评价他人人品、性格和行为好坏。过分考察对方容易对人产生误解和偏见。⑤培养亲和力。亲和力是一种让人感觉到亲切温和的吸引力。那种“见面熟”很让人温馨愉快。“见面熟”需要“主动亲”:主动微笑,微笑是无需说明的善意;主动打第一声招呼;主动自我介绍……良好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会影响到日后别人对你的看法。表示诚善比展示才华更重要。

三、自我表达能力

自我表达能力是个体通过自我展示而获得他人接纳、支持的能力。张仪、苏秦凭借超强的自我表达能力“合纵连横”,左右了春秋的天下局势;魏征因说了那番巧妙的自我辩解而活命。现代社会交往频繁,无论单位内的与人沟通、工作建议,还是单位外的业务联系、商务谈判,无不需要良好口才。自我表达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

1.自我表达能力的构成要素

自我表达能力的必备条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展示自我的勇气、丰富的知识贮备、灵活机变的技巧、流畅说话的基本功、应付突变的机智、改善气氛的幽默等。核心是勇气、知识和技巧。①美国某大学的一项统计表明:97%的学生认为公开演说与核武器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件事。而我国大学生与陌生人交谈时紧张者超过50%。勇气不立将丧失自我表达机会。②交谈中吸引对方要靠知识。知识丰富,厚积薄发,显示的是气质和修为;知识贫乏,口若悬河,暴露的是无知和浅薄。③技巧对交谈成功有重要影响。看似不可能的事居然办成,探囊取物的事也会搞砸,都在于说话的技巧。话得体,赢得好感,博得同情,获得谅解;话失言,引起反感,激起恼怒。

2.自我表达基本功与基本原则

(1)基本功

口头语言。①朗读。锻炼语调、语速的自然合度和口齿伶俐。②背诵。锻炼口才和记忆力。③描述。描述所见,锻炼组织驾御语言能力。④辩论。锻炼洞察、说服、表述、快速反应能力。⑤演讲。命题演讲锻炼对外来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即兴演讲锻炼对内存知识的迅速调集能力。

肢体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肢体语言比口头语言更真实反映人的心态。①眼睛。交谈中50%~60%的时间注视对方眼睛,这是表示尊重。②头。交谈中不要东张西望。要时常颔首,表示会意、理解、赞同、欣赏。③脸。面部要多微笑,不良情绪别挂到脸上。④手。不要抓耳挠腮,更不能指点对方身体。

(2)基本原则

谈话的基本要求有:姿势自然合度;表情真诚友善;语气亲切温和,敬语对人、谦言对己。①听大于说。静心聆听他人说法或倾诉。倾听能使自己了解别人,主动和从容思考,能聪明地提问和明智地回答。交谈中不能打断别人;自己被打断时不宜争抢,等人说完后再接着说。②平等重于尊卑。人的职位、学识等可能不同,但人格必须平等。讲话不能居高临下、教诲指点甚至发号施令。别让自己“无所不知”,别当对方“一无所知”。③肯定多于否定。对别人的看法见解,要专注于可取处,留心“闪光点”,及时表示同意、肯定、赞美、钦佩。为显示己能,寻找对方漏洞瑕疵,予以批驳,其实适得其反。④说服别人不如说服自己。交谈可能话不投机,结症在于人的观念、性格、习惯、作风很难相融,这也是人际矛盾的根源。观念、个性是难以改变的。看法可以不苟同,但必须尊重别人的选择。

四、三种能力之间的关系

篇5

关键词: 人际交往 中职班级管理 学校生活

人类社会是一个人际关系耦合的网络体系,每个人都处在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类型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百分之八十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此话也许说得绝对些,但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性。中职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所以培养好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无论是对其在校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是对其毕业后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人际交往的定义及意义

人际交往是指在公共关系活动中,有关人员通过各种手段,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和意向,进行沟通、理解并发生相互作用的交际活动。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和必经之路。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知识、生存技能和文化,从而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开始发展自己的过程。如果没有其他个体的合作,个人是无法完成这个过程的。从人际关系中得到的信息、机遇、扶助可以助人们走上成功之路。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中职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中职学校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相互学习,促进个体社会化。

人际交往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人际交往也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际交往就是个体学习、掌握并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过程。

2.相互影响,有利于自我完善。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通过相互影响,可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个性,有利于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

3.交流情感,有益于身心健康。

人际交往能够消除孤独、交流情感,减轻痛苦、增加快乐。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个人往往就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同时心理学家也从各个不同角度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相伴随的。如果人们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交往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那与别人的关系也越深刻。他们有着一系列有利于积极交往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个性特点,如友好、可靠、替别人着想、温厚、诚挚、信任别人等。

二、中职学生特点

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学生的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1.个性心理问题。

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自离异家庭或属于留守少年,感受到的家庭温暖很少,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精神上萎靡不振。部分学生初中阶段学业成绩就不理想,可能受到社会、老师、家长的忽视、轻视甚至鄙视,不少中职学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

2.学习心理问题。

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这些使得不少学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对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3.自我心理问题。

不少中职学生由于长期处在被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听到的只有指责和不满,常常看到歧视的眼光,以至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是那些稍微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自卑、自暴、自弃现象严重。而一部分中职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又过于关注自己的感受,因此很少考虑尊、重别人,只一味索取,很少自觉地关心他人和集体。

三、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途径

职业教育的任务不仅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不仅要指导就业,更重要的是要指导人生。如何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发展个性,挖掘潜能,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前提。

学校是学生一生中可塑性最强时期的主要环境。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是构造青少年社会经验和他们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概念与情感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老师的爱,可以从中陶冶感情,学会用高尚美好的感情对待别人,养成热情合作的性格。相信人类有美德,世界有真理,才能较容易地把这种关心他人的感情、行为从学校扩展迁移到其他的社会环境中,从而切实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2.开设团队游戏课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最佳方式。

团队游戏是一群人遵守一个或若干个规则而进行的健康、快乐的游戏活动。这种旅游活动通常通过情境设置、参与活动而达成某个目标,如愉悦身心、竞赛、合作、沟通、训练、教育和辅导等。将团队旅游引入心理辅导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会沟通、树立自信、学会表现,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是最佳方式。

3.发扬团队精神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个群体不能形成团队,就是一盘散沙;一个团队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不会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当然就不会有战斗力。一个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团体能逐渐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经常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可以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在参加活动中学会沟通、学会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创造精神,激发他们与人交往的热情,从而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使他们团结进取,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4.加强学生组织管理能力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

组织管理能力是现代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在学校范围内,主要是通过成立班委会或学生会等方式来培养这一能力,它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一做法能激发学生的工作愿望和工作热情,增强学生间建立人际交往关系的积极性,同时增长才干、增添自信心,积累与同学间相互交往合作的经验。

总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中职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中职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2]郑永廷.人际关系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方略,学校管理[J],2006,5.

篇6

活动时间:20xx年10月26日

活动地点:801教室

活动负责人:王金尤

活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09-1班全体同学

活动背景:据心理学家分析,大多数才踏入大学的新生,都会经过一过心理调适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之间,我们会逐渐的融入到大学的生活当中,充分的享受快乐和充足的时光。

和中学时代相比,大学里的学习丛内容、目的、方法、坏境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

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大学的学习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大学学习的适应以及应对来自学习方面得压力,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环节。

上大学前我们已经交了好多朋友,在一个未成年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单纯、随意。

进入大学一年多了,同学们对大学生活已经适应了,为了更好的增强班级的凝集力、巩固友谊,我们公共事务管理09-1班举行了心理活动,让同学们一起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增进彼此的感情。

活动目的:大学同窗好友的友谊,是每个人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通过这次活动希望能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到每个同学身上,通过大家的参与以增进彼此的了解,认识彼此,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一份责任,要善于发现别人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帮助别人走出心理问题的阴影,把笑脸带给每个人。

活动内容:活动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主持人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心理活动的主题,活动背景以及活动流程。分别为:人际关系对心理的影响,彼此进行优点的点评,对大学生几个心理问题的讨论,针对问题进行角色扮演和活动感想进行总结环节。

1、人际关系对心理的影响

本坏节主要由主持人首先向参加活动的同学进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定势效应,晕轮效应,蝴蝶效应等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有趣的演示以及人际交往中解决人际冲突等策略的内容“人际交往时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也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保证正常的人际交往才会有正常的心理坏境所以进行这场教育是必要的,进入高校后,学校也很少有系统的课程培训,所以导致很多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与他人相处、沟通、交流。”

2、彼此进行优点点评坏节

本次活动主持人要求每一位同学坐在同学中间接受大家的点评,通过大家的点评,知道了原来自己子别人心中的位置。

3、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讨论

为了紧扣心理活动主题,主要由同学进行了分组讨论主要的心理问题。

4、游戏互动

本坏节由主持人向每一个小组的同学确定一个命题,让每个同学进行复分析后进行角色扮演。

5、活动感想环节

主持人谈了对此次活动的看法和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些认识,至此活动给了大家一个很深的启迪,我个人认为在生活中使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乐趣,具备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时愉快的。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与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

篇7

对立行为可以是外显的攻击行为,也可以是内隐的消极冷漠或沉默抗议,可能会造成对方身体上的伤害,也可能造成对方心理上的伤害。同时,人际冲突是一个动态过程,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能够降低和缓解双方的关系,促进双方共同成长;采取不合理的方式则可能导致冲突更加激烈,引发严重的后果。从起因来看,人际冲突分为认知冲突、习惯冲突和利益冲突等,从表现形式来看,人际冲突分为态度冲突、言语冲突和行为冲突等。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属于高校学生宿舍内部成员之间的一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学生宿舍各个成员在学习、生活中,由于受到利益、需求以及目标等影响,彼此之间产生的情感、言语和行为上的敌视、冷漠和紧张等负面情绪,进而造成不和谐、争斗甚至关系崩溃。

二、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原因分析

大学阶段属于人生第二个“心理断乳期”,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注重个性表达、情绪体验丰富以及争强好胜的特殊时期。然而在大学生活中,各项资源都具有共享性,密切的人际交往促使学生经常会面对冲突场景的发生。从我国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现状分析,其原因比较复杂,既有浅层原因,也有深层原因,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内在心理原因造成人际冲突

由于受到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大学生心理还不成熟,各方面人格还不够健全。在人际认知方面,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片面性,看待和处理问题往往凭借自身的第一主观感受和刻板效应;在情绪情感上,大学生积极热情,处于迫切交友以及渴望理解等情感需求强烈的阶段,但因自身的冲动性、自我控制能力和易受情境影响等原因,极易造成冲突现象发生。尤其是女大学生,通常因为自我意识不够完善,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并与他人发生冲突,同时又不能主动化解,使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另外,现阶段的大学生属于“90后”,是一代独生子女,在集体生活中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傲自负、嫉妒心比较强和各项心理特征比较敏感等特征,造成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随意化、频繁化,而且通常难以妥善解决。

(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匮乏

人际关系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通常需要建立在科学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之上。但是,从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可以看出,大学生有充足的人际交往时间和空间,精神生活比较丰富,但是人际交往质量却比较差,不合群、自私和小团体等情况时常发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烦恼难以解决。大学生往往注重提升专业知识能力,但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却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研究,通常是凭借自身的感觉和经验来处理,这种知识和技能上的缺乏难以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不同环境下的大学生活中,人际冲突现象越来越多。

(三)外部竞争环境以及利益驱动产生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生存竞争越发激烈,有些学生为了争取有利的竞争地位,在利益诱惑面前不择手段。大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已经成为以后就业的资本,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党员、是否获过奖学金等都是就业的重要参考。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驱动下,一些大学生为了实现自身目的与各方进行争斗,即便是同宿舍的室友也不例外,造成人际关系僵化,引发各种人际冲突。

(四)家庭条件以及地区差异性的影响

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这些都使他们在宿舍中的生活习惯以及自身价值观念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城市与农村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差异就影响着宿舍集体生活,这也是引起宿舍人际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是一个长期性过程,是在成长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在习惯的驱使下具有稳定性,不会轻易被改变,这些往往是宿舍人际冲突的焦点。

三、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教育管理措施

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处理状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以及各项管理工作的质量,科学的教育管理措施能够促进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教育系统以及学校的管理层应该制定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际交往技能

高校应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至少需要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修课程,提高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同时可以增设诸如积极心理学和幸福心理学等选修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讲授理论和实际案例,来培养学生宽容、理解以及与人融洽相处的心理品质。还可以通过开设人际关系专题讲座来探讨人际交往的技巧和重要性,其中穿插一些人际交往冲突的解决措施,丰富和提高大学生面对宿舍人际冲突的知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社会化发展的有效形成。另外,也可以在大学生入校时就开设一些专题讲座,针对具体案例,引起大学生对人际冲突问题的警示,使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学会与舍友融洽相处,杜绝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尽快融入群体生活。

(二)建立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干预机制

为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完善性,需要建立分级的人际冲突干预机制,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宿舍人际冲突问题。其中,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干预机制应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宿舍内部干预。在分配宿舍时,每个宿舍应当指定一名综合素质以及人际协调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方便调解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当然,学校应当定期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培训,提升其调解人际冲突的水平,使他们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第二级是辅导员干预。在学生代表无法解决复杂的人际冲突问题时,需及时上报辅导员,由他们从中调解。辅导员在充分调查了解引发人际冲突的原因以及具体事项之后,要针对出现问题的人员进行心理疏通和思想教育,让其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身问题,提高其认知水平,避免冲突的再次发生。第三级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干预。如果宿舍人际冲突是因宿舍成员自身存在心理疾病或人际交往障碍而引发的,就需要心理咨询教师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三)完善宿舍管理制度,引入竞争与合作策略,实现人际冲突的科学管理

和谐宿舍秩序的建立与维持需要完善的制度和积极的文化氛围。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高校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制度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制度建设的目的是让宿舍管理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在完善宿舍管理制度过程中,应按照人际冲突管理原则,合理引入竞争与合作策略,注重科学管理,尽可能减少潜在的冲突。完善宿舍管理制度,首先要规范大学生宿舍内的日常行为,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要设立“红线、底线”,明确宿舍内的哪些行为是明令禁止的,违反者将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尽可能杜绝人际冲突造成恶性事件的发生。其次,宿舍管理制度应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鼓励学生在竞争中超越他人。最后,宿舍管理制度应重点突出合作策略思想,将有无宿舍人际冲突现象与各类评奖评优挂钩。提倡宿舍成员精诚合作,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实现多赢。高校管理者应对表现突出的文明宿舍、星级宿舍或和谐宿舍,给予集体和个人表扬与奖励。

(四)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

高校应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引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开拓知识视野,进而能够综合地看待问题,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建友好的宿舍环境。高校还应尽可能地多开展一些高雅的人文艺术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艺术和情绪表达能力,消除一些负面情绪,杜绝不健康心理的萌生。高校管理者还可以将学生们在校期间的日常行为考评量化,纳入“思想品德行为实践”课程考核,引导学生通过行为表现,进行自我体验与反思,培养遵纪守法和自律的良好品质,自觉抵制恶性冲突事件的发生。

四、总结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地域认同度;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59-03

引言

众多科研实例表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较为重视地域认同度重视对某类群体发展的影响;因为地域认同度重视对个人和群体作用的表现,目前,这种作用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此外,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决定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备受关注。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地域认同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切合现今关注的热点问题,其目的是将大学生交往和地域认同度关系的问题放大到普遍的社会问题中来,并相应地提出解决方案来帮助大学生实现健康的人际交往,并以此为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认同”一词译自英文中的identity。在西方,其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弗洛伊德把认同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地域认同度是指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的形象,文化等各方面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知以及归属感,是人们对某一区域的理念认知、赞成,信任的程度,是地域所能提供的尊重和价值带给社会人对本地域的认同度。地域认同度体现了某一地域对个人的吸引能力[1]。

人际交往(interpersonal transaction)亦简称交往。它包括个两方面的含义: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品的交换。从静态的角度来说,人际交往指人与人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2]。

分析地域认同度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关系有两个方面:

第一,不同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地域重视度的差异,如同乡会的出现和对此的态度差异、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之间、不同的年级之间(以师大为例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男生与女生之间。

第二,不同地方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表现为人际交往对象的选择、人际交往的观念、人际交往的行为、对人际交往的重视度等)的差异,如南方与北方、农村与城市。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了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地域认同度之间的关系,能够了解大学生交往的现状。我们对陕西师范大学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289人中,南方77人,北方212人,农村148人,城市141人;其中具体细化为:北方城市108人,南方城市33人,北方农村104人,南方农村44人。

在293人中,男生56人,女生237人,免费师范生100人,非免费师范生193人,大一年级93人,大二年级42人,大三年级42人,大四年级30人,研究生45人。

此次问卷调查在问卷上采用自编式问卷。第一部分调查大学生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地域重视度的差异,第二部分调查不同地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

调查方法:调查共有两个阶段,采取跟进式,问卷采用随机发放的形式对同一群体针对两部分问题发放两次,共发放600份,卷一回收298份,回收率99.3%,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96.7%;卷二回收298份,回收率99.3%,有效293份,有效率97.7%。

调查结果着重展示能反映本质问题的数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认为在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在这个问题上根据我们的数据得出的结论:

1.大多数同学都较重视人际交往,但北方同学较南方同学更看重人际交往。

2.城市与农村的学生在对人际交往的重视度上差异不大;北方城市与农村的同学在对人际交往的重视度上差异不大。

3.南方农村比城市的学生更重视人际交往。

(二)大学生认为自身交往能力的程度

在这个问题上根据我们的数据得出结论:

1.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基本都认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但是更多的农村学生对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感到焦虑。

2.南方城市与农村的学生在评价自身人际交往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农村的学生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自信。

(三)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知识的了解程度

在这个问题上根据我们的数据得出结论:

1.北方较南方的学生交往知识缺乏但总体都不高。

2.城市学生较农村学生交往知识较精通。

3.大多数学生对人际交往知识略了解,很少有很精通或很缺乏这方面的常识,学生对人际交往的知识缺乏主动了解、自我提升的意识。

(四)大学生认为人际交往和长久所处环境的联系

在这个问题上根据我们的数据得出结论:

1.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人际交往能力与所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这在南北方、城市农村方面差异较小。

2.南方城市的学生较农村的学生更倾向于两者之间有较大的关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纵向地域差距较小,但是农村与城市之间差距较大,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农村与城市的学生交往观念存在差异。

(五)大学生在择偶时对地域的认知(见表1)

结论:

1.在择偶方面,大学女生更倾向于找与自己同一地域的对象,以便沟通交流;而男生在择偶时,很少考虑地域因素。

2.非免费师范生比较免费师范生而言,更加看重地域的同一性。

3.从大一到大三的学生来对比,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成熟,学生在择偶时对地域的限制逐渐减少。

4.由大四学生与研究生的对比情况可知,大四的学生由于面对找工作的问题对待择偶对象的地域有更大的要求,而与毕业生相反,研究生则由于继续学业对待择偶对象地域并无过多的限制;总体来说,年龄越大的学生受地域的限制因素越小,情感态度也越成熟。

(六)如果考虑到返乡就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对象选择上是否会倾向于同乡(见表2)

结论:

1.如果考虑到返乡就业,女生对朋友交往方面倾向于同乡的概率要远远大于男性;非免费师范生在朋友交往方面倾向于同乡的可能性较免费师范生的概率稍高。

2.由年级的对比可知,低年级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对地域的依赖性过大,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对就业问题有较明确的规划反而在就业上对地域的依赖性较小。

四、问题探讨与总结

(一)生活环境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表现的差异

由于现今社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被看作是其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条件,所以大多数大学生都较为重视人际交往。但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表现有所差异。对比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农村的学生由于人际信任度和对他人的容纳度较强,更容易结交朋友却不擅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1];城市的学生对他人有较低的信任度和容纳度,不会轻易结交朋友,但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

城乡大学生在居住环境方面存在不同,使得农村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水平上高于城市大学生;而城市学生,在复杂的交往环境中,更注重与他人的沟通,因而在容纳他人自我感受方面又具有显著的优势[2]。

阳剑兰的研究表明相对封锁的人际交往可以导致交往缺陷[4]。农村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尽管本人有强烈的交往欲望但总是不够自信,缺乏历练与经验;相反,城市的大学生有较为宽广的交往圈子。另外,农村大学生比较喜欢把自己的社交圈子局限于同乡中,组织所谓的同乡会,老乡会,排斥与其他人的交往,变成一种小团体交往[3]。

此外,南北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表现上也有所差异;受经济发展状况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北方的大学生更为看中人际交往,因为人际交往是情感联络的桥梁,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儒家思想开始源远流长;南方学生生活在沿海,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定性,人们对人际交往较为淡漠;再者,经济发展的迅速使人际交往更趋于个体化。

(二)传统文化导致带有地缘色彩的人际交往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对象的选择上都较为重视地域,这主要体现在对地域的认同上。在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由于从传统农业社会里构建出的对土地的高度依赖性,人们普遍具有安土重迁的思想,这样的生活环境使得农民对自己熟悉的家庭,家族乃至宗族格外重视,血缘,地缘成为他们所有关系的纽带。

迄今为止,人们这种血缘,地缘性的人际交往,并且是带有持续的特点,究其根本,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累积下的“关系认同”和“情感认同”[5]。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上更倾向于地缘化的人际交往模式。

大学生要实现人际交往是要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归属感。人有合群的需要无论处于哪一集体都需要一种归属感[6]。这种归属感同地域的人似乎更易满足,这也就是大学生不管在对朋友的选择还是对象的选择上都较为重视地域的另一因素。

(三)网络是打破地缘类人际交往的手段

网络交往方式打破了传统交往方式中的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网络中,年龄,血缘,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等制约交往的传统因素已被虚拟的角色,隐蔽的实体所掩盖,这使双方都处于相对独立的,较少冲突的对等位置[7]。

但是就网络的影响来看,它是一把双刃剑,既打破了原有的交往方式,同时又会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邵建平,张晓媛,邵千芸.地域认同度对核心人才流失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基于甘肃的实证研究[J].开发研究,2012(5):154-157.

[2]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995.

[3]赵颖.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与成因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5):132-137.

[4]阳剑兰.大学生人际交往偏差及其对策[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1):36-37.

[5]周建国.关系强度、关系信任还是关系认同――关于中国人人际交往的一种解释[J].社会科学研究,2010(1):97-102.

[6]吕培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矛盾心理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48-50.

[7]张俊杰,姚本先.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2):90-94.

Regional Identity and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YANG Jing,WANG Jun-shuan,WANG Li-jun,WANG Xiao-yu,LI Qian-qi,LI Xi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political economy,Xian 710061,China)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 抑郁; 应对方式; 自信心团体训练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elf-confidence training on depressive mood and coping styles of college students.Method:A total of 70 college students with depressive mood were recruited for the study and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3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aken with self-confidence train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received any training.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and 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 were tes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1 week and 3 months to validate the effect of self-confidence training on depressive mood of college students.Resul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SDS and SCSQ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 1 week and 3 months,SDS scor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t=-6.246,-4.861;P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ve mood; Coping style; Self-confidence training

First-author’s address: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3.035

S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抑郁症越来越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2000年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表明抑郁症是全球第四大疾病负担,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全球第二大疾病负担源,影响全球5%~10%的人口[1]。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全球精神焦虑抑郁人数高达3.38亿,且人数变化呈上升趋势[2]。大学生抑郁的发生率要高于一般人群,我国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合并发生率为29.3%,而一般人群仅为5%~6%[3]。抑郁情绪会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会功能造成影响,长期持续可能导致抑郁症。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客观、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稳定性格特征[4]。自信与抑郁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抑郁情绪与个人评价呈显著负相关。无论应激事件多少,高个人评价的个体比低个人评价的个体更少产生抑郁情绪,并且高应激状态下有自信的人比低应激状态下无自信的人抑郁情绪体验较少,这说明自信在抑郁情绪产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5],国外研究也表明低自尊是抑郁的致病因素[6-7]。应对方式是人们应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有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8]。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更多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9],低自尊,高抑郁的个体更多的使用消极应对方式,高自尊、低抑郁的个体更多的使用积极应对方式[10]。自信和积极应对呈正相关关系,自信水平越高,越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11]。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均可通过自信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12]。因此本研究以自信心为切入点设计团体活动方案,旨在通过提升自信,改变大学生应对方式,进而改善抑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通过思想政治辅导员推荐以及公开讲座的方式共招募70例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入选条件:(1)自评抑郁量表标准得分53~72分;(2)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及器质性疾病;(3)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控制组,每组各35例。试验组男10例,女25例,平均年龄(18.87±1.14)岁;控制组男

7例,女28例,平均年龄(19.03±1.0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3、-0.573,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结束后,试验组有2例脱落,控制组无脱落。

1.2 方法 以认知行为疗法为理论基础,设计自信心团体训练。干预共8次,2次/周,120 min/次,为期4周。对试验组进行干预,对控制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1周以及干预后3个月对试验组和控制组进行问卷测试。具体干预方案如下:(1)相识阶段(第1次):通过相识活动,使学员之间彼此熟识,建立真诚、安全、互助的团队关系。(2)认知重构阶段(第2~5次):通过自我分析、空椅子技术、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员在回顾自己成长经历及自我观念形成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自我评价方法,重新认识自己,正确的评价自我,纠正其不合理信念,学会理性思考问题,对自己的负性自动思维进行监控,学会调控不良情绪。(3)人际训练阶段(第6~7次):对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进行评估,分析其益处和弊处,并通过人际交往三部曲训练,使学员掌握自信的人际交往模式。(4)回顾总结阶段(第8次):对之前的团体训练内容进行总结,学员分享自己的感受,彼此相互支持和鼓励,告别仪式,结束团体。

1.3 干预者及其受训背景 团体干预由专业的心理治疗教授带领,该教授有扎实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背景以及临床实践,长期任职于高校,在实践中开展规范的抑郁症治疗时间已经至少14年,对于学生群体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其余6名助手均为心理学专业人员,干预前由该教授对其进行培训,以保证干预效果。

1.4 观察指标 (1)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由Willian W.K. Zung编制,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13]。共包含20个项目,所有项目得分总和乘以1.25取整数得到标准分。SDS与BDI、HAMD、MMPI的“D”分量表的评分之间具有高和中度的相关性。其内部一致性满意:奇偶数条目分班相关信度:0.73(1973)和0.92(1986)。(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14]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包括20个条目。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重点反映了积极应对的特点,如“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和“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重点反映了消极应对的特点。该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α系数为0.90,积极应对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9,消极应对分量表的α系数为0.78。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SDS和SCSQ量表中各维度得分比较 干预前SDS和SCSQ量表中两组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后1周与3个月SDS和SCSQ各维度情况比较 在干预后1周、3个月再次对两组SDS量表和SCSQ量表进行测量,试验组SDS得分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控制组(P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自信心团体训练能够减少消极应对方式,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提升积极应对方式,并且该效果最少可以维持3个月。抑郁情绪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率较高,大学生经历的负性事件越多,越易产生抑郁情绪[15]。负性事件并不直接导致抑郁,而是通过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而产生,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是影响抑郁的内部因素[16-17]。高抑郁的个体更少采用积极问题取向和积极情绪取向的应对,更多采用消极的问题取向和回避应对[18]。

已有研究表明,负性自我认知和消极应对方式和抑郁呈正相关,正性自我认知和积极应对方式和抑郁呈负相关,自我评价低的个体更容易使用消极应对方式[19]。当个体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如果能够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则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减少不良情绪,降低抑郁发生的可能性[20]。但抑郁情绪者往往存在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等特点,使得他们在遇到问题时,总是倾向于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即回避、幻想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抑郁情绪者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往往认为自己无法应对问题情境,过多地陷在沉思当中,将自己在头脑中打败,更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21]。

为了提升自信,改善应对方式,笔者让成员在团体中重新进行自我评估,认识其既往自我评价的片面性,关注自己的积极方面,全面的评价自己;其次,帮助其了解自己所采取的应对方式,觉察这些行为方式背后的信念,通过行为训练改变这些行为模式。在人际交往中,抑郁个体总是关注那些和自身负面相关的信息,这会强化他们的负性自我认知,降低自信,进一步强化他们不自信的人际交往模式[22]。本研究通过人际交往训练,能够阻断这一循环,帮助其建立自信的人际交往模式,提高他们自信水平,缓解抑郁。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所选取的对象仅为大学生,对于一般人群其有效性有待评估。

参考文献

[1] ?stün T B,Ayuso-Mateos J L,Chatterji S,et al.Global burden of depressive disorders in the year 2000[J].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4,184(4):386-392.

[2]王东平,詹合琴,卫世强.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对缓解医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2):1852-1853.

[3]唐慧,丁伶灵,宋秀丽,等.2002-2011年中国大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的Meta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9(5):965-969.

[4]车丽萍.自信的概念、心理机制与功能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8(2):86-89.

[5]林静.个人评价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1):57-58.

[6] Orth U,Robins R W,Roberts B W.Low self-esteem prospectively predicts 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8,95(3):695-708.

[7] Sowislo J,Orth U.Does Low Self-Esteem Predict Depression and Anxiety?A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3,139(1):213-240.

[8]梁宝勇,郭倩玉,郭良才.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和实证研究:Ⅱ.应付方式的评定[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4):200-203.

[9]杨美荣,王腾宵,李建明.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8-10.

[10] Leandro P G,Castillo M D.Coping with stres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xiety,and depression[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5:1562-1573.

[11]常向东.医学生自信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0):1559-1561.

[12]李小玲,司丽静,李海垒.大学生应付方式、自信与心理问题的关系[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18(2):88-90.

[13]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CD].北京:中华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23-224.

[1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22-124.

[15]杜爱玲,姚桂英,杨世昌.大学生述情障碍和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3):297-299.

[16]张月娟,阎克乐,王进礼.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J].发展与教育,2005,21(1):96-99.

[17]王梦娇,宋丽萍,宋保利,等.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防御机制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2):165-168.

[18] Visser M M,Heijenbrok-Kal M H,Spijker A V,et al.Coping, problem solving, depression,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receiving outpatient stroke rehabilitation[J].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2015,96(8):1492-1498.

[19]汪启荣,王辉,赵静.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273-276.

[20] Costello D M,Swendsen J,Rose J S,et al.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rajectories of depressed mood from adolescence to early adulthood[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8,76(2):173-183.

[21] cola S L,Samuel M Y,Hollon S D.The effects of rumination and negative cognitive styles on depression:A mediation analysis[J].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8,46(4):487-495.

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 校园心理剧 EQ教育

EQ(Educational Quotient)是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于1991年首次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EQ又指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内容主要包括五大类:(一)自我意识;(二)人际沟通;(三)自我激励;(四)情绪控制;(五)挫折承受能力。

据研究,一个人的成功20%归因于智力因素,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而这80%的非智力因素中最关键的就是EQ因素,EQ教育成为了当代人才发展教育最为迫切的主题。在大学生中开展EQ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价值观,使他们能够从容应对变化与挫折,勇于承担责任,成为心智健全、人格完善、意志坚强的合格人才是当今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

要使EQ教育深入扎实,而非流于表面,必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手段,校园心理剧就是其中一种科学而又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

一、校园心理剧的科学内涵

校园心理剧是指通过学生扮演当事人或当事人自己借助舞台的形式来呈现生活、学习和交往中的冲突、烦恼、困惑等故事情境,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通过角色扮演唤起参与者相应的情感共鸣,从而让参与者与观众受到启发教育的一种团体心理治疗方法。

校园心理剧作为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参与性、互动性强,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校园心理剧的团体就是一个小的社会群体,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演员在舞台上借助戏剧化的舞台表演自我,把自身的或身边的典型心理问题:环境适应问题、生活自理能力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意识和评价问题、意志品质的问题等凸显出来,塑造真、善、美,破除假、恶、丑。其他参与者则分工合作,进行服装、道具、灯光、音响、舞台指导等不同的角色分工。校园心理剧的剧本制作、排练和演出等活动,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进入角色,塑造鲜明的个性,接受各方面的锻炼与挑战,最终获得心理治疗,同时也完成大学生EQ教育的全部内容。

二、校园心理剧的五大教育环节实践教学大学生EQ教育的五大内容

(一)校园心理剧的自编自演环节,达成认知自我的EQ教育功效。

校园心理剧的剧本素材主要来源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心理剧的编剧创作到演员的排练演出,一般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因此从剧本的创作开始就必须在正面学生实际生活中各个细小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心理变化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把自身的经历或他人的亲身经历综合提炼,加入戏剧的元素,编写成具有舞台效应浅显易懂的心理剧本。

在剧中学生借助角色的力量把平时没有勇气表达的一些真实想法,或者积聚在心里找不到合理途径表达的困惑与矛盾,一次性在舞台上宣泄出来。通过“自己演,演自己”的方式正确认识隐藏在心中的另一个真实的自我,让许多在自我认识出现错位的学生找到思考的方式,也让很多还在彷徨的学生找到方向,确立自我意识,明确理想信念。

(二)校园心理剧中经验式尝试环节,帮助积累人际交往的成功经验。

大学校园是人际交往教育的重要场所。学生的成长过程容易受朋辈群体的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是每个大学生必修的科目。校园心理剧为学生创造与周围同学沟通、交往的机会,通过参与者相互合作,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表现自己的个性,也为学生提供真诚交流、共享快乐、善于合作的亲自实践,从理论与实践中获得人际交往的经验式尝试,在表演过程中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与人合作。特别为一些在人际交往上存在障碍,有自卑心理不愿或不会与人沟通交流的学生提供安全的尝试模式,成功融入快乐交往的氛围,帮助他们积累人际交往的成功经验。

(三)校园心理剧的分享与审视环节,促成自我激励的情感需求。

在分享与审视的环节中,学生用心体会剧本材料的筛选编排、剧目的排练与演出、总结分享等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是校园心理剧全体成员通力合作的结果,每一个过程都反映了全体成员共同的智慧结晶,每一个过程都是全体成员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创造过程。因此,校园心理剧的分享环节本身就是一个自我肯定、相互激励的过程。

此外,在分享与审视时,学生会发现自己与角色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自己在演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借助角色进行了情感的宣泄,并通过对角色与自我的反省后,重新审视自我,在总结整合的基础上,肯定自我、激励自我。

(四)校园心理剧的情感宣泄环节,学会情绪、情感的疏导与调适。

当代大学生因所处环境简单、心理不够成熟,遇到挫折或困境时常常把握不了自己,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而校园心理剧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及时宣泄不良情绪的平台。参与者借助各个角色的配合,很容易受到剧情的感染而进入状态,通过自然的个性表情、行为、语言将各类不良心理情绪展现出来。与此同时参与者自身具有的类似负性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症结也表现出来。通过这种情感宣泄与角色的互换过程,诱发参与者产生对自我情绪的认知与理解,主动进入自主学习的探索模式中,尝试改变自我,趋向理性与成熟。

其次,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类不良心理情绪,以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焦虑、恐惧等症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指导学生冷静地思考自身问题,同时学会对自我情感的自我调试、自我疏导、自我宣泄,以及对他人情感的理解与尊重。

(五)校园心理剧的情景再现环节,增强承受压力、挫折的能力。

所谓挫折的容忍力是指个人遭受打击后免于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也就是说个人能承受环境的压力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现在“80后”、“90后”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父母亲的保护与溺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极易缺乏主见,遇见挫折的时候无力承受,因压力与挫折而选择逃避甚至自杀的案例屡屡发生。校园心理剧就是以这些典型的案例为背景,把这些惨痛的教训以舞台剧的形式再现,让学生意识到心理不平衡、不健康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教育学生学会容忍,缓解压力,提高自身抗挫折能力。

三、校园心理剧对大学生EQ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校园心理剧使大学生EQ教育寓教于乐、全员参与。

校园心理剧在EQ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的戏剧艺术表现形式,将EQ教育的内容形象生动地传输给学生,使他们易于接受。校园心理剧不同于普通EQ教学的枯燥说教,避免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在校园心理剧中,或是催人泪下、或是发人深省、或是喜庆搞笑的故事情节替代了抽象的概念、呆板的“唠叨”,无论是舞台演员、工作人员,还是观众、指导老师,都能很好地置身于整个剧情氛围中,主动把参与EQ教育转变为快乐的自我教育。

通过校园心理剧进行的EQ教育,没有课本知识的限制,只要是校园内外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就可以作为剧本素材。IQ低或高的学生,只要愿意,就可以作为校园心理剧的演员或工作人员,没有严格的要求与限制。此外,演员与观众的分享与互动都真正来自双方的心灵交流,因此全员的关系更为密切,教育效果更为显著。

(二)校园心理剧防止大学生对典型心理问题的掩饰倾向,健全、完善了大学生的人格。

人的情感是隐秘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隐私。而学生面对环境适应、人际关系、恋爱、就业压力的问题时总有一些问题,对他们来讲是难以启齿的,尤其面对心理辅导老师时,总会感觉到暴露了隐私或缺点而不安,进而不愿意吐露真正的心结而尽力掩饰自己。然而校园心理剧整个创作的过程都是开放式的,演员在排练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修改、丰富、完善和创新,学生很容易放松心情,卸下掩饰,借助角色表达很多隐匿的心理问题。因此校园心理剧中的每一个角色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表情、语言、动作,都在一定程度上投射出自身原有的很多问题。

通过校园心理剧所反映出来的诸多心理问题,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很清晰判断出每个学生的问题所在,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以缓解学生的压力,最终培养出心智健全、人格完善、意志坚强的合格人才。同时这种反映心理问题的投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不会感觉到不安或恐惧,学生普遍容易接受此类治疗与教育方法。

(三)校园心理剧为大学生提供了塑造良好行为的平台。

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城市化进程,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忽视了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交往与合作所造成的影响,许多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模式。校园心理剧是一个团队互动的表演过程。在剧中,角色与角色之间是一个多维人际互动的关系,表现出各种人际关系与多种行为反应。学生通过表演的过程可以充分体验被人不尊重、不理解而获得的触动,以及被人认同、接纳所获得的愉悦,这些行为反应诱发学生主动思考自己的行为方式对自己、他人,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掌握如何正确理解他人、如何主动接纳他人,从而进一步审视自我、评价自我、改善自我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胡艳玲.校园心理剧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