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结合的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推手》和《喜宴》的相关背景
《推手》是李安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于1992年拍摄。该片一经上映,惊艳四座,好评不断,并且在台湾金马奖上获得了八项提名,同时还摘得亚太影展最佳影片的桂冠。而拍摄于1993年的《喜宴》,则将李安导演真正地推向了世界舞台。该片荣获诸多奖项,如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金球奖等。《推手》和《喜宴》为李安导演电影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李安的电影中,文化冲突是其标志性的特色,文化身份的多样化,使他的电影充满了多元文化的影子,中西方文化成为其影片里别具一格的审美对象。在《推手》和《喜宴》两部影片中,李安通过宏大的文化背景之下的家庭情节来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展示,以家庭成员来表现中外两种文化的冲突,以及二者日渐走向融合的经过,将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置于一个家庭的进展之中,将深厚的文化内涵淋漓尽致的展现给观众。身为一名具有多重文化身份的华人导演,李安如何将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展现的恰到好处,并且被中外观众所认可,这些都值得深思。
二、 从电影《推手》看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推手》以一个中外结合的家庭作为故事的背景,讲述了美国儿媳和中国父亲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文化和观念方面发生的冲突。影片以二者不同的生活习惯拉开序幕,在打太极拳的中国父亲老朱,神情专注、动作轻盈而缓慢,而另一个镜头中的美国儿媳玛莎正快速地敲击着电脑键盘,两个画面一动一静,体现出两种文化的不同。中午,玛莎以饼干和水果沙拉作为午饭,而父亲老朱吃的是米饭和炒菜,典型的中国餐。饭后,美国儿媳习惯于练习西洋拳和跑步,而中国父亲则喜欢静坐和练习中国书法。待在客厅里的中国父亲和坐在书房的美国儿媳之间,有一道坚实的墙壁,两人在近乎封闭的两个空间里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这也是一种暗示,暗示了两人之间的隔阂以及中外文化的间的冲突。[1]父亲老朱在气定神闲的练习书法,而美国儿媳却在一旁生闷气,认为父亲打扰到自己写作。中国文化中超然淡泊的人生态度,在这次中外文化的较量中占据优势。随着故事的发展,文化的不同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得双方的矛盾日益增加,终于在一次全家聚餐的时候爆发出来。父亲的自信淡然在一瞬间轰然倒塌,强烈的沧桑感和漂泊感侵袭而来。在这个时候,陈太太的出现,使父亲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两人同处异国,感同身受,成为彼此的精神依靠。然而当父亲偶然获悉和陈太太的相处是儿子设计的,而目的是为了甩开父亲这个累赘时,老朱心灰意冷,选择了离家出走,以保住最后的尊严。在中国餐馆打工时,因为和流氓起了冲突,父亲大打出手。警察的出现及对事件的处理,将中外文化的冲突完全呈现了出来。此时,父亲也意识到自己打破的不是外国的社会秩序,而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理解的均衡,也就是说自己一生的处世原则被彻底粉碎,“炼神还虚不容易啊”这句台词道尽了父亲的无奈和悲凉。
在这部电影中,“推手”的场面出现很多次,展现出一种淡然平静的心态,也是父亲的一种心理期望,想要在繁杂的世界里为心灵找到一片纯净的栖息之地。但是父亲期望的平和却无法实现,整日深处西方文化之中,眼睁睁的看着传统家庭模式的消解,却无力阻挡。[2]在电影的最后,父亲选择搬到中国城独居,在那里,再次邂逅陈太太,他们聊天的背景是美国的国旗,示意着他们还是深处西方文化之下,老人的身后是属于子孙后代的世界,而自己身上的传统文化难以传承下去。而父亲和陈太太站在阳光之下的场景,或许暗示了他们虽然身处西方文化之下,但可以组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两人相互依靠,彼此抚慰漂泊的心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融合本就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两种文化产生冲突时,怀疑和接受都是必经过程,但是这并非妥协,而是一种超越文化意义的包容。
三、 从电影《喜宴》看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喜宴》以传统中国家庭遭遇同性恋作为故事发展的引线,呈现中外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的过程。在电影中,父亲和儿子形象对比鲜明。父亲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象征了中国文化中不可忤逆的父权力量。整部电影中,父亲出现的场景并不多,但是整个事件的发展却全捏在父亲手中,有一种无法抗拒的传统伦理的压迫感,不管是在台北,还是在纽约,父亲的精神影子充斥在任何地方。台北的电话、美国的相亲,这些事件里都展露出父亲的权威。“儿子”的形象和父亲相对立,代表了西方文化和观念。生活在西方文化环境下,生活理念不同,崇尚自由。父亲和儿子两个形象在影片中都具有深层涵义,价值观的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使他们冲突不断,而造成这种冲突的原因,正是他们各自身处的文化大环境的不同。如此一来,中外文化的冲突就在这个家庭中父亲和儿子的矛盾中一次次展现出来,并且愈演愈烈。尽管电影只是选取了一个家庭作为故事来叙述,但是际上是对中外两种不同文化的较量的展示。
在电影中,儿子伟同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儿子必须承担起为家族延续香火的重责。因此,父亲和母亲对伟同期以重望,期待儿子能够将家族的根延续下去。但是,在西方开发的文化环境中生活的伟同,性取向却恰恰和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在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理念中,特别看中家族子孙后代的繁衍,而儿子伟同的性取向打碎了父母亲的期望。所以,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有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一发不可收拾。儿子追求自由平等,而父亲更看重中国传统文化。儿子渴望自由和解放,并且尊重个人的隐私生活;父亲为了延续家族香火,可以选择放弃感情和幸福,甚至通过父权来干涉儿子的私生活。整部电影由此铺展而来,将中外文化冲突的细节展露无遗。
父母的身上,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旗袍、书法和喜宴。特别是喜宴,一直贯穿在影片始终。于伟同而言,为了避开父母的压力,和薇薇假结婚是个不错的办法,可以缓和家庭矛盾。因为是假的,所以他选择一切简单进行,只做登记和宣誓。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伟同长期生活在国外,思想早已被西化,就算是真的结了婚,也不会固守于传统的风俗习惯。但是就伟同的父母而言,结婚就应该举办喜宴,而且是很自然的事情,喜宴的举办就会象征婚姻被世俗所认可,会受到大家的祝福,也预示着婚姻美满幸福。在电影的镜头中,拗不过父母的伟同,还是和薇薇举办了喜宴。这场喜宴热闹而隆重,在曼哈顿的一座现代化大楼里举行,大厅的布置极具民族化。虽然参加婚礼的大多数都是中国人,但镜头时不时闪过几个西方面孔,这就提醒观众,尽管这场喜宴极具民族意味,但始终是在外举行,外场观众都是外国人。[3]他们用西方的眼光看着这群举办喜宴的中国人,感到非常惊讶。一场喜宴,将中国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和西方文化中崇尚自由的家庭伦理观之间的矛盾充分的展现出来。
电影并不是单纯的展现中外文化的冲突,李安导演巧妙地将两种文化间的冲突逐渐化解,使二者得以融合。在《喜宴》中,其实父亲早就知道儿子伟同的性取向,却一直闭口不言。他将原本打算送给薇薇的礼金,送给了过生日的赛门。换个角度来看,其实是父亲以另一种形式接受了伟同的选择,但是为了维持所谓的家庭颜面而不愿意公开。面对现实,父亲选择了妥协,这种妥协无可奈何,却也是一种为寻求新的平衡的处世态度。仿佛父亲有一只无形的手,一边像个局外人般观看事态发展和人物的悲喜,而另一边却又站在幕后,将整个事态的发展牢牢的握在手中。电影中有一个场景,父亲和赛门一起坐在风中,神情无助,身上原本威严的光环早已消失不见,眼睛里也看不见往日的自信,在西方文化的大环境下,他只是和赛门平等的一个个体。电影的结尾意味深长,全家人一起回顾婚礼相册,父亲仿佛重新笼罩上了过往威严的光环,他的脸上泛起笑容,但是当看到伟同、赛门和薇薇三个人的合影时,整个人仿佛怔住了一般,有一瞬间的失神。照片将父亲重新拉回了现实,脸上的笑容不再,起身就要道别,将最初对薇薇说过的谢谢照顾伟同的话在这一次说给了赛门,转身对薇薇说了句“高家会谢谢你”,这句话意味深长。电影的最后一个场景,是父亲站在安检口,对着西方人的质疑,将手臂高高的聚过头顶,动作十分夸张。电影在这里结束,发人深省。虽然最终的结果父亲比较满意,但是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还是有一定的退让,而儿子伟同则重新组成一个特殊的家庭模式,以妥协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从某种角度来看,父亲和儿子达成了共识,而两者所象征的文化也找到了交融的平衡点,即中外文化得以融合。
结语
《推手》和《喜宴》两部影片,将中外文化从冲突走下融合的过程展现的淋漓尽致。而电影的成功也离不开李安导演深厚的中外文化内涵,以及包容对待两种文化的态度。这两部电影意义深远,旨在告知观众,在全世界多重文化共同发展中,我们不但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应当适度的接受其他文化,不但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同时还能使自身的文化特色得到保护,进而打破中外文化的冲突,逐渐走向融合,从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彤.跨文化视角下东西方文化融合与冲突――以电影《推手》为例[J].采写编,2016(1):200-201.
篇2
关键词: 普通话教学 学生语音问题 实施措施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主要基地,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普通话教师,我深感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因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比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更早、更多地接触社会。他们工作在社会生产的第一线,语言当然是交流的第一重要工具,因此非常有必要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基础专业人才,即所谓的“蓝领”,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公共服务行业,比如:银行出纳、图书管理员、公交、铁路、酒店,航空的服务员等。在这些基础的服务行业中,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经常在工作中出现“口误”,被人笑是小,影响服务形象,令服务大打折扣就是大事。所以,在中职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实施普通话专职教学迫在眉睫。
一、目前学生在语音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方言中的语音偏误。
所谓方言,是指语言的一种地方变体,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各有不同,是语言分化的结果。辽宁属于北方方言,但是语音中调值不准确,尤其是鞍山地区,上音很多,辽西地区尾音较长,沈阳抚顺地区很少有卷舌音,清音多于浊音,属于较有特点的地方话。
(二)语音基础知识不牢固。
语音练习中,辽宁地区的学生经常会犯下列错误:
1.zh ch sh和z c s声母发音混。将z,c,s1声母所属的字读成zh,ch,sh声母所属。也就是将平舌音字都读成翘舌音字,如:“祖宗zǚ,zōng”读为“zhǔ zhōng”;“猜测(cāi cè)”读为“(chāi chè)”;“搜索(sōu suǒ)”读为“(shōu shuǒ)”等。犯这类错误的人大多数不会发平舌音,因而在说话时将所有平舌音都读成翘舌音字。
2.将zh,ch,sh声母所属的字读成z,c,s声母所属。也就是将翘舌音字都读成平舌音字,如“挣扎(zhēng zhá)”读为“zēng zá”;“驰骋(chí chěng)”读为(cí cěng)”;史诗(shǐshī)”读作“(sǐsī)”等。犯这类错误的人大多数不会发翘舌音,因而说话时将所有翘舌音都一概读成平舌音字。
3.将zh,ch,sh和z,c,s两组声母零数的字混音读。也就是在平翘舌发音问题上没有固定的规律和标准,对同一个字,有时读平舌有时读翘舌,如“她是辽宁师范大学的宋老师(tā shì liáo níng shī fàn dà xué dè sòng lǎo shī)”可能读成(tā sì liáo níng sī fàn dà xuédè shòng lǎo sī)其中“是”读成“sì”,是错的。“师范”可能读成“sì fàn”是错的,“宋老师”读成“shòng lǎo sī”又是错的,该读平舌的读成翘舌,该读翘舌的读成平舌。究其原因就是说话的人自己也弄不准哪些字究竟是该读平舌音还是翘舌音。
4.将zh,ch,sh声母领属的字读成j,q,x声母领属。如“知道(zhīdào)”读为“jī dào”;“出车(chū chē)”读为“qū qiē”:石桥(shí qiáo)读为“xí qiáo”等。
5.将j,q,x声母领属的字读成zh,ch,sh声母领属。如“捐款(juān kuǎn)”读为“(zhuān kuǎn)”;“全军(quánjūn)”读为“(chuán zhūn)”;“群众(qún zhòng)”读为“(chún zhòng)。
(三)习以为常的语义错误。
外国人学习汉语,最头痛的就是声调,因为汉语的声调有辨别词义的作用,一旦调值不到位,势必就会影响交流,进而造成误解。一次课间看到一个学生围着书桌转圈圈说:“老师,我的‘眼睛’不见了。”我很不解,眼睛明明长在那里,怎么就不见了?后来我才明白,他所说的“眼睛”其实是“眼镜”,一场闹剧。
面对这样的现象,语文教师和语言工作者不能坐以待毙、任其发展,在日常教学中,应切实加强普通话的教学。
二、普通话教学措施
(一)加大语文课中语音基础知识的学习力度。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基础知识已被提升到重要的位置。汉字注音、词语搭配、语法知识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比起以往只注重结构分析、中心思想归纳的教学,要实用得多。所以,必须加强语音教学,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注重矫正方言中的语音偏误。在语文教学中,语音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识别生字、辨别词义上,应多在拼音教学上下工夫,例如:前后鼻音问题,不在语音教学中指导发音的辨别方法,多做注音练习,是很难矫正过来的,日积月累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第二,反复纠正那些习以为常的语义错误。声调是具有辨别词义功能的,很多词义错误主要出在声调上,有“买东西”的不“买”和“卖东西”的“卖”是经常搞混的词语。难道是学生辨别不清楚声调吗?事实是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注意声调问题,既然周围人都这样说,就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约定俗成”,因此,我们一定要促使学生养成在日常言语交谈中正确使用声调的习惯。
(二)开设专门的口语课,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普通话教学中以欣赏活动为主,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欣赏内容包括:专业播音员的名篇朗读录音、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的影像资料及一些精彩的语言类大赛的视频资料,在传授教学知识点前,先通过欣赏精彩视频影像资料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再进行知识点的传授,针对口语课的特点,利用朗诵、演讲、论辩等音像资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总之,普通话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应事先设置好各个环节的教学方法及针对性强的训练题目,并结合学生的方言情况和语言能力加以训练。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相信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语言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为方言的发展提供了温床,所以纠正方言区学生的语音问题,训练他们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一个艰巨的工程,教育者只有持之以恒,才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妙语连珠。
参考文献:
[1]戴曼纯.语言学研究中“语言能力”的界定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4).
[2]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篇3
传统文化幼儿游戏学前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华夏子孙留下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它曾孕育出无数中华英才,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一、传统文学渗透在游戏活动中
1.合理的选材古典文学
传统文学是在古老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其中一些传统事物随时代不断发展已消失,幼儿难以获得相关经验。在教育思想中,也难免有些消极、封建的思想混杂其中,且个别内容学习难度较大,对幼儿不具有意义且难以接受。因此,教师必须合理选材,选择传统文学内容中的精华对幼儿教育。最好选择语义浅显、用字自然、感染力强是颂扬爱国主义、树立崇高理想的作品。要适当对一些难懂文言文、成语合理改编、缩写、扩写等,从幼儿兴趣、情感体验出发,确立恰当的内容,这样才会通过传统文学把灿烂的文化思想进行传承,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2.将传统文学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游戏中
(1)经典诗歌编排在韵律操中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就尝试着将经典古诗和《三字经》等编排到韵律操中使之有机结合,富有特色。我们把古诗和《三字经》分别录制出一段富有节奏感很强的歌曲,再根据歌曲的节奏与诗词的内容编排出一整套韵律操来进行身体锻炼游戏。幼儿边吟诵边玩,不仅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外,也潜移默化的学习诗词。
(2)传统文学体现在智力游戏中
在创设智力游戏时注重幼儿的操作性、趣味性和教育性。设置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能力范围,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不仅得到了乐趣还在已有的知识上有所加强。在语言游戏中,开展姓氏文化教育时,通过玩“送字宝宝回家”的游戏,使幼儿认识单姓、复姓,学会按单姓与复姓的区别将姓氏汉字进行分类。我们在语言区域里创设“中国经典故事”这一板块,让幼儿在倾听、阅读和讲述中,使孩子在思想上形成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礼仪观念,发扬我国爱国、奋进、尊老敬贤、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在操作游戏中创设了一些成语接龙、看图找成语等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不仅理解传统文学内容,还增加了传统文学的底蕴。
(3)传统文学体现在娱乐游戏中
我们利用闲暇的时间创设一些互动强、趣味性的娱乐游戏,例如,击鼓传花说古诗,开展一系列情景表演古诗文吟诵活动,组织古诗吟诵比赛。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特点使每位幼儿都获得奖励,在学习背诵经典文章的同时,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到良好的熏陶,并让孩子找到成功的自信。
二、传统节日与游戏有机结合
中国有着多种多样的传统节日,因中国传统佳节是传统文化的驿站,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他具有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价值。所以,我们组织了关于中国传统佳节方面的主题活动,从不同节日习俗入手,以幼儿的特点与眼光展现各活动的意蕴。“中秋佳节”的寓意是团圆,可以组织幼儿的亲子游戏,共同制作月饼拼盘等活动,从中感受节日的快乐。
三、传统游戏在幼儿活动中创新运用
1.传统游戏渗透在户外体育活动中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内容十分丰富,如能合理利用还能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使户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更具特色。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进行各种有效的身体练习,并直接接受阳光和新鲜空气等自然因素的刺激,这对幼儿骨骼的发展,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健康,体质的增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传统游戏渗透在室内游戏活动中
我们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开设了室内儿童游戏区,选用了吹蚕豆、挑棒棒等一些适合在室内开展的民间游戏,使得幼儿各得其所,愉快地游戏,并以此相互交流和影响,为幼儿提供社会交往的场所和机会,并培养他们合作游戏的习惯。
四、传统艺术与游戏有机结合
1.传统艺术渗透在区域游戏中
幼儿十分喜爱自主性游戏,他们能无拘无束地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和合作伙伴。刺绣、做灯笼、剪纸、泥塑、编中国结、写毛笔字等是一系列的传统艺术活动。幼儿虽然喜欢,但是有的传统艺术对幼儿来说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我们经过尝试,改变了一些材料,简化了一些制作过程,开设了深受幼儿喜爱的民族自主性区域活动。在与幼儿共同准备这些游戏材料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幼儿的能力范围,同时又要便于幼儿使用和反复使用。因此,需要对一些材料进行改变、调整。这为幼儿的成功提供了保障,是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2.传统艺术渗透表演游戏中
在幼儿园中开展传统艺术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初步的能力和情趣。艺术教育还有助于开启右脑,有助于培养儿童把握全局的能力。大部分幼儿喜欢表演,家长们也愿意对给予孩子表演的平台,表演可以不仅培养孩子的胆量,还可以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我们可以为幼儿创设表演传统艺术的机会,幼儿学习的京剧、民族乐器、简单的茶文化、传统的服饰等传统艺术以表演游戏的形式展示出来,把传统文化带入到幼儿中间,使幼儿初步萌发审美情趣,促进美育情感,为培养健康人格做学前准备、提高幼儿人文艺术修养。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艺术,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美。
五、把传统礼仪教育融入到幼儿游戏中
在游戏活动中,不仅需要克服困难,还需要与他人合作共享成功的乐趣,这时向幼儿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将会获得最佳效果。例如,我们设计了室内音乐游戏《我来帮帮你》,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
开展传统文学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对幼儿人格塑造、传统美德的形成、情操的陶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培养孩子今后做人、做胸怀壮志的现代中国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游戏中我们必须要注重引导幼儿体验传统文化为重要理念,让幼儿在快乐游戏中学习,不以会背诵多少诗歌,会说多少成语作为衡量幼儿的唯一标准,而是关注其纵向的成长,这应成为教师的基本理念。我将努力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用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使幼儿的心灵受到精神文明的滋养和净化,培养幼儿成为爱祖国、爱民族、崇尚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徐玉荣.幼儿园实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东方青年,2010,(5).
\[2\]何静.幼儿传统节庆文化教育的价值与途径探究.山东师范大学.2010.
篇4
【关键词】商品;商品结构;生产系统
引言
我们生活在无所不在的审美文化中已是一个无需多言的事实。今天,美学设计文化几乎进入和内化到整个人类的生活中。由于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和广泛的竞争,使得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的凸显不只是技术含量和商品的实用品质,更重要的是附着在该产品上的文化内涵,文化情调,生活情趣等文化因子,这些潜在的因子成为了商品获得认同和交换价值获得实现的主导性因素。
一关于商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要想弄清商品的概念,重要的不是了解商品的特定内容和具体目的,而是要了解成为商品之前,或者说在成为交换价值的载体之前,通过某种有用性,物品满足了 既定的社会需求,这才是商品意义之所在”现行的关于商品的通行理解,基本上没有逃脱马克思这段话的范畴。很显然,在以上的理解中,都认为商品的属性就是价值和使用价值,强调的是商品的效用原则。或者说,关注的都是商品的功能性逻辑。按波德里亚的观点,皆是从商品的”原始品质“角度来理解的商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商品的消费,就是对使用价值的购买。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总体性全局性的社会变更可谓是消费社会的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关系成为生存关系的基础性纬度。但是前面所说的对使用价值的购买,人和物发生的关系,在波氏那里,却不是消费关系。他认为“物要成为消费品必须要成为符号”。因为在消费社会里,商品皆有编码。所以在《物体系》一书中,波氏将商品分为两个基本层面来研究。前文所说成为使用功能承载的原始品质,仅为其中一个层面。另一个层面,就是商品的符号形式层面,即商品间相互区分的社会呈现方式及其符号编码。这个编码指向一个社会的身份,等级划分。当编码完成后,商品的性质就发生了一种变化,商品就变成了一个能指,一种符号,成了指向一个抽象社会等级秩序社会位置的符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商品就不仅是在使用其使用价值,而是转换成了对代表社会身份的符号意义的占有和享用。所以,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波氏从”需求的意识形态生成“假定了商品的四个不同的价值逻辑:使用价值的功能性逻辑--效用原则;交换价值的经济逻辑--等价原则:符号价值的差异性逻辑--差异原则:象征交换的逻辑--矛盾原则。 波德里亚认为物(商品)是一种编码,一种仅仅以它的纯粹符号性质差异来编码,而不指涉商品的物质性也颇受质疑。对此,吴兴明先生指出,“物品符号永远不能改写成纯粹的符码,在总体上它只能以其物质性为基础来编码,而不能变成纯粹的能指。物作为社会财富的物质性凝结是它在消费社会中能够拥有地位的含义,并转换为能指的根据和原因。” 因此,当波德里亚武断的说”消费物的差异,而不消费它的物质性“的时候,就已经把物割裂了。相似的观点,也可在其他学者的表述中看到。蒋荣昌曾站在广义符号学角度,认为“商品在传统意义上既是某种商品,又在消费社会的符号化逻辑体系里可能是任何东西--能够标志某种等级区分并随着这种区分的相对变化而变化的任何东西。” 在这里,他也没有割裂商品的物质性。
二商品结构
在市场营销学意义上,商品结构是指符合公司市场定位及商圈顾客需要的商品组合。或者说,是零售行业在一定的经营范围内,按一定的标志将商品划分成若干类别和项目,并确定各类别和项目在商品中的比例。
但在文化设计领域内,谈论商品结构,并非上述情况,而应该从商品自身的结构来理解。此处,即文化设计过程中,商品并未处于流通领域或交换过程中。用商品的概念不够准确,或许产品一词更好,但为了整体上论述的一致,仍用商品这个术语。
在这里,我们把商品在物质技术层面的结构分为四种:一是材质,即构成商品的原材料,如金属,塑料,木质,纸质等;二是形式,包括商品形状,样态,所用技术等;三是外观,如商品所呈现的色彩,包装等;四是功能,包括商品的实用性,实用范围等。
在文化美学层面上,吴兴明先生提到”一个商品的美学设计主要有三个要素,命名,形象设计,情调或品味感。” 循此思路,我认为在文化设计上,商品结构包含三个主要方面:名,指商品的名称,带有一定的文化指向,让人产生联想的能指 符号。形,在物质技术层面上的形式和外观上给与美学修饰的外在形象。意,具有生活情调,价值品味,能显示商品使用者的社会等级,社会位置的内在文化意蕴。
三生产系统
生产系统,实际上是经济管理领域内的一个概念。系统就是有许多互相关联的个体或单元所组成的复合体。所以,在经济领域,生产系统可理解为由各种投入因素,生产转变过程以及各种效用的产出所组成的整体。当然,在文化设计领域内,对生产系统的理解,既要考虑商品的意义设计,符号,形象,显示的是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系列环节。美学设计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所有现行理论都不足以对其进行系统描述。事实上,现代审美消费品的生产是社会各部门协作的产物。从市场调查,投资,制作协调,规模复制到市场推广,销售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在描述其生产系统的时候,没办法从各产业里抽取出独立的文化设计因素。但在文化设计的实际操作范围内,我们可以尝试作出如下推导:文化设计涉及到的是商品的非工艺部分,主要是市场动员和营销环节。在美学设计中,主要有四个环节。在文化设计领域,也无法脱离这四个主要方面:一是产品的包装环节,包含产品形态,品牌意义设计等。二是媒体广告环节,包含广告语,图像的设计 ,消费潮流引导等;三是销售场景设计,涉及购物环境,陈列展示服务特色等内容;四是推广活动中的媒体,发展战略等方面。这四个方面不是循序渐进,或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是处于平行位置,且相互渗透,共同组成文化设计的整个生产系统。同时,在整个系统中,产品必须要凸显或着力向社会展示那个商品或商品系列的意蕴。
四 结语
总之,从商品到商品结构,再到其生产系统,在文化设计领域内,都主要指向商品的形上层面,重点在文化意义,而非传统的日常理解。
参考文献
[1]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1、不重视电子签章,依然存在刀耕火种的方式盖章
两种解决办法:1、增配电子签章U盾,以庭为单位配发电子签章,由庭长负责;2、由办公室两人签章,保障签章进行。
2、进一步提升庭审直播率
庭审直播率不高,存在对庭审直播的理解不足,未将调解案件撤诉案件等纳入庭审直播。
解决办法:调解案件和撤诉案件,在达成协议后,建议走一遍直播流程和开庭流程,这样即可增加庭审直播次数,也可以提高同步录音录像率。
3、智慧执行重视程度不够
解决办法:建议由执行局领导及员额法官带头,在执行办案中,运用智慧执行系统取证和连线指挥中心
4、裁判文书公开注意方式和方法
存在不公开裁判文书未公示的问题,解决办法:按照考核要求在我院信息点和LED大屏上滚动播放公示文件
5、网上立案和网上证据交换
网上立案和网上证据交换存在不主动,不思考解决办法,解决办法:联系司法局要求有律师的案件必须通过律师诉讼平台立案,立案的同时完成证据交换
6、网上调解和网上开庭
新提出的新业务,要敢于尝试,敢于运用,解决办法:用简单的民事案件进行尝试,通过线上和线下开庭,确保网上开庭有数据,有依据。运用便携式科技法庭同步录音录像。立案需要在线上和线下同时立案。
7、电子送达
很多案件未使用这项功能
篇6
关键词:综合自动化变电二次设计 细节问题
中图分类号: TM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整个变电系统当中,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设计当中的质量和精密度的提高是设计工作人员一定要强化变电站的设计理论。一旦第二次设计的质量以及精密度都没有达到标准或者存在一些瑕疵,非常有可能对整个电力系统全体的运行结果以及平稳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严重的还有可能导致整个变电站当中的关键设备出现损坏。所以,二次系统是作为整个变电站当中作用于对一次设备执行控制和检测的关键系统,其变电站本身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精密度都是在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的核心,在对变电二次系统进行设计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做到安全可靠。
1变电二次设计的重点
1.1变电站当中的后台系统
变电站当中的后台监视系统的重要功能关键是对整个变电站当中的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进行仔细的检查和控制,使其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的运行给予保证,对整个监控系统必须每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使用,所以,一般整个变电站的后台监控系统当中的设别配置要求都非常高,这种设备对整个数据的运行效率和相关处理也都是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在对整个变电站当中的系统进行整体设计是,必须要考虑到整个设备的施工环境、客观、整体的考虑各个方面原因存在会对当中的设备所导致的不良的影响,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能够设计出在强电磁的环境当中也能够安全、有效运行的检查控制设备。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到一旦在设计当中的检查控制设备有运行故障以后,应该怎样去解决这种故障问题,保障整个监控系统的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总而言之,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变电二次过程当中,必须要保障系统后台的监测设备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使用运行的持久作用,进而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使用。
在整个变电站的后台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当中,通常考虑采用交直方式,可以使用两用逆变器和变电源的输入电源为核心。当整个电力系统安全、有效运行时,一般只选择使用站用变交流电源,使用这种电源能够提供给变电站的后台的控制系统设备的运用和检测。一旦遇上站用变交流电源没有的情况时,要马上使用直流系统当中的直流电源了,直流电源能够产生逆变,逆变之后也能够为整个后台的控制系统设备的使用以及检测。一定要注意的是,通常状态下,逆变器当中的容量大约为500-1000va,我们在整个变电系统当中,通过采取逆变器可以改变电源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预防了后台运行使用的交流电源出现中断的情况,使其电流波动性得以明显减少,安全有效的控制住谐波干扰等相关问题,取得显著效果。
1.2零序保护的作用
关于110kv和110kv以上的电压系统,通常会有单相接地的故障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在对线路保护当中,使其通过零序电流的保护方式可以迅速安全的将单行接地的故障给予切除。通常情况下,零序电流当中的保护电流为3io,电压是3u,以方向元件方式运行。
1.3母线电压的切换作用
在整个变电站当中使用双母线的接线方式,对于在每个间隔当中保护作用所必须的直流电源、二次母线电压等,完全能够通过正在运行使用的母线的辅助接点,使其二次切换整个过程得以顺利完成。在整个运行过程当中,一旦出现隔离倒闸所使用的辅助接点处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保护失压问题,并且因为这种故障导致的动作失误,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所以为了根除这个问题,可以把切换继电器变为双位置的继电器,就能够显著改善这个问题。一旦断路器正处在I母的运行使用当中,这时候的I母的刀闸当中经常开的接点表现为闭合状态,然而双位置的继电器当中动作圈处于带电状体,那么zjl的经常开的接合点呈现出闭合状态,与此同时要有i母电源当作保护装置。在整个运行过程当中,一旦i母刀闸的经常开的接点造成接触不良的情况,那么zjl的动作圈不处于带电状态了,这时候的zjl的经常开的接点就不会自己返回。
2 二次设计当中需要注意的相关细节问题
有句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非常适用于在整个变电站二次设计。在以前的设计工作过程当中,因为设计工作人员对整个变电二次设计的细节问题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对整个设计当中的精密度上可能会有一定的瑕疵或者是在一些其他非常细小的问题当中没有给予相关的注意,导致设计以后的电力系统的运行使用出现一些故障。造成与之相关的电力设备出现损坏。二次设计当中被忽视的相关细节问题在整个设备的调试过程当中有可能不会那么轻易的就被发现,但是也可能在运行使用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也不会造成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用,可是如果发生重大事故,在变电二次设计的过程当中被忽视的细节问题肯定会有无法推卸的责任。所以,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在对变电二次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累积以前出现事故的经验,对整个设计过程当中的相关细节问题必须要高度重视,以保障整个变电站设备的安全、有效的运行使用。
2.1二次电缆当中的相关问题
二次强电通常指的是直流110v和直流220v电源。二次弱电通常指的是直流24v以下的电源,强电流传入到弱电回路当中将会产生严重后果。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中微机型二次装置也被广泛使用,为了提高整个装置抗干扰能力造成设置的电容逐渐增多,特别是在直流电源回路当中,整个变电站等效电容非常可观,这就为交流回路传入到直流回路当中提供了方便。所以在整个设计过程当中,一定要考虑到强电流对弱电流的回路以及交直回路当中的干扰。强电、弱电和交直电流不能在一个电缆上使用,在对保护屏端子排排列时候,强电、弱电和交直电流端子要分隔开来。
2.2防止二次寄生回路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的要求“接到同一个熔断器的几个组的保护直流回路当中,每一个单独的保护装置全部应该有专门用于直流熔断器的正负极电源的专用端子对,这一套的保护均直流回路其中包括调跳闸出口继电器的线圈回路,都必须并且只能从这里的一对专用端子来获取直流当中的正、负电源。
3结束语
变电的二次设计工作对整个变电站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注重在整个设计过程当中的相关细节问题,以免在以后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会出现电力设备受到损坏或者故障,在经济利益损失的同时还有人们的用电情况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当中应该注重当中的细节问题,以保证整个变电站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的运行,对整个变电站来说影响巨大,为整个变电站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曲伟,李宛潼.谈变电二次设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J].科技论坛,2013(13).
篇7
【关键词】汉阙 画像砖石 蹴鞠图像 蹴鞠
阙是中国古代用于标志建筑群入口的建筑物。启母阙位于河南登封县嵩山南麓,距离县城二公里的嵩山万岁峰下。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启母阙为启母庙前的神道阙,与太室阙、少室阙并称“中岳汉三阙”。汉三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和保存最好的阙,是封禅祭祀文化的实物见证。它既有石构建筑的典型风貌,又在屋顶等细部上反映了木构建筑的若干特点。其上的画像和铭文也十分精美。启母阙西阙现存高3.17米,东阙现存高3.18米,两阙间距6.80米,阙顶已经部分遗失。阙身用长方形石块垒砌而成,上面有长篇小篆铭文,记述了夏禹及其父亲鲧治水的故事,字体遒劲俊逸,是汉代书法中的精品,一直为国内外金石学家所注重。阙的下部是东汉嘉平四年(175年)中郎将堂溪典所书《请雨铭》,字体为隶书,只是大部分已经剥落。阙身的四周雕刻有宴饮、车马出行、百戏、蹴鞠、驯象、斗鸡、猎兔、虎逐鹿以及“大禹化熊”、“郭巨埋儿”等历史故事画像六十余幅,启母阙和少室阙都有蹴鞠画像,其中的少室阙的蹴鞠图,刻画有一个头挽高髦的细腰女子,穿长袖舞衣,双足跳起正在踢球,舞动的长袖轻盈飘扬,女子两旁各站立一人,一人穿长衣手执鼓桴击鼓,一人跪坐着伴奏。再现了汉代蹴鞠运动的真实场面。
一:蹴鞠的起源
古代把踢足球称为蹴鞠,在古文献中“蹴”字亦作“蹙”,其义为踢、踏,《汉书・枚乘传》颜师古注:“蹴,足蹴之也;鞠以韦为之,中实以物,蹴鞠为戏乐也。”有些古籍把蹴鞠又写成蹋鞠,意为用脚踢球的游戏。
关于蹴鞠的起源现在主要有下列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蹴鞠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黄帝时代”。这种观点所根据的依据是汉代刘向的《别录》所记载的:“蹴鞠,黄帝所造。或云起于战国,古人蹋蹴以为戏”。①历代一些学者都沿用刘向这一说法。巧的是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代墓中发掘出土了《经法・十大经》,其中有“充其胃以鞠,使人执(踢也)之,多中者赏”②,也反映出上古传说的蹴鞠的原始形式。
第二种观点认为蹴鞠起源于殷商时代。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的主要依据是对《殷虚文字类编・前编》一条卜辞所作的一种新考证和解释。卜辞:“庚寅卜,贞,乎舞,从雨。”有些学者根据自己对上述卜辞的新考证和解释,再结合对少室石阙画像拓片的分析和探究,认为:“舞就是殷商时代的蹴鞠舞(即足球舞),这种舞有球、有鞠室、有两队的人追逐竞赛把球踢入鞠室。……”有的学者认为,殷商时期人们祭神求雨时,无论男人或女人,都往往跳“蹴鞠舞”,即一边纵情唱歌,一边翩翩起舞,表演踢足球的姿态。这种足球舞蹈与宗教仪式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具有浓厚的巫术色彩。考古工作者在殷商一些遗址中发掘出不少小石球。当时所用的足球,可能是小石球;或者是用竹片编织成的,里面塞满野草或毛发。③
上述两种说法,只是一些学者的推测,缺乏充足可靠的史料作为依据。蹴鞠起源之谜,至今尚未彻底揭晓。
关于蹴鞠有确切记载的有《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踏鞠者。”成书于公元前二世纪的《史记・苏秦列传》也记述到:“苏秦因东说齐宣王曰:‘……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挥汗成雨,家殷人足,趾高气扬。…… ’”可知在距今二千三百年前的我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就已经较为广泛地开展了足球运动。无论以上的传说,还是文字记载,都说明我国是世界上足球起源最早的国家。
桓宽写的《盐铁论》中说:“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临渊钓鱼,放犬走兔,隆材鼎力,蹋鞠斗鸡为乐,百姓也是在康庄驰逐,穷巷蹋鞠。”可见西汉初年,蹴鞠得到了贵族阶级的喜爱。《汉书》上也记载,汉武帝经常在宫中举行斗鸡、蹴鞠比赛的“鸡鞠之会”。汉武帝的宠臣董贤的家中还专门养了会踢球的“鞠客”,在陕西绥德和南阳的汉画像中有较多的蹴鞠图象。河南南阳出土的画像石上,一女子蹴鞠者正在舞乐伴奏下两脚各蹋一鞠。其高髻长袖,与其他乐舞表演者同台表演,更显姿态优美。而在当时能够做到一人同时蹴蹋两鞠,应是表演技巧熟练者。可见,在西汉时期,蹴鞠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很流行了。
二:汉代蹴鞠活动的形式
汉代的蹴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消闲娱乐活动的、以表现个人技巧为主的、非对抗的表演性质的蹴鞠,就是古代不设球门的散踢,俗称白打。唐宋时期也盛行白打。最初白打是两个人对着踢,后来演变为有三人角踢,四人、五人轮踢以至十人轮踢的白打。白打只需要小片场地,活动方便,踢时不受场地限制。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上,常常见到这类图案,而且以表现女子蹴鞠的画面为主。这种踢法流行范围广,在宫廷、官宦家庭、城市和农村都有。像河南南阳出土的一批汉代画像砖石上就有表现这种表演娱乐形式的蹴鞠,地方一般是室内的乐舞百戏场面,有一人踢,也有二人对踢等形式。
第二种是带球门的,竞技性很强的蹴鞠比赛,汉代的蹴鞠设有六个球门,虽然汉画中很少这类蹴鞠的图像,但是汉代李尤曾经写过一首一共只有十二句的《鞠城铭》镂刻在球场奠基石上:
鞠城铭
员鞠方墙,放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
建长立平,其列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
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
他说比赛的场地是正方形的,双方各设六个球门,而且各有六个守门员,双方人数对等,还有正副裁判,要求执法公正、公平,这种公平竞争的法则,成为竞技性体育文化形态的主要特点。这类蹴鞠形式不仅有锻炼身体、学习军事技能和战术的作用,而且也有很强的观赏性。
三:汉代蹴鞠的历史意义
汉代的蹴鞠不仅具有锻炼身体的作用,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甚至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国以后,车骑兼用的战斗形式已经逐渐被淘汰,而渐渐的以步兵为主的步骑联合作战形式开始流行开来。这种战斗形式的变化使谋略战策在战争中显得格外的重要与迫切;而且对士兵体质、处理问题的速度、耐力、能力和灵活多变等身体素质体格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历史形势下,汉代蹴鞠就作为训练士兵作战意识和培育身体素质的手段登上一个新的历史舞台,发挥其作用。刘向在其《别录》中就说:“蹴鞠,兵势也,所以炼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 蹴鞠是汉代军队选才和训练士兵的重要手段,在汉代以至后来的军事历史上发挥了它特殊的作用。
汉代李尤《鞠城铭》对蹴鞠的活动形式有很扼要又很清晰的描述:“员鞠方墙,放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列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说明了汉代蹴鞠是在一个长方形的球场上进行的,双方各有六个鞠域; 参赛人数双方都是十二人,其中有六个人是固定的守门员,另外六个人为进攻者。这种安排和竞技原则在军事上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因为军事上的选人和训练特别注重战士勇气和谋略,尤其在汉代对外多采取“和亲”政策,对内采取修养生息的做法,在考虑用兵、备战、打仗时更是十分慎重,也更加注重士兵智勇谋略的训练。
蹴鞠的竞技规则和《孙子兵法》中的一些计谋和对策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或者说蹴鞠是按照《孙子兵法》的某些内容来训练军士的。《孙子兵法・计篇》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 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子兵法・虚实篇》云:“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在蹴鞠活动中,如果要攻击第一鞠域,就要先作出佯攻其它鞠域态势,致使对方作出错误的判断,让对方被蒙骗继而突然改变攻击方向,让对方措手不及。虚虚实实,出其不意,迷惑对方。毫无疑问的,蹴鞠为训练士兵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提供了一个重要场所,蹴鞠竞赛也就成为锻炼士兵这种能力最好的方式。
另外,在蹴鞠活动中,参赛者必须作出跑跳、避让、拦截等技巧以赢得比赛,这样的结果是直接锻炼了他们的体力、灵敏、速度、机智等身体素质,这些不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多保卫国家的战士身体的必备要求吗?蹴鞠古代的蹴鞠竞赛不仅有很强的娱乐性,而且它的竞技性在培育士兵作战素质上又有着特殊的寓炼于乐的功效。汉代蹴鞠的练兵功效,直至三国时期还在延续。
这也无怪乎蹴鞠在汉代以及后来的历史上长久不衰,而艺术图像上蹴鞠图像的屡见不鲜也见怪不怪了。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第九》〔卷六九)注引刘向《别录》.
②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7期.
篇8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规章制度和文化环境,以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1]。学校的校园文化必然是原有校园文化的延续与发展,特别是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方面,一般新的校园将有更多的场地空间,这有利于一体化的设计与布局,于此同时,教育技术装备则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1 立体化的文化布局,让每一块场地都体现特色化教育
校园里的楼房不应该是一幢幢“孤独”的建筑,校园的墙壁不应该是一块块“冰冷”的砖瓦,校园的绿地也不应该是一块块“寂寞”园地,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应该能“说话”,尤其是小学校园。对一些新建的学校,以及一些大规模扩建、改建的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一体化设计机会,可以将学校现有的教育特色融入其中。主要做好馆室文化建设、走廊文化建设、墙体文化建设等。
1.1 馆室文化建设
馆室主要指学校的功能性教室。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尤以图书馆及科学、艺术类实验室等场地为主,这些功能性教室的设置与装备应该遵行一定的标准。学校的特色既要体现在这些标准化的教室建设上,也要反映学校内涵的探究性的教室(场地)建设上。
1.2 走廊文化建设
走廊文化是以走廊为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文化设施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化形式[2]。走廊文化可以遍布学校四周,连接各个教育功能区域,展示不同区块的文化特色,同时也是学校德育文化的一块宣传重地。例如,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的科艺楼,其走廊文化就非常有独创性。学校一栋三层的科艺楼,一层为书法美术专用教室,走廊上抬头可见“清明上河图”,左右两边即为书法美术类常识;二层则是音乐、乐器教室,音乐常识则遍布二层的走廊空间;三层是科学科技实验室,具有灯影效果的星空图在走廊的天花板上,两边陈列着学生们的实践成果。其他学校可以以此为模板,从中得到启示,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走廊文化。
1.3 墙体文化建设
学校的墙面有很多,校内的、校外的,室内的、室外的,墙体文化环境的布置也需要突出主题。墙体文化不能是简单的文字宣传口号、标语,展板、绘图等都是很好的宣传形式。学校可以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统一的规划设计下,给学生一定的“天地”,可以是班级教室,也可以是公共的责任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样的墙体文化,一定是充满活力、千校千面的文化环境。总之,应将校园墙体文化发挥最大的教育功效,让无声的符号焕发出更多的文化韵味,真正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3]。
2 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化发展
学校教育的目的应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进而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因为一个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他一定会更多的珍惜生活,善待自我、友爱他人、奉献社会,当我们的社会有更多的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时,社会将会变得更安全、更和谐,更有前途,更有活力[4]。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充满个性的, 这不仅反映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上,也应体现在学校的各种文化活动中。近年来,各地的学校纷纷举办校园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夏令营等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发展。
另一方面,学校的校本课程也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项目。校本课程不但是学校日积月累的教育成果,而且具有参与范围广、精品化、特色化的特点。例如,镇海区三公司学校的“宁波的中国之最”。学校的师生们经过多年的努力把“宁波的中国之最”开发成校本课程,而后又以学校博览园的形式展示“宁波的中国之最”课程建设成果。项目中不但历数了宁波人的风采,更表达了一所普通小学对传承宁波文化、弘扬宁波精神的关切与担当;它既可以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基地,又是一个科技校园建设的新型载体。这样的项目既反映了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又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3 数字化的文化内涵,让每一个空间都充满人本化气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站、博客、微博等新型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媒介也日益快速地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学校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网络等技术手段进行双向交流和快捷咨询服务,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注重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既要有教育者的说理教育,又要有师生民主平等的双向沟通[5]。数字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变革,更是观念的转变。通过这样的信息技术,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都时刻与社会保持着某种联系,不同文化、不同传统、不同思想带来了新的冲击。网络上的虚拟世界,有大量的宝贵信息资源,也有许多垃圾信息。如何让学生正确地对待新的信息来源,这成为了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的生命所在。校园文化已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之主要的动力和源泉,更是一个人成为人的根本与灵魂[6]。因此,数字化校园并不是简单的教育数字化,它应该与学校的校园文化深度融合,成为学校价值体现的新载体,校园的每个数字化的空间都充满人文精神。一个校园文化出众的学校,就应该是一所个性鲜明的数字化校园。
文化是一所学校最值得品味的东西。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便不会有卓越的学校。现代学校文化建设通过营造一种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精神氛围,来促进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校风传统,统一的文化认同的形成;组织个性化、有特色、高品质的文化娱乐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开展系列化、开创性的知识文化活动,来 扩大学习的认知领域,挖掘学生的潜力,锻炼学生的才能,使学校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一部和谐优美的协奏曲,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7]。从教育技术装备角度而言,可以通过书香校园、科技校园、文体校园、数字校园等多种活动方式,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制度建设,促进学校现代化发展。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每个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每所学校都应该抓住时代所赋予的发展契机,协力将学校打造成区域特色显著、文化内涵丰富的现代校园,促进当地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路琳.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2]李国华.关于走廊文化的认识[J].教育论坛,2012(2):39-42.
[3]史彩霞.校园墙壁文化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1(7):8-9.
[4]肖川.生命教育在学校中的落实:教育的情趣与艺术[M].长沙:岳麓书社,2008.
[5]傅建芳,杨天泽.多元文化背景下拓展高校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3):131-135.
[6]王会平.以“文”化人,育德细无声:对三所小学特色校园文化育人的价值评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5):1-4.
篇9
中、西医学属于两种医学体系。中医学文明源于东方中国文化,西医学文明源于西方欧洲文化。尽管研究对象具有同一性,但由于地域与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异化为认识与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两种医学体系。中、西医两种医学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医学,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必须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二者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会贯通,创建一个新的医学体系,即中西医结合整体医学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1]。中西医结合经历了50多年的探索过程,许多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都进入到这一广阔的领域中,有的以中医为主,兼通西医;有的以西医为主,兼通中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甚至面对“结而不合”的尴尬局面。笔者现就中西医结合的难点和方法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1 中西医结合存在问题
1.1 中、西医缺乏对应性语言
即使是相同的概念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难以沟通,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障碍。如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肾”,虽与西医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其生理、病理上的含义却不同。因为中医的某一脏腑不单纯指一个器官,它包含了现代医学多个系统的功能,它是建立在中医藏象学说基础之上的,具有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经验反证的特点,虽有较为粗略的解剖印迹,但其主要关注的是功能和关系,本质上是归纳人体各种功能和表象信息的符号系统。
1.2 中医学某些理论难以被证实或证伪
中医学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哲学思想方法直接参与了中医理论的构建过程,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哲学思想的引入虽然丰富了中医学理论的表达,但因理论概念较抽象,思辨性强而精确性低,随之亦产生了歧义性和模糊性。如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宇宙间各种现象和事物属性的一般概括和总结,含有丰富的哲学含义,不能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实验证明。中医学理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难度。
1.3 缺乏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
虽然目前在临床上可以实现中西医两种手段和技术的交叉并用,但在理论上依然需要掌握两种不同的内容体系,在理论基础与学科内涵上依旧分别脚踩着中西医学两条“旧船”[2],中西医结合在理论范式上至今还处在“结而未合”的状态。现在不少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既用传统的望闻问切,也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测,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医诊断的不明确性;治疗疾病时既用中药,又用西药,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只是简单的药物叠加,对其作用机理和相互间作用不甚明确。所以,目前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还是机械的、低层次的结合,处于结合的初级阶段。
1.4 中医现代研究的某些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
如中医证实质的研究,一开始就成为中西医结合的最主要的攻关对象,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以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为中介,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和融合[3]。然而,一个证研究出来的理化指标往往多达几十个,由于很多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因此,在临床上不具有可操作性。以脾虚证为例,观察的指标有70余项,所观察的众多指标在脾虚状态下均为异常,最终脾虚证成了无病不涉、无指标不异常的证候,这种结论的本身就是对特异性的否定。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最后认为脾虚证具有诊断意义的客观指标是尿中d木糖排泄量减少、唾液淀粉酶活性异常。尽管这两项指标的改变对小肠黏膜疾病和吸收功能障碍一类疾病具有诊断意义,但脾虚证的范围远远不只小肠黏膜异常所能概括,即使是小肠黏膜及其功能正常者,脾虚患者也大有人在。中医常说的素体脾虚、脾虚状态不一定都有明确的病理改变,一项或几项客观指标的改变不可能概括所有的脾虚证[4]。
1.5 中药药理研究的困惑
目前所进行的中药药理研究主要是用西医药理研究方法对中药进行分析,提取有效成分,研究某一有效成分对某病或某一检测指标的影响。虽然用这种方法研制出了一些具有稳定疗效的新药(如青蒿素等),但更多的药理研究结果与中医临床实践不符,如许多中药实验证明抗菌作用不强,但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另外,由于每种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复方少则几味药,多则几十味药,到底是哪些成分起治疗作用,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综合作用如何,在人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都是高难度的课题。
2 中西医结合方法探讨
中、西医学体系迥异,各有优势,同时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点。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从总体上对两个医学体系有深刻了解,分析彼此的优势和不足,在具体环节上应取长补短,有机结合。要使中西医学在较高层次上相结合,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要坚持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坚持中医学基本原理,不要以西医原理解释中医;不能丢失中医学的精髓;不能以西医的标准与尺度作为科学标准;不能一味地分割人体,全赖实验与局部检测,而应保持中医学的特点与优势,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现于结合之中。以往的中西医结合实践证明,把中医西化,只能使中西医结合徒有形式,难以深入发展。
2.2 要在继承中创新
要结合好,首先必须继承好。继承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不可缺少的第一步,“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没有认真的继承,创新就没有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是创新性研究,需要在中医、西医原有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中超脱,形成结合的新思路,所以,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可因循守旧,惟古独尊,钻到故纸堆中。创新的核心是研究内容、手段的先进性,要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念、成果与方法,形成、发展和完善中西医结合新的理论和诊疗方法,寻求优于中、西医方法的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中西医结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在某些疑难病症的治疗中,通过长期实践和探索,逐步实现结合创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已经出现了一批结合创新的成果,如病证结合、微观辨证、隐潜性证、急瘀证等概念,以及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等。
2.3 努力在理论体系上实现突破和完善
没有成熟的理论,再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只能是经验,而不能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既是临床应用的基础,也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要不断形成越来越多的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推动其学术发展,从而为更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2.4 要多学科协同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单学科研究已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多学科、多中心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只有面向现代和未来的基础学科及高科技领域,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系统科学、生物信息学、细胞分子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前沿衔接,才能使中西医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2.5 要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
任何医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必须能够经受临床实践的检验,能够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否则,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是缺乏生命力和没有实用价值的。中西医结合是从实践经验开始的,其学术发展的基础在于疗效。所以,形成的理论和方法也必须在医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从而得到确认和发展。
2.6 要尽快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标准和规范”
临床疗效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存在的基础。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还刚刚起步,尚缺乏现代社会认可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因此,建立起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只有建立其标准和规范才能更好地指导和规范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研究。
2.7 要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步进行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一级学科已经形成,但其理论体系还相当不成熟,结合创新性成果还不多,学科建设比较薄弱,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显得力度不够,后劲不足。所以,要狠抓人才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充实中西医结合的学术内容,合理安排课程,避免某些中西医结合专业只是简单地把中、西医课程各半,中医教师讲中医课,西医教师讲西医课,大家互不联系的旧的教学模式。
3 结语
中西医结合专家吴咸中教授曾预言,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主要有3种形式,即交叉兼容、中西互补、结合创新。中西医之间的交叉与兼容由来已久,随着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交叉兼容会更加自觉和充实。兼容不仅局限在药物上的相互应用,在理论、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兼容将普遍展开。中西互补是一种已被公认并已取得丰富经验的结合形式,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优势,在某些疾病,特别是疑难疾病的防治中,同时采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分别针对不同发病环节,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彼此的不足,已收到良好的疗效。结合创新是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根本目标,这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在某些疑难疾病的治疗中,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实现创新。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我们不懈地努力,中西医结合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孔德娟,杨学辉,安胜军,等.李恩学术论文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6.
[2] 肖小芹.从思维方式看中西医的差异[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3):2-4.
篇10
关键词:景观;中西景观元素;设计理念;现代材料语言;植物搭配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结合的速度越来越快,诸多方面的发展也深受国际化的影响。如服装、建筑等各个领域。当然景观设计领域也不例外。受国际化潮流的影响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因素驱动下,中国的景观设计也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景观设计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大量生搬硬套的西方景观模式在中国层出不穷。有些开发商认为西方的一切景观设计都是优秀的、典雅的,照搬西方的景观模式是十分有面子的事情,也是体现个人或者公司财富的象征;有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坚持中国优秀的传统园林文化,把园林文化直接应用到现实项目中去,以便完成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
然而我们知道,在中国景观设计迅速发展并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局面的今天,以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园林设计文化为基础,如何合理的借鉴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元素,以形成新时代下的中国景观设计格调才是重中之重。针对这一观点,我想从以下几点进行讨论和分析:
1 设计理念
众所周知,思想指导实践,也就是指导我们具体的行动,而创意思维同样也决定着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个景观设计的进程,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全盘西化”,“全盘中化”,还是“中西结合”?,这个理念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很显然,“中西结合”的景观设计模式是目前中国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然而行动起来绝非易事。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要求我们一定要合理利用西方文化的元素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元素相融合,才能形成真正的“中西结合”的景观设计格局。这就需要对中西方园林文化进行剖析,才能够正确的提炼出优秀的元素进行巧妙的结合,以形成新的景观格局。
概括的讲,中国传统园林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中国园林的核心理念是追求自然美,追求真山真水的自然感官之美,是一种山水画一样的境界。在设计上讲究师法自然,注重“景”和“情”,以自然山水之态呈现出特有的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而西方园林则是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必然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形状,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并且这各种要素是相互形成的一个整体,内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中西园林的不同特征我们可以这么说,中国园林讲究的核心内容是“意境”,而西方园林则追求一种形式美。西方现代景观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如美国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沃克,追求一种极简主义的景观格调,并取得了一定的设计成就。所以中西景观的结合势必在中国形成新的设计路子,并会深入发展下去。
2 设计的材料语言
材料是最能体现中西景观文化巧妙结合的元素之一。中国传统的材料有很多,比如说石材、砖、瓦、木材、土等等,这些都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元素,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然,在现代化的今天,它们也一样与现代材料相结合而大量的使用,并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比如说石材,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石材常常扮演着塑造中国名山大川的角色,已形成中国所特有的富含了丰富的诗情画意的“意境”。石材分为很多种,最著名的莫过于太湖石。众所周知,苏州留园的“冠云峰”被称为“太湖石之最”,其包含了太湖石所具有的“瘦、漏、透、皱”这四大特征,优美的自然形态让人们留连忘返。西方现代景观也大量利用石材,以形成特有的景观设计:美国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沃克所设计的哈佛大学唐纳喷泉项目,就用159块石材按照极简主义手法进行布局设计,既充满了东方的禅境氛围又不乏现代感,深受人们喜爱。在材料语言上,中国现代景观也出现了很多不错的例子。例如贝律铭先生设计的新苏州博物馆,景观局部就采用了石材,模仿宋代米芾的山水画进行布局设计,创造出特有的中国园林文化的“意境美”,可以说是一个以传统石材为媒介,巧妙的形成了中国现代景观设计风格。此外,还有上海仁恒河滨花园的入口石景设计,其融入了西方景观简洁的几何形式布局,并采用中国园林传统材料石材―太湖石,背景是毛玻璃和竹林,塑造出一个简洁而富有现代设计感的景观效果,也是中西景观结合的成功典范。
除此之外,瓦也是塑造中国园林所特有的材料之一。其特有的灰色,更能有效的表达中国特殊的景观意境。在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材料瓦和现代材料的巧妙结合也有很多不错的案例。例如成都宽窄巷子的入口处,采用黑色的钢结构框架结合底部的青砖墙体,重要部位采用瓦片拼接成不同类型的花瓣图案,形成了传统与现代材料相结合的中式景观墙。在人们在游走欣赏的同时,也能深受中国传统景观意境文化的熏陶。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其标志墙体和地面也大都是由碎瓦片和碎瓷片铺砌而成,这种新型的材料拼贴,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并以新的形象向人们所展示。
诸多成功的案例表明,材料这一重要的景观设计媒介,在中国未来景观设计的发展上指明了方向,并推动了现代中国景观设计的快速发展。
3 植物
前文我们说过,中国传统园林讲究意境,同样,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个景观设计师曾这样讲过,在一张景观平面图上去掉所有的植物,你会发现你的图纸变得毫无用处。这句话概括的说明了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中国传统园林的植物种植讲究模拟自然为主的原则,并把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搭配已形成富有内涵的植物种植,比如在门前种植金桂和玉兰,寓意是“金玉满堂”;“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等等。西方园林植物种植则像他们的设计原则一样,植物常被修剪成几何形状,与整体几何景观形式相统一,呈现出一定的美学效果。在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中,也不乏成功的植物搭配案例。贝律铭先生设计的新苏州博物馆中,在紫藤园中种植了两棵紫藤,它是中国代表性的植物之一,被赋予坚强生命力的象征。贝先生将这种植物以简洁、雕塑的现代形式种植在博物馆中,形成了极好的景观效果。除此之外,沈阳大学的稻园景观也对中国现代景观影响深远。其设计形式是结合了西方的几何布局,采用大量稻子和乡土植物来设计布局,形成了特有的景观格调,深受学生们所喜爱;川美虎溪校区,大面积的水塘种植了中国传统园林植物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人们对荷花品格的评价,表达出人们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学生们闲暇时间可以画画,也是不错的案例。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景观结合的模式在中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这种采用中国传统元素和西方现代元素、现代材料相结合的中式景观格局是符合中国景观发展要求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也为中国未来景观的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在当代社会大发展的前提下,创新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历史在不断进步,文化也不是静止不动而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新景观模式让我们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精髓、塑造了特有的中国景观意境,又与时展相结合,走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现代景观设计之路,也希望中国现代景观设计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