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法教育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27 18:1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纪法教育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纪法教育方案

篇1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管理学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与管理学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由哈佛商学院教员于1925年引入商业教育教学领域的[1]。其初衷是要发挥学生们在工商管理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纷繁复杂、变动频繁现实商业运作带进课堂。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它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借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

案例教学法的本质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师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懒虫式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在这一氛围中,学生不仅能成功地吸收相关事实与理论,而且能亲身实践解决现实问题所需要的领导与团队技巧。在训练有素的教师指导下,学生一起分析和归纳有冲突的数据与观点,定义各层次目标并对其排序,说服并激励持不同观点者,在不确定环境下抓住机会并作出初步决策等。[3]

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仅学习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锻炼综合能力。而案例教学法正是一种为学生在课堂上创造一个仿真环境,使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管理问题的重要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2.1启发式教学,寓教于乐。

传统的管理学教学大多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做笔记,教师讲,学生听,过多抽象理论的讲述常使学生感到上课枯燥乏味,产生消极厌倦情绪,缺乏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效果欠佳。以案论理则是从具体案例分析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然后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阐明某个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格局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格局,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学生便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接受知识与主动探索,切实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而且在案例教学中,案例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案例讨论可以大胆假设,可以从多个方面寻找答案,这既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大部分学生都非常乐意上案例讨论课,每次案例课,老师布置案例讨论的内容后,很多学生就立刻认真阅读案例的背景资料,认真思考、分析,着手准备讨论发言稿。案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4]

2.2实践性教学,直观形象。

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有限的,不可能接触很多实际的管理情景,就是有一两次到企业参观的机会也是走马观花式的,因此,他们对组织如何管理只有一些肤浅的感性认识,对学习管理学的作用也是非常茫然的。而案例教学则将真实生动的企业管理活动呈现给学生,把分析决策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进入所描述的情景现场,身临其境地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对企业的内外环境作出分析判断,通过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这样学生对管理理论和原则不再停留在表面化的想象之中,而是知道如何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仅顺利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升华,还提高了对管理学学习的兴趣。

2.3能力型教学,培养素质。

案例教学法是培养管理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形式。哈佛商学院采用案例教学法后,学生毕业后最多经过半年实习即可迅速成功进入企业管理者的角色,其培养人才的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管理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判断、进行小组讨论、课堂交流等,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写作、决策、理解、沟通协调、集体领导、说服、讲演等能力。

2.4互动式教学,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教学相长,因而必须密切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消极的接受者,教师提供理论知识,学生囫囵吞枣地接受;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则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这种教学法将使得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动性。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则始终起着“导演”作用,既要选择好的“剧本”(即符合教学需要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发挥能力,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加强了师生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方面是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比拟的。

这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最终达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比传统讲授方法更高的要求,教学要求教师既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既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又更加重视社会实际现状,对现实中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不断地从社会实践中寻找适宜教学的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可调动教师备课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3.管理学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管理学案例教学法大致可以包括三个基本环节:案例选取、学生参与和课堂分析讨论、课后总结。[5]

3.1案例选取。

进行理论备课是搞好案例教学的首要前提。其次要对案例进行精选,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情况来选择案例,并适当考虑案例的典型性、代表性及教学手段、设备等相关条件。再次要熟悉和研究案例。教师应熟悉案情,正确把握案情性质并设计讨论方案,最后向学生布置案例并交待要求。

3.2组织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可以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或从比较简单、易于讨论的案例开始,由表及里,由浅及深,不断培养学生参与分析、讨论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案例教学。在学生分析、讨论案例时,教师应适时地加以引导,重点讨论管理理论在案例中的应用及对管理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这将不断启发学生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有利于克服学习空洞理论或丢弃理论指导而盲目实践的片面倾向。

3.3教师的总结发言。

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作简短总结。总结的目的是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再一次强调,使学生加强记忆,重点掌握,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和难点作补充或提高性阐述。教师要从案例引申出掌握相关理论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我国管理学案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案例教学法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中美大连国际合作项目引入我国,到现在已有20多年了。但目前即使在国内重点院校商学院、管理学院中,案例教学也远非主流,其教学效果也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我们对案例教学法的本质把握得不够。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4.1对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把握得不够准确。

哈佛商学院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挑战性的领导者,使学生亲身实践解决问题所需要的领导与团队技巧及决策能力。但我国高校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目的一般定位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重视团队技巧和领导能力的培养,因此,忽视了学生团队在案例教学法中的作用的发挥,特别是没注意使团队学习在课堂之外发挥作用。

4.2忽视了中西文化背景存在的差异。

案例教学方法之所以起源并盛行于美国,并随后在西方国家迅速推广普及开来,除了美国及西方国家具有适宜案例教学法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条件原因。“文化”一词,在这里是指一些支配人们社会交往的习惯和传统。这些习惯和传统会直接影响学员个体在课堂讨论和布置任务中的参与程度,并进而影响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西方社会推崇民主、自由和个性张扬,鼓励竞争,喜欢坦率直言,这样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环境与案例教学法强调个人主义、推理的力量、论辩和自我表现,鼓励质疑权威是相一致的。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的学员要比那些处于强调一致、服从权威、倡导谦逊的文化氛围的学员拥有较为高超的案例讨论技能,更适应案例教学法。我国的传统文化推崇和谐、礼貌、纪律、尊敬长者、忠诚和秩序等,在公众场合对别人的观点提出怀疑与批判性的质疑被认为是不适宜的;更强调坚持原则和责任而不强调推理和独立思维;“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观和教育观,使人们更愿意、更习惯于接受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培训方法,而不重视、不习惯于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培训方法,而这些都是与使用案例教学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传统的教育体制使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了讲授式教学法,对于案例教学法不太适应。[6]

4.3缺乏合适的案例教材。

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案例本身质量的影响。目前我们在案例教学中比较多地采用国外案例。利用国外现成的案例资料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将所学管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但国外企业文化背景与中国差异较大,致使学生对国外案例的制度背景、市场情况、人文环境等方面缺乏了解,容易出现“削足适履”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案例讨论。

另外,案例教材局限于知识点案例,缺乏综合案例,案例知识间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着重于叙述说明,忽略提供背景材料,管理情景不详细具体,学生难以进入各种角色状态进行研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案例教材的启发性不够,易使学生形成惯性思维,不假思索地得出结论,课堂上缺乏案例讨论的气氛。总之,现有的管理学案例教材不太符合现代管理学案例教学的需要,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不被学生所喜爱,因而亟待案例教材的不断更新。

4.4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许多讲授管理类课程的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到学校工作,缺乏实际的管理经验,也很少有机会参加企业调研和咨询,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以至于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启发角度可能比较单一,案例点评可能不够深入、全面,难以让学生信服,导致案例教学的效果欠佳。而且一些教师在案例教学的组织和指导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教学艺术和课堂组织能力,或者对学生控制过多,或者对学生指导不足。所以,案例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学习的过程,实施案例教学法将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4.5学生的能力限制了其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法的最重要环节是课堂讨论,要求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开拓思路,解决案例中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已经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并且刚进大学的新生又往往是实践经验不足,知识储备不够,尤其是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不甚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学生十分重视,但由于能力有限也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堂讨论局面。同时这种对话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只适用于部分学生,而不适用于所有学生。那些思维敏捷、口才较好的学生在辩论中如鱼得水,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常常是一言不发。这就要求每次案例讨论之前,学生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学生课前不预习,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但实际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并不能按教师要求认真准备或是不会准备,因为他们刚进入大学,还不善于进行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归纳总结。因此,多数学生对案例教学有畏难情绪,兴趣索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4.6案例教学替代不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能够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但是案例教学法不能替代课堂讲授教学方式,因为只有通过讲授才能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则,使学生获得系统和完整的管理学知识。如果没有基本理论和知识,单纯进行案例分析,学生素质就得不到提高。

因此,不能片面夸大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它只是对课堂讲授的内容的升华,而课堂讲授才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5.完善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措施

5.1甄选合适案例。

在管理学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认为,由于高职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较弱,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案例教学有些偏难,在教学中,管理案例或者绕过不讲,或者简单读读案例,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案例教学的管理实践中,也就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真正目的。事实上关键是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甄选有针对性的、难度适宜的管理案例。

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新颖性,选择具有时代特点,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即尽可能地选择管理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从而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通过案例讨论了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动向。二是针对性,不能盲目选取。即紧密围绕所要传授的基本理论,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方法等。三是难易适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如讲到计划时选择案例“明年的生产计划方案该怎样定”,讲到决策时选择案例“这个决策该怎样做”,等等。这样有针对性的案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计划和决策概念及计划和决策制定过程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制定计划和决策的能力。

5.2教师要扮演好案例教学过程中导演的角色,甄选好案例。

一堂成功的案例教学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周密安排,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角,教师是案例教学的导演。作为导演,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谋划,这不仅包括案例的选择,而且包括所选案例的背景知识,如何设置问题才能将管理学理论知识与案例中阐述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课上要当好导演,包括解释案例,把握方向,引导讨论,不断提出问题。

学生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讨论中要注意放下“面子”与学生平等相处,发挥“移情作用”,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无论合理与否,是对还是错,允许学生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广开思路,积极发言,不断提出新的设想与思路。此外,教师还要有驾驭课堂讨论有序进行的能力。

5.3作好总结。

教师在案例讨论后应进行归纳和总结。除了通过对学生的讨论、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简要回顾和评价,对学生的正确合理回答及创新观点给予积极肯定外,教师还要明确指出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还有哪些不足,如何利用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才更合理或更有效。与此同时,学生应针对讨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总结,总结自己在阅读案例、讨论发言、观点形成等方面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思考从管理案例中学到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通过案例掌握了管理的有关原理和方法,进而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6.小结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因具有寓教于乐、直观形象、培养素质、教学相长等优点,从而成为管理学教学方法的首选。教法为教学服务,案例教学法生动、形象、渲染性强,可以弥补传统管理学教学中空洞传授理论的缺点。所以,教师应在管理学教学中灵活、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庆林.“案例教学法”及其对管理学教学的启迪[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2:146-149.

[2]骆仁林.案例教学法在高校《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7,4:94-95.

[3]胡书林,张学银.浅谈管理学的案例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4,(11):36.

[4]李毓.管理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探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4,(2):59.

篇2

【关键词】韩国语 语法教学 教学原则

一、引语

著名应用语言学家Mohammed认为,在外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范法,也是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能力的基础。对于韩国语来说,进行语法学习同样十分必要。

韩国语语法不同于英语和汉语,每一个语法点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有些程度不算高的学习者,甚至到了中高级阶段,单独抽出某个知识点对其进行讲解,都能很快接受并能当场运用。但是,一旦把这个知识点融入浩瀚的语法海洋中去,他们很快就会发生知识点的混乱,造成相似知识点的混用、误用等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法教学方法落后、不科学,不注重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全面培养,最终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形成不良循环。

二、目前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语言教学,韩国语专业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讲授韩国语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通过进行大量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韩国语基本语法,具备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其中,语法作为基本能力的基础,教学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韩语综合能力。

在目前国内的韩国语教育中,语法教学方法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依然普遍存在于课堂之中――教师单刀直入地讲解语法的涵义和用法,再举几个例子让学生反复朗读。整个讲授过程呆板、缺乏交流,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明照本宣科,语法练习也大都是造句、填空之类的机械单调的题型。枯燥的独白式教学方法往往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这种“哑巴韩国语”已经遭到不少业内专家的诟病。

“哑巴韩国语”的具体表现为,由于平时缺乏口语实践的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欠佳,发音存在不少问题,听力水平也很难让人满意。比如,在写作课上,学生写的作文基本上通篇都在使用简单句,其中有很多都是病句。在进行口语表述时,口语听上去特别流利,但所说的内容却不知所云。

因此,探索既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灵活。有效的韩国语语法教学方法,是目前韩国语教学亟需解决的课题。

三、语法教学的几条原则

首先,在进行韩国语语法讲解时,应注意系统性的原则。韩国语语法难点可分为助词、语尾、惯用型等几大类。教师在进行语法讲解时,应该坚持关联性原则,将与其相类似的语法总结归纳为一个体系,这样就能使学生的语法学习具有系统性。

其次,语法课教学要避免“一言堂”,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讲解时要言简意赅,切中要点;练习时多采用一些如韩国文学著作中的原汁原味的例句来进行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语法练习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也可以通过对话、情景再现等多样的模式来进行练习。

第三,对于一些易混淆的语法,可以采用比较分析法来进行讲解。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在使用上的异同点,如此更加有利于学生们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语法。

选择多样的语法教授方案。实践证明,图画远比文字更加直观形象,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图表等直观的方法进行语法教学。比如,在对韩国语的助词、语尾进行解说时,就可以使用图表来进行概括说明,更加简洁明了,学生也更容易掌握。

最后,及时建立语法误用数据库。教师每讲完一课之后,都应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然后将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纳整理,以集中讲解的方式对错误集中的问题加以重点强调。纠正并多次强调后的语法往往是印象最深的。久而久之,每讲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可以从语法误用数据库中搜索出对应的项目,既能使学习者迅速接受新的语法点,又避免了和其他类似知识点的混用,做到一举两得。

四、结语

语法教育在外语教学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语法学习不是通过单纯的背诵规则来掌握,在进行语法课程教学时应注意系统性,采用一些分析比较、图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多方面的综合练习,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

作为韩国语教育的实践者,应当不断地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寻找出一套有效而实用的语法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语法学习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韩国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韩国语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语言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高贤.关于韩国语语法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学研究,2013.

篇3

关键词:安防领域;人机交互技术;发展

前言

自计算机产生之后,关于“人机交互”的研究随之开展,并且至今仍在继续。从二进制大型计算器开始,直至当前的虚拟显示技术,国内外的技术人员无一不为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而努力,时至今日,人机交互技术所具有的发展空间是十分广阔的,尤其在安防领域中。安防领域中应用人机交互技术后,不仅会促进安全防范产品智能化程度的提升,而且安防领域也会更为繁荣的发展。

1 人机交互技术概述

人机交互技术是指在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辅助下,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通过人机对话,计算机可提供人所需求的信息,如回答问题、显示相关信息等[1]。在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即为人机交互技术,该项技术密切的联系着多个学科领域,例如认知学领域、人机工程学领域等,同时,经由电极,使神经信号相互联系于电子信号,促进人脑、电脑间沟通的开展。

学术界一直未停止关于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且获得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已经问世大量的人机交互产品。现阶段,人机交互技术研究的侧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可触摸式的显示屏、电子书显示屏可随意折叠、3D显示器等均属于研究的重点;另一方面是侧重多通道技术,手写汉字识别系统、数字墨水技术、中文语音识别系统、手势识别技术等均属于多通道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中的产物[2]。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已经开始显现出人机交互技术的重要作用,例如智能手机领域、游戏领域等,可以预见,在未来,该项技术的发展空间将会十分广阔。

2 安防领域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

2016年,北京举行了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参与企业包含国内外千余家,将安防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全面的展示出来,人机交互技术产品赫然在列,这也表示着人机交互技术已经应用到安防领域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2.1 安防领域人机交互技术专利申请增多

近年来,人机交互技术在安防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加深,并产生了较多的安防产品,无论国内或国外,人机交换技术产品申请呈现出上升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全球专利申请量增多,以年为单位,经统计分析人机交互技术点的全球专利申请量情况看,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01年之后,我国的申请量大幅度的增长,呈现出直线上升,至2015年时,开始出现申请量减少的现象,这说明,在人机交互技术点上,我国所掌握的技术逐渐的成熟,而且饱和状态已经开始出现,再看美国、日本、德国及中国台湾,该项技术专利申请量并未发生变化;第二,专利申请国分布增多,专利申请国是指专利人申请专利时想要申请的保护其专利的国家或地区,专利申请国的分布状况可将专利可能实施的国家或地区反映出来,据调查可知,人机交互行业申请专利时,重点申请的国家为中国、美国、世界产权组织,三者共占据总申请数量的98%左右,余下2%分布在欧洲、日本、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由专利申请国分布情况发现,受理国家的数量不断增多;第三,专利技术主要来源国增多,以往,美国为主要的专利权人来源家,近年来统计结果显示,除美国外,中国的专利权人数量也不断的增加[3]。

2.2 用户界面的操作性及立体性不断增强

ENIAC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后即开始人机交互,人将相应的命令输入后,操作系统执行命令,当时,对于计算机与人机交互,人们更多的神秘感、专业感。这一时期,人要主动的适应计算机,才能保证计算机操作的正确性,为改变这一现状,人们开始探索更为便利的人机交互方式。探索发现,必须要研究人的行为方式,由此,计算机设计中开始逐步的运用认知心理学,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人机交互的重要性。当前,用户界面的主流为图像形式,代表为美国微软,显示、传达信息的目的均利用创口实现,人与计算机用户界面交互的方式为鼠标、键盘,图像形式的用户界面使人机交互的操作性不断增强[4]。未出现自然化交互设计技术时,即已经出现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过滤技术,而未产生多媒体用户界面之前,设计用户界面过程中,语言转变为图形已经完成。不过,在多媒体技术不断进步过程中,此种技术中逐渐的加入了动画、视频、音频等,尤其是引入音视频后,促进计算机传达信息的方式更为丰富,使人们能够进一步的控制、传达信息,人机交互效率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用户界面的立体性。

2.3 向着多通道互动及智能互动的方向进步

现阶段,主要通过键盘与鼠标来实现人机交互,尚不具备普及多通道媒体交互的技术水平,但在安防领域中,工程师及设计师的探索步伐已经迈出,自然人机交互的实现指日可待。目前,已经利用了基于人感觉的开发效应通道,如视线跟踪系统、三维听觉定位器、分贝感应器、语音识别系统等,这些均是利用人的听觉、视觉,结合人机交互技术后研发出的产物,而这些产物应用安防领域后,可显著的提升安防效果。在感压技术的基础上,技术人员开发出了触屏手机、触屏电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极为自然的开展人机交互,而且通道切换也不需要频繁的开展,促使人机交互效率的提升,而也显示了多通道互动技术的应用。在人机大战中,第一个胜利的炮弹由深蓝打响,之后技术人员、研究人员便广泛的研究智能计算,基本已经实现人机现场合奏即兴乐曲,促使人机交互技术更为深入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出现后,人机互动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大,尤其在安防领域中,各种人工智能产物基于人机交互技术设计出来,很大程度上便利可安防工作的开展,例如安放机器人,通过安防机器人的应用,安防防护工作可在机器人的协助下开展,降低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同时,可明显的提升安防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机交互技术应用于安防领域后,其与安防领域的融合程度不断的加深,开发出了各种高性能、高质量的智能型安全防护产品,促进安防领域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的提升。鉴于人机交互技术自身不断的发展与更新,安防领域也会利用该项技术不断的创新,研制出更多的智能化程度高的产品,促进安防领域更为繁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英.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人机交互应用探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7):59-60.

[2]俞凯,陈露,陈博,等.任务型人机对话系统中的认知技术――概念、进展及其未来[J].计算机学报,2015(12):2333-2348.

篇4

关键词:课堂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处理;教材特色;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1

时下,高中语文教学面临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加之其它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的地位堪忧。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学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它,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作一些探索。

一、巧置悬念,以疑激趣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味,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群英会蒋干中记》时,预习之后,设置悬念,是蒋干中记吗?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争论,不是蒋干,还会是谁呢?进入课文,学生分析后便得出答案,并能理清小说之间的关系即情节了,进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创设情境,以境致趣

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激趣的目的。具采用多媒体手段。笔者曾执教市级赛课《荷花淀》,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美丽的荷花,美丽的荷花淀。并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因美而产生学习兴趣,因美而震撼心灵:荷花的美就是家乡的美,就是祖国的美们有如此美丽的祖国,有如此美丽的家乡,而如此美丽的家乡却正在遭受日本侵略鬼子的蹂躏,为了美乡,为了美丽的祖国,荷花淀的普通人民甚至女人逐渐成长为坚强的抗战游击队员。进而学生便不难理淀人如荷花一样的美好品质了。他们善良纯朴,他们热爱生活,他们向往和平……也理解了反侵略、保的小说的重大主题,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的艺术描绘。

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教师精美的语言,借助美术手段等多种方法达成。

三、利用朗读,以读促趣

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读。课堂上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以《荷花淀》课堂例,在品味“夫妻话别”段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的时候,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男同学读水生的语同学读水生嫂的话,教师旁白。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人物性格演泽得淋漓尽致: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气,学生理解加深了,学生兴趣味浓了。

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激活课程资源,让学生爱学高中语文课文历来就吸引学生,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更是占了很,它们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任,其人文性更能引起读者(学生)共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必然吸引让学生喜爱语文,喜欢上语文课。

四、用活教材资源,使学生在“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中驰骋

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的广度和深度”。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胡同文化》的,在理解“胡同建筑”方正,网络,四和院的特点之后,才能体会到北京市民胡同文化“封闭”,“忍义。正是有了“胡同文化”的这一内涵,才能体会作者对于传统的“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品出吧,北京胡同”所蕴涵着的汪曾祺特有的感情。学生习得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的建筑,生活习惯等等所包孕的传统文化内涵,给学生提供研究的课题:茶馆文化、饮食文化、农家乐…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爱了的语文课堂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在不断思维中轻松地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是《课标》的载体,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手段。因此,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用活教材这,而不是把它当做死材料。

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促织》分析到尾时,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认为文章结局太圆满,削弱了鞭策的力度,是个败笔,应该”问题一出,课堂热闹了,我将同学分组讨论,几分钟后,一个或稚嫩或成熟的闪烁着思维火花的看法。有人认为“魂化促织”,尔后“裘马过世家”是不可能的,是用荒唐写社会黑暗。但马上有人站起来个结局有因果报应的思想,是宿命论的体现。又有人认为,作者只是心有美好的愿望而已。给小人物一结局何尝不可,任何中国古典文学总是喜剧多过悲剧,即便是悲剧,也往往是悲极转喜,如《窦娥冤》雪,《梁祝》不也化蝶双双飞了吗?一个同学补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人生存的空间,只好把愿望寄幻的东西上。”另一个同学得到启发,“让我想起了前边学过的卡夫卡的《变形记》,人为了活下去竟情愿是去做一只小小的蟋蟀,这是人的自我否定。不仅否定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连人的价值,尊严也一了,有什么比这可悲的?”“是啊,貌似喜剧的结局,难道不是人生悲剧,社会悲剧,时代悲剧吗?”新教材中选入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少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内容。《伶官传序》“祸患常积于忽微勇多困于所溺”的论述,《我与地坛》对生与死的思考,《我的空中楼阁》中“动与静”、“大与小”无形,有限与无限的阐释,《米洛斯的维纳斯》残缺与完美探讨……无一不染上强烈辩证思维和理性色能对文中涉及矛盾关系细加品味,深挖本质,触类旁通,改变视角,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些矛盾关系。不仅使课堂活跃,而且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J].

篇5

关键词:课堂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处理教材特色课堂设计

时下,高中语文教学面临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加之其它原因,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的地位堪忧。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学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它,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试作一些探索。

精心选择教法,激活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学生想学,甚至主动去学,从而收到极佳的课堂教学效益,。

1.巧置悬念,以疑激趣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味,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群英会蒋干中记》时,预习之后,设置悬念,是蒋干中记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争论,不是蒋干,还会是谁呢?进入课文,学生分析后便得出答案,并能理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即情节了,进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2.创设情境,以境致趣

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激趣的目的。具体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笔者曾执教市级赛课《荷花淀》,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美丽的荷花,美丽的荷花淀。并以之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因美而产生学习兴趣,因美而震撼心灵:荷花的美就是家乡的美,就是祖国的美。丈夫们有如此美丽的祖国,有如此美丽的家乡,而如此美丽的家乡却正在遭受日本侵略鬼子的蹂躏,为了美丽的家乡,为了美丽的祖国,荷花淀的普通人民甚至女人逐渐成长为坚强的抗战游击队员。进而学生便不难理解荷花淀人如荷花一样的美好品质了。他们善良纯朴,他们热爱生活,他们向往和平……也理解了反侵略、保家卫国的小说的重大主题,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的艺术描绘。

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教师精美的语言,借助美术手段等多种方法达成。

3.利用朗读,以读促趣

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读。课堂上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以《荷花淀》课堂教学为例,在品味“夫妻话别”段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的时候,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男同学读水生的语言,女同学读水生嫂的话,教师旁白。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人物性格演泽得淋漓尽致: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理解加深了,学生兴趣味浓了……

当然,读的方式很多,还可以有诵读,表演读等等。

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激活课程资源,让学生爱学高中语文课文历来就吸引学生,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更是占了很大比重,它们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任,其人文性更能引起读者(学生)共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②”必然吸引学生,让学生喜爱语文,喜欢上语文课。

1.用活教材资源,使学生在“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③”中驰骋。

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④”。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在理解“胡同建筑”方正,网络,四和院的特点之后,才能体会到北京市民胡同文化“封闭”,“忍”的精义。正是有了“胡同文化”的这一内涵,才能体会作者对于传统的“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品出“再见吧,北京胡同”所蕴涵着的汪曾祺特有的感情。学生习得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当地的建筑,生活习惯等等所包孕的传统文化内涵,给学生提供研究的课题:茶馆文化、饮食文化、农家乐文化……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爱了的语文课堂活动诸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2.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在不断思维中轻松地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是《课标》的载体,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手段。因此,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用活教材这个例子,而不是把它当做死材料。

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促织》分析到文章结尾时,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认为文章结局太圆满,削弱了鞭策的力度,是个败笔,应该删去。”问题一出,课堂热闹了,我将同学分组讨论,几分钟后,一个或稚嫩或成熟的闪烁着思维火花的看法登场了。有人认为“魂化促织”,尔后“裘马过世家”是不可能的,是用荒唐写社会黑暗。但马上有人站起来反对这个结局有因果报应的思想,是宿命论的体现。又有人认为,作者只是心有美好的愿望而已。给小人物一个美好结局何尝不可,任何中国古典文学总是喜剧多过悲剧,即便是悲剧,也往往是悲极转喜,如《窦娥冤》尚可昭雪,《梁祝》不也化蝶双双飞了吗?一个同学补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人生存的空间,只好把愿望寄托于虚幻的东西上。”另一个同学得到启发,“让我想起了前边学过的卡夫卡的《变形记》,人为了活下去竟然心甘情愿是去做一只小小的蟋蟀,这是人的自我否定。不仅否定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连人的价值,尊严也一起否定了,有什么比这可悲的?”“是啊,貌似喜剧的结局,难道不是人生悲剧,社会悲剧,时代悲剧吗?”……

新教材中选入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少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内容。《伶官传序》“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论述,《我与地坛》对生与死的思考,《我的空中楼阁》中“动与静”、“大与小”有形与无形,有限与无限的阐释,《米洛斯的维纳斯》残缺与完美探讨……无一不染上强烈辩证思维和理性色彩,若能对文中涉及矛盾关系细加品味,深挖本质,触类旁通,改变视角,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些矛盾关系的看法。不仅使课堂活跃,而且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让学生享受思维的乐趣,创造的乐趣,在不断思

中提高语文素养。这样的课,学生能不喜欢吗?

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去想方设法地、千方百计地设计、上好每一堂课,力争将自己的课新颖、精巧地设计而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将语文课堂演绎成七彩的“人生殿堂”和“知识的迷宫”,使学生陶醉在你的彩虹似的、绚烂多姿的语言艺术和课堂设计里而乐不思“蜀”、乐不思归、乐而忘忧。这样的语文课,谁又能否认它是最有趣、最富魅力的语文课呢?

借助对联激活语文课中国的诗文多,对联也同样不少。我们语文教师,要做对联搜集、整理,甚至撰写的有心人。说句实在话,当年喜欢语文,不就是因为喜欢对联么。今天,自己教了语文,那岂能冷落了它!鲁迅先生的《祝福》,写到鲁四老爷书房一对联时,只上联在:“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下联脱落松松地卷了置于桌上。下联到底是什么?此时,就可以大大地激趣学生:拿起你们的笔,据作者刻画的鲁四老爷其人,拟对之。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屏气凝思。稍后有对:“诗书饱读性格稳重”;有对:“礼教固守厌弃寡妇”……虽然同学们对得千奇百怪,甚至驴头马嘴,但是课堂气氛是不言而喻的。最后明示下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作者何以故意让其脱落?这与下联的内容有关吗?,鲁四老爷“品节详明”吗?有“品节”吗?“德性坚定”吗?有“德性”吗?鲁四老爷配谈这些吗?这一连珠爆式的扔给学生,果真“炸”醒了他们,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人物和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良苦用心。

切合课文学习的对联可谓不少,教师的搜集、整理,甚至撰写是一种;学生们的搜集、整理,甚至撰写也是一种。总之,语文学习离不开对联。

借助时政新闻激活语文课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鲜活的语文“活水”已流到了语文课堂的门前,我们再紧闭大门,让学生钻“故纸堆”,让学生“嚼蜡”式地闷“死”在你的课堂里,能怪人家说“误尽苍生是语文”么?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全部。身边的小事;国内、国际大事:“神五”的飞天;2008的北京奥运;伊拉克战争;中东的多事之地;“9•11”恐袭;伊朗核问题;海地内乱;中、美、朝、韩、日、俄的六方会谈……都可以引入语文课堂,和课文里最恰当的情节、内容组接起来,激活沉闷的、乏味的、教师独角戏式的语文课堂。

参考书目:

魏国栋吕达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①

篇6

关键词:专业硕士;算法设计;算法分析;案例覆盖;案例库

0、引言

作为我国人才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手段,我国专业硕士学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机遇期。高校正在抓住机会,采取积极措施,大力促进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部在2010年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结构,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战略转变,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意味着扩大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成为研究生培养的一个趋势。

区别于侧重理论和研究的科学硕士学位,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主要培养满足特定职业需求和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学位教育具备专业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三大特点。

算法设计与分析是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是多个专业和方向的必修课程,这些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软件工程等。该课程同时还是一门与计算机有关的非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等专业。本课程的前驱课程包括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等,与计算方法和计算机图形学等课程关系紧密,既具有鲜明的理论体系,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讲授不同类型算法的基本原理、解决方法、实现技术等,分析不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对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设计出高效、优化的算法,为开发出优秀的软件奠定基础。该课程涵盖的主要内容有常用数学工具、穷举法、贪心算法、分治法、减治法、动态规划、并查集、回溯法、分支限界法、计算几何、随机算法、NP理论等12个方面。

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大部分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该课程的理论部分,对算法设计也只是机械地记忆法的步骤,而不能灵活地解决碰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让他们以乐意接受的方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算法设计方法,以应对今后工作实践中无限变化的实际问题。

大量教学实践证实:纯粹的理论灌输会使学生很快失去学习课程的兴趣,不能坚持课堂学习,更没有意愿在课后的练习和实践环节投入时间和精力。

基于完全案例覆盖的教学方法因此提出,也就是让每个案例覆盖多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有多个案例与之对应;让案例教学贯穿于理论讲授、算法设计讲授和编程技巧讲授的整个过程。该教学法涉及案例选取、案例库建设、案例授课技巧等内容,下面将分别阐述。

1、案例选取的原则

所谓的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和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案例的选取至关重要,因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从而最终影响着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效果。

根据所讲授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实际,案例的选取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是多重覆盖原则,其二是难易平衡原则。

1.1 多重覆盖原则

科学硕士授课时间通常分为3个学期、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课时量充足,课程覆盖知识点全面而细致,传授知识的信息量更大。而专业硕士的课堂授课大多集中在前两个学期,用一年时间完成,相对科学硕士,课时量相对不足。就算法设计与分析这门课而言,科学硕士的授课学时数为48,而专业硕士授课32学时。较少的课时量对案例的选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个案例并不能只为一个知识点设计,而必须为多个知识点设计。只有这样,当所有的案例教学完成后,每个知识点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讲解,学生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学习和理解,完成了解熟悉巩固的学习过程。

例如,最大子段和问题就具有多重覆盖的性质。最大子段和问题可以描述为:给定n个整数(可以是0、可正、可负)组成的序列,求该序列能够取得最大连续子段的和。如果序列是{-2,6,-5,13,-5,4},则满足要求的子段是{6,-5,13},其元素和是14,这也是该问题的解。

最大子段和问题虽然描述简单,容易理解,但它有多种解法,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穷举法、分治法、动态规划、NP理论等,其计算复杂度涵盖了O(n3),O(n2),O(nlogn),O(n)等4个层次。因此,该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多重覆盖的案例,在案例选取时可以优先选择。

1.2 难易平衡的原则

依照教育学理论,案例教学法要把实际教育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引导学生思考和决断,使得相同或类似场景再现时,学生能够根据学习时处理案例的经验和技巧,有效处理新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因此,一方面,课堂上使用的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使得学生有兴趣跟随教师的思路去思考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案例的难度又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否则学生会失去信心,与教学过程脱节。

最能体现案例选取的难易平衡原则的两个问题是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和最长公共子列问题。前者描述的是一个图分为多个段,每个段有若干个节点,这些节点只与前一段的节点和后一段的节点之间有路径,要求找到起点到终点距离最短的路径。而最长公共子列问题描述的是在两个字符序列中找到共同的但又最长的那个子列。

虽然这两个问题都是动态规划的典型案例,但难度是不一样的。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的求值过程和回溯求路径(求解)的过程形象而直观,因此可以作为动态规划算法的入门案例。最长公共子列问题虽然描述起来简单,但要建立递推公式比较困难,也比较难以理解的,因此,可以作为动态规划算法的提高案例。

但有些问题因为过难或过易不适合作为案例。楼层扔鸡蛋问题讲的是一个鸡蛋从n层楼上摔下来不破,但从n+1层楼上摔下来必摔破,对有限的楼层数和鸡蛋数,求最坏情况下至少要经过多少次实验才能把n求出来。这个问题虽然也可以用动态规划算法解决,但不易理解,因此由于受到学时数的限制,不适合作为专业硕士生算法教学案例。

2、案例库建设

在基于完全案例覆盖的算法教学法中,案例并不是孤立的、只服务于各章节和知识点的,相反,它们彼此间有紧密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案例集合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为了便于案例的选取和利用,需要把案例整理成库,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案例库并不是一个个案例的简单罗列,而是以数据库系统的形式组织起来,便于从难度、涉及知识点、彼此关系等方面查询,也便于添加、修改和删除。

2.1 案例来源

案例库中的案例有3个主要来源:经典问题、科研开发问题和公司面试题。

经典问题在案例库中占有大部分的比例。经过前人的总结和积累,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各个知识点都有一个或多个的经典问题可以作为案例。经典问题作为案例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这些问题已经被大多数学生熟悉,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汉诺塔问题,虽然学生尚不清楚案例涉及的分治和计算复杂度理论,但很容易被案例吸引,产生兴趣。其次,问题解决方法研究得比较透彻,且一般有多种解法。第三,学生更容易在课后找到相应的学习资料,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案例的第2个主要来源是学生在科研和开发中碰到的问题。这部分问题更具有前沿性和实践性,与实际联系紧密,更能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其导师的课题中如何用GPS快速准确地测量林地面积的问题。如果用传统的林地分割法解决,不但数据收集困难,而且在计算中容易出现负面积和面积重复计算等严重的问题,但采用计算几何的手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计算过程简单高效。因此,这个实际问题也成为计算几何知识点的主要案例之一。通过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和发电子邮件的形式获取这些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丰富案例库。

各大IT公司的面试题也是重要的案例来源。这些公司的研发部门为了招聘到具有发展潜力的研发人员,面试题目的重点已经不在程序的语法和具体的编程技巧上,而是把重点放在算法设计上,以考察所面试学生的算法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课后1~3年的时间内,通过回访调查,可以获取这方面的案例,同时也可以掌握业界的研究动态和方向,以便在课程中有所涉及和倾向,为学生的就业奠定更好的基础。

2.2 部分案例总结和列表

经过长时间的收集、整理和建设,案例库已初见规模,形成了经典案例、研发案例和面试案例共同构成的案例体系。表1展现了部分案例的来源以及它们与算法设计的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覆盖关系。

2.3 完善案例相关的授课技巧

案例库中的所有案例都具有一个重要的属性:授课过程中使用该案例的技巧。这些技巧大致分为3类,分别是叙述故事、提出挑战、破解悬疑。

叙述故事的技巧适合于知识点的引入环节,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例如,在讲解最小生成树知识点时,可以讲述以下蜘蛛建网的故事。一只大蜘蛛要结网了!结网之前首先要拉龙骨。龙骨的作用很重要,要确保每个关键点之间都有一段或多段蛛丝连接。这样,可以保证一旦昆虫落入网络陷阱,蜘蛛能在第一时刻感受到。你的任务是:编写一个程序,对一组输入的固定点,能够输出一个方案,使得蛛丝的总长最小。通过这个故事,学生能够迅速理解最小生成树的定义,并饶有兴趣地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那些貌似容易解决,但实际需要大量理论和算法设计技巧作为支撑的案例,可以采用提出挑战的方式授课,让学生乐意尝试。用GPS测算林地面积的问题就属于这个类型。通过问题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很快就能想出三角形分割法、梯形分割法和小矩形分割法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实际计算方面的缺陷,因此可以提出挑战:用所学过的计算几何的知识和手段解决面积测算问题。而挑战往往会带来思考和行动的动力,让学生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破解悬疑是悬疑影片最引人人胜的设计,而案例授课过程可以把这种手法引入课堂,使学生长时间保持课堂注意力,并使问题解决的过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强化知识点,强化算法设计技巧的教学效果。二部图方面的婚配问题可以作为典型的破解悬疑的教学案例。在追求最大婚配数目标的过程中逐步讲解什么是二部图、什么是可增广链、如何发现可增广链、以及如何增加婚配数等,让每一步都有一个具体的目标,让学生围绕该具体目标进行思考和设计。

3、课堂效果

通过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基于完全案例覆盖的算法教学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1)课堂出勤率有明显的好转。如果单纯讲解算法理论和算法技巧,课程开始阶段还有很多学生坚持上课,但到课程中后期,很多学生就会以各种理由缺课。究其根本原因,是这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无法跟上课程节奏,没有课堂收获。但采用了案例教学后,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出勤,并且课程前期和中后期的出勤率大致相当。

(2)课堂气氛有了很大提升。为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学生会积极思考,参与课堂讨论,能够始终保持课堂注意力。

(3)促进了部分学生的研究和开发。这是因为部分案例来自学生的科研和开发实践,案例在入库之前已经得到了充分讨论和有效解决。

(4)使学生在就业市场取得了一定的优势。由于部分案例来源于IT公司的面试题,这就让学生对就业有更充分的准备。而这些题目也是业界发展的风向标,因此对学生就业后的工作也有支持作用。事实上,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案例就是公司面试题,这应该与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关。

4、结语

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制更改为两年,区别于科学硕士研究生的三年学制。为此,需要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部分前移到课程教学中,以此弥补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时间缩短、研究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不足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专业硕士生既能快速理解算法的理论,又能让他们掌握算法的设计技巧,是摆在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篇7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93-02

目前,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在财经类大学生的培养计划中被列入必修课,足见其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说过:“经济学讨论的是我们身边的生活”“学经济学并非要你变成天才,但若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与你格格不入。”因此,学习经济学也有助于个人对身边经济现象的理解从而帮助决策。然而,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图表多及存在较多数学分析的特点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望而生畏。如何讲授好这门课程,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讲解透彻,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应用其解释中国实际经济情况是在教学过程中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的讲授,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依托教材讲授理论,不注重实际案例、资料的补充,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此外,纯粹的理论讲解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使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2.传统的经济学授课方式基本是教师填鸭式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无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传统的经济学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在课堂上也主要是教师传授理论知识,没有给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创造机会。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会逐渐陷入被动。

3.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对理论的学习仅是纸上谈兵。

在讲授书本知识时,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缺乏对国内外经济热点的关注,没有及时给学生传递身边的经济信息,错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机,因而无法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及其组织形式

在讲授经济学课程时,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及这门课理论性较强的特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开创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模式。首先,案例的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看到身边的案例后会不由自主地去探寻案例背后隐藏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由案例导出的理论知识更易被学生接受,也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经济现象。

在具体实施案例教学法时,有如下几种组织形式:

1.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一般是安排在大学一年级进行,而此时学生刚从高中跨进大学的校门,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此外,在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情况下,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就如同水中望月。因此,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可适当穿插一些案例分析,把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这门课程的趣味性,也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到资源稀缺的时候,可以先引入一个水资源稀缺的案例,让学生自己浏览并总结案例反映的主题。学生看完案例后很容易就意识到这体现了水资源的稀缺,教师此时可以就此延伸到其他的资源,让学生明白资源稀缺是普遍性的现象。再如,在讲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时候,可以用吃馒头的案例进行解释,这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体会得到的,因此对于他们理解这一规律能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

2.经济社会热点讨论

教师在讲授完某一章或某一节内容后,可以引入与该理论有关联性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各抒己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例如,在讲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可以结合我国2008年下半年降息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分析政府降息的原因以及降息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这样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课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还可以就一些社会问题展开辩论,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如,在讲到通货膨胀理论时,可以结合2008年我国消费物价指数攀升的情况,让学生分成两方,辩论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并且锻炼了自己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设定不同场景的案例,让学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对所涉及的经济主体、事件进行分析和评论。

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设定一些案例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以案例中经济主体的身份做出决策,并进行相应的理论解释。比如,在讲短期成本理论时,通常将短期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此时可以设定一个场景,主题是“门可罗雀的饭店依然开张的原因”,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其中涉及老板、服务员和顾客。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分析这三方的行为,并结合短期成本理论分析饭店开张的原因。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能够为此找到理论解释会感觉很有成就感,从而对课程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身边的实例并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解释。

传统的教学让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在引入案例教学法后,应鼓励学生活学活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的学习时间较为有限,教师可以适当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比如,在学生学习完替代品与互补品的知识后,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实例加以说明。再如,在讲完偏好对需求的影响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偏好对需求的影响。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养成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的选择要与学生的理解程度相结合

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案例的选择。西方经济学理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而这些背景与我国现实的经济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教师应当多选择中国的案例,让学生更易于接受。此外,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结合理论知识,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选择,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逐步增强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

2.应正确把握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的关系

理论是分析问题的基础,案例是理论知识的印证。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合理的安排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首先要立足于将理论知识的内涵讲透彻,让学生弄清楚这一理论的假设条件以及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入案例进行分析,让理论知识更有支撑,更有说服力。既一味只讲理论,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而只讲案例又会显得课堂很散乱,没有凝聚力。因此,应当在讲清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辅以适当的案例分析,才能让课堂更充实。

3.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并及时进行总结。

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案例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理论。当学生讨论的主题偏离方向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加以引导和纠正。当学生在思考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加以提点,启发学生的思路。在讨论或辩论结束时,教师应加以总结,既是对学生积极参与的肯定,同时又让案例教学的过程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

1 徐为列.西方经济学教学之我见[J]. 北方经贸,2008(11):152~153

篇8

关键词:现代环形交叉;双车道;行车安全;标志标线;冲突点

0 前言

现代环形交叉由于其在提高平交口安全性、增大通行能力、降低延时等方面较其它形式平面交叉有较大优势,在过去几十年,它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1~3]。单车道环形交叉的安全记录要远远好于双车道环形交叉,这主要是由于在双车道环形交叉中司机在出、入口错误的使用车道导致冲突点增加造成的[4~6]。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在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交叉处(即两个方向为双车道出入口,另两个方向为单车道出入口的情况)使用现代环形交叉时提高安全性的方法,在四个方向都是双车道或有三车道的环形交叉中,情况则更为复杂,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1 现代双车道环形交叉安全问题分析

在现代双车道环形交叉中,减小行车轨迹曲线的半径可减小各转弯动作交通流之间的相对速度和环道内相邻车道间的侧刮事故率,但半径的减小却容易导致在双车道出、入口处的轨迹重叠,尤其是当司机错误选择出、入口车道而导致的安全性问题。图1、图2只有分、合流冲突的环形交叉中出现了交织冲突和交叉冲突,这是由于司机错误地利用外侧车道左转或内侧车道车辆在出口前先转到外侧车道再驶出时产生的。虽然上述问题都发生在出口,但其中有5种是由于在入口处错误选择车道导致利用外侧车道左转造成的,有3种是由于在出口处内侧车道错误地先转入外侧车道再驶出造成的。

除引道上的标志标线设计外,环道内的标线设计也相当重要。相对于传统的连续型标线来说,中断的标线更有利于帮助司机选择正确的车道环形和驶出。图4给出了两种中断型环道标线的方法,这些方法通过渠化不同方向的交通流提高了道路使用的空间,而且可减少环道内相邻车辆间的侧刮事故。

图1 交织冲突

图2 交叉冲突

图3引道上的标线设计

图4环道标线

2 缩小道路空间

主要道路与次要交叉处设置的环形交叉,因为主流交通是主要道路的直行交通,因此在主要道路分隔岛和环岛之间的环道部分实际上只需提供一个车道就可以满足通行能力的要求,因此通过缩小道路空间并在双出口处增设可越式的分隔带来有效避免错误的驾驶行为,如图5所示。分隔带应由可越式缘石、标线和反光片构成,其具体尺寸可参考图6。对于已建双车道环形交叉,要进行缩小车道和增设分隔带的改造往往需要中断交通,因此可以采用图7中螺旋形标线的方式来弥补。

图5减少环道并增设分隔带

图6 分隔带尺寸

图7 螺旋形标线

3 采用新的几何设计方法

为解决双车道环形交叉中交织和冲突的问题,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高级讲师Fortuijn于1996年提出了涡轮型环形交叉的概念。这种环形交叉环道为螺旋形,并且在入口、出口和环道中均设置了分隔带(见图8)。涡轮环形交叉完全消除了上文提到的交织冲突、交叉冲突以及相邻环道间车辆的侧刮事故,此外,由于车辆速度被分隔岛限制在较低水平,这种环形交叉对行人和自行车来说也更为安全。由于涡轮环形交叉在安全性方面有较大优势,荷兰和德国目前新建的双车道环形交叉均为涡轮型环形交叉。涡轮型环形交叉的几何要点如图9所示,其中A、B两点分别为虚线和波浪线所示两组圆的圆心,两点的距离应等于环道内一个车道宽的宽度。

图8 涡轮型环形交叉

图9 螺旋环道设计

涡轮型环形交叉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如不能方便地提供次要道路上车辆掉头的需要,另外其容错能力差,一旦车辆在入口错误地选择了车道,就不能在环道上改变方向,在一些环形交叉的观测表明,这种错误达到了15次/h。

4 结语

在以上讨论的三种方法中,设置完善的标志标线是任何情况下都需要采取的措施,这种方法成本低、设计简单而且效果明显,建议我国尽快升级环形交叉标志标线的相关规定。对于任何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处新建的双车道环形交叉,与主要道路相邻处的环道都只设置一个车道应成为一种标准设计,因为这种设计可以在保证不减小通行能力的前提下减少交织冲突和交叉冲突,而对于已建的双车道环形交叉则可采用螺旋形标线进行优化。涡轮型环形交叉可完全消除出口的冲突,从而可提高安全性和通行能力,涡轮型环形交叉占地也更小,但其容错能力差,从另一方面讲这对通行能力也是一种消弱,在次要道路掉头需求大的情况下不推荐使用涡轮型环形交叉。

参考文献:

[1] Fortuijn, LGH and Carton, PJ, 2000.Turbo Circuits: A We

ll-tried Concept Guise.Province of South Holland, The Netherlands.

[2] Fortuijn, LGH, 2003.Pedestrian and Bicycle-Friendly Roun

dabouts; Comfort and Safety.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 Netherlands.

[3] 柳长立.现代环形交叉口在欧美公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J].国外公路,1997,17(3):43-45.

[4] J.C. Engelsman and M. Uken. Turbo Roundabouts as an Alternative to Two Lane Roundabouts.

[5] Alex Avgoustis,2008.Road Markings to Increase Roundabou

t Lane Utilization and Safety in Cyprus. Transportation Researc

h Board National Roundabout Conference ,Kansas City, Misso

篇9

近年来,安全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是教育界提出最多的话题,也将成为永恒的话题。幼儿园更是以此为宗旨,实实在在、小心翼翼的开展着各项工作,尤其是安全工作。因为幼儿园的教职工几乎都是女同志,教育对象又是3——6岁的儿童,是社会的弱示群体,所以安全工作对于我们更加重要。多年来我们始终本着预防为主,防患为先,既从小处着眼、又从小处着手的宗旨,安全工作方面没有出现任何大小事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谈一下我园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法及体会:

首先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

本学年,我们重新建立了更为完善的安全工作组织机构,改变了以往都由领导组成的人员机构,吸纳了全园各层面、各环节人员,壮大了幼儿园安全组织队伍,确保了安全工作的有效实施。还先后制定了“东胜区三幼安全应急预案、东胜区三幼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东胜区三幼安全工作检查制度。另外本学年,为了进一步做好幼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增强幼儿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幼儿人生安全和幼教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别制定了“东胜区第三幼儿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案”,这一预案的出台,得到了家长的一致拥护。本学年我们还拟定了“家长安全工作责任状”和“教师安全工作责任状”内容,并严格履性了责任状的签定仪式,(园领导和各班班长逐一签定,班级教师和每位家长逐一签定)这些安全制度的制定,大大提高了家长和教师的安全意识,为家园同步开展安全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其次是认真贯彻执行所制定的各项制度,将安全工作做到既从小处着眼,又从小处着手,预防为主、防患为先、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一、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家长、幼儿及全体教职工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1.及时传达上级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并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领会。2.利用园内、班内的宣传栏、家长园地、《家园教育》报、家长会、课堂教学等途径定期向家长、幼儿、教师宣传安全知识和常识,内容有各种安全标志的识别,如禁止烟火、禁止触摸、人行横道等等,还有儿童安全守则、幼儿园的安全应急预案等等。提高了大家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专题讲座仅本学期我们就进行了两次安全知识专题讲座,一次是刘俊玲园长针对大部分家长将孩子只送到大门口就走,还有就是家长接上孩子后和遇到的朋友、同志、同学聊天,孩子没人管这两种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情况进行的讲座。通过刘园长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的讲解,大部分家长明白了园领导的苦心是为了孩子的安全,于是大大减少了上述情况的发生,也排除了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第二次是我为全体教师讲解的《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通过“幼儿园生活环境中的安全自护教育、意外事故中的安全自护教育。”“以及幼儿园开展安全自护教育的途径、方法和常规教育中安全自护意识的渗透、主题活动中安全自护意识的教育、游戏活动中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家园对安全自护教育的一致性等具体内容的讲解。”使老师们学到了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许多知识,大大丰富了我园安全教育的内容,并将安全教育工作和幼儿的生活学习紧密的联系起来。二、经常性的安全工作自查和检查自查——每天、每个周末、节假日前后全体教职工即各安全责任人对自己所在处所的所有设施设备做全面细致的检查,发现问题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马上向园里反馈,园里不管问题大小,都要一一进行排查并立即整改。检查——分管领导(我)每周都要带领有关人员对全园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同时要做出详细的记录。另外每学期都要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安全工作专项检查。如本学期四月份,园领导、幼儿食品卫生负责人、园内安全工作具体责任人对全园进行了“综合性的安全卫生大检查,”检查中大家分工明确、分头记录,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通过这次集中性的检查,使全园安全方面的大小问题都得到了彻底的解决,排除了所有的安全隐患,如“东楼加设的防护栏、东楼外楼梯的防滑处理”、还有按照消防部门的严格要求,对原有的灭火器进行了更新,又新增配了部分灭火器,重新更换了楼梯各处的安全应急灯,楼道的安全指示灯等等。确保了今后全园各项工作的安全进展。五月份——园长、分管园长(我)和幼儿食品卫生有关人员又进行了“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专项检查。”这次检点是食品的把关(采买关、出入库关、操作关、入锅关、出锅关、入口关)、大小库房的各类食品的储存是否按要求进行、厨房的各类餐饮用具的消毒情况、操作间的环境卫生和炊事员的衣帽、指甲等个人卫生。通过这样全方位细致入微的专项检查,使得我园的食品卫生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再一次赢得了上级各部门及广大家长的好评。今年在市区防疫部门对全区公办园和所有个体幼儿园的各项卫标准检测中,我园各项指标都达到要求并位居榜首,受到了检查部门的表扬。(这两次检查都以表格的形式,当场填表记录查出的问题,检查完后马上落实整改)

三、注重安全工作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

本学年,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如园里组织全体教师和幼儿观看了《儿童自救宝典》;安全教育周,学前班、大班教师组织幼儿观看了《道路交通规则及事故》光碟,看后教师和幼儿分别写了不同的心得体会和口头作文,除班级展示外,已有许多都刊登在我们的《家园教育》报上。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孩子们亲眼目睹了交通事故造成的惨不忍睹的现状,加深了他们对遵守交通规则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为他们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家长也反映,自从孩子看了光碟以后,每次走到路口一看到红灯,早早的就让停车,使家长们也受到了教育。《儿童自救宝典》的观看,使老师和孩子们学到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和自救方法,如:“虫子入耳、异物入眼、鱼刺卡喉、被蜂蛰伤”等等,大大的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自救能力。另外老师们还将许多安全教育内容编成儿歌、游戏、文艺节目,如上学期大三班就将遵守红绿灯的交通规则编排成文艺节目,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掌握安全知识和常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严把大型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工作

大型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多,但是又不得不活动,于是我们就把大型活动中的安全工作做为评估活动成功的首要条件,特别注重大型活动中的安全工作,如今年的“六一”文艺演出和亲子游艺活动,我们第一次将园内、室内举办,大胆尝试为在室外进行,而且是人最多、活动最多的公园、还是“六一”这天进行,这就为安全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也引起了我们的足够重视,于是在活动前配合保教处进行了各环节的安排部署,并且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经过活动前的周密安排和全体教职工及广大家长幼儿的共同努力,最终使几千人参与的活动中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受到了市区两级慰问领导的高度赞扬。

篇10

1.安全教育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有关联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的一种义务。与专项安全教育不同,学科的安全教育是渗透性的教育,是教师把安全教育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它是经过教学内容的过渡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因此,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渗透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有关联,这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例如初中化学有关“水的净化”的教学可以进行“野外饮水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教师不能为了需要而随意在任何课堂硬生生地插入一个安全教育,这样会破坏课堂教学,安全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安全教育内容必须具有实用性

教师实施的安全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个体自我保护技能的形成,所以教育内容必须具有实用性。实用性是指对于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设计安全教育内容时,应该多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分析当地多发事故的成因,总结出有关易发事故的教育内容,使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另外多结合近期国内外的热点事件,如问题食品、矿难、火灾、污染事件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这些重大事件展示在学生面前,这种教学手段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更利于教师实施安全教育。

3.安全教育内容必须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安全教育的对象是中学生,教师设计的安全教育内容必须与中学生现在和将来的安全有关,而且要让他们容易接受,这就要求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的统一,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这种统一是容易达到的。多媒体教学容量大,内容和形式可以多变,特别是动画和视频,能满足学生的感观需要,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科安全教育内容的设计方法

安全教育内容设计工作主要包括确立安全教育主题、素材的搜集和整理、课件的制作等,设计思路有以下几种。

1.由教学内容确立安全教育主题

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每个单元都有与安全教育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是初中所有学科里最容易结合安全教育的科目。由教学内容确立安全教育主题是最常采用的设计思路,最简便的方法是:在备课前先搜集罗列出适合使用的、尽可能多的安全教育主题,再与各个教学内容一一对照,使主题与教学内容对号入座。在备课时则根据安全教育主题搜集案例或其他素材,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搜集案例和素材的工作并不是难事。下一步工作则是整理素材和设计制作课件。例如“酒精”这一教学内容的安全教育主题可以设计为“不要酒驾”,再根据这个主题在互联网上搜集有关因酒驾发生交通事故的视频和相关素材,把这些内容穿插在教学课件中。

2.由安全教育主题选择教学内容

在特定情况下,因学校安全工作或是形势的需要(如近期出现了严重安全事故等)确立一个安全教育主题,教师根据这一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安全教育内容设计。如某学校因学生在夜间使用蚊香而发生失火事件,在这种情况下,确立的安全教育主题可以是“安全用火”或是“火灾自救的方法”, 选择相关联的教学内容为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的“燃烧和灭火”。如果有多个教学内容可以选择,应按照“就近”的原则,所谓“就近”就是教学时间最接近、安全教育内容与教学内容最接近,前者可优先考虑。如某地有几个未成年人因钻进密闭的垃圾箱烤火取暖而窒息死亡,有关联的教学内容有“氧气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的性质”等,教学时间最接近的内容优先选择。

3.由案例确立安全教育主题再选择教学内容

每年国内外都有一些重大事件发生,这些事件会成为社会新闻热点,其中有部分属于安全事故,化学教师应该多关注这些事件,从中选出一些典型事件作为安全教育的案例。教师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确立一个安全教育主题,再依据主题选择教学内容。例如从广西龙江河镉污染这一案例可以确立的安全教育主题有“如何防止重金属污染”、“ 实验室如何防止水体污染”、“注意野外饮水安全”等。与第一个主题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有“盐”或“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与第二个主题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有“绪言” 或“水的净化”; 与第三个主题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有 “水的净化”或“溶液”。可见同一案例可以确立不同的主题,同一主题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主题或选择教学内容。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永恒的主题,安全教育内容的好坏关系到安全教育的成败,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科的安全教育将在学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运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